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9 16:41:0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中历史高效学习方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引导者、指导者。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的过程。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方向。在课堂上应充分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实践的空间。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空洞抽象的讲解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而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将使人终生难忘。这样,课堂上学生自然会细心观察、用心雕塑、兴趣盎然、记忆深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主体性也得到体现。还可以通过讨论和交流来突出学生主体性。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灵活的组织方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当阐明一个问题需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时,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共同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学生通过激烈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二、培养历史审美能力
历史审美能力是新课程教学的一大创新,这也是由非智力因素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由先天遗传决定,而非智力因素则主要由后天“习得”决定,优化非智力因素更有赖于后天的培养。中国古代有句名言,“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意思是说,不是不会做,而是不肯做。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干,而非智力因素不仅决定一个人肯不肯干,而且决定着他是以积极的方式还是以消极的方式,是以坚韧不拔的方式还是以畏却退缩、望而生畏的方式,是以勤劳的方式还是以懒惰的方式去干,这就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而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顽强的意志攀登科学的高峰,就必须从美入手、从情入手,用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去感染他,以真情实感去打动他。诚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人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
三、注重创新,打破传统教学束缚
创新是高中历史教学永恒的主题和高中历史教学不断发展的动力。对于我们历史教师来讲,创新是对能力的一种考验:如何在有限的教学参考资料辅助下,依托新教材,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以及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笔者认为关键还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历史教学带有较强的功利性,应试是主要目的,手段单一,方式死板。以往教师一根教鞭、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历史课枯燥空洞,压抑着学生的个性,影响着学生的思维,使本身对历史抱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离历史越来越远。历史教育的功能不能完全地通过这种陈旧的历史课堂表现出来,甚至根本就谈不上有什么历史的教育功能。素质教育改革喊了很多年,但当前的历史教育,尤其是面向高考的高中历史教学现状,使我们不得不考虑从教学思维、教学方式、教学模式乃至教学评价等方面实现全方位的转变是非常有限的。因为在短期内,影响历史教学的大环境――应试教育不能发生根本的变化,这就意味着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动机也不会有根本的变化。要改变死板的历史课堂,我们只能从提高学生的兴趣方面入手。
四、注重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物理在课程体系当中属于自然科学,既然属于自然科学,那么物理的发展过程就需要通过物理实验来开展进行。物理实验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也会被点燃,与此同时逻辑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提升。不过在实际中学生的物理实验学习效果还不够理想,无论是在教师的教学层面还是在学生的学习方面都存在不足之处。因此,有必要对高中物理实验学习有效性学习方法展开探究。
一、物理实验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影响力及作用
物理实验对物理学习的高效进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高中物理与人文学科不同,它是一个理论结合实践探究的过程,若是脱离实践实验来进行物理学习,就像纸上谈兵一样,与大纲要求的物理学习本质相背离,会阻碍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深入理解。实验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等特征,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物理理论的理解,进一步开拓学习思维,锻炼其实验操作能力。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物理实验起到一个地基的作用,同学们一定要认识到物理实验开设的重要意义,全面提高物理实验学习效率。
二、高中物理实验学习的现状
尽管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就目前而言同学们学习实验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探究其原因,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展开分析。
(一)教师层面
