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工作方向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24 17:16:0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经济学工作方向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经济学工作方向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TU1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5)04015105

住建部制定的“十二五” 规划中已高度重视BIM(建筑信息模型)的产业开发与综合应用,经过5年的发展,建筑行业已高度分工细化和信息产业化,因此越来越需要能够熟练应用BIM技术的设计及施工管理人才。然而BIM技术在中国建筑设计和施工管理的产业链条中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一方面高校教育和工程管理方对此重视不够,国内大部分高校均没有系统的BIM课程,而少数开设BIM课程的高校仅限于简单的内容介绍,并没有深入探讨BIM的运用[1],另一方面BIM技术与理论均不成熟,

掌握BIM技术的人才极其缺乏。正是由于教育界和工程界能够参与BIM课程的人才相对缺乏,

在此背景下,建设基于大型设计竞赛机制及项目实践的BIM教学工作坊成为培养BIM高端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建设基于大型设计竞赛机制及项目实践的BIM教学工作坊是在“平台+模块”的基础上,通过指导和参加大型设计竞赛或工程项目,实现专业教学内容的深化。课题通常来源于比赛与工程项目,主要针对自身当前存在的问题,向工作坊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课题,进而由工作坊以课题为中心,在教师与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完成定向

方案设计。这样的训练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增强学生的实战能力,学生在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也被迫直面市场需求,如此操作的结果能较好地应对建筑教学与建筑工程设计与管理行业用人市场需求脱节的矛盾[2]。

建设基于大型设计竞赛机制及项目实践的BIM教学工作坊制度能够较好地兼顾综合设计实验的研究性和探索性问题,使之在提高实验设备利用率的同时,让学生学到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工作坊的应用能打破传统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学院内与专业内封闭的固有教学模式,利用外部项目、科研项目形成比赛体制,引入师生互动、校内外互动的多向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以及项目实践,让学生真正利用这一环境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工作坊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达标性”评价体系,引入“选拔性”评价体系,师生共同参与国内外设计竞赛、科研项目竞赛,用锦标荣誉及相应物质奖励作为激励因素,较好地改变了学生以及格、拿学分为主要目标,设计作业质量平庸的现状。

一、BIM教学工作坊的总体机制

(一) BIM教学工作坊的内容与方法

以大型设计竞赛机制及项目实践的BIM教学为平台的工作坊建设,主要以高校学生、教师、BIM专业人才以及专业设计工作坊的专家为合作人员,在指定的地方通过活动、讨论、分析等方式,共同探讨选定的设计方案,所有参与者一起参加实际的工作过程[3]。

第一阶段:借助学院教师、校外专家的科研项目和工程项目培养学生,引导学生掌握具体的BIM技术,并深入了解BIM在施工图(或称为施工模型)设计中的综合效能,这将有利于学生正确地掌握BIM的实操技能(图1)。

第二阶段:在教师和专家的指导下,鼓励学生作为科研项目和工程项目的参与者,将BIM全生命周期理论应用到具体项目中(图2、3、4、5、6),并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调查。最后将学生分组,对BIM模型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类讨论和分析,查缺补漏,扩展该技术的应用潜力。

图2 任务分配

图3 进度实时跟踪与反馈

图4 现场巡查

图5 TC应用

图6 使用信息反馈

第三阶段:以竞赛为目标,将教师和学生组成团队,教师教授专业知识,分析实际情况,协助学生参加竞赛。

第四阶段:竞赛完毕,总结科研、实践项目,反馈意见,将学生比赛及日常设计的成果作为教学成果和学生实践教学的一部分。

(二)BIM教学工作坊的创建目的

BIM教学工作坊贯穿于建筑设计的全过程,这些过程不是抽象或零散片段的呈现,而是真实、全方位的系统智能模拟[4]。其中包含了来自辅助设计过程的建筑、地理、社会和经济背景下的各种数据参数。它们相当于建设过程中各种真实元素的智能仿真,能促进沟通和协作,设计师从中能更加清晰地浏览整个复杂的建筑综合系统,使建筑设计走向新的方向。BIM教学工作坊的学习和设计过程促使人们更加深入地领会和挖掘潜在的社会和计算机智能[5],但目前国内高校对于BIM的教育过于侧重理论课程的组织,使得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及实践脱节,此外,学生过于依耐教师的指导,缺乏项目实践的机会,进而影响学生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6]。

(1)解决学生设计技能与设计成效的统一性问题。通过竞赛机制、教师的针对性辅导,强化学生的分析、创新和动手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全力将理论知识付诸于实际设计过程,实现设计技能和设计成效的一致,有利于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改善相对封闭的教学体系,引入一种辅助的“外部思维”交互机制,利用企业项目、比赛项目,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3)改变低活力、低创新的传统课程教学方式,引入一种辅助的“外部激励”交互机制,利用竞赛项目,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BIM教学工作坊与设计竞赛的融合

教学工作坊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在实际工程中的技术能力,促进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的共同提升。师生工作坊作为一个新型人际关系平台,辅以校外专家作为项目负责人引入科技工程项目、或参加设计竞赛,以此鼓励学生参与研究和设计的信息化交互过程。科技项目的引入增加了学生接触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的机会,而设计竞赛活动与项目实践则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比赛过程中独立分析、积极创新,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融合的直接机会。

因此,在普通的教学工作坊建设基础上,引入设计竞赛机制辅助“实验教学”模式,以教师实际科研为载体,鼓励学生大胆参与,积极动手,利用有限时间最大程度地启发学生思维,实现实验室教学常态化与竞赛机制的融合。此外,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奇思妙想也有利于高校科研的创新性发展。

二、BIM工作坊建设评价与产业融合的建设思路

(一)建立新型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实现实验室教学常态化与竞赛机制的融合

通过竞赛机制与项目实践的工作坊设计,结合传统实践教学课程,将日常作业、教学内容以竞赛机制方式进行。通过项目设计的对比、学生之间的竞争,增强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引入第三方评价制度,即与工作坊合作的校外专家、学者以及教师指导的评价,改变了教师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模式,促进了学生与教师双方的不断提升。

(二)拓展创新性设计成果参赛渠道,实现成果产业化应用

借助教师科研项目,学校内部设立相应的竞赛项目,引导学生相互竞赛;借助企业合作项目,设立以教师为指导,多个学生为主要成员的设计竞赛团队,优胜项目通过校企合作实现推广与应用。改变以往单一的参赛渠道,活化专业项目资源,主动借助竞赛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进行设计成果与教学成果的理论化、系统化和常态化模式建设

设计竞赛是一种激励机制,它与建筑与城市设计教学工作坊相结合,将传统的“封闭式实验室教学”升级为“开放式实验教学”。这种新的机制通过竞赛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引入,将教学成果通过比赛激励的方式,转化为具体的可视化实验成果。这种机制既可以将理论知识加以实际运用,同时也建立起了一种可行、具体的心理刺激和人际联系模式。

(四)建立以实践教学辅助的竞赛机制教学工作坊

为实现学校

与企业、校外专家的深入合作,应进一步丰富工作坊师资力量与实验室资源,制定相应的实验室指导流程,并在课程设置过程中突出“两个结合”,即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竞赛项目与实践教学课程内容相结合。因此,大型设计竞赛机制工作坊既是传统实践教学的拓展和创新,也是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运用平台。

三、BIM工作坊案例应用分析

(一)BIM模型在合肥万象城项目中的应用

合肥万象城项目总用地面积约60 419 O,总建筑面积为554 243.82 O,是一个集娱乐、超市、高档百货、办公、高档酒店于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该项目使用功能复杂、建筑体量大、人员密度高。在设计中,建筑师不仅要合理减少资金投入,确保建筑合理的利用率,而且还要保证建筑的消防安全,多种因素的综合导致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采用普通方式又难以解决。为验证设计状态下的建筑消防安全水平,该项目通过BIM系统有针对性地选择评估对象进行火灾场景模拟。

