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8 16:55:3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美国农业就特别重视农业组织管理现代化,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组成为一个统一的农业综合体,实现了产业化经营。
韩国农业大力开发和推广大棚与温室栽培技术、稳定水果生产的新技术、含糖量高的高品质产品、自动识别产品规格的技术、收获后的管理等技术,全力以赴提高产品档次。
日本建有由国立和公立科研机构、大学、民间组织等三大系统组成的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体系。举全国之力,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水平。
以色列农业以研发与推广并举,不仅重视农业高新科技的研发,更注重科技的转化,追求高效益。该国高科技含量产品已经销售到全世界。
国内。我国农技推广以政府为主导,科研与生产脱节,重科研、轻推广,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目前我国农业耕种收进入农业机械化中级阶段。而机械种植水平在多数省市中目前还是有很多的空白。根据《2013-2017年农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来看,我国在农业劳动生产率还是相对国外较低,开发农产品新产品的竞争力远远不够,利益连接机制不完善,这也是农业产业化面临一大难题。
万屯镇的农业发展概况
万屯镇是农业大镇。国土面积179.19平方公里,海拔1300米,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峦起伏、河流纵横。交通便利,区位、资源优势明显。有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万屯牲畜交易市场,是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牲畜交易聚散地。
同时,依托万屯牛马交易市场和丰富的土地资源、草资源,雪峰1000亩天然草场建设,拉动全镇养殖业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万屯镇万亩杨梅基地的建成,形成了农业产业化、特色化;年产30万吨富猛渣的兴义市鑫扬实业公司投产,为万屯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700余人,为农民增加收入500余万元。
虽然万屯镇在全面减免农业税的情况下,农业税每年以45~50%的速度逐年递增,但是万屯发展上,在科技投入和推广、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产品市场建设及农业劳动力素质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农业产业化发展策略
万屯镇的农业发展,要结合区位优势,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调整产业结构,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增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活力,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才能达到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的差距。
结合区位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烟水配套、土地综合治理等项目;发展优质农业和特色项目,增强亮点幅射;对市场需要大、资源条件允许、经济效益明显的项目;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做大做强蔬菜、烤烟、茶叶、畜禽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提高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万屯镇烤烟种植面积已达到10000余亩,农民增加烤烟收入1000余万元。积极培育和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建立基地+企业+农户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链,发挥品牌效益,形成规模化效应。
开展农技培训推进产业化经营。根据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优化农业科技资源的配置合理布局,强抓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区和科技示范户,开展技术比赛,对技术状元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开展农业保险,对应用新技术过程中农民无法抵御的社会、自然因素造成的损失给予适当补偿,保护需求积极性;建立农业新技术推广之前的强制实验制度,任何农业新技术在传播之前都必须通过实验示范,减少农民使用新技术时可能带来的损失。
调整国民经济分配格局,让经营农业有利可图,给农民以追求技术的动力;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稳定承包地,便于农民长期投资。同时,顺应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的大环境,鼓励土地流转,推进规模经营,为采用技术创造条件。
加大机械投入农业生产。在农业生产中大幅度投入机械,这样可以提高其产出率。让农业生产资料得到节约和充分利用,这样在整个农业生产投入(包括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减少。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很多农民大量外出打工,劳动力相对减少,如果不采取先进农业机械投入劳动中,这样很大程度上将增加劳动生产成本。同时也使有效的农机装备无法广泛推广使用。
推动休闲观光农业的健康发展。在资源的综合利用和适应市场需求方面也有其特殊的优势,着力推出休闲度假、民族文化体验、山地运动、地质科普以及自驾观光等旅游产品。
通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将农业从单纯的生产向附加值较高的二、三产业进行拓展与渗透,使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与自然生态保护、农业景观欣赏和知识普及有机地结合起来,生产、生活和生态等功能在农业中得到同步体现。
1.1农业产业化为现代农业提业支撑 农业产业化通过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的渗透、联合,打破传统农业生产、加工与流通相对分割的格局,形成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从而夯实农业作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通过突出地域特色,优化区域布局,科学整合资源,培育和壮大优势产业,进而优化产业结构;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推进农业企业向优势农产品集中的区域聚集,可以实现规模效应,促进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
1.2农业产业化为现代农业提供组织支撑 农业产业化推动着农业产业组织形式的变革以及农业经营模式和分配机制的完善。农业产业化实行“基地+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企业”的经营发展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进行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龙头企业以收购、加工和销售农产品为主,上连农产品销售市场,下连千家万户的农业生产,可以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带动农业商品化生产。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稳定的经济契约关系,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从而促进形成企农利益合理分配机制。
1.3农业产业化为现代农业提供经济支撑 建设现代农业,既要靠国家和各级政府扶持,也要靠农业自身积累。农业产业化的推进,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了财力保证与经济支撑。一是壮大地方财政。农业产业化通过发展龙头企业,可以大幅增加地方的经济产出和税收;二是促进农民增收。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民除了农业收入,还可以通过劳动力转移获得工资收入,或直接分享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的部分利润,从而增加收入;三是加快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进程。农业产业化通过三个产业联动,达到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促进过去用于工业和城市的投资转移到农业和农村。
