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科研工作的思考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28 16:55:2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税收科研工作的思考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税收科研工作的思考

篇(1)

1.“推广”和“应用”概念模糊。将“推广”和“应用”混为一谈,认为召开了成果交流会就叫开展了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其实“推广”只是前提,“应用”才是归属。“推广”是应用的条件,“应用”是“推广”的落实,是“推广”的结果,是“推广”的深化。召开了成果交流会仅仅是开展了成果推广工作,至于推广的效果如何,还得看应用的情况,所以一定程度上,开展成果应用工作难度大多了。任何成果都可以推广,但不一定所有的成果都可以应用。

2.推广和应用情况形成强烈反差。开展了税收科研成果推广工作的税务机关占**%,而多数税务机关在成果的涉及领域应用面仅占**-**%,应用效果好的全区仅有*%。这说明多数税务机关仅仅是组织了交流学习就算了事,而不追究学习的效果。

教育科研成果推而不广,应用效果差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

二、成果应用的反思分析

综合问卷反馈的信息,有以下六条:

1.政策上对税收学术研究成果鼓励不够,导致税务机关的积极性不高。

因为没有税收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方面的管理制度和奖励政策,推不推广一个样,推广效果好不好一个样,税务机关自然缺少积极性。政策和制度既是一种规范,更是一种导向,它引领着我们的工作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税务机关积极性不高,从另一种角度看,正是对税收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政策的召唤。税收科研成果推而不广,应用效果不好,这一条是至关重要的原因。

2.缺少指导、监督、检查、考核机制。

我区税收科研名列全市前茅,但成果推广应用却是薄弱环节,这跟缺少指导、监督、检查、考核机制不无关系。长期以来我们只重视课题研究,却忽略了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大量的优秀科研成果遭到闲置,得不到继承,后来的研究者又重复前者的老路,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这样不断地重复研究,前进的步伐自然不会加快。税收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既需要政策制度的规范和导向,更需要过程性的指导和督评,这是工作落实的保障。

3.税收机关观念转变不到位,自发参与度不高。

认为课题研究已经是额外的负担了,还加上成果推广应用,税收机关就更没有多少时间开展本职工作了。

这种观点把税收科研与科研成果应用对立起来,把税收科研成果推广视为占用时间,干扰工作的因素。其实,从新的科研观来看,推广税收科研,在这样的过程中税务工作质量得以提高。因此,可以说推广税收科研成果是对自身工作的一次提升。

4.成果在推广运用中效果不明显,税务机关体会不到推广应用带来的好处。

在此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我觉得最不可忽视的一条便是———所谓的“科研成果”不具备推广的价值

①科研成果的价值追问

我们就来反弹琵琶,从科研成果的应用难去反观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去追问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

有一个案例:某税务机关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是先进单位,可科研室主任调离以后,该税务机关科研工作急剧滑坡,滑到了零,一个课题也没有。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A该税务机关以前的税收科研不是群体科研,而是个体科研;B该税务机关的课题研究不是根植于实践,而是脱离实践,不是“做课题”,而是“写课题”。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研究必然会造就一批研究型税务人员,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断层现象。

有的课题研究是脱离税收实践需求和税务人员能力实际的“找课题”,在课题的“标新立异”、“人无我有”上大做文章。“做课题”成为“写课题”,总结经验“笔下生花”,有的干脆请高手包装研究成果。这种不是在实践中生成的课题断然不能保证课题研究的“生态化”,实践改进的有效性,这种课题所谓的成果不是研究出来的,而是凭空写出来的,必然是推而不广,无法应用,要么操作性不强,要么效果不佳。不是从实践中来,必然无法到实践中去。这样带来的结果是税务机关敬畏、疏远甚至厌恶税收科研。

这样我们必然要追问税收科研的价值取向,是解决税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还是追求什么功利目的?过强的功利目的,造成税收科研价值取向的迷失,只追求结果,不考虑过程,至于后续的推广应用,更不在关注之列。而税收科研价值取向的迷失,又导致科研成果缺少应用的价值。

②成果形态的误区分析

多年以来,税收科研的成果形态以研究报告、论文论著居多。这是因为在研究过程中重实证、重思辨而轻人文、轻多元造成的。从研究报告的结构、阐述的内容看,多半是工整的结构性的“理论阐述”,或者是抽象、晦涩,或者是没有个性特色的一般化道理的演绎,或者是文献资料的摘抄或转摘,如果挤去这些严肃、严谨、刻板的理论“水分”,余下的属于个人参与研究的描述实践的鲜活的话语就少得可怜。这样的成果让税务机关怎样去应用?税务人员还要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去寻找这个抽象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自然导致成果应用的效果甚微,税务机关的积极性不高。

5.部分税务人员已经形成固定的工作模式,在进行成果推广运用时效果不理想。

这部分税务人员一般是年龄比较大、工龄比较长的人员。这要分两种情况:一是主观上不愿意接受新经验、新成果,认为自己工龄长,经验丰富。闭关自守,乐于重复自己的过去。殊不知工龄长不等于经验丰富,不是在研究和反思过程中形成的所谓“经验”不叫经验,不过是经历而已,是低层次的循环往复,原地踏步。当然,不可否认,这当中也有堪称为“经验”的东西,但这也不能成为拒绝接受新经验、新成果的理由。

二是主观上愿意接受新东西,但碍于年龄偏大、能力有限,接受起来很困难,甚至效果适得其反。

6.没有结合自身情况推广应用。

不切实际地机械模仿,自然不会有好的效果。实践提示我们,任何经验不可复制,不同地区,不同校园文化背景,不同研究主体,不同研究水平,不同研究课题,其研究策略决不会相同。因此,对于别人的研究成果,必须进行“本土化”改造。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有效性策略构建,应基于两个基本原则,即“适应性”和“生成性”。“适应”自身的实践改进与发展的策略就是最好的策略。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也是创造性劳动,也是研究活动,研究的过程是动态发展的,必然面临诸多可变因素,需要研究者不断分析,不断思考,不断调整操作策略,切忌照抄照搬。研究策略既要科学预设,又要随机生存,才能达到真正的应用效果。

三、相关问题的应对策略

1.立足实际,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在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我区已经出台《**区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奖励办法》,区税务工作评估已经将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列入评估内容,并且对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有专门的过程督评指标。对该项工作,区****还将给予税务部门以技术支持和各方面的服务。

2.转变观念,树立“问题即课题”的科研理念。

让税务科研根植于实践的土壤,让科研成果具有鲜活的生命,让税务人员们便于应用,乐于借鉴,使税务人员们工作着,也学习着,思索着,研究着,收获着,快乐着,共享着;潜移默化的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使我们的工作与生活能有全新的意义。

基于问题解决的税务科研不追求寻找规律,用以推而广之,而主张研究过程中的自我批判、学习、修正、补充、换位、分享、提升。而这个过程就是最好的科研成果,是税务人员乐于学习,便于学习,并且学有成效的最好成果。

3.找准位置,反对两种不良倾向。

篇(2)

农业科研工作有别于其它行业,农作物特殊的生长习性决定了农业科研工作的季节性强、周期性长,为科研经费的科学预算增加了难度。随着国家对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农业科研项目资金来源渠道呈现多元化,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科研经费逐年增加,国家对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也在不断加强。但是,农业行业的特殊性、农业科研单位的公益性以及农业科研工作者忽视财务管理在项目经费使用中的重要性,一直以来限制了人们对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本质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分析了近年来农业科研工作中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一、现行农业科研工作中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费预算不够科学,导致实际执行存在困难

一些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对财务预算管理观念仍比较淡薄,对财务管理的思路还停留在过去对资金的管理,忽视年初对年度资金预算计划的科学制定,造成实际收支与预算相差较大。尤其是申报科研项目时,大多以课题组为主组织,编制的项目预算与单位科研发展整体需求有偏差,执行过程中单位总控度差,预算与实际需求差距大。

2、挤占挪用成为弥补经费缺口的普遍现象

为了筹集资金,几乎所有的单位都不同程度地把手伸向科研经费。尽管国家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但在生存的压力下一些单位还是绞尽脑汁,巧立名目,或以提取管理费的名义改变资金用途,或直接挤占挪用科研经费,想方设法把科研经费变成基本支出经费,使得原本并不复杂的科研经费管理变得十分复杂棘手,财务问题层出不穷,而且积重难返,不仅使科研项目的执行效果因经费问题大打折扣,而且容易滋生腐败。

3、科研经费预算执行有待规范

科研项目课题负责人管理制度决定了其经费管理使用的自,但这种自是相对的、有前提的,是相对于过去单位对科研经费管得太多、对科研活动干预过多而言的,是科研经费管理规则框架下的经费使用自主,真正的落脚点是赋予课题负责人组织科研活动的自。实际工作中,部分课题负责人将经费管理使用的自理解成了经费的所有权,将科研经费当成了“私有财产”,要不要花,如何花,一个人说了算;科研管理部门只注重立项和验收的组织,很少关注预算执行过程。科研人员只专注怎么出成果,如何争取到经费,在他们的理解中,预算是做给立项阶段的评审看的,不是用来约束自己执行。科研圈内甚至流传着“只有申请不来的项目,没有结不了项的课题”。最终使科研人员对科研经费预算的严肃性产生认识误区,视科研经费预算为摆设,认为财务人员对科研经费使用规范性的担心是杞人忧天,经费使用比较随意,预算与执行存在较大偏差。

