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5 17:07:5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劳动教育具有的特征与属性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以美辅德。
美育可以促进人的道德的形成,达到美与善的结合,增强道德教育的效果。通过美的教育与美的影响,可以使个体的道德习惯和信念理想构成个体的心理动力,继而转化道德行为,让审美与道德浑然一体。如:通过对自然美的鉴赏,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祖国山河的绚丽多姿,一股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就会油然而生,进而激励自己为使祖国变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学习;通过对社会美的鉴赏,感受体现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新人新事新风尚,从这些美的典型身上,看到真善美必将战胜假丑恶,激励自己更加自觉地抵制不良风气、弘扬正义。这是以美辅德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二)以美益智。
美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感知和想象能力,达到美与真的结合,促进其智力的发展。通过美育可以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和求知欲,把学生带到丰富多彩的知识海洋和艺术宝库中去,促进其掌握知识,把理性内化与自我感知结合起来,把群体的合力结构转化为个体的自由直观,开启和疏通由认识真理走向创造发明的思维通道。如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运用“美学的、直观的”方法研究相对论;麦克斯韦运用对称形式的美的欣赏观纠正了法拉第的电磁理论等。同时,通过美育,在形象生动的直现的感知下,不仅可以使学生注意力稳定,而且能更主动深入细致地观察和思考,增强对科学文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推动他们去进行科学研究。
(三)以美健体。
美育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并运用对美的感受,促进体态、体能的协调发展,达到美与健的结合,从而促使学生体态健美的发展。一方面,体魄的健美是人的和谐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体育训练可以使人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速度耐力和技巧,具有发达的肌肉和匀称健美的身体。另一方面,通过各种运动,人的内在活力和生命力在形体的敏捷与力度、灵活与协调中充分展示出来,显示出人体特有的朝气、蓬勃向上的精神气质,具有特殊的魅力,透出独有的审美体验。
(四)以美炼人。
劳动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培养对劳动的审美态度,培养把劳动作为体力与智力游戏来享受的情趣,从而使劳动变成人们的第一生活需要。马克思有句名言:“劳动创造了美。”[1]美产生于劳动。人们的美的观念和美的创造,最初就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人们在劳动过程中,认识和改造世界,显示着人的本质力量,这本身就是美的表现。可以说没有劳动就不会有人类美丽的外表形象,也不会产生诸如梵?高的《加歇医生的肖像》、《向日葵》,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等世界名画,更不会有我们今天舒适的生活环境。而且通过劳动,提高了人们对劳动的认识,也就提高了对审美的认识。而从深层意义上讲,劳动锻炼了人的体魄,美化了人的外表形象,同时也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美化了人的心灵世界。
二、促进人的和谐
和谐之人是一个多种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统一体,主要包括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其中,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身心素质是保障,审美素质是关键。因此,审美教育实现与否,关系到和谐之人的培养。审美教育是通过审美观念的树立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来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其整体素质,从而造就一代全面发展的和谐之人。具体来说,审美教育所构成的审美素质对人的其他素质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道德素质。
美育对陶冶人的情感,塑造人的灵魂,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有着特殊的功效,表现为以美储善。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感情和信念端正。”这是由美育的情感性特征决定的,人的任何道德行为,都受内心指令的控制,一切道德规范,只有当它成为人们自己的内在信仰和要求之后,才能自觉地在实践中付诸行动。
(二)文化素质。
文化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是作为社会有用之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而美育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增长见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表现为以美启真。一方面,它可以激发人们追求真理、掌握知识的情感,开发人们的智能。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美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人一旦具备了高度的审美能力,对美就会有着不懈地追求,因而引发出种种想像、联想、幻想和创造的欲望。
(三)身心素质。
身心素质即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简称,身体素质强调健康的体魄,心理素质注重健康的心灵,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灵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而美育可以促进这一内在一致性的提升,达到以美促体,以美养心。在美育活动中,人们会因欣赏美、感受美而心情舒畅、心旷神怡,这种心意状态会使人血脉顺畅、经络通达,从而有助于身体康健,体质增强,人们的性格、气质等也会得到塑造,达到身心和谐的美的境界。如:欣赏自然美,大自然胸怀的博大宽广,会强烈地感染于人的内心,使人更加热爱生命,同时让人感到世俗名利的渺小,从而使人摆脱烦恼,心灵净化,趋于高尚。同时,在美育活动中培养出来的形体美观念,也将使人们对自身的体能有所认识和感悟,这将有助于体能的开发和形体美的创造,从而达到身心健康、形体矫健,散发出青春的活力。
三、促进社会的和谐
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其核心和实质在于“和”,“和”则为美,其直接表征是实现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而要实现和谐统一最关键的因素是要通过审美教育,特别是要以审美的人生态度,也就是以和谐发展的态度、亲和的态度去对待自身、他人、自然与社会,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与他人、自然、社会的和谐与协调发展。
(一)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身。
美育能使人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身,从而建立起一种审美化的身心关系。人类在长期的发展中较少地关心自身,极少地关心自身的心理与人格的发展,因而导致精神危机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疾患。“如果人类再不更多地关爱自身,特别是关爱自身心理与人格的健康,人类的焦虑症、忧郁症的蔓延将远远超过癌症与艾滋病的危害。”因而人类必须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身,使自身、特别是心理与人格得到和谐协调的发展。而心理与人格和谐协调发展的核心是提升人的内在情感力,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五种品格的塑造:一是善 良,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自然;二是进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三是宽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四是谦虚,虚怀若谷,言行谨慎;五是淡泊,要淡泊名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坚持眼前与长远,现实与理想的协调统一,不断超越自身的发展状态,这也是实现幸福而完善的人生的必要前提。
(二)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他人。
美育可以使人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他人,从而建立起一种平等友爱的伙伴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但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是在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相互关系,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如果一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关爱、宽容和诚信,社会充满冷漠、冲突,甚至仇恨和暴力,那么即便是繁华的都市,也会显得“花无香,鸟无情”,人就如同置身于感情的沙漠之中。因而人类必须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他人,多一份沟通少一些误解,多一份信任少一份猜疑,从而抛弃人与人是兽性关系的自然主义理解和他人是地狱的灰暗的存在主义理解,建立起人与人是平等友爱的伙伴关系的人道主义理解。这种人道主义理解就是一种审美(同情)的精神,是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真正平等、和谐、友爱的关系。
(三)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
美育能使人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从而建立起一种审美化的天人关系。众所周知,人类只有一个自然,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类并没有把握人与自然应有的关系,而是处于一种对立状态,由恐惧、征服到掠夺、破坏。只是到了新世纪初,人类才逐渐认识并体会到人与自然应该是一种和谐发展关系。而这一认识的最大体现就在于以审美的态度去对待自然。因为自然是孕育人类之母,人类生存发展之本。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这是人类与其祖先、子孙后代共有的家园。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由对立走向和谐,由敌对走向审美,从而实现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除此之外,还要学会欣赏绮丽美妙的自然美。美育就是这样以它的特殊“教材”――自然作为审美对象,诱导人自然而然地获得优雅的审美态度,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1世纪中国社会正在迅速进步,但是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而创新首先得从教育抓起,无论是从实现现代化的角度,还是从接受知识经济这个新时代挑战的角度,创新教育都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1.创新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
以培养人的能力为根本,把个体的地位、潜能、利益、发展置于核心地位,充分体现人的主体性。
2.创新教育是一种健全人格的教育
它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3.创新教育是一种交融性教育
创新教育能开发人的创新意识,活跃人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是培养学生的人性和灵性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风格,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教育。
二、知识经济及其特征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形态,它以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以不断创新为灵魂、以教育为本源。
知识经济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智能化
知识经济是以人才和知识等智力资源为资源配置的第一要素,依托于人的脑力劳动,技术和知识成为新的财富。知识经济时代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资本,而是智力资源。知识成为生产力竞争和经济成就的关键。
2.信息化
信息化和网络化把世界连成一体。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疆域逐渐模糊。信息网络被广泛应用,为世界经济全球化创造了必然的条件。
3.知识产业化和资产投入无形化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信息等智力成果为基础构成的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无形资产的核心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和其他无形资产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商品的属性。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资本,特别是在企业资产中,无形资产所占有的比例将不断提高。
三、创新教育如何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
教育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具有突出作用,尤其是创新教育作为知识的生产过程,其发展水平、质量,既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知识总量的积聚能力,又决定着一个民族的知识进步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教育的发展必将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创新教育要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必须做到以下两方面:
1.教师方面
(1)教师应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学高为师,道高是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起到模范作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引导学生把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内化于人的身心,升华为稳定的品质和素养。
(2)当代教师应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三个方面:专业知识、文化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完成各门课程所规定的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丰富的文化知识将增强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建立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足够的教育科学知识有助于了解教学的客观规律、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3)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知识经济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更完善的规定:理解和运用教材的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观察了解学生的能力,组织管理学生的能力等。
2.学生方面
(1)加强思想教育。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
(2)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协调发展。由于教学专业分类越来越细,许多大学生毕业后难以找到完全对口的专业岗位。知识创新频率加快,专业淘汰速度必然加快,进行素质教育成为大势所趋,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有宽阔的知识背景和更全面的素质。还需要拓宽专业知识面,改革课程结构,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需要正确处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3)课堂理论与课外实践两手抓。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利用第一课堂,传授理论知识,展开专题讨论,同时又要开辟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学术素质和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2-0043-02
