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的过程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28 16:55:3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知识管理的过程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知识管理的过程

篇(1)

企业持续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技术创新,在技术创新全过程中,始终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技术创新的必然发展趋势。

一、知识及知识管理

知识是通过学习或经验获得的事实、选择、思想、理论、原理和模型等,知识所构成的框架可以不断的吸收新的经验和信息。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可以用语言表达清楚,并且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源于个人信仰,洞察力和价值观的长期经验积累或难以言传的技能的提升。知识管理是确定、收集、传播和共享组织中的知识,包括知识的管理和运用知识的管理,创造、获取和使用知识以增强组织的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活动。

二、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研究

(一)技术创新过程

技术创新是把研发技术、研发成果用于商业化的过程,是始于研究开发而终于市场实现的过程。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型经历了技术推动型、需求拉动型和联接模型,分别从研究开发、市场需求及其二者的结合来研究技术创新过程推动力。

(二)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

无论哪一种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型,都是将知识、技能和物质转化成顾客满意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也是知识的产生、交流和应用的进化过程。技术创新的思路形成、技术开发、产品制造和销售的各个环节都有知识的投入和应用,要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管理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

1.获取知识形成具有创意的技术创新思路

技术创新源于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思路是获取了新的市场需求知识和新的技术知识,对刺激技术创新的知识进行识别,提出对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有益的创新观点。获取实用的知识不是广而泛的搜集来自市场和技术的数据,而是要在企业的一定的知识积累基础上才能获取到有意义的知识。技术创新的目的是创新成果商业化,企业根据已有的关于客户消费倾向,潜在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等基础知识上有目标、有选择的获取知识。知识获取的途径知识学习和知识创新。

(1)激发技术创新思路的知识学习

学习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对企业技术知识的转移、交流和使用,以及技术能力的积累与提高具有较大价值。创新思路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选择性的学习活动,是以一种开放式的思维在企业内外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包括对市场潜在需求的观察和感知,对顾客消费倾向的预测,以及判断技术发展的速度和影响范围等。

(2)激发技术创新思路的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是对企业中积累的、流动的知识进行整合产生原创性知识的过程。企业技术创新思路除了来自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学习之外,还可能是来自企业内部的知识碰撞--知识整合。知识整合是把企业已积累的知识加以规划、整理和重构,创造出满足技术创新要求的新知识。

2.开发与创造的知识激活

企业拥有了技术创新思路之后,需要进行产品技术开发或工艺技术改进,这一环节是把获取的知识进行激活的过程。技术创新过程第一阶段获取的知识不经过知识激活对企业的创新是毫无意义的。知识的激活是通过调整组织内部机制,最大程度的活化附着在员工身上和组织内部的知识资源,使其知识资源通过创新活动转化为外在的技术竞争优势,知识的激活包括知识的应用和知识的重构两个方面。

(1)知识的应用

Demsetz(1991)认为:知识应用就是把各方面的知识结合起来以获得产品和服务。知识联合包括知识收集和知识转化。知识联合的过程包含了隐性知识显性化和显性知识综合化两个模式的知识转化。隐性知识是存在一员工身上的经验、技能等一些难以用语言表述的知识,也存在于组织中的程序和惯例,在开发制造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员工的隐性知识并使其显性化为组织的知识。显性知识综合化是研发人员和制造人员把企业已有的显性知识进行联合,解决创新的知识缺陷问题。

(2)知识的重构

知识的重构是建立在知识应用的基础上的,是一个内部升华过程。知识的重构包括知识的变异、知识的选择和知识的保持。为解决开发制造过程知识缺乏问题,企业个人或群体产生了一系列处于萌芽状态的想法,这是新知识的变异阶段。知识选择是为正确研发和制造出有巨大市场需求的产品,客观、公平、公正对新知识进行筛选。知识的保持方便企业对知识进行评价、分析和处理,否则知识无法应用到技术创新中。

3.客户知识管理

技术创新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实现产品或服务的销售,这一环节的关键是要做好客户知识管理,为企业下一次创新积累客户知识,客户知识管理包括客户对产品或服务存在缺陷的反馈信息,客户对未来产品或服务的期望,把客户的个人基本信息及反馈意见进行分类、归纳,构建企业客户管理的知识库,方便员工查询,也为企业未来的创新作好知识积累。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如图一所示(附后):

参考文献:

[1]柯平.知识管理学[M].科学出版社,2007.

[2]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篇(2)

2知识管理在机械制造过程中使得应用

2.1机械制造过程中的知识管理框架

机械制造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复杂性、未知性、动态性等特点,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知识进行共享,还需要在知识共享的基础上,不断的创造出新的知识来满足实际需求。知识管理主要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过程、技术、企业文化。其中如何通过企业文化的改进来促进知识管理的开展,是企业管理层需要解决的问题。机械制造企业开展知识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知识管理过程充分利用、综合各项新技术和设备,以便促进对知识的管理。根据欧美等国家的研究建立了综合知识管理在实际开展中的框架,主要内容包括知识创新、知识管理组织、知识管理效果评估、知识管理策略、人与社会化的知识管理问题、知识管理过程、知识管理技术、知识管理案例分析和应用、知识共享等。

2.2机械制造过程中的现有技术和知识管理的融合

其一,融合知识管理中的ERP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是在软件MRPI系统的基础上,以企业供需链管理为主,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辅,融合了SE、E-DI等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对企业每个环节的运作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对企业的整体资源进行组织、规划、指导、协调、控制等,使得企业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构成标准的通畅的动态反馈系统,使得企业管理向一体化、区域同步化发展。有效的提高了企业生产的灵活性和柔性,促进业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质量,加强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其二,融合入知识管理中的SPC系统。统计过程控制(SPC)是一种借助数据统计方式进行过程控制的工具。在制造企业中,一般会采用SPC技术对产品的质量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区分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正常波动和异常波动,并对异常进行预警处理,提醒技术人员采取异常消除处理,确保制造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SPC的操作过程需要确定被测量、描绘控制图、数据采集、过程分析等步骤进行,其中被测量的确定和过程分析需要建立在大量的知识基础上。

篇(3)

知识是知识管理的根本,从构成看,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指“可以用正式、系统化的语言传播的知识。它存储在各种类型的载体上,编码在手册、程序和规则中”。显性知识通常以大量的记录形式存在,但它只是组织的表面记忆。显性知识好像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 隐性知识则是冰山沉于海中的主体部分。隐性知识指“未能用文字表述的难以交流的知识,它往往存在于人的大脑中”,或技能技巧中,其中包含了“人的价值观、信仰、预见性、经验、技能、能力等方面”,他具有高度依存性,是个人通过长期学习和积累的结果。隐性知识通常无法直观表达,传递困难,其价值也不易被准确衡量。而组织知识管理的关键是隐性知识的共享。

隐性知识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特征:一是在组织中的总量大。由于显性知识只是组织“知识冰山”之一角,大部分知识是隐藏于人的实践中的隐性知识。二是隐性知识价值很重要。隐性知识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提升竞争优势、发展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性资源。三是难以转移。隐性知识的获得依赖于接受者自身的悟性和体验,依靠直觉力和洞察力,即“以心传心”获得。

二、隐性知识管理的重要性

“隐性知识管理”的概念源自“知识管理”。“知识管理”,通常包含两种含义:一种是对组织运作过程中所涉及的“显性知识”的管理。显性知识是容易获得、容易理解和容易交流的知识,一般以文字、图像、符号表述,以印刷或电子方式记载,可供人们交流的知识,其传播和复制的成本相对低廉。第二种是对“隐性知识”的管理 。“隐性知识”是指未能用符号编码的知识。人的经验就是典型的隐性知识。应该说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都是存储着大量隐性知识的专业领域,这是培训管理方面所应当考虑开发的重要内容。企业知识管理是指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而对知识识别、获取、和充分发挥作用的过程。通常通过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整和、创造、存储等一系列过程,使企业各种知识资源在运营中得到共享和增值,提高企业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这里说的知识管理主要是指对隐性知识的管理,隐性知识作为企业的一种核心能力不仅是企业创造财富的主要来源,而且其高效的流动与转移也是企业技术创新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而技术创新又是实现科技进步、促进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对建立和维持企业竞争优势有重要作用。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技术创新能力能高效、快速地为企业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相关的智力支持。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知识的企业可以更快的创新。在现代企业隐性知识管理实践中,隐性知识管理落后是造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的根本原因,隐性知识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战略性资源。知识观学派甚至提倡将企业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的研究焦点转移到企业对组织的知识管理上。随着知识成为最重要的资产,越来越多的组织正致力于知识管理,希望通过挖掘组织内隐含的丰富的有价值的隐性知识,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

篇(4)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5)09-0144-03

[作者简介]陈红梅(1981-),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副教授, 博士,研究方向:管理学、技术经济学、企业经营模拟对抗。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是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国家发展和企业运行的关键性战略资源,由此产生了知识管理的需求。知识管理的理念最早产生于企业,提出之后受到广泛认同,各个领域都争相学习。在知识管理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步开始探索把知识管理思想应用到教育领域,2002年美国成立的全美教育领域的知识管理研究协会(ISKME)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标志。虽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教育领域是知识传递的重要组成部门,教育部门是知识创造、获取、应用和创新的平台,其整个运行过程与知识密不可分。教育部门的主要责任一方面是对现有知识的传播,另一方面是不断创新,开拓新的知识领域,实现知识的增值和完善。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对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过几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要真正实现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的重大突破,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专业定位模糊、办学方针不明确,未树立起高素质人才培养观;培养目标定位和规格趋同,与职业需求差距大;专业发展缓慢、教学和实践脱节;学生适应性差,缺乏专业实践与开拓创新能力。

在这种形势下,在知识管理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利于丰富工商管理学科教育理论内容;有利于学科管理和发展;有利于教师的作用和潜能的发挥;有利于学生的实践、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各类专业知识融会贯通;有利于营造一种合作、开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形成知识共享与创新的学科文化与价值观念,形成专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专业向学习型组织转化,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基于知识管理过程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知识管理是各类组织运行和管理过程中主动实施的一种策略,通过知识的搜集整理实现知识的有序化、规范化,通过合适的途径把系统的知识传递给有需要的主体,实现资源共享,并应用到具体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实现知识的价值,并在整个知识管理过程中实现知识的不断创新。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将知识管理划分为知识的获取与创造、知识的组织与存储、知识的传递与共享、知识的应用与创新四个基本过程。

