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小知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27 15:09:5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心理健康的小知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心理健康的小知识

篇(1)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是当前职校教育中刻不容缓的一项任务。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是保障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长期、有效开展的先决条件。然而,现阶段,相当多的职校只注重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往往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所以大部分职校存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缺乏、心理辅导经验缺乏及理论水平不高等多种问题。

一、加强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建设的必要性

中考的分流在客观上造成职业学校学生素质低下,成绩较差的学生中考后的升学去向多数是职校,导致很多职校生认为自己没有前途,产生自暴自弃的情绪,一部分职校生存在个性压抑、逆反心理、闭锁心理等不良心理因素,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职业学校学生与大多数高中生相比,缺少升学压力,学习负担轻、空闲时间多,一旦学校疏于管教,他们就会将剩余精力发泄到不健康活动之中,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与普通高校生相比,职校生在生理上、心理上都不成熟,来自家庭、社会的各种歧视容易让职校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随着网络的日益发达,社会娱乐场所、低级趣味的网站充斥各处,许多涉世未深的职校生沉湎其中,荒废学业,逐渐走向堕落犯罪之路。

犯罪是一种异常逆的行为,犯罪的发生一定程度地与心理障碍、人格障碍有密切关联。近年来,从各类报道中得知,在读职校生的违法犯罪事件逐年增加,尤其是聚众斗殴、抢劫等犯罪案件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大,不仅直接危害公私财产的安全和社会安定,而且严重损害职业技术教育的长远发展和声誉,同时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造成极大的摧残,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社会问题,必须引起职业学校的高度重视。

因此,加强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建设已经成为当前职业学校教育中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二、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基本情况

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就是在学校中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教师。目前,制约职校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缺少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

1.兼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为主,专职较少。

目前有些职校的心理健康教师数为零,有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的为数不多,绝大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都是由学生工作人员和班主任完成。

2.教师队伍缺乏心理学学科背景。

职校绝大多数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尤其是专业课老师缺乏心理学甚至是教育学学科背景。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是一门专业性、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的教育方法和技术,因此对从业者的理论水平、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要求都非常高。而教师队伍中很少有系统学习过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等课程的。目前职校的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尤其是兼职教师还缺乏最起码的心理咨询职业素养。以笔者所在的中医药学校为例,专业课例如药学、护理学、药物分析等教师几乎没有毕业自教育学专业的,而这些教师中有部分是班主任或是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三、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学校重视度低。

尽管在教育方针上从教育政策的角度,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重视,但在具体落实上并非如此。对一些职业学校而言,因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办学的功利性较强,在专业设置、招生政策、教师配置和教育方法等多方面都带有较强的盈利目的。多数职校重技能轻管理,因此在教师的招聘、培养及薪资等多方面都向专业课教师倾斜。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无论是职业发展还是进修培训的机会都相当少,兼职教师的机会更少。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条件普遍较差,常常缺乏必要的场所、设施及经费,制约了教师队伍的成长与发展。

2.心理健康教师自身的定位较低。

职校生在大多数人的心中就是“差生”,无论是学习、纪律还是品德方面都是难以调教好的“问题学生”,因此,愿意到职校担任专职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较少,兼职的老师也是迫于学校或是职称等原因勉强为之,有信心真正做好这项工作的更是少之又少。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工作的考评也难以形成一定标准,所以在工作中难免流于形式。

四、解决高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存在问题的方法

1.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支持、管理、监督力度。

政府部门要从根本上重视高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在人力、财力、物力等多方面给予帮助,解决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编制难、薪资福利低的问题。学校配备必要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其编制由学校总编制统筹解决。[1]这样能够吸纳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素养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加入高职校的队伍。

2.学校要加强重视度。

(1)职校要从根本上转变重技能轻管理的办学思想,在“进修就是福利”的形势下,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提供与专业课老师同样的进修、提高的机会。学校能够为他们提供较好的福利待遇和发展平台,这样能够使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有志于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通过培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会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

(2)学校通过各种管理、激励措施调动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的积极性。对工作突出的教师,授予荣誉称号,并获得相应的物质奖励。工作不积极、不负责、不能主动提高自身素养的取消其心理健康教育资格。

(3)提高学校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让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从身边的学生和同事那里感受到自身工作的意义。

(4)学校要保证足够数量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这样才能切实解决咨询人员与学生比例严重失调的矛盾。

3.教师要主动提高自身素质。

(1)职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首先要正确地面对自我、认识自我,积极地面对生活,处理好个人情绪。

(2)要用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学生的心理问题排忧解难,不能因为他们在初中时就是“问题学生”而冷眼相看,头脑中更不能有职校生就没有什么大的前途这种错误观念,放任对职校生的教育,任由他们自生自灭。要通过自身师德修养和健康的人格来影响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矫治,及时消除他们的情绪障碍、行为障碍。

(3)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与专业技能,加强学习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技巧,积累经验,更好地解决同学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坚决履行岗位职责,坚信付出就有回报,助人就是助己,以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篇(2)

【中图分类号】 R 395.6 G 443 G 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7-0802-03

Impact of Occupational Burnout and Mental Health 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ir Students/ZHU Shu, DONG Li-ping, DU Rui-hong, et al. Medical Department of Northchina University, Jilin(132013), Jili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teachers' occupational burnout and mental health on mental health of their students in the schools in Jilin area,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First, questionnaires about teacher's occupational burnout and 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 were conducted among 1 192 teachers in 19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Jilin area. Totally 81 Teachers whose occupational burnout and mental health were lower than the norm level and 64 higher than the norm were sampled randomly, and then 3 346 students charged by twogroups of teachers in the classes of 16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mong the schools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with mental health test (MHT). Results Mental health of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was better than th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he class-master's occupational burnout and mental health were at a low level, which led boy's loneliness, girls's phobia, pupils' learning anxiety and phobia,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ersonal anxiety and phobia.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them. Conclusion Teacher's occupational burnout and mental health has influence on secondary and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Key words】 Occupations; Fatigue; Mental health; Comparative study; Student health services

教师的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一直受到关注[1]。为针对性开展学生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靠的依据,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笔者于2009年对吉林地区19所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职业枯竭问卷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对吉林地区19所中小学校共1 192名教师进行调查,检测出存在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的班主任81人,随机抽取32人;无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常模的班主任64人,随机抽取30人;然后对62名班主任所教班级的3 346名学生,采用中小学用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得到有效问卷2 982份,有效率为89.12%。其中男生1 554名,女生1 428名;小学生1 396名,中学生1 586名。存在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的32名班主任所教的小学生761名,中学生515名;无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常模的30名班主任所教的小学生635名,中学生1 071名。