4、科研经费使用矛盾较多、效益也较低

科研项目计划实施课题制后,实行全额预算,细化了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实行预算评估制度,这对科研人员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难更新的要求。首先,科研人员普遍感到预算编制过细过严过紧,编制口径不一,较难应对。第二,农业科研具有周期长、季节性、复杂性等特点,立项时的预算很难全面覆盖农业科研全程中的需求,也很难预测可能发生的变化。第三,争取科研项目“广种薄收”,使得科研项目预算编制金额按“广种”编制而预算执行情况却是“薄收”,这就使得科研项目预算编制金额与预算执行相差较多,这是预算编制所不允许的,预算编制的严肃性与争取科研项目的“广种薄收”概率相矛盾。科研项目支出报销问题也较多:从主观上看,科研人员观念与国家当前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尽适应,部分科研人员,认为拿到科研经费后,只要与科研活动有关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与当前国家有关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要求相矛盾。从客观上看,在项目经费划拨和任务管理两条线机制下,科研经费的支出和报销存在不少问题,一是项目启动时经费与任务不匹配,要么经费下拨迟滞,科研任务无法按计划实施,往往错过最佳时节,延误时机;要么项目任务下达迟滞,经费先到帐但归属不清,无法支出。两种情况都导致科研经费不能及时有效支出,科研工作不能按计划进行,这一状况尤其对农业科研项目的影响极大。二是项目实施过程中,财政部门要求在限期内将预算执行到一定比例,严重脱离科研活动实际。为了完成指标,只能突击花钱,这样势必造成违规报账、财务控制薄弱、科研经费损失浪费等隐患。三是部分切实发生的费用难以报销。如从事农业经济研究的科研人员谈到,下乡蹲点、调查、试验时支付给农民的费用以及农业软科学研究需要购买的大量数据,往往很难取得正规发票,报销困难。

二、加强农业科研工作中财务管理的主要对策

1、科学编报预算,严格预算执行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的基础性、服务性、保障性作用,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资源配置机制,才能有效利用财务资源。一是建议加强“三建”制度的建设,从源头上抓预算工作。即,建立管理制度,明确分工职责(项目组、单位、主管部门),充分考虑单位的发展;建立财务审核制度,确保预算的合理性,提高执行力度;建立项目储备库制度,提前谋划,按照项目性质充分、综合考虑科研预算。二是建议落实好“三抓”工作,即,抓政策依据,强调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切执行预算制管理,有效避免预算执行“出轨”;抓管理制度,完善报销手续,提高监督力度;抓责任主体,明确责任主体,制定奖惩措施。

2、合理增加农业科研单位的事业费

为了保证农业科研人员能够专注农业科研工作,不要因为经费不足而影响核心工作,或为了维持现状,将科研经费变向支付,影响了科研工作的成效。为此,建议财政部门合理保证科研单位正常的事业费,保证开展科研工作的基本条件,同时调整农业科技项目立项与管理机制,增列与农业科研工作有关的费用支付名录,便于科研人员的合理支付,保证科研工作正常开展,较好地控制了科研经费使用的“改头换面”。

3、加强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探索财务人员参与科研过程的管理模式

国家财政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改革举措层出不穷,部门预算、政府收支分类、非税收入管理、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科研经费课题制管理等一系列改革,对科研经费财务管理队伍的要求越来越高。财务人员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扬敬业奉献精神,廉洁自律,淡泊名利,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同时要敢于坚持原则,客观公正,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科研项目经费是农业科研单位除财政基本支出拨款以外的最主要的经费来源,财务人员应树立为科研服务,为科研人员服务的观念,加强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不仅要丰富财经领域的知识和经验,也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熟悉科研方面的基本常识,了解科研过程,把握科研规律。从专业的角度思考科研工作的实际需要,把握科研工作与财务相关的重点、难点,提高对工作中复杂问题的分析、判断、解决能力,通过科学的管理,优质的服务,赢得科研人员的 理解、信任、尊重与支持。探索财务人员参与科研过程管理的模式,财务人员参与科研过程管理的观点并不新鲜,对此项目主管部门有要求,财务部门认为有必要,科研实施主体总体上也欢迎,但始终落不到实处。原因有很多,但根本在于缺少可操作的规则,不单单是对财务人员参与科研全过程的方式、内容以及权利义务作出界定,对科研人员也必须同时具有约束力。建议每个科研项目要吸纳1名财务人员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课题组,研究讨论项目申报指南,参与经费申报预算编制,跟踪监督经费预算执行,提供经费预算执行过程中有关财务方面问题的咨询服务以及意见建议,协助解决有关科研经费预算执行中的实际问题,配合整理结题财务验收资料为科研项目的财务审计验收提供技术支撑,督促项目结题后财务结账手续的办理等等,对项目的财务检查及审计验收提供技术支撑。

4、提高科研经费使用环节中的财务管理效益

财务管理人员与科研管理人员要适应国家宏观层面对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的新要求,形成新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理念。财务人员与科研人员要密切配合,满足科研人员了解和掌握科研经费预算执行情况的需要。同时,科研人员要及时向财务人员提供项目经费预算、执行等过程中的所有经费信息,便于财务人员更好地管好科研经费。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加强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财经纪律,合理使用项目经费,提高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另外,开发利用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网络,建立科研项目管理的信息资源,使用专门管理科研经费的软件,从立项到Y题对每个科研项目的经费进行全程、实时、程序化管理,财务人员和科研人员都能随时查看经费使用状况,了解经费去向,依据项目计划任务书所列支出进行动态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调整,要求便于管理,也便于项目验收,这是确保科研项目的经费使用合理有效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付小燕.现行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科研课题(项目)经费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9(1):31-35.

篇(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194-02

高校的科技项目课题包括纵向科技项目和横向科技项目。横向科技项目主要是指高校取得的企事业单位、兄弟单位委托的各类科技开发、科技服务、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项目,以及政府部门非常规申报渠道下达的项目。

近几年,随着华侨大学对科研工作的重视和鼓励,引进各专业学科青年教师的质量不断提升,全校科研能力和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纵向项目的数量和质量的大幅度提升的同时,教师所承担的横向课题项目却在较快发展后呈现徘徊不前的境地。

一、原因分析

据数据统计,2010—2012年学校总体上横向经费有所增长,前2年发展趋势明显,但2012年呈现减缓,参与横向课题教师数量无增反减。究其原因,大概为以下几点。

(一)自身原因

一是工作开展力度不够。经过两年多运营,工研院日益为人所知,日常到访企事业单位不断增加,且时常又需要组织教师实地走访企业,但因部门机构人手不足,单位人员均需要“内外兼修”,以至于对内忙于技术贸易合同认定、接待教师、汇总筛选科研成果、日常办文办事等业务,对外忙于接待企事业单位、组织教师走访企业、参加对接会和评审会等活动时应接不暇,导致工作开展的力度和时间明显不足。

二是决策上无从下手,较为迷茫。一些产学研项目合作工作涉及多部门联合运作和管理,学校在工研院的角色定位上即从文件上划归校直属单位,又在日常上作为学院、研究院进行管理,导致工研院在部分工作职能上的部署和落实存在难以区分境地,比较尴尬。

三是拓展思路和渠道有限。近两年来,工研院横向拓展工作始终围绕“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进行,并依托网站媒介、项目成果对接会、华侨大学外派科研服务团、专家项目评审、校友关系等多方面宣传和推介华侨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不断创造机会使教师结识企业,扩展合作项目范围和地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横向工作的发展。但发展到一定阶段,似乎出现停滞不前的境地。

(二)学校层面

一是管理体制层面。目前,华侨大学的横向科研工作责权利不够明晰,成果推介和宣传工作主要由工研院和科发院推进,项目日常管理主要由科技处承担,但由于科技处管理职能还包含纵向项目申报与管理、科研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诸多事务,导致对于在推进横向工作方面大多采取集中统一管理模式,尚未建立起长效机制,在引导和协助教师与企业洽商合作时常常无暇顾及。

二是运行机制层面。纵横比例失调,重纵轻横现象严重。学校对从事横向科研的教师主体地位角色认同比较薄弱,教师开展横向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受到影响。诸如学校在申报基金项目、职称评定、科研考核、评优评先等的评定依据侧重不同,导致教师对发展横向科研热情度不高。

三是国家税收层面。国家对科研成果交易和项目合作的优惠扶持措施力度近几年才略显成效,但扶持力度仍不足。同时,宣传和监管力度未及时跟上,导致华侨大学许多教师未能及时了解国家的政策优惠措施,并存在教师与外界企业合作项目“走私化”、“地下化”现象。

二、对策思考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从华侨大学的重视引发学院的导向,发挥科技处、社科处、工研院、科发院、城经院“两处三院”部门职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渠道提升华侨大学横向经费总额。为此,建议如下。

(一)加强和完善横向科研工作的管理体制

宣传推介科研成果与项目合作的日常管理密不可分,加强和完善横向科研工作管理体制迫在眉睫。只有工作职责明晰,横向课题推介和管理统一,才能行之有效地推进工作开展。

建议一:工研院、科发院、城经院与科技处、社科处之间设置兼职领导,这样即有力促进横向科研成果的汇总和推介,同时也加强了日常管理工作,使项目合作能够更好的跟踪完善,让合作深度最大化。建议二:横向项目推介撮合与项目落实管理结合起来,由项目进程中的部分协调管理,转而实现横向科研的一条龙服务,这样在推进项目合作的同时,又能行之有效的进行跟踪与管理,更大限度提高合作空间。

(二)纵横激励机制平衡发展

一个学校的科研能力的好与坏、发展水平的强与弱,不仅要考察从国家层面拿到的基金和项目课题数量,同时,也需要考察这个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带动产业发展方面所体现出的作用。

建议学校和学院在对教师宣传引导方面拿捏平衡好纵横的关系,不能过度偏袒纵向,也不能全然不顾横向发展,营造纵横科研同样重要的舆论氛围。对于当年横向经费超过40万以上的教师,学习国外的“波特-劳勒综合型激励模式”,实施适度的激励机制,将教师个人努力、绩效与报酬、满足感三者结合起来,从而在学校起到模仿带头作用,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横向课题中来。同时,在评先评优和基金、课题申报、考核等政策制定方面学校适度引入横向科研考评分,根据教师能力和外部条件设置合理目标,从制度上促进老师的主观能动性。

