文字学对语文教学的作用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24 17:15:4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文字学对语文教学的作用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文字学对语文教学的作用

篇(1)

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当前社会对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为此,作为一名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要能够积极探求新的写作教学模式并促使学生的写作能力获得进一步的提升。在众多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模式中本人推荐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模式,通过此教学模式,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写作的魅力,从而能够化被动为主动积极配合教师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促使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获得自身写作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一、引导学生培养和创新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意识

为了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配合教师完成写作任务的自主探究和完成,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首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意识。只有学生具备了这些意识之后,在面临写作任务的时候学生的第一反应才是自身应该如何解决而不是等待教师的讲解,这对于教师写作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值得每一位教师的重视。为了促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培养自身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写作能力将学生进行小组的划分,通过小组学习的模式来达到这一教学目的。例如,我在自身写作教学过程中为了显著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意识,将自身的写作批改任务交给学生来进行完成。我以小组为单位,给每个小组的学生分发了其他小组的作文,要求小组成员在观看之后综合意见,给出自身小组关于批改作文的感想,包括优点有哪些,不足又在哪里。通过此类方法既可以提升教师的写作教学效率,同时还能够促使学生在观看他人文章以及小组讨论意见分享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对写作的进一步认知。在此过程中学生为了促使小组讨论的进行会自然进入到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之中,从而能够显著锻炼自身的相关能力,为今后的写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锻炼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本人结合自身多年实际教学经验以及大量资料调研分析得知,对学生而言最好的老师永远是自身的兴趣。因此在日常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在兴趣的激励下主动探究写作技巧,获得自身写作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有效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有趣事件并将之记录下来。学生在不断发现不断记录的过程中自然能够培养自身留心观察生活的能力,同时还能够发现写作和自身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提升写作学习的兴趣。最终,学生就能够进一步加强自身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能够在此过程中获得自身写作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例如,我为了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和写作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每天都要进行日记的书写。在日记书写的过程中不要求学生以作文的标准来记录,只需要以随笔的形式将自身对生活的观察记录下来即可。通过此类教学方法,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观察生活的能力,并能够在此过程中发现写作的魅力,从而能够提升自身自主探究写作技巧的动力。长期坚持之后,我就可以轻松达到自身的写作教学目的。

三、在写作教学中做好评价和激励工作

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渴望能够得到教师的认可,这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够起到一定程度促进作用。在写作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需要做好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对学生的写作学习行为做出适时的表扬和激励,让学生意识到教师是时刻关注自身并希望自身能够得到成长的。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够激发自身学习的潜能,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动力,并在此过程获得自身写作能力的飞速发展。

结语:

作为一名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在自身写作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究和思考可以加深对写作技巧的理解,并在此过程中显著提升自身的写作兴趣以及写作能力,为今后的写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在写作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篇(2)

当前由于社会风气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溺爱,父母对孩子缺乏家庭管教,影视音像制品及网络文化的影响等,造成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他们中不少部分抱有读书没用的想法,对学习失去信心,对未来感到渺茫,沉浸于虚拟世界中,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周末泡在网吧、游戏机室、台球室等营业性场所,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有学生逃课、旷课现象,日常行为极不规范。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用爱心、耐心感化学生,关注学生。以学生自成教育为平台,对学生自信心培养,对学生道德心灵呵护。走进学生中间,与学生同学习同生活,谈心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积极响应区教育局提出的千名教师进万家活动,进行针对性的家访。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往往具有情绪不稳定,意志品质薄弱,性格尚未定型,以及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特点,可塑性强,所以在学生自信教育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也非常关键。增强学生的交往能力,培养丰富的情感和健全的情绪,较强的自制力和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力。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和培养,重要的是结合社会实践,联系中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挖掘和提炼,正反两方面施加影响,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自觉调节情绪、完美其性格等。长期以来,关心中学生成长的主要焦点集中在学生的学业成绩上,忽视了与每个中学生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任性、偏激、冷漠、压抑、自卑、嫉妒、自私等心理疾病困扰着学生成长。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加强学生自信教育应成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方面。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应该视学生为己出,积极发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细节,因材施教。育人不易,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一定要学会苦口婆心,不能急功近利。人的塑造绝非一日之功,树立起学生学习、生活的信心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方面。