1.2 方法

1.2.1 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量表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 采用王芳、许燕提供的中国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量表[1],分别筛选出无职业枯竭和存在职业枯竭的班主任。并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2],分别筛选出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常模和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的班主任。然后在19所中小学校进行随机抽样。

1.2.2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采用中小学生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进行测量。《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是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根据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修订而成的,可用于综合检测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该量表有8个内容量表和1个效度量表(即测谎量表)。8个内容量表分别是:学习焦虑(A)、对人焦虑(B)、孤独倾向(C)、自责倾向(D)、过敏倾向(E)、身体症状(F)、恐怖倾向(G)、冲动倾向(H)。内容量表总分反应个体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同时各分量表统计结果,可诊断个体在某一方面的心理问题倾向与严重程度,得分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差[3]。

1.3 数据收集与整理 应用Foxpro程序建库录入数据、筛选数据;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 表1结果显示,心理健康者2 676人,占有效问卷的89.74%。其中中学生1 460人,占92.06%;小学生1 216人,占87.11%。男生1 394人,占89.70%;女生1 282人,占89.78%。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小学生(χ2=19.752,P

2.2 教师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2.1 不同性别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表2结果显示,小学班主任有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可使男生的孤独倾向和女生的恐怖倾向有统计学意义(P

2.2.2 不同性别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表3结果显示,中学班主任有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可使男生的孤独倾向和女生的对人焦虑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2.3 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表4结果显示,班主任有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可使小学生的学习焦虑、孤独倾向和恐怖倾向有统计学意义,中学生的对人焦虑和孤独倾向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现况 在所调查的中小学生中有心理健康的占89.74%,有心理问题的占8.92%,有心理障碍的占1.34%。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小学生。叶苑[4]的研究显示,城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正常的有82.7%,有心理问题倾向的有14.8%,心理问题较严重的有2.5%。说明吉林地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3.2 教师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教师有无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高低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一直受到关注。研究结果表明,吉林地区教师有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小学班主任有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可使男生的孤独倾向和女生的恐怖倾向有统计学意义。中学班主任有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可使男生的孤独倾向和女生的对人焦虑有统计学意义。中小学班主任有职业枯竭及心理健康水平低,对男生的孤独倾向有影响,说明班主任的不良情绪情感、认知、行为导致男生孤独、抑郁,人际关系不良,表现为退缩、自我评价较低、受同伴欢迎的程度较低。小学女生的恐怖倾向较明显,说明班主任的不良情绪情感、认知、行为使本来就胆小的女生更害怕教师,进一步泛化害怕所有的“权威”,导致恐惧心理,控制点不适宜,表现为退缩、问题行为、面对困难无法应对。而中学女生的对人焦虑明显,说明女生人际交往障碍,表现为退缩、怯懦、依赖性强、自卑感强,在他人面前常感不安、焦虑、不善表达,在人际关系上容易产生焦虑。

班主任有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可使小学生的学习焦虑、孤独倾向和恐怖倾向有统计学意义,中学生的对人焦虑和孤独倾向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小学班主任的不良情绪情感、认知、行为使小学生易产生情感障碍,学习中遇到困难不敢向教师请教,也不知如何处理此类问题,导致学习焦虑;教师情感枯竭,可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减少,进一步影响到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使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产生退缩,表现为孤独、自我封闭。另外,由于吉林地区小学班主任的带班时间长,一般是3~6 a,这使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较长,而小学又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较大。而中学班主任的不良情绪情感、认知、行为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方面,中学阶段恰是学生的青春期,此时的自我意识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心理是否健康往往在人际关系中得到反映;人际关系中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害羞、胆怯、自卑、嫉妒和闭锁心理。

研究结果显示,教师有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恐怖倾向等方面。这说明教师有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对学生的情绪情感、人际关系、学习成绩、自信心方面有影响。因此,应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以便对其学生的心理健康给予积极的影响。主要应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入手,如政策支持、社会舆论、家长的理解、学校定期开展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健康讲座及必要的个体心理咨询等活动,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 参考文献

[1] 王芳,许燕.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心理学报,2004,36(5):568-574.

[2]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

篇(3)

作者简介:向凯(1975-),男,广西南宁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党喜灵(1981-),女,河南商丘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研究实践”(编号:2010C250);2011广西高校安全稳定立项研究课题“新职教园区学生心理安全问题预防与应对机制研究”(编号:2011B32)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818(2012)05-0060-02

近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国各地的发展势头迅猛无比,各级各类学校及广大教师开展心理教育的热情空前高涨。由于我国学校心理教育起步较晚,随着这项工作日渐深入的发展,理论与实践方面出现的失误越来越多,所面临的困难、困惑也越来越突出[1]。作为心理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追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实状况如何?其实效性又如何?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特性认识不清

随着“刘海洋案件”和“马加爵案件”留给社会和教育工作者以及家庭许多启示,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断加强。但是,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特性认识不清,存在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倾向。特别是在一些工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不少老师、同学偏执的认为,走进心理咨询室就是有心理疾病,忽视大多数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发展性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重诊治、轻预防的倾向。

(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匮乏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着人手严重不足,专业化程度偏低的现象。笔者了解到广西高校以及区外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专职老师一般是2-3名。一项对全国12.6万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其中20.3%的大学生有心理问题,90%以上的大学生希望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而师资队伍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瓶颈。

(三)课程建设滞后,不能充分体现心理健康教育育人上的独特性

笔者参加2011年广西教育厅组织的全区高校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培训班座谈会得知,目前,广西以及陕西高校在大一或大二一般开设一门心理学选修课,也有很多高校开成心理学必修课。必修课是在大一分学期开设,18个学时左右,以大班的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从目前我院课程的开设情况来看,只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每学期100人左右,存在学时明显不足、普及率低、针对性差、教学效果不理想(班型大)等问题。

总之,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心理知识教育,教学形式单调,实践性、活动性和互动性弱,课程考核流于形式。往往重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轻心理训练活动的开展。甚至部分高校仅仅把心理健康教育当成一种“点缀”或“额外”的东西,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纳入到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去,在发挥课程载体作用方面存在漏洞。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思路

为了切实解决这些问题,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下发的关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精神[2],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确立“发展为本,教育为主”的工作理念,建设“专业化、高水平”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构建“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兼备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一)更新观念,立足教育发展模式[3][4]

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其目的、对象、内容和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教育发展型和医学型,二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而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定位于教育发展型而不应是医学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心理健康教育要首先面向全体学生,重点关注有特殊问题的学生。当前学者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比较明确,将目标定位为发展性、预防性,概括而言即为,以发展咨询为主,障碍咨询为辅,优化学生心理品质、开发个人潜能。从而在服务对象确定上,要面向全体大学生,而不是个别有心理障碍和有心理疾病的人。这就要求学校将全体学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针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共同课题进行指导,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调整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

