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0 16:38:0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公路信息化建设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和部门的服务质量。从本质上来说,档案工作是输入、处理、存储及输出档案信息的一系列工作。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依靠很多员工手工进行档案信息的采集、处理等工作,可想而知手工作业的效率很低,并且工作量大,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能使繁琐的工作简单化,且工作变得更加准确、舒适、节约了时间、人力和物力等等。总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的优势主要是其高效快捷,同时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
(二)查询档案更加方便快捷。以往的查询方法通常是首先档案人员从检索书上找到该档案的具置,然后再到书中记载的数据库里搜索查找,这种方法完全靠手工,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并且准确率还比较低。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的建设,信息化开始在公路路政档案工作得到使用,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档案工作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查询方式多样化且查询及时快速,这大大便利了档案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大地提升。
二、强化公路路政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实现档案的信息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保证公路路政档案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树立正确的观念,重视人才。现阶段,我国公路路政档案人员的科学知识有了显著的提升,但其中仍有许多人的知识储备更新速度慢,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影响信息化建设的开展。与此同时,虽然他们的职称不断提高,但其知识储备并没有随着提高而增加。并且有些公路路政档案管理机构有着先进的设备,然而技术人员匮乏,导致新进设备的利用率低,不能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在信息化建设中,我们必须重视人才,加强人才的培养力度。评价档案管理机构不仅要看其硬件设备如何,还要看其人才储备怎样。
(二)大力培养信息化建设人才。公路路政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有序开展,必须依靠一批高素质的人才。现阶段,我国档案信息化人才不足,因此必须加大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需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第一,加强信息化建设高层管理人员的培养,重视发挥领导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其在建设过程中的带头作用和领导作用。管理机构和部门的领导要具有全局意识,并且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懂得管理且善于指挥,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且要纵观我国及世界范围内公路路政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状况,从而提高其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第二,加强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他们是信息化建设的专家,并且网络、技术水平高,能及时准确处理公路路政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电子公路路政档案科学办法、电子文档管理办法和远程操作方法的研究,兼容、使用的公路路政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和利用,统一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的制定等。第三,重视档案管理研究人员的培养。他们能够实现基础知识和高科技知识的有效结合,并且能够系统完整地对建设过程中客观规律和深层次问题进行研究,建立电子公路路政档案管理学和电子文件学等新学科。研究人员不但要积极研究档案内部的情况,还要探索路政档案管理及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管理措施和技术,并且归纳分析其新方法新概念,从而提高档案机构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第四,加强技术实践操作人才的培养。他们是信息化工作开展的基础性人才,这是因为信息化建设必须依靠网络技术和科学技术,他们正好具备这方面的知识。所以说,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档案人员必须储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管理知识,并且还要具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三)提高档案人才的整体素质。公路路政档案的信息化建设需要高素质的档案人才。提高档案人才的综合素质,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素养,加强档案人员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提高其政治觉悟,从而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二,实现人才的恰当分配,充分发挥其作用,更好地为工作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在信息化建设的实际工作中,需要依据每个人的知识储备、业务能力等,合理分配其岗位,这样有利于其在适合自己的岗位各尽其才,并且要注重加强员工之间的协同合作,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适合信息化建设需要的档案人才队伍。第三,档案信息化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其知识储备,同时鼓励他们利用业务时间学习新知识,并且督促他们将自己平常积累的工作经验应用到工作中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可以定期或是不定期地开展理论研讨会,让档案管理人员之间相互分享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在相互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公路路政档案人才的综合素质会得到不断地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公路路政档案管理部门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注重程度日益提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技术的进步,公路路政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会更加完善,管理方式和内容会更加丰富。
中图分类号:U412文献标识码: A
一、高速公路档案的作用
1.凭证作用
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高速公路档案会直接形成,以原始记录的形式对文字、图表等进行保存,形成备查考的历史记录,档案形成具有自然性,因此档案的具体记录具有客观性,是让人信服的历史证据,它是对这种形成的自然性,决定了档案记录历史情况的客观性。档案是令人信服的历史证据,是对当事人历史真迹的保留,在有的文件中,视频、声音等被保存,具有不可更改的凭证作用。
2.参考作用
首先,档案参考作用的可靠性。高速公路档案是作为原始记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第一手材料,比其他材料来源更可靠。其次,档案参考作用的广泛性。高速公路档案是很广泛的,其内容也是丰富的,它是各单位和个人广泛利用的材料。人们遇有难题,都可以到档案部门利用高速公路档案,寻找答案。
二、高速公路档案信息建设存在的问题
1.只强调工程建设而忽视了内业资料的整编工作
由于社会各界的关注及领导的关心,大家的目光往往聚集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上。而对同时相伴而生的工程资料,往往选择了忽视。所以,我国大部分工程项目都存在类似的问题,把更多精力都放在了抓实体工程质量、进度及关键节点工程上了。经常是快要验收了,才想起内业资料,于是加班加点,抽调人员突击补齐资料。由于先天的不足,后天的弥补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2.档案管理的法律缺失
建设单位跟施工单位签订工程承包合同时,往往未对工程资料的整编、深度、内容进行明确、细致、具体的要求。因而,造成了工程资料质量失控。
3.施工期间日常资料管理不规范
在施工期间,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都对日常资料的归档整理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做了一些相应的工作。但是,主要是围绕工程的实施,侧重点在满足日常的施工需求,并未与工程结束时最后的整编归档结合起来进行考虑。造成在资料管理方面规范程度较低,深度不够等问题。
4.资料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中,没有对竣工资料管理足够的重视。有些参建单位虽然建立了一些资料管理方面的相关制度,但一般也不够健全,难以保证竣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高速公路项目由于建设周期长,人员调动频繁,人员变动时如果资料交接不到位,常常会造成资料的遗失,最后只能依靠写“回忆录”补齐资料,给资料归档工作造成很大的损失。这种例子可以说在高速公路建设中是屡见不鲜了,这就需要有完善的资料保管及移交制度。
