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5 17:07:5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毕业设计过程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TP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12-0080-02
基金项目:江苏省“青蓝工程”项目资助(2010);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2);南师泰院项目资助(2012)
作者简介:史永(1977-),男,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智能计算与内容服务技术。
0引言
毕业设计面向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教师、教辅工作人员等多个角色,包含开题、写作、答辩等多个复杂工作环节[1]。利用工作流技术可以解决现有毕业设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流程不清晰、用户角色权限控制混乱和难以柔性地满足学校管理要求等问题[2-3]。然而,目前毕业设计指导环节大多仍采用人工方式完成师生交流、评议和修改等工作,若其中一方没有时间实现面对面的交流,则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毕业论文工作。毕业设计过程管理要求学生、教师有效协作,在规定的时间段内有序完成开题报告、论文周记、论文编纂等工作过程。而这些工作有着刚性的时序性和时效性需求,例如:学生要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开题报告、论文周记、论文草稿,超出时间段不但不能继续进行开题报告工作,还会影响后续的工作环节。
1需求分析
通过系统调查与分析,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引擎涉及教务管理员、教师、学生3个角色,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其时序关系概述如下:
①管理员首先设置开题报告、论文周记、论文草稿的上传和审核时间段,并对过程进行监督和通告;
②学生收到管理员通告,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同时接收教师的修改反馈通知;
③教师收到管理员通告,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同时接收学生信息提交的通知。
2过程处理引擎设计
2.1事件的定义
事件,即作业在执行过程中的状态[4]。具体的事件状态转换流程如图2所示。当作业完成提交时,事件便已提交,处于已提交状态的作业若调度成功,则事件已调度;若调度失败,则事件全局等待。结合毕业设计过程,定义其事件触发类型:
(1)报错型触发,指在编辑、提交等过程中,存在不符合毕业设计工作要求的相关内容,如中英文不对照,参考文献条数不足等,触发引擎工作。
(2)完成型触发,指学生完成提交或修改,教师完成审查等工作后,触发引擎工作,从而保持教师、学生之间的良好交互和协同工作能力。
(3)公告型触发,指教师、学生或管理员特殊事件请求,如教师有特殊情况要求学生提前提交开题报告等事件。
2.2时间的定义
时间,即作业在执行过程中的生命周期。当前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允许访问,若当前时间不在规定时间内,不允许访问。结合毕业设计过程,定义其时间触发类型:
(1)提醒型触发,指毕业设计环节规定的时间段将要到达,触发提醒通知。
(2)超时型触发,指超过毕业设计工作环节规定的时间段,触发通告通知。
2.3过程处理引擎设计
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引擎设计为生成阶段和运行阶段,如图3所示。引擎生成阶段工作过程如下:
①分析毕业设计的工作环节,选择纳入过程管理的事项;
②编辑过程管理事项的时间段;
③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点,设置为提醒触发点;终止时间点,设置为超时触发点;
④依据过程管理事项的内容,编辑报错,完成触发阈值和时机;
⑤时间触发和事件触发混合绑定,构成完整的管理引擎。
引擎运行阶段,过程管理引擎监控设置的所有触发点,当时间或事件发生,通知或公告信息。
3过程处理引擎的实现
以开题报告过程为例,管理引擎包括管理员进行时间设置,学生和教师要在规定时间内分别上传开题报告和审核开题报告等内容,其工作流程如图4所示。
算法主要步骤如下:
(1)判断是否在处于毕业设计开题的有效时间段内,如超出有效时间段,填写超时公告,否则执行步骤(2)。
(2)学生完成开题报告的编辑工作(在教师未审核前,可以多次编辑、重复提交)。
(3)学生提交开题报告,填写完成公告及时通知教师审核。
(4)教师审核开题报告,若规定时间将要到达,填写提醒通知;否则执行(5)。
(5)教师完成审核工作,如不合格,填写出错通告,及时通知学生修改,执行步骤(2);否则,执行步骤(6)。
(6)管理员(教务员)进行开题报告审查,如不合格,填写出错通告,执行步骤(2)、(5);否则执行步骤(7)。
(7)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完成。
4结语
本文在毕业设计过程及时序、时效性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引擎,给出了其中的事件及时间触发条件的类型定义,并以开题过程管理为例,探讨了过程管理引擎的工作流程和算法步骤。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李晓杰.基于JAVA EE 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9):4420-4428.
作者简介:吕艳萍(1955-),女,湖北英山人,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查晓明(1967-),男,安徽怀宁人,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湖北?武汉?430072)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改项目“电气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0900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2-0107-01
本科毕业设计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对于增强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与就业能力有着其他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工科专业,具有强弱电结合、软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运行与制造结合的特点,因此毕业设计在该专业的培养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毕业设计的质量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影响,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主要问题表现为:一是毕业设计选题内容过于陈旧,与工程实际或科研课题结合不紧密,多人一题等;二是指导教师思想上重视不够,对学生放任自流;三是毕业设计时间与考研、找工作的冲突,导致学生无法将充分的精力投入到毕业设计中;四是缺乏过程管理的有效措施,制度执行不到位。
针对上述问题,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结合专业教学特点与培养目标,深入分析,敢于碰硬,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认真落实执行。
一、严把选题关
毕业设计选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学院非常重视毕业设计的选题工作,从毕业设计开始起前一年左右就酝酿毕业设计的选题,强调毕业设计选题要突出可行性、实用性与创新性,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为此,学院采取了以下措施。
1.及时更新毕业设计选题内容
选题多以实际工程、科研项目、新兴热点为基础,鼓励教师将自己科研课题中的部分专题作为毕业设计选题,淘汰往年内容陈旧的选题;同时增加反映本学科最新发展动态、电力系统最新成果并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题目。
2.强化毕业设计选题审批工作
对指导教师提交的毕业设计选题申报表,经所内审批后,由学院设立的毕业设计指导委员会根据“专业性、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可行性”原则,对其难度和工作量进行进一步审查筛选,通过层层把关,及时剔除或更改不符合要求的选题。
3.选题实行双向选择,坚持一人一题
学院将通过审批的课题名称、指导教师、设计内容、所需人数等信息向学生公布,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和情况填写选择表,经毕业设计指导委员会汇总整理后返给指导教师,严格执行一人一题、每个教师指导的学生不能超过5人的规定。对于选题过分集中或较少的情况,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进行统筹调整安排。学院在选题过程中对学生加以引导,对读研学生,鼓励由导师直接指导其毕业设计,以便于学生较早的进入指导教师的研究领域;对参加武汉大学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3.5+1.5”联合培养项目的学生,则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指导毕业设计,利用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对已确定工作单位的学生,允许他们到就业单位完成毕业设计,使他们能够更快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
实施以上措施以来,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毕业设计选题质量明显提高,结合生产和科研单位需求的实用型课题所占比例大大增加,其中不少涉及到新能源、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等新兴领域,在毕业设计总题目数量明显增多的同时保证了较高的更新率,这就大大扩充了学生的可选范围,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
二、引进项目管理体系以强化过程管理
针对以往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指导教师与学生的懈怠问题,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将本次改革的重点放在强化过程管理上,学院引进项目管理体系来监控毕业设计全过程,即结合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特点将毕业设计过程按阶段细化为多个环节,每个环节均对教师和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学院实施“选题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开题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开发、编程实验、验证毕业论文撰写”和“每周例会中期检查论文形式审查预答辩答辩”的工作流程,跟踪毕业设计全过程,保证毕业设计工作能收到切实的成效。
