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8 16:55:2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社区管理知识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区域划分:
第一区:1号教学楼、1号宿舍、2号宿舍、电房、卫生报表、水电报表。(刘武广)
第二区:2号教学楼、艺术楼、新行政楼、4号宿舍、图书馆、浪美工作用房、建新村周转房、校门区域、前广场、水泵房、后门卫室、南围墙、体育馆、看台。(钟晓东)
第三区:3号教学楼、科技楼、实验楼、3号宿舍、5号宿舍、地下停车场。(黎伟民)
以上区域包括建筑物四周的水电消防设备设施
二、水电工主要职责
1、每月最少检查一次消火栓、灭火器,并分别签名,检查结果形成报表上交总务处。
检查要点:
消火栓:外观是否完好;内部配件是否齐全、完好;开关是否闭合自由。
灭火器:气压指针是否在绿色区域;橡胶管是否老化裂断;是否超过使用有效期(两年)。
2、每周巡查一次逃生指示牌、应急灯(是否完好、能否正常点亮)。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3、每周巡查一次公共区域用电器(包括线路、路灯、走廊灯、厕所灯、地灯等)和用水设备(包括水管、水龙头、饮水机、太阳能热泵、水泵房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引言
在目前商住小区管理过程中对于小区配电房的管理一直是比较棘手的问题,由于电能输送和配置管理专业性比较强,要求对配电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具备较强的专业特性,并且因为配置管理及维护不力导致出现小区电力系统故障或者是跳闸现象的出现,危及住户权益。
一、供配电设施配置及管理的总体原则。
伴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社区对于电力的要求逐渐在增大,配合目前国家关于文明城市、文明社区和安全社区的创建要求,对于照明和供暖的需求致使社区的用电负荷正在逐渐加大,社区的供配电设施及管理的要求越来越急迫,但社区的配电设施的建设标准却依照原有的规格设计制造,供配电设施服从和服务创
建文明社区和安全社区的压力正在逐步增大,因此对于商住小区的规划建设和维护管理必须服从小区的合理布局,同时有利于社区环保和美化,与社区的整体形象相协调,同时又符合城市的整体规划,否者,不经规划建设的配送电设施不经达不到国家关于社区配送电设施设计的相关标准,从而导致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同时还会影响到社区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
按照目前城市发展的规划要求以及国家电网对于社区送配电设施的规范,笔者认为供配电设施建设应符合以下原则:即在符合城市建设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确保送配电设施具有较高的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同时设施能与商住小区融为一体,保持社区的形象美观,同时为了集约资源的目的考虑,社区的配电室的位置设置应靠近用电负荷中心,已达到节约居民小区土地资源的目的。
二、商住小区的供电设施配置的设计选择。
根据住建部和国家电网关于城镇社区配电设施建设的居民小区的供电措施规定,商住社区供配电设施建设必须服从于文明社区创建的要求,按照布局合理科学设计的原则,根据社区设计蓝图及社区的面积和实用要求规划选用配电设施,按照实践经验通常使用的供电措施包括以下几种:
(一)总建筑面积在7000平米以下的小型商住小区并且满足供电容量小于315kVA的社区建设配电设施应选择选小型化箱式配变设施,建议小型箱式配变设施的占地面积大致为4 m×5 m,同时在箱式配变设施周边预留2 m的走廊供应急使用及作为操作通道和其他用地。
(二)对于建筑总面积大于7000平米小于25000平米的商住小区应在规划建设的时候留有配电室,可在小区规划设计时一并考虑,兼顾小区整体美观和建设标准的一致性,至于配电室面积应该大于60平方米以确保安装相关设备。
(三)社区建筑总面积大于25000平米的社区在规划设计时应留有开闭所的位置,另外社区开闭所(配电室)接线要力求简化,通常会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通过两回进线6~10回出线的方式设置,另外务必设置双电源供电,使两段母线之间应具备自投功能。另外高压间隔的土建应该一步到位,同时确保出线间隔分期建设,按照日常操作经验,对于开闭所的建筑面积应大于130平米。另外再设计开闭所出线的时候务必保证期可靠性高,同时采用断路器配置,并选用负荷开关加熔断器组合的电器设备。
(四)关于台式变压器的配置要求,为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线路损耗,较大规模的住宅小区的公用变压器应遵循小容量、多布点、靠近负荷中心的原则进行配置,当终期容量在630 kVA以上时,应设置两台或两台以上变压器为宜。配电室(开闭所)地址选择。靠近负荷中心;进出线方便;接近电源侧;设备吊装、运输方便;不能设在有剧烈振动的场所;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它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或帖邻;高层住宅地下配电室(开闭所)的位置,宜选择在通风、散热条件较好的场所。
三、关于商住小区供配电设施施工安装的技术要求。
按照住建部关于居民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施工安装的技术要求规定,商住小区供电设施是城市配电网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在设计施工的过程中,应将供配电的设备施工安装纳入城市配电网统一规划之内,根据工信部和住建部关于低压配电施工的相关技术规范,需满足以下条件:1、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目前最常用到的就是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10 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和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这四个规定,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小区的用电负荷性质和容量选用双电源供电和两回线路或环网供电、单电源供电等方式确保供电的安全性和足够量。2、根据商住小区的用电负荷预测,合理配置变压器容量和低压配电电缆、电线的线径,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并留出预备量,尽量提升供电质量。3、电能计量装置配置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和规范。第五,当用电负荷低于8 kW,采用单相供电入户;用电负荷超过10 kW时,宜采用三相供电入户。4、根据小区实际,设计配电室(户外箱式变)位置,预留配电设施安装、操作、搬运、检修、试验和监测通道及电缆(电线)安全走廊,保证人和设备安全。
四、关于加强商住小区配电设施管理的几项建议。
小区配电设施管理管理过程中由于该设施的的产权问题不清晰,导致其维护和配置管理一直是供用电双方难以协调解决的问题,往往因为管理和维护不力导致出现电力系统跳闸或故障停电。而即便是商住小区的业主拥有配电设施的管理权,对于住户而言,设施的管理没有多大的实际操作意义,没有专业工作人员保证设备的专业性的维护同样会造成供电故障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
