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化合价知识点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25 17:07:4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初中化学化合价知识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初中化学化合价知识点

篇(1)

然而,经过几轮高中化学的教学,却发现一个规律,每到高一化学教学时,就经常听到学生讨论化学学习问题,有好多学生中考化学几乎满分,但是到了高一学学化学就感到很吃力,我校的生源不是很好,好多学生在高中第一次月考化学成绩就不及格,所以就认为高中化学太难学不好,甚至部分学生对化学失去了兴趣。好多家长对此也不理解,有的家长甚至怀疑高中化学老师的教学能力问题。

这个问题同样也困惑着许多化学教师,为此我们高一化学老师专门集中开会分析讨论,一致认为问题出在初高中化学内容衔接的脱节上。我们的好多高中化学教师没带过初中,而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初中的有很大的区别,通过仔细研读新课改后初、高中课程标准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上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高中的教学过程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综合性强,所以在高一的化学教学中不能急于推进高中的新内容,必须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教材教法上的衔接。

一、调查分析,知己知彼

老师有必要在摸清高一新生底细的前提下,采用有效的复习方法,对学生存在的初中知识"漏洞"对症下药修补整理,通过对知识的再理解、再挖掘、再提高,使学生作好高中化学的知识与心理准备。

"知己"是明确复习过程中要做的工作,也就是"备教材".。教师必须对初、高中教材和大纲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哪些知识在初中讲过,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识还得在高中加深和拓宽等,所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笔者仔细分析了初三新教材和大纲,归纳出以下几方面初高中教材的"盲点":

1.化合价

初中化学中介绍一些常见元素化合价,这些元素的化合价仅仅是它们主要的化合价,部分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列出,如果简单认为这些元素只有表格中化合价,在解题时易造成思维定式。比如硫最高为+6价,最低为-2价,所以有Na2S2O3、FeS2中的硫元素化合价分别为+2、-1价,都不是常见化合价。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初中化学常识仅介绍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知识,我们要根据教材中原子结构示意图,总结出质子数为1-18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这样就有助于学习高中化学原子结构知识。

3.酸、碱、盐的分类

初中化学常识也只介绍酸、碱、盐的含义,而没有对酸、碱、盐进行分类,所以高一要特别和学生讲清楚酸式盐与正盐的生成及酸式盐与正盐之间的转化。

4.氧化物的分类

现在初中课本上根本就没有关于氧化物的概念,只需要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做实验自己得

出结论,用自己的语言来给氧化物下个定义。至于氧化物的分类更是只字未提.所以高一就必须向学生讲解清楚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定义。

"知彼"就是教师要了解学生。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素质状况,才能在以后教学的深度和

广度的处理上做到应付自如。可采取抄录入学成绩、课堂提问、与不同层次的新生座谈、问卷调查、进行针对性测验等方式,及时将所掌握的学生情况综合分析整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生化学素质、成绩档案,对学生普遍反映、暴露的问题记录下来。这一整理就发现许多问题,初中阶段很大程度是背记的东西多,据调查有些学生在初中学习化学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理解后再记忆,死记硬背会导致学到的知识"消化不良"。初中阶段主要还是依赖教师,欠缺独立思考能力,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具有独立性,以主动接受的方式获取知识,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初中到高中,要实现记忆由理解、依赖、被动向独立主动的转变。

这样,做到"知己知彼"后,才能确立高一复习的起点和重点。

二、改变模式,旧中见新

复习时如果只是老师在黑板上列表归纳,口若悬河的总结,相信半数同学定会昏昏欲睡。我认为要彻底纠正那种认为学生一次不懂讲两次、三次甚至十几次这样不厌其烦就会使学生"总有一天"明白的错觉,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老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活动来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使复习课做到低投入、高产出。

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练过一遍",我的具体做法是将准备复习的知识点融入到一道道题目中,一开始就参考当年全国各地的初中化学竞赛题、中考的能力题或高中高考涉及到的初中知识,特别是初中生易错或者"难解答"的问题,编出一份试题,由学生在第一节课进行练习,不会的可以相互讨论,知识点是初中的"旧知识",但出题的角度和方向却是新的,通过练习和讨论,学生知道初中不少知识点高考仍考到,学生对复习初中知识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在以后的复习课中就会自觉地认真参与了,然后根据学生第一节课的解题实际情况,再组织一套涉及初中各重点知识的复习题,以精选的习题为载体,将要复习到的初中各重要知识点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复习,由学生在课堂上限时完成,教师只是就解题方法进行指导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或点评。这样做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思维,学会运用知识点,增添学习兴趣,又改变了传统的"三部曲"复习模式。

篇(2)