(三)技术贸易合同认定

积极开展技术市场政策法规宣传,提升老师对国家技术贸易合同认定的优惠政策措施,引导老师主动将合同文本纳入技术贸易合同认定范畴,从而抵消部分“地下”工程,使其浮出水面,在维护学校利益的同时,促进账目横向经费到款总额。

(四)申报录入专家库

引导教师尽快提升职称,条件符合时积极申报加入省市级专家团队库,进而多参加各类项目评审验收,依托项目验收多接触企业、了解企业,从而创造与企业合作的机会。

(五)深入挖掘科研成果

做好产学研工作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拥有较为前端和实用的科研成果。成果推介工作者应时常深入实验室一线,与教师多交流沟通,在了解教师的研究方向和合作需求的情况下,结合地方企业产业化要求,挖掘具备市场前景的科研成果,及时汇总并对外宣传推介。

(六)育成中心模式的孵化基地

学习借鉴国内外构建育成中心的先进经验,创建华侨大学的生产力孵化基地,为有意与华侨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的初创型企业、创新型企业提供所需基础设施和一系列支持性综合服务,在人才、科技、场所等软硬件方面协助企业成长的同时,最大程度实现华侨大学科研成果生产力转化,实现共赢。

(七)强化“请进来,走出去”

及时汇总和筛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加以网站媒介的宣传推介,并在此基础上,多邀请企事业单位进校交流考察,使他们对华侨大学学科建设和科研成果有所了解,进而产生合作意向。密切联络华侨大学外派科研服务团,维系校友关系,为扩大接触企事业单位,推广学校科研成果并形成实质性合作创造条件。同时,加大“走出去”力度,而不能成为井底之蛙。通过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对接会、参与项目评审、维系校友关系等形式,多方面宣传和推介华侨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不断引导教师结识企业,扩展合作项目范围和地域。

(八)专研谈判艺术

合作初期,由于各方谈判地位不同容易达成一致意见和协议。但随着合同项目的进行,当利益或风险越来越近、越来越明显时,当科学研究成果真正转化为能带来经济效益的产品时,常常会由于前期未协商好而导致合作无法落实和推进。努力探索和钻研谈判技巧,拉近教师与企业的距离,增强双方的信任感,提高合作成功率。

(九)丰富校企合作模式

引导教师与企业由单一的技术项目合作,延伸到联合共建实验室、设立研究生工作站、毕业生就业、企业员工学历和技能培训等全方面产学研合作,构筑校企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篇(4)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001-02

1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科研管理现状

高校科研水平之优劣,不仅决定着一个高等院校的整体教学水平以及素质的优劣,而且还影响着高校自身的社会影响力以及行业竞争力。国内高等院校科研管理发展到今天,遇到很多的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激励不足。主要表现在对科研管理迈向产业化方面的引导以及激励、缺乏针对科研人员创新的奖励规则。国内的高等院校,在科研方面的很多分配政策、奖励制度都存在导向性的偏差。使得一系列本该面向市场、注重市场需求的研发工作滋生了“重学术研究、轻市场效益”的情绪,最终导致大量优秀的科研成果被隔离在市场之外,无法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科研技术成果“转化难、推广更难”的局面,白白浪费了科技资源。

第二,缺乏独立性。我的高等院校中的科研机构多数是内部机构。几乎都独立于企业之外,独立性不够使得科研创新缺乏活力。现代社会各项高科技成果的创新,很大程度上源于对跨学科、跨门类的各种知识以及技术的综合性运用。整体来看,创新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单纯靠某一学科或者科研机构根本无法高质量完成[1]。需要一个大的、相互衔接的系统来整体协调、优化配置一系列的科技创新资源,只有达到了人力(科研人员)、物力(知识和技术)的科学配置,才可以产生具备高科技含量的创新成果。

第三,人才流失严重。尤其是优秀的科研人才的流失,是当今高等院校管理模式创新中的关键一环。目前国内的高等院校科研管理由于历史的原因,多数情况下仍然是传统、陈旧的管理思维和模式,很多好的管理方法只是流于表面。形式上有创新,实质上仍旧以“教条”为主旨。直接导致大量优秀科学研究人才的士气低落、人心不稳、不断流失。

第四,创新的理念比较陈腐。内部科研人员以及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亟需更新。传统管理模式下的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实际工作中侧重于“推项目、列计划、要经费”。使得科技工作转变成“为了研究而研究”,严重忽略市场的真实诉求,无法真切体现科研的核心价值和本质功能,往往使历尽艰辛出炉的科研成果根本不是市场真正需要的东西。

2 新经济形势对高等院校科研管理创新的要求

2.1 对科研管理组织体制的新要求

高等院校的科研组织通常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集合体。它以多样化的学科知识为基础,由各领域的专家以及专项人才组成。它的核心主线是“知识流”,它是广大智慧的聚合体。虽然,跨学科、跨领域优秀人才的持续引入往往会让科研管理组织在形式上显得愈加“杂乱无章”,但其实质上反而是对组织体制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此以来,要求高等院校科研管理组织体制要进行变革,建成和演奏团类似的,具有超强团队合作精神的一体化组织,提升整体的科研效率。

2.2 对科研管理人才和分配体制的新要求

新经济形势下,对社会个体价值的衡量主要是看其对知识的积累以及运用到实践中的那种创造力。高等院校科研管理过程中,有关人才的分配体制方面要与之相适应,以“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为准则,细致考察其多角度的特点,之后分配到能凸显其特长的岗位和工作上去[2]。同时,若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带来的社会效益比较大,就应予以奖励来鼓励他保持进步。

2.3 对科研管理成果转化体制的新要求

新经济形势的基本特征是“知识经济”,其核心要求是“知识的经济化”,即把社会全体所创造出来的知识快速转化成能实践的先进科技工具和生产力,使之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坚实力量。目前,国内高校的管理工作,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科研结果的经济化以及实践化。

2.4 对科研管理人员能力的新要求

作为科研管理体系创新模式的核心主体,科研管理人员的创新意和能力、综合素质水平之优劣直接决定其科研工作创新水平的高低。鉴于此,如果要推动科研管理工作的高效行进,就需要对组织内的工作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科研人员不仅要具备创新管理的素质、前瞻性以及创新性,更重要的是在思维、行为等方面尽快实践并适应新的市场要求。

3 三位一体的高等院校科研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3.1 高等院校科研管理的理念创新

3.1.1 建立起“知识管理”的崭新理念

知识管理的概念,着重关注的是“在关注知识产权的同时,在技术层面的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需要以及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核心是增加智力要素、技术要素以及管理要素等等参与收入分配的全过程中来,充分体现科研人员智力劳动的价值,推动科研人员着手转化科技成果和高科技产业化的积极性,实现知识产权社会中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1.2 创新高等院校科研科学管理理念

科研管理模式的创新,关键是管理理念的同步创新。高校科研管理的参与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尽量打破惯性思维体系和模式,充分认识到:“科研工作的创新离不开管理工作的综合创新这一客观事实。大胆尝试管理理念的革新,打造新的管理以及经营模式。正如美国《走向全球:美国创新的新发展报告》所述:“创新事业不仅需要科学家和工程师来推动,更需要有先进文化和敏锐思想的人来深入经营”[3]。

3.1.3 树立高等院校科研管理人本管理理念

当下的科研管理应时刻体现高校的人文主义情怀。以人为本既是当下时代背景中,科技创新的铁律,又是滋润创新型人才的一方沃土。人本主义手段,是一种着眼于为“人”服务,尊重人并且依靠人的新型管理模式。高等院校的科研职能部门藉由具体科研项目的运作和教职工以及科研人员互通有无。彼此间既是项目管理上亦师亦友,同时也是心灵上的知音。管理者能设身处地的为科研人员解决生活中遭遇的困难,尽最大努力为其争取发展晋升的机会。在守法守规则的前提下,适当的展现柔性管理方式来强化和科研工作者沟通非常重要。

3.2 高等院校科研管理的机制创新

3.2.1 科学地评价、考核科研工作质量

加大对科研人员多出高质量成果的推进和激励力度,进行“定量管理和定性管理”相结合,不仅强调科研成果的数量、还要关注其质量;推动科研队伍在质与量上实现完美契合。科学评价一所高等院校的科研水平状况的指标很多,但是最核心的硬性指标是“项目总数和经费总额”。日常工作中,不论是组织申报、评估、验收、还是项目的鉴定以及项目申报等等,都要以“项目”为单位拓展开来。新经济时代背景下,科研成果的评价不仅仅去关注论文总数量,还要更加关注论文的转载率和阅读率、引用率和成果转化和利用率、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效益以及覆盖面广度和深度等等方面。此外,要科学并且合理的去利用“SCI”这个评价工具在科研评价方面的广泛应用和起到的主要功用,侧重于向论文和专利并举的良好趋势转化,积极推动对“政府导向”和“SCI”排名这种传统思维的取消。科学、合理的界定政府评价和学术界自我评价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尽快转变实际科研工作中存在的急功近利、盲目上马的错误倾向,多层次、宽领域、分布式的运用信誉良好、公信力强的第三方中介组织大力开展各种行之有效、规范的评价活动。