(一)建议国家出台小区配电设施维护的立法解释或由地方政府出台《关于小区配电设施维护管理条例》的地方性法规,“明确由供电公司承担小区电力设施建设、日常维护和事故抢险等工作。由于《物权法》和《物业管理条例》存在一定的矛盾,尤其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如执行小区配电设施的产权属于小区业主共有之规定,诸多现实问题难以落实,不如开渠放水,给予小区配电设施产权以适宜的立法解释”,从源头上解决因产权问题造成的小区居民、尤其是无物业小区居民正常用电难题。
前言
广播电视技术台站设备库房管理是指对有形的广播电视技术设备提供存放场所并对其进行科学保管、存取和控制的过程。良好的设备管控制度不仅表现在它是生产运行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而且还是促进有限资源合理利用,科学调配的重要手段。
1库房存放管理规定
(1)物料、设备入库后,需按其类别、性能、特点和用途等分类、分区存放,并配有相应标识。做到“二齐”、“三清”、“四定位”,即:物料、设备摆放整齐,库容干净整齐;材料清、数量清、规格标识清;按区、按排、按架、按柜定位。(2)库存信息要准确详实,物料、设备、器材等的分类账目统计,收发料情况,进出库人员等信息要随时登记,随时更新,数量、文字、表格要仔细核对,确保表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库房存放物资要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清查、盘点,确认库存的余缺情况,并将库存信息及时上报。(4)严禁无关人员随意进入库房,外来人员进入库房需经主管领导批准,验证身份并认真填写人员出入库房登记后方可进入库房。(5)库房内严禁烟火,配备相关消防设施,保持存放区的温湿度,通风良好,做好防火、防盗、防潮等相关工作。(6)对临时寄存在库房的物资,必要时划出区域,隔离存放,并做好“待处理品”标识。(7)明确划分废品库,对于淘汰和已不能正常运行的陈旧设备或安全生产过程中合理消耗产生的废品在经各部门负责人和台领导签字开据入库单后,进入废品库房分类存放,并严格执行“出入库”和“账面登记”制度,严禁私自移出、变卖、销账。
2物资、设备入库管理规定
(1)物资和设备采购回来后首先办理入库手续,由采购人员向库房管理人员逐件交接,库房保管员依据货物清单对清单上所列物资名称、数量、品种、规格等仔细核对、清点,经确认准确无误后开据入库单、填写物资、设备入库登记表,双方签字,物资入库。“入库单”一式三联,一联存根留作建账依据,二联上交财务,三联库房保管员留存。(2)各部门收集来的已损坏和已淘汰设备办理入库时,首先要对库房管理员说明设备基本情况,库房管理员要开据入库单、账面登记,对无修复价值的打入废品库,可自修或返厂外修的设备存入库房待处理区,日后(30日内)按程序处理。(3)物资和设备入库后要按照不同的品种、规格、型号、性能、特点、用途等分类存放于相应区域、相应货架,便于日后的领用和清库盘点。精密、易碎及贵重、敏感设备、仪器、仪表等,入库时要轻拿轻放,妥善保管,严禁挤压、碰撞和倒置。(4)库房保管员要严格把关,对于未经台领导或部门负责人批准的采购及入库物资或与采购清单不符、与库房存放要求不符的物资可拒绝验收、入库。验收由采购人员、库房管理员、送货人共同查验核对物资、设备数量、规格型号、产品质量等,如发现货物与清单不符或存在问题时,在做好登记的同时要立即向部门负责人或台领导反映,以便及时查清、解决问题。(5)因特殊原因不能形成入库的物资,库房管理人员要到现场核对验收,并及时补填“入库、出库单”和“物资入库、出库登记表”。
3物资、设备出库管理规定
(1)物资、设备出库必须凭“物资、设备出库领用单”办理,部门领用物资、设备需有部门负责人签字,重要设备的请领需由台领导审批。对无“物资、设备出库领用单”或持未经审批的“领用单”及字据不清或被涂改的,库房管理员一律不予办理。(2)物资、设备出库必须填写“出库单”,此单作为出库记账凭证,单据内容填写务必详实、准确,签字完备后,完成物资、设备的出库提取。“出库单”一式三联,一联存根留作建账依据,二联上交财务,三联库房保管员留存。(3)物资、设备出库过程中,要认真核对、清点,做到数量、规格、型号与实际领发相符,防止多出库,漏出库。(4)任何人不办理相关手续,不得以任何名义从库房内提取物资与设备,不得在货架或货位中随意翻动,库房管理人员有权制止和纠正其行为。(5)物资、设备出库后,库房管理人员要如实填写“物资、设备出库登记表”,及时销账,核实库存,做到账物相符,账账相符。(6)因急需或其他原因不能当时办理审批手续的,库房管理员与设备领用人应认真清点领用设备并在“出库单据”上签字并注明具体原因,先完成领取,事后三日内补办相关手续。(7)物资、设备出库后,库房管理人员应及时盘点库存,当库存量降至或低于订货点时应向相关部门报送库存报表,为再购、再进设备提供准确依据。
4库房管理员岗位职责
(1)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学习仓管业务,不断提高库房管理水平,完善库房管理制度。(2)库房管理员负责库房物资、设备、资料的登记、验收、入库、发料、存放、保管、盘点及日常防护等工作。(3)库房管理人员对库房存放的所有物资要做到清楚无疑义,坚持日清月结,凭单下账,按时上交报表,做到账、物、卡一致。(4)严格执行出入库手续,物料或设备入库时,要核实数量、规格、种类等是否与货单一致,入库后要及时入账,准确登记;物料出库,必须持有出库领用单,库管员按照出库单上标明的物资规格、数量如实发放,如某一设备与领用人(部门)使用不符,应向领用人问明使用原因,如解释不清可拒绝发放,物资出库后应及时登记、销账。(5)库房管理人员每月需对各库房进行盘点,并将库存盘点情况进行上报,为台里相关设备及物料的再购进提供依据。(6)做好库房日常防火、防盗、防潮等工作,保持库房内卫生清洁,摆放整齐,空气流通,防止霉变。(7)库房管理人员要妥善保管好原始凭证,各类登记、账册、记录等要填写整洁、清楚、计算准确,不得随意涂改。
其1,信息基础设施保障轨制。
信息基础设施是国家信息化的基础平台,为了保障它的安全性,政府应当对于国家使用的所有信息产品的质量标准以及技术规范履行兼顾计划、统_标准,以此束缚各级政府对于安全信息产品的选购以及使用,防止国家蒙受因投资挥霍以及标准不1致带来的损失,从本源上减少信息安全隐患。
其2,信息安全产品认证轨制。
政府应答从事信息产品研发、出产、销售的企业签发不同安全等级的数码证书,以认证企业的身份及提供1个清晰及支撑电子交易进行的政策环境,保证信息安全产品的质量,保证其销售渠道的合法性以及可靠性,同时,也加大对于此类企业的扶持力度,完美产品质量,以保证国家信息产品的先进性、优质性以及安全性。
其3,信息管理轨制。
政府应当明确行政信息流程,科学、公道地规范信息管理程序,实现对于信息搜集、信息存储、信息加工处理、信息过滤、信息传布、信息等的有效节制,即实现政府对于电子政府管理服务体系的全程管理以及干预,以减少没必要要的中间环节,简化行政程序,降低管理本钱,加快服务速度,提高效力,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固然,其中还可进﹁步详细地制订信息公然轨制以及信息监督、审核轨制。其中,信息公然轨制是要应用技术规则制约政府,使之通过正规渠道公然所有应公然的信息,保证使全社会能够同等、公平地同享政府资源,更好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服务。信息监督、审核轨制是要政府树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对于网上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监控,动态更新内容,规范电子政府运作,并对于有害信息进行及时过滤,以保证网上信息的时效性、可控性以及可审核性。另外,还要对于政府的信息进行事先审核、事中跟踪监测、事后归档,以保证政府信息的权威性、可靠性、完全性、可跟踪性以及责任追究。
