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5 17:07:4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护理基础护理学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护理专业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在护理学生的护士资格证考试、就业及工作中有着较大的影响。然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护理学基础》课程内容繁杂,加之由于现在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理解能力较低、学习习惯较差等原因,学生往往会觉得《护理学基础》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失去了学习兴趣。通过与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讨论,与学生私下交流,笔者反复改进教学方法,现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
一、特殊的学前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现在的中职生多数是由于初中成绩较差或中考失利而进入到中职学校学习,很多同学对所学专业不是太了解,同时由于学习基础差而缺乏学习信心。针对学生的特点,在开始学习这门课程时,笔者并不着急教授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安排了几次特殊的教学内容。
1.做好学前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
向学生介绍护理专业内容所涉及的具体工作内容、今后就业的方向、就业前景。只有让学生知道自己今后要“干什么”,明确了学习目的,他们才知道现在需要“做什么”。
2.播放护理界先进人物事迹的视频,让学生增强学习兴趣
护理界先进人物事迹的视频播放,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护理是一门高尚的职业。如播放“非典”时抗击“非典”的医护人员事迹、“5.12”地震中护理人员奋力抢救灾区受伤民众的视频。
通过几次特殊的学前教育,学生对《护理学基础》有了一定的了解,树立了学习的信心。
二、新兴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课前充分了解学生,找出学生能够接受的教学方式
中职学生是15―18岁的学生,虽然年龄不大,但是身为90后的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方式多。结合当今学生的特点,采用“案例教学法”加“小组讨论法”来教学是学生较感兴趣的方式。在学习新课程之前,精选出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案例,并留下问题,让学生分组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到图书馆、上网查阅资料收集相关内容,并进行总结。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学会了团结协作。
2.课中充分调动学生,让课堂教学生动、有趣
通过课前的准备,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课堂上,各小组学生选出代表回答问题,教师则负责总结、补充。这样的课堂不再是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而是老师、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互相促进。
3.课后布置作业,巩固学习知识
中职学生大多学习自觉性不高,想要巩固学习知识,布置课后作业是不错的方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重点布置作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写作业,既重温了学习内容,又促进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鼓励学生动手,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促进操作能力提升
《护理学基础》课程,除了理论知识以外,实践操作也是重点之一。
1.示教方法多元化,加深学生印象
在一般的示教中,教师的示教方法较单一,常常示教结束后让学生自行练习。由于教师示教时间短,有些细节学生在练习中不易掌握。经总结,在操作课时,教师先示教一遍,到学生练习时,教师再带领学生一起做一遍,这时,学生手中有练习的用物,跟着教师做,边看边动手,这样操作中的细节学生较为容易掌握。
2.练习方法多元化,促进学习兴趣
学生在刚开始练习操作时较有兴趣,时间长了,就会觉得操作课枯燥、累,慢慢就失去了兴趣。喜欢“玩”是学生的天性,怎样让学生既能“玩”又能“学”呢?把“角色扮演法 ”运用到实践练习中,是个将“玩”与“学”结合在一起的好办法。具体做法是,在练习一段时间后,根据操作内容排练情景剧,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将操作内容融入情景剧中,这样学生在“玩”中既学到了知识、技能,又培养了学习兴趣。
二、解决策略与探讨
1.理解整合理念整合的落脚点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其中的关键人物是教师。当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与护理学教学整合的过程中,应紧密关注在教师学生、教学知识、教学媒体方法这几个方面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关系,通过整合削弱人们传统观念里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增加教学要素中几个方面地位的和谐与统一。只有教师对整合理念的真正了解才能做到科技与教学的融合做到效率的最大化。教学应以学生的学习为主导,注重实践,教学媒体创建的意义不仅仅是帮助授业解惑知识的手段,更是能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辅助推动,两者之间平等互助从而探求知识的工具。
2.开展教育研究我们这里的教育研究指的是利用技术媒体高效的传递知识给学生,强大信息功能可以满足学生需求,增强认知动手能力。信息教育与传统的教育的最大不同处就是所传授的知识量不一样,并且增加上课的效率改变教育的灵活性,不让学生进行死板的知识阅读。例如在讲解注射知识中,教师利用播放多媒体软件,让学生在影像中身临其境,切实认识到注射的手法,从而初步了解注射这种护理手段;其次让学生自身模拟操作,让他们在对专业真实接触中提出问题并解决,吸取经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3.改变教学方式在护理学基础的教学过程中,面对的学生大多为青少年,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与观念,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此时教师的作用是矫正学生的价值观以及传授更多的知识,因此借用的科技产品用来开发学生的潜力,起了引导作用,对于接受一件新鲜事物教师需要的更是对此的适应。改变一味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的陈旧教育,利用多媒体技术让教学变得灵活易懂,更加适应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方式。
护理学是一门集理论性、技术性为一体的临床应用学科,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作为护理专业课教师,应有效地利用教学条件,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积极思考并探讨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新路子。
