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7 15:09:3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社会工作与实践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作者简介:修路遥(1982-),女,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助教。(河南开封47500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1-0074-02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是教学工作者一直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学科专业基础课“社会工作概论”为例,谈谈对该课程定位的认识以及教学方法的实践。
一、从课程特点出发明确课程定位
1.奠定专业基础的课程定位
“社会工作概论”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绝大多数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是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而建立的。学好概论课对确立专业认同感,培养学习兴趣以及树立以社会工作为治业的志向至关重要。作为专业学习的开端,突出专业基础课的特点是教师讲授该课程的必要任务。
(1)建立正确的专业概念。教师讲授“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时,需要给学生讲清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对已达成共识的概念界定,教师需要给学生说明;对有待于讨论的概念界定,教师要从不同视角和认识层面介绍其解释来源,以供学生课后参考。[1]
(2)提供清晰的学科知识架构。现有“社会工作概论”课程将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实务三大内容囊括在概论课程中,几乎涵盖了社会工作专业将要单独开设的课程。学生可以从宏观上了解该专业的基本概况、课程性质和作用。在这里容易出现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撞车”问题,教师应注意做好内容衔接。例如,在“社会工作概论”课程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学会用社会工作的专业语言和专业理论分析问题,而不是把教学重点放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的讲解中。
2.树立专业价值观念的课程定位
社会工作是一门助人自助的专业,目的在于帮助个人、服务群体、改善社会福利,解决并预防社会问题,维护社会正义并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长期以来,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以明显的价值倾向为基础,逐渐形成一系列核心的价值观和伦理原则。面对工业化带来的残酷社会现实,社会工作从起源发展到建构体系都充满了博爱与人道主义的温情,彰显了专业理念的独特魅力。没有一定价值体系的指导,社会工作就不会存在,更不可能得到发展。相比其他专业社会工作特别强调专业工作者在道德原则的指导下科学地解决问题。对于刚开始接触社会工作的学生,专业教育业不能仅重视知识和技巧的传授,教师应充分重视价值观和专业伦理的介入,强化学生对专业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价值理念问题要渗透到各个章节,贯穿教学始终。
3.培养兴趣,倡导专业理念的课程定位
兴趣是学好一切知识的根本动力,对于刚开始接触社会工作的学生,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展示国内外社会工作在理论与实践领域的丰硕研究成果,帮助学生尽快认识所学专业,接受专业理念。根据社会工作专业实用性特点,教师应结合社会发展现实,引导学生用专业的眼光观察社会,从专业视角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逐渐形成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关注和热爱。
二、理论结合实际完善教学内容
1.密切联系社会发展实际
社会工作专业要培养的是正直善良,具备基本专业理论知识,技能、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和工作能力,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工作者。这种职业理念培养离不开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现实社会生活呈现的现象往往是繁杂的,要求社会工作者具备敏锐的感知力以及深刻的反思意识,善于找出复杂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这也是确保科学助人的力量源泉。在“社会工作概论”教学中广泛引入社会现实事例,不能停留在描述事实,而应注重解释理论如何从实践中来又怎样去指导实践。如灾后重建中的社会工作介入、老年社会工作在养老服务体系建构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等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把它们充实进课堂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理论解释实际生活的思维习惯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应注意平时组织、遴选相关材料,不能满足于完成教学大纲任务的标准。
2.融入最新学术研究成果
在教学中注重社会工作本土化离不开对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深入研究。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基础课,教师需要及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反映在课堂中。比如,每年新出版的著作和发表的文章,还有社会工作实务方面的信息和动态。教师需要不断收集、整理、归纳,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后,把它们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但有时也会出现教材内容与新增信息之间的矛盾,脱离教材只讲新的研究成果显然不符合基础课程的要求。[1]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采用了以教材内容为主,在完成教学大纲目标与任务的基础上穿插有关新的研究成果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只提出核心观点和发展动态,留下问题由学生自己按照教师提供的浏览渠道课下查阅。学生经过思考后再与教师进一步交流,对促进专业思维形成很有帮助。
3.西方经验与本土导向
社会工作是从西方起源的,笔者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对西方社会工作历史进程的讲解,力图使学生了解一个专业从无到有,以至提升到专业化层次的全过程,准确把握社会工作的特点与发展规律。按照顾东辉的观点,本土导向一方面强调外来者对进入文化区域的适应性变迁,一方面还有注重对本土经验的专业化,包含了中国文化对西方理念和模式的选择、融合与接收的过程。[2]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有选择性地引入西方社会工作的模式和技巧,注重从中国的现实情况出发,注意收集和整理本土化的社会工作模式和技巧。
三、突出实践思维探索教学模式
模式是指对前人积累经验的抽象和升华。[3]笔者根据“社会工作概论”课程已有的教学经验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抽象归纳出四种教学模式。基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性、操作性特点,概论课程不宜完全遵循理论主导型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在完成专业价值观、基本原理、理论和规律学习的同时,应该适当融入实践思维的教学训练,为学生搭建从理论过渡到实务的桥梁。
1.模拟问题模式
模拟问题模式,一般由教师提出已经发生过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供学生分析讨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4]如:讲述社会工作价值观和职业伦理时,把社会工作实践中可能遇到的伦理困境设计成假设的情境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思考当弱势群体福利与健康人群福利发生冲突时当做出何种抉择?同一社工处于不同角色时会遭遇来自各方的期待,当这些期待难以两全时社工该如何处理等问题。这种做法简便易实施,不需要额外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在没有风险的状态下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但由于问题是由教师设计的,学生提供的解决方案无法接受真实情况的检验,因此,对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存在局限性。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克服了依靠死记硬背学好概论课程的错误观点,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抽象理论变为真实体验,使孤立的知识变成有机的整体,使学习从任务变成了乐趣。
2.案例分析模式
举例解释是以往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目的是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但是如果教师对例子的选择不加斟酌,牵强附会,不仅篡改了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初衷,还容易造成学生对理论的误读。[1]笔者认为,“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有必要摒弃举例解释理论的简单授课方式,要依据课程需要和现实情况精选、精讲案例。概论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对社会工作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学习,如个案工作章节,教师可以精选案例来展示个案工作从建立专业关系到最终结案的全过程;让学生通过案例了解个案工作的特点、主要工作模式,以及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等。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章节亦可采用此法,学生经过多个案例的学习,可以更加直观地把握社会工作主要方法的异同,取得理论结合实际的预期学习效果。
3.课堂讨论模式
课堂讨论模式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水平高低、是否具有专业性以及思考深入程度的有效手段。其具体步骤是:第一,老师课前结合教学内容布置讨论主题,学生课前做好发言准备;第二,课堂讲解从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第三,学生广泛参与,热烈讨论;第四,教师对发言进行总结。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讨论不仅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也是对教师引导能力与应变能力的检验。要获取好的课堂讨论效果,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主题。原则之一是该题目在理论上没有确定观点和主张,使参与讨论者有选择和辩论的空间;原则之二,发言不设限制,但注重实效,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的导向控制讨论范围,避免偏离主题。原则之三,始终鼓励学生发言,争取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
4.实地体验模式
实地体验模式是广泛利用校外资源进行专业思想教育的教学方法。以社区服务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参观访问为主要形式。安排学生参观社区服务中心、儿童福利院、养老院等社会福利机构,这些机构的服务对象大多是社会弱势群体,学生可以在实地走访中感知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状况,体会社会工作的价值所在。在注重本土化教学思路的引领下,要使社会工作这个最先发端于西方的学科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生根开花,必须在引进西方专业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广泛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不断在实践学习中发掘出顺应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工作空间和符合中国文化传统的专业服务。
参考文献:
[1]李芹.“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9-0055-01
随着经济社会与医学实践的发展,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于健康的内涵也产生了全新的认识,现代医疗团队不仅要包括专科医生、全科医生及护士,更要包括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者。2007年11月,卫生部承担的卫生系统“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调查和岗位设置政策研究”结题,并了《中国医院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现状与政策开发研究报告》指出了我国当前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迫切性:我国正处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时期,这是建立医务社工制度的战略机遇期和最佳的时机;医务社工制度建设是“重塑”卫生系统与医护人员社会形象,改善公共关系和医患关系,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的最佳途径。
一、背景
嘉兴第二医院是浙江省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其下康复医学中心是目前省内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技术力量最雄厚的康复医疗机构之一,拥有符合国际化标准无障碍康复设施病床200张。我院秉承“助人自助,能力提升,爱心助医,和谐医患”的社会工作理念,于2011年9月成立福音医务社会工作部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两名。且于同年12月份在康复医学中心启动“阳光里程”康复促进项目,此项目旨在以关注康复医学中心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切入点,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通过开展各类适合患者的专业服务,使患者真正得到方便和温暖,在医生与患者之间建立起和睦、融洽、相互理解信任的沟通桥梁,达到和谐医患的目的。
二、实践
解决医疗服务领域中的社会问题,满足患者多层次服务要求,仅靠医务工作者的努力是不够的[2]。福音医务社工部成立后着手实施“阳光里程康复促进”项目,把社会工作引入到临床医疗中,协助医护人员完成医疗工作,提高医疗效果,改善康复对象的社会问题,使其重新回归社会。
1.摸底调查 了解需求
(1)前期针对康复医学中心的患者进行需求问卷调查,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医疗保障情况、生活自理程度、功能障碍类别、参与医院团康活动的意愿及除医疗康复外的其他需求。通过问卷初步了解患者的需求。在本次调查中,很多医疗以外的服务也已列入他们的需求中。
(2)针对康复医学中心的医护人员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内容包括工作压力量表、自我复原力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在调查中发现,过度的压力不仅会影响医务人员的自身健康,还可能会影响其工作效能和医疗安全。
(3)每周五安排社工一次病房探访及通过不定期访谈,了解患者对服务的需求和当前最迫切想解决的问题。对有明显情绪不良,心理困扰及有需要帮助的患者制定个案服务计划,整合其社会支持网络,提高其自主能力促进康复。
2.协调关系 拓展资源
(1)传播和推广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理念的同时在院内外做好有关医务社会工作的宣传及志愿者招募倡议。对内通过内网、院报报道社工工作及志愿者服务工作,不定时发表社工培训及学习的经验交流及志愿者服务的心得体会。对外通过报纸、电台、网络等媒体做好宣传及志愿者招募工作。
(2)在医院内部发动职工参与医务志愿者队伍,组织新职工参与“医患体验”活动。内容涉及门诊导诊、健康咨询、本院文化传播、心理沙龙、社区活动。
(3)协调、组织相关社会支援系统的资源,与本地多家大专院校签订院校共建协议,成立志愿者服务基地。同时吸纳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参与志愿服务。
3.爱心助医 优化服务
(1)病房陪伴。针对康复中心的住院患者开展每周一次的社工探访、志愿者病房陪伴服务,为患者提供情绪疏导、心理安抚等服务。
(2)个案服务。由社工查房自主发现、医护人员转介、病人求助三大途径了解病人及家属产生由疾病带来的身心问题或社会问题,运用专业知识、理论、方法与技巧协助失调的个人改善环境,增进其生活适应能力。
(3)小组活动 医务社工以小组形式为患者提供相关疾病知识介绍和康复干预服务,组织病友俱乐部,鼓励患者进行治疗和康复经验的分享;在互动过程中通过彼此分享、分担、支持等动力带给组员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4)社区服务。组织有医学知识特长的医务志愿者下到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相关疾病知识的介绍、健康宣教、健康体检、义诊等,为社区居民及学生提供专业的保健常识。定期组织医务人员、社区干部互助组成员及义工进入康复病患家庭探访,义诊。同时进行社区康复需求调查,了解社区病患需求。
三、探索
新一轮的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调公立医院应当坚持公益性的办医方向,医院必须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这为医务社工发展营造了适宜的环境[3]。但医务社会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方面还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
1.在较多的医疗机构,医院决策者、医务人员及病患的观念依然守,难以接受社会工作者作为第三方介入医疗团队。
2.目前内地的社工教育不足以应付医疗机构在服务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3.医务社会工作要扩大宣传志愿者是重要的组织资源,是医院服务的重要载体,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中坚力量]。通过网络、报刊、等方式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医务社会工作和志愿者群体,促使社会对其的认同,拓展、整合、运用和协调各种社会资源,吸引更多的人群加入医院志愿者行列,在全社会营造积极参与医务志愿服务的氛围,将其建成一个常态机制。
参考文献:
[1]朱士俊,刘翔.医院品牌建设理论和实践[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01):11-13.