其4,信息问题汇报轨制。
规定政府工作人员钻研信息以及分析信息的责任,使他们把电子政府运作中呈现的与信息系统安全以及保密相干的首要问题钻研汇总,及时上报并将分析结果向有关领导汇报,以便及时决策,采用应答措施,提高政府对于突发事件的决策效力,迅速排除了电子政府的安全隐患。
其5,信息人员培训轨制。
对于政府中使用、管理或者节制信息的相干人员进行按期的强化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安全观念、科技素质以及实际能力,为电子政府的安全运作提供人员保障。
其6,信息安全轨制。
因为各机构的业务千差万别,不可能都采用千人一面的信息安全措施,所以,有必要规定1个“最低限度”请求,以保证行政管理轨制的严肃性以及统1性,保证最最少的信息安全。这样做的益处是能使整个信息安全措施统1规范,有益于监督检查以及贯彻落实。固然,“最低限度”请求允许各机构依据具体情况灵便地制订信息安全措施,因而,体现出必定的自由度以及灵便性,便于激起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的创造性以及踊跃性。另外,可以树立信息系统授权轨制,对于使用信息系统的相干人员进行严格的权限划分,规定系统在何种情况下由何人作重大修改或者变动,并规定这类权限的使用期限。这项轨制可把信息安全提高到系统整体管理的高度,可有效地保证系统的安全性。还有,可以树立电子政府服务保障轨制,设计出最佳的管理以及服务流程,树立1整套“文件化”的管理体系,以确保电子政府的优质服务效果,规避网上管理的风险。还有“1把手”责任轨制,规定在信息安全方面每一个机构的“1把手”必需承当的主要领导责任,以保证在呈现安全问题时能够有人负责以及施行责任追究。
关键词 :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特点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和政府所重视和关心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村经济的改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随之产生,并且随着经济发展而蓬勃兴起。
据海南屯昌农业局提供的数据资料显示,截止到2013年8月31日,全县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合作社918 家,比2012 年4 月份统计的数量新增17.8%。出资总额36953.67 万元,合作社成员近20734 人,带动周边农户近40000户。
2013 年屯昌县合作社成员人均纯收入较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高200—350元。随着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屯昌县政府的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还在不断地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整合了农村资源,有效促进了农业推广,提高了农业科技,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特点
(一)成员账户的不稳定性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为每个成员设立成员账户,合作社坚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因此管理成员账户是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
合作社成员既是合作社的投资者,又是供应商和客户。一旦成员不再与合作社发生交易往来、不再利用合作社提供的技术和服务时,可以自愿退出合作社,可以抽回入社资金。而为了稳定企业的股权结构,《公司法》规定企业股东不能随意撤资,特殊情况除外。随着社员经营能力和经济能力的变化等自身条件的变化,社员与合作社的交易情况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使合作社社员账户与合作社的财务关系变得很不稳定。
(二)以“服务最优化”为财务管理目标
合作社依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以服务成员为宗旨,提高对外交易额为目标,由农民自己成立,自己管理。农民加入合作社后,即是合作社的普通社员,在合作社中扮演多种角色,既是合作社的投资者,又是经营管理者,同时也是供货商和销售方。西方合作社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合作社价值最大化,由于合作社的性质区别于股份制企业,因此,国内合作社的财务管理不应以合作社的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合作社对外追求合作社利益最大化,对内提供服务最优化和技术最佳化原则。
(三)盈利返还合作社成员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经济组织,是区别于普通企业的经济组织。在盈余分配的决策和处理上,遵循的法律法规也不相同。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服务最优化为财务管理目标,立足本社社员、服务本社社员,通过合作社将拥有共同目标的农民组织起来,完成单个农户“干不了、干不好、干了不合算”的事情。
盈余分配是处理成员与组织之间以及成员相互之间利益关系的核心,盈余分配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合作社从当年盈余中提取公积金,量化给每个社员,计入社员个人账户。(2)可分配盈余按社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返还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其余部分按照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的比例分配给社员。
(3)每年的分配方案要经社员大会讨论决定。
(四)财务会计制度的特殊性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活动与普通企业一样,就是经济组织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其实质就是合作社与各有关方面发生的财务关系。与普通企业相比,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资金筹集、组织机构、盈余分配等方面具有特殊性,这就决定了其财务会计制度区别于普通企业的会计准则。例如:合作社是特殊的经济组织,对成员提供服务,对外开拓市场提高业务量。因此合作社与社员的交易价优惠于合作社对外的交易价格,这就要求合作社在会计账务处理上要分开进行核算,不能混为一谈,这样会导致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合作社法披露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对内对外的销售情况,也会影响成员账户的记录。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内容
(一)筹资引起的财务活动
筹集资金活动是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的起点,是合作社的基础财务活动。合作社的主要筹资渠道是对外筹资和对内筹资。这些都表现为合作社资金的流入。在各种资金的筹集过程中,需要偿还到期贷款,支付借款利息和其他一些筹资费用,是筹资引起的资金流出。