一理论教学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为目标,科学施教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主要途径,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至今为止最能发挥教师主导地位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学生系统的学习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在理论课教学中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知己知彼,科学施教。现代教育思想是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并举,注重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完善,为学生的终身教育和适应社会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在承担某科课后,首先应全面了解学生的素质状态,取得第一首资料;再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目标和授课计划。其次,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与内容,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做到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直观化、枯燥的问题生动化,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在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计划、目标,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及内容,并注重后进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吃饱、吃好。
2.深入浅出,解疑惑。象压疮的预防护理、吸痰法、导尿术等课题复杂、枯燥、抽象,可选用图片、模型、课件、电教片等多媒体教学方法,使复杂、抽象的理论变得简单、直观和宏观,使枯燥的内容变成生动的印象烙印在脑海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掌握好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果。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是编导。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风格和对教学投入的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态度,影响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要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备课要认真、充分、注重细节,备课中要鸟瞰全局、统领各章,精心设计每个课题的授课方法;上课提前进入教室、进入角色。教学过程中要围绕主线,用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富有感染力的语气切入主题和要害,做到主次分明,突出重点、难点;不同类型的课题用不同的方法讲授,如灌肠、注射、消毒灭菌法等课题用列表比较法进行区分,可加强理解和记忆;乙醇应用的浓度、鼻饲法等选用横向联系方法(鼻饲法时联想洗胃、胃肠减压术),做到举一反三;给药、注射、无菌等操作原则要用分析归纳法来记忆;……等不同教学方法,创造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可大大提升教学效果。课堂小结应重点突出,使学生多次接触某一重点信息,强化记忆。课后作业尽量出病例等思考题——既能巩固基本理论知识,又能培养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矫正学生读死书、死读书的弊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4.授之以渔,适应发展。古人云:“授之以鱼,一饭之需;教人以渔,终生受用。
”教师在传道、授业之时更应给予学生“捕鱼”的本领。所以,理论讲授应有重点,基本概念、原则要准确讲解,一般内容先拟提纲,引导学生自学或采取提问、启发式教学法指导学生学习。如一页的注射原则先讲解,在和同学一起归纳为“无菌、无痛、无差错”七个字、三个词来记忆,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的方法,学会对信息获取、判断、处理和应用的能力,最终达到在掌握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了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其在今后临床工作中尽情猎取自己所需的知识营养,勇于创新与实践,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二加强护理技术训练,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1.创造实践的机会。增设实验室(现有10个模拟实验室),完善模拟病房体系;设计不同病例场景,增加实验课时数,课间开放实验室等措施来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2.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反复强化。复杂的、难度大的技术操作分解练习。如臀大肌注射法就从药物抽吸法、臀大肌定位方法、病人的安置、进针手法等基础步骤做起,分步强化训练,同时调整学生‘怕’的心理状态,最后在模型人或模拟病人上进行综合操作和测评。
3.模拟情景,培养学生的应战实力。设置各种急、危症病例情景,营造实战氛围;学生分组对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在教师指导下按护理程序的步骤进行各项护理操作。这种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既可熟练各种操作技术,强化整体护理观念,同时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适应临床工作的良好心理素质。
三考核评价
考核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手段,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操作技能考核既能考核学生动手能力,又能检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考核制度。考核成绩分理论和实验两种,平时成绩和终结成绩两部分。所占比例是:平时占30%,学科结束占70%;这种评价方法,可以大大减少考核中可能出现的偶然,且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也比较全面。
2.考核内容。将各项技能考核内容细化,分以下几部分:操作态度占20%(包括仪表、着装,服务态度,用物准备等);技术操作过程占60%;含相关知识在内的综合评价占20%。
3.统一考核标准。考核标准学生每人一册,使学生学有标准、有目标,也增加了考核的透明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
1、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1.1上好绪论课,开启学习兴趣大门
青年学生对初次接触的人和事容易产生好奇心和探索心理。从绪论课起就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护基课的愿望和兴趣,对以后的学习有重大意义。以详实的资料图片讲解护理学的发展与现状,结合国内外护理专业地位不断提升与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及护理人才需求预测,说明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好,且世界性护理人力资源短缺严重,学生毕业后出国就业机会较多。让学生充满希望与信心。
1.2多渠道开阔视野
为了加深学生对护理专业的理解,通过见习课或集中教学实践课组织学生到现代化医院参观,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过程,感受工作氛围;不定期邀请护理专家讲授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了解护士工作情况;开展学习讨论会;所有新生均需进行护士仪表、行为规范的训练与考核;观看卫生部录制的有关护理专业的教育宣传片。让学生有学习的动力。
