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8 16:55:2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风险控制与管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外部原因
1.1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给企业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市场经济的发展壮大给我国企业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随着金融市场及其衍生品市场的不段发展,货币市场和经济市场的不稳定性、国家政策的变化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财务管理的不确定性,引发了财务风险。
1.2我国市场风险管理机制尚未完善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确立得较晚,各种机制尚不够健全和规范,市场的风险监管机制没有完全建立,导致很多行业的收益和风险不成正比,很多企业为了生存发展要可能要承担很大的财务风险。
2.内部原因
2.1企业内部资本结构存在不合理性
企业资本结构主要指企业各种资金构成及其比例。有些经营者为了扩大其经营规模,盲目地举债筹资,忽略了企业资本结构的合理性,加重了企业的财务负担,企业的偿付能力大大受到挑战。一旦市场经济行情不好,企业的坏账可能增加,利润便会减少,这样一来,过高的资产负债率和过低的现金流有可能使企业无法支付偿还债务,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增大,企业可能出现财务危机甚至破产。
2.2企业自身缺乏教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企业若在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过程中没有建立起严格、健全的管理制度,便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尤其是对企业的现金管理,一定要有健全的制度作支撑,否则,一旦出现白条抵库、坐支,甚至贪污、挪用企业财物现象,企业会遭受损失,会对企业资金的周转带来风险。
2.3企业理财者风险意识薄弱,造成企业财务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造成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内部原因。我国很多企业在财务决策上仍存在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问题,往往导致决策失误,从而引发财务风险。
二、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现状
财务风险可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用资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由于近几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多变,我国企业不可避免地遭遇更多的财务风险。
1.我国企业的筹资风险
我国企业的筹资风险首先体现在不合理的筹资规模。有的企业为了扩大资本数额,不考虑资金的使用成本,为企业埋下了风险祸根;而有的企业倾向于无负债经营,在筹资时,能避免风险的尽量避免,结果导致资本规模太小,不利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展开和资金的周转。其次,我国很多企业存在筹资渠道单一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债权筹资和股权筹资的成本较大。另一方面是我国有关民间借贷的法规不健全,很多经营者倾向于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
2.我国企业的投资风险
我国部分企业内外投资不合理。在对外投资时,受经营者决策影响,企业可能出现盲目投资,增加企业资金运用风险;对内投资时,企业倾向于固定资产投资,由于企业财务信息质量不高,无法较准确地核算其投资回报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投资风险。
3.我国企业的用资风险
在资金营运过程中,我国有些企业出现商业信用过度应用的现象。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群雄争鹿”的环境下,一些企业为了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频繁采用赊销方式的商业信用。这种手段的确起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其隐藏的风险也是不可小觑的;企业的应收账款可能因此增多,甚至出现严重的坏账,企业资金周转失效,大大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济活动。此外,我国很多企业存活量不合理。有些企业存货量过大,占用资金;有些企业存货量太少,供不应求,丧失客流,市场占有率受到影响。
4.我国企业的收益分配风险
我国很多企业利润分配多采用分红和配股形式,而较少采用现金股利的形式,导致收益分配不够吸引力,可能会使很多潜在的投资者望而却步,从而增加了筹资的难度。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市场经济中,风险和收益是并存的。因此,财务风险并不能完全避免,只能将其降到最低。对于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国家应该不断完善市场风险管理机制,稳定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但更主要的是靠企业自身对于其内部的管理。
1.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与企业理财目标、财务风险密切相联。企业在筹资融资时,应综合考虑有关影响因素,谨慎评估筹融资的条件,确定最佳资本结构和权重,保持合理的负债额度或比率。
2.加强企业内部制度建设,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完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强调在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等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系统全面的识别、分析与测试财务风险,采取科学的方法防范与控制财务分析,并对管理效果做出客观评价,要求经营者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必须关注财务风险这一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对风险信号的监测,当应收账款增多,坏账频率上升,存货积压过多时,企业应马上采取相应措施,降低财务风险。
3.合理、合法地将财务风险进行转移
财务风险转移可以使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损失,减少经营活动的不利之处。其中,最常见的是购买保险。如果企业为潜在的风险购买了一定保险,当风险发生并造成损失时,企业可以从保险公司那里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即保险公司为企业承担了一部分风险,从而降低企业的损失,提高了企业财务的稳定性。
4.完善企业风险管理文化,加强企业内部人员的风险意识
企业财务风险意识,是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时对市场可能出现的消极情况的一种自我防范意识。任何市场都是有风险的,因此,企业作为市场的参与者,一定要有必要的风险意识。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对企业全体员工进行风险意识教育;把风险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让企业员工共同承担风险责任。
1.财务管理信息化概述
1.1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概念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现更快发展的基石。是指依靠现代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能够用财务语言表述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数据分析、控制整合等一系列专业的手段,指导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为前提。通过智能管理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专业的软件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快速的信息化转型。
1.2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特征
1.2.1信息同步化。互联网技术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信息的同步。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企业领料、加工、销售等环节产生的信息能够实现联网同步,从而实现企业资金流、信息流以及物流信息的趋同。
1.2.1管理链条化。在生产高度自动化的时代,企业的管理也应当及时调整,以适应生产管理的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落后的管理往往成为限制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管理人员应该更多的从企业整个生产销售流程角度出发,而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资金、物资等一个方面,进行资源的配置。
1.2.3资源集约化。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打破了企业原有的相对固定的管理组织结构,而是根据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情况,物尽其用,形成网络化的管理体系,大大减少了传统财务管理的中间环节,降低成本,达到信息更新快、反馈及时的效果,更有利于企业信息使用者进行财务预测、财务分析以及财务控制。
2.风险控制理论
2.1风险控制的内涵
风险控制,即企业管理者通过采取各种方法和措施,消除或者减少可能导致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以降低企业应对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面对的风险有很多,主要包括技术风险、环境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财务风险等。企业风险影响其价值创造与保持。为保证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必须对其面对的风险进行合理的控制。
2.2风险控制的方法
目前,常用的风险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风险保留等。一个企业采用什么样的风险控制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管理者的风险偏好类型以及企业所在的行业特征。一般而言,高风险意味着高收益,当企业管理者为风险偏好型时,往往会接受风险以获取更大收益;而风险厌恶型的管理者会拒绝风险从而放弃部分由高风险带来的可能收益。
3.财务管理信息化对风险控制的影响分析
3.1 传统审查制度的功能被削弱
在传统的管理机制下,企业物资的每一次转移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把关,企业财会人员的权限被严格划分开来。信息化打破这一传统的管理模式,大部分的会计信息和原始数据都由计算机直接输入系统。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审查制度就不能完全发挥出其原有的职能。如果系统设计不佳,其出现的错误或披露很难被发现。
3.2 对计算机系统安全系数的要求大大提高
在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企业主要依靠相关人员签章等明确经济责任,信息化的财务管理系统下,业务记录只要通过登陆密码、操作权限、操作日志等实现,数据信息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计算机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的影响。
3.3有利于企业各部门间的信息沟通
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其生产经营过程数据的实时更新。在完善的信息系统的支持下,企业各部门员工能够更加及时的获取他们在风险识别、风险预测、风险规避等方面需要的信息,有利于企业风险控制的顺利实施。
3.4借助信息系统实现实时监督
借助自动化办公系统,依靠完善的计算机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实时监督,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通过即时监控,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尽早意识到其生产经营链条中存在哪些缺陷,并由此判断这些缺陷可能导致哪些后果,进而指导企业管理者采取相应措施应对风险,达到将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的目的。
信息化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集中体现,是企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结果。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企业组织形式、管理模式、控制机制等都要进行不断变革,以适应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一方面,信息化是企业原有的组织结构所能够发挥的作用逐渐削弱,管理人员越来越依靠信息系统进行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另一方面,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组织与经营模式,对企业风险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此,企业必须将利用互联网与自身经营现状结合起来,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使信息化在企业发展中真正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勇.信息时代财务管理信息化创新研究[J].黑龙江对外 经贸,2010,03:148-150.
