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7 15:09:3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艺术审美的认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对于美术教育者来说,要在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艺术欣赏水平,适应个人的精神需求,从而建立一种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价值取向,是我们必须一直追求的目标。
当今社会,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全面知识素养,从而更能完善其人格品质。很多学校也适应时代的需求,开设美术课,但有时会偏离原有方向,朝着技能训练方面去单一发展,这就产生了一个误区,如有的人会认为上美术课就是画画。
欣赏与绘画创作是一种“知”与“能”的关系,而“知”与“能”又是两种不同的行为方式,遵循着两种不同的内在逻辑。知者多立足于理性,或者说多立足于大脑的思考、分析来做出判断,而行者多立足于感性,或者说多依赖于肢体训练来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具体到对绘画的欣赏与理解上,由于画画的人有实践经验,往往比不会画画的普通欣赏者更加熟悉绘画的技法,也更懂得如何欣赏、审美。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懂画就一定要会画画,事实上,不论是古代还是近代,都有一些不画画但也能读懂画的人,有的甚至对绘画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有人画了一辈子,但对绘画的认识仍十分肤浅,尤其是对绘画本质的理解。可见,提高自身学养,相互启发,方能识画、懂画,去欣赏画作产生的审美意境。
古人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是“道”。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道德的境界,是天理的至理、至德、至善。“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在不同场合有着不同的解释。对绘画的欣赏而言,“道”可解释为艺术规律和美学的原则。由于所有艺术种类的规律和原则都是相通的,所以通往“道”的途径也不止一条。在素质教育中,主要针对不画画的人,他们也可能通过学习书法、文学、音乐、戏剧等方式达到“体道”的层面,懂得艺术的规律和原则。一般来说,了解很容易,掌握则困难得多,就好比看足球比赛,球迷很容易能看出球员射门功夫的好坏,而如果要球迷练就出色的射门功夫就很难。如果不画画的人,能通过学习书法、文学、音乐、戏剧等方式达到“悟道”的层面,那么他会很理性地去欣赏分析,不会陷入技巧至上的误区,所以,能以旁观者的身份欣赏、赞美绘画,做出判断,是最为可贵的。
不过,审美意识的变化往往呈现在某种类似重复的现象。有的艺术作品可能一看就明白,有的则要有一个过程;有的艺术形式为大家喜闻乐见,有的则有可能要通过引导才能为学生所理解、接受,这无形中就需要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们的艺术观念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艺术的多元化是现代社会必然的趋势,摆在人们面前的课题是非写实形态、探索形态或借鉴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形态的艺术,这就更需要美术教育者首先去了解,才能反馈给学生。如原始的审美意识在现代派中再现,形成原始派绘画;古典主义的再现形成毕加索的新古典主义;经过现代诸流派之后的写实主义再现成了超级写实主义。但这种再现都体现了不同时代的精神,绝非历史的简单重演,是在螺旋式的、新的高度上的再现。如,源自西方的抽象主义艺术,有些中国观众,甚至一些艺术家,因不解其意而斥之为荒诞、怪异,并将其拒之门外,但经过一些解释,经过反复展示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它不仅是一种可以欣赏的艺术形式,而且可以承载积极的思想内容。此外,艺术上的“懂”也是一个广泛的、不确定的概念。许多人同时看一件艺术品,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欣赏,并有不同的理解,即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可见,绘画作品的艺术性难以脱离欣赏者的直观感受而单独存在。优秀的艺术作品给人以愉悦感,同样,“丑”的艺术作品也应该值得欣赏者咀嚼、品味。一个优秀作品的真正价值,是作品内在的魂质对人心不可抗拒的征服力。艺术作品不单给人以审美感受,同时还应给人以智能上的启迪和情感上的感召,犹如以石投水激起的浪花,有的开始水花四溅,但水波展开后,却快速消逝,不见余响;有的虽然只溅起一道涟漪,但在平静中,却蕴藏着无限的能量,如大河深泽,势也缓缓,但内蕴深沉。诗无达诂,在一幅作品面前见仁见智,取决于作品欣赏者多方的修养。有的作品在一些人看来,或许被誉为上乘之作,但时过境迁,却被人们淡忘。有的作品,在一些人看来也许被认为不屑一顾,甚至遭到讥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日益显示出自身的艺术价值,成为超越时空的不朽之作。
但是,不论有多少身份,我以为,读书人始终是一个美好的身份。因为阅读使人拥有文化知识,能够培养一个人的道德品格,能够锤炼一个人的崇高情怀。而只有一个人具有了崇高品格的时候,才会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敬,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一个读书人,就是一个对文化如饥似渴的人,其实一定程度上就是一个人整体素养的标志。一个拒绝阅读的人,是不可能有很高文化素养的。
现在,大多数的人都在一门心思追逐财富,每天不肯拿出哪怕一个小时来阅读。其实,这些人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他们不懂得财富只是人的躯壳而已,文化和信仰才是一个人的精髓。一个只是拥有财富而没有文化的人,不过是财富的管家罢了。
尤其是在现在的大学里,很多大学生每天仅仅限于自己专业的学习,而没有在社会文化方面加强自己的阅读。其实,他们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仅仅限于专业,自己不过就是一个接受了专业训练的文盲而已,自己不过是一个专业工具,那不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比如两个弹奏钢琴的人。两人同样拥有熟练的演奏技巧,一个是有着丰富文化知识的人,他在用钢琴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追求;一个却仅仅是个熟练的演奏者,他看重的仅仅是钢琴的技法。他们最后的区别是:前者成了伟大的钢琴家,后者仅仅是个钢琴演员。
很多海外的华人,现在最苦闷的事情就是他们的孩子对中华文明的一无所知。他们的孩子接受了良好的西方教育,过着优裕的生活,说着流利的外语,但是他们的内心却非常空虚。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了文化的归属感,没有作为一个读书人的那份深厚和优雅。说自己是华人,对于中华文化一无所知;说自己是外国人,自己又没有外国人的血统。我们所熟知的华人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就没有这样的困惑,因为他们都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修养,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是中华文明的一份子,他们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祖国文明的渴望和追求。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开始从国内买大量的国学书籍,让孩子补上国学的课,让孩子首先成为一个读书人。
一、原始造型艺术
原始造型艺术,广义地说包括原始社会早期的石制生产工具、武器、骨制器具和中后期的彩陶雕塑壁画装饰品等。原始社会早期使用的自制的最早工具,是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人所用的石器。他们从使用天然的石块、树枝,到对石块的加工,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他们把鹅卵石或石英石砸击后,有的形成尖状,有的显出利刃,用作狩猎的武器和采集野果的工具。这些古人类制造石器的时候,完全是为着实用的目的。从对材料的选择、制作过程到最后完成,大概不会去注意工具样式的新颖、外形的美观,以及颜色的鲜艳。尽管在当时他们的活动已经有别于一般动物的本能活动了,但是他们的活动依然是为着自身生存而进行的较为简单和低级的活动。这时,作为纯粹审美意义的艺术活动还没有开始。
但是,这些经过加工的石器,毕竟与天然的石块大不相同了。其中物化着人的智慧和才能,体现着人的意志和愿望。在这种意义上说,人类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已经包含了艺术活动的因素,这些看去很粗陋的器具中,蕴藏着艺术的萌芽,而在人类最初的意识中,也同时孕育着审美意识的萌芽了。
山顶洞文化时期的石器有了显著的革新,出现了骨器。在对器具的制作上,人类不仅能够利用打击、切割的方法,而且还掌握了磨制、钻孔和刮光的技术,能制造较为精细的骨针,以至能在鹿骨上雕刻文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时出现了装饰品。在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了很多晶莹美丽的石器。可见这时的人类,对于工具的取材,除注意到实用价值外,同时又顾及造型和颜色的美了。当时的人们不仅能制造出各种用途的生产工具,而且还能制造一些装饰品,美化自己。在山顶洞人住过的洞穴里,发现的装饰品有白色带孔的小石珠、黄绿色的钻孔砾石及穿孔兽牙等装饰品。在比较晚的青莲岗、大汶口等遗址出土的石铲的外轮廓成矩形,边缘整齐,表面光滑。可以想象,这在开始很可能处于砍切便利的实用目的。石刀上面等距离、对称的孔眼,也许同样出于捆绑在木柄上较为牢固的实用目的。但后来这些都衍用下来,又在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中,由无意到有意的,把某些规则应用到造型艺术中去。此后的石器、骨器、玉器,尤其在彩陶的造型与图案的各种纹样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对均衡、对称等形式美的基本规律的运用。
这一时期装饰品的出现和器具的形式没因素的加强,都可以标志着造型艺术的产生。如果说在周口店文化时期造型艺术是紧紧地、不可分割依赖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实际需要,那到了这时,艺术已经开始独立出来了。艺术的产生正反映着人类的审美意识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人类对形式美的注意,对自己身体和生活的美化,对艺术的创造和欣赏,意味着人在向自然索求生存必需的物质条件的同时,在到达一定阶段后,又建立了另一种关系,也就是所说的审美关系。这一关系,是人同自然关系复杂化的结果,是人和自然全部关系的一个方面。这一关系是随着人类最初极为低下的审美活动和审美意识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而在二者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时候形成的。我们大概可以认为,从人类开始使用工具到对工具形式美的关心,到具有明显意义的造型艺术的出现,也就是从周口店时期到山顶洞时期,大体可以看作为人类审美意识最早形成的时期。