二、灵性社会工作在特殊实务领域的运用
卡洛尔(Carroll)从两个角度来理解灵性:一是作为本质的灵性,二是作为维度的灵性。作为本质的灵性是指灵性作为人的核心本质,能够为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转换提供持续性的能量;而作为维度的灵性存在于一种关系中,尤其强调个体与最高实体(如上帝)的关系,通常是指个体的超越层面(Carroll,1998)。与社会工作的伦理价值有高度相似性。灵性社会工作已在很多实务领域得到应用,这些领域根据卡罗尔(Carroll)对灵性从两个维度的划分也可以分为两方面。
其一是针对个体具有解决自身问题、促使自身发展的能力,灵性社会工作可以应用到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等,以及促进个体发展的其他社会工作领域。从某种角度讲,灵性社会工作可以促进个体的发展,也可以促进某个相互关联的系统的发展,这样,也可以把灵性社会工作应用到家庭治疗当中。家庭社会工作的价值观认为,家庭本身也有自我发展的力量,在家庭遇到问题的时候,这种力量会因为家庭成员沟通不畅或个体故意破坏等原因而不能很好地运用,所以造成家庭的困境。这时,社会工作者应作为一个探索者,去探索该家庭中的可用资源和其本身的力量,并用沙盘模拟等方法促进家庭成员的沟通与了解,以达到成员之间相互理解。解决家庭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使家庭成员能自己使用这种力量,去维系家庭的和谐美满,这也是社会工作者所提倡的“助人自助”。
从卡罗尔(Carroll)对灵性的另一个维度入手,即运用超越个体本身的力量,以寻求个体内心的宁静和幸福感。这主要针对于临终关怀、老年社会工作、有宗教信仰的个体和家庭。临终关怀的个体主要是指距离死亡还有几个月甚至是几周时间的患者,一般是癌症晚期的患者。癌症晚期患者本身已承受着巨大的身体疼痛,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其家庭不仅要忍受亲人即将离去的痛苦,还要支付高额的医药费用,这对患者本身和其家庭都是一种灾难。由于现代医学对癌症晚期的病人也爱莫能助,所以社会工作者可用灵性社会工作,从患者的精神角度介入,辅助于身体关怀,使患者最后的时光能安详度过。首先是减轻患者对于死亡的恐惧和焦虑,并使患者对家人将来的生活没有牵挂,接受自己将要去的未来世界,对自己的未来怀有希望;其次,可以通过灵性关怀寻求生命的意义,这大多是透过宗教来实现,如基督教所说的天堂等;最后,针对患者的病症,与医护人员商议,给患者配合健康的饮食,尽量减轻患者的身体痛苦。
除了对患者本身的工作外,患者的家属成为了社工的第二案主,他们在面对失去亲人的同时,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灵性社会工作中有一种称之为“灵性资源”的概念,即能够激发个体、集体或社会谋划某种灵性生活的资源。在福格尔看来,灵性资源并非只局限在宗教领域,而是涵盖了所有的非物质资源。社会工作者在此时可做两件事。第一,开发患者家属的灵性资源,如宗教信仰等;第二,从专业的角度倡导患者家属的社会生活的积极性与意义性。
三、灵性社会工作在案主宗教信仰问题上的运用
2006年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人口普查,据调查数据推算,全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而对于智障人士的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却少之又少,A机构就是其中一家针对智障人士与自闭症人士展开社会公共服务的非盈利机构(NGO组织)。机构中学员最小的是12岁,最大的有40多岁,都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一些学员有自闭症。该分部有9名学员,配有4名工作人员,其中包括2名专业社工,1名助理社工,1名天主教的修女。在这9名学员中,有一名学员家中信仰佛教,一名学员家中信仰基督教。在A机构中曾发生这样一件事,信仰佛教的学员非常喜欢听歌,由于他的家庭成员都信仰佛教,所以他MP3中的歌曲大部分都是佛教歌曲,在机构中,他时刻都拿着MP3播放歌曲,社工一旦将MP3拿走,该学员就会躁动不安,并且想方设法从社工手中拿回MP3。但是,在机构中还有另外一名信仰基督教的学员。起初,社工并没有意识到宗教信仰冲突对两位学员的影响,当信仰佛教的学员在机构中播放佛教歌曲两三天后,基督教学员的母亲找到社工,要求社工从中干预,最好是劝退播放佛教歌曲的学员。原来,信仰基督教的学员在听到佛教歌曲后感到很内疚,她和妈妈说她在机构中听了“坏”歌。这时,社工的回应就显得很重要,作为社工的基本价值理念是要以案主为本,尊重每位案主的宗教信仰,但是关于案主之间的宗教信仰冲突又该如何处理。灵性社会工作在此时可以发挥出很大的作用。
第一,社会公共服务机构中的社会工作者应该尊重所有的宗教信仰。一九九七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状况》:“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一亿以上的人有宗教信仰,主要的宗教信仰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所以,出现案例中的冲突是很常见的。并且,由于中国现状的限制,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士共用着中国的社会公共服务系统在所难免。关键是社会工作者面对不同宗教信仰的案主应该以什么样的价值观进行介入。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中规定,社会工作者要尊重案主及其他同行人员的宗教信仰自由,不可发表不恰当的言论,如针对案主及其他同行人员的民族、种族、肤色、宗教信仰等。
第二,遵守案主本位的原则,这是指首先社会工作者应该怀有“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一切以人为主;其次,要尊重案主的价值观和宗教信仰;最后,要尊重案主自决的原则。综上所述,提升机构中社会工作者的“文化能力”是必要的,可以把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当事人所在的特定的文化圈方面的信息结合起来,在认识到自己可能存在偏见的前提下,用一种比较批判的,开阔的眼光去看,去理解当事人的文化。简单的说,就是对当事人的语言、行为、情绪、心理、态度等背后存在的异质文化根源具有的敏感程度和洞察能力。
一、中国家庭社会工作的开展背景
进入新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思想观不断转变,家庭方面主要的变化是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家庭功能的社会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当今家庭问题也层出不穷,家庭暴力增加,离婚率上升,亲子关系紧张,老年居家养老障碍等。家庭问题的不断出现,家庭内容和环境,功能的而不断改变,都迫切需要新时代的工作方式——家庭社会工作的介入。家庭社会工作的含义有很多种,依照国际通行的专业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而言,家庭社工是指为了缓解和解决婚姻和家庭中遇到的困境,通过使用社会工作的专门方法、知识和技巧,使处于困境中的家庭缓解其在婚姻关系,抚养关系和养老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增进家庭的和谐,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我国家庭社会工作的开展有其本土化的历史根源,“老娘舅”在很久之前就从事着相关的家庭关系调节工作,可是多集中在对于婆媳矛盾的调解。我国传统的家庭观念强调“家丑不可外扬”,“清官难断家务事”等是家庭社会工作开展的严重障碍,社工专业相关活动在我国开展的进程并非十分顺利,家庭社会工作领域就更为艰难。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人们对于家庭社会工作开展中“保密”原则的质疑,对于社会工作对于“提升案主意识方面的怀疑。
近年来随着政府不断加大扶植力度以及社工专业人员人数的不断增多,专业技能的不断增强,家庭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活动的而开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收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需要社会工作相关活动的不断开展,我国家庭现阶段的发展状况也需要家庭社会工作的服务与协助,我国家庭社会工作的开展,是当今中国发展与世界接轨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社会工作机构的开办情况已经成为衡量一个社区建设情况的重要因素,家庭社会工作相关服务的开办情况也成为促进家庭和谐的重要指标。
二、中国家庭社会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伦理困境及原因分析
1.“家丑不可外扬”使得家庭社会工作介入难,社工“保密”遭质疑
我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中,家庭是一个十分敏感的私密领域,有关家庭的研究与活动的开展,通常被认为是“侵犯隐私”的。我们认为,家庭社会工作一般是运用在家庭出现问题,或者是家庭的发展遇到障碍的时候,可是,我国传统的家庭观念中“家务事”,“家丑不可外扬”等,使得家庭社会工作的开展面临困扰。我们社会工作者在开展相关活动的前提是案主赢得案主的信任,家庭成员之所以不接受家庭社会工作者的帮助,很大的原因是对其专业的不信任,或者是对社会工作者的不信任。我们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伦理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严守案主秘密。尊重案主的保密原则是赢得案主信任的关键。案主因为担心自己的隐私泄露,而对工作者采取戒备的心理。当然,一方面案主对于工作者“保密”原则的质疑具有普遍性,另一方面这一质疑又具有差别,主要集中在案主对社会工作专业了解程度的差别上。有过相关咨询经验,了解社会工作专业守则的人,怀疑度相对较低,当然,这个也要受社会工作者个人专业素养高低的影响。
2.“清官难断家务事”使得家庭社会工作者开展服务难
如果说“家丑不可外扬”使得社会工作者的起初的介入难度大增,那么“清官难断家务事”就是社会工作在开展介入工作过程中的难度的具体描述。在家庭社会工作的相关服务中,我们的案主往往不是单独的一个人,而是一对夫妻,或者一对亲子,也可能是一对婆媳,这些都是家庭关系中的重要关系体,而且由于诸多信息的“不透明性”,完全隐藏在家里,外人很难得到比较全面的信息。这无疑加重了社会工作者开展服务的难度。一方面难以得到充分的信息,另一方面即使信息充分,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任然是一个“外人”,这使得案主在事后可能会产生对工作者的怨恨。在开展相关服务时工作人员必须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一方面避免案主的担忧顾忌,另一方面更好的尊重案主没开展
服务。
3.“案主自决”VS“意识提升”
我们知道,社会工作开展相关服务的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伦理守则是尊重案主自决,那么,如果说案主自决过程中始终摆脱不了非理性因素的限制,社会工作者该如何采取服务?在笔者实习过的A社区,一个妇女因为不忍丈夫的家庭暴力而向社工机构求助,经过相关调查取证,工作者发现案主的丈夫是一个卡车司机,具有严重的酗酒嗜好和暴力倾向,还参与赌博,曾经甚至输掉了运货的卡车。在相关评估治疗之后,工作者建议案主离开丈夫居住,可是案主陷入了纠结,她一方面害怕丈夫的暴力对待,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另一方面又不舍得放弃自己的丈夫。这时,如果我们以为的尊重案主的自决,就很难保障案主的权益,此时就应该对其开展相关的意识提升辅导。在经济相对落后的社区,其成员的思想观念的也相对保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十分重视意识提升的作用。
家庭社会工作要应对的两大矛盾就是,个人幸福伦理和家庭责任伦理, 这就涉及价值伦理的选择,不同的价值群体主张不同的价值取向,面对这种价值难题,我们必须充分尊重案主的自决权力,因为价值两难,必须有一方做出牺牲,而这个牺牲者必须是自愿的,否则将很难开展接下来的服务活动。家庭成员的平等互助显得尤为重要。
4.社会工作相关理论的本土化难题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舶来品,最初起源欧美等发达国家,70年代引进中国以来,不断面临着本土化的难题。在家庭社会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要更加注意社会工作相关伦理的本土化。因为在我国,家庭是一个更加私密的场所,很多家庭生活的内容更加隐秘。我国人民特别是内陆人民的思想观念相对保守,这对于家庭社会工作的开展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在社会工作伦理方面需要更加强调保密性和意识提升的作用。同理心的运用和自我表露的技巧的运用,会更有利于案主的信任与配合。