为了设计出符合专业实际和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需要进行专业调研,对专业进行准确定位,分析岗位和专业能力体系,进而设计课程结构,明确针对不同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最后对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之后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在此引入知识管理的理念和相关理论,基于知识管理过程设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设计思路见图1。

把知识管理思想应用于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过程中,根据专业需求和人才定位,通过教师团队实施知识管理的过程,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既实现了对显性知识的传播和学习,又实现了对教师隐性知识的分享和累积,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隐性知识进行搜集和存储,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库和学习方法;重视对教师的知识管理,鼓励学生培养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在知识管理的四个基本过程的基础上,在知识管理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一)基于知识获取与创造的专业能力分析

知识的获取与创造是知识管理的第一阶段,是知识管理的基础,也是专业能力分析的基础。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专业能力分析,分析在当前的形势下对工商管理类人才能力的需求,准确地进行专业定位。当前对工商管理类人才能力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见表1)。

另一方面,在专业能力体系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知识的获取与创造,掌握专业教育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并不断对现有的知识进行创造和更新。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主要有两类:一是来源于理论、书本或文献的经过系统归纳和整理的规范化的显性知识;二是专业人士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积累的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和个人经验的隐性知识,具有个异性、随意性和模糊性的特征。如何把这部分知识归纳概括出来,并进行系统化阐述是知识获取的难点之一,通过对这两类知识的获取和创新逐步建立起高质量的专业知识库,以供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之用,在后续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逐步丰富和完善专业知识库。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授专业知识以外还应培养学生的知识获取和创新能力。

(二)基于知识组织与存储的课程结构设计

在知识获取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各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分析与系统化,建立数据仓库和知识仓库,以助于对知识进行保存、检索以及重复利用。在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过程中,在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知识组织与存储的思想指导课程结构体系的设计,满足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需求。

课程模块的设计过程就是对知识的系统化组织和存储过程,根据知识管理理论以及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内在目标要求,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包含以下几个模块:1.素质课程模块。通过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两类课程向学生传授通识性的知识,致力于提高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2.专业知识课程模块。通过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围绕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学习、工作和创新能力。3.岗位能力课程模块。通过实训和实践课程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再应用到实训和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把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科研设想在实验室中进行开发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4.拓展性课程模块。通过选修课程、参加课外的实践课程以及一些职业技能竞赛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三)基于知识传递与共享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

结合专业特点,在知识的组织与存储的基础上设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手段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实现不同主体之间的信息共享。教学活动是基于特定目标开展的知识整合和传递的活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根据知识的特征和性质有差别地进行知识的整合和传递。结合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课程类型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整体教学活动中,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体验、交流、解读、反思等教学手段,针对不同的课程模块进行具体的教学方式的选择(见表2)。

根据专业需求和专业知识的性质,针对不同的课程模块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对各种教学手段进行综合运用,实现知识的传递和共享,培育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

(四)基于知识应用与创新的教学效果评价

知识管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对知识的应用和创新,并需要对知识应用和创新之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即对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实施之后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价。结合知识管理过程和知识管理的目的,建立能够反映出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质量的考核机制。首先,改革传统的考试制度,注重对过程的考核,侧重对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评价;其次,建立主体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打破传统的教师和学校作为主要考核主体的评价机制,引入企业、行业协会和专业技能鉴定机构等评价主体。企业提出人才要求,教师和学校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并进行过程考核。企业提供实践机会,与学校共同完成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考核,由行业协会和专业技能鉴定机构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资质进行考核和鉴定,为企业选用人才提供参考。

三、结论

在知识管理过程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知识管理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循环过程,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和实施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基于知识管理的过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和实施,应根据社会的需求和专业的要求,不断地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动态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工商管理类人才。

[参考文献]

[1]苗雨君,陈红梅,齐秀辉.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2):71-72.

[2]黄嘉涛,张德鹏,韩小花.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体系[J].科技与管理,2011(9):102-105.

篇(5)

论文摘要:在软件测试组织中,对测试过程中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是提升组织整体测试水平的关键。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是怎样将知识管理过程与软件测试过程有效集成,从而促进知识资产在软件测试组织中的传播与重用。给出了软件测试领域知识管理子系统的体系结构、主要功能以及使用流程,对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最后,给出了知识地图模块的设计与实现,验证了本文所实现的软件测试领域知识管理系统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知识管理的本质是一个管理问题,但是知识管理的各种功能及服务最终都还得依靠知识管理技术来实现。可以说,没有强大的知识管理技术支持,企业将很难有效实施知识管理,它是构建知识管理系统的基础,也是实现知识管理的强大推动力。从广义的角度看,知识管理技术并不局限于IT技术,但现代信息技术才是知识管理得以有效实现的基本前提。十多年的知识管理研究使得相当一部分的知识管理IT工具已经推向商业市场,但是这些已有的产品并不都是和企业的具体需求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在特定领域的应用,这种脱节表现尤为突出。

软件测试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活动,测试人员都属于知识工作者,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依据测试计划对软件进行测试,与测试相关的知识、技巧、经验和灵感在测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测试人员如果没有开阔的思路,没有丰富的测试经验与测试技巧,测试的质量将无法保证。此外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出现的新的待测软件产品,常使软件测试人员感到压力重重,力不从心,他们有探寻新的测试知识和技术的紧迫需求。而知识管理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但是软件测试有其自身的特点,虽然现有的通用知识管理理论及技术已或多或少触及了某些问题,但我们更需要用一种与本领域结合更紧密的理论和技术,来重新思考和审视我们的问题,以便寻找出一种解决问题的更有效的方法。

本系统是目前北航软件所的一个软件测试管理平台QESuite2.0项目中的一个子系统,该项目是北航软件所承担的某型号任务的一个子课题。目前,该系统已经完成了原型系统的构建,全部模块及功能已经实现,并在实际工作中试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软件测试领域的知识管理

1.1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在软件测试领域内实施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很少,迄今为止并没有找到在软件测试中实施知识管理的实例。国内知识管理的研究起步晚,同时专门从事软件测试的企业又很少,在测试领域内实施知识管理的需求刚刚出现。

到目前为止,虽然没有发现国外针对软件测试领域实施知识管理的研究和案例,但是从事各领域通用的知识管理的研究已有了很多年的历史,像IBM,Microsoft这样居于软件行业领先地位的公司,已经投入了相当规模的资金与人力来进行知识管理的研究,提出了一整套的知识管理理论并开发出相应的软件产品。

此外,国外在与软件测试最相近的软件工程领域对知识管理也有比较深入的相关研究,已经发表了相当数量的论文并开发出了一系列的软件支持工具。目前,每年都举行专门的基于知识的软件工程年会(KBSE Knowledge-BasedSoftware Engineering Conference),探讨知识管理在软件工程领域的最新进展。

进行软件测试领域知识管理的研究实际上是一个知识管理思想在软件测试领域的IT实现问题,也就是开发出一个软件平台来支持软件测试中的知识管理活动。根据Gallupe在2000年对现有知识管理系统平台、理论、案例等相关信息的较大范围的研究,现有知识管理系平台要真正实现有效的知识获取、编码、存储和搜索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1.2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作者在北航软件所参与的软件测试项目工作经验,同时结合知识管理的基本原理分析国际上主流软件测试过程,认为目前在软件测试过程中存在五大问题:

1)软件测试知识重用率低。目前,软件测试过程中公共测试知识的积累未能有意识地大规模开展,虽然企业内部有一些用于测试知识和经验积累的数据库,但大多数员工忽视其存在,造成测试知识资源的闲置,导致测试知识和经验的重用率低。

2)软件测试知识传递不畅。现有测试知识的保管模式使得知识的传递不畅,测试知识被动地等人来阅读,而使用者则在知识海洋中苦苦寻觅他所需要的知识,员工无法快速掌握新的测试知识。

3)软件测试知识共享环境差。企业内部尚没有正式的、专用的、有组织的知识共享场所,员工之间缺乏相互沟通与交流的机会,沟通与交流的体制也没有建立起来,软件测试过程中的知识共享氛围也有待于培养形成。

4)软件测试知识流失严重。许多专门经验和技能只是少数人所拥有,没有真正成为企业的公共知识,这不仅使测试知识传递不畅,而且在人员变动时,这些测试知识会随之流失,使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因人员流动而发生波动,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

5)无法快速实现测试组织中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知识管理是人、过程、技术的有机集成,其中人是最主要的,企业的管理者无法对组织中的人员技术特长、知识分布了如指掌,在遇到新的测试项目时,无法根据员工特长,快速搭建出最优的项目团队,从而无法实现组织中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造成了软件测试企业的生产效率不高,对市场的整体响应速度慢,应变能力不强。本人认为以上问题的出现是源于在当前的软件测试过程中缺乏对知识的科学管理,因此在该领域内实施知识管理就显得很有必要。

2系统体系结构及工作流程

北航软件所(SEI/BUAA)在多年从事软件测试领域的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对知识管理在测试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一套针对软件测试领域实施知识管理的思想和方法。

由于软件测试领域的知识管理目前的研究甚少,特别是现成的软件测试知识管理系统更是一片空白,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只能参照通用的或相关领域的已有研究进行。观察国内外知识管理平台的研究,尽管提出的模式纷繁复杂,但基本上每个模式中都包含着诸如知识产生、分类、积累、共享、重用这样的基本流程。

