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逻辑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29 16:40:5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经济发展逻辑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经济发展逻辑

篇(1)

“上限”与“下限”

――中国经济增长的新逻辑

经济增长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追求,也是经济发展的要义所在,没有经济增长就一定有经济危机,然而,经济增长过猛过快也会造成经济危机。那么,如何把控经济增长幅度来避免经济波动?中国对此进行探索,找到了答案,创造性地提出了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划定了 “上限”和“下限”:“上限”为防通胀,“下限”则为稳增长和保就业。这看似简单,但却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新逻辑。既避免了投资过热,又托住增长的“底”,提振了市场信心。当然,不同的时期,“上限”和“下限”区间大小会有所不同,而划定经济运行区间,保持经济平衡增长,无疑是适应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新逻辑的创造性举措。

“喷灌”与“滴灌”

――中国经济刺激的新逻辑

发展经济离不开刺激,但如何刺激,却大有学问。过去,一旦经济增长放缓,都无一例外地采取强刺激、地毯式刺激政策。因而,往往一刺激就通胀,一抑制就通缩,甚至造成了大量产能过剩的后果。除此之外,刺激手段也过于单一。

党的十以后,经济刺激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年7月15日,总理明确指出,在调控上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更多依靠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实施“喷灌”和“滴灌”。所谓“喷灌”,则是实施精准发力的政策,有针对性地行业细分,从财政、货币、投资政策等各个方面向部分行业或企业进行倾斜。所谓“滴灌”,就是要让“微刺激”的程度更适时适度。

目前,在政策层面,中央政府未推出宽松货币和增赤措施,而是出台减轻小微企业税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调高铁路投资,向民间资本开放80个重大领域,扩大服务行业的增值税转型改革,下调县域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启动地方政府发债试点等等“喷灌”和“滴灌”措施。显而易见,这些“喷灌”和“滴灌”的基本特征,便是对准“病症下药”,对准“患部打针”。显而易见,“喷灌”和“滴灌”将成为适应未来中国经济刺激新逻辑的重要方式方法。

监管与服务

――中国经济治理的新逻辑

过去,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不清,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甚至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在市场上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导致该管的没管好,不该管的乱管;有寻租空间的就管,没有寻租空间的就不管。这已被一系列腐败案件所证明。捋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改革行政体制,简政放权,成为当今中国经济治理的关键所在。?

党的十八以后,便正式开始明晰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推行政体制改革,简政放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推进经济治理现代化,这是带动中国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轮。但无论是“治”还是“理”,无论是“监管”还是“服务”,目的都是要建立新的经济秩序,以使中国经济能够在多元、复杂的现实与未来中健康、平稳和可持续发展。尊重法治,不仅管理经济依法办事,推进改革也要依法办事,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规范改革程序,用法制巩固改革成果。这便是适应未来中国经济治理新逻辑的创造性思维方式。

互利与共赢

――中国经济开放的新逻辑

过去,中国经济开放的逻辑是以开放国内市场、吸引外资、输出产品为主。现在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壮大,开始出现大规模的资本和技术输出。从近期投资动向来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即将首次超过外商对华投资,凸显出全球经济影响力重心正在向中国转移。这样,中国的大量资本和新技术需要在全球寻找市场。

篇(2)

摘要:“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转型期,也是世界经济在“后危机时代”实现调整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取向成为国内外经济界的议论焦点。为了系统阐释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路和内容,本文从“经济重大转型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等热点词汇出发,系统分析“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构架,以厘清未来长期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逻辑。

关键词:“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战略经济重大转型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123

“十二五”时期,金融危机逐步消退,全球经济格局面临调整,我国经济发展将面临转型,我国和世界共同身处关键的经济转折阶段。有四个“词汇”引人瞩目:经济重大转型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以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然而,在这些被称作“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主题的词句之间,似乎存在着某些琢磨不透的关系。事实上,从战略角度出发,它们基本反映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如果把“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看成是一幢房子的话,那么,这个房子的顶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地基是“经济重大转型期”,墙体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梁柱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对这些概念之间关系的系统认识,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逻辑。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战略逻辑的“顶层”

党的十七大报告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了1995年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一次重大改变。在“十二五”即将到来的时候,中央政府频频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并按照这一思路进行了一系列战略部署,使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逐步“显性”成为“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逻辑的核心内容。

然而,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战略逻辑的核心,必须回答两个问题: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是什么,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包含哪几个层面的内容。

说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就不得不重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通过二者的比较能够使我们更准确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典型“中国特色”的概念。经济增长方式指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包括为了实现经济增长而采取的各种措施、手段和具体做法。经济增长方式可以从两个角度剖析:一是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投入数量的方式,也就是生产中要素之间替代的关系,这取决于各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和要素配置体制,是“存量关系”;二是要素总体投入效率差异的方式,也就是技术水平提升导致节约要素投入数量的多少,是“增量关系”。一般认为,前者属于粗放型增长方式,后者则是集约型增长方式。可以看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在于选择有效的要素投入结构以及适宜的生产技术结构,在现有资源要素约束下,实现经济增长接近理论意义上的最优状态,并以此保持经济增长的合意性和持续性。经济增长方式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方面,但在经济增长方式之外,经济发展方式还涉及经济增长中的环境友好、社会公平和文化发展等诸多纯粹经济问题之外的价值判断,是在更多外因约束下寻找最为合意的经济增长路径。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但是,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要求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同时,保证自然、社会、文化和人类的全面发展。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将越来越多涉及社会发展等更高层次的问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注重经济增长的平衡性,也就是“权衡”好经济发展中当前矛盾和长期问题,保持经济高质量和持续增长;二是注重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关注社会公平和人的发展,让社会个体公平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财富和成果;三是注重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友好,即在经济增长中注重资源使用节约和自然环境保护,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第一个层次保证了经济实体本身的“健康发展”,第二个层次保证了作为经济发展主体人类的“持续发展”,而第三个层次则保证了作为经济发展载体自然的“稳定发展”。作为 “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这三个层次的内容将形成未来5年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

二、我国与全球同处经济转型期是战略逻辑的“地基”

“十二五”时期是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发生潜在转变的重要5年,国内外经济发展将发生重大转型,这是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和依据。从需求层面看,我国和世界将处于“经济重塑平衡”阶段;从供给层面看,我国和世界将步入“产业升级创新”阶段。

未来一段时间内,全球经济可能进入全面转型的时期,世界经济发展将步入“结构再平衡”和“新产业革命”阶段。首先,全球经济将处于逐步从失衡向再平衡转变的适应期,将面临需求结构的深度调整。一方面,随着美国等发达国家进入“去杠杆化”的长周期,这些国家的储蓄率将逐步回升,而消费率可能进入下降通道,这将“倒逼”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不得不降低储蓄率和提高消费率,由此将引发全球消费与投资需求格局的重大变化;另一方面,作为各国国内需求变化的“镜像”,随着全球消费与投资需求格局的变化,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进口将锐减,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也不得不通过扩大内需寻求经济发展的内源动力,世界经济面临再平衡的调整。全球需求结构层面的变化,使得国际市场的有效需求很难在短期内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全球需求总量将进入一个“收缩”区段。其次,全球经济将处于逐步从产业全球化向产业去全球化转变的剧变期,全球产业格局将面临激烈竞争和重新洗牌。一方面,金融危机“催发”了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包括新能源、物联网和生物技术在内的新兴科技行业,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战略性产业领域,这导致全球“产业战争”一触即发;另一方面,为了在挤出虚拟经济泡沫的同时强化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部门的基础地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开始极力推行“再工业化”战略和“鼓励出口贸易、创造国内就业”政策,促使世界产业联系将从之前的产业链合作转变为产业链竞争。产业格局的变化,将促使全球产业发展进入创新经济时代。

对于我国而言,“十二五”是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将进入“结构优化调整”和“产业升级创新”阶段。首先,我国经济将处于从内外失衡向内外平衡转变的过渡期。一方面,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外部需求的急剧紧缩,我国传统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如何扩大国内有效消费需求,减少国际贸易顺差,从而寻求“内外平衡”的经济发展模式,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特征。另一方面,我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城市化也正在加速推进,可能止步于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跨越这一陷阱的关键在于提振国内居民消费,这会使我国经济内部调整的压力增大,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更为紧迫。外部冲击和内部约束已经成为我国持续发展的障碍,我国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经济结构”渐进优化调整的阶段。其次,我国经济将处于从低成本产业阶段向高附加值产业阶段转变的过渡期。一方面,“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工业体系的逐步升级和服务业迅速发展,而“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以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降低,迫使低成本和“三高”(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产业模式难以为继,我国正经历着产业全面升级的过程;另一方面,随着全球产业革命的兴起,我国产业也必然融入这一潮流,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产业体系的升级将成为未来我国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升级”和“创新”已经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主线,我国将逐步进入“产业升级创新”的高速通道。

三、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是战略逻辑的“墙体”