1.4农业产业化为现代农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农业产业化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推广应用先进农业技术,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农业产业化有利于打破农村的局限性和封闭性,使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为农业现代化吸引人才;农业产业化可以推动三个产业的整合,使一批农村建设人才在实践中成长起来,提升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农业产业化通过促进农、工、贸、技、科、教等各部门、各行业的联动,成为现代农业产学研结合的有效载体,从而促进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现代化,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
2.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措施
2.1以工带农,壮大龙头企业 要瞄准建设农产品加工转化大县的目标,把扩大加工转化作为推进产业化建设的首要环节、农业增效的重要内容来抓,纳入新型工业化体系加以扶持,做强龙头企业。要依托龙头企业带动,重点扶持标志性旗舰企业,要引导中小企业进行资源整合,避免同类竞争原料和市场;提升科技含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可采取政府扶持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办法,大力引导企业提高科技竞争力,通过建立自己的科研机构或与科研机构加强合作的方式,推进产学研结合,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1 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形势下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前随着城市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断提高,只有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质量,才能使龙头企业与农民真正形成“同体同心”的利益关系,实现由价值取向的自给型向市场型转变,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变革。
2 射洪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
2.1主要特点
2.1.1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水平明显提升。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基地发展到50个,初步建成辖及7个重点乡镇的5万亩榨菜基地,辖及3个重点乡镇的1.5万亩反季节设施大棚蔬菜基地,辖及3个重点乡镇的2万亩柠檬基地等,累计在全县建成优质粮油基地30万亩,优质水果、蔬菜、中药材基地达50万亩,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302个,年出栏生猪160万头,家禽3060万羽,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66.7%,新建核桃、香桂、青花椒等优质高效经济林3.2万亩。
2.1.2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2014年底全县已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部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龙头企业40家,发展各类专合组织528个,带动全县30万农民参与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年均农民人均增收1100元,年均带动农民新增收入3.5亿元,带动农民工就业2.5万人。
2.1.3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创新。近年来,在推行“公司加农户”、“基地联农户”、“科技服务组织引农户”等多种模式的同时,形成了企业、村两委及农民多方利益紧密联结的新模式,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1.4农产品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县各类农副产品市场50个,其中年交易额在亿元以上的2个,现货成交额达8亿多元。逐步建立起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农产品市场网络,会展农业、电商农业、订单农业等多层次流通形式得到了应用和发展,使农产品商品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2.1.5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近年来,全县进一步建立和健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检验检测体系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使农产品综合优质率达60%以上。全县累计认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有机食品9个,绿色食品10个,无公害农产品35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9个,面积达10.1万亩,使农产品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2.2存在问题
2.2.1相关政策不完善。缺乏系统性;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
2.2.2资金投入不足。农业产业化资金总量不断减少;基层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能力较弱;龙头企业和其他产业化组织贷款难,严重妨碍产业和产品结构升级。
2.2.3一体化程度较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规模小、产权和产品结构单一,现代农业设施装备较差,无法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发展。
2.2.4加工环节薄弱。加工企业产品结构老化,尚未形成农产品加工转化的主力军。
2.2.5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联结不紧密。目前,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多以松散的合同、契约关系为主,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紧密型的经济利益共同体,致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趋动力不强。
3 加快推进射洪农业产业化经营转型升级的对策措施
3.1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从实际出发,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要切实按照“扶持壮大一批,嫁接改造一批,开放引进一批,重点培育一批”的措施着力推进。
3.2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大力实施“种苗创新工程”;创新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创新开展先进实用技术的示范推广;创新开展“阳光培训工程”。
3.3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健全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实现农户与龙头企业利益一体化的关键所在。
中图分类号 DF4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5-0077-02
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东部的千佛镇,是一个农业大镇。为了迅速推动产业强镇建设,该镇在有效利用耕地资源的情况下,以挖掘高标准农田生产潜力、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以调结构、调品种、调品质为主攻方向,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粮经作物协调发展为主线,实现产量“千斤粮万元钱”、“吨粮五千元”,确保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 粮经复合模式现状
千佛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地处浅丘山区,辖9个村,156个村民小组。全镇幅员面积41.9 km2,现有耕地1 733.33 hm2,其中田933.33 hm2,土800.00 hm2;总人口23 104人,其中农业人口20 057人,占总人口的86.8%。农业生产结构以种植业为主,粮经作物常年复合种植5 133.33 hm2,总产可达5万t。主要推行菜―稻―菜轮作示范、旱地粮(油)菜间套作示范及畜―沼―菜循环农业示范模式。2013年,优质稻―再生稻―蔬菜模式达到1 400 hm2,油菜(春菜)―优质稻―秋菜模式达到866.67 hm2,梅家湾柚子+魔芋或大豆模式达到800 hm2,玉米+大豆―红薯―蔬菜模式达到1 266.67 hm2,“小麦+蔬菜(大头菜)―玉米+紫薯―冬豆”模式达到了800 hm2。
近年来,千佛镇坚持粮食、经作两手抓,切实采取多种措施有序推进粮经复合和稻菜轮作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根据该镇水田和旱地的不同特点,建设粮经复合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通过优化种植模式、科技创新和产业链打造,以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为核心,取得了较好的效应。