其实,究其原因,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宣传力度不够,普通大众对于社会工作的相关知识不了解,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这些都不利于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开展,一些人通过影片或者其他渠道了解到社会工作这个词汇,会以为社工就是“把孩子强制带离父母身边的坏人”,“破坏家庭的一类人”,“打探他人隐私的人”,这些,都是对社会工作者职业的片面理解,对家庭社会工作相关实践活动的开展有极大的不利。我国社会工作的开展要注意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首先普及社会工作的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否则,这些负面的消息对于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都有十分重大的阻碍作用。
三、相关建议与思考
1.加大社会工作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力度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专业,其专业价值取向无可怀疑,家庭社会工作更是为了家庭成员的和睦相处,家庭关系的更加和谐而开展的相关服务。我国很多人不接受家庭社会工作是对其专业服务不了解所致,很少有接受过相关服务受过伤害之类的案主。所以,为了更好的发展社会工作,更好的发挥家庭社会工作在构建和谐家庭方面的作用,我们要注意加强社会工作专业的相关知识和理念的宣传,通过公益组织和公益广告等方式,让大众首先明白什么是社会工作?什么是家庭社会工作?其开展的服务是什么,都遵守什么伦理守则。只有让广大民众了解家庭社会工作的具体内容,了解家庭社会工作的相关宗旨与服务,才能有助于潜在的案主主动寻求相关服务,外展的案主更好的接受相关助人服务。例如很多老年人居家养老造成了诸多的不便,但是因为考虑到传统的家庭才是社会照顾的自然机构,只有缺乏家庭照顾的才会寻求国家和社区的援助 。加强口碑宣传,在宣传上采取“滚雪球”的宣传方式,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个案主的困难,尽社会工作者的最大努力,在保障案主隐私的前提下和同事研究商讨案主的情况,寻求解决方案,实现案主的最大利益。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实际案主转介时,要充分做好转介准备,相关的交接工作要做好,尽量使案主受到的影响最小。而且要注意的时,尽量不要子啊一段服务中案主被转介超过三次,在接案评估过程中要严格谨慎,仔细评估该机构和工作者是否具备提供相关服务的能力。只有好的口碑,才能有助于社会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发展。
2.对家庭社会工作的相关伦理的介绍
家庭社会工作的伦理与社会工作的伦理一脉相承,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于案主隐私的保密,因为家庭关系的隐私性较强。二是家庭社会工作开展过程中尊重案主和同理心的保持,社会工作者只有充分的尊重案主才能让案主放心表达自己的情感,只有保持同理心,才能让俺住有“被理解”的感受,也才能更好的了解案主的心理状态,更好的开展服务活动。工作者只有明白案主的相关心理,才能明白案主采取特定行为的原因,也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服务。三是家庭社会工作开展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处理好自己和同事和机构的关系,不能因为其他事情影响到服务的质量,在服务工作的介入过程中,工作者要与同时配合,一方面尊重同事的工作,保障案主隐私,另一方面需要的时候向同事征求意见和建议,开展相关服务工作。四是工作者在促进机构研究和专业化过程中,更要注意的是自己服务能力的提升,不断连接各种相关服务资源,更好的为案主提供专业服务。
3.社会工作伦理的本土化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和伦理只有更好的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开展服务活动。虽然“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但是,当案主发现“外来的”经文不能够给人们带来福祉,甚至是窃取了家庭的隐私,此时的“经文”恐怕难以服众,“外来的和尚”恐怕也再难有人问津。所以,在我国家庭社会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案主隐私的保密,对于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关系的调查也要更多的采取专业观察,而非相关访谈。以为国家文化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服务模式和策略有其的重要。
4.提升案主意识
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民众,特别是在内陆地区,民众的思想意识方面还要加以提升,很多人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思想观念,对于新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接受的能力欠缺。体现在家庭中关系中,婆媳关系是十分明显的例子。在家庭社会工作者开展服务的过程中,大多数婆媳关系紧张是求助家庭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并非所谓的“婆媳是天敌”。她们的冲突主要集中的根源仍是思想观念的差异。在一组婆媳相互描述的游戏中,工作者让婆媳分别描述期望对于对方行为表现的期望与现实,对比描述结果,工作者发现,很多婆媳关系中并不涉及什么重大的感情冲突,而是表现在生活细节的差异与思想观念的不同。甚至细微到衣服是当天洗还是隔天洗这样的问题。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工作者要做的就是对于双方意识的改变,接受差异的存在。
5.社会工作者增强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技巧和能力,以服务质量来说服案主
无论家庭社会工作怎样宣传,最有说服力的应该是服务质量的保证。我国目前社会工作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较低,高校社工人才的批量操作生产更是使得专业社工人才的质量参差不齐,这样就很难保证社会工作者在开展相关服务时的服务水平。这无疑给家庭社会工作的开展造成障碍。只有不断增强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技巧和能力,以扎实的专业服务,才能使案主产生信任,更加重视家庭社会工作的发展。同样是面对老年人,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应该明白女性老人,独居老人,未婚老人等比较容易得抑郁症,这些家庭需要更多的帮忙和照顾 。
6.严格社会工作的准入机制,提升社会工作的专业度
目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教育机制等造成的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是社会工作的毕业人员严重超出服务需要,毕竟社会工作专业化刚刚起步,而生产数量则过剩。 ,能提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开展相关个案辅导,小组活动的专业人才缺乏,这使得我国社会工作的活动的开展面临专业化的挑战。相关部门应该不仅仅是从资格考试过关率上来限制人数,更应该加快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专业服务人员。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1-0092-0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加剧以及城市人口流动的加速,流浪儿童的数量日益增多,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城市流浪儿童的生存状况极其恶劣,他们居住无定所,衣食无保障,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措施而经常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其负面效应已经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工作,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将社会工作介入到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工作中,运用整合的社会工作方法对流浪未成年人开展救助服务,促进救助服务的专业化发展。本文通过在Z市救助管理站开展的流浪未成年人安全教育项目为案例,介绍项目的开发与实施过程,分析西方的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同时对我国体制内救助机构引入社会工作实务进行反思。
一、案例背景
(一)机构基本情况
Z市救助管理站是集救助、保护、管理、教育、安置于一体的临时救助机构,承担着Z市日常救助、跨省护送和对市属八区十一县(市)救助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检查的任务。Z市救助管理站建筑面积5 45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人。救助站内部设施齐备,不仅设有男、女、儿童、老弱四个救助管理分区,还专设了医务室、电教室、康复室、阅览室、浴室等。儿保科是救助管理站的下属科室,主要负责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管理工作。其主要工作职能为:1)按照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重点做好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工作。2)负责了解受助儿童的个人情况、家庭状况,外出原因,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3)负责与受助儿童家人、学校及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帮助其尽快返回户籍所在地。
(二)项目背景
2011年6月—9月,黑龙江工程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两名大三学生在Z市救助管理站儿保科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针对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社会工作专业实践。
我们在Z市救助管理站通过参与式观察和访谈的方式,分别从救助站领导、儿保科的管理人员、站内工作人员、受助儿童等层面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需求评估。评估中我们了解到流浪儿童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安全感,对他人缺乏信任;二是流浪儿童对救助站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曾多次发生儿童未经允许私自离站的现象;三是流浪儿童在流浪过程中为生存所迫,学会了撒谎、欺骗,养成了较多不良习惯,如吸烟、说脏话。
这些问题的产生是由于流浪儿童的生存环境恶劣,无法得到足够的安全保障,加之自身安全意识薄弱,自我防范能力差,自我保护能力弱。流浪儿童在流浪过程中多数曾遭受过不同程度的身体上和心理上的伤害,这也使流浪儿童逐渐形成了仇视社会,是非不分的扭曲人格,严重影响了流浪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更使之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给社会带来了极大安全隐患。