“十二五”时期,世界和我国的转型可以理解为两个部分,一是需求的转型,也就是市场的转型,表现为需求结构的转变;二是供给的转型,也就是生产的转型,表现为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这个“地基”出发,结构矛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将成为“十二五”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主线,而这一主线的“分链”要从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首先,我国需求结构失衡的关键在于内外结构失衡,而我国的投资需求往往是与外需联系在一起的,因此,需求结构优化的重点在于扩大消费需求。同时,在消费需求内部,居民消费率的下降速度最快,从1990年的48.8%下降至2008年的35.3%。从这个角度说,需求结构调整重在扩大居民消费。“十二五”时期,扩大居民消费必须紧握两个“抓手”,一是推进城市化,二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根据相关研究,我国城市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有1000万~1200万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约拉动最终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而按照钱纳里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阶段关系的观点,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城市化率应在36.4%~49.9%之间,工业化后期城市化率提升为65%左右。2009年,我国城市化率为46.6%,按照工业化中期城市化率标准衡量,仍有3.3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如果“十二五”期间,我国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城市化率至少要提高到55%左右,那么将有8.4个百分点的空间。因此,加快城市化进程将是“十二五”时期我国释放居民消费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战略。与此同时,根据笔者计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呈下降态势,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91.7%下降到2007年的53.4%,对城镇居民消费率变动的贡献约为-300%;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35.7%下降到2007年的20.3%,对农村居民消费率变动的贡献约为-44%。居民收入份额的逐步减少对居民消费快速下降的贡献率为60%。这也就是说,如果居民收入份额上升1%,那么,居民消费将上升0.6个百分点。因此,通过逐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向居民倾斜,将极大促进我国消费需求的扩张,进而提升内需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

其次,我国产业结构滞后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偏重加工制造,产业结构失衡,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二是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附加值低,难以控制全球价值链。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必须从推进工业化进程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两个方面入手。相关数据表明,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例仅为40%左右,不但低于我国所处工业化中期的“标准水平”,而且低于整个世界超过6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中低收入国家43%的平均水平;而高端服务业产值虽然已经占到我国GDP的20%左右。但这一比例也还大大低于全球平均40%以上水平。因此,加快推进工业化从中期向后期演进,提高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是促进“十二五”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根据相关研究,近几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率(增加值/总产值)一直处于20%左右的水平,大大低于美国31%的水平,也低于世界25%左右的平均水平;而我国主要制造业(服装、机电和机械等)的高加工度系数(中间产品行业增加值/最终产品行业增加值)不但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包括印度和巴西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这说明我国产业附加值很低。另外,我国产业的技术指数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制造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投入总额/GDP)仅为美国的1/4,而高技术产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更只有美国相应产业1/8。这些数据说明,我国产业整体质量较差,缺乏自主创新,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因此,通过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相关产业优化升级,并提升国内整体价值链的技术高度,将是“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优化升级战略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战略逻辑的“梁柱”

从理论上说,经济结构失衡在本质上是市场机制扭曲的结果,而市场机制扭曲的根蒂在于服务于市场的经济体制滞后。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我国进行的是“增量改革”,即通过改革使计划机制让位于市场机制,打破束缚经济要素投入效率的经济体制,释放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增量改革”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经济活动,是一个“做蛋糕”的过程,使社会的大部分人受益,因此,推行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增量改革”的“红利”正在逐步减少,由经济总量“超常”膨胀带来的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我国的改革必定逐渐步入“存量改革”的阶段。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暂停了我国改革的进程,“十二五”时期,随着外部影响的消退,我国“存量改革”的大幕即将再次拉启。“存量改革”的本质是全方位推动整体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一个“切蛋糕”的过程。由于涉及利益分配问题,“存量改革”是一个“众口难调”的经济活动,必将损害一部分社会成员的已有利益,推行起来将会有阻力。然而,“经济存量非合理”是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原罪”,也是妨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沉疴”所在。由此,“十二五”时期,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逻辑的“梁柱”。

篇(3)

1、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80年代末90年代初,循环经济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在西方主要工业国家成熟和完善起来。90年代中后期,循环经济的概念和理论开始被环保界人士引入我国。

关于循环经济的概念,国内学者在定义时,大都把国外的基本定义――“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作为关键词,但在进一步解释时,由于各自的认知和阐述的角度不同,给出的概念也不相同。据不完全统计,关于循环经济的定义有40种之多。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同志2004年9月27日在“全国循环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讲话,其中对循环经济的概念给出了一个明确定义:“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本报告认为这一定义是迄今为止最接近循环经济本质、最能为各方所接受的概念,因此,本报告把马凯同志关于循环经济的定义作为我们的基本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展开论述。

上述概念包含了循环经济的核心、原则、特征,同时也指出了循环经济的本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在这里,“循环”是相对于传统的线性增长模式而言的。线性模式中物质的流动方向表现为“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这意味着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越多,产生的废弃物也就越多,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就越大;循环经济模式中物质的流动方向表现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2、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

(1)“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3R原则)。“减量化”(reduce)是指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核心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体积小型化和产品重量轻型化。此外,要求产品包装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从而达到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目的。减量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使用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再利用”(reuse)是指产品多次使用或修复、翻新或再制造后继续使用,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防止过早地成为垃圾;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用品的污染。“资源化”(resources)是指将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既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资源化原则属于输出端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循环经济不是简单地通过循环利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而是强调在优先减少资源消耗和减少废物产生的基础上综合运用3R原则,3R原则的优先顺序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2)循环经济的框架和基本模式。循环经济在微观层面上,要求企业节约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减量化;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并延伸到废旧物资回收和再生利用;根据资源条件和产业布局,延长和拓宽生产链条,促进产业间的共生耦合。循环经济在宏观层面上,要求对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建立和完善企业间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具体地说,在产业体系上,包括了工业、农业、服务业三大产业体系;在流程上包含了生产、消费和回收三大环节;在纵深层面上,包括了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面。

西方国家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摸索形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四种基本模式:

①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推行清洁生产、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通过组织厂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延长生产链条,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尽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的耐用性等。

②区域生态工业园区模式。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家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建立工业生态园区。

③在社会层面上废物的回收再利用体系。建立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提倡节约型消费模式和“可持续消费”理念,建设节约型社会。

④社会循环经济体系。如日本政府为推动循环经济的形成,提出了到2010年要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资源投入产出率比2000年提高40%,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40%,废弃物最终处置量减少50%。

3、发展循环经济是一次深刻的范式革命,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基础和主要途径

循环经济的创立和完善过程就是一次深刻的范式革命,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①循环经济范式扬弃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认为人类应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负有保持生态系统平衡的使命。②循环经济主张重新认识自然资本的作用,“末端治理范式”利用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加工资本开发自然资本,而循环经济从强调重视提高资源生产率,将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作为“资本”和“生产要素”纳入经济制度和运行机制中。③倡导人类福利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正。④循环经济模式主张将制度、体制、管理、技术、文化等因素通盘考虑,在道德规范、政府管理、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观念的创新,以实现积极、和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要途径。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通过挥霍资源的高消费(浪费)拉动经济增长。西方古典经济学早有“节约导致衰退(如蜜蜂寓言),奢侈浪费带来繁荣(如碎窗理论)”的理论倾向。当代宏观经济学的“消费拉动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提供就业机会”逻辑线索,一方面是以所有权和分配不公制度为前提,同时也是以假定资源节约原则和繁荣目标的替代关系为前提。而可持续发展要“兼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要求改变大众传统的消费意识,本身包含着对西方主流经济思想的冲击。这可能是比范式革命更深刻的理论挑战。

二、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

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从总体上仍没有脱离“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模式,这对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构成严峻的挑战。

1、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

(1)资源、能源严重短缺

我国资源、能源严重短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水资源。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220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值的1/4,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联合国确定的1700立方米用水紧张线,其中有10个省(区、市)低于500立方米严重缺水线。目前我国662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常年供水不足,其中 110个城市严重缺水。

②土地资源。2000年,我国人均耕地仅0.1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分别不到俄罗斯、美国、印度的1/8、1/6、2/3。

③矿产资源。按已发现的(171种)和探明储量的(158种)矿产资源看,我国矿产资源总量约占世界的12%,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排名第53位。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④森林资源。我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蓄积量仅为0.128公顷和9.048立方米,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1.3%和1/8。

⑤能源。我国常规商品能源资源占世界总量的10.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到2020年,要再实现GDP翻两番,即便按能源再翻一番考虑,要保障能源供给也有很大困难。

(2)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浪费严重

①资源产出率低。按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GDP总量为1.4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的4%,但重要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很高,石油为7.4%,原煤31%、钢铁27%、氧化铝25%、水泥40%。我国用水总量与美国相当,但GDP仅为美国的1/8;消耗每吨标准煤实现的GDP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

②资源利用效率低。能源转换效率:我国单位GDP产品的能源加工、转换、贮运和终端利用的效率约为34.3%,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初的效率水平为41%。单位能源效率(GDP/kg标准煤):1999年,我国这一指标是0.81美元,日本5.58美元,法国3.24美元,韩国1.56美元,印度0.72美元,世界平均值为1.86美元。主要耗能设备能源效率:如风机、水泵平均设计效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5个百分点,系统运行效率低近20个百分点。机动车百公里油耗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比美国高10%;载货汽车百吨公里油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倍以上。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倍。

③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我国木材综合利用率约60%,也比发达国家低20个左右百分点。

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低。2003年我国钢铁工业废钢利用量为5800多万吨,占粗钢产量的比例为26%,而世界平均水平为43%;再生铜产量93万吨,占铜产量的22%,而世界平均水平为27%;再生铝产量145万吨,占铝产量的21%,而世界平均水平为40%。轮胎翻新量仅占新胎产量的4%,而发达国家一般为10%,其中轿车轮胎基本不翻新,而欧盟翻新率达18.8%。此外,我国每年还有大量的废旧家电和电子产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玻璃等,没有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3)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日益严重

