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5 17:07:5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建筑艺术的审美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211-02
收稿日期:2010-01-18
作者简介:谢灵(1954-), 女,安徽蚌埠人,教授,从事军事写作学、军事文艺理论、军人审美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建筑是人类重要的物质文化形式之一,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艺术之一。在西方古典艺术中,排在首位的便是建筑艺术。古典美学家常将建筑、雕刻和绘画称为三大造型艺术,足见它在艺术殿堂的重要地位。建筑艺术并不是单纯的精神生产,它还是一种物质生产,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重视研究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一般地来说,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的音乐性,可以使人获得多方面的美感
《红楼梦》中的描绘的大观园的建筑构图美,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极富音乐美的。书中第四十二回通过薛宝钗的口说:“这园子都是像画儿一般,山石树木,楼阁房屋,远近疏密,也不多,也不少,恰恰是这样。你若照样儿往纸上一画,是必不能讨好的。这要看纸的地形远近,该多该少,分主分宾,该添的要添,该藏该减的要藏要减,该露的要露。这一起了稿子,要端详斟酌,方成一幅图样。”这里谈的虽是大观园,但它的多少、主宾、添减、藏露、疏密、高低,不仿佛就是节奏、韵律、和声吗?不仿佛就是建筑的音乐性吗?
建筑和音乐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德国古典美学家谢林(1775―1854),在其《艺术哲学》一书中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此后,又有人加以发挥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歌德和黑格尔都很重视建筑和音乐的紧密联系。歌德曾经赞美建筑是冻结的音乐,以致他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广场的柱廊内散步时,仿佛听到音乐的节奏与旋律。黑格尔对于弗列德里希・许莱格尔曾经把建筑比作冻结的音乐说,也极为推崇。
建筑吸取了音乐的词汇来雕塑自己的形象,这就构成了建筑的音乐性。正因为如此,可以使人获得多方面的美感,而且可以展开想象,把欣赏者的视觉和听觉连结在一起,从而进一步获得听觉上的美感。当你在颐和园长廊里漫步的时候,你可见到长廊回环曲折,节奏分明,具有的韵律美,它简直是无声的音乐。它的廊柱仿佛是音符,长廊和山之间有二十几组美丽的建筑,如听鹂馆、云松巢,奇澜堂、画中游,景福阁、湖山真意,意留云在楼台亭阁。它们用美的魅力,把你的视觉和听觉之间,架起了一座通感的桥梁。
具体地说,建筑的音乐性首先表现为和谐。许多建筑家认为,从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音乐和谐的见解中最先推断出了一种建筑和谐的理论。和谐的灵魂是多样统一。颐和园内的十七孔桥,桥孔呈半圆形,第九个桥孔居中最大,两旁的桥孔则分别由大到小,彼此对称,十七个孔虽各有变化,而呈现出多样性,但都统一在弧形中,中国古典桥梁建筑一般都是把由小到大,由大到小的桥孔排列在孤形体这一完整的形象中,它单纯、清朗、均衡、对称,主次分明,极其和谐。
正因为建筑有这种音乐美的特征,所以建筑艺术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塑造完美个性有重要的作用。
二、建筑的构造性,提升人的品格的功用
建筑是物质产品,是人类审美理想的“外化”,蕴涵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人们往往从外化的美的事物中观照自身,得到。而建筑艺术是人类观照自身最方便,最重要的镜子。
我们观赏北海的承露盘,系一耸立的华表,其顶端站一个人物雕塑,人双手捧盘超过头部,承受天然的甘露。华表周围雕满流动的祥云图案,巨大的白龙,左右回旋,仿佛在飞腾,整体建筑形象,鲜明生动,典雅庄重,清朗流畅,显得既崇高又优美,充分发挥了直线韵律(耸立的华表,站立的人物雕像)与曲线韵律(云纹、龙图、承露盘)的造型功能。
梁思成提倡的大屋顶式建筑,是吸收了中国古典建筑精华与现代建筑优点相结合的产物,也体现了直线韵律与曲线韵律的结合。建筑的音乐美,是此时无声如有声的美,乃似动实静的美。这种富有声于无声,寓动于静的现象,是音乐的特质渗透到建筑中的结果。这种结果的获得不仅要靠视觉,还要靠听觉;不仅靠听觉,还要靠想象、联想。因为建筑毕竟不是音乐。它那三维空间的形体构造,必然诉诸视觉感官的观照,才可被人认识。它不会发出音乐的声响,因而人们也就不可能把它当成实际上的音乐看待。人们只有架起通感的桥梁,充分发挥想象、联想的作用,把视觉和听觉联系起来,才可通过视觉去诱发听觉,从而领悟建筑中的音乐性,这种音乐性,仅仅是就其象征的暗示的比喻的意义而言的。
你到过长城吗?当你看到长城的时候,一定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不由得会感慨:“啊,伟大的万里长城,你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你即使从未写过诗,此时也会诗情大发,想吟诵一番。你深有这样的体会:长城宛如巨龙,在祖国的北方迤逦起伏。气势磅礴,气概恢弘,给人以壮美的感受。连黑格尔也很赞赏万里长城的建筑艺术。长城是由无数石块堆砌而成的,但它的价值决不止于石块,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见证,它和埃及的金字塔一样,都是巨大的石头交响乐。但是,长城毕竟是一种建筑,而不是音乐。我们说它是石头交响乐,乃是就其象征意义而言,是指它的构造象征某种音乐性,暗示音乐的特质。不仅长城如此,凡是建筑都是如此。
我们观赏杰出的建筑艺术精品,总是感到自豪骄傲,充满自信和力量,这就是建筑美对人所产生的“”
功用。建筑艺术的内涵越丰富深刻,这种“”功用也就愈加强烈。
三、建筑的史诗性,具有时代的观照功能
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史书”,是“时代的镜子”。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对巴黎圣母院所表现出的时代文化、历史意义作了如下的表述:“这是人民的贮存;这是世纪的积累;这是人类社会不断蒸发而剩下的沉淀……真的,这座建筑物上一层层艺术的积累,可以作为好些厚厚的书本材料,这都是人类的通史。”雨果认为,“这个可敬的建筑物的每一个面,每一块石头,都不仅是我们国家历史的一页,并且也是科学史和艺术史的一页。”
北京的故宫更是中华民族一部史书。它是在元代大都宫殿基础上逐步改建,扩建而成的。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于永乐十四年(1416年)营造北京宫殿。清代加以扩建,故宫环以城墙,叫紫禁城。如果把故宫比做巍峨壮丽、气魄雄伟的交响乐,那么,从中华门到天安门约有1.5公里长的建筑群,便是它的前奏曲。进入午门,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典丽堂皇,巍然屹立在故宫中轴线上,特别是太和殿,是中轴线上三大殿的中心,也是故宫宫殿的主体,俗称金銮殿。明清两代皇帝登基,朝会大典,即在此举行,它是皇帝发号施令的主要正式场所。三大殿支撑着高大朱色圆柱,殿内装饰着美丽的彩绘,屋顶的黄瓦闪烁着夺目的金光,巨大的廊檐向上翻卷,仿佛要起飞。太和殿前铺陈的云龙阶石,仿佛在游动,还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无不衬托出主体建筑的美,而太和殿就仿佛是故宫交响乐章的主题歌。故宫在中轴线上排列着三宫:乾清宫(皇帝寝宫)、交泰殿(宫廷小礼堂)、坤宁宫(皇后寝宫),乾清宫是主体部分,其他则是从属部分。总之,故宫是由许多建筑群构成的,每个建筑群又由许多独立的建筑物构成,成为具有三维空间的艺术品,秩序井然,贯穿有序,构成了多样统一的和谐美。当你畅游故宫之时,你的感觉、知觉、想象会出现一个美妙神奇的境界,你的耳中就不由得回旋着一组组、一串串木石瓦建筑音符谱写而成的大型交响乐。同时,更令你感慨的是仿佛听到历史的回声,仿佛看见明清两代王朝的历史画卷。
凡是伟大的建筑艺术,都是一个时代人们审美意识的积淀,都是历史文化的缩影,因而都具有时代的观照功用。另外,某些建筑还具有思想教育作用。建筑是一种抽象的表现艺术,一般不摹仿和再现现实,也难于叙述出某一题材的内容情节,而是以独特的艺术语汇和象征手法,传达和表现出某种意境、气氛和情调,能使人产生某种联想、想象和比较,造成思想情绪上的激动。例如,我们到南京瞻仰中山陵,就会从内心产生一种仰慕敬佩之情;我们到芦沟桥参观中国人民纪念馆,就会从中受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教育。