2、加强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2.1更新教育新观念,适应教师专业化的需要
护理学科发展日新月异,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层出不穷。为了跟上护理学前进的步伐,教师在授课前坚持集体备课和学习,讨论护理理论及操作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教学改进方法,实现教师教育观念转变,要变“标准件”型教育观为创新型教育观,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传授知识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为保证课堂教学不与临床应用脱节,教师应轮流定期到临床医院进行临床实践,以强化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提高实践技能;要经常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以使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技术等跟上时代步伐,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发展。
2.2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教育教学应全面开发每个人大脑中的各种智能,给每个人以多样化的选择。这种教学观就是针对不同的智力特点、不同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有所不同。承认学生掌握领会知识是艰苦的脑力活动,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学生。教师要使自己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富有创意的学习应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使护基课堂成为学生发展个性、焕发生命力的神圣殿堂。
3、教学方法的改进
3.1多媒体教学组合,丰富教学手段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特点是职业性明确,应用性较强。因此利用现代化视听手段,充分运用各种教学媒体(网上资料、多媒体课件、电视、幻灯、录像、投影、模型等)来辅助教学,增加教学容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既开阔学生视野,诱发学生想象,使课堂更生动、直观、精彩;也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所从事的职业的了解和熟悉,增加了感性认识,同时在教学当中进行示范性教学,师生分别做操作演示,以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其实际动手能力。
3.2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实用性知识
更新《护理学基础》的教学内容,避免各章节内容出现交叉重叠现象,准确、及时、充分地反映本课程的最新成果和临床护理发展动态。为了让学生实习及毕业后能尽早适应临床工作,在教学中,对一些新知识、新技术以及有关伦理道德、卫生法规等内容进行补充讲解。如、医疗护理文件书写的有关新要求、医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的新进展、压疮治疗的新方法、医疗事故处理的条例等,通过多媒体等形式展示给学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3运用情景和角色扮演,开展师生互动式教学
教学中注重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确立“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体现人文关怀。对有些内容设置情景,角色扮演。
3.4抓好技能训练,加强考核力度
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最根本的特色,力求用最先进的设备、教学设施和手段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我们按照广西区卫生厅印发的技能训练标准,在时间、操作程序和质量上严格要求。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接受严格、规范而有系统的职业训练,包括从最简单的基本功训练到学会操作使用现代化设备等,力争使学生在就业前就能学到一门从业技能。这也是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270-02
《护理学基础》作为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对护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是《护理学基础》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目前《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是演示法和练习法,然而由于《护理学基础》实验项目多、耗时长,单纯的演示和练习,很难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提高《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作者对《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现状综述如下。
一、《护理学基础》实验设计方法
1.一般性实验。《护理学基础》不同实验的设计与实施会有所不同,一般性实验适合单一项目的操作训练,实验设计方案可以由老师先介绍教学目标,学生观看录像,再由老师示教,学生回示教后并分组练习,期间教师巡查,最后再总结评价。
2.自主设计性实验。自主设计性实验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指定实验条件和目的,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方法、选择实验器材、拟订实验操作程序、实施操作程序、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并报告的实验。邓仁丽等通过对护理系本科生“静脉输液”自主设计性实验前后教学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护理实验教学方法、实施形式等内容,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推行素质教育提供参考[1]。
3.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是指教学中由护生对已有的结论做出评价,对实验过程进行质疑,通过对阅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的加工,重新设计较为合理的实验过程、释疑及交流结果的一种实验教学。崔玉霞等采用探究性实验教学方法,提高了护生学习兴趣,培养了护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探究、实验意识等方面都有其优越性[2]。
4.综合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是指学生在具有一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运用课程的综合知识,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实验设计方法[3]。护理综合性设计实验是以护理学知识为基础,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主线,模拟临床真实案例进行护理的综合实验设计方法[4]。
二、《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method of instruction)是师生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的总称。它包涵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方法[5]。