①水污染。根据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3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达到460亿吨。大量未经处理或不达标的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湖库,我国七大水系、湖泊、水库、部分地区地下水和近岸海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机污染普遍,生活用水源污染日益突出。

②大气污染。2003年全国烟尘排放总量近100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159万吨,居世界第1位。全国酸雨面积占国地面积的1/3,已形成华中、西南、华东、华南等多个酸雨区,尤以华中酸雨区为重。1999年对我国338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统计结果表明,66.9%的城市超过满足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级标准,其中超过三级标准的有137个城市,占统计城市的40.5%。

③固体废物及城市垃圾污染。2002年,全国660个建制市生活垃圾产生量1.36亿吨,集中处理率仅为54%。1999年固体废物总产生量为8亿吨,其中包括许多危险废物。

④土地污染和退化。化肥农药运用不合理。我国化肥平均施用量是发达国家安全施肥上限的2倍,中东部地区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占灌溉面积的20%,全国受工业“三废”和农药污染的耕地已占耕地总面积的1/5,土地退化日益加剧。我国“三化”(退化、沙化和碱化)草地面积达1.35亿公顷(20.25亿亩),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公顷(3000万亩)的速度增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同时全国每年新增1万平方公里(1500万亩),引起河湖淤积,加剧洪涝灾害;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39.30亿亩),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369万亩)的速度扩展。

2、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1)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资源战略,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措施。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在节约资源方面大有可为。如到2005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若达到60%,可节水580亿立方米,相当于2000年工业取水量的50%左右;如果采取强化节能的措施,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到2020年使万元GDP能耗由2002年的2.68吨标准降低到1.54吨标准煤,能源消费总量就能控制在30亿吨标准煤以内。又如预计到2015年我国木材供需缺口达1.4―1.5亿立方米,如果木材综合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就可弥补供需缺口的30%。到2020年我国再生铝比重如果能从目前的21%左右提高到60%,就可替代3640万吨的铝矿石需求,节电1365亿千瓦时,节水9100万立方米。

(2)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缓解对国外资源的过分依赖。预测未来15―20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大量利用国外资源以弥补国内资源缺口是必然的。但是全球资源也是有限的,世界石油和天然气的可采储量,其静态保障年限分别仅为40年和60年,我国正面临现实的能源危机。又如世界探明的铜的经济可利用储量为3.4亿吨,我国未来20年铜的缺口为6000万吨。如果世界其他地区也照此速度消费,20年后全世界将无铜可采。

大量进口存在市场和价格风险、运输能力的制约和进口安全保障等问题。近年来我国石油和大宗原料进口迅速膨胀,对世界市场构成不可忽视的冲击。面对强国对我国的遏制,面对全球日益紧张的资源形势和由此导致的国际政治的复杂化,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不失时机地转型,大幅度提高资源生产率,减缓对国外资源需求的过快增长。

(3)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就业率。通过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资源的潜在价值,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扩散,能够明显改善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同时,与循环经济相伴生的环保产业和资源回收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下岗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据2002年统计,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有5000多家,回收网点16万个(未登记注册或临时的回收网点有近40万个),回收加工处理工厂3000多家,从业人员140万人。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这些数字将成倍增长。

(4)发展循环经济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我国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排放量的急剧增长已引起世界各国的瞩目。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促进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是保护环境的治本措施。据测算,我国能源利用率若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入450万吨左右;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减少约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若能提高20个百分点,就可以减少排放近4000万吨。

传统的高消耗的增长方式,向自然过度索取,导致生态退化和自然灾害增多,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损害。据有关部门测算,受大气污染影响,我国大约有1亿多人呼吸不到新鲜空气,因空气污染导致每年约有1500万人患上支气管炎。水污染成为一些地方疑难怪病和职业病产生的重要原因,给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发展循环经济、加强从源头控制污染,能够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5)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转变增长方式,走内涵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可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使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增强。目前,我国工业产品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5%左右,若降低1个百分点就能取得100多亿元的效益。循环经济的发展,将引导新能源装备、工业节能和“三废”回收等技术装备工业、新型民居、交通运输产业以及资源再生产业和环保产业的发展。这为企业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企业成本提供了技术和装备保障。

近几年,资源环境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出来。“绿色壁垒”成为我国扩大出口面临最多也是最难突破的问题,如欧盟在2003年2月,颁布了《废弃电子电器设备指令》和《电子电器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规定:从2005年8月13日起,生产者负责回收处理废旧电子电器设备;2006年7月1日开始,在欧盟销售的10大类100多种电子电器设备中,限制使用铅、汞、镉等6种有害物质。欧盟的两项指令所涉及的范围,不仅包括我国电子电器设备产品,还涉及到零部件、原材料行业,基本覆盖了我国对欧盟出口的所有机电产品。目前,我国已成为“绿色壁垒”等非关税壁垒的最大受害者之一。面对日益严峻的非关税壁垒,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尤其要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使我国产品符合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三、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与对策建议

1、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形成政府大力推进、市场有效驱动、公众自觉参与的机制,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和运行机制,形成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实现十六大所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基本原则。①政府规制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依法管理和政策激励相结合,充分发挥企业、中介组织和消费者的积极作用。②发展循环经济和发展知识经济相结合。③要以系统工程的思想指导循环经济发展。④实行渐进发展和跨越发展相结合的循环经济推进策略。⑤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

2、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

根据上述我们对循环经济的本质要求、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我国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以及经济增长模式的分析,我们认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应在下述四个领域:①资源瓶颈领域、战略矿产领域、优质资源领域;②高耗能、高污染、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领域;③参与国际竞争的生产领域;④对公共生活和社会稳定有重大影响的领域。

具体说来,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重点分布在如下行业和领域中:①工业生产的重点行业:冶金(钢铁)、电力、化工、煤炭、有色金属、建材、造纸、食品;②再生资源领域:废旧汽车、废旧机电、废旧家电、废旧橡胶、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中水回用;③农业领域: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

3、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和措施

(1)促进观念转变,大力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更新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辨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必须辨证地认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转变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必须辨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单纯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观念。在发展思路上要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发展,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倾向,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切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通过有系统、有组织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快观念的转变。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宣传典型案例,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起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要将循环经济理念和知识纳入基础教育内容,做到以教育影响学生、以学生影响家庭、以家庭影响社会,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把节约资源、回收利用废弃物等活动变成全体公民的自觉行为,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2)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根据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循环经济的法规体系应在三个层面进行立法:第一层面是基础法,例如日本的《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德国的《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一般包含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责任、权利、义务的规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第二层面是综合性领域的法律,例如日本的《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和《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第三层面是根据各种产品的性质制定的具体法律法规,如日本的《促进容器与包装分类回收法》、《家用电器回收法》、《建筑及材料回收法》、《食品回收法》及《绿色采购法》等。主要是对每种产品生产、回收制定具体的技术、目标要求。建议首先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法律――《循环经济促进法》,根据这一基础性法规抓紧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项法规,包括《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条例》、《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等。

(3)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从制定“十一五”规划开始,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在编制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城市规划的过程中,把发展循环经济放在重要位置,要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题研究,加快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探索建立绿色GDP为主要内容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加快研究建立以资源生产率、资源消耗降低率、资源回收率、资源循环利用率、废弃物最终处置降低率等为基本框架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统计制度,并把主要指标逐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

篇(4)

网络经济是以信息和知识为主导,以实体经济为基础,覆盖整个国民经济和三大产业过程的新型经济业态。网络经济的发展对于带动物流、金融、软件等相关产业发展,拓展国内外市场,增加社会非正规就业,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大力支持和鼓励网络经济发展,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战略和“拓市场促调整保增长”政策的有力举措,意义十分重大。

2012年国务院批复的国家工商总局“三定”方案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新增了“监督管理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的行为”的职能。开展网络经济服务和监管已经成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多年来我市开展的“网上经营行为”服务监管工作的继续和深化,也是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监管职能的具体化。

二、正确把握网络经济服务和监管的基本原则

网络经济服务和监管,必须按照国家工商总局提出的“监管与发展相统一,监管与服务相统一,监管与维权相统一,监管与执法相统一”的要求,以服务促发展,以规范促发展,坚持三条原则:

(一)支持发展的原则。发展是第一要务。网络经济是新兴的经济形态,必须立足支持发展、鼓励发展、促进发展的目标。要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服务经济发展的各项职能作用,努力营造促进、支持、服务网络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科学高效的原则。要紧紧围绕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在现行的法律法规体系下,挖掘服务潜力,合理界定管理范围,做到依法服务,依法管理,科学高效。

(三)适度监管的原则。作为网络经济监管的责任部门,在开展监管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到网络经济的特殊性,无论是监管对象还是监管内容都必须有所选择,有所侧重,突出重点,适度监管。要根据抓大放小的原则,对于不同的网络经济经营主体采取不同的监管方式,重点监管发生频率高、危害性大的网络违法行为。

(四)创新监管的原则。在监管方式选择上,不能局限于传统的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要根据网络经济的发展规律,采取以网络管网络,以信息管信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科学监管,精确监管;除工商部门直接监管外,要注重充分发挥网络经济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走社会化监管的道路;要引进信用监管的理念,对网络经营主体开展信用评级,规范行业竞争秩序,从源头预防和制止网络经营中的违法行为。

