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素质教育指导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27 15:09:3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儿童素质教育指导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儿童素质教育指导

篇(1)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3-0105-01

一、舞蹈的特点及意义

(一)特点

舞蹈是各类艺术中历史最久远的门类之一,是人们表达情感最古老也是最直接的形式之一。名家们将舞蹈称为“艺术之母”,认为它是一种美的艺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诚然,舞蹈作为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在强身健体、塑造完美的形体的过程中让舞者懂得美、发现美、追求美。

(二)意义

舞蹈都相应的具有其故事性、情节性、历史性、地域文化性、风俗人文性。它的设计理念和灵感往往来源于万千世界。心境万象生,人的思维与感情皆付丽于大千世界、万象自然。于是,舞蹈就像是一个媒介,将人的思维与神奇多变的万千世界连接起来。体态美与纯真烂漫的情感美在舞中碰撞、摩擦,发生巨变后,将各自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舞蹈教学如何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素质全面发展

(一)道德意识和意志品质

教育家陶行知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若无道德,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本领,也无甚用”。由此我们可知,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政治观念、正确的思想方法是德育的最终目标。

著名舞蹈家吴晓邦曾说过:“艺术以它的感染力去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质,鼓舞人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可以看出,把以舞蹈为代表的审美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一种特殊方式或补充手段在实施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知道,整齐、统一的群舞在儿童舞蹈中占主导位置,为了表现出整齐的队形和统一的动作,必须经过长期统一、协作的训练。而在这种长期的训练中,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会逐渐形成,相互配合、协同合作的观念和道德意识也会慢慢形成。

另外,有时,为了使某个舞蹈动作达到统一、规范的标准,孩子们必须付出艰辛才能完成,这就需要孩子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吃苦精神。在不断地艰苦训练中,孩子们的意志力、毅力必将得到充分的磨练、捶打。久而久之,孩子们的性格将会更加的顽强,渐渐形成积极进取的竞争意识,长此下去,孩子们会变得更加的自强、自信。

(二)身体素质和形体气质

线和形的完美结合必然会产生优秀的视觉艺术。舞蹈便是将线和形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之一。舞蹈是人体动态造型美的精华,科学、协调的舞蹈训练,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提高儿童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塑造完美的形体,矫正形体的缺陷。

舞蹈,是一项全身运动。在参与到舞蹈活动中时,孩子们的全身各部位都活动起来。这样一来,他们身体各部位的力量、柔韧性、控制力、稳定性、协调性、灵活性和耐力等都会得到提高。这样一种高级艺术化的强身健体运动,它对培养儿童身体素质和帮助儿童保持良好的形体气质的作用是非常显而易见的。

(三)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舞蹈和音乐像是一对双生儿,进入舞蹈的世界,你便是进入了舞蹈美和音乐美的国度。动人的音乐旋律、优美的舞姿形象在耳濡目染中让儿童在欣赏美的过程中去发现美、理解美、认知美、懂得美,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舞蹈作为美育的重要形式,对于培养和提高儿童的审美水平有很大的作用。而事实上,让儿童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学习到健康的知识技能、调整其身体素质、增强其意志力本身就是美的一种表现形式。舞蹈,作为一种最直观、最形象的育美教育,通过将美浸透入每个动作、表情、姿态,然后融合在一起,以华丽的形态美和丰富的情感美变现出来,让孩子们在更加生动、具体地感知到美的同时,为他们提供和构筑一个富于童心的审美欣赏与审美创造的空间。

一直以来,舞蹈就因其富有韵律的形体动作,饱满的情感抒发,能够更好的培养孩子的审美感觉而备受人们的青睐。很多舞蹈,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到特定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以及生活习俗的影子。

篇(2)

中图分类号:J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09-0163-01

近年来随着儿童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儿童的艺术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舞蹈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它是通过人体优美的动作造型、节奏和情节表达人们对生活中美的理想和愿望,有着丰富的感染力,深受儿童的喜爱。所以开展儿童舞蹈教育不仅具有良好的认识功能、娱乐功能,还有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智力的发展、情操的陶冶都有重要的作用,是对儿童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可以说对儿童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 儿童舞蹈教育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身心健康

在人的一生中,儿童时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在这个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进行儿童舞蹈的教学训练不但可以增强儿童身体体质,更可以发展儿童身体运动的机能。如在基本的舞蹈形体训练中,舞蹈的基本手位、脚位以及站姿、坐姿都可以纠正弯腰、驼背、抠胸等不良的体态特征,再如蹲、擦地、大踢腿、小跳等的训练,可以充分锻炼到儿童的手、脚、腕、腿及各个关节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再配合上优美动听的钢琴曲子,可以使儿童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动作上和音乐中,始终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更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

二、儿童舞蹈教育有助于提高儿童的智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儿童有着好动的天性,他们大多具有好奇、好动、爱跳、易幻想的特点,而儿童舞蹈非常符合这些特点。儿童在理解和表现动作的内涵上,往往是通过自己心灵的感悟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去表达的,这些是儿童创造性的开拓,所以舞蹈是产生丰富联想的有效渠道。

儿童舞蹈《东北娃》是具有浓郁的东北风格的舞蹈,舞蹈中有很多手绢花与脚下步伐动作的配合,特别是舞蹈音乐的中间有一段说唱的部分。在教授此部分时,我们让孩子自由发挥,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音乐内容做些带有表演色彩的动作,孩子们有的抛手绢,有的打闹,仿佛真正进入到音乐的情景里一样,在这种你争我抢的活跃气氛下,接下来教授的手绢技巧孩子们也非常快地掌握了。