[2]王棣华,李攀.信息化会计系统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及 其完善[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2:15-17.
[3]于光梅.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问题及策略[J].会计之友 (下旬刊),2010,07:96-97.
[4]陈朱炎.浅议企业财务管理与财务管理风险控制[J].现代 营销(学苑版),2014,01:22-23.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的管理当局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以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为前提,通过会计估计的合理变更、会计方法的选择运用、交易事项的时点控制以及关联交易的适度调节等方法来达到平衡利润、稳定股价、合理避税等目的,最终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盈余管理是市场经济下的必然产物,并不都是违规的或有害的,适度的盈余管理是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技术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企业管理当局管理水平的体现,但过度盈余管理则会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很容易变质为会计舞弊,从而误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给投资者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社会公众要求审计人员予以关注,说明其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审计人员为了控制审计风险,也需要对盈余管理加以关注。
一、盈余管理的动机与审计风险控制
从企业利益关系人的角度上看,企业业绩主要影响企业所有者、潜在投资者和债权人所做出的投资决策,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管理者的报酬决策及税务部门的税收决策。
盈余管理的动机有筹资动机、管理报酬动机、避税动机和公司形象动机等。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为了能达到配个增发资格线,对净资产收益率进行调整;二是在管理者的薪酬契约和债务契约上,管理者通过调控可操纵应计项调节公司盈余,管理者为避免债务契约、在权争夺中取信于股东和防止被解聘而进行盈余管理;三是为了迎合或规避政府监管,树立公司形象,在股票首次公开发行、配股增发和股票融资收购之前,管理当局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
审计人员应该对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在审计的计划阶段,通过如企业内部访问、查阅企业的债务契约合同、经理人的薪酬方案以及股票上市配股方案等各种文件以及当年及以前年度的财务报表,增加对企业的了解,了解管理人员的品行和能力以及管理人员变动的可能性,了解被审单位所属行业的整体状况以及国家对该行业的政策情况及其财务状况等的基本情况,评估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确定固有风险的高低,制定有效的审计程序,降低审计风险。
二、盈余管理的途径方法与审计风险控制
盈余管理的途径有两条:职业判断和规划交易。由于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会计科目的核算多涉及到职业判断,操纵难度相对较小,因而盈余管理主要利用职业判断和规划交易,在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上做文章。具体方法有:
1、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为了更好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可以选择和变动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这就为盈余管理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再加上我国的会计准则并未就企业会计政策的“再选择”制定更高的“门槛”,企业获取额外的收益的成本很低,企业随意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2、利用应计项目的管理。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的基础理论,其本身的局限性使企业通过提前确认收入和递延确认费用来提高利润,也可以通过相反的方式来调低利润成为可能。随着现代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对应计项目的确认的难度增加,也产生了更大的弹性,从而给盈余管理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3、关联方交易。关联方之间由于控制关系,往往以不公平的价格进行交易,成为盈余管理的又一种有效途径。
4、利用资产重组。企业为了粉饰当期的经营业绩,可能进行一些有盈余的一次性业务。如我国证券法规定,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将暂停或停止其上市资格,上市公司可在会计法规和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采取在某年作巨额冲销,然后在后续年度连续盈利的盈余管理策略。
除此之外,还有利用对交易事项时点的确认、虚构交易或虚增资产等方法进行盈余管理,且其方法在不断更新,更具隐蔽性。
审计人员应以专业怀疑的态度,在审计的实施阶段重点关注可能发生盈余管理的报表项目、关注特殊交易和事项、关注非经常性损益变动以及现金流量与利润的差异等方面,运用相关专业的技术知识、环境知识和职业判断能力,识别不同的盈余管理,判断其是否过度,以期控制审计风险。
三、盈余管理的披露与审计风险控制
盈余管理的最终结果反映在财务报告之中,从较长的一个时期看,它不会减少或增加企业的实际总盈余,而是影响实际盈余在不同会计时期的分布和反映,通过“利润平稳化”手段传递企业稳定发展的内部信息,避免股价激烈波动,从而有助于减少因资本市场剧烈波动对投资者决策行为的影响。
因此,只要在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不会产生影响。审计人员撰写审计报告时,对有可能存在盈余管理的企业要持谨慎态度,应根据审计工作底稿,充分考虑历年来的相关会计报表信息,审慎发表审计意见。如果企业盈余管理的程度过高,审计人员认为与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的精神相背离,很可能影响到报表使用者的正确决策或做出错误决策,出具保留意见或者否定意见就可能成为审计人员的选择。
企业管理者当局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盈余管理,审计人员为降低自身审计风险而关注盈余管理,但盈余管理不是洪水猛兽。随着企业治理结构和相关法规的逐步完善,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不断深入,审计人员执业水平的提升,外部监管力量的加强,企业、审计人员对盈余管理形成一个科学的观念和正确的认识,就能够尽量减少盈余管理的负面影响,企业的盈余管理活动也就走向了规范。
参考文献:
1、魏明海,盈利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21-123-01
随着信息技术(IT)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实现功能越来越丰富,应用IT对企业进行管理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实施。在进行项目管理时,必然伴随着风险,对项目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可以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企业发展,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IT项目风险是指IT项目开发过程中或者项目产品本身所具有的造成损失或者伤害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具有不确定性,其是否出现是在决策者和开发者在进行沟通和选择时决定的。为应对这种风险,决策者或者管理者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成败。
1 IT项目中存在的风险特征分析
IT项目的行业特性决定了项目的成功率相对较低,国际范围内,若按时按质对IT项目进行评判,则IT项目的成功率维持在百分之二十左右,若按照可使用情况对IT项目进行评判,成功率可以提高到百分之四十。具体到我国,因为我国的风险控制与管理体系起步较晚,还不够完善和成熟,成功率更低。综合分析IT项目的风险特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项目的范围
