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9 16:41:0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科学研究和基本要素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3、实验并观察。
4、得出结论。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高校要实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教师的教学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高等教育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表现在规模扩张方面,与此相适应,中国的教育变革也在不断地深入,但这个期间一个普遍共识是中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改善不大。究其原因,虽然与教师队伍迅速扩张所导致的高校教师平均教学技能下降有关(新增加教师的能力提高需要一定的过程),但更重要的、也是对未来教学质量影响更大的一点在于许多教师的教学能力并没有完全适应教育变革的需要。明确新的教育形势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要素,并采取正确的方式予以培养是未来提高中国教育整体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
高校教师作为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的教育工作者,既应具备一般的能力,又应具备与职业相关的特殊能力,如掌握学科知识并运用相关教材的能力、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及管理能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能力等,这些能力体现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构成。
(一)掌握学科知识并运用相关教材的能力。
高校教师要做好教学工作,首先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并了解学科的研究动向,只有这样才能在充分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将学科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使他们了解新的知识动向。其次,要能够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设计,这体现了高校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设计能力。另外,高校教学的内容既应具有实用性,又应富于创造性。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教材的遴选上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并且具有对入选教材进行全面分析的能力。
(二)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
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使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从这个角度说,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更重要的是这方面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的能力。而充分发挥这种交流、沟通作用的前提是教师要从内心关心学生及他们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学习,同时要认识到不同学生个体差异及需求方面的不同,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与学生交流。
(三)教学活动的组织及管理能力。
教学组织及管理能力是高校教师有效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是将预先安排的教学内容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的能力。它反映了高校教师课堂传授知识的能力。一方面,这种能力要求高校教师要有适当的语言组织能力,另一方面,它要求高校教师具有多种教学技能,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的学科知识及内容、借助适当的教学技能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它也要求高校教师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调整教学方法。
(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能力。
德国柏林大学(1809年)的创建标志着中世纪以来仅仅作为知识保存和传播场所的大学开始成为社会知识更新和科学发展的重要场所。柏林大学认为:“在科学研究方面做出杰出成绩的学者,也总是最好和最有能力的教师。”这样的说法虽然有些绝对,但反映了科学研究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科学研究能够带来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高校教师的科学研究并不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教学能力,它依赖于教师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能力。此外,高校教师的科研也只有放在教学中才能获得动力。因此,科研和教学活动并不矛盾,但需要高校教师通过适当的手段和途径将两者有效地结合。
二、教育变革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
首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新的《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明确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各高校也围绕这个中心任务积极推进高校的教育改革实践。其次,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同时,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方面所引起的教育变革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
高校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主要是指教学实践过程中研究和寻找最有效教学方法的能力。当前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入,并且对什么是最有效教学模式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这表明了教学实践探索的不确定性,表明了教学研究能力是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加强的核心能力,也显示了高校教师在这方面有较大的创造空间。教学研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通过持续的教学创新,教师才能在不断变革的环境中有效地把握高校的教学活动。
(二)信息素养与教学实施能力。
信息膨胀是当今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现代教学实施能力不仅包括教师的讲解能力和答疑能力,而且重视其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和合作学习等现代教学实施能力。课堂多媒体技术是提高课堂信息容量,延伸高校教师教学实施能力的有力工具。熟练地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是提高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和改善教学实施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知识灌输是传统高校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今天,学生在学校学习时所获得的知识可能是最新的,但当他们步入社会时,这些知识需要适度地更新才能发挥作用,而他们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所受的培养使他们知识更新的能力不足。因此,改变旧有模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新的教学环境下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反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要求高校教师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而把简单的知识传授放在第二位,从而能够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出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教育变革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改善途径