2 示范成效
2.1 科学布局,突出区域特色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在规划布局上,逐步打破了镇与镇、村与村、组与组之间的行政界线,根据浅丘低山区的自然条件和种植习惯,实现了粮经作物集中成片发展。截至2013年底,在瓦子坝村建立优质稻―再生稻―蔬菜模式示范基地40 hm2,在千佛村、民建村建立油菜(春菜)―优质稻―秋菜模式示范基地33.33 hm2,在梅家湾村建立“梅家湾柚子+魔芋或大豆”模式示范基地60 hm2,在新群村建立玉米+大豆―红薯―蔬菜模式示范基地53.33 hm2,在高岩村建立蔬菜(大头菜)―玉米+紫薯―冬豆模式示范基地13.33 hm2,助推全镇发展粮经复合现代农业产业5 133.33 hm2持续健康发展。
2.2 基础配套提产能
近年来,在建项目区(瓦子坝村)通过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农田建设、新增500万t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等一系列政策扶持,已硬化便民路6 000 m,修筑机耕道1 000 m,兴建蓄水池23口、整治山坪塘9口、排灌渠3 500 m、提灌站4座,基地内沟、凼、渠、池、路设施基本配套,排、灌、蓄功能基本完善,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作业水平达60%以上,农田保灌率达90%。
2.3 技术集成重示范
一是推广突破性水稻新品种内5优5399、玉米高玉171、小麦川麦48、油菜绵新油19号、红薯南薯88、紫薯山川紫等高产优质高抗品种;二是重点示范水稻集中旱育秧、半旱式栽培、强化栽培,玉米肥团育苗、移栽覆膜栽培,小麦药剂拌种、小窝疏株密植,油菜适期早播、增施硼肥,蔬菜营养钵(软盘)护根育苗,再结合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丰产栽培技术措施。
2.4 粮经复合创双增
2.5 典型示范促带动
畜―沼―菜循环农业示范区,即禾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全镇最大的粮经复合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是由到日本研修回乡创业的返乡农民工夫妇创建的粮经复合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即在千佛村、新群村、高岩村流转土地80 hm2,用于现代化与半现代化大棚蔬菜种植及生猪养殖,这也是全镇农业循环立体经济的成功典型。目前,园区内智能化育秧场1.36 hm2,钢架生产大棚72 hm2,棚内安装有喷灌、滴灌设施,田网、路网、渠网规范统一,养猪场、沼气池、采后包装处理场配套齐全。整个园区现年可培育粮经作物种苗3 000万根,年产蔬菜11 000 t,产值达2 640万元以上。同时,辐射带动周边近百户农户。
3 存在的问题
千佛镇当前建设粮经复合产业还面临基础设施薄弱,高标准农田面积比例少;农机化水平低,劳动力成本大;专合组织和龙头企业少,产业化水平低;耕作习惯落后,单一种植模式等制约因素。
4 对策
4.1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要大力建立健全政策支持、资金扶持、招商引资、核心示范带动、重点项目督查等激励机制。县、(乡)镇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及时组织召开动员会,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强化责任,严格奖惩[1]。
4.2 狠抓基础设施,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通过项目整合、资金整合,逐步改善示范基地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做到田网、水网、电网、路网配套,基地灌溉保证率达到95%,核心区基地标准农田三级以上的耕地占到85%,设施农业面积达到80%,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80%。做到耕地质量显著提升、排灌体系逐步健全、田间道路日趋完善、设施农业发展迅速[2]。
4.3 抓标准化生产,落实科技增产措施
在粮经复合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工作中,农业部门召开专题会,早规划、早落实、早培训;要通过适度规模发展,引进业主经营,培养种植大户;同时,乡镇农技员要及时深入基层加以指导,力争做到“五统一、一集中”,即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配供肥、药,统一签订收购合同,集中育苗分户移栽[3-4]。
4.4 进行市场调研
负责组织实施的基层农技部门要及时进行市场调研,以市场为导向,做到种植与需求相一致,在首先选择好对路(畅销)粮经作物品种的前提下,再规划、落实好复合种植的模式与规模[5-6]。
5 参考文献
[1] 丁超.四川省荣县积极推广粮经复合模式,努力增加农民收入[EB/OL].[2013-10-24].http://.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 ID=334875.
[2] 段贵祥.四川省泸县大力发展粮经复合,提高耕地产出能力[EB/OL].[2014-04-08].http://.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 ID=432076.
[3] 王宾.新疆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研究[J].特区经济,2012(5):170-172.
改革开放以来,休闲农业持续蓬勃发展,不光增加了农民收入,助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三农”建设的步伐,休闲农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目前的休闲农业,由于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很多区域休闲农业品种单一,缺规划、少特色,科技含量不高,游客重游率低,从而使得农民的收益降低,打击了农民投资经营的积极性。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惠民工程。我国具有悠久的农耕文明,浓郁的乡村文化,多彩的民俗风情,有必要将当地的文化风俗同休闲农业相结合,促进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从而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 我国休闲农业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休闲农业初期是以观光为主的参观性农业旅游,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发展观光与休闲相结合的休闲农业旅游。进入21世纪,观光、休闲农业有了较快发展。我国休闲农业经历了以农业观光旅游为主要形式的早期兴起阶段、以观光为主的观光休闲农业园为主要形式的初期发展阶段,已步入功能拓宽为观光、休闲、娱乐、度假、体验、学习、健康等综合功能的规范经营阶段。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有8.5万个乡村开展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经营单位达170万家,从业人员2600万,年接待游客超过7.2亿人次,年营业收入达到2160亿元,休闲农业的发展已使全国2000万人脱贫,成为带动农村经济繁荣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繁荣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目前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由于很多地方对休闲农业认识不到位,政府缺乏对当地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的宏观控制和引导,扶持力度不大,大多数投资者缺乏周密的市场论证和发展规划,造成投资决策的随意性和开发的盲目性,致使同一区域内休闲农业项目开发的模式雷同,除了有特殊风景或人文风貌的,其余都是大同小异。比如,虽然经营休闲农业的企业名目繁多,如生态农业园、观光农业园、农业科技园等等,可消费者都统称之为“农家乐”,这说明目前的休闲农业还没有真正达到消费者理想的文化需求层次。
同时,园区大多缺乏整体规划,规模比较小,主要以个人、民间资本投资为主,整体建设水平比较低,布局不够合理,设施配套不齐,服务功能缺乏创新,主要是以观光娱乐型为主,知识型、务农型、购物型、疗养型很少,生态、文化内涵不高,社会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缺乏吸引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消费需求的层次也越来越高,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也追求精神的愉悦。对休闲农业,游客除了追求感官上的品位之外,更重要的是追求文化的品位。缺乏创新与特色,缺乏精品,对本地的民俗、文化内涵开发不充分,缺乏知识性和趣味性,就会缺乏吸引力,就不能适应现代休闲市场的需求,难以提高重游率,从而导致农民的收益降低,打击投资的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休闲农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思路