《东北娃》的例子说明了通过手绢与步法的配合,可以促进身体的各个关节及各个部位的协调运动,使之动作优美、和谐。这些协调的动作可以促进儿童的大脑发育、有利于智力的发展。尤其在即兴部分孩子们通过自己对这个作品的感受、理解与体会,创造出了优美可爱的舞蹈动作,更能说明儿童舞蹈为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素质教育也更需要重视儿童的创造力的发展与培养。

三、 儿童舞蹈可以陶冶儿童的品德与性格

儿童性格的形成,受神经系统特点和生理条件的一些影响,但这种影响在性格形成中占很小的比重。开展儿童舞蹈活动,可以使儿童通过自己的动作、表情和音乐的律动,在活泼、轻松的环境中去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易使儿童形成开朗、热性、大方的性格。可以说儿童舞蹈是儿童良好性格养成的有效途径。

在一些儿童舞蹈的作品中,也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如儿童舞蹈《养猪姑娘》是通过舞蹈表现一群公社的小姑娘精心饲养小猪仔,与小伙伴们一起劳动,看着小猪仔一天一天长大变得强壮的场景。在舞蹈中许多队形的变换需要相互之间的配合与互动,通过对本舞蹈的学习让孩子们懂得了劳动与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以此来培养儿童团结友爱、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

四、儿童舞蹈有利于美育的教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实践证明,舞蹈、音乐、美术等课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是实现美育的重要途径。

在儿童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对舞蹈内容、形式、风格以及音乐的认识都是儿童接受美和发现美的一种体现。如藏族儿童舞蹈《我的家乡日噶则》的学习,孩子们在接受屈伸、颤膝、拖步等动作的同时也对民族的文化与审美有了一定的了解,再融入音乐和服装的点缀,让孩子们在这种美的意境中翩翩起舞,也更有利于孩子们认识美、发现美、掌握美和创作美。

在儿童时期,让儿童参加适宜的各种舞蹈教育、教学活动,不仅有利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而且可以促进儿童骨骼、肌肉的发展、心脏和呼吸器官的成熟。同时儿童舞蹈是培养儿童良好的性格品质、发展儿童的智力的重要途径,可以实现儿童思维、想象、创造性的拓展。另外儿童舞蹈对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审美能力、认知能力和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育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儿童心理健康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为儿童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条件,因此儿童舞蹈非常符合我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篇(3)

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30,2次/d加二甲双胍治疗方案是国外2型糖尿病(T2DM)初始胰岛素治疗的常用方案。格列酮类药物(TZDS)是非常有效的胰岛素增敏剂,本研究初步观察了预混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T2DM的疗效,并与联合TZDS的方案简要的进行了比较,借以探讨不同的预混胰岛素联合用药在T2DM治疗中的临床可行性和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72例尚未接受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选择范围为7%~12%,BMI范围为25.9~39.9,全部患者无酒精或者药物滥用史,肝肾功能正常,无心功能不全等心脏疾患,近期内未服用其他有可能干扰糖代谢的药物。72例患者分为两组, 37例采用诺和锐30+二甲双胍治疗(A组),35例采用诺和锐30+罗格列酮治疗(B组)。两组之间的基线特征、HbA1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相似。详见表1。

1.2 治疗方法 A组:诺和锐30(30%诺和锐加70%中效诺和锐)2次/d,加二甲双胍治疗。B组:诺和锐30加罗格列酮治疗。诺和锐30初始剂量为早、晚餐前0.1 μ/kg皮下注射,受试者根据血糖监测情况进行胰岛素剂量调整。二甲双胍和胰岛素治疗应当同时应用,剂量是早、晚餐前均为500 mg。二甲双胍剂量可以根据患者血糖控制的需要适时增加到2 g/d。罗格列酮2次/d,早、晚餐前口服2 mg。观察治疗8周后和基线的HbA1c平均差,以及治疗16周后的HbA1c平均差。对基线、治疗8周和研究结束时7个时间点血糖谱(3餐前和餐后120 min以及睡前的血糖值)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软件,分别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治疗16周后,两组HbA1c均较基线降低,降低绝对差值经方差分析无差别。试验结束时HbA1c的绝对值在两组亦无差别(图1)。A组中27.0%受试者HbA1c<7%,B组为28.6%。

与基线值相比,在16周的时候,对应的不同时间点的血糖值均明显降低。在研究结束的时候,B组与A组相比,早餐后和晚餐后血糖值更低(P<0.05)(图2)。基线时A组与B组相比,平均餐后血糖升高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2.5±1.9)mmol/L 和(2.0±1.8)mmol/L。在研究结束的时候,B组平均餐后血糖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A组,分别为(1.4±1.4)mmol/L和(2.2±1.8)mmol/L,P<0.05。研究中可以观察到,A组和B组空腹血糖降低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降低(2.6±0.24)mmol/L和(2.2±0.25)mmol/L。

3 讨论

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30是将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和精蛋白结合的该种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预混,单次注射既能够控制餐后高血糖和提供基础血糖水平,而餐后血糖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和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子[1]。在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的餐后血糖都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并且HbA1c达标患者在两组也都有相当的比例。诺和锐30联合二甲双胍和联合罗格列酮方案都显示出较好的整体血糖控制水平。二甲双胍作为基础治疗用药,降低血糖作用明显,兼顾疗效、费用和安全,推荐作为一线治疗药物并贯穿治疗全程[2]。本研究显示,二甲双胍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联合治疗疗效确实。

国外Raz等对罗格列酮分别联合格列苯脲和诺和锐30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显示罗格列酮联合诺和锐30降糖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是一个较好的二线治疗方案[3]。国内徐向进等对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T2DM的研究,也显示罗格列酮可以安全有效的同胰岛素联合使用[4]。但是罗格列酮的临床应用因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已经开始有争议[5],和胰岛素的联合应用也缺乏广泛深入的研究,而本研究表明二甲双胍有相当好的联合使用效果,显示预混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方案是适合国人T2DM较好的方案,可以在一些早期的T2DM患者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07.Diabetes Care,2007,30:S4-S41.