5.既懂工程技术又懂工程档案的人员缺乏
目前,施工单位的内业资料往往由现场作业层完成,但他们技术力量薄弱,业务素质较低,管理水平差,培训少,造成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原始资料质量不高、不规范。虽然有部分单位配备了较为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从事工程档案的管理工作,这些人员有较高的档案管理知识。但是,他们缺乏工程建设方面的相关知识,造成了懂技术的不熟悉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懂档案管理的又缺乏工程技术知识的现状。
三、高速公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1.搭建专门的公路档案信息化管理软件
一个完善全面的信息档案管理系统平台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可以完成的大前提。如果盲目采用一般的档案管理软件,就很有可能会出现“身大衣小”的尴尬局面,对数据的处理与安全都是一种威胁。一套具有强大功能且便捷高效的档案信息管理平台系统,是解决项目信息化建设管理脉络,提高档案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如何开发出一套安全快捷的档案处理软件成为档案人员研究的关键,当然,在设计研究时也不能一味地只去追求快捷与简便,还应保证相关软硬件间的配置、软件开发标准、设计预算开支和网络安全结构等一系列的实际性问题,所以对于一支专业的设计开发团队来讲,就要学会不断地去开发创新,深入调研,尽力将有限的经费用在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性环节,并尽量保证软硬件资源间的可继承性,让最终开发出的软件在满足当前数据处理的同时,还为以后的升级改造留下足够的空间与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数据经费浪费与丢失。在软件开发完成之后,还要结合具体的行业特点与实际的管理模式对所开发的软件平台进行运作检测与实验,只有检验合格后才可以投入道路数据监测处理的使用中。利用这些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搭建的平台,不仅可以对项目档案进行有效的动态管理,还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省时间,减少人力消耗,提高工作效率。
2.健全制度,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化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档案载体也呈现多样性,高速公路档案信息化建设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标准和制度,建立和完善档案信息化建设体系。一是对高速公路电子档案原始属性的鉴定和确认、对电子文件的保管、形成、利用等都要遵照相应的办法和标准,保证其规范化实行。二是对高速公路档案信息开发制度建设进行加强,随着电子档案、电子文件的出现,相应的标准、规范等也应该被制定和加强,保证其修订格式的统一、准确,对电子档案信息管理体制进行健全,保证档案信息化建设一步步顺利实施。三是对电子档案科学管理的激励约束制度建设进行加强,对相关的制度要落实,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行,保证电子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
3.重视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队伍
档案信息化建设给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掌握法律知识、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现代化科学技术,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较强档案事业管理及档案保管利用能力的高素质队伍,这是适应档案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目前档案工作的重点已转向档案信息深层次加工处理和信息处理的开发和研究。因此,高速公路档案管理人员应掌握计算机技术、通晓档案信息专业知识和法律、有较强的规划能力、能够承担多项专业工作任务的复合型人才。当务之急就是加强对现有的高速公路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使之能够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4.做好归档电子文件的技术处理
对电子文件进行归档时,先关的档案工作者对已归档的电子文件要进行技术处理,将其属性改为“只读性”,这样对文件的原始结构可以进行保护和识别,保证其更加的可靠,能够充分的进行社会效用的发挥。
5.解决好电子文件的保存问题
关于电子文件的保存问题,是档案工作者应该注意的问题,原始信息的长期保存关系着电子文件保存的质量,因此需要长久的文件需要进行复制备份,使用的电脑也要滴定的进行更新,对电子信息要做好保管工作,防止丢失。
6.档案系统的双套制保存
对档案进行管理时,要实行纸质文件与档案电子系统的“双套制”保存,进行归档时采用的存贮装具和编目方法都应该不同,相关的档案管理部门在每一卷纸质档案的卷内目录“备注”项或备考表中对其对应的电子文件的存地及档号要进行标记,只有档案相互对应,才能保证两者之间的可靠关系。采用双套制,能够保证对档案的保存长期的进行。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新形势下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实现档案信息化任重而道远,需要高速公路档案管理部门以及相关档案管理人员的不懈努力,克服困难,加快推进高速公路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更好地为高速公路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引言
信息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种特定现象,其表明人类对信息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在当今的时代,信息处理已逐步向电子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但建筑业和基本建设领域的信息化已明显落后于许多其他行业。应采取措施,使信息处理由传统的方式向基于网络的信息处理平台方向发展,以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在计算机信息时代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效率,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公路工程的生存空间、发展空间都不能脱离信息网络而发展,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在工程管理方面的推广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普遍用于公路工程的各种信息的收集、控制和应用等过程。
2.信息化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网络信息化具有数据传输的准确性、资料传递的规范性、传输过程的高效性。其优点已在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的事实面前得到最有效的证明。这些优点决定信息化将是未来公路工程建设管理的发展趋势。
2.1有效统计公路工程中的数据信息
网络化在分析公路信息数据结构过程中,可以发现大量的数据信息是建立在同一个的数据库上,不同的参建的人员对数据有着不同的要求。相对于网络化来说,建立在有纸办公基础上的原始操作,要对相同的数据进行查询、整理和使用。不仅会造成的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还会在建设过程中出现数据的更新跟不上事物发展情况,造成不能及时反映到施工过程当中去。如公路工程中的计量支付,一些数据的主要来源是一工程计量中对工程进度、质量、费用的数据“描述”,还随时取算各种工程量数据书录指标,是工程信息管理的集中体现,计量数据的积累和还是工程信息管理的保证。但日前人为的讲计量过程效率太低,数据缓慢,工程进度控制只能停留在宏观层次上,甚至只是为了达到支付的目的,同时人工计量中监理、业主方没有一套完善的“动态造价”来配合,建立起数字上宏观调控的体系。公路工程信息化建设是加强工程建设有效手段。
2.2提高公路工程中的数据应用中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网络数据的使用可以解决在信息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数据在网络上实现同步传送,达到真正意义的时效性,相对于人为的主观因素,计算机处理的工程数据更准确,软件程序控制的管理能够克服在工程管理过程中人为控制的局限性。使数据不受主观因素影响。
2.3及时准确的传递公路工程信息
网络化就是利用各类网络检索、传递信息,并形成信息咨询报告,提供给用户,最终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传统的信息传递主要是依靠人力来进行,在各个环节都是如此,而网络手段则充分地利用网络的更新性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组建网络工程管理,建立在以计量支付为基本手段,以质量和速度为基本要求,在建设过程中配合监理工程师的管理方式.用来保证工程的各项参数达到规范要求,从数据源头控制信息完整、准确、及时、科学、合理。电子监理系统有一个前提条件是首先要求各级单位要在电脑中建立统一而完善的数据系统,在管理的最高层次进行汇总、管理。需要说明的是网络管理的管理程序是无法在不通过网络的情况下独力进行的,这就意味着业主、监理处、承包商三方都要同时使用一套相同的程序和数据库。只有这样才能控制数据的合理性。
2.4对公路养护和公路运营管理提供信息技术,提高公路管理水平
公路养护管理利用已开发的路面管理系统、桥梁管理系统软件,在公路养护中进一步应用网络信息技术提高公路养护效率,提高公路养护的预防性、及时性、有效性,最终达到科学、合理、经济的养护目的。在公路养护中的设备管理中急需开发适合公路养护的设备管理系统,从技术水平看,这并不用难,但需分层次分级,应符合高速公路、一级、二级公路、三级、四级公路不同的管理需求。公路运营管理更需要信息技术。
3.公路工程信息化的主要应用
3.1公路工程档案资料管理
