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信息化建议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24 17:15:5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档案信息化建议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档案信息化建议

篇(1)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建议

档案工作,是各个组织、单位对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涉及的有价值的相关历史性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的活动,其具有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还是规范管理的基础。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档案工作现代化水平,重新思考档案管理的新情况、新原则与新理论,确立网络环境中档案管理与档案服务的基本框架与基本方法,实现档案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当前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档案管理科学化的保障性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投入,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性保障

各组织、各单位,为进一步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领导在思想上要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将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来抓。为了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在硬件上要保障资金投入,包括计算机、档案管理软件、扫描仪、传真机、复印机、打印机、照相机、摄像机、移动存储设备、服务器等。对于财力资金有限的单位,可以按照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先购置极缺的设备,采用逐年增购的方式来逐步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所需的硬件条件。

二、转变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把实体管理变为信息化管理

传统的档案管理,是以纸质材料、照片、录像光盘作为档案工作的主要内容。档案交接程序多,档案占用存放空间大、存放时间长容易发生档案材料的变性,甚至无法辨识。随着科技的发展,除了必要的纸质材料需要原始性存档之外,很多档案材料可以采用电子文档、移动硬盘的形式进行存档。这种信息化变革,节约了纸张的同时也简化了档案交接工作过程,高效而节约。并且,电子档案容易保管,且安全性较高。

三、优化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工作人员的专业性结构,提升工作能力

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是专业技术性人员,因此各组织、单位在配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时要充分论证从业人员的学历的专业性,还要定期的组织从业人员学习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的新知识、新方法。此外,因为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因此要针对这一特点有针对性的对在岗职工安排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努力将档案工作队伍培养成会档案管理、又会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满足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人员的需要。

四、加强档案网站建设,落实档案信息

公开档案网站建设是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工作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通过档案网站建设,能够实现远程在线档案服务和信息公开。当前,一些组织、单位虽然建设了档案工作网站,但是还处于低层次的起步阶段,档案工作网站维护不及时,档案管理工作信息不公开、服务功能无人应答回复,甚至一些栏目是空白。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档案网站建设,完善档案网站的功能,及时维护,互动高效,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实现信息公开。

五、注重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安全性,避免蓄意篡改、非法利用

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必然涉及到安全性的问题,要高度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加强网络安全技术水平提升,设置防火墙和安全扫描监控系统,防止档案信息被蓄意篡改、非法利用。对于档案网站用户,要建立实名制准入验证,拒绝非法访问和未授权访问。要根据用户进行分类,以授权不同的档案信息查询权限。对于重要档案信息、机密档案信息、敏感档案信息,为了保证安全性要与互联网隔离储存。

六、规范档案信息录入,保证电子档案信息真实、准确

电子档案信息在录入时,容易出现错误。因此,要加强对电子档案信息的内容的审核以及录入的检查校对,最大程度的减少电子档案信息的错误,力争电子档案信息录入准确、真实。为了便于开展电子档案信息的核对和录入工作,档案部门要建立统一的档案工作要求,明确电子档案材料的格式模板和内容标准。

七、完善数字化档案馆建设,开拓档案工作的新局面

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是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的另一项组成部分。数字档案馆是数字时代或者说大数据时代档案馆的发展方向,是现代的新型档案馆,是对传统档案馆的升级。档案工作是否现代化,我国能否成为档案强国,其显著标志就是看是否建成数字档案馆。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集成的档案信息数量与内容更加广泛,更便于档案信息统计、查询、保存。数字化档案馆建设不是一个组织、一个部门的事情,是多个组织、多个部门协调建设的关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信息管理的统筹规划与衔接,要在同一个平台下通过同一个数据库质量管理系统完善数字化档案建设。传统档案馆必须向数字档案馆转变,才能适应档案环境的新变化,开拓档案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吴冬梅.浅谈信息时代的档案利用工作[J].科技与经济,2001,(5).

篇(2)

中图分类号:G2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2-0000-01

1.档案信息化概述

档案信息化概念是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和提供利用的活动和过程。随着档案信息化成为一种趋势,中办发[2004]34号文件《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明确了档案信息化的目标和任务,是要提高计算机管理档案的普及率;建设和完善局域网,按要求做好政务网和互联网的接入工作。档案的信息资源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信息资源开发程度是衡量档案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对于从传统档案向档案信息化管理,已经基本完成了纸质档案数字化的工作,就是采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等数码设备对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将其转化为存储在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上并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图像或数字文本的处理过程。纸质档案数字化能让档案信息资源能准确、方便、快捷地提供利用,满足人们的档案利用需求,这也是档案信息化的初级阶段。