项目所具有的风险的高低与项目所涉及的范围具有非常大的关联。通常项目所涉及的种类越多,所覆盖的范围越大,则该项目所面临的风险则越多。对于IT项目而言,企业对其所能实现的功能和要求很多,会涉及多个领域,因此在项目进行中常常会超出预期,这就大大提高了项目的风险度。此外,在项目应用中,对功能性和灵活性方面的需求则进一步增加了项目所面临的风险。
1.2 系统的变更
由于市场环境变化非常迅速,故其对项目系统的变更要求也更为突出。通常一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会经历多次的系统变更,这种变需要保持现有的功能还要对未设计功能进行创造,这种变更要求所带来的风险很有可能导致项目失败。
1.3 需求缺乏稳定性
系统的变更主要体现为灵活性,但是系统的稳定性更应该得到重视。若系统的运行使用过程中总是出现问题或者故障,则很容易导致项目的失败。
1.4 管理的复杂性
一个完整的IT项目需要综合多个领域的内容或者需求,因而在系统设计和创造过程中会出现来自多个领域、具有不同技术背景、工作方式不尽相同的技术人员协调工作。这就使得项目结构和项目管理更加复杂,若得不到充分的重视,很容易阻碍项目的开展,导致项目失败。
1.5 新技术的应用
一个具有创新性的IT项目必然会涉及多种新技术和新思路,但是新技术和新思路的应用很有可能导致项目趋向于无法控制的状态。这主要是技术人员对新技术的掌握和应对相对薄弱,新技术在现有项目中可能无法兼容等引起的。这种新技术的应用为IT项目带来的风险也是非常大的。
2 IT项目的风险控制和管理策略
综合考虑上述风险因素,在IT项目的进行中必须进行风险控制,对可能带来风险的因素进行管理,提高项目成功的机会,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这种控制可以分为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两个部分。技术层面可以通过加强风险沟通、增强团队建设、制定风险管理流程等方面进行,技术层面则根据项目风险的特点进行控制和管理。
2.1 加强风险沟通
鉴于项目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在充分准备、合理应对时具有一定的可避免性,可以在认识和观念上对项目文化进行转变,加强项目管理人员和项目执行人员的风险沟通,将这种沟通和预防措施所产生的效果作为一种评价指标引入到考核中,提高项目涉及人员的规避风险意识。
2.2 增强团队建设
团结和谐的工作团队可以有效实现风险信息的共享,这种共享可以增强成员间的信任度,降低风险。在增强团队建设方面可以利用项目经理的领导指挥作用,对不同成员所承担的风险责任进行授权,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信任,减小因沟通不畅所带来的风险。
2.3 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流程
按照项目的进行流程可以针对不同阶段或者不同方面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流程,以减小风险损失。在项目的初始化阶段,需要对项目目标进行分析,收集相关资源,获得相关的技术和信息支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在项目的诊断阶段,则可以对具体的目标进行风险分析,依据风险识别工具或者其他判定手段等对项目进行中所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进而制定相应的基线计划。在项目的评估阶段则可以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对现有状况进行风险评估,判断风险的显露水平,对极限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在项目的行动阶段则按照风险管理策略对现存的、已知的风险提供解决方案,消除这些风险对项目的影响。最后在项目完成时,进入项目学习阶段,该阶段对现有风险控制和管理策略进行总结,纠正和吸收风险管理过程中所得到的经验教训,改进和优化风险控制和管理方案,以便于对下一项目施行更好的风险管理方案。
2.4 项目技术控制
综合分析IT项目中所存在的技术风险因素和特点,在项目进行中应该合理控制项目的范围,着重考虑项目系统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在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增强系统的灵活性。对于较大的IT项目,可以进行模块化处理,在统一的框架和规范的业务接口范围内对项目进行分割。若项目出现变更,则需要针对性的对项目使用方进行培训,以加快变更功能的适用性,减少新功能的不适应性所带来的项目风险。此外,对于新技术的应用,则需要根据实际功能需求、技术兼容性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确定和测试,保证新技术的应用不会为项目带来风险。
3 总结
IT项目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整体性的工作。充分掌握项目风险的特征,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机制可以有效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陈建斌,武刚,路梅,方德英,王海.IT项目风险管理关键成功因素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
一、信用卡风险的产生
随着信用卡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信用卡风险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在信用卡的发行、使用、结算的诸多环节都可能存在风险。而且,随着发卡行、特约商户和持卡人的增多,信用卡风险体现出涉及面广,风险种类多样,危害性大的特点,发卡行的利润逐渐减少,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损失都是用银行的利润来弥补的,因此,信用卡风险的若干法律问题就突出了。
我们知道,信用卡风险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发卡行自身造成的。比如说:各家商业银行除建行对信用卡消费来用的是密切和签字两种确认关系的方式之外,广东发展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银行仍采用签名确认,持卡人持卡消费不需要输入密码。这些都是发卡行自身操作上的漏洞,也为信用卡违法人员提供了许多机会,从而导致了风险的发生。
二、我国信用卡风险管理的问题
各利益主体风险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银行从业人员风险监管意识缺乏,银行内部的风险管控体系还不完善;信用卡特约商户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在一些银行实行“双免政策”(消费免输密码免出示身份证)情况下,风险发生的概率显著增加;持卡人信用卡风险防范及信用意识不强,甚至故意违反协议,恶意透支。
交易监控力度须加强,管理系统须优化。目前国内发卡行在预警监控和分析系统上的研发和升级投入参差不齐,应对变化多样的欺诈手段、不断升级的客户需求的能力略显不足。
风险信息共享机制尚不完善。全面的个人信用评估机构以及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尚未形成。各银行间的整体联动机制缺乏,各发卡银行各自为政,自成体系地经营信用卡业务,不良持卡人、不良商户、有关案件等客户信用信息形成了“信息孤岛”,给一些不良持卡人以可乘之机,造成多头贷款或重复大量的恶意透支,增加了信用卡风险损失。
风险控制技术水平存在差距,催收模式急需创新。薄弱环节主要集中在实时动态的风险监控决策能力方面,具体体现在对信用卡的额度决策管理和催收决策管理。目前,信用卡发卡银行大多以外包形式依靠催收公司进行逾期资产的清收。各发卡银行的催收模式急需创新。
三、风险管理措施
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从根源上控制风险。合理的信用卡授信政策,可以有效提高对总体风险的判断标准,对信用卡业务目标的实现极其重要,一个好的信贷政策,就是要找准产品拓展与风险控制两者之间的临界值。目前国内各主要发卡行的信用卡客户主要根据各自已有的客户群,而客户在申请卡片时,也更青睐于经常光顾的发卡行,由于信用卡市场发展前景广,客户选择性较大,各发卡行只有根据自身的整体优点和以往客户群的素质,有目标性地锁定信用卡产品的客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预防欺诈风险。发卡行可以学习国外成熟的信用卡风险管理系统,健全科学的风险预警系统,对持卡人的交易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对开卡后即刻连续取现或频繁交易等异常情况做到及时处理,加大对持卡人的监控力度。在风险案件防范方面,要建立风险案件处理方案,注重时间原则和和最小范围原则,隔绝风险的蔓延,对风险案件信息及时报告,追踪和监控风险案件的发展及解决情形,对已经发生的一些案例及成功的做法建立风险案例库,实现风险经验的积累和分享。必须有目的性地加强面向持卡人的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培养客户风险意识。
加大征信审核业务管理,改善业务流程。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较晚,社会信用环境不够完全,信用法律法规建设落后,加强信用卡征信审核显得尤其重要。信用卡风险的防范在很大方面取决于征信审核业务流程的发展和完善,发卡行应实施分散受理申请,集中征信调查审批和风险监控的运行体系;清楚基层网点的角色选择,将基层机构职能定向于发卡营销渠道,征信审核业务流程应尽可能地科学、清楚并符合实际,对于与实际运行不合的操作应及时改正,对征信审核业务流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研究和简单处理,取消对风险控制不起作用的无效环节,同时,在征信审核工作中应不断总结和学习征信审核方法,提高征信审核能力,进步技术分析的拓展。