二、用国情教育强化学生自强意识,促其树立远大的理想中华民族具有优秀的传统,她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又培育了为世人称道的道德风尚

篇(3)

2.地方课程的开发原则

(1)地方课程是连接国家和地方学校的通道,在对地方课程进行开发的时候必须要明确国家、地方、学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往的国家课程所提倡的是一视同仁,忽视了地方课程进行自主开发的能力,一切规章制度都是向政府看齐,这样做在很大程度上对地方课程的开发及建设起着约束的作用。

(2)地方课程的重点就是地方性,不同地方课程的内容也仅限于当地的学生。地方课程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制定的,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和现实社会及社会发展加强联系。地方课程也属于对国家课程的充实和完善,侧重点在于民族自身的历史、文化、语言等。所以说,地方课程开发要以突出民族特色为基础,在最大程度上解决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脱离的弊端。

(3)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中有的学科不一样,地方课程并不是一味地学习知识的理论、实际操作,地方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讲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语言等。

(4)在对地方课程进行运用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学习的方式,要从接受式教育转变为实践式教育,学生要形成自主、创造、开放性的学习方式。

3.小学维吾尔语文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对课程教学的价值取向

小学维吾尔语文地方课程的开发一定要具有民族文化、传统等相关的价值取向,了解自己民族悠久的历史并为自己是维吾尔族引以为豪。丰富的民族文化经过历史的长河逐渐渗透到了维吾尔族生活的各个角落。从古至今民族文化的沉淀,让该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所以要把增强小学维吾尔语文地方课程的针对性放到首位,把现代化的教育和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不是所有的民族文化资源都可以和现代的课程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课程内容中的民族文化资源不但要符合教育学的相关规定,而且还要让学生能够接受和适应。所以说,要以这两个元素为目标合理的对小学维吾尔语文地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在地方课程资源课程的开发运用中,要有针对性地去选择一些关于本民族的历史、艺术、语言等精华的部分。比如维吾尔族的传统歌曲、民族舞蹈和音乐,还有本民族的文字和优秀的作品等,还可以开展一些有着民族特色的课外活动。对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要大力弘扬,让学生从小就开始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从而增强自身的民族意识,继续传承维吾尔族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民族特色。

4.小学维吾尔语文地方课程资源开发所存在的问题

①在国家为一体的课程中对于少数民族的传统教育考虑甚少,从小学开始因为考试的压力,当地教师会将内地的课程模式生搬硬套的挪过来。而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风俗、宗教等相关内容涉及的很少;②小学维吾尔语文地方课程到现在为止都没有把自身存在的优势充分表现出来。学生对于本民族的了解还远远不够;③小学维吾尔语文地方课程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并没有紧密联系在一起;④因为对小学维吾尔语文地方课程的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使得这些拥有着多彩的文化资源没有经过提炼就成为课程内容。

5.对小学维吾尔语文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一些建议

篇(4)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240-02

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为培养信息时代的人才服务。同时,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语文与信息技术这两门课程在今天的教育环境下,是密切结合的。教师不能再将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以单纯的技术手段看待,而应着力研究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起来。在整合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让学生最大限度的感受信息技术魅力的同时,学到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起到优化教学的作用。

周有光先生认为,人类的语言生活发生了三次飞跃。第一次是文字的产生,突破了口头语言的局限;第二次是共同语的出现,突破方言交流的局限;第三次就是语言留传和转换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扩展了语言的功能。特别是当前信息技术和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语言符号的产生、传输、存贮、加工等媒介系统的巨大变化,人类的语言生活自然也要随之发生改变。作为“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语文教育,也必须适应语言生活发展的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第一次语言生活的飞跃产生了文字教育,第二次产生了共同语的教育,这两次语言生活的飞跃对语文教育产生的影响都不仅仅局限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层面上,而是深入到语文教育的目标、课程等各个领域。同样,第三次语言生活的飞跃对语文教育产生的影响也不会仅仅局限于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根据教学方式变革的需要引进信息技术,以解决传统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将进一步意识到其作为一种基础平台的教育价值,根据信息时代语言生活的特点以及信息技术所能提供的条件,调整乃至重新设计语文教育的目标、课程、学习、教学和评价等各个方面。以下就谈谈信息技术对语文课程发展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过程的影响