3.2.2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创设新的项目申报资助方案

国际上,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中,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始终是最深层次的推动力和剂。国外高等院校参与产业化发展的表现有:单独接受委托或者与大型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以合同的名义开展各种科研项目;向企业有偿转让高新技术成果并提供专利技术咨询和专业的售后服务;为企业提供培训或者直接“校企联合”为企业输送专业化、对口的人才。如:美国的企业在很多大学都建立了联合研究中心,并引入私人企业与州政府共同建设这些中心。我国政府也正大力行动,以基金会、优惠税收政策等方式主动扶植本国的高新技术开发园区建设,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便是一例[4]。

项目申报方面,为确保中标率,高校科研管理可采取如下措施进行有效的辅助和推动:创设“目标性招标项目”:该项目资助的范围是“有重大的科研价值以及广阔应用前景、并且能实际转化为市场价值的高新产业技术课题。并以此为研究基础的出发点,即将申报国家级或者省级纵向科研课题计划的一系列优秀科研项目。校内每年都可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单独评审出若干课题予以物质资助,界定期限为2~3年。该项目设置的主旨是以定期的课题研究为前期准备工作,不断的提升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申请国家级、省级重大科研项目上的中标率,进而推动高等院校多样化的学科建设和整体科研水平的稳步提升;创设“资助培养学科领军人物方案”:主旨是大力建成高层次人才队伍,积极培养各学科领域中的拔尖人才,对优秀中青年教师的重点培养和资助,使其有机会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推动他们充分实践自己的能力,进而推动自身学科建设和科研整体水平的提升。

3.2.3 分配制度创新,建立健全科研奖励机制

高校科研机构的管理者应把科研工作者的先进成果以及技术投入纳入收益分配体系中,让劳动者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树立他们的典型模范形象,使工作者获得收入上的提升和基本生活条件的改善。取得“名利双收”的收获措施如下:(1)鼓励申报。即对申报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的个人,无论成功与否,都给予适当物质奖励;尤其是成功的,颁发奖状鼓励;(2)评选并设置优秀科研成果奖。此项工作可与省、市的评奖活动相结合,每3年评一次“优秀科研成果”并颁发奖励;(3)校内推行科研成果奖励。每年都设置相应的资金对教师专著、专利和论文等等给予物质奖励;(4)设置基金,鼓励参加学术活动:鼓励和资助有科研项目的教师多参加学术型交流活动;重点资助那些科研专著项目。

3.2.4 紧抓出版难的症结,大力推广科技成果的与应用

很多项目无法按时结题,广大教师的出书积极性受到打击,究其根源,在于出版难。国内的出版社都是自负盈亏的机构,他们让作者“自产自销”。这动辄数万元的出版费,给广大教师造成了阻碍。鉴于此,校方要拿出资金鼓励著书者:可以由作者本人提出申请,有关部门核定价值给予资助。也可以由高校自身的科研处成立专门机构,如“成果推广科”协助教师包销作品。主要渠道包含:大型的出版社、各大书店等等。

3.3 高等院校科研管理者综合素质的创新

一个优秀的高等元宵科研机构管理者必须具备三方面特质:首先,善于管理。科研机构的管理者需要针对科研工作人员的项目全过程做跟踪和管理。科研管理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遵循科研规律,对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综合协调、规范整合与改进,尽全力创设适宜科研活动高效展开的舞台。高效的科研管理工作主要是依赖于管理者对所负责工作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感知力。[5]其次,主动学习。先进知识和管理经验的取得,需要科研管理者时刻将自己融入到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过程中去。实践证明,保持不断的学习状态是新时期科研创新工作的必经过程。管理者只有不断的加强自身的学习、提升对自身工作意义的体验、掌握渊博的知识、培养科学高效的管理和工作方法,才能在科研实践中不断提升创新实践的能力。最后,深入研究。科研管理是一门科学,必须用审慎的态度,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严谨对待。很多优秀的大学都通过各种方式支持、鼓励科研管理者亲身实践科研项目,科研管理者要在组织中起到典型的示范作用,主动在组织内部营造一种“提倡科研精神”的工作氛围,使管理与科研完美融合。

4 结语

高等院校科研管理模式的创新主要包括以上三个维度。层层递进又相互关联。三个方面的创新,主要是为了真正实现科学管理,服务于社会。任何科研组织都不能只侧重某一维度,忽视其他层面。本质上讲,这三个维度就是高校科研管理模式的“三位一体”。三个维度的紧密契合,为高等院校科研管理工作提供一个既全面,又综合的制度和模式上的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谭蕾.新经济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的创新性探讨[J].科技信息,2009(5):20-21.

[2] 邓雪鹏.关于新时期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6):19.

篇(5)

——中央与地方财政已发生的突发性事件应急支出虽然经过多方努力,此次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财政也为此支付了巨额成本,中央和地方财政在应对此次事件中的突发性事件支出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灾害所需费用。从4月初中央财政根据国务院建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机制的要求,拨付专项资金3.1亿元用于第一阶段应急反应机制的建设的第一笔经费起,截至5月14日,中央和地方财政用于防治SARS的经费共计126亿元,超过了1999年到2001年三年救灾支出的总和。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央和地方财政在SARS危机中的突发性事件支出数额是巨大的。在我国的财政预算安排中,应对突发性事件的预算支出科目有两项:一是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预备费,二是列在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项目下的救灾支出。我国2003年中央预算中安排了100亿的总预备费,本次动用了20亿(不包括此间中央对地方用于SARS防治的转移支出),属于有史以来一次性支出最多的一次。而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约为80多亿元,各地因经济情况和疫情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

——税收减免与各项财政性收费减免形成的财政支出自5月9日起,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减免税费的政策措施,这也构成了一大笔税式支出和财政性收费式支出,成为今年现实财政收入的减少数,根据去年财政性收费和税收收入估计,此项支出也有十几或几十亿元的数额。具体情况如下:

5月9日,国务院决定自2003年5月1日起至2003年9月30日,对受SARS影响较大的餐饮、旅店、娱乐、民航、旅游、公路客运、水路客运、出租汽车等行业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15项政府性基金。这15项基金中,属于中央的收入全部免收;属于地方的收入,具体减免幅度由当地政府决定。

5月11日,国务院决定对受疫情直接影响比较突出的部分行业在2003年5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民航的旅客运输业务和旅游业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此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疫情和对相关行业生产经营影响的实际情况实行如下税收优惠政策:对饮食业、旅店业减征、免征或缓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对出租汽车司机免征个人所得税或降低征收定额。对出租汽车公司和城市公共交通运输公司减征、免征或缓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

在此前后,与国务院政策相配套,各地方的其他政策也陆续出台。其中北京、上海、广东和杭州的政策较为典型,包括对一线医护人员和出租车行业个人所得税的免除;对酒店、餐饮、商贸等旅游业的部分行政事业收费和经营性收费的减免;提高出口退税补贴比例;加大财政对医药储备力度的支持;对资金周转困难的旅游、餐饮、娱乐业的中小企业给予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担保支持;调整了交通运输、旅游业、娱乐业的税费等十几项税费优惠政策。

——由于宏观经济增长减缓(GDP增速下降)带来的隐性财政支出根据经济学家的预测,我国宏观经济增速减缓是确定的。乐观地讲,会下降0.2-0.5个百分点,悲观地讲,可能下降1-2个百分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今年前四个月我国税收收入增长了30%,达到7270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相当于去年全年税收收入18900亿元的38.46%.但是第一季度的税收增长很快会被减税和经济增长下降所冲销。据国家税务总局估计,受经济增长减缓影响,今年全年税收收入可能会减少300亿元人民币(将受益行业带来的税收增长与受损行业带来的税收减少一并考虑)。其他财政性收费和基金项目自然也会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减缓而有所下降,这些都构成此次SARS危机带来的隐性财政支出,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对我国财政公共卫生支出状况的分析“卫生总费用”是世界卫生组织(WHO)衡量卫生总投入的一般指标。它包括政府预算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居民个人卫生支出三大项。其中政府预算卫生支出是指一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卫生事业经费拨款总额,即政府财政卫生支出。

在我国,财政对公共卫生支出的对象覆盖医疗卫生管理机构(卫生局机关)、公共医疗机构(医院、卫生所等)、公共卫生防疫机构(流行病、传染病、职业病、地方病防疫站等)、医学科研机构(医学研究院所、医科院校)、突发性事件的医疗救护(地震、洪涝灾害)等。

公共卫生支出范围主要包括卫生管理部门管理费用支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工资和福利支出、卫生设备支出、卫生科学研究支出、医学教育支出、预防保健支出、突发性事件的医疗救护支出(地震、洪涝灾害等)等。

——从“卫生总费用”指标的规模和构成看,近十年来,公共卫生支出的比例在不断下降。1991—2000这十年间,我国卫生总费用从总量上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尽管如此,从国际比较看,我国人均卫生支出在世界191个国家中居141位,仍属低下水平。在卫生总费用中,政府预算卫生支出总额也在逐年增长,从1991年的202.3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709.5亿元,但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却在下降,从1991年的22.8%下降到2000年的14.9%.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在这十年间呈现快速增长势头,由1991年占卫生总费用的38.3%增长到2000年的60.6%.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卫生总费用的变化情况直接反映出我国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的变革,即计划经济时期的公费医疗制度彻底被打破,我国居民开始成为卫生支出的主要负担人。但是,此次SARS危机又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即虽然卫生支出不再成为政府的包袱,但是政府的公共卫生支出是否足够了呢?