2.1系统体系结构

QESuite2.0在结构上采用的c/s方式,可支持群组协同工作,其中数据收集和分发的部分使用EJB实现,容器使用JBoss。QESuite2.0的框架基于插件开发的思想创建,利用多态特性声明可扩展的接口。框架与插件的连接、子类别的实例化过程则利用解释引擎(也称作连接器)在运行时动态完成,框架即可根据模板进行统一调用,具有良好的封装性和可扩展性。基于测试管理平台的以上特点,软件测试过程知识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本系统基于J2EE开放式架构,是一个面向软件测试过程的架构弹性的知识管理平台。系统依循知识生命周期管理,利用软件测试组织中的知识文档,有效帮助企业存储、管理、搜寻、分享各种知识,并通过组织中的知识地图,有效地评估员工的知识程度,使知识地图成为知识型员工的地位象征,并通过统计工具对拥有知识的员工进行肯定,从而促进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

2.2系统工作流程

系统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图2所示。

(1)首先对本子系统进行初始化,在本系统预定义的基础上,允许用户对软件测试知识分类、知识程度、组织职位定义、项目规模进行自定义。

(2)在交流库中添加文档,用户可以直接编写文档提交交流库,或者在交流库中提出问题,交流库是整个系统的知识文档来源。交流库中筛选出的技术含量较高文档,由知识分析员进行知识分类后,提交知识库。

(3)用户可以自行对知识库中的知识文档进行评估,同时根据知识分析员对文档的评定,以及作者的知识程度、文档的链接程度等加权实现对文档的评定。

(4)知识分析员可以根据组织讨论的结果直接设定组织成员的知识等级,也可以通过编辑组织成员的项目经历,来自动设置成员的知识等级,或者通过成员在组织中发表的知识文档来自动设置成员的知识等级。

(5)知识检索,主要包括知识文档检索和专家检索,通过知识文档元数据可以任意检索知识文档,当用户无法找到需要的知识文档,可以通过专家检索来告诉用户组织中能够解决问题的人。

3几个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3.1基于本体的软件测试领域知识表示方法

本体(ontology)起源于哲学,是关于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学说。在近一二十年,本体被计算机及建模领域所采用,用于知识表示、知识共享和重用。本体论是对概念化对象的明确表示和描述,是对客观世界存在的现实系统化的描述。从本质上讲,本体是一个或几个领域的概念以及反映这些概念的关系的集合,关系反映了概念的约束和联系,而关系本身也是概念,关系之间也可能构成新的关系。

我们以本体来对软件测试领域知识进行表示,描述领域中相关的概念、属性,及其关系。这些本体概念、概念之间的关系定义在文档、参考文献、项目、人员、知识程度共5类本体中。根据以上属性,软件测试领域知识本体如图3所示。

3.2软件测试领域知识管理模型的提出

在针对软件测试过程的知识管理中,需要实现积极、主动的知识传递,建立起组织级的人员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渠道,根据软件测试活动中的知识需求,及时地实现相关知识的传递,通过有效的知识传播来改善和提高知识的重用效果。由于组织所需要的知识处于动态变化中,因而需要通过一个有效的基础设施,来满足以上功能需求。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了一个面向软件测试过程的知识管理模型,如图4所示。本模型的要素是“测试组织人员”、“测试组织知识资产”、“测试组织交流场所”。基本思想是在软件测试过程中,建立一个交流场所,记录成员的提出的问题和问题解决过程,以及各种文档。

3.3软件测试领域知识地图的构建方法

知识地图,或称知识分布图(又称作知识黄页簿)是知识的库存目录。知识地图所显示的知识来源,可能是部门名称、小组名称、专家名字、相关人名字、文件名称、参考书目、事件代号、专利号码、或知识库索引等,但却不包含知识的内容本身,它是指南和向导,用以节省员工追踪知识来源的时间。

一个优秀的软件测试知识管理平台软件还应当能够提供强大的软件测试知识分类的能力。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及SWEBOK分类方法,我们对软件测试领域增加了5大知识域:开发语言、数据库、操作系统、软件测试工具、测试项目相关知识。我们的知识地图中,每一种能力都有5级知识程度:了解、熟悉、熟练、精通、专家级。每一级的程度定义都有描述,务求清晰及易于评价,并避免主观的误差。每个员工的实际能力也依此标准衡量,评估过程应由员工、小组、经理及知识分析员互动完成。

3.4基于本体的知识文档智能检索和排序方法

本体在知识检索子系统中主要扮演知识库的角色,即首先对软件测试领域的概念分类、建立概念之间关系约束的描述,然后以此为基础构建详细的软件测试领域知识库,主要包括软件测试领域的具体概念、概念之间的属性、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实例等知识。在知识检索时,根据用户请求的关键词来查找相应的概念或属性,并以此为出发点来检索某条本体信息是否与这些概念或属性相关,从而实现支持逻辑推理的智能检索。

在知识文档检索子系统检索出结果后,必须首先研究检索出来的文档应该按照什么样的顺序进行排列。影响排序的因素有很多,根据研究,我们认为有5类因素是影响排序结果的关键:用户对知识文档的评价、知识分析员对文档的评价、作者的知识程度、文档的链接数,以及文档的打开次数。这五类因素的权值是按次序递减的,可利用递减加权公式来计算各因素的权值。下面是递减加权公式:

知识文档的重要性按下公式来进行计算:

知识文档的重要性=P1×用户对知识文档的评价+P2×知识分析员对文档的评价+P3×作者的知识程度+P4×文档的链接数+P5×文档的打开次数。

通过计算出来的知识文档重要性结果,然后对所有文档按降序排列,就可以将最有价值的知识文档排在前列。

4系统实现

限于篇幅,整个系统各个模块的设计以及实现,这里不做详细介绍了。下面以简单图示的方式给出本系统的核心模块——知识地图模块的类设计和实现界面。知识地图模块分为两个部分:专家网络和搭建测试项目团队。普通用户在该模块可以编辑自己的项目经历,在编辑时可以选择项目导人数据,如果项目不存在,则可以自己编辑项目,然后导入项目数据,再编辑自己的项目经历,包括使用的技术、工作时间,项目职位、项目规模等等。知识分析员有权限选择其他用户编辑项目经历。在项目经历编辑完成之后,系统会根据用户对某些技术的使用时间来自行定义用户在这些知识点的知识程度,但是用户的知识程度最多达到熟练级别,要想达到精通和专家级,必须由知识分析员来编辑用户的知识程度。图5是系统中专家网络定义模块的编辑用户知识程度活动图。

知识地图模块的客户端的设计类图如图6所示。在知识地图模块的客户端中,负责界面消息事务处理的类有三个:EditTechDialog,WorkingExperienceDialog,FindPersonToStartProject。EditTechDialog这个类用来编辑用户的知识程度,只有知识分析员才有权限来调用这个类。WorkingExperi—enceDialog是普通用户可以使用的一个类,用来显示用户的工作经历。类FindPersonToStartProject是管理人员,通过输入一些数据来得到组织中比较适合新项目的人员,通过类FindResultDialog来显示查找结果。

篇(6)

软件测试的工作不仅是依据测试计划对软件进行测试,而且与测试相关的知识、技巧、经验和灵感在测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测试人员如果没有开阔的思路,没有丰富的测试经验与测试技巧,测试的质量将无法保证。此外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出现的新的待测软件产品,常使软件测试人员感到压力重重,力不从心,他们有探寻新的测试知识和技术的紧迫需求。知识管理的本质是一个管理问题,但是知识管理的各种功能及服务最终都还得依靠知识管理技术来实现。虽然现有的通用知识管理理论及技术已或多或少触及了某些问题,但我们更需要用一种与本领域结合更紧密的理论和技术,来重新思考和审视我们的问题,以便寻找出一种解决问题的更有效的方法。

一、软件测试领域的知识管理

1.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在软件测试领域内实施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很少,迄今为止并没有找到在软件测试中实施知识管理的实例。国内知识管理的研究起步晚,同时专门从事软件测试的企业又很少,在测试领域内实施知识管理的需求刚刚出现。国外在与软件测试最相近的软件工程领域对知识管理也有比较深入的相关研究,已经发表了相当数量的论文,并开发出了一系列的软件支持工具。目前,每年都举行专门的基于知识的软件工程年会,探讨知识管理在软件工程领域的最新进展。

进行软件测试领域知识管理的研究实际上是一个知识管理思想在软件测试领域的IT实现问题,也就是开发出一个软件平台来支持软件测试中的知识管理活动。根据Gallupe在2000年对现有知识管理系统平台、理论、案例等相关信息的较大范围的研究,现有知识管理系平台要真正实现有效的知识获取、编码、存储和搜索,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2.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根据参与的软件测试项目工作的实践,认为目前在软件测试过程中存在三大问题。

(1)软件测试知识重用率低。目前,软件测试过程中公共测试知识的积累未能有意识地大规模开展,虽然企业内部有一些用于测试知识和经验积累的数据库,但大多数员工忽视其存在,造成测试知识资源的闲置,导致测试知识和经验的重用率低。现有测试知识的保管模式使得知识的传递不畅,测试知识被动地等人来阅读,而使用者则在知识海洋中苦苦寻觅他所需要的知识,员工无法快速掌握新的测试知识。

(2)软件测试知识流失严重。许多专门经验和技能只是少数人所拥有,没有真正成为企业的公共知识,这不仅使测试知识传递不畅,而且在人员变动时,这些测试知识会随之流失,使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因人员流动而发生波动,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

(3)软件测试知识共享环境差。企业内部尚没有正式的、专用的、有组织的知识共享场所,员工之间缺乏相互沟通与交流的机会,沟通与交流的体制也没有建立起来,软件测试过程中的知识共享氛围也有待于培养形成。

上述问题的存在,造成了软件测试企业的生产效率不高,对市场的整体响应速度慢,应变能力不强。我认为以上问题的出现是源于在当前的软件测试过程中缺乏对知识的科学管理,因此在该领域内实施知识管理就显得很有必要。

二、系统体系结构及工作流程

1.系统体系结构

软件在结构上采用的c/s方式,可支持群组协同工作,其中数据收集和分发的部分使用EJB实现,容器使用JBoss。框架基于插件开发的思想创建,利用多态特性声明可扩展的接口。框架与插件的连接、子类别的实例化过程则利用解释引擎在运行时动态完成,框架即可根据模板进行统一调用,具有良好的封装性和可扩展性。基于测试管理平台的以上特点,软件测试过程知识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2.系统工作流程