三、加大服务力度,促进网络经济快速发展

(一)放宽网络市场主体准入,鼓励各类市场主体从事网络经营活动

1.大力支持“网店”发展,促进创业创新。对已持有营业执照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事网上商品交易和服务的,经营范围可依申请依法核定。对申请从事网上商品交易和服务的企业,名称可依其申请使用“电子商务”。对申请从事网上商品交易和服务的个体工商户,不开展实体经营的,名称可依其申请使用“网店”。

2.对目前从事网上商品交易和服务而未进行工商注册登记的个人,实行自愿登记。支持个人卖家增强自身实力,提高信用水平,打造品牌网店,逐步引导规范。

3.鼓励高校毕业生、下岗待业人员、残疾人员和农民等个人从事网络经营活动,依托网络平台开展创业。

(二)推进网上市场发展,实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有机融合

1.鼓励各类市场主体举办网上交易市场。对依托现有专业市场举办网上交易市场的,可凭原市场名称登记证直接开展网上交易;需要对网上交易市场名称进行保护的,也可到工商部门单独申请办理市场名称登记。对申请举办网上交易市场的,工商部门应当简化手续,依法及时办理,并不收取任何费用。

2.推进各类专业市场发展网上交易拓展发展空间。积极鼓励专业市场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模式进行市场改造提升,加快传统市场转型升级。大力引导化工、塑料、钢材等产品标准化程度高的大型专业市场,采用会员制形式,建立现货网上合约(或现货)交易、网上银行结算、第三方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网上交易平台,突破地域空间、交易对象和交易时间的局限,扩展市场辐射力。大力引导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探索发展网上竞价拍卖、电子结算和统一配送的现代交易模式,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大力引导小商品、轻纺产品、五金电子等集散型专业市场,建立网上公共交易和服务平台,帮助广大经营户设立网上商铺,信息、展示商品、洽谈交易,促进网下店铺与网上店铺的有机结合,利用两种业态拓展国内外市场。

3.帮扶行业网站和企业发展网上交易,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支持有较大规模和影响力的行业网站,由信息平台逐步提升发展为具有行业集聚性强、专业特色明显的网上交易平台。支持知名品牌生产企业和大型流通企业以自主品牌为支撑,依托专卖店网络构建配送体系,积极开发B2B和B2C等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网上交易平台或网上商城,开展网上销售、网上订货和网上洽谈签约,努力提升物流配送的信息化、现代化和社会化水平,逐步建立与网上交易业态相适应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支持中小企业利用第三方网上公共交易服务平台,开设网上销售店铺,促进商品流通方式创新。

(三)开展网络信用建设,促进网上市场规范运行

1.指导网上市场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指导市场举办者建立市场章程、交易规则、会员守则、安全保障、商业秘密保护、广告审核、重大信息披露等规章制度。指导举办者建立网络举报机制和交易纠纷争议解决机制,切实维护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大力开展网上信用体系建设。推行电子商务网站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建立信用评价、信用反馈、信用公示、信用预警、信用奖惩等制度,以数字证书和工商信用信息数据库为基础,以经营者荣誉和不良记录、买卖双方评价、行政监管部门记录、网站管理记录、投诉记录及处理情况等为内容,建立网上经营者信用档案,严格信用监督,提高经营者诚信意识和水平。

3.支持引导建立网络经济协会。支持网上市场举办方组建网商协会、网上交易市场协会、网站信用联盟等形式多样的网络经济专业协会,引导其制订行业自律规范,建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行业工作机制。

4.建立网络经济发展指导机制。探索建立网络经济服务平台,建立网络经济发展专项服务制度,对拟从事网络经营活动的个人和企业,专门提供注册登记、企业数字证书服务、网上营业执照标识等具体指导服务,促进网络经济快速发展。

四、注重规范引导,促进网络经济健康发展

(一)开展“网上亮照”工作,引导合法经营

网络经济是虚拟经济,做好网络经营主体身份认定是开展网络经济监管的基础。要依托省局建立的“省网络经济服务监管网”,通过“营业执照网上标识平台”,积极引导企业利用数字证书办理营业执照网上标识,通过在企业设立的具有一级域名的网站标注工商营业执照标记,主动向社会公示企业身份信息,实现“网上亮照经营”。要以辖区内有影响有规模的网上交易平台为突破口,主动与网站主办者联系,运用数字证书主体识别的功能,推进网上交易平台中经营主体的实名制,突破网上交易信息不对称的限制,降低交易成本,增强交易安全性,为促进网上诚信经营和合法经营夯实基础。

(二)建立网络经济监管技术平台,开展精确监管

1.市局建立统一的“网络经济监管智能搜索分析平台”和“网络经济监管巡查平台”。针对网络经济虚拟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要充分利用“网络经济监管智?商标侵权查对、重点行业监控、企业资质认证查证、网上销售追踪等多种逻辑方法,对网络经济主体和网络经营行为进行有效定位,提高打击网络违法经营行为的准确性。市局对网络经营主体进行统一搜索,并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将搜索结果分流给各分局和基层工商所;基层工商所根据分流内容,依托“网络经济监管巡查平台”开展网络经营主体信息建档工作和网络巡查监管工作。

2.加强网络经营主体建档。要以龙头企业网站和重点电子商务网站为切入点,逐步将这些网站纳入监管范围,以重点企业和网站的监管来带动整个网络经济监管。除市局分流外,各地要通过企业年检、企业自主申报和运用各种公共搜索引擎等渠道,逐步摸清辖区内网络经营主体的数量和网络分布情况,实现以网络管理网络。

3.开展网络经济巡查。基层工商所要对已经建档的网络经营主体有计划地开展网上巡查和专项巡查,对上级局分流的有网络违法嫌疑的经济主体进行实地和网络比对调查,同时将网络巡查结果记录到系统平台中。要在网络经济监管中探索引入信用分类监管和责任区监管理念,提高管理效能。要开展一体化监管,形成从企业主体合法性、注册资本真实性、经营范围有效性到企业住所、广告内容、商标使用、企业资质、竞争行为、经销商品等内容的审查机制,努力做到一次巡查、全面监管,着力拓展网络监管的广度和深度。

(三)查处网上经营违法行为,规范网络经济发展

要以监管促规范,以监管促发展,充分发挥市场监管执法职能,积极查处各种网络违法经营行为。要根据工商职能和相关法律法规,重点查处网络虚假宣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销售违禁物品、网上传销、违法广告、侵犯商标知识产权、合同欺诈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等行为,规范网络经营秩序,促进网络经济健康发展。

(四)重点监管第三方网上交易平台,确保网上交易秩序和安全

目前,第三方网上交易平台主要包括B2B、B2C、C2C和现货网上中远期交易平台四种模式,交易额大,覆盖面广,参与者众多,社会影响面大,是网络经济业态中最典型的部分。对上述四种第三方网上交易平台,要实行严格监管,重点审查平台的主办者是否有合法的经营资格,网上交易是否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和退出机制,特殊商品网上交易是否有准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是否有第三方资金结算机制,是否有消费争议解决机制等等。要通过信息化网络,逐步与网上交易平台建立信息交流和共享,实现交易信息实时监控、监管信息实时,通过在线服务、公众互动等多种形式,建立健全社会监督网络。要加强对第三方网上交易平台信息地综合分析,对发现的违法行为及时组织查处,并适时通过网络渠道向社会公布。

五、建立健全有利于网络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

篇(5)

一、网络经济下会计的发展特点

1.智能性

网络经济下会计系统是一个由电子计算机,数据,程序,人有机结合的一个系统。它具有强硬的核算功能,协调功能以及数据管理功能,在预测和辅助其是预测与辅助决策的功能必须在管理人员的参与下才能完成。所以网络会计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模拟手工方式的

“仿真型,它已经转变为了人机相互作用的智能型系统。网络经济的多时性,多元化的特点为会记提供了技术基础,推动着会计功能向更高的阶段发展。

2.成本低

网络经济的一个最大特点是边际成本递减原则,成本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多而降低。所以在网络经济下,会计通过网络,降低了信息收集成本,提供了企业在进行决策时所必须的信息,还可以充分了解到竞争对手在同类产品等竞争中的相关信息,可以提高决策的准确率。以赢得竞争市场。

3.扩展性

会计在网络经济下的推动下,已经在管理空间,数据记载介质中有了新的扩展.数据的载体已经由最新的光电介质,磁体介质代替了原先的纸张介质载体,不仅对于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提供了便捷,在运用信息时也更加有序可循的。新型的介质载体的出现,扩展了会计发展的远程空间,有利于企业会计管理方式的转变已经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延伸。

4.在线性

网络经济环境下,网络可以将发生交易的数据及时的记载到计算机程序中,企业可以快速的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且在信息的处理,分析,管理实现了实时性,提高了企业在决策时的效率。企业通过在线访问服务,可以让信息访问者清楚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网络环境下,在线数据库可以提供企业财务人员所需要的所有关于企业的信息,有了完整的数据为参考,企业管理人员在进行企业决策时可以降低决策风险,正确的预测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道路。

二、网络经济下会计发展存在的问题

网络技术的兴起和普及,促进了网络经济的发展,网络经济又带动了会计的更新换代,近些年来,电子通讯技术的推广,互联网技术的扩展,网络会计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然而基于我国市场经济环境的特点,网络经济下会计还是受到了一些影响,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我国网络经济下会计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

