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趋势分析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28 16:55:4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金融趋势分析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金融趋势分析

篇(1)

理财不仅可以让人们追求财务自由,而且还可以保障人们的财务安全。面对现阶段我国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发展迅速,投资产品层出不穷,为了在金融投资理财环境日益纷乱复杂的环境下,帮助我国大众家庭提高金融投资意识,推动我国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发展,有必要对我国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进行趋势分析

一、我国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的必要性

虽然我国在金融投资理财方面起步较晚,近年来,我国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方面发展迅速,金融市场上可供大众家庭挑选的理财产品种类繁多,为了让我国大众家庭解决温饱问题之后,仍然能够选择在自身家庭经济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根据意愿,选择适合的理财产品,保证财务升值。需要对我国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进行必要的分析与研究,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我国大众家庭,由于贪念影响投资的选择,错误的选取风险投入较大的投资理财产品,增加家庭财务资源的风险;不仅如此,对我国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进行必要的分析与研究,还可以提高社会理财能力,在实现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参与人员获得额外收益的同时,也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金融资源的发展,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总而言之,对我国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进行分析与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这些必要性体现在:1.平衡家庭收支情况,增加家庭理财投资收益,提高大众家庭生活质量;2.通过科学投资理财的方法,增加抵抗意外风险,以及危险灾害的能力;3.有助于创造大众家庭人员之间的团结,让大众家庭收入与利润明细清晰,捋顺大众家庭经济关系;4.平衡消费与节约美德之间关系,利用投资理财,实现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平衡物质物欲、理想生活追求以及家庭收入之间的关系;5.社会经济水平提高后,大众家庭可支配的余额资金日益扩增,大众家庭不再愿意将钱死死地放在银行,等待死收益,更倾向于家庭理财,这种投资意愿带来了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社会需求,为了满足这种社会投资理财需求,需要对我国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进行分析与研究。6.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在金融体制方面的改革不断深入,金融竞争日益严峻,金融投资理财需要创新性发展,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了促进我国金融投资理财创新性发展,对我国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的分析研究具有必要性。

二、我国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均收入也得到不断增长。我国大众家庭已经意识到:放在银行储存的钱币会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贬值问题,只有通过金融投资理财等手段,让钱币流通起来,让钱生钱,才能实现利益的扩增。为了促进我国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的发展,需要对我国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笔者在纵观我国现阶段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发展现状后,发现我国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存在这样几点问题:(1)我国部分大众家庭,受传统思想影响,对金融理财投资有误解,不仅不进行理财投资,还散播金融投资理财的负面思想,阻碍影响我国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的发展进度。(2)我国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需求日益扩张,面对我国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热的问题,很多家庭出现了不顾家庭基本经济情况,盲目跟风,胡乱选择金融投资理财产品的问题。(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金融投资理财产品纷繁复杂,令大众家庭选择的时候容易出现跟风,不顾现实经济状况。(4)随着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的发展,人们的选择能力日益提高,对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的要求日益提高,在投资方法投资理念方面也在不断得到提升,已经从生活理财的方式方法,逐渐转变到了投资理财需求方面。(5)由于我国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发展时间不久,对这方面的管理存在不足与弊端,还有待完善。(6)对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的理解认识不深入,选择理财投资的时期认识存在偏差,很多刚毕业走入社会的人员,片面地认为现阶段不需要进行理财投资,赚的钱应该都投入到提高生活质量,提升自己价值方面,理财是成家之后,或者年龄大的时候才去做的事。

三、解决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问题的建议

为了推动我国金融的全面发展,针对上述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认为可以通过这样几个方法进行解决:(1)加大我国社会对大众家庭投资理财的宣传,加强大众家庭闲置资金的合理配置,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2)通过国家银行等正规金融股投资理财企业,进行金融投资理财产品知识的宣传,帮助人们选择适合自身家庭状况的理财产品,增加家庭经济收入的额外收益,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减少人们盲目跟风攀比的投资问题,减少由于选择不恰当金融投资理财产品,而带来的金融投资风险。(3)加强国家对大众家庭金融理财投资的法律宣传,增强投资人员的法律保护知识,减少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风险。综上所述,在思想意识上帮助人们认识到理财投资的好处的基础上,通过提高人们投资风险意识,与法律知识保护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的利益收益,与此同时加强国家对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的管理与研究,帮助大众家庭根据各自经济状态,选择适合自己的金融投资理财产品,切忌在选择过程中,不可不顾自身家庭状况,进行中短期金融投资理财,购买量控制在小幅范围,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家庭负担,还可以便于统计资金,获得可靠稳定的资金收益。

四、我国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趋势分析

面对社会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状,我国经济在持续地、飞快地增长着。为了帮助我国大众家庭可以根据家庭财力状况,将闲散资金投入到金融投资理财当中,帮助我国大众家庭正确认识金融投资理财,帮助我国大众家庭选择合适的理财工具,帮助我国大众家庭通过金融投资理财,推动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纵观我国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发展现状,可以发现:我国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的发展趋势势头良好,这种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发展不仅仅是一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趋势;是利用社会大众家庭闲散资金,帮助社会经济对金融资金进行合理科学配置,进行小资金集中汇拢,统一进行社会经济发展的科学化资金利用创新性体现。这种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发展还是一种降低家庭金融理财投资风险,进行风险转移的投资趋势;选择多种投资理财产品,分散投资,是一种将资金合理分配,有效抵御经济社会市场投资风险,细水长流,多管齐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投资的有效调整。这种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发展还是一种增加资金流动,保证资金收益长期性可持续性;通过购置股票、基金、债券、保险等小型金融投资理财产品,实现收益期效短,资金不闲置的资金使用,同时将长期不用的闲置资金,通过购置增长、稳定型股票的长期持有,节约手续费,也免受市场经济波动,影响投资理财产品的收益。不仅如此,这种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发展更是一种改变传统思想束缚,积累家庭财务资产,改善家庭经济条件,满足家庭物质需求,实现家庭人员人生目标,与时俱进的一种家庭资产管理思想。最后,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可以发现这种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发展也是一种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毕竟我国现在是处于老龄化严重的社会情势,现在的年轻人以为数不多的养老缴纳金,供养人数众多的老龄人群,然而现今社会由于社会压力大,选择一个孩子或者丁克生活方式的家庭越来越多,面对这种下一代养老金缴纳人员溃减的现状,现阶段的人员只能依靠金融投资理财的方法,增加家庭收入,通过购置保险、证券等理财产品的方法,为以后的生活提前准备一个保障,避免退休或者没有经济收入时,可以不受疾病造成经济压力,保障晚年的生活所需。

参考文献:

[1]史晓茹.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居民家庭金融投资风险研究[J].金融财经,2015(09):102-103.

[2]杨金敏.我国大众家庭个人理财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金融经济研究,2014(12):98-99.

[3]尹淑娥.我国大众家庭个人理财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界金融,2015(10):117-118.