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优于任何其他的教学媒体的最显著的特点是交互性,它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打破地区界限的协作交流,便于构建个别化的学习环境,也能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能及时的反馈信息,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个别化的实时指导,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二、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影响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色彩、动画及表现手段上比其他教学手段更加形象、生动,立体感强,特别是声音、图像给人以极大的震撼,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平时的教学中,课本提供的至多只是一幅彩色的画面,产生的视觉效果差,难以提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在信息技术参与下的教学则不然,它可以利用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产生生动有趣的画面,再配上音乐,视听感觉新,使学生大开眼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视听效果。例如执教小学语文《小小竹排画中游》一文时,使用信息技术设计课件,在学生面前播放江南鱼米之乡的画面,聆听鸟叫声,有感情的朗诵,图文并茂,这样能给学生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可以给理解能力参差不齐的低年级学生教育提高学习效果。

三、运用信息技术,突破语文教学的重难点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将难以理解的进行画面声音的解剖,对瞬息万变的事物作定格分析,化繁琐为简易,化枯燥为生动,削除教学难点的“学习障碍”,使教学难点的突破变得顺利。例如在教学《画杨桃》时,因为有些学生根本没见过杨桃,如何谈画它呢?又怎么理解为什么文中的作者会画成五角星的形状呢?运用PPT技术将杨桃不同面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观看,配以解说,学生很快了解了杨桃的特点,运用多媒体介绍杨桃,让学生感悟画面,极好的突破了本课教学重点。

四、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让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进行网上交流、学习。语文教学的延伸环节中引导学生走进网络世界是拓宽学生视野、增长见识的有效途径。例如,在教学《曹冲称象》一文后,学生对曹冲的聪明赞不绝口,对文中的这些人物更是津津乐道。此时,通过指引学生上网搜索《三国演义》一书,使学生更全面、深刻地了解这些人物。

篇(5)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汉语有别于英语等其他语种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在于标准汉语语法中,没有严格意义形态的变化。在名词上,主要体现为名词没有所有格的变化,也没有词性和数的区别。在动词上,则体现为不分人称,也没有时态变化。这种特点,使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许多语言学家认为汉语没有语法。经过漫长的发展,汉语语法的存在终于被世人认可,语法教学也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逐渐上升。但是,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汉语语法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没有得到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的认可。本文就汉语语法本身的特点,以及其对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教学的影响,对学生文学素养提高的作用等各个方面,综合论述汉语语法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不二地位。

一、为什么到了高中阶段依然重视语法教学

“语法”是语言表达的规则,是语言本身的结构规律。严格意义上系统的语法教学,是应该在初中语文中就完成的。但是在实践操作中,这无疑有相当的难度的。初中学生理解认知能力有限,而语法知识又是语文课程中较为晦涩难懂的环节。再者,现阶段的教育工作者,其教育目的多以帮助学生通过考试为主,语法知识的考察在中学阶段基本是空白,这就造成了,在教学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多数语文教师会忽略对语法知识的教授,认为没有意义。但是到底有没有意义呢?从学生反映的情况来看,语法教学的意义还是很重要的。就像学英语要学习语法知识一样,学汉语的语法知识也不容忽视。学生的语法水平提不上来,相应的其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乃至整体文学素养,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造成语文课程大家旗鼓相当,没有“建设性”语文人才的出现。这仅仅是忽视语法教学的一个弊端。

另一方面,长期的忽视语法教学,很难让学生对高中语文知识学习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以至于在必要的时机,教师教授一点语法知识,还有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得不偿失。因此,在教师漫长的教授生涯,学生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应当把语法教学定义为和其它版块教学有同等地位的教学,并将其体制化,全方位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果。