2.建立“三位一体双面向”立体工作体系。过去,心理咨询中心一般是咨询或科研、咨询,形式单一,理论深度不够,应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尽快建立集咨询、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双面工作体系,即“面向全体学生、全体教职工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三位一体双面向”立体工作体系。

3.发挥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坚持通过课堂教学、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游戏、心理剧表演、心理素质拓展等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职能,有计划的实施主动性教育;同时,利用学生社团的作用,举办“5.25”教育月系列活动,通过心理知识长廊、心理漫画展、心理专题片展播、现场咨询、心理讲座、沙龙等呵护自己心灵的主题活动,积极发挥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目的。

(二)引入团体辅导,打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建设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趋势。只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才能凝聚队伍,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真正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1.突破原有课程设置,引入团体辅导的必要性。心理健康教育课是面向全体学生,并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在学生心理体验基础上的发展性生活课程。学者们针对课程教学目标应以发展性、预防性为主达成了共识,但在课程的教学当中如何贯彻、实现这个基本目标,却成为当前很多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困惑的问题。

笔者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借鉴各校的成功案例发现,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而实践表明,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平台,将团体训练活动引入课堂,引起和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加大了学生对课堂的投入程度。同时,在参加团体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讲授一些心理学知识,不仅能确确实实地帮助学生,也可以使学生离开团体后能更好地自助。

2.今后课程设置的思考及实践方向。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5号]文件精神,要求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但是,目前由于师资紧缺以及其它原因,相当一部分高校还不能实现。结合高校的现实和特点,考虑如下:

先从辅导员中培养一批师资,储备力量,这时候再顺应教育部的要求,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大一新生的基础必修课,覆盖全体学生,内容约包括10个模块、即“健康新观念、环境适应(自我成长)、自信心提升、人际交往、学习管理、情绪调控、爱情认知、职业心理、人格塑造、坚强意志”训练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训练,每个模块可根据课时自主选择2个经典的心理游戏进行训练。教务处根据情况可给30个课时,或与安全教育或就业指导课分配课时,分别在不同的学期开设,即16-18个课时,1-2个学分。以小班的形式,在大一分两个学期授课。若有条件,在其他学期开设相关的公共选修课程,形成系列课程体系。充分利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的科研教学功能,通过丰富多彩的品牌活动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积极主动,培养学生骨干

为改变只有专业心理咨询师才开展助人活动的状况,让更多的学生成为学院心理咨询的主体,应积极加强学生朋辈心理互助队伍的建设,发挥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在每个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在新生班级设立助理辅导员。坚持对心理委员和助理辅导员进行培训,使其具备初步心理辅导能力,他们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老师指导、跟踪、管理、督导下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活动。朋辈辅导推动了学院心理教育的纵深发展,有利于克服学校专业心理咨询不能满足需要的现状,有效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覆盖范围。

(四)有的放矢,实施针对教育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既有共性又有阶段性以及不同群体的特殊问题,主要由适应不良、经济困难、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压力等一些实际问题引起,需要我们关注大学生的生活。当然,也不能回避敏感的情感问题,性取向问题等,应将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1.重点抓好每年的新生和毕业生教育。在新生入学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推出涵盖以适应、自我成长、团体凝聚力、学习管理为一体的“我的班级,我的班”团体辅导方案,约6-8单元,有辅导员或预约咨询中心老师同时进行团辅。到第二学期,这时大一学生已基本适应,有一定的归属感,这时候人际困惑、恋爱误区,特别是宿舍矛盾开始凸显,这时推出“人际你我他”团体训练、“爱情认知团体训练”,同时对毕业生进行就业与择业指导以及生涯规划等方面的“职业心理团体训练”等,整个课程安排和以及考核受学生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管理。

总之,应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并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实际,积极服务于帮助学生适应环境能力的培养、学习心理品质的培养与训练、健全人格的塑造、人际交往的指导、生活与职业指导、青春期性心理健康辅导等。

2.解决特殊群体的特殊心理问题。主要是贫困生和人格偏常的学生。结合“特殊学生群体”的引导转化工作开展心理健康关怀活动―“今天你快乐吗?”,针对各自不快乐的原因,开展团体辅导和心理咨询。如针对贫困生群体,结合“扶贫助学”的励志教育开展自信心提升团体训练等。制定心理危机预警机制,成立了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副院长为组长,学院各部门参与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对学生心理危机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防、早处理。

(五)反思得失,重点攻坚

1.建设功能齐全的心理咨询室。目前,很多高校心理咨询室的建设还比较简陋,功能还不是很齐全,这些都给我们的心理教育与咨询工作带来新的困难和新的挑战,应进一步改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工作环境,努力建成一个集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心理测试、图书阅览、情绪调节等功能齐全的心理咨询室,为全体大学生提供主动、便捷、及时、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切实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这也是各项检查最直观的印象所在。

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引入团体辅导,力争打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目前,我院已经研究决定,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下一步我们将认真组织进行研究,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努力根据课程和学生的特点采用体验互动式教学,将心理测验、心理训练活动、心理体验与心理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课堂、课外、理论、实践的有机融合,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活动相结合;团体辅导与心理咨询相结合;课程实践与心理训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努力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打造成为富有特色、高品质的课程。

3.以教代培,课题攻坚,优化师资。普通高校普遍存在着人手严重不足,专业化程度偏低的现象。一项对全国12.6万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其中20.3%的大学生有心理问题,90%以上的大学生希望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而师资队伍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瓶颈。组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唯有走以辅导员为主体,结合本职工作,采取边培养、边进修、边工作的形式,以教代培,小课题攻坚,开展教学,才能“做对做新,形成特色,实现跨跃式发展”。要通过专、兼、聘等多种方式,建设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4.打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品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形式。根据不同系部和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应动态生成以体验、互动、分享为主式的专题团体辅导。尤其要抓好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月、“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月、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项目比赛和校园心理情景剧创作演出等,特别是在新生教育中形成一定声势,组织筹划一些有针对性的品牌活动项目,通过丰富多彩的品牌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崔景贵.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前瞻[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5:56-60.