1.开题答辩制度
第七学期选题结束后,指导教师马上下达任务书,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寒假进行资料的收集和准备,了解所做课题的现状、目标,考虑拟采用的方法或技术路线,提出完成毕业设计的初步计划,撰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第八学期开学两周后进行开题答辩。答辩小组由研究方向相近的指导教师组成,重点审查毕业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工作量是否饱满、预期质量等,并提出修改意见。若开题答辩未获通过,则要求学生认真修改后再进行答辩,及时避免了毕业设计中可能走的弯路。
2.周志制度
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能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练习。同时,通过毕业设计,也能使学生对某一课题作专门、深入、系统的研究,巩固、扩大、加深已有知识,培养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电气自动化专业是典型的工科专业,由于该专业的多数课程内容比较抽象,数学基础要求较高,因此无论是在教学方面还是在毕业设计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对电气类毕业设计指导进行探索与改革具有实际意义。
一、传统毕业设计指导模式分析
传统的毕业设计指导模式一般分为六个阶段:教师出题阶段、学生选题阶段、资料收集阶段、研究设计阶段、论文撰写阶段和毕业答辩阶段。流程如图1所示。
教师根据自己的知识、工程经验、对专业发展趋势的了解,以及对毕业设计目的、意义的理解,拟出毕业设计题目并写成毕业设计任务书,学生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并根据题目要求自己找资料,当整个设计完成后,就进入到论文撰写阶段,最后进行毕业答辩。在整个毕业设计阶段,指导教师定期与学生见面,帮助学生解决各阶段的问题。
1.传统毕业设计指导模式的优势
传统毕业生指导模式主要有以下两个优势:该指导方式已沿用多年,指导教师已对该方式比较熟悉,能较好地把握整个毕业设计的进度;由于指导教师只是负责答疑解惑,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自我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传统毕业设计指导模式的弊端
传统毕业设计指导模式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由于指导教师人数的增长远赶不上学生数量的激增,导致出现了一个指导教师带多个毕业生的情况,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毕业设计题目高度相似、指导教师精力严重不足等。二是由于很多青年教师本身的工程背景不足,因此从题目的选型到学生的指导都出现了很多问题。三是由于学生面临考研、找工作与单位实习等诸多问题,很难完全安下心来做毕业设计,严重影响了学生投入毕业设计的精力。四是由于学生人数大量增长,导致学校所能提供的条件如场所、配套设备等,都难以满足需要。因此,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进行毕业设计指导方法的改革非常必要。
二、新形势下毕业设计指导模式探索
为了更好地突破目前毕业设计中的困境,对毕业设计的整个环节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在保留原有模式优势的情况下,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1.改革毕业设计指导方法
(1)改进毕业设计课题。坚持做到难易适中,既达到本科生毕业的要求,又能对以后的工作具有启发意义,同时又不能贪“大”求“全”,让学生无从下手,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毕业设计课题要具有综合性,特别是能融入本专业知识。根据实验硬件条件,学院指导教师主要有五个方面的选题方向:过程控制型方面、运动控制型方面、电力系统自动化方面、供配电系统方面以及电源设计方面。
(2)组成联合指导小组。将专业相近或者所出相近题目的教师组成若干个联合指导小组,比如可以将“10kV电力线路的继电保护”、“变压器的运行状态监测与保护”、“某中型工厂的供配电设计”三个毕业设计题目的指导教师组成一个联合指导小组,形成一个团队。其好处是:首先通过这种结合的方式,教师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弥补自身在理论或者实践中的某些不足。其次可以弥补教师数量的不足,以团队的力量可以指导更多的学生,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也更加方便、顺畅,体现了“1+1>2”的效果。最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也会更加频繁,更能体会自己所设计题目在一个有机整体内的位置,能从整体上进行很好地把握。
(3)建立师生双选制度。参考毕业生找工作时“双向选择”的方式,将双选制度引入到毕业设计环节,通过学校构建的毕业生网上双选平台,实现指导教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团队将课题上传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实践表明,经常会出现多个学生竞选一个题目的情况,此时指导教师就应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出决定。对未能成功竞选到任何题目的学生,启动调剂机制,以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指导教师,而调剂的名额也向具有丰富经验的骨干教师倾斜,以确保既不增加普通教师的负担,也能保证指导的质量。
(4)建立严格的答辩制度。采用公开的、开放式的答辩形式,答辩过程需遵循“公开、公平”的原则。毕业答辩是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答辩制度的严格与否关系到毕业生的质量,关系到一个学校的学风,甚至影响到学校建设的各个方面。因此在建立答辩组时要充分考虑到指导教师的专业背景、团队情况。要求答辩组成员应至少提前一天仔细阅读毕业设计,遇到自己领域外的课题时应主动回避调整,不能边听、边看、边提问,提问时要言之有物,增加针对性,并对答辩者的回答做出正确评价。要遵照评分标准评分,力求客观正确,减少和消除个人感情与感觉评分因素,以确保成绩的真实性。
2.提高指导教师自身要求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运用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毕业设计教学还包括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思想品德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指导教师要完成这两项任务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首先,应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对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重视。从个体上看,毕业设计的成绩关系到毕业生个人的就业前途,从宏观上看,毕业设计关乎我国人才教育和科教兴国,因此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其次,指导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开展科学研究,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道路,通过参加科研或主持科研工作,提高科研水平和素质。
3.毕业设计的考核
采取校、院、系三级答辩形式。各答辩组聘请同行专家对毕业设计进行评审,校、院答辩采用主、副审制;系答辩指导教师之间交叉评审。
评审重点:审查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专业知识及综合训练的情况;审查学生文字表达、计算方法以及实验结果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和图纸质量;考查学生完成课题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及工作质量;毕业设计资料的规范性、完整性。
评审后写出评阅及评分意见,并在答辩前返回各组。
成绩评定:一是毕业设计成绩采用结构分制,即指导教师评分、审阅教师评分和答辩评分,三部分的比例为40∶30∶30,最终成绩采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对材料不够完整(包括材料中缺少指导教师审阅意见等),规范性较差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综合考核成绩原则上不得评定为良好以上。二是成绩优良率应控制在60%以内,其中优秀率不得超过20%。各系在评分时应兼顾好、中、差比例,做到既要实事求是,又要严格要求。三是毕业环节成绩向学生公布。
4.建立毕业设计评估指标体系
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实施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评价的依据和标准,应体现科学性、导向性、可操作性、激励性和全程性。构建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首先应针对不同专业制订符合其特点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方案,在此基础上可从选题合适度、能力水平和成果质量三方面构建评价基元,再具体设计评价要素,每个评价要素都规定评价内涵与评价标准。
毕业设计教学工作评估每年进行一次。评估以各系或专业教研室自查、自评与校专家组抽查复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自评是整个评估工作的基础,各部门应对照评估指标体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做好自评工作。在各部门自评的基础上,校专家组深入相关系、专业教研室进行复评。
由表1可知,本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两部分:毕业设计条件、毕业设计过程,共7个子项目,满分为100分。得分位列前1/3的部门为“好”;1/3~2/3之间的为“较好”;后1/3为“一般”。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毕业设计整个过程,在加强引导、严格管理、全面培养观念的引导下,对电气类毕业设计选题、指导方式以及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实践表明,充分调动了学生毕业设计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毕业论文的质量,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为相近专业毕业设计培养模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唐湘宁,华维慧.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模式创新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70-72.
