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9 13:16:2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检验教学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检验核医学的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959年Yalow和Berson首先创立了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血清微量胰岛素开始,检验核医学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日新月异地衍生出放射免疫分析法、免疫放射分析法、放射受体分析法、放射酶学分析法等。它们主要应用核素示踪技术体外分析技术分析机体的代谢、功能、转化等变化,分析微量物质进行超微量分析,揭示生理病理状态机体的变化规律,为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预后判断提供科学依据。与众多基础、临床学科交叉渗透,是高等医学院校检验医学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检验核医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按照LBL模式进行,依照教材的顺序,分别教授核物理的基础知识、放射性测量技术、实验核医学技术,接着是临床应用。这种以教材为基础的教学方式,但也存在很大局限性。理论教学基本都是以教师讲解,教学手段是幻灯片和板书。学生也长期接受“填鸭式”,习惯于课前不预习,仅依靠课堂学习,缺乏学习主动性,一堂课下来,似懂非懂,在考试前再突击复习,考前再背,考后就忘。久而久之易产生厌学情绪,严重影响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长期处于事倍功半的不利局面。面对如此尴尬的形势,检验核医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对检验核医学展开了全面教学改革。根据各章节的内容特点不同,对不同章节实施以不同的教学改革,如:核技术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放射免疫分析使用专题式教学、临床应用部分尝试PBL与LBL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这些教改举措,取得一些成果,本文就教学改革方面的心得体会进行探讨。
3PBL与LBL结合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与应用
检验核医学内容庞大,大致可分为基础核知识和临床应用两部分。临床应用部分重点描述各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和医学评价,本校近两年在该部分的教学引入了PBL与LBL结合教学模式。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根据教学需求精心设计安排,分为4个阶段:(1)以问题为引导;(2)学生自主学习;(3)小组讨论;(4)归纳总结。①以问题为引导阶段,在学习《13C-呼气试验》之前,授课教师提出预习问题,“如何检测肝细胞功能、胃排空功能、胰腺外分泌功能”。通过几年学习,学生一般都已学习《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知道常规的肝功能检测,如转氨酶、胆红素等,但未学过检测胃排空功能、胰腺外分泌功能。在学习《血液辐照》一章时,提出疑问,“如果父母亲人需要输血,作为子女可否伸出胳膊去献血”,学生一般会踊跃表示愿意,但教师明确告之子女不能直接为父母献血,为什么?请查资料;②学生自主学习阶段,学生通过带着疑问,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主动去查资料,看教材,自己推断整合,比单纯的自己预习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③小组讨论阶段,小组讨论是PBL教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上百人的学生规模,如果课程全部都使用教师担任PBL教学讨论,那将是巨大工作量,占用教师大量时间和精力。所以现阶段,一般以寝室为单位组成学习小组,寝室长担任学,起组织、督促作用。通过讨论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并发现新的疑问,找到疑问的解决方案,相互启发、相互提高。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形成勇于尝试、敢于探索的学习气氛。④归纳总结阶段,该阶段也可归为LBL教学过程,分由学记录组讨论结果,教师根据记录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点拨,对学生还比较混淆尚未搞清楚,则需要详细加以说明讲解。完善学生的认识结构,使知识体系系统完整[5]。PBL教学过程主要放在预习阶段,LBL教学过程依然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授课时,以学科为基础,教学为中心,在课堂上以讲授为主,教学过程依然是学生预习-教师课堂教授-学生听课学习-课后背诵-练习-重现。由于学生通过带着问题的预习,大致地学习了该章的内容,教师根据组长所记录的讨论结果,更能把握住学生所学所知所欠。学习《13C-呼气试验》,教师首先按照教材讲解用13C-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概述、试验过程、方法学比较和临床引用,虽然学生通过预习已经了解试验内容,但试验原理过程仍比较复杂,教师可详细讲解原理并推导试验方程式,这样通过PBL和LBL两种教学模式双管齐下,常见的教学困难完全可迎刃而解。同样,《13C-呼气试验》另外3个试验主要为熟悉了解内容,学生一般都能较好理解试验概述、临床意义,但对试验原理、反应过程理解较困难,故教师可根据学生掌握情况,突出重点难点,如详细分析13C-美沙西汀、13C-辛酸、13C-三酰甘油在体内的代谢转化从而检测肝细胞功能、胃排空功能和胰腺外分泌功能。《血液辐照》是《检验核医学》的重要章节,在授课前教师通过提问“可否亲属输血”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预习基本了解,禁止亲属输血的原因,当正式讲授该章时,教师可简单阐述禁止亲属输血的原因是“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该章节应重点讲解“血液辐照仪”和“临床应用”。
4成效
4.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预习是学习的前奏,在预习阶段积极采用PBL教学模式。教师在上一次课结束时,提出预习问题,课后学生主动看教材,上网查文献,并组织讨论问题给出解答。通过这个过程,可激发学生对检验核医学产生兴趣,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单独听课。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该章知识有了系统全面学习,不但达到学习目的,也培养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主观能动性。