以步行街首层中庭火灾场景模拟为例,火灾场景模拟的目的是考察亚安全区发生火灾时,烟气在区内的蔓延情况。该场景中起火点设置在首层北侧中庭,重点考虑中庭在灭火系统失效时的火灾蔓延趋势。由于起火点设置在中庭正下方,所以在火灾前期烟气纵向蔓延的趋势比较明显,当火灾进行到200 s 时,烟气就已经蔓延到该侧中庭的最高位置五层空间内,而水平方向上则主要分布于起火层及其以上两层左右50 m范围内,如图 7。在火灾200 s烟气上升到五层后,垂直方向上火灾初始阶段产生的烟气大多集中在第五层步行街内,并沿水平方向在第五层空间内大面积蔓延,至火灾进行到400 s左右时,烟气已蔓延至五层步行街各区域,并通过连通五层、六层的中庭蔓延至六层步行街。在火灾持续过程中一部分烟气因温度降低,通过贯通首层至六层的中庭沉降到下面楼层,到 1 000 s左右时滞留烟气开始出现在远离起火点的三层南侧步行街区域,但烟气浓度极小,基本不会对生命安全和人员疏散产生影响,如图 8。

烟气温度、CO2和 CO 最大浓度、能见度的最大值分别为 40℃、150 ppm、0.2%和 13m,均不足以威胁疏散人员的生命安全。

通过对步行街火灾场景模拟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即使考虑排烟系统失效或者灭火系统失效等不利情况,虽有不同程度的烟气滞留于步行街各层,但滞留烟气的浓度相对较低。由此可认为,在满足对步行街设计的要求后,步行街作为亚安全区的设计方案可行,在发生火灾时不但可以提供较为安全的疏散环境,还可以为消防人员救援创造有利条件。

(二)BIM模型在方案设计阶段的作用分析

如何在设计阶段获得实时可靠的技术评估及行之有效的用以权衡利弊的信息支持,是设计师面临的难点问题之一,而BIM信息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途径。与传统的设计工具相比,BIM在建筑决策支持中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将传统的二维设计图纸转变为直观可视的三维建筑模型,其释放出的感知建筑空间形态的多种实施手段有利于设计师转变设计思维,提出突破性创新与表达。如:针对任一一处设计改动,BIM模型均可实现整体自动变更加快设计的整体进程。

(2)建筑活动中不同系统的参与人员通过BIM技术统一于一个协同合作的模型之中,从而避免了因信息传递阻碍或专业沟通不及时造成的设计错误与延迟,极大地提升了整体设计决策的质量与效率。

(3)BIM技术可以在设计的任意阶段任意时刻对设计方案快速进行相关设计分析,并及时有效地反馈模拟评估结果,且BIM分析软件通常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为建筑师在设计阶段快速比较分析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

因此,在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基于BIM技术作为建筑设计辅助工具的性能已远优于传统辅助工具,可以为设计师提供准确、实时的相关信息,快速实现对设计分析与模拟反馈,以便提前解决建筑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

四、结语

针对当前各高校建筑课程教学中理论和图纸设计教学占比过重的情况,文章力图改变学生缺少实践、开放实验课程的现状,构建了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作业与竞赛相结合、将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建设基于大型设计竞赛机制及项目实践的BIM教学工作坊,能够培养学生设计技能与设计成效的统一;改善相对封闭式的教学体系,引入一种辅助的“外部思维”交互机制;改变低活力、低创新的传统课程教学方式,引入一种辅助的“外部激励”交互机制,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学习与实践的共同提升。参考文献:

[1]钟炜,张馨文,姜腾腾.BIM仿真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3,5(6):7-11.

[2]张东旭,吕义,卫绍元.构建基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机制[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62-64.

[3]詹笑冬.建筑教育中的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1-85.

篇(2)

孙子兵法曰: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战争如此,教学工作也如此。只有对教学对象的情况有及时、全面、深人的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卓有成效的教学活动。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学分制的不断推广,高校管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提出了不少新要求。从湖南商学院近几年招生情况看,生源已从本省向外省区扩展。例如,在我校2006级学生中,外省学生比重即已超过了本省学生。由于各地区教育水平、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达程度差别较大,使得学生素质也有较明显差异。同时,由于我校从2006级新生开始,全面推行学分制教学改革,许多课程的学生班级都以临时组合的临班形式出现,与过去的固定班级上课情形已大有不同。这种背景下,教学对象的流动性、差异性、陌生性、临时组合性十分明显,即使是各二级学院教务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往往在开学初期一段时间内也无法及时全面地掌握学生情况,任课教师就更加如此,而这对教学是很不利的。133229.CoM针对上述情况,笔者从2007-2008-1学期开始,在本校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经济学等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发放教学对象问卷调查表的方式,力图及时了解学生基本情况,为备课和课堂教学提供必要的决策信息。

以2007-2008-1学期为例,该学期笔者执教旅游经济学的教学对象分别是本院临班0512,0513两个班,均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0512班学生为38人,0513班为42人,合计80人。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70份,回收率为87.5%。其中有效问卷67份,分别占发放问卷数、回收问卷数的83.8%,95.7%。

一、主要反馈信息统计

本次调查问卷共设计了9大问题,其中有7个封闭式问句,2个开放式问句。从67份有效问卷反馈的主要信息统计如下:

二、对统计结果的简要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收集教学对象的基本情况,为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相关决策信息。从这个角度来看,上述调查收集的信息尽管涉及面比较广泛,对教学工作的帮助作用也有区别,但应该说都是有价值的。同时,这些信息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和日常的学生管理也具有积极作用。

(一)“学生个人特征信息”分析

1.从班级分布看,两个班的有效问卷数都占了全班总人数的80%以上,说明此次调查是一次全面调查,基本上反映了本课程教学对象的整体情况,具有全面性、有效性,其调查反馈信息,对于搞好教学工作具有直接而重要的积极作用。

2.从性别分布看,两个班合计的男女生之比为343%:65.7%,女生人数几乎高出男生一倍,高达近2/3。一方面反映了旅游管理专业招生中长期存在的女生大大高于男生的现象;另一方面,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一般而言,女生比男生纪律性更强、学习更认真、更细心,性格安静,比较保守,但在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及交流讨论的踊跃性方面,逊色于男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更注重活跃气氛,在现场教学和讨论过程中,必须更重视调动女生的积极性。

3.从高考科类分布看,两个班67名有效卷学生中,文科考生与理科考生之比为55.2%:44.8%,分别为37人和30人,文科考生多于理科考生,但相差并不大,基本是均匀分布。这种格局对于教学工作总体上利大于弊。有利方面主要是:文理科考生各有自己的优势与特长,也各有其弱点,双方能够互相影响、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不利方面则主要表现在,文理科考生在思维方式、知识结构、行为特征上有较明显的差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兼顾二者的特点,这就增加了备课和课堂教学组织上的难度和复杂程度。

4.从地区分布看,67名有效卷学生来自1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湖南本省学生与外省学生之比为44.8%:55.2%,本省学生不到一半,大部分是外省学生。在37名外省学生中,来自东部、中部、西部的分别为13人、8人和16人,分别占外省学生总数的35.1%,21.6%和43.3%。这些信息对教学工作的影响既广泛又深远。首先,学生来自东、中、西部十四个省区,分布面广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这一特点(例如:举例时应结合这些省区的情况,分组讨论、实地考察时,要把不同地区的同学混合编组,以利他们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等等)。其次,一般而言,东、中、西部的教育水平是有差别的,整体上是东部高于中部,中部又高于西部,因而学生整体素质也会存在同样状况,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到这一差别,并细心观察总结这种差别的表现及其程度。既要照顾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相对差一些的西部学生,又不能让中、东部学生“吃不饱”。此外,教师还可以在交流互动中从不同地区的学生那里得到许多有益的资讯和帮助,更好地实现教学相长。