当前档案信息化工作主要包括几个重要部分,如档案目录的数据建设,这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档案利用效率、质量;档案全文数据库建设,可以保护档案信息、提高利用效率、提高档案质量,并且能够实现全文检索;加强档案多媒体数据库建设。在档案信息化过程中,要努力使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本地区信息化建设同步发展,把信息化作为档案基础业务建设的重点内容,同时要坚持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服务、安全三项基本原则。

2. 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建议

2.1 提高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

档案信息作为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替代的原始性、真实性、可靠性以及广泛的社会性等特点。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按照信息共享、网络共建、远程利用、服务为主的指导思想,要发挥档案部门的优势,大力开发档案资源,充分利用现代化计算机网络技术,面向社会、公众以及市场,着力提高档案信息服务水平。要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领导,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本单位的工作议事日程,有计划、有步骤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增加投入,确保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提高档案查阅利用效率,逐步实现全县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化,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档案信息服务。

2.2 要加快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档案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县档案局(馆)要积极创造条件,配齐配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技术人才。各单位要配备专兼职档案工作者,且能熟练掌握和操作计算机。县档案局要加强对全县档案工作者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全县档案工作者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为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2.3 建立完善的档案信息化保障体系

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标准规范是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然而在前期数十年的建设中,由于经验不足使得重复建设比较常见,而且各地建设都是按照自身需要发展,所以造成一种无标准可遵循的状态,而没有标准规范建设则会使得后期档案信息化工作越加艰巨。另外,档案信息化是一个长期任务,需要付出巨大的财力和物力,所以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从制度上、财务体系上、人员安排上予以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档案信息化顺利推进,不断满足新时代对档案管理的需求。

2.4 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信息化设备的日益增多,为了确保档案信息在网络中的安全流转,避免被黑客窃取和病毒破坏,档案信息化网络建设中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不够全面,使得档案信息系统变得非常脆弱,易受来自各方面的攻击。从事黑客的人或组织可能会不断地寻找档案网络系统上的的漏洞,以潜入档案信息系统。一旦网络被人攻破,机密的数据、资料可能会被盗取,网络可能会被损坏,给我们的工作带来难以预测的损失。另外,世界上每天都有新的计算机病毒产生,同样会威胁档案网络的安全。

2.5 在系统硬件设备方面要求做到:

(1)只要制定健全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做好档案数据的日常备份,并且加强网络设备和机房报警装置的管理。(2)内外网物理隔离。根据国务院及有关安全保密部门的网络安全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与国际互联网或其它公共信息网互相连接,必须实行物理隔离。因此,对档案部门的内部网络和国际互联网,要严格地进行物理隔离,防止不宜公开的内部档案信息通过网络连接泄露到外部公众网。(3)多子网网关技术,是目前认为最有效的一种防攻击的网络安全技术。即将内部网络划分成若干个安全级别不同的子网,实现内部一个网段与另一个网段的物理隔离。这样,就能防止某一个网段的安全问题在整个网络传播。针对某些网络,在某些情况下,它的一些局域网的某个网段比另一个网段更受信任,或者某个网段比另一个更敏感,通过信任网段与不信任网段划分在不同的网段内,就可以限制局部网络安全问题对全局网络安全造成的影响。(4)为了便于管理利用交换机或防火墙将所有的MAC地址与客户段IP地址绑定。当网络用户被分配或自行设定一个IP地址以后,防火墙系统就能接收到相应的地址广播,在防火墙系统上列出相应的IP地址与MAC地址,并可以选择是否把这个IP地址与相应的MAC地址绑定,这样可限定IP地址只能在一台指定的工作站上使用,既可以防止IP地址冒用,又大大方便了日常网络的IP地址管理。(5)每个厂家的物理设备有它独特的优点也有它不可克服的致命弱点,因此在选用档案网络设备时,尽量选用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设备,做到优势互补,封堵网络漏洞,增强系统的安全性能。

2.6 系统安全和应用安全,要求做到

需要一种有效的防黑客扫描工具,定期对网络机器设备进行扫描。如果发现有黑客入侵或网络结构和系统结构的变化,及时发现危险信号并报警,而且能够有效纠正错误,调整档案网络安全策略。同时能够对档案网络的信息进行安全审计,自动形成日志,记录档案网络运行情况。另外,具备对局域网服务器、客户段以及其它网络设备的病毒监控、消息监听功能,具有对局域网内所有设备进行自动查杀毒的能力。

档案系统数据的安全是档案网络安全的核心,为了有效防止攻击和恶意篡改,要采用数字证书、动态口令、加密等手段,同时在存储方式上采用热备份、冷备份、远程存储等措施保存好档案数据,确保档案系统遭到攻击或瘫痪后,能以最快的速度恢复。