在目前的物理实践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课本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物理实验的操作的问题还是比较普遍的。比如说老师利用多媒体来给学生演示物理实验,多媒体实验演示就取代了学生进入实验室亲自动手做实验:有的老师把物理实验的具体操作弄成考试试题,这不仅剥夺了同学们做实验的机会,还会由于试题过多给学生增加额外负担,极大地削弱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降低了高中物理教学现实效果。另外,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单一没有新颖性,老师无法把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凸显出来。目前,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没有充足的思考空间,学生仅仅会机械地根据老师的要求做几个简单的数据,简单说明一下实验结果,导致学生出现一种敷衍了事的心态,使物理实验教学大打折扣。
(二)学生层面
同学们实验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所学的物理理论知识并不是相对应的,而是前者远远落后于后者。通常表现为对物理实验的基本仪器操作失当,如不懂实验仪器的操作原理和方法和读书规则;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较低,如在实验的当中,由于紧张弄混实验操作步骤。学生自己的问题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中物理实验课的开展。
三、提高高中物理实验学习有效性的方法
虽然学生是进行实验学习的主体,但是实验学习效果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通力协作。一方面,教师要顺应新时代要求改革自身的教学策略,另一方面,学生也要根据自身情况改变陈旧的学习方法。
(一)实验教学观念不断与时俱进
就相关层面而言,目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作用。实验教学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观念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建议学校领导改变自己的管理理念,与时俱进,适当增加在实验教学方面的投资,招聘和配置高水平的老师,把实验资源进一步优化,把实验教学的最大效果激发出来。建议教师改变原有教学观念,进一步优化和细化实验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和目的,同时要不断给自己“充电”,学习先进专业知识,使上课质量提升。
(二)改进演示实验
老师要合理增加演示实验,现在物理课本里有的实验要求是进行操作,所以建议老师要不断改进仪器设备和实验方法,并对实验进行完善。课本里有的公式和规律没有证明,同学们有时候很难理解,建议老师可以补充相关演示实验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指导同学们更好的学习。
(三)走出课本,全面提高自身实践能力
一、做好思想准备,调整好学习心态
在学习高中物理的第一节课时,老师都会讲高中物理难学,在未学习高中物理之前也就从高年级同学那里听说物理难学。因此大部分同学在学习物理时都带有一些不正常的学习心态,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紧张、畏惧心理。物理难学在他们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们害怕上物理课,害怕做物理作业,害怕老师课堂提问,害怕老师的个别谈话,怕做实验、怕动手,千方百计地回避学习,胆怯的心理之弦一天到晚紧绷着,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在实践中运用学过的知识,久而久之,越怕越难,越难越怕。②“一口吃个胖子”的心理。想把成绩搞上去,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成绩仍没有什么起色,随即产生“反正学不好了”和“我不是学习的料”的错误心理。③消极心理。学习松松垮垮、马马虎虎,懒惰思想较重,学习缺乏主动性,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上课时经常“开小差”,盼望着“快下课”,老师提问大都说“不会”。
对于上面提到的消极思想,我们一定要有心理准备,一定要调整好学习心态,只要坚定信念,只要努力就没有什么做不好的事,只要付出就有收获。只有摆正心态,我们才能迎接更大的挑战。
二、课前认真预习
预习是在课前,独立地阅读教材,自己去获取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
课前预习未讲的一章,首先把这一章中的每一节内容都要仔细地阅读一遍,通过阅读、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范围和要求。对于物理概念和规律则要抓住其核心,以及与其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区别与联系,把教材中自己不懂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对已学过的知识,如果忘了,课前预习时可及时补上,这样,上课时就不会感到困难重重了。然后再纵观一章内容,找出各节的联系,掌握知识的脉络,绘出知识结构简图。同时要阅读有关典型的例题,解答书后习题作为阅读效果的检查,并从中总结出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步骤。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适当阅读相关内容的课外书籍。
三、主动高效率的听课
带着预习的问题听课,可以提高听课的效率,能使听课的重点更加突出。课堂上,当老师讲到自己预习时的不懂之处时,就非常主动、格外注意听,力求当堂弄懂。同时可以对比老师的讲解以检查自己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学习教师对疑难问题的分析过程和思维方法,也可以在老师允许的情况下作进一步的质疑、析疑、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听完课,不仅能掌握知识的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而且能更好地掌握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四、定期整理学习笔记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对照预习笔记、听课笔记、作业、试卷、教科书和参考书等材料加以补充、归纳,使所学的知识达到系统、完整和高度概括的水平。学习笔记要简明、易看、一目了然,符合自己的特点。做到定期按知识本身的体系加以归类,整理出总结性的学习笔记,以求知识系统化。把这些思考的成果及时保存下来,以后再复习时,就能迅速地回到自己曾经达到的高度。在学习时如果轻信自己的记忆力,不做笔记,则往往会在该使用时却想不起来了,很可惜!