二、人类早期审美意识的产生
《肖申克的救赎》是以美国著名悬疑小说家斯蒂芬・金的小说《丽塔・海华丝与肖申克的救赎》为主要的故事背景。电影于1995年上映,并且获得了一度的好评,在美国电影中的地位可谓举重若轻。该影片主要叙述了银行家安迪知道了自己的婚姻遭到背叛,由于愤怒的几次想把妻子送入地狱,但是最后他还是用理智克服了自己邪恶的想法。但是,第二天妻子和情人却不幸身亡,而安迪则成为了主要的嫌疑人。在法庭上,因为证据不足律师只能放弃上诉,从而使得该案子遭到误判,安迪也从此背负上了杀人犯的罪名。在肖申克监狱中,安迪利用自己的技能帮助典狱长逃税,从而博取了他的信任。随后利用鹰嘴锄头,以丽塔・海华丝的巨幅电影海报为遮盖物,通过20年的不懈努力,凿通了通向自由的道路,也远离了让人无法呼吸的肖申克监狱。
一、《肖申克的救赎》里美国个人主义的解析
英雄主义是指人们拥有积极上进的精神状态,不愿意在平凡中度过自己的一生,喜欢做出一些超乎想像的举动。而且英雄主义也划分为革命英雄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两种,个人英雄主义不是以集体为单位,它注重的是个人精神,体现的是个人在重要事情或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奋斗精神、为民族振兴不怕牺牲的品质。
美国的成立是因为一些“清教徒”遭受英国政治、经济和阶级压迫而逃亡到美洲大陆,从而构建了相应的政权。英国社会等级制度明显,所以美国的创建者更加注重平等和自由的价值。而且在新环境中,人们的心理建设还没有形成,英雄引导就成为了人们普遍的心理诉求。而且“西进运动”的发展,使得个人英雄主义开始大量产生,并且为美国经济提供了有效的帮助。而且,在政治层面上,美国主张强权政治,也为英雄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帮助。随后很多国家也对美国的英雄主义进行模仿,从而使得个人英雄主义发展越来越迅猛,并且有效的融入到了生活的各个层面中。
在好莱坞电影业中,个人英雄主义是最为常见的素材。好莱坞是美国文化传递的有效载体,好莱坞电影业把现代化的精神、文化、经济和美国的民族精神融合起来,使得个人英雄主义成为电影屏幕中作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并且对全世界也造成了重要的影响。
二、个人英雄主义与现实社会文化体制冲突在《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体现
(一)语言方面
人们的思想认识和道德阶层的展现依赖于语言的传递,其中口头语言是最为有效的。在电影中展现主要体现在对话上。
在肖申克监狱的第一夜,新囚小胖因为受到老囚犯的讽刺和挖苦而伤心痛苦,随后遭到了狱警长哈雷的教训。在第二天早餐时,人们知道小胖已经死去之后,都开始沉默。这时只有鲜少说话的安迪开始打听小胖的姓名,但是狱友海沃德却对他进行训斥,但是他却说:“我认为他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名字。”当大多数人为小胖的离世感到悲痛时,只有安迪坚持使用自己的方式给小胖进行哀悼,这是对人性的尊重,也是他不同于常人的表现,同时也是他在肖申克监狱逐渐成长成为英雄的开端。
随后因为机缘巧合,安迪和瑞德等十二人被派到车厂去修补房顶。在房顶涂抹沥青的过程中,安迪指导了狱警长哈雷在遗产继承方面的困惑,他主动要求帮其解决问题。当被怀疑其目的性时,他说道:“如果可以,我希望能够给我的同事每人三瓶啤酒。”其中的一位狱警长却嘲笑到:“同事?你还有同事啊?”面对嘲笑他说:“我在户外工作,如果有啤酒的话,我就可以感觉自己是个正常人,这就是我的目的,”狱警答应了。这里面所认为的救赎,就是能够利用自己的行动去帮助他人脱离困境。安迪不只是为了获得生活上的享受,他也希望狱友们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安迪把狱友称之为“同事”,为了让同事感受到普通人修葺屋顶的乐趣,他对狱友们的思想认识进行了正确的引导,不但完成了自我救赎也对他们进行了帮助,这时我们就能发现闪耀在他身上的英雄色彩。
但是,虚伪的典狱长在向媒体传递肖申克监狱的美好时,说到要让肖申克监狱为每一个在押人员服务,并对其进行自我救赎。随后安迪和瑞德帮助典狱长洗黑钱、逃税。为此他们进行了相应的讨论,安迪虚构出一个名为皮特・斯蒂文森的人,以他的出生证、社保卡等证件来代替典狱长的罪恶行径。他说道:“在监狱外面,我是一个善良、刚正的人,但是在这里,我却要做一个骗子”,瑞德说:“这是你的困惑吗?”安迪说:“我不是策划阴谋的人,我只是处理利润,这或许就是评价的标准。但是我还建造了图书馆,让几个狱友得到了中学文凭,你认为典狱长同意我这样做?”“是为了让你甘愿洗东西,但是洗钱和洗衣服不同。”瑞德说道。“我不需要消耗较多的资金,这就是交易的核心。”安迪在这里所做的事、所说的话和所想到的内容都和他的社会地位相吻合,因为肖申克监狱制度的落后和人们的贪欲,使得安迪最基本的追求逐渐丧失,但是,英雄最终还是会坚持自己的方向不动摇。
(二)行为方面
1.自身行为。自身行为就是个人行为,是在非社交场所中的个人举止,主要包含外露行为和潜伏行为。第一种行为是指包括身体举动、语言等一些直观的行为,第二种行为是隐藏在人们思想中的行为。本文主要对安迪的外露行为进行深入叙述。肢体语言能够形象直观的表达自身的想法,而且这种直观性的语言表达也是对人们思想行为的一种反映。安迪不爱说话和电影自身的他人视角叙述模式,让人们不容易发现安迪身上的行为特点,按时安迪在剧情中的三次微笑却意味深长。第一次微笑,在车厂房屋屋顶进行修补,让囚友对他产生了新的认识。等囚友弗洛伊德带着啤酒走到安迪身边时,安迪说他已经戒酒了,只是自己一个人坐在屋顶旁边,面朝天空,露出了他的第一次微笑。此时的安迪已经在狱中生活了两年,对监狱生活也更加熟悉,但是他也对自由充满了向往,希望能够像普通人一样可以随心的喝着啤酒,修整房屋。第二次微笑出现在构建鉴于图书馆的时候,他找到了《费加罗的婚礼》,并且私自播放。安迪把狱警关在厕所,把扬声器接上电源,让音乐侵入人们的心田。安迪闭上眼睛,躺在椅子上,面露微笑。让这音乐声穿透心灵,再一次激发了他对自由的渴望。第三次微笑是表现在安迪越狱成功之后,天空下起倾盆大雨,大雨冲刷了安迪内心的污秽,他着上身,对着天空肆意的放大笑。在这里安迪的情绪得到了完全的释放,被囚禁的人生终于重获自由。他曾经说过:“希望是美好的,在世界上十分宝贵,这就是英雄的价值,在寂静中爆发,让人们对其充满向往。”安迪的越狱是对肖申克监狱腐朽制度的一种突破,也使得肖申克监狱重现光明,囚徒也有了新的希望,瑞德层说过:“安迪代表着我内心深处永远都不能抑制的精神。当监狱之门打开时,我穿着便宜的西装,带着二十块钱走出监狱时,我的内心是喜悦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出现,高于个人价值,安迪在进行自我救赎的时候,也使他人获得了救赎。在进行越狱的时候,个人英雄主义使得安迪走向了光明,依靠自己的能力重获新生。
2.对外社交行为。人际交往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人们在社会的环境中所产生的行为举止就是对外社交行为。在肖申克监狱中,安迪交往的范围只有狱警和囚犯,但是这种交际所产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发现狱友们的精神开始颓废时,他开始构建图书馆,利用音乐疗伤,不断的激发狱友们那颗鲜红跳动的心。在安迪的人际交往中,瑞的和汤米是最具代表性的。瑞德因为杀人而入狱,在肖申克监狱中他拥有三次假释的机会,前两次因为痛改前非回答了审核人提出的问题,但是没有获得应允。但是安迪的出现和引导,瑞德才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根源所在。如果安迪没有出现,他还是会和以前一样在获得批准的状态下才能上厕所,也可能会像老布一样在应允假释后而自杀。其正确的引导性也体现在汤米身上,汤米是个没有正当职业、无所事事的小贼。当安迪的案件没有回旋的余地时,他潜心教授汤米知识,让他获得了高中文凭,而且汤米也对生活充满了向往。但是因为安迪入狱的秘密,他无奈成为典狱长手下的孤魂野鬼。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安迪是肖申克监狱中的希望和阳光。在监狱中,每个人的生命似乎都变得枯燥无味,所有的激情和热情都逐渐被消失殆尽,只能无奈的接受命运的安排。只有内心充满希望和阳光的人,才能发现光明的通道。不然,人们就只能在冤枉、委屈、无奈、愤怒中不断的消沉下去,在监狱的生活中逐渐的走向寂寞和绝望。安迪拯救了肖申克监狱中的人们,在这种暗无天日的环境中,典狱长无情了抹杀了人们对自由的向往。安迪充分的体现了其个人英雄主义,让肖申克监狱中的每个遇有都看到了希望。他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传递给狱友们一种不一样的生活观念,让他们明白囚禁自己的不是身体而是自己的内心。安迪的对外社交行为十分有价值,他所展现的个人英雄主义主要是针对司法体制的落后和残忍,从而激发了肖申克监狱对于自由和光明的追求。
三、结语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是以救赎为题材,主要是表达其希望和自由,以主角安迪的个人英雄主义,对自己和监狱中丧失信念的人进行救赎,这也是该影片的主要价值的体现。个人英雄主义中所传递出来的社会精神和价值,也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更加的趋于完善。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各国之间的文化沟通也更加的密切,也为思想的传递提供了便利。对我国的英雄主义进行深入的反思发现,我们应该塑造属于中国文化的英雄模范。更加注重英雄塑造模式的多样化、个性的标致化和性格的多元化,从而使得中国文化精神,能够有效的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一、依靠受众自身实现审美活动
消费设计作品与理念一经传出就不可改变,能否产生审美作用,其决定因素就在受众。设计作品只是提供了设计审美的可能性,要使这种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就要依赖受众身上应具备的条件。条件之一,是受众要阅历丰富、人情练达,这样他就会对消费结构事件中美的信息十分敏感,容易在内心激起活动。但仅仅只是阅历和人情还不够,只能达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愉悦和激动,最多只能算是审美活动中的感性认识。那么,受众还应具备的条件之二,是要具有在掌握大量艺术作品基础上形成的艺术美修养,这样才能把设计接受中的情感活动很清晰地和艺术审美范畴联系起来,使设计审美真正到位。
对于人的艺术修养在审美活动中的决定作用,马克思曾做过这样的表述:“只有音乐才引起人的音乐感觉: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社会人的感觉和非社会人的感觉是不同的。只有凭着从对象上展开的人的本质的丰富性,才能部分地第一次产生着人的主观感受的丰富性:欣赏音乐的耳朵,感受到形式美的眼睛──简单地说,能够从事人的享受和把自己作为人的本质力量来肯定的各种感觉。”
二、受众感受设计的指导意义
(一)消费结构审美与艺术审美之比照
消费结构设计审美虽然离不开艺术审美范畴的指导,但设计审美决不能走入艺术审美的运动轨迹之中,不能以想入非非代替严谨的事实接受活动.设计审美是“参与生活”,不同于艺术审美“高于生活”。消费结构设计不是艺术。消费结构设计和艺术在同为意识形态这一点上是平行关系,但是从信息传递和思维发展的角度来看则是递进关系。消费设计属于最靠近社会实践的较低阶段,艺术属于稍远离社会实践的较高阶段。艺术是从社会消费主义风尚一类的直观和表象中把美的因素抽取出来,经艺术家按艺术规律进行创造的思维活动成果,它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范围内自由想象。而设计却不同,它要力图保持直观和表象的特征,尽可能忠实于消费结构事物的本来面貌,这就决定了消费设计审美和艺术审美不同的特征。