采取措施对档案信息、数据的来源设置跟踪机制。一旦发现有攻击行为,档案系统应该能够及时报警,自动采取相应的对策。如关闭有关服务、切断物理线路的连接等保证档案数据、信息良好的可靠性。

单一的产品不能同时完成多项功能。比如,防黑客的产品不能用来防病毒,不同强度控制不同风险,我们不能仅指望靠单一的网络安全产品来做到一劳永逸。我们必须进行统一的、均衡的安全策略的管理及实施,全面提高档案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

3.结束语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高瞻远瞩,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遵循标准,同时考虑以后的需求以及系统升级的可能性;同时,档案信息化建设又不可好高骛远,应该根据自身单位的实际情况,分步骤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

篇(3)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水平以及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也越来越高。在医院的档案管理过程中,实现信息化管理不仅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且还是提高医院管理信息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1.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价值

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价值分为两方面:一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分类整合医院的档案信息;另一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医院的档案信息。

(1)档案形式的改变。利用信息技术对医院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转换,实现信息数据的变换与处理,更新与完善,最终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得以永久备份与储存。

(2)档案分类检索的改善。在工作中,档案部门要及时的对各类文件进行标注与记录。利用计算机软件,根据文档的类型和所属关系进行数字化分类、归档和检索。在变更信息时可输入指令自动完成系统调整。

(3)档案信息的共享。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运用信息查询系统,使档案信息得以共享,搜索与利用十分便捷。

(4)档案信息化管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应符合现代化的需求,改变传统纸质档案的管理模式,在医院档案接受和保管上,应用专业的档案信息接收管理平台,由医院档案工作者对文书档案、病案等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分类、保存管制,以实现无纸化、信息化、现代化的档案资源管理。

2.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医院基础设施不到位

目前,在我国的医院中还存在着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重视度不高、局域网建设不够完善的情况。例如进行的档案信息工作没有安装完善的软件和硬件设备。运用计算机主要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整体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不够高,进而不能充分的将档案部门具备的功能发挥出来。

(2)管理制度不够规范、管理范围不够明确

由于医院的档案信息化管理还存在着建设体质不完善、分工职责不明确、构建机制不健全的情况,进而不能很好的对档案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导致相关的档案信息法律规范不够完善。另外,信息安全技术不具有管理性、技术性以及业务性的特点,导致其信息化管理技术以及制度不够完善。

(3)缺乏信息化建设人员

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普遍年龄较大,层次老化,并且还不是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管理知识不够系统、全面,进而给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

3.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1)新时期,需要对档案管理观念进行更新。在这个信息时代,档案管理信息化已经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而要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就必须要从思想观念上进行重视。作为医院的档案管理人员,就必须要在更新自己的知识时,树立起良好的服务观念以及开发档案的新观念。如今,很多行业所竞争的不仅仅是产品的质量,同时也在竞争服务。医院的档案管理如今也必须要树立起良好的服务意识,不能停留在原来的思想上。为此,医院档案室必须要对医护人员对知识以及信息的需求进行调查了解,并根据调查的情况加大相关知识、信息的收集、整理等工作力度,积极的为医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还必须让档案管理人员逐步的从传统的工作模式过渡到档案信息中心的工作模式上来,并在此过程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现代化意识,促进医院档案事业的现代化发展。

(2)重视对硬件设施的投入。如今,各行各业都在推行无纸化办公,进行无纸化办公其最基本的就是需要各种硬件设施作为支撑。档案信息化管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实现档案管理的无纸化办公。那么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医院就必须建设各种电子计算机、缩微复制设备以及各种先进的信息化库房管理设备,这些都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条件。目前,这些先进的设备只有在一些大中型城市中的医院档案是有配置。但是档案信息化管理还要涉及到将各种档案资源在网络上进行共享,这就使得仅仅在几个城市、地区拥有这样的硬件设施还无法满足要求。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就需要全国的医院档案室都能够实现硬件设施上的同步与完善,最后实现网络档案资源进行共享。

(3)加大投资款项,满足档案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加快,促使医院档案软件需要时刻更新。鉴于医院档案需要以信息化的手段对医院各项档案的物、事、人进行全程记录。为此可基于档案生命周期进行相对加大投资款项,使档案管理信息化生命周期保持在最佳势头,如引入信息化软件、使用各种软件管理工具、周期查看当前硬软件情况,建立信息化档案运营机制等,如此一来就保证了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进程,随时为医院服务。

篇(4)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作为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化管理成为高校人事档案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在新的形势下高校人事档案工作如何更好地为师资队伍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服务所要探索的重要内容之一,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推进,必将为整个高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及时、准确、高效的信息依据,积极推动高校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