制订符合实际的风险管理战略,增强控制风险能力。应从完善银行资产结构和提高盈利能力的战略水平来看待信用卡业务,要明白信用卡业务经营成功的要素在于拥有强有力的风险控制能力;风险管理的目的是在可接受的风险级别下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是风险最小化,风险策略要与发卡行的风险控制能力、经营管理水平、市场和客户资产状况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拟定适当的信用风险管理策略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改善,运用科学和数学统计手段,寻找风险与收益的相应规律,将风险控制贯通于产品设计、交易监控、审批发卡、催收以及客户服务的全过程,形成合理的风险效益比,使经营收益在完全涵盖风险损失的基础上,保持应有的盈利空间。
四、信用卡风险管理意义
随着全球信用卡时代的到来以及大量出现信用卡风险,加强信用卡的风险管理极其重要,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能积极促进发卡行业务人员依法经营,防止违法违规操作,提高发卡行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有效维护发卡行权力;能促使银行健全规范有效的信用卡风险防范机制,使得整个发卡行的信用卡风险防范工作稳健的进行,进而创造一个良好的信用卡环境,达到最完美的社会效益。对信用卡的风险管理不仅关系到银行的经济利益,更关系到银行在社会中的整体形象。因此对信用卡风险管理对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指导意义。
随着现代金融和现代物流的不断发展,物流金融服务日益成为物流服务的一个主要利润来源。不管是世界最大的船运公司马士基,还是世界最大的快递物流公司UPS,其第一位的利润来源都已经是物流金融服务。在物流金融业务中,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除了要提供现代物流服务外,还要跟金融机构合作一起提供部分金融服务,业务更加复杂,探讨融资物流的业务模式,有效地实施融资物流项目管理与风险控制,是未来物流业的决胜点。
1.融资物流的业务模式
物流金融是以物流活动和金融活动为基础,包括物流融资、物流结算与物流保险。目前讨论较多的是物流融资,它是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由物流企业对物流过程中的相关动产进行监管,建立信用关系,并有效控制风险,共同满足动产所有方融资需求的业务模式。主要包括仓单质押(实物仓)、保兑仓、融通仓以及信用证下货权质押四种业务模式。
第一,仓单质押是指出质人把质押物存储在物流企业的仓库中,然后凭借物流企业开具的仓单向银行申请授信,银行根据质押货物的价值和其他相关因素向客户企业提供一定比例的融资。
第二,保兑仓即银行在收到出质人(经销商)交纳的保证金后向上游生产商开出承兑汇票,生产商在收到银承后(前)向银行指定的物流企业仓库发货,货到仓库后转为仓单质押模式。若银承到期后,出质人无法按时偿还银行敞口,则由生产商回购质物补足银行敞口。
第三,融通仓是指在上述操作模式的基础上,若出质人到期无法偿还银行融资,则由物流企业负责处置、变现质押物,补足银行融资敞口。
第四,信用证下货权质押是指银行为进口商开立信用证向国外的生产商购买货物,进口商交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其余部分以进口货物的货权提供质押担保的货押业务。
上述四种融资物流业务打破了固定资产抵押贷款的传统思维,拓宽了贷款抵押担保的范围,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同时也为银行开辟了一个新的业务领域。
2.融资物流项目管理
融资物流通过物流与资金流的集成管理,使相关企业、物流公司和金融服务机构实现多方共赢。融资物流项目的活动千差万别,很难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融资物流项目,但是,融资物流项目的管理和运作程序大致相同,包括融资物流项目前期调研、融资物流项目谈判、融资物流项目首次盘点、融资物流项目执行四个方面。
2.1融资物流项目前期调研
对于任何一个融资物流项目,决策之前都需要经过相当周密的调研和考察。第一,对融资企业性质(生产型、贸易型),经营状况,相关管理制度,企业内部对融资监管业务的认知程度,银行对企业的授信模式和额度以及是否有其他监管公司等方面情况进行调研和考察。第二,对质押物的监管模式(静态、动态),所有权归属,型号、规格,安全库存,每天/每月的平均出入库量,盘点的难易程度,以及质押物特性(易保存、市场价格波动小、变现能力强、 抗跌性好)进行调研和考察。第三,对监管区域是否与非监管区区分开来,是否相对封闭, 货物出入口情况,消防设施是否齐备,监管区域货位的划分情况,监管区域货物出入库流程,监管区域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情况进行考察,绘制监管区域平面图。
2.2融资物流项目谈判
融资物流项目谈判是在进行前期调研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物流公司客户经理初步判断项目监管可行时,与出质企业董事长、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进行商务洽谈,要求:首先,根据公司报价原则和地区价格政策报价;其次,低于地区价格政策线必须取得公司主管副总的价格让步许可。最后,与之进一步协商各方面的条款,形成法律文件,签订合同。
2.3融资物流项目首次盘点
根据出质人提供的库存报表,对监管区域的质押物进行盘点核实,为下一步出具仓单做好准备。银行和监管方(物流公司)共同盘点,盘点完后由监管方在《核库报告》上签字确认。但是有时银行会全权委托监管方自行盘点。在盘点过程中监管方负责质押物的数量或重量确认,银行负责质押物价值的审核确认。
2.4融资物流项目执行
在融资物流项目中,物流公司、银行及相关企业之间通常需要签署“项目协议”、“仓库租赁合同”、“仓储保管协议”、“保证函”等一系列的融资文件及其信用担保协议,一旦正式签署了融资物流项目的法律文件之后,融资物流项目将进人执行阶段。物流公司、银行及相关企业按照合同分别完成监管、贷款和还款等职能。
3.融资物流风险控制
融资物流是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新形式,对业务管理要求极其严格,业务管理得好,能够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并能带动仓储、运输、配送及其他多项业务的发展;业务管理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出现经营风险,甚至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风险控制。
3.1质押物风险控制
其一,注意质押物产权风险。首先,必须正确地规定承担质押物产权界定的责任人,即由谁来承担相关的产权界定工作。界定责任人应该是有能力调查用户贸易渠道、结算方式、往来账目的专业人才。其次,在合约中还必须正确地确定审核产权的方式。通常选择审核产权的方式应该充分地考虑质押物的性质和上下游的贸易关系,审核人可以直接审核相关法律证明材料,也可通过审核出质货物的发票、购销合同、质检证明、上游企业的出售证明、运输发票等方式来间接界定产权。对于进出口货物,还可以审核海关通关单、关税证明、结算证明、进口许可证等来间接界定产权。
其二,注意质押物品种选择风险。应选择资源型物资、热销产品、通用产品及价格稳定的产品。
其三,注意质押物动态价格监控风险。可通过质押率、平仓线、警戒线等进行风险控制。
其四,注意质押物品存放安全风险。可通过用户保险进行风险控制。
3.2监管方风险控制
监管方风险是来自物流企业的风险。一方面是由于物流企业的仓储能力较低,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从而使在物流企业仓储过程中所质押的动产发生了质量变化,进一步使动产的价值发生了变化。这就给银行带来了风险。因此,质押物品种应选择易于计量、监管,无形损耗少,不易变质的产品;通过用户保险进行质押物品存放安全风险控制。另一方面是由于物流企业员工的道德问题,其开具的仓单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仓库中现存动产的数量、质量、规格等情况。因此,应严格按要求审核数据,由第三方协助核对数据,控制质押物初始数据风险。并通过落实监管制度进行质押物库存差异风险控制。通过联合反担保、加强抽查等方式,控制出质人和监管人员道德风险。
3.3借款企业风险控制
借款企业用于质押的货物的合法性以及向银行提供的虚假报表都给物流融资带来了风险。控制由质押物不具合法性而产生的风险需要物流企业利用其专业的知识与经验对质押物的情况进行考察和判断。而控制借款企业的信用风险则可以通过信用评级的手段。银行可以根据企业的行业地位、经营管理能力、财务状况、交易能力等指标来评判其信用等级。针对由于借款企业所分布的行业广泛,而给银行带来的考核困难,国内一些银行设立了行业分析员和产品经理等职位,对所涉及的各个行业进行分析研究。
3.4其他风险控制
融资物流业务中,对于特定货物应通过制定三方协议来约定不可抗力的范围,并要求企业办理相应的商业保险。另外,项目小组严格按照质权人设立的库存价值警戒线办理出入库手续,一旦库存量到达价值警戒线,停止办理出库手续并报告质权人及公司物流业务部;在其货物未解押的情况下,需要突破货物质押总量风险控制线提货时,必须由出资企业出具加盖公章的通知函。严格审查入库实物的真实性、有效性、规范性,并记载相关事项。