二、语法教学在高中阶段的作用

(一)学习语法知识帮助学生突破文言文学习瓶颈

古代汉语当之无愧是语言文字学学习的“四大名捕”之首,其他三项分别是现代汉语、文学理论、现当代文学史。之所以有这样的“荣誉称号”,和它本身难度较大、晦涩难懂的特点是分不开的。文言文产生于几千年前,数千年的发展使其很多词语发生了各式各样的变化,如果不帮助学生了解这些变化的大致原因、发展过程,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是很难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的。而词汇何其多也,紧迫的高中语文教学课程是无法花时间把所有的词汇词源发展过程都一一分析到位的,这个时候,语法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虽然历经千年,但是现代汉语的语法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与古代汉语有相通之处的。结合高中古文献学习要求“理解并能运用常用文言诗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看似一句话,实则不然,词汇数量庞大,古汉语词汇变化多端,不联系语法教学,是无法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联系现代与汉语语法知识,帮助学生把握汉语言中词性的分类,短语的类型,句子的成分,并带入文言文的学习中,只有将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分析清楚,才能分清文言实词、虚词及其意义和用法,才能辨析特殊的文言句式,进而结合语境翻译理解文章的内容。

篇(6)

与传统教学相比,增加了多媒体教学的现代教育彰显了新颖特色,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率。体现在:1.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只有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教学表现形式,可以利用多媒体强大的表现力在一定程度上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3.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氛围,多媒体教学可以运用多媒体软件的的优势,利用图片、视频、文字、声音、线条等把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充分调动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语文教学中,由于多媒体信息的集成性、系统的控制性、功能的交互性,在许多环节上有利于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一、明确语文课程的本质是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前提

但是,多媒体仅仅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不能过分的依赖,否则适得其反。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一定要结合语文课程的自身特点。体现在:首先要明确“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一定不能抛弃这个基本原则。语文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在实践中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学会使用汉语言文字,既包括书面语言也包括口头语言。在日常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参与也只是为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字创造良好的实践氛围,提供良好的视听觉效果,而不是其他。其次,要明确语文课程是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那么,多媒体参与教学也是为了强化这个目的。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的知识面提出了挑战,同时大大地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与传统粉笔黑板相比较,多媒体教学传送的信息量成倍地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学生自身精神的成长。 最后要明确的是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多媒体参与教学也是为了让学生有效地掌握这个“统一”,学习好、利用好这个工具,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上的运用,有明显的优势和不足。把握好语文课程的本质,是多媒体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前提。

二、多媒体对语文教学的优化作用

多媒体技术的在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的学习环境,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成为教学环节中重要的辅工具。在允许的条件下,它能够为语文教学提供相关的资料包括文字、数字、图像、声音、视频等等,并且能够实现人机对话,极大的优化了语文课堂,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一)创设特定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 所能够利用的教学道具是非常有限的,粉笔、黑板、录音机是基本工具,教师自身的朗读能力是营造教学情景的重要渠道。

但是多媒体参与语文教学,就可以让视频、图片、声音、音乐等元素一起参与进来,渲染课堂气氛,创设特定教学情景,让学生进入情景氛围之中,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运用汉语言文字创造有效条件,为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营造特定氛围。

(二)、增加知识信息容量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传统课堂,教师的讲解和利用黑板书写传递知识信息,培养学生各种思维,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信息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多媒体的使用,只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进行正确的取舍,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图片、声音、视频等素材,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既增加了知识信息密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又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前后相连,增强了知识系统性,同时巩固了旧知识,伏羲了新知识,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把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三)、突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每一堂课,都有自己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如何把每一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鲜明地表现出来,一直是许多语文教师比较棘手的难题。多媒体的运用在一定层次上有效的分解了这个难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方便操纵的特点,进行重复播放,以突出重点、难点;可以利用多媒体素材的多样性,鲜明的表现教学重点、难点。如《景泰蓝的制作》一文,受地域的限制,很多师生没见过景泰蓝工艺品,如果利用电脑软件把景泰蓝及其制作的六道工序将直观地活展现在学生眼前,教学重点和难点就比较容易把控。

三、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负面影响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知识可视化;学习兴趣

一、知识可视化的具体概念

伴随着信息化教学的不断推广,加上国家对小学教育的重视,我国小学校的基础教育设施中多媒体设施已经逐渐完善。这些多媒体设备能够很好地把课本中的一些文本知识用图片或视频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让学生能够通过联想和思考把课本知识和图像信息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更加自然地融入课本知识构架的情景中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二、知识可视化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

1.有助于学生更快地掌握课本知识

利用多媒体可视化技术,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把生词、生句用图像的方式融入教学情景中,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这些生词、生句的意思和用法,然后再根据学生的理解方向,有针对性地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积极相互讨论这些词句的运用方法。在学生理解词句意思的基础上再去讲解这些词句的写法和句式运用等知识,学生就会更容易接受和吸收,同r在学会这些词句后,很快就能熟练运用。