系统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本子系统进行初始化,在本系统预定义的基础上,允许用户对软件测试知识分类、知识程度、组织职位定义、项目规模进行自定义。

(2)在交流库中添加文档,用户可以直接编写文档提交交流库,或者在交流库中提出问题,交流库是整个系统的知识文档来源。交流库中筛选出的技术含量较高文档,由知识分析员进行知识分类后,提交知识库。

(3)用户可以自行对知识库中的知识文档进行评估,同时根据知识分析员对文档的评定,以及作者的知识程度、文档的链接程度等加权实现对文档的评定。

(4)知识检索,主要包括知识文档检索和专家检索,通过知识文档元数据可以任意检索知识文档,当用户无法找到需要的知识文档,可以通过专家检索来告诉用户组织中能够解决问题的人。

三、几个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基于本体的软件测试领域知识表示方法

本体(ontology)起源于哲学,是关于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学说。在近一二十年,本体被计算机及建模领域所采用,用于知识表示、知识共享和重用。本体论是对概念化对象的明确表示和描述,是对客观世界存在的现实系统化的描述。从本质上讲,本体是一个或几个领域的概念,以及反映这些概念的关系的集合,关系反映了概念的约束和联系,而关系本身也是概念,关系之间也可能构成新的关系。

2.软件测试领域知识管理模型的提出

在针对软件测试过程的知识管理中,需要实现积极、主动的知识传递,建立起组织级的人员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渠道,根据软件测试活动中的知识需求,及时地实现相关知识的传递,通过有效的知识传播来改善和提高知识的重用效果。由于组织所需要的知识处于动态变化中,因而需要通过一个有效的基础设施,来满足以上功能需求。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了一个面向软件测试过程的知识管理模型。本模型的要素是“测试组织人员”、“测试组织知识资产”、“测试组织交流场所”。基本思想是在软件测试过程中,建立一个交流场所,记录成员提出的问题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以及各种文档。

3.基于本体的知识文档智能检索和排序方法

本体在知识检索子系统中主要扮演知识库的角色,即首先对软件测试领域的概念分类、建立概念之间关系约束的描述,然后以此为基础构建详细的软件测试领域知识库,主要包括软件测试领域的具体概念、概念之间的属性、概念之间的关系及实例等知识。在知识检索时,根据用户请求的关键词来查找相应的概念或属性,并以此为出发点来检索某条本体信息是否与这些概念或属性相关,从而实现支持逻辑推理的智能检索。

四、系统实现

整个系统各个模块的设计及实现,这里不作详细介绍。下面介绍本系统的核心模块――知识地图模块的类设计和实现界面。知识地图模块分为两个部分:专家网络和搭建测试项目团队。普通用户在该模块可以编辑自己的项目经历,在编辑时可以选择项目导入数据,如果项目不存在,则可以自己编辑项目,然后导入项目数据,再编辑自己的项目经历,包括使用的技术、工作时间,项目职位、项目规模等。知识分析员有权限选择其他用户编辑项目经历。在项目经历编辑完成之后,系统会根据用户对某些技术的使用时间来自行定义用户在这些知识点的知识程度,但是用户的知识程度最多达到熟练级别,要想达到精通和专家级,必须由知识分析员来编辑用户的知识程度。

本文在分析目前软件测试领域存在的知识管理问题的基础上,实现了一个面向软件测试过程知识管理系统,对软件测试领域实施知识管理具有一定的意义,对其他领域的知识管理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它是一个面向软件测试过程的知识管理雏形,虽然系统中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缺少对邮件系统和消息系统的支持,以及图形化的统计工具的支持,可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商业化和产业化。

参考文献:

篇(7)

另一方面,伴随着改革进程的持续深入和全球化浪潮对中国经济日益加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踏上了国际化的征途,众多研究显示,企业不断发展,在国外建立据点进行国际化经营,已经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在知识经济扑面而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中国企业如何在急速变化、不确定性和风险增加的环境中开拓创新,获取竞争优势,从而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答案是首先要学习。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尤其是知识管理,国际化经营企业若能成功导入知识管理,必定能为企业带来相当大的利益。在此背景下,探讨中国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与其国际化程度的关系,从而通过提高企业管理知识的能力来提高企业国际化竞争力,已经成为政府、企业界和理论界共同关心的问题。

2研究设计

2.1研究假设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认识到知识管理能力(knowledge management capability)对企业取得知识管理成功的重要性,不同的知识管理能力构成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是存在差异的,企业要想把握知识管理的重点和方向必然要对其进行具体的划分。企业知识整合能力是对企业获取的知识进行分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转化为对企业有用的知识的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基于知识获取的速度(Grant,1996)[2],企业必须能敏锐地识别市场的变化,合理协调和整合内外部的资源,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刘玉明,2007)[3],从而提高国际化经营程度。因此提出假设H1:

假设H1:企业知识整合能力与企业国际化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在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知识整合能力越强,则企业国际化程度越高。

知识的共享、经验技能和失败教训的共享,是企业组织学习的主要内容,通过知识共享可以使个人的能力、知识转化为企业集体的组织能力和知识(Appleyard,1996) [4]。通过在供应链上协调企业内外的知识源(如供应商、制造商和客户等),企业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获得更多的盈利(Kogut and Zander,1992)[5],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要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离不开知识共享能力的提高,因此提出假设H2:

假设H2:企业知识共享能力与企业国际化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在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知识共享能力越强,则企业国际化程度越高。

如果知识是用于产生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则企业为了维持其竞争优势,对知识的保护更是至关重要的任务(Porter Liebskind,1996)[6]。知识保护能力,比如私人占有知识的能力(Conner&Prahalad,1996)[7],为企业提供了竞争优势,它相应的积极影响了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程度。因此提出研究假设H3:

假设H3:企业知识保护能力与企业国际化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在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知识保护能力越强,则企业国际化程度越高。

在知识管理的所有工作中,知识的创新是最难以把握的,因为创新意味着要培育知识而不是简单地知识(Kogut and Zander,1992)[5],知识创新实现了知识在量上的增加和在质上的改善(王广宇,2004)[8],是知识管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企业越来越重视对知识的创新能力,因此提出研究假设H4:

假设H4:企业知识创新能力与企业国际化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在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知识创新能力越强,则企业国际化程度越高。

2.2变量定义及度量

被解释变量为企业国际化程度,即企业的经营要素(产品、资本、人员等)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选取企业国外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比重、国外雇员数占总雇员数的比重、国外投资额占投资总额的比重、企业参与国际经营所跨国家数占全球国家总数的比重及企业拥有国外分支机构的多寡来加以衡量。其中,前三项指标反映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深度,后两项指标反映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广度。

解释变量为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四个维度,包括知识整合、共享、保护和创新能力。知识整合能力的测量从知识的内外部获取、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能力几个方面来衡量;知识共享能力从企业人员间知识分享程度、知识在各领域的流通程度及抵抗知识冗余程度几个方面来衡量;知识保护能力的衡量从企业所采取的知识保护技术、知识保护政策制定以及对员工的知识保护宣传程度几方面进行;知识创新能力从企业是否具备重视知识推陈出新和新知识研发的文化氛围以及各项技术管理规范机制的制定情况来衡量。

变量采用7级李克特(Liken-type )度量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对每个问题的题项从1到7打分,以便于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调查问卷主要采取实地调研和当场发放问卷并当场回收的方式,为确保问卷的科学合理性,发放问卷前进行了预调研。首先在学校范围内向相关教授、博士和MBA 学员进行访谈,提出修改意见;随后借助导师及个人关系深入样本企业对拟填写问卷类型人员进行访谈,根据被调查者意见修改完善问卷内容。

2.3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为确保数据获取的可靠性和实地调研的可行性将样本企业定为湖南长株潭地区涉及进出口业务的制造企业,基于该地区样本分布特点将样本企业结构定为长沙50家,株洲和湘潭各25家。

数据收集以实地调研为主,与相同研究方向的同学组成调研小组,将调查问卷合并后实地走访发放。各地调研都通过企业和政府两条渠道进行:企业方面由导师联系身为样本企业高管的MBA学员或博士填写本企业情况,再由该高管协助联系本地区其它样本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填写问卷;政府方面主要联系各市经委主管人员或市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人员,在其告知各工业园区或经济开发区企业高管后由调研小组实地发放调查问卷。由于实地调研人力、物力和时间等原因的限制,收集到的样本数量与理论要求有一定距离,作者又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发放问卷以便获得数据。网络收集主要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传送给作者在样本企业工作的联系人,并委托他们进一步发送给更多的相关企业,同时还将问卷以电邮方式进行群发,以便进一步扩大数据来源。调查问卷由样本企业总经理办公室(或综合管理办公室)、市场部(或进出口部)、财务部等不同部门中高层管理人员填写,每个企业发放两到三份问卷,共发放300份,最后回收有效问卷为124份。

表1调查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

注: (1)问卷回收率=问卷回收数量/问卷发放数量

(2)有效问卷率=有效问卷数量/回收问卷数量

3实证结果及分析

根据研究假设针对企业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中知识整合能力、共享能力、保护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系,建立如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GJHCD=β0+β1ZSZH+β2ZSGX+β3ZSBH+β4ZSCX+ε…(1-1)

试中:GJHCD代表企业国际化经营程度,ZSZH代表企业知识整合能力,ZSGX代表企业知识共享能力,ZSBH代表知识保护能力,ZSCX代表知识创新能力;β0,β1,…β4为回归系数,表示知识管理能力每变动一个单位引起的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平均变动量;ε为误差项,反映未列入方程式的其他各因素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

表2企业国际化程度对知识管理能力四因子的回归结果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得到的假设检验结果如表2。根据多重共线性检查指标容限度(tolerance)和方差膨胀因子(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简标为VIF)来看,回归方程不存在较强的多重共线性问题。由表得到的回归模型如下:

GJHCD=0.285ZSZH-0.285ZSGX+0.115ZSBH+0.328ZSCX…(1-2)