[2]史兵,蒋建明,等.“供配电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18):163-164.
1 背景及来源
在高校学习生涯中,毕业论文是学生申请毕业的必备材料,它表明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怎样的理解与认识。毕业论文通常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在获取学位时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毕业论文在高校中作为一种文献被长期保存,也可以看成是高校的一项重要成果与项目。通过毕业论文,可以反映出高校的教学水平以及科研水平,作为教育界评价高校的重要依据,对高校的未来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2 关键技术
2.1 .NET多层应用技术
.NET平台是微软为下一代应用程序开发所打造的一项综合性系统开发平台。该平台集成了微软旗下众多的开发技术。通过对.NET的运用,可以使得.NET用户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的获取和使用提供的服务。同时该平台也简化了在分布式环境中系统开发的过程,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的可选择的方案。目标系统就是利用.NET平台中的多层应用构建技术进行开发。
2.2 JQUERY技术
JQuery技术是基于JavaScript脚本交互技术上一种优秀的WEB客户端交互技术。它在JavaScript的基础上进行简化的封装,将一些复杂功能的实现都封装起来,然后只对外提供方法调用的接口,开发人员在引用了JQuery类库之后,在JQuery规范的语言前提下可以像进行JavaScript编程一样来使用JQuery技术,在很大程序上得到使用并受到广泛的欢迎。
3 系统需求分析
3.1 业务分析
通过对高校学位论文管理工作进行深入调研,得知高校目前所实时的管理方式通常是校方指导与监督,由各学院进行具体执行。学位论文的完成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涉及到的环节有论文的选题、开题报告的提交、期中检查、预审、评审、答辩、归档等,这些工作要想顺利完成,少不了用户之间的交流,包括学生与导师之间、学生与教务处之间、导师与评审专家之间等,在这些用户的交流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文档产生,包括各类交流记录与评审结果,必须确保这些文档的完整保存,在论文最终答辩结束后,这些文档还需要提交至论文管理系统。
3.2 系统主要功能分析
系统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关键性的一步工作是系统建模,合理的系统建模对于提高系统开发效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2.1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模块针对的用户主要是系统管理员,包含的功能模块有设定单位名称、设定系统LOGO、管理员管理、缓存管理等。
3.2.2 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论文题目,可以在导师给定的选题中进行题目的选择,也可以自行选题。
3.2.3 论文开题
在论文开题阶段中,导师负责的工作是督促学生进行开题报告的写作与指导,学生则主要完成开题的写作,只有通过开题报告审核的学生才有资格进入下一阶段的论文写作,在没有通过开题以前,学生需要不断进行开题的修改,和导师进行交流,直到开题通过。
3.2.4 论文评审
论文评审通常包含两种方式,即导师评审与专家盲审,该功能模块涉及到的用户主要有指导老师、评审专家、教务管理员,包含的主要功能模块有确定论文评审方式、评审论文、填写意见和成绩。
3.2.5 归档处理
归档处理即针对高校的毕业论文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资料进行归档保存,方便处理。
4 系统主要功能的实现
4.1 系统开发环境
系统的开发主要基于.NET框架之上,利用VS 2010集成开发工作来进行系统的业务逻辑和界面的实现。系统所采用的这一整套框架都是由微软公司推出,提高了系统的兼容性和可移植性,从而为系统的升级和维护打下基础。
4.2 学生与教师模块实现
学生与教师信息管理是批次管理模块中的一项基础功能,因为在维护批次信息要选择批次对应的学生以及相应的导师信息。
4.3 批次管理模块实现
批次管理即针对每个批次的学位论文相关工作进行管理,批次管理包含的子功能有批次的建立、批次的删除、批次时间与进度的安排等。
4.4 在线选题模块实现
论文选题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论文题目。
4.5 开题管理模块实现
在论文开题阶段,只有通过开题报告审核的学生才有资格进入下一阶段的论文写作,在没有通过开题以前,学生需要不断进行开题的修改,和导师进行交流,直到开题通过。
5 结束语
本文深入各高校进行实地调研,对高校当前的毕业设计管理状态进行了解,通过对高校毕业设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结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详细分析了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业务流程和功能需求,并提出了目标系统的建设方案。该方案旨在利用.NET Framework平台,通过UML建模以及三层架构的方式,建立一个符合高校毕业设计过程管理需要的信息化系统。
参考文献
[1]郭胜伟.加强学位论文评估 提高学位论文质量[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7,12(03):12-13.
[2]董燕萍.学位论文提交系统的构建[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7,15(01):21-23.
[3]王坤侠,夏铭,张媛.基于B/S结构的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系统的设计[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09,9(12):15-18.
[4]司津锦.高校学位论文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D].山西师范大学,2010:9-11.
[5]苑洁.软件学院工程硕士论文过程管理系统的分析与测试[D].北京邮电大学,2010:7-9.