4.2培养教师的能力
检验核医学发展非常迅速,故要求教师也得不断学习、充实提升自己。除正常的备课教学外,为学生设计预习问题,是对教师知识水平的考验。学生通过带着问题学,获取了知识,也产生新的疑问,教师需要解答学生的新疑问,面对带着疑问的学生,教师再进行课堂教学,是一次教学相长的新考验。在实施PBL与LBL结合教学各环节中,明显锻炼了教师的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
4.3扩展知识面
本校选用的检验核医学教材,得到学术界所公认。学习教材书本内容,是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学生初涉此学科,对本学科还是一张白纸,也适合教师按照LBL教学模式,讲解教材内容,扎实基础知识。但检验核医学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通过PBL教学模式,还可以让学生主动查阅课外资料,学习教材以外的新知识,跟上发展的步伐,了解学科发展的新动向,扩张知识的深度、广度,开拓学习思维方式,同样也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
4.4提升动手和综合分析能力
PBL教学模式要求围绕问题独立思考,通过自己看教材,查文献等手段,都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方式,消除很多学生普遍存在高分低能现象。小组讨论阶段,一方面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鼓励学生互助互动、讨论交流,又可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心理素质和团结协作能力。教师也能较好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正式授课时能做到有的放矢。所以,坚持实际情况,把PBL与LBL有机地结合起来,可充分发挥各自特长、取长补短,互为补充[6]。
5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5.1改变课程理论的完整性
传统的课程是经多年实践,将一系列相关的内容放在一个章节里,保证知识的连贯性、独立性。学生也习惯大块地学习,一节课下来,就有一个结构完整的知识。在传统LBL教学模式中,引入了PBL教学法,改为以问题为中心带着问题的学,势必打乱学科的完整性,把一些知识点漏掉,导致一些学生对问题以外的知识重视不够,一些基础知识学得不牢[7]。
5.2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传统的LBL教学模式中相对比较简单,上课40min出成绩。采用PBL与LBL结合模式,将导致学生课前的预习和讨论时间远多于传统LBL教学模式,学生得花大量时间去查阅书籍,上网阅读。这可出现学生难以有充足的时间来安排其它课程的学习,使部分学生出现逆反、排斥心理,将PBL教学部分当作负担,仅为完成任务,流于形式。学生研究的问题也多局限于几点,造成时间、人力的浪费。5.3学生配合的持久性不强医学院的学生基本是来自通过高考的高中生,自幼接受传统教学模式,习惯于“你讲我听”、“你教我学”。刚开始实施PBL与LBL结合的模式时,还有趣味感和新鲜感,由于课前准备时间较长,一旦实施1、2次后,就不愿长期坚持。故应控制教学时数,占课程总学时的5%~10%为佳,同时对学生要多鼓励、多引导,激发潜能。
教师通过参加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种教学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从原本单纯的“教”,变成与学生互动,教学相长;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学生们学会了某一种数学知识,却没有学会学习的方法,更不会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这不但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反而抑制了学生本身具备的能力,堵死了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道路。而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师,在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更能够发掘学生的潜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
二、教师应当认真研究教材
教材是教学最基本的依据,教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当围绕教材展开。教材也是连接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纽带,依据教材,教师才能够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虽然现在提倡多姿多彩的教学方法,然而前提是要基于教材和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有些教师采取了趣味的教学方法而使课堂热热闹闹,却忽略了教材中的内容,学生学习轻松了,兴趣浓厚了,然而却没有学习到应该掌握的知识,这岂不是本末倒置吗?熟悉教材中的知识是教师最基本的责任,并且还应该掌握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应当根据教材中的知识,制定适当的教学方法,在把握好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才能保证不“跑题”,从而让学生在有趣的课堂上学到知识。
三、教师应当关注学生思维方式与心理情感
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在学习数学时的表现就会有很大的差别。教师应当多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比如有些学生善于严密地思考,在某一处数学知识上,要把每一个点都想到,这种思维方式的优点就是不会漏掉重要的信息,但是,却花费时间比较长,教师就应当教该学生如何筛选数学知识中的重要信息,忽略不重要的部分,从而节约学习的时间。而有些学生善于跳跃式思维,这种思维方式的优点是速度快、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强,却容易因为马虎粗心犯下错误,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养成仔细认真的好习惯。关注学生的心理情感,有利于掌握学生的兴趣所在,把学生喜欢的事物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到一起,让学生在娱乐和游戏中学习,这比单纯地讲解教材中的知识效果要好得多。
