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24 17:15:5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篇(1)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指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实现企业的管理,将信息化技术运用于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其目的是实现企业信息的更好更快传递,使得油田企业能够加快原油加工和处理的速度,并使原油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更进一步来说,也是为了实现企业管理上的可靠和高效。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企业来说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信息化建设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使得油田企业在产油、炼油、运输等多方面的管理更加优化;另一方面,信息化建设要求一个完善的企业管理机制,为了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企业管理上的创新实质上也成了信息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油田企业的综合性,和企业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模式无法满足现在油田企业的需求,从前期勘探数据的回传,到开采过程中的实时管控,再到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走势,以及各部门数据的综合分析,都需要信息的高速化处理。同时油田信息的并发量也是极为庞大的,数据种类纷繁复杂,也必须要求准确高速进行信息处理,才能保证企业整体的高效运行。

二、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的联系

篇(2)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对自身的管理进行创新化建设,然而很多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是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企业管理创新的理解产生了偏差,另一方面是将重点放在了信息化硬件建设上,忽视了业务流程的再造及重组方面的管理创新。因此,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使企业不得不将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创新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企业信息化概述及作用

企业信息化是指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各个环节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传输,最大程度的加快信息的传递效率和传递速度,确保企业的重要资源信息能够及时保存并得到充分利用,为企业信息资源管理部门提供系统、全面、有效的信息数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作用主要有:

1.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科学、合理的对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及时为企业保存信息资源,在企业内部建立区域网,可使各个部门之间快速建立衔接,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加快企业资金的运转速度,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取。

2.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信息化建设运行过程中将企业的原始信息数据存入到计算机中,一系列相关操作流程都由计算机智能化完成,一方面减少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漏洞,另一方面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

3.为企业实施电子商务项目奠定了基础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为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带动企业供应链的建立与发展,从而加强社会化信息的流动。

4.加强企业管理制度的实施

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对信息资源数据的结构及出处进行严格的控制和规范,与人工操作相比,信息化模式更能够降低错误,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之间的关系

传统的信息管理手段中,会频繁出现一系列问题,企业信息管理环节中,不易发现这些问题,即便察觉到也不能立即进行处理和解决。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后,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降低投资风险,提高工作效率,严格控制操作流程,提升经济效益。同时还需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企业管理模式,使之能够及时的解决和应对各种问题。企业可利用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对生产控制系统进行创新和改造,提高企业的工艺水平和技术革新。与此同时,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还能巩固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促进企业各部分、各环节的管理革新。最后,开展电子商务项目,研发电子商务技术,建立电子商务操作平台,建立和完善销售管理体系和运输管理体系,带动企业供应链的发展和改造,完成企业创新管理目标。

三、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创新建设的有效方法

1.加强企业各层级部门人员的参与

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想实现管理水平的创新,首先必须保证各层级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参与。企业的领导者在企业管理环节中发挥着领先作用,领导管理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忽视,会导致企业信息化宣传、计划及布局工作很难进行下去。同时,企业管理层面的人员必须对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和分工体系进行合理的调整,使各职能部门明确自身工作职责和业务流程。因此,必须得到领导的决策和认可、管理层级的积极拉动、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才能进一步实现信息化建设。

2.切实处理企业相关的现实问题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从企业发展的现实角度出发,及时处理企业现实问题,进而突出实际效果。首先要坚持统筹规划原则,做到实事求是、分阶段进行,针对企业内部的薄弱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其次,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营销战略、产品质量、采购环节等方面容易出现问题,必须重点关注。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这些环节中,避免出现错误和漏洞,提升企业产品质量,提高企业服务水平,拓展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后,着重强调企业的生产及研发技术、产品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几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方法不断进行创新、探索,推进企业的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的综合水平。

3.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技术,进一步实现企业的管理创新

当今,我国企业在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管理基础不稳固,经营理念还停留在过去的思想上,经营方向不明确,管理方式单一化等。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各大中型企业越来越重视能否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因此,必须加快企业的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发展进程,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4.以企业的管理创新为发展根本

企业的企业的信息化也是另一种角度的高度专业化,企业信息化建设运行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中包括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企业的硬件设施及软件设施等方面的问题,在选择咨询公司时必须充分考虑其资质水平和业务经验,确保能够处理企业人力资源结构分布及流动不合理、人员能力得不到发挥等问题。当然,在发展过程中,将企业的管理创新作为发展的根本,发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导地位,避免出现以厂商为主导的盲目跟风现象,也不能将责任全部推卸给供应厂商,因此,企业必须做好分工与合作项目方面的工作,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效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涉及涉及到的内容十分丰富,是一项相对复杂而繁琐的系统项目工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否能充分调动各部门及各环节的积极配合,直接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败。采用信息化建设可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企业的管理创新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关键,因此,将二者有效的串联起来,使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才能提高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企业管理的创新发展。