一、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探究

(一)中考改革影响

从 1998 年开始,福州市实行达标学校初高中分设。后来中考又出台了新规定:物理、化学科的成绩按等级制划分,达标普高录取的主要依据是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分。由此物理、 化学的初中教学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高中教师普遍反映高一新生的化学素质大幅度下 降。由于等级制中只要B级(百分制的70 分以上)就可以上达标普高。而同样是B 等级,也 许70和7l、72 区别不大,但与90分的学生区别就已经很大了。因此也造成了高一新生语 数英三科总分差不多,实际上理、化学科基础的差距已经是相当大。再者由此造成初三学生 的课余时间基本都在语数英三科上打转,化学课程的教学基本上只能在课堂上全部完成。学生只要能考到70分以上,师生就都像解脱了一样。本来学生的弹性是很大的,要求高就会 学好一点。要求低自然就点到为止。受到中考这根指挥棒的终极影响,使初中化学教学受到 了极大的冲击。

(二)教材改革的影响

在课改后的新大纲要求:初中化学新课程是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根本宗旨。就是要以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基本要求的 课程目标。初中化学教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的化 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而现行高一的化学必修课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进一步加深学习的化学知识和以适应社 会发展而提升能力的教学,高二、高三的化学选修课则是根据部分学生的个人特长、兴趣爱 好而进行的化学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教学。也就是说,高中化学课程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 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 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 量方面的重要影响,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 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两者目标的不同,自然导致了教学手段,教学走向的差 异。

(三)心理发展不同阶段的影响

初高中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由此对化学的学习产生了影响。例如从概念的学 习上来说,概念的分类能力不同。初、高中生的相应能力可以分为四级水平:一级水平―― 不能正确分类,也不能说明分类的根据;二级水平――能够正确分类,但不能确切地说清分 类的根据;三级水平――能够正确分类,但不能从本质上说明分类的根据,仅能从事物的某 些外部特征或功用特点来说明分类的根据: 四级水平――能够正确分类, 并能从本质上说明 分类的根据。

二、初高中衔接的对策探究

从初中到高中,无论是在化学概念、规律及研究方法等各方面的学习都存在一个飞跃。为了让学生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笔者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衔接: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身为高中的化学教师,如果不了解初中化学教材和教学要求,对高一化学教学的把握上 肯定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尤其现在的初中化学教学围绕着中考转,初中化学教学很少考虑到 为高中的教学做好衔接。课改后,教材的更替,要求的变更,跟原来高中化学教师心目中的 初中学生应该要掌握的内容有了很大的差别。因此就有必要了解初中化学的知识结构,特别 是教学要求达到的程度。有的知识点教材上有,但因为中考不涉及,就出现了初中不教或者 降低教学要求。

(二)损有余,补不足

高中老师在充分了解了初中化学教材和教学要求后,应该有针对性“损”有余,补不足。例如:初中早期的人教版教材还是按照前苏联的课程理论来编排教材。后来的科教版教 材受 STS 等教育理念的影响,变成了主要是按照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常识来介绍,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由此,在高中教学中要有计划地补足初中教学中涉及不深的知识而在高中化学中常常出 现的知识点和方法等。

(三)三人行必有我师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针对初高中衔接问题,集备组成员要群策群力,团结协作,决不能搞单打独斗。比如经过集备组老师一起讨论确定一部分初中化学知识内容需要集中一 段时间进行梳理、巩固并加以提高,还有部分知识内容需要顺着章节的教学,遇到什么问题 就顺带解决什么问题, 把需补充或提高的各知识点分散到教学内容有关联的相应章节中去处 理。

篇(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刚接触一门新的学科,大多数同学都抱有极大的兴趣。化学《绪言》中有三个演示实验,有颜色改变、沉淀生成、发热发光等鲜明的现象,很容易引起我们的兴趣,同学们刚开始学习化学时,都非常开心、兴趣很浓。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内容的加深,部分同学的新鲜感会慢慢消失,学习成绩就可能渐渐下滑,我们还要注意保持住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

2 专心听讲

课堂专心听讲是中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我们学习要讲究效率,专心听讲就是最有效的学习,因为在课堂上,老师都会反复讲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容易出错的地方,而且老师的讲解一般都比课本更加详细、方法也可能比书上更好,老师还可能会补充书上没有的知识点,因此上课认真听十分钟比我们课后自己看一个小时还要有效。

3 重视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化学实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实验能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帮助我们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培养观察、思维和动手实验等能力,还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培养我们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看老师演示实验或者我们动手做实验时,我们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包括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现象,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4 灵活记忆