——从用于公共卫生服务的“卫生事业经费”指标看,其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呈不断下降趋势:

政府用于公共卫生服务的经费总额在不断增加,但是它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例呈不断下降趋势,从1996年的2.36%下降到2000年的1.71%.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些年我国公共卫生服务支出的增长速度与GDP增长比例是极不协调的,至少没有保证趋势上的一致性。这和国际上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大公共卫生投入的普遍做法大相径庭。财政公共卫生支出严重不足。从这方面,似乎可以有助于我们找出此次SARS危机中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为何措手不及的部分原因。

——从“卫生事业经费”使用情况看,我国公共卫生支出用于预防保健和农村基层卫生组织的比重很小

我国卫生事业经费中,医疗机构的投入是经费保证的重点,尽管卫生事业经费总额从1994年到1997年逐年增加,但是,县及县以上医院的事业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最大,如果将医院和中医医院所占的比例相加,城市为64.2%,农村地区为56.5%;用于乡镇(街道)卫生院补助比例,城市为 9.6%,农村为 23.8%;用于预防保健的比例,城市为13.2%,农村为15.6%.也就是说,目前政府卫生事业费主要用于医疗机构,尤其是县及县以上医院,并且主要是人员经费支出,而用于农村基层和预防保健的业务费用比例较低。

——从公共卫生效益看,我国预防支出中只注重常见疾病的控制,而缺乏完善的疾病预防体系和应对流行病突发的能力

从公共卫生效益看,尽管我国对疾病预防的财政投入数量较少,我国的疾病预防事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居民健康水平逐年提高,传染病病死率逐年下降,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率是比较高的。这似乎与此次SARS危机各媒体报道的我国疾病预防效果差有很大的出入。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首先,今年我国疾病预防事业收效良好,是建国以来预防工作长期努力的结果,许多疾病已有良好的预防疫苗,并且其发病率已于近年开始下降。其次,已有的法定疾病预防工作已走入正轨,居民经济条件的改善和购买防疫产品的投入增加,并且近年传染病大规模爆发的次数较低,所以年度投入较低也可以保证居民的健康。第三,正是在已有成果良好的基础之上的麻痹大意,疏忽了卫生防疫体系的建设和防疫工作的加强,才使得这个新出现的SARS病毒如此猖獗。由此也暴露出我国卫生防疫工作中的缺陷和薄弱之处,即在医疗救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卫生防疫基础设施建设、防疫医疗设备和防疫科研工作等没有得到大力发展。并且,在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中,我们只重视已有疾病的简单预防,缺乏对新型流行病和传染病的警惕性,对新型疾病的研究和应急能力较差,缺乏突发性应急机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我国财政在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中的地位事实上被削弱了。所以,对于财政公共卫生事业支出,我们应该做出新的思考。

调整我国财政公共卫生支出方向的建议——找准政府在公共卫生建设中的位置,加大财政公共卫生支出的比例这次危机事件,使我们认识到政府财政支出在卫生这一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领域应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要问题重新认识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政府的职能和定位。对于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劳动力素质的公共卫生产品,在由市场提供存在缺陷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很好地发挥其公共提供的支持职能。所以,对于公共卫生产品,财政应是其最为主要的投入者。在今后的财政预算支出中,政府应该在近年来财政收入增长较快的情况下,用好税收等各项财政收入的增长部分,建立一个有法律保障的稳定的资金来源和使用监督机制。

——财政公共卫生支出中应加大预防保健支出的比例我国的医疗体制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进行了以市场化为目标的改革,旨在解决财政负担过重的问题。但同时,医疗体制市场化也带来了一些相关问题。首先,医院体系本应该有市场调控,却得到了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这从前面数据中可以看出)。其次,财政对公共卫生投入的不足,导致本应由政府扶持而不应走向市场化的防疫体系却没有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使基层防疫和应急管理长期处于经费不足状态。第三,受市场化收入分配格局剧烈变化的冲击,基层卫生防疫工作的重点转向了各类创收服务,各级卫生防疫部门利用公共卫生设施提供市场化服务来筹集资金,走有偿服务的路,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公共防疫体系建设受到部门利益的冲击,影响了卫生防疫系统处理重大疫情和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此次危机事件,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在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在公共卫生事业投入与管理中的缺位与越位行为,所以,应及时调整政府行为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政府在疾病预防事业中的投入,合理进行预防工作管理,为居民生活和国家发展构筑第一道防线。

篇(6)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8-0067-02

高等教育职业院校一般都由原中等专业学校升格设建,高等教育职业院校的科研项目内容和金额相比本科院校还有相当差距,但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各高职院校大力推进产学研工作相结合的情况下,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得到长足发展,为确保高职院校科研事业得以健康发展,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明确经济责任,规范收支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因此,学院必须认真加强和完善科研经费管理,促进学院科研事业蓬勃发展。高校是我国开展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阵地。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愈来愈多地参与国家和企业的科学研究活动,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筹措的科研经费均呈现大幅增长趋势,高校的科研经费总额占学校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其来源也呈多元化的趋势。但是,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科研经费是项目资助方、项目负责人及其项目依托单位三方利益的焦点所在,也是科研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经费管理是科学研究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的最佳结合。但受科研体制的影响,高校对科研经费管理不够规范,普遍存在着科研资金和资产流失严重、科研项目成本难以核算、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

一、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的分类和特点

1.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的分类

高校科研经费是指学校争取到的纵向科研项目经费、横向科研项目经费以及学校用于科研事业发展与保障的经费如预研经费、奖励经费、学术交流活动经费、校级科研项目经费等。科研项目经费可分为:(1)纵向科研经费,主要是指由国家及省、市等有关部门立项的科研经费拨入的统称。纵向科研经费从项目申报、立项、经费下拨到项目支出范围、项目验收等都有较严格的程序和规定,一般为财政拨款。(2)横向科研经费,是指学院通过向社会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成果转让等服务而取得经费。这也是目前,高职院校科研经费来源的主要方面。(3)院级科研项目经费,是指学院为促进科研工作发展,而纳入学院年度预算的科研专项经费。该经费与纵向科研经费从项目申请立项、经费支出、项目验收等方面有较相似之处,计划性强、支出管理严格。

2.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的特点

(1)单项经费数额较小。高职院校科研项目一般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主要是高职院校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及科技优势,通过应用技术开发、生产技术服务、科术技术咨询等方法来开展科研服务。(2)横向科研项目经费占全部经费比例较大。高职院校科研能力与本科院校相比还较为薄弱,特别是在纵向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能力上较为欠缺。加之,学院本身经费来源单一,在院级科研立项上不能投入大量经费。因而,高职院校科研项目主要集中在为社会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服务等领域上,横向科研项目居多。(3)学院自筹配套经费能力不强。高职院校经费主要来源为财政拨款、学费、住宿费等非税收收入。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并且,由于近几年办学规模快速扩强,导致大量资金投入到学院基本建设上,虽然,各高职院校对科研工作极其重视,但纳入学院年度预算安排的科研项目专项配套经费和院级科研项目预算经费仍受较大制约,自筹经费投入能力不够。经过笔者的调查,长沙几所兄弟高职院校的科研项目经费投入每年都在50-70万元之间,相比较而言,这和普通高校的科研经费就相形见绌了。

二、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1.科研资金预算编制不合理,随意性大

学校科研项目经费在实际使用中,由于主要是由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编制预算,往往没有财务人员的参与,使得财务人员一般是在项目经费到达后才了解情况。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研究是专家,但对预算的编制等财务问题却不太熟悉。由于考虑欠周,造成编制预算时未编入而实际执行中又必须开支的科目过多。预算一旦通过,不应随意更改。但有些科研人员缺乏预算法律意识,对科研经费管理需要遵循的有关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和财务规章制度了解较少,在实际执行中随意变更预算,不按批复的预算执行,使得决算和预算差异较大,预算失去了约束力。

在项目立项合同中,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范围与比例等都作了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少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往往超越了合同规定的范围,如消费性支出比例过高等,导致有的科研项目负责人存在超前使用科研经费现象,研究工作开始不久,而项目经费已所剩无几了;而有的科研项目完成后,还有大量结余经费。

2.科研项目成本难以进行准确核算,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不高

学校大多数教师承担教学、科研双重任务,其工资、津贴都在学校的人员经费中统一列支。按有关规定,教学、科研有各自的资金来源渠道,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就严格区分教学和科研支出,但在实际工作中,用教学的材料作为科研项目的实验,致使科研项目的成本难以准确计量,给科研人员业绩考核带来困难。一方面科研经费开支审批是实行项目负责制,项目组自行计划开支,重复购置设备,学校难以做到固定资产合理配置与资源共享,科研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存在浪费现象。另一方面,科研经费投入大,产出少,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少。

3.钻管理政策宽松的空子,科研经费支付报销中存有较严重的违规现象

多数高校在科研项目管理中实行项目组长负责制,科研项目经费到校后,有的高校对于科研经费的分配不够合理,学校提取的管理费与项目组的人工劳务费等分配比例不符合上级科研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学校提取管理费等费用后,剩余经费由项目组长负责支配,存在少数人使用现象,听之任之,至于项目如何开展,经费如何使用等,学校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措施。同时,对不同来源与性质的科研经费使用标准把握不准,往往对纵向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控制过严,这也不能报销,那也不能开支;而对横向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则过于宽松,只要花的是横向科研经费,买什么都可以,甚至有的科研报销单据中所列的明细账与实际开支情况不符,存在“不真实”的现象。

4.科研经费决算不及时,绩效评价体系未建立

部分科研项目不及时结题或结题后不及时办理财务结算手续,剩余资金长期挂账用于项目以外的其它支出,致使学校财务无法完成项目经费决算。对已经完成的科研项目,在验收时只注重技术、成果的验收,而很少顾及经费使用的绩效考评。

5.科研项目结题后对剩余经费管理不规范

一般而言,高校已完成并通过验收项目的结余经费,按照有关规定,经归口部门批准后,可留给依托单位用于继续资助科学研究工作。目前很多高校的做法是,结余经费分配完后,一部分作为项目组的奖励,其余转入发展基金,仍由项目负责人支配。这些资金转为发展基金后,由于不再属于在研项目的经费,管理较松,大部分为餐费、电话费和劳务费等与科研无关的支出。有些剩余经费长期挂账,不但不起到促进科研发展的作用,而且还增加了管理成本。