休闲农业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休闲农业文化是人们在休闲农业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与农业有关的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对农耕文化的一次超越,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视野。在休闲农业中注入文化因素,会增强产业魅力,创造经济价值。要提升休闲农业的附加值,就得让农产品根植于农耕文化的土壤,通过文化内涵的挖掘,让农业汲取更多农耕文化的养分以实现价值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可以看出休闲农业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根基。
(一)提高政府对休闲农业文化的重视程度
政府要重视休闲农业文化的投入,通过思想教育、舆论宣传、党员干部行为感化、先进典型示范、具体事务处理引导、各种休闲农业文化活动影响等,来培养促进农民群众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和道德追求及思维方式。通过广泛的社会化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休闲农业文化知识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生产技能和就业能力。建立休闲农业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把休闲农业文化建设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和政府目标管理,纳入创建文明单位等相关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对文化单位的评价体系,将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作为各文化单位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同时要重视休闲农业物质文化,休闲农业中一切非物态文化必须通过物质文化来体现。所以要保障休闲农业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协调发展。
(二)挖掘区域民俗文化,突出特色文化产业
休闲农业在发展初期很容易相互模仿,所以要突出各自的特色,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文化特色为优势,形成独特的文化品牌。按照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理念,就地取材挖掘田园文化,追根溯源传承建筑文化,去伪存真浓缩民俗文化,形成乡土民俗文化区,加快乡土民俗文化的推广保护和延续民俗风情旅游模式,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休闲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三)加强农业文化创意,塑造全新农业品牌
加大农业中对文化创意的投入力度,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有目的的集中向农业文化产业倾斜,整合农业生产、生态和生活资源,把农业生产与文化创意结合起来,创新思维,设计出具有特色的创意农业产品、农业文化、农业节庆和农业景观,用文化创意放大农业优势,用创意元素将现有农业提升为高品位的综合性产业。拓宽农业文化创意投资领域,不断创新投入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农业文化创意龙头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上市融资,增强农业文化创意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力。
加强创意、休闲农产品品牌建设,建立创意、休闲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推动创意、休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注重发挥地方特色,巩固提高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创意产品开发,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创意品牌,完善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配套政策和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在创意、休闲农业品牌建设中的作用;鼓励有关企业申报地理标志和商标,规范使用和管理,提升创意、休闲农产品品质,拓宽销售渠道。
(四)加大对农业文化人才的培养及引进
休闲农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农业,需要大批复合型人才。应以农业、旅游、文化产业相结合为导向,制定和实施培养定向人才规划。就后备人才而言,可以考虑从农村青少年中选拔优秀人才进入相关高职高专院校进行学习,并在高等院校增设休闲农业经营管理学科或者委托高等院校进行相关培训,同时由省级农业单位与相关院校签订定向培养计划,解决高素质农业人才的需求问题,并对高校毕业后从事休闲农业文化产业的人才进行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奖励。在现有人才培养方面,鼓励高等院校、社会培训机构举办各种类型的短期培训班,扩大农业文化宣传力度,督促休闲农业企业依法进行继续教育投资,提高从业者在旅游文化、接待礼仪、农业科普宣传等方面的知识素养和服务技能,培养造就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活力迸发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当前,我国休闲农业处于发展时期,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扶持,需要结合文化产业建设的步伐,以文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文化引领休闲农业,增进民众对农村与农业的体验,使休闲农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新农村。
参考文献:
[1]邹统钎.乡村旅游 理论·案例[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1
绿色食品产业化是一项以资源和环境为基础,以技术和标准为依托,以市场和政策为导向,以管理和服务为保障,以市场拉动,政府推动,企业参与,全民共享为发展策略,形成了一个将农工商、产供销融为一体的安全食品生产体系。绿色食品产业化在促进农业产业化,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增强我国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食品安全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都将起着重要作用。
1。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绿色食品的发展与其刚起步时有了很大的不同,至少发生了两方面的重大转变。一是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了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二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从以国内市场和资源自我平衡为主,到面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根本性转变。这两大转变说明,不能再就绿色食品抓绿色食品了,而应当站在农村产业经济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要以绿色食品的产业化来促进农业经济的现代化。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水平继续提升;产品结构逐步优化。(1)产品总量初具规模,截至2008年底,全国绿色食品企业共有6176家,产品17512个。绿色食品在总量稳步扩大的同时,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初级产品比重降至37。2%,加工产品已占62。8%,地方名特优产品日益增多,园艺、畜牧、水产等有出口竞争优势的产品比重逐步提高。(2)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按照“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的技术路线,参照发达国家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标准,我国建立起了科学、严格、系统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整体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3)认证制度基本建立。绿色食品以标准化生产为基础,实行产品认证与证明商标管理相结合的基本制度。
按照国家认证认可的基本要求,结合农产品认证的特点,绿色食品建立了体系完整、程序规范的认证制度,保证了认证的有效性。
(4)监管制度全面推行。为了保证获证产品质量,规范企业使用标志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绿色食品现已建立并推行了企业年检、产品抽检、市场监察、产品公告4项基本监管制度。