篇(4)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8-0085-01

“贫二代”是相对“富二代”的叫法,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环境下社会经济发展而带来的社会分层。在改革开放中的普通工人、农民以及未能享受政策带来的财富的人依然贫穷,称他们为“贫一代”,而他们的子女由于基础环境差,起点低,所受教育较少,很多仍属于弱势群体,广泛存在于城市和农村中,被称为“贫二代”。而职业院校的学生百分之八九十可以算是“贫二代”,他们大多数为留守学生和下岗工人子女,父母进城务工,长期与祖父母相处或者独自生活,缺少父母关爱,很少与亲人交流。因而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所以,社会、家庭特别是学校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引导教育他们健康成长。

一、“贫二代”的人格特点

自从当老师的第一天起,我总是会有意无意地对那些家境贫寒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有意是因为觉得他们更需要关注,无意是因为我作为70后的这一代,从自身经历上说心理上更亲近这种背景的学生。在每一年新生的第一堂政治课上,我都会布置一道特殊的作业题,即“认识自我”,本意是希望同学们能在新的起点上重新认识自己,没想到大多数“贫二代”表露出来的是对新环境、新生活既不兴奋也不积极,反而露出一股浓重的怨气。这些“贫二代”归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一)抱怨型。大多数“贫二代”不满意自己的家庭出身,他们奉行“出身决定论”,认为出身决定命运,自出生的那一刻起,他们的命运就此定格,后天的努力和奋斗也无济于事。如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杨元元,她由于感觉家境贫寒竟然结束自己年仅30岁的生命。这种事件使学生认为,从他们呱呱落地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再多的打拼也敌不过“家境”二字,甚至有个别的“贫二代”对自己的出身心怀怨恨,憎恨父母不努力才让他们如此受罪,这是像愤青一样抱怨的“贫二代”。

(二)自卑型。最危险的不是抱怨型的“贫二代”,而是不向人暴露自己困境的自卑型“贫二代”。由于家境的贫寒,使得他们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除了贫穷本身,更多的痛苦是贫穷所带来的强烈自卑和敏感。再加上当前学校学生贫富差距悬殊的现实与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超前消费和攀比现象,更加剧了他们的自卑心理。他们为贫困感到自卑,如果向别人袒露他们的贫困则会更让他们自卑,所以造成他们心理封闭、孤单,在学校里没有任何朋友。

(三)虚荣型。有些“贫二代”由于家境贫寒但又怕别人知道,所以像马蒂尔德一样有着极度的虚荣心,他们明明经济困难却打肿脸充胖子,靠压榨父母或拼命打工在人前挥霍,为的就是在同学面前挽回点面子。个别学生为了证明自己有钱,慷慨拿出一周生活费的大半宴请同学、朋友,然后避开同学的面长时间啃干馒头、饿肚子。这些学生对自己窘迫的经济状况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对那些经济条件优越的同学十分嫉妒甚至仇恨。一旦“贫二代”盲目追求“攀比心理”而不加矫正,任其发展下去,则可能引发诸如虚伪、说谎、发牢骚、搞破坏、偷窃等不良行为甚至违法犯罪。

(四)自强型。“贫二代”除了这些消极心理特征外,也有勤劳、刻苦、善良、正直、自立自强、勤俭节约等美德。由于从小家境贫寒,使他们更早体会了生活的艰辛,更早产生了为父母分忧的想法,并有强烈的通过自己努力改变命运的动力,也就是所谓“穷人孩子早当家”。他们有强烈成功的动机和吃苦耐劳、奋发、独立的精神,从小经历的挫折较多,耐挫能力较强。因此,在职业院校里,贫困生在自立、自律、有恒心、有毅力等方面要好于其他同学,他们更能吃苦,更有韧劲。

二、“贫二代”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政策上予以倾斜,经济上进行扶助。政府应该在增加中等收入者的数量、减少“贫二代”数量上下工夫,加大对“贫二代”的关注度和帮扶力度。由于职业院校“贫二代”比例较高,应加大对职业院校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对“贫二代”进行教育投资,让他们能够公平地享受更多的教育资源,平等地接受教育。学校要采取助学贷款、奖学金、贫困补助、勤工俭学等各种方法解决贫困生的实际问题,消除“贫二代”在经济方面的后顾之忧。

(二)重视思想教育,精神上多鼓励。“扶贫先扶志”,在加大对其进行经济扶助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对他们的思想教育,解决他们的“心理贫困”。教育他们正确看待和认识贫困,鼓励他们采取正确手段追求富裕,变贫穷为财富而不是变贫穷为金钱。让他们懂得真正的贫困是缺乏知识,缺乏头脑,缺乏拼搏的精神,懂得拥有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财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顽强拼搏的可贵精神更是财富。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力,避免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篇(5)

人是社会的人,自出生之日起便每日都要与其他个体打交道,社会支持就来源于身边的这些个体,它是一种资源,一种保护,一种归属。社会支持对于个人,特别是个体的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社会支持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目前已有不少研究证明,教师的社会支持越完善,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反之,社会支持越不完善或者越匮乏,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

(2)社会支持对心理压力起缓冲作用。

临床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是决定心理压力与身心健康的重要中介因素之一,它对心理压力起缓冲作用,

(3)社会支持对教师的职业枯竭有调节作用。

职业枯竭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即社会支持越完善,职业枯竭程度越低。可见,社会支持对教师的职业枯竭具有调节作用。

(4)社会支持是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预测变量之一。

工作满意度和社会支持水平越高,教师职业倦怠程度越低。工作满意度、社会支持是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预测变量。

如何改善教师的社会支持系统

教师要改善社会支持系统,首先得从自身入手。

(1)在学校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教师在校,除了课堂,就属在办公室待的时间最多了。一间大办公室通常是许多教师共享的,同事们抬头不见低头见,磕磕绊绊总是难免,而此时的关键是如何对待磕绊以及如何化解。选择在心里反复强化这样不顺心的感受,或者随意猜度别人,还是不计前嫌地依旧以微笑示人?

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过“情绪ABC理论”,即激发事件A只是引绪和行为后果C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也就是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激发事件A本身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的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直接引发的。这个理论可以运用到处理磕绊的问题上。磕绊产生前,可能同事做了什么或说了什么让自己不舒服,而此时如果运用了错误的信念B――对方是故意要让自己难受的,那么结果很显然,双方可能争执或冷战。可是如果换个角度看问题,把对方的言行看作是无心的,那么争执可能就不会产生了。

例如,一女教师一次为了一盒失踪的粉笔,同一男教师争执起来。女教师很不客气地说是该男教师故意将粉笔藏起来,不让大家用。居心不良。男教师受不住这个冤枉,更受不了“居心不良”的讽刺,把手中的课本猛地往桌上一摔,拉开抽屉整理东西,声称要立即找校长辞职。在这个案例中,以女教师为例,激发事件A是找不到粉笔,行为结果C则是她讽刺男教师,最后二人关系破裂。找不到粉笔并不会直接导致她去讽刺男教师,并最终导致二人关系破裂,引发此消极行为后果的直接原因其实是错误信念B――她认为是男教师故意藏起粉笔不让大家用。假如,她能够以另外一种信念代替错误信念,或许争执就不会发生。例如,她可以认为粉笔是被某个老师无意间落在某个地方了,就不会将矛头指向该男教师了。