基于上述需求评估结果,我们认为,流浪未成年人的社会救助工作中,安全教育必不可少且应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流浪未成年人的安全问题既是其回归社会后能够健康成长的前提,也是救助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目标。针对流浪未成年人开展安全教育,既可以配合救助管理站的工作目标,又能够提升流浪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对其生存和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因此,针对流浪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被确定为此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目标。
二、服务过程
(一)项目方案设计
1.项目目标
总目标:提高流浪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使其回归社会后能够远离危险,健康成长。
具体目标:
(1)消除流浪未成年人的抵触情绪
(2)提升流浪未成年人的安全意识
(3)补充流浪未成年人的安全知识
(4)提高流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后的自我保护能力
2.服务内容
在明确服务对象需求及项目目标后,项目组计划在救助站内,通过运用整合的社会工作方法开展流浪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具体服务内容如下:
(二)项目实施
1.初步的心理辅导
针对流浪未成年人缺乏安全感,对他人信任度低,对救助站存有较强抵触情绪等心理层面的问题,项目组对新入站的流浪儿童首先进行了初步的心理辅导。通过个别访谈,了解流浪儿童的情绪状况,通过以情相待来设法消除他们的疑惧心理,缓解其抵触情绪,建立初步的信任,为接下来进行的安全教育提供便利条件。
实施过程中,我们尽量避免直接询问流浪儿童的家庭状况和流浪经历,而是抱着和孩子们交朋友的心态与他们交流,谈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兴趣为切入点,寻找共同话题。从整个效果来看,经过第一次交流,孩子们基本消除了对我们的陌生感,工作取得了基本的信任。
2.安全教育小组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工作方法之一,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作用非常显著。项目组通过运用小组工作,充分将小组的趣味性与孩子爱玩的天性结合在一起,对在站的流浪未成年人开设了安全教育小组。旨在提升流浪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也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的趣味活动中学到更多的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与安全知识,从而提高流浪儿童的自我保护和分辨是非的能力。
由于站内的流浪未成年人数量较少且停留时间较短,因此,项目组将小组的性质确定为开放式小组以适应站内儿童的不断流动。实施过程中,虽然我们在计划设计之初已对站内受助儿童的数量及流动情况有了前期的了解,也做了很多的准备,但儿童数量过少(有时仅剩一人)以及频繁的流动还是给小组的顺利实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我们的学生也由于初次带领这种成员频繁流动的开放式小组而产生了较大的不适。
3.安全教育手册
由于站内受助儿童的停留时间短且停留时间不固定,进行全面系统的安全知识教育是无法实现的,为此,项目组设计了通过给儿童发放简明易懂、方便携带的安全手册的方式,有效解决了儿童文化程度低、在站停留时间短的现实问题。
安全手册由项目组针对流浪儿童的实际特点自行设计并精心制作而成,内容主要侧重于流浪儿童在返乡、回归社会、甚至是再次流浪时可能会遇到的危机情况的处理。包括:自我保护的必备素质、衣食住行的安全禁忌、紧急求救的基本方法、依法进行的自我保护、制止犯罪的必要对策等五个方面。在安全手册的封面等显著位置上,项目组还将Z市救助管理站的详细地址、联系电话以及危急时刻的报警、求救电话印在了上面,方便儿童在必要时使用。安全手册的制作要求一定要简明易懂、图文并茂,方便儿童阅读,同时保证制作精美、方便儿童携带。
在安全手册的实际发放中,我们发现它的受欢迎程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期,受助儿童将它视作礼物一样在手中不停地把玩翻看,对它充满了好奇,这也让项目组成员受到了莫大的鼓舞。
4.离站欢送会
针对即将离站的流浪儿童,项目组设计了小型的离站欢送会,欢送会上流浪儿童与其他在站儿童一起重温在站期间的收获,彼此分享自己的内心感受,项目组的工作者和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也为离站的儿童送上他们真挚的祝福和临别赠言,让离站儿童感受到友谊、温暖和关爱。
在受助儿童分享彼此内心感受的过程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受助儿童由最初进站时的排斥对立情绪,到此时即将离站时些许不舍的情绪变化,虽然他们在站时间很短,但这短短的几天却让他们感受到了久违的安全、快乐与温暖。
5.社区宣传
由于救助站内的流浪未成年人人数有限,停留时间短,仅对站内流浪未成年人开展安全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项目组还走上了街头、车站等人流较大的流浪未成年人主要活动地带去开展社区宣传。一方面,直接给街头上的流浪儿童发放安全教育手册并尽可能地在短时间内取得流浪儿童的信任,告知其救助管理站的主要职责,游说其接受救助管理站的无偿护送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宣传,倡导社会公众对流浪未成年人的关注。通过社区宣传使我们的服务项目可以有更广泛的辐射范围。
(三)评估
在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估环节,项目设计之初项目组曾考虑通过类似于基线评估的方法对流浪儿童入站时与出站前的状况进行若干对比,运用定量的方法考量项目实施效果。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很多受助儿童的在站时间仅有3-5天,更短的只有1天,如此短的停留时间,定量评估显然并不适用,根本无法测出效果。为此,项目组在评估方法上做出了调整,采用了定性评估方法,通过工作者的观察、主观感受、机构领导及工作人员的评价等方式来进行。
通过项目工作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观察及主观感受,我们认为受助儿童首先在情绪上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入站时的封闭、对立情绪均得到了较为明显的缓解。其次,小组的开展及安全手册的发放为受助儿童补充了大量的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远离危险的常识和知识,相信对于儿童今后的生活一定能够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机构领导在谈到此次项目时说道,自项目开展以来,机构再没有发生过受助儿童未经允许私自离站的情况,大大地减轻了机构看管受助儿童的工作压力。工作人员则认为,项目中各项活动的开展让他们大开了眼界,原来救助工作可以用这么多的活动形式来做,普通的安全教育原来也可以让孩子在体验中快乐的学习。
三、工作反思
(一)要根据流浪儿童的特点灵活地设计并实施活动
对流浪未成年人开展救助社会工作在我国没有太多经验可循,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各项活动的具体设计上更要紧紧围绕流浪儿童的特点去灵活地设计并实施。如在建立专业关系阶段,工作者切不可直接询问儿童的家庭住址、流浪原因等类似容易让流浪儿童产生抵触情绪的问题,而是要以与其交朋友、聊天的方式去交往,逐渐建立信任,慢慢打开局面。再比如,针对受助儿童在站时间短、且时间不固定的特点,我们设计了发放安全知识手册的活动,作为站内安全教育的补充和延续。主要围绕流浪儿童在返乡、回归社会、甚至是可能出现的再次流浪时,有可能会面对的危机情况处理方面的知识进行图文并茂的讲解。安全手册完全依照儿童的理解能力与审美方式进行设计与制作,同时方便儿童随身携带,因此受到了流浪儿童的欢迎。总之,各项活动内容没有模板可供参考,需要我们自己去开发并在实践中总结,但围绕流浪儿童的特点,灵活地设计与实施却是不变的原则。
(二)救助机构的流浪儿童救助理念仍然滞后
近年来,我国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投入不断增大,这使得救助机构的硬件设施不断得到改进,较之过去已有了明显改善。但救助机构在实施救助的过程中所秉持的理念却仍显滞后,服务理念明显不足。
2006年民政部等中央十五部委下发的《关于加强流浪儿童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公安机关对于执行公务时发现的流浪、乞讨儿童,应当及时将他们护送到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接受救助。所有被送进救助机构接受救助的流浪儿童,未经同意,不得擅自脱离救助机构。在救助机构内,救助机构对受助对象享有一定的管理权限[1]。
为了防止机构内的流浪儿童未经允许擅自离开,救助管理站往往会采取一定的防范、安保措施,通过限制机构内流浪儿童的自由活动时间与空间或派专人看管的方式避免儿童“外逃”。这样一来,原本意在保护流浪儿童的救助机构实际上成了剥夺其人身自由的“监狱”。导致很多流浪儿童宁可在外流浪也不愿意进救助站接受救助,这种“一厢情愿”的救助方式限制了救助机构作用的有效发挥,无疑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三)体制内救助机构提高服务水平必须依靠政策推动
救助站现阶段对于流浪未成年人实施的救助方法主要是临时性的生活保障及护送返家。但对于流浪儿童更为重要的心理疏导、社会适应、义务教育等更高层次的专业服务,救助站却很少涉及。这除了与站内专业人员匮乏、社会工作专业化程度不高有关外,激励机制的缺乏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我国现阶段的各类救助机构均属于地方民政下属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收入与他们所提供的服务没有直接联系,而制度只要求机构提供上述的临时性生活保障及护送返家这种物质层面的服务。对流浪儿童开展心理疏导、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高层次服务势必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但这种投入对于机构来说却并不会增加任何收益,因此,对于体制内的救助机构来说,没有政策层面的推动,仅有爱心是无法实现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的。
(四)护送返家是否是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的最终目标
现阶段救助机构对流浪儿童进行救助的主要程序为,当流浪儿童主动或被动(被公安、城管等执法部门移送)的到救助机构寻求救助时,救助机构将根据儿童提供的家庭信息,努力与儿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若能顺利联系上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则儿童将被救助机构的工作人员或儿童户籍所在地救助机构的工作人员护送回家,亦可由儿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直接领回家,最终实现流浪儿童返家的救助目标。这种救助方法对于那些因走失、被他人拐卖、一时冲动离家出走等情况而流浪的儿童而言,不失为有效的救助方法。但现实情况是,我们发现很大一部分的流浪儿童选择流浪的原因往往是复杂的家庭或社会排斥造成的。这些儿童家庭有的已经解体,无人管教他们,有的家庭存在功能障碍、缺乏温暖,甚至有的家庭对儿童实施家庭暴力、虐待等。所以当我们按照政策把他们护送回家时,无异于对他们是另一种伤害。许多孩子被送回家不久又再次流浪。
因此,当儿童的生存环境并未得到解决或有效改善,导致儿童流浪的原因并未消除时,简单的将其护送回家根本无益于问题的解决,不仅造成救助机构的重复救助,对儿童的成长也会造成更多的伤害,我们今天的救助也更显得苍白无力。“实施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不仅仅是让他们回家,而且要让他们得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回归”[2]。因此,以回归为导向的救助服务应取代以回家为导向的服务。这就需要更多的专业机构介入,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多方努力,各相关机构共同协调配合,建立一个能让流浪儿童真正回归社会的全新救助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7-0014-03
课堂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教学是一个互动与陪伴的过程。社会工作专业不仅包括了理论,更强调实践,如何能让社工的课堂成为一个充满平等、自由、包容、开放的环境?给学生以“发声”的机会与权利?