2 Scherwyn S,Richard S,Poul S,et al.Insulin 70/30 mix plus metformin versus triple oral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after failure of two oral drugs.Diabetes Care,2003,26(8):2238-2243.

篇(4)

同志在全国第四次少代会上指出:“少年时代是美好人生的开端,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良好的习惯.都在这里孕育养成”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要重视和关心少年儿童的素质教育,从整体上提高下一代的水平。

一、少年儿童的素质教育

其基本内涵是坚持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审美情趣、实践技能和身体、心理等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其核心是培养少年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素质教育还要求尊重少年儿童的个性,承认他们的兴趣和性向的多样性与素质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创造性教育活动,使每个少年儿童都能够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学习,从而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性潜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尤其是对少年儿童,加快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更是目下的当务之急。

少儿图书馆在提高少年儿童的素质教育方面,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能够发挥他人无法替代的作用。必须从少儿实际和少儿图书馆实际出发,科学地把握少儿主要特点,正确认识少儿素质教育的现状,是研究少儿图书馆和少儿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

二、少儿图书馆对于提高少年儿童素质教育的优势

1.少儿图书馆公益服务的优势。

少儿图书馆是公益服务性单位,凡是少年儿童只要按照图书馆的规定办理一定的手续或借书证,就可以免费成为该馆的读者。在这里,每一位读者都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没有名次之别。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在这里更进一步巩固知识、扩大视野;成绩普通的也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成为另一领域的佼佼者,甚至可以因为在另一领域的优秀促进学习的进步。在这里,每一位学生都是平等的,优秀的。少儿图书馆这样广大的开放性,平等性,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非常有利。

2.少儿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少年儿童的知识欲求。

这对于少年儿童素质教育来说,是首先所必须的。一般说来,每一个少儿图书馆都具有结构合理、比例适宜、内容丰富的藏书体系,能够为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广泛的知识营养。这个优势是一般教育单位所不可比拟的。在学校里,学生一学期只能面对那么几本书,虽然读好那几本书也十分必要,但从知识面的角度说,毕竟还是存在很大的局限的。更为重要的是,少儿图书馆有许多藏书比学校的课本更具有趣味性、可读性,图文并茂地把动物人格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把深奥的科学知识通俗化。 所有这些,都与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更加贴近,使之在轻松愉快中获得大量的知识,既开扩了知识视野,又陶冶了情操。

3.少儿图书馆具有良好的优雅的环境,这对于培养少年儿童的读书兴趣和自觉学习是十分有益的。

少儿图书馆不仅有丰富的少儿喜爱的优秀书籍,还拥有优良的环境和优良的服务。少儿图书馆从馆舍的建筑风格到馆内布置,都充分体现少年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特点。同时保持其端庄、宁静、优雅的本色。泰安市少儿图书馆屋舍舍俨然,馆周围花木葱郁、荫幽静谧、馆舍内整洁、活泼、明亮、舒适、宽敞,读者如云,且留连忘返。安静的环境,高度适宜的桌椅,浑厚的学习氛围,吸引了许多少年儿童假期带作业到少儿图书馆来完成。我馆从2005年开始在少儿馆阅览室腾出一块地方和部分桌椅,供孩子们做作业。实践证明,少年儿童在图书馆里既可以看书,又可以做作业;既可以讨论交流,又可以独立思考,并能认真完成假期作业。在图书馆做作业,家长放心,同时,也增强了少年儿童与图书馆的亲密感。

三、少儿图书馆对提高素质教育的作用

1.少儿图书馆重视阅读指导,这有利于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审美情操等方面的素质与能力。

少儿图书馆的小读者,求知欲强、好奇心重,但认识能力低。他们来到图书馆里,读什么书,往往只是兴趣使然,由于对自身的需要和读书的目的认识不清,盲目性很大。因此,对课外阅读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指导使儿童逐渐地掌握图书的检索、利用方法,进入到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良性循环,这对培养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说少年儿童来到图书馆,是到知识的海洋里航行,那么图书馆就应当担当起导航员的使命。

图书馆的阅读指导,是根据馆藏图书特点,在充分了解小读者不同年龄、不同个性心理特点的基础上,采取多层次的指导措施。对低幼儿童,采用耐心启发,循循善诱,逐渐培养对图书的阅读兴趣;对小学阶段的少儿,在补充他们课堂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其特长意识;对中学生,在引导他们阅读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书籍的同时,注重激发他们的成才意识。从多方面优化少儿的素质结构。

2.少儿图书馆可以帮助读者挖掘时间潜能,使他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与创造精神。

少年儿童平时功课繁重,课余时间、双休日、节假日是他们到图书馆“充电”的最佳时间。尤其是寒、暑假期,他们一身轻松,能够到图书馆比较从容、比较系统地读书。少儿图书馆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时间,加大对小读者们的阅读服务,发挥自己的独特的教育功能。一方面延长开放时间,提供更大的空间,更舒适的条件,吸引更多的少年儿童到图书馆来阅读学习,另一方面,认真制订假期少儿读书指导计划,指导小读者多读书,读好书。同时,精心组织各类读书夏令营、知识竞赛活动丰富小读者们的假期生活,充实他们多方面知识,并给他们的创造能力提供施展的天地。