篇(3)

一、企业信息化的作用

第一,从企业信息化涵义的角度。

企业的信息化指的是现代技术在企业管理机制各个模式和环节中的应用。企业的信息化可以加速企业信息之间的加工、传递和处理的效率还有速度,进而使这些信息资源得到高效、充分的利用。企业的信息化为企业的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进而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最终使得企业的管理机制和企业运营模式更好地相结合,以提升企业管理的效率,营造企业良好的管理氛围。[1]

第二,从企业信息化建设表现的角度。

信息化管理就是在原始的输入、记录、输出网络系统以外,剩下的工作流程比如资料存储、数据分类、信息计算等工作全都交给计算机系统去处理并完成。从这个角度来说,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减少了企业员工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强度,通过计算机系统来维护企业的内部管理系统,既可以使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明确、精准,还能及时、有效、快速地提供决策信息。同时,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大大加快了企业各部门业务办理的速度,同时也密切了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联系,极大的促进了企业内部的快速运转,为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创造最大效益创造了坚实的基础。

实现信息化管理,提高了企业管理的规范化程度,企业在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工作中,对数据的存在格式及相关来源都提出了较为规范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企业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信息化管理为企业在商务链接方面创建了有利的平台,实现了企业内部信息化的统筹经营。

二、现代企业管理面临的问题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企业的管理需要面对以下问题:如何在管理模式上实现与国际接轨;如何才能提高信息化的服务水平和响应速度;怎样才能使生产力得到大幅度生的提高;怎样有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如何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尽管企业发展面临如此多的困难,但是最为关键的还是要提高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要得到提高,最为关键的在于信息的采集、交换、反馈以及处理等等,同时,信息的运用对企业整体的运营会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保持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是实现企业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最关键的因素。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下,已经有90%以上的世界五百强建立起了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并且统一了先进的管理软件。因此说明一个道理,只有不断提高现代企业的管理水平,尽早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才能使企业最大限度地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但是和国外企业对比可以发现我国企业依旧存在很多不足,国内很多企业在激励机制、产品科研、资金等方面都远远无法达到国外企业的发展水平,在企业的管理基础等各方面也远远及不上西方先进国家。

三、企业信息化和企业管理创新的相互推进

第一, 信息化是管理创新的基础。

信息化是先进技术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无论是在企业结构还是在企业生产之中,现代企业管理无论在实践还是在管理理论上都十分注重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利用。在对企业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开发的时候,实现企业的有效管理和有效控制,并不断优化企业的管理流程,进而实现企业管理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实现对企业运营中的分散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和交互,以此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第二,信息化为管理创新指引方向。

信息化建设从来不是孤立、单独存在的,信息化建设是先进管理与信息技术的最优结合,某种程度来说,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企业运营机制的重组、再造和改革是相互适宜、相辅相成的。以信息化建设去提升企业管理的水平,进而实现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信息化建设无法实现,那么企业的管理创新就进行无法跨越式的发展。同时企业信息化的管理模式,需要创新的、先进的管理思想去引导,以保证系统正确的前进方向。

第三,信息化弥补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

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在很多方面是与先进企业文化相违背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到企业的发展。所以企业只有实现加快实现信息化管理,才能成功地引进现代化运营理念,通过先进技术的引进去改造传统系统,更新运行模式和生产方式。通过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改革来提高企业的加工效率和技术发展水平,从而推动研发型设计和创新型技术的完美结合。信息化是企业发展和管理创新的最根本动力,在企业信息化探索中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从这里我们认识到信息化不只是技术性问题,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和观念问题。有不少人错误的将信息化的管理项目理解为信息技术本身,忽视了企业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只有从企业的具体战略措施出发,才有可能建设出系统化、专业化的管理体制。企业的信息化对企业的管理创新有着极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企业的信息化可以提高企业在决策上的精准性,从而降低决策中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对企业早日实现科学化管理有着很大的影响。以此同时,信息化对企业业务流程和管理结构的公正合理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信息化对企业生产要素和各类资源的整合起到决定性作用,促进了企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篇(4)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目前已经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在人类社会中得到越发广泛的应用。当前,信息技术已逐渐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贯穿到企业管理决策的始终。一个企业如果缺乏信息化,就意味着被时代抛弃,对其深化发展极为不利。而电力企业高端技术密集,企业对信息的运用能力关系到整个企业的经营运作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是企业管理水平的标志。许多电力企业千方百计地提高信息化水平,以扩大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因此,如何在当前信息化改革的严峻形势中脱颖而出,已经成为摆在电力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

1 电力企业信息化涵义

电力企业信息化就是电力企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实现电力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创新和电子商务运营的电子化。电力企业信息化由4个部分组成:

(1)电力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电力企业工作流程信息化,其中包括信息的采集、档案的采集、文档的传递等基本工作流程;(2)电力生产制造业务的信息化,其中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以及数据管理等;(3)电力企业营销流程信息化,其中涵盖了销售、采购、库存等业务流程;(4)电力企业运作管理信息化。

2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上世纪60年代电力生产过程就基本实现自动化。而发电厂、变电站也致力于信息化的发展,因此自动监测与监控方面自动化发展程度较高。但电力行业因为在国民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国家一直使其处于相对独立地位,而且电力行业改革较为频繁,如何贯彻体制改革和提高产能一直是改革的关注点。不断的制度体制变革使得整个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参差不齐,电力行业缺乏统一性标准。纵观现在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总结出建设存在几大结构性问题:

(1)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要求很高的技术性,目前来看,“重硬轻软”。现在,我国电力企业还停留在大规模的基础硬件的投入阶段,信息化建设程度建设还没有达到理想水平。同时,相对而言现在网络与信息资源的利用还不够,硬件脱离软件,两者不能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2)系统管理软件与专业系统不能协调并且系统孤立,不能发挥整合效益。行业特点使得电力企业更加强调如何提高产能和如何进行安全生产上,因此多年的信息化建设效果仍不理想。现在,电力行业处于专业系统繁多,系统管理软件较为缺乏的局面。因此,对于生产自动化系统仍然是电力行业软件应用的主要部分,电力行业出现产、输、配、售环节监控有余,电力企业的管理决策能力严重不足。由于整个电力行业变革较多,在整个行业里电力公司的信息系统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别。比较突出的是没有统一的信息编码,影响了信息化进程。

3 信息化建设中采取的建设性对策

总体来说,采用将BPR与ERP的互动做法,将推进电力企业的信息改革进程。

3.1 BPR建设

BPR(流程优化)是实施ERP大型项目的基础,BPR将电力企业变革和信息系统建设结合,用流程优化理顺电力企业各个孤立系统之间的关系。电力行业长期处于垄断地位,有利于突破信息化建设,数据信息实现共享。

电力行业进行BPR建设第一步是打破垄断,满足市场化、规范化的改革思路要求。原有流程优化符合整个行业变革需求,提升了电力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而且从根本上解决现在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三大结构问题。第二步再思考和重新整合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电力行业信息化系统现在处于分裂的局面,电力企业迫切需要进行改革。过去电力工业各专业领域应用信息技术,但各领域的应用是分散和孤立的,没有形成大系统的概念。在再思索阶段,应将重点放在信息技术的集成和综合利用。

3.2 ERP建设

篇(5)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目前已经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在人类社会中得到越发广泛的应用。当前,信息技术已逐渐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贯穿到企业管理决策的始终。一个企业如果缺乏信息化,就意味着被时代抛弃,对其深化发展极为不利。而电力企业高端技术密集,企业对信息的运用能力关系到整个企业的经营运作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是企业管理水平的标志。许多电力企业千方百计地提高信息化水平,以扩大企业的存活、发展空间。因此,如何在当前信息化改革的严峻形势中脱颖而出,已经成为摆在电力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

    1 电力企业信息化涵义

    电力企业信息化就是电力企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实现电力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创新和电子商务运营的电子化。电力企业信息化由4个部分组成:

    (1)电力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电力企业工作流程信息化,其中包括信息的采集、档案的采集、文档的传递等基本工作流程;(2)电力生产制造业务的信息化,其中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以及数据管理等;(3)电力企业营销流程信息化,其中涵盖了销售、采购、库存等业务流程;(4)电力企业运作管理信息化。

篇(6)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013-01

引言

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企业产品销售、企业生产、服务等领域的内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质是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是各个企业把世界先进的管理思想融入自己的企业,以更好的提升企业管理的质量和生产的效益。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随着煤矿企业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不断得到应用,一些新的应用模式和应用方法应运而生,尤其是在如何构建数字化矿山这一方面,各个厂家各显神通,都提出了独立的解决方案,虽然各个企业的情况各不相同,大家的方式方法也有所差异,但是总的指导思想是一样的,那就是在生产中,要与生产过程结合,与设备管理一致。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我们经过研究,在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企业信息化的系统规划

在项目初期着手进行矿业公司的信息化规划工作,并在整个实施过程中,领导高层密切关注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建立了以公司主管领导为组长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吸引了一些工作在一线的有经验的员工加入,公司的各个部门大力配合,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为我们做好下一步的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可以说,信息系统是一整套的数字化表现方式,只有充分考虑各种可能遇到的情况,严格按照一定的操作规程,考虑到系统的扩展性和兼容性,做好整体规划工作。为了做好数字化矿山的建设,我们制定了三年的发展规划,并在执行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下几点原则:一是与管理挂钩,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二是在业务拓展中增加信息技术的应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三是注重信息网络的构建,增加集成性建设。