2.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闻

运用知识可视化可以把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情景运用多媒体的表现手段艺术化再现。这样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文时,能够更加具体地接触到与课文相关的其他环境因素。不仅能够丰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角度,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吸收很多历史、政治和社会交际方面的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见闻和理解能力。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相较于以前的灌输式讲授方法,知识可视化的教学方法显然更受学生的欢迎。这要取决于教学方式的趣味性,可视化教学方式不但内容丰富,还能让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学习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正确运用知识可视化能够显著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得到肯定,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三、知识可视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通过知识可视化让学生能把课本文字知识和思维图像相结合

小学生的思维活动表现得非常活跃,对很多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对一些表现效果显著的图像、音频等,相较于文字知识更感兴趣。而小学语文教学的课文知识点是一块一块的,不够集中。学生在进行课文知识点学习时,通过文字学习,很难把一个一个分散的知识点系统地联系起来。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把这些文字知识转化为更容易引起学生注意的图像信息,再利用这些知识中间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建立课文知识的逻辑结构。这样,学生就能在学习新课文的时候更快地弄懂课文的中心思想,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文字知识点的记忆效率。

2.运用多媒体工具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我们在制作教学课件时,可以根据课文具体情况,运用多媒体技术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如,在进行《龟兔赛跑》教学时,我们可以提前把龟兔赛跑这一情节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成视频,中间通过旁白声音来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然后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时机暂停视频,进行课本知识的提问和讲解。这样能大大提高课堂学习效果,也能提高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积极性。

3.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依据课本知识假设情景

在小学语文课文学习中,学生对课文表现的内容越熟悉越了解,其学习效果也就越好。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设立一些教学情景进行角色扮演。如,在《柳树醒了》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挑选学生来分别扮演柳枝、柳絮、春雷和春风,让学生互相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对话,在对话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课文所表达的春天与柳树变化之间的关系。像这样的情景扮演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快地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课文语句表现手法的判断能力和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

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围绕小学语文教学中知识可视化的具体实施策略展开思考。对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可视化教学方式的运用手法,提出了自己的一点建议。这些研究内容和策略建议只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知识可视化的一部分运用手段,希望能给其他教育工作者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篇(8)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5―0096―01

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说,随文识字、默记认字是小学生认字的基础方法,其中随文识字更为重要。随文识字是指把认字过程与整个语文教学贯穿于一体,使词中有字、篇中有句,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也可以认识一些生词、生字。随文识字的关键是要求教师非常了解学生,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储备,对语文课本的熟悉程度,给学生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在阅读当中体会识字的乐趣,增强教学力度,提高识字的能力。

一、低年级随文识字的方法

1.初读文章,自主认字。对一些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因为他们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有限,每当他们学习新文章时,都会生成莫名的好奇感。对此,教师应该激励学生初读文章,并且在品读文章的同时,标识出生词、生字,在生字的上方附上拼音,自主通解文意,以此来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与此同时,学生借助自己的标识,更能提高对生字的掌握能力。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应该对学生自主标识的生字进行定时检测,以此来了解各个学生的识记情况和认知程度。

2.再读文章,随文识字。在文字学习的过程当中,文字可以通过笔画顺序、结构组成等联想的方法记忆,还可以通过不断累积,比较文字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记忆。另外,教师还要注重习题记字、读写互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随题记字,通过认真备课,熟练掌握文章的主题以及标题与文意之间的联系来记住生字。比如,在《比尾巴》这篇课文中,课文的题目“比尾巴”这几个字都是要求学生掌握的生字。所以,教师就要从再读文章着手,引导学生随文识字。

3.精读文章,随文解析。在学生掌握了生字以后,教师要对文章有一个精确的讲解,指导学生标注释义文章里的重点生字。比如,在《乌鸦喝水》这篇课文中,要理解“到处”一词的含义,从文章主题着手,引发学生深思“乌鸦都可以去什么地方找水喝?”,并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想出“去森林、去山间、去水边……找水喝”,进而使学生了解“到处”的语意和用法。