五、及时做作业
作业是学好物理知识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掌握知识熟练技能的基本方法。在平时的预习中,用书上的习题检查自己的预习效果,课后作业时多进行一题多解及分析最优解法练习。在章节复习中精选课外习题自我测验,及时反馈信息。因此,认真做好作业,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发现自己知识中的薄弱环节而去有意识地加强它,逐步培养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树立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要做好作业,首先要仔细审题,弄清题中叙述的物理过程,明确题中所给的条件和要求解决的问题;根据题中陈叙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对照所学物理知识选择解题所要用到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经过冷静的思考或分析推理,建立数学关系式;借助数学工具进行计算,求解时要将各物理量的单位统一到国际单位制中;最后还必须对答案进行验证讨论,以检查所用规律是否正确,在运算中出现的各物理的单位是否一致,答案是否正确、符合实际,物理意义是否明确,运算进程是否严密,是否还有别的解法,通过验证答案、回顾解题过程,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熟悉各种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新课改理念下,传统的历史边缘学科地位依然暴露,类似于会考科、非会考科的观念以及初中历史是边缘学科依然存在于很多学生的观念中。那么,应怎样指导学生掌握历史的复习方法,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呢?
高效,就是在比较短的时间里,用比较小的投入,得到尽量大的效率效益。何谓高效课堂?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在具体的一节课中学生能达到厚积知识、破难解疑、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的境界。那么,在期末短短的两三节课里,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以及对历史知识的整体、系统把握,对历史知识的梳理与应用?
一、“试卷结构”的分析
以“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初中历史考试说明”为例。题型和题量:
从题型和题量来看,初中历史的期末检测主要考查主干知识,基础性题目的比例较大,因而在复习中应加强对解题方法的指导。
二、历史复习方法的指导
(一)让学生学会记忆历史知识
《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以下简称《评价标准》)对学业水平达标的要求之一是“知道与了解”。新课程摒弃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博闻强记,在脑海里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储备,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质。比如我在讲授科举制的完善,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关键人物时,指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纳: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开始殿试,首创武举;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虽然这句话有点“恶搞”,但也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创新,学生在笑声中掌握了首创武举的人是武则天。另外我还从中点拨,武则天——武举,都有个“武”字,可以快速地记忆,从而实现课堂的高效性。
(二)让学生学会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
历史学科的每一部分内容都是相互联系的,具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不彼此孤立。教师要注意教会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是掌握“横”的线索,可寻找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或不同方面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其相互作用和影响,并进一步归纳出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二是掌握“纵”的历史线索,可寻找同一大专题或小专题下的各时期中外历史相关内容进行联系综合,分析其相互关系,比较其异同点,分析其异同的原因、影响,并尝试将各部分知识迁移重组,形成“纵”的专题线索。如中国近代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我就用“横“的线索来进行梳理。
另外,面对外国的侵略,中国人民的抗争,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联系,我就用“纵”的线索来梳理。
这样,通过用两个表格的列表,就把9课书的基本的历史知识用“捉住主干”的方式进行梳理,从而使学生从心理上减轻负担,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信心,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当然,在实践过程中,应注意“纵”“横”交错。如果学生能像教师那样把教材分析透彻,既做到宏观把握,又做到微观细研,那么教学效率必然会大大提高。
(三)让学生学会阅读历史资料
学生现在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是教科书等文字资料。如何让学生快速有效地把握文字资料,是需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为此,对于课文,则要求学生做到“三步走”:首先,全面浏览课文,搞清有几目内容,有哪些专栏,有哪些图片、史料和表格;其次,细读每段课文,概括出主要内容,找出基本的历史知识要点,并向全班介绍;再次,精读重要段落,结合小字、图片、史料、表格、注释,加深理解,解答疑问。那么,在做题时要学会找出关键字词。
比如选择题:“魏主欲变北俗,……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家降黜。”它是指北魏孝文帝规定鲜卑族人必须接受什么( )
A.汉姓 B.汉服
C.汉语 D.汉字
解题思路和方法:首先通读全文,然后找出关键字,这道题目的关键字词有两个,“北语”“语音”,由此可得出答案选C。
经过一系列的训练,学生能比较迅速地统揽题目,把握到知识要点,从而大大提高了解题的速度和质量,轻松学习,高效掌握知识。
(四)结合单元测验卷,让学生学会解题思路的方法
在复习当中,针对每一种题型进行分析指导,特别是解题的方法、解题思路、回答问题规范化的分析和指导。
1.解选择题。正如前面所举的例子介绍到,要懂得查找关键
字词。
2.做配伍填空题,道理也是一样的。比如七年级上册有道题目,如下:
配伍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 )法家A.兼爱、非攻
( )道家B.民贵君轻
( )墨家C.主张改革,提倡法治
( )儒家D.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 )兵家E.事物都有对立面,能相互转化
看到这样的题目,首先是通读全部题目内容,查找关键字,如“法家”对“法治”;“兵家”对“战”;“道家”,对“对立面”,一下子5分的题目已经保证能拿3分,剩下2分,也很容易解决。