二、信息化实施重点

如何在煤矿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当前比较紧迫的话题,也是我国信息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样的问题在生成型的企业当中尤其突出,很多信息化得尝试看起来都很智能,成本不菲,但是却不能融入到企业的核心业务当中,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的成立,标志着政府部门开始在公司信息化和市场化转型方面开展普遍性的服务,下一步的工作目标就是在生产型领域在更广泛的方向开展信息化推广,企业生成本身与信息化的结合有限,可以把重点放在企业管理方面。

1.抓好流程再造,做好规范化管理

规范管理和工作标准是信息化实施的首要工作,所以,我们首先要对业务模式和流程进行梳理,对不合理的进行梳理总结,通过流程再造,建立与业务相匹配的流程,将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将工作标准贯彻到位,只有管理的信息化,才可能实现全程的信息化。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矿业公司对物资管理和设备管理等进行认真梳理,物资管理业务流程重新梳理整理相关的条目,设备管理流程重新进行梳理整理,同时,可以积极开展网上办公和无纸化办公,在日常工作中的管理和业务进行整理,对文件收发和通知、联络等进行简化,提高了工作效率。

2.信息高度集成,实现资源共享

各个业务系统之间要建立密切的联系,互相之间留好接口,避免出现信息孤岛,用信息的共享带动业务数据的传输效率。我们通过实行信息化管理,加速了矿业公司的集成,实现了财务管理和物资管理的互联共通,入库、出库等日常物资流动与财务系统实现同步,可以自动生成库存和成本信息;财务管理也可以通过网络与物资管理进行互通,在结算中的实际付款可以在物资管理中迅速得到体现,从而实现对合同付款的管理。

基建管理也与财务系统建立了直接联系,实现了集成化管理方式。概预算管理、合同管理和投资完成,相关信息就会马上反馈到财务系统上,从而完成竣工结算迅速完成,而卡车调度系统与设备管理系统建立联系,调度系统发生故障就会以故障工单的形式及时传输到设备管理系统,为我们实现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公司的科技进步提供了物质保障。

我们要实现信息化全面集成,就不能把眼光停留在数据存储和共享等简单的层面,还要向深层次的应用进行拓展。通过采用先进的认证技术和手段,可以实现单点登陆,门户系统登陆之后,马上可以对其他业务系统进行访问。同时,系统还会对其他待办事项进行集成,统一处理,并对未完成的业务集中提醒,减少了流转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公司高速高效运转。

3.创新管理方式,为决策提供支持

信息化的实施过程就是进行加强管理的过程,通过流程再造实现信息共享,建立高效企业团队。在矿业公司的信息化过程中,通过系统可以轻松的获悉煤炭生产情况,车辆运转情况和财务管理情况,并在各个环节都有创新性的措施。比如,财务管理采用了实际成本加计提的方式充实到日利润模型;设备管理中采用工单的先进方式,实现了与卡车调度系统的成功对接,设备发生故障,马上可以发现故障的发生点和责任心,相关信息一目了然,为管理人员正确及时的做出决策提供了依据。

三、结语

总之,在整个信息化集成体系中,Oracle的BIEE工具的跨异质异地数据库的功能强大,可以为公司数据展现提供重要的平台,通过合理的建模与展现,公司所有相关数据迅速实现高效集成,公司管理人员只需要登陆到BIEE系统,马上就可以获悉企业管理各个方面的情况,提高了公司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樊澜,赵玉珍.试论山西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建设[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1).

[2]井健.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6(12).

[3]李彩暄.试论信息化对增强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J].煤矿现代化,2005(04).

篇(7)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内容

企业信息化包括市场营销信息化,办公管理自动化、信息化,事务处理自动化、信息化,生产过程信息化,产品设计信息化等内容,每个企业根据自身管理经营方式的不同,选择自己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市场营销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通讯设备为企业营销服务,市场营销信息化作为现在较为高效的营销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企业应用。企业如果想提高核心竞争力,使自己的企业在当代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主要应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几个方面:

1、加强企业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网络信息系统是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企业信息网络系统是以企业局域网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应用现代计算机科技将局域网改造成内联网和外联网,建好基础信息网络系统有利于企业其他方面的信息化建设。

2、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有效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我们要综合利用各种手段,对各种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现在大多数企业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企业信息化广泛采用电子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加强自身服务质量,达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最初目的。

4、对员工加强信息化水平教育,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方面,应对员工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员工信息素质,普及员工信息知识储备等能力的培养。

二、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在我国,一些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存在着各种衔接断层问题,比如组织结构的断层、信息对接的断层和复合人才的断层等,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各方面的投入不均匀而造成内部信息分享流通不畅。