学习化学是需要适当的记忆的。初中化学知识点多,涉及面广,易学难记,如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等。元素符号需要记忆的元素符号有20多个,可以分散记忆,先记几个常见的,如:氢H,氧O,碳C,氯Cl,钠Na,镁Mg,铝Al,氦He,氖Ne,硫S,其余的以后学到了再背。化合价是正确书写化学式的基础,必须掌握。开始学习化合价时对最常用的元素化合价可以顺口溜的形式背,如: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铜、钡、锌,铁,铝三价氯负一,氧、硫负二要记清。化合价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应用,在用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能记得更牢、才能灵活运用。书写化学式时,应该依据化合价以及数学规律来书写。

篇(4)

初中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学科,是为进入高中学习化学打基础的,然而,初中化学课程到九年级才开设,九年级的学生课业负担非常大,要同时学习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九门功课,化学课堂里包含了很多深奥复杂的科学知识,短短的时间里,只有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才能让学生打好化学基础。本文探究了初中化学教学的现状,针对如何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有效性提出了一些策略,为初中化学教学提供一点指导。

一、初中化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初中教育是中学基础教育,学生在初中阶段会接触到所有学科,初中在七年级增开英语,八年级增开物理,政治,历史,九年级增开生物,化学,地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尤其是九年级的学生,每天需要面对满满的课程表,节假日也都用来补习充电,心理上需要承受中考的压力,这种情况下,面对化学这样一门新开的学科,学生已经是身心疲惫。有的学生最开始接触化学的时候,看到有那么多有趣的实验,那么多有意思的化学方程式,会对化学产生兴趣,每天卯足了劲儿跟着老师背诵元素周期表,连早自习都大声念着“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可是,学到后面时,每天需要背诵很多化学方程式,背诵每一种化学物质的化学性质,还要花时间去背诵那一知半解的化合价,越学越难,学生的学习兴趣慢慢淡薄,慢慢的,开始放弃了化学。

当然,不排除有的学生对化学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好,这些学生在考试时能拿高分,但是,往往这些学生只会做题,并没有真正掌握课本里的化学知识,只是机械化地把书本上的知识对应填写到试卷上了。还有的学生对化学实验很感兴趣,但他们对实验背后的化学原理根本就没有很大的兴趣,化学实验课只是走马观花,没有真正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原理。

二、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当前初中化学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初中化学学习时间只有一年,学生课业负担重,因此,只有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化学教学现存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化学水平,促进化学教学的发展。

(一)让“鸭子”主动“觅食”

以往的化学教学,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一般都采用“填鸭式”的教学,各种化学方程式,化学性质,化合价老师在课堂上唾沫横飞放电影似的讲解一次,然后划出考试重点,让学生背诵记忆。这样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对化学产生畏惧感,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性,因此初中化学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需引导学生,让“鸭子”主动去“觅食”,学生主动对化学现象去探索,去寻找答案,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就能大大提高了。

(二)化枯燥为生动

化学里有很多知识点需要记忆,有些知识点难理解,也很难记忆。比如各种实验现象,不同粒子的化合价等,老师可以将这些化学知识编成口诀,帮助学生记忆,比如化合价,如果单独一个一个的背诵,不仅不方便记忆,还容易混淆,编成口诀,“钠钾银氢一价阳,氟氯溴碘一价阴,二价氧硫碳氮镁,铁锡钙锶钡汞锌,三价铁锑硼铝铬,四价碳硅一二铜,氮磷三五硫四六,锰二四六七单质零”,这样记忆起来就轻松方便得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增加不少。

(三)提取化学教学的精华

教师在备课时,要找准每一个课时的突破点,准确定位重难点,在化学教学中,选取最有效的方法,直击课程核心,围绕课程核心展开化学教学。习题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有效途径,教师在选择习题的时候,也要精挑细选,让学生完成有针对性的练习,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习题的选择也要因人而异,不让基础差的学生灰心,不让基础好的学生盲目乐观。精教精练,提取化学教学的精华,方能带出一帮化学精兵,提升化学教学水平,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课堂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下良好的化学基础,为以后的学习铺设道路。

三、总结

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打好了基础,才能建起一座稳固的高楼。同样,只有学好了初中化学,才能为高中化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初中化学学习受到各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初中化学教学要采取有力措施,针对初中化学教学现状,改善化学教学,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为初中化学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高迎华.也谈初中化学的有效教学 [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09)

篇(5)

通过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二、研究初高中教材中知识的衔接

我们要研究初中化学课程标准、高中化学教学大纲以及初高中化学教材,帮助学生完成初高中化学学习中相关知识点的衔接。在知识衔接方面,由于新课标教材注重学生的启蒙教育,注重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新课程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总量有所减少、难度有所降低。