二、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的策略

1.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游戏随文识字。对于低年级的随文识字教学来说,可以使用很多种方法,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游戏随文识字,对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很有帮助。比如,在教学《小动物过冬》这篇文章时,在学生学习“物”这一汉字时,应该先问问学生是否认识该汉字,在哪些里见过这个字时,同时引入一系列的游戏,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篇(9)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1-0155-01汉字博大精深,底蕴丰富,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就不能不重视汉字在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作用。如果说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教育学生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那么首先必须继承的就是汉字文化和汉字书写文化。近年来,随着电脑普及代替书写,应试教育使教师、家长和学生都把注意力放在文化知识的学习积累上,与考试不挂钩的书写能力被严重忽视了。今年两会期间,中小学写字教育的问题再次受到代表委员的广泛关注。让中国人写好汉字,这应当是我国教育基本的也是最基础性的要求。但目前多数学生的写字水平越来越差,提笔忘字,错字屡出的情况十分普遍,加强中小学汉字书写规范刻不容缓。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语言文字规范的客观需求日益迫切。语言文字的应用是否规范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语言文字的不断完善,规范的过程,也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明历程。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为汉语规范化尽心尽力,作出贡献。

本人在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对语言文字规范化过程中存在问题做了如下思考:

一、汉字规范化教学的综合育人功能

汉字书写规范有利于中华民族和平崛起,汉字书写规范化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进行。汉字书写规范化有利于语文教学。汉字书写规范教育具有打牢文化基础和提高文化素质的功能。汉字书写规范教学是继承和发展祖国书法艺术的基本途径。汉字书写规范教学可以多方面激活和发展学生的心理,提高其智能素质。

汉字书写规范教学包含丰厚的伦理文明因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认真抓好规范的书写方式

说好普通话,书写规范字,在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道路上缺一不可。书写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最基本的技能,实际上也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一项最基本的素质。按理说,一个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要读九年的书,读完大学,十几年下来,他们的汉字书写能力应该达到了较高的水准,不仅书写纯熟,而且字体美观大方端正,具有硬笔书法的品位。然而,事实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本人从事义务阶段的语文教育已有十佘年,对此是深有体会的。一个班级里,书写较好的能过半的已不错。尤其男生,要么书写尚可,要么连看懂都显吃力,绝大部分的学生书写仅能让人看明白。而20%左右的学生是让人无法认读的,书写真正达到要求的顶多10%。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很显然,那是20年来一成不变的应试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使语文教学难以把书写这一素质教育和训练放到应有的位置上去。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没有时间练字。其次是教育主管部门也没有明确要求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技能应达到怎样的标准和级别。教育者心中无数,也无考核的评估规则,自然也不会引起重视。此外,还有一种不正确的认识,认为随着电脑时代的来临,根本不需要用手写字了。其实,这正如我们现在有了飞机、轮船、火车和汽车等先进的交通工具,人们仍然需要学会走路,跑步一样。即使将来普及了电脑,汉字书写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现象将来还会长期存在。

如何抓好规范的汉字书写训练?

从小学阶段开始,认真抓好规范的汉字书写。我们知道,以前的私塾教出来的生员,书写功底都不错,这与他们从小严格的书写训练是分不开的。当下,小学阶段,主要是进行铅笔、钢笔等硬笔的规范书写。目前,市面上在一种凹形练字卡,经调查,对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水平的提高,是很有效的。在中学阶段,开设软笔课,让学生感受中华书法艺术的美仑美奂,陶冶学生的书法艺术情操与书法艺术修养,是大有裨益的。在大学阶段,开设专门的书法艺术鉴赏课。在目前的泉州师院,自去年开始,在中文系中已开设专门的书法专业,这对弘扬祖国优秀的书法文化艺术传统有很重要的示范作用。

此外,让教育主管部门设立明确的汉字书写技能的标准和级别,象重视英语考级那般重视中文的书写。那么书写的规范化便指日可待。

三、增强语文教师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

语文教师应该是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表率。语文教师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书写规范的汉字,才能给学生一个学习的榜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目前,这个群体中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语言不规范记录,应当引起我们的充分关注。