三、高职院校完善科研经费管理的措施

1.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度建设和预算管理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要相互配合,主动向科研项目负责人征求对制度建议的意见和建议,到兄弟院校学习取经,并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在不违反相关政策的前提下,共同协商制定科研项目管理和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做到每个项目都有较详细可行的经费预算计划,在项目的评定立项时,应有财务人员参加对资金使用计划的审核。项目立项后的执行过程中,财务处应主动向项目管理部门提供尽可能详细的各个项目经费支出情况,实现科研项目执行过程的细化管理和经费预算计划执行的动态管理相协调。

2.区分支出,实行成本核算

科研、财务管理部门和课题组必须认真执行《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和相关补充规定,严格区分课题经费支出,对每个课题实行完全成本核算。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严格划分科研课题支出与高职院校事业经费支出。对课题组的直接费用,如调研费、差旅费、资料费、实验费、购置费等的报销认真把关;对课题组的间接费用等进行准确的归集、核算并分摊,提取课题管理费用,包括科研人员的工资、补助工资、其他津贴、福利费等;课题组使用的房屋、固定资产、图书馆、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折旧;实验试剂、水、气、电费等。对算出的各项费用,纳入课题支出,冲减事业经费的相关支出。这样合理计算和分摊科研成本,完全真实地反映科研成本。

3.完善信息平台,强化过程管理,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

要运用校园网络,建设科学的信息平台;运用管理软件等科技手段,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并切实强化过程监管机制,使项目负责人可以随时查看项目的已用经费和可用经费情况,使科研管理部门能随时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对不合理的情况能及时去督促其改进,使其由原来过去事后的控制改变为实时控制。目前,笔者所在单位就是通过科研管理系统实行项目经费管理制。每个项目都有专门的账号,项目负责人和科研管理部门及财务部门可以通过管理系统清楚明了的知道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科研经费管理各方人员将全程参与、分工协作、明确责权,实现各职能部门的优势互补。科研部门负责项目、合同的管理,配合财务部门共同管理好经费;财务部门负责经费管理和会计核算,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预算及按规定使用经费;项目负责人要接受监督检查、及时结题结账,对经费使用真实有效性承担经济与法律责任。这里需指出:在加强监管力度的同时,也要注意监管适度,既要考虑科研人员的自主性,以有利于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又要使课题负责人对课题经费的支配和使用权用得恰当又没有被滥用。要管好用好高职院校的科研经费,不只是科研、财务两个部门的工作。财务监管只是利用经济杠杆对其进行的调剂管理,只有将实质与内涵的监管纳入其中,并得到其他各分管部门的积极配合,才称得上协作共管---真正意义上的监管。

4.密切配合,加强结算清理

高职院校科研、财务两个部门密切配合,对课题经费实行分段拨款。课题开题后按课题经费总额拨款40%,中期检查合格后再拨30%,结题后兑现剩余的30%,对课题进展实行全程监控。对科研经费的使用实行“三人会签”制度,课题经费使用由科研管理部门专人负责审核,经科研处负责人批准,再由分管院领导审批,对于数额较大的必须经院长亲自审批,并由科研处专人登记,最后到财务处进行报销。这样,对科研经费的使用实际上由科研处、财务处两大部门进行监督,从而确保每笔经费的使用合理、合法、合规。

5.加强科研经费支出绩效评价

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是指以价值的形式将科研成果与进行研究的耗费相比较。目前对科研项目主要注重的是科研结果的评价,而对科研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科技支出目标的实现程度,很少有人将其纳入到其中进行评价。因此,高职院校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建立适合本单位特点的绩效评价办法。对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开展绩效考核工作,建立与完善追踪问效制度,充分挖掘资金潜力,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培养新财源,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这也必将有利于评价科研经费管理部门责任履行情况,促进科学管理;有利于提高科研项目成果的质量,促进高校科研工作的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财[2005]11号[S].2005.

篇(7)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5-0156-02

专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文明进步的成果与标志,对推动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高校目前专利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管理、人才等方面存在着缺陷,我国高校专利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种种不足之处。

1 高校专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机制不健全,管理工作不规范

目前,我国在评价科研工作水平时,主要从鉴定成果、获奖情况和论文数量上来确定,高校内部的职称评聘、工作业绩考核也常常与上述指标挂钩,客观上造成了领导和科技人员过于注重论文的发表、成果鉴定、报奖,而忽视了利用专利保护知识产权成果,管理工作不规范,没有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各种形式的知识产权流失现象不同程度的普遍存在。在高校出现一种很矛盾的现象:一方面,鼓励创新,对前期立项研究和鉴定、获奖给予了较大的关注;另一方面,后期的技术转让推广、产权界定、产权的价值评估等,又是管理的薄弱环节,研究成果未经审核即被发表,导致本单位的专有技术过早的成为公知、公用技术。泄密屡见不鲜,技术转让几乎成为个人之间的交易。

1.2 专利成果转化率低

专利实施情况是衡量专利质量的重要指标,我国高校拥有专利数量已不少,但专利实施率并不高,全国平均专利实施率在10%左右。专利技术的低转化率是高校专利发展缓慢的重要体现,是制约专利工作正常运转、良性循环的症结所在。专利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固然受到许多因素如法律、环境、资金、税收、技术市场等客观影响和制约,主观因素也不容忽视,一方面高校人才、技术力量集中,科研实力强,但在经营管理、生产能力、产品质量保证、资金筹措、市场开拓等方面缺少经验和实力,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的不多。另一方面,高校在选择和设计课题时不能充分考虑将来在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常常注重科研成果的档次、水平和获奖情况,以致成果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另外,高校的专利技术多处在实验室阶段或仅仅是新技术构思或方案,技术还不是很成熟,有待于进一步开发或技术含量过高,产业化要求资金投入大、风险高,实施转让起来比较困难。

1.3 科研成果重复研究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少

高校的科研经费一直不足,科研人员在选择和设计科研课题时主要是以获得科研经费为目的,而对科研成果是否得到法律保护,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则考虑的比较少。据统计,世界每年有100多万项专利出现。同时,有大量的科研成果由于种种原因成为“公知公用”的公开技术。科研人员在选择和设计科研课题前,因为没有进行认真的专利文献检索,将已公开的技术、他人已经完成的项目、已经取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进行立项,重复研究。这一方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另一方面,则严重制约、阻碍高校科研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影响了高校开发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1.4职务发明费用支出困难,高校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受挫

对职务发明的报酬也是专利管理制度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根据专利法律、法规的规定,所谓职务发明即由单位组织的科研活动、主要利用单位提供的物质、科研条件和信息研究出的发明成果,属于职务发明,并规定职务发明权利属于单位。国内高校据不完全统计,只有极少部分高校职务发明相关费用由学校承担,一部分由学校和发明人共同负担,还有很大一部分高校职务发明由科研人员通过课题经费等不同途径解决。科研人员付出了大量的脑力、体力劳动为学校争得了名誉,申报费用依靠个人筹集,这严重抑制了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压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

1.5 专利申请质量不高,注重实用新型而轻发明专利

不少高校出台了一些激励制度,设立基金资助专利申请,将专利纳入业绩考核与待遇相挂钩,专利证书与论文、成果鉴定一样,成为升职、晋级、评聘的重要指标。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科技创新人员的创新热情和创新主动性。但这种导向也容易引导科技人员盲目追求专利数量而忽视专利的质量,产生许多没有价值的所谓“垃圾专利”,专利中实用新型占大多数,而前沿领域和关键技术中的发明专利所占比重并不大。这种靠政策导向或制度强化形成的专利意识,缺乏市场利益机制的内在驱动力,实现转化困难更大。

2 提升高校专利管理水平的几点认识与对策

2.1 充分发挥专利管理部门的作用

高校广大师生是高校专利产生的源泉,高校师生的专利意识是影响专利工作的最直接因素,是保证专利工作运行正常的关键。要想快速提高专利的数量和质量,提高专利的转化率,首先高校领导即决策层,要高度重视专利工作,他们的专利意识对高校整体专利工作起着引导作用,发挥风向标、推进器的作用。其次科研管理层全面投入工作,学校科研管理的行政部门、科研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各院(系)主管科研的领导及工作人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将决策层的意图细化,制定规章制度,通过日常的组织协调、管理和管理制度,将专利工作深入到科研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对高校专利工作的正常运行起到保障作用。

2.2 重视立项环节的专利管理工作

高校的专利工作一般是在国家计划项目即将结束以后才开始办理的,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专利申请由课题组提出,谁愿意申请就给谁办理,学校的专利管理工作基本处于被动状态。“十一五”期间,国家计划项目的申请在知识产权方面有了新的要求,提出对形成产业化的项目需要进行专利文献检索,选准高起点,避免低水平重复性研究。据此,学校应该在国家项目申报的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配合课题组做好专利文献的查新检索,采取积极有效的行政、经济措施,承担相关申请和维持费用,鼓励和支持申请专利,给知识产权以高度重视。在组织国家计划项目的申报中,一方面以专利文献的查新检索结果为技术背景,结合已有的研究基础,形成新的技术方案的构思,抢先注册申请专利;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查新检索的基础上,运用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客观地分析申报项目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显著特点和意义,制定最优的技术方案,提高研究开发的起点,保证高水平的成果产出。