艺术贵在创新,创新需要个性,世界之大没有完全相同的山峰,人口之多没有毫无差异的个性。因此,学校教育应该促进人有个性地发展,这才是教育的真正价值。“新一轮基础教育是课程改革致力于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而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个性的教育。”
长期以来,美术教学总是偏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我们认为认识学生不同的个性,努力挖掘每个人的才能与天赋,激励学生自我表达,尊重其个人体验,在艺术教育中尤为重要。当今的美术教育担当着发展人格的重任,也可以说是现代社会儿童美术活动的内在需要。
首先,美术教育过程的实施是培养具有创造个性的人才,创造力是高素质人才的主要特征。因此,美术教育应该成为帮助学生开发智力的有力的原动力,对此,在教学中,笔者进行了“儿童速写训练”的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在培养儿童建立良好的个性品质和知识结构,全方位地对全体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同时,注重智力开发和培养,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
以往的美术课,教师总是一味地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使孩子们原有的好奇心就这样被扼杀了。但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利用儿童好奇、好问的心理特征,引导儿童细致观察,善于思考,抓住事物特征,观察事物局部,在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那么学生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就能够享受自主活动快乐的“高峰体验”。针对这一特性,笔者经常拿些司空见惯的东西提出一些奇特的问题来调动他们的各个感官系统,使之同步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儿童也不例外,要能发挥自己的天性、创造力,画他们自己想画的、真实的一面。因此,教师要善于在儿童生活中抓好题材,激发其兴趣,组织多种形式的美术教学活动,让孩子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在玩中画、画中玩。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在宽松的环境中发展想象和创造,教师应大胆、开拓地设计活动。如在教学中:笔者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走向生活,去公园、菜市场写生,让学生不仅只会运用手中的笔和纸,还应学会利用自然材料创作。通过学生收集废弃物然后通过想象自己动手制作,原本不要的东西经过这么一加工就变成了孩子们喜爱的玩具或是装饰品了,使学生不仅了解了自然材料的属性,体会了生活的情趣,而且体验到创造天地是那么大,孩子们的想象创造也将变得与天地大海一样广阔。所以,教师不仅应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还要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长善极失,善于挖掘学生美术学习的独特性。就好比要将蛰伏的独特点、“闪光点”挖掘出来,需要借助于外界的刺激一样。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创设大的、轻松的活动环境,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孩子的主动性,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激发儿童充分的想象,将无形的感觉用线条、颜色、图形来表达,鼓励孩子们“异想天开”,去想象那未知世界,大胆地画出心中所想,如学生创作的“奇怪的鱼”、“多功能的立交桥”、“未来的游乐场”、还有他们创作的“水果鱼”、“21世纪的能源站”、“新式挤奶器”,等等,都充满着孩子们美好的愿望与创造。所以,教师要多留给孩子一些想象的空间,并保护这些宝贵的想象资源是尤为重要的。
在想象、创造的同时,培养孩子们广泛的观察能力,积累感性经验、合作能力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交际能力强、接触面广的孩子,往往思维敏捷开阔,想象力丰富。因此,笔者将学生分成合作小组,带领他们走进人群,走进闹市、画修鞋的、买菜的、工作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并鼓励他们大胆地与人交往,在交往中注意观察人的言谈举止、喜怒哀乐,引导孩子发现人是活动的、是有感情的,每个举动、每个表情都表达了一种思想和感情。通过交往和观察,让孩子热爱这个生活的环境,热爱周围的人们。只有真正有了这种热情,才能使儿童产生绘画的欲望和激情以及创作的灵感。
综上所述,在美术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能更充分地发展创造思维,挖掘儿童的潜能,进一步了解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个性特点,对发展学生的独特性来说非常重要,是现代化美术教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如果用音乐来比喻传统教师是一个独奏者,只要熟悉并使用一种乐器即可,现代教师则是一个交响乐团的指挥,不仅要熟悉各种乐器特色,更重要的是能配合乐章的发展,适合引导各种乐器演奏,以充分表现乐章的优美旋律与丰富内涵。因此,这就为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多个方面提高自身的修养,从一个教书者魅力转身为一位教学研究者。如果我们多一份“教学”思悟,多一份“自然”实践,多一份“科学”探究,更多一份“专案”教研,如此,你我将“神七”般飞越课堂,体验童心灿烂的心灵原野。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一)旅游发展简史
人类旅游活动的发展历程是从迁移、旅行、旅游的过程。远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这是最古老的人口流动现象,这种迁移不免带有某种被迫性和求生性色彩。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剩余产品增多,人们开始了有意识的外出旅行。“就整个世界而言,人类有意识的外出旅行活动应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社会时期得到了迅速地发展。”(李天元),主要形式有商务旅行、帝王巡游、士人漫游、宗教朝拜等,此时旅游人数少、范围小。大规模的旅游开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产业革命,尤其是1841年7月5日,英国人托马斯·库克组织的团体旅游,标志着近代旅游及旅游业的开端。社会化大众旅游起源于二战后,由于旅游业的作用,使旅游业在众多国家和地区已经逐渐实现了由“新兴产业”向“支柱产业”的跨越。
(二)旅游定义的产生
国内外对于旅游的认识滞后于旅游现象。我国“旅游”一词出现在南朝时期,梁朝诗人沈约在其作品《悲哉行》中写道:“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 这是迄今所知“旅游”一词在中国典籍中最早的一次出现,而且在当时就有外出游览之意。而在此之前,汉语中用于表达旅游活动和旅游现象的词主要是独立的“旅”和“游”。我国被公认最早给旅行、游览下定义是唐代孔颖达,他在作品《周易正义》中解释“旅”:“旅者,客寄之名,羁旅之称;失其本居,而寄他方,谓之为旅”,“闲暇无事谓之游”,即认为旅游是在闲暇中进行,并离开常住地到异地的一项活动。
国外对于旅游定义,资料显示1811年英国《体育杂志》首次使用了“Tourism”这个词。虽然现在英文词典对Tourism的含义有不同理解,但在当时就包容汉语所说的“旅游”的意义。
随着旅游活动大众化、商业化,人们开始关注于旅游,并对旅游进行多方面研究。对于旅游定义的研究国外始于20年代,中国始于80年代。
二、旅游定义的界定
(一)旅游定义的相关研究观点
历史发展到今天,旅游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人的实践和认识是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这就决定了事物定义或定义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种发展变化的过程或是原有定义的内容逐步递加和累进,或是新旧定义的更替和变革。旅游定义也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旅游认识的深入而不断的发展变化。下面是按时间顺序梳理了一下国内和国外学者对旅游定义的研究,并对定义的侧重点给出了标示。让我们来纵观一下历史上出现的较有代表性的定义(选取了有影响力和最新的12个观点):
旅游定义的演变—国内:
1985年黄辉实旅游是一定社会条件下一种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它表现为人们为了实现新的感受为主要目的离开常住地的一种综合性的物质文化活动。
1994年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 旅游是非定居者出于和平目的的旅行和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在旅游地定居和就业。
2003年李天元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长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以及由此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2003年谢彦君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
2008年张凌云旅游是人们一种短暂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是人们对于惯常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或熟悉的人地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异化体验。
旅游定义的演变—国外:
1927年德国莫根·罗特狭义的理解是那些暂时离开自己的住地,为了满足生活和文化的需要,或个
人各种各样的愿望,而作为经济和文化商品的消费者逗留在异地的人的交往。
1942年瑞士学者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相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永久居留,并且不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1970年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正式采用,所以又称为“艾斯特”定义(IAEST)。
1966年法国学者让·梅特森旅游是一种消闲的活动,它包括旅行或在离开定居地点较远的地方逗留;其消闲的活动,它包括旅行或在离开足店地点双边的地万迟苗;只目的在于消遣、休息或为了丰富他的经历和文化教养。
1995年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是人们离开惯常居住地,到一些地方的旅行和连续停留不超过一年的休闲、商务或其它目的的活动。
1997年英国地理学者斯蒂芬·威廉斯旅游是一个综合的定义,不仅是离开惯常居住地,在目的地做短暂停留的行为本身还包括这类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以及满足旅游需求的设施和服务。
1999年加拿大生态旅游学者芬内尔旅游是一个互相关联的系统,这个系统包括旅游者和为旅游者提供的相关服务(设施、景点、交通和食宿)。
2005年美国旅游学者戈尔德耐和里奇在吸引和接待旅游和访客过程中,由游客、旅游企业、当地政府、当地居民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现象与关系的总和。
(二)旅游定义分析
1.国外的研究较早,我国的研究也已20多年,但到现在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旅游研究者从地理学家到经济学家,从文化审美者到旅游学者;研究机构从非官方到官方;从对旅游的表面描述到旅游本质的发现;从某一方面的浅薄到全方面的深刻;从概念性定义到技术性定义。各有视角,各有侧重,从不同方面对旅游定义有不同的认识,作了不同的阐释。不难看出旅游定义涉及层面广,它的二级定义就有旅游者、旅游活动、旅游业等,而现有定义就有泛化倾向——旅游者的外延界定;旅游活动的外延界定;旅游实际持续时间的界定等。定义的界定影响一个学科的建设。旅游定义的界定,直接影响旅游的学科建设方向,使旅游学的学科体系尚未完善地建立起来。最终致使旅游研究方法不到位,旅游教育中各个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都各不相同,处于混乱中。
2.在众多旅游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首先,人们出游可能源于商务、教育、交际、和平、休闲等一个或几个动机,但有一个共同点:“旅”是“游”的前提,“游”是“旅”的目的,即愉悦或说休憩。它是现在定义中趋同点。所以,笔者同意谢彦君先生的说法,即旅游本质或内核;其次,还有一个认同,即旅游是在非居住地,也就是非惯常环境下的,“尽管非惯常环境对于旅游者有着较大的吸引力,但很少有游客愿意将其转化世惯常环境。”(张凌云),体现了旅游的两大特征:异地性和暂时性;再次,旅游是非功利性的一项活动,那么反映在定义的本质属性上,它所具有的属性就是消费、休闲、社会属性;最后,旅游这项活动既然是客源地到目的地的人员流动,必然涉及到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基础设施、人员、环境,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相互间的复杂关系,即旅游的综合性。
三、旅游的鼎式定义
定义的基本特征就是概括性和抽象性,笔者认为旅游定义可能涉及到的诸如旅游产业、环境影响、社会文化现象等属于连带因素,也就是建立在旅游内核、特征、属性基础上,属于学习旅游内容范畴,不应列入旅游定义之中。
笔者认为谢彦君先生对旅游的定义性定义相对成熟,概括一下即为:
一个内核:愉悦目的;
两大特征:异地性和暂时性;
2.社会发展的现状要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回归。党的以后,我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根本的改善,由于计划生育这一国策的实施,我国目前已有5000多万独生子女,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产生的特殊群体,受到来自家庭的过分爱护与保护。越来越多的长辈把孩子捧为“小太阳”、“小公主”,过多地讲究孩子的营养、打扮、排常这些“过度”的爱,使大部分孩子变得骄奢任性,缺乏自理能力,缺少理解心、孝敬心和责任心,他们不知父母工作之艰辛,不知父母的养育之恩,有时父母行为稍不合孩子之意,就遭到孩子的斥责,甚至是漫骂。一些孩子还认为父母为自己服务是应该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也是顺理成章的孩子的这些言行。使我们惊呼:现在该是猛醒的时候了!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教育如果还不摆到议事日程,那么,我们现在在培养出来的学生将会在素质方面大打折扣,难以接受21世纪的挑战。
3.孝敬父母道德教育是中小学德育建设和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天,我们倡导的“孝”是摒弃了封建主义糟粕之后并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现代道德观念相适应的“孝敬父母”的道德观念,它具有传统美德的健康内核。我们提倡的孝敬父母强调亲爱父母之情,敬重父母之心,顺承父母之意,侍奉父母之行。
这些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是相符的,也是目前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更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时改变目前家庭中存在的孩子专横、缺乏同情心等状况,有着积极的意义。搞好孝敬父母教育,父母本身应是其直接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学校开展孝敬父母教育活动只有通过家长积极配合才能取得成效。在家庭,如果家长对子女过分宠爱、关心,必将导致其忽视或放松对子女摆脱依赖、自理生活、学会关心、帮助父母等良好习惯的培养。家长倘若纵容孩子任性、专横而不以为憾,任何时候对孩子都百依百顺,必将导致学校的孝敬父母教育成为单方面的灌输,失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这种教育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使之成为家教中经常和长久的内容。
4.对转变目前家教中的重养轻教、重智轻德的现状具有积极意义。一般来说,现在的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都希望他们能成为祖国有用的人才,也知道必须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是纵观现代家庭,由于家长的文化素养不同,教育观与方法自然也不相同。目前,对于教育孩子有两种类型的家长,一是放纵型的。这类家长,平时整天忙于挣钱或搓麻将、跳舞等,对孩子弃而不管,认为“树大自然直”。
二是严管型的。这类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虽抓的很紧,不过他们的目的却很狭隘,只不过是为了孩子将来念大学。能“出人头地”。于是家长们尽可能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请家庭教师千方百计地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这往往导致孩子在学业上不堪重负而对父母不满,有的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与父母顶撞起来,使父母感到自己的“好心”没有得到好报。这些家长在培养孩子某些技能时,忽视了对其进行良好思想品德教育、道德行为的培养,尤其是孝敬父母的教育与培养。
二、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行为的特征以及实施教育的内容