3.少儿馆是学校教育的延伸。

篇(5)

一、培养以“兴趣”为核心的非智力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前提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除智力因素之外的一切心理因素,一般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品格等。它在学生学习的智力活动中起着定向、调节、维持、强化的作用,使智力因素不断发展,成为学习掌握知识的原动力的前提。实际上不少学生数学学不好,并非智力低下,而是非智力因素的不良影响所致。因此,要落实素质教育,培养非智力因素是前提。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耐心启发诱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知识价值观念和学习目的性,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通过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运用直观教学手段、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如设疑、布迷、创造悬念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榜样和名人故事来激励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积极引导、严格要求,磨炼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刻苦钻研、仔细审题、认直作业、检查验算等,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兴趣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正如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说:“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员对数学教材有内在的兴趣。”

二、培养以“思维力”为核心的智力素质,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

智力又称智能,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诸多方面。对数学学习来说,思维力是智力因素的核心,学生的智力素质以思维力最重要,数学是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智力水平的重要学科,因此,要落实素质教育,培养思维力是核心。首先要顺应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加强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中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和概括,训练学生由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要加强思维训练和数学语言的训练,启发引导学生在知识形成、巩固和运用过程中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思维方法的训练,让学生想得清楚、说得明白,条理清楚,逻辑性强。再次,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发表独立见解。要精心设计巧妙安排,给学生造成发挥能力的情境,使学生创造思维的萌芽得到健康发展。

三、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对学生进行素质的关键

注重学法的指导是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之一。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单靠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许多东西要靠自己去学习,这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因此,要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是关键。我的做法是:一要指导表述,优化“讲”的过程;二是要引导观察,优化“看”的过程;三要诱导思维,优化“想”的过程;四要鼓励质疑,优化“悟”的过程。

篇(6)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素质教育

Key words: the public library;children;quality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4-0271-02

0 引言

在我国,有着四亿左右的少年儿童,少年儿童作为现今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少儿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文化修养等综合素质,将决定我国人才的质量与未来社会发展水平。少年儿童图书馆作为公共图书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它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这些祖国的花朵。因此,更好的为少儿读者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少年儿童综合素质修养,成为公共图书馆所面对的根本问题。

1 素质教育在当今时展中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是指教育教学工作者,根据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要求,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充分的挖掘其潜能,最大限度地扩充其知识,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教育。国民素质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是未来国际竞争的重要基础。我国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也遇到了某些困扰着这种进程阻力,这固然有许多原因。但其中国民整体素质不够是重要的因素,因此提高全民的素质是现代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建设。总理在2007年2月27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讲话说到,“培养人才要从娃娃抓起,重视对中小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对少年儿童来讲,素质不能单指某种学识、某种技术、技能,而是少年儿童身心内在的品质因素,是他们的综合素质。

2 公共图书馆在少儿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现在社会,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主要从家庭、学校、社会等途径获得教育和新知识。这个时期的少年儿童,在家庭教育中,因为他们成长环境的不同,使少儿在不经意间就会养成一些看似很小但影响深远的坏习惯;在学校教育中,少年儿童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中,缺乏自觉性和自制力,而且老师教的知识都是教材上的,只能靠死记硬背来完成,虽然可以满足他们考试升学的需要,但是无法养成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而在少儿图书馆这个公共场所里,是人人平等的,只能靠少年儿童自己动手来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性的阅读和学习各种书刊读物,培养少年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这样的阅读和学习能够学到学校教材中所没有的知识,帮助他们扩大知识面,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并且通过阅读健康有益的书刊读物,还可以提高少年儿童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基础。

3 改善公共图书馆软硬条件更好的为少年儿童素质教育做出服务

3.1 优秀的环境和丰富的馆藏是公共图书馆为少年儿童读者服务的物质基础 公共图书馆作为开放性的阅读、学习、活动场所,应有与所在城市人口水平相适宜的场地,这样在满足了少年儿童在馆时的学习、活动需求的同时,还能举行一些针对少年儿童的大型的集中活动。公共图书馆还要在环境方面下工夫,注重阅读环境的建设和优化,从馆舍的布局、装修、装饰,到书架的陈列、推荐图书的摆放、公告栏的布置、环境色彩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进行室内环境美化,创设良好的辅助阅读情境,为少年儿童营造出轻松和谐的阅读氛围,使少儿喜欢并且愿意到馆里来阅读学习。

在馆藏方面,公共图书馆要根据少儿读者不同年龄段的借阅需求来采购馆藏,还要兼顾那些为少年儿童服务的读者的层面,如教师、家长和少儿工作者的阅读需求,为幼儿和上小学的读者采购的书刊读物偏重益智性、趣味性的画册、注音读物等,为中高学的读者和家长、老师等采购偏重科学、偏重知识的读物,使馆藏文献在普及型、资料型等各类型书刊读物在馆藏中有良好的比例并且随时做出适当的调整,以少儿读者的需求和特色化馆藏建设为导向,将不同学科、不同载体文献针对不同读者层面来合理、科学的配置,作到量多面广,使少年儿童通过阅读开阔视野,训练思维,增长知识,为开展阅读指导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满足少年儿童的需求做出最大限度的努力。