公路工程项目档案资料,必须跟得上公路工程管理的发展,这样才能保证公路工程建设需要。公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管理各方面将十分复杂,面临许多新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对整个公路工程管理的有效程度。不仅公路工程的建设管理与控制需要信息化的手段来辅助完成,而且工程资料档案也需要信息化的手段来提高管理效率。公路工程资料、档案管理信息化就是采用软件控制技术实现现场资料、档案的分类、填报的规范化,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资料、资料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及事后检查,发挥计算机快速准确的优势实现公路工程档案的自动编制,提高公路工程档案的编制水平。以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融入PMBOK等现代项目管理思想,以工程项目前期决策、项目实施、项目竣工验收到缺陷责任期的全过程为线索,覆盖工程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实现项目资料、档案的全过程管理。
3.2公路工程造价管理
建筑工程材料价格是否合理对降低工程造价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目前材料价格占建筑工程造价的百分之60左右,且呈上升趋势。我国公路工程造价确定材料价格的依据主要有:定额价格、调价文件、据实调差部分。工程造价管理实施信息化后,监督部门可以及时地通过该系统查看不同省市间、邻近地区间价格比较,审查各级定额管理部门下达调价文件材料价格的合理性,因而可以正确、准确地确定调价价格。国家有关部门通过该系统可以方便、快捷、准确地掌握我国基本建设全局情况,以便及时制定政策,从宏观上调控和管理好建设投资。
3.3公路工程项目管理
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解决项目管理且基于控制各类信息的存储、分类、查询、分析及技术文件的审查,预测发展,从而达到有效控制。系统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完善的管理技术资料存储实现对比分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工程管理资源的价值,逐步替代文字资料的存储功能。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是为工程管理服务的,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具体形式是工程管理系统。它的发展要满足不同层次即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的需求,具有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功能。同时它的发展还受到信息技术的制约,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实施只能是基于成熟的信息技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合理利用项目管理信息资源,并结合具体工程实践特点,建立总体及各个信息化子系统,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改变项目管理信息资源分散的现状,同时更应不断地将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实际项目管理的需要相结合,依托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使公路工程项目管理实现质的飞跃。
4.结语
总之,在现代公路工程建设中,要实现公路事业的长远进步,公路工程管理就必须进行改进。提高自身能力,就需要依靠高效率的、强有力的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因此,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信息化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公路档案主要从高速公路创建生成,可以更准确的表明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在道路设计、监督的同时,维护和扩展工作顺利的进行。随着持续提升公路建设的水平,公路档案总数越来越大。不但上升的是公路档案的有效利用率,原始文件的控制模式并不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因此对公路档案控制活动的规定必须不断创新,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本文作者对如何完善档案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期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建设公路档案信息化的必要性
随着现如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提高,各行各业也都为了在未来更好地生存,而随着这股发展的大潮去努力实现自身的转型创新,而对于档案管理这一方向,其现代化、科技化建设的趋势已成必然,相关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利用也已成为一股热潮。所以相关的公路部门也应积极配合这一发展趋势,努力将自身各方面(文件访问传送、科技档案管理、人员技能培养等)都向信息化方向靠拢,以跟上时展的需要。
事实上,档案管理其实是信息资源管理的一个分枝,而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所体现出的价值含量则主要体现在其被开发的时间段和被利用的程度多少。而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发现,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使得以往繁琐的开发利用变得无比快捷,这也使得所获得的相关效益也越来越大
而针对公路工程档案的科学和技术来看,将大规模的公路数据实施电脑访问传输后,不仅提高了借阅人工作效率,还大大缩短了时间周期,提高了经济效益。
二、信息化档案建设的作用
1.对于档案工作的效率和部门服务质量的提高
档案工作的本质是对档案信息进行输入、处理、存储和输出的一系列处理操作。而以往老式的档案管理都需要大量相关人员手工进行采集、处理、管理等繁琐任务,这种方式的工作效率一般都很低下且工作量很大,费时、费力。而便捷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便完美的解决了这一难题,并且较之以前在准确性、适用性、经济性、及时性和完整性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更多的是体现在其完美的高效快捷上,并且他在文件共享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档案检索查询更方便
过去传统的检索查询方法一般是由档案管理人员先从检索书上找到该档案的具置,然后再到书中记载的数据库里搜索查找,这种主要靠纯手工完成的检索,既费时费力又容易出错,自2004年末公路档案管理开始采用信息化数据处理后,方便的操作让整个行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拿最为基础与常用的网络档案检索和查询来说,如今实时查询与多样化查询的方式让相关人员在处理数据的时间和空间上都变得更加方便和简洁,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还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快捷已成为如今的公路管理系统的代名词。
三、对于如何加强建设公路档案信息化的思考
3.1信息化档案建设与电子政务建设息息相关
说到档案资源,从人类社会开始出现的那一天起便被开始记录,而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那些不可替代的信息资源档案的电子政务化建设现如今已成为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这些数据档案完全信息化的脚步越来越快,使得信息化档案建设与电子政务建设也变得息息相关。
为了让电子政务建设的地位作用可以最大限度的在档案信息化建设得到体现,就应在平时就积极地努力去将档案办公自动化与电子政务建设努力相结合,只有这样双向推进,相互融合促进,才会让未来的公路相关档案信息化处理的水平变得更加快捷高效,让人们的生活更为便捷。
3.2加强道路的档案化建设
道路的信息化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当面临各种无法避免的困难时,就更加需要各个部门成员间的通力合作,而在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指导上也要下大力气,只有将作为基础的工作人员培养好,道路信息化建设才会变得简单,所以,作为管理层人员,要经常对从业人员进行相关工作的培训,努力培养他们对档案建设的负责性,让每个人都为保证实现档案信息公路的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
3.3搭建专门的项目档案信息化管理软件
“没有精钢钻,不揽瓷器活”,对于档案管理同样也是这个道理,一个完善全面的信息档案管理系统平台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可以完成的大前提。而该类系统软件的种类也可谓是“鱼龙混杂”,所以如果盲目采用一般的档案管理软件,就很有可能会出现“身大衣小”的尴尬局面,对数据的处理与安全都是一种威胁。一套具有强大功能且便捷高效的档案信息管理平台系统,是解决项目信息化建设管理脉络,提高档案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所以该类管理软件对于档案处理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公路档案 信息化 建设
一、档案管理信息化概念
所谓档案管理信息化,就是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统一规划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系统,以大型的数据库管理为基础,通过先进的通信技术应用创建高度集成化的现代化管理系统,为社会提供服务,加速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
二、公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1.公路档案管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略显滞后