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其核心内容就是通过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档案管理过程的网络化,对高校人事工作中产生的各类信息,特别是对教职工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产生的丰富档案信息,进行存储、加工、检索、传输,为高校人事档案工作提供即时高效的服务,以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和利用效率。它包括: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有序整理、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人事档案信息网络的建设、人事档案信息技术的应用、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人事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等。

1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意识

实现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一项繁重的工作任务,这些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得到高校领导班子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切实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从目前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状况来看,由于高校对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不够重视,财力及人力投入不足等各方面问题,会限制人事档案信息化发展的速度,使之与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无法适应,使人事档案在高校管理与改革中无法发挥其积极作用。

1.2缺乏完善的法规体系和业务规范指导体系

人事档案记载的信息非常丰富,时间跨度也大,由于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有些人事档案中的信息常常会或多或少有点差错,数据前后不一,甚至有时一种信息有几种不同的记录,如何能让这些问题在信息化建设中得到顺利的解决,使原始纸质档案与数字档案做到很好的衔接,并且在数据库建设的同时解决标准化与规范化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个完整的业务规范指导体系,使从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人员得到政策上的支持与方式方法的指导,从而形成一个统一、规范、科学、缜密的人事档案信息资料数据库。

1.3缺乏高素质的人事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

人才是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目前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大多年龄偏大,信息技术能力和水平较差,不适应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2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对策建议

2.1充分认识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要充分认识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要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积极稳妥地推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大财力及人力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把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高校人事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来进行建设。

2.2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业务规范指导体系

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所以无法照搬传统手工管理阶段的制度,必须结合各校信息化建设的进度和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使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促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特别是人事档案,其内容直接涉及个人的基本情况和隐私,所以更要制定出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来保证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开展[1]。

2.3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档案工作者不仅要具有丰富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能力,更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熟练应用现代化管理设备的能力。从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好的档案管理理论素养及档案管理实践经验,同时具有传统的纸质档案归档能力和现代的信息化档案归档管理能力。要在意识上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服务观念,善于运用现代化的管理设备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适应新的服务需求。还要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的习惯和劲头,以便能在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岗位上规范、标准、高效、高质地工作[2]。

3结语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加强信息化人事档案管理,提高其质量和效率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只有不断创新,加强管理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人事档案信息化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有待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要因校制宜,用信息建设思想总揽全局,实现人事档案管理历史性跨越,从而保证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与高校信息化同步发展,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

篇(5)

1档案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1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意识不足

实现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来逐步完成,而且投资较高。因此部分企业选择继续使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而将资金更多的用于例如设备改造、产品销售等直接投资上,疏于对档案的管理,忽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导致管理人员缺乏经验、缺乏服务意识,使得档案管理水平一直处于落后的地位。然而,事实上虽然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应用不能直接为企业创造效益,但是通过对档案的合理管理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持,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对档案管理模式的忽视必然会阻碍企业的发展。

1.2档案管理信息载体的破损

在企业信息化的背景下,磁性载体的电子档案成为继纸质载体的图文档案之后的又一重要管理对象。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许多企业实现了工程设计、施工和产品研发中的二维绘图、三维仿真模拟设计的图文并茂的多媒体信息。在档案管理信息化中常见的载体有胶片、磁带以及光盘等,这些载体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发生破损,例如自然老化、害虫的侵害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损伤等。这些都有可能严重影响文档等信息的使用.严重的还会导致系统运行出现问题。

1.3标准化建设不够完善

档案信息管理的标准化指的是在档案实体管理向信息管理转变过程中,必须有相关的规范与标准对其进行指导。信息化是一个非常严密的信息系统,各个业务环节的相关信息为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及时性以及可靠性提供了保证。但是随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现,为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提供数据计算的标准却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管理和业务流程以及工作程序标准、数据交换等标准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否则这些原本是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的因素将给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或资源共享造成诸多不便,甚至会严重制约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改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2.1设立有效的信息系统,安全、合理、充分地使用电子档案

想落实档案信息化,就一定应设立实用的文件档案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对此,档案管理部门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规范和改进在运用计算机情况下文件档案管理工作流程,让其适应档案信息管理的要求;第二,按照文件处理程序来进行档案信息化系统软件功能设计;最后,在信息系统中设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档案的安全。

2.2增加档案工作者的专业素质,落实档案管理的科学化

现代化的设备必须由人来操作,同样档案工作信息化由人来落实。档案管理者应具备多元化知识结构方可适应要求,现代化知识会成为每一位档案工作者知识中的要素,此外,也深刻地影响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档案工作队伍的结构,故设立一支具有现代科学业务知识和技术知识的专业队伍是尤为关键的:第一,档案管理者应该具有多元化的知识背景。现代科学成果在档案管理中的大量使用,促使档案工作者应不断掌握和学习管理、理论和文化等相关知识,其中极为重要的是数学、计算机等学科的知识,它们对档案管理执行信息化、现代化具有直接作用。第二,全面了解档案专业知识,例如:具备档案自动化管理、目录学、文书学、档案管理学、档案学以及档案修裱、复制、编研、检索、标引、著录等相关档案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第三,从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情况来看,档案工作者应该具备熟悉进行档案信息分析与研究、档案管理现代化技术、提供高层次档案信息咨询与服务等三方面的能力。档案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学习相关知识,上级档案管理部门应倾力创造条件,有计划的选派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离岗培训,进行深造,还能够运用以强带弱、以老带新的办法,互学互帮等确立梯队型人才结构和复合型人才群体。