中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道德观念萌生与道德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生的道德心理发展的特点是,道德行为的情感性强,道德意志尚处于发展阶段,不够坚定,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具有不一致性。而中学生正处生理上的青春期,个体的道德心理发展虽然情感性强,但道德意志已开始在成长发展中,随年龄的增加,正逐步走向坚强,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一致水平要超过小学生。但是总的来说,中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发展滞后于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的发展。
当前,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行为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
1.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现状发展的整体水平与其年龄特点、理、生理特征基本相适应,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良苗头,许多父母的溺爱并没能赢得孩子的敬重。从心理方面来看,学生各种道德品质(包括孝敬父母品质)均处于萌生和发展阶段,虽然父母子女间的亲缘情感是学生发展孝敬父母品德的天然基础与内驱力,但仍需要通过中小学长期系统的教育培养与实践以及家庭中潜移默化的作用才能稳定形成。影响学生孝敬父母道德品质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学校教育与家庭陶冶,而社会环境对其影响较小。
2.中小学生孝敬父母的道德认识和情感水平总的来说优于道德行为,“知、情、意、行”发展不平衡,经常出现道德行为偏差。小学生的这种行为偏差主要有:不听从父母教导,常惹父母生气;在家庭生活、娱乐活动中喜欢独享独占,不会礼让父母;不能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减轻父母的家务负担。中学生这种行为偏差的主要表现有:时常顶撞父母,父母的言行稍有不随意之处,就撒娇顶撞、毫无礼让约束;对自己的事过分地“保密”,不愿让父母过问;缺少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我行我素,父母的话入耳则听,不入耳则不予理睬。
中小学生由于道德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情感色彩浓厚,其道德意志尚处于发展阶段,不够坚定,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具有不一致性。
因此,认知的一些道德,不一定就会去实施,而在行为实施过程中由于意志薄弱而难以维系,这就导致孩子道德行为发展滞后于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发展。
3.学生的学业成绩、行为方面的差异与其孝敬父母道德水平差异不尽一致。
在平时,一般学习较好的学生,有时常发生对父母不孝敬的行为,而有的差生,却在孝敬父母方面常常有闪光之处,令人刮目相看。
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发展的特征,为科学制定孝敬父母道德教育和内容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笔者认为,中小学生孝敬父母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了解父母、理解父母的道德认知教育;亲近父母、关心父母的道德情感教育;尊重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父母添麻烦,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辛劳等的道德行为教育。但由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不同,其孝敬父母的要求也应区别,其具体要求如下:小学生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听从父母的意见和教导,学会从小礼让父母;②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起居饮食,保持身体健康;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功学习,努力向上;⑤出门和回家时都要向父母有个交待,以免父母挂念;⑥要诚实,杜绝撒谎的行为,不在外面做违犯纪律的事。
中学生主要应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听从父母的教诲;②听取父母的意见,不要事事任性,尽量避免与父母有任何的隔阂,重要的事,要请父母发表意见;③帮助父母做家务,注意在家接人待物,为父母分忧;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锻炼身体;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功学习,充实自己,争取学习不断有进步;⑥随时让父母知道自己的活动内容。有事在外必须向父母做好交待。
三、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孝敬父母道德教育
对中小学生进行孝敬父母道德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它不仅需要教师在学校付出辛勤的劳动,而且要家长的配合与参与。在实施这种教育时,应采取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这种教育过程,自始至终都应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要符合少年儿童心理特征和行为现状,适时适度,防止成人化。二是实践性原则。孝敬父母道德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育,这种教育活动要重在导行,要防止空洞的说教。对于中学生来说更是如此,空洞的说教只会导致教育的失败。三是渗透性原则。教育的方式重在渗透,除课堂讲授和专项训练活动外,应多形式、多渠道地在学校教学、家庭活动中进行渗透。四是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原则。这项活动必须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必须开展家长工作,对家庭教育进行正确引导,防止学校孤军作战。
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教育具有多重属性,它属于青少年儿童道德教育的范畴,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组成部分,同时还是家庭教育、劳动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应将中小学生孝敬父母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的整体规划之中统筹安排。
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教育主要必须通过学校和家庭两个主渠道开展。在学校开展这种教育应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可以采取以下形式:
1.通过开设专门讲座与学科教学渗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平时,通过上专门课,可以比较系统地帮助学生理解孝敬父母的通俗道德,激发学生孝敬父母的道德情感,引导学生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孝敬父母的行为,使孝敬父母道德教育有序化。在学科教学中适时适度地渗透孝敬父母教育内容,这是德育的共性。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强化渗透意识,特别是在中学,由于学科较多,教材内容丰富,教师应该依据学科教材的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道德品质实际、挖掘教材中孝敬父母教育的内容,运用具体联想、展开想象、观察比较和系统归纳等多种方式进行渗透,并力戒牵强附会,做到适时适度。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唤起学生对父母真挚而强烈的爱心。
2.在学校的德育活动中渗透孝敬父母的教育。将中小学孝敬父母教育渗透到学校德育活动中去,既是这项教育的原则之一,也是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由于学校的德育活动具有鲜明的主题思想和针对性,有意识地在各种德育活动中渗透孝敬父母教育,能使德育活动收到综合性的效益。因为孝敬父母这一主题既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又可以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突破口,故只要我们选准目标,选择有利的时机,针对学生实际,通过生动活泼有趣的形式,就一定能使这一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学生家长普遍欢迎和支持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教育,但在具体操作时,家长的行动往往滞后,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就算是孝敬父母了,更有的父母不懂得自己应如何与学校配合。因此,进行孝敬父母教育应加强家长工作,密切家庭与学校联系。目前,家庭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迅速改变家教观念,杜绝家长随意打骂训斥孩子和宠得过分、爱得过浓的行为。笔者认为,首先应使孩子消除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优越感,把孩子放在与家庭成员平等的地位。要教育孩子懂得关心帮助家庭的其他成员,能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起码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尽量不给父母添负担。父母要为孩子在家庭中创造一些锻炼意志品质的机会与环境,培养他们自强、自主、吃苦耐劳的精神。其次,父母应树立和气待人、文明礼貌、努力向上的好榜样。
2.社会发展的现状要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回归。党的以后,我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根本的改善,由于计划生育这一国策的实施,我国目前已有5000多万独生子女,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产生的特殊群体,受到来自家庭的过分爱护与保护。越来越多的长辈把孩子捧为“小太阳”、“小公主”,过多地讲究孩子的营养、打扮、排常这些“过度”的爱,使大部分孩子变得骄奢任性,缺乏自理能力,缺少理解心、孝敬心和责任心,他们不知父母工作之艰辛,不知父母的养育之恩,有时父母行为稍不合孩子之意,就遭到孩子的斥责,甚至是漫骂。一些孩子还认为父母为自己服务是应该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也是顺理成章的孩子的这些言行。使我们惊呼:现在该是猛醒的时候了!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教育如果还不摆到议事日程,那么,我们现在在培养出来的学生将会在素质方面大打折扣,难以接受21世纪的挑战。
3.孝敬父母道德教育是中小学德育建设和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天,我们倡导的“孝”是摒弃了封建主义糟粕之后并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现代道德观念相适应的“孝敬父母”的道德观念,它具有传统美德的健康内核。我们提倡的孝敬父母强调亲爱父母之情,敬重父母之心,顺承父母之意,侍奉父母之行。
这些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是相符的,也是目前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更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时改变目前家庭中存在的孩子专横、缺乏同情心等状况,有着积极的意义。搞好孝敬父母教育,父母本身应是其直接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学校开展孝敬父母教育活动只有通过家长积极配合才能取得成效。在家庭,如果家长对子女过分宠爱、关心,必将导致其忽视或放松对子女摆脱依赖、自理生活、学会关心、帮助父母等良好习惯的培养。家长倘若纵容孩子任性、专横而不以为憾,任何时候对孩子都百依百顺,必将导致学校的孝敬父母教育成为单方面的灌输,失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这种教育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使之成为家教中经常和长久的内容。
4.对转变目前家教中的重养轻教、重智轻德的现状具有积极意义。一般来说,现在的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都希望他们能成为祖国有用的人才,也知道必须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是纵观现代家庭,由于家长的文化素养不同,教育观与方法自然也不相同。目前,对于教育孩子有两种类型的家长,一是放纵型的。这类家长,平时整天忙于挣钱或搓麻将、跳舞等,对孩子弃而不管,认为“树大自然直”。
二是严管型的。这类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虽抓的很紧,不过他们的目的却很狭隘,只不过是为了孩子将来念大学。能“出人头地”。于是家长们尽可能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请家庭教师千方百计地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这往往导致孩子在学业上不堪重负而对父母不满,有的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与父母顶撞起来,使父母感到自己的“好心”没有得到好报。这些家长在培养孩子某些技能时,忽视了对其进行良好思想品德教育、道德行为的培养,尤其是孝敬父母的教育与培养。
二、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行为的特征以及实施教育的内容
中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道德观念萌生与道德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生的道德心理发展的特点是,道德行为的情感性强,道德意志尚处于发展阶段,不够坚定,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具有不一致性。而中学生正处生理上的青春期,个体的道德心理发展虽然情感性强,但道德意志已开始在成长发展中,随年龄的增加,正逐步走向坚强,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一致水平要超过小学生。但是总的来说,中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发展滞后于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的发展。
当前,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行为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
1.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现状发展的整体水平与其年龄特点、理、生理特征基本相适应,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良苗头,许多父母的溺爱并没能赢得孩子的敬重。从心理方面来看,学生各种道德品质(包括孝敬父母品质)均处于萌生和发展阶段,虽然父母子女间的亲缘情感是学生发展孝敬父母品德的天然基础与内驱力,但仍需要通过中小学长期系统的教育培养与实践以及家庭中潜移默化的作用才能稳定形成。影响学生孝敬父母道德品质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学校教育与家庭陶冶,而社会环境对其影响较小。
2.中小学生孝敬父母的道德认识和情感水平总的来说优于道德行为,“知、情、意、行”发展不平衡,经常出现道德行为偏差。小学生的这种行为偏差主要有:不听从父母教导,常惹父母生气;在家庭生活、娱乐活动中喜欢独享独占,不会礼让父母;不能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减轻父母的家务负担。中学生这种行为偏差的主要表现有:时常顶撞父母,父母的言行稍有不随意之处,就撒娇顶撞、毫无礼让约束;对自己的事过分地“保密”,不愿让父母过问;缺少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我行我素,父母的话入耳则听,不入耳则不予理睬。
中小学生由于道德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情感色彩浓厚,其道德意志尚处于发展阶段,不够坚定,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具有不一致性。
因此,认知的一些道德,不一定就会去实施,而在行为实施过程中由于意志薄弱而难以维系,这就导致孩子道德行为发展滞后于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发展。
3.学生的学业成绩、行为方面的差异与其孝敬父母道德水平差异不尽一致。
在平时,一般学习较好的学生,有时常发生对父母不孝敬的行为,而有的差生,却在孝敬父母方面常常有闪光之处,令人刮目相看。