四、教师应当灵活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还无法总结出具体的学习方法,而相对来说,教师的教学方法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够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而所谓合适的教学方法,其真正的含义就是适合教师所教的学生的教学方法,某一种学习方法对于某一个班级适合而对于另一个班级就未必适合,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要使教学方法尽可能地适合大多数的学生,而对于情况比较特殊的学生,教师要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帮助他们适应学习环境或者是专门针对这些学生制定适应于他们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师来说,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教师不应当因为自己教学方法的问题而造成某些学生学习方面的困难。教师是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也应当符合这一要求。
五、教师应当做好课外的工作
要想让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取得好的效果,单纯地依靠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是完全不够的。教师在教学之前就应做好准备工作。教师应当在课外研究好教材中的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预测哪些知识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应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更容易理解,并认真写好教案设计。在上课的时候会用到哪些教具,教师也应当在课前准备好。而在讲完一堂课之后,教师应当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分析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并且及时与学生交流,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在课外做好这些工作就会减轻自己和学生在上课时的负担,学生们学习的时候也会很轻松。从这一点来看,教师的课外工作的重要性绝不亚于课上的工作。
六、教师应当积极参与教育科研
2检验仪器学课程授课内容的选择
检验仪器学课程授课内容应该结合临床实际,学以致用。比如酶标仪部分教学中笔者经常会选取新生儿筛查中常用的苯丙酮尿症中苯丙酮酸的检测实例,知识点主要是酶标仪中相对荧光强度这一模块部分的应用。该知识点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中就有所涉及,但重点部分与检验仪器学不同,在有了生物化学检验知识的铺垫后,学生不仅掌握了酶标仪的使用,也巩固了以前所学的相关知识。在今后去妇幼保健站等有该项检测项目的单位时,学生就会更加有意识地学习了解该部分内容。此外检验仪器学应增加实验课内容,本科院校实验室的综合实验室平台中仪器设备丰富,应选取设备比较闲置期,让负责管理和使用该仪器设备的人员进行讲解,指导学生操作。本科生也应积极主动的参加科研活动,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相关仪器的原理和使用。另外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定期更换某些大型仪器设备,这些仪器设备一般来讲仍然可以正常使用,放到仓库实在可惜,可将这些仪器设备整合到教学中,服务于教学。还有就是很多公司开展和相关高校合作项目,可提供仪器设备供学校使用,比如安捷伦公司的“春晖计划”,一来宣传了自己,二来解决了某些高校高端仪器紧缺这个棘手问题,达到了共赢甚至多赢的效果。学生也应充分利用课间生产实习时了解各种仪器设备的原理和使用。另外对于部分本单位不具有的仪器设备,或者一些高端仪器不可能开放实验室让每个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任课教师应在网上下载一些视频资料供学生参考,也可以光顾其它兄弟院校的精品课程网站进行学习。最近多所国内外重点大学逐渐建立和完善了开放课程和慕课等教学资源,还有很多仪器公司都开展了网上教学服务,甚至是某些检验仪器的仿真实验室。有兴趣的教师和同学可以利用互联网途径学习相关知识,这样必将对检验仪器学知识掌握的提高大有裨益。
什么样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呢?又如何比较呢?教材中也给了一些提示,如同样以精美绝伦的人物形象塑造,表现贵族妇女生活的传世名作《簪花仕女图》和《蒙娜丽莎》。首先从表现内容上找出差异,前者于公元八世纪出自中国盛唐宫廷画家周昉之手,后者则为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晚年的不朽之作。两者作品产生年代虽有先后之分,但都产生于太平盛世,画家都以严谨的写实画风表现了特定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女性的端庄与安详。只是前者内涵着闲适与自得的心态,后者则表现得优雅而神秘。其次要主要引导学生花精力对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别进行探究。《簪花仕女图》是典型的中国画长卷,在高46厘米,宽180厘米的画面中,展示了采花、看花、漫步、戏犬四个情节段落,刻画的六位妇女或呼应、或独立、或聚、或散;散点结构的画面没有背景衬托,只画了两条狗、一只白鹤、一棵花树,作为点缀,并以此建立人物间的情节关联和画面结构。《蒙娜丽莎》则是典型的西方油画肖像,在高77厘米,宽53厘米的画幅中,截取主人公胸像,集中全力于人物面部那“神秘的微笑”以及那双富有青春气息的手的刻画。画面背景也是西方式的一丝不苟,明暗光影、空气远近,表现性的环境衬托,在再现的可视可感上,体现了典型的西方审美追求。常言到不比不知道,对于东西方在艺术风格上的差异这下就了然了。所谓鉴赏我认为一定要有别于以前的欣赏教学模式,在感受,体验与识别方面狠下工夫,给学生提供多看和多比较的机会和正确的引导。
高中人教版美术新教材在编写时大多是基于比较的方式编写的,如将中西建筑的比较,中西造型观念的比较等。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能够在未来的美术鉴赏中加以运用,等于教会了一种鉴赏的方法。