篇(2)

互联网金融是指依托或通过一些互联网工具进行资金融通、支付以及其他一些关于金融服务的新兴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是基于稳定的信息技术水平上,广泛被用户所熟知,并且能够不断适应和满足用户新需求的新渠道和新方式。

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影响,而中国国力的强盛使得中国的改革发展受到了世界的瞩目。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中国金融方面的发展态势开始向网络化方向转变。互联网金融在资金需求和供给方面有别于传统的金融机构,利用信息技术,在网络上进行业务的开展,是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一系列的金融业务。然而,由于互联网透明化的特点,容易引发信息泄露等问题,因此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工作也十分的困难。层出不穷的新兴金融模式和相对落后的金融监管力度,使得互联网金融没有明确相关的法律法规支持,容易引发金融风险。

二、中国传统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以证券公司为例

传统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基金、信托等公司机构,随着当今金融的发展,传统金融机构相关业务的网络化成为潮流发展趋势。而互联网金融化在给这些传统金融行业带来冲击甚至可能会阻碍金融业的发展的同时,还有一些有利的影响。本文主要以证券公司为例分析。

我国证券市场目前发展势头良好,截至2013年底,115家证券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592.41亿元,净利润440.21亿元,较2012年分别增长22.99%和33.68%。证券的业务产品不断丰富,融资方式增多,证券公司的资产规模也不断扩大。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发展状态下,证券公司不断创新发展,开始尝试搭建网络平台进行证券业务服务,与互联网金融这种新型模式接轨,创造出更加便捷有效的金融模式,促进金融行业的发展。

三、互联网金融对证券公司的影响

金融的目的在于筹资和自己融通,其主要依靠于完整完善的信用体系得以运行。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以及获取信息渠道的狭隘和获取成本的存在,使得金融行业的最初源于线下进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不断创新发展,该技术与金融业的结合在提升客户投资、融资等一系列金融活动的便利的同时,也大幅度降低了获取市场信息的成本,拓宽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使得市场上不断出现各种新型金融业态和产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深入探索,在推动证券公司经营方式、价值实现等方面的转变和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风险。

1.有利影响

(1)转变证券公司的运营模式

互联网金融就是强调的建立网络服务平台进行一系列的金融活动,由传统的线下活动向线上转变。互联网与证券业的相互影响融合,改变了证券公司传统的人工运作,由单一的线下宣传销售拓展到互联网中,拓宽了营销渠道,扩大服务范围。同时证券行业的网上开户和网络销售,使得券商在线下地域上的优势减弱,这样也同时削减了券商销售的地域限制,扩大了券商的营销空间。按此趋势,未来在网络将成为主要运营平台。同时这种运营模式的转变使得证券公司减少人力的成本,减低公司的运营成本,从而达到资本的优化配置,获得利润的最大化。

(2)调整产业内的交易结构

证券公司的业务一般分为四个板块:经纪业务板块、投资银行板块、资产管理板块和自营收入板块。由图易知,经纪业务板块占大比分比例,因此证券公司主要业务大部分集中在经纪业务上。然而,互联网金融与证券业的结合也大部分集中于对经济业务板块的调整,然而这也间接影响到其他业务板块的比例,这就调整了证券业务的结构。互联网虚拟的特点,使得证券业的价值实现飞速发展,从而引发交易主体和结构的改变。证券公司业务的网络化,使得证券业务交易平台改变,也同时改变了交易主体。客户范围的扩大,使得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和丰富性增大,这就使得证券公司的各项业务开始向客户的需求转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进行业务的运行及扩展。同时证券公司的线上交易就是需要建立一个完善健全的服务平台来满足客户的多种需求,这就要求证券公司改变行业内的组织交易结构,构建新的结构体系。

(3)弱化证券公司金融中介的功能

金融中介的存在有两个原因:一是,金融中介具有较强的技术水平和规模经济,通过中介沟通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资金融通或者其他一些金融活动的交易成本;二是,金融中介有较全面的数据信息,能够给交易者双方提供较为全面的市场信息,帮助双方做出详细准确的判断,以缓解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导致的交易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融合使得原先线下交易的信息不对称的数量大幅度降低,减少中间成本,使得信息刚开透明度更高,证券交易也更加自由平等。这样,金融中介存在的两个原因都可以用互联网金融与证券业的结合来解决,自然就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证券公司金融中介的功能。

2.不利影响

证券公司开展互联网业务,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比如一些证券APP软件终端,有很多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互联网的虚拟性会导致网络资金交易的安全风险的发生,券商对于互联网技术人士的不完全也使得证券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资金安全问题和技术的完善健全都是当下证券网络化面临的难题与挑战。

同时,互联网金融虽然快速发展,但其目前并没有太多正规的法律法规进行监督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导致一些不法分子趁虚而入,阻碍证券公司的发展。同时网络虚拟且丰富多样,证券产品的不断更新创造,如何进行有效的监管也是证券业即将面临的又一个挑战。

四、证券公司互联网金融化的趋势分析

1.传统业务的互联网金融化

近年来,各大证券公司都陆续将各自的传统业务放在互联网平台上运作,减少成本、节余资本,快捷高效的优点,使得这些业务逐渐向第三方网络平台转型,为客户提供了更为方便的证券业务服务。改变传统的业务服务方式,减少人力物力的耗损,实现更加快速的资金融通,加速资金资本的流动。

2.互联网证券的创新业务

互联网金融与证券的融合并不单单指传统证券业务的互联网化,还有一些基于互联网而不断创新创造的新的证券业务。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特点,开发新的证券业务也是证券公司互联网金融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网上自助开户、网络证券融资、网络理财管理等都可能成为互联网证券的创新业务。

五、证券公司互联网金融化的风险分析

1.风险扩散速度快

证券业的互联网金融化就是在网络上进行证券交易,高效快速的网络交易,使得证券业务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办理和解决,也为简单快速的证券业务服务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持。然而这样的高速网络数据信息处理同样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一旦发生风险,将会很快扩散。

2.风险监管难度大

与传统的证券机构和业务不同,证券业互联网金融化的业务全部依靠网络交易和电子支付。由于互联网的虚拟多样性,使得互联网金融化的证券业也会不断创新产生新的证券业务,这也就导致了风险的多样化。方式的不可预料和丰富性,使得证券公司开展互联网金融政策时所产生的问题也是不可防范和解决的。这也就使得整个证券业互联网化很难得到有力的监管和防范,一旦在证券网络业务中的某一环节发生问题,都会可能产生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

3.风险传染概率高

互联网金融化的证券公司的每个业务都不是完全独立存在的,他们是相互独立又存在某些联系的。因此业务之间的相关性,使得互联网化的证券业务有一个业务发生风险问题,可以迅速相互传染到其他的业务上来,风险传染的概率很高,这就要求业务之间建立起有更强防备能力的防火墙。

六、证券公司互联网金融化的建议与结论

1.正确认识互联网金融对证券业带来的影响

在证券公司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开展互联网金融政策是时展的一种新形势。证券公司业务与互联网金融相结合,一方面改变了证券业内部的交易结构和交易方式,另一方面也给证券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信息技术支持。从经营理念和实践上来看,从传统的实体店面经营向虚拟网络站点经营,是由有形到无形的转变;从销售方式来看,从员工面对面的销售向网络销售的转变,利用互联网信息的优势,了解更多消费者的需求,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开发出更多满足客户需要的证券产品,从而实现券商与客户的双赢;从经营策略上,由原先的相互恶性竞争到合作互惠,利用互联网资源丰富、信息共享的特点,使得证券公司不断完善自身,建立起健全完整的经营体系,在与其他公司合作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使公司全面发展。

2.加强自身优势,不断创新

面对证券公司互联网金融化带来的种种难题,要求证券公司加强自身优势,弥补劣势,不断发展创新。可以利用互联网快速便捷的特点,将智能手机、计算机等电子科技产品与证券业务相结合,开发出新型的网络终端软件,使客户能够通过已有的电子产品“足不出户”就能进行证券业务的办理。加强自身优势、不断创新,需要利用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开发出更多更适合的证券产品,并普遍为客户所接受,满足消费者需要多样性,建立新的证券经营模式,实现业务创新。

3.完善健全证券网络业务服务系统

篇(3)

(一)金融监管的法律体系不健全

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不但要求有配套的金融监管法律规范,还要求具备与金融监管相适应的经济法规,如公司法、破产法、合同法、消费者保护法、私有财产法,不但要有法律保证,还要有综合的完善的会计准则。目前,我国公司法、消费者保护法都已颁布,但破产法、私有财产法还远不完善;现行的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比也有差距。大量的应收利息计入损益就是典型的案例之一。

