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28 16:55:2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初中历史高效课堂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篇(1)

一、课前准备充分,教学目的明确

初中历史课堂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是老师备课不足,课堂教学目标目的性不强,造成课堂时间浪费,教学目标无法完成。因此老师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落实。备课环节中,老师需要针对学生具体学习情况,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取舍,这样可以减少教学过程中的无用功,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效率。此外,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再者,历史老师需要具备灵活的课程预设能力,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下一步安排,并在课后及时反思教学中的不足,及时改正。

二、改善原有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模式

(一)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开展历史教学

初中历史教材中的内容知识点年代较为久远,因此学生在不了解过去的情况下,很难激发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老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学生营造历史重现的情境。可以采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有关历史事件的视频资料。比如,我在指导学生学习《中华文化的勃兴》时,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是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以及他的教育理念。如果单纯依靠书本无法达到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我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年轻人推着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在公园散步,以及公交车上小学生为老年人让座的视频和图片,这样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孔子的“仁爱”观点,以此来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再者,对于韩非提出的政治主张,我也采用课件的形式,并在图片的上方配上文字“还是刑罚管用!”表达韩非的心理活动。这样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带动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组织学生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式学习

学习小组的建立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此种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将以往的教学模式打破,将课堂交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学习积极性。老师在组建学习小组时需要注意分组的合理性,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学习特点等进行分组,并合理安排小组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不同小组成员之间的平衡性。老师可以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安排到小组中,并由组长分配组员各自的任务,这样学生可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受到集体荣誉感,对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有重要意义。长此以往,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另外,老师可以组织小组之间开展历史辩论会,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这样不同形式的教学模式会显著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采用情景化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老师可以根据某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让学生自行组织有关该事件的情景剧。分配好每个人的不同角色,以历史小话剧的形式让学生切实感受当时的历史氛围。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并且在与同学和老师的互动中,留下对所学知识的深刻印象。再者,老师也可以收集有关历史的典故,这样类型的小故事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比如,在学习《》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饰演其中的人物,采用短剧的形式帮助学生学习其中的知识点,剧中可以采用文言文和白话文并存的形式来表现,由此加深学生对该节知识点的掌握。

三、增强历史和现实之间的联系性

篇(2)

一、历史课堂教学的内涵

历史课堂教学是由旧经验的同化、顺应、进而形成新经验的过程,经历知识、能力、情感三个过程,呈现出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认识特征。

(一)历史课堂教学是一个由感知到理解再到检验的递进过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者由其他手段如:有时候以语文课的方式全体学生朗读重点段落、重点词句、课文导读、材料研读、相关史事等初步感知历史知识,了解大概的知识脉络。以新版课本七下《北宋的政治》中材料研读为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初步感知“北宋的建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重文轻武政策”等史实以及课文中相关经典史料的研读,深入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压抑武将,防止武将跋扈,但不是轻视武备乃至军队。事实上,宋朝对军队是极为重视的,军费的开始和人数也是相当多的,《水浒传》里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那就相当于“军长”一级的人物,林冲老丈人也是教头,两个军长保护不了一个女人,林冲老婆被调戏就被调戏了,最后还被逼上了梁山,这说明北宋武将还真没有什么地位。武将得不到重视,“人”得不到重视,和平年展经济教育,战乱年展军事,宋代经济在古代史中是比较繁荣的。纵观古代史,经济教育与军事比肩的朝代,以现在的话说综合国力强大的朝代,都是比较繁荣的朝代,实现了历史和现实的融合;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和感悟,学生不断将史学素养内化为学习能力,实现了历史课程的教育目标。

(二)历史课教学是老师引导学生,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材料分析和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是学生质疑,解惑的过程,学生在问题引导下对课程的理解或体验,《北宋的政治》这课,材料研读《哲宗正职官志》记载:“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根据材料,提出了问题:说说通判的职权和作用,176个字,在课文中的作用只体现一句话:以分知州的权力。这样两个官职,是权力平行的,有具有监督知州的作用,还可以直接向皇帝汇报知州的工作。这则材料,补充说明了设置通判的目的和通判的职权和作用。