1. 原大纲上有,但新课标删去的知识点有

(1)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仅要求能识别);

(2)溶液的导电性,电离及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3)根据溶解度概念的计算;

(4)H2的化学性质(还原性)和实验室制法(知识拓展部分);

(5)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

(6)酸、碱的定义;酸性氧化物的定义及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关系;碱性氧化物的定义及与金属氧化物的关系;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及相互反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从反应物判断)及应用;

(7)元素的存在状态(游离态和化合态);

(8)对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

(9)碱式碳酸铜的分解;

(10)氧化物和自燃的定义;

(11)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高温煅烧石灰石);

(12)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合物的介绍;

(13)Cl_、SO42- 的检验等。

2. 新课标中有,但比原大纲降低了要求的知识点有

(1)新课标要求“知道”O2和CO2的主要性质,原大纲要求“掌握”O2(与碳、硫、磷、铁在氧气里燃烧)和CO2(跟水、石灰水的反应)的化学性质;

(2)新课标要求“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O2和CO2,而原大纲要求“掌握”O2和CO2的实验室制法;

(3)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在新课标中也降低了要求,只在“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两处教材有文字体现,而原大纲则要求从得氧失氧角度“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4)新课标要求“知道”常见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而原大纲中则要求“掌握”铁的化学性质(与氧气、与盐酸、硫酸,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5)新课标要求“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酸三条、碱两条)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而原大纲要求“掌握”盐酸、稀硫酸的性质,“常识性”介绍浓硫酸和硝酸,“了解”酸的通性(五条),“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了解”碱的通性(四条); 转贴于

(6)新课标要求“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而原大纲对分子的概念、原子的概念要求均为“理解”,并要求“掌握”它们的应用,对离子的要求是“了解”;

(7)关于元素,新课标要求“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而原大纲要求“记住并能正确书写”常见的24种元素符号;

(8)关于化合价,新课标要求“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而原大纲要求“了解”化合价的含义,能根据化合价写出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9)关于化学式,新课标要求“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而原大纲要求“理解”化学式的含义,并“掌握”其应用;

三、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虽然教师都在尝试探究式教学,但受应试教育影响,采用的还是灌输式讲解方法。进入高中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生理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由“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转变的时期,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式,启发、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为了能更好地开展高一化学教学工作,教师应做到以下四点:

1. 通览教材和大纲

教师要熟悉初中、高中教材,要研究大纲中对各部分知识的要求情况。确定新学年复习内容及复习计划,使得所复习的内容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有利于初高中化学的衔接。

2. 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

教师对高一新生的中考情况要进行认真分析,对初中与高中密切相关的内容的掌握情况要心中有数,以便在复习中有的放矢。

3. 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科素养

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要学好化学就必须有脚踏实、勤奋苦读的态度。

4. 从高一开始就养成良好习惯,培养能力

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使学生受益终生,高一时要注意学生阅读习惯、作业规范、实验规范等的教育和养成。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是中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提高的过程,不同阶段不同教学内容担负着培养不同能力的任务,教师应抓住各种场合对学生能力进行培养。

篇(6)

初中化学用语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的关键,也是全面提高初中学生化学修养,化学素质的关键,然而初中化学用语的知识分布特点是:散而集中。例如:在第四单元课题2中学生学习了27种元素符号,接着课题4中学生要学习用化合价、27种元素符号、常见原子团等知识来熟练书写化学式,紧接着又是第五单元课题2中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在短短的的10节课左右,学生既要熟记27种元素符号、常见元素化合价口决、常见原子团,又要运用27种元素符号、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常见原子团等知识来熟练书写化学式,还要用化学式来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如果我们不把这些难点分散的话,学生对化学用语的掌握可想而知。从我多年从事化学教学经验来看,学生从第四单元开始差距就渐渐拉开,很大一部分学生因为化学用语掌握不好而开始放弃化学学习。针对这一情况,我认为在初中化学用语教学中应采用分散教学原则:一般在9月份主抓27种元素符号、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常见原子团;10月份主抓化学式书写;11~5月份主抓化学方程式书写。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2 化学用语教学要过好四关

2.1 过好元素符号关。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然而物质的化学式又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的,因此,元素符号的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在我刚刚涉足初中化学教学时,忽视了元素符号的教学,一学期后,竟然发现有的学生连元素符号都不会写,可想而知,他们的化学成绩必然很差。针对这种情况,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常常把元素符号的教学分散于绪言,第一、二单元的教学之中,并且在每节课让学生读一遍元素符号,让学生在无意识中记住元素符号。在第二单元学完之后,采用听写,对个别后进生采用人人过关等手段来强化学生记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记住并正确书写常见的27种元素符号。