1.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实物、教具作示范性操作、实验等来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方法[5]。演示法普遍应用于《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是教师向学生展示操作步骤的重要手段。
2.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某些动作或活动方式,以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5]。任何的《护理学基础》实验都离不开练习法,动作技能要通过各种感官同时作用,要经过大量练习获得,所以练习法是《护理学基础》实验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
3.角色扮演法:是运用表演和想象情境,启发及引导学生共同探讨情感、态度、价值、人际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所学得的经验和技巧易迁移到类似临床情景中有利于学生角色转换和角色适应[6]。角色扮演教学法让护生亲身扮演、亲身体验,还原临床场景,缩短课堂与临床的距离,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助于临床实践能力及科研意识的培养[7]。
4.情境教学法:是以简单的形式仿造某些真实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与真实情境相似的事件。雷蓉等采用病案导入-情景模拟教学法,根据实验内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并设计相应的情景,课前一周将案例交给学生.学生根据情境分组讨论.设定角色分工、扮演等。研究发现情景模拟教学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8]。
5.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是一种以临床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目的,以引导学生自己把握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多采用小组讨论式的教学组织形式。罗先武[9]将PBL教学法应用于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调查结果显示PBL技能教学有利于护生操作技能的掌握,培养护生的综合能力,缩短了技能教学与临床实践的差距。
6.目标教学法:是以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依据,以设置具体、明确、可操作、可测量的教学目标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开始时,向学生提出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目标要求,以目标为导向,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7.体验式教学法:需要学生亲身参与、经历和体验,需要他们自己在行动中概括总结的教学方法。包括实践层面的亲历和心理层面的亲历[10]。穆国霞等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先让学生模拟体验,再让学生真人体验,体验结束后老师和其他护生将信息及时反馈给扮演的护生,以加深其印象[11]。
8.多样教学法:将两种以上的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中,称为多样教学法。龙霖等通过对“本科护生对《护理学基础》实验项目及教学方法的态度及需求”的研究,显示75.18%护生选择多样教学法,11.46%选择单纯的情景教学法,仅有0.48%的护生选择传统教学法,可见多样教学法最受护生欢迎[12]。
三、《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组织形式
1.一般性教学组织形式:采用“护生观看录像一教师示教一学生回示教一护生练习一教师巡查一教师总结”的形式组织教学。一般性教学组织形式是《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最基本、最常用的组织形式,但教学中只使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容易造成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窒息了护生独立思考的空间[13],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结合以下教学组织形式效果更好。
2.特色性教学组织形式:崔玉霞等选择探究性实验设计方法组织教学,教学中先展示问题,提出假设,然后进行实验探究,最后得出结论[2]。何利等选择设计性实验教学,采用操作前准备、课堂实施、实验小结分段组织教学,在课堂实施环节,先由各小组将自己的设计方案提出,老师给予评价与分析后再组织教学[14]。穆国霞等采用的体验教学过程为:先设计情景,然后学生实践体验,体验过程中教师对不正确操作予以纠正,学生谈论感受、互相交流体验心得,最后教师对整个实践过程评价、总结、归纳[11]。杨艳红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培训小教师,教师先利用课余时间培训小教师,让他们在练习中起到小教师的作用,这样既能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商亚娟等采用分组竞赛法,即在教学的最后环节组织小组竞赛,由每组推选一位本组优秀者代表小组参与竞赛,评选出最优秀的小组,给予平时成绩加分的鼓励,最后教师总结、归纳和评价。分组竞赛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激发学习兴趣,增进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形式多样,只有针对于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地组织教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邓仁丽,段佳忠,江智霞,等.自主设计性实验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7):611-612.
[2]崔玉霞,邹继华,孙建玲.探究性实验教学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9):2434-2436.
[3]姜丽萍,杨哗琴,姜文莉,等.护理综合实验教学[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8):739-740.
[4]袁义厘,孙建玲,高井全,等.《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61-362.
[5]姜安丽.护理教育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
[6]贾海燕.角色扮演在实习学生岗前培训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2(03):14-15.
[7]李青文,谭冬梅.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方法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23):92.
[8]雷蓉,赵莉,龙霖,等.病案导入――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4):2923-2925.
[9]罗先武,姜小鹰.护理学基础技能教学中PBL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教育,2007,4(2):74-76.
[10]张青云,方相林.论体验教学的认识及其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0):54-56.
[11]穆国霞,白彩锋,李玉香,等.体验式教学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09(3):265-266.