可以看出,企业知识整合能力(ZSZH)的回归系数为正(B=0.285),且在0.018的水平上显著,因此假设H1成立;企业知识创新能力(ZSCX)的回归系数为正(B=0.328),且在0.007的水平上显著,因此假设H4成立。

企业知识保护能力(ZSBH)的回归系数为正(B=0.115),但在0.326的水平上并不显著,因此假设H3勉强成立,说明湖南长株潭制造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对知识的保护能力有待加强,没有针对知识保护提供相应的政策和技术支持,员工对保护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篇(8)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of Enterprise Collaboration

Competency, Customer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Service 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WANG Xiaojuan1a,2, WAN Yinghong1

(1a.School of Management; b.Experiment Center for Management Teaching &Learning (DemoCenter at State Level for Experiment Teaching),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49;

2.School of Economics,Xizang Minzu University,Xianyang 712082)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review,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relationship hypothesis among the collaboration competency, customer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service products development, meanwhile, it verified the model and assumptions b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on the basis of the empirical background of 211 service enterprises. The research demonstrates that the customer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cess plays an intermediary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erprise collaboration competency and service 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Key words:collaboration competency;customer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cess;service products development;empirical research

?S着知识经济以及服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开发出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产品就成为企业追逐的目标。近年来,协同能力作为资源获取及促进实践创新的能力而引起学者的关注。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产品开发而言,协同能力能够有效促进客户知识资源的获取、共享等管理过程,从而提升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服务产品开发绩效[1]。

目前,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说明了企业协同能力与客户知识管理过程以及服务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作用关系[2,3]。然而,大多数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4],鲜有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对此,本文对研究中的主要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的协同能力、客户知识管理过程及服务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假设及其概念模型;随后,通过对211家调查问卷的数据收集和处理,验证了模型及假设的合理性。研究结论对提升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协同能力、提高其客户知识管理效率,促进企业服务产品开发绩效的管理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1 相关概念及研究假设

1.1 相关概念界定

(1)企业协同能力。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协同能力的研究较多,但对其界定并不统一。由于本文针对的是企业与客户协同创新情境下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研究,因此认同Tsou等的研究,其认为企业协同能力是企业在协同各种资源要素从而促进创新实践的一种能力,由企业对于知识、技术等资源的吸收能力、协调能力和关系能力3个维度构成[3] ,这种能力也是企业获得关键资源的重要推力。

(2)客户知识管理过程。在国内外学者研究基础上[5,6],本研究认为客户知识管理过程是企业为获取新知识、发现新需求、采用新技术、应用新知识等对客户知识的管理,主要包括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对于客户知识资源的获取,其对于客户知识的共享以及对客户知识的应用3个管理过程。

(3)服务产品开发绩效。服务产品开发属于创新活动的重要内容 [7]。在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8],本文通过新服务产品的市场占有量、产品开发速度、产品开发的新颖性、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以及客户的满意度等表示企业的服务产品开发绩效。

1.2 研究假设

1.2.1 企业协同能力与服务产品开发绩效

(1)吸收能力与服务产品开发绩效

吸收能力指的是企业对新的外部信息价值的认识,并能透彻理解它,同时将其运用于商业用途的能力[9]。根据资源依赖理论,客户作为服务的消费者和参与者在产品开发中具有一定的主导作用。然而,在实践活动中,客户提供的是不完整数据和信息等,因此,需要企业通过吸收能力增强对外部信息的深入认识和理解,降低误差并减少服务开发时间,从而提高服务产品开发效率[10]。据此,提出:

H1a:吸收能力对服务产品开发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协调能力与服务产品开发绩效

企业对客户的协调能力是指企业在服务产品开发的具体环节中协调各方资源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11]。在协同进行服务产品开发的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相互关联且复杂的具体任务,而企业与客户双方分担着特定领域的、相互关联的任务并承担相应责任,需要通过具体的分工协调,共同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促使可行方案的产生,有效提升组织创新效率[12]。据此,提出:

H1b:协调能力对服务产品开发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3)关系能力与服务产品开发绩效

关系能力指的是企业与客户为了完成相关开发任务利用各方资源进行沟通协作的能力,也是企业开拓、发展合作伙伴的能力[13]。企业的关系能力可以给企业带来战略性资源,这种资源是企业可获得的、利用的,而且是网络外部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在服务产品开发过程中,良好的关系能力可以促进企业与客户之间无障碍的沟通和合作,实现知识、信息等资源的获取、共享与应用,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3]。据此,提出:

H1c:关系能力对服务产品开发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1.2.2 企业协同能力与客户知识管理过程

(1)吸收能力?c客户知识管理过程

吸收能力指的是企业从环境中获取、识别、整合和利用新信息或知识的能力[9]。实践中,企业具备较高水平的吸收能力就可以更好地获取外部知识以及发现更多的创新机会,扩展企业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同时,服务产品开发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此过程涉及融资、营销、工程、制造等多个职能领域,而企业的吸收能力可以使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客户共享到各个领域的异质性知识,从而促进客户知识的有效应用[14]。据此,本文提出:

H2:企业的吸收能力对客户知识管理过程(客户知识的获取、共享、应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协调能力与客户知识管理过程

协调能力指的是企业或组织协调各方面关系,同其他企业和组织建立知识密集型接口的能力[11]。在企业与客户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协调能力为有效获取客户知识提供了有效的知识密集型接口,为客户异质性资源的获取和共享提供了必要保证。另外,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协作程度越高,越能意识到对项目所承担的责任,从而更能准确地理解任务,从而更有效地促使企业员工将知识应用于自己的工作,以此促进服务产品开发绩效。据此,本文提出:

H3:企业的协调能力对客户知识管理过程(客户知识的获取、共享、应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3)关系能力与客户知识管理过程

企业的关系能力主要指企业对合作伙伴的培养、发展和管理的能力[13]。在企业与客户协同创新过程中,双方会彼此真诚地交流与磋商,从彼此的利益出发实事求是地提供对方需要的知识、技术等信息,即这种互利合作的关系促进了知识的获取以及共享。而且具有良好关系能力的企业对于知识应用的过程、思路以及方法越宽广,越有利于推动新知识在企业中的应用[15]。据此,本文提出:

H4:企业的关系能力对客户知识管理过程(客户知识的获取、共享、应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1.2.3 企业对于客户知识管理过程与服务产品开发绩效

客户在企业创新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性,以及企业对客户知识的获取、共享及应用等活动对服务产品开发具有重要影响[16]。学者Jie B.W.和Bin G.在对客户知识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论证了客户知识的获取、创造以及利用等对服务产品开发的正向影响[17];通过与客户的交流进行知识共享,可以使企业获知客户的兴趣和偏好等信息,这些信息增加了团队成员的知识积累及视野,从而形成新的设计理念,促进了新服务产品开发[5]。另外,企业通过与客户的协同创新过程,将获得及共享的客户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有效地把握市场机会,促进企业持续地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服务和产品[6]。据此,本文提出:

H5:企业对于客户知识的管理过程(客户知识的获取、共享、应用)对服务产品开发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出以客户知识管理过程为中介的企业协同能力对服务产品开发绩效的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的协同能力、客户知识管理过程与服务产品开发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

2 研究设计

2.1 变量及量表设计

(1)自变量:企业协同能力的测量。其中,吸收能力参考Ettlie和Pavlou(2006)、Tsou(2012)等的研究设计了6个题项;协调能力的测量题项参考了Laursen(2011)、Tsou(2012)等的研究设计了5个题项;关系能力的测量题项参考了Dyer和Singh(1998)、张振刚(2012)等的研究设计了5个题项。

(2)中介变量:客户知识管理过程的测量。其中,客户知识获取参考了Ettlie和Pavlou(2006)、许冠南(2008)等的研究设计了4个题项;客户知识共享主要参考McEvily和Marcus(2005)、张红琪(2013)等的研究设计了4个题项;客户知识应用主要参考了王国顺(2012)、Bin G(2013)等的研究设计了4个题项。

(3)因变量:服务产品开发绩效的测量主要参考了Tsai(2001)、魏江等(2008)以及Tsou(2012)等的研究设计了6个题项。

2.2 问卷发放和数据收集

针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本研究共发放336份问卷,回收245份,剔除34份无效问卷,共计21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62.80%。从回收的211份有效问卷来看,样本企业的行业分布以科技服务业和信息与通讯服务业为主,分别为96份和60份;金融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样本量基本相同,分别为27份和28份。从企业服务产品所涉及的8种项目类型来看,技术型服务项目居多,定制化软件/系统集成、技术工程设计和产品研发这三项占的比例较大,分别为19.43%,26.54%,24.64%。从样本项目开发周期看,不同周期的样本均有涵盖,但7~12个月样本占总量较大,占31.28%。

3 数据检验和结果分析

3.1 信度、效度检验

3.1.1 信度检验

在研究中,问卷题项的一致性程度主要采用Cronbachs α进行测量。研究中涉及3个方面共7个变量:吸收能力、协调能力、关系能力、客户知识获取、客户知识共享、客户知识应用、服务产品开发绩效,其信度系数Cronbachs α分别为0.877,0.723,0.729,0.791,0.826,0.847,0.864,从Cronbachs α的数值可知(均大于0.7的标准),说明了问卷的信度较好。

3.1.2 效度检验

(1)内容效度检验。本研究的问卷来自于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学者设计的成熟量表,并根据中国国情以及专家和被访者的意见对问卷进行了修改。因此,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2)建构效度检验。本文主要通过收敛效度和判别效度来检验各变量的构建效度。

在研究中,各个观测变量在其潜变量上的标准化载荷系数均大于0.5的要求(p

3.2 结构方程分析

3.2.1 模型拟合度检验

通过拟合指数检验预设模型的合理性(拟合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模型M2比模型M1拟合效果更好。因此,本文提出的理论模型合理。

3.2.2 假设检验

本文通过路径分析检验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验证所提出的假设合理性。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表3可知:研究中所检验的15条假设中有13条通过检验,其中2条假设因结果不显著(P=0.95,p=0.37)而不能支持原假设。这两条假设路径分别为:H4b:客户知识共享关系能力, H5a:服?詹?品开发绩效客户知识获取,这两个研究假设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361(不显著)和0.128(不显著),因此,没有通过检验。