2.3增加档案工作者的信息安全素质,落实档案管理的安全化

篇(6)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作为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化管理成为高校人事档案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在新的形势下高校人事档案工作如何更好地为师资队伍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服务所要探索的重要内容之一,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推进,必将为整个高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及时、准确、高效的信息依据,积极推动高校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

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其核心内容就是通过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档案管理过程的网络化,对高校人事工作中产生的各类信息,特别是对教职工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产生的丰富档案信息,进行存储、加工、检索、传输,为高校人事档案工作提供即时高效的服务,以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和利用效率。它包括: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有序整理、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人事档案信息网络的建设、人事档案信息技术的应用、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人事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等。

1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意识

实现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一项繁重的工作任务,这些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得到高校领导班子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切实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从目前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状况来看,由于高校对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不够重视,财力及人力投入不足等各方面问题,会限制人事档案信息化发展的速度,使之与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无法适应,使人事档案在高校管理与改革中无法发挥其积极作用。

1.2缺乏完善的法规体系和业务规范指导体系

人事档案记载的信息非常丰富,时间跨度也大,由于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有些人事档案中的信息常常会或多或少有点差错,数据前后不一,甚至有时一种信息有几种不同的记录,如何能让这些问题在信息化建设中得到顺利的解决,使原始纸质档案与数字档案做到很好的衔接,并且在数据库建设的同时解决标准化与规范化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个完整的业务规范指导体系,使从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人员得到政策上的支持与方式方法的指导,从而形成一个统一、规范、科学、缜密的人事档案信息资料数据库。

1.3缺乏高素质的人事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

人才是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目前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大多年龄偏大,信息技术能力和水平较差,不适应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2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对策建议

2.1充分认识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要充分认识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要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积极稳妥地推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大财力及人力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把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高校人事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来进行建设。

2.2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业务规范指导体系

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所以无法照搬传统手工管理阶段的制度,必须结合各校信息化建设的进度和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使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促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特别是人事档案,其内容直接涉及个人的基本情况和隐私,所以更要制定出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来保证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开展[1]。 转贴于

2.3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档案工作者不仅要具有丰富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能力,更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熟练应用现代化管理设备的能力。从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好的档案管理理论素养及档案管理实践经验,同时具有传统的纸质档案归档能力和现代的信息化档案归档管理能力。要在意识上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服务观念,善于运用现代化的管理设备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适应新的服务需求。还要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的习惯和劲头,以便能在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岗位上规范、标准、高效、高质地工作[2]。

3结语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加强信息化人事档案管理,提高其质量和效率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只有不断创新,加强管理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人事档案信息化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有待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要因校制宜,用信息建设思想总揽全局,实现人事档案管理历史性跨越,从而保证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与高校信息化同步发展,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

篇(7)

在当今信息时代的形势发展需求下,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摆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只有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科学管理,建立多功能管理的信息化档案体系,才能为本单位和社会各界、广大公众提供准确、有效、全面、权威的档案信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一)实施档案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档案信息收集的完整性和时效性

建设一个科学和完善的档案信息化体系,原始信息资料的采集是关键,随着现代互联网以及高校内部局域网络建设的日趋完善,各部门和院(系)之间相互联通,信息资源的收集由点及面,不断增大信息资源数据容量,确保信息收集的完整性,电子文件的收集直接通过邮件或本单位局域网等网络手段传输汇集,是一种相当普及与便捷的方法。

(二)强化档案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实现档案信息化,主要目的是通过现代高科技的网络手段为信息利用者提供快速、准确和全面的信息,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和利用价值,促使档案工作的管理方法、工作方式、信息处理等环节不断改进,从而推动档案管理工作流程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完善档案信息化体系,有利于实现高效快捷的信息检索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时间的推移,高校的档案数量与日俱增,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查找方法和落后的检索工具,难于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阻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只有不断完善档案信息化体系,找出适用于本单位局域网信息组织与管理的方法,及时解决好各方面技术的衔接问题,不断优化计算机应用技术,实现网络档案信息检索系统,将促进档案的服务质量大大提高。