4.结束语
融资物流作为一项涉及银行、企业、物流企业等多主体、多流程且不断发展的新型金融服务业务,不仅解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问题,推动了物流企业的业务领域拓展,而且为银行业的金融创新提供了条件,但是这种新型业务的兴起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与以往不同的风险。认识和控制这些风险是融资物流金开展得好坏的关键。
参考文献: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强,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十四五”规划指出,要注重增强机遇意识与风险意识,防范与化解重大风险。企业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主体,在国家经济发展风险防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企业经营面临法治风险、决策风险、融资风险、财务风险等诸多风险,企业会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工作,完善企业会计管理中的风险防控机制,对企业可持续成长尤为重要。就目前来看,我国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管理者应该高度重视企业会计管理的风险控制,积极制订科学合理的风险防控措施,保障企业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获得生存与成长。通过防范与化解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风险,确保企业顺利进行各项经营管理工作,能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其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不断发展。由此可见,深入探究、分析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中的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对于指导企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会计管理风险概念与特征
企业会计管理风险一般是指企业在开展会计业务时有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的风险。企业相关会计规章制度、组织管理模式、技术方法及工作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等多方面的原因,使企业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增加。企业管理者及相关会计工作者由于认识的局限性,会对外部经营环境及未来发展缺乏合理的预判,导致企业会计管理风险不确定性增强,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企业会计管理风险主要有潜在性、多变性、不确定性、严重性等特征。一、潜在性会计工作环境的不确定性及会计工作的复杂性,通常要求会计工作人员熟练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对会计工作作出准确判断,会计工作人员如果缺乏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就可能造成决策失误。会计管理工作存在较多的潜在风险,直接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决策与执行,任何的决策失误都可能为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二、多变性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与快速发展的应用技术决定了企业会计管理风险也会随之变化,呈现多变性特征。企业会计管理风险的诱发因素较多,如果不能有针对性地对风险要素进行防范,可能会导致企业风险加剧,妨碍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开展。三、不确定性在企业的会计风险管理过程中,各种风险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很多不同的原因都能使企业潜在的风险要素转变为现实风险,因此企业应该从多角度考虑问题,规范日常会计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经营管理环境。四、严重性企业会计信息的客观性与准确性,不仅能够决定企业自身的资源配置与经营发展状况,还能间接影响行业及经济的发展。企业如果不能正视会计风险管理中的各类问题,没有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可能会导致企业财务数据信息失真,为企业带来较大损失。
企业会计管理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管理目标不明确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完善的会计管理工作体系有利于其准确分析经营环境,最大化企业的经营利益。尤其是在新的形势背景下,企业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了多种契约关系,企业面临的会计风险也日渐多样化。企业在开展会计管理工作时不仅要考虑自身的状况,还应该防范其他企业所带来的不确定风险,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互利共赢。当前,在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中,管理目标不够明确、相对应的风险预警机制不够完善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容易导致企业会计工作落实过程中的缺陷与障碍,还可能给企业造成较多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企业会计管理风险中的目标不明确主要体现在问题模糊化上,相关管理部门没有设定明确的目标,不能明晰各种会计风险。在遇到可能发生风险的情况时,不能及时预警,无法做到防控风险与规避风险。此外,部分企业在制订会计管理目标时,往往忽视自身实际发展状况,不能结合企业发展战略与经营情况合理制订目标,导致会计管理工作与企业发展不适配,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二、风险控制意识薄弱在我国很多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管理者非常重视企业的经营利益,却忽视了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没有制订会计管理工作中风险防控的预案。还有很多小规模的企业没有建立专业的会计管理部门,完全忽视了会计管理工作,管理者缺乏会计风险防控意识,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资金风险或者发展风险。企业管理者的风险防控意识薄弱,可能使企业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损害企业利益。在企业会计管理风险防控中,会计工作人员与企业管理者发挥着同样关键的作用。会计工作人员对企业基本的财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系统地核算并监督企业的资金往来,全面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为企业管理者制订战略决策提供财务基础。但是相当一部分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理论知识掌握不够,缺乏风险防控意识。甚至有的企业没有配备专业的会计工作人员,部门领导者兼职会计,缺乏专业的财务分析能力,风险防控意识不足。三、信息失真现象突出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企业的会计实务操作人员没有高度重视工作的细节,导致会计信息记录不准确,信息失真现象突出。另外,针对同一问题往往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处理,如果会计人员采用了更加简单的方法,而忽略了工作的细节,就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的传递需要工作人员之间进行及时沟通,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沟通能力较差同样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因素,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存在问题也可能会造成财务信息的失真。还有一些企业过度关注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财务信息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导致企业经营存在业务核算混乱、核算对象模糊等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发生了较大变化。