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发展的特征,为科学制定孝敬父母道德教育和内容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笔者认为,中小学生孝敬父母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了解父母、理解父母的道德认知教育;亲近父母、关心父母的道德情感教育;尊重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父母添麻烦,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辛劳等的道德行为教育。但由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不同,其孝敬父母的要求也应区别,其具体要求如下:小学生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听从父母的意见和教导,学会从小礼让父母;②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起居饮食,保持身体健康;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功学习,努力向上;⑤出门和回家时都要向父母有个交待,以免父母挂念;⑥要诚实,杜绝撒谎的行为,不在外面做违犯纪律的事。
中学生主要应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听从父母的教诲;②听取父母的意见,不要事事任性,尽量避免与父母有任何的隔阂,重要的事,要请父母发表意见;③帮助父母做家务,注意在家接人待物,为父母分忧;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锻炼身体;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功学习,充实自己,争取学习不断有进步;⑥随时让父母知道自己的活动内容。有事在外必须向父母做好交待。
三、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孝敬父母道德教育
对中小学生进行孝敬父母道德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它不仅需要教师在学校付出辛勤的劳动,而且要家长的配合与参与。在实施这种教育时,应采取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这种教育过程,自始至终都应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要符合少年儿童心理特征和行为现状,适时适度,防止成人化。二 是实践性原则。孝敬父母道德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育,这种教育活动要重在导行,要防止空洞的说教。对于中学生来说更是如此,空洞的说教只会导致教育的失败。三是渗透性原则。教育的方式重在渗透,除课堂讲授和专项训练活动外,应多形式、多渠道地在学校教学、家庭活动中进行渗透。四是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原则。这项活动必须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必须开展家长工作,对家庭教育进行正确引导,防止学校孤军作战。
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教育具有多重属性,它属于青少年儿童道德教育的范畴,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组成部分,同时还是家庭教育、劳动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应将中小学生孝敬父母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的整体规划之中统筹安排。
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教育主要必须通过学校和家庭两个主渠道开展。在学校开展这种教育应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可以采取以下形式:
1.通过开设专门讲座与学科教学渗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平时,通过上专门课,可以比较系统地帮助学生理解孝敬父母的通俗道德,激发学生孝敬父母的道德情感,引导学生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孝敬父母的行为,使孝敬父母道德教育有序化。在学科教学中适时适度地渗透孝敬父母教育内容,这是德育的共性。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强化渗透意识,特别是在中学,由于学科较多,教材内容丰富,教师应该依据学科教材的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道德品质实际、挖掘教材中孝敬父母教育的内容,运用具体联想、展开想象、观察比较和系统归纳等多种方式进行渗透,并力戒牵强附会,做到适时适度。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唤起学生对父母真挚而强烈的爱心。
2.在学校的德育活动中渗透孝敬父母的教育。将中小学孝敬父母教育渗透到学校德育活动中去,既是这项教育的原则之一,也是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由于学校的德育活动具有鲜明的主题思想和针对性,有意识地在各种德育活动中渗透孝敬父母教育,能使德育活动收到综合性的效益。因为孝敬父母这一主题既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又可以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突破口,故只要我们选准目标,选择有利的时机,针对学生实际,通过生动活泼有趣的形式,就一定能使这一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学生家长普遍欢迎和支持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教育,但在具体操作时,家长的行动往往滞后,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就算是孝敬父母了,更有的父母不懂得自己应如何与学校配合。因此,进行孝敬父母教育应加强家长工作,密切家庭与学校联系。目前,家庭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迅速改变家教观念,杜绝家长随意打骂训斥孩子和宠得过分、爱得过浓的行为。笔者认为,首先应使孩子消除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优越感,把孩子放在与家庭成员平等的地位。要教育孩子懂得关心帮助家庭的其他成员,能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起码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尽量不给父母添负担。父母要为孩子在家庭中创造一些锻炼意志品质的机会与环境,培养他们自强、自主、吃苦耐劳的精神。其次,父母应树立和气待人、文明礼貌、努力向上的好榜样。
农村学校主要是指县以下的由镇乡一级政府直接管理的乡村中小学校,其担负的主要职能是开展农村的义务教育。目前,我国现有普通中小学86?6万多所,农村约占89%,在校中小学生1亿?6900多万,农村约占74%。学校体育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国民体育的基础;农村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国民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也关系着我国新一代农民的整体素质。
一、目前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中面临的窘境
1?学校领导对体育重视不够
(1)名义上虽有校长分管体育,但实际上许多分管校长分而不管,对随意占用体育课尤其是毕业班的体育课听之任之,有些地区毕业班根本没有开设体育课。
(2)校领导对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漠不关心,只抓升学率,无视学生体育活动和身体健康状况。
(3)体育课质量基本无人关心,校领导只对文化课感兴趣,体育课可有可无。
(4)分管领导对体育课多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数年不听、不看体育课是常事。
(5)有的学校领导甚至把抓体育工作与教育质量对立起来,使学校体育工作变成了“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工作。
2?师资不足
(1)具有专科或专科以上学历的体育专业教师不足,很难保证教学质量。
(2)体育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男、女体育教师比例严重失调,女教师寥寥无几。
(3)师资培训力度不够。在农村学校,体育课一般被认为是副科,体育教师很难被列入师资培训的范围内。
(4)对体育教师的评价比较片面,体育教师付出的劳动得不到认可,不能同工同酬。
3.教学问题突出
(1)课程设置缺乏连续性、科学性、灵活性;体育考试项目的确定不够科学、灵活、全面。
(2)体育课开课率低,随意性大。大多数农村学校把体育课纳入了教学计划,列入了课程表,但名副其实的体育课开课率相当低,往往把体育课当成室外活动课,让学生自由活动,或者把体育课当成“自习课”,玩一玩,放松一下,有一名老师监护就行。尤其是村级学校,开课随意性更大,有的班主任对上体育课是随心所欲,想上就上,想不上就不上,体育课名不副实。
二、哲学思考
笔者认为,在认识上,重智育轻体育的思想依然存在;在社会评价与管理上,对农村中小学的体育工作还缺乏一
套科学规范、严格公正的评价标准和管理机制;在经济上,资金投入不足是目前农村体育教学落后的重要原因。此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领导的态度和爱好
“小城镇体育,大社会问题——来自我国小城镇学校体育的调查报告”中向我们揭示这样一个现象:校领导对体育的态度,对某个体育项目的特别爱好,也能使小城镇学校体育硬件有所变化。苏州横扇小学,校领导对体育的重视和对篮球的特殊爱好,导致了人均GDP并不被看好的横扇镇,在人均球类数指标上,超过人均GDP第一的上海中小学。
对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来说,他们已形成一条“规律性”的认识,即领导的态度和爱好成为决定一切的因素,并已内化为人们的价值取向。改革的成败竟完全取决于少数领导的态度和爱好。
改革开放,社会转型,目标是公民社会。教育是培养公民意识、走向公民社会的重要途径。当我们感叹世界文明进步的同时,审视我国的教育改革特别是农村学校体育的改革,我们也意识到公民社会的目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
2.农村学校体育改革缺乏整体性和配套性
体育,使人的生命系统按其自然本性而正常发育、成长,避免畸变伤损,圆满地实现生命全过程的预求;使生命系统按照人类社会的需求,在体质、体能、体型、体力等等方面发生合乎目的的相应变革、强化或优化,适应不同形态人的活动的需要。农村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应该是通过“五育”的整体性推进来实现的。目前我国农村学校教育的改革却偏重于智育和德育,漠视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显然有悖于教育的整体性规律。
体育是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一个系统,任何一个系统都是整体结构中各个因素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形成的综合体,如果单独一个方面,孤立起来就不可能得到发展。在农村,学校体育与农村体育构成了一个体育文化整体,但事实却是农村体育与农村学校体育属于不同的条块,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协调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3.教育政策“城市取向”,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我国地域辽阔,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大,在经济全球化、城市化、工业化的今天,我们一味地强调城市文化所代表的时代文化对农村的导向和表率作用,长期奉行的整齐划一思维模式,事实上造成了我们在教育取向上的单一化。由于教育的话语权、决策权集中在城市阶层,也潜在地使得我们的教育政策和主流话语更多地带有“城市取向”。
没有对先进理论的了解和掌握就不会有先进理念的形成,与此同时,先进的理论并不代表先进的理念,因为理论转变为理念需要一个过程。教育领域特别是学校体育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和体育教育教学的执行者必须先接触和了解理论。能不能接触和了解理论,有三个问题:第一,想不想知道?第二,从哪里知道?第三,有没有条件和办法知道?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就面临着这三个问题。今天我们的农村学校体育课堂的情形是:标准的课程,规范的教学,有力的控制,等等;学生的自由、天性、创造力就在这样的教学中逐渐丧失殆尽。在这个问题上,教育本身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三、农村学校体育改革的理性回归
农村学校体育对中国农村和农民现代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这主要体现在:农村学校体育是不可替代的教育生态环境要素;是不可替代的生活方式教育;是最具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教育方式;是最具现代性的先进文化传播器;是联结学生与自然、学校与社会的文化纽带;是促进体育文化传承,推动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后盾;是教育国际化的推进器。
1.构建主体性意识,依法教改,依法治体
李泽厚先生认为,人类通过漫长的历史实践终于全面地建立了一整套区别于自然界而又可以作用于它们的超生物族类的主体性体系。但是由于传统文化中上尊下卑思想的长期影响和现实社会体制内的等级压迫,造成了广大农民及农村体育教师主体性的缺失,使得学校体育工作和改革中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的现象经常发生,却少有人问津。学校体育工作和改革,尤其在农村,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人治。例如,对学校体育经费,《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只做了一些原则的规定,如“把学校体育经费纳入核定的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应当安排一定数额的体育经费”,“在经费上尽可能对学校体育给予支持”等。但学校体育经费具体给多少,还是有关领导说了算。张校长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就可能多给一点,李校长不太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就可能少给一点。如果体育教师胆敢提出不同意见,就用“要顾全大局”、“服从整体规划”等大话来压你,如果不服就给你“穿小鞋”,甚至搞打击报复。
要改变学校体育改革尤其是农村学校体育改革因领导的好恶而变化的局面,必须构建农村学校体育各主体的主体意识,依法治教,依法治体,真正做到:第一,完善现有的教育制度和法律,制定新的制度和法律,具体明确农村学校体育中各个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真正做到有法可依。第二,加强制度和法律的宣传,唤醒农村学校体育改革中各主体的主体意识,增强他们、特别是教师主体的法律意识,用法律维护学校体育的地位和教师自身的利益与地位。第三,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加强对教育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改革,维护司法公正。
2.整体推进,倡导终身体育,促进农村人口的全面发展
辩证联系的思想要求用整体的观点来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一方面,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没有部分便没有整体;另一方面,整体的属性、功能并非各部分属性、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新的特征和功能的整体。
因此,农村学校体育改革必须整体推进,倡导终身体育,促进农村人口的全面发展。为此,第一,农村学校教育各主体要充分认识到“五育”是一个整体,偏废任何一育都不利于农村社会进步和农村人口的全面发展。第二,树立体育课与其他课程一样重要的观念,体育教师与其他教师一样是现代教育的主体。第三,教学内容需贯彻终身体育的理念。利用学校教育12年的时间(小学到高中阶段的学习)改变一个人的思想,12年的时间足可以让一个人接受终身体育的思想,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第四,以农村学校体育为依托,推动农村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3.勤于学习,勇于探索,因地制宜,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拓展新的空间
对于一个以“三农”为主要成分的国家来说,没有富于特色的合宜的农村学校体育模式及相关的政策倾斜,应该只是一种遗憾,而对于在理论和实践上本已存在巨大差异的农村学校体育来说,“城市取向”的学校体育政策,使得本是乡村传统体育文化最为丰富的农村,遗弃和背离了他们原本有价值的体育文化资源,这不仅仅是体育工作者们的遗憾,更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悲哀。因此,农村学校体育改革要解决教学理念落后、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不管是教师还是教育政策制定者,必须勤于学习,掌握和培养发展创造性思维和开展创造性实践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关部门应尽可能地建立创新机制和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农村学校体育教师要勇于探索,因地制宜,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拓展新的教学空间。如农村有山、有水、有着城市所不具备的大自然,让学生去爬山不会比枯燥的“跑圈”运动量小;让学生在田野里抓蝴蝶,听到的笑声或许是最开朗的。农村学校应尽可能地根据广大农村的实际情况开展能够让学生真正喜欢的体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这种“兴趣”能够陪伴他们一生。
参考文献:
[1]刘志民,丁燕华?小城镇体育,大社会问题——来自我国小城镇学校体育的调查报告[R]?体育科研,2004(1):62~75?