(三)历史课堂教学必须具备的条件任何一节成功的课程必须具备的条件:学生对这门学科浓厚的兴趣、持久的学习热情和有效的学习方法等一系列条件。所以,历史课同样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期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1.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多样丰富的历史故事情节、按照政治是一切经济、军事、文化史实发生的根本原因,揭示历史的奥秘、体会历史的价值,引导学生自觉地学习。如七上课文《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里“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南迁的流民,尤以江苏一带为多,有一部分流民还继续南下进入今天的浙江、福建、和广东地区。”我们将乐是纯客家县,客家先民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再到闽赣边区,定居将乐,继而往南迁移的历史履痕,我们班上有这么几个姓:吴、石、廖、李、曾、徐、严、陈、谢、伍、邱、杨、肖、林、邓、汤、揭、余、俞、冯、郑、高等姓,我姓邱,我的祖先居住在河南开封府固始县铁板桥头,我们来自渭水河畔,我们邱氏祠堂的对联是“渭水家声远,琼山世泽长”那你们知道你们家族是什么时候迁入将乐的?那有些同学不知道,有些家族比如汤氏家族因为每年三月三有祭祖,那汤氏后裔对他们时候迁入将乐比较熟悉。其他姓氏同学很渴望了解先我们的祖先如何从北方迁入南方,也很渴望了解当时为什么会从北方迁入南方。并且留下作业,叫他们回去问他们的爷爷奶奶他们的家族史。同时也告诉同学们更好的记忆这一章节的方法:我的网名叫南渡知秋,就是来源于“牵牛南渡,落叶知秋”,我们都是南渡的中原人。我们的祖先都是参与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勤劳的百姓。2.让学生有持久的学习热情历史的课堂教学与其它课堂不同,应品味历史,感受历史,从他曲折动荡中感悟历史发展的本质,引导学生热情投入,忘我学习,可引入《汉书。食货志》: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引导学生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3.掌握和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历史的课堂教学,有他自己与众不同的教与学的方法,一份卷子,50%或更多的是对史料的解读,从史料中理解和把握史实,完成学习任务。如引入“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的史料,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是唐朝中后期开始经济重心南移?为什么又是到南宋最后完成?历史事件都是有他存在的历史背景和原因的。

二、历史课堂教学是否高效与课堂教学的成功导入密切相关

初中的历史简单,趣味,一个成功的导入法可以马上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兴趣,教师要巧妙地创设能唤起学生求知欲望情境,使学生迅速地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

(一)悬念的导入——“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如果你百度北宋10大著名将领,你可能只认识杨业和岳飞,还有动画片里的狄青,你知道杨业和岳飞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同学们都知道,为什么北宋名将会有那么悲惨的结局?这和北宋重文轻武等北宋政治有关,那么我们这节课就学习《北宋的政治》

(二)复习导入——历史课与其它课程与众不同的特征,就是线索性强,知识体系成链条,那么复习导入就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节课的复习导入至关重要,这也是历史教师喜欢的一种导入新课的方式,它不但可以检查上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可谓是温故而知新,还能为新课做好知识上的衔接和铺垫。例如,在讲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可先复习已经学过的《美国独立战争》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相互比较各个异同点,还可以比较同一时期的日本和中国,不仅纵向比较还可以横向比较,让学生掌握这几课知识的重要史实。

(三)音频、视频的导入——调动感觉,直观、具体地再现抽象、遥远的历史现象。“入境始于亲”,这是我们最常用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让学生从内心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之中,多媒体以其立体、直观、形象等独特优势,融入历史课堂以来,深受师生的青睐,通过多媒体视频、图片再现和还原历史画面,使学生如亲临其境,有效的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如教学《港澳回归》这课时,放映视频资料《1997》,当五星红旗在香港会展中心冉冉升起时,学生感到得热泪盈眶,爱国情怀油然而生,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被激发,达到了高效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历史材料、文物、实物的导入——多样化的教学教具,妙趣横生的情感体验。我听过印象最深的课是在列东中学听的一节课,2001版《辉煌的隋唐文化》(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我同学叫美术老师给她刻了一个版画,带着油墨、纸张、刷子到了班级,上课一开始,让每组同学拿洁净的白纸刷上油墨,盖上白纸,干净的刷子刷好,就印出一张版画。老师引入隋唐时期、四大发明之一—雕版印刷。历史材料,文物、实物的多样,能起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深入解读历史课标

初中的历史课程具有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四大特征。历史课程虽然是小科,我们历史老师不能让历史成为边缘科目,所以我们不但要让学生乐学历史,不与语数英理化抢夺时间,必须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加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很多老师认为写教案浪费时间,为什么一定要手写教案?为什么要教学后记?部编教材到今年已经第三年了,我对新教材的理解在每课的教学后记里,如今我也积累了很多对新旧教材的对比。

(一)在教学方式上从素质教育出发,历史课程教学最终目的是为了掌握历史知识与技能,掌握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往的教学标准注重教师传授历史转变为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与提高。基本改变了以往只注重教科书,只教教科书的观念和教法。

(二)教学资源的运用课本中的课文导读、材料研读、历史图片、课后活动、知识拓展、《历史彩色地图册》、练习册中的知识归纳,以及课外乡土历史资源、视频图像资源、网络资源使得有教育意义的资源得到更有意义的运用。

篇(3)

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的追求,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可以说,高效课堂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如何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呢?