(二)银行监管法律缺乏可操作性

虽然《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担保法》和《金融机构管理规定》均已颁布,但至今针对银行的金融监管的组织体系、监管的内容、监管的具体手段、以及处理办法等仍无明确的法规可供遵循。

(三)缺少标准化、系统化的指标体系和准则

目前,我国有关金融监管的指标体系极不健全,如基层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如何考核,历史形成的不良资产如何处理等等都无明确的指标和法律可供参照。其次,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尚未建立效率型的监管体制。金融监管的首要任务当然是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但监管本身不能够绝对保证银行倒闭的零风险。实际上,在市场经济中,倒闭是资源(如资本和管理人员)配置机制的必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体系在最大限度加强防范风险的同时,也在利用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金融效率,每年几百上千家的银行建立和倒闭,不是由于监管松懈导致,而是效率型监管思维的具体表现。但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仍只强调防范风险,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也显得十分僵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垄断可能带来的风险,却也极大地降低了金融效率。

(四)无法进行开放式的并表监管

《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在第23条和24条、25条原则中,特别强调了母国和东道国对其监管对象实施并表监管的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海外分支机构大量增加,与此同时,外资金融在国内的独资、合资机构中得到迅速增长。金融全球化也表现为金融风险的国际化,母国和东道国对监管对象的全方位监管是国际银行业金融监管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目前,由于依据的法规不同、会计准则不同,我国人民币业务和外币业务、国内业务和海外业务,难以在并表的基础上对海外中资机构进行监管。

二、建立综合型金融监管模式

(一)完善我国宏观审慎金融监管框架

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明确自己的监管职能,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对维护金融的稳定和高效运行有着重要意义。以中央银行的职能作为出发点,应赋予中央银行对金融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部门的监管权,通过制度的改革进一步确立央行在审慎监管中的地位。与此同时,加快建立前期预警系统,加强事前监管能力,进一步明确金融稳定指标,对不良的金融行为和资金做好提前预防措施,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采取必要的实况测试,防止类似雷曼公司的破产重演。

(二)理顺金融监管体系,不留监管真空

将目前分业监管模式作为出发点,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跨市场、跨行业的金融业务,同时在制度上明确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消除在监管过程中出现的因权责不明所形成的盲区和真空。

(三)完善中央银行以及其他监管机构的信息协调机制

金融机构往往有着复杂而广泛分布的组织机构,因此监管机构以及中央银行之间及时的信息交流与加强监管合作,对形成高效有序的监管十分重要,中央银行及时公布重大宏观层面的金融信息,同时监管机构及时向中央银行汇报重大的微观监管信息,以此减少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监管的效率,这样有利于监管部门及时了解监管对象的详细情况,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同时也有利于中央银行制定较为完善的货币政策。

(四)建立与完善金融监管的法律体系

以法律作为抢救和制裁的工具可以作为维护金融体系安全的最后防线。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企业、金融机构管理的基本依据是现存的金融监管法律,金融监管法律的进一步完善能够对金融机构进行精确高效的监管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在当前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浪潮下,通过营造良好的金融监管法律环境基础,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对金融监管的法制化建设尤为重要。坚实完善的金融监管法律保障,对实现提高金融体系的高效稳定的运行,构建并最终达到综合监管模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增强国际间金融监管机构的交流合作

篇(4)

1 互联网金融的SWOT分析

1.1 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1.1.1 互联网技术优势

互联网能够提供规模巨大、涉及广泛、及时有效的信息资源,大幅降低了信息的不对称程度,有效改进了人们共享信息资源的方式和效率。

1.1.2 先进的企业文化

互联网企业对互联网精神理解最为深刻,在不进则退的互联网行业生存竞争中,其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的速度往往快的惊人,而且更能发挥出互联网模式的最大价值,占据市场主动。

1.1.3 个性化的用户体验

互联网金融模式真正的生命力在于提升用户的服务体验,并尽可能的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使之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平台资源,让每位用户都成为互联网平台的服务中心,使产品的设计真正以客户为导向。

1.1.4 高效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互联网金融这一平台让用户的金融行为变得更有逻辑和更容易辨别,从而提高了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

(1)提供了全新的信息获取方式。

(2)提供了全新的信息处理方式。

1.1.5 平台经济的垄断优势

互联网经济平台具有天然垄断性,他是推广互联网支付体系的前提条件,是获取用户关键数据的可持续源泉,并且具有规模门槛的特性,从而形成“赢者通吃”的游戏规则。

1.2 互联网金融的劣势

1.2.1 互联网金融并未改变金融的本质和功能

余额宝、P2P等业务,实质上只是传统金融在监管之外的另一种生存形态,互联网只是金融的代步工具,金融的本质没有改变。他并不能彻底颠覆现有金融体系,同时还继承了传统金融原有的各种缺陷。

1.2.2 受技术影响较大

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技术选择风险直接威胁着其金融产品的生存,落后的技术必然会导致信息传输和处理速度的相对降低,从而造成其产品与时代相脱节,用户迅速流失直至产品彻底失败。

1.2.3 互联网安全问题

互联网金融企业大量业务置于开放式的公用通信网络系统中,这就导致其很容易遭受病毒感染以及黑客的攻击,其主要问题有:①互联网基础协议存在缺陷;②数据加密技术不完善;③计算机病毒、木马与黑客的泛滥;④用户不严谨的使用习惯。

1.3 互联网金融的机遇

1.3.1 政策支持

2014年3月5日,互联网金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说明互联网金融已进入决策层视野,体现了政府开放心态、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执政理念和坚定推进金融改革的决心以及鼓励创新发展的总原则,也标志着互联网金融将正式进入中国经济金融发展序列。

1.3.2 互联网消费习惯已经形成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互联网行业进入了相对成熟的阶段。网上商城产品的丰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普及和物流的方便快捷都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网购的意愿,网上支付和网购消费者数量快速增加。

1.3.3 监管盲点

当前很多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创新是利用了当前监管上的盲点,秉承着“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跨越了传统金融不可触碰的各种壁垒,降低了运行成本,开拓了新型市场,获得了监管套利的机会。

1.3.4 互联网金融面临的威胁

(1)过度竞争。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及对利润增长和市场饱和的压力越来越强,可能会造成对风险控制和内部审核的放松,从而使企业逐步抬高经营杠杆,导致产品和服务质量逐渐劣化,提高了企业经营风险,对行业整体造成危害。

(2)社会诚信体系不完善。国内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还未真正建立、信用评级发展历程短、信用评级指标体系不完备、相关优惠政策和有关公共服务跟不上,造成了互联网金融的生态秩序不佳。

(3)法律风险。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立法还相对模糊,可能导致互联网金融业务交易双方的权 利、义务不明确,增加相关交易行为和结果的不确定性,制约了其良性健康发展。

(4)传统金融机构的比较优势。高度的金融专业优势: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具有高 度的专 业性,在资金 供给、资产管理、风险 把控和服务专 业化等方面目前仍 拥有难以被超越的优 势、能力和认知度。

线下资源的垄断优势:银行的营业厅、ATM机和POS机遍布各个角落,而移动支付还处于探索和推广阶段,在线下的使用范围和易用性上均存在明显劣势。

资本和客户资源优势:传统金融机构具备雄厚的资本实力、丰富的经营渠道和海量的客户资源。互联网金融在体量上仍难望其项背。

2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其在各种条件下可能的发展对策如下:

2.1 SO对策

利用自身优势和外部机会加速创新发展,尽可能挤压传统金融业、扩大市场并争取政策和法规的支持,获得合法地位。

2.2 WO对策

改善风险控制机制,树立良好信誉形象,充分利用政策和监管优势稳步发展。

2.3 ST对策

强化自身特点,提高竞争力,稳固市场规模优势;与传统金融业相关标准接轨,规避风险提高社会认知度,或直接与其开展合作。

2.4 WO对策

改善风险控制机制,树立良好信誉形象,充分利用政策和监管优势稳步发展。

篇(5)