教育改革及教育环境的变化不仅要求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具有传统教学模式及环境下的基本要素,而且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改善与提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即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仍然需要继续改善,特别是我国高校大规模扩张以来,大量新任及年轻教师的加入使这方面的任务也更为紧迫。此外,各层次教师都存在发展和提高教育变革条件下教学能力新要素的问题。
(一)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
教学及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智力的高度集中又使科学研究成为高校的核心职能。两种职能并不冲突。最新的前沿知识可以大大改善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了解学科领域的最新知识进展,发展创新思维的能力。科学研究本身具有探索性,在教学的交流过程中,高校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获得新的灵感。但在我国高校,这两个方面往往相互脱节。改变这种状况,一是将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作为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标准;二是鼓励拥有更丰富成果的教授从事更多的教学活动。
(二)提高教学研究及创新的动力。
高校的学术研究方面还存在一种趋向,即重科学研究、轻教学研究。一些人认为科学研究是对未知领域新知识的探索,需要积极的科学精神,科学活动所获得的新的知识是一种真实的财富,能够有效提高学校的声誉,而教学研究不过是现有工具和方法的组合而已。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教学作为高校教育的基本活动,需要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技能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因此,必须强化对教学研究和创新活动的鼓励,把它们提高到与科学研究同等地位对待。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媒介。
多媒体教学自新世纪在各高校推广以来,硬件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多媒体教室在整个教室所占比例大幅度提高,甚至有些学校实现了完全的教室多媒体化。但与此相对应,高校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能力仍然存在较大不足,设施利用程度也不高,突出的现象是仅仅将屏幕作为黑板的代用品。改进的途径是加强高校教师多媒体授课的培训,使高校教师能够熟练地制作影像等课件。
(四)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强化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旧的“传授―接受”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被动的知识“容器”,缺乏主动思考的意识,更谈不上创新思维和自主思维的锻炼,从而影响了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适宜的教学互动形式,可以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促进他们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思考,通过知识“传递―思维―判断性接受―反馈”的良性过程,使他们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也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宪平,唐玉光.课程改革视野下的教师教学能力结构[J].集美大学学报,2006,(3).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高校要实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教师的教学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表现在规模扩张方面,与此相适应,中国的教育变革也在不断地深人,但这个期间一个普遍共识是中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改善不大。究其原因,虽然与教师队伍迅速扩张所导致的高校教师平均教学技能下降有关(新增加教师的能力提高需要一定的过程),但更重要的、也是对未来教学质量影响更大的一点在于许多教师的教学能力并没有完全适应教育变革的需要。明确新的教育形势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要素,并采取正确的方式予以培养是未来提高中国教育整体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
高校教师作为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的教育工作者,既应具备一般的能力,又应具备与职业相关的特殊能力,如掌握学科知识并运用相关教材的能力、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及管理能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能力等,这些能力体现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构成。
(一)掌握学科知识并运用相关教材的能力。
高校教师要做好教学工作,首先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并了解学科的研究动向,只有这样才能在充分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将学科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使他们了解新的知识动向。其次,要能够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设计,这体现了高校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设计能力。另外,高校教学的内容既应具有实用性,又应富于创造性。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教材的遴选上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并且具有对人选教材进行全面分析的能力。
(二)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
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使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从这个角度说,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更重要的是这方面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的能力。而充分发挥这种交流、沟通作用的前提是教师要从内心关心学生及他们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学习,同时要认识到不同学生个体差异及需求方面的不同,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与学生交流。
(三)教学活动的组织及管理能力。
教学组织及管理能力是高校教师有效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是将预先安排的教学内容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的能力。它反映了高校教师课堂传语言组织能力,另一方面,它要求高校教师具有多种教学技能,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的学科知识及内容、借助适当的教学技能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它也要求高校教师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调整教学方法。
(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能力。
德国柏林大学(1809年)的创建标志着中世纪以来仅仅作为知识保存和传播场所的大学开始成为社会知识更新和科学发展的重要场所。柏林大学认为:“在科学研究方面做出杰出成绩的学者,也总是最好和最有能力的教师。”这样的说法虽然有些绝对,但反映了科学研究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科学研究能够带来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高校教师的科学研究并不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教学能力,它依赖于教师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能力。此外,高校教师的科研也只有放在教学中才能获得动力。因此,科研和教学活动并不矛盾,但需要高校教师通过适当的手段和途径将两者有效地结合。