(二)投资引起的财务活动
合作社进行了资金筹集活动,资金一旦到位,即可开始进行投资活动。合作社首先将资金投资于内部建设,用来建造生产场地,购买生产设备和原料等,这些都是合作社的对内投资。待合作社资金充裕拓展外部业务的时候,可以考虑进行对外投资。这些投资活动引起的资金活动是合作社重要的财务管理环节。
目前,海南合作社由于其自身发展的特点和局限,大部分还没有对外的投资活动。不管是对内投资还是对外投资,都会引起合作社资金流出,而投资获得的收益同样会引起资金流入。
(三)利润分配引起的财务活动
合作社与企业一样,期末要进行会计利润的核算。利润分配是合作社与社员发生的另外一个重要的财务活动。按照《合作社法》的规定,合作社产生利润要向税务机关缴纳所得税,并且提取公积金,提取一定的比例向社员分配利润。提取公积金分配到社员各个账户,增加社员账户积累,提高社员投资的信心。这些是合作社产生利润后发生的资金流出。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
国家和各个地区的政府高度重视合作社财务管理,为了让合作社规范的发展,2007 年国家制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该法对合作社会计业务核算、财务会计制度等都做了明文规定。同年,国家专门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目前,全国已有16 个省区市颁布并实施了与合作社相关的地方性行政法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了明确的法律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有法可依,合作社正朝着健康和规范的方向发展起来。
2013 年8 月,为了响应和执行党的“十”和2013 年中央1 号文件精神,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序发展,提升海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水平和国际旅游岛的影响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相关法律条例,海南省农业厅出台了《海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试行)》,说明海南省相关政府部门重视合作社的管理和发展,海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一)屯昌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来源情况
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来源主要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自有资金,主要包括社员缴纳的股金和留存盈余;另外一部分是外部资金,主要有各类金融机构的贷款和民间借贷以及政府扶持资金。内部筹资可以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尤其是在我国信贷紧缩的大环境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如果能够从内部获得资金的话,将缓解其所面临的外部融资压力。
(二)屯昌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决策机构设置情况合作社社务公开是最基本的民主管理制度。按照现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合作社的内部治理结构中应当设有社员大会,作为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作为合作社的执行机构;监事会,作为合作社的监督机构。根据调查问卷情况整理出以下(表1)合作社财务决策机构的设置情况。
(三)屯昌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收益分配情况
根据《合作社法》的相关规定,合作社的利益分配方法有三种: 一是按社员交易量(额)返还利润;二是按股金分红;三是成员享受股息。第一和第二种分红方式容易理解,第三种分红方式是指合作社在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或对内投资新项目时,如果社员投资该项建设,那么这些建设资金就形成投资股。这些投资股不承担经营风险,不参与股金分红,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般按高于银行利率支付利息给社员。合作社的收益分配区别于公司制企业的收益分配。
通过对屯昌县100 家合作社的调查发现,有小部分合作社没有建立收入分配制度,分与不分由理事长说了算。提取公积金的只占35%,大部分社员只是享受到购买生产原料、出售农产品等方面的优惠价格,合作社与社员实行内部优惠交易,社员很少参与剩余收益的分配。就算有分配,也只是象征性地拿出小部分收益按交易额进行分配。有些合作社的收益分配方案不经过社员大会批准,存在少数人决定多数人的收益分配现象。(四)屯昌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海南农民专业合作社总的来讲是“起步较晚、发展较快、问题也较多”。目前,屯昌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合作社成员整体素质偏低,松散的财务运行模式导致合作社管理存在这样那样的漏洞。以下(表2)为屯昌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调查表,该表体现了合作社日常基本的财务管理工作执行是否到位。
合作社各项管理制度尤其是财务管理制度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适应合作社快速发展的需要。而合作社的相关培训、监管和扶持等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做到足够的重视。
四、建议
从以上现状分析可以得出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融资难、财务决策民主缺失、财务运行不规范、收益分配不合理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该抓住当前特区经济的机遇,利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有利政策和优惠措施,努力对外发展交易业务,对内完善内部管理才能解决财务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
构建适宜当前合作社特点的财务管理制度,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实用的财务管理制度,可以促进各种财务活动有序进行,合理筹集资金,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增加利润;处理好各种财务关系,真实反映合作社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成果,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稳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桂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特点[J].财会研究,2007(7):76-77.