5.从民族分布看,所统计的67名学生来自5个不同民族,其中,汉族学生,62人,占92.5%;其他还有壮族、土家族、蒙古族和满族,但人数较少,比重很低。这方面的信息虽对教学工作的直接影响不大,但教师对少数民族学生还是应该给予适当的关注,认真研究他们与汉族学生的差别有哪些,如何针对他们的特点有的放矢地搞好教学。

(二)“学生追求的学习目标”分析

在“您对这门课程设定的学习目标”一问中,有33名学生选择“争取拿高分”,占统计学生数的49.3%,加上选择“认真学习为考研作准备”和“必须拿高分争取奖学金”的学生,合计有67.3%的学生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对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很有意义的积极因素,教师应该从中增强搞好教学的信心,这也是教师采取正面引导为主的教学策略的客观基础,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

选择“不作硬性规定”的学生有巧人,占统计学生人数的22.4%,比重仅次于选择“争取拿高分”的学生。这一信息说明,不想给自己太大压力,处于中间状态的学生人数不少,这部分人有较大弹性,要么可能往低要求看齐,成为消极因素,要么可能向高标准努力,成为积极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尽可能把这部分学生往积极向上的方向拉,千万不能听之任之甚至有意无意地把他们推向消极的方向。

选择“认真学习为考研作准备”的学生7人,占统计学生总数的10.5%,这就意味着1/10的学生已经有了考研的打算,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争取使他们学得更扎实、更深人、更全面。因此,必然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学生已经学过的经济与管理类主要课程”分析

从问卷反馈的信息看,学生已经学过的经济与管理类主要课程分别是:西方经济学(有97%的学生学过)、旅游学概论(有82.1%的学生学过)。这些信息使教师知道旅游经济学的先行课程实际上主要开设了哪些,从而能够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中合理设计和讲授教学内容,使之与先行课程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并尽量避免重复讲授已经学过的知识,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效率。

(四)“学生对旅游经济学课程学习的主要期望”分析

这是反映学生对未来旅游经济学学习过程及结果应该达到的理想状态的一种心理预期。从问卷反馈的信息看,按填写人数多少排列,学生最期望的是“能学以致用,充实自身实力”(26.9%),以下依次为“系统掌握旅游经济学”(14.9%),“能为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13.4%)“能增加旅游实际知识”(10.5%)、“能为就业创造有利条件”(9.0%)、“能提高经济分析能力”(7.5%)等。

上述信息至少可说明两点:

第一,追求学以致用,重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已成为旅管专业学生最关注的学习目标。这是一种积极、正常的心理,符合社会需要和专业培养目标。这对教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对旅游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双师型”(即懂理论又懂实际应用)教师成为教师自我提升的一个重要方向。

第二,许多学生把旅游经济学的学习与专业课学习和增强就业能力密切联系起来了,这也基本上是一种积极、合理的心理。因为旅游经济学不仅是旅管专业课的经济理论基础,而且包含了或涉及到不少旅游专业知识。但也应该看到,有些学生由于对旅游经济学缺乏了解,往往容易把这门课与专业课混淆起来而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教师应该向学生讲清楚,旅游经济学是一门抽象程度比较高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并不是一门实用专业课,它主要反映旅游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更多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与分析能力;它不能代替专业课。

(五)“学生对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分析

综合这些信息统计结果,至少说明以下问题:

第一,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中,反映最多的是要求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气氛要活跃,教学方法要以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为主。其次是要求多开展实践教学、多讲课外知识,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和研究式教学法。这些都与前面反映的学生强调学以致用、重视应用能力培养的信息高度一致,因而也是积极合理的要求。对于教师而言,能否满足学生的上述要求,将成为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第二,上述信息中也透露出目前学生中存在的一些消极和矛盾心理。比如,要求“考试范围小,难度低,平时作业少”;又如,有一半以上学生主张采用课堂开卷考试形式,主张课堂闭卷形式的仅有20.9%,不到前者的一半;而愿意采用“个人写课程论文”和“小组写研究报告”的学生合计也只有43.3%。在笔者看来,既想平时少做作业、期末考试能轻松过关,又希望能学以致用,增强实际应用能力的心理,明显是矛盾的。能力和素质只有靠平时艰辛努力才能培养出来,而不是期末临时“突击”出来的。而且,个人写课程论文和小组写研究报告,是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形式,但这一点并未成为多数学生的共识。因此,教师有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减少乃至消除上述消极和矛盾心理,这方面有许多工作可做。

三、结论与启示

从上述调查反馈信息及其统计结果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启示:

(一)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招生来源全国化以及高校内部改革深人化的新形势下,过去习惯的一些教学管理方式与方法已经过时,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进行教学管理创新。针对某一课程教学对象进行专题问卷调查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一种教学管理方式创新。

篇(3)

孙子兵法曰: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战争如此,教学工作也如此。只有对教学对象的情况有及时、全面、深人的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卓有成效的教学活动。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学分制的不断推广,高校管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提出了不少新要求。从湖南商学院近几年招生情况看,生源已从本省向外省区扩展。例如,在我校2006级学生中,外省学生比重即已超过了本省学生。由于各地区教育水平、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达程度差别较大,使得学生素质也有较明显差异。同时,由于我校从2006级新生开始,全面推行学分制教学改革,许多课程的学生班级都以临时组合的临班形式出现,与过去的固定班级上课情形已大有不同。这种背景下,教学对象的流动性、差异性、陌生性、临时组合性十分明显,即使是各二级学院教务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往往在开学初期一段时间内也无法及时全面地掌握学生情况,任课教师就更加如此,而这对教学是很不利的。针对上述情况,笔者从2007-2008-1学期开始,在本校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经济学等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发放教学对象问卷调查表的方式,力图及时了解学生基本情况,为备课和课堂教学提供必要的决策信息。

以2007-2008-1学期为例,该学期笔者执教旅游经济学的教学对象分别是本院临班0512, 0513两个班,均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0512班学生为38人,0513班为42人,合计80人。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70份,回收率为87.5%。其中有效问卷67份,分别占发放问卷数、回收问卷数的83.8%, 95.7%。

一、主要反馈信息统计

本次调查问卷共设计了9大问题,其中有7个封闭式问句,2个开放式问句。从67份有效问卷反馈的主要信息统计如下:

二、对统计结果的简要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收集教学对象的基本情况,为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相关决策信息。从这个角度来看,上述调查收集的信息尽管涉及面比较广泛,对教学工作的帮助作用也有区别,但应该说都是有价值的。同时,这些信息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和日常的学生管理也具有积极作用。

(一)“学生个人特征信息”分析

1.从班级分布看,两个班的有效问卷数都占了全班总人数的80%以上,说明此次调查是一次全面调查,基本上反映了本课程教学对象的整体情况,具有全面性、有效性,其调查反馈信息,对于搞好教学工作具有直接而重要的积极作用。

2.从性别分布看,两个班合计的男女生之比为343% : 65.7%,女生人数几乎高出男生一倍,高达近2/3。一方面反映了旅游管理专业招生中长期存在的女生大大高于男生的现象;另一方面,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一般而言,女生比男生纪律性更强、学习更认真、更细心,性格安静,比较保守,但在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及交流讨论的踊跃性方面,逊色于男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更注重活跃气氛,在现场教学和讨论过程中,必须更重视调动女生的积极性。