一个消费结构形成的事实中可能有多个统一于一种审美范畴的因素,也可能几种因素分属于不同的审美范畴。艺术审美则是一种集中、有系统而又统于一种审美范畴的思维活动。更重要的是,艺术审美就像艺术创造一样,可以在艺术形象允许的范围内自由驰骋想象活动,想象范围可以超过作者的构思,也可以超出文艺作品中事件的限制。设计审美则不同,其审美的想象活动要局限在设计事实的框架之中而不能自由发展。受众只有结合事实的性质和意义,才能使事实中的审美因素获得想象的空间。设计审美作用不是要去理解形象,而是要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事实的意义。设计审美的第二层次,也就是较高层次,是在设计接受的基本过程之外,这是因为设计的基本功能是通过设计作品以直观和表象的形式传播狭义主观信息。设计作品只反映现象,不直接反映事物的本质。设计的认识和审美作用,从设计接受的基本过程外在的内容看,也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审美差异性,这又是人们接受设计后根据受众的自身素质带来的或多或少的必然结果。
消费设计能为受众带来“参与生活”的愉悦、享受,并不是设计审美作用的全部意义,只是开了个头,是设计审美活动中较低的层次,是一种具有美感共同性特征的审美。美感共同性的现象只是暂时的,根据审美规律,必然要向以美感差异性为特征的更高层次审美发展,从而让每一位审美个体在新闻审美活动中充分施展。这一过程的表现是,受众通过具体事件的接受,发挥自己建立在艺术修养基础上的感受能力,鉴赏到现实生活中不断生发出来的、实际存在的大量生动的美。设计审美凭借人的想象天性让创造性思维自由驰骋,但它要受设计认识作用的指导,受“参与生活”的约束。
(二)设计审美之艺术范畴观
消费者一般性地接收消费结构设计只能产生一种朦胧的参与社会的愉悦和满足感,而且只是说“参与生活”,还不能完全表达设计审美的全部含义。同样,光是说“美是生活”也没有诠释车尔尼雪夫斯基这个定义的全部含义。他又进一步阐述“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凡是表现了欢乐、丰满、灿烂的生活的一切,这就是美的。”如果没有这些艺术审美范畴作为指导依据,从生活以及从设计中去审美就是一句空话,或者只能停留在较低层的美感共同性上。因此,车尔尼雪夫斯基上述关于什么是审美的具体内容的表述,可以看作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审美活动归纳的两个条件:一是并非所有的生活内容都有美可审,只有具备符合艺术审美范畴内容的生活才是美的;二是审美的人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素质,要做到能在来自生活的事物中,看得见依照艺术审美范畴应当如此的内容。
设计对受众来说是生活的缩影,接受设计从审美角度讲,就是在艺术审美范畴的指导下,对现实生活最新变动的事实中可能出现美的因素的审美活动,这一过程符合感性认识在理性认识指导之下完成的认识规律。设计制造的事实中美的因素出现及主体对这些因素的审美活动一般有这样两种情况:第一、设计所影响的事件从整体上不仅具有鲜明的美的因素,而且十分集中地与某一种艺术审美范畴吻合,容易在审美意义上产生轰动效应。第二、设计所涉及的事件本身从整体上不具备明显的艺术审美范畴,而是以事件内涵的丰富性和事件互相联系的特点传递出审美信息,去激活受众的审美想象。
三、设计师的责任
设计师们应该是日常消费生活趣味的追随者和注释者,更应该是新的生活趣味和审美趣味的积极倡导者。陶醉于日常的物质生活本身,不仅是设计家作为一个消费结构引导角色的权利,在日常消费生活中享受审美的趣味,是设计家作为的一个审美欣赏者角色的权利,而对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作出冷静的思考并且进行积极地引导,更是设计师们应尽的义务。通常被传统观鄙视的随波逐流,投人所好,甚至哗众取宠,确是体现投机家素质表现力水平的惯用伎俩,也是身为设计师的市场体系在设计实战意义上的认识水平面上移所应该做到的。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2-0028-01
一、审美经验及其一般规定
一般而言,审美经验是指人在现实和艺术活动中的审美感觉,是审美主体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所获得的生理和心理的经验和感受,是一个逐渐展开不断走向深入的过程,它贯穿于审美活动的全过程。他是经验的一种状态,但无疑他是一种特殊的,完美的经验。审美经验离不开感觉和知觉,它与审美感知是密切相关的,由于审美经验参与,对美的欣赏一般无需思考而直接作出判断。
二、经验的本性与审美的生成
审美经验与一般的日常经验不可截然分开,但一般经验却被遮蔽于日常生活中,只有经过审美化才能成为审美经验。而且,指向艺术与指向自然的审美经验也是有有区别的,“而正好不容忽视的是:审美经验在这里(指自然)正如我们所观察多的那样,没有像在艺术作品面前那样纯”。阿恩海姆强调接受者在艺术欣赏过程中的主动性,在他看来,欣赏者的激动的参与状态,才是真正的艺术经验。同时,经验要成为审美的,还必须与认识的经验,道德的经验向区分。因为,审美的经验具有不同。
美感不同于生理,生理是一种占有,它以对象的消失为满足,是一种片面的感觉,而美感则是让对象自由存在,在本性上是非功利性的,是一种自由而完整的感觉。同时,审美经验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远如此,它有一个自身的构建,发生过程!审美经验的构建以艺术创作或鉴赏活动为基础,但创作于鉴赏也不是主体的随心所欲,它们都必须合乎艺术自身的道。审美经验即是对作品自身经验,也是对艺术之道的把握,也即审美经验有作品区敞开艺术自身。
经验的本性的显现,离不开对各式概念和形而上学的克服。而对主体论,本体论与形而上学的解构,是审美经验得以生成的前提!经验的审美化是一种生成性的,他不仅涉及视觉,听觉,还与触觉,味觉与嗅觉等相关联,而且还涉及到各种感觉之间的打通与互相。
三、作品的审美生成与审美经验
不同于传统美学与艺术哲学对艺术家的强调,现代艺术更看重对作品的审美生成的问题。作品自身的存在时是审美生成的前提,“作品是可以进行客观研究的,是学校的或者非学校的分析练习和解释练习锁瞄准的对象。而且,谈论作品,这已经是谈论审美对象了”。同时,作品也不是一个外在于欣赏与审美的对象世界。作品是存在的,也是生成的,这是作品得以审美敞开的前提。审美者在本性上是此在,即在世界之中存在,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认识主体。而且,作品与受众或审美者都处于世界之中,它们共同存在着,因此,不能用主客二分的一般认识论去经验作品。
对艺术而言,无论是作为仪式还是娱乐,艺术都责成人们参与,加入其洪流,进入最佳状态,感觉良好。人们陶醉于艺术的审美时,审美的主客体交融在一起。但是,这种主客体之融为一体,并非是一种现在的自然给予,他即使审美生成的前提,也是审美生成的结果。
那么,作品的审美生成是如何产生的?这种生成既不是主动的生成,也不是被动的生成,而是相互生成。也就是说,不管是作品还是审美者,都不能在主被动的意义上来把握,他们相互敞开自身,并发生存在的论上关系。而且,这种相互生成克服了形形的偏见和形而上学。
相互生成的游戏表明,审美生成了审美对象或作品,而审美对象或作品也生成了审美。作为一个自为的世界,作品即敞开自身,也有此敞开审美者的的审美经验。同时审美者也是既敞开自己的审美经验,有敞开一个作品的世界。“但是,艺术作品并不是任意的东西,或如同人们所说的虚构的东西。”
同时,并不是任何对作品的审美观照,都能敞开或经验到作品自身,尽管审美对作品的显现或许是多元的。当然,这个所说的审美经验,不是一般所说的感性认识。因为,感性认识让基于主观二分的认识论。
美的本质特性属于人的本质一部分,人的本质属性包含了认识并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的总和,体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一致性,这一点是共识的。笛卡儿的哲学思想为近代思想奠定基础,他力图从主客体的认识关系来把握美,强调了人的本质能动性。海德格尔认为,美和艺术的本性与真理和存在相关,这样就从哲学的角度来确定了美的社会本质一致性。马克思也作了归结,“于是美的规律就是人的规律,即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不管是有无唯心的成分,都承认了人的本质能动要素。
普遍的美学研究都讲到人的问题,但却在本质上漏掉了这基本问题,所以美的核心离不了人的本质问题。但是如果只讲人的本质,这个外延范围太大,要用最恰当的界线来确定,那就是艺术这个根本特性。
研究美,是要指导美的认识和艺术创作,为了美的社会生活服务。认识美的本质问题,不能只在美的概念上兜圈子,只在知觉和感性上猜测。要把眼光放得远一些,把美的问题放大和延伸,就可以看到,美的发展趋向和形式表现就是社会性的艺术创造的展示。美的感受是人的社会艺术历史创造在人本体发展中的烙印,因为存在决定意识。动物的感受情发与美的欣赏无缘,因为是与艺术创造无缘。美感可通过人的表情体现出来,人的感受好像是决定性权威的,其实这是客观事物在人的情感上的反应。所以美不仅是客观的,也具有主观性,不仅呈现在成果中,也表现在创造过程中。形式美一直是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极其关注的问题,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那么理念作为内容,则感性显现就属于形式,这就强调了艺术美。马克思则在生产劳动中来规定美与艺术。美的起源是人们在享受劳动成果的兴奋中产生的表达冲动和感受,这种感受需要一定的好的形式表达出来,一方面用于自己的感觉欣赏,再就是用形式传达给别人,这就是美的自我欣赏和互动欣赏,是艺术成果和精神感受的互动。不管是具有什么水平,在表达中,人们总是寻求更巧妙恰当的好的方式,这就使其带有一定的艺术特性,这样才能与舒感和快乐的情趣一致,这就是客观存在与主观感受的相容一致性。人的艺术感觉和思维表现在感性知觉和艺术形式有不同阶段,生动形象的展示也是艺术的表现。自人类社会生产分工形成以后,专门的艺术也随之产生。艺术的感染会随时融进人们的感觉和意识中,当外在事物引起情感的变化时,艺术的潜意识感受会表现出来,尽管是不由自主地反映,人们还是有了欣赏评价和表达的艺术要求,产生了艺术美感的享受。所以美的艺术性不是艺术家的专属。美的感受可通过人的表情体现出来,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在交流中,人的表情的可感性传寄了美感的信息,这种表情可以被学习和模仿,使感情的表达成为形式,这种形式是以艺术手法来进行的,所以艺术形式是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工具。艺术性是人的本质优化表现,其感受和能动性趋向和谐关系的高级境地。
美学的研究是从哲学的角度来开发的,但到了一些美学家手里,美及本质就被掂成了个伪命题,美不存在了,这是社会各方面都不会接受的,社会需要美,人们需要美的思想指导,理性需要美的轨迹,所以各种美的研究都要再回来通过哲理的检验。
物质和精神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决定意识,事物的相适应性决定了美的感受如何,人的美感意识发展成审美感受,又确定了事物美的特性,进而创造事物的美,这就是存在与意识相辅相成的和谐一致关系,这样使和谐说法有了根据。
美感起源与人的社会劳动生活,这与人的本质能动性是一致的。当人们所作用的客观对象呈现了相适宜的状况时,心理有了一系列愉悦感受,美的感受产生。待社会文明的萌芽成长之后,人们有了抽象的审美经验,这种经验随着文明的发展不断的高级化,并不断印记在产品对象上。审美离不开审美对象,人们把审美经验与事物结合起来感到了美的特征,从而认识到美的事物,美具有了实际意义。但美的事物是多元性的,人们感受到的美只是其中和谐一致的抽象特性,所以具体的事物并不等于美,美的本质也不是审美对象。美不仅是优美,美学也不只是审美价值的探讨,而是有着广泛的意义。美感有着强烈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人们在适应或接受了客观的和谐一致条件时产生了美感,离开了具体的事物,或事物没有与人精神感受的和谐一致关系都不会产生美,人们首先要适应客观及其规律才能存在,所以客观的影响是第一位的,人的能动反作用是有条件性的。确定了美的特性,就必然有了本质的探讨。
主观感受说法以人的感觉审受为核心,忽视了客观刺激的原始作用,这同意识决定存在的观念一样,违背了唯物哲学的思想。实践美论把美与事物等同起来,就搞混了存在和意识的关系,不符合意识的反作用原理。