信息化技术标准和规范对时效性的要求较高,受现有标准制定程序的制约,现有的技术标准和规范难以应用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目前,交通运输部从国家层面制定了《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表》,搭建了标准体系框架,但是对各省、市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不强,与实际应用需求存在脱节。
公路档案的规范管理必须立足于工作的俗蓟及规范化。由于公路档案管理起步晚,致使档案管理的基础业务较差,缺乏规范性办理的相关经验,管理制度尚未形成一定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容易造成管理混乱。这使得大部分公路档案管理工作在利用数据信息时质量不过硬,很多数据的引用与建立出现错误或明显的漏洞。由于缺乏规范性管理,也使得各个时期和各个类型的公路档案信息之间兼容性差,在某些关键点上无法衔接与统一,造成重要资料及关键数据的缺损与流失。同时公路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缺乏统一的标准,各个公路管理部门的信息得不到统一与合并,成为新时期公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瓶颈,这将是公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挑战。
2.公路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素质
档案管理信息化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对数据的转化和掌握要求较高,需要他们具有较高的档案管理专业水平和足够的网络信息知识才能胜任。而公路部门档案管理上一直存在工作人员流动性大,工作岗位不固定等弊端,这使得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大多数人员缺乏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对数据信息化的工作模式和具体操作流程不熟悉,从而降低了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信息传递不及时,数据库长期得不到更新,造成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成效不显著。而少数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突出,缺乏服务意识、主观能动性不强,没有创新精神,使得档案管理信息化硬件等资源被浪费,制约了公路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3.缺乏档案信息化建设意识
一是公路部门领导对档案信息化建设意识不强。部分领导侧重于抓单位的重点工作或主要工作,没有把档案信息化建设摆到单位的议事日程,与其他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落实,也没有将档案信息化建设列入单位的考核考评,因此,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投入较少,档案信息化建设措施得不到有效的落实。
二是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信息化建设意识不强。表现在部分人员观念陈旧、思想保守,适应新形势、新知识较为滞后,对新生事物总抱有怀疑态度,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参与热情不高,不积极主动学习档案管理新知识和信息化技术,总以为按照老规矩、老方法把档案资料收集好、装订好、保管好就算尽心尽责,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时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4.缺乏系统的数据库信息
所谓数据化信息,其要求的就是对网络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运用的一体化和效率化。从目前江苏省公路档案管理现状来看,各业务系统内部的信息互联互通不足,公路规划、建设、养护、运营、管理等信息交换和共享应用尚不充分;信息服务与公众出行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跨部门、跨行业的信息共享、交换机制建设还相对滞后,与运管、公安等关联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需要进一步加强。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及其下属的省、市、县交通运输系统行政处理、处罚、许可都使用着各自的信息系统,相互间互不兼容,不能形成数据共享。比如,一些超限超载运输车辆信息资源在省内交通运输系统网上很难搜索,车辆信息数据难以得到共享。运政、路政部门相互间货运车辆违章信息不畅通,对违章货运车辆抄告信息得不到及时的更新与查询。其很大原因在于将纸质信息转化成数字化信息能力不足,造成数据库信息的缺乏。
5.档案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
档案管理信息化,是当前公路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跟上新形势,适应新常态,就必须不断更新设施、设备和技术革新。新设施、设备和新技术又需要更高的标准来维护保养,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来保障。如果仅仅依靠基层公路部门自身的筹集,只能是杯水车薪,根本不能解决档案信息化建设更新换代的要求,必将制约新时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三、加强新时期公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措施
1.建立较为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
结合江苏省公路局和南通市交通运输局信息化规划,以及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加强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自上而下组织架构清晰、保障措施得力的公路信息化管理组织体系。信息管理部门负责日常信息化建设协调管理,在各机关科室、各中心及下属的各基层公路部门推行信息化主管制度,加强信息化工作组织的工作力度,加大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的协调力度,发挥信息化专家顾问的咨询作用,形成配合紧密、沟通顺畅、高效运转、配套完善的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2.增强档案信息化意识
一是增强公路部门领导档案信息化意识。各级领导的档案管理信息化意识直接决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以及信息化深度和广度。为此,作为公路部门领导,应切实把档案信息化建设摆到议事日程上,从建设一流单位和科学管理的高度认识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予以关心支持,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和考核范围,提供人才、技术、设备及资金保障,解决工作中实际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增强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是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档案信息化管理是当代新时期的发展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改变因循守旧、经验主义的陈旧观念和思想,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适应新常态,不断创新档案管理方式,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3.建立健全相P管理制度
公路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要配合以健全的规章制度并且严格的进行实施,确保公路档案信息管理的安全。合格的管理体系中必不可缺的就是严格的工作制度的实施与遵守。因此,公路档案信息的有关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的方式优化公路档案管理的机制。已经存档的公路档案与信息,要对其安全性、有效性意见完整性都给予高度的重视。要制定档案信息管理的绩效和考核制度,不断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应积极地进行新型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学习,不断完善现有的管理机制,实现公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4.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档案信息化建设人才是关键。公路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公路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要实现公路档案管理信息化,不仅需要档案专业人才,计算机专业人才,更需要既懂档案业务,又熟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学会利用现代化档案管理手段、掌握档案计算机管理及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管理知识与技能,熟练运用电子计算机专业知识及各类现代化办公设备来进行电子文件的制作、使用、维护。因此应加强对公路档案管理人员档案专业知识和计算机专业知识培训和教育,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
5.建立专业的公路档案信息化系统