(四)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如果说信息采集是基础,管理是过程,开发利用并提供服务则是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档案工作的目的之一是开发利用,利用工作开展得好坏是检验档案工作的最佳尺度”[2]。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目标是实现信息的开发与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成为信息社会中档案利用工作的新要求。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档案工作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满足档案信息利用社会化的实际需要,是时展的客观要求,为此,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为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障。

二、当前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校在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电子档案的出现给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场革命,档案信息化的管理优势亦为人们所认识,但在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

(一)档案信息化建设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传统的档案管理观念在一些人的意识之中根深蒂固,档案材料的书写和形成中就存在不规范、不统一问题,特别是原始资料交接不及时,往往造成大量的信息资源被丢失。同时,由于档案信息化管理意识淡薄,某些部门、院(系)还自行保管纸质档案资料,造成档案信息收集不齐全与滞后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设,阻碍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二)档案安全意识薄弱

高校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大大地突破了档案利用的时空限制,使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但由于某些档案工作人员的档案保密意识和档案安全意识严重滞后,使用未经杀毒的外来移动磁盘、链接互联网等等,极容易造成档案信息系统数据错乱、丢失、病毒入侵、重要文件资料在网络上流传等等的问题。

(三)档案管理人员业务能力薄弱

档案信息的管理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受到档案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的制约,不少部门、院(系)的档案管理人员由办公室管理员兼任,未经过专业的业务培训,人员岗位流动性频繁,部分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由于档案管理人员不熟悉信息技术,有的档案管理人员还只满足于使用计算机管理档案目录,未能掌握相关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数字化技术知识、网络技术知识,未能使档案信息多元化、拓展档案应用领域。近年来,随着档案载体向着档案数字化的方向发展,高校普遍对纸质档案进行了电子化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电子阅览室,随着档案软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但从目前情况看,许多档案部门缺乏现代高技术人才,其中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就更是缺之又缺,档案队伍不稳,人才流失严重的境况。

三、推进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目前,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已逐渐向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但在发展的进程中仍要不断改进档案管理工作模式,稳步、扎实地推进档案信息化的建设。

(一)建立一支人员稳定、业务综合素质高的档案队伍

推进档案信息自动化的关键是人才,随着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和发展,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管理能力、操作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任何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应用都离不开人去掌握运用,因此,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程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素质,没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的档案队伍,难于适应现代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需要。要不断通过各种渠道、多种形式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再教育,促使档案管理人员不断更新业务知识,特别是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数字化技术知识、网络化技术知识、现代管理技术知识的培训。只有努力培养和打造一支具备现代档案管理知识的高素质档案队伍,才能切实担当起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任。由于电子档案信息内容的数字化,文档处理的一体化,电子档案保存的技术化,开发利用形式的多样化,使得电子档案的管理与纸质档案的管理有着截然不同的方法,这就要求档案管理队伍要相对稳定,要具有熟悉的电子计算机操作的信息技术专业人才,使之能适应当前高校档案工作现代化管理之需要。

(二)加大宣传力度,增强队伍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意识,加强档案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特别是某些领导同志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使得档案工作经常处在可有可无的辅质的尴尬境地,严重阻碍了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因此,搞好档案管理工作关键在领导,领导思想通了、认识深刻了,做好档案工作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逐步提高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这就要求档案工作人员在收集档案资料时,做到口勤、手勤、脚勤,收集齐全完整、内容真实可靠的档案材料,及时追补和不断补充新的资料,将收集的纸质资料迅速进行电子化处理,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三)建立和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规章制度

档案信息化的建设离不开一套严谨的规章制度,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难以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要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和完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例如制订一套如《档案归档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数字档案备份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等等,通过规章制度管人,使档案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同时要规范操作标准和流程,如归档电子文件(档案)存储要按照《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操作,存储归档电子文件信息数据的计算机设备一定要安全可靠,并且要不断更新备份设备,严防电子档案被清洗、丢失,确保信息化档案信息安全及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规范化管理,使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良性的循环轨道。

(四)建立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制

要充分为信息利用人提供准确、完整、有效的信息资源,必须加强对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的管理和维护,确保档案数据库的安全。一是档案部门的内部局域网必须切实与公共网络实行物理隔离,确保档案信息网络传输的安全;二是要加强档案数据库的管理,应对数据进行异地脱机备份;三是为信息利用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要认真采用身份认证、密钥管理、防火墙等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档案信息在网络传输和利用过程中的系统安全。

(五)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不断更新软硬件设备

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档案信息化建设离不开软硬件的更新换代,档案管理专用软件、电子计算机、服务器、高速扫描仪、缩微机、刻录机、开通内部局域网、配套信息安全防护措施等等,都需要投入大笔的资金,如果没有一定的设备投入,档案信息化建设只能是纸上谈兵。