1.网络安全隐患问题

网络安全问题是网络经济下有关于会计领域里面最为严肃的问题。首先网络里面信息复杂,竞争对手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竞争,来影响消费者的判断,甚至诱发误导的购买行为。

其次是网络经济系统本身的安全性问题,包括对于信息数据的管理,处理,由于黑客的出现,系统还将受到攻击的危险性,存在泄漏信息的危险。

2.会计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

我国现阶段的会计人员知识结构还有很大的局限性,网络经济的全球化,要求着会计以同等的发展速度与其他经济并驾齐驱。然而近些年来,我国的会计工作人员主要以学历结构和业务水平偏低为主导力量。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偏低,无法适应网络经济环境下会计的发展和运用。大多数刚毕业的从事人员,由于缺乏社会实践能力,没有工作经验,堆积思维里的理论知识无法解决会计中遇到的问题。也无法与国际界网络经济中的会计要求接轨。

3.无形资产的计量问题

网络经济领域中,企业拥有大量的无形资产。而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目前网络经济对于无形资产的认定界限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无论是在收益,资产还是在负债,费用方面的计量,会计计量还存在一定的偏差,我国对于无形资产的估量后续问题处理的规定不够合理,还需改进。

4.法律规制还不健全

网络经济给会计带来了飞跃式的发展,但是由于网络的普及性,网络经济中会计中的相关规定对于判定虚假财务报告的界定概念不清晰,除此之外,财务会计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对于财务报表的判定也存在分歧点,专业人员严格按照会计准则中的条文规定来鉴别报表的真实性,而非专业人员则多以事实为依据。对于怎样的违规程度才构成会计犯罪的界定也不明确,法律对于会计的法律承担责任规定力度不到位。

三、网络经济下会计的发展趋势

新形势下国际对于网络经济有着不同的界定,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冲击下,网络经济环境下的会计基于时代的需要在不断的创新与改进,为了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网络经济下的会计也在相应的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未来的发展方向大致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1.会计观念日益跟新

思想的进步必然连接着观念的跟新,这两者是社会发生大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当我们以高节奏的步调进入到了网络经济社会后,我们对于会计的思想认识也发生了改变。企业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在树立风险观念,投资资产观念,推动创新观念等方面做出一个战略性的调整。全局思想观念的革新与指引,既可以解决网络经济环境下会计中面临的一些问题,还可以促进网络经济下会计经济的发展。

2.会计对象范围扩宽

进入网络经济时代后,我们对于会计对象的定义发生了变化,会计对象的范围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网络经济时代,企业认识到了企业的竞争企现在已经逐渐演变为具备先进知识和良好创意的人才竞争,人的因素或者说是智力的因素在企业中逐渐起着根本性的作用。会计对象的认识,已经从以前的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的概念扩宽到了现在的新型的定义。现在的定义认为会计对象不仅包括已经发生的,还应该包括可能发生的运动项目。可见,会计的反映和监督范围已经得到了扩大。这有利于网络经济中会计的全方面的发展。

3.会计目标重新定位

传统会计目标注重的是现有投资者,主要为现有的投资者提供企业相关的会计信息。在网络经济时代,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企业的股东结构日趋多元化,这就要求企业不仅要考虑现有投资者的信息要求,更要将企业推向潜在的投资者,吸引潜在投资者的注重,以此增强其发展潜力。潜在投资者通过网络可以很容易的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进而选择自己的投资方案和对象。这一目标的定位,不仅完善了会计目标本身的一些结构规定,也促

进了经济发展。

4.会计自理职能增强

网络经济时代,网络的快捷便利,使得财会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既能及时得到相关企业的会计信息,又能及时满足宏观经济治理部门、企业经营者以及投资者、债权人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横向比较、准确强调和正确决策。网络经济时代,会计的职能应该分为反映和治理两个部分。在网络的帮助下,会计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实现了更加具体,实时,时效的信息反映机制。反映和治理已经成为了网络经济下会计中客观功能。

四、网络经济下会计发展的改进方法

在网络经济的带动下,会计在观念,目标定位,会计对象范围等方面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企业积极应用网络技术实现新时期的竞争,以赢得市场份额。在规制了企业方的发展方向的前提下,我们还可以对于网络经济下会计的发展做出如下的改进。

1.建立合理的管理规章制度,加大实施监管的力度

我们要尽快完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制定并落实网络经济环境下新的会计准则,涉及网上交易,支付,核算等行为。对于客户管理,可以设立客观等级管理制度,同时我们还需要完善网络会计法律环境与监督机制,保证参与者的公平竞争,保证各项财务信息真实、口径统一、安全有效,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对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税务部门、网络监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等部门进行合理分工,明确各自的管理与监督职能,为网络会计发展提供公正、高效的监督机制。

2.建立责任制

近些年来,我国会计中经常出现重大的差错,如果企业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在数据的确定,记录,报告等方面出现了差错,投资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有权追究原因获取民事赔偿。企业应该建立责任制,网络经济下的会计制度规范,对于整个会计过程中相关联的数据收集,信息处理的内容的真实性要进行严格的核实,杜绝错误的发生。这样的责任制,既可以提高企业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可以增加投资者的投资。

3.加强国际问的合作

篇(6)

关键词: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逻辑框架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064-04

一、引言

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渔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本国乃至全球的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影响不仅受到了越来越多国人的重视,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1]。解决渔业经济发展、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不仅需要从自然科学与技术角度加以研究,而且需要从经济学角度加以探索。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就是以探索渔业资源与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协和演进规律及其应用为使命的经济学科。然而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该学科的发展尚有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构建、发展及提升。笔者曾撰文对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属性、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初步论述[2],本文在其基A上,对该学科的演进路径进行回溯,对学科的基本框架进行梳理,供同仁商榷以共同推动该学科的发展,并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及渔业资源环境生态系统的协和发展。

二、学科发展的回溯与反思

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既是渔业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同时也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溯其由来,就不能不从渔业经济学的发展开始。渔业经济学之思想起源可以追溯至英国古典经济学家A.斯密甚至更早,而日本学者蜷川虎三1933出版的专著《水产经济学》是最早的渔业经济学专著。之后戈登・史葛(Gordon,H.Scott)在《渔业资源的最优利用经济方法》(1953)[3]及《共享资源经济理论:渔业》(1954)等论文中提出了生物经济平衡和最大经济产量(Maximum Economic Yield,MEY)的概念及其方法[4]。1961年日本学者冈本清造出版了《水产经济学》。之后,随着渔业经济的日益发展及全球渔业资源的逐步衰退,世界许多渔业国家相继将发展渔业的重点由增加捕捞强度转向渔业科学管理,渔业经济学的文献也快速增加。Н.Π.琴索联夫的《苏联渔业经济学》(1977)、李・安德森(Anderson,L.G.)(1977)的《渔业管理经济学》,洛根渥尔德与汉尼森合著的《渔业经济学》(1978)、近滕康男的《水产经济论》(1979),清光照夫、岩歧寿男著的《水产经济论》(1982)和大海厚宏、志村贤男等的《现代水产经济论》(1982)等都是其中较有影响力的著作[5]。然而不能不指出的是,虽然著作数量增加、对渔业资源有效配置和利用的经济学理论阐释逐步深入,但受生产力发展所限,直到目前为止,国外渔业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实质上是就是渔业资源经济学,主要研究人类对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配置问题。我国学者毕定邦[6]、胡笑波[7]等人曾经在系统梳理前任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分别于1990及1995年出版了《渔业经济学》教材。然而受计划经济时代学术背景的影响,这些教材在学术体系上与全球主流经济学有较大差别。其后国内出版的渔业经济学教材至今尚未能及时系统地整合国内外学术成果,形成能够有效阐释中国乃至全球渔业产业结构、区域布局、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及其背后隐藏的经济规律。概言之,从主体看,目前的渔业经济学总体来看仍然停留在以渔业资源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发展阶段,需要从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加以系统整理。

在渔业经济学发展的同时,20世纪50年代以来,环境污染、包括渔业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衰退问题受到了全球关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应运而生,渔业资源与环境问题受到了经济学家的重视。从全球范围来看,20世纪90年代起,捕捞、养殖及其相互之间、渔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经济研究成为了渔业经济学界的重要研究领域,渔业资源经济研究与渔业环境经济研究逐步出现了交融趋势。

概而言之,对于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而言,要真正建立起一门学科,尚需认真总结、梳理和回答如下这些主要问题: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基本概念有哪些?建立在这些基本概念与假设基础上有哪些基本理论?在这些基本理论指导下,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有哪些特有研究方法?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哪些可以借鉴到本学科中?如何将渔业资源经济学与渔业环境经济学加以系统整合而形成一以贯之的内在逻辑体系?如此等等。

三、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逻辑架构

就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逻辑架构而言,笔者认为其架构应当包括绪论、基本理论、研究方法、政策分析四个逐步递进的主要部分。对四个部分的基本构成,思考如下:

1.绪论。在绪论部分,需要对该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学科性质、本学科与渔业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渔业资源学、渔业环境科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进行界定和说明。

2.基本理论。基本理论部分,主要应当包括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回顾、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自然资源的产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自然资本理论以及渔业生物经济模型等部分。其中,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产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自然资本理论是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它们既是经济学基础在本学科中的延展,同时也为本学科研究方法、尤其是渔业资源与环境资源价值评估、相关经济政策的设计及经济分析提供基础。