任务驱动教学法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创建真实的任务驱动情境,形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本次研究为了提升护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效率,探究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流程报道如下[1]。
一、一般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于云南省昭通卫生学校(下文简称“本校”)2015年入学的中专护理学生中随机抽取80名学生作为研究样本,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为40人。对照组包括女生36人,男生4人,年龄:15~19岁,平均年龄(15.05±1.74)岁。观察组包括女生35人,男生5人,年龄:14~19岁,平均年龄(14.75±1.38)岁,两组学生均为初中毕业入学,在年龄、性别和文化基础方面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二)方法。两组学生选用相同的实验教材,并于同期进行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教师讲授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为学生演示实际护理操作实验流程,包括口腔护理、无菌操作、导尿术、鼻饲法、肌肉注射和进静脉输液等内容,并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予以适当的指导。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教学内容相同,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具体教学步骤如下。1.准备阶段。教师在课程开始前的三个月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详细步骤和实施路径,制定完善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案,并在开课前对观察组的学生进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育,形成任务驱动教学方案顺利实施的良好基础。2.实施阶段。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对课程的基本内容进行讲解,在讲解完毕后提出教学任务,学生自主结成学习小组,分析教学任务,推选出组长对讨论结果进行适当分析和讲解,并在实验过程中自主学习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而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教师应予以学生4课时的练习时间,最后对其导尿术和静脉输液操作技能进行期末考核。(三)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学生的期末操作考核成绩,包括导尿术和静脉输液的平均成绩。(四)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处理,一般认为P<0.05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通过将对照组和观察组学生的期末操作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可知,对照组学生的期末操作考核成绩远远低于观察组的期末操作考核成绩,由此可见,任务驱动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两组数据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任务驱动教学法富有趣味性,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通过将学习任务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对护理学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良好掌握,激发学生的自我成就感。基础护理学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性,因此,教师应在对学生护理学理论知识进行掌握的基础上,加强对护理学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教学。通过加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验课程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克服传统教学法的弊端,提升学生参与课堂实验的热情,为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形成良好的基础保障。因此,教师在护理学基础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巧妙创建任务的真实情境,使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进行针对性的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团队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明确护理操作流程。实践证明,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到护理学基础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热情,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促使教学方式由教师“一言堂”向互动式教学方式转变,有利于学生对护理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学生的护理技能。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学生的期末操作考核成绩远远低于观察组的期末操作考核成绩,由此可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利于巩固学生的护理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护理专业操作技能,值得被广泛借鉴和参考[2]。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能够提升护理专业学生对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促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断增强护理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护理学基础教学方法
1.1 提高护理学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教师必须爱岗敬业,有积极进取的心态。要求“精师艺、立师德、铸师魂”,实现自我超越,还应有“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观念。教师必须要丰富自身的阅历和经验,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提高护理教学的教育教学能力,努力掌握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以自身的提高从而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率。
1.2 教师要学会把握课堂节奏
心理学认为人的注意力及接受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一旦超过这个度,人就进入了疲劳状态,如果这个时候教师还继续讲重点课程,学生就无法很好地吸收理解,还有可能产生抗拒学习的心理。因此,护理学基础教学方法必须适应学生接受的特点。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所教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方法,如重难点就着重讲解,该举例的地方就举实例等。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3 巩固学生专业思想
专业思想教育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是高职护理学生成才的方向标,是促进学习的有效动力。护理学生对其所学专业的认同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有其他人对他们的影响,也有自身内在因素的影响。但总的说来,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最大的。