建立完善的信息档案管理系统,是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所以应当从系统的设计、软件的选择等方面进行统筹考虑,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如果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运用了不同的档案管理软件,有可能导致系统内部的不兼容,影响到档案信息的处理与安全。在公路档案信息化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系统的实用性,然后考虑到系统的简洁性和便利性,同时也要考虑到系统的后续升级以及相关技术标准的选择等,公路档案信息化系统应当结合公路档案的实际。因此对于设计团队来说,应当加强调查研究,加强创新,保证系统资源的可继承性,预留后续的改造升级空间,避免设备资源的浪费。
6.建立和完善交通运输管理数据库
一是建立公路规划、建设、施工、养护、管理、巡查以及运营车辆等基础数据库,做到普通国省道公路、县道、乡道和农村公路的全覆盖,推动运管、交警、路政等部门的基础信息共享与整合。
二是完善市级公路行业数据中心,丰富公路信息资源,整合普通国省公路、县道、乡道、农村公路、桥梁等公路桥梁基础数据,建立云数据中心,对现有数据中心进行容量扩充,按照公路数据的不同属性分别建立基础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和应用主题数据库,建立内部数据共享和交换机制,完善消息通信、任务调度、安全处理、协议解析、数据转换、数据融合等数据交换支撑平台功能,推动下级公路部门数据中心建设,形成市、区县两级公路管理数据中心。
三是市公路部门在市交通运输局搭建统一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资源交换平台的基础上,搭建全市公路行业信息资源分平台,建立公路信息资源目录,将可以共享的信息资源进行注册,然后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交换模式,对目录上的信息进行共享,努力与相关部门沟通协作,以互惠互利为原则,争取实现多行业信息资源的接入。
7.加大档案信息化建设投入
公路档案信息化建设,经费保障是基础。各级公路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及地方政府财政预算,通过多种途径筹集资金。要在年度预算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信息化项目建设和管理维护,在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和科技开发项目中,安排适当经费用于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与维护,并根据发展需求逐步增加;对一些具有探索性、开创性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给予扶持。同时,探索建立多元的信息化投资机制,鼓励各方面投资建设公路信息化事业,培养市场运作环境。要加强信息化建设资金的管理,对信息化建设资金进行统一调配,发挥资金的调控作用,合理使用,提高效率。
四、结束语
总之,公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必须认真思考,积极探索。每一位公路档案工作者都应在思想上、行动上做好充分的准备,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先进技术与手段,探索公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推进公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促进公路档案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倪晓艳 浅谈公路建设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兰台世界旬刊》2012(S3):61-61.
[2]贺建东 公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浅谈《办公室业务》2014(11):100-100.
[3]付文宇 浅谈公路档案信息化建设《卷宗》2014(9):1-1.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发展形势与要求
“十二五”时期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济南公路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信息化建设是推进我市公路行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经济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加快信息化建设刻不容缓。只有积极推进管理和服务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提高公路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将信息化建设工作同步进行,确保应急指挥、路网监管、公众服务的有效实施,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公路大发展。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
1、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信息化的要求。随着我区国民经济和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对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现实与需求的矛盾也明显的凸显出来。
2、几年来,济南公路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已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但是公路服务和管理水平还落后于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随着综合化体系的逐步建立,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水平将成为公路行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3、区域公路管理发展离不开信息化。随着济南公路路网的不断扩大,迫切需要整合资源,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综合公路业务协同体系,以提高公路行业科学管理决策水平。
4、社会公众对公路管理信息化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会公众对信息的需求也日益丰富。利用公路系统现有的各类信息资源,为社会公众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各类公路综合信息服务,也已成为社会公众的迫切要求。
5、提高公路应急指挥能力,需要以信息化为支撑。近几年,伴随着公路运输能力的提高,公路行业在应对雨雪冰冻灾害、抗震救灾、春运和黄金周客流高峰等重要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公路的应急指挥和体系仍不完善,能力有待提高。
6、提升公众信息服务水平,需要以信息化为手段。一方面在打造服务型政府的新形势下,要求各级公路管理部门增强服务意识,实现工作重心由“行政管理”转变到“服务管理”,在服务中加强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积极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公众对公路出行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公路管理行业能够提供满足公众需求的出行信息服务。通过整合现有公路信息资源来满足公众对公路信息的要求,让公众切身感受公路服务信息的内容更加丰富、范围更加广泛、手段更加便捷、质量更加优质。
二、推进信息资源整合共享
1、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统一全市公路通信网络,构建信息采集管理平台,完善对全市所有已建公路机电系统监控、通信、收费系统信息的采集与管理工作,以随时提供管理、决策所需的各种数据,同时也可以通过信息网络系统,随时监控各区域公路管理局的公路管理、运营情况。
2、应急指挥与调度系统。依托全市公路通信网络和已建成的机电系统设备,构建全市公路系统的应急指挥与调度系统平台。通过应急指挥与调度,对所辖公路进行宏观协调控制,及时发现并协助各路段加快事故、事件的处理速度,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3、公众出行服务系统。依托全市公路信息采集与管理平台,准确、及时地采集各管理区域内的交通状态、环境参数、气象参数等信息,及时、全面地通过公众信息服务系统向广大用户提供高速公路的视频、数据信息查询服务,让广大用户在出行前、行车中了解公路出行的相关信息。
4、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编制全市公路电子地图,数据录入基本资料包括:基础信息(公路周边城镇、山川、河流等地理信息)、公路信息(包括高速及其沿线桥梁、涵洞、隧道等)、公路设施设备信息(包括公路沿线出入口、收费站、管理所、服务区、停车区、通信站及沿线监控设施,车辆检测器、气象检测设备、摄像机、紧急电话、情报板及限速标志等)。
5、电子政务系统。依托现有通信网络,逐步整合光纤网络资源,继续完善系统网络基础平台,建设覆盖全市公路系统的局域网,将办公自动化系统与业务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融信息处理、业务协同和知识管理于一体的办公应用系统。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全市公路系统信息资源共享。同时保障与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局、市交通局信息网络的互联关系。按照国家信息安全部门的要求采取信息网络的安全措施,尤其要研究解决安全认证、数据加密、防病毒等网络安全技术的有效设置、合理使用和监管工作。
三、保障措施和发展方向
1、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
完善行业信息化管理,是一项重要、迫切、长期的系统工作,要切实加强领导,协调管理,统一指挥。各级各部门要确立公路信息中心为公路行业信息化工作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所有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都要在公路信息中心的协调下,有组织、有计划地逐步开展。
2、加强信息化统一规划
为实现后期监控工程的互联互通,必须从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推动公路智能化应用的角度出发,整体规划公路信息化业务流程、数据组织、功能应用和技术框架,实现信息化的全面、协调发展。