二、追根求源,亲身体验是中学生鉴赏美术知识的捷径。也使美术鉴赏教学由静态转向动态。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绘画作品的理解很肤浅,知道画家画了些什么,但不了解画家是如何画出的,只是看热闹,看不出门道来,对于艺术品的鉴赏仍然是个睁眼瞎。因此我在教学中先确定美术教学的脉络,把课程分为鉴赏、绘画两部分,赏、技同步推进,分阶段交叉授课,这样的教学方法在中国画的鉴赏教学、书法艺术上更为可行,因为中国画的技法程式在创作中占有突出地位,无论花鸟、人物、山水,工笔还是写意所需的工具材料简单,教学内容亦可从临摹古画进行,从继承古人的“笔墨规矩”入手,体悟“古人之神妙”俗话说的好,百闻不如一见,千讲不如一练,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压力较大,美术教学改变知识讲授过多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学生还是相当欢迎的。西方绘画油画技法的学习让学生亲身体会不太可能,但可通过素描临摹和写生锻炼学生的造型能力,民间美术可选择剪纸这些简单易行的种类在教学中实施,总之,只要我们大胆去探求切实可行的教学法总会找到。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随着教学条件的逐步改善,我校高中部都配有多媒体教室,这使的上美术课时可图、文、声、并茂,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但这需要老师课前作更多的准备,我和我校的另外一位美术老师一起,把美术知识分类做成了教学课件,虽然用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现在上课只要课前做一些小的调整和补充,就可以了。多媒体教学把教学素材逼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容易对知识理解和产生兴趣,有些教材内容可适当加入视频,比如一些名家绘画示范vcd,探索栏目出的《千年书法》等与美术有关的电视节目等.都可通过剪辑加入课件.使学生产生兴趣,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哈佛工商学院将案例教学法界定为: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宗旨不是传授最终真理,而是通过教师出示一个个具体案例,组织学生开动脑筋思考案例中提供的矛盾,参加讨论,各抒己见,去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案例教学甚至不在乎能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它真正重视的是答案的思考过程。在课堂上,每位学生都要贡献自己的智慧,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学生一方面从教师的引导中增进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把握信息善于决策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从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中提高对问题的洞察力。案例教学大大缩短了教学情景与实际生活情景的差距。广告课题教学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文化学等,可以说是无所不及,有时很难将他们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因此学生往往学到的只是条块、联系不大的知识;而实际的情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信息的多元化,广告业也是在动态中调整,前进。这要求教师不断加强科研,更新知识,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与时俱进。
一、案例教学课要突出研究性,力求学术性
1广告案例课的性质、主旨与体例。(1)课程性质:高年级广告系学生研究性的讨论课程,它不是以前课程内容的重复,而是较以前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创造性的运用,是进一步地深入与提升。这可从已开设的案例教学内容中反映出来。(2)课程主旨:研讨市场营销、广告战略和策略、创意、运作过程及作品的创造。(3)课程体例:选择适合研讨的切入点,以案例活动的性质为线,激发研讨的兴趣。
2.选用案例(教材)要面向社会、市场、广告业,形成学术研讨氛围。选择好教学案例。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在明确教学目标基础上,要选择适度、适用的教学案例。所选的案例既要与教学目标相吻合;又要是教师自己能把握得了的案例,学生易于接受和认同的案例。教师能否把握案例取决于教师对案例涉及的环境背景是否了解,对案例涉及的知识领域是否掌握,对案例涉及的问题是否有相应的解决处理经验。而学生能否接受和认同案例,主要看案例所描述的是否为其身边或可能发生的事情;所提问题是否为其经常遇到或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通过案例学习是否可以提高学生其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从案例的来源上说,工商管理案例取之于真实的公司经营等方面的事件;法律案例取自于某一时间的判断;而广告案例更多来自于市场需求变化的实际情景。因此在广告案例的选用上,注意5个“性”:(1)案例选取要注重针对性,(2)案例选取要注重时效性,(3)案例选取要注重典型性,(4)案例选取要注重生活性,(5)案例选取要注重学术性。
选用学术上有争议的案例,如娃哈哈十五年沉浮(品牌定位与销售网络、非常可乐的市场命运);中国“海尔”品牌如何走向世界;国内外广告节金奖作品讨论。
二、广告案例教学课重在研讨
1.确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学生自主性组成学习小组,开展课内课外的学习讨论为主的教学活动。基于这样一些基本理念,本课程对学生的培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要求学生加强在课外的多方位的知识吸收,建议学生不仅看课外书籍,还应从广播、电视、电影、电脑等新科技媒体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因为对案例分析的第一步就是积累资料,因此要求学生从平时就开始注意观察生活,积累经验并持之以恒。
第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主张学生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市场中去用心观察。我常常告诉他们去逛超市大卖场,观察营销中的各个环节,关心快速日用消费品的促销情况;户外广告的大发展,看经济的繁荣对人流的变化;看展览,注意会展业对广告业的拉动。用心看的话,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咨询和启发。譬如像“肯德基”为什么总跟“麦当劳”在一块儿?他们选址是否有什么讲究?为何生意总那么红火?今年街上流行什么样的服饰?