我国证券行业的总资产、股票基金交易量和主营业务的集中度都有所提高,属于准集中式产业。市场容量、企业规模和国家政策都是影响市场集中度的主要原因,但对于证券行业来说,市场容量不是主要因素,而我国证券公司因规模造成的集中度还有很大的提高潜能。互联网金融发展至今,形成了以支付宝、理财通、阿里小贷、余额宝为首的一些列金融服务方式,其中,理财通是与证券等金融机构最密切的形式。但是我国证券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差异化程度较低,常见的有股票、债权、基金等,价格和服务质量也没有明显分界线,限制了券商的差别化。在证券公司营业模式转型的关键时期,让投资者享受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是券商成功的重要原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成为了证券行业最大的竞争者,虚拟空间给商家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价值创造空间和速度,第三方支付、云计算等大大方便了金融产品的交易方式,互联网聚集了大量客户资源和资金往来,阿里巴巴、腾讯等客户拥有量不下几亿,支付宝交易量更是数量级。数据信息是证券公司的网络平台发展的基础,券商也需要如此大量的客户信息和数据,形成自己的资金吸聚能力,实现靶向营销,但是这是目前的券商无法企及的。

除此之外,政策与市场等外部环境因素也不可忽视。证监会对证券行业放宽政策,我国2012年的证券营业部数量已经达到5000多家,实现了网络化管理。证券、银行、保险等金融混业的形式愈加明显,具有综合性功能的金融机构越来越受市场的欢迎。证券公司在混业背景先率先进行网络金融建设将取得先机。P2P、众筹融资等各种创新业务的涌现改变了证券行业的格局,引领了资本市场融资领域的革命性创新。

二、互联网金融对证券行业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证券公司的交易主体和交易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一方面,传统的交易方式引发了交易各方所得信息的不对称性,但是互联网的透明性和公开性最大限度的减少了这种信息不对称,其虚拟性也减少了不必要的中间成本,消费者能够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实现自由平等的金融服务,不仅体现了金融服务的民主化,还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有效性。网上开户和网上证券产品销售,有助于券商拓宽营销渠道,同时佣金率得到了进一步下降,证券与互联网的加速融合使新产品经纪和资管业务的地位逐步提升,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为资金需求双方提供了一个发现市场的机会,将成为券商发展业务和销售产品的主要平台。交易双方通过互联网了解对方的信息,借贷双方能够自主信息和选择项目,除去了一切繁杂的手续。因此,资金中介将逐渐被淘汰,第三种金融运行机制应运而生,包括P2P、众筹融资等方式,引领了资本市场融资领域的革命性创新,互联网金融化将是一个有别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新方式,提供咨询、评估、协议管理和回款管理等服务。互联网销售门槛较低,大大降低了券商业务成本,引发了佣金价格战。如今非现场开户现在还是初始阶段,一旦全面放行,成本减少的幅度将会更大。证券行业在互联网金融中稳定发展后,将会催生出新的商务业态,使未来的竞争更加复杂。目前已经稳步发展的网络企业正在将互联网信息数据渗透到证券行业中,这些网络企业已经具有广泛的客户资源基础,冲击了证券行业的中介服务模式。

三、证券行业互联网金融化趋势分析

1.传统业务互联网化。近几年,政府陆续放开非现场开户的限制,各大券商纷纷将传统证券业务的运营转移到互联网上,包括招商证券、中信建投、华泰证券在内的大型证券公司都利用了互联网低成本、方便、快捷的优势,开启了第三方移动端应用程序,为客户提供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

2.基于互联网的创新业务。现阶段的互联网是依托于社交网络、移动支付、大数据、云计算的互联网,其复杂性也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出现了不少基于互联网的创新业务,例如方正证券泉友会就在淘宝天猫设立了首家证券网上商城,随后齐鲁证券、华泰证券等也加入了网上业务的大军,销售资讯及金融产品,专注于用户的投资行为,实现了证券行业与互联网的自动化、专业化的全面联接,但这些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网络证券,但仍在继续探索,由此可见,网络证券是证券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

四、证券行业互联网金融化转型分析

1.证券行业互联网金融化转型要求分析。从可行性上讲,近几年来我国网民数量不断攀升,从2005年至2015年十年内互联网普及率增长了58%,其中股民数量不在少数,传统的营业部柜台逐渐退出市场。除了计算机,手机移动客户端也使得炒股更加简单方便,齐鲁证券推出的“融易理财”、光大证券推出的移动支付等都取得了很好的反响,截至今年的网上委托交易量已经突破35万亿元。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来说,自从2012年互联网金融横空出世,固守传统经验模式的证券公司只有死路一条,例如,众成证券因缺乏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从2008年起持续亏损。细化市场、推出更多符合时展的产品和服务是证券公司应该充分予以准备的工作。从提升客户体验上讲,网上消费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民众生活的一部分,而金融消费与网上实物消费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然而,受多方面条件所限,目前客户办理各种手续任然需要到营业部现场,填写复杂的表格、签订不知所云的合同等,降低了客户的消费体验。

2.证券行业互联网金融化转型战略分析。从成本上来看,传统的营业部每年租赁商户和雇佣职员等的固定成本在950万元左右,在证券行业低迷时期,这些成本形成了券商很大的负担,也是持续亏损的原因之一。另外,很多证券公司在发展上遇到了瓶颈,需要通过细分金融产品来突破。对开户和交易对象的市场细分就要对证券公司的业务进行细分,走差异化道路,形成多功能、多款式的证券金融产品和服务。正确定位自身差异化产品后,将产品进行主次分类,主攻某个特定的客户群和某类特定的服务,其他客户群和产品作为辅助,提高公司效率。

五、证券行业开展互联网金融政策建议

1.提升客户体验感。第一,建立自助式的开户、交易功能,利用网络、移动客户端上传相关个人信息和证件信息。第二,计算机和智能手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广大的网民都是券商的潜在客户,适时的在互联网金融平台中嵌入其他服务功能,通过与其他软件品牌建立合作关系,增加客户群,实现共赢。第三,现如今的资金流动大部分都是通过网上支付,所以券商也应该打造大众化的支付功能,形成与金融机构类似的存管模式。

2.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效率。网络证券管理平台集证券交易、管理、理财为一体,统一及对客户消费行为深度分析,降低了营业部的成本。同时,经纪业务是证券公司的主要业务,网络金融模式能够再造业务流程,使经纪业务与其他业务实现协同作用,实现“1+1>2”的效果,也能够有效降低整体成本。最后,网络证券管理平台能够同时展示多种核心业务,并将各核心业务的收益余额进行整合,对于客户来说,能够同时开通股票和证券账户,因此,各核心业务之间能够互相促进从而降低成本。

篇(6)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2-0091-04

一、中巴贸易发展及贸易地位的变化

(一)中巴贸易发展概述

中巴两国于1974年8月建交,至今已有35年的历史。35年中双边经贸关系不断加深。由于双方的贸易互补性很强,贸易额从1974年的1 742万美元增长为2008年的484.97亿美元,年均增长25.5%。进入新千年,双边贸易进入稳定增长阶段,2008年双边的贸易额较2000年增长了16倍,2004―2008年贸易额翻了两番(见图1、2)。

在贸易收支方面,中国则始终处于贸易逆差的位置,甚至有时中国向巴西的出口总额不及两国的贸易逆差。数字显示,2000年以后,中国的逆差率基本在-0.5以下,并在2003年达到最高,即-1.74,虽然之后几年逐渐缩小,但总额依旧很大(见下页表1)。

(二)中巴双边贸易地位变化情况

自1974年建交,1993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及双方高层密集互访,中国、巴西这两个全球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开创了“政热经热”的良好局面。在金融危机中,中巴间的贸易额出现了反复,但良好的双边贸易自动修复机制及完美的贸易互补性促使双方的贸易地位不降反升,位于地球两端的两个大国贸易关系更为紧密。