由于美的问题非常复杂,只在本圈里难以确定,除了以认知科学的方法来认定之外,还必须与实践检验相结合来进行。社会实践是检验的根本标准,总体理论检测是先行标准,
美的定义首先要经过语法的检验,把定义放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看能否讲得通,专业词语应保持本来意义,但在中国的社会里也要适应汉语的活用和发展原则。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思维的规定和规律的科学,有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思维本身构成使得理念成为逻辑的理念的普遍规定性或要素,理论探讨离不开逻辑分析。
美是人的本质属性能动表现和感受与自然和社会的艺术性和谐:人类的理想、进步、创造是本质的特性,所以是美的;人的表现和感受与客观相一致,就会呈现和谐,所以也是美的。这些充足条件连在一起,就结成充足必然条件,可以定义。
“美是伪命题而只有美感存在”:没有相互和协的美的现象哪来美的感受,这是违背了矛盾律,不成立。
“美就是美的事物”:没有什么叫作美,与美的事物不一致,违背了同一律。
“美感的本质是在非功利状态下经由对事物外在形式的认知而产生愉悦性情感体验”:艺术表现的内在意义也能引起美感,悲剧引起的激愤共鸣也会产生美感,理念不周延,属以偏代全。
“美学就是关于审美意义的科学”:不研究美及艺术美的实践问题,美学没有了理想的价值。属概念有误。
概念的美是抽象的,也同与本质的美,这是遵循了思维逻辑的规律。
在解释美的本质时常与自然属性结合起来,但人与自然的和谐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只有艺术的趋向关系才能确定其美位置,这样就与生理和思想的感受区分开来。人的感情在初级阶段中,许多感觉是纠合在一起的,美感与其他感受有时是相容的,并可相互影响,相互转化,但发展趋势不同。这里有一个确定状态和朦胧感受不同的问题,虽然没有标准的界限,但欣赏的思维方式和艺术性的感受表现是确定性的标志。单纯的生理舒畅兴奋只引起机体的新的平衡调节,生理享受有益于身体健康,其直接反映的是可行与不可行的感觉。单纯的理论只能表述其客观属性,反映存在,从理念上使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事情的原委,发展的过程,讲的是怎么回事。而美却有着鲜明的艺术特征,从事物表现如何,引起人们的感受怎样,怎么用好的形式去表达,表现了事物怎么样。心灵美和精神美都要艺术形式表达,当用艺术形式表达事物和思想时,美好的亮点就给以升华,美的感受也充实其中。如果失去艺术性,干瘪的说教会显得空洞。美的感觉用表情和动作艺术表达,语言表达的美是用修辞技巧和意境的设置来完成,工艺美用技术手段表现出来。这都是艺术的发挥在起作用,这样的认识在心理学中可以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人的本质在于能动性劳动创造,美的感受在社会生活中发展成为艺术感受,没有艺术形式的感受和表达作为寄托,美就无法存在。艺术有文化和工艺多种形式,形式为具体研究创造了条件,艺术成果又影响了美的感受,人类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已经容身于艺术的熏陶,感情的表达会自然带有艺术的特色。不管是什么样的感受,只有趋向艺术发展的感受才能成为美感享受。美不等于艺术。艺术是人们在对待自然和社会时运用的方式,有具体的形式,可运用不同的材料,是关于怎样认识、表现、创造的问题。艺术的范围很广,像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逻辑学是思维的艺术,语法是语言的艺术等。
美的内容包含了自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当人们能动地认识并作用于这些事物时,使一定事物和行为带有艺术的特性,美的特性就显示出来。艺术需要技术和材料各方面的使用,艺术表现社会生活,但是没有美的内容,艺术就失去了价值;美的内含体现了客观的本质属性,如果没有艺术的表现,客观的本质属性只是客观的陈述。有了艺术的表现,事物的美就更加突出。二者是相互推动和相互服务的。美就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美学是在哲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美的定义要依据哲理的分析。美感起源于社会的劳动生活,只有当事物的表现和反映有了与人相适宜的时候,人们才能有了心理的一系列反映,就有了美的意识感受,并将这种意识感受与事物联系起来,使特定的事物有了美的印象,这就是美的事物。这种印象不只是美的感受,也是意识的反应。但美的事物是多元性的,人们感受的只是其中的和谐一致的特性,就是具体事物的美,所以美并不是事物,只是事物与人和谐一致的反应,表现为事物一定的特性,这样又具有抽象的事物性,具有实际意义,可以定义,有其本质特征,这就符合了唯物的物质与精神的认识,也符合了对立统一的观点。美感有强烈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有条件性,离开了具体的事物,或事物没有与人和谐一致的关系都不会产生美。机械唯物观的实践美论美当作事物,认定事物和美是一回事;唯心的主观美论把美只当作精神反映,只在心理感应上寻找美的根源,都走向偏激,必然导引出错误的结论。
美的艺术性普遍地反映在美学理论中,但在本质论述中却很少被提及到。
艺术是在享受和寻求劳动生活成果的美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艺术与美的问题最密切,美的寻求必然发展艺术,艺术的开拓离不开美的理念指导。艺术美以典型化的手法将事物的和谐性加入到作品中,使之区别于生活中的原始美,具有理想的趋向。与艺术相关的能动表现和欣赏的感受都强调了抽象的艺术性,与生活的审美角度有异,这也就是艺术性区别了美感与的不同。
艺术创造离不开生活,也离不开现实的客观条件。设计舞蹈动作,谱写音乐曲调,看来都是创造者的主观臆想,但实际上是在适应具体环境条件下进行的。艺术性手法必须与人的生理条件相和谐,与理想一致,与自然相顺,与社会相融,能达成与欣赏者感受的共鸣,这才能创造出艺术的美。如果只有美的服饰,人的动作不和调;讲着华丽的词语,做出不雅的行为,这些都不会是美的。艺术形象就要这样的和谐关系,一个林妹妹,胖了不行,俗了不行,要幽雅,有气质,都是自然和社会一致关系的人本反应。美学的着重点实际上就是艺术的理想和协的美。
喜剧多表现了理想性的艺术性和谐,通过各种褒贬的艺术手法运用,使人们在风趣地欣赏中享受胜利的快乐。
悲剧突出了斗争性的和谐,在矛盾冲突中激愤人们的感情,造成追求新生活理想的共鸣。
艺术表现中的崇高是典型的理想美,这种艺术性的和谐,是人们对理想社会和人的本质高级进化的感情寄托。
美的艺术发展规律呈现继进跳跃式,在历史的熏陶下,社会突变和科学激进都对艺术美的创造有很大影响,这就符合了与社会一致的和谐性。
“美”字的原始创造是象形,示意舞蹈者带有羊角,身着羽翎,这就是艺术的装饰。古人在正规的场合如此舞蹈,把美提到较高的位置,表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艺术发挥和理想的伸展。
艺术的理想创造要有美学理论的指导,一般的艺术发展是依据审美经验进行的,但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经验便出现不足,又由于美学理论的缺陷,艺术创造没有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所以有必要反思一下。
美的艺术性和一般讲的艺术性有区别,不只是表现能动性,而是具有一定的美感欣赏特色。伽达默尔把美学作为解释学的组成部分,坚持艺术阐释的多元性与无限性,这样就把艺术进行分类对待。杜夫海纳认为:意义内在于形式,审美中并非所有的形式都是美的,“审美形式只有引起想象力和理解力自由活动时才是美的。”美的感受必须是主体和客体相容统一,美就是主体感受和相适应的客观存在有机的结合。人们在能动的改造自然和社会时,常常面对着艰辛和痛苦。当还是处在这种艰辛痛苦时,当事者很难有审美的感受,尽管在操作着艺术工艺的流程,有着奋斗目标,人的主观意识决定了美的感受。作为“美学之父”的鲍姆嘉通把美学规定为感性学,卡西尔、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情感的符号,都是审美感受的认识。当审视着行为成果时,人们有了审美的关系,美的艺术性才体现出来。所以美离不开审美关系,美的定义也离不开审美欣赏认识。综观美的分析,人们认识的美实际上就是主观感受和客观相适宜的和谐统一。
美学著作基本理论都有大幅度地谈论艺术审美的问题,但在基本定义上却漏掉了美感欣赏和表现的问题,这确是一个缺陷。自从柏拉图发出迷惑的呼唤后,名家都从不同方面做了一定的回答。至此,综合吸纳后,本质问题可以得到较清晰的结论。
讲到了美,必然地联系到了丑。没有丑的定义,就不能恰当地定义美。普遍的美学理论都在回避丑问题,因为这对于苦心经营的理论难于融合。作为反意,认清了丑,才能衬托出美。
反其意,丑就是人的非本质的反向艺术性的欣赏感受和表现。丑的行径不能促进人的进步趋势。丑也具有艺术性,这使之与恶有了特性的区别,也使之增加了假象表现的内容。丑的问题是复杂的问题,从感情上是人们反感的事物,在理性上是破坏社会和谐进步的东西,是被人们否定的东西。丑与美相反,但也具有艺术的生理特性和社会特性。人的生理上丑陋是发育不足的表现,机体损伤也会如此,这是必然的缺陷。但人在精神上可以进行弥补,对社会的作用上可以表现其美。社会特性的丑是人为的制造。进行着有损社会的行为,又要用好的方式来掩盖,像公益和商品的假像宣传,搞欺诈行为,这就是丑行。不同于直接的恶态暴力,丑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尽管会被人们蔑视,但还可蒙骗一些人。还有一方面,就是艺术方式运用得不恰当,也会把好的事情搞砸,就是说出了丑。
艺术表现中的丑并没有失去原有的特性,只是在被鞭笞和艺术性处理中出现了新的平衡落差,丑行失去了力量,变得更不协调,人们享受的是轻松和谐的艺术性感觉。
美与丑的认识与人的社会关系和意识有关。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的人群中,有着基本的道德思想标准,对丑的确定性是绝对的。但在不同条件下,对丑的确定会不同,文物以人情而定。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复杂关系。形象的丑与思想的美会有交错关系,感性形象和理性认识有其不同。在不断认识中感情也会发生变化。具体和抽象的不同。单体的现实用处和共性的价值不同。用通俗的话解释美和丑,那用好的方式来感受和表现好的事物就是美的。而用好的方式掩饰不好的,或好事被表现得不好就是丑的。如果混帐的脸都不要了,那就是可恶。艺术作品中的丑与生活中的丑有相同的性质,并不是因为艺术性将丑变成了美,而是作品抽象典型化的手段显示出了美的艺术形式,使人们感到了艺术的美,使人们在胜利自豪的感受中否定丑的行径,其中的恶也随之化为丑的败迹,从而产生有美的效果。
确定了丑具有其艺术性,这样就会明白性的创造和欣赏是美的反向表现,暴力欣赏、低级趣味是丑的艺术反映,是应该批判和消除的。好的事情也要先用好的形式来表现。丑的艺术界限解决了心理感应论迷惑的问题,使人们明白注意到丑恶的东西会用艺术形式加以掩饰。认识丑的问题可确定正确的行为方式,识别艺术手段下的丑恶行径,加强社会的和谐生活。
基础美学的研究是从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不只着重艺术的研究,还要结合社会生活的实践来完善美的认识,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不能放大社会的角度。美在生活中常以好的概念被认识,较少审美的特定意义。人们常谈论着人长得如何美,打扮怎样,论及景物风情,实际上这都是人与自然和社会向融洽的表现,用了好的表达方式,却讲不出什么艺术性。生活中的丑被认定为坏,这是生活中的不和谐,因为在不同的环境中都有行为的限度,生活的和谐包括多方面,只求一方的和气实际上是不和谐。中国古代哲学讲究中庸之道,就是以此来解释美的和谐之本。