3.2 高素质的馆员队伍是公共图书馆为少儿素质教育服务的保障 加强公共图书馆馆员的队伍建设,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是发挥少儿图书馆在少年儿童素质教育中重要作用的保障。一个优秀的少儿图书馆馆员,首先,要热爱图书馆事业,更要热爱少年儿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优秀的文化修养,在工作中既要有图书馆员所需要的读者至上、服务第一、一切为了读者的服务理念,还要有教师的无私奉献、耐心教导少年儿童知识的高尚情操。其次,不仅要具有图书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还要懂得少年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和管理能力,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结合少儿的兴趣爱好,采取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为少儿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使小读者喜欢图书馆,愿意到图书馆来阅读学习。因此,少儿图书馆馆员必须以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自我修养、熟练地工作技能、热情礼貌的服务态度,服务于读者,使整体馆员队伍形象更富有魅力。

3.3 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使公共图书馆成为少年儿童素质教育基地 公共图书馆应努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社会资源,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积极开展少年儿童活动工作。以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经常开展各种各样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多彩的少儿读书活动,把少儿兴趣和读书活动巧妙结合起来,使活动主题鲜明、形象生动。以举办内容丰富的读书活动作为推广儿童阅读学习的重要形式,将各类儿童读书学习活动统一到儿童素质教育服务的旗帜下,使儿童活动常规化、系列化、规模化,营造更大的社会影响,积极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图书馆意识、利用公共资源意识。并且做好活动的策划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才能使活动获得圆满成功。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吸引他们到图书馆,让图书馆成为少年儿童文献信息中心、信息素养的培训中心和健康的课外活动基地,成为重要的思想品德和科学文化综合素质教育基地。

3.4 延伸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对象,更广泛的提高少年儿童素质教育水平 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图书馆服务对象不能满足于到馆阅读的读者,而应放眼于整个社会,深层挖掘潜在读者,延伸服务领域,为少年儿童提供全方位的直接或间接服务。建立农村少儿图书馆分馆,在规模较大的社区、街道或读者较为集中的学校建立图书流通站,定期送书上门;对行动不便的残疾读者,通过妇联、残联、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同他们取得联系,组织人员为他们送书到户,有针对性的提供特殊服务;对于失足青少年可定期到少管所,开展读书活动,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真情与关爱。

总之,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少年儿童综合素质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更需要从提高少年儿童的整体综合素质做起。公共图书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部门,是学生的知识宝库,给学生提供信息资源、精神粮食。因此,在提高少儿的素质教育中,图书馆作为为未成年人服务的社会教育服务机构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篇(7)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综合能力、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的培养要从少儿抓起,图书馆作为青少年接受社会教育的重要阵地,应该在少儿的素质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公共图书馆在少儿素质教育中的必要性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素质教育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方法的改革,而且涉及教师素质、教材课程、教育评估、招生制度等问题,同样也涉及到图书馆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问题。

(一)少儿教育模式转变的需要

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最根本的问题是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正确对待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

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少年儿童综合素质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更需要从提高少年儿童的整体综合素质做起。公共图书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部门,是学生的知识宝库,给学生提供信息资源、精神粮食。因此,在提高少儿的素质教育中,图书馆作为为未成年人服务的社会教育服务机构责无旁贷。

(二)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

公共图书馆的宗旨就是通过向公民提供各种形式的知识信息与文化服务,来满足社会人群在终身教育、自主决策、文化发展和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公共图书馆作为重要的社会文化教育和学术机构必须为少儿的素质教育服务,才能使其有所作为、有所发展。

同时,读者是图书馆存在的先决条件,公共图书馆要生存、要发展必须赢得更多的读者。从服务对象角度来说,少儿是图书馆的重要服务群体,目前,在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3.67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8%,应该说,少儿读者更需要、更渴望获取知识与信息,享受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所以,在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图书馆必须充分发挥发挥“以书育人”的社会教育和服务职能。

二 公共图书馆为少儿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行教育体制的限制

现在的少年儿童还没有能够真正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学生从小就面临着学习负担太重的问题,为了应付考试,他们只能整天围着教科书转,不敢花时间去阅读与考试关系较远的课外书。

近年来,我国的文化事业发展迅猛,文化市场相当活跃,电影、电视、游戏机、多媒体电脑等,各种各样的文化娱乐方式,对青少年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图书馆不再是学生课余活动留恋的地方。

(二)公共图书馆少儿图书的藏书贫乏,收藏质量不高

公共图书馆的经费投入和馆藏结构决定图书馆的服务功能。由于公共图书馆的少儿馆藏未能受到足够的重视,大多数图书馆少儿图书的藏书贫乏。此外,图书馆的藏书质量不高,图书的复本过多。有的图书内容过时,例如中学用的教材大多数已经改版,但相当的图书馆仍然把旧教材的相关资料用于流通,没有及时剔旧。

(三)公共图书馆对少儿的服务手段落后,方式单一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束缚,目前多数图书馆对少儿仍采用闭架借阅方式,少儿不能直接接触到图书资料,图书返退率高,馆藏得不到充分利用,从而造成图书馆利用率低,拒借率高的局面。服务的方式更是单一,除了阅览室,极少开展其它的服务项目。

(四)图书馆少儿读者的服务工作人员配备不足

少儿读者的服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强的工作,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从事此项服务。现时大多数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都未受过少儿读者的专业培训,给服务质量的提高带来困难。

三、创新图书馆的服务,提高少儿读者的素质

图书馆要创新服务方式,把图书馆中丰富的、充满儿童情趣的藏书,变成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让他们自主地选择自己喜爱的儿童书籍;通过优美、安静、整洁的阅读环境和周到细致的服务,从细微处营造出一种符合青少年儿童生理心理特征的阅读氛围,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好奇心,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到馆阅读图书。