1.中巴双边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巴双边经贸关系不断发展,双边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不断巩固并有所提高,但至今巴西一直未能成为中国前十位的贸易伙伴国。

2003年,巴西成为仅次于加拿大的第十一位贸易伙伴国。在2004年由于中印关系的改善,双边贸易迅速升温,中印贸易超出中巴贸易。2005年,由于中国对能源,尤其是石油资源的需求增加,中国从沙特进口的原油量大幅提高,中国同沙特的总贸易量也在同年超出中巴贸易额。之后的三年,随着中国对巴西进口的铁矿砂等资源量的快速增加,中巴贸易又在2008年成为继俄罗斯和印度之后的第十一大贸易伙伴国。而中国对巴西的资源品巨大需求导致巴西从2003年开始基本位于中国进口来源地的前十位,且各年在前十位中所占的比重均有所增长。

2.中巴双边贸易在巴西对位贸易中的地位

中巴双边贸易的持续增长也促使中国在巴西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近几年,中国一直是巴西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和出口市场。

2004年,中国成为其第四大贸易伙伴国,此后基本每两年跃升一位。2008年以364亿美元成为在巴西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其中,从中国的进口额也位列第二位,向中国的出口额位于第三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巴西同各国贸易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受铁矿砂、石油以及飞机出口的推动,中巴贸易在危机中逆流而上,在2009年3月份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巴西最大的出口目标市场。4月份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国。1-8月份中巴双边贸易继续稳定发展,中国成为巴西最大的出口目标市场以及第二大进口来源市场。

(三)金融危机以来双边贸易关系的新变化

自金融危机爆发,中国同巴西的贸易额便开始下滑②。2008年10月份以前,双边贸易额同比增幅一直维持在86%以上 ,其中,5月份增长最为迅速,同比增幅高达110.7%,环比增幅为35.2%。受金融危机影响,从10月份开始同比增幅及环比增幅开始大幅度下滑。10月份的同比增幅由上个月的94.0%下降为57.5%,11月份继续下滑,出现近几年的首次负值。而环比增幅则由9月份进入下降通道,并在之后数月连续大幅下降,12月份下降幅度高达31.0%。至同年11月份同比增幅开始出现负增长,并一直维持在负值状态。而环比增幅在连续下降4个月并在2009年1月份出现最大一次降幅后连续几个月快速攀升,即双边贸易关系从2009年伊始开始逐渐升温,贸易额增加。但是截至9月份双边贸易额还没有恢复到危机爆发前的水平(见图3、4)。

而从贸易收支的角度来看,危机暴发至今,除2009年12月外,中巴双边的贸易的差额延续着过去一贯的趋势,即中国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的位置。中国的逆差率在2009年的4月份出现了最高,为-2.0,此后,中国的逆差率逐渐减少(见图5)。

相对于中国整体对外贸易变化而言,中巴双边贸易额在金融危机中所受的影响相对较小,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中国整体对外贸易呈现负增长,增长率为-13.9%,而中巴双边贸易虽然也呈现负增长,增长率为-7.3%,幅度明显低于中国整体对外贸易的增幅。另外,中巴双边贸易相对于巴西同其他国家贸易下降额度而言,幅度并不算太大。而且由于2009年来双边贸易的快速恢复,在今年3月份,中巴贸易额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巴西最大的出口目的国。根据巴西发展工业外贸部统计,2009年前四个月中巴贸易额达32亿美元,也超过总额为28亿美元的美巴贸易①。

二、中巴双边贸易商品结构变化

中国从巴西进口的产品品类共1 400多种,这些产品多为资源性产品及未进行深加工的产品,主要有铁矿石、大豆、石油和食用植物油。以2004-2007年数据进行分析,这四年中国从巴西总的进口量分别为86.7亿美元、99.9亿美元、129.2亿美元和183.3亿美元。铁矿砂的进口量最大,4年的进口量分别是28.7、38.8、55.3和94.5亿美元,其增速明显高于从巴西进口总量的增速,其所占各年的比率也因此逐年提高。其中,中国去年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进口的铁矿石占其总产的17.4%,这个比例还在持续增长②。其他各类资源品的进口量也基本逐年提高,但比率有所波动。除资源品外的其他各类产品不仅进口量很少,而且各年波动幅度很大,偶然性很强,但大多涉及未进行深加工的产品。总体而言,资源品进口比率呈现逐年稳定提高的趋势,其他类产品进口量很少,而且波动性很大。

与巴西向中国出口的产品不同,在2009年前4个月,中国向巴西出口的产品4 000多种中基础产品仅占2.3%,其余的97.7%都是工业品。而且相对于巴西向中国出口集中于一两种产品而言,中国向巴西出口的各类产品出口额相对比较平均。以2007年为例,纺织品的出口量最大,出口额仅为8.64亿美元,其他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的产品包括服装、鞋类、钢材、塑料、焦炭和计算机。根据2007年中国商务年鉴统计的数据,中国向巴西出口的各类产品中仅粮谷、水产品、茶叶等9种产品的出口额未超过1千万美元,其他23种产品出口额均超过千万美元。位列前十的出口产品总出口额也仅为28.8亿美元,占2007年总出口额的25.3%。各类产品的出口增长率较为稳定,位列前十的出口产品有超过一半的产品在2004-2007年中增长率超过50%。

从中巴双边贸易产品的结构及其变化来看,双边的贸易互补性很强。中国从巴西进口资源品的增长有助于分散战略性能源与资源进口的风险,而中国向巴西出口产品多为中国有较大优势的工业制成品。

三、中巴贸易发展趋势分析

巴西作为拉美最大的国家,以及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发展中的市场,其巨大的消费需求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对中国而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中巴同作为发展中大国,在经贸领域存在着相同的发展诉求。而中国正在实施的“市场多元化”战略也预示着中巴双边贸易在世界经济从国际金融危机中复苏后将会有更快的增长。

(一)传统贸易的带动作用依旧强劲并会发挥更大作用

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一个国家生产和出口的是密集使用本国丰富的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土地等)生产的产品。中巴传统贸易产品包括巴方出口的矿产等资源性产品和中国向巴方出口的机电类及纺织服装类产品在今后数年将依旧是双边贸易的主体。巴西向中国出口中多为资源性产品,但是从比例来看,也仅占中国总进口资源品中较小的一部分。近年中国经济的加速发展,对资源需求明显加大,资源成为制约中国发展的瓶颈。由于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资源的利用效率将不会有很大的提高,中国资源的外向型需求将越来越大。巴西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铀、铝矾土、锰、石油、天然气、煤等。其中已探明的铁矿砂储量为650亿吨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铀矿、铝矾土和锰矿储量均居世界第三位。对于保证我国未来的资源供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这将成为中巴今后一段时间内双方贸易的基础,由此带动整体的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二)双边投资带动双边贸易发展

目前,中巴双边投资额相对较少,中国对巴西的投资目前仅涉及资源类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08年底,中国在巴西非金融类的直接投资累计2.17亿美元,仅占中国对拉美全部直接投资的0.7%①。巴西对中国的投资也较少,除2002年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合资建立的ERJ145系列涡扇支线飞机总装生产线外,近几年鲜有新的大型投资,由于双方文化的差异巴方在中国的中小型投资总体不大,截至2008年底,巴西在华投资额为2.7亿美元②,仅占其对外投资总额的1.3%,占中国利用外资的0.3%。这与中巴双边贸易发展程度相比,中巴双边投资额明显较少,双边投资发展水平低,但反过来说明将有很多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巴西作为拉美国家的领头羊,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的重要成员,1 180万平方公里,约占南美洲总面积的67%;人口总数约为2.46亿,约占南美洲人口总数的65%。通过签订的一系列产品通过巴西可以进入拉美的其他国家,从而绕开很多贸易壁垒,尤其是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拉美各国加大对中国产品的贸易限制。同时面对金融危机,欧美等国也加大了对中国的贸易保护,通过巴西市场进而扩大同整个拉美出口贸易以及绕道巴西进入欧美的成为中国各大公司的不错选择。据巴西《圣保罗州报》报道,除奇瑞汽车已正式在巴市场开展销售外,中国两家自主汽车品牌比亚迪和江淮客车都已为近两年进军巴西市场制订出计划。除此之外,两家中国卡车生产厂商也对巴西市场表示出兴趣,还有不少大型合作项目正在建设或洽谈中,如武汉钢铁集团在2009年7月1号宣布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投资兴建一年产量为500万吨钢材的钢厂,总投资额高达40亿美元③。大型跨国企业投资、政府性投资贸易中心的建设,以及贸易洽谈会的举行,将进一步带动双边文化的交流,促进彼此全面的贸易投资。