2.2 过好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和原子团化合价关。元素及原子团化合价是我们正确书写化学式的工具,只有记住常见元素及原子团化合价,才能正确书写化学式,从而把学生从死记硬背化学式的苦海中解脱出来,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一般采用把元素化合价及原子团化合价编成口诀,并且每节课上课读一遍,让学生在无意识中记住并理解化合价口诀,再采用默写和抽个别学生背诵等手段来强化学生对化合价的记忆。

2.3 过好化学式的书写关。化学式能否正确的写出,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针对这一知识点,一般应讲清楚单质和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

2.3.1 单质化学式的书写。应该给学生指明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常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如:铁Fe、钙Ca、硫S、氖气Ne,而氢气、氧气、氮气、氯气等双原子分子,常用元素符号右下角加一小数字“2”来表示其化学式即H2、O2、N2、Cl2。

2.3.2 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用十字交叉法口诀即正价在左,负价在右,化合价标上头,先约简后交叉,代数和要为零,来书写化学式。其次要向学生讲解化学式中的几种常见读法,如某化某由两种元素组成,从右向左读作“某化某”,硫酸某含硫酸根,碳酸某含碳酸根,硝酸某含硝酸根,氢氧化某含氢氧根等。这样能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从而克服死记硬背化学式。于这一知识,讲完之后,印成题单,及时检测,而且是多次检测,直到学生熟练掌握为止,对个别较差的学生应个别过关。

篇(7)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6-023-01

有趣的东西能引起兴趣,导致神经兴奋,激发学习兴趣,创造最佳的记忆心理状态,易于记忆,并能牢固持久,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把一些枯燥无味难于记忆的化学知识尽可能趣味化。本人在平时教学中积累了一些巧记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编顺口溜记忆法

初中化学中有不少知识点容量大,记忆难,而且又常用,但只要编成合适的顺口溜,就能保证高质量地完成记忆任务。如:初中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准确记忆27种元素符号及相应名称。我给学生编写了这样的顺口溜:

O 氧 H 氢,N 氮 P 磷;

Cu铜 Au金,氯Cl Zn锌;

C 碳 I 碘, Pt铂 Ag银;

F 氟 Fe铁,Hg是水银。

Ba钡 Ca钙,Ne氖 He氦;

Mn锰 Mg镁,硫为S 硅Si。

K钾 Na钠,Al铝 Ar氩。

又如:化合价是学生熟练、正确书写化学式的前提,而教材中的化合价表却很杂,学生很难找出规律。我把元素常见的化合价归纳起来,编成了如下的顺口溜――

一价:钾、钠、(氯)、氢、银

二价:钙、镁、(氧)、钡、锌

三铝;四硅;五氮、磷

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要记清。(注:括号表负价)再如:“酸、碱、盐溶解性表”是学生正确写出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先决条件,而教材中的表只是以阴、阳离子的形式给出,不适合学生记忆。我作了如下归纳:“钾、钠、铵、硝溶水快,硫酸盐除钡、铅、钙。盐酸盐除银、亚汞,其它盐类均不溶。”这样,就把这些常见、常用的基础内容很容易地让学生记住并掌握了。

二、谐音记忆法

利用谐音可以将无意义的内容,转化为有意义的内容。从而学生能将无意义记忆转化为有意义记忆,识记起来更快、更牢。例如:地壳中含量前十位元素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钛。大纲要求学生准确记忆前四位,于是我利用谐音编成“养闺女贴盖,哪家没青菜”这样就顺利完成任务了。又如:电解水实验中要求学生掌握正、负极产物。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学生就这样记,很容易混淆,我利用谐音编成“敬养父亲”。还有: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有七个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可谐音记忆成“茶庄定点收利息”。

三、趣味记忆法

为了分散难点,提高兴趣,要采用趣味记忆方法来记忆有关的化学知识。如:大纲要求准确记忆九种原子团所带电荷及化合价――

NH4+、ClO3-、OH-、MnO4-、NO3-,

MnO42-、SO42-、CO32-,

PO43-

我先按这样的顺序排好,然后编成“安录青(注:仿安录山之名)发高烧,猛流汗(碳),请人(磷)来治”这就可以找出规律了,位于第几就带几个单位负电荷(注:只有铵根离子带正电荷)。

四、对比记忆法

对新旧知识中具有相似性和对立性的有关知识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如: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学生往往搞混淆。

CuO + CO――Cu +CO2

CuO:失氧,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仿照O2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

CO:得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

又如:酸、碱的概念记忆。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酸。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碱。