3、为信息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制订相关的制度和相应的技术规范,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权威性、严肃性和规范性。加大对规章规范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强化对公路信息化发展监督管理。对违反有关规定的问题,应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应进行严肃处理。保证信息化建设的依法有序健康发展。
4、研究和制订标准规范
研究制订符合济南公路行业的电子政务、智能交通、通信传输等公路信息化建设领域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加强公路基础信息、交通地理信息、电子收费安全、信息系统安全等基础性标准和信息化建设急需标准的研究和制订,推动其在全市公路行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现阶段高速公路档案管理流程不够规范,但是标准化以及科学化的管理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的关键,因此这成为我国高速公路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因为管理流程等不够科学合理,所以有些高速公路档案无法完成发挥其价值,共享程度特别低,这实际上,也是档案资源的一种浪费。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建立规范化以及和标准化的高速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很重要,但是现今这种管理模式显然不合适,因此建设的重点之一就是规范管理流程,以使高速公路档案资源得以充分的利用,共享程度越来越高。
1.3管理方式不够先进
现阶段,我国的高速公路档案管理模式依然沿用传统的模式,工作形式并不开放,即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工作,而且大部分高速公路档案管理人员思想僵化,不愿意使用先进的管理的模式,因此我国的高速档案管理竞争能力严重缺乏,再加之,服务具有不透明性,无法解答客户的实际需求,这种管理模式,使得客户的满意程度不高,作为一种服务行业,如果一直沿用这种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在市场竞争中,将逐渐的失去优势,而且随着服务项目的增多,这种服务模式根本无法满足需求,因此改变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2高速公路档案信息化建设措施
因为档案信息化建设对档案管理有非常大的益处,因此尽管现阶段,我国的高速公路档案信息化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但是相关部门与领导也要克服重重困难,以此使我国的高速公路档案信息化建设尽快完成,尽快应用,进而获得更大的效益。
2.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因为资金缺乏的问题,使得高速公路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一再被拖延,因此完成档案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关键,就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首先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支持,增加对财政补贴,为了能够让这些财政补贴款项应用到实处,政府应该派遣专门人员来进行管理;其次,高速公路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部门应该增加投入,尤其是更换先进的设备,添置新型机器,为了确保档案信息安全,有关部门还应该做好系统的安全防护工作,以此保证高速公路电子档案安全保存。
2.2规范管理体制
正是因为我国的高速公路档案管理流程等不够规范,耽误了高速公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为此,有关部门应该规范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管理标准,每个管理环节都依照这个标准进行,只有如此,制定的管理体系才能够发挥作用。笔者认为管理体制应该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明确领导责任,高速公路所有的有关档案文件都应该交由相关领导来负责管理,集中管理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同时责任明确;第二,加强监督,高速公路电子档案前期记录到最后生成相关部门都应该做好监督工作差,因此确保每一份档案文件都正轨合理;第三,制定科学与有效的归档标准,合理的归档制度,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归档明确,使用也更加方便;第四,做好鉴定工作,因为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相比,修改比较容易,因此其真实性,难以办证,所以当高速公路档案管理部门接收到相关的档案时,一定要对其真实性进行严格的鉴定,而且网络病毒传播非常广,对其进行鉴定也可以避免恶性病毒的侵入。
2.3加强电子档案使用中的控制与管理
首先,对高速公路电子档案进行使用权限审核。应根据各种人员设置利用级别,进行利用权限的认定,并依此向利用系统注册登录。其次,做好高速公路电子档案拷贝的提供与回收管理。应依据利用者的需求,对其利用权限进行确认后,再进行拷贝制作。并应尽量避免把载体上存储的信息全部拷贝,应采取技术手段防止所提供拷贝的档案再复制。第三,加强高速公路电子档案使用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对高速公路电子档案的信息内容,应根据密级层次进行有效管理。
2.4建立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人员队伍
在档案信息化建设日益发展的今天,培养和造就一批通现代化信息技术、懂档案管理的人员是当务之急,高速公路档案部门应重视和加强对高速公路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一方面,要多渠道引进专业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尽量使用素质高、思想好、责任心强的人员做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对现有的高速公路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结构合理、适应信息时代档案管理需要的新型的高速公路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队伍。
中图分类号:U4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以及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等,无不都依赖于交通运输的发展。而公路运输更是以其覆盖面广、承担运量大、机动灵活、适用度高的独特优势在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自改革开放至今,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路通车里程与成立初期相比,已增长了几十倍之多,为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经济向各个领域的渗透,人们对高速公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现有的资源,以实现高速公路信息资源共享, 推动高速公路管理和服务又好又快发展,是当前很多学者和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 我们深知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在深入分析信息建设存在各项突出问题基础上,探讨了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实施方案及保障措施。
2、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信息化作为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顺应了当前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大方向,也是未来国家战略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与相关的硬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与信息技术紧密相关,信息技术以其高继承性与高渗透性正深刻地改变着高速公路的传统管理方式。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国民经济正经历高速发展阶段,这也带动了公路产业的蓬勃发展。现阶段,国内高速公路发展呈现出了多渠道、多成分、多层次的发展格局,为经济建设向各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由于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人们对高速公路信息化需求也急剧增加,传统的高速公路管理方式已越来越体现出其所在的局限性,大力发展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国内高速公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
目前发达国家的高速公路信息化走在世界的前沿,例如澳大利亚的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它包括交通控制系统、道路信号系统、车辆监控系统和公共信息服务系统等组成部分。日本1996年就已经制定了综合计划,由建设部、国际部等多个部门以及国家警察署共同着手开发智能化运输系统,这被视为是解决交通事故数量增加、道路交通拥挤以及环境等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中国正处速发展的阶段,高速公路的高效利用和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强烈的关注。自从1999年第一届“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研讨会”召开以来,至今已经历经13届,取得了多项成果。“十一五”期间,经过行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交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在交通信息采集,交通信息化资源整合,以及辅助决策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