4 结论与启示

在企业与客户协同创新的情境下,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为调研对象,探讨了企业的协同能力、企业对客户的知识管理过程以及服务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结论及管理启示如下:

篇(9)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96(2015)04-0026-09

一、引言

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国有企业进入深化改革时期,聚集了众多大中型国有企业的东北地区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关注的焦点。自“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地区虽然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辽宁更是如此,相关数据表明,2014年辽宁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企业利润减少,亏损企业面达50%左右。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体制机制矛盾凸显,使得国有企业缺乏活力,同时又受到整个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二是缺乏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管理水平偏低,又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指出东北地区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应该以混合所有制经济为发展目标。在此背景下,国有企业如何在引进非公有资本进行体制改革的同时,甄别、借鉴和移植世界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技术,以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扭亏增盈,成为管理移植领域的一个热点议题。

管理移植是指某一组织在现有管理实践和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引进和吸收外来的管理知识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并将管理创新作为最终目标的一个动态过程。高良谋和胡国栋认为管理移植类似于生物的进化,在这一过程中能够被移植的是具有一定生命力的活性管理知识,因而可以借鉴生物学的演化分析方法来进行管理移植研究。虽然部分学者在这一领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但尚处于探索阶段,同时与其实践活动相比,管理移植的理论研究要滞后很多。此外,在国内为数不多的研究成果中,以理论建构居多,尚未出现针对中外合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管理移植问题进行系统的案例研究。本文基于演化视角,对近年来经营业绩表现突出的鞍钢蒂森克虏伯汽车钢有限公司(简称TAGAL)的管理移植过程进行分析,试图探讨中外合资企业的管理移植机理及其成功经验,结合相关理论分析提炼企业管理移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关键策略,为中国成功移植国外先进管理制度和本土管理创新提供具有效用导向的政策建议。

二、理论背景

(一)管理移植理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经济一体化的日益成熟,遍布全球各地的各种类型组织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对彼此的依存度不断提高,组织之间的资金、技术和知识等其他资源的流动更加频繁,组织所处生态环境更具动态性,任何组织都不可能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独自生存和发展。而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组织的各种类型资源中能够给企业带来财富的最重要的资源。同时知识的可传播性,使得对管理知识在不同企业之间如何流动并顺利实现自身价值的研究,成为管理知识移植(简称管理移植)领域关注的核心问题。

1 管理移植内容及影响因素

管理移植内容具体包括管理技术、管理制度、管理文化和管理哲学四个层次,移植难度随着这几个层次的递进而不断上升。之所以如此,是由于组织间管理知识的移植要复杂很多,受到管理知识来源、管理知识特性和组织学习能力的影响。在管理知识来源方面,从关联度较高的企业进行管理知识的移植更易于成功:在管理知识特性方面,管理知识的隐性化程度和对情境的依赖程度越高就越难移植:而组织学习能力与管理知识的移植则存在着正相关关系。正因为这些影响因素的存在,使得部分管理知识如管理哲学等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并不能向其他组织进行移植。基于此,一些学者对管理移植的可行性持怀疑或否定的态度,并就此展开争论,但实际上在20世纪的管理实践史上,就已经出现过四次管理移植的热潮。

2 管理移植类型

从实践活动来看,管理移植一般包括两种形态:一是跨区域的管理移植,即移植其他国家和区域的管理制度和经验,主要包括对管理知识的学习、消化、应用、整合、创新或放弃,这一类型是学者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是本文所研究的类型。二是跨时间的管理移植,即对历史上成功的管理经验、技术和模式进行移植,表现出遗传、变异、选择和扩散的演化发展规律。高良谋和胡国栋创造性地将两种移植类型相结合,构建管理移植的动态模型,并以这一模型为分析框架,将20世纪管理移植活动梳理成以“鞍钢宪法”为中介的两条移植路径。除此之外,李枫提出还有另外一种管理移植类型的存在,即组织内部的管理移植,以前学者所提出的跨区域或跨时间的管理移植类型更多的关注点集中在不同组织间的管理移植,而在组织内部的不同部门或个体之间则同样有管理移植这一现象的存在。

(二)企业演化理论

企业演化理论又被称作企业进化论理论,对该理论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拉马克的遗传基因理论为基础。但使得这一理论框架逐步完整,并且更加系统化的则是Nelson和Winter于1982年发表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这一专著。企业演化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种类生物体的存在,同时又因为与生物体的不同,而表现出自身的特性和企业演化的多样性,这一理论以企业的演化过程和影响因素的研究为焦点。虽然近年来从动态演化视角认识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与演变规律的企业演化理论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并且得到迅速发展,但与国外的理论研究相比,国内学术界对于企业演化理论的研究仍然非常匮乏。

1 企业演化的影响因素

邓向荣将西方有关企业演化的理论假说分为四类,并且其中的影响因素在这四种理论假说中各不相同,在组织生态理论假说中,两种基本因素分别是组织内部的变异因子和组织外部环境的改变:在资源禀赋理论假说中,企业所拥有的生产资源推动了自身的演化;在组织效率理论假说中,市场竞争压力的存在迫使企业进行演化;在Nelson和Winter所提出的惯例性企业行为理论假说中,主要描述的是惯例这一因素在企业演化中的作用。邢以群和田园则更进一步将国内外有关企业演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类,根据影响程度的不同,将影响因素分为基础因素、行为因素和约束因素,基础因素构成了企业的边界,包括能力、资源和知识;行为因素决定了企业演化的路径,包括惯例、搜寻和创新;约束因素制约企业演化的整个过程,包括技术变迁、市场竞争、市场需求和制度环境。

2 企业演化过程

对于企业演化过程的研究,因为各自理论基础的不同而分为两个流派,并且两派之间的争论不断。基于达尔文理论的研究认为环境的自然选择因素在企业演化过程中占据着决定性地位,企业只能被动应对环境变化,优胜劣汰,在这一理论中,选择机制、遗传机制和变异机制起到了主导性作用,因而企业演化过程表现为“变异一选择一保留”三个阶段;而以拉马克理论为基础的研究则认为企业演化是企业为达到某一目标而不断采取对策对环境进行主动适应的过程。邢以群和田园通过对两类观点进行分析,认为企业演化过程应该是两类理论的综合,既有有限理性一面,又有人为参与决策的一面,同时在各类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表现为四个阶段:环境变化对企业的影响阶段、企业变异阶段、环境选择阶段、保留和传衍阶段。

(三)管理移植与企业演化理论的内在联系

企业中同样存在着类似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选择三种机制。而且基于知识的企业观通常是将企业视为由知识存量与增量所构成的开放式的知识演化系统,由此可以将嵌入这一系统中的管理知识看做在不同的组织之间不断流转、消亡和创新的有机生物体。基于此,高良谋和胡国栋在考察“鞍钢宪法”对20世纪管理移植的影响时,认为管理移植的实质是管理知识跨区域或跨时间流动、变异与选择的演化过程,中西方的管理情境和文化遗传因子则是这一演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如果一种管理知识在管理移植过程中被移植到不同的管理情境中,由于其中所包含的文化遗传因子的不同,企业便需要对其进行调适性变异以适应当地的情境。

(四)研究思路

已有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理论基础,本文认为对管理移植的研究应该将其嵌入于动态演化的过程中。同时由于情境这一理论限制因素的存在,学者在研究过程中需要考虑本土情境与文化遗传因子等因素在移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并将其进一步细化以便在移植过程中考察每个阶段的影响因素。但国内在这方面更偏重于思辨性的理论研究,难以捕捉到企业实践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因而本文将跨区域管理移植的过程――学习、消化、应用、整合和创新与邢以群和田园所提出的管理演化的四个阶段相结合,提出管理移植的感知、搜寻、获取和融合的四阶段模型,并以TAGAL为例,对其管理移植的过程进行深度解读,以期对该理论框架进行修正和拓展。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进行管理理论的构建。采取案例研究方法基于以下原因:一是针对TAGAL管理移植过程的研究侧重于分析在管理实践活动中企业移植了什么,如何对管理知识进行微调以适应企业的需要,并且本文基于演化视角,分析的是一个动态过程。二是目前学术界缺乏基于动态演化视角对管理移植的深入研究,而相对于其他研究方法而言,案例研究有助于对问题进行更为细致的观察,所以特别适用于缺乏深入研究的领域。除此之外,本文关注的是当前现实生活背景下的实际问题,具有时代特征,因而适合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本文之所以具有探索性是因为需要在现有文献没有涉及或深入研究的领域,对管理移植过程进行阶段划分,并且分析出各个阶段的影响因素,适合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而采取单案例研究方法则主要是因为,单案例研究可以获取更为丰富的研究资料以对案例进行更为深入的解析,有助于理解现象背后的机理。

(二)研究样本

本文遵循典型性原则,选取TAGAL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为例进行单案例研究,同时兼顾了研究资料的可获得性。一是TAGAL由鞍钢集团和德国蒂森克虏伯集团合资组建而成,两家集团均属于世界五百强企业。鞍钢集团作为传统的大型国有企业,在中国钢铁集团中,其竞争了位居第三,在20世纪60年代曾创造出闻名于世的“鞍钢宪法”。蒂森克虏伯集团是德国工业巨头,产品范围涉及钢铁、汽车技术、机器制造、工程设计和贸易等领域,其中主要负责钢铁业务的蒂森克虏伯钢铁欧洲股份公司是欧洲第二大碳钢生产商。作为由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和一家全球性集团公司合资组建的企业,TAGAL在最初正式挂牌时便引起不小的轰动,被媒体誉为两大钢铁巨子的强强联合。而在之后十多年的时间里,TAGAL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打造符合自身的管理模式,同时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和管理培训,一直走在汽车钢生产加工领域的最前沿。2014年面对钢铁行业效益增长普遍困难的严峻形势,TAGAL却取得优异的经营效益,净利润大幅递增。二是在研究资料可获得性方面,我们长期关注鞍钢集团在管理移植方面的实践活动,有着丰富的资料积累,对其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有深入的了解。同时我们对TAGAL进行了实地调研,对企业员工进行了深度访谈,除此之外,我们还收集了大量TAGAL在管理、技术和企业文化方面的内部资料及二手资料,并且对这些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保证本文所选用案例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三)资料收集与分析