―― 一个社工老师的声音
社工游戏、角色扮演等传统的社工实践方式让我开始思考,如何对教学方式做些改变。文章基于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以体验式学习为切入点,探索体验式等多元教育手法对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一 体验式学习概念
Kolb(1981,转载于库伯著,王灿明等译,2007)认为体验学习是“在学习过程中,整合先前经验和新的体验,并将其转化为适合学习情境的相关知识”。从过程角度而言,体验式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体验反思,并将体验转变为概念,再反过来成为向导的过程(Saddington,1987)。集美大学林海燕等老师指出,体验式学习是学生参加实践活动,通过身体感官进行认知、感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认识、知识、理解、态度的过程(林海燕,1999;岳锋利,2003)。首都师范大学的周婷(2009)认为体验式学习“提倡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通过调整知识结构适应个体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知识富有个人经验性的重建和内化,这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发展观。”
综上所述,体验式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感官体验和反思的过程,它强调知识和信息来源于学生的实践和体验,实践的过程有利于促进个人经验的重建与内化。
二 体验式学习在社会工作课程中运用的可能性
从体验式学习的理论发展来看,体验式学习强调体验、行动、学习和反思,杜威曾明确指出“体验加反思等于学习”(周婷,2009),体验与反思有助于学生梳理感受、构建认识、内化感悟。
2014年世界社工联合大会指出:社会工作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职业,是促进社会改变和发展、提高社会凝聚力、赋权并解放人类的一门学科。由此可见,社会工作强调“实践和反思”,在理论学习基础上,通过实践和感受,进行反思,检验理论,并从实践中发现理论。
团体康乐辅导是社会工作实务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强调“在做中学”,即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总结反思,从而将自身经验、理论知识、价值伦理等内容进行整合。
可见,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体验式学习的理念是非常类似的,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体验的教学模式有助于社会工作专业的重构和内化,从而真正实现“生命影响生命”。
三 体验式学习在社会工作课程中介入的理念与方式
1.创造情境,发挥想象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这个“场域”中,是一个互动与影响的过程。然而,一贯的教育方式是由老师完全主宰课堂,而没有给予学生“发声”的权利和机会,如何真正做到平等和开放?即把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教师只是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方向与内容,具体方式如下:
首先,根据团体康乐辅导课程性质和课程内容,规定若干个主题,例如未婚怀孕妈妈、亲子关系等①;其次,由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每组8~9人,选定某一主题,在了解和学习该主题的前提下,策划一次小组活动②;再次,活动开始前一周,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策划案,根据主客观条件进行修改和调整;最后,课堂实施环节③,教师扮演观察者角色,由该组同学自主带领全体同学进行活动。此外,在所有活动结束后,教师与该组同学进行分享与反思,深化体验过程。
将课堂的主动权“出让”给学生,为学生发挥想象创造机会和空间,更给予学生“发声”的权利。
2.共同分享,促进反思
社会工作专业强调“反思”,尤其是在体验学习之后,及时反思能够促进学生将感受性知识转化为理论性知识,从而达到个体经验的重构与内化。在团体康乐辅导课程实践中,强调集体反思、小组反思、个人反思。集体反思,即课堂活动结束后,分别由该组组员和教师带领大家共同分享和反思;小组反思,即主题学习、制定策划、活动完成,教师和学生相互陪伴,共同分享和反思;个人反思,即通过个人反思报告等形式,督促学生完成个人反思。
在反思过程中,教师通常运用“4F”提问法,即事实(Fact)、感受(Feeling)、发现(Finding)、未来(Future),帮助学生梳理身体感官感受到的情境和事实,描述对所处情境的真实体会和感受,从而反思在情感和事实基础上所获得的认识,以及未来实践中的改进措施等。
3.重构认识,付诸实践
从某种程度上讲,将课堂主导权交给学生、体验式学习等教育手法,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和解构,打破了传统教师和学生的不平等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手法的改变就是一种认识的解构与重构。
学生通过体验式学习,重新认识过往的知识体系、社会观念、处世模式等,对其自身而言,已逐渐开始思考和反思哪一种方式更适合自己。在体验和反思过程中,不断重构认识并且内化,并在生活中开始付诸行动,尝试改变。
综上所述,体验式学习运用于社会工作教学中的理念及方式如下图(体验式学习在社会工作课程中介入的理念与方式),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将个人经验重构和内化,从而影响行动,这样不断循环的过程,即为学习的过程。
体验式学习在社会工作课程中介入的理念与方式
四 体验式学习在社会工作教学中的反思
1.教育理念的改变
一道三尺讲台,不仅拉远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而且建构了师生权力关系的不平等。体验式学习理念和方式则通过由学生掌握课堂主动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公平、公正、自由、包容和赋权”的教育理念,探索学生“多角度思考和批判”的思维方式,逐渐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和综合能力,与此同时,平等自由的教育理念与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价值观相吻合,对于社会工作学生探索自身如何实现公平正义有重要的意义。
2.课堂效果的反馈
体验式学习在社会工作教学实践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和想象力,更赋予学生自主的权利,将理论学习和创造力有机地结合。与此同时,自主行动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多角度分析能力。
非常棒的一门课,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很大,且也学到不少东西。
此外,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并尝试用专业价值观看待身边的人和事。
3.团队协作的改变
课堂分享中,学生多次提到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彼此之间充分感受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开放自由的教学手法,也给予培养团队意识的时间和空间,虽然在合作过程中,会出现矛盾和分歧,但学生也逐渐学会了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技巧。
对教师而言,教授知识固然重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与他人相处与合作,也应该是教师的职责所在,体验式学习通过灵活、自由的教育方式,给予学生学习和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一、专业实习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广东省《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议》中提出“2015年每10000人中要有5名社工”的要求 。即社工总人数达到5万人。高校培养的社会工作人才应成为这支队伍的中坚力量。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在现阶段各高校社工专业培养的人才质量参差不齐存在很多问题,远未达到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化,不能胜任工作岗位。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除了必须具备一般社会科学和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和知识之外,还必须树立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掌握社会工作的方法技能。综合分析存在问题,主要原因是实务工作能力差,社会工作实习是教育性取向的,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必要手段。专业实习是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务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提高学生的实务工作能力水平已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重大任务。
二、广州大学与广州市残联合作办学开创了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新模式
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成立于1989年,广州市残联下属有广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市残疾人职业培训中心、盲人按摩指导中心、广州市残疾人安养院、广州市残疾人展能中心、利康家属资源中心等多家服务机构,广州市残联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残疾人服务事业的扩大与提高,致力于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广州大学是广州市属高校中唯一一所有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的高等学校,早在2002年广州大学就开始招生行政管理——社会工作方向学生。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广州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正式招生。
2002年9月社会工作方向班同学入学后,为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系里就多次组织学生到残联属下的广州市残疾人展能中心等服务机构实习,在中心工作人员、中心聘请的香港社工实习督导的指导下,协助开展工作,组织策划丰富多彩的残疾人康复促进活动。市残联领导在与实习生们接触的过程中,深切感到社工专业学生服务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创造性与专业性,为残疾人服务工作带来许多帮助、启发和促进,因此,双方感到进行合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双方经过深入交换意见,决定共建教学实习基地,以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者与实际工作者的更紧密的合作,通过每年定期派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来市残联直属单位实习锻炼、参与服务实践,市残联提供督导和康复、教育、劳动就业等残疾人服务所需的知识和经验,培养和塑造既懂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又了解残疾人特殊需求,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广州特色的残疾人服务领域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和新型复合型人才——残疾人社会工作者。在此基础上,双方提出了合作办学的意向,经多次协商最终达成共识——合作办学。
2004年5月13日,广州大学与广州市残联合作办学举行签约仪式。这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和满足广大残疾人的需要,把残疾人事业高等学历教育化而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广州大学和广州市残联就该合作办学项目正式签署了协议,在全国范围开创了合作办学的新模式。此次合作办学是在双方的协商下决定用定向培养的方式,合作培养社会工作专业(残疾人工作方向)全日制本科生38名,学制四年,毕业时授予法学学士学位。并于2004年7月开始在全省招生。广州市残联将在四年后安排该专业毕业生在广州市残联、市各类社区及社会福利机构任职外,还将每年向该专业拨6万元培养经费和一定数额的科研经费,并负责安排该专业学生完成800小时以上的社会实习。希望通过这种新的合作办学方式,能培养出从事残疾人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以提高残疾人事业的专业化水平。
三、双赢:优秀实习基地有利于培养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从2004年9月正式招生到2008年7月38名残联班同学顺利毕业,经过广州大学的老师和广州市残联老师的共同培养,通过四年的双轨制教育(理论教育、实务工作教育),培养出了具有系统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熟练的专业应用技能、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能够从事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残疾人福利政策研究、社区残疾人管理、社区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及社区残疾人服务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2008年后,虽然没有继续合作办专业社会工作学位班,但是,每年广州大学都会将广州市残联作为一个重要的实习学生到残联专业实习,同时,广州市残联也高度重视这些工作,选派优秀的专业人员对实习学生进行督导培训,得到同行和师生的好评,近几年,每年都有数位毕业生进入广州市残联属下的机构工作,实现教学单位与实习机构的双赢。广州市残联实习基地已建设成为广州大学优秀的校级实习基地。总结近10年合作办学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优秀实习地有利于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针对广州市残联实习基地优势,在教学计划制定时就有意识地开设中国手语、残疾人社会工作等课程 。为保证教学质量,学校专门聘请广州市残联的专业手语老师来班上课,学生通过学习均取得了手语初级合格证书。成为具有残疾人工作理论的高级专门人才。2008年,一批具有残疾人专业服务理论知识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正式走上了残疾人社会工作岗位,提高了残疾人事业的专业化水平。经过几年实践的检验,该批毕业生目前在残联属下的机构中多个重要岗位担任业务和管理的骨干。