四、建筑的实用性,可以调节人的身心的平衡
建筑艺术是一门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但建筑艺术只是为我们创造一个美的空间形象。它真正的“价值”来源于欣赏主体和建筑形象相互作用的体验与鉴赏活动。它是欣赏主体在审美过程中体验到的一种主观心里意绪。所以,人要是自己居住的环境空间更加艺术化,就必须能够发现、感受建筑艺术的美,能通过自己的鉴赏活动去充分领略它的魅力。而这里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就十分的重要了,它对人在欣赏建筑艺术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建筑艺术是一种实用艺术,它是实用与审美的统一
它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技术手段,根据物质材料的性能和规律,并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去造型,创造出一个既适宜居住和活动,又具有一定观赏性的空间环境的实用艺术。它一方面具有实用功能,是一种技术活动,在适合物质材料的性质和规律的情况下,改变物质材料的面貌,使它适合人类物质生活需要。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审美功能,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它在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的过程中,积淀着人类的审美感受。物化着人类的精神体验。建筑艺术的实用性。一方面表现在建筑的内部空间适用于主体的活动需要。另一方面还表现在建筑的外部形式适应于材料的结构功能。建筑艺术直观的形式美,往往都是形式与功能、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其次,建筑艺术是一种空间创造艺术,它的审美特性常常直接表现在它自身所具有的造型美以及和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
建筑艺术虽然始终是适用于审美、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但如果建筑造型缺乏形式美和表现力,建筑也就不可能成为一门艺术。所以,建筑艺术通过综合运用空间、形体、比例、尺度、质地、色彩、装饰等建筑语言,根据对比、同一、均衡、节奏韵律等造型规律,创造出可视的三维空间艺术形象。总之,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首先集中体现在建筑的造型上。而不同的建筑形式。又会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或是形式美的愉悦,或是精神的震撼,或崇高、或优美、或独特、或怪诞。但建筑作为一种空间造型艺术,它的审美特征出了与它自身的空间形式有关外。还体现在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中。建筑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固定的工程形态。它一旦建成,就不可避免地成为整个环境集体的一个部件,因而处理好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构成它的审美属性的重要条件。如果建筑能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建筑与环境相得益彰,就会拓展建筑的意境,增强它的审美特性。
第三,建筑艺术还是“凝固的音乐”
建筑与音乐的确存在相类似和关联的地方,建筑物质材料合乎规律的组合,能给人以类似音乐的节奏和韵律的美感。同时,建筑艺术与音乐的关联还表现在二者都运用数比率。所以我们说,建筑具有音乐的某些审美特性。
第四,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
由于建筑既是一种物质生产,又是一种艺术创作。它所选用的物质材料、结构方式、建筑造型和艺术风格,不仅直接体现着一定社会、时代的物质技术水平和政治、经济情况,而且也凝聚着一定的阶级、民族、时代的心理情绪、精神风貌和审美理想。积淀着社会历史文化的记忆。因此,人们把建筑称作用“石头写成的历史”。欣赏建筑艺术。就像是阅读用石头写成的史书。
第五,建筑艺术具有反映生活的抽象性和象征性的特点
建筑艺术与其它艺术形式一样,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是对一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反映,但它不是一种直接的、具体的描摹、再现客观生活,它通过抽象的线、面、体的表现手法去隐喻、象征的表现精神观念和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真实。总的说来,抽象性、象征性是建筑艺术的重要特征,象征、隐喻的运用使建筑艺术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精神功能。但这种象征应该自然的从建筑本身中流露出来,而不是刻意的加以修饰的表达和摆弄,可以说,建筑的象征愈抽象,它的魅力就愈永恒。
总之,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在人们欣赏建筑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人们充分地掌握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才能充分的感受建筑的魅力。另外,无论我们身处室外还是走在大街上,始终不能摆脱那些分割的建筑空间与巨大触目的建筑形象,这也要求我们必须学会对建筑艺术进行鉴赏和审美。
那么建筑艺术与工业设计相结合,工业设计的审美特征又是什么呢?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8-0035-01
一、建筑艺术与舞蹈艺术共通性研究的意义
如果说:“建筑是冰冻的音乐,舞蹈是流动的音乐。”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绘画是视觉的艺术,那么,舞蹈则是流动的、韵律的艺术!舞蹈是人类艺术中最古老的艺术。在声音形成之前,人类就已经开始用手势等形体语言来表情达意了。舞蹈在漫长的发展中,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走过了一个从实用性、娱乐性又到表演性的过程。舞蹈是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在时空中运动的动态艺术,也是融合了音乐、舞台美术、服装设计等综合艺术。人们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逐渐意识到即使是距离最遥远的门类,也可以在超越艺术实体的境界中得到融合。特别抽象审美与具象审美在审美活动中的奇妙变换与融合,从而探索美的生成机制。
二、国内关于建筑艺术与舞蹈艺术共通性研究的现状
(一)节奏、韵律等外部形式特征
学界对建筑艺术与舞蹈艺术在节奏、韵律等外部特征上的探讨可以说是最丰富和集中的。宗白华先生曾对舞蹈做了形而上的把握,认为舞是最高度的韵律、节奏、秩序、理性,同时是高度的生命、旋动、力、热情。音乐在与舞蹈的配合中升华,梁思成先生在《建筑和建筑的艺术》中说道:“ 建筑的节奏、韵律有时候和音乐很像。北京广安门外的天宁寺塔就是一个有趣的的例子。由下看上去,最下面是一个扁平的不显著的月台;上面是两层大致同样高的重叠的须弥座;再上去是一周小挑台,专门名词叫平坐;平坐上面是一圈栏杆,栏杆上是一个三层莲瓣座,再上去是塔的本身,高度和两层须弥座大致相等;再上去是十三层檐子,最上是攒尖瓦顶,顶尖就是塔尖的宝珠。按照这个层次和它们高低不同的比例,我们大致(只是大致)可以看到(而不是听到)这样一段节奏”在对它的层次进行分析之后,为之谱出一支曲来,这在中国建筑界内外被传为佳话。建筑用音乐来诠释尚且有如此之不同凡响效果,音乐作为舞蹈的伴奏与舞蹈诠释生命的形态更是体现人与自然的奇妙关系。我国古代乐舞理论中就有:"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也生动地说明了舞蹈是表现人们最激动的情感的产物。
金学智先生在《中国园林美学》中论述《园林品赏与审美文化心理》的时候曾提到,节奏和韵律,正是“建筑、园林中无声地流注着的音乐的精神”,并将这种无声韵律的表现形式分为对称协调、比例、重复变化齐一、层递、循环回旋五大类。这与舞蹈的外在形态很像,不过舞蹈不仅仅是动作形式的外在表现,它在动作形式之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
(二)时空感交织的内部欣赏过程
一般说来,建筑被归为空间艺术,而音乐被称为时间艺术,舞蹈则是二者的结合体。因为建筑是冰冻的音乐,舞蹈是流动的音乐。从艺术角度讲,流动与凝固的状态是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状态,但它们都有着共同的艺术灵脉与潜质;都给人以视觉美的享受及陶冶。它们虽各有其完全不同的界域和词解,但它们统属于艺术审美的范畴!