3.从高考科类分布看,两个班67名有效卷学生中,文科考生与理科考生之比为55.2%: 44.8%,分别为37人和30人,文科考生多于理科考生,但相差并不大,基本是均匀分布。这种格局对于教学工作总体上利大于弊。有利方面主要是:文理科考生各有自己的优势与特长,也各有其弱点,双方能够互相影响、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不利方面则主要表现在,文理科考生在思维方式、知识结构、行为特征上有较明显的差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兼顾二者的特点,这就增加了备课和课堂教学组织上的难度和复杂程度。

4.从地区分布看,67名有效卷学生来自1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湖南本省学生与外省学生之比为44.8%:55.2%,本省学生不到一半,大部分是外省学生。在37名外省学生中,来自东部、中部、西部的分别为13人、8人和16人,分别占外省学生总数的35.1%, 21.6%和43.3%。这些信息对教学工作的影响既广泛又深远。首先,学生来自东、中、西部十四个省区,分布面广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这一特点(例如:举例时应结合这些省区的情况,分组讨论、实地考察时,要把不同地区的同学混合编组,以利他们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等等)。其次,一般而言,东、中、西部的教育水平是有差别的,整体上是东部高于中部,中部又高于西部,因而学生整体素质也会存在同样状况,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到这一差别,并细心观察总结这种差别的表现及其程度。既要照顾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相对差一些的西部学生,又不能让中、东部学生“吃不饱”。此外,教师还可以在交流互动中从不同地区的学生那里得到许多有益的资讯和帮助,更好地实现教学相长。

5.从民族分布看,所统计的67名学生来自5个不同民族,其中,汉族学生,62人,占92.5%;其他还有壮族、土家族、蒙古族和满族,但人数较少,比重很低。这方面的信息虽对教学工作的直接影响不大,但教师对少数民族学生还是应该给予适当的关注,认真研究他们与汉族学生的差别有哪些,如何针对他们的特点有的放矢地搞好教学。

(二)“学生追求的学习目标”分析

在“您对这门课程设定的学习目标”一问中,有33名学生选择“争取拿高分”,占统计学生数的49.3%,加上选择“认真学习为考研作准备”和“必须拿高分争取奖学金”的学生,合计有67.3%的学生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对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很有意义的积极因素,教师应该从中增强搞好教学的信心,这也是教师采取正面引导为主的教学策略的客观基础,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

选择“不作硬性规定”的学生有巧人,占统计学生人数的22.4%,比重仅次于选择“争取拿高分”的学生。这一信息说明,不想给自己太大压力,处于中间状态的学生人数不少,这部分人有较大弹性,要么可能往低要求看齐,成为消极因素,要么可能向高标准努力,成为积极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尽可能把这部分学生往积极向上的方向拉,千万不能听之任之甚至有意无意地把他们推向消极的方向。

选择“认真学习为考研作准备”的学生7人,占统计学生总数的10.5%,这就意味着1/10的学生已经有了考研的打算,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争取使他们学得更扎实、更深人、更全面。因此,必然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学生已经学过的经济与管理类主要课程”分析

从问卷反馈的信息看,学生已经学过的经济与管理类主要课程分别是:西方经济学(有97%的学生学过)、旅游学概论(有82.1%的学生学过)。这些信息使教师知道旅游经济学的先行课程实际上主要开设了哪些,从而能够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中合理设计和讲授教学内容,使之与先行课程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并尽量避免重复讲授已经学过的知识,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效率。

(四)“学生对旅游经济学课程学习的主要期望”分析

这是反映学生对未来旅游经济学学习过程及结果应该达到的理想状态的一种心理预期。从问卷反馈的信息看,按填写人数多少排列,学生最期望的是“能学以致用,充实自身实力”(26.9%),以下依次为“系统掌握旅游经济学”(14.9%),“能为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13.4%)“能增加旅游实际知识”(10.5%)、“能为就业创造有利条件”(9.0%)、“能提高经济分析能力”(7.5%)等。

上述信息至少可说明两点:

第一,追求学以致用,重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已成为旅管专业学生最关注的学习目标。这是一种积极、正常的心理,符合社会需要和专业培养目标。这对教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对旅游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双师型”(即懂理论又懂实际应用)教师成为教师自我提升的一个重要方向。

第二,许多学生把旅游经济学的学习与专业课学习和增强就业能力密切联系起来了,这也基本上是一种积极、合理的心理。因为旅游经济学不仅是旅管专业课的经济理论基础,而且包含了或涉及到不少旅游专业知识。但也应该看到,有些学生由于对旅游经济学缺乏了解,往往容易把这门课与专业课混淆起来而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教师应该向学生讲清楚,旅游经济学是一门抽象程度比较高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并不是一门实用专业课,它主要反映旅游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更多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与分析能力;它不能代替专业课。

(五)“学生对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分析

综合这些信息统计结果,至少说明以下问题:

第一,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中,反映最多的是要求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气氛要活跃,教学方法要以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为主。其次是要求多开展实践教学、多讲课外知识,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和研究式教学法。这些都与前面反映的学生强调学以致用、重视应用能力培养的信息高度一致,因而也是积极合理的要求。对于教师而言,能否满足学生的上述要求,将成为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第二,上述信息中也透露出目前学生中存在的一些消极和矛盾心理。比如,要求“考试范围小,难度低,平时作业少”;又如,有一半以上学生主张采用课堂开卷考试形式,主张课堂闭卷形式的仅有20.9%,不到前者的一半;而愿意采用“个人写课程论文”和“小组写研究报告”的学生合计也只有43.3%。在笔者看来,既想平时少做作业、期末考试能轻松过关,又希望能学以致用,增强实际应用能力的心理,明显是矛盾的。能力和素质只有靠平时艰辛努力才能培养出来,而不是期末临时“突击”出来的。而且,个人写课程论文和小组写研究报告,是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形式,但这一点并未成为多数学生的共识。因此,教师有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减少乃至消除上述消极和矛盾心理,这方面有许多工作可做。

三、结论与启示

从上述调查反馈信息及其统计结果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启示:

(一)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招生来源全国化以及高校内部改革深人化的新形势下,过去习惯的一些教学管理方式与方法已经过时,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进行教学管理创新。针对某一课程教学对象进行专题问卷调查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一种教学管理方式创新。

篇(4)

(一)成立经济学院课堂教学质量月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李xx、杨xx

成员:李xx、曲xx、李xx、王xx、周锐、李xx、娄xx

(二)加强宣传、广泛动员全院师生积极参与,成效显著

1、以加强学风建设为导向,学生科适时将学校和学院关于课堂教学质量月活动的相关安排和本科教学评建工作动态传达到全院学生,增强了学生对教学评估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以强化服务意识为中心,教学科对校、院两级各种教学文件进行归档、整理、补充和完善,并在学院网站上公布,以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鼓励全院教职员积极投身到学校课堂教学质量月活动及本科教学评建工作中。

3、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完善教学基础材料为重点,在对学院前一阶段的教育、教学和评建工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鼓励教师结合专业特点,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形成了教学系(专业)、课程组的教学特色和亮点。

二、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教学科的主体作用,重视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强化督促、检查工作,努力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我院在课堂教学质量活动月期间,遵循“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评建工作思路,全体教师在院党、政领导的带领下,通过对学院整体教学工作开展情况的回顾和总结,与校教务处和评估办共同举办评建工作情况沟通会、派出两位教师参加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主办的第七届“建立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教学评估”研讨会,启动教学科与教学系主任联席会议机制,完善教学文件的归档整理和网络办公系统,聘请具有多年教学管理工作的老教授担任院级教学管理工作督导员,举办北大博士面对面、考研动员报告会、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课堂教学文件及作业展评,召开院级“学生教学信息员”工作会议、“教学评建”情况学生通报会、教师和学生代表座谈会,开展教学名师示范教学讲座、青年教师教学方法培训、院领导接待日和院系领导听课等活动,动员全院师生广泛参与,真正实现了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和本科教学评建工作的新突破。