如果将有利于社会发展,相处和睦,有风度气魄,时尚进取,生活丰富等这些来认识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自然就会感到美的所在。人们的行为举止,思想感情,都要与现实的环境相适应,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和生产矛盾,有和谐的理想,就有稳步的前进,社会创造了美的使者,明星照亮了生活,在艺术的光辉下人们享受到了美,并充实着自己,这就是社会生活的艺术性和谐。
认识了美的本质,就可以正确地指导美学理论和艺术创造。如何表现人的美,如何创造艺术美的风格,都要展示人的能动本质特性,创造出和谐与人的社会生活的感人艺术作品,丰富繁荣的现实生活。
确定美的本质,要同其他的问题相区别,不能无限扩大,把很多好的东西都归之于美的范围,因为符合人类进步方面的事情太多,美的范围过大,容易引起认识上的错觉。也不能使之太小,否则会影响美的社会性审定和艺术的创造。现代美学出现了美感派和实践派的对立,主求审美理念的观点提出伪美和反美问题,力求美学的精华和正统,但却与客观和社会实际应用相脱节。提出各种实用美学的观点又在人的审美方面有所疏忽,缺少了人的本质要素。所以美学研究仍要坚持唯物辩证统一的思想,在不断认识美的实质上发展美学。
凡是艺术性创造和感受的事物都牵连着美的内容,特别是一系列——美的范畴,有各种表现形式,也是多方面的对立统一关系。
美首先是社会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美的感受和欣赏对象都是社会的存在现象,离开了人的社会需要关系就无所谓艺术性的美,同时美的社会性是与人的进步的能动创造性相一致的,反人类进步的会成为丑。另一方面美离不开艺术性的感受和表现,没有好的方式就不会引发人的美感享受。
美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客观存在是审美的对象,又是美的创造和理想的基础;审美活动以人的主体感受而起,由主观因素确定了客观审美对象,只有被审美评价的客观事物才有了审美价值。美是人的主观意识对客体的认识,带有人的主观色彩,但基础是依据客体的存在,虽然客观事物本身无所谓美,但只有符合人的社会生活需要相一致的事物才能产生美,反之就不会产生美,这是美的客观基础。只是以个体的主观意识来认识美而完全否定客观基础是错误的。美的感受因人而异,思想认识、素质修养、社会关系等等因素不同,会对客体反映出美的感受和表现不同,当美的事物一旦成为公认的现实,尽管有着感情的差异,个体自然要服从这个断定,这里艺术形式起着很的作用。当一个集体创造着一个艺术作品,尽管不同人各有其美的评价,但大家还是要根据美的统一标准来服从这个美的形式创造。当个体的感情有了波动,对公认的事物有时会反感,但反思回来仍能够给以肯定,这也是客观基础的问题。美的艺术性广延较大,客体首先适应于人的社会生活,社会群体反映客体的方式会有着较多的一致性,这样就加强了社会不同关系和不同时期的相连性。
美是情感和实体成果的统一。情感是美感的基础,当主客体处于和协一致时,引起审美的艺术感受,这种感受是具体的,进而促成了艺术形式的表达,促进了艺术产品的创造,有了美的具体成果,反过来又影响到美的情感享受。
美是感性形象和理性认识的统一。美是有感而发,通过艺术特性表现出来。有了艺术的形式,便可以进行理性的升华,事物的美就会得到明确的认识。所以可在艺术的理性研究中对美的认识进行开发,再产生对美的影响,指导进行美的创造。只有认识美的艺术性才能认识美的创造性。美的“感性显现说”淡化了艺术的特性,因此不好解释理性认识的问题。
美是具体和抽象的统一,客观事物融入人的社会生活,通过鲜明生动的表现使人的感觉和意识产生了反应,有了自身的评赏,美是具体可见的;通过艺术的抽象可以认识美的共性,找出其规律性,有了理性的升华,来指导艺术美的创造,并以此进行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创造,美又是抽象的。
美与真和善是相连的统一。这三者相互补充,各自又有不同的内涵,也可以有不同程度的比例。美以真为现实基础,又可以在现实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但要有真的现实根据;美以艺术形式体现善的和谐性,其内含的好的内容具有善的本质,又可与丑的转换中增强矛盾起伏的艺术性,真和善加强了美的感受。应该强调的是,真、善、美都是好的部分,是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的关系,合在一起就是非常好了,所以不能相混代替,更不能用美代替好。只因为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性,所以显得格外突出。
美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美的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在不同事物相互对比中有了相对的美,通过反面的对比,美的事物就会突出。绝对性是抽象的艺术概括和再创造,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的美的共性就有其绝对性,取得共识的绝对的美延续下去成为美的经典。
美是具体和抽象的统一。美的感受是对客观具体事物的感应,情感因事因物而发,美是主客体具体的和谐反映,集中在各方面的一致关系上,一丝细微的变化,一点冲动的萌芽,都会产生美的火花。美是有感而发,离开了具体的感受,单凭主观认定,不会有美产生。另一方面,美的理念又是抽象的,人的思维和感受会将美的意识加以升华,使具有一定特性的事物被审定为美的事物,这些具有和谐一致关系的事物,不管是有无具体的感受,都会给与评价,当理念与具体相对应时,理性的美感认识出现,这就是审美。
审美是个体与群体的统一。个体具有各自不同的审美方式和艺术创造,有其自由性,但又受群体的约束。组合的共识统一了审美的方向,又影响了个体的发展。
美是意志和功利的统一。美是由个体思想感受而发,受其立场观点的影响,作用着行为和理想。但社会功能和利益关系又确定了其功利性的位置,激发了进行艺术创造的积极性,并作为一种动力导引着美的发展趋向。美的艺术发展就是这种统一的结果。
美是历史和现实生活的统一。社会劳动和丰富的生活创造了美,不同时代和不同生活环境的人在一定的社会中有各自的审美情感,但历史的影响会留存在人们的观念中,又起到不同的作用。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在不断地创造着美的历史。
美是现实与理想的统一。现实是基础,由具体事物引发美的感想。理想的美是现实的发展和再创造,表现在艺术的创作中,显示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如果理想的发展远离了现实的基础,就成了无稽之谈,如果没有理想的再创造,现实的美就会平淡无光。
美的本质特性属于人的本质一部分,人的本质属性包含了认识并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的总和,体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一致性,这一点是共识的。笛卡儿的哲学思想为近代思想奠定基础,他力图从主客体的认识关系来把握美,强调了人的本质能动性。海德格尔认为,美和艺术的本性与真理和存在相关,这样就从哲学的角度来确定了美的社会本质一致性。马克思也作了归结, “于是美的规律就是人的规律,即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不管是有无唯心的成分,都承认了人的本质能动要素。
普遍的美学研究都讲到人的问题,但却在本质上漏掉了这基本问题,所以美的核心离不了人的本质问题。但是如果只讲人的本质,这个外延范围太大,要用最恰当的界线来确定,那就是艺术这个根本特性。
研究美,是要指导美的认识和艺术创作,为了美的社会生活服务。 认识美的本质问题,不能只在美的概念上兜圈子,只在知觉和感性上猜测。要把眼光放得远一些,把美的问题放大和延伸,就可以看到,美的发展趋向和形式表现就是社会性的艺术创造的展示。美的感受是人的社会艺术历史创造在人本体发展中的烙印,因为存在决定意识。动物的感受情发与美的欣赏无缘,因为是与艺术创造无缘。美感可通过人的表情体现出来,人的感受好像是决定性权威的,其实这是客观事物在人的情感上的反应。所以美不仅是客观的,也具有主观性,不仅呈现在成果中,也表现在创造过程中。形式美一直是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极其关注的问题,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那么理念作为内容,则感性显现就属于形式,这就强调了艺术美。马克思则在生产劳动中来规定美与艺术。美的起源是人们在享受劳动成果的兴奋中产生的表达冲动和感受,这种感受需要一定的好的形式表达出来,一方面用于自己的感觉欣赏,再就是用形式传达给别人,这就是美的自我欣赏和互动欣赏,是艺术成果和精神感受的互动。不管是具有什么水平,在表达中,人们总是寻求更巧妙恰当的好的方式,这就使其带有一定的艺术特性,这样才能与舒感和快乐的情趣一致,这就是客观存在与主观感受的相容一致性。人的艺术感觉和思维表现在感性知觉和艺术形式有不同阶段,生动形象的展示也是艺术的表现。自人类社会生产分工形成以后,专门的艺术也随之产生。艺术的感染会随时融进人们的感觉和意识中,当外在事物引起情感的变化时,艺术的潜意识感受会表现出来,尽管是不由自主地反映,人们还是有了欣赏评价和表达的艺术要求,产生了艺术美感的享受。所以美的艺术性不是艺术家的专属。美的感受可通过人的表情体现出来,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在交流中,人的表情的可感性传寄了美感的信息,这种表情可以被学习和模仿,使感情的表达成为形式,这种形式是以艺术手法来进行的,所以艺术形式是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工具。艺术性是人的本质优化表现,其感受和能动性趋向和谐关系的高级境地。
美学的研究是从哲学的角度来开发的,但到了一些美学家手里,美及本质就被掂成了个伪命题,美不存在了,这是社会各方面都不会接受的,社会需要美,人们需要美的思想指导,理性需要美的轨迹,所以各种美的研究都要再回来通过哲理的检验。
物质和精神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决定意识,事物的相适应性决定了美的感受如何,人的美感意识发展成审美感受,又确定了事物美的特性,进而创造事物的美,这就是存在与意识相辅相成的和谐一致关系,这样使和谐说法有了根据。
美感起源与人的社会劳动生活,这与人的本质能动性是一致的。当人们所作用的客观对象呈现了相适宜的状况时,心理有了一系列愉悦感受,美的感受产生。待社会文明的萌芽成长之后,人们有了抽象的审美经验,这种经验随着文明的发展不断的高级化,并不断印记在产品对象上。审美离不开审美对象,人们把审美经验与事物结合起来感到了美的特征,从而认识到美的事物,美具有了实际意义。但美的事物是多元性的,人们感受到的美只是其中和谐一致的抽象特性,所以具体的事物并不等于美,美的本质也不是审美对象。美不仅是优美,美学也不只是审美价值的探讨,而是有着广泛的意义。美感有着强烈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人们在适应或接受了客观的和谐一致条件时产生了美感,离开了具体的事物,或事物没有与人精神感受的和谐一致关系都不会产生美,人们首先要适应客观及其规律才能存在,所以客观的影响是第一位的,人的能动反作用是有条件性的。确定了美的特性,就必然有了本质的探讨。
主观感受说法以人的感觉审受为核心,忽视了客观刺激的原始作用,这同意识决定存在的观念一样,违背了唯物哲学的思想。实践美论把美与事物等同起来,就搞混了存在和意识的关系,不符合意识的反作用原理。
由于美的问题非常复杂,只在本圈里难以确定,除了以认知科学的方法来认定之外,还必须与实践检验相结合来进行。社会实践是检验的根本标准,总体理论检测是先行标准,
美的定义首先要经过语法的检验,把定义放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看能否讲得通,专业词语应保持本来意义,但在中国的社会里也要适应汉语的活用和发展原则。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思维的规定和规律的科学,有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思维本身构成使得理念成为逻辑的理念的普遍规定性或要素,理论探讨离不开逻辑分析。
美是人的本质属性能动表现和感受与自然和社会的艺术性和谐:人类的理想、进步、创造是本质的特性,所以是美的;人的表现和感受与客观相一致,就会呈现和谐,所以也是美的。这些充足条件连在一起,就结成充足必然条件,可以定义。