乐业天坑是广西境内新近发现的世界级旅游资源,它的发现对于广西特色旅游业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广西特色旅游的后起之秀,是广西旅游产品谱上增加的一个新的亮点。然而,以发展的眼光,从广西旅游可持续发展和旅游扶贫等方面出发,综合分析乐业天坑旅游资源现状和市场潜力状况,笔者认为还有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思考。
一、乐业天坑的旅游发展现状
乐业县位于桂西北的红水河南岸,北邻贵州省, 县城距地区所在地百色市192km,距南宁456km, 属广西的边远地区,是广西48个贫困县中经济尤为落后的县份之一。由乐业县城到大石围诸天坑及有关景区可进入性较差;旅游产业发展几乎空白,接待服务配套设施滞后,区域内无线通讯不畅,相邻区域人口稀少,消费水平低。大石围天坑群一带为典型的喀斯特峰丛区,但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容忽视。
二、乐业天坑的旅游资源特征
1.乐业天坑旅游资源独特
乐业旅游资源的独特性用以下几个世界之最来描述:乐业天坑群的大石围天坑地下原始森林面积世界第一;大石围天坑垂直高度世界第二;在深度大于230米和容积超过1000万立方米的全球13个超级天坑中,乐业天坑群便有六个天坑(大坨、邓家坨、穿洞、深木、白洞、大石围);乐业天坑又是世界上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和坑底原生植被发育最好的岩溶天坑发育区,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岩溶天坑博物馆。
2.天坑具有生态旅游的特性
在大石围天坑群已发现多种国家级保护的珍稀野生植物,它们与天坑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形成了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态旅游景观。大石围天坑、神木天坑、白洞天坑及穿洞天坑等具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好、结构十分稳定的天坑原始森林或准原始森林,这一森林生态景观在地下河水汽滋润下,接受着与一般地表完全不同的光照条件,发育成为世界罕见的喀斯特森林植物群落。在天坑森林植被中有香木莲、短叶黄杉、红豆杉、掌叶木 (以上为Ⅰ级)、黄心含笑、福建柏、 广东五针松、翠柏、金丝李、黄杉、香果树 (以上为Ⅱ级)以及七叶树、树人参、方竹、云贵鹅耳栎等珍稀野生植物。在天坑森林下还生长着种类丰富和形态迥异的香花植物,其中尤以兰科植物为冠。据初步考查,大石围天坑共有兰科植物15属27种。同时,在天坑森林中还栖息着世界罕见的野生动物,如黑颈长尾雉、蟒蛇、猴类(以上为国家Ⅰ级保护)、隼类(Ⅰ级、Ⅱ级)等等。游人除能欣赏天坑坑体景观外,还可以进入部分天坑,观赏坑内森林群落景观,获取众多珍稀植物、动物的科学知识以及接受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
3.天坑群为相对垄断性的一种新兴的旅游资源类型
大石围天坑群的特色是发育有圈闭的绝壁及其围合成的浩大空间和葱郁的原始森林,这是其它坑状地貌所没有的景观,在天坑分布区可以同时欣赏到其发育演化的完整谱系,是其它类型的旅游资源所不能替代的,是一种新的旅游资源类型。虽然天坑在国内其它地方已发现几十个,国外也发现少数,只有四川兴文小岩湾和重庆奉节小寨等天坑对游客开放,但其综合景观(尤其是天坑森林及景观多样性方面)比大石围天坑群逊色。
4.乐业县的旅游资源种类多、景观多样品位高
天坑群具有坑、石、壁、地下河、洞穴、森林等多种多样景观,天坑本身具有多种地貌形态与结构。形态、结构及景观条件的多样性,能极大地满足大多数游客猎奇、求新、审美的心理需求。大石围天坑集雄险壮观绝壁(壁上还有各种象形景致)、群落结构完美且多种珍稀植物的原始森林,幽长的地下河及多层洞穴于一身。其余二十余座天坑也是争奇斗绝、各领,特别是穿洞天坑、神木天坑、邓家坨天坑可以方便地进入,坑内森林繁茂浓郁。除天下奇观大石围天坑外,还有布柳河磨里大峡谷;世界上最壮观的水上天生桥――布柳河仙人桥;险峻陡峭的百郎大峡谷;还有以莲花盆数量最多、个体最大、类型多样为特色的罗妹莲花洞;以及以空间最大、钟乳石景观恢弘著称的熊家洞;规模居于世界前列的冒气洞和玫瑰红地下大厅等等世界自然奇观。此外,乐业县还有独特的人文景观资源。这些资源以古代造纸作坊、古建筑、民族风情、生物化石为代表,最具地方特色。在大石围周边村屯的村民门一直沿用魏晋以来古老的造纸方法生产草纸。大石围旅游区内及周边的古建筑有红七军红八军会师纪念馆、平足屯城墙、谐里蒙氏与拉蓬杨氏民居、瑞麟桥、进龙桥等,有源远流长的汉族民间唱灯戏等。
从以上乐业天坑旅游资源中看出,大石围天坑群与国外天坑进行比较分析,并与广西传统旅游目的地相对照,乐业天坑旅游资源具有美学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观光游览与休闲疗养价值、探险价值等具有发展特色旅游业的先天优势,而且乐业天坑旅游资源具有可开发成为独特、多样的多功能旅游产品的条件。
三、乐业天坑旅游的开发
乐业天坑独特的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和广阔的市场潜力决定了乐业在广西旅游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乐业天坑群旅游资源理应发挥后发优势,成为推动广西旅游业继续向前发展的一股新生力量。
1.旅游交通开发
从发展乐业旅游业角度来看,桂西旅游很丰富,集中了乐业天坑、巴马长寿乡、南丹白裤瑶等特色旅游资源,但各旅游景区和主干道之间交通不畅,致使这些世界级的旅游资源的可达性不强,使得乐业旅游资源和旅游者在空间上被割裂开来,成为产生旅游需求的瓶颈,难以实现乐业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优先发展乐业的区内外立体旅游交通网络意义重大,它不仅是发展乐业旅游的保障,而且能够和云南、贵州的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景点有机联系起来,连点成片,为形成云南广西贵州西南旅游圈、实现桂西旅游长廊的建设、提升整个西南地区旅游地形象、增强游客在三地之间的旅游互动性、促进西南特色旅游资源的市场化创造条件。
从发展乐业地方经济角度来说,完善旅游交通的意义同样非凡。乐业地处偏远的山区,工业基础几乎等于零,靠传统的工业化致富道路目前是比较困难的,也不具备发展的基础条件。所以可以从发展旅游业着手,把旅游业作为发展经济的一个突破口,以此开拓一条靠发展旅游业来繁荣和拉动地方经济的新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乐业天坑交通建设这个工程是个“造血工程”,一个务实的富民工程。
那么乐业天坑旅游交通的发展长远规划应该是东连云南贵州、南连桂林,最终形成桂林――天坑――巴马――贵州黄果树――云南西双版纳这个方便快捷的立体交通网络,从地上、天上建立自由穿梭于三地之间的旅游大通道,为乐业天坑群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和乐业县的旅游脱贫铺平道路。
2.乐业天坑群旅游产品的开发
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属一种新兴的世界级的旅游资源类型,具有诸多特殊的性质,而且具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和国家岩溶地质公园属性,景观丰富而又具有特色,它有多种品质极高的其它旅游资源配衬,具有美学观赏、科学研究、探险探秘、影视拍摄等多种价值。应根据天坑的特点进行旅游开发,确定其主要价值和开发方式,实施保护性开发,充分利用天坑群景观价值与功能的多重性,采取多元化的开发形式,必须严格按照科学规划、分期实施,天坑旅游应与其它景观及形式的旅游相结合,将天坑游发展成为一种新的世界性旅游活动方式,使大石围天坑洞穴群旅游区成为多功能、多层次、生态旅游型的国家级风景区。
大石围天坑溶洞群旅游开发应以猎奇探险和科学考察为主要形式,辅之以游览观光和民俗旅游。旅游产品应以所拥有的天坑溶洞、峡谷河流、民俗文化等生态资源为依托开发自然型旅游项目,为旅游者提供尽可能多的自然氛围。
可开发的主要旅游产品具体如下:⑴白洞-冒气洞与穿洞天坑的探奇探秘类;⑵天坑溶洞群的科学考察类;⑶大石围、百朗地下河系统及相关洞穴的探险与科学考察类;⑷大石围天坑观光类。天坑口部可设仿古观景栈道与不同角度的观景台,山峰建木结构亭,景区沿途可开展森林浴及休闲观光;⑸岩溶地质自然博物馆类。设在景区入口附近的博物馆,展示天坑溶洞群概貌,各天坑的规模、主要特征及同类天坑对比,介绍天坑溶洞群的形成机理、地质条件与地貌特点及其所处的环境特征与环境保护要领;⑸白洞等天坑的攀岩活动类;⑹大石围以外各天坑地下森林的生态考察与游憩类;⑺布柳河漂流类;⑻壮乡生态观光类。干栏居民、水车竹排、竹林河滩草坪等田园风光,家庭旅馆,特色菌类野菜、无公害绿色菜肴与自酿米酒等生态餐饮;⑼村屯、民居的原有山野特色类;⑽杷吉村古法造纸的观赏及参与:供游人操作与观赏的古法造纸作坊,配备竹藤编、石磨、纺布等设施设备。
3.乐业天坑旅游市场营销运作策略
乐业天坑的市场开拓应以旅游线路的运作为主要形式。即利用旅行社的景点导向作用把乐业旅游资源与周围旅游景点进行旅游线路的衔接,使乐业成为众多旅游线路中的一环,以此来带动乐业天坑特色旅游资源的市场化。
采取这种策略可以弥补乐业县的旅游资源“大分散、小聚集”的不足。总之,旅游线路开拓作为乐业天坑走向市场的有效的方式,在实际操作时综合运用其他的营销工具,在线路的组建时要根据地理位置、资源种类和功能的不同、广西的旅游长远规划以及旅游市场的基本规律等综合因素来设计旅游线路。
旅游线路的组建方式可采取两种主要方式:一是以核心旅游景区为中心,串联周边相关景区,以精品旅游区来带动周边旅游区的发展。二是主题旅游线路。根据主题相同的景点来组建线路。如红色之旅、长寿之旅、科考之旅、探险之旅等等 。总之要注意旅游组合的灵活性,按照市场和旅游者的要求来组建线路。
参考文献:
[1]陈 鸣: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
[2]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3]简王华:乐业大石围天坑溶洞群旅游资源特征及其综合生态开发[J].世界地理研究,2002.11
幼儿园德育工作总结1伴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我园___年的德育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圆满完成,为了发扬成绩,克服不足,现将本年度幼儿园德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从小养成讲文明、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开学初各班根据实际,对幼儿进行遵守班级常规及文明行为的教育。多数幼儿能主动有礼貌地称呼自己所接近的人,并主动热情使用礼貌用语。在幼儿园,小朋友能主动地遵守本班和幼儿园的各项规则,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在公共场所能够遵守的秩序和卫生。
二、从小养成对长辈有礼貌习惯。
“三八”节,发动全园小朋友做朵小红花送给老师、妈妈、奶奶、外婆、阿姨等。大部分小朋友基本知道父母的工作及其对社会有意义。许多家长反映,小朋友在家愿意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幼儿园尊敬老师,帮助老师,听从老师教导。积极主动参加集体活动。
三、向他们进行了革命历史教育,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萌芽。
四月初,组织小朋友到罗浮山参观---东江纵队纪纪念馆,让幼儿了解先烈事迹,初步懂得学先进、爱模范。同时给他们讲解祖国物产、民族、革命传统、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通过图片指导他们观察祖国的河山,认识国旗、国徽、国歌、首都北京。有初步的爱国观念和爱国情感。
四、培养幼儿具有积极情绪、主动精神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刚入园的小朋友,通常出现哭闹现象,胆小怕事,情绪不稳定。通过老师的耐心引导,他们能积极主动和小朋友交往,对周围的事情感兴趣,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积极愉快参加班内、园内的各项活动。平时幼儿自由表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幼儿学会了能原谅别的小朋友的缺点的错误,不耻笑别人。
总之,我园以多种形式向幼儿进行礼貌待人、尊敬长辈、对同伴友爱、富有同情心,积极主动、遵守纪律、诚实、文明、爱劳动、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和习惯的教育。培养了幼儿最基本的思想行为习惯,使幼儿的品德和性格形成有个良好的开端。
幼儿园德育工作总结2经过20__学年的德育渗透,我班的孩子已形成了初步的道德观,能判断日常事件的对与错,说话有礼貌,会使用礼貌用语,知道正确地处理问题的方法,懂得谦让和尊重劳动者等等。这一切,都归功于我们班安排的系列活动和我们平时的点点滴滴随机的品德行为的培养。
一、精心设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幼儿优良的品德行为
我们设计、组织的活动,注重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从而发挥教育的整体效益,寓教于乐,让幼儿在玩乐中,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气氛中,懂得道理,受到熏陶,达到教育过程的化。
(1)节日活动
一年四季,有不少节日,我国在欢庆节日的同时,利用节日,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如“三·八”节进行爱妈妈教育;“五·一”节进行劳动教育;“十·一”节进行爱国教育等等。
(2)参观活动
组织幼儿参观小区风光,认识各种花草。让幼儿了解珍惜人们的劳动,激发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公共设施的情感。
(3)娱乐活动