(一)准备阶段(9月26日——10月9日)

1、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传达《山东理工大学关于开展课堂教学质量月活动的实施意见》。

2、向全院师生做好山东理工大学关于教师课堂教学各种规章制度的宣传解释工作,严格按照评估标准规范教师课堂教学活动。

3、建立院级教学管理工作督导员制度,完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4、制定《经济学院关于开展课堂教学质量月活动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实施阶段(10月10日——11月11日)

1、加强制度建设,院长办公会议就影响经济学院教学评建活动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充分讨论,达成了共识,在思想上、组织上形成了全院支持教学工作的良好氛围。

2、以教学系(专业)为单位,开展教师之间的听课、评课活动。

3、组织经济学院青年教师授课技能培训和课堂教学竞赛,做好学校第三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参赛人员的推荐工作。一名教师获得学校第三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

4、院、系领导、教学科长、两级督导员按照分工对全院教师进行了逐个听课,听课率达到100%。同时完成了对教师使用的多媒体课件的考查工作并提出具体改进意见。

5、按照评估要求,学院课堂教学质量月活动领导小组认真做好青年教师导师制的检查工作。

6、制定经济学院教师辅导答疑要求和检查办法,对相关教师布置和批改作业情况进行了检查。

7、举办经济学院教师教案、授课计划、教学大纲、作业和优秀课件展示活动,为课堂教学文件质量的进一步规范、提高奠定了基础。

8、建立健全院级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学生导师制的意见和要求,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疏导,形成了和谐的师生关系与良好的教风、学风。

9、加强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召开由院领导、教学科、学生科工作人员及各班班委参加的院级“教学信息员”暨“教学评建”情况学生通报会。向同学们传达了学校有关评建工作的文件精神,通报了经济学院目前的工作进展情况及下一步的努力方向。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为进一步提高我院的评建工作质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1、努力提高经济学院的本科教学评建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水平,召开了学院教师代表与教务处、评估办有关负责人参加的评建工作情况沟通会。对经济学院教学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形成迎评期间经济学院关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宏观设计和具体工作安排。

12、切实加强我院的本科教学评建工作,派出两位教师参加了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主办的第七届“建立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教学评估”研讨会。

13、召开了教师代表参加的课堂教学质量交流座谈会。院领导针对评建工作的开展,评估基础材料的集中修改等问题作了相关的说明。与会教师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毕业论文、教研课题、教研论文的奖励与资助等问题也分别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14、启动教学科与各教学系系主任联席会议机制,并召开首次联席会议。进一步规范了学院教学工作程序,使学院各教学部门的分工更加明确,为本学期和今后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5、举办了全院教师参加的教学名师示范教学和青年教师教学方法培训讲座。聘请曾多次获得学校教学优秀奖,并多次被评为校优秀教师的法学院张述环教授为全院教师上了生动、精彩的示范课,张述环教授还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了如何做好课堂教学工作的心得和体会。之后,学校教学督导员许绍鹏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听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就教学过程的实质、备课、上课和课堂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经验传授,使全院教师受益菲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6、举办考研报告会、英语学习经验交流会、七名北大博士参加的“我与北大博士面对面”、第二届“挑战前沿”科技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开拓了学生视野,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17、为更好的服务教学服务同学,加深院领导与广大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开展了院领导接待日活动。确定每周四下午为院领导接待日,院主要领导将在接待日期间轮流值班,负责解答广大同学提出的有关教学、学习、生活以及科研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为更好地推进活动的进行,学院还公布了各位领导的联系电话。便于同学们及时反映相关的问题。

18、将课堂教学质量活动月与本科教学评建工作相结合,按照评估要求加班整理xx—xx学年的试卷、毕业论文及各类教学文件等需要归档、上报的材料。经过全院教师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我院评建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

19、为努力作好课堂教学工作,满足广大同学不断增长的"知识"需求,统一安排各教学系分别召开了部分教师、学生代表座谈会。广泛听取了学生代表提出的各项建议和要求,并进行了认真总结,有效促进了学院课堂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20、为促进校企联合,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更好的将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带到学校广大师生中来,聘任山东铝业公司党委副书记尹雪春先生,淄博商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亮方先生为客座教授。

21、为完善教师队伍结构,解决师生比例失调问题,与校教务处、人事处共同进行xx—xx年度人才引进面试考核工作。

(三)检查总结阶段(11月14日——11月18日)

1、学院组织召开院、校两级教学督导员、系主任以上干部会议,形成经济学院关于课堂教学质量活动月情况的书面总结报告。

2、为在回顾与总结的基础上,更好的完成学校下达的各项教学、评建工作任务,结合“课堂教学质量月活动”的总结工作,利用学院网站举办经济学院xx年度教育、教学工作网络图片回顾展。

3、推选经济学院在课堂教学质量活动月中表现突出的职能部门和个人,给予相应精神和物质奖励。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个别教师课堂教学经验不足,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个别教师课堂教学文件不规范,需进行认真整改。

3、个别课程选用的教材不合理,要认真研究解决。

(二)改进措施

篇(5)

本专业主要包括一般统计和经济统计两类专业方向,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或数学与经济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打好数学基础,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受到理论研究、应用技能和使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

应用统计学专业就业前景

统计学一般来说分为数理统计和经济统计,作为财经类学校,主要发展方向是经济统计,而这里的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又是将经济统计具体化,统计学偏向于学术研究,适合考研。而应应用统计学偏向计算机软件的学习,包括如何使用计算机软件,更注重实践操作性。专业其实也是一个理学专业,但在考研当中,这个理学专业的复试分数线要比很多热门工科专业高很多,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应用统计学专业的就业情况是不错的。

现在是信息化社会,大型企业、公司对数据都非常重视,尤其是银行、证券公司,因为数据当中隐藏着企业或者公司的发展状况、用户的喜好以及消费习惯。而随着5G时代的到来,企业、公司对数据统计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所以,未来几年,应用统计学专业的毕业生找工作还是比较容易的。

拓展阅读:应用统计学专业就业方向

统计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非常好;主要到政府统计部门、经济管理部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信息咨询公司等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或者到大型企业部门从事数据分析工作。应用统计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到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互联网、新能源、金融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互联网/电子商务;

2、新能源;

3、金融/投资/证券;

4、计算机软件;

5、其他行业;

6、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

7、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8、外包服务。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ui设计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销售助理;

2、会计;

3、人事专员;

4、行政专员;

5、仓库管理员;

6、行政前台;

篇(6)

【摘要】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关系到学校的长期发展,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熟,也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每一专业的培养计划和课程安排都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行及时更新,不可抱残守缺。文章以淮阴师范学院为例,对其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经济学专业培养计划的制定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修改性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培养计划;经济学;淮阴师范学院

【中图分类号】G629.2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31-02

培养计划,又称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及落实人才培养过程其他环节的基本依据,是指导学校组织教学工作、管理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和进行教育改革的基本文件[1]。经济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熟悉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2]。市场经济转轨使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客观上也要求高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改革。