五、联想记忆法

把性质相同、相近、相反的事物特征进行比较,记住他们之间的区别联系,再回忆时,只要想到一个,便可联想到其他。如:一氧化碳、碳的化学性质很相似: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在点燃可加热的条件下都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六、关键字词记忆法

这是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理解基础上找出知识点中几个关键字或词来记忆整体。如: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一变)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二不变)这一催化剂的内涵可用:"一变二不变"几个关键字来记忆。

七、归类记忆

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分类,抓住特征。

例如:记各种酸的性质时,首先归类,记住酸的通性,加上常见的几种酸的特点,就能知道酸的化学性质。即:1. 与酸碱指示剂反应。2. 与活泼金属反应。3.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4. 与碱反应。5. 与某些盐反应。同样的办法就能快速记忆碱的化学性质。

篇(8)

一、衔接的必要性

初中化学是按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对全体初中生进行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入门”教学,要求学生“知其然”,它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素质,因此知识体系不完善。初中化学的特点:一是化学知识的系统性不足,逻辑性不强,知识零、散、乱等。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还淡化了某些重点知识,如溶液、酸、碱、盐的相关知识,从而使初高中化学知识脱节太大。二是初中化学强调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比如溶液中离子的检验,二氧化碳的检验等等。三是初中化学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比如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等。四是初中阶段很大程度上记忆性的东西比较多,学生死记硬背,欠缺独立思考能力。

高中化学的特点:高中化学式探究实验为基础,以基础化学理论为指导,探究化学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加强了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教材编排着重于从“生活实际化学实验化学原理问题探究方法化学规律”来构建高中化学知识体系,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学生要会对所学知识能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同时,高中化学教学不但需要加强形象思维,还需要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来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比如说:物质的量、元素周期律等等。高中化学的教学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要求学生要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通过学过的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比如说学习了碱金属、卤素,周期表,接着再通过周期表知识学习氧族和碳族,这些知识联系是相当紧密的,层次要求更高。但如何搞好其中每两个阶段化学教学的“衔接”,却有很多事情要做。

二、知识内容的衔接是根本

要做好知识内容的衔接,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熟悉初、高中全部教材的体系和内容。明确在初中化学已经基本解决的知识内容是哪些;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中考不做要求是哪些;需要在高中教学中拓宽和加深的是哪些。由于初中化学的知识不再重视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许多知识内容仅仅是点到为止,而这一些知识正是学习高中化学的基础,通过对教材的整合,结合教学的实践,形成盲区的知识点如下:

(1)高中教材中未出现但须做要求的.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同素异形体;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结构。

(2)必须掌握但学生任然容易遗忘和混淆的知识。一是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物质是化学研究的对象,对组成物质的元素和构成物质的原子任然含糊不清或出现遗忘的情况,尤其是1-20号元素的符号的书写和原子结构的示意图的表示从很大的障碍,导致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出现困难,要衔接清楚金属和非金属最外层的电子数目的特点和简单的原子示意图。二是物质的分类中初中化学提到三酸两碱,常见盐时,没有对酸碱盐从组成上下定义,淡化了酸碱盐概念、原理的文字分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多元酸、多元碱、酸式盐和正盐等重要知识点要补充讲解。

(3)高中化学需要加深和完善的知识。一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更要做好化合价方面的衔接,熟练化合价口诀,补充化合价的概念,增加化合价的练习,讲清化合价升降与电子得失或偏移之间的关系。二是电离方程式。在初中阶段只是说某些固体物质在水溶液中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电离方程式在初中没有涉及,盐的溶解性和电离方程式的衔接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奠定基础。

(4)化学实验的衔接。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类型、原理等知识点要结合氯气的实验制法,从化学反应原理、反应装置、气体收集方法、相关注意事项等四大方面加以归纳总结,使验证实验自然的过渡到探究性实验。

三、教学方法的衔接是重点

(1)认真专研教材的整合,熟悉初高中教材,注意新旧知识点的衔接性,适当进行对比、分析和筛选,合理的安排和调整教材衔接内容,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的深化旧知识,接受新知识。

(2)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化难点,突破重点,讲练结合,夯实基础,循序渐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挖掘潜能,求得乐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学”。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记忆的东西多,但理解的东西相对较少,所以在衔接的过程中应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

(4)利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要多创设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说错了没关系,对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使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主动的参与课堂,融入小组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合作探究,主动思考,主动操练,主动交流,激起思维的火花,逐步形成积极合作,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扎实地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四、学法的衔接是关键

(1)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生本身具有的一种能力,学生角色和教师角色的转换。学生自主性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学生和教师都要把知识带入课堂,让学生了解该学什么,以及该如何学。