虽然信息沟通交流越来越便捷,为企业带来了便利,但它同时也带来信息传递与输入失真等诸多问题。无纸化与电子化的办公方式可能带来更多的虚假会计信息,使得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受到一定的影响。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更加重视会计风险防控问题,会计信息的失真现象为企业会计风险防控带来一定的阻碍,企业管理人员及会计工作人员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相关信息,并熟练运用现代技术,就可能对企业的运营管理造成不利影响。四、风险防控监管机制不健全由于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特殊性,企业的风险防控监管机制对风险防控尤为关键,有效的风险防控监督机制可以保障企业正常运营,助力企业又快又好地发展。企业内部会计监管工作存在问题,不仅不利于企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正常进行,还可能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如果企业内部管理本身存在较大的问题,企业会计管理系统不够完善,不能有效指导与监督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那么,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便得不到保障。目前,多数企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风险防控监管机制,不能有效地发挥企业的风险监督职能,这增加了企业会计管理中存在风险的可能性,会给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带来较大困难,阻碍企业稳定健康发展。因此,如果企业会计管理系统不完善,风险防控监督机制不健全,就无法保障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企业会计管理风险控制的相关对策
一、明确会计管理目标明确的企业会计管理目标,有利于企业会计管理风险的控制。1.企业会计管理目标应符合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也应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企业会计管理目标设定得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不确定的外部经营环境与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经济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企业的会计管理不仅要考虑市场经济的发展,还应适合企业的发展战略。2.企业会计管理目标设定要打破利润至关重要的传统观念,要将企业的整体发展作为企业会计管理的宏观目标,在此基础上明确会计管理的微观目标。企业管理者要转变管理理念,加强对会计管理的重视程度,完善会计管理工作,有效规避企业生产经营与会计管理中的潜在风险。同时,要依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明确会计管理目标。在企业实际管理中,管理者往往忽视会计管理,导致企业出现资金流动不明晰、投资决策失误、经营亏损等现象,给企业发展带来不可估计的风险。3.企业会计管理目标中要明确对会计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及技术的要求,明确每个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目标与职责,同时要对定期开展会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以及专业技能培训作出明确,从而为企业会计管理风险控制夯实基础。二、强化风险控制意识强化企业管理者与相关会计工作人员的风险防控意识,有利于企业防范会计管理风险。企业管理者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领导力量,其思想认知、管理能力、风险防控意识及战略决策制订等,对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提升企业管理者的风险防控意识非常重要。与此同时,也应该进一步强化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风险防控意识。会计工作人员直接了解掌握企业的资金流信息,负责收集、整理、直观呈现所掌握的会计信息,制作财务报表,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提高他们的风险防控意识,可以使他们更好地为企业管理决策者提供有参考价值的相关信息,有利于企业制订正确的投资决策及发展战略。此外,要提升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越高,其风险防控意识也相对越强,因此也更有利于提升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降低企业潜在的会计风险。企业要聘任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会计工作人员,同时也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及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升其工作能力及风险防控意识,确保会计职责的充分发挥。管理者是企业会计管理的核心,工作人员是企业会计管理的基础,只有两者都不断强化风险防控意识,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才能促进企业长期良好发展。三、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确保财务信息真实有效,对防范企业会计风险非常重要。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的沟通与传递,有利于企业及时把握市场时机,作出正确的决策与判断。提升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1.企业要加大会计信息披露力度,以便对企业现金流、经营成果与经济效益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如果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会计信息失真情况,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还会造成企业管理者决策失误,导致盲目投资,甚至使企业面临比较严重的财务风险。2.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发展带来的有利条件避免信息失真,要不断更新与发展会计管理手段,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应用,提高会计管理工作效率,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四、完善风险防控监督机制在会计管理风险防控工作中,关键是要完善风险防控监督机制,对会计管理工作中的不同环节进行实时监督,保障会计风险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制订完善的风险防控监督机制,应从内部与外部监督两个方面分别进行。1.要制订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要建立专门的内部控制机构,有针对性地监控、管理会计风险。同时,要及时客观地对会计管理活动进行评估,为企业优化内部控制制度提供依据。对在监督过程中所暴露出的相关问题,要及时反映给企业管理人员,增强会计信息传递的透明度,以使决策更加科学化。2.要制订完善的外部监督机制。企业应该充分利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信息资源优势,建立外部风险监督机制。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企业带来不确定性风险,建立会计管理风险外部监督机制十分重要,为此需强化多部门监督与参与。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给企业创造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防范企业会计管理中的潜在风险,企业应建立健全会计风险防控机制。企业要想在不确定的竞争环境中长期发展,管理者必须认识到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并根据企业当前的发展状况采取科学合理的风险控制措施,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企业会计工作人员要有效规避可控制的风险,及时分析、预测不可控的风险,强化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从根本上保障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妮.浅析企业会计管理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J].纳税,2019,13(15):86+88.