3、中国高速公路的信息化建设
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是: 从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以使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其中“从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指的是项目的实施期;“项目策划”指的是目标控制前的一系列筹划和准备工作;“费用目标”对业主而言是投资目标,对施工方而言是成本目标。项目决策期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项目定义,而项目实施期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管理而使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的。由此可见,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进度、质量、合同、计量、财务、物资材料、风险、图纸文档等诸多方面的工作。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网络、计算机、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整合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等内容,及时地为决策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外界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本质,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通过充分利用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等在内的科学方法对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处理并辅助决策,以便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移动通信技术在高速公路信息化方面的应用包括多个方面。据调查,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对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高速公路应急指挥联动系统、路政管理系统、机电管理系统几个方面:(1)手机定位技术。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通信及时性、稳定性的提高,使得移动通信业务除了移动电话、短信息等业务之外,基于无线通信的移动定位应用技术也随之成熟。手机定位技术在高速公路上的具体应用。(2)车载GPS技术。GPS及全球定位系统没,他真正实现了全球、全天候、连续、实时、以空中卫星为基础的高精度无线电导航系统。在全球任何地方以及近地任何空间能够给出准确的三维位置、速度和精确的时间信息,GPS由地面控制站、空间设备GPS用户接收机和地面通信网组成。利用GPS对实现高速路上的路政巡逻车、清障车、工程车等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控。根据公路车辆特点以及目前拥有的无线通信平台状况,当前采用GPRS通信网,基于GPRS通信网的系统设计方案具有比较优势,即覆盖范围广、网络稳定、费用低廉等特点。(3)无线视频监控技术。无线移动视频监控技术是基于移动通信网络基础上进行实时现场视频图像上传,目前可选的无线网络有CDMA以及GPRS两种。无线监控和光纤监控系统相比,具有工程实施简单、周期短、造价低,特别是无线监控可以达到任何出事现场等优势,因此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一些利用传统监控技术实施起来难度较大或者根本无法实施的场合,利用无线技术却很容易实现,例如,行驶中的车辆里面实施现场监控。(4)短信群发和通知技术。短信通知技术是目前比较成熟的移动通讯技术之一,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银行、证券、电力税务等行业。短信息通知技术也是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应用到的主要通信技术之一,应急指挥联动、路政管理、机电管理、养护管理以及办公自动化管理等系统现在均已用到短信通知技术,现它他已经成为高速公路信息化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之一。结合高速公路信息化的特点,我们把短信通通知技术进行整体封装,采用统一的Web Service接口,使之可以为各个系统使用。
4、结语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经验的不断借鉴和积累,高速公路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和应用建设会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起来,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发挥其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公路建设状况来看,公路工程项目的质量受到众多因素影响,在工程监理、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我们目前应当不断的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并对整个建设过程实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在发展中不断探索新的模式,以更好的提高公路工程项目的质量,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冯利生,赵坚.浅谈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
[2]李居昌.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6.
[3]吴学超.移动通信在高速公路信息化中的应用.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9.
1、安全行驶的需要
高速公路的特点是高速连续行驶,驾驶员必须保持精力高度集中,然而道路线形单调,使得精神疲劳不可避免。为了解除连续行驶的疲劳和紧张,满足驾驶员生理上的要求,同时给予车辆以必要的供给和维修(如加油、加水和检查等),同时安排适当的休息设施等,是保证安全的重要条件。服务区的设置保证了高速公路得以高速、通畅。其功能设置满足了旅客在旅途中得到必要的物质关怀,调节旅途的节奏,增强安全感和舒适感,对减少交通事故,提高社会效益具有积极的意义。
2、环境保护的需要
服务区的设置、选址依托当地环境,与原有地区的环境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合理、完备、美观的设计,对于地方环境的保护以及对于原有环境景观上的点缀,都使得高速公路服务区景观规划设计更为人性化和尊重自然。
3、交通领域发展的需求
随着我国的现代化日程的快速前进,交通系统的发展亦是日新月异,设计者们将更多的目光观注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设计上,因而对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景观规划设计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服务区中,通过各种行为与他人、与周围环境发生关系;交往空间的使用是其必不可少的过渡,是他们交往的媒介。
二、高速公路服务区设施的基本形式
1、停车场
停车场主要是保障车辆停放、安全检查、货物整理等活动的场所。
2、加油站
加油站主要为过往车辆提供加油、加水、洗车、出售零件等服务。
3、修理厂
修理厂主要提供车辆检修、调整、零件出售等服务。
4、洗手间
洗手间(含残疾人专用厕所)为旅客提供入厕、盛洗等服务。
5、餐厅
餐厅为旅客提供饮食、休息、盛洗等服务。
6、超市
超市为旅客提供日常用品、食品、妇女用品、儿童用品、报刊杂志、常备药品、土特产等物品。
7、其它辅助设施
电气室(配电房):包括道路照明、各种供电设施等。
附属设施:包括净化槽、仓库等。
为服务区职工服务的设施。
其它:包括道路清洁、树木浇水、消防用水等。
三、服务区管理信息化需求
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高速公路的附属设施及主要服务窗口,是塑造高速公路社会形象的重要窗口,是提高高速公路运行收入的重要支撑。目前高速公路服务区正处于发展初期,从长远来看,服务区市场潜力巨大。而要挖掘出服务区的潜力、提升服务区的盈利能力,除了在经营方面要了解市场、分析市场、细分市场,寻找属于自己的立足点,充分发挥和运用高速公路得天独厚的车流客源优势,不断完善服务品种和提升服务水平外,还需要在管理方面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数字化,从而实现高速公路的多功能、高效率与高效益,要实现这样的管理目标,必须有先进的信息系统提供有力支持。
服务区管理对信息系统的基本要求是用软件固化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规范服务区各项业务标准化、高效率执行。服务区管理对信息系统的进一步要求是,通过对积累的经营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和深入挖掘,发现经营中的问题或业务发展的机会,对服务区的经营决策提供支持。
四、服务区信息化建设
1、服务区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体系各自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先后实施过一些的信息系统,有了一定的应用基础,但是,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深入研究分析,高速服务区体系统信息化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l)现有应用系统种类繁多,各处信息极度分散和不统一,数据互相隔离,存在信息盲点和信息孤岛。