3.做材料解释题,要提升学生答题的审题能力,锻炼学生答题的语言组织能力,使其书写必须工整、规范作答,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在考试中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例如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下面是古代著名的中西路上交通图。
材料二:公元前1世纪的某一天,古罗马的执政官凯撒大帝穿着灿若朝霞的丝绸长袍进入剧场,在场的百官及贵妇人都惊叹不已,认为凯撒大帝的长袍美妙绝伦,于是穿中国的锦衣绣服成为当时男女贵族的流行时尚。
请回答:
(1)请说出材料一这条著名的交通要道的名称。它的开辟与西汉哪两位历史人物直接相关?(4分)
(2)这条路线会经过西亚、河西走廊、新疆、欧洲、长安等地,请按从东向西的方向排列这些地名。(3分)
(东)长安( )( )( )欧洲(西)
(3)你认为材料二的情景真实吗?请说出理由。(3分)
(4)这条通道在当时发挥了什么重要作用?对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又有什么价值?(5分)
解答读图材料题,可以根据问题看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甚至有些答案能从材料中找出答案。学生通过读题、审题,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明确该用什么知识来回答这些问题。答题的内容找到了,那么就要看分答题。有几分,就要答几点,这样也不容易因为没找到答题要点而失分。
总之,让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和复习方法,教师就应具备高水平的系统学习和研究历史的能力,并通过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把这些能力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做到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
我们课题组多次对此进行研讨,认为解决问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抓好课程标准的衔接。《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分别是进行初、高中历史教育的国家标准,分别对课程性质、课程标准、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作了阐述和规定。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历史教师要认真地对照这两个标准进行研究。从课程标准的角度对于初高中历史的要求有了全局把握后,初高中历史教学的顺利衔接就成为可能。
二是抓好教材的衔接。初高中历史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历史教学用书,是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初高中新教材,不仅体例不同,而且在内容上也有很大的区别。根据国家教材编写“一标多本”的政策,每一省份或者市区选择的教材可以各不相同。河南省同时选用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有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岳麓出版社和北师大出版社四个版本,初中历史教科书也有多种版本。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地方选用的初中历史教科书和高中历史教科书不是出于同一家出版社――我们南阳一带初中普遍选用中华书局等版本。在编排体例上,初中教材基本是按照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编排,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分开;高中教材则是按照专题性质,古今中外的历史排在一起,共三册书(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史)为必修教材,另外六册书为选修教材。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做好教材衔接工作。例如,针对初中教科书没有涉及或讲述较少的内容,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材料补充;针对教科书不同或相似的观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多角度解读,从而使知识的重点、难点在课堂上进一步得到落实和解决,使课堂真正做到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045-01
前言
教育体制的改革,使得当代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之教学内容的改革,使得课堂教学的结构与模式都有所改革。高中历史教学的教学内容的质与量都有所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学习难度增大。这就使得学生的传统学习方法与其面对的学习任务不相匹配,本身就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加无法面对历史学习,那些勉强可以进行历史学习的学生无法承受更新后的学习内容。因此,加强对高中历史学习中的关注学困生是高中历史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笔者选择高中历史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策略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的。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学困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学习兴趣不足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也是学生学习路上最好的引路人。学生只有具有学科学习的兴趣,才可以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之上,主动完成学习任务。但是,在实际的高中历史教学当中,历史教师发现一部分学生对于高中历史没有学习的兴趣,这些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普遍较差。还有一些学生对于历史课本当中关于历史事件的感性描写有明显的兴趣,对于理性分析则不愿进行接触与思考。学习兴趣不足,使得许多学生无法正视高中历史学习,找不到合适的学习目标与学习动力。因此,学习兴趣不足成为历史教学中产生学困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学习方法不佳
在充足的学习兴趣的影响之下,学生会对历史知识产生一定学习动力。但是,没有正确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成果依然不尽明显,学习方法不佳也是导致高中历史教学中学困生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效的学习方法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能力的指导之下掌握更多的知识。高效的学习方法可以解决学生智力上的不足,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更加有效率。一些学困生认为进行历史学习就要反复地对课本进行阅读与背诵,机械地记住课本上的历史知识,就可以使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得以全面建立,应付考试。这样的学习方法是不尽科学的,只有提高历史学习能力,才能使自己的历史观与知识体系得以规范与建立,服务于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学生待遇不公