历史学科的综合性和思想性决定了它在中学学科教学中的地位,但是由于某些偏见,导致了历史科目的教学质量不尽人意,很多学生对历史很感兴趣,但是对于历史却不喜欢,这自相矛盾的表现引起了很多教师的注意,文章就作者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提出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对策和建议。

一、教学观念现代化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课堂,在一线的很多教师都意识到了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新课程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的课堂以知识的灌输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要建设高效的课堂,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变学生的被动地位为主动,把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接收者。

首先教师的观念要更新,很多学生对与历史知识非常感兴趣,但是在历史课堂上却出现“睡倒一片”的情况,很大原因与历史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关,很多历史科目的教师总觉得40分钟的课堂很短,拼命地想在课堂内把所有的历史知识一股脑儿地塞给学生,所以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解,但是学生却昏昏欲睡,课堂效率低下。因此要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就要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教师要主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鼓励学生讨论解决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其次,要正确认识师生关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为了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所以初中历史教师要主动走进学生的心里,和学生平等对话,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一点对于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自尊心强的初中生来说尤其重要。教师只有平等对待学生,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积极探索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最后要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对与历史学科的正确理解,很多学生认为,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历史是不能更改的,所以只要死记硬背课本上的知识就可以了,在课堂上没有花费那么多时间去探讨历史的因果关系等问题,只要考试前进行突击背诵,获取高分不成问题。这钟错误的观念导致了学生对历史科目的学习产生了消极的态度,直接导致了历史教学效率的低下。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学科学习观念,鼓励学生对历史问题多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知识的接收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初中生都是十几岁的孩子了,认知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面对过去的历史知识,要引起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要有尽量使教学内容生活化。实践表明教学内容越与学生的认知接近,教学效果就会越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与理解也就越快。要使教学内容生活化,首先要挖掘历史课本中的生活知识,历史知识是过去式,但是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联系,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这样历史教学就不会枯燥无味。例如,在讲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七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这一章节的时候,可以通过与其他其他类型桥梁进行对比,分析赵州桥在设计上的巧妙之处,可以由古代的雕板印刷术的发明联系到今天的激光印刷技术,教师通过联系现代生活实际不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了隋唐的灿烂文化,而且培养了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其次,在历史教学中,除了挖掘与生活相关的历史知识外,还可以联系乡土历史来进行历史教学,因为学生对本乡土的历史文物和历史人物等都比较熟悉,历史本乡的历史来历,风景名胜的来历等,在历史课堂中适当地添这些知识,可以使历史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教学过程情趣化

情趣化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一可以选择游戏的教学模式,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游戏具有愉悦、启善的功能特点符合了初中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在历史的教学中,设计一些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游戏,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启学生思维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例如,讲故事,进行历史知识竞赛,创设情景等。其次,要使教学过程情趣化,需要教师适当地补充某些与本课相关的课外历史知识,包括野史、正史、传记等,通过补充这些历史知识,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教学不再局限于枯燥、单调的课本历史知识。当然引入课外历史知识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让学生多角度了解那段历史,拓宽学生视野。而不是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而胡扯乱讲一通,所以教学一定要在备课中明确教学目的。

四、教学策略创新化

现代教育技术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随着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顺利实施,即使偏远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在教育技术装备上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这为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提供了可能。现代教育技术可创设情景,让学生很快就感受到了当时的历史情景,引起学习的兴趣,现代教育技术还可以通过播放影视资料,重现历史,让学生可以更好地领会历史知识。总之,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以其信息量大、动态感强、形象生动等优势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例如,讲到清朝对台湾回收的这一历史知识点的时候,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放映关于电视剧《施琅将军》的影视片段,再让学生结合教材了解台湾回收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要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由“学会”转向“会学”。从而切实调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4)

1.1实施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是为了响应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号召,同时也是新时期初中历史教学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减负提质,要实现减负提质就要求课堂的高效。

1.2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弊端日趋明显。如: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学方式的呆板成了影响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还有以讲为主的教学方式容易演变为注入式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难以获得必要的教学反馈信息;最让学生反感的就是学生看书教师勾出要点的自学式教学。

最后,受升学压力的影响,许多学校并不重视初中历史课,在很多教师和学生的认识中初中历史是副科,就连一些历史教师也认为自己教的只是一门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辅学科。这是当下历史课堂低效的重要原因。