2。绿色食品产业重要理论基础之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原理生态农业的建设为绿色食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技术基础。生态农业建设的实质如下:首先是保护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其次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第三是通过科学规划,增加植被面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第四防治工业“三废”的污染,控制和减轻农用化学物质的污染。生态农业建设不但为发展绿色食品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而且,也为发展绿色食品提供了技术基础[5]。发展绿色食品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生产基地和质量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这些技术操作规程,是对绿色食品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式质量控制。
确定绿色食品的这些标准规程和措施的目标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工业“三废”,生活“三废”和化肥、农药等污染。推广绿色食品的技术操作规程,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防治和减轻环境污染。发展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操作标准规程、标准和技术措施与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本质特征是一致的。
发展绿色食品与生态农业建设是辩证统一的。因此,推广应用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标准和技术措施,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必由之路绿色食品产业。
绿色食品产业化是解决农村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有效方法。近几年来,我国农村出现了农业增产不增效,农民增收缓慢等一系列问题。为此,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都提出了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的重大部署,调整的中心内容就是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农产品品质,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绿色食品是安全、优质的食品,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是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新时期解决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解决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迫切需要。
绿色食品产业化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总体上还比较低,龙头企业的实力还不强,规模效益还不高,品牌还不响,许多在国内外知名的特色资源优势没有及时转化为市场优势。市场的竞争,说到底是产品质量和品牌的竞争。绿色食品标志是优质安全的象征。因此,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有利于实现农业的精品名牌战略。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是产品,没有产品,农业产业化就是一句空话。没有名牌产品,农业产业化就不能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开发绿色食品,有利于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名牌效应,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有力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4。中国绿色食品产业的未来发展。
21世纪的主导农业是生态农业,21世纪的主导食品是绿色食品。由于发展绿色食品意义重大,前景广阔,许多地方已开始从“战略制高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高度来部署绿色食品的发展。如黑龙江省把建设绿色食品基地作为由“农业大省”转变为农业强省的战略举措;发挥自身生态环境优势,高度重视绿色食品开发工作。从微观角度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大食品企业对产品质量认证服务的需求将越来越强烈,以增加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筹码;广大消费者则希望权威机构对产品质量进行客观、公正地评判,以监督企业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承诺,因此,绿色食品产业将在我国农业发展历程中显现出更为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含山县总面积104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8万亩,全县辖9镇、1乡,151个行政村,总人口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万人。我县是传统的农业县,盛产水稻、油菜、棉花,现已形成优质米、优质油、特种养殖、经果林、蔬菜五大农业主导产业,初步建成山羊、名优茶、红瓜子、苗木花卉、水产养殖五大农业种养基地,“九五”期间被列为国家商品粮和优质油基地县。全县大宗农作物生产较为稳定,常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0万亩,总产量24万吨,油菜面积19万亩,菜籽产量3.4万吨,棉花面积10万亩,皮棉产量9582吨。我县现有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
二、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农业机械化作业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来抓,创新思路,强化管理,搞好服务,有力地推进了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发展。目前,全县发展高性能联合收割机36台,大型拖拉机配套旋耕机68台套,各类中小型拖拉机8601台,农用运输车及变型拖拉机1489台,县内农作物机耕面积达42万亩,水稻机收面积27万亩,占可机收面积的86%,秸杆还田7.6万亩。在发展农业机械化作业上,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创新农机组织形式
为提高农机作业组织化程度,提升农机工作效率,我们着重在组织领导上下功夫。县政府成立由分管负责人为组长,县农委、农机、公安、交通、工商、物价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指挥部,负责全县农业机械化作业工作,同时重新设立县农机管理局,升格为副科级建制,配备专门人员,具体抓农机工作。县农委牵头,县农机局组织,成立由各类农业机械操作手参加的农机协会,规范运作,开展机手之间农田作业信息沟通,交流机械操作技术等活动。县农机局按照“加入自愿、规模适度、整体协作”的原则,组建多个联合收割机机收作业队和大型拖拉机旋耕作业队,发挥机械合理配置优势,在开展好本地农田作业的同时,组织机具跨区作业。
(二)创新农机服务方式
做好农机服务工作是推进农业机械化作业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重点从4个方面努力。一是抓培训。开展以校、乡联训为主,田间、现场指导为辅的培训方式,多层次、多途径强化机手实际操作技能,还在“三夏”、“三秋”农业生产期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大型拖拉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的使用、维修、保养技术进行培训和驾驶技术复训。二是抓作业市场培育。县农机局每年通过农业部跨区作业信息指南,全县农机作业信息,积极引进外地农机具,参加我县“三夏”、“三秋”会战,同时开通农机服务热线,成立技术服务组和中介组织,为无机户联系作业机械,为有机户联系作业田块,并帮助机手解决机械维修、配件供应等难题。此外,还注重优化农机作业市场环境,在每年“三夏”、“三秋”期间,县公安部门抽调专人,深入重点农机作业现场开展巡查,对随意拦截机械、敲诈机手财物等不法行为及时予以打击,有力地维护了农机作业市场秩序。三是抓农机“出征”。县农机局每年与外省农机部门签订协议,组织跨区机收作业队,由县农机局负责人带队,并抽调专业技术人员跟机服务,赴江苏、山东、湖北等地进行跨区作业,经济效益较为明显,“出征”机具年创收150多万元。四是抓机具供应市场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全椒县民营企业落户我县河刘镇,投资兴建君友农机具销售中心;引进江苏淮安农机经销商牛正元来含山县城建立大中型农机具销售市场;县农机局积极与农机具生产厂家挂靠联系,现已成为苏州市久保田联合收割机公司销售商,为全县广大农户购买先进、适用的新型农机具提供了方便。
(三)创新农机管理模式
加强农机管理,为农业机械化作业提供保障。一是严格农机入户手续。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完善程序,办理手续,做到确认考试申请人资格“三不受理”,拖拉机登记管理“两不准一严禁”。二是抓好年检年审关。严格按照农机具技术标准,检验农业机械;对照驾驶操作人员审验规定,做好机手考试考核工作。三是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对农机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做到持证上岗。四是抓安全生产。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纠正违章,打击“黑车非驾”,在“三夏”、“三秋”期间,安排农机管理人员深入乡村,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积极做好日常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创建“农机安全村”,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明确到人。在“三夏”、“三秋”期间,集中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强化安全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058-3