教师与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对于学生的态度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态度差异会使学困生越发敏感。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一些教师会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见,对学生具有态度偏差,利用不同的态度对待不同的学习。比如在进行课堂活动之时,教师一直与历史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互动,而忽视了学困生的存在。这对于学困生的学习热情有着打击性影响,在教师不公平的对待之下,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消失殆尽,最后成为高中历史学科中的学困生。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学困生的转换策略分析
高中学生在面对学习问题之时,如果得到教师的认真指导,可以规范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面,我们就来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学困生的转换策略进行分析:
(一)转换学习方法
学困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的高中历史学习方法。学生学习方法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很难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之时,教师要对班级内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在学习方法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开发出适合学生能力开发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效率提高。在学生的日常历史学习过程当中,教师要对学生错误的学习方法进行纠正,帮助学生培养起正确的学习习惯。
比如在进行《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学习之时,一些学生面对自己完全不能明确理解的政治制度,只是不断的阅读与记忆,不能利用有效的手段对记忆的内容进行理解。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或者师生交流的方式来明确每一条政治制度的意义与存在作用,从而了解到不同时期政治制度不同的原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高中历史学习的过程当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学困生才会转换为优秀生。
(二)转换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的不足,使得学生不能开发出充足的学习动力支撑高中历史学习。要成功进行学困生的转化,教师要认识到学困生学习动力转换的必要性。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当中,教师要通过外部动机的转换来引导学生的内部学习动力得到提高。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方法的丰富与变化,来提高历史学科学习本身的趣味性,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在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启发性的引导语来引导学生入境,走入到高中历史的学习世界。教师可以这样进行引导:鸦片对于人类的身体具有摧毁性作用。在清朝,我国的众多国民受到鸦片的侵蚀,并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今天我们所学习的历史事件就与鸦片有着很大的关系,你们能猜到是什么吗?在这样的课堂引导之下,学生会对学习内容充满好奇与兴趣,会将更多的关注放在历史事件的起因与发展之上。在这样的学习动机的引导下,学困生会更好地融入到课堂当中,提高学习效率。
(三)转换心理环境
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学困生受到学习成绩的影响,会对自己的历史学习没有信心,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特别是那些不断努力学习,却没有达到自己与教师学习要求的学困生,会对于历史学习产生放弃的念头。高中历史学科的学困生在历史课堂上是极不活跃的,他们认为自己的思维跟不上教师的思路,自己的思考结果也不能达到教师的要求,不敢与教师与同学进行互动。在这种心态的引导之下,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过大,很难在高中历史课堂上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高中历史在高中生高中阶段的学习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促进高中生历史学习能力和历史素质全面发展的平台,那么高中生就需要提高对这一学科重要性的认识,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自身的历史学习兴趣,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历史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更新历史学习方法,构建完善科学的历史学习方法体系,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以及学习的主人。下面就高中生如何展开高中历史的自主学习展开探讨,以期为其他同学提供方法借鉴。
一、注重看书
勤看书是学习高中历史知识的一种主要手段,更是高中历史自主学习的基础方法,在促进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历史涉及到的内容非常的丰富多样,所需的阅读量极大,因此高中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首先要了解自身的学习基础,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看书计划,带着一定的计划来自主学习和阅读才会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够保障自学效果。在制定看书计划时,可以以周为单位,根据自己的时间规划以及历史学习需要来安排自主学习的时间,先看薄弱的部分,接下来再循序渐进地逐步攻克难关。
二、强化做题
作为一名高中生,往往难以回避题海,因为历史学习的结果如何还需要通过具体练习的方式来进行检验,同时也需要在做题当中强化对知识点和历史内涵的深入认知。而且如果是高明的水手,也就是掌握正确做题方法的高中生是不会回避大海的,而且能够在大海当中如鱼得水的畅游。另外,成功的高中生不会一味的坚持题海战术,也不会在题海当中随波逐流,丧失方向,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自主努力和学习劈波斩浪,顺利到达目的地,达成高中历史知识学习的目标。因此,高中生需要将做题作为自主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必须要学会聪明地做题,坚持举一反三的原则。