(2)回家前积极调动正性情绪。教师在超负荷工作之后,很容易把工作上的负性情绪带回家中,从而无法心平气和地与长辈、爱人、子女沟通,无效的沟通极易引发紧张的家庭关系。家与个体的联系是最为紧密的,也是个体可以获得最多社会支持的地方。如果每日家中的气氛都是剑拔弩张的,个体在家完全不能感受到舒心与温暖,那么情绪必定受到影响。第二天又带着情绪回到工作岗位,在学校容易和领导、同事产生冲突,如此恶性循环。教师可以通过“爱家条件反射”的练习来养成不轻易把负性情绪带回家的习惯,这是与家庭成员和睦融洽相处的必要前提。所谓条件反射,就需要有一个刺激物,来建立刺激物与目标之间的联结,而达到出现刺激物就能马上启动目标的程度。“爱家条件反射”中的目标是愉悦的情绪,刺激物则需要每个教师自己去寻找,因为刺激物因人而异。这个刺激物可以是回家路上必做的一件事,或者是家附近的一样东西,只要保证它是回家之前能做或者能看到能听到的任何事物就可以。慢慢训练自己,当这个事物出现,就有意识地提醒自己“要回家了”。然后先发自内心地微笑,接着调动起愉悦的情绪,让工作上的负性情绪远离自己。这样反复练习,最后就可以达到刺激物一出现,就能提早酝酿回家的情绪,把正性情绪带回家,让家真正成为温暖的港湾。

篇(6)

所谓突发事件,是指那些事前难以预测、带有异常性质、严重危及社会秩序、在人们缺乏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猝然发生的灾害性事件。由于它的不可控制和巨大的破坏性,往往会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意想不到的灾难,甚至可能引发区域乃至全国、全球性的危机。为了迅速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迫切需要通过心理治疗提高人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一、突发事件导致的心理问题。

(一)心理应激。又称为心理压力、紧张状态或紧张刺激等,即有机体在某种环境刺激作用下,由于客观要求和应付能力不平衡,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紧张反应状态。由于突发事件所影响的是一定范围内的公众或人群,它与一般的心理应激不同之处在于:影响范围较大,甚至造成局部或较大范围内的社会紊乱。突发事件对公众的影响是普遍存在的,但对不同人群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面对突发事件,心理应激是一种正常现象,也是人类的一种适应性进化特征。但是心理应激,特别是持续长久的或过分强烈的应激状态,一旦超出了个体所能耐受的适应和应付能力,将会扰乱人的心理活动和生理功能,损害人的身心健康,甚至导致心理疾病,从而产生许多严重的后果。

(二)受挫心理。突发事件的发生,以及突发事件带来的危机或心理应激,往往形成当事人的心理挫折。突发事件必然形成不同程度的受挫心理。挫折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障碍和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的情绪状态。形成心理挫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突发事件以及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危机,就是一种典型的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则是指由于当事人的生理心理因素带来的阻碍和限制。

二、突发事件导致的心理问题所带来的效应和影响。

(一)行为趋同效应。面对危机或突发事件,多数情况下都会形成恐惧心理,群体成员的恐惧心理同一化结果,均会产生逃离现场的行为趋同趋势,这种现象称为行为趋同效应。行为趋同效应可能出现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是当群体行为趋同表现为减灾避害等时,由于群体的行为趋势是离开灾害或危机现场,可能将突发事件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由于突发事件通常具有时间紧、危害面大的特点,群体行为趋同效应的结果,导致短时间内行为趋同而扩大突发事件的危害性。

(二)心理渲染效应。突发事件也可能表现出一些特有的群体心理特征,最典型的群体心理特征是渲染。面对突发事件,群体的共同心理特征是恐惧、紧张、忧虑,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人们将不自觉地通过言论、行为、表情等形式,将突发事件或危机的影响进行夸张和扩大,这种夸张和扩大效果,可以称之为心理渲染效应。

(三)责任扩散效应。面对突发事件,人们都是处于一种心理无准备状态,介于道德底线和个人利益或安危的考虑,往往出现一种特殊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表现――责任扩散效应。这实际上是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即面对突发事件,现场只有一个人时,当事人往往觉得义不容辞,必须挺身而出,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及时控制事件漫延和控制危害;但现场人数较多时,大家都以这种责任外推心理面对突发事件,其结果必然是坐失良机,导致突发事件不能得到及时处理,从而导致危害加剧。

三、针对突发事件所导致的问题进行心理康复治疗。

(一)提高群众对突发事件的认知能力。人对危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对整个突发事件的认知水平主要决定于人们在危机发生前的心理准备情况。增加关于突发事件的知识,使我们在面对危机时能做到“有备而来”。突发事件的发生有时是不可避免的,其突发性往往使人们失去理智,因此要求群众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对事件的认知水平,做到“知已知彼”。重大突发事件一经发生,往往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各种信息流会涌向我们,我们要以批判的眼光、理智的思维去分析,千万不要偏信社会上的各种传言。

(二)提高群众面对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指人们对突发事件的适应能力或遇到突发事件时,免于行为失常的能力。面对同样的灾难,不同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造成的后果也相去甚远。心理承受能力较强的人大难临头,表现出积极的应激状态;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人,则表现出消极的应激状态,从而容易引发次生灾难。与群众保持密切的接触,给予希望和传递乐观精神,建立良好、信任的关系,使其看到光明前景,有效地应付突发事件。鼓励群众运用语言表达内心的感受,指导适当的情绪宣泄途径,提供宣泄机会,有助于疏导造成自我毁灭的强烈情感和负性情感的压抑,以减轻焦虑。

篇(7)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与普通中学生相比,中职生学习的环境和内容都更贴近社会。中职生生理的发育、心理的发展、社会阅历的增长、思维方式的变化,尤其是更早面临的社会竞争压力,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实习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比其他青少年面临更多的问题和心理困惑。因此,对中职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要环节。

二、现有教材存在的不足

1.现有的心理健康教材存在针对性不强的问题。绝大多数教材是面对普高学生,只有东北师大出版社的《中职生心理健康训练》、华东师大出版社的《心理健康》、北京师大出版社的《健康心理素质训练教程》是针对中职生的。而这些教材在价值取向上存在较重的学科本位或社会本位,侧重传授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忽视了学生在心理健康辅导课程中的主体地位,缺乏应用性,压抑了学生心理发展的主体性,不能很好促进中职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2.现有教材存在基本内容与职业学校的特点贴近不够的问题。教材内容、案例的挑选相对滞后于当今中职学生的发展和现实生活,缺乏与时俱进;没有考虑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的地域特点、专业特点、中职生基本素质和压力源,无法切实的指导中职生应对主要的生活事件。