(二)优秀实习基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着社会工作实务生疏与实际经验缺乏的不足。稳定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不仅按计划完成了800学时的专业实践而且还可以实习单位举办的各种专业活动,特别是广州市残联实习基地,作为全国残疾人工作的先进城市,经常举办各种残疾人工作理论研讨会和大型残疾人甚至象全国残疾人篮球运动会这样国家级的大型活动的组织工作,学生们在参与中不仅学习了专业管理知识、培养了实践能力,更深入地了解了残联的实际工作内容和方法,为今后快速适应新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优秀实习基地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由于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起步较晚,只有十几年的历史,由于作为二级学科,到现在社会工作专业还没有博士点,只有为数不多的硕士点,因此,经过社会工作专业系统培训的教师很少,绝大多数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是从社会学或其他相关专业转到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岗位的,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真实的科研创新和创新环境。目前企事业单位对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较高,除理论知识不足外,实务经验更是缺乏。全国有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都缺少足够的实践条件,缺少具备实际工作经历的双师(社会工作师、教师)型教师,在创新人才特别是创新型社会工作师的培养上存在较大困难。优秀的实习基地可以为教师提供学习实务知识的场地和指导,高校教师有机会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展教学实习,边教理论边学习充实教师自己的实践经验,实现优势资源共享,构建以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四、创新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新模式
没有实务工作能力就不是一名合格的社工,解决学生实务工作能力差的问题必须在本科教学阶段加强专业实习教学,而创新专业实习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一)高度重视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工作。高校的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实习对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的重要性。它关乎到区别于其他的自身独特的理想和信念。社会工作专业能否得到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是与学校各级教学的高度重视分不开的,特别在政策的制订上,需要学校的保障作用,形成一个有利于专业实习的氛围。
(二)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各高校现有课程设置不合理。现行的专业和课程设置都是按照教学大纲制定至少4年不变,不能及时根据社会工作开展的需要对专业实习教学进行调整,特别是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实务教育要求很难得以保证,课程无法适应专业教育的要求,必须改革。
在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的开展过程中,长期以来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在教学管理上处于一种传统思维的状态中,对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让学生只是单一地接受理论知识,而缺乏实务工作能力,缺乏实践经验,毕业后就只能成为一名纸上谈兵的“将军”。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普遍地存在知识面较窄,这样必然导致无法更新知识和掌握必要的技能。所以,高校必须创新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教学模式,开展自由开放的专业实习的教学组织方法,给学生提供优秀的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实务工作能力和技巧。
(三)创新专业实习的新模式。学校的教育成果要体现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上。而学校人才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到课程与教学过程中。因此,高校要根据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结合自己的培养目标,根据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综合化趋势、根据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进行课程调整与改革,拓宽学科专业,加强综合学科专业的建设,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意识,探讨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以提高教育质量。
创新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要积极探索具有行业特点的、能够体现终身教育思想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适应社会工作开展的需求和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包括现实的和发展的需求和要求。而且,构建具有社会工作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特别要重视适应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实务的一线人才的需要。增强高校教育对于各种新的需求变化的适应性,为行业提供更加有效的教育培训服务。
探索符合社会工作专业要求和具有社会工作专业特点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是今后应解决的问题。要弄清楚培养出来的人在素质和能力方面具体有哪些优势,培养出来的人才有什么特点。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到教学模式,再到评价标准与评价方式,都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完善。对教育质量标准进行可能的调整。
总之,创新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模式是社会工作专业开展的必然之路,重视专业实习教育有其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只有创新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模式,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素质,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精神和实务工作能力的合格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宋登江;郑立新;;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文化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3期
[2] 吴雁江;方熹;;“3+1”中泰合作办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12年04期
[3]毋俊芝,等.特色:地方院校生存发展之魂[J].中国高教研究,2004,(4):12-13.
[4]李铁君等.试论高等学校的特色办学[J].辽宁教育研究,2003,(1):23-25.
[5]李灵稚,胡雪雪; 对我国高校培养国际通用人才的几点思考 [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年09期
[6]方红,周鸿敏;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特点与趋势 [J]; 江西社会科学; 2007年02期
[7]周文婕; 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与发展对策 [J]; 教育探索; 2005年05期
[8]陆连军; 论江苏“高教强省” 建设及其对高校办学的启示 [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7年01期
[9]刘孙渊;江苏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考察[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赵雷;;黑龙江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管理问题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3期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会上,概括了其科学内涵,那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和谐社会是社会各个系统之间以及社会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良性运行、协调发展的状态。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长期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有所增长。因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这与社会工作的功能不谋而合,而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为宗旨,运用专业知识、理论和方法,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的专门职业。自社会工作产生以来,在其发展中始终是与不同时期社会问题的出现及解决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要积极引入社会工作独特的专业方法和技巧,创新传统的调节机制有效地化解和预防社会矛盾。在社会矛盾产生的不同阶段,社会工作的介入都能发挥及其重要预防、治疗以及复原的功能,因此,我国社会学和社会工作学的前辈雷洁琼曾经概括性地指出:“任何社会都存在社会问题,都有困难人群,但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家解决困难人群问题的方法不同。在传统社会,人们的困难大多依靠亲属群体的帮助予以解决。在现代社会,社会工作成为专业化的解困救难的手段。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它发挥着解决社会成员的困难、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因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而现阶段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必须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增强社会工作者的社会认同度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职业,在欧美西方发达国家已成为一种大众熟悉的专门的职业,社会工作与律师、医生并称为三大热门职业,被誉称为“社会工程师”或“社会医生”,而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社会工作刚刚起步。1987年,国家民政部与国家教委等有关部门就社会工作教育进行论证,确认了社会工作的学科地位。1988年,国家教委批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设立社会工作专业,由此,大学开办社会工作专业成为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的起点,这是一条与西方国家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完全不同的道路。由于它启动于学者的努力而不是直接来自于社会的需要,因此至今都未取得格林伍德所说的“社会认可”。但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制度结构的变化已经提出了对社会工作的需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所以尽快使现代社会工作取得社会的认同,是当前发展社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首先,中国社会工作要取得政府层面的认同。政府在考虑社会工作时,必须注意改变原有的传统看法。社会工作不是行政工作,也不仅仅是救急救贫的一种临时性补救措施,而应把社会工作和乐善好施、扶危济贫、开发人的潜能、维护人的尊严和保障社会公平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把社会工作作为我国社会可持续全面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有效机制。其次,社会工作要取得社会成员的认同。社会成员对社会工作的理解、认可和接纳程度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不仅能够拓宽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选择范围和志愿人员的选用区域。而且能够拓宽社会工作的经费筹集渠道。事实上,社会工作以社会公正为目标,是社会健康、有效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涉及每个社会成员的利益,但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充分认识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对社会工作的认同感是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提高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