(1)经济学基础理论回顾。经济学基础理论回顾部分既为本学科提供基础,又是本学科与经济学基本理论之间的链接。尽管本学科具有自身特色,但作为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进一步延展及应用,在构建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时,首要的是界定本学科与经济学基本理论之间的关系,以便为后面各部分的分析提供基础。其中包括对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社会福利理论、GDP核算理论、财政、货币与贸易政策等知识的简要回顾。

在此需特别说明的是,在对经济学基本理论进行回顾时,作为经济学基础的延展,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有必要对资源的稀缺性这一经济学基本假设进行重新界定与认识。若资源无稀缺性,也就无需节约,无需研究其开发利用的成本与收益及有效利用与配置。这一点毋庸置疑。传统的渔业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可捕捞的渔业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配置问题。其中主要讨论的是渔业生物资源的稀缺性,在对于水域与水生生态系统等环境资源,在传统渔业经济学中被看作是外生变量。因此,在构建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时,应当对传统经济学的稀缺性假设作一定的延展,这种稀缺不仅是相对于人类的需求而产生的相对稀缺,而是取决于渔业生物资源、渔业环境资源更新能力而产生的绝对稀缺,这种稀缺资源是这一耦合系统中的内生变量。

(2)外部性理论。所谓的外部性指的是这样一种经济现象:生产者或消费者等经济主体在自己的经济行为中产生了一种有利或不利的影响,而这种有利影响所带来的利益并未被产生这一行为的经济主体自己所获得,或这种不利的影响所造成的损失并未由产生这一行为的经济主体自身所承担。外部性理论之所以应当被纳入到该学科基本理论之范畴,是因为人类开发利用渔业资源的各种行为不仅会通过对渔业资源的作用而产生外部性,而且还会对水域环境造成外部性。可以说,渔业生产、水产品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外部性随处可见。如何纠正外部性带来的资源扭曲性配置,在保护好渔业资源与环境的同时尽量提高人类福利是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必须探讨的问题,这一问题将贯穿于学科发展的始终。没有外部性理论的作为基础,就不可能构建起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3)公共物品理论。公共物品的界定与物品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有关。所谓非竞争性指的是某人对一种物品的消费不会妨碍他人同时享用该物品,也不会减少他人消费该物品的数量和质量。非排他性则指的是在技术上无法将那些不愿意为其消费行为埋单的人排除在消费该物品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虽然在技术上可以排他,但排他成本很高而导致经济上不可行。如果一种物品同时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则说这种物品是纯粹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物品可能具备非竞争性但不具备非排他性,或者反之,此二者均被归入混合物品,而一些物品同时具备竞争性和排他性,称为私人物品。

(4)产权理论。产权是一束界定所有者权利、特权以及使用资源的限制的权利[8]。它包括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渔业资源的产权界定不同,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经济绩效会有所差异。冰岛、新西兰等渔业管理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是否以产权理论为基础进行相关政策的设计、推进政策执行直接影响渔业资源保护之绩效[9]。要研究渔业资源及其相关的环境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就必须以产权理论为指导来进行制度设计、绩效评估。因此产权理论应当成为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石。

(5)可持续发展理论。所谓的可持续发展,按照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定义,指的是“既能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渔业生物资源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它具有与日俱增的稀缺性。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人类必须平衡当代人与子孙后代的权益,必须实现此类稀缺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永续利用。为此,需要探讨渔业资源贴现率高低、产权配置以及资源生物特性、环境特性等对资源跨期配置、动态最优的影响及实现动态最优利用的机制与路径。这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托。

(6)自然资本理论。所谓的自然资本,又称生态资本。“是存在于自然界,可用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自然资产。包括四个方面:(1)传统的自然自然资源;(2)环境消纳并转化废弃物的能力;(环境的自净能力);(3)自然资源的再生增殖能力;(4)生命支持系统。”[10]。

篇(7)

物联网是以感知为目的全新的网络信息系统。移动通信连接的是人与人,物联网连接的是物与物,将成为继计算机及通信网络之后推动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国际众多权威机构预测物联网将是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十大技术之首,其产业规模将比现有的Internet大得多。

由于物联网可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潜在市场价值巨大,更具有极强的产业集群带动效应。因而,物联网的研究及产业化受到科技部、工信部等国家部委以及上海、天津、江苏等省市的高度重视。浙江省政府指示要将物联网产业化作为未来重大产业方向予以重点研究。嘉兴在物联网产业化方面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和优势,如果抓住机遇,有可能形成千亿级的产业集群,实现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竞争力的显著提升。

一、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国际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物联网研究和应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其后相继被一些重要机构预测为将改变世界的重要新技术。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都把以传感器网络为基础的“泛在网络”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给予高度重视,如,日本提出“U-Japan”计划,韩国提出“U-Korea”计划,欧盟“2010”计划,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上台伊始即开始认真研究由IBM提出的“智慧地球”计划。

以Intel、Microsoft、IBM、Nokia、SK电讯为代表的国际IT产业巨头也纷纷未雨绸缪,提前进行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谋篇布局。Intel致力于传感器网络高速芯片研发,Nokia开发了“传感星球”项目,SK电讯作为“U-Korea”主体运营商已经开展了智能交通(U-ITS)和平安家居等项目。

著名咨询机构IDATE提供的报告显示,2006年全球范围内物联网市场容量已达200亿欧元,而到2010年将达到2200亿欧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9%。咨询机构Forrester预计到2020年物物互联业务与有人参与的业务比例将达到30∶1,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将是物联网业务。

(二)国内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物联网技术与产业发展是中国信息技术领域最有可能取得突破、并达到国际领先发展水平的产业之一。中国已将物联网的发展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的重大专项、优先主题、前沿技术三个层面均明确列入了传感器网络的内容,是“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的四个方向之一。国家重大专项专家组对物联网在健康医疗、交通物流等应用需求进行调研后,认为未来中国物联网产业将形成每年万亿级的产业规模。

物联网在公共安全领域的成功应用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8年,公安部、中科院、上海市积极推进城市公共安全合作计划,规划了未来的“天、空、河、海一体化反恐平台”。由公安部、建设部、国标委联合牵头制定的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通用技术规范》于2008年底通过方案论证,其中采用了大量物联网技术作为先进防范手段。

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重视传感器网络与移动网络相融合所创造的业务发展机遇,正在实施从通信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商的战略转型,传感器网络被视为最重要的支撑技术。已在重庆建立了全网物物互联运营中心,提供包括车辆管理、电梯监控、企业安防等多项应用。中国移动的物物互联业务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08年物联网业务终端数达300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110%。

各地方政府也纷纷瞄准信息技术第三次浪潮的战略机遇,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发展,业已开始进行产业规划布局。上海已完成城市公共安全传感网平台、世博园区安防系统等项目建设,成为城市安全反恐立体综合传感网大平台建设的试点城市,并已在标准和行业应用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具有快速发展大规模传感网产业的潜力。天津市在滨海新区建立物联网产业园区,并出台了相关产业、税收、资金等方面的引导政策。吉林省在高新区建设“Zigbee传感网产业园”,一期规划面积10万平方米,远期拓展面积为40万平方米,总投资预计达30亿元人民币,预计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60亿元。深圳依托华为、中兴等国内无线通信领域的龙头企业,围绕着以华为提出的环境感知泛在网络、中兴提出的移动泛在网络环境等泛在网络发展愿景,加速发展物联网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力争保持深圳在信息技术产业领域的领先地位。

因此,中国物联网关键技术已经获得突破,应用领域与市场规模巨大,已经处于产业发展的快速启动阶段。

二、嘉兴发展物联网产业的优势分析

(一)共建研发平台,技术优势显著

自2003年以来,嘉兴已就物联网产业化发展,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后在中科院与浙江省院地合作框架下,成立了中科院嘉兴无线传感网工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为所市共建的中科院物联网产业化平台。上海微系统所负责基础研究、标准化和总体;“中心”负责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作为全院传感网领域的总体,历时近十年,攻克大量的关键技术,提出的物联网体系架构、标准体系、演进路线等代表发展方向的顶层设计被重大专项、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所采纳,引领国际传感网技术发展的方向。

(二)参与国家重大专项,主导传感网技术标准

在国家重大专项项目中,“中心”牵头申请了“低功耗传感器网络系列节点、网关设备的研制与产业化”等课题,参与了“低功耗传感器网络核心芯片及片上系统研发与产业化”等课题,并已通过国家技术评审和专家调研。

在行业标准方面,“中心”协同上海微系统所提出的传感器网络体系架构、标准体系、演进路线等代表发展方向的顶层设计被重大专项、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所采纳,使中国在物联网国际标准领域拥有了重要的话语权。技术主导制定或参与起草了国家、上海市两级城市轨道交通反恐技防标准、公安应急指挥系统移动多媒体传输网络国家标准草案,为大规模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篇(8)

2网络经济对物流业的影响

网络经济为现实经济增长构筑了一个全新的技术平台,以此为基础的各种服务行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对现代物流业经营运作有了多重影响。

2.1对运作方式的影响

2.1.1新的物流运作方式更有效

传统物流运输方式较复杂,商品要经过很多环节才能达到客户手里,使得物流的效率低下。在电子商务模式下,物流配送直接由配送中心送达客户。由于电子商务公司直接接触各层次客户,使的一些批发或零售层次得到简化或消除,简化了运送层次、节省了流转时刻、减少了供应链的中间环节。电子商务下供应链物流配送,简化了路径联系,减少了批发商的层次,减少了配送进程的时刻。