一、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灾区劳动力就地安置和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和劳动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切实做好灾区劳动力就地安置和民工有序流动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充分认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把我们的思想统一到国务院的通知要求上来。
二、按照国务院通知精神,加强对外来劳动力宏观调控的力度,结合目前我市对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和使用外地务工人员的检查,坚决杜绝私招乱雇行为。
三、加强与相关省(市)、自治区劳动厅(局)驻京劳务管理处的协作,注意灾区民工的动向。自1998年12月1日起至1999年12月31日止,本市行政区域内新招用外地务工人员的用人单位必须通过外埠劳务基地有组织的招用外地务工人员,不得招用零散外埠劳动力。对特殊需要的,须经市劳动局批准。
四、切实加强对民工有序流动和春运工作的领导。市劳动局成立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和春运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为市、区(县)劳动局的主管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劳动局就业管理处。各区(县)劳动局及使用外地务工人员较多的单位也应成立相应办事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本单位外地民工留京过节的工作。各区(县)劳动局及用人单位于12月31日之前将领导机构组成情况报市劳动局就业管理处。
五、使用外地务工人员较多的用人单位应按50%的比例安排外地民工留京过春节。对在京过节的民工,市、区(县)劳动局将优先办理有关手续。
六、在1999年1月1日至3月1日期间,各级劳动部门暂停办理外地务工人员手续;各用人单位暂停招用外地务工人员;外埠劳务基地暂停向北京输送劳动力。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在此期间招用外地务工人员或办理审批手续时,必须报市劳动局批准。
七、建立值班和民工流动信息的通报制度。自12月1日起至1999年春运结束前,各区(县)劳动局、市属各局(总公司)于每月的10日、25日分别上报市劳动局就业管理处一次工作简报;1999年春运期间每周四上报一次工作动态情况。
八、春运期间,市劳动局将组织相关区劳动局和省(市)、自治区劳动厅(局)驻京劳务管理处对本市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的外地民工流动情况和崇文门三角地等外地人员非法聚集地进行监测。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8(b)-120-03
医院感染包括住院患者和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水平,对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效果有重大影响。提高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的卫生法律意识,强化医院感染的知识培训,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发生、保障医疗安全的关键举措之一。为此。2010年4月,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局专门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并聘请有关专家,举办了《朝阳区医院感染管理基础课程培训班》,对辖区内二级以下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骨干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现将培训班人员结构、培训需求以及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掌握情况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10年7月-2010年9月240名学员参加培训班,分别来自朝阳区辖区内公立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健康体检机构、医疗美容整形机构、民营医院、诊所等148家单位。由三级甲等医院、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部门从事消毒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多位专家编写《朝阳区医院感染管理基础课程:培训班》讲义,并根据讲授内容编制结业试题,试题包括名词解释、填空、判断、选择、问答等多种题型。培训结束后。给所有学员发放不记名培训评估表并进行结业考试,其中,共回收培训评估表191份,并对240份结业考试试卷,采用统一阅卷标准,以保证成绩的可靠性。1.2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方法,对学员的考试成绩和评估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应用EpiData 3.02软件,建立试卷和评估表数据库。将结业试题得分情况和评估表项目录入数据库,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2结果2.1人员基本情况
参加培训班学员的基本情况。如学历、职称、专兼职情况、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年限等信息。见表1。2.2学员对培训班的评价
125名学员(654%)认为,培训班的授课内容是其希望了解的;184名学员(96.3%)认为,通过此次培训收获很大或较大;186名学员(97.4%)对授课教师讲授内容表示满意或很满意;177名学员(92.7%)对培训班使用的教材表示满意或很满意。2.3考试成绩
K-S检验,表明成绩呈偏态分布(P85分,表明学员对知识的总体掌握程度达到优秀水平。2.4得分较低试题的分析
对各题的答对率进行分析,并将答对率由低到高排序。完全答对的标准为该题得到满分,基本答对的标准为该题得分≥题目分值的60%且未得满分。答对率较低的5道题。及考察的相应知识点,见表3。3讨论3.1朝阳区基层医院感染管理骨干基本情况分析
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负责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12项具体职责,包括组织管理、科研培训、检查指导、监测分析等多项任务。因此,需要较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才能胜任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高度责任意识,掌握足够专业知识,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还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和沟通能力。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长期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5年)人员仅占14.1%。说明基层医院感染管理队伍不够稳定。80.6%的人员仅有大专以下学历,近一半(49.7%)人员仅有初级职称,提示基层医院感染管理队伍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加强。3.2举办培训班的必要性和学员素质分析
研究显示,基层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低于大医院,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现状不容乐观,加大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培训力度至关重要。因此,本次培训特别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组织专家编写讲义,内容覆盖了法律法规、技术指南、合理用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等各个方面,培训分14次进行,每次3学时。共52学时。学员的不记名反馈普遍认为,参加此次培训班收获很大,学到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结业考试成绩显示,绝大多数学员掌握了医院感染的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具有胜任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基本素质。
3.3学员知识掌握薄弱环节分析
通过对试题的分析表明,学员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主要有:大型灭菌设备的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和使用、洁净手术室的使用管理、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时的处理等。本文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绝大多数学员为护理专业。学员的专业背景决定了其对抗生素使用原则缺乏掌握。②学员均来自二级以下基层医疗机构,这些医疗机构基本没有配备洁净手术室,学员主观上不重视洁净手术室使用管理方面的内容。③来自于诊所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学员。单位较少配备大型灭菌设备,虽然之前进行了理论学习,但学员无直接操作经验,使用方法生疏。以上几点提示我们,将来培训内容上,应进一步根据学员的专业背景进行调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现场参观、操作观摩等教学方式,以提高培训效果。3.4切实提高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的实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1-0183-02