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专业化的社会分工。在理性主义的指导下,专业化的社会分工可以保障工作的高效率。专业化分工也适用于社会救助工作,当社会工作不是慈善式的活动,也不是管理和政治的附属物时,由专业的服务队伍采用专业化的工作方法,对有需要的社会成员提供有效的服务就是必然的,纵观世界各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各国的社会工作正由非专业化向专业化发展,由初步专业化向高度专业化迈进。社会工作专业化是指作为一种职业的社会工作逐步形成价值、理论和技巧相统一的知识体系,培训与教育的规模逐步扩大,层次逐步提高,内部与外部的分工逐步明确,从而更有效地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发展过程。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包括:对当事人的正式干预能力、对特定当事人持续的个案管理能力、传授适应性的日常生活技巧的能力、把当事人与资源联结起来的能力、资源评估和进取性的当事人经纪人能力、服务计划的启动和调节能力、评估保护服务需要的能力、为当事人安排特定服务的能力、对群体正式干预的能力、自我发展和信息传递能力、质量保证的监控能力、职员管理能力、内部文件流通能力、项目实施和单元管理能力、管理组织变迁和外部关系的能力、项目规划、设计和评价能力等。
首先,应大力发展社会工作教育事业,解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稀缺的问题,培养一支富有社会工作价值、砚的。掌握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知识、方法和技巧的专业人才队伍。而且,社会工作教育要实现系列化。这里讲的系列化,主要是指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系列化。当前以及在未来的几年中我们还应继续积极地发展专科与本科教育,积极社会工作硕士生(MSW)培养工作和社会工作博士生(DSW、PHD)的试点培养工作。再次,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并重。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不要为专业而专业,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时不应忽视庞大的实际社会工作者队伍,在提高学历教育质量的同时,要重视与社会工作实务界的沟通,发展实际社会工作者的再培训工作要在政府指导下,依靠社会工作教育机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在岗的各级社区及机构的社工人员和管理者进行系统的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通过对实际社会工作者价值观的重塑和实际工作技能的提升。把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和方法融人实际社会工作中去。同时在培训中也能密切社会工作教育者与实务工作者的关系,这样有利于理性认识社会工作对社会工作教育提出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梳理我国社会工作的宝贵经验,并把这一经验提升到理论层次,以弥补我国实际社会工作理论不足的缺憾。因此,
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规模与我的实际发展的实际状况相适应,且要引导其从片面追求数量的扩张型发展转变到追求质量内涵型发展的轨道上来,在实际培育过程中通过规范社会工作专业的设置,增强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努力提高社会工作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的质量,以使培养的人才规格符合当前中国社会工作的实际需要。
三、提升社会工作者的管理水平
首先要设立配套的社会工作运行管理机制。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社会工作机构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人事管理方面,要大力推进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制度,设置岗位门槛,建立社工服务社会的标准、行业准人的标准、岗位从业的标准,使专业社工岗位由等级设定,按职责分设,根据任务分工,因条件录用社工专业人才,更有利于提高社工职业技能、更好服务案主。并对社工进行有效监督和绩效评估,把优秀人才推选到合适的岗位上,保障从事社会工作人才的质量。二是在考核评价方面,改革现有的政绩评价制度,以工作业绩、工作能力、专业知识、工作态度、合作精神等方面为主要考核内容,建立科学的社会工作者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实施绩效管理,从而激励社会工作者发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在薪酬方面,制定从事社会工作类专业技术人员政府指导标准价位下的协议薪酬制,真正贯彻“体现专业人才价值”的指导思想,设计及实行一套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工作激励机制。在薪酬的规划设计上。采取学历、资质、绩效、岗位等多种指标相结合的方案,设立合理的社工薪酬标准。使其高于同等工作的一般从业人员,合理体现社工的专业人才价值。对于绩效突出、能力出众的社工和机构,设立各级各类人性化的奖励措施,结合推优、嘉奖、深造等多种方式,在“政府购买服务”时,便于按社工人力成本列支,体现社工的职业地位,使科学合理的薪酬标准吸引留住一流的社工专业人才,激励广大的社会工作者。吸引优秀人才,激发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从而更好地为案主服务、为社会的和谐作出贡献。
其次要设立健全的政府、专业协会和具体社会工作机构的多层次管理机构。社会工作的管理理应由政府、专业协会以及社会工作机构三个层次的管理体系共同承担。首先,政府是社会工作职业领域合法地位的确认者。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政策来确定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领域、职业地位和职业标准,为这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权威性的基础。同时在相关法律基础之上。有关部门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可操作的实施细则。政府机构应该让渡一些监管权力给行业协会,利用行业协会对整个行业进行引导与规范。使行业协会具有对从业人员和业内机构的注册权、监管权、考核权等,以促进行业的规范化、正规化。如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可以将提高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继续教育、社会工作培训等纳入本协会的职责权限内。从而健全的政府、专业协会和具体社会工作机构对社会工作者的多层次管理,促使“又好又快”的发展,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应有作用。
四、加快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化步伐
先生曾指出。社会工作要最终成为一个专业的职业。就要确立其社会地位。尽管社会工作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但由于特有的国情,在我国却姗姗来迟,至于社会工作的职业化更是刚刚起步。1997年,上海浦东敞开广阔的胸怀,接纳了中国内地高校第一批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随后在教育、卫生、民政系统进行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的试点工作。中国社会工作迈向职业化时代的序幕被缓缓拉开。社会工作职业化是对社会工作职业的确定及认同过程,是社会工作职责确定、职业定位、岗位设置、职业资格认定、组织制度、工作激励、职业评价、职业声望等一系列要素构成的体系,这一体系中任一要素的确立都必须通过制度的形式予以规定和规范。就此而言,社会工作职业化的过程就是社会工作职业制度的建设过程,因此,尽管我国目前已经把社会工作纳入了社会职业体系,但在社会工作职责确定、职业定位、岗位设置、组织制度、职业激励、职业评价、职业声望、支持体系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89(2011)03-0125-04
一、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的
研究现状及意义
“社会工作”(以下简称“社工”)专业是我国21世纪以来快速发展的一个人本――实践取向的本科专业,目前全国有260多所高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每年培养的社工人才约为10000人,这些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学生成为我国社会服务领域的重要专业人才。如果参照香港每1000人配一个社会工作者的比例,我国社会服务领域对社工的需求潜力还很大。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社会实践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参照国际标准,需要达到800学时以上的实践学习才能让学生比较好地掌握个案、小组和社区三大社会工作手法,初步具备独立开展专业工作的能力,合理的实践模式是培养合格社会工作人才的核心和支柱。
我国的社会工作走的是以专业化推动职业化发展的路径,不同于西方大多数国家所走的以职业化需求推动专业化的路径。在这种情况下,合理的“实践模式”对于学生内化社工价值理念、获得专业态度、积累实务经验、掌握专业知识和方法,形成专业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Ⅲ;童敏以厦门的社工教育实践为例,对中国社工实践的基本处境和督导基本角色的情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比较;樊富珉和张洪英对实习督导进行了探讨;向荣提出实习基地和督导制度的建设;马凤芝以北京大学为例探讨了社会工作实习模式的建立,这些研究都面向实践思考了我国社工实践教育中面临的实习机构缺乏、专业督导缺乏等问题。
从2010年政府开始购买社工服务以来,广州社会工作毕业的学生专业对口就业比例大幅度提高。随着社工机构的成立和发展,吸纳了过半的毕业生就业,大为改善了前几年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学生进入专业领域就业的情况。但同时,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新的专业社会知晓度不高,学生还是面临专业能力信心不足和专业认同不足的问题。
对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模式探讨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在:(1)通过合理的专业实践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对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社会工作实践教育规范化和合理化是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本土化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我国社工教育在本土化的基础上健康发展;(3)只有经过良好的专业实践教育学生才能成为我国社会服务领域改革和创新的高素质人才,推动我国社会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为人民提供有效满意的社会服务。
二、广州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的现状
广州是社会工作教育的先行地区,共有五所本科院校开办了社会工作本科教育,各个高校进行了实践教育多方面的探索,从总体上来说实践教育的现状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不同实习接受单位对学生实习影响差异明显。政府部门、街道、居委会等部门给学生安排的工作难以体现社会工作专业特色,学生一般只能在原有的工作内容上做一些打字、整理资料的辅工作,难以通过实践内化学生的专业认同;到社工服务机构、社会组织中实习的同学能够通过参与机构的专业项目,加强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和内化专业价值,是社会工作实践教育新的增长点。
其次,高校实习面临督导人才不足和本土化的困境。目前,专业教师是实习督导的主体,但作为新专业,教师队伍多从其他专业转变而来,在专业能力上水平有待提高,在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上需要加强,在督导方式上需要加强专业要求;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引入香港资深督导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存在费用高昂等相关问题。对高校教师、相关机构的专业人员进行督导培训,加强督导人才的本土化,是目前社工教育发展中面临的迫切问题。
第三,部分学生对专业实践的期待与实际效果之间有较大落差。有的学生反映实习不仅不能加强专业知识的掌握,反而会打击对专业的认同,因为在实习过程中发现社工专业方法难以有用武之地;部分学生通过实习更好地内化了专业知识和认同,但是反映实习过程中的交通、餐费等个人费用较高,具有经济压力。
第四,课堂实践、专业见习、毕业实习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需要加强。目前,三者在时间安排上存在逐步加强学生专业认知的逻辑联系,但是在具体衔接上还有待加强。比如,对前一个环节的评估总结如何指导下一个环节,如何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改进。