总之,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全面而又具体的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实现不是档案部门的单一工作,也不能仅仅单凭几个计算机技术人员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所有档案人员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因此,信息化建设人才需要深厚的档案学基础理论,熟悉档案工作的规律,从而创新更科学、更先进的管理方法,使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达到质的飞跃。

篇(8)

一是高校毕业生数量多且连年持续增加。1997年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各高等学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高校毕业生数量也随之逐年增加。据统计,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114万人,2016年高校毕业生高达765万人。高校毕业生总量多且数量的快速增长,使得高等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量瞬间加大,以至于不得不临时凑人手、拉队伍,不少高校疲于应付。

二是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相关工作时间上相对集中。由于高校毕业生工作的特殊性,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所涉及到的学校档案整理、转出,地方接收档案、整理入库等工作,从时间上看相对比较集中,高峰期大致从每年的6月中旬到10月下旬。高校毕业生的档案管理工作在时间上相对集中,阶段性工作量突然增加,这一特点也无形增加了高校和地方档案管理部门在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的压力。

三是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偏低。其一,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在整理档案时依然采取文字标注信息的方式进行,费时费力,容易出错。其二,大部分高等学校在毕业生档案转出后,都无法实时查询或跟踪档案去向,给急需用档的高校毕业生带来诸多不便。其三,地方档案管理部门接收高校毕业生档案整理入库时,亦多采用人工整理数据的形式,信息化水平不高,加之档案来源单位众多,工作量大且繁琐,效率不高。其四,虽然目前大多数地方档案管理部门都已支持网页查询毕业生档案去向,但查询方式较为单一,当前已广泛普及的微信公众号、手机APP查询等方式利用度还不高。

二、利用信息化做好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高等学校要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

高等学校要改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结构,在不断提高现有工作人员信息化水平的同时,也要注重吸纳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加入档案管理队伍,加大专项资金投入,提高软硬件配备水平,有针对性的开发档案管理软件,本着有利于简化和规范毕业生档案管理的原则,探索推广使用条形码、二维码等信息化方式标注毕业生档案信息,逐渐改变毕业生档案信息标注方式。高等学校要畅通毕业生档案去向查询渠道,探索普及开通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多种查询方式,以方便毕业生实时掌握其档案流向。

(二)地方要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各类信息化设备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使得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方便、速度更加快捷,工作效益和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在此大背景下,地方档案管理部门作为政府直接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窗口部门,为服务对象提供档案管理相关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着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地方档案管理部门提供相关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尤为重要,以信息化技术为核心的档案管理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应为“必修课程”,从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应用系统建设、标准规范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安全保障建设等方面入手,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工程,实现硬件、软件以及人员的全面信息化。

篇(9)

一、要从档案事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和定位档案信息化,以档案信息化建设为龙头带动档案事业的发展

以档案信息化建设为龙头,就是要把档案资源的信息化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将档案信息化纳入各地区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通过信息化建设带动和促进档案资源建设和档案信息开发服务工作。在国家信息化的大环境下,把档案信息化作为档案事业发展的优先战略选择,是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动力,是实现档案事业的跨跃式发展的主要抓手。

作为国家基础性的战略信息资源,档案资源只有通过信息化技术进行数字化改造、管理和资源整合,建立起规范化、可共享的分布式档案基础数据库体系,依托国家政务信息网,实现面向各级机关、面向大众的社会化服务,才能充分发挥档案信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档案资源只有通过信息化,建立起国家档案信息资源灾难备份体系,才能确保在任何条件、任何环境下档案信息的安全,确保在各种灾难发生时提供档案信息的及时恢复与应用服务,充分体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战略贮备作用。

档案事业的发展只有朝着信息化的发展目标迈进,科学规划档案信息化工作,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网络化管理为基础,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为目标,才能真正实现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实现档案工作的地位和价值。

二、档案信息化建设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档案信息化是一项全局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才能全面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

1、统筹规划是做好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关键。档案信息化涉及馆际合作、资源配置、协作开发、信息共享、网络建设等问题,要结合国民经济信息化计划,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制定档案信息化的总体发展规划,协调配合,共同发展,稳步推进档案信息化的进程。要结合国家和地方国民经济信息化发展战略,按照档案信息化中长期发展的要求,确定档案信息化的目标、措施、步骤与要求,分项制定以档案信息数据库、档案信息网络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工程项目建设计划,并且积极争取将计划纳入政府发展规划和信息化项目建设具体工作计划,以项目建设带动事业发展,扎扎实实地推进信息化计划的实施。