一、前言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常态,即经济增长的动力转为创新驱动。如何实现科学研究、实验开发和推广应用的无缝链接,关系到新常态驱动能力的强弱。这也对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格局、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育部“十三五规划”中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更加注重教育和人才资本质量的要求,研究整个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如何紧紧围绕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来安排人才培养的结构,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打造务实高效的高等教育体系,把关注点从高等教育规律本身转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即加快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大学内涵建设和办学质量的提升,努力实现立足地方经济文化,形成办学特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目标。
在转型发展工作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关键环节,做好应用型专业,尤其是与区域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直接影响高校服务能力。
许昌市是中国花木之都、腊梅之乡、国家园林城市,苗木花卉种植面积60余万亩,近年来形成了园林植物销售、景观规划设计、园林工程与管理企业完整的产业链条,园林产业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许昌学院风景园林专业正是具有明显产业背景的本科专业,做好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才能实现专业人才具有较强的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才能够支撑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这也是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立地顶天”学科专业建设的要求。
二、风景园林专业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风景园林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中对于风景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这样描述的: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身心健康,从事风景园林领域规划与设计、工程技术与建设管理、园林植物应用、资源与遗产保护等方面的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规划设计机构、科研院所、管理部门、相关企业从事风景区、城乡园林绿地、国土与区域、城市景观、生态修复、风景园林建筑、风景园林遗产、旅游游憩等方面的规划,以及设计、保护、施工、管理及科学研究等工作。
三、基于二级学科的模块化教学体系
务实高效的教学是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生命线,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课时实现高水平专业人才的培养,既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知识体系,又培养学生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同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好好思考。模块化教学体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途径。
模块化教学体系中“模块”取代传统教学体系的“课程”,成为基本教学构成单位,实际上是将课程体系构建思路从传统的知识输入转为知识输出。根据应用型人才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结合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具体能力要求,确定专业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模块数量,每一个模块对应一个专业能力。
为实现应用型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模块化教学体系构建思路,基于风景园林二级学科,将风景园林专业培养方案划分为一级模块,分别是:通识教育模块、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模块、美学基础与设计表达模块、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模块、园林与景观设计模块、园林植物应用模块、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模块和创新训练模块。每个一级模块由若干二级模块构成,而二级模块由若干具体知识点构成,通过模块中安排好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学生完成每个模块的知识和能力的学习。
通识教育模块主要注重培养学生哲学与法学、科学与技术、语言与应用和信息与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这些是对人才的最基本的要求,主要二级模块包括思想政治理论Ⅰ、思想政治理论Ⅱ、思想政治理论Ⅲ、大学英语Ⅰ、大学英语Ⅱ、高等数学Ⅰ、高等数学Ⅱ、素质教育Ⅰ、素质教育Ⅱ、公共选修课模块和体育俱乐部模块。
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模块主要注重培养学生关于园林史、规划与设计基本原理、风景园林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理论知识,以及风景园林遗产保护和管理知识。主要二级模块有中国园林史模块、外国园林史模块、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原理模块、风景园林自然系统理论模块、风景园林社会系统理论模块和遗产保护与管理模块。中国园林史模块主要知识点为中国古典园林史、中国近现代园林史、中国名山风景区发展史。外国园林史模块主要知识点为欧洲园林史、东亚园林史、伊斯兰园林史和外国近现代园林史。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原理模块主要知识点为风景园林规划原理、风景园林设计原理、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原理、工程技术理论。风景园林自然系统理论模块主要知识点为景观生态理论、群落生态理论、景观水文理论和景观地学理论。风景园林社会系统理论模块主要知识点为环境行为学理论和环境心理学理论。遗产保护与管理模块主要知识点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混合遗产。
美学基础与设计表达模块中,二级模块主要有美学基础模块、空间构成模块、美术模块、表现技法模块和专业制图基础模块。美学基础模块主要知识点为艺术概论、东方美学和西方美学。空间构成模块主要知识点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美术模块主要知识点为素描、水彩画、水粉画和钢笔画。表现技法模块主要知识点为传统表现技法和数字表现技法。专业制图基础模块主要知识点为画法几何、阴影透视、建筑及园林制图。
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模块中,二级模块主要有城乡绿地系统规划模块、旅游与游憩规划模块、地景规划模块和生态修复模块。城乡绿地系统规划模块主要知识点为区域绿地系统规划和城镇绿地系统规划。旅游与游憩规划模块主要知识点为旅游区规划和休闲游憩规划。地景规划模块主要知识点为区域景观规划、生态规划、乡土景观规划和3S技术应用。生态修复模块主要知识点为工矿废弃地、垃圾填埋场、湿地和河流等修复。
园林与景观设计模块的主要二级模块有庭园模块、公园模块、开放空间模块、专用绿地模块、现代园林建筑设计模块和传统园林建筑设计模块。庭园模块主要知识点为花园和庭院。公园模块主要知识点为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和社区公园。开放空间模块主要知识点为广场、街道、滨水区和校园等。专用绿地模块主要知识点为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公共设施绿地。现代园林建筑设计模块主要知识点为园林建筑、建筑小品、建造技术。传统园林建筑设计模块主要知识点为传统园林建筑测绘、传统园林建筑设计与营造。
园林植物应用模块中的二级模块主要有园林植物资源模块、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模块和花艺与盆景模块。园林植物资源模块主要知识点为园林植物认知、栽培与养护。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模块主要知识点为植物多样性规划、植物景观规划、植物景观设计。花艺与盆景模块主要知识点为花艺和盆景。
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模块中的二级模块主要有风景园林工程模块和风景园林管理模块。风景园林工程模块主要知识点为土方、种植、给排水、水景、雨洪管理、园路、照明、假山、园林建筑工程等。风景园林管理模块主要知识点为风景园林政策与法规、风景区与园林管理。
创新训练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主要二级模块包括社会实践Ⅰ、社会实践Ⅱ、社会实践Ⅲ、设计竞赛Ⅰ、设计竞赛Ⅱ、设计竞赛Ⅲ、创新创业Ⅰ、创新创业Ⅱ。
参考文献:
[1]王新庆,张健,洪波,陈玉叶,金红晓.依托区域经济促进高校学科及专业发展[J].大学教育,2012,(12):53-55.