漫步于建筑当中就是一个时间流动的过程,而欣赏舞蹈也会在人们的脑海中形成抽象的空间。陈志华先生在《建筑艺术散论》中单辟一节阐述他对于“建筑是 凝固的音乐”这一观点的看法。他认为,建筑之所以常常被比作音乐,就在于“建筑不仅是一个空间的艺术,而且是一个时间的艺术”,“从门廊到大殿,艺术处理就像音乐的序曲、扩展、渐强、、渐弱、休止。”如舞蹈中的跳跃、旋转、翻腾、柔软、控制一样。在这个过程中,三者都有旋律的重复。
舞蹈是艺术之一,于四度空间中以身体为语言作“心智交流”现象之人体的运动表达艺术,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它一般借助音乐,也借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及作用,包括运动、社交/求偶、祭祀、礼仪等。“自然”和“人文”两极端之学科之桥梁作用。“时空”运用性特强。
1.审美主体的心理通感
建筑艺术与舞蹈艺术的审美共通性不仅仅在于其形式等外部结构特征,更重要的,还在于由这些形式特征所引发的审美主体的心理和情感感受。舞蹈与建筑虽是不同的门类,但都有着艺术的魂魄与灵脉!它们的展现处于动与静之间,其实质都是一种魂魄的展现!都是艺术创作的源脉及精炼!它一旦与人的灵魂交融,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就会自然的提升艺术的感受、想象、及释放等可贵的能力。艺术享受的最高境界,我觉得就是达到一种“虚静若动”的感知!在静中体验动的旋律,即在凝固的本体中感受震撼心灵的动律!
说到建筑,我们可以联想罗列出许许多多大气磅礴、流光异彩、几何缤纷的艺术胜境!那矗立在塞纳河旁庄严肃穆的巴黎圣母院;那富丽堂皇的著名的罗浮宫;那神奇悠久的埃及金字塔等等;以及我们自己疆域的各地,那一座座透着灵性的、风格各异的楼盘寓所,如北京古香典雅的四合院;天津精巧别致的五大道,青岛高低错落、神话般的红砖绿瓦,还有那如诗如画的江南竹楼,小桥人家等等;这一切静的物质中都真切的透出一种生动、鲜活的艺术内质,或大气磅礴,或端庄典雅,或轻柔如纱!
说到舞蹈,我们又可以自然的想象出各种舞蹈流派透出的神韵精华!如国标舞刚柔相济的韵律;民族舞轻盈独特的柔美;芭蕾舞舒展高雅的绽放,以及现代舞炽烈燃烧的激情,都深深映照出艺术的巨大魅力!那舞中的举手、投足、抬头、扬胸,还有舞蹈的灵魂之器、即清澈灵动的眼神,会将整个流动的形体化成语言,将其升华到一个至高至纯的境界!历史、时代流中体现的精神同构。
建筑艺术与舞蹈艺术作为时代精神与社会精神的产物,必将体现出一个时代和一个社会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20年前,杨丽萍用《雀之灵》里那只充满灵性的手,在我们心海里镌刻下令人无法忘怀的印记。“舞蹈是生命的一种体现,它不是空泛的东西,如果空泛了舞蹈就没有灵魂了。
2.建筑、舞蹈、音乐
当人们欣赏舞蹈的时候,不会想到除了舞蹈形态以外的因素,而建筑师则会考虑如何运用它的形体美来诠释建筑的价值与建筑的功用价值,如何以它的外观最直接的为人们所感知的,空间的、体积的、造型的、线条的、形态的种种因素,构成人们对建筑的审美经验的核心。
艺术来源于生活。人是自然的,谁也不喜欢生硬机械的建筑环境,这就要我们以生命的眼光去看待建筑。杨丽萍说“原生态”是最自然、最接近人性的表现形态,它是根据生活、根据人性而来的,它是质朴的。就如我国近几年,出现的鸟巢、水立方等外形类似于原生态的建筑渐渐地融入到人类的环境中。舞是中国一切艺术境界的典型。建筑与舞蹈之间有一座桥梁,因为我们的精神结构,在音乐与建筑两种情境中是相同的。
三、审美主体在建筑艺术与舞蹈艺术共通性中的重要性
前人关于建筑艺术和舞蹈艺术审美共通性的探讨时,重点关注两者在审美客体的特征,尤其是建筑和舞蹈的结构和形式,如和谐的比例、能被人感受和理解的方面。也有许多建筑家和舞蹈家谈到了自身在实践创作上从对方汲取的灵感和体验。他们不仅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更是充分向我们展示了研究建筑艺术和舞蹈艺术审美共通性研究不应当止步于其客体共通的审美属性,还应深入挖掘在审美主体情感、审美心理活动过程、以及审美价值等多方面的共通性,因为两者不论是何种结构和形式,能够引发人共通的审美感受的,最终还是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被这些结构和形式所唤起的人的心理反映和情感反映。
参考文献:
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文化建筑的快速发展,各类图书馆、文化馆、展览馆、美术馆、剧院等文化建筑数量与规模也获得了飞速增长。在文化建筑自身结构与功能设计上,如何从环境艺术设计上增强文化建筑的艺术价值,需要从关注人的审美艺术需求来探讨文化建筑的艺术性表现。
1文化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
文化建筑具有广泛性,以满足人们参与、游嘻的综合性场所。如展览厅、博物院、音乐厅、游乐园等。当然,也包括过去的历史遗迹,如一些传统学府建筑等。环境艺术设计是基于环境要素,从建筑的内部结构、使用功能上,融入环境学、艺术学理念,突出建筑环境的舒适性、美观性。文化建筑的基本功能在于满足文化教育,而环境艺术设计是发挥文化教育功能的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对人的实际需求的满足,实现建筑内部结构、外部环境、建筑内部、外部环境的有序性、和谐性。作为一种泛称,文化建筑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如何从艺术审美心理上来增强建筑的文化魅力,必然需要立足文化建筑的基本载体,从环境艺术设计思路与手法上,强调不同的设计理念。如对于传统封建王朝的建筑,设计师往往通过相对独立的组墙来划分统治者与平民的领土。当然,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于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不同建筑设计师也更加强调艺术审美与文化价值。文化建筑本身作为一个建筑综合体,其建筑内部结构、使用功能的设定,必然要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相关联,而体现在美学理论中,即是建筑的直观美学与客观美学价值。
2审美心理下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
2.1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审美创造
从审美学视角来探讨环境艺术设计,其根本在于通过环境要素的艺术化处理,使其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求。文化建筑本身是为了营造公共的审美空间,而艺术设计是基于人的审美规律、人的需求来布置的环境空间结构。马克思提出“劳动”是灵活的、而并非机械的、“死”的劳动,是基于有目的的、合规律的创造性劳动。所以,对于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本身就是在创造审美的过程,表现为对美的追求与创造。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强调“越是复杂、高级的生产劳动,越需要进行周密的艺术设计,来体现审美创造的意义”,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审美创造,其本身在于对美的呈现与实践,创新作为艺术设计的生命,也需要从环境艺术的公众性、流行性上,融入时代性审美爱好与审美思想,并为受众所接受。当然,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还需要倡导独创性、前瞻性,要基于社会公众对艺术审美的发展趋向,来推陈出新。如意大利设计师李斯特在设计椅子时,并非仅限于对椅子的设计,而是在设计一种坐的方式。可见,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本身的审美创造,包括对人的生活方式及其他活动的满足,更是体现艺术设计社会性的基本内容。
2.2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审美欣赏
从审美心理上来审视环境艺术设计,其本身不仅要突出艺术设计的内涵,还要体现审美心理的满足。审美欣赏是基于受众的心理体验和感知所获得的一种审美愉悦和享受。同样,在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审美欣赏,需要从建筑的设计结构、功能表现、色彩、造型等方面,来满足受众的审美爱好,增强建筑环境的审美意义。对于文化建筑中的环境艺术审美欣赏,其意义在于对文化建筑艺术形式的表达。任何文化建筑,其本身在满足使用价值的同时,通过技术手法来营造独特的审美欣赏环境,来激发人的情感愉悦,从而获得合理的、悦目的精神满足。如文化建筑外形结构美、文化建筑的内部装饰美等。
3以首都博物馆为例探析环境艺术设计与审美心理
3.1从博物馆环境艺术设计中来满足公众的审美需求
文化建筑具有自身的文化特色,从建筑环境设计上,一方面来体现文化建筑的思想性、艺术性情感;另一方面从建筑环境设计本身来传达特定的精神价值和艺术风格。如建筑结构对生活现实的贴近,建筑环境对公众情感的服务等。建筑设计师作为文化建筑的导向者,其思想与审美感受往往对建筑主题的设计影响较大,特别是在激发人与环境的协同关系上,要通过建筑环境艺术氛围的搭建来强化文化建筑所承载的独特艺术审美体验。首都博物馆作为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保存场馆,其所陈列的文物独具文化价值。在进行文物陈设、布置与分类管理上,按照时间、类别、内容、主题等不同进行合理划分,并结合文物自身特性来优化博物馆的内部结构,既突出了对文物的保护与收藏,又能够从博物馆环境艺术营造上,考虑到对受众内心审美的诉求。
3.2博物馆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设计思维变化
对于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思维的探讨,过去的设计理念倾向于对服务功能的突出,并适度融入审美文化来增强文化建筑的艺术内涵。如通过导入一些艺术符号,借助环境艺术设计要素来提升文化建筑的审美意象。但对于文化建筑自身所蕴涵的文化要素很多,环境艺术设计无法从中反映和呈现,受众也无法从抽象的艺术符号中来感知文化建筑的设计思维。因此,迫切需要从现代设计理念与审美意蕴的融合上,突出服务性、自我性,以完成文化建筑环境艺术意蕴的增强。首都博物馆主展厅设计宽敞明亮,各陈列物品依照建筑格局进行整齐排列,表现出室内文物与室内环境的浑然一体,也增强了博物馆自身历史文化的浓重气息。
3.3博物馆环境艺术设计中对审美视野的传达
环境艺术设计与文化建筑审美理念的融合并非单纯的依靠设计来表现丰富的思想内涵,而是从提升文化建筑的服务价值、设计价值上,来充实和丰富文化建筑的审美视野的延伸,扩充文化建筑的审美意蕴传达效果。
4结语
在塑造和培养审美习惯中,设计师需要从民族文化中挖掘感官意识,丰富人文导向。同样,在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通过主客体建筑元素的融合,从物质性、艺术性上创造审美文化,增强文物与建筑结构之间的关联性,满足观赏者在观赏过程中体味和感受博物馆空间环境的多样性,消除审美疲劳。