1.淮阴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介绍

淮阴师范学院坐落在风光秀美、人文荟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淮安市,学校有50余年的高等教育办学历史[3]。虽是一所专业的师范类院校,但是很早淮师就把“师范教育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地方综合性大学”作为自己的奋斗改革目标,经济学专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申办的。经济学专业是淮师经济与管理学院成立后的第一个专业,招生始于2001年,经过了10多年的扩张,该专业是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为地方经济培养了一批应用型经济类专门人才。01、02年的两届学生专业都直接为经济学, 03年没有招生, 04年学生规模开始扩大,开设了经济学(市场营销方向)、经济学(电子商务方向)、经济学(国际贸易方向)和经济学(财务管理方向)等4个班; 05年经济学(电子商务方向)专业取消,新开设了经济学(金融与保险方向)专业,经济学(市场营销方向)专业新申报为市场营销专业, 06年经济学(财务管理方向)专业新申报为财务管理专业, 07年经济学(国际贸易方向)专业新申报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2010年,经济学(金融与保险方向)专业中的方向被取消,重新恢复到了不带方向的经济学专业至今[4]。从中我们能看出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是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完善当中,直到最近两年各个专业才算成熟稳定下来。

2.淮阴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现行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淮师经济学专业现行的培养方案是10年上半年修订,是在原来07版经济学(金融与保险方向)专业培养计划的基础上修订过来的。虽然制定修订过程中几经修改,但是实施以后仍然发现现行的培养方案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培养方案针对性不强,应用性能力培养不突出。

相对来说,淮师的经济学专业办学时间较短,所以专业培养方案基本上是参考省内兄弟院校的培养计划制定而成,缺乏个性和灵活性。07版的计划因为专业带了方向,所以专业课程设置中基本上都是金融和保险方向的课程,10版计划中方向去了之后只是加了一两门的纯经济学课程进去之外,专业课程没有太大的改变,没有实施因材施教。表现较为突出的是,淮师经济学专业培养计划中的一些课程都是根据现有的老师而开设,有什么样专业的老师就开设哪个方向的课程,学生难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制定选课计划。

2.2实践教学环节限于形式,起不到应该有的效果。

10版培养计划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占比比较大,共有3分,占总学分的23%,形式包括实验课、素质与能力拓展实践、学年论文、专业技能训练、专业见习与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但是在真正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大部分的实践教学都是限于形式,根本没起到该有的效果。实验课是根据具体课程而定,基本上每学期都有,结果是有些课程是计划上有实验课但是学生从没去过实验室,有些课程的实验课是学生就待在实验室上网,因为根本没有实验可做,或者是缺少这方面的试验条件;学年论文开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锻炼学生搜集资料写小论文的能力,是为毕业论文的写作做准备的,要求较低,开设时间在大三下学期,但是实际操作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到了大四上学期,很多学生都是下载点资料拼拼就完成了,没起到一点的作用。至于专业见习与实训则是计划年年做,行动年年无。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基本上都没有起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2.3部分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因为原来的专业带了保险的方向,所以07版的计划中有很多保险方面的课程,10版的计划中虽然去掉了一些,但是仍有至少3门以上的保险必修课课程,选修部分还设了保险模块。而我们的学生毕业去保险公司工作的人数并不多,所以大家普遍都反映保险方面的课程开设太多,而且不同的课程之间内容重复的较多,使得学生上课的时候无心听课,学习效率低下。在专业模块的选修课程中,有个保险的选修模块,因为学生对将来去保险行业就业的兴趣不大,所以基本上都不选这个模块里面的课程,使得该模块形同虚设。素质能力拓展实践中要求学生从大一开始一直大三结束,每个学期都要参加社团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必须的,但是教学计划的安排也需要考虑学生的时间和承受能力。还有极个别的带有实验实践的课程开设时间有点迟了,不少学生反映到了大四上学期他们都开始出去找工作实习的时候实用的一些课程才开来不及用得上。

2.4教学方法手段简单。

经济学分为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经济学的教育也应该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特别是对于淮阴师范学院这样的应用型地方高校,更应该重视经济学的实践教学。但是从我们经济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实际来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较为简单。教师往往都是采用填鸭式传统讲授方法,探究式、引导式、和关联式等各种先进教学方法采用较少,仅仅是极个别的老师或者教授偶尔会尝试使用。大部分的课程教学都停留在课堂模拟和多媒体的演示层面上。学生只要熟记那些一成不变的逻辑体系和早已确定的结论就可以,没有自己独立思考和见解,考试的时候临时抱佛脚背背课本足以应付,这种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在知识结构思维能力和具体实践操作能力上的缺陷而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淮阴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培养方案调整建议

篇(7)

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做好本科教学评建工作,经济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理工大学课堂教学质量月活动的实施意见》,将课堂教学质量活动月的各项工作落到了实处,取得了实效。现将我院课堂教学质量月活动的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加强宣传、认真组织,确保课堂教学质量月活动按计划、分阶段的扎实、有序实施

(一)成立经济学院课堂教学质量月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李平、杨晓春

成员:李建民、曲建忠、李明、王黎明、周锐、李文森、娄春婷

(二)加强宣传、广泛动员全院师生积极参与,成效显著

1、以加强学风建设为导向,学生科适时将学校和学院关于课堂教学质量月活动的相关安排和本科教学评建工作动态传达到全院学生,增强了学生对教学评估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以强化服务意识为中心,教学科对校、院两级各种教学文件进行归档、整理、补充和完善,并在学院网站上公布,以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鼓励全院教职员积极投身到学校课堂教学质量月活动及本科教学评建工作中。

3、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完善教学基础材料为重点,在对学院前一阶段的教育、教学和评建工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鼓励教师结合专业特点,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形成了教学系(专业)、课程组的教学特色和亮点。

二、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教学科的主体作用,重视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强化督促、检查工作,努力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我院在课堂教学质量活动月期间,遵循“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评建工作思路,全体教师在院党、政领导的带领下,通过对学院整体教学工作开展情况的回顾和总结,与校教务处和评估办共同举办评建工作情况沟通会、派出两位教师参加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主办的第七届“建立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教学评估”研讨会,启动教学科与教学系主任联席会议机制,完善教学文件的归档整理和网络办公系统,聘请具有多年教学管理工作的老教授担任院级教学管理工作督导员,举办北大博士面对面、考研动员报告会、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课堂教学文件及作业展评,召开院级“学生教学信息员”工作会议、“教学评建”情况学生通报会、教师和学生代表座谈会,开展教学名师示范教学讲座、青年教师教学方法培训、院领导接待日和院系领导听课等活动,动员全院师生广泛参与,真正实现了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和本科教学评建工作的新突破。

(一)准备阶段(9月26日——10月9日)

1、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传达《山东理工大学关于开展课堂教学质量月活动的实施意见》。

2、向全院师生做好山东理工大学关于教师课堂教学各种规章制度的宣传解释工作,严格按照评估标准规范教师课堂教学活动。

3、建立院级教学管理工作督导员制度,完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4、制定《经济学院关于开展课堂教学质量月活动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实施阶段(10月10日——11月11日)

1、加强制度建设,院长办公会议就影响经济学院教学评建活动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充分讨论,达成了共识,在思想上、组织上形成了全院支持教学工作的良好氛围。

2、以教学系(专业)为单位,开展教师之间的听课、评课活动。

3、组织经济学院青年教师授课技能培训和课堂教学竞赛,做好学校第三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参赛人员的推荐工作。一名教师获得学校第三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

4、院、系领导、教学科长、两级督导员按照分工对全院教师进行了逐个听课,听课率达到100%。同时完成了对教师使用的多媒体课件的考查工作并提出具体改进意见。

5、按照评估要求,学院课堂教学质量月活动领导小组认真做好青年教师导师制的检查工作。

6、制定经济学院教师辅导答疑要求和检查办法,对相关教师布置和批改作业情况进行了检查。 

7、举办经济学院教师教案、授课计划、教学大纲、作业和优秀课件展示活动,为课堂教学文件质量的进一步规范、提高奠定了基础。

8、建立健全院级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学生导师制的意见和要求,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疏导,形成了和谐的师生关系与良好的教风、学风。