2.1.2物流模式由两者变三者

过去的物流运作方式是两者之间的简单的运输,就是经销商到消费者的过程,但是现在电子商务的物流模式是三者之间进行的,卖家到物流企业、物流企业到买家,由此电子商务对于物流的运输方式改变是非常明显的。报价拟定后,不会由于运送的距离、运送的难易而改变物流贸易的可行性。从某种含义上说,物流与商品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分离,与此同时物流作为一项服务的特点也更加显著。

2.1.3交易模式由实体变虚拟

电子商务是基于网络信息,且物流的发展优化了传统的电子商务模式,对其也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过去的电子商务需要有一定的实体模式交易,明显增加了传统模式的成本。新时代的电子商务将贸易延伸到世界各地,使得过去的实体模式变成现在的虚拟模式,这样就大大的降低了物流的成本,使得电子商务模式下的服务范围和商品贸易的地点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2.2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传统的电子商务不利于资源的整合,各个运输都是独立操作的,资源也是各自分离的,严重的影响了资源的再运作。当前的电子商务模式,是线上对线下的,对于物流运作的资源有着极大影响,它决定了物流是否快捷高效,决定了物流资源是否融合和整合。为了实现物流这一完美的运作模式,必须对物流的管理水平和物流的技术进行改革和创新,不断适应新时期的潮流。

2.3对服务管理水平的影响

完善的电子商务可以提高物流的服务水平,且能够提高物流的技术。电子商务的模式越来越健全,那么人们对于物流的需求自然越来越高,物流企业就会投入更多的资金在物流技术的研发和革新上,不断加大对物流软硬件技术的投入,这样就会提高了物流运作的效率。

3网络经济下物流业发展趋势

新科技的发展不仅给经济环境带来了巨变,同时也给不同行业本身带来的一些颠覆性的理念和特点。当然也给全球物流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现代物流业的有关新的发展趋势。

3.1物流智能化

在进行物流工作过程的时候,众多的决定和策划,比如:物流传递路线的选择、库存大小的规模、配送中心经营的管理等需要丰富的专物流专业知识和资料来进行处理。物流智能化是一个不可回避重大难题。所以,物流智能化、自动化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一个大的方向。

3.2物流柔性化

物流柔性化是依据需求来进行生产和决定物流的开展的,其本质体现的是依照消费者需求,进行生产模式上的改变从而调整物流的运作流程及渠道,简单来说,就是以“顾客为中心”理论、实践最切合的表现方式。

篇(9)

在网络经济中,最初建立数字产品和基础设施的费用很大,继续扩张的成本却很小,由此产生了新的规模经济。而且,每生产一个产品,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企业从生产中获得了经验,不断改进生产流程和技术方法,可以使成本降得更低一些。因此,争夺市场份额或争夺顾客,对企业来说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必由之径。你占领的市场份额越大,你获利就越多。前期付出巨大的代价,会在后期得到丰厚的补偿。在网络经济中,很多成功的公司都采用了主流化原则。

主流化原则可以推广为:企业降低价格、锁定特定的用户群,发展长远的顾客。所谓锁定,是指通过吸引顾客,使顾客无法放弃你的产品以占领市场的过程。由于惯性、懒惰与时间的珍贵,人们愿意始终只与一个相对固定的公司进行交易。低价推动的正反馈机制是主流化原则的灵魂。微软公司通过每六个月发行一个新版本的方法,从用户身上获取大量利润。原用户不但本身被锁定在微软产品上,通过重复购买产生累积效应,而且还会向其亲戚朋友进行推荐,使微软产品的影响迅速扩大,在消费者心目中逐步变成一种时尚,一种非买不可的产品。这时,该产品已取得主流地位。1994~1995年间,由于锁定了用户,微软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迅速从62%激增到达到垄断状态的77%。

2。个人市场原则:在传统经济中,通行以全体顾客为对象的大批量生产、大众化销售方式。在网络经济中,出现了“柔性生产”技术。由于互联网的互动作用,企业易于了解消费者的个人偏好,可以借助于网络和计算机,适应个人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个体化产品的售价要比大批量生产的产品价格高,这不但因为支出的成本较高,而且因为它更容易激起顾客的购买欲望。BroadVision可在网上向人们提供经过剪裁的个人报纸。只要说出你感兴趣的新闻的范围、类型和侧重点,以及对于版面设计或其他方面的基本要求,你就能得到一份充满个人色彩的、图文兼茂的报纸。

如果公司能在遵循个人市场原则的同时,依据达维多定律,不断更新产品、提高质量和降低价格,企业就能拥有更强的竞争实力和更大的增长潜力。

3。特定化原则:与个人市场原则密切相关的是特定化原则,即挖掘个人市场,然后瞄准市场中某类特定顾客。公司必须首先找出具有代表性的个人习惯、偏好和品味,据此生产出符合个人需要的产品。然后,公司找出同类型的大量潜在客户,把他们视作一个独立的群体,向他们出售产品(服务)。为了吸引特定顾客的注意力,公司应迎合他们共同的人生经历、价值观念和兴趣爱好,创造一个虚拟社会,唤起一种社区意识。虚拟社会能使客户树立对品牌的忠诚。在建立虚拟社会上投入的越多,得到的客户忠诚和收入回报就越多。一项产品一旦成了虚拟社会注意的焦点,它就达到了锁定客户的目标,该社区的成员将会拒绝购买其他同类产品。为了锁定客户,仅靠产品的品牌化是不够的,客户还应因其忠诚而受到奖励。瞄准特定市场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公司跟踪调查单个顾客的消费行为,将有关数据输入电脑,从而对某一消费者群体的购买行为作出预测,并施加一定的影响,如邮寄广告或有针对性的购物指南。对于那些老客户,还可以享受额外的打折优惠。

瞄准特定客户,是弱小公司的最佳策略。由于小公司的资源和能力有限,只能瞄准范围有限的特定客户群。随着锁定一部分客户并不断扩大战果,公司可遵循主流化原则迅速提高市场占有率。但是,随着市场份额的上升,瞄准特定市场的效果也就逐步下降,因为未受控制的份额在迅速缩小。当然,随着公司的发展,它所瞄准的客户的范围将会不断扩大。

4。价值链原则:一种产品的生产经营会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增值,我们将其整体称作价值链。

价值链原则包括三层含义。其一,公司不应只着眼于价值链某个分支的增值,而应着眼于价值链的整合,着眼于整个价值链的增值。其二,公司应尽可能多地拥有或控制价值链上的分支,并从中赚取尽可能多的利润。其三,公司应缩短价值链,获取由被砍掉的价值链分支曾经获取的收入。

价值链的每一环节都应有价值增值,并使价值乘数达到最大。所谓价值乘数,是指增值总量与增加的投资之比。价值乘数的大小与客户数量、反应率、结帐率(实际购买人数)和价格成正向关系,与广告费用成反向关系。公司应设法稳定价格、增加客户数量、提高反应率和结帐率,减少广告费用。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瞄准特定市场、创造虚拟社会,锁定比较狭窄的客户群;或者运用“柔性生产”,使个人需要得到较大的满足,使产品可以有更高的售价。换而言之,个人市场原则和特定化原则可使价值乘数达到最大化。

在价值链的整合中,合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由于技术的发展和产品的专门化,使PC机市场极大地分化了。控制器、调制解调器、声卡、打印机、操作系统等均可单独出售。任何一家公司都无法在上述所有领域中占据优势地位。而且,在网络经济中,要求产品在极短的时间内不断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如果每一个分支都是独立的,便可能出现无利可图的情况。因此,对分散的价值链进行组合、建立合作关系,使每一个公司都能依据自己的相对优势,在自己控制的价值链分支上发挥最大的作用,就能使整个价值链实现增值,使所有的合作伙伴都赢利。例如,微软公司与英特尔公司携起手来,从其互补性产品中获得最大利润。几万家微软公司的合作经销商依靠整个价值链来获益。它们提供专门化程度很高的目标产品,从而推动了Wintel产品的主流化。

苹果公司生产的Macintosh电脑,不需任何附加装置就能立刻运行。而采用Wintel技术的电脑使用时却必须加上声卡、显卡、网卡、CD—ROM、鼠标等。因此,在PC机发展之初,苹果公司的优势非常明显。但是,在电脑技术日新月异之时,苹果公司却未能继续生产出性能最优的磁盘驱动器等部件,Macintosh电脑逐步走向劣势。而适应高度分化的市场、进行广泛合作的Wintel产品,却赢得了极大的成功。①软件业也是如此,综合性的软件包,已被单个程序组所取代。因为前者不能与后者的最优组合相抗衡。很多其他行业的公司,也已把合作看成是高度利用外在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迅速增强实力的有效手段。

在控制价值链分支上,最能带来巨额利润的是建立一个新的价值链,即建立一个由相关公司组成,存在着上、下游关系的产业。例如,微软公司是一个产业,苹果公司只是一个公司。微软公司产业不仅包括了本公司,还包括成千上万个开发商、合作伙伴和追随者。索尼等游戏机制造商出售的游戏机是亏损的,但它可以锁定用户并