(2)让学生自己总结或小组合作总结,小组内进行汇总,小组派代表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时,让学生主动的进行探究,总结适合自己的正确的学习化学的方法,即从“欲学”到“会学”,交流各自的学习方法,共同成长和进步,为高中化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3)教会学生学习的时候分析平时的学习得失,建议学生准备错题笔记,比如对每次考试的错误习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分析题目错误的原因,分析知识点的应用,分析解体的思路,总结类似的习题。对每次自己解题或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反思和总结是自己成长的关键。学习方法和技能的指导应贯穿整个教学环节,于是,教师还要花时间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及时整合,使他们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

五、教学感悟

篇(9)

对初中化学教材进行整体分析,不难发现,初中化学教材的推进体系是分两条线走的:一条是物质分类线,一条是化学用语线。不论是沪教版的教材还是人教版的教材,这两条线都是一致的。化学用语线由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构成,其中还包括了符号意义、离子符号、化合价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符号等,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工具。重视对化学用语的教学和研究,对学生的自主发展也是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的,因为只有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化学用语,才能深层次地去理解化学式的构成和意义、化学方程式的形成和读法、化学计算的实质等,使学生更容易读懂化学。

化学用语作为化学学习的工具,对学困生的转化也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化学用语作为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对学困生转化产生的影响是极为重大的。

一、规范化学用语书写,让学生注重细节

不论是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学式还是化学方程式,都要要求学生规范书写。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元素符号开始抓起。从苏州市使用的沪教版教材来看,元素符号系统出现是在第三章,但在第一、二章的教学中已经出现了化学式,这就要求对化学符号的教学要有点“提前量”,也就是可以在第一章就逐步将常见的元素符号介绍给学生。初中化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元素符号并不多,主要是1~20号和金属活动顺序表,另外,再加锰元素和钡元素,总共31种元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接触元素符号时,书写规范要求要严格,一定要让学生在四线格内书写,切身体会符号书写的规范要求,可以尝试用英语作业簿代替练习簿作为化学作业本,让学生只要涉及符号都能以四线格来规范要求,这样的训练能使学生注重符号书写的细节,不至于出现钴(Co)和一氧化碳(CO)分不清的笑话了。为强化学生记忆,很多教师都采用默写的方式,但在批改学生作业和默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不规范书写的订正,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2004年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中,就出现了书写符号和符号改错题,结果有些学生对四线格熟视无睹,丢分情况严重。这种以中考题的形式引领教学的规范和方向,更能促进教师对符号书写规范的认识。

二、理顺化学用语的形成,让学生读懂符号

元素符号是需要强化记忆的,因为无法找到其产生的规律。但除元素符号之外的其他符号都有其产生的规律和次序,理解这些规律和次序,可以使学生对符号的掌握事半功倍,从而减轻学生记忆的负担,始终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浓厚兴趣。沪教版教材对符号的推进体系没有清晰的脉络,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清醒地认识这一点,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在掌握化学用语时形成清晰的思路。如,元素符号与离子符号之间是以得失电子的方式相连接的;从得失电子的角度理解,离子符号与化合价是统一的;元素符号要以化合价为桥梁和纽带才能形成化学式;化学式要通过客观地反映事实,才能形成化学方程式。对这些次序和规律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客观、唯物的思想观念,注重知识学习的环节,并做到环环相扣,才能学有实效。

三、教材取舍得当,让学生认识规律

在以现行的沪教版教材为背景进行的教学过程中,化学用语的教学要有所取舍,并不一定完全按照教材上的体系死教课本,因为现行教材对核外电子排布的相关知识讨论得不够深入,从元素符号到原子再到离子的脉络不清,所以,教学实践中对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要做适当的拓展和延伸。要让学生从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两个环节上加深对得失电子的理解,这样的知识拓展对学生将来进入高中后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因为高中必修教材中对物质的活动性的认识就是从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引发的,如,活动性F2>Cl2、K>Na>Li、Na>Mg>Al等。这些都是从电子层和最外层电子数两个角度分析得到的结论。掌握了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H、O、F、Na、Mg、Al、S、Cl、K、Ca的化合价也就可以推导得出,需要补充的也就只有Ba、Fe、Zn、Ag、Cu以及NH4、OH、NO3、CO3、SO4的化合价。在学习了化合价的知识以后,为强调化合价的应用,防止学生死记硬背化学式,教学中可以设置提前,将酸、碱、盐的命名和书写知识提前,也就是让学生熟悉“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当然,这时不要求学生知道溶解性和物质分类,但可以总结出关于物质的名称和化学式书写的关系。如,某酸=H+某酸根,某1酸某2=某2+某1酸根,某1化某2=某2+某1,氢氧化某=某+OH,以上都要求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这时再让学生回过头去看第一章中的文字表达式,把文字表达式中的文字转化为符号,这样既学习了知识,又理顺了次序,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还能将机械记忆转化为理解记忆,使学生对化学式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四、灵活运用化学用语,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篇(10)