专业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在教授护理学基础中教师要把对护理专业的热爱和对护理专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连同教学内容一起传授给学生。
1.4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师来讲是很重要的。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后,学生喜欢你的同时也会自然而然地喜欢你所教的这门课程。在课间,和教室里的女孩子聊天,寻找共同话题,缩短和学生之间的差距,赢得学生的喜爱和信赖,从而提高她们对护理学基础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2 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2.1 演示法
演示法主要是指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或者是直观教具、操作教具的方法和步骤等等。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边讲解边演示操作,学生边看教师演示边学习。演示这种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对教材中的文字印象更深刻,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丰富视觉效果,形成更正确的概念意识。但是教师在使用演示法时也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在演示的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确演示的目的和要求,还要让学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第二,教师在使用演示法时,要找最佳的演示环境,保证学生都能看清演示。第三,要计算大概的演示时间,要与授课时间相吻合。如果在一上课就演示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如果太迟演示有可能还没演示完下课时间就到了,还会给学生一种课程内容没上完缺乏逻辑性的感觉。所以,要合适安排演示时间,在演示完后,将教具及时收起来,方便下次再用,也为了不影响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2.2 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主要是指各种相关活动的场景,运用情景和角色扮演,开展师生的互动教学。在实践操作(下转第162页)(上接第123页)中设置情景,结合各种案例,让学生利用角色扮演进行操作练习,从而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在课堂上,教师引出案例时,要将学生引入如身临病房中病人床前的情景,从而进行情景教学。教师首先进行示范整个实践操作流程,然后将学生分成几组,每组三四个学生,每个学生将自己置身于病例中,分别扮演“护士”、“病人”、“病人家属”等角色。在扮演过程中,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心态的“病人”或“病人家属”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而扮演“护士”的学生要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回答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在整个教学中,教师来回巡视,看每组学生表现如何。学生在扮演中有什么疑问也可以当场提出,教师给予解答。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进行换位思考,以此来提高护理技能和对护理的感悟。进行角色互换扮演形式,使学生既能体验到护士的责任,又能体验到病人当时的感觉,从而能更好地体贴关怀病人。
2.3 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主要是指通过多媒体的文本、图像、声音和动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也可增加学生对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文字变成图像和动画形象、直观,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吸收和记忆。加强多媒体的教学,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影音技术引入实践教学中,能充分拓展教学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加强了教学效果,同时也解决了不同时间地点对学生学习的限制。
2.4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选个别有代表性的案例在课堂上进行分析。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中,然后引导学生对病历进行分析,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教师先让学生自己想,等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后教师来做点评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分为四个步骤:教师呈现案例,学生进行讨论,学生集中发言,教师进行最后总结。有多种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问题,以此来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5 实验操作竞赛教学法
实验操作竞赛教学法的目的在于鼓励和激励学生学习,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以防止学生出现学习疲劳和学科知识太多导致遗忘。在学过几个章节的实践教学后,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巧时,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实验操作竞赛。课堂上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个小组长,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根据教师在课堂上出的题目进行实验竞赛,几组学生做同一组实践操作。一组同学在做的时候,教师和其余同学观看操作,全部操作结束后,教师按照各个组的知识运用,操作能力,完成结果评分。由学生自己指出自己的不足之处,最后由老师点评,评分得出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标准。实验操作竞赛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对护理学基础学习的积极性和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同时也能巩固学生的学习知识和技能掌握能力。
3 总结
总而言之,护理学基础教学过程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随着护理观念的转变,护理学基础教学方法也要不断完善,每个教师都要寻找到一个最适合本班学生学习的方法。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的综合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高珍亮.自主型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医学信息学,2010.23(6):1804-1805.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难点
ProblemsandMethodsinthePracticalTeachingofBaseicNursingSubject
Abstract:Thebasedpracticalnursingteachingbecomeanimportantroleinnursingstudentsteaching,butthefactthatthenomalteachingmodelcan''''tgettheneedofthesociety.thispaperpointoutsomeproblemsinthenursingteachingandalsopointoutsomewayslikesimulativesickroom,simulativework,roleplay,talkingandsoontoimproveteaching.