1 案例资料收集

本文按照案例研究的标准流程:理论回顾一案例研究草案设计一案例数据收集一数据分析。一是在理论回顾阶段,本文通过对与管理移植和动态演化的相关研究进行评述,确定了研究的问题及其探索性的性质。二是在案例研究草案设计阶段,明确了数据收集方法和分析策略,并设计了访谈提纲。三是在案例数据收集阶段,本文所收集的数据包括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采取以一手资料为主、二手资料为辅的策略。一手资料包括实地调研、员工访谈和电子邮件等;二手资料在不涉及泄露公司内部商业机密的条件下,主要包括公司内部资料如内部总结、会议记录和内部档案,以及公司外部资料如公司网站、百度和CNKI的企业报道、研究文献等。具体资料收集情况如表1所示。

2 案例资料分析

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本文采用Yin所提出的三角验证方法,对不同来源的资料信息进行比对,并从中选取有多种来源支持的资料。同时由不同的研究者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以减少个人主观偏见,对于有分歧的结论,由研究团队进行分析讨论,最终达成一致。除此之外,本文遵循SPS案例研究方法的阶段式建模框架,在案例分析框架的指导下构建模型。

四、案例描述

TAGAL是鞍钢集团和德国蒂森克虏伯集团共同兴建的钢板深加工企业,坐落在辽宁大连,于2001年7月成立,注册资金1.32亿美元,投资总额2.80亿美元,合资双方各占50%股份,主要生产高品质的热镀锌钢板。2003年12月4日TAGAL的1号生产线顺利投产,高品质的产品赢得广大客户的一致认可和好评,2008年12月4日2号生产线的正式投入使用使得TAGAL年产能扩大到80万吨。在生产技术方面,TAGAL采用先进的改良森吉米尔法的生产工艺,同时掌握了高端热镀锌板生产的中德合作专有技术。生产线设备按照生产高档次轿车外板的技术要求配置,均由国际知名设备厂商提供,是全球范围内最先进的热镀锌生产线之一,产品质量已经得到国内外销售方的普遍认可。

目前TAGAL的国际高端产品品牌已经形成,生产的高品质热镀锌产品90%以上供应给汽车行业。客户遍布中国并远销美国、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国家,与北京奔驰、大众汽车、华晨宝马、通用汽车、福特汽车、神龙汽车和一汽夏利等诸多国内外知名汽车厂商签署长期供货合同。除此之外,TAGAL的产品也广泛应用在家电行业,其生产的产品可以满足家电行业外用板表面的高品质要求,如冰箱、空调、微波炉和计算机机箱,与海尔、美的和西门子等企业有着长期的合作。2014年TAGAL实现营业收入63.91亿元,净利润大幅度增长,而创造如此规模产值的企业却仅仅拥有三百多名员工,并且多次获得“大连市十佳雇主”称号。

(一)感知阶段

TAGAL在这一阶段的感知行动主要表现为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对两大母公司在组织运营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的感知。蒂森克虏伯集团是拥有上百年历史的企业,员工人数超过15万人,而鞍钢集团建厂至今也已经有八十多年历史,员工人数超过19万人。在人力资源方面两家超大型企业均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如人员臃肿和效率低下等,这导致两家集团公司在面对具体问题时反应速度慢,难以迅速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这一问题在企业成熟阶段的负面效应会更加显著,但如果此时对企业进行组织变革,如对相关人员进行岗位调整或裁减员工,便会引起企业的震荡和社会对企业的负面印象。由于鞍钢集团的国有企业性质,在裁员方面会更为慎重,以至鲜有这类事件的发生,因而鞍钢集团的员工数目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而最近几年,蒂森克虏伯集团则连续在钢铁业务方面裁员,从几百人至上万人不等,这一举动导致每年钢铁工人发起的以抗议失业为目的游行示威不断,乃至德国政府对此提出异议。基于此,如果TAGAL在建立之初不对管理理念进行任何调整和改变,不建立相应的制度和规范应对上述情况的出现,那么由于两家集团和TAGAL之间的天然联系,一些负面效应也极有可能在TAGAL出现。此外,实践和研究证明,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力成本上升是必然过程,而中国经济恰巧处于这样一个阶段,如不采取预防措施,未来的人力成本对TAGAL来说也将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二)搜寻阶段

针对上一阶段的感知结果,TAGAL自成立之初便考虑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TAGAL通过对鞍钢集团和蒂森克虏伯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进行分析,认为在企业内部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立并严格遵守管理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而其中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信息化的核心在于对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的选取。在这一方面,TAGAL的两大母公司鞍钢集团和蒂森克虏伯集团均采用德国SAP公司提供的管理方案即SAP管理系统,并且与SAP公司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SAP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和协同化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有两万多家客户,并且特别针对钢铁行业的特殊性开发了具体的解决方案,所开发的SAP系列软件在全球有数百家钢铁企业用户。自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发展迅速,其所提供的管理解决方案在中国企业中已经有许多成功的实例,并且2004年在大连建立全球支持中心,而其中的SAP-ERP-HCM(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可以为企业提供全面且可靠的人力资源数据,优化从招聘、部署、潜能开发、激励到留住有价值员工的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同时满足今后创新、发展和灵活性的要求。基于SAP公司在业界的地位、在大连建立全球支持中心以及与两家母公司的战略合作,TAGAL认为可以整体引进SAP管理解决方案,在通过应用其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块达到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预期效果的同时,其他的子模块也可以为企业的运营提供支持。

(三)获取阶段

TAGAL在引入SAP管理解决方案之后,为顺利建立基于SAP管理解决方案的管理信息系统,一方面利用SAP公司所提供的服务支持,对内部员工进行相应培训;另一方面则是在进行员工招聘时,从中筛选具备SAP操作经验或对其有所了解的应聘者,以减少入职之后对员工进行培训的成本。而为了保证这一系统的正常运行,TAGAL选择将业务外包,而不是增加IT部门人员。基于惠普公司在终端用户工作环境(EUWS)服务的标准量化、设在大连的数千人呼叫中心、曾为母公司蒂森克虏伯集团提供过IT外包的合作经验,以及惠普在IT外包服务领域的主导地位,TAGAL将包括SAP维护在内的整个公司的IT业务外包给惠普公司,其对惠普公司的选择与搜寻阶段对SAP的选择标准极为相似。2012年基于戴尔公司在提品和服务过程中所提供的最大自由发展空间和灵活性,TAGAL将包括SAP操作系统和ORACLE数据库的迁移服务及技术支持服务和系统维护等IT业务整体外包给戴尔公司。在业务外包的情况下,TAGAL内部的IT部门在负责对外包业务进行监控的同时,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改善业务流程和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研发。

(四)融合阶段

TAGAL在融合阶段是通过将前三个阶段之后移植而来的SAP-ERP-HCM模块与本公司所处情境相结合,具体而言是TAGAL在运用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进行科学的精细化管理的同时,着力打造“乐活人生”的企业文化,结合本土情境和国内员工个体特征采取工作类、活动类和生活类一系列措施,使得企业在追求效率的同时更加人性化。TAGAL在工作类管理措施中主要采取拓展训练、“MO”开放日和英语文化节三种途径。之所以将其归为工作类,是因为这三种措施均与工作的联系较大。拓展训练以加强员工的沟通和合作,提高团队凝聚力为目标;“MO”开放日活动中,每个员工均有机会与公司的副总经理甚至是总经理共进午餐,倾吐自己的经验心得,对工作的体会或是对公司的建议和批评;在英语文化节活动中,员工通过参与富含竞争性和娱乐性的节目,不仅放松了工作压力,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英语水平,而TAGAL之所以推出英语文化节这一活动,是因为TAGAL作为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是以英语作为公司的官方语言。在活动类措施中,TAGAL主要通过消夏活动、“喜闹元宵,猜灯谜”活动、踏青活动和漂流活动等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在生活类措施中,TAGAL通过子女假期体验活动和女性关爱讲座等,为员工营造出一种“家”的感觉,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支持,并增强了归属感。

五、案例分析

本文通过对管理移植过程中感知、搜寻、获取和融合四个阶段的演化过程进行分析,试图从中探析各个阶段的影响因素并明晰其中的机理所在。

(一)感知阶段的移植启动

感知阶段是管理移植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的最终结果将成为企业是否进行管理移植的判断标准,并为后续的移植过程打下坚实的基础。组织所拥有的感知能力决定感知阶段的成果,感知能力是指企业运用包括扫描、寻找和探究在内的多种方法对环境的变化进行感知与察觉的能力,感知的对象包括外部的机会和危机,Phua认为对环境感知的结果将决定企业的后续行动,而不同的企业在相同环境下则会产生不同的感知结果。之所以会产生这一差别,是由于各个组织的组织结构、知识结构和沟通机制不同。TAGAL之所以在感知阶段认为应该建立相应的机制,以预防钢铁行业普遍存在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在本企业出现,一是因为当时中国经济处于迅速发展阶段,人力成本也在不断上升,而到目前为止,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人力资源开支平均占企业营业收入的36%。二是对两家母公司在这一方面所产生问题的负面效应有深刻的认识。作为一个新成立的企业而言,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和有效的沟通机制使得企业对外部环境产生有效的感知,而曾经在两家母公司担任过相关职务的管理人员对这一问题会有更直接的感知,从而形成了企业的知识结构。