同时,巴西在信息技术服务方面有着较强的优势,随着新兴服务贸易的展开,全球服务外包成为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双方在服务外包领域的合作将成为可能,这也为双边贸易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新兴技术性贸易使中巴双边贸易不仅在量上有大幅提升,质上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四、政策建议

为克服现有双边贸易的局限性以及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不良影响,促进双边贸易在今后数年内继续快速稳定的增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作。

(一)进一步改善双边贸易关系,积极推动双边贸易与投资自由化进程。重要的是加快启动中―巴双边“自由贸易区”(FTA)可行性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启中巴FTA谈判,加快中巴经贸一体化进程,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中巴贸易自由化。考虑到已签订的8个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同对方国家、地区贸易额的巨大推动作用,在现阶段考虑同巴西更进一步经贸合作关系对两个发展中大国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自由贸易协定将是众多选择中较为合适的一种。

(二)为解决大多数在巴投资的中小企业管理经验缺乏,融资能力差以及风险意识淡薄。在现有的经贸合作区建设经验基础上,筹建在巴西的“境外经贸合作区”,以方便中国企业对巴西的投资[3]。同时,成立专门的中巴贸易保险公司,以降低市场不确定性。在中巴经贸发展过程中,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巴西经济不稳定[4]。定期向相关企业进行投资环境、项目介绍,如巴方的采矿、冶炼和能源行业的,以及巴方的基础设施建设。双方对彼此信息的了解是扩大贸易的前提条件,通过经贸合作区的建设,贸易洽谈会的开展等形式进一步促进双方企业对彼此的了解,从而推动双边的经贸关系。

(三)实行货币互换,并在今后数年逐渐扩大互换货币的比例。中巴双边贸易使用各自货币(雷亚尔和人民币)进行结算,而不再依赖美元,以避免由美元价值的波动带来双边贸易的不确定性。

参考文献:

[1] 陈楠,伊西科. 中国-巴西――贯穿发展世界的轴心[J] . 商务周刊,2009,(14):50-57.

[2] 张兵,任希丽. 中美商品贸易结构的演变以及其原因分析[J]. 国际贸易论坛,2009,(秋季号).

篇(7)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不少互联网公司、电子商务公司、网络运营商等非传统金融机构不断跨界探索金融服务,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金融创新力量。同时,传统银行业以及其他金融机构顺应时代的变化趋势,努力推动传统金融服务的电子化、网络化、移动化,打造立体化、多元化服务体系,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两者相得益彰,推动了我国网络金融的跨越

性发展。

二、网络金融的界定

所谓网络金融,又称电子金融(E-finance),是指基于金融电子化建设成果在国际因特网上实现的金融活动,包括网络金融机构、网络金融交易、网络金融市场和网络金融监管等方面。从狭义上讲是指在国际因特网(Internet)上开展的金融业务,包括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等金融服务及相关内容;从广义上讲,互联网金融就是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全球范围内的所有金融活动的总称,包括金融安全、金融监管等诸多方面。它不同于传统的以物理形态存在的金融活动,是存在于电子空间中的金融活动,其存在形态是虚拟化的、运行方式是网络化的。它是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适应电子商务(E-commerce)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网络时代的金融运行模式。

三、我国网络金融的发展现状

大量的互联网公司结合原有的互联网思维来改造新传统的金融服务以及金融产品,如果从主体政策、发展形势方面来分析我国网络金融的发展现状,很难完整的对现状进行全面的描述,本文将从现如今各主要网络产品的角度分析,具体如下:

(一)网络支付模式----第三方支付

1996年,全球第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在美国诞生,随后美国的第三方支付业务迅猛发展,形成了以Pay Pal为代表的一大批第三方支付公司,如: Amazon Payments、Yahoo Pay Direct 等。在我国网络支付的典型模式是互联网支付按照主要经营领域以及是否存在物理介质来划分,大体可以将国内互联网支付分为以银联商务、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为代表的线上支付模式,以及以拉卡拉、盒子支付等为代表的线上、线下结合支付模式。前者完全利用第三方机构的网络客户端进行操作,后者则由第三方机构提供一定的物理介质,如手机刷卡器等。与此同时,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互联网支付迅速拓展至移动支付领域,并积极布局线下银行卡收单、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等其他支付服务市场,互联网支付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扩大。

据统计2011年5月至2014年12月31日,央行发放了五批次共张第三方支付牌照。经过几年的发展,第三方支付行业格局己基本划定。来自wind咨询的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随着市场监管的规范和市场细分的深入,互联网支付规模增长逐步趋于稳定。统计数据显 示,2012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额为36598亿元,同比增长76%;2013年达到53729亿元,同比增长46.8%。在此背景下,第三方支付己然成为中国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易观智库2014年第3季度非金融支付机构综合支付交易份额占比统计,银联商务、支付宝和财付通分别以38.27%,31.72和6.81%的占比位居前三。

(二)网络融资模式

(1)P2P借贷。P2P概念起源于网络点对点下载服务,但随着技术的发展,金融服务行业的进步,P2P又被人们赋予了新概念----person to person。是利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为网络两端的放贷人和借款人之间搭建一个平等沟通的桥梁。全球最早的P2P网络借贷平台是2005年3月在英国运营的Zopa网站。2008年传入我国,2010年以后逐渐成形,并有部分企业开始拓展P2P网贷市场。

(2)众筹模式。5年前,众筹概念在国外开始流行。众筹得本质就是通过大量的人出资很少量的钱,然后大量的小额资金汇聚在一起而形成数量可观的资金,利用资金去完成某件事,由发起人、平台、用户三部分构成。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与了众筹模式高速发展的空间,发起人或者团队,利用网络平台创意以及产品设计方案,然后有用户决定是否要支持该项目,支持者需要支付一定的资金,而支付过程全部利用网络金融模式完成,其中最著名的是京东众筹。

2014被业界称为众筹元年”,国内众筹募资总额在1.88亿元,共有1423起众筹项目,参与人数超过10.9万人。从数据可以看出,众筹行业发展的市场潜力巨大,未来将会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一个方向并且众筹这种零散化的网络金融交易方式,让用户能够花费最少的钱得到最大的收益,因此可以说众筹模式的火爆使得网络金融的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四、我国网络金融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普及境外电子商务服务

伴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普通消费者和外贸企业对于跨境支付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跨境支付业务有望成为行业竞争的新蓝海。目前,支付宝、财付通、快钱、易宝支付、易支付等机构已经涉足跨境支付领域。近期央行已批准两家外资机构进入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虽然目前业务范围仅限于预付卡业务,但可以预计,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外资机构在中国开展互联网支付业务是必然趋势,跨境支付将得到极大发展。2012 年移动支付标准逐渐走向统一,移动支付通过不断创新,主动引导、迅速融入主流消费趋势,为超常规发展打下了雄厚的技术基础。易观智库预计,2015 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7123亿元。