“美是伪命题而只有美感存在”:没有相互和协的美的现象哪来美的感受,这是违背了矛盾律,不成立。
“美就是美的事物”:没有什么叫作美,与美的事物不一致,违背了同一律。
“美感的本质是在非功利状态下经由对事物外在形式的认知而产生愉悦性情感体验”:艺术表现的内在意义也能引起美感,悲剧引起的激愤共鸣也会产生美感,理念不周延,属以偏代全。
“美学就是关于审美意义的科学”:不研究美及艺术美的实践问题,美学没有了理想的价值。属概念有误。
概念的美是抽象的,也同与本质的美,这是遵循了思维逻辑的规律。
在解释美的本质时常与自然属性结合起来,但人与自然的和谐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只有艺术的趋向关系才能确定其美位置,这样就与生理和思想的感受区分开来。人的感情在初级阶段中,许多感觉是纠合在一起的,美感与其他感受有时是相容的,并可相互影响,相互转化,但发展趋势不同。这里有一个确定状态和朦胧感受不同的问题,虽然没有标准的界限,但欣赏的思维方式和艺术性的感受表现是确定性的标志。单纯的生理舒畅兴奋只引起机体的新的平衡调节,生理享受有益于身体健康,其直接反映的是可行与不可行的感觉。单纯的理论只能表述其客观属性,反映存在,从理念上使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事情的原委,发展的过程,讲的是怎么回事。而美却有着鲜明的艺术特征,从事物表现如何,引起人们的感受怎样,怎么用好的形式去表达,表现了事物怎么样。心灵美和精神美都要艺术形式表达,当用艺术形式表达事物和思想时,美好的亮点就给以升华,美的感受也充实其中。如果失去艺术性,干瘪的说教会显得空洞。美的感觉用表情和动作艺术表达,语言表达的美是用修辞技巧和意境的设置来完成,工艺美用技术手段表现出来。这都是艺术的发挥在起作用,这样的认识在心理学中可以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人的本质在于能动性劳动创造,美的感受在社会生活中发展成为艺术感受,没有艺术形式的感受和表达作为寄托,美就无法存在。艺术有文化和工艺多种形式,形式为具体研究创造了条件,艺术成果又影响了美的感受,人类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已经容身于艺术的熏陶,感情的表达会自然带有艺术的特色。不管是什么样的感受,只有趋向艺术发展的感受才能成为美感享受。美不等于艺术。艺术是人们在对待自然和社会时运用的方式,有具体的形式,可运用不同的材料,是关于怎样认识、表现、创造的问题。艺术的范围很广,像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逻辑学是思维的艺术,语法是语言的艺术等。
美的内容包含了自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当人们能动地认识并作用于这些事物时,使一定事物和行为带有艺术的特性,美的特性就显示出来。艺术需要技术和材料各方面的使用,艺术表现社会生活,但是没有美的内容,艺术就失去了价值;美的内含体现了客观的本质属性,如果没有艺术的表现,客观的本质属性只是客观的陈述。有了艺术的表现,事物的美就更加突出。二者是相互推动和相互服务的。美就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美学是在哲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美的定义要依据哲理的分析。美感起源于社会的劳动生活,只有当事物的表现和反映有了与人相适宜的时候,人们才能有了心理的一系列反映,就有了美的意识感受,并将这种意识感受与事物联系起来,使特定的事物有了美的印象,这就是美的事物。这种印象不只是美的感受,也是意识的反应。但美的事物是多元性的,人们感受的只是其中的和谐一致的特性,就是具体事物的美,所以美并不是事物,只是事物与人和谐一致的反应,表现为事物一定的特性,这样又具有抽象的事物性,具有实际意义,可以定义,有其本质特征,这就符合了唯物的物质与精神的认识,也符合了对立统一的观点。美感有强烈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有条件性,离开了具体的事物,或事物没有与人和谐一致的关系都不会产生美。机械唯物观的实践美论美当作事物,认定事物和美是一回事;唯心的主观美论把美只当作精神反映,只在心理感应上寻找美的根源,都走向偏激,必然导引出错误的结论。
美的艺术性普遍地反映在美学理论中,但在本质论述中却很少被提及到。
艺术是在享受和寻求劳动生活成果的美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艺术与美的问题最密切,美的寻求必然发展艺术,艺术的开拓离不开美的理念指导。艺术美以典型化的手法将事物的和谐性加入到作品中,使之区别于生活中的原始美,具有理想的趋向。与艺术相关的能动表现和欣赏的感受都强调了抽象的艺术性,与生活的审美角度有异,这也就是艺术性区别了美感与的不同。
艺术创造离不开生活,也离不开现实的客观条件。设计舞蹈动作,谱写音乐曲调,看来都是创造者的主观臆想,但实际上是在适应具体环境条件下进行的。艺术性手法必须与人的生理条件相和谐,与理想一致,与自然相顺,与社会相融,能达成与欣赏者感受的共鸣,这才能创造出艺术的美。如果只有美的服饰,人的动作不和调;讲着华丽的词语,做出不雅的行为,这些都不会是美的。艺术形象就要这样的和谐关系,一个林妹妹,胖了不行,俗了不行,要幽雅,有气质,都是自然和社会一致关系的人本反应。美学的着重点实际上就是艺术的理想和协的美。
喜剧多表现了理想性的艺术性和谐,通过各种褒贬的艺术手法运用,使人们在风趣地欣赏中享受胜利的快乐。
悲剧突出了斗争性的和谐,在矛盾冲突中激愤人们的感情,造成追求新生活理想的共鸣。
艺术表现中的崇高是典型的理想美,这种艺术性的和谐,是人们对理想社会和人的本质高级进化的感情寄托。
美的艺术发展规律呈现继进跳跃式,在历史的熏陶下,社会突变和科学激进都对艺术美的创造有很大影响,这就符合了与社会一致的和谐性。
“美”字的原始创造是象形,示意舞蹈者带有羊角,身着羽翎,这就是艺术的装饰。古人在正规的场合如此舞蹈,把美提到较高的位置,表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艺术发挥和理想的伸展。
艺术的理想创造要有美学理论的指导,一般的艺术发展是依据审美经验进行的,但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经验便出现不足,又由于美学理论的缺陷,艺术创造没有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所以有必要反思一下。
美的艺术性和一般讲的艺术性有区别,不只是表现能动性,而是具有一定的美感欣赏特色。伽达默尔把美学作为解释学的组成部分,坚持艺术阐释的多元性与无限性,这样就把艺术进行分类对待。杜夫海纳认为:意义内在于形式,审美中并非所有的形式都是美的, “审美形式只有引起想象力和理解力自由活动时才是美的。”美的感受必须是主体和客体相容统一,美就是主体感受和相适应的客观存在有机的结合。人们在能动的改造自然和社会时,常常面对着艰辛和痛苦。当还是处在这种艰辛痛苦时,当事者很难有审美的感受,尽管在操作着艺术工艺的流程,有着奋斗目标,人的主观意识决定了美的感受。作为“美学之父”的鲍姆嘉通把美学规定为感性学,卡西尔、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情感的符号,都是审美感受的认识。当审视着行为成果时,人们有了审美的关系,美的艺术性才体现出来。所以美离不开审美关系,美的定义也离不开审美欣赏认识。综观美的分析,人们认识的美实际上就是主观感受和客观相适宜的和谐统一。
美学著作基本理论都有大幅度地谈论艺术审美的问题,但在基本定义上却漏掉了美感欣赏和表现的问题,这确是一个缺陷。自从柏拉图发出迷惑的呼唤后,名家都从不同方面做了一定的回答。至此,综合吸纳后,本质问题可以得到较清晰的结论。
讲到了美,必然地联系到了丑。没有丑的定义,就不能恰当地定义美。普遍的美学理论都在回避丑问题,因为这对于苦心经营的理论难于融合。作为反意,认清了丑,才能衬托出美。
反其意,丑就是人的非本质的反向艺术性的欣赏感受和表现。丑的行径不能促进人的进步趋势。丑也具有艺术性,这使之与恶有了特性的区别,也使之增加了假象表现的内容。丑的问题是复杂的问题,从感情上是人们反感的事物,在理性上是破坏社会和谐进步的东西,是被人们否定的东西。丑与美相反,但也具有艺术的生理特性和社会特性。人的生理上丑陋是发育不足的表现,机体损伤也会如此,这是必然的缺陷。但人在精神上可以进行弥补,对社会的作用上可以表现其美。
社会特性的丑是人为的制造。进行着有损社会的行为,又要用好的方式来掩盖,像公益和商品的假像宣传,搞欺诈行为,这就是丑行。不同于直接的恶态暴力,丑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尽管会被人们蔑视,但还可蒙骗一些人。还有一方面,就是艺术方式运用得不恰当,也会把好的事情搞砸,就是说出了丑。
艺术表现中的丑并没有失去原有的特性,只是在被鞭笞和艺术性处理中出现了新的平衡落差,丑行失去了力量,变得更不协调,人们享受的是轻松和谐的艺术性感觉。
美与丑的认识与人的社会关系和意识有关。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的人群中,有着基本的道德思想标准,对丑的确定性是绝对的。但在不同条件下,对丑的确定会不同,文物以人情而定。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复杂关系。形象的丑与思想的美会有交错关系,感性形象和理性认识有其不同。在不断认识中感情也会发生变化。具体和抽象的不同。单体的现实用处和共性的价值不同。用通俗的话解释美和丑,那用好的方式来感受和表现好的事物就是美的。而用好的方式掩饰不好的,或好事被表现得不好就是丑的。如果混帐的脸都不要了,那就是可恶。艺术作品中的丑与生活中的丑有相同的性质,并不是因为艺术性将丑变成了美,而是作品抽象典型化的手段显示出了美的艺术形式,使人们感到了艺术的美,使人们在胜利自豪的感受中否定丑的行径,其中的恶也随之化为丑的败迹,从而产生有美的效果。
确定了丑具有其艺术性,这样就会明白反社会性的创造和欣赏是美的反向表现,暴力欣赏、低级趣味是丑的艺术反映,是应该批判和消除的。好的事情也要先用好的形式来表现。丑的艺术界限解决了心理感应论迷惑的问题,使人们明白注意到丑恶的东西会用艺术形式加以掩饰。认识丑的问题可确定正确的行为方式,识别艺术手段下的丑恶行径,加强社会的和谐生活。
基础美学的研究是从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不只着重艺术的研究,还要结合社会生活的实践来完善美的认识,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不能放大社会的角度。美在生活中常以好的概念被认识,较少审美的特定意义。人们常谈论着人长得如何美,打扮怎样,论及景物风情,实际上这都是人与自然和社会向融洽的表现,用了好的表达方式,却讲不出什么艺术性。生活中的丑被认定为坏,这是生活中的不和谐,因为在不同的环境中都有行为的限度,生活的和谐包括多方面,只求一方的和气实际上是不和谐。中国古代哲学讲究中庸之道,就是以此来解释美的和谐之本。
如果将有利于社会发展,相处和睦,有风度气魄,时尚进取,生活丰富等这些来认识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自然就会感到美的所在。人们的行为举止,思想感情,都要与现实的环境相适应,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和生产矛盾,有和谐的理想,就有稳步的前进,社会创造了美的使者,明星照亮了生活,在艺术的光辉下人们享受到了美,并充实着自己,这就是社会生活的艺术性和谐。
认识了美的本质,就可以正确地指导美学理论和艺术创造。如何表现人的美,如何创造艺术美的风格,都要展示人的能动本质特性,创造出和谐与人的社会生活的感人艺术作品,丰富繁荣的现实生活。
确定美的本质,要同其他的问题相区别,不能无限扩大,把很多好的东西都归之于美的范围,因为符合人类进步方面的事情太多,美的范围过大,容易引起认识上的错觉。也不能使之太小,否则会影响美的社会性审定和艺术的创造。现代美学出现了美感派和实践派的对立,主求审美理念的观点提出伪美和反美问题,力求美学的精华和正统,但却与客观和社会实际应用相脱节。提出各种实用美学的观点又在人的审美方面有所疏忽,缺少了人的本质要素。所以美学研究仍要坚持唯物辩证统一的思想,在不断认识美的实质上发展美学。