设计管理是通过组织运作的计划过程。它是在战略的高度上,对设计过程的各项活动贯注相应的设计理念,并进行相应的规划与指导。
而作为本科教育最后一个阶段的毕业设计是一次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与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的实践性、综合性的教学环节,尤其对于工业设计专业来说,不但是对四年所学专业知识的总结与巩固,更应该是一次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就业能力、实现学校教育与用人单位无缝对接的一个重要过程。若要使这样的过程合理而顺利的发生,设计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1 设计管理与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
“设计管理”即界定设计问题与目标,寻找合适的设计师,整合、协调或沟通设计所需的资源,运用计划、组织、监督及控制等管理手段,寻求最合适的解决方法,并通过设计战略、策略与设计活动的管理,在既定的预算内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实现预定目的。其实,我们可以用通俗的话来解释工业设计专业中设计管理的定义:设计借鉴和利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以科学技术以及艺术手段去管理一群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善用合适的人、事、时、地、物等要素,以一定的资源发挥最高的设计能力,完成教师或企业交付的任务。
2 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分析
近些年许多工业设计专业老师都感到所带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出现了整体下滑的迹象。从其参与者和完成过程来分析不难发现,虽然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因素很多,但主要被三个因素影响和制约着——学生、指导教师以及学院方面。
2.1 学生方面
部分学生基本功不扎实,不仅设计实践能力较差,作品不规范,考虑不全面,而且论文写作能力也完全跟不上,论文行文不流畅;少部分学生是对毕业设计认识不足,觉得只是大学期间最后一门课程,60分过关,因此设计过程缺乏主动性;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设计时间不能保证,毕业设计时间正好和考研和求职的时间相冲突,导致学生投入精力不足。
2.2 教师方面
随着近些年的设计专本文由收集整理业扩招,设计学科的专业教师大部分都是年轻的新教师,许多都是大学一毕业就直接进入讲堂。虽然随着时间的日积月累大多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是缺少在一线企业的工作经验,特别是缺少工程实践能力,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也由于高校扩张的影响,有些老师指导学生过多,虽然很认真负责,但由于老师的时间精力有限,对每个学生投入的指导还是略显不足。另外还有些老师缺乏责任心,平时投入指导的时间精力较少,从学生选题到毕业答辩,只见学生几次,指导毕业设计成了走过场。
2.3 学院方面
虽然近些年一些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毕业设计经费的投入,但仍然难以满足扩招形势下日益增长的学生需求。许多高校普遍存在着实习经费不足、无实习基地、实验设备简陋、设计资料缺乏等问题,这些因素都影响了毕业设计最终的效果与质量。
3 设计管理对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过程的影响
设计管理的日常活动通常是围绕以下四项基本任务来展开的: 设计计划、设计组织、设计监督、设计控制。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时间跨度长、程序复杂,每一个过程环节都会直接影响毕业设计的最终结果,因此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对确保毕业设计质量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3.1 设计管理的设计计划对毕业设计过程的影响
设计管理过程中的设计计划就是为整个设计课题确定最终目标,拟定详细的设计策略,选择最为合适的设计过程,从而制定计划安排,并预先在此领域内确定未来行动的主要任务。其实这个过程在毕业设计前期的任务书与开题报告中就已体现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学院是毕业设计整体计划的安排制定者;而教师则需要在学院安排的大框架下,根据自己和所指导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每个学生制定出详细的毕业设计指导计划与目标,并应该结合学院的要求拟定具体的设计项目的规范。学生看似是这些计划的执行者,但是也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地分配好各阶段的时间,必要时做灵活调整。如果没有合理的设计计划,有可能会出现决策有失误、安排有冲突等情况,更有可能会出现到期未完成的情况。
3.2 设计管理的设计组织对毕业设计过程的影响
设计管理过程中的设计组织贯穿于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是根据已定计划,为设计发展组织性的结构,为项目确定行为主体并为设计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设计组织对于设计课题管理者而言, 设计过程其实也就是组织过程。合理的设计组织能充分调动各种专业、各个部门的人,使其明确自身任务与责任,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协调起来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院不仅要在人力——教师的师资配备上进行合理的搭配,还应该调动社会资源,利用产学研结合的便利条件,让学生可以在各个设计阶段、各个设计环节和各个设计领域的各个设计问题上都能得到专业化的到位指导。并且学院还应该在物力上根据有限的设备实验室空间、经费和其它辅助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从而提升工作的效率。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选题的不同情况:竞赛题目、教师命题的产学研结合类的实际项目、实习单位的工作内容相结合的题目等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小组成员可以跨专业进行组合。由于课题选择的是否恰当会直接关系到毕业设计的成败,题目过大,时间有限,学生难以完成;题目过小,做出的设计平淡且没有深度,还会使学生对设计失去兴趣,难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因此,选题时教师应该确保题目的科学合理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确保学生科学选题:(1)严格执行开题答辩制度,严把选题和开题环节。杜绝重复选题或者后来更改选题的情况发生;(2)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应该注重毕业设计题目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3)学生在确定题目之前,指导教师应要求其做好充分选题调研,发掘消费者潜在需求,了解科学技术前沿,保证题目新颖并具有现实意义。
大团队中学生是被组织的对象,小组中,学生即可以成为组织者。只有在小组中积极地充分发挥组织作用,才能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锻炼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工作后及早进入工作角色。
3.3 设计管理的设计监督对毕业设计过程的影响
设计管理过程中的设计监督包含评价和督促两个方面,包括界定、分析设计问题,评估设计资讯及评价研究方法。
这个过程中,不管是学院安排还是系部安排的专家检查组都应该相互配合,各负其责对毕业设计进行高质量的监督与检查,不光是督查毕业设计的进度,更要监督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与跟进,学生的工作情况,而不是简单走走形式,最好在检查后及时形成报告进行总结与评估,对教师与学生建立激励机制。这样也能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教师责任心不强或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而出现在各个环节的“赶进度”的现象。
学生则可以在小组中相互监督,形成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的良好气氛。
3.4 设计管理的设计控制对毕业设计过程的影响
设计管理过程中的设计控制是以保证设计的结果符合人类社会的需要为目的,对设计的整个运作过程进行分析、处理、判断、决策、修正的管理行为。
由于学院制定的政策和计划并不能照顾到各个专业的特殊性,所以有可能在一些管理上会只停留在口号与文件上,这时系部应该根据自身的特殊情况做相应的调整并作及时的汇报。
从学生的选题到设计过程中的设计质量、设计成本、设计进度的控制,教师和学生一起起到了绝对的控制作用, 指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科学的选题,创新思维,从而杜绝了抄袭与模仿的现象发生,带领学生一起本着“效益原则”、“合法原则”、“需求原则”设计出满足现代消费者需求的好的产品。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050-02