[2]徐文就.企业会计管理风险及其防范对策[J].营销界,2021(30):141-14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企业规模的壮大,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系数也随之增高,对企业的生产有很大的影响,这是企业生产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但目前,我国相应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参与市场竞争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个体企业良莠不齐,企业在市场的环境中运营成本面临较大的风险。风险的不确定性、客观性、主观性、叠加性和累积性,使风险因素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产生协同作用放大风险,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导致成本失控。运营风险作为风险的一种,是由风险的内涵所赋予的。企业运营风险管理必须进行风险因素分析,将运营风险因素列出,确定企业的风险范围,才能为风险评价和预测提供依据,才能对企业运营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于企业的各种不同性质的运营风险来说,企业间的风险种类也有很大的差异性。
股份制企业所有的经营风险都可以认为是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经营风险的货币化的表现形态。
一、企业运营系统的风险因素
风险具有可度量性,在风险转化为损失之前。研究和控制风险的目标是设法减少风险的出现,阻止风险转变为损失,阻止可能的危机转化为现实的损失。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分析,运营风险是企业在投入到销售的过程中,没有及时控制企业内部的不足或失误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因此,运营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会影响企业运营系统安全,导致运营风险发生,主要表现在成本、质量、效率和柔性等几个方面。风险因素能够促使或者增加企业风险的发生,是企业风险发生的潜在因素,所以,成本、质量、效率和柔性就构成了运营风险的四大要素。
另外,企业的运营风险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内部风险的造成主要是由于企业财务管理者对财务风险认识不足;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资金成本高;企业的应收款项比重过大,资产流动性弱;库存结构不合理导致资金沉淀,存储成本急剧上升,费用增加,利润减少;企业决策失误导致财务状况恶化、盈利能力下降。
企业经营风险、管理风险最终都会表现在财务风险上,成熟期的财务风险表现在:纳税风险、资产结构风险、分配风险、投资风险。当今高度货币化的社会,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所面对的风险集中地反映为企业的现实或潜在的经济损失,各种非经济损失也可以按照一定的方式折算为经济损失。
二、企业运营成本管理与风险控制体系的分析和构建
首先,企业想要规避风险,控制成本,要构建企业运营风险管理体系,分析企业运营风险因素,对企业的运营系统进行合理的、有效的、真实的分析和研究,确立企业的运营系统流程。通过分析建立企业运营风险因素模型,确立企业风险因素的管理指标体系,建立企业运营风险因素指标分解模型。在对企业进行风险分析的时候,要对整个行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做详细的分析,从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可以推断出企业风险所落在哪一个部位,也可以猜测出风险的范围,每一个企业也都有不同之处,要一一分辨。同时,也不能凭整个行业的风险就断定个别企业的风险状况。例如,某个行业在国民经济的整体中被列为高风险的行业,但其中的某个企业靠自身的有利经营模式,理智的投资,科学的治理方法,降低了自身企业的风险,那么这个企业就不是风险企业。
另外,企业还要建立企业运营风险的评估体系,通过确定的风险因素指标体系来对企业系统的流程进行风险管理。制定量化公式和规则、定位数据来源、确定控制目标、区分管理周期等步骤来分析风险因素指标的体系,采用控制图法来实现对关键运营风险的有效管理。对于一般的企业来说,都要尽早发现经营中的风险因素,尽早进行有效的规范,避免造成损失,通常来说,经营风险的防范主要是靠报表和数值来进行分析的。主要表现有:客户的现金情况;应收账款数额或比率的情况;流动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流动或长期负债的情况;销售和产品积压等等。企业要监理组织负责企业管理流程,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及时反馈,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循环管理的良性过程。监理集成化风险管理系统,将风险管理实际化,及时有效的进行信息的传递和沟通,保证风险管理体系的正常运作。
经营风险,有些是可以从资产表中得到的。先对公司整体的经营情况有大概的了解,清楚为企业带来盈利的业务品种,公司的收入总额以及和前一年比较的变动趋势,这些也是一个企业最基本的考察指标。例如,对于企业生产产品所销售的数量来说,其他因素不变,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稳定就能够带动企业经营的收益,那么企业的经营风险也随之降低了,所以,稳定的产品销售会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产品价格受市场供需关系、产品的质量、技术含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企业的产品销售价格稳定决定了销售收入稳定,企业未来的经营收益就越稳定,稳定的销售价格会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同样的道理,单位变动成本越不稳定,经营风险就越大,从而影响着企业未来经营收益的稳定性。产品销售数量发生了变动,固定成本总额的比重就变大,单位产品分摊的成本就大,企业的经营收益就少,经营风险就大。反之,固定成本总额占成本的比重越小,经营风险就越小。
三、总结
企业存在一天,风险也必然跟随一天,每一个经营环节都有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对一个企业进行经营风险的成因分析以及预警,并不能完全消除企业的风险,更多的是对企业的风险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评估,能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的危害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把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企业要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谨慎决策,规避风险,争创效益等手段,加强经营风险管理和成本控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企业运营风险。
参考文献
[1]秦剑.跨国公司在华资源配置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D].南开大学 2009.
[2]赵筱媛.企业信息资源配置理论方法与战略规划研究[D].吉林大学 2005.
[3]陈宁.基于IT的多项目共享资源均衡配置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07 .