幼儿喜欢看表演,也喜欢参加表演,因此,在娱乐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渗透,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4)体育活动
幼儿园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这就为德育渗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如在各类竞赛性游戏中,教育幼儿团结一致,激发上进心和胜不骄、败不馁的品德;
(5)“大带小”活动
由大班哥哥姐姐为主角的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我们班的孩子最感兴趣了。看着大哥哥姐姐们精神地升旗、敬礼,让孩子感受到国旗的庄严和神圣。通过这种活动,培养了幼儿相互关心、相互照顾、团结友爱、和善交往、办事有责任感等优良品质。
二、把德育渗透到幼儿家庭教育中去
幼儿园和家庭,是两个背景极不相同的群体,幼儿进入幼儿园后,一方面受到幼儿园的教育,一方面继续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家长的品德个性、习惯、爱好特长,为人处世的态度及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对幼儿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根据这些情况,我们努力做好幼儿家长工作,如家访、、电访、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接待家长来访等,及时了解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情况,向幼儿家长宣传和普及教育幼儿的知识和方法,帮助他们端正教育观点,促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协调一致。
通过教育的实践和思考,我们感到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是实施幼儿园德育的主要途径,尽管,我们已初步尝到了收获的喜悦,但这仅仅是我们的教育实践和探索点滴,今后将更深层次地研究幼儿德育的问题,继续寻求幼儿教育整体优化的途径。
幼儿园德育工作总结3幼儿期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为人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大班幼儿正处于学期晚期,是由学期教育过渡到小学教育的承上启下的时期,因此,我们抓住这一重要时期,培养幼儿诚实有礼、敢作敢为、谦让合作、关心他人的优良品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陶冶幼儿情操,培养幼儿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幼儿进入小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将德育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之中。
把品德教育安排在幼儿日常生活环节之中,注重品德教育的随机性。日常生活幼儿品德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影响,并且为幼儿提供了行为练习与实践的机会。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进餐、入厕、洗手、睡觉,整理等要占去一半时间,我们充分捕捉各种教育时机,将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放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孩子生活自理的初步能力,并从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例如:早晨来园时,注意培养幼儿使用礼貌用语;通过常规训练和严格执行生活制度,培养幼儿遵守纪律、诚实、勇敢、自信、关心他人、爱惜公物、不怕困难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组织幼儿轮流做小值日生,来培养幼儿从小爱劳动及为他人服务的良好品德以及幼儿自我管理和组织能力;自由活动中我们同样注重幼儿与同伴的友好合作交往能力。进餐时,我们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吃东西的时候小椅子摆正,不掉面包渣、饼干渣等;午睡时教育幼儿睡前将脱下的衣服叠整齐,并迅速入睡。离园活动:要求幼儿不追逐、不吵闹,将自己的东西整理好,等父母来接。
总之,"生活即学习",幼儿的一日生活各环节随时都有教育的契机,老师们在密切配合中始终坚持从点点滴滴,时时刻刻入手抓好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对幼儿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二、把德育贯穿在各种教育活动中。
注重品德教育的系统化,在实施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各领域教育密切联系、不可分割。让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他们还学会了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活中,成为自己的知识和本领。
三、结合节日开展德育主题活动。
结合各种节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一些适合幼儿的主题活动,主要以游戏化为主,中间渗透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如"感恩"节,我们提议幼儿每人做一张卡片送给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并写一句你最想说的话。教育幼儿要感恩周围的人,孝顺父母,尊敬爷爷奶奶。
四、开展家园同步教育,将德育延伸到家庭。
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不行的,必需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因此,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各方面都要加强对幼儿思想品德的教育,保护幼儿健康成长。我们通过家园联系册、家长园地、家长会议、家长开放日及家园联谊活动来进行教育活动。
1、进行"五爱"教育的时候,我们要求家长们不给幼儿看内容不健康的电视、电影、书刊、画片,不给他们穿奇装异服,不烫发,不带项链、戒指、耳环、不染指甲,不涂口红等等。
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对幼儿进行正确的教育。
2、现在的孩子自私、任性、霸道的有很多。
于是,我们通过家园联系册、家长园地要求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多给孩子有利增强集体观念、劳动观念的实践机会,培养幼儿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热爱集体、艰苦朴素的好思想,及初步的劳动习惯。
3、家长、教师必需行为正确,做幼儿的榜样。
家长和老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要求幼儿做到的事,自己要先做到,不许孩子做的事,自己坚决不做,要用自己的言行为孩子创造一个文明健康的环境,确保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我们会抓住每一个有利的时机,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他们顺利进入小学、走向社会做好充分准备。
幼儿园德育工作总结4时间飞逝,转眼间,一个紧张而又充实的学期又过去了。我班幼儿有些个性活泼开朗,但个性鲜明,透过一学期的幼儿园学习生活,每个孩子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本学期各项工作即将结束,在孩子们即将完成小班幼儿园学习任务之际,我们回首所做过的工作,总结经验,反思不足,为了更好的完成以后的工作,提高保教质量,将《纲要》精神贯彻到一日活动中,促进幼儿身心活泼、健康成长,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
一、我思想工作
本人能用心参加政治学习,遵守劳动纪律,团结同志,热爱群众,服从分配,对班级工作认真负责,在工作中努力求真、求实、求新。以用心热情的心态去完成园里安排的各项工作。用心参加园内各项活动及年级组教研活动,做好各项工作,用心要求进步。爱岗敬业,做到耐心、爱心、公平、尊重地对待每一个孩子。
二、在教学中我深知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就是要上好课。
为了上好课,我备好每一节课。自己动手制作教学用图和教学用具。了解幼儿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遇到的困难,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关注全体幼儿,注重个别教育,使其持续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幼儿的情感,使幼儿产我生愉快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多看对业务有帮忙的书籍,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资料注入新的活力。
1、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机会与条件,带给充足的操作材料。
根据班上幼儿的年龄特征,充分调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使之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认知和掌握事物的特征与属性。在一日活动中,注意教给幼儿初浅的、简单的生活知识经验,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潜力。
2、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认真备课,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知识准备工作。
注意将理论贯穿于教学实践中,善于总结经验,每月撰写教育随笔,以提高自身潜力与写作潜力。
3、在教学中要处理好幼儿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有兴趣地参与活动,并主动去学习,更好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4、认真填写周、月计划及各种表格。
5、认真做好特殊儿童的个案记录,做到有分析、有目标、有记录、有反馈。
6、根据制定的活动目标、资料与要求组织好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环节,保证好幼儿每一天的游戏活动及户外活动时间,带给幼儿活动材料,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潜力。
三、保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了解自己与群众的关系,让幼儿明白自己是群众中的一员,并乐于参加群众活动。
教育幼儿关心群众,关心同伴,礼貌待人。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使幼儿养成有道德、有智慧、有礼貌的好孩子,并同家长密切联系,听取家长意见,根据幼儿在家时的表现,对幼儿进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同家长一齐纠正幼儿不良的习惯。
1、加强了幼儿一日常规的养成教育,加强幼儿各种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使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在原有基础上有了必须的发展。
2、做好了班级园舍的环境卫生工作,做到地上无灰尘、纸屑,窗明几净,被褥整洁舒适。
3、严格卫生保健制度,按制度要求给各种玩、用具认真地进行清洗消毒工作,保证了玩、用具的卫生、安全使用。
用心配合幼儿园保健医生做好疾病防治和预防接种工作。
4、强化幼儿健康意识,保证了幼儿进餐时情绪愉快。
注重培养幼儿好的进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进餐时不打闹讲话,不掉饭粒。
5、勤为幼儿剪指甲,避免抓伤的安全事故发生。
注意观察幼儿不同的破坏性行为,教师给予及时的制止,并进行随机教育。
6、我加强了幼儿午睡的管理及巡视,保证午睡时室内的空气质量。
培养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进入午睡室后,不吵闹,尽快入睡,会整理床铺,衣服折叠整齐放好。
7、经过班级教师的共同配合,幼儿的身体及健康都得到很好的发展我。
四、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保障每一个幼儿的人身安全,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和职责,为了让家长放心,让幼儿能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生活、成长,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我教给了幼儿一些安全知识,强化了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护潜力。