二、教育变革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
首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新的《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明确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各高校也围绕这个中心任务积极推进高校的教育改革实践。其次,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同时,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方面所引起的教育变革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
高校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主要是指教学实践过程中研究和寻找最有效教学方法的能力。当前教育改革在不断深人,并且对什么是最有效教学模式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这表明了教学实践探索的不确定性,表明了教学研究能力是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加强的核心能力,也显示了高校教师在这方面有较大的创造空间。教学研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通过持续的教学创新,教师才能在不断变革的环境中有效地把握高校的教学活
(二)信息素养与教学实施能力。
信息膨胀是当今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现代教学实施能力不仅包括教师的讲解能力和答疑能力,而且重视其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和合作学习等现代教学实施能力。课堂多媒体技术是提高课堂信息容量,延伸高校教师教学实施能力的有力工具。熟练地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是提高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和改善教学实施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知识灌输是传统高校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今天,学生在学校学习时所获得的知识可是最新的,但当他们步入社会时,这些知识需要适度地更新才能发挥作用,而他们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所受的培养使他们知识更新的能力不足。因此,改变旧有模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新的教学环境下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反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要求高校教师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而把简单的知识传授放在第二位,从而能够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出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教育变革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改善途径
教育改革及教育环境的变化不仅要求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具有传统教学模式及环境下的基本要素,而且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改善与提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即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仍然需要继续改善,特别是我国高校大规模扩张以来,大量新任及年轻教师的加人使这方面的任务也更为紧迫。此外,各层次教师都存在发展和提高教育变革条件下教学能力新要素的问题。
(一)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
教学及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智力的高度集中又使科学研究成为高校的核心职能。两种职能并不冲突。最新的前沿知识可以大大改善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了解学科领域的最新知识进展,发展创新思维的能力。科学研究本身具有探索性,在教学的交流过程中,高校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获得新的灵感。但在我国高校,这两个方面往往相互脱节。改变这种状况,一是将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作为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标准;二是鼓励拥有更丰富成果的教授从事更多的教学活动。
(二)提高教学研究及创新的动力。
高校的学术研究方面还存在一种趋向,即重科学研究、轻教学研究。一些人认为科学研究是对未知领域新知识的探索,需要积极的科学精神,科学活动所获得的新的知识是一种真实的财富,能够有效提高学校的声誉,而教学研究不过是现有工具和方法的组合而已。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教学作为高校教育的基本活动,需要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技能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因此,必须强化对教学研究和创新活动的鼓励,把它们提高到与科学研究同等地位对待。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媒介。
一、合作学习的发展过程及概念
合作学习于 20 世纪七十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在提出之初,美国教育界对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也是认识不足的,常常把合作学习排除在竞争学习和个别学习程序之外。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在合作学习条件下 ,较之在竞争学习及个别学习条件下 ,更多地感觉到同学的助力。同学间学习上及人格上相互支持与发展。因此受到人们的追捧。
关于合作学习的概念,学术界至今没有统一的定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定义。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教授斯莱文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根据他们整个小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美国肯塔基大学嘎斯基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为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由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合作与互助的学习活动。我国以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王坦在《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中提出的定义较为权威。他指出合作学习就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在以上几种定义中,一致认为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已完成一定目标为主要目的,以团队成绩为评价标准。
二、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和基本要素
美国斯莱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以动机理论、认知理论为基础。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约翰逊兄弟认为合作学习的理论根源来源于社会互赖观、认知发展观、行为学习理论观三种观念。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沙伦教授及其夫人认为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涉及约翰・杜威的教育哲学、库特・勒温和赫伯特・谢伦的人类生态学、认知的建构主义者心理学、学习的内在动机论等理论。美国教育学者认为合作学习是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皮亚杰的理论、维果斯基的理论、认知科学理论。由此可见,合作学习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曾琦认为,合作学习基本要素应该包括正相互依赖、个人责任、社交技能、小组自评以及混合编组五个方面。另外对每个方面的组织方法已经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约翰逊兄弟认为,任何形式的合作学习,都应该包括五个要素:积极互赖、面对面的促进性相互作用、个人责任、社交技能、小组自评。