2、在我国,很多企业并没有完全掌握甚至不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企业信息化发展不够或不完善,欠缺长远考虑,有些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的销售模式上,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看不到长远利益,这使得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缓慢,无法持续高速发展。

3、很多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不抓重点或脱离实际不知做什么,还有的企业不能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只是手段,企业需求才是根本。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盲目追求一些东西,对洋货迷信、系统功能求大求全,不适合本企业的实际,使所建企业信息化系统与自身业务流程、管理大相径庭,造成极大的浪费,实施后毫无成效。

三、企业信息化中的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简称MIS,是信息化应用衍生的产物,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保存、维护和使用。这个系统能够利用以前的数据对未来做出预测,有利于企业做出更好的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采集传输加工,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四部分:EDPS部分、分析部分、决策部分、数据库部分。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实质是企业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管理层次,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管理信息系统的任务主要是对数据进行处理,确定信息处理过程的标准化,优化配置各种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为主体是人,主要完成信息处理任务,数据信息成为系统运作的驱动力。

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分析

从我国企业发展现状来看,影响企业发展的速度主要原因是管理企业管理人员的理念、人才、购买能力、基础条件等几个方面,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涉及面广,多方位的工程,而且不同企业要根据自身灵活调整,根据企业本身特点,对职工开展信息化教育,开发出适合本企业发展的集成化信息系统。主要加强以下几点:

1.增强企业决策者信息化意识,培养信息化人才。企业要了解信息化实质,并按照信息化要求对传统的模式进行调整,要通过各种措施不断加强企业员工的认识,首先提高企业领导的信息化意识,管理者带动员工。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将思想统一到信息化建设上来。

2.改革机构,保证资金投入。企业要想进行信息化改革,就要对机构进行改革,通过组织改革,保证信息数据等传输顺畅,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基础环节。另外要保证资金投入,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很多领导只看到短期资金大量投入没有看到长远利益,所以中断资金投入,造成信息化建设断层,这种企业必将会被经济社会淘汰。

3.建立企业信息主管制度。信息化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应有专门的部门和专业的人员来从事或分担这项工作。因此,企业应当设有CIO(ChiefInformationOfficer)职位,把他当作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保证CIO有充分的行政权力,能负责信息技术机构与其它部门的协调与配合,负责企业信息化工作,直接领导企业的网络信息中心、电子商务中心等与信息化有关的部门。

篇(8)

近年来,国有煤炭企业大力倡导精细化管理。在迈向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煤炭企业如何充分整合和利用企业内外部信息显得尤为重要。

一、煤炭企业信息化概述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流程的部分或者所有环节中,运用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和网络通信等现代科技手段,对企业内外部的信息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利用,从而起到提高企业生产力、优化企业管理效率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等作用。具体来看,企业的信息化从企业的运营环节上可以一般分为生产环节信息化、内部管理信息化、产品营销信息化、人才培养信息化等多个组成部分。不同产业和不同企业,其信息化的内涵也会因为其特性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与一般的企业相比,煤炭企业生产方式特殊、组织机构复杂、职能部门类别多样、员工数量偏多,从而使得煤炭企业的信息化更加复杂且重要。对于煤炭企业来讲,信息化具有其特殊重要的含义。首先,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强调过程管理。煤炭企业的生产性质要求对生产和管理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因此其信息化强调了对于各个过程中的信息流进行高效准确的分析和使用。其次,煤炭企业的信息化表现为煤矿开采系统、产品输送系统、市场销售系统和配套辅助系统等多个特征迥异的子系统的高度协调和统一。对于传统粗放式发展的煤炭企业来说,信息化是煤炭企业走向精细化管理和节约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国有煤炭企业信息化现状

(一)国有煤炭企业信息化的主要进展

为了摆脱粗放的发展模式,近年来国有煤炭企业在信息化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并取得了不小进步。信息技术逐渐应用于煤矿开采加工、运输和销售、企业组织管理等多个环节。具体来看,多数大型国有煤炭企业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信息网络,在生产环节运用较多的是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在流通环节使用了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在销售环节使用了国有煤炭企业信息化,在企业管理环节使用了OA办公系统、项目管理系统、财会系统以及企业网站等多种形式的现代信息技术。

(二)国有煤炭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第一,国有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程度不高。尽管国有煤炭企业对于信息技术产生了充分的重视,但是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对于信息技术的配置和使用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一方面,许多国有煤炭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总体不够,使得信息化的整体水平不高;另一方面,许多国有煤炭企业的信息技术专业人员配置不足,难以有效的利用和发挥现有信息技术的功能。第二,国有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目前国有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是根据煤炭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实际需求来配置相应的信息技术设备和人员。这种以信息需求为导向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能够在短期内满足企业在少数经营环节上对信息流的处理和使用需求。但是,这种区块化明显的信息技术系统模式,并没有考虑到集团企业层面上对于技术的整体使用需求。许多国有煤炭企业的内部信息系统都相互封闭,并没有形成一个开放和共享的体系。第三,国有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滞后。对于多数国有煤炭企业来说,目前普遍只有财务系统和生产监控系统能够实现集团统一的信息化管理,而生产经营中的其他职能部门对于信息的管理仍然是割裂的。此外,各个不同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技术或者信息系统缺乏足够的衔接,企业核心决策层难以集中高效地综合利用各个部门信息,从而不能带来集团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