我在高一化学教学一开始就面临着一个难题,那就是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衔接问题。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无论是知识的难度,还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都存在质的飞越,加上课本内容和所编选的习题与各类考题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导致许多学生刚跨入高中,就感到难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有些初中的尖子生,进入高中后化学成绩一落千丈,感到学习化学十分困难,产生不少困惑,丧失学习的信心,厌倦学习化学。这就要求教师先对学生高中化学学习障碍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熟悉初中知识,找准初中和高中知识的切入点,应该复习的就复习,应该补习的就补习,消除“高一时间紧,忙着上新课”的思想。教师要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初中化学更强调基础性与一般性,主要是常识性介绍,要求学生进行简单记忆,对能力素养方面要求较低。高中化学在许多方面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化学学习的重点就是从背诵、记忆具体知识及概念原理转移到理解可迁移的核心概念和对更为根本的学科知识结构进行深层理解上。理解的基本含义是指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深刻理解领会那些抽象的概念原理,在具体环境中灵活运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笔者认为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理解能力起了很大作用。

《必修1》中离子反应的有关知识的学习也使学生感到困难,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学习,教师在备课时可能要动一翻脑筋。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造成学生难以掌握离子反应的条件、离子反应实质等知识点的原因在于初中的基础知识跟不上。为了让初中与高中顺利衔接,我首先复习学生在初中熟悉的化学反应如下:

CO■+Ca(OH)■=CaCO■+H■O

NaCl+AgNO■=NaNO■+AgCl

HCl+NaOH=NaCl+H■O

Fe+H■SO■=FeSO■+H■

通过对学生熟悉的化学方程式的复习,学生在心理上感到熟悉、亲切,同时教师再适时与学生一起复习溶解度表,使学生平稳过渡到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条件、离子反应实质的学习,轻松地掌握新的化学知识,获得成就感。

如氧化还原反应。初中教材在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首次提出氧气反应的概念,在铁的冶炼原理时提出还原反应概念。只是从得失氧的角度去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学生所学的仅是知识点,并把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割裂开来。而在高一化学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看待问题,使学生,从化合价的升降去分析、判断,从电子转移角度认识,并会判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剂和还原剂,从而加深理解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实现能力的提升,促进知识层“面”的形成。

从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发展入手,揭示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新知识顺利地同化于原有的知识结构之中,新概念的形成和发展由浅入深,螺旋上升不断深化,逐步达到比较完整的阶段,即做到初高中知识衔接,让学生脱离初中的死记硬背,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看待问题,易于逐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加深学生对此反应的理解。本节内容要求学生复习初中常见元素化合价和常见原子团化合价,能运用化合价守零和电子守恒。同时学生也完成了由知识点到知识面的建立,而且此时教师可以利用第三个反应,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比较铁和铜的活泼性,从而理解还原剂的还原性比还原产物强。教师可提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让学生用集合形式表示出来。

从化学学科发展的知识体系来看,物质的量是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科学研究中,是学生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所必需的基础知识。“物质的量”这个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难以理解,容易和物质的质量混淆起来。在高一化学教学中引入这一物理量时,可以从学习这个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更好地掌握这个这物理量,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让学生先自主讨论常用的基本物理量、符号及其单位,然后让学生到讲台上来展示讨论的结果,再及时进行总结归纳。

教师采用这样推导的方法设计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使学生发现新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类似的物理量,必然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同时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顺利地掌握本节知识,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深刻理解领会那些抽象的概念原理,在具体环境中灵活运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例如:初中化学中的计算有化学式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高中化学的计算网络是以“物质的量”为核心,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完成由初中的“质量计算”到高中的“物质的量”的计算的过渡。同时通过复习相对原子质量,有利于学生掌握“物质的量”意义,加深学生的理解,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一些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比如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初中只要求掌握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之间的换算。但温度改变,溶解、结晶问题的计算是中学化学计算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类型,也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因此在高一时要适当补充。还有其他如有关“量差”法,十字交叉法,平均法,极端假设法等的应用,这些方法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而初中阶段不要求学生掌握这些方法,那么在教课时要结合有关新课内容补充讲解,强化训练,并使学生逐步掌握并熟练使用。

上一篇: 公共管理的理论 下一篇: 护理基础护理学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