2 具体措施

对学校来说要重视历史学科,不能再让教师除了教材也外连本参考书都没有,要提供教学用的历史地图及相应的教学资源。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实施主要还是得由历史教师来完成。历史教师首先要做的是上好初中历史第一节课,学生刚接触历史这一门新的学科时,大多数人都会有一定的好奇,因此,教师必须在第一节课就要告诉学生:历史是一门能让人变得博学和聪明的学科,学习历史不是为了考试,更不是为了对历史本身感兴趣,而是为了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要让学生懂得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进而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同时要让学生知道历史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喜欢上历史课,才是实施高效课堂成功的第一步。

我的七年级第一节历史课是这么上的,我和学生说的第一句话是:同学们想不想成为一个博学而聪明的人?学生会肯定地回答:"想",我然后说有这样一们学科能让同学们变得博学而聪明,同学们是不是要去好好地呢?学生又会回答要好好学,这时就告诉学生历史就是这样一门学科,接下来老师可以讲一些因不懂历史而闹出的笑话来反衬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要告诉学生学好历史并不困难,防止学生知难而退。

归根到底就是老师不管用什么方法,首要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兴趣,并喜欢上历史课。

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第一要改变传统的备课模式,只备教学难重点和知识点,没有"学情"调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备课时必须要备学生,要进行"学情"研究。堂的实施主要还是要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维度把握,教师所作的工作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要根据历史新课程标准结合实际"学情"科学合理地确定三维目标,在进行有效备课时根据课标要求把握教材、分析挖掘教材、找准课标与教材对教学目标的要求。课前精心准备是实施高效课堂的必备条件。教师备课时还要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如倒卖文物是犯罪,自由等等。

教学活动要有多样性,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新,要多途径地使课堂更加生动灵活切忌死板。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讲,要力争每一节课都讲一些与课文有关的精典历史小故事,这样能体现历史是一门有趣的学科,从而活跃课堂氛围。历史教师要坚持学习,才能讲好故事,讲故事才能在教学语言、旁征博引等方面积累的基本功得到发挥,从而保证课堂的生动性。很多名师都主张初中历史课应该是多说些故事,因为在历史课中讲故事,除了能引起兴趣,更重要的是加深学生对相关历史事实的掌握,把故事当作认识过去的例证。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要在课堂中创设有代表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疑问和想法,可安排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问题,使学生做出自己合理的解释;在教学活动中尽量应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通过欣赏图片、影视资料达到多角度地去感知历史的目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还可以指导学生排演历史剧(时间在三、五分钟左右),如让两个学生一个演秦二世、一个演赵高,排演指鹿为马的场景,这样一方面巩固了学生对历史事实的识记,另一方面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但课堂气氛的活跃得有一个度,否则看似热闹实则低效,这就事与愿违了。

每节课必须安排学生对下节课的内容进行预习,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突破口点,要求学生能够从图书、网络等多渠道地获取历史知识。

在课外作业的安排上要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让学生制作一些文物模型、历史地图等,使学生有成就感,又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还可以安排学生收集家乡的历史资料等。

篇(5)

古往今来,高效课堂教学一直都是教师研究的主要话题。如果课堂教学方法满足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结构紧凑严谨,就能达到保障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低下的原因

(一)学生对历史学习缺乏兴趣

相比数理化等科目,历史一直被教师与学生认为是“副课”,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在历史学习上一直存在“临时抱佛脚”的思想,只要历史不拖整体分数,高分就没有必要追求。正是由于这种错误思想的存在,在历史课上,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学习兴趣。学生对历史教学的种种态度导致历史教师无法在计划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高效课堂教学更是无从谈起。

(二)教学模式过于公式化

一堂课是否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是关键。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很多历史教师都是套用以往的教学模式,毫无新意可言,很多学生都感觉历史教学除了讲述历史意义、事件,就没有其他任何作用。另外,教师的知识渊博程度同样会对高效课堂教学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注重课前预习,开展自学设疑

在每一堂历史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都应该要求学生进行自学,或者是“请”学生帮忙收集教学材料。在预习环节,教师还可以提一些问题,让学生尝试着找出答案,如果无法找出答案的,可以找同学讨论、可以查阅资料、也可以做上记号,等到课堂上大家一起解决。开展课前预习主要是为了整理与加工以往的知识储备,并且在教学的自学过程中获取新的信息资源,或者在归纳整理所搜集的资料时,能够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形成新的知识储备。并且,通课前预习,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总结能力的提高。

(二)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激发是关键

作为一种带有强烈的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产生了兴趣,就会从心底产生一种强烈的知识渴望,会主动地探索兴趣的奥秘所在,最终达到提升学习效率的目的。因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分析如何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1.激发兴趣——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于历史学科本身具有的独特性,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对历史学习是否存在兴趣就非常关键。在教学环节,教师合理地利用电脑、幻灯、电影等多媒体,让学生感悟历史、走进历史,才能刺激学生感官,震撼学生思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形成高效课堂的一大法宝。