三、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体育教学中,对合作学习的研究起步较晚,进入21世纪后快速发展。先后有学者分别在篮球、排球、体操、健美操及网球等体育项目的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并探讨在教学中的合理策略,通过实验对比,证明合作学习的优越性。其中,吴平《排球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中,随机抽取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7级参加排球限选课 2 个班级的学生。其中合作学习的班级,每四个人成一组组学生选一位技术较好且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全面负责小组成员的课前讨论、实践练习和总结等教学过程。王海明等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网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中,实验班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通过对比发现,采用合作学习的班级,学生在基本技术的掌握,学生的动机水平,学生的自信心等方面与传统方式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虽然,以上研究证明合作学习在提高学生基本技术和兴趣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对合作学习的引用不免有些死板。在运用过程中没有考虑到体育课程的实践特点。和理论课程相比,体育课程是以实践为主,在课上仍然采用课前讨论和总结的方式不容易使学生投入到技术的学习中,如果采用小组为主的多种实践练习方法更为妥当。
四、有待深入研究的方面
(1)合作学习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的操作性。合作学习的研究虽然证明运用合作学习优于传统学习,但现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仍然未大面积推广。其原因本人认为,合作学习仍然过于神秘,并未很好的和体育教学相结合。如何让体育教师简单有效的运用合作学习进行教学是接下来学者应该研究的内容,揭开合作学习的神秘面纱,使好的方法真正得到应用。
(2)基于合作学习的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方式改革。体育课程的成绩评价一般分为平时表现、理论考试、技能考试以及身体素质四个方面构成。有些学校没有理论考试。但是平时表现往往出现只考察学生的出勤的单一量化标准。合作学习的运用,能够更好地量化考察学生的平时表现。如何根据具体体育课程的特点,建立以小组团队成绩为考察方式的学生成绩评价方式成为丞需解决的问题。使合作学习和学生最终成绩真正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王 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学苑出版社.2001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268-01
一、引言
ERP管理系统是Gartner Group信息技术研究和分析的公司于1979年提出来的概念,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企业管理思想与管理模式是现代企业信息管理系统。ERP有效应用为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基础,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与效益。ERP为企业提供信息与经营管理的同时,也可作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自我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ERP管理系统实施风险模型的研究能够给予企业管理与经营带来深刻的变化,有效解决影响企业多层次、问题多样化的内部与外部的环境,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和理性的方法成功实施ERR,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现实意义。
二、ERP管理系统结构与作用
1.ERP管理系统的结构。ERP管理系统是一个具有战略层、战术层和作业层组成的多层次目标结构,该结构是一个与不同业务职能的多维度目标结构组成的有机集合。ERP管理系统交融了前沿的科学管理理念和先进技术的供应链管理,具有高度集成、高度复杂性。
ERP管理系统构建的企业内部结构、各功能流程,是依据科学管理理论和优秀企业的成功运行经验,不断的重新优化组合,形成一个优化的企业整体构架。ERP管理系统是采用模块化、可定制的信息技术系统,具有不断改善与完成整个企业信息技术集成的强大功能。在ERP管理系统运行过程中,能够为企业架构中信息流、物流、决策制定过程、增值过程、功能实现过程以及供应链,为企业的经营目标提供一个完整的组织链。
2.ERP管理系统的作用。ERP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与约束机制具有其一定的特殊性,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与科学管理理念为基础的商务管理系统,其核心与实质是企业的管理思想与工作业务流程。ERP管理系统的成功与有效应用,必然会给企业带来深刻的变化,ERP管理系统能够改变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约束机制。改变以往的直线职能制、矩阵制、事业部制或者它们的组合企业结构,形成一个完整的企业管理链条。
ERP管理系统实施能够改企业内部控制的体系框架,能够改变和发展企业在没有实施ERP管理系统前的控制环境、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风险评估以及监督等五个基本要素,改变企业的内部环境,使每项基本要素呈现新的发展、有新内容、有新特征,为企业的内部控制提高效率、效益与效果。同时也出现了应用新风险。
三、ERP管理系统实施风险管理模型
为了消除和减少ERP管理系统实施风险,首先,我们要弄清楚ERP管理系统实施风险的来源和有效的管理模型。ERP管理系统实施风险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其主要方面是ERP管理系统应用的环境和人员,而不是ERP管理系统本身的技术性问题。企业应用ERP管理系统是在全新的管理模式、管理思维下,企业的文化、经营方式以及经营理念呈现出新的结构性变化,单纯的改变技术性问题不能实现ERP管理系统实施的目标,ERP管理系统具有动态性,不同的而环境、人员甚至不同的行业和系统都有所不同。通过上述分析研究,本文提出的ERP系统实施风险管理模型,就是针对ERP系统的治理模型和相应的内部控制体系方法。
信息技术系统的应用,影响企业的权利结构与组织结构(M.Lynne Markus等,1983)。首先,信息技术系统改变是一种成熟度、能力度改变。能力度改变是ERP管理系统升级性演变,改变重组ERP管理系统的原有秩序,构建新的系统,使ERP管理系统的基本要素不再具有协同性、匹配性以及一致性。出现新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必然的过程就是使系统的基本要素指向目标一致,要通过控制管理来实现基本要素指向目标一致,若调整或控制管理对目标失效,就要重新调整系统的布局和资源配置,使要素和目标匹配,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系统要素的支持活动。为了进一步消除和减少ERP管理系统实施风险,使系统的要素达到最优的运行状态,提高能力度,为此给出ERP系统管理控制的动态模型,如图1所示。
基于上述分析,企业的ERP管理系统,既要有目标一致性,又要有战略合理性,消除或减少企业应用ERP管理系统的约束,转变价值观念,提出合理的战略和手段,以提高企业应用ERP管理系统的能力度、成熟度。
四、结语
在ERP系统的实施过程中,对于某类风险或者某项工作风险的控制。通常不是孤立地应用某一种策略来处理,而是几种策略的综合应用,而且贯穿于实施过程中的各项活动。
[基金资助:佳木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W2011-053]
参考文献:
1.H.A.Proper,H.Bosma,S.J.B.A.Hoppenbrouwers,and R.D.T. Janssen.An Alignment Perspective on Architecture-driven Inform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In D.B.B.senbrij,editor,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National Architecture Congres,Amsterdam,The Netherlands,EU, November ,2000
物理做为一门基础学科,其科学素养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高中教学阶段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教材、习题、试卷等方面,必须要通过多种手段来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本文就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这一问题进行了必要的探究。
一、高中物理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
1.科学假说素养