(一)开发素质教育的学习资源

开展素质教育,学习资源很重要。图书馆的素质教育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面向全社会的少年儿童,具有广泛受众的特点,开发学习资源有利于素质教育在全社会普及和推广,有利于引导少年儿童素质的自我建构。

现代社会的学习资源包括文字、音频、视频乃至多媒体资源等,图书馆应根据少儿读者的年龄特点,搜集、编写、设计、制作各种载体、面向不同目标的学习资源。例如,编写贴近少年儿童认知水平、生动有趣、内容扼要、清晰明了的图书馆基础知识小册子;编制利用广播、电视播放,直观可视的图书馆利用教育节目;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展信息检索教育等。通过纸质媒介的传递方便性,广播、电视的直观性,计算机的互动性和生动的实验模拟,有趣的游戏探索等。

(二)加强加强阅读指导,培养少儿读者的阅读兴趣

培养阅读兴趣是一种启发式的素质教育。兴趣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成形于阅读过程之中,并需要不断的强化和积累。

阅读指导是图书馆发挥素质教育职能,培养少儿读者阅读兴趣的又一项重要工作,在阅读指导中既要注意少儿读者的学习倾向,又要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习的能力,并在需要时能灵活运用。有计划、有目的、有实效地为他们进行阅读指导,引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

(三)创造良好环境,开展读书活动

素质形成需要依靠良好的环境熏陶。所以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不可忽视的环节。图书馆外部环境主要指馆舍、馆貌。如:室内要整洁、优雅,布置要催人奋进,书刊排列要整齐,发挥隐性教育的功能。开辟宣传橱窗、读者园地等,发挥显性教育的功能。

开展丰富多采的读书活动,能使少儿从优秀的课外读物中吸取营养,使之得到情感的净化,精神的升华,也是对他们学习态度、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考核

(四)根据少儿的阅读特点,针对性地丰富馆藏

少儿读者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半独立半依赖、自觉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在这个阶段的读者,开始具有阅读通俗读物的能力,他们关心课外阅读,注意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不仅喜欢阅读文艺读物,而且喜爱阅读科普读物,也开始关心国家大事,逐步爱读报刊上通俗易懂、能增长知识富有风趣的文章。所以,图书馆应针对这些特点进行采购图书。

(五)提高人员专业素质,开展多种多样的服务

篇(8)

1.1对象

选择我院2007级自愿参加爱心帮扶活动报名的护生120名为研究对象,年龄19~22岁,其中女生105名,男生15名,独生子女109名,非独生子女11名。爱心义工帮扶素质教育活动地点选择在贵州省遵义市儿童福利院,该院有孤、残障少年儿童74名,年龄6个月~14周岁。

1.2方法

1.2.1分组

将120名护生随机分为20个组,每组6人,设组长一名,每组配一名临床护理老师作辅导员,负责护生在爱心教育实践活动期间的问题解答和操作技术指导。20组护生及辅导员进行循环,教育活动周期一年。

1.2.2活动安排

1.2.2.1第一阶段

在我院师生中作素质教育活动动员;征求试验单位领导支持和认可;统一思想和认识;制定活动方案和实施计划;对学生实行编组搭配,确定辅导老师名单,并对辅导员老师进行集中培训。

1.2.2.2第二阶段

按计划每组每周六前往贵州省遵义市儿童福利院开展爱心义工志愿者活动。期间,征求福利院领导和护理员的意见,每组实行交接班制度,最大限度保证活动的有效性,让孤残儿童得到关爱的同时,又让护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护理知识和实践技能,锻炼自己,增强爱心。

1.2.2.3第三阶段

活动结束后,对参加活动的护生统一发放问卷调查表,由学生填写对活动的收获,了解职业爱心素质教育的教学效果,并进行座谈、评价及分析。

1.2.3活动内容

根据护生开设的课程特点结合儿童福利院的具体情况,职业爱心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1)生活护理:包括指导护理员如何配制配方奶粉;做好生活区、饮食区、娱乐区的卫生消毒工作;宣教一些卫生常识,避免交叉感染;对孤残儿童进行个人卫生宣教,帮助剪指甲、洗头、洗澡、更衣等;并教会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丢垃圾,不乱吃东西;(2)心理护理:针对福利院特殊儿童制定心理护理计划,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多讲励志的感人事迹,给他们读书、读报,让他们体会到志愿者的关爱不单是同情和怜悯,而是让他们真正感到心中温暖,让一些自闭的残障儿童重新找回做人的尊严,在今后走入社会也能像正常人一样实现自我价值;(3)环境护理:把护理专业知识运用到服务活动中去,帮助他们清扫院区及生活区,分类放置物品,指导福利院护理员掌握清洁区、污染区的划分。教会他们训练智障儿童大、小便的方法;教会护理员掌握调节室内温、湿度的方法,了解定开窗通风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4)康复训练:每组派一名掌握一定康复训练技能的辅导员随同,帮助一些脑瘫后遗症患儿进行康复训练,并指导护理员学会使用康复训练器材;(5)文体活动:每小组组织一次文体活动。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并体会“快乐”的意义。通过开展各种小游戏奖励积极主动的孩子,让他们明白劳动可以收获成果,收获快乐。

1.2.4活动总结

小组每次活动结束后,各组组长组织参加义工帮扶活动的护生进行讨论,书写心得体会及小组工作汇报交辅导员老师。总结自己对爱心义工活动的认识、感受与体会,并提出好的建议交下一组实施,真正把护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2结果