三、国有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原则

我国的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目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其过程需要一定的原则约束。具体来看,第一,可行性原则。国有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该首先充分考虑项目实施在企业资源层面的可行性。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资金和人力方面的大量资源配置。因此,在规划信息系统构建方案时,应该做出科学的阶段性目标和可行性评估。第二,一致性原则。国有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首先应该确保同企业的中长期目标保持一致。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工作复杂,应该保证其在企业的既定发展目标下完成,从而避免资源浪费;其次应该确保不同信息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思路一致,避免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不兼容和冲突造成的资源损耗。

四、国有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首先,应该合理规划煤炭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总体和细分目标,同时规划各类目标下的具体工作范围。一方面,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工作规划,要以煤炭企业的集团发展目标为指引,以此为基础,充分考虑煤炭生产、销售和企业管理等多个维度上的具体信息化目标,保证各个目标之间的相互兼容性。另一方面,在不同层次的信息化目标下,应该确定具体的信息化工作范围规划。应该梳理出煤炭生产、安全管理、煤炭运输、供应链管理等不同环节的业务现状及其对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具体需求,从而为不同的职能部门定制对应的信息化建设方案。

篇(9)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面对当前日益复杂多变的企业发展形势,信息化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手段,而油气田开发作为高投入、高风险的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也在向实现信息化建设。同时知识管理是一门新兴科学,伴随着油气田企业的市场竞争战略表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企业间面临的竞争逐步转向以知识为主的竞争,所以,知识管理对于油气田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二、知识管理的概念框架

概念框架即知识管理的组成要素及逻辑关系。油气田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内部的知识利用和知识创新。

1、管理框架的五大要素

知识人员是指携带可用的显性和隐性知识的企业员工;知识资产是指油气田企业拥有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管理流程是指知识的产生、传递和使用等实践活动,使得知识的共享和创新成为可能;管理技术是指知识管理实施中需要的软、硬件技术;管理环境是指知识管理的战略、策略、组织、制度和文化。

2、战略与战略模式

油气田企业知识管理战略是指企业为了长期的生存,以企业内外的知识作为最重要的资源进行管理的一系列的战略谋划、策略、战术和管理方法的集成,它必须包括整个企业内知识获取、共享与利用目标、活动计划、资源分配、支持活动规划和相关的评测体系,并确定相关人员的责任。战略模式包括:客户为重点的战略;企业员工对知识的责任型战略;无形资产管理战略;建立知识管理计算机系统,促进知识转移;技术创新和知识创造战略;把知识管理作为企业经营战略。

三、油田企业信息化发展建设的发展历程

国内油田企业自发展之初就与信息技术紧密相连,初期信息技术主要应用于油气资源勘探领域,自九十年代开始逐步向油田开发、经营管理、生产运行等领域推广应用。以胜利油田为例,信息化建设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一是系统引进阶段。在油气资源勘探领域购买引进国际流行的专业软硬件系统,进行应用和消化吸收。这个阶段借鉴专业领域的国际相关标准。

二是离散的应用系统阶段。各业务单位或部门组织开发满足本业务系统需要的一些孤立的专业应用系统。这个阶段可谓“遍地开花”,开发推广积极性空前高涨,数据建设资源、开发应用模式各自为政、重复开发,没有权威的标准可遵循。辩证的看待这个阶段,既形成了大量的“信息孤岛”,同时有效促进了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化意识的普及;既锻炼培养了人才队伍,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源,同时也增加了运行维护和集成整合的难度。。

三是数据整合和专业应用平台整合。针对前一阶段信息化建设工作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在油田层面上对在用的各种应用系统、数据资源进行梳理、整合,建立完善源头数据库和专业数据库,统一数据资源标准规范,并在此基础上按照纵横向两条线进行整合,形成一部分纵向贯通、横向关联覆盖的专业信息应用支撑平台。本阶段随着专业信息应用支撑平台的建设应用,同步形成了分系统、分专业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标准。

四是整个油田层面的集成整合提升。制定完善了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提出并实践了数字油田建设构想,规划建设了企业级数据中心,建设完善了覆盖油田核心业务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信息应用平台,数据资源和应用体系建设标准趋于完善。