[2]韦巧燕,刘昭明.基于就业导向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9):12-14.
中图分类号:R 197.2 文献标识码:A
健康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末最先在美国提出的概念(Managed Care),其核心内容是医疗保险机构通过对其医疗保险客户(包括疾病患者或高危人群)开展系统的健康管理,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针对个体及群体进行健康教育,提高自我管理意识和水平,并通过健康信息采集、健康检测、健康评估、个性化监测方案、健康干预等手段对其生活方式相关的健康危险因素,持续加以改善的过程和方法[1]。近十几年来,绍兴市慢性病发生率持续上升,就其原因而言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健康管理知识的缺乏密切相关,尤其在农村,这种现象更加突出。健康管理作为新的卫生服务理念,对于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有着重要意义。健康管理通过调动社区医疗服务资源,帮助居民认识和控制各种健康危险因素,开展个体健康教育,提供医疗需求与服务,辅助临床诊断,并实现全程信息管理[2],可有效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健康管理通过社区这个平台能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不同层次的健康需求。
1 绍兴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管理需求背景及现状
1.1背景
绍兴市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至今已走过了16年的历程。目前已建立1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0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形成覆盖全市城乡布局合理和功能比较健全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但据了解,目前慢性病是绍兴市居民的最主要死因,其中居前5位的死因为:①循环系统疾病;②恶性肿瘤;③呼吸系统疾病;④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⑤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而当前慢性病的管理理念是提倡三级预防,最重要的是以预防为主,通过宣传、实行“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酒、心理平衡”的科学生活方式,从而达到减少疾病发生的目的[3]。而这些人群健康保健知识比较缺乏,社区服务站的服务能力和服务理念也存在较多的不足。这对绍兴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提出了巨大挑战,迫切需要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管理,刻不容缓地推进卫生服务中心健康管理。
1.2现状
近年来,绍兴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管理虽然得到较快发展,2012年,为确保社区居民慢性病用药规范、方便, 绍兴市卫生计生委下发了《关于调整市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过渡期允许配备使用的其他临床常用药品目录的通知》。2015年,绍兴市卫生计生委下发了《关于明确年度市直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任务的通知》,要求各单位按照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和配备相关人员。在政策的推动下,截至目前, 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居民的健康管理档案也已基本建立。
2 发展困境
绍兴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十六年的努为,为健康管理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无论从管理模式探索上,还是服务和信息建设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在资金投入额度、服务能力、人才队伍、政策落实、监督管理方面工作还需完善。
2.1政府及相关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管理认识不足
我国健康管理近几年虽然得到蓬勃发展,但还处于初级阶段,到目前为止,健康管理学科,还没有进入国家医学学科目录及教育体系,严重影响了学科人才队伍建设。当地政府对健康管理重视不够,认识不足,资金投入有限,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经费短缺,部分开展健康管理的服务机构的管理者和科室并不在编制内,而是编外机构。
2.2健康管理的规范和技术缺位
要推进健康管理持续良好发展,需要有一支多学科综合的健康管理人才队伍。而目前健康管理人才普遍存在学历低、专业不完全对口等问题,政府行政部门又对健康管理人才的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重视不够,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健康管理培训的师资力量薄弱,培训的知识点也只是碎片性的,没有系统性、规范性、长效性的培训机制。严重影响了健康管理的服务和质量,与健康管理的质量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经济发达的绍兴地区,其服务品质和能力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健康管理信息化的标准化和网络化建设社区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
2.3居民对健康管理认识不足,健康信息不完善
研究发现,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个人不良的生活方式直接相关。个人生活方式中的一个不良嗜好可能引起多种疾病,如饮酒、抽烟、不良的饮食习惯等。虽然大部分居民通过信息网络大致了解了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对于健康的危害,但深层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尤其是社区医生专业水平有限,慢性病健康管理上的专业型人才缺乏,社区医生进社区只是性对疾病已诊断明确的居民了解相关信息,而且这些信息获取也不完善,治疗能力缺乏,对于慢性病管理平时以治疗为主,轻健康教育,忽视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疾病发展的作用,这些都造成健康管理不能迅速发展。
3 建议与对策
我国健康管理处于初级阶段,要使健康管理事业得到健康持续发展,政府在促进健康管理事业发展中应起到引领的作用,特别在引导、监督和保障方面。
3.1进一步完善促进健康管理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
健康管理的行业服务对象是面向社区居民,服务内容是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问题。因此作为一名健康管理人员,需要有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知识。当然要吸引这些人才在社区工作,政府应该创造其工作环境和物质条件,出台相应有利的、有倾向的政策制度,使他们能安心在社区工作,这样才能保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健康管理工作能够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的实施。
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决策定位与健康管理事业发展密不可分。作为地方行政部门,要制订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在坚持F行政策的同时,创造条件,提供有利的健康管理政策,加大投入,完善财税支持。基层行政部门要做好落实工作。