发放问卷调查表120份,收回12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并采用Excel2000建立数据库,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结果(表1)。

3讨论

篇(9)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教师主导作用的着眼点首先要落实到学生主动学习上,使他们在活动中充分显示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改变过去教师只是为完成教材而“上课”,忽视幼儿主体地位的做法。素质教育不仅要求教师从重教材转变为重教育对象,还要认识到幼儿也是一个独立能动的主体,是一个发展中的人,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善于挖掘幼儿的潜能,不失时机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引导幼儿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是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

其次,素质教育的目的使学生成为身体健康、能力全面、个性鲜明、品德高尚、意志坚强,自立、自尊、自信、自主等健康人格特征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教师应准确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扮演好一个支持者、合作者、引领者的角色,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去主动体验、发现、探究、创造、思考问题,并在此过程中获得做事、做人、学习、分享等诸多知识和道理,这样才能使幼儿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综合素质得以全面的发展。

二、转变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l、转变教育观念

在大教育观方面,教师要认识到幼儿教育是一项涉及到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的系统工程,只有调动三方面力量,形成牢固的“金三角”同步调、同方向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才能全面的、积极的促进幼儿的发展。

在儿童观方面,教师必须学会怎样去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合理要求乃至细微的情感需要,尊重每个儿童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作用,相信每个儿童都有很大的自我发展潜力。

在课程观方面,不能单一的认为幼儿园课程只局限于语言、常识、计算、美术等内容,其实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活动环节(如游戏、劳动、科学、艺术、阅读)、周围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社会资源等都是幼儿园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课程,把握和利用好这些资源,就能将知识的传授与情感、智商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融于一体。

2、制定教育目标

素质教育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其目标是群体和个体发展目标的统一。这要求我们首先应当确立群体基本素质的培养目标,细致关注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从而确定不同的个体目标,这样一来,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发展的规程精神就会在幼儿发展目标上得到了落实。

3、更新教学内容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传授知识,还要加入培养幼儿的责任感、群体意识、正义感、自信、诚实、乐观等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素质教育内容的制定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强调全面性、基础性。凡是做人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素养和能力,在教育内容上都要有要求。

(2)注意幼儿周围的自然和社会生活的事物和现象。把孩子引向生活,使学习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3)明确幼儿应掌握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幼儿能力的具体要求,使幼儿不仅学会、而且会学,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删减陈旧、繁琐的教育内容,吸收现代信息(包括新知识、新方法、新概念),扩宽幼儿的视野。

4、改变教学环境

以往我们把受教育环境只局限幼儿园的活动室和每天的一两节课上。但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已经逐步摆脱了旧的束缚,把幼儿园生活的一切空间都当作幼儿受教育的环境。它包含了室内的环境、室外环境、幼儿园环境、家庭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因此,在大课程、大教育观的指导下,教师还要最大限度的挖掘、利用蕴藏在大环境中的教育资源,积极创设与幼儿教育相适应的环境,变自发、偶然的环境为教学环境。

5、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目前,正规的教育活动仍然是素质教育的主要教育活动形式之一。幼儿能否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全面素质培养,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变以往“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是教改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启发”式教学思想指导下,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去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激活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动脑、动手、动口,让幼儿通过自身努力,探索问题,解决疑难,发展自身内在能力,使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和激情,从而达到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因此,树立“启发”指导思想,方能驾驭各种具体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另外,在组织形式上,素质教育破除了长期沿袭下来的室内正规化全班集体上课这种单一的学科教学模式,灵活采用了多种有效的活动组织形式。我园主要有以几种活动形式:从幼儿参与规模讲,有全班活动、分组活动、个别活动;从参与活动的对象讲,有师幼互动活动,有教师、家长、幼儿三方参与的活动;从活动地点讲,有室内的也有户外的,有幼儿园内的也有大自然的、大社会的;从教师指导类型讲,有教师显型指导下的幼儿活动,也有在教师隐型指导下的幼儿个别、自主的活动。丰富多变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使教师教的轻松,孩子学得主动、愉快。

6、改进教育活动过程

传统的教育活动过程仅指由程序化了的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构成的小过程。素质教育则逐渐摒弃对教育活动过程中的片面认识和习惯做法而提倡教育活动的大过程。这个大过程不仅包含教师和幼儿面对面进行的小过程,而且还包含正规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让幼儿独立完成的、家长配合完成的、教师指导下完成的一些精神物质准备工作),也包括活动后的各种内容、形式的延伸活动,如此纵向环环相扣、横相面面相关的大过程。大过程的确立,不仅是传统活动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更反映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简而言之,素质教育就是打破了教师以往只重结果而忽略幼儿怎样学习、怎样获得知识的过程,它强调教师要注意观察,研究每个孩子在活动过程中显示出的实际能力和水平,指导他们在与周围的事、物交互作用中通过身心多方面的活动各方面素质都得到锻炼和培养。因此,科学设计、认真地对待大过程中的每一个活动环节,必然会促进幼儿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同步发展,发挥同一教育大过程的多种教育功能。

三、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

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保障,为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首先必须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自身素质。

1、提高幼儿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教给孩子生活与处事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培养幼儿做人的素质。教师的举止、言行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常常比课堂教育的作用大,他们对待工作、同事、家长及幼儿所体现出来的良好好道德修养,将会在幼儿思想品德素质养成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是提高教师思想品德素质的首要工程。

2、提高文化专业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使全民族的素质不断提高,教师就要不断的充电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紧跟时代步伐。通过文化专业知识和学历的不断自我完善,扩充知识面,提高理解事物或分析问题的能力,