五是数字油田和智慧油田建设推进阶段。为提升油田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适应生产经营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的要求,探索完善现场自动化系统建设标准并向生产现场信息化建设延伸,在全面推进数字油田建设的基础上,规划建设能够借助业务模型和专家系统全面感知油田动态、自动操控油田活动、预测油田变化趋势、持续优化油田管理的智慧油田。

四、油气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1、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不够正确和充分

油气田企业的领导们在刚开始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时,对它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能通过信息化一下子将企业的收益提上去,但在初始建设时,往往是投资较多,而收获较少的,面对这种情况,领导们就对信息化失去信心了。这些高层领导常常目光短浅,急功近利,这对信息化建设的进行是非常不利的。此外,有些管理者在进行企业管理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对于自己的判断非常有信心,对于新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有一种排斥的态度,而信息化的建设又对他们作用的体现存在一定的威胁;即使是对信息化非常推崇的管理者,他们往往受传统理念的束缚,继续用已经落后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来指导工作实践,要知道,信息化建设不仅仅要进行操作方法的学习,而且要对管理理念进行更新,学会分析和决策信息;专业技术人员涉及的领域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变得越来越少,因此缺乏了总体协调和系统联系的能力,在宏观上没有办法用一种同一系统的理念来进行调控,这对总体效益的实现产生了影响,技术人员也被制约和局限了。

2、信息技术的低层次应用和不饱和应用

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多企业的信息系统的功能都是非常完善的,但是他们所需要或者所应用的都只有其中的一两个功能,这主要是由于企业的需求水平还跟不上信息化的发展。但这也并不是因为企业在购买时盲目挑选的结果,可能是因为企业在购买市场上的选择余地不大,也或是企业处于长远发展的考虑来购买。出现的后果则是那些未被利用的功能都在快速的贬值,而且已经成为了企业的沉没成本。

3、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管理重组落后

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主要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依靠的不仅仅是技术,而是要对企业进行高层次的管理重组。我国很多企业在进行信息化改造和建设时,资金大部分都用于设备的更新和技术的引进,而忽略了与之配套的管理理念和模式的转变,因此投资回报率不高,甚至出现负数,这也是造成企业信息化改革失败的原因之一。

4、信息资源基础不能适应建设需要

油气田企业的信息采集往往只有非常少的渠道,不够灵活,而且采集的信息源基础又不一致,不统一,这就使得一方面信息来源片面,另一方面传输速度不够迅速,阻碍了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也影响了这些信息功能的发挥。

五、油气田企业信息化建设知识管理的实施方案

1、目标的建立

建立有价值的知识资源库和人才资源库,实现知识共享,加速知识创新进程,提高职工素质,提升企业发展能力,使知识管理成为建设国内同行业最具影响力企业的重要支撑。

2、包含领域

生产领域包括企业所有与生产有关的基础技术资源数据的管理;企业文化领域包含企业文件精神、领导讲话思想的传达和宣传;管理领域包含规章制度管理、项目管理、图案管理、文档管理、客户管理、员工管理等;培训考核领域包含员工的交流、培训与在线考核等。

3、系统平台设计和管理架构

知识管理系统开发平台采用 Visual 2005,系统结构为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管理架构上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数据层、应用层和展现层。数据层用于对数据及资料的存储,应用层为各个子系统或功能模块,展现层提供对这些子系统或功能模块进行访问的界面。知识管理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知识管理系统用于油气田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了分析,由于现在油气田企业对知识管理的认知和实践水平参差不齐,并且这种情况还会维持很长时间,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对员工普及这方面的知识,并且运用到管理中去,这样才能保证油气田企业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篇(10)

在知识经济时代和日益动荡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实施知识管理已成为企业培育核心竞争能力,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我国的中小企业占居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了50%左右的经济总量,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言而喻。然而,面对知识经济大潮的冲击,我国中小企业受自身种种因素的制约,很少企业能系统和成功地实施知识管理。鉴于知识管理是一个长期构建的系统工程,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实际情况,从信息化建设人手,夯实开展知识管理所需的基础设施平台,循序渐进推行知识管理,应该是一种更为稳妥和可行的策略。

1.实施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1.1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

知识经济理论形成于20世纪8O年代初期。1983年,美国加州大学教授保罗·罗默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它可以提高投资的收益。该理论的提出,标志着知识经济在理论上的初步形成。按照世界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OECD)的说法,知识经济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兴起,使知识上升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知识成了最重要的资源,“智能资本”成了最重要的资本。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知识管理理论营运而生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知识管理作为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就是要通过对企业知识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尤其是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持续获得领先于同行的竞争优势。

1.2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

实施知识管理,就是要在企业或组织中建构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企业组织中的信息与知识,透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的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累积个人与组织的知识,成为组织智能的循环,在企业组织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帮助企业组织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应对竞争和挑战。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其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2.1知识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导入