2.3 高校制定合理的专利激励措施

科学研究工作是一件极其枯燥和寂寞的工作,同时又具有极大的风险,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过程中,科研人员要具备科学精神,不怕艰辛、持之以恒才能达到有所建树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是一个克服困难的过程。专利工作还不同于一般科学研究,专利申报国家不但没有经费资助,而且还需交数千元相关费用,专利评奖也有困难,虽然部分高校设立了基金资助专利申请,将专利纳入业绩考核与待遇相挂钩,专利证书与论文、成果鉴定一样,成为升职、晋级、评聘的重要指标,但还远远不够。高校应从专利管理、奖励措施、专利成果转化、专利补助等方面不断完善,引导科研人员在专利工作中投入更大精力,最终提高高校专利水平。

2.4 将专利管理延伸于项目管理全过程

将专利工作与科研管理紧密结合,立项时进行专利文献检索,保证项目的新颖性,项目实施过程中,随时关注相关学科技术动态,掌握最新的专利信息,及时校正研究方向,项目完成后,将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的成果及时申请专利。同时严格审查科研项目合同中有关知识产权的条款,通过以专利保护和合同管理为重点,逐步对知识产权进行规范、全面的管理,理顺产权关系,规避技术风险。在科研管理中不仅强调科研水平逐年提高,科研经费逐年增长,科研获奖成果逐年上升,还要狠抓专利申请的数量和质量,尤其是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及时申请发明专利,提高专利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以知识产权促进学校的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保证学校科技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5 开展产权运营,促进成果转化

知识产权价值内涵的核心是产权,知识作为资产只有通过合法运营才能使其价值得到体现和获取,因此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是知识产权管理的关键。在知识产权运营中坚持“以权谋利”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使知识产权的价值及其所有者和发明者的合法权益得以充分实现,以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同时在知识产权运营中以社会和市场为导向,而不是以技术为导向,并将知识产权保护贯穿于知识产权运营全过程,以保护促进运营,以运营促进创新,进一步激发科技人员进行发明创造的热情,促进知识产权的再生产。

2.6 与企业加强联合,提高专利的实施率及转化率

深入企业及现场,使科研人员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企业需求,避免在科研开发中的盲目性。高等学校的科研队伍直接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既有利于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同时利用企业的技术设施、运营资本和市场渠道为高等学校的科研成果商品化提供转化途径,有利于提高专利的实施率及转化率。

参考文献:

[1]陈治安.高校知识产权的保护[J].中国高校产业月刊,2006(7):45.

篇(8)

特别强调,要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为此,高校要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的同时,通过加快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领新常态落实。高校必须把国家战略布局和经济发展新常态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新需求作为高校财务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遵循的方向,深入思考确定高校财务工作的主要任务,牢牢把握,奋发努力,主动作为。

一、办学经费开源路径

(一)积极争取加大财政投入

教育是国计民生,高等教育发展需要不断增加投入。一方面政府会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但同时也要看到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财政收支矛盾凸显。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仍会持续增长,但增速和增幅会放缓、收窄。高校财务要积极反映高等教育现代化和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对经费的大量需求,努力取加大财政投入。

(二)努力开拓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目前高校虽然已基本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其他多渠道筹措经费的高等教育投入机制,但是财政性高等教育投入与世界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同时社会资本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差距更大。美、英、日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社会机构和个人投入占高等教育总投入的比例都超过60%,而我国还不到40%,高等教育这部分经费增长的潜力很大。为此,要进一步建立并完善政策措施,鼓励、支持社会资本投入高等教育。各高校也要积极采取措施,改善服务,吸引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捐资助学。同时要充分发挥人才、智力、科技优势,主动融入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主战场,在提升服务社会贡献力,实现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中获得更多支持。高校还应通过出租、出借等方式,盘活资产存量,增加非税收入,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扩大经费来源。

二、经费支出节流路径

(一)严守财经纪律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随着财税法制体系、监督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反腐倡廉的深入推进,增强财经纪律的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责任追究,加强财务制度建设,堵塞制度漏洞,依法依规加强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推进信息公开

高校财务信息公开既是预算法的法定要求,也是公民有序参与国家治理的必然要求;既是高校展示办学成效的有效形式,也是高校自觉接受师生员工、社会各界民主监督重要途经,更是实施阳光财务、预防腐败的有效载体。因此,高校财务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要全部公开,并逐步细化公开到支出功能分类项级科目。

(三)厉行勤俭节约

我们在加大投入的同时,一定要牢固树立勤俭办教育的理念,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能少花的钱尽量少花,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真正做到“花好每一分钱”。要进一步强化预算的刚性约束,优化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科学编制事业发展规划,严格控制基建规模,用更多的财力保障学校内涵建设。

三、理财能力提升路径

加强高校财务管理,既是高校提升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新常态条件下依法理财的必然要求。高校不仅要千方百计筹好钱,又要遵章守纪管好钱,更要精打细算用好钱。

(一)盘活存量资产

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新《预算法》的颁布实施,高校预算的规范要求及刚性约束作用越来越强,审计、财政、物价等部门对高校债务、对外投资和国有资产管理的专项监管越来越严,财务收支管理尤其是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规范使用各项资金、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

(二)强化支出责任

同时,在政府对教育投入增幅收窄的情况下,引入以绩效拨款为导向的市场化配置资源方式成为必然。在稳步提高生均财政拨款基准定额,保障基本办学条件和学校正常运转的同时,财政资金特别是财政专项资金将更多投向办学成效显著的高校。

(三)探索管理创新

加强财务管理,不仅要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实务工作,还要十分重视进行高校财务科研工作。要结合高校财务实际,加强理论研究,前瞻性、战略性地科学研究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财务管理方面的重大课题,以现代化的高校财务管理保障高等教育的现代化。

综上所述,高校财务工作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加大投入和加强监管为重点,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服务发展、提高资金绩效为目标,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财务工作,严格遵守财经纪律,盘活用好教育资金,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提高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

参考文献

[1]秦德君,陈雪虹,陈蔚.推进我国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若干思考[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14(2):53-57.

[2]杨杰.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财会研究,2014(9):108-108.

篇(9)

1会计监督在高校会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是相辅相成的。会计监督是指在会计实施的过程中指定的学校相关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理性和正确性,全面操控监管与审核的流程。高校的会计监督继承了学校的最终目的,学校举行任何活动都必须提前告知监督部门,这样才能做好高校的财务预算,能为会计人员节省一些时间,提高效率,减少财务的支出。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会计监督是维护国家财经制度的切实保障

会计监督也是维护国家金融体系的表现形式,保障了高校收取学费的合理性,财政收支的也能具体化。也就避免了国有财产的不必要的损失,其中不包含教育费用的挪用现象。会计监督主要是监察和督促的作用,更多时候是约束某些制度的管理,所以会计人员很难满足服务主体的需求。其中服务是核心的表现,是满足需求的手段。约束制度和管理制度是满足服务的要求,一旦达不到要求,有可能造成冲突的发生。例如:高校需要开支的时候,必须按照严格的流程和制度去实施,符合高校的标准,这样才能办理直接的手续,报销流程才能顺利执行。由此更有利于高校的财务统一账号的登记,更方便管理,防止账号的丢失或因时间久找不到原来的登记记录。在实际的操作中。有的部门比如高校的科研部门的采购就需要一个部门来报销而不能以个人的身份来报销,这些部门不按照流程办理手续就很难给报销的,在这个时候双方就有可能产生冲突。

1.2会计监督是规范会计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手段

会计监督是会计服务的行为监管之一。高校的扩招不断的加大,财务收费也随之增多,收入也是多方面,受到的关注也不断增加。审核的条件也不断地加多了,越来越严格了,质量要求也提高了。会计监督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监管好会计人员的本职工作,体现出会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存在的风险。由此也能防止信息的错乱,或者因信息的丢失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为日后的工作带来了效益。财务管理是非常严格的,专业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和高校的经济利益直接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能太过注重会计服务的效果,很有可能会给会计人员的心理带来无形的压力,这样的处理方式是不妥的。对于不规范的票据或者当面发生争执的时候,要立即解决,不能一味地妥协,要将这种不合规矩的行为杜绝。找到一个好的处理方式,也能避免投诉会计人员的现象,不管怎么说,会计人员的工作本质是不能变的。

1.3会计监督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行会计监督的职能能够体现出学校的资金流向,保障高校的预算能够具体化,为高校的财务俭省浪费。会计监督和会计服务的实施是工作中的重要职责之一,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都应该协调发展。第一,建立健全一套规范的制度,所有部门应当遵守流程。会计监督也为会计服务带来一个很好的工作环境。第二,加强会计人员的服务能力和综合能力,搞好监督与服务工作的配合,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办事效率,也将为会计人员省去很多的烦恼。

2高校会计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

高校的很多工作都是以教学和科研为首的,其他的部门要积极配合,全力支持科研部门的调配。会计服务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核算好高校的财务费用,按照高校的会计核算流程和财务管理的需求,会计服务要提前做好财务预算,减少成本的费用,使得教学与科研的活动顺利实施。还得保存完整性,体现出该活动的价值。

2.1会计服务是财务部门形象的展现

高校的审核人员分为两种,分别是内部与外部。内部主要是工作人员和在校学生,外部是指金融、物价、税收部门等。要和这些部门打交道,会计的服务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仅代表着个人的形象而是代表着高校的形象。准确无误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也为高校带来了荣耀,加强了高校整个财务部门的形象。最近这几年来,高校实现了国家的会计准则和行为规范,健全和完善了法律制度,会计体制也改变了很多,高校的管理制度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从单一的财政拨款变成了科研的经费,然后就是学生交的学费和社会捐助、银行贷款,财务的收费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为了保障学校的经费能正常运行,资金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建立健全一套行为规范。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是非常大的,责任也是非常重的,粗心大意就有可能造成钱财的损失。岗位的监督和轮流值守也是工作之一,做到互相监督,这样就不会产生失误。