2.激发兴趣——积极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是为了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存在。

例如,在教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时,很多学生对于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讲述的主要意思无法正确地理解。这时,我们就可以设计一个教学活动: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用火来燃烧生活中一部分垃圾。当然,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演示,如果点燃垃圾的一个角,很快就会将整个垃圾堆都烧着。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演示一下,尝试着去“点燃”垃圾的一角,让学生去感受一下“星星之火”的威力。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能让学生精神为之一振,也能让学生初步掌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含义,再将学生引入到课堂中,无疑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激发兴趣——利用电影讲述故事。故事的合理运用,也能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课堂效率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当人类还是野人的时候》,我们正好可以利用2013年新出的《疯狂原始人》这一部动画电影,通过电影的方式来讲述原始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本身,这部动画片就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配合着讲述一些原始人的生活,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也会吸收知识,然后再引出课文的主体内容,无疑会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地投身到探索历史的学习中去。

4.激发兴趣——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历史具有强烈的时空穿梭性,根据教学的实际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外活动,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组织学生收看《百家讲坛》来丰富历史知识;参观历史博物馆和名胜古迹;开展历史辩论会,比如秦始皇的对与错;创办历史乐园专栏等。但是,我们要注意,各个活动都需要有相应的教材内容融于其中,将知识转化成一种能力来培养,这样才能够让历史课有声有色,真正达到高效历史教学的目的。

(三)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扩展教学知识面

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历史教师还应当不断地追求能力目标,努力提升自我修养。初中历史教师,精通专业知识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对于社会学、文学等方面都应有所涉猎。这种博览群书的方式,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也能够提高个人的人格魅力,在获取学生的尊重,让学生青睐教师的人格品质之后,才能让学生爱上历史课。

总之,高效的历史教学,应当贯穿整个历史课堂,不论是课内,还是课外,要懂得落实到学生认识历史的各个层面。历史教师应当精心策划每一个环节。这需要教师高度的责任心和强大的意志力,同时,还需要拥有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才能够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教师只要懂得承担时代赋予的责任,能以聪明智慧、满腔热情来开展历史教学,探索适合高效历史课堂教学的策略,就能够达到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梁永恩,《历史教学的方法初探》[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0.02

篇(6)

一、当前初中历史课堂的现状

(一)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在实践中,多数初中历史课堂仍然以传统的教学形式为主,即教师单一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这种形式很容易引发“填鸭式教学”的消极后果。即使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初中教学的重要手段,但初中历史课堂对于多媒体的应用往往简单地停留在课件的单一播放之上,课堂氛围很难真正活跃。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单一的主导者,其对于知识点的陈述往往起到了“权威”作用,而学生只是将其听到的知识进行机械的记录,随后予以“死记硬背”,以应对考试的现实需求。在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很难在课堂上调动自我的主观思考与辩证能力,教师也很容易在知识的多遍复述中降低教学热情,从而形成教师难以创新、学生难以真正理解核心价值的恶性循环。

(二)缺乏启发性的引申讲解

除了单一的教学模式,引申讲解的缺失也是影响课堂氛围的一大问题。由于初中阶段对于历史课程学习实效的衡量往往单一地依赖于卷面成绩,因此学生常常将记录好相应的单一知识视为“万事大吉”,基于此,部分初中历史教师仅仅将讲解完课本与课件内容视为教学任务,忽视了一些与课程内容紧密联合、有利于启发学生理解与应用理论知识的引申内容,而这些启发性的引申讲解恰恰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初中学生正处于渴望了解世界、感受世界的新奇时期,但其理解能力尚不完善,对于一些复杂的历史理论问题难以通过自我能力形成感性认识。如果教师不加以有效的引申讲解,那么学生很难形成对于人生价值、社会理论、世界风潮等重要内容的认识。

(三)没有认识到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学生、家长及学校对于初中历史教学的不重视也是影响构建高效历史课堂的重要原因。对于一些教学观念相对保守的学校来说,其管理者仅仅将初中历史的设置视为一项“任务”,对于其启发意义则不够关注,甚至部分管理体制不严格的学校会占用历史课的时间进行语文、数学等所谓“主课”的教学;学生和家长也常常将历史视为可有可无的副课,多数学生和家长即使在历史学习中投入时间,也仅仅是为了在应试中取得相应的分数。对历史学科重要性的忽视严重影响了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