本科毕业设计是培养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自主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知识创新的主要途径,是实现教学、科研和实践相结合的训练过程,是学员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通过毕业设计,使学员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在搜集与系统整理资料及调研基础上,进行设计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学员学会利用计算机检索查阅中英文文献,学会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综合严密的逻辑分析,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因此,毕业设计非常有益于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同时,毕业设计是在教员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在整个过程中,教员要启发引导学员独立工作,发挥学员的创新精神,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主动性与聪明才智,独立完成毕业论文,因此,毕业设计对学员独立工作能力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使本科毕业设计产生最大化的教学效果,应当对毕业设计整个过程中影响效果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严把毕业设计质量关,提高毕业设计的效果。
毕业设计分为理论研究、工程设计、系统开发、科学实验等类型,对于不同类的毕业设计完成的成果要求也有不同,如工程设计类,除了设计图纸外,还应有相应的设计说明书;对于科学实验类,应通过实验得出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写出相应的实验报告;对于系统开发类,应进行应用系统开发,并撰写系统分析设计说明书。总之,对于不同类型的毕业设计要求是不同的,其成果形式也不一样。本文以毕业论文为例,找出目前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几点自己的见解。
1.毕业设计目前存在问题
(1)态度不认真
学员在毕业设计期间,相对来说时间比较自由,毕业设计对时间要求也没有那么紧迫,也没有教员和队领导监督,打游戏、微信、QQ聊天、看视频、开小差等现象时有发生,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另外,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性也认识不到,以为就是找资料传资料,对课题不能深入研究,平时不努力,到阶段性检查前搞突击,这样根本达不到毕业设计的目的。
(2)训练任务繁重
体能考核对学员至关重要,有一项成绩补考不合格,就面临留级,学员的思想负担也比较重。毕业设计期间,学员旅组织学员进行大量的体能训练,占用了学员很多时间。此外,各种事务性工作也比较多,如公差勤务、岗哨等,使得学员很难有安静的时间认真思考并进行设计工作,因此,对于毕业设计工作也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3)机房保障和监管不到位
有的教研室没有专用的机房供学员使用,或有机房但没有可用的电脑,或电脑性能不够好,这样不能保障学员有很好的硬件条件,影响了毕业设计的开展。另外,学员上课时教室都有监控设备,而一般做毕业设计的场地却没有,这就造成部分学员存在侥幸心理,思想放松,不认真搞研究;其次,指导教员不够重视,没有做好监督指导工作,忙于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放任学员。实际工作中,指导教员应给予学员全面具体的指导,并让学员定期交流汇报,保证毕业设计进度,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如果学员不思进取、教员的责任心不强,就容易使毕业设计流于形式。
(4)学员知识体系不健全
部分学员缺乏系统工程的思想,不会做内容规划,也不做论文纲目,上来就写,甚至写的什么自己都不清楚。有些学员对于常用工具,如Word、Visio等操作不熟练,大部分都不会自动生成目录。如果在毕业设计前或毕业设计初期将Office工具熟练掌握,这样对毕业设计工作必会带来利益。另外,有些学员(尤其是战士学员)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到毕业设计时一旦需要,就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在毕业设计前或初期还应对所用到的相关理论进行认真学习,或积极向教员请教。
(5)抄袭之风盛行,没有自己的分析研究
部分学员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意义缺乏认识,对自身要求降低,缺乏探索精神,不爱动脑筋,认为能通过答辩就行,整个过程松松垮垮,不求上进,甚至不愿自己从网上查找资料,而是经常向教员索要资料,有相当数量的学员对资料不认真学习分析,而是整段照搬照抄,甚至认为做毕业论文就是整理资料,一旦资料不足,就怨天尤人。
2.加强毕业设计过程控制,提高论文质量
(1)提高认识,加强综合能力培养
无论是各级领导、指导教员还是学员,都应该从思想上认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通过完成毕业设计,能进一步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使学员将课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得到巩固提高,从而提高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将来更好地服务部队。
(2)建立和完善毕业设计监管制度
开题、中期、答辩过程检查,这是我们一贯坚持的原则,但实际执行的效果不够理想,因为这期间时间跨越比较长,尤其是我院近年都采用寒假前完成开题工作,本来希望学员能利用假期时间好好查阅资料,学习相关知识,但大部分学员都做不到,开学后教员也要准备教学及其他各项工作,往往忽视了学员毕业设计,这就造成开题很久了,学员还没进入状态,还不知做什么的局面。我系今年就在开学一个月后随机对部分学员进行突击检查,结果发现了诸多问题,总的来说就是进度太慢,思路不畅,没有规划,与指导教员联系太少,因此,要确保论文质量,学员和指导教员应进行定期沟通,教员布置任务,并定期检查辅导,如此以来,学员的压力就会变成动力,也会自觉按进度完成毕业设计工作。
(3)选题更加灵活,实行双向选择
选题既要注重对学员基本能力的训练,又要充分发挥学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教学、科研和实践三者的有机融合。教员应充分利用科研项目资源,把部分科研项目作为毕业设计题目,给学员提供参与科研项目的实战机会,提高学员科研能力。此外,为了降低学员对指导教员的依赖性,提高创新意识与主观能动性,应积极鼓励学员结合当前本学科领域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自己设计研究题目,然后自己选择指导教员,并与教员进一步拟定设计题目。对于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和竞赛项目均可直接作为毕业论文的候选题目,对学员自己的立题在评定时可以给予适当的鼓励。另外,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部队实际需要,并对论文研究成果在部队试点应用,如果符合部队实际需要,可在部队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关萍,赵德深.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几点措施.大连大学学报,2009.0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06-01
1.研究意义
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环节是考核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建筑设计的能力,加强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协调,进一步强化建筑师基本素质的综合训练,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高校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环节通常存在以下问题: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同时,客观上还面临着考研、择业等多项任务,这有可能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毕业设计前期调研及构思方案的时间。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处在大学毕业前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个别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态度散漫,效率较低。这两方面导致的结果是:调研深度不够,方案构思难以进行;中期方案难以深化,甚至方案严重不合理,以至重新构思;建筑作品细节推敲不足,作品单调,缺乏个性和特点。
针对上述问题,本课题组选取2010~2013届年度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部分学生作为教改对象,连续4年尝试毕业设计过程控制和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以期提升建筑学本科毕业设计质量。
2.过程控制与质量评价体系的确定与实施
2.1过程控制方案
过程控制方案的主要特点是强调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训练和深度要求,将毕业设计总过程划分为:调研阶段、方案构思阶段(一草)、方案深化阶段(二草)、方案完善阶段(三草)、正图阶段、设计文本阶段等。每个阶段给出具体时间节点,给出明确的成果完成及交付日期,明确给出各阶段成果的质量标准与分值。
2.2质量控制与评价
2.2.1毕业设计成绩组成
我校建筑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成绩组成是:平时成绩占30%(导师给出),中期考核成绩占30%(由全体导师给出的成绩平均),终期答辩成绩占40%(由答辩小组教师给出的成绩平均)。