2)信息的传递滞后,总部管理部门无法得到服务区及时的、真实的、全面的管理信息,因此在运营监控、资源调配、业绩评估以及经营决策等方面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持,从而造成监管不力、调配困难、评估偏差和决策盲目等问题。
3)信息系统功能非常薄弱,一般问题包括:流程管理仍很不完善;绩效分析与管理(KP工)、成本管理(分析)、销售分析等几乎空白,因此无法支持精细化管理。
4)各服务区库存、销售数据不实时、不集中,很难实现统一采购、统一配送以降低采购成本。
5)现有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各自独立,信息不相通,出了问题无法追查,财务监控不力;同时数据录入重复,造成人力浪费等等。
2、服务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及趋势
信息化是指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运筹学、人工智能和系统综合技术有效地集成应用于高速公路的建设和管理,使其具有语言、数学逻辑推理、视觉模拟或替代人的肢体运动的能力,从而加强车辆、道路、使用者三者之间的联系,形成一种安全、高效的运输系统。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体系各自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先后实施过一些的信息系统,但是,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深入研究分析,普遍存在着信息孤岛、传递滞后、功能薄弱等问题,无法支持精细化管理。服务区已向规模化连锁经营和集团化管理迈进,其信息化体系建设成为了当务之急。
1)监控
服务区广场:停车场、地下通道、匝道上道、匝道下道、电工房、水泵房、汽修厂、车辆降温加水池等处都需室外彩色转黑白一体化高速球机。
服务区主楼内部:餐厅收银台、售饭台、后厨、后厨仓库;超市收银台、货架通道、客房服务台、走廊等处。上述各处需高清晰定焦摄像机,同时具有内置拾音器,以便声音的采集。
总之,服务区监控要做到在服务区所辖范围内,实现监控无盲点,且图像、声音能实时上传监控室,实行24小时全程影音监控。集中监控、管理。做到省公司及服务区管理公司等各级领导,能够实时查看服务区场区环境、运营管理、人员在岗等情况的实时声音及图像信息,同时对服务区所辖范围内发生的意外状况通过设施设备进行留存,以便于相关单位备查。
2)贯穿通道无人值守
对通道进出的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进出通道的权限:就是对每个通道设置哪些人可以进出,哪些人不能进出。
②进出通道的方式:就是对可以进出该通道的人进行进出方式的授权,进出方式通常有密码、读卡(生物识别)、读卡(生物识别)密码三种方式。
③进出通道的时段:就是设置可以该通道的人在什么时间范围内可以进出。
④实时监控:系统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微机及录像机实时查看每个门区人员的进出情况、每个门区的状态(包括门的开关,各种非正常状态报警等);也可以在紧急状态打开或关闭所有的门区。
⑤出入记录查询:系统可储存所有的进出记录、状态记录,可按不同的查询条件查询。
⑥异常报警功能:在异常情况下可以实现微机报警或报警器报警,如:非法侵入、门超时未关等。
3)服务区入口车辆检测系统:
一、信息化建设对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的作用
信息化技术能够为公路工程项目管理提供更好的支持,提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符合新时期公路工程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讲,信息化建设对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为有效地处理数据信息
随着公路工程建设里程和规模的不断增大,工程设计的内容也日益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出现更多且非常繁杂的数据,在处理这些数据时,单凭人工显然是无法有效解决的,根本无法及时有效地应用各种信息。而通过有效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够极大地提升公路工程建设人员的数据处理能力,进而为管理者决策提供客观有效的数据,提升决策的准确性。
(二)更为有效地提升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通过有效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够转变传统的层层批准的程序,有效提升工作效率,让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公路工程管理人员通过系统完善的信息软件,更加自动化地进行工程建设相关事项按照程序审批,大大简化了日常管理事务流程,让企业管理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能够集中精力处理更加重要的事项,为公路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帮助。
(三)更为有效地提升信息传递速率
通过有效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够让公路工程施工中更为快速有效地传递信息,充分保障工程生产的安全性,可以有效提升工程质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公路工程通过借助信息技术对施工建设各个项目进行有效管控,获得有用的信息,能够及时地了解施工的进展,让彼此的沟通交流更加快速和频繁,能够实现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
(四)更为有效地降低成本开支
在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下,公路工程建设和管理工的开展可以基于自动化办公系统和建筑施工管理信息系统等平台开展。让公路工程建设更加现代化,更为有效地实现办公自动化和无纸化,这样就会为企业带来较多的管理费用的节省。
二、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
(一)信息化在公路工程项目把控方面的建设应用
项目部统筹整个工程建设,通过应用信息化手段来提升对整个工程的管理,通过信息化建设,针对性地提升会议室的智能化水平,利用多媒体等技术来展示公路施工的问题,合理设定节点任务。同时,积极完善信息化软硬件设施,提升管控的有效性,并积极构建希望的局域网体系,利用网络数据技术,强化管理协调功能,如建立各项目区管理项目群组,召开网络会议等,实现网络互动,积极解决相应的问题。
(二)信息化在公路工程设备、物资管理方面的建设应用
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应用很多设备,对这些设备进行管理无疑是非常关键的。从客观情况来看,公路工程建设中需要应用沥青拌合机、摊铺机、洒布车等各种设备,且设备还需要做好选型和配套养护等工作,通过采用信息化技术,建立相应的设备档案,可以更好地掌握设备状况,能够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设备运行的情况、使用率的大小等,大大提升了管理的有效性,实现了动态化管理。同时,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引入,可以对工程建设的物资进行有效管理,分类强化管理,建立相应的档案,能够对采购的物资有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效果,且物资信息能够更加贴合市场动态,也可以很好地规范使用标准,可以为公路工程管理决策者提供最优的选择。
(三)信息化在公路工程进度和费用方面的建设应用
在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应用下,公路工程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应用专业的技术数据库软件来制作相应的统计表格,更加高效地处理数据,进行精确的数据计算,科学有效地编制进度计划,快速处理施工现场的数据,然后综合分析工程建设情况,将进度计划和费用控制有机整合,能够让整个项目运行更加合理、高效。
(四)信息化在公路工程质量和安全控制方面的建设应用
在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为了强化工程质量和安全控制,施工管理和决策人员可以充分应用信息化技术,针对性地收录项目质量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验收规范、各种验收表格,并编制质量检验计划和安全管理计划等。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有效收集检验数据,并利用计算机加以统计和分析,以此为基础,分析工程的不足然后加以解决和处理。而针对质量安全措施的保障,通过信息化技术加以量化,构建相应的施工工艺和质量安全联系数据库,动态化管控施工,强化对项目的各个分项目施工情况、执行规范等内容的动态化追踪,并对所得数据加以整理分析,作出合理的决策。
(五)信息化在公路工程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建设应用
在公路工程建设人员参与数量和类型日益扩大的情况下,想要更为有效地提升管理的质量,充分发挥公路工程参与人员的重要作用,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无疑是必然的。为此,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库,并进行人员分类,强化管理的精细化,结合公路施工的特点,可以分为单位职工、分包队伍和外聘人员,将个人资料输入电脑,然后进行动态化的管理和更新,并根据项目的进展和人力资源分配、人员成长等情况进行调整,这样能够随时掌握人员情况,然后针对性地分配工作任务,让工程施工建设生产更加有效,也可以很好地提升劳务素质,提升生产力水平。
三、结语
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公路工程建设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有效提升工程建设和生产的重要推动力。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公路工程也需要紧随时展的需要,不断提升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有效提升生产和管理的效率,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公路工程建设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