二、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的途径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生来说,其对于未知的知识充满新奇感,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充满热情,如果把握好这种心态,使得初中历史教学的内容契合其兴趣点,那么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初中历史教学强大的理论性特点,多数学生将其视为枯燥、单调的理论课程,难以形成深入学习的兴趣,初中历史教师应充分理解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坚持兴趣导向,做好兴趣引入的开端,从而使得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路途上走得更加轻松与扎实。例如:在每节课堂的开始,教师可以运用多种具有生活气息、内容趣味性的材料调动起学生的关注与兴趣。在谈及个人情绪的管理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模仿达人令人忍俊不禁的情绪表演,使得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排除畏难情绪,对于情绪这一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事物产生感性认识。再比如关于家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经典的家庭影视剧片段,或是提问几位同学,让其回忆家庭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部分,从而激发起全体同学关于“家”的共鸣。这样的兴趣导向与引入,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得学生集中精神投入到高效的学习中去。

(二)巧妙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思辨

篇(7)

高效课堂与有效课堂不同,它不仅要求完成制定的教学任务,还要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注重课堂的教学效率。这就需要教师在正式授课之前,制定好详细的教学计划,不断地丰富教学的内容及形式,使得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高效的学习,增加学习的效率及兴趣。所以,本文就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出发,浅谈在构建初中历史有效课堂中,教师发挥的作用以及如何激发学生对于历史课堂的兴趣。

1.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社会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必须要充分的利用课堂与课余时间来武装自己,才能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提高教学的水平与效率。现在我们就从课余、课前、课中三方面阐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方法。

首先是,课余多学。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历史教师,除了要在课余时间准备教学内容以外,还应该时刻丰富自身对于历史人物及故事的掌握。这样就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旁征博引,通过讲述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故事来增加学生对于人物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兴趣;其次是,课前多备。课前备课不单单是要为这堂课做准备,更重要的是根据教学计划准备整个阶段的教学内容。除了要熟练的掌握历史知识以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地调整教学目标,一定要在把握教学进度的基础上,注重教学的效率;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课中多察。就是说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于所传授知识的理解程度,比如说,学生在听完教师的讲述之后笑容满面,就是能够理解讲述的内容;反之,愁容不展的话,就是在理解上有所困难,教师就要继续讲解直到学生理解为止。只有教师在课余、课前、课中都能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教学的效率。

2.调动学生的情感交流

在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情感交流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与教师进行情感交流,还需要与所学习的课本进行交流。

2.1学生与课本的情感交流

学习的过程,不单单是一个掌握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与所学知识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教师所传授的历史知识,只是一些枯燥无味的字眼,相信没有学生可以提起学习的兴趣,但是如果是由这些字眼构成的故事情节,那么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可以融入到历史中去,感受那么历史人物或悲壮或凄美的一生。所以,教师的讲述历史知识时,要尽量减少对于字面意思的解读,应该丰富教学的形式,例如,角色扮演、趣味游戏等等,营造一种易于学习、便于掌握并且轻松的历史氛围,这样就可以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提高教学的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

2.2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交流

调查研究发现,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学生,只是教师的不同就可以使得课堂氛围有着极大的不同。比如说,有些教师的课堂,虽然教师看上去热情洋溢,学生却是自顾自的玩耍;而有些教师的课堂,即使看上去平平淡淡,但是大多数学生都能认真的听讲,学习效率极高。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否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如果教师用机械的管理办法,只是盲目的传授知识,忽视情感的交流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最终肯定会以失败而告终。相反,如果教师能够不吝啬对成绩优异学生的赞扬,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以鼓励与指点,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么教学效率一定可以得到保证。

3.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课本中的内容,虽然没有小说、电影那样精彩,但是如果能够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也可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3.1突出教学重点,掌握化难为易的方法

不同于其他学科,历史是一门涉及面广、难度深浅不一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知识或许不需要教师讲解,就可以掌握其中的要领,而有些知识即使讲述两遍,也不一定可以弄懂其中的意思。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合理的分配好每一个知识点占用的讲解时间,对于整篇文章的重点部分,要重点讲解并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对于简单易于掌握的部分,不需要消耗过多的时间一笔带过即可。除此之外,在讲述比较深层次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增加与学生的交流或者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化难为易,加快对于重点内容的掌握。

3.2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习兴趣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这时,将电影、录像等现代化媒体引入历史课堂,既可以丰富教学的形式,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兴趣,过度的注重形式,不能根据学生需要与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只会过犹不及,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4.总结语

本文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调动学生的情感交流以及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三个大的方面出发,阐述了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方法。虽然上述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效率有一定的帮助,但是现代社会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巨大的变化,要想不被时代所抛弃,就不能停滞探索的脚步。

【参考文献】

[1]刘追湖.论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学习(上),2011.01:51-52

[2]程庭.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导学,2016.10:82

篇(8)