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生产中一直占有着重要地位,其肩负着实现国内粮食基本自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根据我国的自然、人口和经济条件,党和政府一直对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和实现路径进行着探索和实践。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当前,我国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面临着一些主要问题,如我国人均占有资源的约束、全球市场对我国农业发展的约束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约束等[1]。解决这些问题也正是发展我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任务和要求。纵观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就是土地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不断提高的过程,也就是实施土地整理的过程。为适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和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农村土地整理会不断的以新形式出现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已有学者提出农地整理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2]。农地整理产业化,作为农地整理的发展趋势,必然会进一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1 农地整理产业化和现代农业的内容与关系
从我国农地整理的实践看,农地整理内容大致可分为耕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未利用地开发、小流域综合整治,农地整理的任务可归结为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调整土地关系,使土地关系适应土地生产力提高的要求;扩大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全社会的现代化水平;实现土地资源的景观功能[3]。农地整理的实质是合理组织农地的利用。从整体上来看,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整理水平不高,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求我们通过对土地资源的综合整治和优化配置,实现土地整理企业化、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以及综合效益最大化,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程度,充分挖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而这一过程也正是实现农地整理产业化的过程。农地整理产业化基本前提是将农地整理作为一种产业来看待。农地整理产业化其中心思想是把整理后的土地,作为农地整理的“产品”推向市场。农用地整理产业化的运作过程是通过培育各种形式的农地整理企业,接受政府、集体、农户的委托进行农地整理,建立土地整理储备库,以出售新增耕地折抵的建设用地指标、收取耕地开垦费、新增耕地租赁经营发展高效农业等方式获取土地整理收益的农地整理经营模式[4,5]。
对于什么是现代农业、怎样建设现代农业的问题,2007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做出了明确回答。文件明确提出:现代农业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可以看出,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用现代生产手段和现代技术逐步装备农业的过程,是用现代管理科学方法管理农业经济的过程,是用现代科技文化知识全面武装农业劳动者的过程,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生存环境的过程,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
农村土地整理作为按照农业现代化的生产要求而进行的一种资源再配置过程,有助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作为农地整理在新时期下所采取的模式,农地整理产业化的内容目的任务与农地整理是一致的,同时,对比农地整理与农业现代化,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目的任务是相互统一的,农地整理可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打造高水平的基础平台,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农地整理水平的高低反映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高低。因此,农地整理产业化,作为可实现资金良性循环的一种适宜的农村土地整理模式及发展趋势,会更加积极全面地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建设。
2 农地整理产业化对现代农业的促进作用
2.1 农地整理产业化增加了有效的耕地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
农地整理企业通过多方筹集资金,可以运用各种现代的技术和手段对具有整理潜力的土地进行开发整理。包括耕作田块的归整、田间道路、灌排渠系、防护林带的整治,中低产田、中低产林、中低产园、中低产水的改造,低产土壤改良、山区、丘陵地区的水土保持、生态退耕、土壤改良、耕作措施改善,以及未利用地开发等。也就是对之前很难进行整理的土地进行开发,同时更好地挖掘现有耕地的潜力,以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的耕地面积以促进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2.2 农地整理产业化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农地整理的产业化经营追求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在农业基础建设上的投入最终会在整个市场中得到产出,所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可以有所提高,其规划和科技含量也都会有所提高。引入产业化的经营理念后,土地整理的产出不仅包括经过整理重建的各类土地,而且还包含了在重建土地上生产提供的各类产品,如农田水利配套设施、道路、电力设施、农产品以及改善的生态环境等。我国大部分农村居民点的建设缺乏规划约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浪费土地、多占耕地、生活不便、就医求学困难等,农地整理企业通过对村庄整体开发,自己受益的同时,可以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条件、并有利于教育文化医疗等的大为改观。也可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2.3 农地整理产业化加速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发展
农地整理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要求其农业机械化的水平提高,因此这需要企业积极购置所需农业机械。这对于优化农业机械化区域的布局,促进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农地整理产业化也会改变现在农机的投入主要以农民投入为主的格局,并可以加强农机管理,还可以提高受聘于整理企业中农民群体的科技素质,进而推进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目前,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很快,已经建成了相当完备的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但是,大多地区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状况并不理想,农业信息网络如何进村入户,广大农户如何充分有效的接收和利用农业信息,如何方便地接受生产中期的技术指导和后期的农产品销售信息服务,这些都是农业信息化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但农地整理产业化的经营,使得大多数经营管理整理后土地的主体换为农场式的企业,经营管理土地的企业对于农业信息的获取、接受和利用水平更容易进行提高,信息化的过程必然会加快。