第三,锻炼学生的口头和笔头的表达能力。这是一个广告策划人必备的基本才能。口头表达能力和笔头能力的训练主要通过个人的“自我推销”,在每次上课时我要求要有三位同学对全班案例学习,进行小结或谈体会;介绍自己最近读到的好书和学习的心得;评价一些优秀的广告作品;展示自己的业余创作等等,内容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另外还通过小组以比稿的方式开展竞争,既激烈又放松,让大家在自由的氛围中进行广告创意实战演习。
第四,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会做人。鼓励他们成为“杂家”。广告教育实际是“通才”教育。除了专业课之外,音乐、舞蹈、书画、电影、计算机、生物技术等所有最新的时尚都应是关注的焦点。
2.两种教学基本程序。(1)下发教师挑选的广告案例,附上几个思考题供参考——学生自主学习——分组研讨(课外)—叫、组代表课堂发言——各小组成员即兴发言——或逐一点评,或总体总结。(2)学生课外寻找亲身实践过的选题——课堂评点自选案例——学生评点、评议——小结。
3.作业与考试。作业:学生为课堂讨论拟写发言稿,学生自寻,教师指定的某类选题的案例作分析归纳该类选题策划、表现的规律;或教师课堂指定完成的三次作业题目。考试:(1)指定案例的分析与点评,撰写小论文;(2)以小组为工作小组,共同完成一个课题项目。
如我在广告系大三班的广告案例评析课上,就曾尝试完全以学生为主,老师作为教练指导,以班级为单位,做一个《脑白金广告案例分析》——重塑脑白金的品牌形象为项目的方式。以比稿方式,经过竞争,产生出学生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的策划、控制与实施。然后再把学生分成六组,分项目负责人也是学生。三周时间中,学生们日夜奋战,最终拿出了共57篇的案例分析报告,最后合成一个全班性的作业。每个小组的作业在班级上进行交流,老师拿出评分标准,供每个学生打分时参考。分视觉说服力20%,分析创意力20%、题案制作20%,应变能力15%、团队合作25%共五个方面。
在作业圆满完成后,学生纷纷有话要说:“我们用了百分之一千的努力、激情来投人的。”“此课对我们来说是第一次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是一次最接近实战的演练。从市场调查、品牌策划、广告创意到媒体投放,我们把已学到的知识各尽所能投入到品牌的塑造中,而单凭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将这个工作完成的。”“我学到了不少超越理论的实际知识,比如,怎样调动所学的知识来阐述报告的内容;怎样通过各种手段挖掘未被发现的潜在的新思路;怎样深入了解和分析一个实际品牌及其营销策略;怎样在该品牌处于危机状态的情况下挽狂澜于不倒;怎样在同学间,小组之间做到默契配合;以及怎样做一名真正的广告人。所有这些是非课堂上所能学到的。”
一、情感深入,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美
音乐是音响的艺术,它的情感表现源自音响和精彩的形式。获得情感深入体验,首先要聆听音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聆听歌曲,唤起学生情感,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使学生对歌曲的情感有更深层次的感受和理解,引导学生产生美的体验。这种体验对学生心灵的影响远胜于一般媒体对其影响,它能激发学生心中潜在的力量,获得艺术审美体验。对于小学生而言,聆听歌曲尽可能避免单纯、枯燥的反复听,适当加入一些与音乐表现内容一致的画面或声情并茂的解说,更容易抓住学生的“心”。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些体态律动,这是情感体验的自然行为表现。例如:随歌曲有节奏地击拍;随旋律晃动身体等行为。这样的体态律动虽然形式简单、直接,但它说明学生已经体验到歌曲本身的内容,有了初步体验感受,这是学生更深入地体验歌曲情感的基础。有些学生性格内项,较胆怯,不好意思做体态律动把自己的体验表现出来,我们一定要要鼓励、肯定学生表现出来的体态律动,更要自己做一些体态律动引领学生表现。聆听歌曲有了体态律动,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演唱歌曲,让学生从自己的演唱中进一步体验情感,感受歌曲的内在美。在已有的基础上学生唱会歌曲不难,关键在于引发学生的情感会唱歌。前者要求学生唱准旋律,后者要求学生唱出内在美。会唱歌与情感体验是相辅相成的,情感体验是会唱歌的前提,会唱歌是深入体验情感和歌曲内在美的保证。仍以《放牦牛的小卓玛》为例,歌曲中倚音的加入使歌曲更具生命力,但学生要唱好它不容易。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对比听我的片段示范,听一听加了倚音的演唱效果,让学生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境。接着设计了骑牦牛的动作,让学生体会骑在牦牛身上,一路颠簸一路欢歌的场景,孩子们个个乐于参与音乐活动,不用更多的解说就让学生轻松解决的这一教学难点,明白了歌曲为什么要加入倚音,深深地体会到音乐来源于生活。
二、情感外化,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创造美
创造美是情感外化的特征,是将内在情感体验形象化、客观化。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行为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把自身对歌曲的感受、情感体验客观、形象地表现出来。学生体验到歌曲情感,对内在美就有了一定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歌曲的情感,内在的美形象地表现出来,这就是创造美的一种表现。教学《放牦牛的小卓玛》中,在唱会歌曲后,可以引导学生编几个藏族舞蹈动作边唱边舞,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藏族民歌的歌舞特色。当然,音乐课堂的创造美不是一定要热热闹闹的搞表演,加动作。孩子们能自信地、深情地、完整地表现歌曲,唱出感觉,那就是创造美。情感呼唤,情感深入,情感外化,这是在音乐课堂体验教学模式的三个主要环节。这种教学模式创造了师生间、同学间的情感交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每个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让“主导”与“主体”有机统一在教学活动之中,既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音乐体验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
作者:卞琴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2关于“或”、“且”的含义
复合命题“p或q”与“p且q”是用逻辑联结词“或”与“且”联结两个命题p与q,既不能用“或”与“且”去联结两个命题的条件,也不能用它们去联结两个命题的结论.