凡是艺术性创造和感受的事物都牵连着美的内容,特别是一系列——美的范畴,有各种表现形式,也是多方面的对立统一关系。
美首先是社会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美的感受和欣赏对象都是社会的存在现象,离开了人的社会需要关系就无所谓艺术性的美,同时美的社会性是与人的进步的能动创造性相一致的,反人类进步的会成为丑。另一方面美离不开艺术性的感受和表现,没有好的方式就不会引发人的美感享受。
美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客观存在是审美的对象,又是美的创造和理想的基础;审美活动以人的主体感受而起,由主观因素确定了客观审美对象,只有被审美评价的客观事物才有了审美价值。美是人的主观意识对客体的认识,带有人的主观色彩,但基础是依据客体的存在,虽然客观事物本身无所谓美,但只有符合人的社会生活需要相一致的事物才能产生美,反之就不会产生美,这是美的客观基础。只是以个体的主观意识来认识美而完全否定客观基础是错误的。美的感受因人而异,思想认识、素质修养、社会关系等等因素不同,会对客体反映出美的感受和表现不同,当美的事物一旦成为公认的现实,尽管有着感情的差异,个体自然要服从这个断定,这里艺术形式起着很的作用。当一个集体创造着一个艺术作品,尽管不同人各有其美的评价,但大家还是要根据美的统一标准来服从这个美的形式创造。当个体的感情有了波动,对公认的事物有时会反感,但反思回来仍能够给以肯定,这也是客观基础的问题。美的艺术性广延较大,客体首先适应于人的社会生活,社会群体反映客体的方式会有着较多的一致性,这样就加强了社会不同关系和不同时期的相连性。
美是情感和实体成果的统一。情感是美感的基础,当主客体处于和协一致时,引起审美的艺术感受,这种感受是具体的,进而促成了艺术形式的表达,促进了艺术产品的创造,有了美的具体成果,反过来又影响到美的情感享受。
美是感性形象和理性认识的统一。美是有感而发,通过艺术特性表现出来。有了艺术的形式,便可以进行理性的升华,事物的美就会得到明确的认识。所以可在艺术的理性研究中对美的认识进行开发,再产生对美的影响,指导进行美的创造。只有认识美的艺术性才能认识美的创造性。美的“感性显现说”淡化了艺术的特性,因此不好解释理性认识的问题。
美是具体和抽象的统一,客观事物融入人的社会生活,通过鲜明生动的表现使人的感觉和意识产生了反应,有了自身的评赏,美是具体可见的;通过艺术的抽象可以认识美的共性,找出其规律性,有了理性的升华,来指导艺术美的创造,并以此进行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创造,美又是抽象的。
美与真和善是相连的统一。这三者相互补充,各自又有不同的内涵,也可以有不同程度的比例。美以真为现实基础,又可以在现实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但要有真的现实根据;美以艺术形式体现善的和谐性,其内含的好的内容具有善的本质,又可与丑的转换中增强矛盾起伏的艺术性,真和善加强了美的感受。应该强调的是,真、善、美都是好的部分,是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的关系,合在一起就是非常好了,所以不能相混代替,更不能用美代替好。只因为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性,所以显得格外突出。
美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美的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在不同事物相互对比中有了相对的美,通过反面的对比,美的事物就会突出。绝对性是抽象的艺术概括和再创造,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的美的共性就有其绝对性,取得共识的绝对的美延续下去成为美的经典。
美是具体和抽象的统一。美的感受是对客观具体事物的感应,情感因事因物而发,美是主客体具体的和谐反映,集中在各方面的一致关系上,一丝细微的变化,一点冲动的萌芽,都会产生美的火花。美是有感而发,离开了具体的感受,单凭主观认定,不会有美产生。另一方面,美的理念又是抽象的,人的思维和感受会将美的意识加以升华,使具有一定特性的事物被审定为美的事物,这些具有和谐一致关系的事物,不管是有无具体的感受,都会给与评价,当理念与具体相对应时,理性的美感认识出现,这就是审美。
审美是个体与群体的统一。个体具有各自不同的审美方式和艺术创造,有其自由性,但又受群体的约束。组合的共识统一了审美的方向,又影响了个体的发展。
美是意志和功利的统一。美是由个体思想感受而发,受其立场观点的影响,作用着行为和理想。但社会功能和利益关系又确定了其功利性的位置,激发了进行艺术创造的积极性,并作为一种动力导引着美的发展趋向。美的艺术发展就是这种统一的结果。
美是历史和现实生活的统一。社会劳动和丰富的生活创造了美,不同时代和不同生活环境的人在一定的社会中有各自的审美情感,但历史的影响会留存在人们的观念中,又起到不同的作用。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在不断地创造着美的历史。
美是现实与理想的统一。现实是基础,由具体事物引发美的感想。理想的美是现实的发展和再创造,表现在艺术的创作中,显示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如果理想的发展远离了现实的基础,就成了无稽之谈,如果没有理想的再创造,现实的美就会平淡无光。
教学具有不可忽视的艺术价值,艺术则具有不可忽视的通过教学过程体现的教育价值。教学活动和艺术活动同属人类的创造性劳动形式,教学的创造性决定了它的艺术性。
教学艺术的正式提出,首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他在其《大教学论》一书中说:《大教学论》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全人类的全部艺术。”
“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自身的实践活动。艺术是人类能动的、创造性的实践力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艺术创造的目的,主要是实现它的审美价值,它要满足的是人们心灵的渴求和精神上的需要,要唤醒的是人们超越美学贫困的自创力。”(孙美兰,《艺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所以教学艺术的本质特性也必然是审美的,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教学艺术活动必然要按照美的规律去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学艺术活动必然是能够真正体现美的活动,必然是师生高度追求美的活动。所以,审美性是教学艺术的核心。没有教学美的存在,没有使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获得真正的美的享受,就谈不上教学艺术的体现。
一、教学艺术的审美性
教学艺术的审美性,是指教师自觉地运用美的尺度去指导教学活动,一切教学行为都渗透着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趣味和美的创造,使教学本身成为审美的对象,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欣赏美、体验美,在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的艰辛中始终伴随着教学艺术美的享受,从而具有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一)教学艺术的审美性使教学具备了神奇的综合魅力
教学艺术具有激情夺魄的魅力,这是教师有意识地按照美的规律和原则进行教学的结果。这就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本身成了审美的对象。教学艺术美的最大特点是对人心灵的影响。面对充满浓郁的美的气氛的教学活动,学生会沉浸在具有艺术魅力的教学活动之中,在体味教学的艺术影响的同时,默默地接受着新思想、新道德、新知识、新情趣。由此,他们的视野拓宽了,人生的台基加高了。他们在欢愉的心境中开发了认知、记忆和思维、想象的心理机制。虽然他们对教学艺术美的心理反映各异,但从教师的富于哲理的又饱含艺术趣味的教学中,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明确了人身的价值和自身的责任。他们与学习建立了和谐的关系,学习的目的明确了,愿望和信心都增加了。正如有人所说:听上海特级教师于漪的语文课,知识会像涓涓的流水,伴随着美妙的音律,流进你的心田,潜入你的记忆。她的学生也说,听于老师的文学课是一种美的享受,一堂课往往几年、十几年不忘,它不光影响着自己的审美观念的形成,而且对自己的品德的培养,未来工作的选择,都产生积极的作用。这正形象地说明了,教学艺术的审美性使教学具备了神奇的综合魅力,给学生带来了审美感受,并引发了学生心底的审美效应,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教学艺术的美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有机统一
教学艺术的内在美主要是教学本身的各要素具有科学美。科学美来源于自然美,但它不是指大自然的美的景色,而是指潜藏在感性美之后的理性美,并为理智所能领悟的自然界内在结构所显示的和谐、秩序、简单、统一的美,是审美者通过理解、想象、逻辑思维所体验到的美。教学各要素的科学美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清晰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清晰性。我国学者提出的审美化教学论认为,要使教学内容逻辑清晰化,必须首先使教学内容知识点清晰化。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就是该学科知识体系中的理论逻辑基础,即概念或原理。教学活动中的不成功的例子,多数是由于呈现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而造成的。教学活动中概念的教学不到位或者概念之间的关系阐述不清晰,学生就难以在头脑中形成完美的逻辑图式,因而就难以顺利地完成信息的逻辑加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就无法调动起来。教学内容的逻辑清晰化除了一门学科的概念之间的联系外,教师还要注意不同学科知识之间联系的清晰化。另外教学艺术的内在美还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清晰化。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孤立地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方法或形成教学评价。
教学艺术的外在美主要指教学表达的形式美。诸如诙谐幽默,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美;层次清晰,简洁明快的板书板图美;水到渠成,天衣无缝的衔接自然美;有张有弛,劳逸结合的教学节奏美;起伏有致,疏密相间的课堂结构美;启发诱导,虚实相生的教学方法美;突破时空,回味无穷的教学意境美等等。
思想家、教育家孟子曾说:“充实之谓美”。可见,教学艺术对美的追求不应流于形式,只有以内在精神美为根本追求,将内在美与外在美有机结合起来,教学艺术才会焕发出整体美的风采。
(三)教学艺术的审美性与教育性是紧密结合的