3.现有教材存在个性特色上的缺失的问题。不少心理健康教材套用一般教科书的写作路子,没能实现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忽略了突出学生的活动、体验与践行,缺乏灵活性与开放性,缺少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本应具有的“个性”与特色。

三、我校心理健康校本教材的开发

1.调查结果

为了了解学生对心理健康辅导课程的听课需求和用人单位对职校学生的心理素质要求,本研究采用自编《职校生关于心理健康辅导课程态度的调查问卷》和《用人单位关于中职生心理心理素质的调查问卷》,对参加心理健康辅导课的三年级学生和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1)学生对课程内容、训练项目的评估,认为实际意义比较大的依次为:

(2)用人单位对心理训练项目的评估,认为实际意义比较大的依次为:

(3)学生喜欢的课堂形式为:

2.心理健康校本教材的内容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针对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主要设置了《完善心理 健康成长》、《健全人格 提升自我》、《我学习 我做主》、《青春飞扬 活力四射》、《学会善待 学会交往》、《做好准备走入职场》六个章节。

3.心理健康辅导教材的栏目设置

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编写教材时,我们设计了如下几个栏目:

心海拾贝:通过源于中职生学习、生活中发生的案例引发中职生对本课主题的感触。

心灵灯塔:介绍相关知识和调适技巧。

心海:通过训练活动和思考练习进行相关的心理训练。

心路明灯:帮助中职生在课后的辅助训练中内化及提升本课主题。

心灵鸡汤:提供相关哲理故事让中职生品读感悟。

心灵感悟:智慧小语。

4.心理健康校本教材的实施

在全校一年级学生中实施教材试用版,每周安排一个课时,根据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调整我们的教学,让学生在的活动得到体验。

四、实践意义

1.探索了心理健康辅导课的教学模式

我们的研究探索了“教授知识与咨询疏导相结合、平等交流与引导启发相结合、情景体验与沟通互动相结合”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重在心理能力的训练和情境的感染熏陶,避免上成单纯的心理知识课,大大提高了心理健康辅导课的实效。如:在《学会合作》这节课上,让学生亲自动手合作搭纸塔、诺亚方舟,使学生在游戏中操作、观察、体验、感悟合作的重要性、技巧和要领,同时,又增进了同学情谊。

通过《心理健康读本》的开发与利用,一方面改变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构建者,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心海”、“心路明灯”等内容更能增加学生的体验、感悟,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解放、个性的培养。另一方面让师生的生活和教学活起来,超越了狭隘的教育内容。同时还可以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促进了教师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更好的激发了教师的创造性智慧。

2.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篇(8)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

(1)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能够显著提升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师资队伍本身的素质与心理健康工作的成效是息息相关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具备更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可以将原本以被动解决问题为主的工作方式转变为主动分析问题,通过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和解决措施,从根源上消除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2)改善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能够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率,帮助高职生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决其心理障碍。教师可以通过相应的引导,使得学生掌握心理压力的合理宣泄途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实现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改善,确保工作能够取得一个良好的效果[1]。

(3)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人格与价值观念的形成时期,其心理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起伏不定的情况。最近几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性问题,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能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强化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

就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情况分析,其在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基础薄弱,心理健康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无法有效满足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实际需求;二是培训不足,虽然高职院校一直都在强化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培训,但是就实际效果看,与预期目标尚存在很大的差距;三是缺乏保障,有超过80%的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师在薪资待遇方面较低,不会选择相应的岗位,加上相关政策法规体系的欠缺,严重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高职院校必须切实做好师资队伍的建设。

(1)注重人才引进

对于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人才急缺的问题,应该关注人才引进,对师资队伍进行拓展。高职院校应该从自身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强相应的宣传工作,通过对外招聘的方式,吸收一些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教师或者毕业生,也可以与心理学专业的在校生签订委托培养协议,做好人才储备,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2]。

(2)强化岗位培训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于心理健康教师的岗位培训,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方面,应该加强专业素质的培训,为心理健康教师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使得其能够不断接受最新的专业教育,对自身的专业素质进行提升,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另一方面,应该重视爱岗培训,确保专职教师能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树立起爱岗敬业的精神,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师资队伍的长远健康发展。

(3)完善体系保障

篇(9)

青年女教师是高校教师中一支独具特色的队伍,她们具有缜密的思维、细腻敏感、善于倾听、极富有沟通和亲和能力,是高校师资队伍中的中坚力量。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女教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她们的心理健康与否对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培养与提高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所以,构建高校青年女教师心理健康扶助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青年女教师心理健康扶助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高校青年女教师心理健康对其自身的工作效率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以及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高校青年女教师心理健康扶助机制建设有利于促进自身健康发展

健康的心理才能培养健康的身体,而健康的身体又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喜爱、愉快自信、平和的心态有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并能自如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去应付客观环境,使教师的心理倾向和行为与社会大众的要求协调一致,并获得与环境的积极平衡,这样便会有利于教师的学习和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青年女教师相比男性而言更细腻敏感,善于发现问题。另外,一个心理健康的青年女教师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矛盾,采取新颖别致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高效地化解矛盾,应对冲突,这样其工作的效率必然就高。一位著名的企业家曾谈到:“女性的存在对男性是一种潜在的坚定的推动力。”那么一个心理健康的高校青年女教师所发挥的作用也是难以估量的。

2.高校青年女教师心理健康扶助机制建设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因为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够很好地营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如果教师心理不健康,就必然会影响教育环境,并可能直接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事实表明,学生消极、违抗等心理失调现象,其原因之一,就与某些教师的心理不健康有关。也就是说,学生的某些心理问题和障碍是教师不健康心理的产物即所谓的“师源性问题”。[1]心理学实验证明,青年女性在身心两方面都希望与别人亲密相处,她们更容易进行情感交流,更能推心置腹,而且她们具有本能的驱使力,对人富有同情心。学生一旦遭受挫折向女性倾诉,可以得到宽慰和同情,与女教师交流思想,具有一种安全感。可见,高校青年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扶助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3.高校青年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教学效果。一个心理健康的青年女教师,能在课堂上创造一种和谐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学习自觉主动。而心理有障碍的女教师却难以营造这样的气氛,学生就会惶恐不安,心神不宁,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消极应付。实践已证明,教师积极的心理状态,如情绪稳定、对学生富有爱心和信心,会促使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2]学生因为受到心理健康的青年女教师积极心理的感染,大脑皮层会处于兴奋状态,容易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加速知识的学习,更有利于思想道德品质的灌输。