例1(1)已知p:方程(x-1)(x-2)=0的根是x=1;
q:方程(x-1)(x-2)=0的根是x=2,
写出“p或q”.
(2)p: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q: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写出“p且q”.
错解:(1)p或q:方程(x-1)(x-2)=0的根是x=1或x=2;(2)p且q:四条边相等且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分析:(1)(2)两题中的p、q都是假命题,所以“p或q”、“p且q”也都是假命题,而上述解答中写出的两个命题却都是真命题.错误的原因是:(1)联结了两命题的结论;(2)联结了两命题的条件.
正确的答案是:
(1)p或q:方程(x-1)(x-2)=0的根是x=1或方程(x-1)(x-2)=0的根是x=2.
(2)p且q: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且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这两个命题都是假命题.
但是,在不影响命题真值的情况下,又可省略第二个命题的主语,这是符合语言习惯的.
例2已知p: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q: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写出“p且q”.
解:p且q: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这个命题中括号内的部分可以省略.
文[1]中“4的平方根是2,或4的平方根是-2”,就不能简写成“4的平方根是2或-2”.
3关于“非”的含义
“非”的含义有下列四条:
3.1“非p”只否定p的结论
“非”就是否定,所以“非p”也叫做命题p的否定,但“非p”之“非”只否定命题的结论,不能否定命题的条件,也不能将条件和结论都否定,这也是“非p”与否命题的区别.所以欲写“非p”应先搞清p的条件与结论.
例3p:有些质数是奇数.写出“非p”.
错解:有些质数不是奇数.
分析:因为p是真命题,所以“非p”应为假命题,上述命题不假,故答案错.错误的原因是对p的条件与结论没有搞清楚.这个命题的条件是“质数”,结论是“有些是奇数”,正确的解法:先将p写成等价形式,质数有些是奇数,“非p”:质数无奇数.
不是用“不”否定“是”,而是用“无”否定“有些是”.
例4p:方程x2-5x+6=0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写出“非p”
错解:方程x2-5x+6=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分析:命题p的条件是“方程x2-5x+6=0”,结论是“有两个相等的实根”,所以“非p”应否定“有”,而不能否定“相等”,所以“非p”应为:方程x2-5x+6=0没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3.2p与“非p”真假必须相反
例5写出例1(2)中命题p的否定“非p”.
错解:非p: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不是正方形.
因为p是假命题,“非p”必须是真命题,而上述命题也是假命题,所以上述命题不是“非p”.
正确答案为
“非p”: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不都是正方形.
“是”的否定有时为“不是”,有时为“不都是”,要视“是”的含义而定,此例的“是”,其含义是“都是”,故其否定为“不都是”.
3.3“非p”必须包含p的所有对立面
逻辑联结词“非”相当于集合在全集中的补集.假定p与“非p”的结论所确立的集合分别是A、B,则A、B必须满足A∪B=U(全集),A∩B=Ф.“非p”的结论必须包含p的结论的所有对立面.这一点如果不注意,使用反证法证题时就可能发生错误.因为反证法的理论依据是欲证p为真,可证“非p”为假,如果“非p”不包括p的所有对立面,反证法就站不住脚了.
例6p:方程x2-5x+6=0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写出“非p”.(与例4相同)
正像写一个集合的补集必须先搞清全集一样,这个题目也面临类似的问题.因为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情况有三种,任何一种的否定都应该包含另外的两种,所以p的对立面是“方程x2-5x+6=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或无实根”.但“非p”不能这样写,而写成等价形式:方程x2-5x+6=0没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3.4“非p”必须使用否定词语
写“非p”时还要注意,必须使用否定词语对正面叙述的词语进行否定.
例7p:方程x2-5x+6=0有实根.写出“非p”.
错解:方程x2-5x+6=0有虚根.
尽管“虚”是对“实”的否定,但“虚”不是否定词,“方程x2-5x+6=0有虚根”仍是简单命题,正确答案为:方程x2-5x+6=0无实根.
4给定一个复合命题,写出构成它的简单命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例8指出构成下列复合命题的简单命题:
(1)实数的平方是正数或0;
(2)4的平方根是2或-2;
(3)方程(x-1)(x-2)=0的根为1或2;
(4)四边相等且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解:(1)p:实数的平方可能是正数;
q:实数的平方可能是0.