不吞食异物,不玩火、水、电,不从高处往下跳,不乱爬高处,不吃生人的东西,不跟生人走,发生危险时,会大声呼救。
2、我加强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管理,加强幼儿日常生活的管理,做到了人到心到,谨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3、我做好交接班工作,认真填写交班资料。
五、家长工作
1、我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家长,加强家园沟通。
教师与家长互动效果直接影响班级经营的成效,家园沟通,教师与家长协力解决教育问题,提升对幼儿的关心,共同分担教育职责。孩子的快乐,是对我工作的鼓励。
2、我用心的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这天谁吃饭有进步,睡觉也乖了,自己睡着的;
这天谁情绪不太好,情绪有些浮躁等等,让家长在第一时间明白孩子在园的状况。
3、我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生活,让家长更亲近地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和我园需要家长配合工作。
使用家园联系册、电话多种形式进行访问,及时与家长联系,收集家长的意见和推荐,持续家园一致教育。
4、做好多数幼儿的家访工作,随时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并制定了适宜的教育措施,并记录家访状况。
更好地做到家园同步教育。
5、与家长进行了密切沟通,向家长宣传幼儿园保教任务和科学育儿知识,提高了家长、社会对幼教工作的了解与认识,配合幼儿园做好保教工作。
总之本学期十分忙也十分累,收获当然也不小。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的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应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努力提高我思想及业务素质,大胆地创新教学方法,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对幼儿加强德育教育,加强幼儿常规教育,注重幼儿自身潜力的培养。并与家长密切联系,实现家园同步。在教学活动中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针对个别幼儿进行个别教育。并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及业务素质,用心地进行专题研究,力求把日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幼儿园德育工作总结5光阴荏苒,岁月如歌,不经意中,又一个学期接近了尾声,这意味着我们和孩子们要给“小班”画上句号了。和孩子们在一齐的生活总是那样令人回味,他们的纯真与质朴常会唤醒我们的完美童心,可完美的时光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悄悄地溜走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不禁回想起一学期来与他们共同生活、共同收获的点点滴滴……“为了每一个孩子都有进步”,这是我们为之不懈努力的动力。在一学期中,我们竭尽自己的努力,倾注的热情,踏实、勤奋地完成了一学期的工作。现将这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日常生活中渗透品德教育
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工作不是单独的说教,它是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的。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对他们进行教育。
晨间活动:我们教会幼儿简单的礼貌用语,如早上主动跟老师说“早上好”回去说“再见”,让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增强礼貌意识。
1、课间活动:在这时,我们教育孩子要相互关心、互相照顾,帮忙他们复习课上所学的资料;
要学会谦让,好玩的玩具大家一齐玩。[由整理]
2、进餐:进餐时,我们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指导幼儿独立进餐,吃饭时不掉米粒、不剩饭菜,吃完后能自觉地将餐具放好,让幼儿克服“饭来张口、衣来生手”的不良习惯。
3、午睡:教育幼儿睡前将脱下的衣服叠整齐,并迅速入睡。
4、离园活动:要求幼儿不追逐、不吵闹,安安静静等父母来接。
二、优化教育活动,使幼儿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人
在开展幼儿园德育活动时,要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德育活动要改变形式化、单打一的现状,与各科活动有机整合,开展综合性活动,要走到儿童生活中去,重感悟、体验,并充分释放儿童的生命潜能,激活创造精神,注重培养幼儿探究性研究、终身发展的潜力,使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做人与处世。我们不是透过灌输让幼儿掌握道德知识,而在于幼儿的实践和亲身体验。我们采用日常渗透、游戏、情境表演、幼儿主体参与的方式进行,鼓励幼儿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人。如在幼儿游戏中渗透德育资料:给老奶奶让座、帮小弟弟穿衣。组织幼儿参加自助餐、玩具大家玩等活动,从中幼儿感受到了分享的快乐。一个个故事的表演则让幼儿体会到了助人、关心他人的乐趣。在活动中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幼儿园德育活动不枯燥乏味,幼儿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这有助于幼儿将外在的道德观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三、密切家园配合,注意品德教育的一致性。
家庭在幼儿生活和成长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与幼儿之间有着密切的情感依恋,家长是幼儿模仿、认同的主要对象。透过与家长的直接交谈、家长开放日等形式,及时把教育信息、各项活动安排等资料传达给家长,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工作,并主动配合,共同做好幼儿的品德培养教育工作,强化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合效应,会更有力地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发展。
四、注重幼儿园德育的隐性资源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 16(2007)02-0136-05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简称《体育法》)颁布执行已经有11个年头了。11年来,在《体育法》的保障、支持、规范作用下,我国的体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体育法》作为一项偏重体育事业管理的法律文件,强调的是对体育组织管理过程中各种主体、客体关系的梳理,对于个体层次的体育权利,《体育法》显然是缺少明确说明的,甚至于我国现行的体育法律法规中没有出现过正式的体育权利提法。为了进一步提高人们对体育权利的认知水平,进一步唤醒人们的体育权利意识,有必要从理论上对体育权利的性质、特征、表现形式、实现方式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 认识体育权利的几个角度
夏勇[1]40-58认为:对于一项权利的成立来讲,其本质是由多种属性共同规定的,这些属性包括不可或缺的5个方面:利益、主张、资格、权能、自由。以其中任何一个要素为原点,以其他要素为内容,给权利下定义,都不为错。
1.1体育权利是一种利益
利益论是现代法学权利流派中的重要分支,这种具有功利主义理论来源的权利流派认为,某人提出某种要求,是因为所要求的东西对他自己有利。权利就是一种获得法律认可、在既定范围内获得法律保障的利益[2]。体育作为一种社会利益出现是基于体育多元功能而定的,体育功能的实现就是体育利益的呈现。体育权利作为一种利益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既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国家的;既可以是利益主体自己的,也可以是与利益主体有关的其他人的。同时,体育作为权利一则是因为利在其中,另一则是为了有效的维护体育利益。
1.2体育权利是一种主张
权利现象起源于某个人应该或可能向他人或社会要求某种特定的行为或不行为。要求就是主张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法学界,一些学者认为要求或主张对等于权利,我们认为只有依据法律法规所做出的要求才是正式的、合法的主张。我国颁布的体育法律法规对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各类主体、客体的权利、义务关系有明确的规定,是体育权利主体进行权利主张的依据,即体育权利主体可以依据体育法律法规要求国家、社会或其他个体对自己做出或不做出某种特定的行为。同时,它还规定了体育权利主体做出权利主张的范围与手段。
1.3体育权利是一种资格
麦克洛斯基提出的权利资格说认为,我们最好把权利看作资格,而不是对他人的要求[1]。资格是权利主体对利益提出主张的依据。资格有两种:一为道德资格,二为法律资格。道德资格是属于应然层次的,它是根据某种伦理原则,某人有权要求某人或社会做出与不做出行为;而法律资格是应然层次的权利法律化。对于体育而言,较早出现的是体育的道德资格形态,在伦理的视野中,人们参与体育有着某种“应当”或“正当”理由的支撑,任何人都不会去怀疑某人早上起来跑跑步有何不妥之处,这种理由也不必要获得法律的支持。但随着体育的进一步发展,体育形态与手段逐渐多样化,体育社会化使得体育从“私人”领域脱离出来,成为“公共”事物,受到社会阶层化对体育运动的影响,现代体育的参与表现出一定的准入门槛,各种形形的资格出现在体育领域,某些资格不乏为非法,于是逐渐有了体育资格法律化的必要。在我国,《体育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了: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可见,体育是一项有利于全体公民的公共事业,也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资格。
1.4体育权利是一种权能
权能包括权威和能力。一种利益、主张、资格必须具有相应的权能才能成立,权能首先是从不容许侵犯的权威或强力意义上讲的,其次是从能力的意义上讲的[1][5]-159。体育权利一旦从道德层次的应然权利上升为法律层次的法律权利,便获得了强大的权威性,这种权威性表现在人们的体育活动应该也必须以法律化的权利原则为指导,任何个人均不能违背体育权利的种种规定,如若违背则须受到法律的相应制裁,从这个角度看,体育权利的权能表现出巨大的强制力。
1.5体育权利是一种自由
一方面指权利主体在法的范围内可以按照个人意志自由选择参与或不参与体育;另一方面是针对体育对于人内在自由的维护与保障而言的。法学中人身自由的概念指的是无正当理由身体的活动不受拘束的权利,这种自由之不受外界因素非正当干预的论调是建立在一个行为主体内在自由自足的基础之上,然而,人内在自由并不是自足的。人的内在自由必须通过体育等途径来维护与保障。因此,体育既是实现人完全自由的手段,也是人内在自由的组成部分。
2体育权利的特征
体育权利作为权利的一种表现形式,既具有普通权利共有的一般性特征,还具有一些其他权利形式所不具备的个性特征。
体育权利的一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体育权利是具体的;第二,体育权利是发展的;第三,体育权利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第四,体育权利是绝对性与有限性的统一等。
体育权利的个性特征表现为:第一,我国的体育权利仍属于推断权利。尽管我国在1995年就颁布执行了《体育法》,但是在《体育法》的文中并未曾出现过体育权利这一法律术语,其后颁布的体育法律法规也未曾明确提到过体育权利。既然相关体育法律法规没有确认体育权利的存在,那么我们为什么会经常听到、看到体育权利这一术语呢?原来体育权利是一些学者根据宪法以及体育法的相关规定推导出来的权利。通常法律起到了规范各类权利主体、客体权利义务关系的作用,有法自然就有相应的权利义务关系存在;另外,我国的一些法律法规对于教育、文化等权利有着明确的规定,而体育与教育、文化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再者,在《体育法》中虽未有明确提示体育权利,但从利益、主张、资格、权能、自由等角度对体育权利却有着隐喻性的说明,以上述几点为依据体育权利就这样被推导出来了。对于体育权利的这层身份,于善旭先生在《再论公民的体育权利》一文中曾有两次提到:“在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明文规定中,并没有直接提出体育的权利……我们可以直接从体质发展权和其他文化活动自由权中,推定出公民享有的体育权利”;“现有法律法规中关于体育的保护规定,通过直接表述赋予某项体育权利的还不是太多,前面所述的体育权利立法许多
是由推定而来。”[2]可见当前体育权利仍然是一种推断权利。
第二,体育权利是多种体育权利形式的抽象与综合,体育权利体现于人的各种权利之中。体育的形态是丰富多彩的,既有竞技体育、学校体育还有群众体育,同为竞技体育又可表现为多种多样的项目形态。各种形态的体育体现出异样的体育功能,不同的体育功能代表了不同的体育利益,因此,体育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体育权利形态的多样性。当我们谈论体育权利时,我们很难将体育权利具体到某项权利之上,而是联想出许许多多的权利形态,例如生存权中的体育权利、教育权中的体育权利、社会文化活动权利中的体育权利等等。可见体育权利并不是具体的指向哪项具体的权利,而是多种体育权利形式的综合与抽象。