4.高校青年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师生关系

心理健康的教师,可以平等友好地对待学生,热爱和尊重学生,这样就会赢得学生的积极回报,双方容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也更加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化。只有具有健康的心理,才会有正常的交往,也才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及人际关系也是如此。特别是心理健康的青年女教师在这方面表现可以十分出色,她们在人际交往时,往往使人感觉形象亲切,细腻体贴,善于倾听,容易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有助于与学生的良好沟通。

二、高校青年女教师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青年女教师的心态总体上表现为积极健康向上,对待工作充满热情,具有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在本职岗位上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还有部分高校女教师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

1.职业心理压力较大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高校的学科逐渐融合,科技水平逐步加深,高校也不断在进行教学改革,对教师的学历层次、教学质量、科研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给承受较大教学、科研工作量的青年女教师增添了紧迫感和压力感,特别是高校职称评聘的条件有逐年提高的趋势,部分青年女教师一直处于几乎没有放松状况的紧张之中。她们面临的压力愈发显现,从而加剧了其心理压力的产生,不同程度的职业压力造成的心理压力,进而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潜在的和巨大的。青年女教师资历尚浅,工作时间也比较短,经济上并不宽裕,又面临着结婚生子和发表教学科研成果取得进一步深造等压力,特别是一些担当管理职务的优秀青年女教师,她们不但是教学能手也是科研骨干,不但在高校的日常行政工作中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家庭中还要负担照顾老人,养育子女的传统女性的责任,她们要根据不同的情境,随时变换角色,并扮演好角色,这样很容易产生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可见,她们面临着巨大的角色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

2.职业倦怠也是高校青年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体现之一

职业倦怠是在以助人为对象的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耗竭和自我成就感降低的症状。倦怠不仅会给人造成上述的负面心理影响,而且还容易产生睡眠干扰,周期性头痛和肠胃不适等疾病。因此,如果青年女教师长期处于职业倦怠状态就会给自身心理健康带来极大危害。[3]我国知识女性一般在25~30岁左右生育,此时正是为事业打基础的关键时期。但是大多数女性为了生育和家庭而不得不暂时停止事业的进程,从而失去很多发展的机会。尤其是已婚已育的高校女教师,其大部分时间被紧张的工作、家务劳动占用,相较于收入较高、职称较高、职业优越感较强的高校老教师,许多青年女教师面临的又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境地,[4]她们一边默默承受着职业的压力和经济的压力,一边感叹着年华已去、青春不在,深造机会渺茫的现实,这种情绪会影响她们的工作、学习,严重的可能会引发上述的职业倦怠并埋下心理健康问题的隐患。[5]

三、构建高校青年女教师心理健康扶助机制的对策

在高校青年女教师心理健康扶助机制构建中,女教师既要注重维护和增进自己的心理健康,同时,社会、家庭和学校也要为其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根据高校青年女教师的工作性质和自身发展需求,构建高校青年女教师心理健康扶助机制的主要对策有以下几个方面:

1.塑造健康身体素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相辅相成的。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资基础,青年女教师因为年龄和家庭的原因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身体健康,所以更要格外加以重视。女性的身体条件,从生理结构上来说,就远远低于男性的平均水平,所以青年女教师在注重各种营养素的正常供应外,还必须加强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可以增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灵活性,促使人的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迅速准确,并且使人从情感或身体的紧张中放松下来,消除烦恼和焦虑。[6]这正是青年女教师所欠缺的。心理素质往往对身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影响。不良的心理情绪要及时释放和排解,激发女性的耐力和韧性。积极开展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她们的心理素质。对教师的在岗培训增设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从而使青年女教师树立心理健康的观念,并掌握和维护心理健康的必要知识和技能。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树立女性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为女性教师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与服务。

2.提高适应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乐于合群、善于交往可以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在发展各种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女性相对男性要封闭一些,特别是作为知识涵养较高的高校女教师的群体,这个角色是多变的,需要不断转换。对此,高校女教师要增强角色的适应能力和角色转换能力,要善于调节心理状态,使自己与社会融为一体。此外,可以经常与可靠、头脑清晰的朋友谈一谈,这对舒缓情绪的束缚,修正自己的消极观念都具有很大的益处。

3.缓解压力,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

在考核评价机制上,应该根据高校青年女教师自身的年龄特点和经验适应等因素出台新的教师工作量、工作质量考核标准,制定一个适合她们的公平合理和公开有序的竞争机制。[7]目前,有的学校没有切实考虑到高校青年女教师的资历浅、年龄轻、经验相对较少的实际,使得青年女教师自顾不暇,身心疲惫,不利于她们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因此,要根据高校女教师的特点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对教师实行科学、规范、客观、准确的考核与评估,调动她们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增进高校青年女教师的心理健康。

4.改善待遇,营造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

高校女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肩负家庭和社会的双重责任,年龄轻,参加工作时间短,工资收入相对老教师较少,因此,高校应关注提高女教师的福利待遇、住房等问题,改善女教师的生活条件,消除她们的后顾之忧;[8]同时在全社会,通过媒体提升高校女教师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并促进高校女教师对自我价值的认同,以进一步提高她们自身的热情和自豪感。良好的学校环境包括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包括学校里的人际关系、领导方式、激励机制和目标任务等,自然环境包括教师的工作条件、学校设施和卫生绿化等。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都对青年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人文环境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更大。因此,加强校园人文环境的管理和建设,树立民主平等观念,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为青年女教师提供有效的服务,真正关心她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为她们解决困难,满足其合理的要求。

篇(10)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4-0039-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理工学院社科基金青年重点项目“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研究”(KYY1206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郝永贞(1982―),男,山西寿阳人,硕士,江苏理工学院教师,助理研究员;陈丽娜(1983―),女,黑龙江密山人,硕士,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助理研究员;孙杰(1980―),女,河北保定人,江苏理工学院教师,讲师。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重视生命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但从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现状来看,却不同程度地存在教育取向工具化、教育内容知识化、教育手段技术化等现象。[1]从生命的视野建构生命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推动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内涵

心理健康作为人自身生命的一种状态与自我认知,从属于生命,内在于生命,是人整体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和实现生命意义与价值的内在动力。

从心理健康与生命这种内在关系来看,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是立足于生命的视野对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新理解与反思建构。它是以职校生生命为基点,遵循职校生生命的特性,用合乎职校生生命本体的方式,对职校生进行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的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其模式是在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指导下,对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内容、形式、过程优化重组而形成的一整套实施程序和操作规范。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命性,强调心理健康教育要回归生命,回归人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生命的完整性、共在性,注重学生生命意义的体认和生命价值的自我实现;第二,强调将生命的核心议题全面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围绕职校生生命发展和日常生活中遭遇的心理、生命问题进行多层次的教育;第三,强调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更多地用体验、反思、对话等“属人”的方式,来增进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