在平常的老师书写教案里,常可以看到一些不规范字,如“数学”写成“ 学”,“辩论”写成“辨论”,“提示”写成“题示”等,在听一些语文公开课时,也常有老师把字写错的记录,甚至是本课里的生字新词。记得一堂公开课上,一位老师把“渐渐”写成“惭惭”,学生指出错误,他还不知就里,弄得场面很是尴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原因不外是几个:一是缺乏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意识。轻视语言文字的读音和书写规范化这些最基本的方面,只凭自己上学时学的东西教学生,对建国以来我国的语言文字规范的发展和成果并不甚了解,还在按部就班地讲课。二是缺乏严谨认真的态度。真正做到语言文字合乎标准,合乎规范,需要有诚心、耐心和恒心,自己认真一,才能严格要求别人与学生。

四、如何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规范

第一,多种途径激发兴趣,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即使不教他去学,他也会主动去学,乐意去学。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营造愉悦识字氛围。选择直观教学方法,化抽象为具象识字。创设趣味游戏情境,寓识字于游戏活动。拓宽识字资源、途径,力求实现“识用结合”

第二,有效规范书写习惯,着实加强写字实践。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相对于小学生身心特征来说,写字教学不仅可以巩固识字;字写得正确、端正、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有助于更好地完成各科作业,也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了基础。写字对提高文化素养也有重要作用,长期认真地写字,可以陶冶情操,形成审美意识,养成良好习惯,提高文化素养。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它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热爱祖国文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目标之一。”因此上好写字课,对学生进行写字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总之,语言文字规范化与语文教学关系密切。每一位语言文字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师,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推广有重要意义。每一位语文教师能以身作则,说好标准普通话,写好规范汉字,并认真传授给每一位学生。那么,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全民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及语文专业知识整体素质的提高便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孙建荣.加强写字教育继承民族文化[J].青少年书法(少年版),2008(9).

[2]尹功仁.源流并导,标本兼治――浅析中小学写字教学的现状和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12).

篇(10)

易经云:“穷则变、变则通”,在语文教学中也一样。教学活动中变“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为通过学生的先学,然后教师对学生先学的内容进行调查研究,通过信息反馈,及时掌握学生对各类知识点的认知水平,了解他们的思维活动、学习方法、以及对学习目标的落实等情况,这样教师才会找到当前教学的起点在何处,有了这个起点,教师便可遵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规律来组织教学活动;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综合能力的培养。老师的教,变为真正的针对性指导;用言简意赅的话语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给学生充分留有思考的余地;不越俎代庖,而是给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引而不发,激励学生要有创新精神。能够较合理地运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注意创设教学情景,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究精神,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方法不仅仅是讲题,或只是找出答案,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解决问题的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二、要切实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

我们实施语文新课程教学不能只在口头上,一定要将其加以落实。在实践中如何去落实“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一新理念。这是学好语言文字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语文阅读中,尤其重要。语感是通过学生反复不断的感知实践而产生的。

作为教师必须创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感受,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语感能力。读书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意自现,都是说的这个道理。创设情景可以很好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在教学中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景,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地进行相应的课堂实践活动,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如:在《草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用大屏幕出示草原的美丽景色,再配上音乐,简述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了浓厚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很快进入了情境,奠定了课堂的基调。教师还要善于引导想象,想象是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或是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实际认知水平在思维上发散并延伸,使其对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如:在《丰碑》中有这样一段话:“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丰碑”是什么?为何说雪覆盖下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这里的“丰碑”是指什么?通过想象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感悟到军需处长的人格魅力。

三、注重教学互动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我们的教学就是围绕学生开展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教师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是机械地执行预设方案,而是注重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独立人格。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根据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间的互动情况,顺着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

那么,如何建构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的动态生成的课程教学呢?办法就是要实施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新方法,生成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专业的棋手能够预想招后几十步棋,大师级的棋手从一开局就能看透整个棋局。由此可见预设的重要性,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临危不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但这个教学预设不是单维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而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板块式设计。教学设计时,我们在每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旁边另外开辟一栏,以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进行预设应对策略,根据自己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征等的预先深入的了解,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问题,然后将解决每个问题的应对策略附于其后,甚至设计了几个不同的板块,这几个活动的板块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穿插、变化。

四、实施多种方法提高学生思维活力

上一篇: 供应商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下一篇: 高三语文作文教学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