3.2以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平台,规范和提升健康管理质量
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要求健康管理服务必须有全新的服务模式与之相适应,这种全新的健康管理模式就是“医院―社区―家庭”三级健康管理模式[4]。健康管理服务对象是社区居民,包括病人、亚健康人、健康人。当地人社部门要联动卫生行政部门制订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考核监督机制。做到“小病在社区解决、当疾病发展严重而社区医疗条件无法处理时,利用双向转诊制度转向上级医院,病情控制或治愈后再转回社区康复”。居民的健康教育和慢性病防治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责,不仅要根据居民的不同需求宣传健康知识,指导疾病防治,更应该利用健康管理信息平台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收集健康资料,处理健康信息。同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发挥家庭评估的作用,达到全面了解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开展健康教育的目的。
要整合健康资源,充分发挥医联体作用,大医院要下沉医疗资源,一方面派专家定期对社区医务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提升业务水平。每年根据社区医务人员不同的需求制订培训计划,以适用技术为切入点,如一般诊疗和常用药物的适用技术等来提高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对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进行定期的指导和监督,加强对社区医疗机构的约束力,防止延误病情、过度治疗,杜绝医疗资源浪费现象发生,增加对社区卫生资源的利用,减少医疗卫生费用,同时要掌握患者就医流向。这样既能节约医疗资源降低医疗费用,又能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促进社区居民健康[5] 。
3.3以签订家庭医生制度为模式,定期随访宣教,提高居民对健康管理的认识
居民的文化层次和经济状况以及年龄不同,对健康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差异。文化层次较高的、相对年轻而经济条件又比较优越的人群,健康意识较强,平时能注意良好的生活习惯。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偏远山区,尤其是老人,健康观念淡薄,重治疗轻预防,通过签订家庭医生制度这一模式,由家庭医生负责一定数量人群的健康管理,通过定期随访,了解每名居民的健康状况及生活习惯,让家庭医生与居民形成更为紧密的服务关系,根据居民的不同需求进行正确的引导,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知识宣教,使居民逐渐接受健康的知识,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同时帮助居民树立正确的就医行为。通过签订家庭医生制度,让家庭医生真正成为与居民密切相关的健康守门人。
参考文献:
[1] 卜保膀,采青,顾庆焕,等.社区健康管理的模式探索[J].中国全科医学,2011(19):2192- 2194.
1.以学习过程为关注点。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教学设计遵循“讲解、学习、应用、总结”的模式,通过学做合一的路径,形成一个更符合学习者认知心理的动态教学过程。关注学习过程,注重过程性评价,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加强学习过程的管理和引导。
2.注重师生间的交互。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从技术上和管理上加强师生互动,实现教学全过程的动态性、交互性、参与性和可控性,适应多样化、个别化、协作式学习方式的需求。
3.构建主题资源学习单元。在教学资源建设中,构建“主题资源学习社区”,旨在通过开展基于主题资源的学习和交流活动,以有效支持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网络课程建设中,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以教材相关章节内容为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构建“主题资源学习单元(模块)”,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网络课程建设的内容
1.设计主题资源学习单元。课程组成员深入相关企业调研岗位要求,并进行认真细致的学情分析。在此基础上,课程组与相关企业专家共同修订了课程标准,设计了若干个主题学习单元。主题学习单元从对建筑业的认识,逐渐过渡到工程经济知识及其应用,最后到企业和项目管理模块,循序渐进,主题明确,内容涵盖了有密切联系的知识点,比如考虑到工程索赔是合同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以合同为依据,与工程合同密不可分,将这一内容纳入工程合同主题学习单元,更有利于知识的建构,有别于以往的教学。
2.建设立体化教学资源。学习素材不仅有教案、多媒体课件、习题库等传统学习资源,还包括专业文献、工程案例、行业前沿资讯、学科热点问题、网络链接、软件学习、课堂教学视频等,载体多样,真正形成了立体化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既有课程必修内容,又有大量选修内容,为不同层次学生搭建了学习平台。比如在建筑企业管理知识的学习中,网络课程引入了斯维尔软件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软件学习视频,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观看视频,到网站下载学习版软件学习软件操作,满足了个性化学习的需要,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
3.加强课程师生互动的建设。网络课程建设中,通过习题库、作业模板和教学笔记的建设,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批改、点评作业,实现了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教师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学生在在线论坛发表话题、参与讨论,并通过网络在线答疑、在线测试、QQ答疑、邮箱答疑、课程问卷调查等形式,实现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良好日常化互动。除此以外,网络课程还设计了模拟工程招投标等实践环节,实施体验式教学。在课程的考核和教学团队的建设方面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网络课程建设成果总结
《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网络课程经过建设,目前实现了“教学素材立体化,师生互动日常化,因材施教个性化”,为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支撑。该网络课程建设的成效得到了师生和社会的认可,课程两次被评定为分院“星级课程”,2012年课程组教师指导的团队参加了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斯维尔”杯BIM软件建模大赛,获得了比赛项目单项的1个冠军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以及全能三等奖,比赛成绩突出,指导教师也因此获得了优秀指导奖,学院被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和大赛组委会授予参赛院校组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