二、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核心理念

1.基于职校生生命的内在诉求

生命是教育的原点,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关注人的生命诉求。职校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加之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使得他们在自我认知、人际交往、求职就业、人生追求以及学习、成长、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生命困顿。职校生这些生命成长中的诉求都应成为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的起点和重要关注点。只有积极关注职校生的生命诉求,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

2.关注职校生生命的整体生成

人的生命有三重维度:一是自然生理性的肉体生命,二是关联而又超越自然生理特性的精神生命,三是关联人的肉体和精神而又赋予某种客观普遍性的社会生命。精神生命作为一个“中介”,将肉体的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紧密地连接在一起。[2]人就是由这三重生命构成的具体而完整的生命存在。这种完整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将人的身心割裂开来,只关注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发展和心理问题的解决,忽视生命自我保护和生命意义价值等层面的教育。

3.为了每一个职校生生命的和谐发展

人的未完成性和未特定化蕴含着生命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实际上每一个人都具有一种对健康的积极向往,一种希望发展,或希望人的各种潜力得到实现的冲动。”[3]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倡导用积极发展的眼光关注每一个职校生,相信他们的生命潜能,相信他们都可以向适合自己的方向发展。因此,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不再只是针对个别学生的生命心理问题的治疗矫正,而是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和谐发展。

三、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目标体系

1.基础目标:关爱生命,增进生命健康

关怀生命是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旨趣。一方面是针对少数职校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疾病、危机以及不良生活习惯进行矫正教育,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干预;另一方面是引导所有职校生从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困惑入手认识生命的现象、问题、本质,提高身心健康意识,掌握保护生命的技能、方法,增强珍爱生命的意识。

2.发展目标:优化品质,促进生命和谐

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停留在保护生命、增进健康的初级层面上,还应该从积极的层面上立足职校生现有的心理发展基础和“最近发展区”,培养他们乐观、希望、爱、感恩等积极心理品质,增强他们对生命的尊重、敬畏和抵抗生命挫折的能力,进而促进人格的健全和生命的和谐。

3.终极目标:开发潜能,实现生命价值

人是一种意义性的存在,人的一切生命活动都以价值、意义和目标作为归宿。当前部分职校生对生活的茫然感和无助感恰恰反映了生命意义的缺失。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直面学生心灵的教育,不能不关涉学生的精神层面。因此,开发职校生的生命潜能,引导职校生探究生命的意义,帮助职校生找到生命的价值成为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高价值追求。

四、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主要内容

1.生命健康教育

“人的生命首先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离开个体生命的自为存在,一切都会失去真实的承担者和前提。”[4]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的存在是人一切活动的前提。因此,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关于生命的特性、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教育;其次是关于生命情感的教育,通过对生命唯一性、独特性、不可逆性、短暂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

2.生涯发展教育

人的生命是一个共在体,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他人、社会、自然。生涯发展教育主要是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的教育。人与自我方面包括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能够调控自我的情绪和压力,进行自我生涯规划,学会学习,提升就业能力,等等;人与他人方面包括掌握人际交往的方法,正确处理亲情、友情及异性关系,学会尊重理解他人,学会与人合作等;人与社会方面包括学会适应社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团队的关系;人与自然方面包括树立民胞物与的情怀,尊重生物的多样性,身体力行保护生态环境,追求可持续发展等。

3.生命价值教育

人之为“人”的本质,应该说就是一种意义性存在、价值性实体。人活着总要追问为什么要活着,如何才能活出生命的精彩。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最终落脚于生命价值的实现。生命价值教育是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最核心的内容。生命价值教育主要是引导职校生从自身生活出发,体悟生命的意义,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创造自我生命的价值,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操作程序

1.激发生命情感,唤醒生命意识

“情”是打开生命之门的“钥匙”。“生命情感是个体对自我生命的确认、接纳和喜爱,是对生命意义的肯定、欣赏和沉浸,以及对他人生命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同情、关怀与珍惜。”[5]当前职校生存在漠视生命、轻掷生命、挥霍生命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生命情感的缺乏。只有激发了积极的生命情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唤醒职校生珍惜生命、欣赏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

2.强化生命体验,培养积极人格

生命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教育,更是一种体验教育。“只有体验的东西,才能内在于人的生命之中,融化为生命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体验是进入生命的唯一通道。”[6]因此,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在激发职校生生命情感的基础上,通过体验的方式增进职校生对生命的理解,提升对生命的感悟,进而使学生产生积极的生命行为,最终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

3.挖掘生命潜能,引导自我实现

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在于使职校生树立珍惜生命的意识,形成积极的人格,更在于挖掘职校生的生命潜能,促进职校生生命的自我实现。每个个体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生命潜能,只有当个体充分发挥并表现出潜力的时候,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因此,生命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帮助职校生了解自身生命的潜能所在,引导职校生在生命体验中去发现自己的优势潜能,在生命旅程中不断实现生命的价值。

六、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策略

1.注重生命心理型教师素养的提升

教师是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最关键因素。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教师的生命状态和心理品质会直接影响学生

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广度,加深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增加了生命教育的内容,这对心理健康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熟悉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技术,还要掌握生命教育的理念与方式。因此,职业学校既要加强对全体教师生命教育理念的熏陶,更要注重对心理专业教师生命辅导技能的培训与提升。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整合

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深度的融合。在理念上,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于生命教育的视野提升心理健康的境界;在内容上要围绕职校生生命发展和日常生活中遭遇的生命问题和生命现象,以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向度重新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而不是简单加入生命教育的版块;在方式上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技术(心理咨询、团队辅导等)的优势进行生命知识、技能的教育,在生命意义价值的教育中要更多地用体验、对话、反思等“属人”的方式来进行。

3.形成学校、家庭与社会的教育合力

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育,它更多的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活动,也是一项系统工程、生命工程、幸福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配合。职业学校是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主体,负有主导作用,教育理念、目标、内容、方式主要靠学校来确定。家庭是与学生生命链接最为紧密的地方,争取学生家长对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至关重要,学校可向家长宣传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提供合适的方法与技术。职校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其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易感染性,因此,社会方面要为职校生的成长营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关注健康、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紧密配合,做到优势互补,责任共担,才能提升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参考文献:

[1]郝永贞,陈丽娜.中等职业学校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反思及其模式建构[J].职业技术教育,2014(8):86-89.

[2]光.生命哲学――走向本真的存在[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199.

[3]周琢虹.职校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J].职教通讯,2005(12):50-52.

上一篇: 知识图谱在审计的应用 下一篇: 经济发展的理论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