一、教学观念现代化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自由、快乐的学习。但传统教学观念以知识学习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已不适应现代教学。这就需要更新教学观念,树立现代化的教学观念,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更新教师教学观念。传统教学观念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上教师涛涛不绝的讲解,学生则昏昏欲睡,课堂效率低下。因此,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更新传统教学观念,创新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实践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改变教学方式,营造宽松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次更新教师对学生的观念。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自尊心强,想得到教师和同学的理解与尊重。所以,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主动走近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深入了解学生。素质教育环境下,教师要平等对待学生,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积极探索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最后更新学生的学习观念。大部分学生认为历史属于过去,是不能更改的,学习历史只有死记硬背,所以课堂上没有必要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考试前突击背背就行了。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由知识的接受者变为知识的探索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初中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课堂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实践表明教学内容越与学生的认知接近,教学效果就会越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与理解也就越快。所以,教学中教师要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找出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结合点。

首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知识。历史知识是过去式的,但教学内容的呈现则可以活化。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会使教学内容更显丰富、生动。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知识,这样历史教学就不在枯燥无味。如教学“社会生活的变化”时,生活中学生接触到很多交通工具,但这些交通工具对社会生活影响是怎样的,可能不太了解。所以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能了解交通工具发展史,也可以了解交通工具是如何影响社会生活的,也能拿交通工具的过去与现在的影响进行对比,从而深刻理解交通工具的重要性。其次除了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知识外,还可以结合本土历史进行教学。每个地方的发展都有独特的内容,很多的历史事件都可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如地名的历史来历、风景名胜的来历等,教学中加入这些本土资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情趣化

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这方面的工作有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使教学过程情趣化。

首先借助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初中生活泼好动,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具有愉悦、启善的功能。历史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游戏,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启学生思维,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如讲故事、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编排历史短剧、创设情境等,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其次教师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精彩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知识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还包括与内容相关的课外历史知识,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教学不再局限于枯燥、单调的课本历史知识。当然引入课外历史知识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让学生多角度了解那段历史,拓宽学生视野。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情景性和激发性,用精彩的语言打动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教学过程情趣化,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教学策略创新化

历史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策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首先借助多媒体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其信息量大、动态感强、形象生动等优势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使历史课堂教学不如新天地,给人带来了全新的感受。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要善用多媒体教学,不让要让学生动起来,还要让历史人物动起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教学“香港与澳门的回归”时,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香港与澳门被列强侵占的经过,然后再让学生结合教材了解港澳回归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其次教给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明了教给学生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由“学会”转向“会学”。如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教给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引导学生快速找到突破口,整理归纳相关知识点。

参考文献:

篇(9)

历史课堂的低效、无效现象不仅严重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

而且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传统的教学方式内容枯燥、评价制度单一、教学观念片面等因素诱发了上述现象。著名教育专家于友西曾提出高效课堂重点在于优化教师、学生、教科书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展现高效课堂的和谐、融洽、协调,通过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引,实现师生之间有效沟通、交流,努力实现师生共赢,促进师生的双向发展,这必将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责任与挑战。以下是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总结的几点构建高效历史课堂的策略。

一、在课程设置上,要求精准备课,课堂预设

备课是教师教学任务的重点。一份较好的课件不单要求有教学内容的体现,更要体现其独特性、趣味性、时代性,这时进行教学环节和过程的预设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成功与否。教师备好课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精选教材材料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止停留在生硬地学习教材内容,更应该时刻保持学习新鲜知识的热情,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全面的、最新的、多样化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并结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进行思考总结,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生动的、独特的课程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2.要优化教法

教师不单要充分学习教学内容,而且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编排、设计、加工,排除传统教学的生硬、刻板,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主动地学习,致力于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如此才能打造一个高效的课堂。

3.要充分预设,完善教案

课件是链接教师与学生的载体,需要借助教师不断思考,不断收集资料,不断积累创新。形成精彩的课程必不可少的是教师备课时的预设环节,这种预设不是凭空想象的,往往需要教师教学前不断推敲、不断完善、不断更新教学设计,需要付出极大的敬业精神。

二、在思维养成上,要求独立思考,激活思维

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课堂讲解必须具有启发性。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而思维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设问。因此,教师必须对讲解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精心设计,并遵循以下原则:(1)必须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以教学目的为指导;(2)根据学生的需求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难易要适中;(3)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有经验的教师一般都善于运用多样化的手段和方式,启发诱导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展示在他们面前的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如在学完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后,我采用了诱导方式精心进行了问题的设置,如:唐朝前期政治清明,生产发展,社会安定,国力强盛,历史上称之为什么?唐玄宗天宝年间,出现了怎样的历史危机?危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上述危机对后期历史进程影响有哪些?它为什么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瓦解了唐朝的统治典型事件是什么?唐朝灭亡的根源和直接原因是什么?这段历史带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该课程引导学生连贯性地学习了唐朝由强盛到衰弱、瓦解直至灭亡,根据时间推进历史进程,加强了学生的深入思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在教学风格上,要求主次分明,突出重点