所谓的科学假说素养是科学探索的基本素养,是由爱因斯坦首先提出的。基本要求就是根据已有的科学理论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做出猜测性陈述并加以验证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高中教学就必须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假说素养,保证学生的高中学习能够有科学假说能力,但是也要注意,假说的提出既要有一定的经验基础,也与某些经验事实或其它方面的信息,又要有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2.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探究能力的主要因素就是将物理学科内容与学生的探索精神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学习重心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科学研究态度、创新探索精神、实事求是的理性思维。探究方式要依靠实验教学、课堂教学和习题演练。
3.综合的科学能力
综合的科学能力就不仅要包括探究能力、假说素养等,还要有多方面的动手和思维能力。高中物理科学综合能力的培养,要从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特点出发,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教师还必须要引导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不囿于常规,勇于否定别人,支持学生对实验过程发表不同的见解。同时,也要有多方面收集物理知识的能力,要鼓励学生善用运用知识、将科学能力发扬下去。
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实验教学
高中物理教学要特别重视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从本质上说,实验是人为地创造一个环境,人为地控制物质变化的过程,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下排除干扰,突出主要因素进行的操作。例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中,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牛顿管实验,设计实验.不抽空气,观察会出现的现象;抽一部分空气.观察现象;抽成真空观察现象。先猜测可能出现的情况,然后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发现规律。这样,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知识生成的过程和来龙去脉,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探究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就会找出物理变化,同时验证科学假说,以此来不断地培养科学素养。实验教学的重点要进行学生独立实验,并实现独立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觉即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力,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学习电路这一节中,在讲解串、并电路时,可制作两个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暗箱,分别让两只灯串联和并联,然后分别拿掉其中一只,根据出现的现象,训练学生的猜想能力。然后,让学生进行独立实验,来进行结果验证。有条件的情况下,鼓励学生进行一些趣味的物理实验,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独立创造实验能力,在活动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飞机投弹”、“喷气火箭”、“纸锅烧水”等实验。
2.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质疑能力的培养要以“鼓励”为主,教师要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提出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能激活教师的思维,从集中思维走向分散思维。为了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也要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加强课堂反馈收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立信息反馈渠道,通过收集意见、小组报告、网络沟通等渠道来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根据信息反馈来进行教学再创造,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思维发展,使得课堂教学变成教给学生准确知识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空间。
三、课外科学素养的培养
1.网络学习
知识的来源并不限于课本,我们周围的人和事物都是学习的好材料,而互联网更是一个蕴涵着丰富教学资源的宝库。物理科学素养的培养完全可以利用互联网,让学生通过网站进入到丰富多彩的物理学习天地。在这块天地里,学生可以了解到一些课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在浩瀚的物理大海中领略到物理学的美,在网上自主学习,开阔了视野,调动了学用积极性。同时,网络学习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为方便的交流沟通机会,使得师生直接的沟通更为方便快捷,学生也可以自由无所顾忌地提出自己对物理问题的看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质疑和探究能力。网络学习展现的物理新问题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对物理问题的探究能力,养成终身探究学习的习惯。
2.活动教学
活动教学可以转变课堂教学的固定模式,有着更为广阔的发散思维空间,也可以更好地展示出学生的个人能力。活动教学可以从课文科技制作、组织调查、课外活动等手段进行。无论那种课外活动都要有教师进行指导,要通过合作教学来实现,单独的个人活动往往没有广泛的控制能力,也不会在高中阶段形成常规效果。具体来说,科技制作可以自制电铃、自制平行光源、制作针孔照相机、楼梯电灯开关电路、制作潜望镜等。制作之后可以组织展评,以此来形成制作规模,并鼓励学生的制造热情。而社会调查活动的目的则是要将物理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实现物理知识的延伸,在社会调查活动中,学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知识,结合实际去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如学习“水能风能的利用”后,可调查当地能源使用情况、环境污染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还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调查噪声污染、热机的使用、农村用电等情况等。
总之,高中物理的科学素养培养首先要明确高中物理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以此作为出发点,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方面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保证高中物理课堂成为学生科学素养养成的重要台阶。
一、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内涵
所谓研究型教学,是指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建立一种基于研究探索的学习模式。将学习、研究、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在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体现始于问题、基于发现、凸显创造性特色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当前高校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当今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时代,教师“灌输式教学”和学生“接受式学习”的诸多弊端日益明显,也限制、制约了研究型教学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1.教学理念陈旧,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受传统观念影响,注重整体、均衡和权威,拒绝差异、怀疑和创新的价值取向根深蒂固。在教学上表现为教学等同于传授知识,教师的话就是绝对真理,不容置疑,教师对学生具有教育权、控制权,束缚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教学方式呆板,缺少师生交流
部分教师习惯于把自己定位为知识的传输者,把教学看做我讲你听的单向灌输过程,教学成了教师的一言堂。这种扼杀个性、强调标准式培养的教育机制,导致教师的教停留在知识填充,学生在学习方式上死记硬背,学而不思。