2.2.2 平时成绩构成
为了保证各个环节的设计质量,必须强调每个环节的比重。表1给出的是平时成绩构成表,其中明确给出了各环节满分分值和相应要求。有了明确的环节分值,学生对各个环节都予以充分的重视,特别是会对前期的调研、方案构思,投入了应有的精力和热情,而调研和方案构思的有效实践与强化训练,又为其就业面试、考研复试提供了有效的专业能力支撑。
表1 平时成绩构成表
(1)强化考勤制度
从表1中可见,表中给出了15分的纪律分分值。并明确规定:前三次请假不扣分,第4次开始,请假一次扣纪律分5分。纪律分为0者,不得参加毕业答辩。这样的纪律要求,一方面有效地保证了需要参加招聘会、研究生面试等正当请假要求,另一方面有效地约束了纪律散漫学生。四年来,设计小组在为期14周的设计过程中,未出现请假超过3次的现象,未出现无故旷课、纪律散漫的现象,有效地控制了设计进度和设计质量。
(2)强化过程设计与指导
在为期14周的毕业设计指导中,每周全组集中两次时间,每次5个小时以上。非特殊原因,全组同学必须到场。在这个过程中,每阶段完成以下内容:①选取有代表性的设计案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吸收; ②对每一位学生均做到:一对一进行设计辅导,其间允许其他学生参与观摩、学习、讨论;③每位学生展示并讲述自己的阶段成果;④指导教师对每位学生的阶段成果进行实时讲评,在认真详细批改的基础上,再对全组阶段完成情况进行详细讲评并给出该环节成绩。 3.考核结果
通过阶段培养训练,2010~2013年度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教改实践小组的毕业设计学生,均较好地完成了毕业设计成果,未出现不及格阶段成绩。各方面综合素质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方案构思创作能力、 实地调研及资料分析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2012届毕业设计教改实践小组有1名同学获得校优秀毕业设计二等奖(建筑学专业唯一最高奖),有3名同学获得学院优秀毕业设计;2013届毕业设计教改实践小组有1名同学获得校优秀毕业设计一等奖(建筑学专业唯一最高奖)。图1为2010~2013年度三届毕业设计教改实践小组的最终毕业设计成绩分析图。
图1 2010年至2013年度毕业设计教改实践小组的最终
毕业设计成绩分析图
4.结束语
采用毕业设计过程控制和质量评价体系强化设计阶段各环节训练,可以使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踏实、认真地完成毕业设计,并在此过程中有效梳理、充实专业知识,提高、完善专业技能,顺利实现与就业阶段的无缝对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a)-0235-01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步骤,是教学与科研工作、实际工作的结合点,是整个教学中占用学时最长、最能衡量学生综合水平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毕业设计也是作为大学生提出申请授予相应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作为衡量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创造性能力或新见解的重要依据,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本科毕业设计是本科生创新综合能力培养的最关键、最有效的资源、路径和窗口。21世纪是追求普遍创新的世纪,人才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根本的支撑性要素,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校对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大学制度不仅传授知识,而且还教授研究能力。这是她获得骄傲和闻名遐迩的原因”。至今尚没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学不是以高质量的本科教育为基础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已成为全球高等教育界的重要研究和实践前沿。创新是中华民族的重大使命和重大机遇,高等教育更应为培养具有创新综合能力的学生服务,功在当代、志在千秋。创新性的本科毕业设计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窗口,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增强学生自身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极为重要的教学资源,是本科生创新综合能力培养的关键和有效路径,它有着本科生其他人才培养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毕业设计这一重要、也是本科教育最后的环节中,如何做好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创新人才无疑已是历史赋予每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问题。
(1)本科毕业设计中本科生创新综合能力是可以明确判别、测度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指明方向,毕业设计过程中“创新”概念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从横向看,学生所做的工作和前人所做的工作有哪些不同,有哪些新的发现或新的结果;从纵向看,学生通过哪些毕业环节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掌握了哪些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是否具备进入社会能独立工作的能力;从“全方位”看,毕业设计的研究课题的先进性很重要,而学生所采用的方法、手段、信息获取和处理、现象结果分析讨论、报告提炼等诸方面是否有所创新,则更为重要;从“创新综合能力的动态过程”看,学生是否通过毕业设计,树立了创新意识、创新欲望,提高了创新能力,着力点集中在能否进行创新工作的过程上,而不仅是看创新结果上。通过上述对“创新”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就解决了如何判断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有否创新的问题。
(2)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继续进行创新性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选题是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的一项基础工作,选好题目是确保毕业设计质量的前题。首先要明确选题的指导思想: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满足教学要求和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其次选题必须把握好满足教学要求和结合实际这两个基本条件。在选题满足教学要求和结合实际这两个基本条件中,结合实际的含义是广泛的,既包含了要选择利于学生直接参与的实际项目设计或研究课题的内容,同时还包含了题目要有多方案的可比性和具备应用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条件等内容。这样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作责任心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第二,通过文献、现场、专家调研等多途径相结合。让学生自己收集一系列参考文献,带领学生在工程项目地点进行考查,带领学生参加全国性学术研讨会,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同行一线专家,使学生尽可能全面、具体、深入地理解自己的毕业设计研究目标、任务、意义、实现路径。
第三,结合课程教学,向同学介绍工程设计中的新方法、新技术,着力培养学生掌握毕业设计先进方法的能力,为本科生发表创新性学术论文创作条件。系统介绍科技学术论文写作的具体过程及其要点,树立写作就是再创新过程的思想,着力培养学生的严谨写作、严密思维的创新基本能力。让学生自己多次修改毕业设计论文,多次对照阅读老师的修订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讨论、总结概括的创新基本能力。
总之,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科技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进步的核心驱动力,毕业设计是本科生创新综合能力培养的最关键、最有效的路径,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综合能力是重要教学目标。通过本科毕业设计,可以让学生树立创新性思想,在毕业设计选题、信息收集、问题剖析、方法掌握、科技写作、讨论总结等毕业设计各个环节,认真贯彻对学生创新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本科毕业设计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切实提高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对提高工科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很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与学生就业竞争力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俊林.在毕业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91-193.