(二)搜寻阶段的知识筛选

搜寻阶段主要涉及管理移植的目标企业即管理知识的来源和将要移植的内容,是管理移植过程的一个衔接阶段,搜寻的质量将决定管理移植的质量。这一阶段与标杆学习中寻找标杆企业的过程极为相似,并且在本质上已经涉及到了标杆学习的后两个问题,即“其他人完成这些任务是否比我们完成得更为出色”和“他们的方法能否适用于我们自己的业务,从而改善自己的绩效”。组织在搜寻阶段,将以上一个阶段的感知结果为基础,从组织外部寻找能够改善组织绩效的知识,并从多种信息来源中进行筛选,以最大限度保证组织移植的成功。而这一阶段影响因素则是企业获得信息的途径和筛选能力,途径的多寡决定着企业在进行搜寻时是否有更多备择方案,而筛选能力则决定着企业是否能从多个知识来源中挑选出最符合企业所需要的。

TAGAL之所以会在这一阶段选择采用SAP管理解决方案以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一方面是因为鞍钢集团和蒂森克虏伯集团对SAP管理解决方案的应用为TAGAL提供了许多准确信息,极大降低了获取信息这一过程的工作量与成本;另一方面则是因为SAP公司在业界的地位和在大连建立全球技术支持中心,而这之中更重要的则是SAP系列解决方案在全球范围内的成功应用使得TAGAL在筛选阶段取得成功。

(三)获取阶段的组织学习

获取阶段是管理移植的核心阶段,是企业在前两个阶段对管理移植的内容和移植目标企业选定的基础上,通过若干途径获取管理知识的过程。在这一阶段中,组织学习能力的强弱将决定组织是否能将外部管理知识顺利转移到组织内部。而除了经常提及的组织学习能力之外,组织将要移植的管理知识粘性将决定这一阶段的难度。冯帆和廖飞将知识粘性归纳为认知因素、转移环境和转移动机三类,在认知因素中,知识所具有的特性如显性程度、复杂程度和模糊程度均包含在内。在转移环境中,组织间的关联度以及组织知识对所处组织文化的依赖度会影响知识的转移。在转移动机中,双方的动机以及转移的意愿都会产生影响。

TAGAL获取SAP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的过程之所以会如此顺利,与TAGAL的学习能力和所移植的管理知识粘性有关。在学习能力方面,TAGAL不断向“关注全方位培训的学习型组织”这一目标努力,并在这一过程中建立了高教育程度、经验丰富的年轻化结构的知识型团队,同时企业内部大多数一线人员均在蒂森克虏伯集团或其他欧洲设备企业参加过培训。在管理知识粘性方面,TAGAL将要获取的SAP管理解决方案,具有显性程度极高、复杂程度极高和模糊程度极低的特点,同时对组织文化的依赖度不高,并且双方都有极强的动机来完成这一转移过程,而就SAP管理解决方案较为复杂的特点,TAGAL将此业务先后外包给惠普公司和戴尔公司,使得企业应用这一解决方案的难度极低。

(四)融合阶段的文化创新

融合阶段是管理移植过程的最终阶段,同时也是关键阶段。企业在融合阶段将前三个阶段从组织外部获取的知识与组织所处的情境相结合,实现管理知识的本土化创新。知识融合这一概念由Warren提出,韩立岩和周芳将其定义为不同来源的知识相互作用,形成新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但能够融合数据和信息,而且还可以对方法、经验,甚至人的思想进行融合。目前在国内外管理领域针对知识融合这一概念进行的具体研究非常匮乏,但实际上高良谋和胡国栋所提出的中西方管理移植的动态模型在本质上便是西方管理知识与中国本土知识问的融合,是这一过程中管理知识所包含的文化遗传因子与企业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既决定着这一过程的成败,又决定着是否会出现变异即管理创新。

TAGAL在融合阶段之所以会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所移植的管理知识并不包含文化遗传因子。除此之外,基于SAP的精细化管理可能造成员工的工作压力等,TAGAL基于对本土情境和国内员工个体特征的考虑,采取一系列活动,在减轻员工工作压力的同时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六、结论与展望

(一)理论发现

1 管理移植阶段的划分

通过对TAGAL的案例分析,本研究基于演化视角将管理移植的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阶段、搜寻阶段、获取阶段和融合阶段。这四个阶段如生物有机体的演化过程一般是递进的过程,其中的每个阶段都是不可或缺的。感知阶段是起始阶段,是移植过程的基础;搜寻阶段是衔接阶段,决定着企业进行移植的管理知识的质量;获取阶段是核心阶段,决定着移植的管理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融合阶段是关键阶段,决定着管理移植的成败和是否会出现管理创新。除此之外,本文对各阶段的影响因素做出分析,并探讨每个因素的作用机理,对以后在管理移植方面的研究有极强的借鉴价值和意义。基于各阶段的划分及其影响因素,本文提出管理移植的动态演化四阶段模型,如图1所示。

2 对知识融合研究的拓展

目前国内外学界针对知识融合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加深和管理创新与变革,各种新型的管理知识在不断涌现的同时,相互作用形成新知识,企业如何在这一过程中进行有效干预以达到自身目标,此类研究仍然是尚未打开的“黑箱”。周芳和韩立岩提出多源知识融合作为集成处理和综合利用多源知识的一种有效工具和方法,是知识管理研究领域中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通过对TAGAL在管理移植的过程中,如何在融合阶段将SAP管理解决方案与本土情境相结合以达到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目标进行分析,为知识融合的研究做出补充性贡献。

(二)实践价值

一是企业在进行管理移植的过程中,需要对本企业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所拥有的资源与能力有详细的认知,在此基础上进行管理移植,以达到所移植的知识与企业的需求相匹配,避免因为过于陈旧或过于先进,而不能顺利实现其价值。二是企业在进行管理移植的过程中,应该依据不同阶段选择关注点,不必事事关心,以免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企业以自身所处情境为基础,对外部知识进行引进,必要时可以对其进行调整,以达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目的。

篇(10)

工程中标后,企业应立即组织项目评估部门和项目部的有关人员对项目进行总体评估,测算并确定项目的责任成本、上交费用和目标利润指标。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责任成本的编制依据。包括:①招投标文件;②企业与业主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③施工图预算工程量或现场实际工程量;④施工组织设计;⑤材料市场调查价或业主供应价,经过分析测算的企业内部机械台班单价和工日单价;⑥企业内部适用施工定额、间接费取费率。

2.测算项目责任成本。根据工程量清单和分析确定的工料机单价及工程队间接费取费率,按照预算定额工作内容规定的工程细目分别编制责任成本预算单价,划分工、料、机、间接费费用项目,测算单项工程责任成本;根据施工组织方案、工期、项目部编制定员、项目合同价等情况,测算项目施工调迁费、临时设施费、项目部间接费、项目息工期间职工工资、项目应缴税费和预计发生的其他费用。

3.根据上述资料确定项目责任成本,依据合同价,确定项目上交费用和利润指标。

4.项目部根据可控性原则,对责任成本进行层层分解。

二、保证目标成本实现的关键是过程控制管理

责任成本管理的关键是抓好成本形成过程的控制。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和监督各项成本支出,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使成本支出始终置于受控状态,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一)抓好四项费用的过程控制

1.人工费控制:实行责任成本人工费与成本节超相结合的双控办法,建立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激励机制,增强劳动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实施成本否决,实现责任成本目标,增加职工收入。

2.材料费控制:材料费一般占工程直接费的60%,是项目责任成本控制的关键,必须加强材料的计划、采购、验收、领用、消耗等各环节的管理。①深入了解市场行情,制定最佳采购计划。②对用量大、规格单一的大宗物资实行招标采购,集中供应。③对砂、石等材料实行限价限量采购。④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就地开采,自行组织生产,降低材料成本。⑤实行限额发料、配比领料制度。⑥加强对分包工程材料的管理,严禁只供不管。⑦加强材料核算,定期清查盘点。

3.机械使用费的控制:①严格控制新购设备。②对现有设备勤维护、勤保养,提高设备的出勤率、完好率和利用率。③实行单机单车核算。④对大中修设备进行技术评估监控,控制修理费用开支。⑤定期检查折旧费计提情况,防止不提或少提折旧,造成虚盈实亏。

4.间接费控制: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部,严格定编、定岗、定员,减少管理服务人员费用开支;对办公费、通讯费、差旅费等实行指标控制,无法进行指标控制的费用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

(二)加强分包队和分包工程的管理

分包队是弥补施工企业资源不足,实现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重要补充力量。选好用好分包队,充分发挥其“招之即来,完工即退,灵活机动”的优势,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分包工程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合同规定,严格禁止工程转包和非法分包。使用分包队必须严格坚持“先签合同后施工”的原则,并按合同价的一定比例收取履约保证金。严格按合同约定和工程进度计价,按计价和合同分阶段拨款,严禁超计价拨款。施工企业对分包队伍的管理要和内部队伍一样对待,严禁以包代管,包而不管,预防发生质量事故。

(三)完善计价办法,及时进行验工计价、工程决算和内部审计

项目部应建立健全验工计价管理办法。对分包队计价必须实行技术、质检、计划、物资及项目经理签批制度,防止出现质量不合格、错算、超计价现象。项目部应与分包单位签订单价承包合同,一般不得签订总价合同,并且不得突破上级核定的责任成本单价。建立健全计价台账,以分包队实际完成工程量按期计价。调增责任成本单价必须报上级审批,项目部无权私自调整。不论业主是否计价,项目部必须按月对施工队计价;工程完工后,不论业主是否搞决算,项目部必须立即对施工队进行决算。企业审计部门及时对完工项目进行竣工审计,对业主拖延搞决算的项目,可采取决算前和决算后二次审计办法。工程决算审计后,未经上级批准,项目部不得私自增加施工队计价,否则按超拨款处理。通过此种办法,可加强内部控制,及时扎住成本开支出口,堵塞漏洞,防止开支混乱。

(四)加强科技攻关,向科技要效益

施工企业依靠内部挖潜降耗增效的空间越来越小,只有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吸引科技人才,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通过加强与科研院所联系,共享科技资源,科学制定施工方案,优化施工工艺,合理配置生产要素,降低工程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在过程控制中定期进行考核分析,实施奖罚兑现,是实现目标成本的保障

1.建立责任成本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责任成本管理办法的制定和责任成本的测算、确定、核算、控制、考核和分析工作,为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上一篇: 手术护理体会 下一篇: 工地水电施工流程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