注:因为实数的平方只有正数或0两种情况,所以由p、q构成的“p或q”中,“可能”一词就可省略而成为“实数的平方是正数或0”,文[1]中认为它是简单命题,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同样,后三个小题的答案为:
(2)p:4的平方根可能是2;
q:4的平方根可能是-2
(3)p:方程(x-1)(x-2)=0的一个根是1;
q:方程(x-1)(x-2)=0的一个根是2.
(4)p:四边相等的四边形可能是正方形;
q: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可能是正方形.
在由p、q写“p或q”、“p且q”时,有些词语可以省略,反过来由“p或q”、“p且q”写p、q时,省略的词语必须补上.而由“非p”写p时,必须先搞清“非p”的条件和结论.
结束语:命题的结构问题是很复杂的,中学只研究结构简单的命题,本文的一些观点只是笔者的一点教学体会,不当之处,欢迎同行专家指正.
2精确分配实验学时
《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课的教学目的在于加深学生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我们根据本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整体教学内容进行考察和分配,每次实验课安排在理论课之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最后确定本门课程的教学时数为9时,其中理论课54学时,实验课45学时,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为1.2:1。
3增加实验室仪器设备投入,充分利于临床医院的资源优势
良好的实验室与仪器设备条件是实验教学的最基本保障。近年来随着临床免疫学科的不断完善和免疫学技术的成熟,以及基因组和蛋白组学的发展,医学的各个学科均与此学科发生广泛的交叉和渗透。相应技术在临床免疫学检验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因此,实验教学要为学生掌握这些新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使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中得心应手。我们的实验课充分利用旧有设备,同时也争取了新的投入。近年来,实验室增加了教学设备包括显微镜、离心机、自动酶标仪、洗板机、水平电泳仪、分光光度计等。另外,由于自动化的进程加快,很多高精尖的设备应用于临床工作中。这些设备价格昂贵,教学实验室无力购买。所以,我们充分利用各个教学医院检验科的资源优势,将部分实验课和见习课设置于教学医院的检验科,用临床资源优势来弥补实验室设备的不足。
4采用灵活多样的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课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有PBL教学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LBL教学模式(lecturebasedlearning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讨论式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模式等。对于设计性较强的实验,我们运用了PBL教学模式,比如“ELISA检测AFP方法的建立”,由教师提出与本次实验内容相关的问题,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维、推理和分析,教师只是起导向作用,不直接回答学生问题,维持实验小组向既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对于相对复杂的实验内容采用LBL教学模式,如“免疫细胞的分离”等。对于相对简单的实验内容采用自主学习模式,比如“凝集反应”。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指导》的内容,进行讨论、交流,并完成实验内容。在各种教学方法中加入讨论式教学模式。针对实验内容、实验方法或实验结果,在教师指导下,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多边交流,相互探讨,以求得真知。由于我们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实验课变得生动有趣。同时,我们利用互联网资源和多媒体技术将实验变得形象。在实验教学中,将实验操作、实验仪器拍摄成录像进行播放。不仅能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所用的仪器等,还能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将科研融入实验教学
教师队伍科研能力的提高,对实验教学有强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学校及医院越来越重视科研能力的提高,各等级的科研项目数逐年增加。我们也尝试将科研融入的临床免疫实验教学中。比如“ELISA检测AFP方法的建立”就是我们教师自己正在研究课题的部分内容。实验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动态和前沿。
1带领学生对肿瘤学的基础内容、临床表现、主要诊断方法、鉴别诊断、诊断依据和治疗原则等进行简要、系统的复习并简单地介绍肿瘤治疗的新进展。明确恶性肿瘤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全身病变的局部表现,病人病情的评估涉及多系统器官脏器,肿瘤的综合治疗涉及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及生物免疫治疗等,使学生充分了解肿瘤专科诊断治疗的规范性,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起肿瘤“综合治疗”的意识,既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及肿瘤的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和发展趋势,有计划地、合理地运用现有的治疗手段联合治疗,以便最大幅度地提高病人生存率,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引导学生树立起多学科协作的意识,调动其实习的积极性。
2选择典型的病案进行临床教学。为避免与患者发生不必要的纠纷,预先对相关病人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争取病人的理解从而获取病人对见习带教的支持和配合。
所选病例应符合教学需要,能体现教材的理论知识,既能密切联系临床实际又不脱离教学内容,具有代表性,且记录真实可靠、规范准确,实验室检查资料齐全、关键的检查报告不能缺少,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研究价值,使学生能利用所学的课本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贯穿见习的全过程。让学生熟悉病人的病情,学会如何问诊,学会观察和检查病人。围绕病人的阳性体征、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等进行启发式的讨论。
3利用多媒体进行临床带教。多媒体具有直观性好、存储量大、处理速度快、准确性高、逻辑判断和交互对话等优势,其表现形式有趣生动,由抽象化为具体,以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教学,有效地缩短学习时间和提高教学质量。
带教老师应把传统的教学与现代的多媒体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最优化的教学目标。
4在带教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训练学生的基本功。从病史的采集、体格检查、病例的书写、病例的记录、出院小结等方面和基础操作技能:如胸腔穿刺、腹腔穿刺、骨髓穿刺等均要严格要求和培训。