第一,掌握自主选题的方法。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筛选能力,那么在选择高中历史题目的过程中完全具备自主选题的能力,而且只有高中生才能够真正的了解自己的弱项,那么结合自身薄弱环节来有针对性的自主选题能够提高自主学习的目的性,掌握更加科学的历史学习方法。例如,针对历史主观题丢分严重的问题,在平时训练中可以加强对主观题的自主学习,但是其他的选择题也要兼顾,避免顾此失彼。第二,加强对典型历史题的分析和研究。自主研究典型的历史试题能够针对其中的一个题型总结出一定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尤其是历史材料题,能够通过自主研究典型试题的方法来找到做题的思路,掌握挖掘信息和联系历史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第二,在做题当中总结答题方法,自主养成正确的答题习惯。在做题时不能边看书边做题,注意审清题意,在答题时注意规范和条理等。
三、加强反思
高中生在历史课程的自主学习当中,除了要将看书以及做题结合起来以外还必须要做好自主学习之后的反思工作,能够客观全面地思考自己在自主看书和做题当中出现的问题,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在今后的自主学习当中能够明确方向,提高自主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自主学习后的反思能够起到指南针的作用,对于高中生未来的历史学习以及历史综合素质的发展来说都有着重要意义。作为一名高中生,必须要秉持谦逊的态度以及乐学的心态,善于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对自己的自主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扫清障碍,无往不克,具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将在做题当中的错题整合起来,并对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整理,找到最为主要的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来帮助自己提高。可以根据错题的原因进行一定的项目分类,如完全没有涉猎这部分内容、知识点记忆不牢固、马虎错误、审题不清、知识掌握不全面等项目,这样就能够通过总结统计的方式来找到最为主要的薄弱领域。这样在今后的这种学习当中会有意识地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地减少错题的数量,从而出色地掌握历史知识和历史学习技能。第二,认真分析错题的真实原因,抓住现象看本质。很多时候审题不清有可能是做题时自己太过粗心,也可能是心理过度紧张,又或是思维定势的影响。那么通过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原因,就可以以此为出发点提出整改措施,并将其落实到今后的自主学习环节。
高中历史知识的学习不能急于求成,需要经历知识沉淀的过程,而且需要在具体的学习实践当中进行反思和总结,逐步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历史自主学习方法,牢牢把握住历史发展的脉络,深刻理解历史内涵,提高历史素养。作为一名高中生,在高中历史知识的学习中要善于了解自身的学习特点和薄弱环节,坚持从实际出发,有效应用看书、做题、反思等历史自主学习方法来完善历史学习能力和促进自身历史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建军.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自主学习[J].新课程,2015,(07).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147
创新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方法对我们教师来说不能仅仅只是有想法,更需要做出行动。我们要从思想上树立创新观念,引导学生认识历史课程的重要性,认识历史课程创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中一些不利于学生发挥自觉主动性的教学措施,要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学习的思想观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学习效率。
进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和相互配合,老师要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借助多媒体等先进教学工具进行授课,利用导学案进行趣味课前导入;还需要学生创新学习方法,践行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老师和学生要保持融洽的师生关系,历史课堂上要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对此本人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对高中历史课程创新教学方法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借助多媒体等教学工具进行授课
传统教学方法中通常是老师对照课本教材讲课,学生就对着课本教材划重点,这样的讲课方式导致了历史课堂效率低下,老师讲的知识内容比较少,学生又觉得这样的授课方式枯燥乏味,所以经常走神开小差不认真听讲。要想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提高历史课堂学习效率,就要创新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板书式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多媒体等工具已经逐渐走入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借助多媒体等教学工具进行课堂授课,不仅可以解放教师,提高老师的讲课效率和讲课质量,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和学习效率。老师在课前将本节课所要讲解的知识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原本枯燥的课本知识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展现出来,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直观地面对老师所讲授的知识,方便学生接受和理解。另外,利用多媒体教学还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上课时能够更加认真的听讲,从而提高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进行授课不仅是一次教学工具的改革和更新,更是解放学生和老师的创新是教学方法,这有利于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
创新教学方法还要引导学生用创新思维进行学习,组织高中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中过于独立的学习的弊端。传统教学方法中学生自己按照老师的要求学习,时间长了往往会出现精力不集中或者学习态度懒散懈怠等行为,在学习过程中一直是个人独立的学习还有可能会导致思维僵化或者学习无效率的现象。然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中这些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弊端,拥有很多利于学生学习的优点。