2.2会计服务是加强财务管理的需要

会计服务与财务管理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关系非常紧密,一方受到威胁,另一方也会受到影响。严格的财务管理政策和金融体系对会计服务都是有帮助的,能更好地实现财务管理,也能实现最后的目的,管理方面的发展是很有潜质的,工作的气氛也是非常重要的,也将会顺利实施工作的计划。建立与完善日常的行为规范包含内部与外部的审核。高校专门设立有关审核机构,各部门的经费报销都会受到审核机构的不定时的检查,发现问题时也会及时纠正。这些机构的任务是检查内部的审核,防止经费乱报的现象。完善高校制度,也能为会计核算减轻工作量,这样就不会出现乱报费用的现象,也能给报销人员敲响一个警钟。由此提高了会计服务,也能增强财务人员工作的自觉性。

3高校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的现状

3.1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体

会计监督的作用是对会计服务的一个限制,限制着会计管理与会计服务,如何避免二者间的矛盾的关键就是会计服务。管理和服务同时都想要提高,对于会计师来说难度也是很大的。

3.2高校对于科研工作的政策和措施存在明显的倾向性

高校的一些科研人员认为,科研的经费资助应该是一体的,是由高校负责的,报销费用也是应该的。财务部门的工作应该是配合各部门花费的报销,在会计服务的工作中,会计人员时常会看见很多不合格的票据,会计人员发现不合格的票据当面得和报销人员说清楚,不这样就有可能产生误会,报销人员会觉得会计人员故意不给自己报销,故意刁难自己。

3.3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原则性强,与个人的经济利益直接相关

过度强调会计服务,会造成会计的行为规范和管理水平的减弱,在日常的工作里,会计人员得到的投诉也是很多,会计人员一直在改变自己的态度,尽量做到最好,让多数人满意,也让高校的经济利益有所提高,让各部门也能和谐相处。

4如何正确处理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的关系

4.1增加财务人员,解放财务人员的思考与判断

高校的各种费用不断增多,这代表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不断地加大,高校的财务人员忙不过来,应该扩招财务人员,减轻高校财务的工作量,这样财务人员就不会因为工作量的加大而带有负面情绪。

4.2使用预约报账系统,逐步向不见面报账方式发展

高校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提出了一个新的工作方案,可以预约报销,这样就能节省很多时间。只要报销符合流程且手续齐全,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直接发给财务人员,财务人员核对一下,符合报销的流程就行,会计人员就会把钱直接转账给报销人员,这样双方也不会直接接触,也提升了会计服务的速度。

4.3对办事人员进行培训

对于办事处来说,报销人员必须按照严格的流程和制度来履行,这样既能节省双方的时间也可以省去不必要的麻烦,也不会造成多余的钱财浪费。如果有不合理的票据财务,可以统一收回来,进行统一地销毁。不是所有的财务工作人员都知道这样的流程,建议高校统一培训一下,这样也能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各部门也需要了解一下流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财务工作人员与报销人员能够不再发生矛盾,顺利实现会计监督的原则。会计人员的工作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他们的工作态度直接影响会计监督和会计服务的目的。第一,会计人员的法律知识必须强化,这样才能发现那些非法和不合理的手段和途径,发现后应及时做出妥善的对策,履行自己的职责。第二,会计人员要遵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做个公正的人,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认真对待工作,对于周围的事物要有一颗上进心,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第三,专业的素质和综合能力都要有所提高,熟悉自己的财务工作,还要了解基本的会计法,通过事物的本质可以了解到具体情况,总结工作经验,不断地完善自己,增强自己的知识,这都有利于日后工作的顺利进行。

5结论

增强会计服务的意识,培养好工作人员的心态是高校的窗口,单位间的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的业务比较繁忙,当自己处于忙碌的时候很有可能出现烦躁的负面情绪,此时就必须调节一下心态,以平常心去面对。有多种方法进行有效的沟通,这些都是原则性的问题,要帮助不同的部门解决不同的困惑。尽可能支持各部门的工作,会计平时的业务量较大,规章程序也繁多,又要做到工作热情,又要顾全大局,会计人员的服务态度一直是对事不对人的,不管对方是谁,或者权力有多大,结果都是相同的,要经得起考验。

高校的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出现在日常的工作之中,会计人员在工作之中,只要协调好二者的工作联系,就能促进和满足高校的会计监督工作的有效实施,为高校各部门之间和谐相处打好基础。

作者:黎荫繁 单位: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赵亦军.强化高校会计监督职能的战略性路径研究[J].今日科苑,2011(2).

[2]田国庆.高校会计监督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2(5).

篇(10)

中图分类号:TQ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0-0026-01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生产生活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化工化学是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可持续发展为主旨,加快发展绿色化工化学,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理念和科学技术,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1 绿色化工化学的含义

绿色化学化工是具有重大社会需求和明确科学内涵的新兴交叉学科,是人类及全球环境安全的保证,是当今国际化学与化工的前沿[1]。绿色化工化学属于跨学科交叉性的研究领域,是随着经济和科技发展而产生的新概念。在我国,绿色化工化学研究工作的产生和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同行业研究领域中的部分专家学者也习惯将绿色化工化学称为环境友好化学[2]。与中国传统的化学生产工业相比,现代化的绿色化工化学有着较为显著的区别。

2 绿色化工化学的发展优势

2.1 有利于节约生态资源

将社会经济收益水平的提升放在化学化工研发工作开展的首要地位,是传统化学化工工程研究工作的核心管理理念,而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则处于次要地位。与传统化学生产工业相比,现代绿色化工化学工业的研究和生产秉持绿色发展理念,通过采用更加科学的生产技术、应用污染力度较低的化学原材料,来有效降低生产给环境带来的伤害。同时,由于企业根本上还是受制于成本效益的约束,因此相关技术作业生产人员在生产和研究绿色化工化学时,要努力实现相关化学原材料自身使用价值的最大化发展[3]。因此,绿色化学化工无论是在生产理念的革新还是生产技术的应用方面,都得到了全面的改善和提升,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2 有利于实现化学工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从生产研发的原料、化学溶剂一直到化学化工研发生产所必需的化学催化剂,均采用无添加无污染的绿色环保原料,使相应化学工业资源能够在合理利用的基础上,实现自身原料应用价值的最大化提升。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不会对客观生态环境发生污染的损害,一些绿色化工化学原材料的科学循环利用还能够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绿色化工化学工业对化学工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方面降低了化学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从化工研发生产的源头降低了其对客观发展环境造成污染的可能性,有助于科学可持续社会发展终极目标的实现。

2.3 有利于减少化学工业废物的排放量

工业废物特别是有毒的工业废物排放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如何减少排放或降低排放的不利影响是工业生产要面对的重要课题。我国传统的化学工业在研发以及生产过程中,由于绿色环保研发的技术水平较低,经常出现大量化学污染物排泄在外的消极生产现象。这些被化工业大量排放的化学反应废物,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环境造成了巨大危害。现代绿色化工化学则针对这一现象,对相应化学反应合理利用的工作流程进行了优化管理,使其能够在化学物质产生化学反应的开始,就对相应化学物质的组成Y构进行分解以及重新组建。在不改变化学原料基本属性的前提条件下,全面修缮其中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有害组成部分,经历过化学重组的绿色化工化学生产原料相比传统带有污染成分的化学原料,往往具有更高效的利用率。这样,经过一系列绿色研发与生产的工作流程以后,被排泄在外的化学原料数量就会大量减少。

3 进一步发展绿色化工化学的建议

3.1 完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发展生态

把绿色化工化学纳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营造有利于绿色化工化学发展壮大的生态环境。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进一步完善审批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对相关企业的事前准入限制。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落实绿色化工化学科技成果转化有关改革措施,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维权,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保护绿色化工化学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创新热情。

3.2 保障投资供给,建设研发基地

稳定的投资是产业发展的源头和保障。特别是对于还在初创期的绿色化工化学产业来说,由于技术还处在不断探索之中,因此面临着许多不可预知、难以确定的风险。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技术创新是全社会的公共产品,所以政府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政府应加大对绿色化工化学的经济政策扶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创新方式吸引社会投资,加大对绿色化工化学产业的财税支持。应加大金融和税收支持,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化工化学企业通过多种方式融资,完善鼓励初创期绿色化工化学科技型企业的税收支持政策。应加大科技支持,积极构建企业主导、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绿色化工化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建设关键技术研发平台,采取新机制建立一批产业创新中心。

3.3 加快培养专业人才,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在科技日益激烈的今天,人才已成为一个行业、产业及至整个国家和地区的第一资源和核心竞争力。国家应鼓励高校加大绿色化工化学方面的学科和专业建设,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合理扩大相关专业招生比例,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加强相关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为绿色化工化学发展储备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培养一大批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引导和支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或创办企业,鼓励绿色化工化学人才向企业流动。在绿色化工化学企业设立一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加大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力度。在充分发挥国内人才作用的基础上,还要充分利用全球人才,完善相关政策,加快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端人才、领军人才。

3.4 加强宣传引导,形成思想共识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绿色化工化学的发展,离不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因此必须推动全社会广泛树立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要看到,绿色化工化学虽然在我国已经有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但社会对于绿色化工化学的相关理念还知之甚少,很多人从未听说过这一名词,不知道绿色化工化学为何物,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观念的就更少。为改变这一局面,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应该认真担负起宣传教育的责任。专家学者和化工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通过编印材料、出版专著、专题讲解等多种方式,通俗易懂地向社区、学校以及大中小型企业等广泛宣传绿色化工化学的核心生产研发理念,让现代化的资源利用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深入人心,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和能力。

4 结语

总之,在社会经济发展备受资源、能源和环境约束的今天,绿色化工化学凭借其高度节约的生产理念和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现代化生产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绿色化工化学是转变发展方式、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方向已经明确,探索已经展开,但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仍存在着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需要系统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下一篇: 毕业设计重点解决问题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