一个课件包括的内容众多,其中引言、大字、小字、插图、原始材料、表格图示等都包含在内,由于时间限制、课程进度等原因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教师在课程设计时,须分清主次,去粗取精,抓住重点,把握难点,不断实现课程的完善、精练。同时,还要围绕重要的知识点,进行逐句分析,适当设问质疑,激活学生思维,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如《》一节全文插图有八幅,这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插图理解史实:生动地显示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力量和决心体现在哪幅图?英国的侵略本质体现在哪幅图?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又体现在哪幅图?这样使课堂显得生动而又深刻。

四、在课堂氛围上,要求增加互动,优化讨论

为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需要适时引导课堂讨论,不仅可以确保讨论的方向性,而且可以提升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在合适的时间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对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行为和反应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使学生的谈论内容紧紧围绕讨论主题,最终较好地实现讨论的目标。如,七年级下册《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这一课,我设置的讨论问题有以下几点:五代十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政权更替频繁的现象?学生比较容易得出答案为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结果,接着提出:五代十国之后的北宋政权的建立者赵匡胤采取“杯酒释兵权”的方式来加强中央集权对五代十国的更替有什么样的影响?此做法给北宋造成怎样的局面?通过不断地引导和学生对教材知识理解认识,得出如下结论: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方式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财政、军事的控制;根本目的是为了削弱地方权力,避免藩镇割据局面的再次形成。但是这样做虽然避免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但是给宋朝埋下了“积贫积弱”的伏笔,出现国强但屡战屡败的奇怪现象。该议题引导学生充分深化与挖掘了历史的内在联系,如此能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充分达到课堂学习的高效性。

打造高效课堂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能够克服传统历史教学中的种种弊端,以学生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与信心,加强学生分析史料和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扩展,思维受到启发,使学生提高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充分展示了素质教育的高效性,此研究将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篇(10)

一、加强学生的情感交流

1.加强学生与课本的情感交流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不单单是教师教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注意选用恰当的情感表达方式将书本中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融入授课内容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尽量沉浸到此种历史学习的氛围中,加强和学习内容之间的情感沟通。学生只有完整地掌握历史的真实才能够在构建思维模式的前提下产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所以这也可以说是兴趣的建立和培养[2]。

2.加强学生和教师的情感交流

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主要基于情感之间的互通功能属性。很简单地讲就是学生对教师的一种依从性和钦佩感,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课堂中的交流和课下的交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因为,这两种不同介质条件下的情感交流,能够恰当地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拉近,也只有关系发生了变化,学生才能够自主地接受学习。因此,学生和教师之间有效的情感交流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讲是极为关键的。

二、强化教师的自身能力

1.课余时间应该多学习

学习是一件需要坚持的事情,对历史教师来说显得更加的重要。教师要想使历史课堂变得活跃有效,不单单要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理解与掌握,还应该在此基础之上更加重视增加知识储备量,对相关历史人物知识以及历史人物故事都应该有充分的了解。还应该能对其他相关知识信手拈来,这样才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的学习气氛调节好。

2.课前应该做好准备

教师在授课之前应该有方法地准备授课的内容,并不是单纯地“背课”而是科学地有效地“备课”。当然,这也是具体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一节课的准备工作中应该对没有教学价值的问题进行删减,避免画蛇添足。还要更多地结合学生具体准备的问题和可诱导性的疑问做好充分的准备,于此才能够将教学的统一性的综合性实践于实际授课过程中[3]。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初中历史教学承担着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教育以及基础能力培养的艰巨的教学任务,然而我们应该运用何种教学方式来具体实施教学大纲和授课是关键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从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出发,依据优质课堂的特点和初中生对认知规律的掌握特点使用多媒体设备实行科学的教学模式。这种多媒体设备可以将历史比较真实地表现出来。实现现代化的教学才是优化教学的最佳方式。这样的方法可以回归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以及陶冶学生的良好情操,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4]。

初中历史学科是尤其关键的学科,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就应该从积极的角度考虑授课的效果,努力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力求探索出最好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也是将科学的教学模式更好地运用于现实的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积极地响应国家的号召,实现基础教育教学目标。

注释

[1]杨荣敦.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2(40).

上一篇: 金融中的风险概念 下一篇: 税收科研工作的思考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