3.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中心,缺乏创新性
一些教师的教学思想受教材和教学大纲的束缚,习惯于把自己的思想局限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的框架里。一切教学活动均围绕教材和教学大纲来组织。使课堂停留在只让学生掌握前人已懂的东西,学生乏于思考而无力创新。
4.教学评价体系存在偏差
特别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体系方面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师对实施教改的积极性。学生评价方面,忽略了对大学生的实际素质水平和动手能力的考核,缺乏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评估体系。
5.教学科研关系处理失衡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的两大基本职能,应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当前部分高校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学校重科研轻教学现象盛行,教学与科研相脱节,影响与制约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
三、高校实施研究型教学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质量也受到高度重视,研究型教学模式被广泛引入教学领域,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
1.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是开展研究型教学的前提
毕业要素分
基本要素
1.最高学位、学历
博士、研究生 :27分硕士、研究生:24分
学士、本科生:21分
2.毕业学校
985工程建设高校、在沪211工程建设高校、中科院在沪各研究所等研究生培养单位(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附件1)15分
其它211工程建设高校、中央直属研究生培养单位、上海各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附件2)12分
其他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8分
3.学习成绩
一级(成绩综合排名前25%)8分二级(成绩综合排名26%-50%)6分三级(成绩综合排名51%-75%)4分
四级(成绩综合排名76%-100%) 2分
注:按照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专业(班级)综合排名对其等级进行评定
4.外语水平
CET-6级证书或成绩达到425分(含)以上、专业英语八级: 8分CET-4级证书或成绩达到425分(含)以上、专业英语四级: 7分
外语类、艺术类、体育类专业外语课程合格:7分
注:外语水平证书一般应在所在学校或培养单位考点取得
5.计算机水平
毕业研究生:7分
理科类计算机高级水平或免予此项要求的专业(本科20xx年前入学毕业生:数学类、电子信息科学类、电气信息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20xx年(含)后入学毕业生:数学类、电子信息类、电气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7分文科类专业计算机中级或省级二级水平:7分理科类专业计算机中级或省级二级水平:6分文科类专业计算机初级或省级一级水平:6分艺术类、体育类专业相关课程合格:6分
导向要素
1.荣誉称号
经认定的国家级10分
省(自治区、直辖市)级5分
学校级(每次1分,不超过2分)2分
注:校级及以上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
2.学术、文体竞赛获奖
(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赛、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等全国性比赛(含地方赛区)获奖)
⑴上述全国性比赛奖项:
一等奖10分
二等奖8分
三等奖6分
⑵上述全国性比赛地方赛区奖项:
一等奖5分
二等奖3分
三等奖1分
注:
以上奖励表彰仅限在最高学历就读期间获得;
同类奖励取最高分;
荣誉类和竞赛类奖励可以累计加分,最高不超过15分。
3.科研创新
最高学历就读期间参加学校科学研究活动并获得相应的发明专利
5分
须提供以下材料:
在最高学历就读期间获得发明专利授权证书复印件(验原件,落户申请人应为该专利首次申请时的发明人);
经学校(或培养单位)就业工作部门在本校网站上公示无异议、由指导教师签名的证明材料(须载明该发明专利相对应的科研课题或论文名称);
该发明专利相对应的学位论文、已、课题立项书复印件(验原件)之一,论文须由落户申请人署名,立项书须载明落户申请人为课题组成员。
4.国家就业项目服务期满
上海高校毕业生参加西部计划服务期满(毕业生按照其毕业当年的评分办法予以评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加分) 5分
上海高校毕业生参加到村任职、三支一扶计划服务期满、在校期间应征入伍满按相关政策执行
用人单位分
1基本要素
用人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行为诚信规范,并与毕业生直接签订录用协议 5分
2导向要素
1.引进重点领域人才
用人单位录用上海市重点发展领域所需学科(专业)(点击阅读原文附件3)毕业生:3分
用人单位录用上海市重点发展领域所需学科中的教育部、上海市、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毕业研究生:3分
2.承担重大项目
用人单位承担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且录用的毕业生专业与行业相匹配:3分
用人单位为远郊地区教育、卫生、农业等社会公益事业单位 :3分
注:
上述用人单位由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推荐,并报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确认后予以公布
3.自主创业(创业企业注册资金须到账(不含受让股份)且经营状况良好)
⑴创办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资助的科技企业
获得科技创业基金资助企业的法定代表人:5分
⑵创办其他企业
担任法定代表人:5分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系统科学渗入到文化教育领域,我国的语文教育及其研究也引进了系统科学原理。
系统乃是相互作用的要素的综合体。系统科学研究的重点是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要素是系统中既独立又联系的基本成分。对于静态系统,要素是构成系统的基本材料,在教学上一般指教师、学生和教材。
一、语文教学系统中的基本要素
根据上述原理,语文教学系统是由语文教师、学生和语文教材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1.语文教师
语文教师同其他教师一样,都处在教学系统中主体地位,发挥主导作用。教师要对语文教学的内容、对象、手段、过程等全都予以认识和改造,只有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只有能动地掌握语文及各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发挥教师的主体地位作用,这是教师创造性地进行语文教学的重要前提。教师既然是主体,就承担着改造客体,使学生尽快提高语文水平的任务,这当然是不能去包办代替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去认识语文教学规律,认识学生,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语文水平。
2.学生
学生在教学中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学生是认识过程的主体,他所要学习的知识是他认识的客体。学生同时又是教学对象,也即教学的客体。在教学中,学生为教师所认识、所塑造。但是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有主观能动性。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语文教学信息、知识能力的转换者和接收者,是语文教学效果、语文教学质量的体现者,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地介入语文教学全过程并发挥其作用,才能实现语文教学质量的飞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激发、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其主动参与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授对学生来说是外因,为学生的接受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学生的接受才是内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好学不好的根据,教师的教要通过学生的学来起作用,没有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信息传播是很难产生好的效果的。