首先,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多个成员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的过程。小组成员之间在学习资料和学习信息方面可以相互交流,在学习思维方面可以相互借鉴学习,在学习态度方面也可以相互监督、互相督促。学习资料的共享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学习方法和学习思维的相互借鉴交流也可以帮助学生创新学习方法,活跃学习思维;在学习态度方面一旦有的小组成员出现学习精力不集中,学习不认真,态度懒散懈怠等行为,其他小组成员就可以督促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学习。所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其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还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对于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摆脱老师的思维模式,创新自己的学习思维。学生在探究学习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内容,找到学习问题的答案,更加能够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三、利用导学案进行课前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想高中历史课堂高效有序,就要在课前进行精彩的课前导入,将学生的思维代入到课程内容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往往忽视课前导入,导致学生在上课的前几分钟思维还处于下课的状态,不能及时的集中注意力,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所以创新历史课程教学方法还要教师注重课前导入,利用导学案进行精彩的课前导入,可以快速地将学生带入学习氛围,有利于高效地利用课堂时间。同时,利用导学案进行历史课堂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高中历史老师要根据本节课主要讲解的知识内容认真负责的编写导学案,充分做好课前的备课工作。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做到对课本教材的知识内容能够熟练的掌握和解读,还要求老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速度和学习能力,将两者结合起来编制导学案,以确保该学案最适合学生的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历史是一门不受重视的学科,学生在学习历史时,都是简单地死记硬背,加上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缺陷,许多学生对教师的讲课内容一知半解,使得课堂效率十分低下,甚至出现许多无效的教学行为。新课标的施行对教师的课堂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历史教师应该积极分析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找出教学无效行为的原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无效行为的表现形式
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大多数教师都存在着教学误区,这些教学误区使得教师的教学效率低下,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还降低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一)僵化的教育方式
历史这门学科有着独特的学科特性,需要学生对较多的教学知识点进行记忆。大多数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采取的是填充式教育,要求学生将历史内容反复强化记忆,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这种僵化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只知道死记硬背,学习起来非常困难。此外,历史知识复杂冗长,容易使学生混淆记忆,或是在很短的时间内遗忘,从而导致学生的整体历史成绩低下,逐渐降低了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甚至对学习历史产生厌恶情绪。
(二)枯燥的教学过程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一些历史教师过于重视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却忽略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严格按照课程要求进行教学,将课件内容机械地教给学生,这时就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整节历史课都是教师在按照课件的计划进行讲授,学生却在下面按照自己的进度进行学习,教师完全不能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这种枯燥的教学过程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课堂效率。
(三)单一的评价方式
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多数教师根据学生成绩的高低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将学生的成绩高低也作为评价自己教学水平的标准,这种评价方式并不能将学生的学习效果完全展现出来,也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另外,这种评价方式使得教师完全按照应试教育的标准进行教学,只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素质。与此同时,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使得许多学生只注重复习考试知识点,忽略了对其他知识点的了解,不能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历史学习架构。
二、减少高中历史教学无效行为的途径
教师应当积极地探索减少教学无效行为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并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一)科学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
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应当注意对教育方式的改进,使教育方式趋于科学化、多样化,从而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探讨,实现角色的转换,将传统的教师主宰性课堂转换成教师主导性课堂,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历史观点,并与教师一同探讨,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能力。另外,教师还应当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以高效的方法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活跃、充满乐趣的教学过程