要开展知识管理,首先是要让企业的员工都了解它,并积极主动地参与进去。这就是知识管理的导入。

1.2.2知识管理内容体系的建立

第一,在总体上监控和管理的知识,处于知识管理体系架构最上层。主要包括:总体经营规划、总体质量监控、总体产销监控、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设备管理。这些监控和管理贯穿于知识管理工作链,并为工作链服务。

第二,支持业务工作的知识,处于知识管理体系架构的中间层。主要包括工作经验、体会与方法、工作计划总结、工作成果(报告、报表、结论)、工作相关信息、工作基础知识、工作制度以及专家头脑中知识等。

第三,基础方法理论和基本产品知识,处于知识管理体系架构的基层,对企业开展知识管理提供不可或缺的基层支持。主要包括:知识信息管理知识、学科基础知识、产品知识、产品介绍、产品基本特性说明等。

以上三方面的内容构成了三个层次的企业知识管理内容体系结构。

1.2.3企业知识管理信息技术平台建设

企业知识管理落到实处的过程包括知识沉淀、知识发掘、知识引出、知识固化、知识共享、知识传播、知识默化以及知识优化等。这些分步过程需要一个平台,这就是基于网络计算机技术的信息技术平台。

1.2.4知识管理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知识管理的平台建立起来以后,并不能说明知识管理就能有效地落实,必须要有完善制度或运行机制来保障。

2.中国中小企业开展知识管理面临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崛起,已成为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的重要动力来源。但近几年来,持续上涨的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的人民币汇率,国家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以及国内外严酷市场竞争环境,给广大中小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迫使中小企业必须进行发展创新。实施知识管理虽然是广大企业寻求发展创新突破的重要途径,但对于85%以上以传统产业领域经营的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在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理念、人力资源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面对知识管理这一现代企业运行管理新模式,感觉到象是画饼充饥,一下子难以找到策略突破口和操作着眼点。

3.推进信息化是中小企业开展知识管理的有效突破口

知识管理是顺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的,而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的支柱,因此实施知识管理必须与信息化技术有机结合。广大中小企业由于管理基础落后,市场信息陈旧,缺少现代的传播工具,信息的交流渠道单一,管理人员信息意识不强,这就注定在中小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将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过程。

从知识管理的发展历程看,知识管理从信息化管理实践和理论中丰富了自身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内涵,知识管理与信息化管理有着割舍不断的内在联系。如果说第一代信息化管理的是数据,第二代信息化管理的是信息,目前已经进化到第三代的信息化管理的重点就是知识。所以,基于知识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的这种内在联系,笔者认为,从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平台建设入手,加快推进和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在此基础上,分阶段推进和实施知识管理,不失为一条切合中小企业实际情况的有效途径。

4.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途径和基本架构

4.1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就是在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管理、经营等方面广泛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完善信息服务,建立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生产、管理的自动化。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1)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就是要形成以产品创新为核心、技术创新为动力的企业自动化生产信息运作系统,使生产要素的资源信息化、数字化,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和生产技术装备、原辅材料、人力资源、资金等生产要素的集成化和高效利用。

2)流通过程的信息化。就是要建设使企业能适应外部经济、市场变化,可快速、灵敏反应的企业运营信息化系统,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企业与市场有效沟通的业务运营信息化管理体系,以便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

3)管理决策的信息化。就是要建立实现人、财、物、技术等生产要素相互紧密结合并有效发挥作用的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人流、物流、资金流和技术流程交互衔接运作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及高效的经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4)组织结构信息化。就是要建立与信息化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模式,实现对组织中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资源的高效管理。可以预见,今后的企业运营管理组织体系将进一步朝着以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以临时性、多学科、跨部门的协同小组为主导、扁平化运行的组织结构体系发展。

4.2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策略途径

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在企业管理的本质上并没有太大差异,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需求和解决方案与大型企业有明显不同。广大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础薄、资金少、人才缺、起点低,不能照搬大企业“高投入、长周期”的信息化模式,应当根据自身实际需要,把握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寻找一条经济、实用、方便、有效的信息化建设途径。笔者认为,应用服务提供商AsP模式应该成为当前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的有效策略和途径。

ASP模式就是集中为企业搭建信息化所需要的所有网络基础设施及软件、硬件运行平台,负责所有前期的实施、后期的维护等一系列服务,使得企业无需购买软硬件、建设机房、招聘IT人员,只需前期支付一次性的项目实施费和定期的ASP服务费,即可通过互联网享用信息系统。同时ASPJ]~务商会通过一定的技术和措施保证每家企业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在效果上与企业自建信息系统基本没有什么区别。这样,将大幅度降低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门槛与风险,既可以节省用于购买IT产品、技术和维护运行的资金,又能使中小企业象打开自来水龙头,就能用水一样,方便地利用信息化系统。

上一篇: 档案信息化建议 下一篇: 常规教育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