9、加强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召开由院领导、教学科、学生科工作人员及各班班委参加的院级“教学信息员”暨“教学评建”情况学生通报会。向同学们传达了学校有关评建工作的文件精神,通报了经济学院目前的工作进展情况及下一步的努力方向。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为进一步提高我院的评建工作质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0、不断加强专业建设研究,成效显著。在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培训中心发起组织,包括中国高教研究杂志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外贸学院、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扬州大学等90所院校120多人参加的“全国高等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教育教学研讨会”上,我院曲建忠和余万林老师的论文被评为一等奖

    11、努力提高经济学院的本科教学评建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水平,召开了学院教师代表与教务处、评估办有关负责人参加的评建工作情况沟通会。对经济学院教学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形成迎评期间经济学院关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宏观设计和具体工作安排。共2页,当前第1页1

12、切实加强我院的本科教学评建工作,派出两位教师参加了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主办的第七届“建立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教学评估”研讨会。

13、召开了教师代表参加的课堂教学质量交流座谈会。院领导针对评建工作的开展,评估基础材料的集中修改等问题作了相关的说明。与会教师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毕业论文、教研课题、教研论文的奖励与资助等问题也分别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14、启动教学科与各教学系系主任联席会议机制,并召开首次联席会议。进一步规范了学院教学工作程序,使学院各教学部门的分工更加明确,为本学期和今后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5、举办了全院教师参加的教学名师示范教学和青年教师教学方法培训讲座。聘请曾多次获得学校教学优秀奖,并多次被评为校优秀教师的法学院张述环教授为全院教师上了生动、精彩的示范课,张述环教授还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了如何做好课堂教学工作的心得和体会。之后,学校教学督导员许绍鹏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听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就教学过程的实质、备课、上课和课堂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经验传授,使全院教师受益菲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6、举办考研报告会、英语学习经验交流会、七名北大博士参加的“我与北大博士面对面”、第二届“挑战前沿”科技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开拓了学生视野,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17、为更好的服务教学服务同学,加深院领导与广大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开展了院领导接待日活动。确定每周四下午为院领导接待日,院主要领导将在接待日期间轮流值班,负责解答广大同学提出的有关教学、学习、生活以及科研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为更好地推进活动的进行,学院还公布了各位领导的联系电话。便于同学们及时反映相关的问题。

18、将课堂教学质量活动月与本科教学评建工作相结合,按照评估要求加班整理XX—XX学年的试卷、毕业论文及各类教学文件等需要归档、上报的材料。经过全院教师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我院评建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

19、为努力作好课堂教学工作,满足广大同学不断增长的"知识"需求,统一安排各教学系分别召开了部分教师、学生代表座谈会。广泛听取了学生代表提出的各项建议和要求,并进行了认真总结,有效促进了学院课堂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20、为促进校企联合,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更好的将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带到学校广大师生中来,聘任山东铝业公司党委副书记尹雪春先生,淄博商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亮方先生为客座教授。

21、为完善教师队伍结构,解决师生比例失调问题,与校教务处、人事处共同进行XX—XX年度人才引进面试考核工作。

(三)检查总结阶段(11月14日——11月18日)

1、学院组织召开院、校两级教学督导员、系主任以上干部会议,形成经济学院关于课堂教学质量活动月情况的书面总结报告。

2、为在回顾与总结的基础上,更好的完成学校下达的各项教学、评建工作任务,结合“课堂教学质量月活动”的总结工作,利用学院网站举办经济学院XX年度教育、教学工作网络图片回顾展。

3、推选经济学院在课堂教学质量活动月中表现突出的职能部门和个人,给予相应精神和物质奖励。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个别教师课堂教学经验不足,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个别教师课堂教学文件不规范,需进行认真整改。

3、个别课程选用的教材不合理,要认真研究解决。

(二)改进措施

篇(8)

(1)政策研究影响力的下降。在发展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学科的过程中,政策的导向作用比较明显,特别是关于“三农”问题的研究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针对我国这样的农業大国来说,农业政策的研究人才较为匮乏,农业经济学者的影响力较低,其往往只是对政策的解读,在与其他优势学科竞争生源或资源时,极易处于不利的地位。 

(2)其他学科的挤压。对于农业经济学科而言,其具有较强的应用性,是在经济学、管理学及统计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近几年,管理学、经济学、环境学科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已经逐步拓展到传统农业经济学研究范围内,使农业经济学科生存空间受到很大影响,重要的是,农业经济学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落后于此类基础学科的发展。 

(3)对学生的吸引力日渐下降。在学科的延续和发展过程中,人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针对现阶段的具体情况而言,伴随着农业经济学科政策影响力的下降,许多优秀学生很少将农业经济学作为学习和研究的方向,部分院校甚至停止了本专业的招生。长期下去,农业经济学势必会面临严重危机,后果不堪设想。 

2.农业经济学科所面临的长期危机 

(1)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萎缩。现阶段,由于农业增长值较为可观,加上农业方面就业的人口较多,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体居住在农村,我国对农业的研究工作依然比较重视。“三农问题”研究工作的开展不仅十分重要,而且是我国发展的重点。然而,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人口逐步向城市转移,农业相关部门涉及范围逐渐缩小,当城市人口树立超过农村人口树立时,政府工作中心就会发生改变,其就会削弱农业经济学科研究对象的重要性。 

(2)研究经费和研究人员的持续下降。在我国经济发展初期,经费比较富足,农业科研方面投入的资金较多,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进入相对成熟阶段后,财政预算则日益变得比较紧张,用于农业经济学科方面的费用逐渐减少,经费的减少,导致科研人员的比例不断下降,对于农业经济相关领域的研究自然减弱。 

(3)优秀研究生的持续流失。当前,农业经济学的整体影响力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在就业市场中,对农业经济学科存在一定的歧视现象,致使许多优秀的学生不会选择农业经济作为研究方向,人才断层情况一旦出现,一定会造成农业经济学的发展萎缩,优秀研究生的缺失更是让相关领域的研究人才呈现缺乏之势,难以促使农业经济学科得以健康持续发展。 

二、农业经济学科的未来发展之路 

1.欧美经验。根据美国主要年度授予的学位及农业经济管理及自然资源管理专业学位的统计情况表明,美国的高等教育一直呈现出扩张的趋势,本科毕业生的增幅大约在60%左右,硕士毕业生增长了近一倍,博士毕业生的增幅则超过了三倍。在这个增长过程中,农业经济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增长了37%,较本科毕业生的总体增长率而言比较低,这说明农业经济专业对学生的吸引力正在下降,硕士和博士毕业生的数量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农业经济学专业中涉及企业管理及相关方向的本科毕业生却增长了87.5%,其增长速度已经远远超过本科毕业生总体数量的增长速度。在农业经济管理本科毕业生的总数量中,涉农企业管理及相关方向的毕业生数量所占比例已经达到67.8%,这表明,在农业经济管理的主流研究和教育方向中,涉农企业管理正在逐步占据重要位置。在德国等欧洲国家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德国的哥廷根大学中,硕士研究生每年的招生人数为200名左右,选择农业经济学专业中的涉农企业管理方向和食品市场营销方向的学生占据总人数比为70%以上。以上这些情况,为我国农业经济学科的及早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在我国农业经济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中,要对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予以不断借鉴,将“政策分析”这一研究和教学的中心,逐步向“市场和企业分析并重”的方面予以转移。 

2.研究重心转移 

(1)食物经济与管理。在传统的农业经济学科中,较多的是对农业生产的关注。作为现代农业经济学科,应当将研究的范畴不断扩大。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深加工食物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同时对于外饮食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这推动了我国食品产业的发展。由于食品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推动了农业经济学科研究空间的拓展,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食品经济与管理,主要是在食品生产、加工、批发、销售直至消费整个过程中,对经济与商业行为进行研究。农业经济学科同样需要注重在此方面予以倾斜。 