将之纳入自己的价值链中。索尼公司不但可以通过出售游戏软件大发横财,还可以从影院、快餐店及玩具制造厂等生产相关产品的价值链的分支上获取利润。

控制价值链分支的一个捷径是公司兼并与收购。它可以使公司迅速扩大市场份份额、取得竞争优势。1995年,麦卡菲的合伙人通过与Saber微软公司的合并,获得PC网络管理程序41%的市场份额。1996年,Adobe公司在2D(二维图形制作)软件中遥遥领先,但在3D(三维图形制作)软件中却落后了。反之,Autodesk公司在3D中是竞争者,在2D中却毫无影响。后来,两家公司合并,垄断了图案编辑软件市场。②

网络经济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取消了某些中间环节,从而取消了中间商,使消费者可以直接与产品制造商或服务提供商进行交易,并享受到售后服务。消费者可以足不出户,购买到世界各地的产品。因缩短价值链而得到的利益,由网络公司、制造商和消费者共同分享。中间商之所以存在,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即制造商可能不太了解消费者或其他制造商的有关信息,消费者对制造商的情况或有关专业知识几乎一无所知。在网络经济中,降低了寻找、收集信息和学习知识的成本,使中间商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5。适应性原则:由于互联性的存在,市场竞争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市场呈现出瞬息万变之势。精心制定好的发展计划,很可能在转眼间就成为一堆废纸。因此,对公司的经营策略及时作出调整,或使公司的组织结构具有足够的弹性,以适应市场的急剧变化,已成为任何公司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竞争原则之一。公司的适应性原则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公司产品的适应性、公司行为的适应性和公司组织的适应性。

(1)公司产品的适应性:即公司产品(服务)能适应消费者不断变化的个人需要。在“个人市场原则”中,对这一点已经进行了阐述。

(2)公司行为的适应性:即公司行为要适应市场的急剧变化——

①让市场来管理——让市场对公司的产品(服务)进行评价,并以此为依据不断作出改进,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例如,网景公司发起“寻错奖励”运动,发动顾客发现它所生产的软件存在的问题。

②让市场来定价——不是由公司来给产品(服务)定价,而是时刻由市场来定价。几乎每个定单都由与网络相连的任何制造商竟价。

③让市场来营销——市场可以非常有效地促销你的产品。网景公司初期赠送浏览器软件的举动,就是这方面的典范。通过发放足够多的产品,会扩大其影响力,使人们开始议论你,对你的产品产生浓厚的兴趣,继而需要你的产品,并按照你开出的价格付账。

(3)企业组织的适应性:即企业组织要富于弹性,能随着市场的变化而伸缩自如。公司组织通常等级森严、权力集中。在网络经济中,面对着大量信息的快速传递,面对着市场的急剧变化,面对着全球范围的竞争对手,现有的僵化的组织结构已经难以为继了。如果任何一项行动都必须等待公司总裁的批准,这项行动往往会变得毫无意义。③

在传统经济中,一个组织有如根据一定功能,经过精心设计、制造的机器。一旦机器制造完毕,它就基本上定型了,最多进行小幅度的调整与改造。设计机器式组织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高效率。

在网络经济中,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极其迅速,推动公司发展的不再是效率,而是高度的适应性。应该把公司看成是有机体,它可以感受环境、适应环境,甚至改变环境。市场环境则是一种选择机制,它可以判定哪种有机体更适合生存。公司可通过下列几种手段来设计自己的组织结构,使之具有高度的适应性。

(1)多元化:圣达菲研究所只有三个长期的职员,分别是物理学家、经济学家和生物学家,其余的雇员都是短期性质。它使跨学科的工作人员每天聚集在一起,平等参与讨论会中的任何一个话题。由于环境的变化是多方面的,多元化的思想和不断变化的新成员带来的新思想,增强了该组织对市场的适应性。

(2)可渗透边界:一个组织的边界应该是模糊的,具有可渗透性,使组织可以随时吸收它所需要的人,扬弃它暂时不需要的人。以快速变化著称的投资银行,为了对市场上的新机会迅速作出反应,以小组作为其基本组织单元。每个小组成员可随时更新,增加能带来新技术和新思想的成员和与外部专家的关系。投资银行鼓励员工相互交流,并与组织之外的人交流,对建立新关系的员工予以奖励。渗透性的组织可以轻而易举地建立关系,并借此把知识、人才和机会抓到手中。

(3)大与小的辩证法:传统上认为,大公司由于盛行,难以适应市场变化。小公司则反应敏捷,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但是,在网络经济中,小公司也存在着问题,为发展经济网要消耗大量时间和人力资源,降低了公司的经济效益。在网络经济中,公司要既大又小。它要足够大,以便具有足够大的视野,把握全球市场的转变,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它又要足够小,以便灵活、机动、目标单一,能对市场的变化作出即时反应。要做到大与小的统一,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基础实施。软件、网络、工艺、资本设备都是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一个公司不必拥有基础设施,但可以利用它并从中获益。

一家小公司可以租借具备技术和行政支持的办公场所,在世界范围内购买企业的软件包,从专家那里获取有用的市场信息;可以通过联合其他公司,利用其他公司的能力,从而使自己保持很小的实体部分,但在功能上却变得非常强大。这时,它可以同时享有大公司和小公司的优势而避免了它们的劣势。

对一家大公司来说,在创建庞大的基础设施的同时,建立若干小的团队,使之容易聚集、容易解散,并具有独立行动的能力,可以让专业人员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摩根·斯坦利投资银行就是这样运行的。公司的声望吸引了人才,持续保持的顾客关系带来了机会,金融资本在市场上产生了影响力。但是,这一切都是由若干机动灵活的小团队完成的。它们充分利用庞大的电信网和数据库等基础设施,使之发挥出最大作用、创造出最大价值。

资料索引

①《非磨擦经济——网络时代的经济模式》P132

[美]T·G·勒维斯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②《非磨擦经济——网络时代的经济模式》P95

篇(10)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已到了如火如荼的境地。从1997年1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了第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中国共有上网计算机29.9万台,上网用户数62万,到2009年第24次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互联网经济市场规模主要是指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各种细分应用服务的运营商营运收入,例如网络游戏、网络广告、搜索引擎、网上购物、B2B电子商务、网上招聘和域名主机等;不包括移动增值收入。从表一中可以看出,根据艾瑞网的调查数据以及预测,中国网络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在30%以上。为了更加科学的研究网络经济发展历程,本文利用有序聚类法对中国网络经济发展进行分段研究,以图更好的揭示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首先通过定义类的直径为,其中,即为两个样本的欧几里得距离。费希尔最优求解法定义分类后产生的离差平方和的增量最小,所以定义损失函数为 ,对于固定的n和k,损失函数越小,表示各类的离差平方和越小,分类就是越有效的。

若要寻找将n个样品分为k类的最优分割,对于任意的j,要将前面的j-1个样品最优分割为k-1个类,否则这最后一类就不可能构成k类的最优分割。所以根据费希尔最优求解法的递推公式:

从每个分割点向前寻找最优分割点,使得前面的分割损失函数为最小,直至聚类完成,损失函数即为各个分类点损失之和。采用matlab编程,分别对不同分类个数进行尝试后,可以得到下图损失函数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分为三类时,损失函数较小且分类数较为合适,进一步查表可得分类情况为:2003-2004年;2005-2008年;2009-2013年。

从实际情况来看,2004年以前,中国网络经济发展处于萌芽阶段,中国网络经济发展规模较小。自1988年初,中国第一个X.25分组交换网CNPAC建成,当时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沈阳、西安、武汉、成都、南京、深圳等城市。到1993年的金桥工程,再到2004年TOM互联网集团、盛大网络、腾讯公司、空中网、前程无忧网、金融界、e龙、华友世纪和第九城市等网络公司在海外纷纷上市。同时,我国国家顶级域名.CN服务器的IPv6地址成功登录到全球域名根服务器,标志着CN域名服务器接入IPv6网络,支持IPv6网络用户的CN域名解析,这表明我国国家域名系统进入下一代互联网。《第1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上网计算机约为4160万台,上网用户数约为9400万人,我国网民首次突破1亿,达到1.03亿人,宽带用户数首次超过网民用户的一半。

再到2008年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53亿人,首次跃居世界第一,到2009年末,网民规模接近4亿,互联网经济规模达743亿元。同时,国家大力扶持电子商务,商务部《关于加快流通领域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要求各地商务部门扶持电子商务发展,并提出到“十二五”(2011-2015)期末,力争网络购物交易额占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提高到5%以上。在2009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宣布3G牌照发放,中国联通联手苹果引进iPhone,这为网络经济发展引入了新鲜活力,中国正式进入3G元年,带来了网络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利用有序聚类方法可以有效分析网络经济发展历程。中国网络经济在经过了萌芽、苏醒阶段以后,已经进入了跨越式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随着中国网络经济的不断进步,网民人数的急剧增多,带来了生机勃勃的网络经济发展状况,但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网络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了,起步以模仿外国模式为主,其成功之处在于模仿之后的本地化,但缺少自主创新。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网民呈现低龄化、低学历化、低收入化的特点,从而导致中国网民综合素质普遍较低,网络侵权、网络犯罪、网络暴力等世界性难题在我国也大量存在,网络文明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所以我国网络经济发展过程中,仍要注意商业模式自主创新、政策法规的完善与网络文明建设等重要问题。

上一篇: 区域经济市场分析 下一篇: 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