Keywords:Baseicnursingsubject;Practicalteaching;Problems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人才应具备的核心知识,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培养现代化的护理人才不仅要掌握基本护理操作,更重要的是结合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去适应现代化医院的要求,实践教学是护理教育的核心,其对学生的职业化、社会化发展有重要作用[1,2]。较高的临床实践能力是新时期对护理人员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高适应素质为目标不断改革和完善护理学基础的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使该专业适应新时期形势发展,造就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1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护理学基础的实践教学一直处于较简单的技能操作训练状态,设备简单,内容单一。总体水平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上徘徊,远远落后于现实医院护理工作的状态。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内容单一落后,以简单的重复训练为主
实践课教学内容受传统护理思想制约,内容陈旧,一般主要涉及铺床、注射、无菌操作等,与临床先进的操作技术严重脱节。通过重复练习,学生只能掌握最基本的几项操作。这样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更谈不上适应临床需求。
1.2实践教学以教师指导为主,方法陈旧单一,模式机械呆板
教师在课前准备好用物,课堂上面面俱到,无所不包地演讲,演示。目前这种“手把手”带徒弟式的教学方式仍在广泛使用[3],学生课前不预习,不思考,只是完全按照教师的讲解被动地模拟。依赖性较强,满足于熟练基本动作,这样的教学比较单调,缺乏活力,束缚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1.3实践教学中涉及的知识单一
近年来,护理学发展迅速,在理论和实践中加入很多人文、社科及专科技术。但这些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反映太少,学生感到课本上的许多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并未体现。
1.4缺乏一个相对稳定、能够深入开展实践教学的环境
一方面因为大规模扩招,导致空间拥挤,时间紧张。协调教师、学生、场地之间的时间和空间矛盾成为实践教学管理的主要难题。另一方面实践教学课时数少,只能保证基础内容而不能包容最新技术,设备短缺。从而使多种实验,特别是综合性实验的开设比较困难。
2优化实践教学的基本目标和整体思路
为彻底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全面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我们以明确目标:确定优化实践教学的基础目标,即通过模拟病区、模拟查房、角色扮演、小组病例讨论等形式使学生能将基础理论技术的应用能力接近临床的实际要求。
2.1优化实验室结构
将现在临床上常见病区模式搬入实践教学室,实践教学室配备的用具及仪器设备应随临床的发展及时更换。建立护士站、ICU病房、普通病室等使其构造尽量接近临床实际。
2.2优化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中必须转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发挥实验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始终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担当主角。学生只有亲自分析、亲自总结问题才能清楚自己需要掌握的知识。
2.3优化教学方法
在教学教师主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问、讨论、角色扮演等来提高教学效果。
2.4合理利用资源
采用循环轮转方式尽量满足实践教学的时间要求,周六周日全天开放实践教学区,供学生进行基础的操作训练,安排老师轮流值班,并且可以在教学医院选拔临床优秀护士作为实践指导老师,安排学生定期临床见习、实习。
3能力培养
实践性教学室基础护理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应用于实践,又如何通过实际操作来促进课堂内容的掌握,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实践教学老师必须考虑的问题,经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注意实践内容的渐进性,实用性及综合能力培养
增加综合实验是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要求,是实验内容改革的指导思想。考虑学生能力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所以应先开展基础性试验,再逐步增加内容过渡到综合性实验。实践教学老师应对社会医院进行调查,将现有在临床上常用护理技术和手段进行分析调整后加以引进,设计出符合实际的实验内容及技术,并对国内外护理的一些新发展管理知识引进。
3.2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时,应强调学生的早期参与[4]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即在教师讲授前,将该项操作所涉及的重点和难点变成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预习,不懂的地方主动查找文献、图谱、资料等[5]。采用开放式小组互动性式让学生从操作过程中通过自学、探索和总结,学习如何解决问题,来培养其临床综合能力。并在团队和协作精神、职业道德、沟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等方面的提高更为突出。这一结论已被国内外许多教学改革研究证实[6]。还可采用情景教学法,即在模拟病房内采用角色扮演,将护生礼仪、人际沟通知识贯穿其中[7]。内容根据教学目的设定,准备一个接近真实的环境,各个角色由学生扮演,有扮演护士,有扮演患者及家属的。例如健康教育,担当患者或家属的同学提前设计问题,护士根据患者或家属的提问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述,结束后由小组其他同学进行评判,最后老师给予讲评指导。通过模拟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技术操作能力及应急应变能力等方面。还可采用小组病例讨论法。由小组内学生收集一份典型或手术病例。由一名同学汇报病历内容后,小组同学针对患者实际情况探讨需要进行的护理操作及操作中对于此患者具体情况应注意的事项进行分析,总结后由教师进行讲评指导。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教学法。CAI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方式,具有文字、图像、声音、录像等手段,操作简单,直观性强,弥补了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的单调教学不足[8]。将CAI引入实践操作示教,可以购买成品课件,也可以由老师将操作过程制作成课件,反复观看其中的重要环节,既克服以往学生在教师示教时看不清楚的缺点,又可对在操作中遇到的疑问,通过它及时准确地到解答。
3.3完善评价
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建立严格的考察考核制度,对能力的判断,以开放的灵活多样的考察为主,对临床能力的考核可以分为两部分:在标准模拟病房的考核及实习基地的考核[9]。在新的医疗形式下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得护理教育面临新的挑战,需要教师不断改革教学思路拓宽教学内容,特别是对新护理理念的掌握。加强护理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发展护理事业作了良好铺垫。
参考文献:
[1]HowkinsEJ,EwensA.Howstudentsexperienceprofessionalsocialization[J].InternationalofNuesingStudies,1999,35(1):4149.
[2]WindsonA.Nursingstudents,perceptionsofclinicalexperience[J].JournalofNursingEducation,1987,26(4):150154.
[3]张霞.影响中专护理临床教学质量的几个因素[J].中华护理教育,2004,1(2):7374.
[4]陈志英.试探基础护理教学中的护生素质教育[J].山西护理杂志,1999,13(4):163164.
[5]杨晓莉,苏永静,顾妙娟.基础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设想[J].中华护理教育,2004,1(2):7577.
[6]李泽生.“以问题为基础”的教育模式毕业生特征与优势分析[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2,23(4):1013.