(二)多元化发展网络金融业务

网络金融对传统金融业形成的革命性的冲击,代表着一个新的金融时代的到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很多传统金融业中并不存在的业务显露出了冰山一角,而通过技术应用探索和挖掘这些潜在的业务可以说是目前业务创新的一个趋势。最初的网络金融业务只是应用了网络信息技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模拟传统金融业务的流程,如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上保险等。但在短短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网络金融不仅将传统金融业务迁移到网上进行,而且通过对不同渠道、产品和服务之间的组合匹配,产生了许多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形态。

(三)网络金融服务专业化

网络金融对传统金融业形成的革命性的冲击,代表着一个新的金融时代的到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很多传统金融业中并不存在的业务显露出了冰山一角,而通过技术应用探索和挖掘这些潜在的业务可以说是目前业务创新的一个趋势。最初的网络金融业务只是应用了网络信息技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模拟传统金融业务的流程,如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上保险等。但在短短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网络金融不仅将传统金融业务迁移到网上进行,而且通过对不同渠道、产品和服务之间的组合匹配,产生了许多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形态。

(四)完善网络金融监管环境

目前,中国网络融资还没有明确的监管机构和行业规则,P2P、众筹融资等平台良莠不齐,风险事件时有发生。2013 年以来,政府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发展的各项政策规定,为网络融资规范化、阳光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府对网络融资的规范,以及网络融资的巨大市场潜力必将吸引更多的主体参与其中。一方面,诸如腾讯、阿里巴巴等拥有庞大客户基础、具备风险控制能力网络运营商的机构而言,其在大幅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交易成本方面的优势必将彻底颠覆行业现有发展态势。另一方面,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面对网络融资的冲击,必然会积极运用在资金来源、客户资源、风险管理、数据处理及运用、市场信誉等方面的优势,对现有发展模式、业务流程进行革新。

五、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网络金融发展形势整体良好,但在线上、线下信息的交流以及服务融合方面仍然存在部分问题,需要各传统行业与新兴互联网公司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寻求双赢的发展路线。促进金融行业进一步快去发展,跟随发展趋势,完成线下金融机构向线上网络金融信息服务的过度与转变。

参考文献:

[1]孔繁强.新经济形式下网络金融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中国市场,2010,(22).

篇(8)

关键词 金融理财 发展趋势 面临挑战 经济 价值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国民收入迎来了新一轮的深化改革。在党和中央相关经济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国民经济收入逐年增加,金融市场的发展也相对比较活跃。国民收入递增的同时也刺激了金融理财产业的发展需求,因此使理财业务出现了“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个人理财相对失衡,容易存在一些潜在的经济隐患。

因此即便是当前我国金融理财的发展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受到经济起步较晚等方面的影响,我国金融产业依然也存在一些发展问题,亟待相关工作者予以解决优化。

一、我国金融理财的产业现状

金融理财的产业包含着广泛的服务范围,包括资产、债务、保险、住房等各个方面。在经济繁荣的大背景下,我国人民群众的工作收入有了显著的提高,很多人选择将闲置的资金存放在银行,通过定期存储、活期存储等方式,实现资金的安全化和再利用。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各项产业的循环,因此,从整体上看,我国金融理财产业的发展前景较为稳定。根据相关调查表明,早在《2010年银行金融理财产品综合分析报告》中就已经表明,我国2010年的银行理财数额高达7万亿元,同期证券理财、同期公募基金、同期信托理财分别达到2000亿元、2.5万亿元和3.2万亿元。我国金融理财产品的创新性凸显出来,理财产品的推陈出新使客户有了更多的选择。

二、我国金融理财的发展趋势

金融理财行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计,所以也存在一定发展问题,而广大工作者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入了解我国金融理财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个人金融理财业务的增加

从相关部门作出的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到,截止到2015年年末,我国年收入4万元的家庭占到了25%。较之五年前,增加了10%以上。因此,这些有经济结余的家庭,需要对资产进行相应的服务和管理。除了经济收入的积累,日益突出的住房、医疗、保险等问题也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的金融规划和指导。除此之外,在市场理财手段上,金融资产还包括股票、存款、黄金等方面。这也为金融理财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金融理财的专业性加深

在中高端收入的人群中,金融理财因其蕴含的风险性而深具专业特性。因此,在金融理财中除了要考虑到资金的收益,还要考虑到其中蕴含的经济安全性。越来越多的理财人员也意识到了在资金理财方面,需要优先选择有资质、有能力的理财机构进行。通过理财专家的建议,减低金融资金管理的风险,并委托专业人员进行帮扶,满足客户的需求。

(三)金融理财监管机制有待完善

从当前金融市场上看,所形成的法律关系大多都是基于信托的发展原理而形成的。因此,在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中,要遵循平等、公平的竞争属性。但是现有的信托业务带有一定的法律空白,致使其他种类的理财产品及服务都不够完善,因此需要相关金融监管部门进一步强化相关金融法律法规,规范金融市场的有序进行。

三、我国金融理财产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应该说,我国金融产业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潜在危机。随着人们对更高的经济效益的吸收,市民在提高自身理财需求的同时,对银行的服务性、专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需要把理财业务整合在一起,通过对理财资源的调整,进一步创新产业管理机制,提升金融理财产品的多样性。

因此,金融理财机构要立足于市场的发展需求,以客户服务作为发展宗旨,逐步提升理财产品的科学体系,进一步增进团队营销策略,根据客户的财富需求,定制高效、科学的理财产品。而针对于金融业务的整体走势上看,广大金融管理者要积极拓展业务发展模式,为银行提供较高的利润,进一步防范银行的信贷危险,从而将其中涵盖的经济风险降到最低。

同时在金融行业内部,要通过完善的行业规章和科学的法律条文进行约束。建立行业协会和理财师认证机构,促进理财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市场的良性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金融产业的高效性,重点发展金融机构的第三方理财,突出个性化理财、科学化两理财和定制化理财服务,最大程度的强化金融理财行业的服务质量,使基金公司的客源、信誉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最终,促使我国金融理财行业能够沿着健康化、平稳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金融资产管理,是指关于“优良”或者“不良”资产业务的管理工作。同时,在实际管理工作进行中,注重向服务对象提供单位信托、合伙投资、账户分立等多方面服务。而从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发展历程角度来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最早出现在1999年,主要的管理工作是处理银行不良贷款,后经过改革与发展,业务范围逐渐拓展到了“优良”或者“不良”资产处理的方方面面。例如:长城、信达等金融资产公司,就是从事金融资产管理业务的公司。2000年为了推动我国金融资产管理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政府机构颁布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对金融资产管理中的业务处理、资产评估、国内外投资、处置模式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界定,但很少涉及市场化演变内容。

市场化演变,就是指一个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了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开始依据公司的资本、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寻找一条可转变为市场结构体制的路径。而市场化演变内容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其一是公司治理;其二是业务结构设计;其三是市场化演变效应管理。

二、金融资产管理的市场化发展趋势

(一)经营发展模式的转变

在我国金融资产管理领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逐渐趋向于市场化方向演变。而在市场化演变时,逐渐转变了经营发展模式。

首先,为了达到市场化演变目的,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开始尝试引入商业思维和市场化理念。同时,努力开发了一个新的发展思路,对“优良”或者“不良”资产处理问题进行解决,并通过对产品和服务的提高,开创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其次,为了达到市场化演变目的,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在发展过程中开始尝试改变经营目标,即突破了传统“实现资产处置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定位,注重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技术水平,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项目,并从客户需求角度入手,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达到合作共赢经营目的。

再次,在市场化演变形式的推动下,我国金融资产管理逐渐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产品和服务开发方面。同时,在产品和服务开发过程中,注重分析市场发展趋势和客户需求。然后,结合分析结果,开发贴近客户、贴近市场的产品和服务,增强整体服务效果,且由此提高我国金融资产管理的市场份额。