第五,高校实习管理对社工专业实践的特殊性考虑不够。目前高校的实习管理模式还没有考虑社工专业实践教育的特殊性,对学生的经费补贴和指导老师的工作量计算不足,影响到实践的有效开展。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目前学校给予师范教育实习更多的配套条件,但是社工实践教育工作量大、督导任务重、学生交通距离远等因素没有针对性的考虑,影响到师生的投入热情,需要高校的实习管理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支持社会工作实践教育的需要和发展。
广州五所高校因为专业设立较早、毗邻港澳、社会环境较好、政府对社工专业认知度较高等因素的影响,在社工教育实践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各个高校之间开始形成个体特色,同时因为五所高校的密切联系和相互学习,也开始逐步形成一定的区域特色。自2007年以来,社工服务机构在深圳、广州、东莞等地得到快速发展,深圳有30多家社工机构,广州有近40家社工机构,东莞有7家社工机构;此外,还有两类机构也在部分服务功能上向社会工作靠拢,形成社工服务机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是广州市已有的一批草根组织,如仁爱、基督教青年会、番禺义工联;二是作为事业单位的残联、妇联、共青团培育的一批服务机构,如残联的工疗站等。这三类机构构成广东社工服务机构的多元形式,并在探索中向前发展。
社工机构的发展为高校建立新的专业实践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而且在这些机构的发展过程中,高校教师是一股重要的推动力量,一部分高校教师成立机构的初衷就包含了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工作机会的因素。近年来,广州高校社工专业实习的选择范围增加,学生找到专业对口的实习机构的可能性增加。特别是2009年广州市推行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各机构社工项目运作起来之后,各高校的毕业实习学生成为机构项目运作人力资源的补充力量。各机构也非常乐意接纳实习生,有的机构会主动和高校联系,商讨实习生如何和机构工作相配合的问题,这都预示着专业实践体系建立的外部条件已经具备。
与此同时,各个高校都已经成立一到多个社工服务机构。这些社工机构一般由教师出资并担任理事,然后聘请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教师在机构的前期
成立和运作初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些机构成为学生实习模式探索的重要基地,是教研和实践结合的重点,对专业实践教育模式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三、社会工作“四位一体”产业实践
教育新模式的构建
新的模式主要从系统化的实习单位、本土化的专业督导、学校实习管理的配套支持和学生实习支持团队的建设四个方面加强,最后通过新的社工实践教育模式达到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内化专业认同、推进社工教育健康发展的目标。具体思路如下图所示:
首先,建立社工实践教育系统化的实习接受单位体系。一方面,加强和原有实习机构的深层次沟通,尝试在原有的工作内容中引人社会工作模式,可以先将共青团、残联、妇联、民政部门这些具有较好改变基础的机构作为实验点,这样可以以高校的专业优势推动这些部门社会服务理念和方式的转变;与此同时,将社工服务的新型组织形式纳入社工实践的实习单位,和这些新型组织共同探索如何将社工实践有机融入机构的工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让学生在实践时能参与到从调查到项目设计再到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认同。
就高校的实习考核标准,需要加强和实习单位的沟通,取得实习单位的配合,为学生在实习期间开展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提供机会和条件。特别是对于一些非社工机构的实习单位,这方面的工作尤为重要。因为这类机构对社会工作认识不足,如果没有充分的前期沟通,学生难免成为其原有行政工作的人手补充,难以得到专业方面的锻炼。在前几年,要改变这类单位的观念难度非常大,这两年随着政府对社会工作的推进有所改变。以社区居委会为例,此前其工作主要是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工作,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知之甚少,近年来各个社区纷纷成立社区服务中心或社会工作服务站,这些部门的负责人对社会工作专业有所了解,并且希望能够运用专业手法在社区开展工作,双方具备了通过沟通达成共识的基础和条件。
其次,社工督导本土化的模式探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需要处理好全球化和地域化的关系,重视“地域化”在本土社会工作教育话语体系中的作用,督导的本土化正是在这方面做出的有益探讨。联合高校教师、民政系统的专业人士、社工服务机构的一线员工作为本土社工培养的主体力量,聘请港台资深社工督导、国内社工领域的资深人士作为教师,进行本土社工督导的系统培养,通过“督导黄埔军校”逐步培养合格的本土社工督导是我国社工实践教育一个可行的发展路径。
督导在社工专业实践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般由具有相当理论水平和实务经验的社会工作者担任。督导需要对每一个实习社工的实习情况全程跟进,发挥行政督导、教育督导和支持督导的作用,使学生通过专业实践逐步具备独立开展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的能力。在香港,绝大部分社工机构都具有督导资格的注册社工,学生的专业实践过程是高校教师督导和机构督导协作的过程,从而使高校的专业实践标准能够较好地在机构实习中得以执行。
在我国大陆地区,由于社会工作走的是“教育先行”的路径,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导向的督导力量发育不足,往往高校教师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而大量的机构成立时间不长,也缺乏具备资质的督导力量。督导力量的缺乏成为制约社工专业实践水平提高的一个瓶颈,广州在解决这个问题上进行了多方的努力,比如较早开始的聘请香港督导,去年广州社会工作协会开展的督导培训等,其中督导的专业化和本土化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需要继续加强的方向,以避免发展过程中因“过度扩散化”而带来的社会工作教育迷思。
第三,增加高校实习体制对社工实践教育的配套支持。学校需要根据社工专业实践的特点,建立合适的实践体系,对实践中的经费、教师的工作量和时间、精力的密集投入给予认可。社工专业作为高校中一个以实践为取向的文科专业,专业实习的特殊性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和支持,对于专业实践的水准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比如,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学生的住宿和交通补贴等都对实习工作的良好开展具有长久的影响。
第四,推动学生支持团队的建设。这主要是发挥学生之间的朋辈支持,弥补教师督导的不足和盲点。具体来说,可以设置高年级对低年级的支持、同年级同组实习同学的相互支持。比如,大二的专业见习可以由大四的学生给予支持,这样一方面可以解答大二学生的一些困惑,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大四学生的督导能力;同组实习同学之间的支持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小组成员数量少,面对的情境和任务相似,彼此之间的探讨交流对于获得朋辈支持、共同成长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史铁尔、刘静林、朱洁,探索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1).
[2]童敏,中国本土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基本处境及其督导
者的基本角色[M/OL],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2006(8).
[3]樊富珉,社会工作教育中的实习督导制度与实施[J],中
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社会工作教育专刊.
[4]
向荣,中国社会工作实习教育模式再探索――建立与完
善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和督导制度的途径探讨[J],中国青
年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社会工作教育专刊.
[5]马凤芝,中国社会工作实习教学的模式与选择――北京
大学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经验[c],王思斌主编,发展探
索本土化――华人社区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研讨会论文
集,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
[6]周利敏,扩散论:大陆社会工作教育研究的新范式[J],广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6-0020-02 收稿日期:2016-07-13
基金项目:此论文系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尤文静(1978―),女,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青少年社会工作、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一、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成长教育的实践调研
1.背景介绍
内蒙古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13年7月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建立了分中心,成立以来对辖区青少年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分析社区青少年基本情况和建议,评估其需求。通过补位传统教育,运用个案辅导、小组工作、社区发展等手法,开展了体验式学习、潜能开发、家庭亲子教育、人生规划指引等有别于传统教育方式的关护青少年成长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成效显著。
2.调查目的
通过对辖区内青少年的发展水平、身心健康、学习情况、人际态度和家庭状况等方面的调查了解,较客观地掌握青少年的实际情况,使社会工作者能够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契合需求的服务。
3.调查方式
调查分为访谈式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式。访谈式问卷调查主要由社会工作者按照问卷内容对调查对象进行转述解释,并按照其意思填写。访谈是拟订访谈提纲,随机抽取服务对象进行深入交流,以便获得更全面的信息,确保所得到的信息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参考价值。社会工作者深入9个社区,对260名青少年进行了访谈式调查,其中男性占48%,女性占52%,本次调查青少年群体年龄段分布为13~15岁。
二、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成长教育的实践依据
通过对访谈式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青少年在自我保护、个人健康方面存在普遍性问题,特别是留守青少年的表现更为强烈。
1.青少年成长教育问题呈现多元化
(1)学习压力大。
尽管教育部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阴影一直困扰着广大青少年,加之父母的过高期望,使他们承受着较大的学习压力。随着年级的升高,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造成青少年学生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神经衰弱、注意力分散等多种症状的出现,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考试焦虑。
(2)亲子间交流障碍。
父母与子女缺乏双向交流,易产生矛盾。随着青少年成长中独立意识增强,他们要求有自己的处事方式,不希望受到过多的管束。而某些家长出于对子女的保护,什么事情都替子女包办,子女渴望独立与家长不恰当的好意关心产生了思想上的矛盾冲突。还有的家长因工作繁忙,很少与子女谈心,仅是定下严格的规定来限制子女的人身自由,这些都使矛盾更加尖锐。
(3)自我控制能力较弱。
众所周知,网瘾已经成为一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病症,它被称为“电子海洛因”,对于自我控制能力较低的孩子来说危害极大。青少年过度迷恋网络会出现厌学等现象,甚至陷入虚幻的网络中不与外界接触,使网络真的成为“逃不出的网”。
(4)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长只要求他们搞好学习,不让他们承担家务,久而久之,子女养成了懒惰的习惯,自理能力变差,一旦离开父母,他们就会觉得生活处处充满困难。
2.青少年安全自护教育存在隐患
(1)未能形成青少年安全自护教育体系。
访谈调研结果显示,到目前为止,系统接受过安全自护方面教育的青少年不到10%。大部分青少年接受到的安全自护知识是零散的、非系统式的,使青少年在面对危险时无法做出积极、正确的反应。社会工作者在系统地组织学生做小组活动时,以专家指导和现场模拟演练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们将所学的安全自护知识和能力及时付诸实践,有助于学生掌握安全自护知识,形成自救能力。
(2)青少年掌握安全自护知识及能力差异较大。
青少年之间由于个体及环境的差异,掌握的安全自护知识及能力差异较大。自学能力强,愿意主动从外界吸收信息的青少年能更好地掌握安全自护知识。实践调查显示:经历过逃生演习的青少年比未经历过演习的青少年掌握的安全自护知识多。然而,绝大部分的青少年没有机会参加灾难模拟演习,也没有专业的队伍对其进行素质拓展和安全自护教育的引导。
(3)青少年未能形成安全自护习惯及本能。
安全自护知识访谈中获得高分的青少年在面对面征询中承认:他们曾有过明知不对却仍去做的行为经历,如违规横穿马路。同时90%的青少年在访谈中提到如遇到灾害发生时会惊慌失措,奔逃中完全忘记自护要点。因此,要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安全自护习惯及本能,非一朝一夕之功。
3.留守青少年社会问题多样化
(1)心理健康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