[2] 孔祥雷,周根明.工科专业毕业设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9(9):138-139.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中最后一项教学内容,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各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检验,其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近年来,安徽工程大学对人才培养计划的实践环节内容进行了修订,立足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了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这些措施的实施对学风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机械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系统、全面、综合的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及训练,初步掌握产品开发、工艺革新、设备研制的方法和技能。毕业设计(论文)对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工程意识是十分重要的。毕业设计过程要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优良的工作作风和协作精神,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一、机械各专业毕业设计大纲
机械各专业毕业设计大纲要求大同小异,以下以机制专业为例进行阐述。
机制专业毕业设计大纲要求达到以下目标:
(1)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接受工程师必须的综合训练,提高实际工作能力。这些实际工作能力包括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并分析的能力;专业外文资料阅读和翻译的能力;理论分析的能力;制订设计或试验方案的能力;设计、计算和绘图的能力;实验、研究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技术经济分析和组织工作能力;总结提高、撰写论文和设计说明书的能力等等。
(3)检验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16周15个学分,占总学分的7.4%)。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树立良好的学术思想和工作作风。
二、影响毕业设计(论文)的学风因素
自评估和更名之后,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和要求都上了一个很高的台阶,从审题、过程监督到评阅、答辩、成绩评定循序渐进,一人一题的模式让更多有特长的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也给毕业后不同去向的学生提供了宽泛的课题选择空间,为提前进入工作状态或进一步深造提供了良好的训练平台。虽然如此,毕业设计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也很多,如题目难易程度的合理性、题目的针对性、遇到问题学生心气浮躁、不能踏踏实实解决问题而过分依赖网络、老师监督辅导程度常常不到位、对提交成果的评判随意性大、没有统一的、相对明确的标准等等,这些问题表现在学生,而根源于教学管理和老师。老师的责任心决定学生的学习态度,老师的治学水平影响学生的习得能力,要把好毕业设计这一关需要一套完整的治学方略,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在学校,学风的定义就是学习风气,就是学校师生员工在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等方面的风格。学风是凝聚在教与学过程中的精神动力,它依不同特点的学校表现出独有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并通过学校全体成员的意志与行动,逐步地形成和固化,成为一种传统和风格。这些传统和风格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对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一般意义上来说,影响学校学风的关键因素是学生、教师、学校环境、家庭和社会因素,其中学校环境、家庭因素和社会大气候我们无法左右,所以只能从自身做起,以身试教,做一个称职的老师。
毕业设计过程是老师和学生近距离一对一授课的过程,教师的工作是如何传播知识,如何能让学生很有效的接受知识。这个传播过程并没有很深奥的理论,但敬业是首要的,一定的基本技能是必须具备的。对毕业设计的任课老师来说,要达到毕业设计大纲规定的目标,老师必须具备以下基本职业技能:
(1)具备课题所涉及到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熟悉交给学生的课题,掌握课题的难易程度和完成的方法,懂得如何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的能力;督促学生阅读和翻译与课题有关的外文资料;指导学生对课题进行理论分析、设计和计算;帮助学生制订设计或试验方案;强化学生对课题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意识;总结提高、撰写论文和设计说明书的能力等等。
(3)具备良好的学术思想和工作作风,懂得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
上述要求不仅有专业知识方面的,也有做人做事方面的,所以要带好毕业设计,老师只有具备深厚的三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时刻关注专业的发展方向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培养学生浓厚的专业兴趣,向更高的目标努力。不仅在专业上要坚持教中学、学中教,不断进取,还要在做人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老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叶圣陶先生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但是为师者不“真”,又怎能让学生学“真”?所以老师高尚的人格、整洁的仪表、和蔼的态度、丰富的学识、博大的胸怀、率先垂范、做出表率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良好的学风就会在这种互动中形成。
三、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治学方略
按词典的解释,治学就是研究学问,方略就是全盘的计划和策略,研究如何带好毕业设计,为学生上好最后一堂课而制订的计划和策略就是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治学方略。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安徽工程大学毕业设计现状,建议对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采取一些方略,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1.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作为毕业设计中的一个环节,是经过很多学校考证了的,在各方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在一个理想的实习场所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是非常必要的。毕业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人说书本上的理论是没有用的,实际工作中一点也用不到。事实情况绝非如此。笔者和企业打交道20多年,设计的产品有发动机、卧式带锯机、农用机械还有工装夹具,最后落脚在防腐泵产品的研究中,到目前为止设计了几十个规格的产品都在使用中,还有的产品出口国外,最早的产品在线使用近20年了。这些产品的设计没有哪一个尺寸不需要计算,没有哪一个结构不需要找理论依据,只有在同类型产品不同规格系列化或者在仿制别人产品时才参照成熟产品的结构和尺寸做相应的放大、缩小或原样测绘,即使如此这也只是一条捷径,并不是设计产品正常的程序,一旦产品有质量问题就必须回归正常的设计程序查找原因,正常的设计程序必须要用到理论计算,而课堂上讲授的都是各学科的经典都是各种机械产品设计计算的基础。书本如何结合实际,关键就在如何把实际工程问题提炼出来,变成作业里面的已知条件,这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或是一个实践问题,而是需要用系统专业的眼观观察实际的事物,需要在一定理论的基础上思考总结,最后找出理论公式与实际问题之间的结合点,把一些影响不大的因素忽略掉,把理论计算公式的假定条件作为计算结果的误差来源,最后用系数进行补偿,如此就很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了。因此要想很好地运用理论就必须学到一定的程度,厚积才能薄发。同时,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知识,才能找出实际问题的关键点,而毕业实习正好是一个机会,为学生增加感性认识提供了平台,所以毕业实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另外,通过毕业实习还能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增强就业竞争力,也能加深了解社会对本专业的需要,培养独立进行资料收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开阔眼界及思路,为毕业设计收集资料及酝酿设计方案,也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而目前缺少理想的实习基地,没有真正意义上实施这一过程,其中的原因很多,如果单方面依靠老师寻找实习基地,会涉及到学生安全问题、经费问题、企业的认可度等等,目前还有相当大的难度,需要学院和老师各方努力。 2.毕业设计
目前我院还没有完整的关于毕业设计课题内容的的具体要求和验收标准。笔者结合其他学校的经验,将几种类型的毕业设计内容和要求总结如下:
(1)机械制造工艺工装及设备设计方面的课题。
1)以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设计为主的课题,应提交:工艺路线和工艺卡;各工艺卡上必须按要求完整填写相关工艺参数,比如机床、量具和刀具的选择、切削速度、切削量的规定等内容;必要的工装图;毕业论文按学校规定的格式和字数撰写,其中必须有关于误差分析的内容。