2、质量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要严格执行统一的信息化标准,包括档案数据的著录、交换、档案的数字化和信息共享等。要继续贯彻执行《*市机读档案目录数据著录格式》、《*市纸质档案资料数字化技术操作办法》和《*市档案馆档案数字化处理操作规程(试行)》、《*市电子文件移交格式暂行规定》等标准规范,做到“一市五区”档案数据结构的规范化、标准化。

3、技术保障是提高档案信息化工作效率的依托。要从数量上和质量上提高信息化技术技术力量,积极组织和参加信息化技术培训。要推行“两个一体化”(即文档一体化和馆室一体化),在区域内统一规范软件。

三、档案信息化建设要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和共享为核心

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档案信息化的核心,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水平直接决定档案信息化的内在质量,关系到档案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程度。只有通过档案数字化手段,建立起各级各类、分布式、规范化、可共享的档案数据库,构筑全市档案信息资源体系与共享体系,才能真正实现档案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实现档案信息化目标。

当前着重建设四个档案基础数据库:(1)档案目录数据库。“*”期间我市要全面完成市、区两级综合档案馆目录数据库的系统建设和资源建设,逐步完善档案馆的计算机检索体系,提高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现代化管理水平。(2)以开放现行文件和服务党政部门为核心的电子政务文件数据库,实现电子文件的集中管理。(3)重要档案内容数据库。(4)多媒体档案数据库,包括照片档案数据库、录音、录像档案数据库。

四、档案信息化建设要以人为本,服务社会为目的

篇(10)

云时代环境下信息发展的中心思想就是实现资源共享,但是,受到各种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问题,本文就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医疗卫生服务要求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一、云时代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思想陈旧。很多医院无论是领导还是护理人员、档案管理部门都已经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形成资源和信息共享的观念,这就让医院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将较多的人力、财力、物力都投入到提升业务便捷性和效率过程中。系统开发商也大都是从医院的要求出发为业务流程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和服务。现阶段医院信息化建设中涉及的电子文件、电子信息,对于档案的前端控制、实时归档、灾难备份、开发利用等都停留在一定水平,还认为只要能够进行顺利保管就不会出现问题,不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促进其实现信息化、数字化发展。

(二)缺乏复合型人才。在云时代环境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发展成为主流趋势,这就要求配备水平较为先进的高素质人才进行管理,他们除了要具备扎实的档案管理工作技能,还要具备全面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这就充分说明复合型仁人才是现阶段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必不可少的动力源泉。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档案干部队伍构成成员都呈现出年龄老化、结构陈旧、身兼多职、业务能力较差的特征。虽然,医院也设置信息部门、信息技术人员,但是,他们无法达到档案管理的要求,只会进行简单的计算机维护,让信息系统顺利运行,没有从思想深处认识到电子档案开发、归档、使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医院作为较为特殊的行业之一,其形成的档案也具有复杂和特殊性的特征,医院档案信息内涵和容量较为丰富,还具有内容繁杂、载体多样化、管理复杂等特征,这就要求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要达到一定的层次。虽然信息化建设在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已经开展将近20年,到那时,行业主管部门依然没有加以重视,这就让信息化建设无法实现统一。而且,各种软件、信息系统或者其他软件的使用都较为复杂,难以达到兼容的要求。

二、云时代背景下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改进措施

(一)转变管理观念,提升档案信息化建设速度。医院各级管理和领导阶层以及工作人员都要能够意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还要能够认识到档案信息建设除了能够提升医院科学管理水平、提升其工作效率之外,还能够提升其服务质量。这也是云时代背景下医院档案信息达到全面共享要求的基础、对于新的时展环境,医院所有工作人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都要能够意识到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改变观念形成更多的无形资产,将其纳入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层面。医院领导要能够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在今后发展中的作用,给予其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让档案信息化建设受到各个阶层的重视,从而促进其朝着“医疗云”方向迈进。

(二)培养满足医院档案管理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医院管理和领导阶层要能够广泛吸收优秀人才,通过复合型人才来对档案管理队伍进行充实,还要全面培养内部人员,强化对他们档案管理知识的培养。还要鼓励更多的档案人员针对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档案信息化建设人才与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不断交流、岗位变换来强化档案管理人才综合素养。

(三)建立并完善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体修。要想从根本上突破“档案信息孤岛”现象,就要能进行统一规划,但是,由于医院属于独特、复杂的体系。与其他行业相比较,其管理难度较大,涉及很多方面,这也是现阶段云计算无法企及的领域。所以,在实际建设期间,可以让政府来统一进行领导,而且引导档案管理系统开发商也参与其中。而且,还要能够对档案进行开发和利用,保证档案交换、灾难备份、迁移都能都满足相关要求,让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和各个系统实现紧密连接,满足医院“医疗云”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欢.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66-69.

[2]杨梅.云时代下医学档案信息的共享性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3):204.

上一篇: 经济发展的现状 下一篇: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