第三,体育权利属于积极权利。法国法学家卡雷尔・瓦萨克提出的“三代人权”理论认为,18世纪欧洲人权运动所主张的人权――公民的政治权利是“第一代人权”,其特征是人权需要国家消极或弃权行为来加以保障,因而它通常被称为“消极权利”;19世纪末20世纪初反抗压迫和剥削的社会主义运动提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权利是“第二代权利”,由于这种人权观要求国家积极采取干预措施以求权利的实现,故被称为“积极权利”[3]。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它的实现是构建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体育运动是“有偿”的。对于这种“有偿”的社会文化活动,光靠政府采取消极态度,不加干预是难以有效实现的。体育的实现需要国家积极采取干预措施以及积极的投入资源,只有这样才可能使得体育功能得以实现,才能使得体育权利有所保障。可见体育权利是一种积极权利。
第四,体育权利是基本权利与非基本权利的统一。人们所享受的一切权利,无非是基本权利与非基本权利这两大类型。所谓基本权利,亦即人权,也就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的、起码的、最低的权利,是满足人们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最低的、起码的、基本需要的权利;反之,非基本权利则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比较高级的权利,是满足人们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比较高级的需要的权利”。长久以来,人们认为体育需要与人的基本需要是不相关甚至是对立的,一般认为人们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才可能产生体育需要。然而,体育需要并非从属于哪一级的人类需要,体育需要是多层次的,对照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我们几乎可以在需要的任一层次为体育找到安身立命之所。体育既可以是保障人们基本生命功能而存在的底层生理性需要.也可以是起到社会交往、自我实现作用的高层次需要。与之相应的体育权利也应是多层次的,既有基本权利范围之内的体育权利,也有非基本权利之中的体育权利,体育权利是基本权利与非基本权利的统一。例如,满足于人体正常生命机能的体育运动是人的基本权利,而选择什么样的体育项目进行运动则是人的非基本权利。
第五,体育权利是个人权利与集体权利的统一。在西方的人权理论中,其基本的立足点是个体的,也就是说人权是属于个人层次的。对于集体权利,一些西方学者是反对的,他们认为承认集体人权会有助于加强非民主国家的特权,从而牺牲或贬损个人人权[5]。集体权利是为了保障个人人权而从个人人权中推导出来的权利。相对于个人权利而言,集体人权仅是一种手段性的权利,集体并不是集体人权所包含的利益的最终指向的对象,真正的受益者、作为目标而存在的人权永远是也只能是个人。可见集体人权只是实现个人人权的一个必要手段。我国将体育视为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发展体育事业,其目的就是从根本上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从我国《体育法》的设计立意而言,《体育法》更多的是将体育视为一项集体人权来予以保障,因为只有我国体育事业从整体上获得发展,作为个体的个人才能有效地获得相应的体育权利保障。同时,体育运动作为一项具有集群功能的社会文化活动,其在国际舞台上的一举一动都是以民族利益作为根本取向的,从这个角度而言,体育运动又是集体人权的典型代表。将个人体育权利融于集体体育人权之中,集体体育人权的实现又是以保障个人体育权利为根本出发点,这就是我国个人体育权利与集体体育人权相统一的真实写照。
3体育权利的现实形式
3.1 教育权利中的体育权利
教育权利是人们认识体育权利的首要视角。无论是我国的“宪法”还是“教育法”都对公民的教育权利做了十分明确的规定。我国现行宪法第46条第l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5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3条规定:“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指导和青春期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17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将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此外《体育法》还对体育课、学生锻炼标准、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教师、体育场地器材、学生体格检查等做了明确的规定。从以上法规我们不难看出,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公民教育权利的保障,自然而然也是对公民体育教育权利的保障。
3.2文化活动自由权利中的体育权利
将体育视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一种趋势。从文化活动自由权利角度人手是人们认识体育权利的另一重要途径。我国现行宪法第4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造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虽然此款没有明确提及体育,但明显体育属于条款所说的“其他文化事业”之列。此外,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活动中也有体育的体现。国家对公民文化活动自由的保障既包括了国家或公共权力不得非法干涉公民从事文化活动的自由,也包括了国家或公共权力必须为公民的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具体设施。为此,《体育法》分别在第7条和12条规定:“国家发展体育教育与体育科学研究,推广先进、实用的体育科学技术成果,依靠科学技术发展体育事业”,“地方各级政府应当为公民参加社会体育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支持、扶助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可见,国家一方面将体育纳入社会文化活动的范畴对公民体育参与的自由权利予以保障,另一方面,国家为公民体育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3.3生存权中的体育权利
在我国生存权和发展权被列为人权的核心地位。从早期的人权法规范及一些自然法学者的论述来看,生存权被规定为生命权,具有消极的意义,它指国家对个人的生存不得有侵害之意。随着生存权利的不断发展,生存权逐渐演变为一
种积极的权利,它既要求发达国家不得侵害不发达国家人民生存的权利,也指国家必须通过积极的措施保障自己国家的公民能够获得生存的种种必需条件。无疑,健康权是生存权的重要基础,没有健康就没有生存可言,而生存权所要保障的无非就是集体的健康权。体育作为保障人生命健康的重要方式,它具有其他一些手段所不具备的优势,体育能够使人身、心双健,它的功效在于提高人口素质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为此,《体育法》开宗明义,在第1、第2条中即规定:“为了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制定本法”,“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可见,《体育法》从生存权的角度确认了体育权利的合法性,体育权利体现于生存权利之中。
3.4发展权中的体育权利
198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发展权利宣言》确认:“发展权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1]发展权与生存权一样既是各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权利,也是每个人的权利。它的基本内涵是指各国和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发展机会。每个人以及每个国家的人民均享有参与、促进和享受经济、社会、文化、体育以及政治的发展的权利。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从婴幼儿体育到青少年体育以及老年人体育,体育以各种形态始终伴随着人成长的整个过程,体育的作用与人的全面发展是分不开的。体现于发展权之中的体育权利不但规定了人人都有平等的发展机会,还明确了体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3.5获得权利救济权中的体育权利
教育权利、文化活动自由权利、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平等权利这些权利一般为宪法所规定的实体性的权利或实质性意义的权利,这些权利一旦受到了损害或侵犯,就要求有一定的措施予以补救、恢复或对损害或侵害行为予以纠正与惩罚,这就构成了权利的救济。权利救济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宪法救济,宪法救济主要通过宪法监督制度来实现的;另一种为普通法律救济,主要是通过普通法律上的诉讼或非诉讼救济方式实现的[6]。为了更好地保障公民的体育权利,《体育法》对于违反体育秩序、损害体育权利的行为从救济角度做了规定。《体育法》列举了一些主要的侵犯、损害体育权利的行为,如在竞技体育中从事弄虚作假等违反纪律和体育规则的行为,在体育运动中使用禁用的药物和方法的行为,利用竞技体育进行赌博活动的行为,侵占、破坏公共体育设施的行为,在体育活动中寻衅滋事、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违反国家财政制度、财务制度克扣、挪用体育资金的行为等。对于这些行为,可以根据具体的情节,依照《体育法》以及国家的其他相关法规对违法者进行相应的处罚。通过强制违法者履行有效的体育义务以及侵权后的救助手段,最终实现对公民体育权利的维护与保障。
4体育权利的实现
4.1 体育权利实现的三要素
体育权利的实现指的是由体育应然权利到法律体育权利最后到体育权利实体化的这样一个过程。我们认为体育权利的实现必须具备这样3个要素:
第一,体育权利的法律化。我们知道应然的体育权利是基于伦理道德原则之上的,应然的体育权利虽然有着某种“正当”观念的支持,但是其规范和实现的效力是比较弱的,体育权利要取得强大的权威与效力就必须上升到法律的层次;另外,道德较之法律是更为具体的一种规范,不同的历史环境、不同的历史观念都使得人们对于事物形成不同的善恶观,因此,以具体道德观念为基础形成的应然体育权利很难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要使得体育权利能够为更多人所认同就必须使应然体育权利法律化。道德的作用是自律的,法律的作用是他律的,只有依靠强大的国家机器作后盾,体育权利才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因此,体育权利的实现首先就是要使得体育权利获得法律上的地位,从国家立法的角度对体育权利的种种内涵做出规定与完善。
第二,公民具有强烈的体育权利意识。我们讨论过体育权利是权利主体依据法律所做出的一种权利主张,它的产生是以权利主体完全的体育权利信息掌握为基础,只有完全了解体育权利的相关知识,体育权利主体才有可能形成正确的体育权利意识并积极主动去追求合法的体育权利,一旦他们的体育权利受到侵害,他们又会勇敢地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体育权利。可见,公民强烈的体育权利意识造就的是一个体育权利有效实现的思想环境。
第三,实现体育权利渠道的畅通。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并不必然转化为现实的权利,从法定体育权利到现实体育权利还有一个运行的过程。法定体育权利的实现必须有一个优良的权利转换环境,也就是说相关的立法、执法机构必须有机的协调起来并保持立法到执法种种渠道的顺畅,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法律体育权利向现实体育权利高质、高效的转换。
4.2 国家在体育权利实现中的作用
体育权利是一种积极权利,它的实现要求国家采取积极主动地干预策略与保障措施。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群众的体育权利意识仍比较淡薄,同时,经济落后地区体育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对于这些地区的人民群众,其体育利益极为容易受到侵害。为了有效地实现全民族的体育利益,切实增进全体公民的身体素质,维护体育权利法的权威与尊严,国家应该在公民体育权利维护与保障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一,政府的导向作用。政府应当通过一定的方式在全社会积极宣传和弘扬体育的精神和价值,帮助全体公民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健身观,并做好体育法制宣传工作,使得体育法的精神为人民群众广泛了解,使得体育权利观念深入人心。
第二,政府的规范作用。加大对体育法的研究力度,将体育权利尽早纳入体育法的范畴,进一步完善体育法,理顺体育权利与其他权利以及体育法与国家其他法律法规的关系。在体育法贯彻执行的过程中,协调好政府各个机构的关系,提高政府维护、保障公民体育权利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