3.语文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没有语文教材,语文教学就无法进行。语文教材是教师教语文、学生学语文的依据和凭借。教师依靠语文教材进行教学,达到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语文教学目标;学生凭借语文教材,获得学习语文的门径,达到学习语文的目标。
语文教材是为实现语文教学目标而编制的,从内容到编排都为适应教学目标的特殊需要而定。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语文能力,语文教材就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凭借;语文教学也有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任务,语文教材是学生获取语文基础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涉猎各种社会知识、自然知识的窗口;语文教学还有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健康的审美观,提高他们思想品德素养的任务,语文教材是为他们吸收思想养料建造的园地。
从上述的三个基本要素中可以看出,无论是语文教师的“教”,还是语文教材的“编”,都是以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为前提的,更进一步地讲,都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的。所以,在这三个基本要素中“学生”是核心要素。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核心要素
1.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1)学生“学”的现状。
近年来,中职的学生来源大多是“分流生”,中考分数未达到高中录取线,大部分学生在初中已基本被“放弃”,因而学习态度不端正。根据我校对当前学生思想状况调查,约20%的学生认为读书目的是混日子,约30%是为了应付考试,争取顺利毕业,而仅有8%的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这些学生中大部分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态度不端正,基础较差,成绩不理想。目前学生的语文知识,尤其是句、段、篇章知识,语法、修辞知识、逻辑知识掌握得不够好,更不善于谋篇布局,不善于运用相应的语言表达方式,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和提高。因而多数学生表现为书写差、错别字多,阅读理解写作能力低,直接制约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从而影响专业课程的学习。
(2)教师“教”的现状。
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大多不被重视,加之多数文化课教师对专业缺乏了解,因而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改变。中职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沿用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只是“知识的储存库”。不少教师习惯于把篇、章、句、语、修、逻等知识嚼碎,详尽而系统地“喂”给学生,教得支离破碎,学得粗枝大叶。这种教学模式满足于让学生听、记教师的繁锁讲析和现成的答案,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也阻滞了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和个性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也许在应试中能加上一定的法码,然而未必能真正提高学生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和语文素养。这种教学模式,使语文课失去了吸引力,也不合学生的胃口。
(3)语文教材的弊端。
①现有的中职语文教材内容多,容量大。由于课时量的减少,一套共两册的语文教材,每单元只能讲授一至两篇课文。教学中不能体现整个教材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②中职语文教材更新变换慢。多年来,我校一直使用一套教材。教师的“教”变成了一种简单重复的工作,教学中缺乏应有的生气。教材内容陈旧,离学生的生活越来越远,不适应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有的文章难度较大,学生理解起来的确有困难。
③没有突出中职教育的特点。现有的教材缺乏对学生职业教育的考虑,缺乏时代精神,缺乏反映中职学生现实生活的作品,不能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新的职业教育教材观。
2.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核心要素
从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中可以看出,各方面的弊端都是因为没有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重视而引起的。
中职学生与高中学生相差甚远,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正确,这些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进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着这个问题不予以重视,就会使教学脱离实际,更加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材的编制如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就会使教学内容枯燥,学生难以接受。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因为学生“学”的状况较为特殊、复杂,所以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语文教材的“编”,都应对其更予以重视,“学生”作为核心要素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三、抓住核心要素,优化语文教学
抓住语文教学中的核心要素,树立因材施教的理念,优化中职语文教学。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素质与进入高中的学生素质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树立因材施教的理念,在遵循语文教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体现中职生的特点,增强其“适应性”。
1.中职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语文基础相适应
中职语文教学是初中后语文教学的继续,然而中职学生大多语文素质较低,针对中职生的这一特点,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控制好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切忌好高鹜远。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重点进行字、词、句、文的认、释、读、写,在此基础上适当进行能力训练和提高,不能把对普通高中生的能力要求套用为对中职生的要求。
2.中职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应用相适应
中职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热情不高,对专业课程却比较重视,我们应该从学生注重“实用”这一特点出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启发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去发现学科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对相关学科的探索热情。除讲究德育渗透,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还必须重视职业渗透,就是这个道理。
(1)注重语言表达教学,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中职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融入社会,口头表达能力是左右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某种程度上,说出比写出更重要、更难,语言表达的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教学中,口头表达课可以演变为“演讲与口才”课进行教学,着重强化演讲思路、演讲语言、演讲艺术、演讲气质及演讲效果的学习和训练,让原本枯燥的语文课成为一股活水。
(2)注重应用文教学,提高文书写作能力。
应用文是处理事务、沟通关系、联系工作、商洽业务等不可缺少的文字工具,能写应用文是中职生必备的素质。加强应用文教学,是满足学生实际应用需要的重要途径。然而现行的不少中职语文教材把应用文写作作为“附文”来对待,没有突出中职语文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专门对学生进行各类应用文的教学,训练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相信学生会获益匪浅。
参考文献:
[1]王革玲.对中职语文教学困境的思考[J].广西教育,2010,(9).