护理学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现代化学科,而实践课有助于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增强独立性和创造性,促进人格的独立发展,提高角色应变能力,学会关心和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学生可以通过临床这一重要社会场所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长久以来,我国护理教学多滞后于临床实践,造成学与用的脱节。通过大力拓展新领域,加大各教学环节实践力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和综合素养。
1.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
1.1实践教学的方法
实践教学方法就是师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实践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而教学内容则是其中的灵魂,只有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系统融合,才能体现教学价值所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的主要方法有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1.2实践教学的内容
实践教学内容是实践教学的核心所在,无论教学方法如何迥异、教学媒介如何不同,都是为了使实践教学内容更好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实践教学内容的精华。随着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新技术、新方法不断革新,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拓新,适时淘汰陈旧内容,才能让学生跟上时展的步伐。
1.3实践教学的媒介
“媒介”多泛指“任何用来传播知识的通讯手段”,不仅包括各种教材和参考资料,还包括模型、投影仪、摄像机、计算机等视听辅助设备。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体现出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时的人文关怀,潘一楠[2]等人通过多媒体操作平台,让学生进行虚拟练习。结果表明,经过新型媒介练习后,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人文素养均有较大程度的提升。
1.4考核内容与方法
考核内容应该是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和综合能力的集中反映。无论采用哪种合理的考核方法,考核都只是促进学习的一个手段而已,目的都是通过考核检验教学效果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以此为契机,总结经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1.5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一整套评价方案的核心所在,是人们价值观的反映,可以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努力。过去长时间以来,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的考核过于死板,培养出的学生大多只会机械性的操作,不懂得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缺乏创新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将是高等护理教师研究的方向之一。
2.实践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2.1转变现代化教育观念
转变现代化教育观念,要注重将学生培养成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的、为促进护理工作发展的新一代医学工作者;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参与和自我教育意识,使其成为自我发展、不断拓新的医学界生力军[3]。
2.2明确实践教学目标
教师明确教学目标的过程即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的过程。教学过程就是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帮助学生向着教学目标规定的方向逐步迈进。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过程既注重对学生护理操作基本技术的讲授,又注重对学生相关理论知识、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临床思维及应变能力等的指导。
2.3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
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内容多、时间紧,要想在有限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放弃偏门别类的教学内容,选择简单新颖实用的实践项目。同时,还应注意及时对国内外护理学基础的新技术、新观点进行适时补充讲解。此外,在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基础上,可以对教学内容的顺序做微小的调整。
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重点是突出对不同层次学生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性教学方法包括小组合作学习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动作技能迁移法、角色置换法等。
2.4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
由于课程的特点,大部分实践教学多在实验室完成,为了缩短日常实践教学与实际临床工作的差距、尽快提升学生从校内学习到临床工作的转变效率,应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建设,有条件的还可以建设模拟医院等,使学生进入实验室就如同进入病房一样,时时以医院护士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就培养学生的严谨性与实操能力。
2.5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和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改革主要涉及以下三项:(1)建立客观的评价标准;(2)改革考核方法;(3)运用多种评价形式。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2.成立护理技能培训社团
我校为全面提高护生的护理实践技能操作水平,专门成立了护理技能培训社团,社团成立以来,为广大护理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展示自身才能以及提高护理操作技能的平台。组团成员由学生自主报名产生。每周安排专任教师进行两次培训,其余时间成员自主训练,充分调动了学生苦练基本功的积极性和热情。社团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参加社团的护理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相互合作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及护理技能操作水平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3.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作为护生学习临床护理实践的重要场所,近年来,我校加大了对原有实训基地的建设,先后投入大量资金为实训基地配备了大量的实验设备。很大程度上使我们的实训基地环境更加接近于临床工作环境,为推进护理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持。护生可在实训基地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技能训练及考试。
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便在于是否拥有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点,而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关键则在于教师[2]。4.1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目前本校的护理专业教师,主要毕业于普通高校护理学专业,在从教后基本长期处于学校工作中,缺乏临床的实践经历和经验,长期脱离临床医疗,面临知识老化和护理经历欠缺问题。我校通过引进和聘请临床兼职教师,补充教师临床经验不足的劣势,构建了一支具有高素质、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这样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则更有利于护理教学质量的提高。4.2选派教师临床进修临床进修一直是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途径,我校会定期安排护理专任教师到三级甲等医院进修学习,了解临床护理工作新动向、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并且将之应用于护理学基础的教学中。通过进修学习,护理教师的教学素养、教学水平及科研能力各方面均有所提升,对护理教师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总之,在护理学基础教学改革中,我们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作为终极目标。我校护理学基础教学的改革已实施并初步取得成效,充分体现了发展全面素质为基础、提高综合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思想。
作者:尹婕 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