(2)生物经济管理。农业在为人类提供生存所需食物的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生物资源。通过对传统农业经济的分析,对农业经济学科的侠义理解,会不断缩小其研究范畴。针对现代农业经济学科的拓展方向而言,应当立足于食物经济与管理,将其研究范畴不断向与农业资源相关的所有行业发展,也就是将所研究的内容与新兴的生物经济专业相结合。 

(3)三个研究重心。在不久的将来,现代农业经济学科的研究中心势必会发生转移,将市场研究作为重心,在保证政策制定合理性的同时,能够使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得到提升;将行业研究作为重心,能够向农业经济学科的竞争力得到提升,在基础学科学者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将企业研究作为重心,能够实现企业和农业经济研究者的双赢,使企业的市场风险得以减少。 

3.教学重心调整 

高校的办学宗旨就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优秀人才,使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当前,整个社会就业形势较为严峻,高校毕业生面临较大就业压力,为了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方便,作为农业经济学科,应当专注于以学生为培养重心,改变传统的与政策分析为中心的培养机制,注重对学生了解市场以及涉农企业服务技能进行培养。同时还要借鉴欧美农业经济学科转型的经验,在对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应用方面,可以采用分类培养的方法,让学生可以对多个方向进行选择,既可以选择以政策分析为重心的传统农业经济学,也可以选择以企业分析为重心的现代农业经济学,使学生在取得全面发展的同时,提升其就业竞争力。伴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社会就业中,企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于农业经济学科未来的毕业生而言,企业是其主要就业去向,这就要求,现在农业经济学科在注重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实际经验的培养。为了保证为企业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要注重促进企业和教师之间沟通交流工作的经常性开展。 

结语: 

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让农业经济学科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在极大压力下探索更好地未来发展之路才能够真正促进农业经济学科的进步。农业经济学科也要积极探索更好的转型方式,培养学生重要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虎林,刘双.论山西农业经济学科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J].农业科技通讯,2017,(01):4-6. 

篇(9)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2-0233-01

鉴于贵州财经大学与英国龙比亚大学合作办学的机会,为提高我校教师教学水平,学校决定选派教师到英国龙比亚大学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访问学习。笔者有幸获得了到英国龙比亚大学的访问机会,此次英国之行收获颇丰,无论是对本人教学水平,还是科研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虽然为期三个月的出国学习时间较短,但是对于英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法有一定了解,主要体会如下:

一、英国教师课程教学计划模式值得学习

在从事教学之前,首先整理好这学期的教学日程,什么时候上什么内容都有明确的安排;其次,让学生知道学习这门课的目的以及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再次,教学日程表中还向学生介绍了相关书籍和文献,为感兴趣的学生深入学习指明了方向;最后,把教学日程打印出来,学生人手一份,以便于学生合理安排各门课程的学习时间及方式。英国教师严格按照自己教学日程进行授课,除非不可抗拒因素,否则不会轻易调整教学日程。这种工作方式使得学生能按部就班地进行系统学习,学生对教学日程的严谨性和规范性非常满意。本人在今后教学工作中应该积极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不轻易调整教学计划,不轻易调整上课时间的同时,整理出学期教学日程安排表,让学生预知该课程进度,以便于学生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

二、英国教师教学理念值得推广

直觉上看,我国高等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联性不大,不像中学教育深受高考影响。然而,现实中高等教育也深受应试教育阴影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材编写上。例如,国内编写的经济学本科教材,注重于解释经济学术语,学习经济学就是学习各种名词术语,使得经济学教材如同英语词典一样单调乏味。英国的教学理念却是天壤之别,这与经济学在英国诞生背景密不可分。经济学至从诞生之日起,就不存在对经济学术语进行详细解释的西方教材,西方教师在教学中也不会解释经济学术语,侧重于讲述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解释经济学术语。测试学生是否理解该术语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讲述一个与该术语相关的故事出来。这种融会贯通、逐类旁通的教学方式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

篇(10)

根据《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通常在高考招生时在第三批次本科录取。独立学院是指由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长期以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近些年来,独立学院不断涌现,学院规模与在校学生数均得到迅猛发展,但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独立学院很少涉及到广大农村经济,本文以2011年湖北省独立学院三本经济管理类招生情况为例,2011年湖北省独立学院三本经济管理类在招生中占有较大的比重:32所独立学院共设置理工类本科专业总数641个,其中经济管理类专业213个,占33%;文史类类本科专业总数360个,经济管理类专业206个,占57%。显而易见,三本院校为国家培养经济管理应用型人才做出了大量贡献,对于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能力,但是独立学院却忽视了农村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

表12011年湖北省独立学院三本经济管理类专业设置(理工类)资料来源:湖北招生考试高考资料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8-004X国内统一刊号:CN42-1431/G4注释:

(1)本表序号1-32代表32所独立学院1.武汉东湖学院2.武汉大学珞珈学院3.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4.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5.汉口学院6.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8.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9.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10.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11.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12.武昌理工学院13.湖北大学知行学院14.武汉长江工商学院15.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16.长江大学文理学院17.三峡大学科技学院18.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19.江汉大学文理学院20.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21.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22.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23.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24.襄樊学院理工学院25.孝感学院新技术学院26.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27.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28.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29.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30.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31.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32.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2)本表中“2”、“3”、“4”表示同一专业若干方向或不同招生对象等;序号14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旅游管理为“3”,表示旅游管理(涉外、中加合作办学)、旅游管理(民族班)、旅游管理。

(3)文史类经济管理类专业大体相同。仅没有资源管理与城市规划管理。此处略。从上表可见,2011年湖北省独立学院三本经济管理类在招生中理工类经济管理类专业主要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资源管理与城市规划管理、财政学、金融学、保险、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投资学工程管理、工商管理、酒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社会学、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旅游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行政管理构成。文史类经济管理类专业大体相同,仅没有资源管理与城市规划管理。由此可见,独立学院虽然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研究,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创新人才,但很少涉及广大农村,针对性不强。以湖北省2011年招生专业设置为例,理工类32个第三批本科院校、文史类32个第三批本科院校中,均未设置相关专业培养农村经济管理相关人才培养。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在独立学院中占有重要地位,专业的设置也很全面,但是唯独忽视农村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

二、现行农村经济管理及其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湖北省只有少数公办一本学院与二本学院开设了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以湖北省2011年招生专业设置为例,理工类13个第一批本科院校、文史类10个第一批本科院校中,仅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开设了农林经济管理,理工类23个第二批本科院校、文史类24个第二批本科院校中,仅有长江大学、湖北经济学院开设了农林经济管理(财务管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独立学院尚未开展农村经济管理及其相关专业。

1.现行农村经济管理及其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是基层农村建设者

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该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备系统的农林经济管理、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基础知识,掌握现代农林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能在各类农业及涉农公司(企业)、政府部门及教学、科研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政策研究和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立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师资力量雄厚的农业经济学科点,依托该校经、法、管、文、理综合发展的优势,把学生培养成为以农林经济管理为核心,具有较宽厚的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相融通的学科背景的农林经济管理人才。从该院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来看,其目的是在各类农业及涉农公司(企业)、政府部门及教学、科研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政策研究和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侧重理论研究。

2.现行农村经济管理及其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不完善

主干学科有农林经济管理、经济学;主要课程有经济学通论、农业经济学、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农业概论、农业项目评估、农业投资学、农业政策学、农业技术经济学、农村金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土地资源管理、会计学、统计学、财政学、法学通论等。可以看出课程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侧重宏观管理而无法解决农村实经济、管理、决策、营销、融资等遇见的实际问题。

3.缺乏具有大量农村管理经验和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师资队伍

上一篇: 农民的形象特点 下一篇: 街道办事处审计重点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