2)以机械设备设计为主的题目,应提交:完整的设备结构总图和全部非标准零件图;毕业论文按学校规定的格式和字数撰写,其中必须有设备结构设计的详细计算过程。
毕业设计中图纸的要求:图纸大小在能清楚反映设备结构的情况下选择最小的标准图幅打印,标题栏明细表按国家标准规定的格式填写,不可再用课程设计的简易标题栏和明细表;总图上必须标注必要的尺寸,技术要求可根据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填写;设备上所有非标准零件都必须要画零件图(标准件如螺栓、轴承等能在专业商店购买,只要有型号就行,不需要画图),零件图图幅和标题栏要求同上,零件图上要合理标注尺寸、公差、粗糙度,技术要求可根据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填写。
(2)模具设计方面的课题。
1)冲压模设计:应是具有三工位以上连续模,或将三种以上简单工序进行复合的模具。
2)注塑模具设计:应是含有侧抽芯机构的中等以上复杂程度模具。
3)模具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应进行详细设计计算。
4)模具典型零件的选材及热处理工艺路线分析。
5)设计中典型零件应编制零件制造工艺规程卡片(该内容可根据学生的情况删减)。
6)应用模具CAD软件设计的,应该对模具结构进行三维剖析,并有模具开合结构图。
7)必要时对设计方案和设计结果进行经济分析和环保分析。
提交结果包含:有完整的总装配图和所有非标零件的零件图。图纸内容和格式要求同(1);一份1万字以上的设计计算说明书或论文,论文里应有不少于3000字的文献综述和上面3)、4)、5)部分的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8-0134-02
引言:
本科毕业设计是高等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1,2],通过该实践教学环节,可以使学生在相关专业的教师指导下,系统地把大学阶段所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起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工程素养及专业技能。尤其对于工科院校的学生而言,毕业设计环节对于其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或进一步深造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经过系统的毕业设计,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毕业设计环节是对专业知识加以应用最好的实践过程,也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最好的岗前培训。
通过毕业设计的开展,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独立思考和学习,锻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一、当前工科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资源匮乏,指导质量下降。这种现状存在大多数高等院校中,这是因为最近5~10年,高校招生规模大幅上升,而专业教师却没有明显大幅增加,导致毕业设计中普遍存在一个指导老师指导5~6名本科毕业生,有的学校甚至出现一个指导教师指导10余名学生的现状,指导教师精力有限,不能实现一对一指导,所以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大幅下降。
2.本科毕业课题陈旧,与实践结合不强。由于目前在校学生比较多,一个指导老师指导多名学生。很难实现一个学生一个课题,有些指导老师只能把往年的毕业课题拿出来让学生锻炼,有的课题甚至连续多年不变更,教师指导学生的思路和模式也很难得到提高,创新性不强。此外,对于工科院校的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尤为关键,但是很多指导教师的课题不是来源于实际生产或企业,导致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无法与所学的专业知识联系起来,达不到培养学生工程素养和专业技能的目的。
3.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淡薄,创新性不强。在高校从教多年,笔者发现目前大学本科生学习状态、自觉性都非常差。随着多媒体及网络传媒的快速发展,目前多媒体教学几乎在高校得到了普及,但是学生接受较多信息量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惰,从来不记笔记,更不善于思考,这种填鸭式教学的后果就是学生严重缺失创新精神。大学整个学习阶段都是这个状态过来的,所以很难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有所改观,导致的现象就是指导老师让怎么做就怎么做,不去思考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目的及意义是什么,是不是有更好的实验方法或设计方案。
二、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几点对策
1.尽量多让专业教师参与毕业指导,尤其具有高级职称的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的专业教师。并且尽量限制指导人数。据调研,某些高校的部分专业在这方面尝试改革,要求教授职称的一线教师最多带4个本科毕业生,副教授职称教师最多带3个本科毕业生,讲师职称教师最多带2个毕业生。这样的限制使专业教师有较多的精力一对一辅导,取得较好的成效,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得到很大提升。此外,还可以考虑让研究生参与本科生的毕业指导,这样的指导更现实,也更有成效,尤其对于做毕业论文的学生,在师兄或师姐的直接带领下,参与整个试验研究过程,对日后的进一步深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2.毕业课题多样化、实践化。毕业课题的选择对毕业生尤为重要。目前多数院校施行的是双选制,即导师选好毕业课题题目,由学生自愿选择毕业课题。所以导师选题方面一定要多样化,可以让毕业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对于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的,可以尽量选择企业中现有的实际课题供学生备选,加强学生专业知识与实际课题的衔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考虑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共同培养学生。本研究组在摸索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发展了当地两家企业作为材料学院材料控制专业的实习基地。其中一家企业为焦作李封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专业生产经营各类氧化锆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产品有各种规格氧化锆粉体、陶瓷结构件、陶瓷阀门、矿用耐磨陶瓷、矿用聚氨酯地滚托辊、陶瓷基片、研磨介质、陶瓷餐刀等。在锆行业中以稳定、高品质著称,产品远销欧、美、日、韩等国家。另外一家企业为焦作市煜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该公司属于焦作机械设备行业,主要生产烧结机配套产品,如台车、蓖条等,以上两家企业同意每年为河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材料加工系学生提供参观实习条件,此外对毕业设计实践环节,同意与学校教师合作共同带学生做和企业产品研发相关的课题,最终达到让学生实际参与企业现有研发项目中,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我们的这些工作,建立了实践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利用所学习的专业知识解决实践生产及工程问题的能力,通过企业参与教学实践,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其他方向的教学实践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对于已经考上研究生的学生,可以参与导师相关的研究课题,例如国家自然基金、省部级等纵向课题,或者参与企业横向课题,培养他们基础科研素养,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日后快速融入课题研究起到了很好的锻炼、衔接作用。
3.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做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到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他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要结合实际坚持运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经验,积极回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活力,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他指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和焦点是科学技术。
但是目前,大学阶段的学生创新意识浅薄,思考问题只问其一,不问其二,并且急于求成的心态比较严重。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尤为关键,对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主要思想意识的创新,有意识地、刻意地去引导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多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当学生逐渐有了这种创新意识,下一步就是考虑将这些有建设性的建议通过设计或实验的手段进行实践,这也就是创新意识培养的第二方面,实践性创新。
三、结论
本文是针对某工科院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以分析、探讨,提出了相关的建设性建议,主要从指导教师、课题选择以及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三个方面分别加以讨论,提出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相关对策,本研究对本科实践教学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参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