5定期组织病例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科学的临床思维。在对一些疑难病例分析和讨论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包括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应进行的辅助检查、应与鉴别的疾病、怎样鉴别及确诊后怎样治疗等,既可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可锻炼其分析、思考、归纳及综合能力,初步训练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最后由带教老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使学生从讨论和老师的分析总结中获得系统的知识和处理病人的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是指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临床实践中,对具体的临床现象进行思路清晰、逻辑性强的分析和思考,最后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以导学制的教学方式培育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导学制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老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带着问题“研究性学习”可使学生学习潜能和探究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6时刻注意新知识的传授。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和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带教老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熟悉掌握新知识并在带教过程向学生传授。以使学生紧跟肿瘤学的前沿,掌握广泛的知识面,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选择高素质的老师带教,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组成人才的基本要素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等;人才素质由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构成。研究型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科研探讨的方法来获取信息或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去解决疑难问题的一种学习方法。为了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师利用案例分析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研究,使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启发或辩论,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性,使得学生的认知思维和情感思维达到高效率,培养学生富有创造性的学习能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更快地接受知识和更好地掌握知识。研究型教学促使学生充分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并亲自发现学到的知识和定律,通过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培养具有时代性的创新型人才,提高教学质量。
(二)研究型教学的理论
形成及趋势研究型教学理论在我国处于一个初级阶段,研究的学者比较多,但成果不多。我国最早研究的是清华大学,主要通过课程训练,进行任务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素质教育为主,布置典型工作任务,用来提升学生的工作岗位,同时有助于学生理论水平的巩固与提高。研究型教学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良好的,现在高校培养模式都在改变,以岗位能力本位为需求,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注重素质教育培养,为研究型教育发展提供了机遇。
(三)研究型教学的评价
体育教学评价强调教师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维度以及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的内容不仅包括对学生身体素质和动作技术能力的评价,而且还特别重视对学生的积极学习态度、心理素质以及日常行为的评价,争取把评价的内容与研究目标、课程目标相结合。研究型教学的评价不仅要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此外还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且还要发掘和发挥许多学生的优势和潜力,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快速提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全新地认识自我。从评价方式上来讲,不能只着眼于终结性评价,同时也要重视过程性评价;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创建多维度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是建立在学生的知识掌握熟练程度、能力的提高和积极参与的程度等基础之上的。
二、健美操教学的技术特点
健美操的内容有基本的队列队形练习;徒手健美操;轻器械健美操;器械健美操;技巧运动;跳跃;蹦床运动;艺术健美操;健美操;团体健美操。按照不同的身体练习形式,可以把健美操分为徒手健美操、轻器械健美操、器械健美操和专门器械健美操;依据健美操内容所完成的主要任务,可以把健美操分为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大众性健美操,充分挖掘人的潜能、提高运动竞赛水平的竞技性健美操,以及用特有的主题思想来进行宣传教育的团体健美操。健美操的任务是锻炼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人民体质,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体态,提高身体的工作能力。健美操的特点是其具有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容易推广和普及;能全面和集中地锻炼身体;在教学和训练方面必须互相保护与帮助;艺术性较强;不断创新。总之,健美操具有广泛性:一般性健美操都易于普及、便于推广。根据不同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训练水平、不同器械、不同场地和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和技术动作来进行练习,以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目的。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集中地锻炼身体的某个部位,或者发展某种身体素质,以促进人体全面发展的水平。健美操还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是一种集健身和健心相结合的体育运动项目。
三、研究型教学在高职院校健美操课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生活压力日渐加重,健康问题备受人们的关注。科学实践证明,体育锻炼是促进人体发展、增进心理健康的积极手段和主要方法。健美操是一项将健美操和舞蹈融于一体的有氧运动,它以有氧练习为基础,以健身、健力、健美为特征,把形体美、姿态美、动作美、精神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健美操项目多、技巧动作难度大,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性,带给人们身心享受,促进了健康的发展。健美操运动具有保健的作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随着社会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的健美操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特别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学校体育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提供了机遇。健美操教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健美操教学首先具有磨炼意志、培养道德情操的功能。坚持健美操锻炼,可以培养学生的坚持、冒险精神和刚毅、坚韧不屈的意志品质;让身心得到锻炼,增进健康,有利于发展综合素质。健美操运动要普及推广、要发展、要上一个台阶,就要按照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全面性的原则,坚持寓学、寓练于乐。目前我国学生在体质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上世纪九十年代相比,我国青少年的体育素质中的速度、耐力、柔韧性、爆发力、力量等均有不小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