参考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步意识到文化是人文和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一个地区吸引外来资产的能力相当一部分取决其文化的产出。文化建筑,历来是表达城市地域特征、文化特点,展现人文精神的载体。
如何能够最大化的满足人们对于这一类建筑的使用需求的同时,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是设计领域长期研究的课题,因而、深入了解文化建筑的艺术特质,掌握文化建筑的艺术设计势在必行。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下,无论是审美还是其他活动,都处于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从这个角度来审视,文化建筑及其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绝对不能仅仅只是建立在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基础上,还必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才能赋予文化建筑更长久的生命力。
1.审美、文化建筑以及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
1.1关于审美
审美、是客观存在的感受和体验,它更多来源于人们的心理活动,同时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
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在其作品创作中,审美活动既有助于设计者从更广泛的角度去深化作品,同时又可以辅助他们更准确的把握受众的心理,使创作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达到其“天人合一”艺术效果。
1.2文化建筑
文化建筑属于公共建筑,是人们日常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场所。文化建筑包含的类型较多,常见的有展览建筑、文教建筑、纪念建筑、演出建筑及特定环境的风景建筑等等。在西方国家,文化建筑甚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文化建筑越多,或者建筑水准越高,就说明这个国家的文化经济水平越高。如今,文化建筑的类型越来越多样化,数量也呈现出不断增加的态势(见表1)。
1.3文化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
文化建筑的设计是功能-艺术-技术的空间组合,三者应达到高度的统一。优秀的建筑设计不能脱离总体关系孤立地进行,应将它融入特定的环境之中去考虑。
(1)在建筑设计的环节中,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以环境来作为衬托,结合整体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与相应的标准,通过物质手段的辅助以及美学原理的分析,从而创造出能够满足当下民众物质文化生活的室内以及室外环境。
(2)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不仅仅可以实现文化建筑的基本使用价值,还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体现环境氛围以及建筑特征等精神层次的要素和特征。
(3)环境艺术设计必须要将人作为设计的根本,设计的主要理念必须要围绕着为更多的民众提供更加美好的生活来作为根本。
(4)环境艺术设计不仅仅要有调整自然环境的能力,也必须要能够照顾到视觉秩序,除此之外,更多的就是要装饰人的存在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等,只有将各方面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才能是一个合格的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作品。
2.从审美角度来考量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
综上所述,文化建筑物的环境是对建筑功能的进一步深化和延续,是建筑内涵的深层次的表现。我们从审美、审美活动的角度来对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进行考量的话,可以从以下的几个角度入手进行探讨:
2.1审美主体更趋向于大众化
①社会经济及文化水平的飞速发展极大的丰富了大众文化,环境艺术设计也正是传达和弘扬了这种大众文化。②无论是价值观还是社会文化,抑或是公众的需求,都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作为文化建筑,也必须要顺应这种趋势,力求创设出更加多元的文化需求,为公众营造出更为宽泛的空间。从艺术的宽泛概念来看,一切都应该是艺术,而文化建筑应该是将普通的生活当作一种人文景观,从大众的生活之中寻找灵感,从而去展示人类生活中不曾被留意到的美。
以桂林木龙湖景区为范例:景区交通流线序列为入口、小广场、游客观演台,一次穿越花鼓楼、木龙塔、水榭,最后走过古城墙回到入口广场,因而、景区交通流线也是完美的景观流线。
综上所述,无论是大范围的文化建筑,还是与之相关的环境艺术,都必须是与民众的生活相关的、符合他们的审美观念,并可以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休闲场所的。
2.2信息传达手段的多元化与建筑的人性化
(1)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技获得了空前的发展:①传播的手段和速度都与之前有很大的不同,以往的那种单一的信息交流方式被打破,呈现出一种网状的态势。⑦人们因为不同的原因聚集在了一起,从而传输的介质和载体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③文化建筑的艺术设计可能会带来的视觉信息传播,不仅可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跨越民族以及国界,这种传播方式甚至对以往的那种自上往下的传播格局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它在某种程度上是整个社会网络关系之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参与到信息的交流中。
(2)范例分析:①现代剧场在传统的“观赏与被观赏关系”这一基本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个观演互动融为一体的亲密空间。②在桂林新区建筑群大剧院、博物馆等设计中,室外设置大面积的前广场组合水景景观和建筑小品,使建筑内外空间流动,用设计手段引导市民积极参与,促进其城乡的文化交流。
(3)上海大剧院(图2),是中国传统图腾的现代诠释。地基是方形的、屋顶是拱形的,象征“天圆地方”。侧墙正面装有玻璃,面向广场,可以使人们饱览全城景胜。
2.3文化传达的过程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和抽象性
(1)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考量信息,它具有限制性和非限制性的特征。所谓的限制性信息,是指它可以用语言准确的表达出来,而非限制性信息,不能用语言准确的表达,本身带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它需要用自身的感觉来体会,但是每个人的感觉又是不同的,所以很容易出现很大的模糊性。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得到的是,环境艺术设计过程必须要传播的文化信息肯定不是限制性的确定信息,而是这种非限制性的,正是这种非限制性的、模糊的信息,才更需要人们去不断的联想。
(2)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根据人与建筑的关系为切入点进行研究的,而人作为一种复杂的高级动物,他的感觉和品味很难做到高度统一,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覆盖范围又非常的宽泛,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对于文化建筑所传达的信息,没有必要整体把握,仅仅需要抓住自己感兴趣的一点或者最主要的一点进行感受和分析。
例如,上海东方东方艺术中心(图3):似五瓣之莲花,中心外壳通透,三个音乐厅如珍宝般地被装在里面,外壁点缀有七彩陶瓷珍珠。整个建筑充满活力,如流动的曲线般优美。
2.4审美是一种直观性的活动
视觉手段是非常重要的传播形式。与人的其他感官相比,视觉手段更加的直观,譬如说和语言相比,视觉具有图像优势,所以,审美活动的直观性也是当下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必须要注意的特点,通过环境艺术设计手段来传达的信息,通常都是通过视觉手段实现的,可能也需要其他的视听媒介和设计图像的方式对整体的观感进行传播,从而完成对作品的影响。
例如,东京艺术大学演奏厅:设计注重其周围的神社和树木的历史以及信仰精神方面的环境。该厅设计时,使用木头、石头、皮革等材料,并采取了独特的尝试,当顶棚过到最高的15m时,光线从上面泄下,如同置身森林中的广场,从“森林”中释放出全部的音乐。
3.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建筑的审美主体更加趋向于大众化。而大众的审美追求,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与实现人的发展,在于促进和谐发展、创建和谐世界,在于使这世界因为人们的生产活动而变得更加美好。所以说,虽然审美是主观的心理活动,但是,它不可避免地受制于、民俗习惯、社会制度、伦理道德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等等客观因素。环境设计各要素问的关系犹如生物学上生物群落的共生链,维系着自然万物的萌发,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使得文化建筑物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体现出人类与环境的共存,体现人与环境新的高层次的平衡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宇洁,仲利强.当代文化建筑中的共享空间设计[J].中外建筑,2009,(04).