审美观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美的认识不同,因而其审美情趣也就大不相同。所以每个教师都会有自己的教学审美观。有的教师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只看到教学活动的教育价值,而忽视其审美意义。在他们看来,除文学、美术、音乐等传统的美育学科外,其它学科的教学基本上与美无关,无美可言,这是一种狭隘的教学审美观。有的教师则正好相反,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美的成分,为美而美,不考虑教学的实际效果,这是一种唯美主义的教学审美观。教学艺术的审美价值与教育价值应当是有机统一的。离开了教学艺术的教育价值,其审美性就没有生命力了。因为教学艺术的审美价值仅仅是充分地发挥其教育价值的有效手段。所以,审美价值不过是教学艺术存在的必要条件,没有它就难称其为教学艺术,而有了它,也未必就是教学艺术。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曾经指出:一堂课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并不是为了引起笑声,趣味性应该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积极化。教学中的趣味性应该引导学生去研究问题,而不是诱使他们把问题撇在一边。
二、教师的审美素养
教师的审美素养由教师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两方面构成。
(一)教师的教学审美观与教学艺术的审美性
教师的审美观在教学领域内具体表现为教学审美观。所谓教学审美观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关于教学美的理性认识,是对教学审美现象的基本看法和观点。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审美趣味、教学审美理想和教学审美标准。教学审美趣味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各种具有审美性质的事物和现象所表现出来的主观偏好和兴趣,它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教师审美能力的发展水平,反映了教师的审美修养和审美经验所达到的程度。教师审美理想指的是教师对美的教学境界的一种观念和蓝图,它体现着教师进行教学艺术创造的目标,激励着人们追求和创造教学艺术的热情,吸引着人们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教学而努力。教学审美标准是衡量和评价教学现象的美丑及其审美价值高低的尺度。教学审美标准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教学审美过程中的理想因素,它是教学审美主体对教学审美客体的能动反映,是由教学审美经验上升到教学审美理想的结果。教学审美标准为人们的教学审美实践所规定,又不断受到人们的教学审美实践的检验和修正。一般说来,每个教师都具有自己的教学审美观。作为教学艺术创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审美观直接影响教学艺术创造的性质和价值。正确而高尚的教学审美观对于教学艺术美的创造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促进意义;反之,错误而庸俗的教学审美观则会阻碍教学艺术美的创造和发展。
(二)教师的审美能力与教学艺术的审美性
审美能力即人们感受、鉴赏乃至创造各种美好事物并将之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作为人类独创的教学活动,其各个要素以及各个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容,所以,教学领域理应成为充分展示美的重要场所。作为审美主体的教师能否发掘、展示这多姿多彩的美,关键在于他们是否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如果缺乏起码的审美能力,就会对教学中美的事物、美的现象无动于衷,或熟视无睹,或充耳不闻;而如果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则会经常以艺术的态度对待教学,以审美的眼光观照教学,从而易于发现教学中的丰富多样的美。教师的审美能力还直接影响到教学艺术的创造。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的重要差别,可能不是他们所具有的知识、技能或道德水平,而在于他们的审美能力。在优秀教师的教学中,往往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的资源,他们都能充分地发挥其作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陶冶品格的同时,还能获得精神的愉悦和美的享受。
综上所述,教学艺术美的创造与教学艺术水平的提高都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审美素养。而教师审美素养的提高与完善则有赖于后天的审美实践活动。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对于提高教师的审美素养来说,最重要的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直接感知美的事物,接受美的陶冶,进而积累有关美学知识,使自己对美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达到不仅能够欣赏美、领悟美,而且能够创造美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孙美兰.艺术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
[3]李宇升,张谦.教育艺术比较论[M].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8.
美术起源是在原始社会人们的生产劳动中美术观念的简单流露,如:漂亮的打制石器。随着社会的发展,美的观点逐渐脱离了人们的生活需求,而形成了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与享受。今天的美术教育更是学生精神中美的种子。美育源于美术教育,两者相辅相成。
一、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
学校的美育在于培养发展学生各方面的审美能力。各学科都有进行美育的任务,而作为艺术学科之一的美术便是研究美、创造美的,其造型艺术作品都是自然美与社会生活美的再现,它除了对本学科知识、表现技法、形式美法则的传授之外,还包括引导学生对自然景物、社会生活的观察、审美、欣赏与表现。通过美术教育,能提高学生对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的能力,能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
1、 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把所有的学生培养成为艺术家,作为美术本身与孩子们的心灵靠的很近,它的直观性、艺术性、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对儿童、少年健康心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发展创造思维,陶冶其情操起着积极的作用。美术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美术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审美情趣,审美感受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 美术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可感性的特点,既符合人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又非常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以美术作品为审美对象、寓理于情、以情动人,它的鲜明生动的造型和富有情趣的色彩具有直观感人的 艺术特征 ,符合人们从感性的认识规律,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因而它能引起学生兴趣,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3、 美术教育通过具体,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展现出一幅幅具有美学意义的社会图画,人们以艺术手段实施美育时,可以通过对形象的感知而达到理性的领悟,进而加深对客观事物和人本身的认识程度,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世界观
4、 美术课有助于提高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记忆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创新能力。
二、 美育是美术教育目的之一
美术教育是提供"美"的教育。美术教育,通常称为审美教育,是审美和教育的融合。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因此,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并非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学习和训练才能逐步得到、逐步增强的。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各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却大相径庭,审美的情趣和品位更因人而异,甚至相距千里。要增强审美素养,就必须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这种体验主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加以引导而得来。
美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教育人,它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培养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通过审美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而且能美化人自身,即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因而,美育是美术教育目的之一。
三、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
在语文、数学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绷的很紧,发散思维受到约束。在美术课中,是一个有形有色的世界,学生直接感官真实的事物,真实的感受激发学生大胆的思维。在具体的美术教学实践中,通过指导学生对自然、社会文化特别是美术作品的欣赏,帮助学生理解美的构思、构图及美的形象、色彩和情调等,可以使学生从中体会美术作品等审美对象的主题思想及其艺术性,并从观察、理解中感悟到美。因此,我在教学中尤为地注意充分挖掘美育内涵,搜集、选择、自制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或更丰富于教材内容的图片、光盘、多媒体课件等资料,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欣赏和体会,为美而感动,并自然而然地将这些艺术形象铭刻于记忆,转变为审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