2.4 农地整理产业化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整理后的土地适合农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农地整理产业化经营过程中,首先设定因地制宜的整理目标,并应用规划设计、先进的工程设计与生产技术等重建各类土地,整理后的土地会与高效农业相结合,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整理后土地的经营方式可转变为企业或农场经营,这样可以加强农产品流通、质量安全监管、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水平,有利于农业运行机制和经营管理体制方面的转变,以提高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与市场的竞争力。
2.5 农地整理产业化加快实现土地资源的景观功能
在产业化土地整理系统中,整理的目标要多元化,要求包含生态目标、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没有经济效益就不可能实现土地整理的产业化,而如果没有生态效益来维持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那么经济效益也只能是短期的,同时社会效益会对经济效益和产业化过程的推进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农地整理产业化过程会改善农民的生产和居住环境,同时加大对对村庄的环境整治和村容村貌的建设还可以发展休闲观光型的生态农业,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加快了土地资源的景观功能,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 我国农地整理产业化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农用地整理产业化的发展最初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产生于江苏的张家港和吴江等地,以后逐步发展到山东、陕西、辽宁、黑龙江等地。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农用地整理产业化的发展已取得了一些进步,全国大多数地区由政府或其他单位组建土地整理公司,将土地整理与高效农业开发、生态园区建设、休闲观光农业等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从整体上来讲,我国土地整理产业化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目前,土地整理产业化主要面临着资金不足、市场信息不畅通、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缺乏合适的市场管理体制、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专业化人才队伍的缺乏、地方政府认识不足等一些问题。[6]由于我国各项事业均处在发展之中,资金缺口较多,而其他一些筹资渠道尚未通畅,致使资金周转困难,影响土地整理的成效。土地整理市场信息的不畅通与土地整理企业较少,至使土地整理市场内缺乏竞争性,不利于土地整理产业的发展。我国有关土地整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土地整理的产业化进程。如土地整理项目的立项、项目工程财务决算的程序、土地整理后的土地产权调整与利益平衡、各土地产权主体在土地整理项目中的权利和义务等问题,都亟待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加以规范。同时,目前以行政推动为主的土地整理市场管理会导致管理手段单一,政府职能混淆,建设行为主体责任淡薄、监管不到位、质量不符合规划设计要求等问题的出现。土地整理的勘查设计、施工、监理、资金审计管理不规范,相应中介服务结构的缺少,以及土地整理的专业人才队伍不足严重的影响了土地整理质量。虽然各省市都在土地整理中不同程度地引入产业化的经营方式,但有些地方政府土地整理产业化意识淡薄,其所推行的产业化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土地整理产业化。真正的土地整理产业化应该是“生产-流通”环节中每个环节都有市场主体的参与,一旦某个环节没能产业化,就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进而影响整个农地整理产业化进程。
4 加快农地整理产业化以推进农业现代化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农地整理的产业化发展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农地整理产业化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其相关的许多方面都还不完善,同时也缺乏结合我国国情的成熟经验借鉴。为了促进农地整理产业合理健康的发展,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4.1 完善与农地整理产业化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与管理制度
随着农地整理产业化工作的不断开展,加快农地整理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完善势在必行,以促进土地整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实现。首先,应积极开展土地整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为农地地整理产业化过程中涉及的权属调整、利益分配等重要问题的解决提供法律依据;其次,在完善国家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加大地方法规与相关规范、标准的制定工作,促进各项规章制度的细化和落实,政府应该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农地整理工作流程和相应的管理体制,加强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行政监督管理,制定和严格实施管理办法,抓好项目进展中每一个环节的监督、检查验收工作和项目效益的评价体系,确保农地整理工作的质量。这可为农地整理的全面开展创造条件,使农地整理产业在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指导下有序发展。同时,这也有利于优胜劣汰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使得农地整理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4.2 政府宏观管理的加强和投资力度的加大
农地整理产业化运作中,政府应转变职能,把重点从微观实施转到宏观管理上。政府应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规范、标准和管理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管理体系,并且在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中积极引导和协调各个部门,理顺各种关系,注重发挥整体效能。具体的工作要以完善市场规则、实现农地整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目标为原则。同时,由于农地整理产业项目规模大,资金要求高,需要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政府需加大对农地整理的金融支持力度,设立土地整理专项资金,从土地收益中回收资金,这可对一些经济组织和个人起到示范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农地整理项目中来。
4.3 健全农地整理产业市场服务系统
农地整理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而市场竞争机制形成需要良好的农地整理市场服务系统做支持。因此,要积极培育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专业化的农地开发整理中介、咨询服务、网络信息、技术培训、保险担保等机构,以形成系统化的农地整理服务市场,为农地开发整理提供信息、技术、监理、指标交易等方面的服务。促进农地整理产业更好的发展。
4.4 实施人才战略并推行行业资质认证
农地整理是一项政策和技术指向性都很强的新事业,从事农地整理项目的从业人员对农地整理行业的认识、对国家有关政策的把握程度、对农地整理工程的特点的了解程度等直接关系到农地整理项目的顺利实施,对农地整理行业的健康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政府及土地整理企业应加强对人才队伍培养,树立人才观念,政策上加以扶持引导,财力上加大投入,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土地开发整理科技专家队伍。同时,对农地整理的从业人员进行个人执业资格的认定也是不可缺少的,获取个人执业资格的从业人员必须通过全国统一的土地整理个人执业资格考试。农地整理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新兴行业,还必须尽快推行土地整理行业资质认证制度,使其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洪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J].河南农业科学,2010,(16):5-8.
[2] 纪素霞.试论农村土地整理与农业现代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18(4):10-13.
[3] 严金明,钟金发,池国仁.土地整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23-26.
[4] 彭群.土地整理产业化概述[J].中国房产导报,2001,(11):16-17.