中图分类号:U2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假设人们事先能把整个地铁工程项目的大过程,根据其技术特点分解为若干个小过程,利用人类对这些小过程的分析,判断其出现风险的可能性,事先采取预防措施,就能够将意外事故出现的可能性降至最低,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一、 地铁工程的特点及难点
地铁选线大部分位于城市道路下方,施工场地资源紧缺,需要提前策划交通疏导。另外,地铁地下车站及隧道上方市政管线较多,如污水、雨水、自来水、煤气、电信电缆等,容易形成涌水、突水,管线断裂和爆炸等事故。地铁工程周围既有设施较多,包括各种高楼、人行天桥、文物古迹、运营线路、桥涵等,容易造成破坏。地铁位于城区,人工杂填土厚,土体多次扰动,稳定性差。地铁工程工期紧,降水周期短,周边建筑物密集,降水井不易布置,施工中很难做到无水作业,容易造成坍塌。地铁施工一般位于市区,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受社会的关注度高。只有充分掌握工程的特点和难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风险预控。
二、地铁施工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地铁工程建设是一项高风险建设工程,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对拟建和在建的地铁工程项目进行风险评估,继而进行风险控制十分必要。目前,国内地铁施工中风险管理与控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缺乏规范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目前,安全风险管理国内没有统一国家标准,没有强制执行的规范,各个城市有自行管理的一套体系,风险管理缺乏参与各方的相互责任和义务。施工风险控制大多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2009]87号文件,以及用于指导的《地铁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指南》。
(2) 设计与施工不能很好地动态结合
目前,地铁招标工期紧,设计任务繁重,现场变化情况较多,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当初设计的边界条件发生变化,施工现场仍按原设计操作;设计对周边环境的风险估计不足,技术、安全保证措施没有针对性或不完善;设计变更程序复杂,周边环境出现变化后不能及时更新设计文件;或者原设计的技术措施通过现场实践不能满足需要等现象。
(3) 建筑市场恶性竞争,低价中标
建筑行业从业人员较多,市场恶性竞争较为严重,有些企业为了挤进市场,低价中标。投标人为了追求利润,不惜偷工减料以降低工程成本,影响工程质量,造出类似“豆腐渣”的低质工程。低价中标以后,合同双方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承包商对承担风险估计不足,难
以全面履行,以致造成烂尾工程。一些投标人低价中标后,想方设法利用合同中一些不明的条款为其中标的工程项目谋取额外的利益。降低安全系数,冒险施工。拖欠分包商工程款。低价中标会造成工程管理的难度加大,施工潜在的风险加大,易出现安全问题。
三、地铁工程的风险控制与管理措施
(1) 做好设计阶段环境调查
环境调查是地铁工程建设前期重要的阶段,根据各阶段设计的深度要求进行不同深度的调查。在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管线采用拆除、迁改的原则进行规避,对于需要保护的建(构)筑物,要在设计图纸上提出建议保护方案和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2)做好开工前的工程环境调查
(2.1)编制施工方案前,进行管线和建(构)筑物调查。在设计调查的基础上,开展详细的施工调查,对于设计图纸上提出的各种周边建(构)筑物、各种管线等进行核实,并采取探测(触探、人工挖槽等)方式进一步探明周边管线,探测完成后绘制与施工工程相对位置关系图。在施工调查过程中,有水管线是调查的重点,不仅要摸清管线及结构物的结构形式,材质,埋深和使用年代及现状,提供详实的技术参数,对施工有可能引起的变形和影响进行分析、预测,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提供依据。
(2.2)根据风险分级结果,编制专项施工方案。风险确定以后,中标方要充分发挥集团施工技术专家组的优势,项目上编制的专项方案报经集团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核,对于危险性较大的施工方案,在集团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核完成的基础上,还需要组织社会专家进行论证。论证专家由有经验的施工、设计、勘察等方面专业人员组成,论证的重点是专项方案内容是否完整、可行;专项方案计算书和验算依据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规范;安全施工的基本条件是否满足现场实际情况。
(3)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加强信息化管理
地铁工程周边环境复杂,与市民生活紧密相联,因此,采用“施工单位全面监测,第三方监测单位重点监测,施工、监理、第三方监测单位现场巡视,风险预警以第三方监测单位为主”的模式进行管理,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通畅的信息报送,全面实施信息化管理。例如,通过在工地建立视频监控系统,人工监控信息网,达到对周边设施、支护结构受力及变形、施工区周围地表、地下水动态变化进行监控和量测。对于重要结构、沉降要求极高的建议采用自动化监测,每2h自动采集1次数据,达到沉降标准自动报警等。监测系统的完善和监测信息的及时传递使人们能够及早采取措施处置风险,大大降低了风险发生的概率,达到对风险预控的目的。第三方监测与施工方共同监测基点,信息共享,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相互印证,能够更好地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4) 实行风险分级管理、预警预报制度
地铁工程与其他大型工程主要的区别在于周边环境复杂,社会影响较大等,因此,风险评价的方法较多,国内外通常采用的可概括为定性、定性定量和定量分析三类方法,地铁施工大多采用定性分析中的风险综合评价法,即根据专家意见进行统计分析,获得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和风险后果,进而获得该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在实施过程中,结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根据风险等级要求,实行分级管理。
对于风险等级较高,风险较大的工程,根据监测数值,实行3级管理制度,当监测结果在允许极限值的70%范围内,可以进行正常施工;当监测值在允许极限值70%~80%时,施工中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加强监测的频率,每日上报监理、业主,现场可自行采取措施处理;当监测值超过85%时,现场立即停止施工,上报监理、业主,承包商组织专家进行论证,论证完成后根据专家意见采取加固和支护措施。
(5) 加强风险管理,确保安全投入合理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是指按照国家的施工安全、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和有关规定,购置和更新施工安全防护用具及设施、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和作业环境所需要的费用。承包商应当确保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专款专用,在财务管理中单独列出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项目费用清单备查。加强风险管理,确保施工安全投入到位。承包商不按规定使用措施费或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由公司相关部门令其改正,停止措施费验工计价,并与对该企业的信誉考核挂钩。
四、结束语
我国地铁建设工程的安全风险管理尚缺乏系统性,尤其在监测工作的规范化、资料分析的信息化、及时反馈、重点地段的跟踪以及安全风险控制指标和标准等方面与工程建设的要求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当今地铁建设项目多、难度大、时间紧的情况下,亟待开展地铁建设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建立相应的安全风险管理机构,制定完善的安全评估指南,从而达到用经济、有效的方法管理地铁建设中的安全风险。
2现阶段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风险控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