篇(10)

二、自然主义教育的内涵

(一)自然主义教育的演进中西方都有自己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在各自不同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认识和主张,并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萌芽于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基于夸美纽斯,集大成于卢梭,发展于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第斯多惠,完善于杜威。我国自然主义教育萌芽于春秋末年老庄“道法自然”,行“无为”、“不言”之教的自然主义思想;形成于魏晋玄学“崇尚自然、尊重个性”,“行不言之教”的教育思想;演变为柳宗元、王守仁、龚自珍等人反对灌输教育和扼杀儿童个性,注重因材施教和寓教于乐,提出“顺天致性”的“园丁说”;近代我国自然主义教育近代与西方自然主义教育融合,提出“尚自然、展个性”的主张,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推向巅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和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都是中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碰撞的结晶。

(二)自然主义教育的内涵从自然主义教育的演进来看,自然主义教育的“自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含义:第一,是指大自然;第二,是指人的天性和本能;第三,是指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自然。自然主义教育的基本思想是:儿童天性与生俱来,有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天性自然是教育的基础,教育要依从儿童的天性;大自然和历史文化自然是儿童天性成长的环境,要为儿童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教育,使儿童主动、自由、幸福的发展天性。自然主义教育的实质内涵主要包括:1.适应儿童天性、以儿童为中心自然主义教育者,都主张儿童的天性是自然进化的结果,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教育不能束缚儿童的天性,而要顺应儿童的天性,以儿童为中心提供适宜的教育。“自然的或天赋的能力,提供一切教育中的起发动作用和限制作用的力量。”卢梭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夸美纽斯说“我们所理解的天性一词……是指我们初始的原本的状态,我们必须回到那种状态,如同回到起点一样。”他认为儿童与生俱来拥有“学问、德行和虔信的种子”,种子蕴含了树木生长的一切依据。蒙台梭利指出儿童的“生长是由于内在生命潜力的发展,使生命力量呈现出来,他的生命力就是按照遗传确定的生物学的规律发展起来的。”自然主义教育尊重儿童期的独特地位和价值,把童年看作人生最重要的时期,认为儿童不同于成人,应该把孩子当做孩子,不要把儿童强拉入“成人世界”。“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熟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卢梭把教育分为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认为人的教育是我们真正可以控制的、事物的教育可部分控制、自然的教育无法控制,可控的教育要遵从不可控的教育,所以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要依从于自然的教育,教育应遵从“自然”的道路、按照儿童本性顺序展开。夸美纽斯认为,教师应以儿童为中心,顺应儿童的天性,认为教师是自然的仆人,而不是自然的主人,教师的主要使命是培植,而不是改变。2.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自然主义教育主张顺天致性充分挖掘儿童的潜能,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蒙台梭利认为“儿童身上除了创造本身和使自己变得完美的最重要冲力外,一定还存在着另一种目的,即一种为了联合所有的力量而必须和谐地完成某种任务的责任。”陈鹤琴则提出“五指活动课程”,认为“五指(健康、社会、科学、语文、艺术)”是长在儿童的“手掌(生活)”上的,五个手指长短粗细并不一致,它们各有自己的作用,和谐的促进儿童的全面生长。3.尊重儿童个性差异自然主义教育崇尚个性的自然发展,认为“自然在形成的过程中从一般开始,结束于特殊。,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清朝的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以梅喻人”,反对人为地“一致”,抨击病态教育对人个性的扼杀;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和卢梭等都提倡按不同年龄的差异进行分阶段教育;蒙台梭利和杜威提出教育的敏感期,维果斯基提出教育的“关键期”,都认为人的不同心理和行为在不同阶段具有发展的变异性。第斯多惠更是指出“在人的教育中,一般地说,一切都取决于不违反人的本性;个别地说,一切都应当适应每个人的个别特征。”4.适应大自然和历史文化自然自然主义教育者,在对自然的认识上经历了从客观的自然环境到人的天性自然再到人类社会历史文化自然的转变过程。夸美纽斯非常注重客观自然环境和规律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提出“人事若不模仿自然,就一事无成。”[p.93]陈鹤琴则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课程观。第斯多惠则提出“文化适应性原则”,指出在教育中必须注意受教育者所生活或将来生活的时空条件,即要注意儿童所生活的全部现代文化特别是祖国的文化,同时还认为文化适应与自然适应越一致,则生活就越崇高、越美好、越淳朴。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天生具有一种“吸收”文化的能力,维果斯基更是提出了“社会文化历史理论”,注重社会历史文化自然对儿童发展的决定性影响。

三、学前儿童素质教育与自然主义教育的和合

(一)教育目的的和合: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自然主义教育认为“生长或者发展着的生长,不仅指身体的生长,而且指智力和道德的生长。”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并把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与个性充分发展融合为一体。学前儿童素质教育也是以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和谐发展儿童为目的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明确提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二)儿童观的和合:尊重儿童的天性,以儿童为中心《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指南》指明其目的是“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纲要》和《指南》都指出,学前儿童素质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和年龄差异,因材施教,其实质就是对儿童天性的尊重,其儿童观必然是“以儿童为中心”,并要求教师要研究、了解、遵从儿童的天性,施以适宜的教育,这也是自然主义教育的儿童观。杜威、陈鹤琴等教育家就认为高质量的教育必须从研究儿童心理开始,要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天赋能力进行教育,使教育符合儿童的兴趣和水平。

上一篇: 统计学内容 下一篇: 如何发展公有制经济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