【关键词】农业产业;联产承包
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我国目前市场经济整体发育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所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农业经济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实现质的跨越提出的内在要求。
近几年来,中央一再强调指出,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要保持长期不变,在这一大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框架内,如何扬长避短,适应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变化的需求,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确保农民增收,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实际上,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正是处理和解决当前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所面临一系列难解之题的一个最为有效的举措。
首先,从生产环节上看,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弥补联产承包责任制自身难以克服的弱点和不足。
在联产承包制下的以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方式,规模细小,经营分散,经济实力薄弱。当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单靠农民个人力量显得越来越为有限,很多农户既没有扩大生产规模,实现集约化经营的基本资源条件,又缺少依靠科技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资本投入实力,因此很难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模式的束缚,这样生产上不去,农民收入的提高也就成为无源之水。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将分散的农户联结为一体,通过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链条,把每个农户都纳入到现代化大农业生产系列之中,真正实现生产的“统分结合”。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大大发展农户的企业化经营、农场化经营和定单农业的发展,推动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的应用,通过国内和国际间的分工和协作,充分发挥地域经济的资源优势、品种优势,促进农业经济全方位发展和进步。农民的增收也就有了充分的保障。
其次,从流通环节来看,联产承包制本身存在着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一家一户和彼此封闭的生产经营单位,割断了生产与市场的内在联系,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特别是市场供求关系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以后,由于绝大多数农民所占有的市场信息有限,加上市场调节滞后性的影响,很多农民难以正确把握市场的波动或盲目跟着市场走,往往陷入市场虚假信号的陷阱,或是产品销售受阻,或是卖不出预期的价钱,有时甚至出现丰产不增收或是丰产减收的情况。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在农户与市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将农户分散性的小生产融入到大市场之中。
第三,以户为单位的联产承包制,难以抵御各种突如其来的风险。
包括市场风险、自然灾害风险、行政干预风险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体制,可以使少数头脑灵活,市场预测较为准确的农户富裕起来,率先步入小康行列。但对大多数农户来说,在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之下,很难规避无时不在的各种风险,从较长时期来看,必然会出现大量生产难以维持甚至破产的农民,形成两极分化。通过产业化经营,可以大大增强广大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走共同富裕之路。一方面,通过产业化经营,可以将农户的生产、经营各项活动统合起来,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形成有机整体,并与市场联通起来,从而可以从整体上减轻市场波动、突发的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在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产业的各链条和各环节结为整体,形成合力,在产业链中构建起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反馈系统,当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马上会引连锁效应,迅速做出应对反应,从而最大限度化解风险,降低损失;另外,行政性干预对于农户来说也是引发风险的因素之一。
第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充实、巩固和完善联产承包制的有效手段。
可以说,农业产业化赋予了联产承包制以新的内容和新的生命力。在统分结合的双层体制下,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生产环节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分”的优势,在保障农民生产自主性的前提下,通过利益诱导,充分调动起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又以市场为纽带,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衔接以及社会服务化体系的确立,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在整体上将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又统一起来。这种“统”,不是行政上的管理,而是经济上的,以利益为目标的“统”。这种统分结合,可以在农业产业上各环节给农民带来丰厚利益。仅以农产品加工环节为例,价值1元的农产品,经过加工处理后,在美国可以增值3.75元,日本可以增值2.2元,而我国只有0.38元。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潜力巨大,农民可以从中获取相当可观的收益。
从报道的具体情况看,河南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确已得到较好的发展。这不仅体现在一批特色农产品产业集群健康发展,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茁壮成长,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延伸拉长等特色上,而且也体现在已经产生了特色农业促动型、龙头企业拉动型、与城镇联动型等多种产业集群类型。
初步统计,河南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额1463亿元,年销售收入4327亿元,带动农户1875万户,带动基地面积9094万亩,其中16家涉农企业在境内外上市,30家涉农企业获中国驰名商标。
其中,郑州的雏鹰、思念,信阳的华英,漯河的双汇,南阳的宛西制药……一个个知名品牌已成为河南农业产业化进程的生动写照。一边连着广阔的大市场,一边连着千千万万中原农民,农业产业化浪潮正重塑着河南农业经济的格局,深刻影响着河南乃至中国的未来。
河南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以分级培育为发展策略,省级将重点培育优势主导产业、高成长性产业、高附加值产业和规模较大的集群,市、县重点培育区域性优势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集群。
实践表明,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是推动河南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发展、实现富民强省的“金钥匙”。同时,它在促进农业增效的同时,也实现了农民增收,是承接转移、集聚各种要素、促进河南农村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平台和抓手,是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这一基本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部门服务意识、政府效能提升和广大农民群众享受更多福祉的“试金石”。
河南省政府在《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集群规划布局要按照有利于土地、资本、科技、人才等生产要素集聚和合理配置、有效衔接的原则,创新、提升、优化、拓展的思路;集群建设要按照“基地支持、龙头带动、流通服务、特色高效”的原则,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特色突出、竞相发展的格局;集群保障要坚持做到工作责任明确、认定考核科学、政策服务配套。在省辖市、直管县推荐一批农业产业化集群的基础上,逐步把面、面制品、肉制品、乳制品、畜禽养殖、果蔬、油脂、饮品等优势主导产业做出品牌、做出特色。通过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发挥品牌优势,鼓励其产业化、品牌化、现代化发展,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地方名牌,促进品牌从省内名牌向国内名牌转化。
渴望美好生活,是人类共同的梦想,更是千万农民的迫切需求。农业产业化集群的发展,不但让农民走出田地,收入逐步提高,而且在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尽管对农业产业化集群的要义解读存在杂音,但各地市政府部门和农业机构均将其作为工作重点,积极推进。集群规划立足本地产业优势,突出特色;基地建设求量也求质,凸显支撑作用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龙头企业汲养发力,带动性能日益提升;关联企业借势壮大,产业链条趋向完整;流通服务环节紧跟步伐,对集群发展的保障功能正逐步加强。
我们看到,集聚抱团发展、上下游关联互动,为现代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和集约化奠定了良好基础;为龙头企业的做大做强注入了能量;为农业知名品牌的培育和打造创造了机遇;为推动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这是全省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的亮点。
虽然河南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整体发展势头良好,成效显著,但毋庸讳言,其存在的一些短板和软肋依然显见,主要体现在巨型龙头企业不多、科技创新不理想、财政扶持欠得力、金融支持不畅通等问题。于企业而言,家族式管理、品牌意识不强、与农户的利益联结不够紧密、主要产品仍停留在粗加工阶段,已成为部分集群龙头企业急需剔除的弊病;于政府而言,政府主动引导的乏力、相关优惠政策出台的延后和资金扶持的不到位,以及作为集群经营主体中重要一环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其承接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等,已成为制约集群发展的“硬伤”。
龙头兴则集群兴,龙头阻则潜力失。河南省要培育壮大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必须直面这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消除上述“软肋”,可以采取的针对性、可操作性较强的对策措施包括:
培育龙头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资源整合等措施使生产要素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中,发展规模大、实力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民营中小企业,促其在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内与龙头企业形成密切配合、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共同追求产业集群效应。搞好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的标准化生产水平。
激励科技创新。整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人才、实验设备等资源以及科研开发推广服务平台,提升科技创新与推广能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中心,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及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请专利、新设立国家级研发中心及成功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给予财政补贴或奖励。
优化财政扶持。明确各级财政重点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不断加大支持力度。省财政对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贴息支持或资金补贴;对与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相配套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给予资金补助;对考核合格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给予资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