[2]徐海滢.浅谈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0,(11).
[3]陈英桦.以审美角度浅析文化建筑的环境设计[J].艺术研究,2011,(3).
[4]最新建筑设计详图资料集.文化,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5]体现国家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建筑创作,2005(03).
收稿日期:2013-4-16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200-01
中世纪是上帝主宰一切的时代,基督教的艺术理想是上帝至美。中世纪的美术基本上就是宗教美术,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教堂。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卡尔马斯曾说过:“教堂是尘世之天国,神们在这里生息活动”。中世纪的教堂建筑深受基督教艺术理想的影响,形成了建筑结构和装饰艺术融为一体的高度统一,具有实用和象征意义,同时起到了宣扬基督教教义的目的。
一、重视“启示”的中世纪艺术
中世纪基督教的教义,是以神学本体论为主导的。早期尤为强调上帝的“启示”是人们获得真理的唯一途径,艺术作为人与上帝之间的障碍,是遭到排斥的。当时的基督教继承了犹太教的纯粹的精神性,反对偶像崇拜。在这种强调精神信仰的需要下,几乎禁止陈列和崇拜各种画像。但在随后不久,基督教艺术在朗吉努斯、托马斯・阿奎那等人的美学思想影响下有所改变,使得基督教艺术也具有了独立的审美意义。
“基督教艺术理想不同于希腊艺术理想的,因为希腊艺术理想的思想基础在与艺术与真理(理念)的关系,属于世俗哲学层面,重视实践性的表现;而基督教艺术理想的思想基础在于艺术与上帝的关系,属于神学与信仰范畴,重视思维与体验内容,以保障上帝的核心教义。这导致基督教艺术理想尤其注重启示。”(《西方传统艺术理想论》第二章)。
二、神学影响下的中世纪哥特建筑艺术
(一)外观造型上的特点
哥特式教堂建筑的外观造型以高耸的塔尖为特色,应用十字拱、飞拱、修长的立柱以及肋穹框架结构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如法国巴黎圣母院的一大特色就是飞拱,飞拱支撑了中殿,同时在建筑的外部建造了扶跺,通过扶跺来解决侧推力的问题,这种外扶跺是从外面加力,使重力集中在相当少的几个点上。因此教堂的墙壁功能已于过去不同,过去的墙只起支撑作用,而改进后,修墙则可以从上往下修了。哥特式建筑的尖顶建筑,光线充足,空气流畅,增加了教堂的高度。同时,在体量和高度上也创造了新纪录。哥特式教堂建筑的形体向上的动势十分强烈,轻灵的垂直线直贯全身。不论是墙还是塔都是越往上分划越细,装饰越多,也越玲珑,而且顶上都有锋利的、直刺苍穹的小尖顶。不仅所有的券是尖的,而且建筑局部和细节的上端也都是尖的,整个教堂处处充满向上的冲力。这种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是教会的弃绝尘寰的基督教神学思想的体现,也是城市显示其强大向上蓬勃生机的精神反映。哥特建筑展示给人们的是天堂里的神宫,是一座上帝之城。
(二)内部结构的特点
由于内部结构的改进,使得教堂内部空间也发生了变化,有了飞拱的之撑,中殿越来越高。柱头消失了,肋拱从圆柱的顶端像麦束一样自然开放,形成一直向上延伸的结构。哥特式教堂内的结构中,由于建筑师们巧夺天工的设计,人站在教堂的不同角度,视野里没有一根柱子,仿佛它们刹那间消失了。在这样的教堂里做礼拜,阳光透过色彩斑斓的玻璃,把五颜六色的光洒落在人们身上,使他们产生一种温暖神秘的感觉,似乎走进美丽的童话世界。这种如仙似幻的感受,会化解人们的痛苦,抚慰落泪的心灵。这种内部结构的设计也是深受神学思想影响的,哥特式教堂结构变化,造成一种火焰式的冲力,把人们的理想带向“天国”,成功地体现了基督教的神学观念,人们的视觉和情绪随着向上升华的尖塔,有一种接近上帝和天堂的感觉。从审美的层面看,哥特式建筑表现出一种人的意念的冲动,它不再是纯粹的宗教建筑物,也不再是军事堡垒,而是城市的文化标志,标明在最黑暗的中世纪获得一点有限的自由,人们会发现一丝现实世界的阳光透进了黑暗的中世纪。
(三)教堂建筑的装饰特点
通过采用尖券、尖拱和外扶垛,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窗户使用彩色玻璃镶嵌,使尖塔得以轻巧高大,当然也失去了做墙体雕刻的余地,成为与罗马式教堂的重大区别之一。哥特式雕塑是教堂建筑不可缺少的装饰,它的人物形象开始保持独立的空间地位,追求三度空间的立体造型,力求符合真实的形象,追求自然生动的塑造,使人体逐渐丰满起来,衣褶也随之有了结构的变化,使人感到衣服里面是实在的人体。雕像不再是人的外形的模似,而是有血有肉的人。与哥特建筑一起应运而生的是优美的彩色玻璃窗画。这种画也成为不识字信徒们的圣经。圆形的玫瑰窗象征天堂,各式圣者登上了色彩绚丽的玻璃窗,酷似丰富多彩的舞台画面。人们走近教堂,不仅产生对天国的神幻感,也产生装饰美感。这种彩色玻璃窗画看起来更像马赛克而不像绘画,由于它是玻璃画能依靠光线的穿透而生艳,玻璃制造师们很巧妙地组合颜色,使透过的光线变得柔和舒适,让人产生一种在和煦阳光里的惬意,产生奇妙的遐想。
(四)教堂建筑的意蕴体现
哥特式的教堂建筑在意蕴上,借助哥特式内部空间的高旷、单纯、统一的特征,整个建筑呈现雄伟直升的外观造型和开阔的内部空间,加上镶嵌彩色玻璃的长窗,整个教堂具有浓厚的、神秘的宗教气氛,引人升入天国的寓意,也是理解基督教精神及其神学形态影响下的艺术理想的重要形式之一。可以说,哥特式建筑不论在结构技术上,还是造型艺术上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哥特式建筑较之先前的基督教早期建筑艺术更加接近生活和写实,教堂建筑遍布欧洲,不论是法国巴黎圣母院、德国科隆大教堂还是意大利米兰大教堂,都已成为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形态影响下的哥特式建筑的集中体现。
三、哥特式建筑的美学特色
哥特式建筑是基督教神学精神在审美趣味上的最典型的反映。它对动态和垂直空间的追求,体现了信徒对“天国”的向往;建筑结构上的轻盈、飞腾以及在外部轮廓和内部空间的形式上对于光影变幻的追求正是符合了基督教的精神,正如托马斯・阿奎那所说:“一件东西(艺术品或自然事物)的形式放射出光辉来,使它们的完美和秩序的全部丰富性都呈现于心灵。”哥特式建筑具有超凡脱俗、远离尘世的精神之美,成功地表现了基督教理想的崇高精神。哥特式建筑完美地将基督教的精神与建筑结构技术的探索结合起来,在哥特式教堂内,能感到一种不断增强和不断上升的感觉以及把自身推向天国的升腾之感。哥特式艺术既是中世纪艺术的巅峰,同时又预示着中世纪艺术的结束、孕育着文艺复兴时代的到来。
最后,用罗丹的一段话来结束本文:“人们从大教堂带走的记忆,使人不由得不肃静;正是在这种无边的肃静里,灵魂才能体验无上的欣慰,思想的欢乐。人们可以思考大自然通过艺术而给予我们的忠告。人民就可以寻找法则。”
参考文献:
[1]李健群著.欧洲中世纪美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到来,社会经济也不断发展起来,生活经济水平更是有了显著的提高,于此同时,人们的审美观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传统的建筑环境设计已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他们对建筑和环境设计有了更高的审美标准。现在的文化建筑提高了城市建筑的实用性与美观性,已不同于传统的文化建筑。基于审美视角,我们需要探究现在社会的审美需求,分析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与审美的关系,并提出要基于人们的审美视角的设计构思。
1审美心理
1.1审美概念
审美心理,往往人们将其释义为对美的感受及体验。具体来讲,最主要的其实是人们在美的体验中享受情感自由的过程,审美是客观存在的感受和体验,更多的是来源于人们的心理活动。审美具有直观性、模糊性、和大众化性。审美的直观性就是建筑、环境设计通过具体的文字、图案、颜色等传递给人们的视觉与感觉上的审美;审美的模糊性是通过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一些传达主流思想不明确的事物进行修缮;审美的大众化性是现在在更多的关注文化传承的同时,并结合大众需求,创造出与大众的日常生活相贴近的设计。
1.2审美需求
审美是人们内心的一种感受,是在心灵活动中对于事物的一种主观性的评价,马洛斯关于人类实现愿望和要求中对审美的需要通常有对称、井然有序、外观美、平衡。审美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对于建筑与环境设计的审美而言,现在更多的融入了文化传统和人们对文化和艺术的审美需求,当代人们的审美需求是多样化的,但是主体发展趋势还是崇尚自由与阳光。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人们对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也间接的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但是人们的思想、审美毕竟是在不断的除旧更新,自由与阳光、大众化是现在的文化建筑与环境设计中传统文化与新的审美需求相结合的审美趋势。审美需求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其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受众者需要的是多层次、多感官、立体形态的一种体验方式,而非传统的单一取向性的审美体验,第二受众者还需要将多元文化风格和艺术风格一起进行审美体验,并非单一文化风格和艺术风格的体验,现如今审美的体验已经不依靠于视觉进行简单的判断,而是通过我们每位大众多种感官共同协调而形成多方面、综合性的一种体验,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的工程模式,其中方方面面都是文化中的体现,我们从当今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发现,设计者更多的是通过综合性的方式,给我们进行全方面的审美体验,影响我们审美体现的手段已经越来接近于自然,朝着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方向发展。
2文化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
文化建筑与环境设计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信息交流中心场所。在建筑设计中,环境艺术设计要创造出满足人民群众生活的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的设计,是要结合整体的建筑以环境作为衬托、辅助与美学原理;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既能展现建筑的室内外环境使用价值,又能体现建筑的精神层次和建筑特征。
3文化建筑与审美
建筑的文化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产生的物质内容,它充分反应了地域文化的特点及体现周边特色的靓丽风景。文化建筑中的审美,可从审美大众化、模糊性、直观性这几方面创造出供人们欣赏并提供服务的公共交流场所。文化建筑是人们日常社会活动中缺一不可的公共建筑,并且文化建筑越多,水平越高,更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与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人民群众对生活水平的要求日益增高,文化建筑也在不断的追求着人们的主体审美趋势,以视觉为文化基础,创新出新的形象,更贴近人们的生活,以自身的文化特性与大众需求来吸引更多民众。
4环境艺术设计与审美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首先要遵循美的法则,其中基本的审美原则为:第一、比例和尺度:比例在建筑环境之中是一种重要的审美要素,选择合适的比例,能提高文化建筑环境设计的美感。第二、均衡和主次:主次可以有效避免设计作品的松散和单调的现象,均衡和主次是相互联系的。第三、反复和韵律:合理采用反复和韵律可以增加节奏感。因此在结合人们需求的同时美的法则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审美要素会使得建筑环境设计中的整体感更和谐,视觉上会富有生动、活泼的美感,整体会显得具有节奏感。环境艺术设计基于人们的审美视觉角度,并依靠于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承载着文化传统,为生活提供更多艺术环境。
5结语
总而言之,在保证建筑的环境设计功能方面,我们的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都是建立在人民群众的审美视角之上的艺术构思,在当今世界的多元化的艺术审美形式中,注重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才能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与活力的建筑与环境设计。因此,文章从审美的主流、文化建筑、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三方面分析审美视角,对日后的设计水平有着很大提升帮助,以提升国内城市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万然,朱华亮.基于审美心理角度的我国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6).
[2]霍迪.从审美角度探讨文化建筑中的环境艺术设计[J].现代装饰(理论),2015(03).