[2]卜颜丹.对中职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语文天地(高中版),2009,(5).
[3]向红静,叶安全.刍议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的诸多困惑与对应策略[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0,(4).
1.1发展而非静止的学科观一种基于经验和事实分析的学科观点认为,学科对同类问题展开专门研究进而将新旧知识进行更替,所有学科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学科总是处于过渡状态,其发展除了受内在因素的影响外,同时还受许多变化的外在因素影响,如:政治思想、经济状况、社会传统等。
1.2学科标准这种基于经验和事实分析的学科观认为,某一学科形成并区别干其他学科的标准主要有:(1)学科材料域。即学科的研究客体,包括根据常识可以理解的一组研究对象,如人、动物、空气等。(2)学科题材。即是从一个材料域所提供的可以观察现象的一切可能集合中将其中的某一部分划分出来,以此来构成学科的研究对象。(3)学科的理论一体化水平。这是衡量一个学科最为重要的标准。所有的实证性学科都试图在理论上揭示某题材的真实面目,解释或预测与题材相关的现象或事件。(4)学科方法。学科一旦有了自己的方法,也就意味着建立了一个理论体系的独立性。方法的进步能够促进理论的发展,同样反过来说,一个新的理论又同时促进了学科方法的进一步发展。不同学科采用的分析工具或方法会有所不同。(5)学科的应用。学科知识在实践中一般都可以有所应用,但具体到某一学科在实践中可以应用的程度和已经付诸于实际应用的程度往往会有所不同。
1.3学科的实质从学科的内涵及外延可见,学科既是某种知识体系的指称,又是其实体组织的指称,有其自身的形式、结构和功能,其实质是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专门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有学者根据学科中的科学研究、知识的传授与习得等活动,认为学科是由知识形态、活动形态、组织形态组成的统一体,其中,知识形态是学科的核心,活动形态是学科的基础,组织形态是学科的表现形式。无论从形式、结构、功能任一角度,知识要素始终是学科的核心构件。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学科与科学有所区别,科学研究是学科活动的一个部分。因为学科活动除了开展科学研究,它还包含有其他方面活动。
2学科及其体系的特征
2.1学科的基本特征基于有关学科的定义、实质、标准的分析,结合当前高校学科建设实践,可将学科的特征概括为:(1)专门性。不同学科具有各自的研究领域、研究对象和专门的研究方法、分析工具、知识体系、学科传统等学科特质。(2)系统性。即学科知识理论的体系化。理论体系表达着学科主体对特定研究领域的系统性的主体性认识,学科本质上反映的是关于客观世界诸如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运动规律。(3)高深性。基于高校职能的定位,学科是高校传授知识、发展知识的基本单元,其内核是高深的、系统化的科学知识,高等学校的学科既要开展科学研究,也开展专业人才培养。因而有学者认为教育阶梯的高等教育与中等、初等教育的主要差别在于教材的不同,高等教育所关注的是深奥的知识,研究前沿性高深的学问。(4)组织性。学科总是把相同领域的专家汇集在一起,研究同一学科领域的各种问题,形成某种形式的共同体。学科专家的汇集往往是跨区域性的,有无形组织形式的共同体,也有实体组织形式的共同体。(5)发展性。学科发展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入,学科知识的增加意味着学科知识的分化、整合和重组。学科发展主要呈现出三种发展模式:单一学科多极延伸的纵向发展模式、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横向发展模式、多学科的学科基本要素向同一目标延伸而汇聚的综合集群发展模式。
2.2学科体系的特征(1)层次性。通常高校在学科建设实践中根据实际需求按照国家的学科目录设置学科门类,在某一学科门类中一级学科下面设置二级学科或专业,开展学科建设和专业课程建设,实施人才培养活动。而且,高校的学科组织在申报科研项目,开展科学研究时同样需要在一定的学科目录框架内实施。(2)结构性。学科结构是指学科组成及其相互关联方式。尽管各门学科特质各异,但它们的知识结构体系通常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它们的研究方法也具有一定的互通性,这使得学科组织与学科组织之间的协作成为可能。因此,基于学校外部的实际需求和学校自身学科发展要求,高校依据学科的各种关联方式建立起了自身独特的学科结构。(3)集群性。由于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高校的学科大都以集群的形式存在。“学科群”通常用来指称围绕一个具体的目标和任务,由若干个相同门类或不同门类的学科集合而成的学科集群。学科群是高校在社会需求、学科发展和学科管理三维取向下形成的一种常态化的知识体系组合样态,其中的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融合和相互促进,而不是随意组合或拼凑。(4)约束性。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高校需要多个学科之间的互相协作,在彼此协作的过程中每个学科或者学科群都会受到其他学科或学科群的影响。学科或学科群之间的相互制约现象类似于资源投入的“外部性”表现,围绕着特定目标从而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跨学科的约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