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面临着高考压力,经常进行一遍又一遍地复习,渐渐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建立活跃的、充满乐趣的教学过程可以改善枯燥乏味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从而学好历史这门课程。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一味地按照课程大纲进行教学,要依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发散思维,通过讲解历史人物事迹、历史故事等方法多方面地扩充学生的历史知识。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讲解,使学生进行现实与历史的比较,深刻地记住历史史实,从而增加学习历史的信心,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科学、合理、准确的评价方法
科学、合理、准确的评价方法是解决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无效行为的有效途径。评价可以针对学生和教师分别进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当牢
牢抓住促进学生发展的最终目的,突破传统评价方式的局限,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外作业以及学习历史的兴趣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做到全面、合理地评价学生。在教师进行自我评价时,不应当将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自己的唯一尺度,而应当结合对教学观念、教育方法、教学责任、专业知识的综合分析,以及学生对自己的建议,来对自己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
减少历史教学的无效行为,提高教学有效性,从而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是一个缓慢改善的长期过程。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注意使用科学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活跃、充满乐趣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并利用科学、合理、准确的评价方法对学生和自己进行评价,通过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自己的教学质量,建立完整、高效的历史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马静波.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3(1)
一、引导学生互动以突破重难点
通过引导学生互动来突破重难点是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必要前提。高中历史课程的重难点是每个学生都需要理解的内容,必须进行反复的磨炼学习。对于历史学科而言,要更好地理解重难点就不得不去背诵,但背诵是学生最不喜欢的学习方式,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应变换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时,历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模拟小规模的第一次的情境。教师可以如下文所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其次进行解说词的设计,然后派代表进行演说,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教学,能使学生自主地掌握的相关内容。但要让学生能记忆这些知识,教师必须更进一步地设计教学,教师可以设计示意图,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更加深刻。
二、将历史现实适时地引入课堂
历史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历史基本知识、掌握历史学习方法,还应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态度观、情感价值观。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全民族的抗战”这部分内容时,这种民族的团结精神需要去发扬光大、需要去弘扬、需要去学习,这就需要学生掌握抗战精神这一主题。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适时地导入历史现实,可以通过出示材料、报道等让学生加以了解。
例如,在本课开始前播放气势雄壮的《救国军歌》。高中历史老师可以通过课件展示《救国军歌》的内容和主题:“枪口对外,齐步前进!不伤老百姓,不打自己人!我们是铁的队伍,我们是铁的心!维护中华民族,永做自由人。枪口对外,齐步前进!维护中华民族,永做自由人!”通过将历史现实适时引入课题,从而创设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最后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除此之外,更进一步地将其与现实进行结合,引出“新时代下的我们,该怎样把抗战精神发扬下去呢?”从而升华情感,让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发言。
三、高中历史课堂充分运用情境教学
高中历史情境教学策略中包括三种情境:(1)文化情境教学策略。例如,在学习“春秋战国”这部分历史知识时,历史老师通过引进一些与课本相关的历史文化来引导学生进入所学知识,包括本课的历史故事背景、相关历史人物等。(2)娱乐情境教学策略。这是指初中历史老师可以结合教学的内容,例如,学习“新航路的开辟”这部分内容,通过多媒体以娱乐情境的方式展现给学生。(3)问题情境的教学策略。这主要是指学生根据教材的知识要点,以学生的生活背景作为教学的目标,这样会更加贴近生活,学生也不会感到畏惧。
四、重视历史课堂导学方法的关键作用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为出发点,结合课本内具体的历史知识点,在老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开展操作、交流等各种活动,使学生能够积极自愿地参与到活动中,所以课堂导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十分重要。高中历史老师可以利用已有的材料,激励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历史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的录像片段。结合课件展示“”的有关图片,讲述惨痛的历史。之后,老师再引导学生思考“作为中国人,应该如何对待事件?”“给人类留下怎样的启示呢?”等一系列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回答。所以说,历史课堂导入方式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以学生为本,结合生活实际,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教学课堂中来,积极发表个人想法,并学习历史人物的真挚情感、忠贞节操和伟大精神,鞭策学生在新时代更加努力地去面对生活,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不断在历史学习中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