1基本概念
1.1关于审美
市美、是客观存在的感受和体验,它更多来源于人们的心理话动,同时受到客观囚素的制约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在其作品创作中,市美话动既有助于设计者从更广泛的角度去深化作品,同时又叫一以辅助他们更准确的把握受众的心理,使创作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达到其“天人合一”艺术效果
1.2文化建筑
文化建筑属于公共建筑,是人们日常生话和进行社会话动小叫一缺少的场所。文化建筑包含的类型较多,常见的有展览建筑、文教建筑、纪念建筑、演出建筑及特定环境的风景建筑等等。在西方国家,文化建筑甚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文化建筑越多,或者建筑水准越高,就说明这个国家的文化经济水平越高。如今,文化建筑的类型越来越多样化数量也旱现出小断增加的态势(见表D}
1.3文化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
文化建筑的设计是功能一艺术一技术的空间组合,三者应达到高度的统一。优秀的建筑设计小能脱离总体关系孤立地进行,应将它融入特定的环境之中去考虑。
(1)在建筑设计的环节中,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以环境来作为衬托,结合整体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与相应的标准,通过物质手段的辅助以及美学原理的分析,从而创造出能够满足当下民众物质文化生活的室内以及室外环境。
(2)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不仅仅可以实现文化建筑的基本使用价值,还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体现环境氛围以及建筑特征等精神层次的要素和特征。
2文化建筑的审美特点
2.1审美主体的大众性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民众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因素日益凸显。在一定程度上说,环境艺术设计正是传达与弘扬了这种大众文化。在社会文化民主化、价值观念多样化、公众需求多元化的现今时代,文化建筑应当为民众不同的文化需求营造新的空间以及创造新的形象。“一切都是艺术”,文化建筑应该是把日常生活当做文人景观,拥抱大众生活,倾力展示人类与环境的见证物场所。文化建筑以及室内外环境应该是易于接近与理解的、能为民众自我学习提供服务的、可以促进文化传播的公共交流“论坛”的理想模式。基于审美主体的大众化,文化建筑依靠自身的公共文化特性来吸引民众的眼球,从而把自己打造成公共文化中心。
2.2文化传达的模糊性。
信息具有限制性与非限制性之分的特点。限制性信息可以用精准的言语来描述;非限制性信息具有不确定性,它需要用感觉来体会,只能依靠比较含糊的言语来描述。然而,环境艺术设计所要传播的文化信息正是这种模糊性很大的非限制性信息,当其表达不清楚的时候需要人们去修缮和联想。所以,不管是接收到的信息量,还是接收到的信息内容,都因每个人的感受不同而有所区别的。由于室内外环境设计主要是对人与建筑关系进行研究的学科,一方面人自身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拥有许多的模糊性思维,难以用精准的言语来描述;另一方面室内外环境设计学科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复杂性越高精确表达的程度就越低。所以,人们不能对所传播的文化信息一点一点地仔细思考,而只能抓住其中的主要部分。
2.3审美知觉的直观性。
在这视觉传达时代里,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通常以“视觉”为文化传达的存在基础,又因为在人类所有的感官中只有视觉与听觉属于认识性的感官,所以视听有别于其他感官形态,它能够直观有效地把握世界,领会其含义。更深一层讲,在人的视听感知中,视觉比听觉更具有优势,因为它不仅仅具有感知和理解的直接性,而且还能跟图像与形象紧密相连。由此可以把视觉与听觉的关系转变为视觉-图像与听觉-语言这两层关系。换言之,相比听觉,视觉具有图像对语言的优势。
3文化建筑环境设计中的审美要素
3.1比例和尺度
比例是建筑物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在空间中体现为长、宽、高之间的比值。建筑环境形式的比例是一种重要的审美要素。根据审美经验,建筑物环境的形式比例存在相同比值关系的时候,整体感觉更和谐,更具有美感。尺度是指建筑环境给人感觉上的大小印象。尺度与建筑物的真实尺寸大小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但尺度与比例并不完全相同,审美原则的尺度是一种基于建筑物环境大小而产生的感觉。文化建筑设计中比例和尺寸往往密切相关,在进行环境设计的时候,应当反复推敲比例和尺度的大小,选择最佳值和最合适的搭配,提升文化建筑的美感。
3.2均衡与主从
均衡是指在设计的空间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平衡关系。在自然界中,相对静止的物体能产生视觉上的平衡感,在文化建筑的环境设计中,这种平衡感符合安全的原则,也能达到整体的审美要求。主从与均衡看似相同,其实存在很大区别。主从体现的是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区别,即各组成要素在整体中所处的地位与所占的比重对整体效果的影响。主从设计可以有效避免设计作品松散和单调的现象。建筑设计中,主从和均衡往往也是相互联系的,过于注重均衡则无主从,过于主从则失去均衡。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全面考虑均衡和主从产生的审美效果,从平面与立面、外部环境与内部空间、从局部到整体等各方面处理好主从与均衡关系,力求取得完整统一的效果。
3.3反复与韵律
[摘要]本文从视觉文化时代的艺术转向出发,结合中国画论与西方哲学等文艺理论,以艺术家朱书贤、常陵的艺术作品为具体切入点,讨论当今艺术文本结构的审美化生存,可以为之的路径与方式。
[
关键词 ]视觉文化时代;艺术文本叙事结构;审美化生存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3.130
1从图到图,一眼万年:视觉文化时代的艺术转向
鼓乐喧天的祭神仪式、严阵以待的狩猎场面……在我们向那些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遗存面壁凝视时,它们凸显出的不仅仅有筚路蓝缕的人类活动轨迹,还有人类记录自然、控制自然的愿望和能力。“制图和读图是人类走出愚昧,从一般动物中离析出来的最伟大的一步”王海龙.视觉人类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4.,图其形绘其影的“叙事”行为已然定化为人类的生存方式之一。伴随着大浪淘沙般升腾跌宕的自然抉择,人类终于以蹒跚向前的脚步迈入了这个新世代。拜经济发展与科技发达所赐,当下新技术的不断引入和传媒的日益扩张,营造出了视觉机制的高位主宰和视觉文化的广泛渗透的氛围。
当持续了四个多世纪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在20世纪不情愿地被附加上 “L·H·O·O·Q”的标签;当梦露的迷人肖像以变色龙的方式重复出现,我们仿佛已经嗅到了视觉文化沉浸于叙事格局之中的整合之味。从图到图,一眼万年,生活世界的视觉化、图像化这一次又垂青于人类,不同的是,人类此在的界域已经裂变为视觉文化的竞技场——以文字和语言为中心的理性形态,正逐渐为以图像为中心的感性形态所取代,人们对于文本的主体认知方式继而由精读转向略读、由凝神关照转向眼球效应,图像在一步步滑向话语的附庸和感官的刺激物。
2诗意栖居地之上的审美化生存
凡是诗性尚未泯灭的人都不可能真正地沉沦于世界的蝇营狗苟,都不会深陷在日常奔走和忙碌中而对存在的呼唤听而不闻,都不会一生低头于足下的小利而不仰望天空。章国锋,王逢振.20世纪欧美文论名着博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59.
——海德格尔
在如此一个图像增殖与侵蚀的视觉文化时代,“视觉文化的规划一直便致力于尝试以种种障碍和未知形象将空间填满……它总是充满着未被承认的障碍,这些障碍从来不允许我们实际上“看到”存在于我们的期待之外的东西。”罗岗,顾铮.视觉文化读本[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3.在海氏那里,“诗意地栖居”具有一种遮蔽的力量。
的确,在当今大众经验重构、审美范式转换的情境之下,如何使审美与现实、艺术与生活达到双向互动和深度沟通;如何使艺术文本叙事结构在日常体验与美学意义、审美愉悦与价值提升之间,制衡图像沦落所带来的无深度的不可承受之轻,以实现诗意栖居地上的审美化生存,成为当下艺术的职责与业绩所在。石涛有云“笔墨当随时代”,置身于其中的艺术家们即时调整文本叙事结构的转向步伐,平视之眼的朱书贤“以平视感的姿态开启感官之门”,深情冷眼的常陵开始了“一花一世界的诗意撩拨”,他们以超文本的立体方式吸纳慧智,在推动艺术创造的人性化表达和审美化建构的同时,在学术关照的层面上不断厘定本土文化的精神坐标。
3艺术文本叙事结构之——关涉与遥望:此岸与彼岸
文艺复兴以来关于艺术的朴素“镜子说”,毫不怀疑词与物的一致性;而进入视觉文化时代以来,书写与现实的非同一性却是所有语言固有的,没有一套言说世界的言辞能包含世界的真。当代艺术在实施着镜城突围的行动,它不断抹平了“虚拟真实”与“实存真实”,走向“超真实”。人们在创造着现实,也在构筑着理想世界,力求走近精神“彼岸”。这种“超真实”/“幻象”生在此岸,活在彼岸,成长在此岸至彼岸的路程中。在佛教构筑的世界里,此岸与彼岸是现世与来世、苦海与佛国的两极。而笔者此刻所议的此岸与彼岸,其所指不仅包括此在和彼在,亦有一种地域上(如本土与海外、东方与西方等)越界与连接的概念。即艺术家们既要以入世的治学态度,在日常生活中、在创作中关照,又要在此岸遥望彼岸、从彼岸关涉此岸,透过秩序的网幕,使鸿蒙之理见:李来源、林木的《中国古代画论发展史实》,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307页:石涛有“天地氤氲秀结,四时朝暮垂垂,透过鸿蒙之理,堪留百代之奇”。闪闪发光。