除此之外,要想达到市场化演变目标,我国金融市场管理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拓展服务对象。即把银行之外的其他金融机构纳入到服务行列,向其提供金融资产管理服务,就此获得更多的客户群体,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功能定位的转变

在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市场化演变过程中,注重调整功能定位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功能定位调整过程中,应先改变金融资产管理的业务服务领域。即仍把不良资产收购、管理、处置作为主业,但适当增加一些金融中间业务和财务性投资业务。因为,在不良资产管理方面,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和优惠政策支持。所以,一旦发生金融资产管理风险,可对风险问题进行及时处理,降低经济损失。而中间业务和财务投资业务的增加,是市场化演变的必然趋势,它业务的核心是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一些高附加值的服务项目,提高客户满意度,为市场化演变做好铺垫。例如:财务顾问、融资顾等服务的增加,均是金融资产管理功能定位转变的一种表现,这种转变可以提高服务水平,也可从中获取一定的投资回报,提高金融资产管理中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在市场化演变的推动下,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在未来发展中,必须从市场需求角度入手,增加一些金融业务。例如:证券、信托、金融租赁、期货、基金、保险等等,这几种业务的增设,可更好的适应市场化发展趋势,最终提高金融资产管理中的利润增长幅度。

(三)体制和机制的转变

在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市场化发展道路上,只有适当转变管理体制和机制,才能降低金融资产管理中的风险问题。而在体制和机制具体转变期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在我国金融资产管理体制转变过程中,必须界定集团公司总部的风险管控职能。即集团公司总部,作为金融资产管理的“引领者”,应参与其市场化演变的各个环节,并对运营服务和资源整合、关键活?拥仁凳喙埽?就此保证市场开发合理性,稳固市场发展地位。同时,在金融资产管理风险监督期间,必须逐步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在风险管理体系执行过程中,于各个主体之间构建一个“防火墙”,通过“防火墙”的构建,保证金融资产管理监督效果,维护客户利益不受到损害,达成市场化演变目标。

篇(10)

截至2013年末,我区有政策性银行2家,国有大型银行5家,全国股份制银行7家,城市商业银行4家,邮政储蓄银行1家,外资银行1家,农村信用社法人机构93家,村镇银行61家,贷款公司1家,资金互助社2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2家,信托公司2家,资产管理公司3家。各银行共有营业网点5346个,同比增加112个,新引进渤海银行正在筹建,伊利财务公司和鄂尔多斯财务公司已获得批准筹建。2013年引进太平财产保险公司,全区省级保险机构达到37家,营业网点2024个,同比增加116个。证券公司2家,证券期货营业部76家,同比增加5家,筹备12家。

(二)金融业已成为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之一

2013年以来,我区金融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呈现出经济拉动金融、金融促进经济的良好局面。2013年,我区实现金融业增加值563亿元,同比增长10.3%,比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快1.3个百分点,比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快3.2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9.2%。金融业实现税收共计357.3亿元。截至2013年末,银行业总资产规模达到2.1万亿元,同比增长13.4%,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37.9%,金融从业人员近20万人。2013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吸纳应届大学毕业生3600多人。

(三)存款保持平稳增长

2013年12月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5205.69亿元,比年初新增1588.04亿元,同比多增38.6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1.7%,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1.14个百分点,比全国低2.1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至四季度各项存款分别新增922.98亿元、157.74亿元、203.46亿元和303.86亿元,占全部新增的58.12%、9.93%、12.81%和19.13%,四季度开始出现回升。从内部结构看呈现出“一升两降”的特点,“一升”是全年新增单位存款661.53亿元,同比多增258.3亿元。两降是:新增个人存款999.62亿元,同比少增225.93亿元;新增财政存款-99.01亿元,同比少增59.5亿元。个人存款持续分流,今年随着银行理财产品、债券、信托产品的种类不断增多、规模迅速增加,收益率的大幅度提高,使得居民把部分储蓄存款用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债券、信托产品等。

表1 2013年全年分机构人民币存款新增情况(单位:亿元)

(四)贷款继续保持较高增长

2013年12月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944.17亿元,比年初新增贷款1635.59亿元,同比多增93.88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4.71%,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1.2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61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五盟市贷款增多,2013年新增东部五盟市贷款460.1亿元,同比多增45.68亿元,新增额占全区新增贷款的28.13%,同比提高1.25个百分点。分机构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新增贷款707.87亿元,占比下降8.71个百分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保持较快增长,新增贷款540.52亿元,占比上升5.86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在全国经济下行和贷款规模从紧的影响下,我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增加信贷投放,实现了“四个超过”:贷款增速超过全国贷款增速、超过存款增速、超过全区GDP增速,贷款新增额超过存款新增额,余额存贷比达到85%,比全国高16.25个百分点,新增额存贷比达到103%,为全国最高,比全国同期高32.21个百分点。

(五)直接融资中债券融资增长较快

2013年全年直接融资562.67亿元,其中,债券融资413.3亿元,占全部直接融资额的73.4%。直接融资总额比去年减少42.37亿元,主要原因:一是去年证监会IPO停发,我区没有新上市企业,较上年上市融资少66亿元;二是国家在2013年中期开展政府性债务审计,部分城司企业债发行计划暂停,较上年减少69亿元。剔除以上因素,直接融资实现较快增长。

(六)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经济的能力增强

2013年,各家资产管理公司通过收购、金融租赁、发债等方式共投放资金总额290亿元。各家信托投资公司信托规模达到1701亿元,新增信托项目金额为380.2亿元。全区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387.6亿元,有力的支持了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牧民,带动就业人数12万人。全区融资性担保机构在保余额340.9亿元,新增担保额277亿元,融资性担保机构有力地为小微企业提供了增信服务,提高了贷款可获得性,为解决我区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发挥了积极作用。

(七)保险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

2013年末,全区保险业资产584.92亿元,同比增长17.56%。全区保险业实现原保费收入274.69亿元,同比增长10.88%。全区保险公司累计赔付支出100.56亿元,同比增长17.81%。农业保险收入27.84亿元,同比增长44.96%。保险创新方面成效显著,内蒙古银行和华安保险公司在包头青山区开展了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试点;人保财险内蒙古分公司和邮储银行在乌兰察布市开展了农户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已累计向300多户农牧民发放了小额贷款1300多万元。

(八)银行卡在拉动需求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013年末,全区累计发卡量达到8696万张,较年初增长28%;POS机具25.2万台,ATM机具9884台,分别较年初增长76.4%、36.4%。2013年全年银行卡在刺激消费、拉动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使用银行卡消费金额达到3547亿元,同比增长60.1%,银行卡渗透率达到45.1%,较2012年提高约3.9个百分点,拉动全区GDP增长约55亿元。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存款趋势下降明显

2013年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1.7%,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14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同期2.1个百分点,存款增速全国排25位,尤其受居民理财意识增强的影响,个人存款下降较快。目前我区的余额存贷比和新增额存贷比远高于全国,存款增长低于贷款增长的信贷投放模式将会制约贷款投放。

(二)银行不良贷款呈现双升

2013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上升。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进入2013年,全区经济增速放缓,煤炭、建材等相当一批企业受市场持续低迷影响,资金周转困难,导致不良贷款出现上升。二是部分地方法人机构风险管理水平不高,内控机制不健全。三是民间借贷风险向正规金融机构传导,形成不良贷款。

(三)利率市场化对中小型金融机构影响较大

2014年国家将进一步推行利率市场化进程,对金融机构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中小型金融机构受网点少、品牌知名度低、收入渠道窄、议价能力弱等因素制约,利率市场化对其影响更大,如吸收存款难度加大、经营管理压力增加等。面对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中小型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加强利率风险管理、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强化金融产品创新。

三、2014年金融形势研判

(一)经济转型升级的阵痛期仍将持续

上一篇: 健康教育的途径 下一篇: 全球农业发展趋势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