朱书贤借助《黑雾》与《黑色种子·抽芽》文本叙事中源自自身经验、看似稀松平常的现实情境,将此案与彼岸的关涉与遥望,演绎为“浪漫”与“现实”之间的悬浮与依托。“每当我察觉浪漫这东西时,感觉它的存在像是一层透明的薄膜,悬浮于现实事物的表面,使得事物看起来时而真实,时而虚幻,下一个瞬间,就消失不见。”摘自朱书贤《浪漫——悬浮于现实之上的一层薄膜》一文。两部作品均为我们设定了“黑色”之夜和“白色”之亮的现场氛围,黑与白的交接之处便是无穷尽的“灰色”主调。艺术家将创作视为“再现薄雾般的浪漫”,可是这浪漫却没有依附在抓人眼球的新奇形态中,没有披戴上浓妆重抹的色彩,而是弥漫于充斥在影像中的主色调灰色之中——主体与客体在这里均被笼罩在纯度不高、亮度不够的灰暗调子里。
回到颜色本体上来看,因似晦涩的灰色之于黑白,就好似浪漫之于现实。它不同于黑白的极端,而是以朦胧、内敛、神秘的形状,更富于弹性地介于两者之间。“灰色给人以时间、空间上的距离感更强烈,其远方为遥远的过去”[德]爱娃·海勒(Eva Heller).色彩的性格[M].吴彤,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330.。如果说“黑色”之夜和“白色”之亮分别对应于“此在的遮蔽”和“彼在的敞亮”,那么这种以枝枝蔓蔓的灰色姿态为代表的视觉效果的压抑,无疑助艺术家一臂之力拨开“黑雾”,将关涉此案、遥望彼岸的实施凝结为破土而出、抽芽壮大的“黑色种子”。
拥有十年留法经历的常陵,在此岸的法国时思蜀而不乐,记忆中的母土魂牵梦萦,他欲罢不能地迷恋着彼岸的温暖;回到2005年的台湾,此岸的故乡社会结构、现实面貌、文化境遇较前有了根本改变,此刻的台湾与记忆中彼岸的台湾无法建立起即刻的连接,从此岸到彼岸的跳转,实质是从本土的缺席转到现时的在场,记忆中对于母土上下文关系赫然横亘出一条现实的鸿沟。艺术家由此在对于彼在的原有期待并没有实现,这种怅然所失的情绪,促使常陵开始了以台湾的特色饮食——“五花肉”为视觉识别码的身份追寻。常陵的温情回眸,在“异乡”和“原乡”之间巧妙切换,他用特殊的减去法,挥洒书写的痕迹,流动油画的颜料,而由此产生的类似于水墨的表达效果直接带入了文人画中的精神元素。
从构图饱满的暖色到间有其中的冷色,从“五花肉”系列中“肉山水”“肉花鸟”“肉都市”“肉兵器”“肉宗教”五个子题之间的互我进化和轮回,常陵的艺术文本不断地呈现叙述者的心理反应和阐释渴望,具有一种“符号迷恋”的故事表征。这种叙述策略又唤起观者巨大的情感期待和叙述幻想,继而使其沉溺于文本的叙述之中。于是,此案的关涉与彼岸的遥望在这里,图像化为高速的静止、细腻的宏阔,且深且浓且久远且绵延,而至无穷无极。
4艺术文本叙事结构之——确定与不确定的预设方向
艺术的文本创作存在于从创作到作品接受的动态流程中,存在于“从创作者的意象—语符思维到读者的语符—意象思维的相继过程中” 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305.。在这个过程中,作品是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各自思维活动的中介与连接点,它既是作家创作活动的物化与结果,又是读者接受活动的起点与物态化作品的重新创作。
按照这样的认知准则,艺术家一方面要为接受者提供一个微妙的意义组合,其中既有可以直接知觉到的意义倾向,又有含而未发,需要接受者加以想象填补的意义“空白”。于此之下的本文叙事,摇摆于确定与不确定、精准与混沌的预设方向之间。确定的预设方向,使得观者的观看思索与创作者的原发意识,具有一定层面上的主旨一致性;而预设方向的混沌与不确定,则需要观者的主动思索才得以使画面的意识显现完结。从此点延伸开来说,它反而完满和确定了创作者的精神嫁接和转译。
朱书贤寓诗意感和神秘感于现实生活中的哲思方式,流淌于作品《黑雾》与《黑色种子·抽芽》中。他在其中没有设置人物对白,待定的指向与缓步运作的“尺八”背景音乐互为滋养。艺术家从哲思迷离、文风幽淡的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小说《幻影书》中,获得关于“默片”元素的启迪。在他看来,默片虽然少了语言的表达,却有着如同诗一般的专属表达方式。“默片的无声、黑白色彩、断断续续加速的节奏。这些都是障碍,增添了观赏的困难,却也减轻了意图代表什么的负担。”见:《“恶童力”展览画册》,朱书贤《浪漫——悬浮于现实之上的一层薄膜》,台北:大未来画廊,2009:136.朱书贤将这种拥有多向无限生长可能的“共文本”空白,拓展到诸多具有神秘感条件的环节之上,如剧情推展的幽然迭转、默片与观众的距离感、“尺八”乐器本身带有的宗教色彩等等。
“存在于这个时代的洪流间,我不批判,我只裂开嘴大笑。”在常陵看来,宇宙本身处于混沌状态,其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阴阳、表里的两面。他希望自己的艺术创作是一面镜子,可以提供一种中立的思考方式,而不是过于明确、太过了然的指向。艺术家使用特殊的减去法,使生物的存在本身穿透历史思考呈现过去、现在、未来的文化课题,于此亦应了石涛“在于墨海中立定精神”、“混沌里放出光明”的画语录。
朱书贤、常陵的艺术语言由常态进入空白,又由空白回到常态。他们幽玄诗意的语言一方面将观者导向一种超然的意象意境;另一方面又在这种导向的路径之上设立了多重障碍间隔,将观者接连阻滞在语词本身的意义之上。正如同叶燮对于诗有“其寄托在可言与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言在此而意在彼”之说,他们通过增多叙事结构中,从语义、意象一直至主题各个层面的“空白”与“不确定性”,来适应和调动观者重建作品审美物件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参考文献:
[1]高千惠.当代文化艺术涩相[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1998.
[2]倪再沁.台湾美术的人文观察[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7.
[3]卢梅芬.台湾当代原住民艺术发展[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7.
[4]李钦贤.台湾美术之旅[M].台北: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7.
[5]刘益昌、高业荣、付朝卿、萧琼瑞.台湾美术史纲[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9.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城市建筑形态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化表达主要是把建筑形态的艺术表现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去寻求公共艺术与建筑形态融合的策略、方法和原则,并探究公共艺术如何使其象征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通过建筑形态的艺术化表达出来,从而使公众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1.建筑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1.1 建筑艺术的公共性
建筑,作为功能的实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公共性,是艺术介入生活的体现。生活的经历离不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有兴趣还是无兴趣,都会经常面临着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建筑物,无论建筑材料是石块、砖瓦、混凝土或钢筋,这些建筑都会“逼迫”人们提出自己的审美评价。与其他艺术和工艺品相比,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师们所采取的设计理念对我们的影响更为直接。所以建筑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艺术,它总是试图达到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建筑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是一门技术,但终究是一门艺术,它有着自己的历史责任,它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它寄寓了公众美好的记忆、理想、期望,它就是一种伟大的公共艺术。
1.2 建筑的载体性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不仅要有实用功能,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还要讲究艺术性。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同时,建筑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往往可以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或艺术表现形式给予加强,甚至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顾历史和传统,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从没有脱离与城市、建筑、环境的互动和融合,例如传统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依托或是附着建筑内外空间的如壁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等装饰艺术。这些装饰艺术与建筑空间有机而系统的融合在一起,强化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使整个建筑空间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实现了实用功能和精神表达的统一(图1)。看到狮身人面像,我们必然联想到金字塔和埃及文化;巴比伦伊什塔尔门则与华丽的釉面装饰相联系;兵马俑、石马石虎是秦汉陵墓建筑的艺术符号;哥特建筑样式同样笼罩在拱顶和玻璃镶嵌的精美装饰下。这些艺术形式附着于建筑实体或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与建筑形成有机的整体,并凸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建筑历史的闪亮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