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重要知识点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30 16:38:1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化学重要知识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化学重要知识点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074-02

多年教学实践表明,许多大学新生在刚进入大学时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常表现出自学自治能力、独立分析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较为欠缺,这反映了当前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严重脱节。对于药学类专业,化学类课程学习显得格外重要,而“化学学困生”占相当大的比重。我校药学院每年都对入学新生进行化学知识摸底测试,结果基本一致,测试成绩高的可得90多分,大约占20%;低的只得20来分,不及格率约30%。通过了解高中实验课发现,有的学生来自省重点高中,化学实验开得全,实验动手能力很强;有的同学来自偏远地区,高中三年只做过几个实验;还有的同学只靠观看演示实验或实验录像了解实验操作,实验基础很差。因此,搞好大学化学与中学化学教育的衔接,降低大学化学与中学化学的学习台阶,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化学的教学特点和学习要求,就成为大学化学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总体来说,大学化学与高中化学的一个明显的区别是教学内容的“量”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高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而辅导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这对大学新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高中化学新教材中知识点的介绍方式及深度与大学化学有所不同,所涉及的范围也远不及大学化学广泛,知识的系统性和化学思维的形成也有待学生在大学化学学习中进一步完善、提高。由于中学化学教学内容体系本身的问题或中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学生在进入大学时有些化学问题还比较模糊,这样势必影响大一化学的教学质量。而大多数学生对上述转变心理准备不足,学习方法和能力还停留在高中的层面上,不能适应新起点的学习。

中学与大学化学教学内容的衔接,通常认为是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所承担的任务[1,2]。也有学者[3]主要关注大学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衔接问题。然而,随着高中化学新课标的实施,一些大学化学知识被纳入高中化学选修模块的教学体系,相关知识点广泛涉及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甚至药物化学、生物化学等诸多课程[4]。

2003年4月,教育部制订颁布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简称:新课标)。目前,全国各省市已陆续开始执行。新课标将高中化学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其中“必修”部分为全体高中学生均需学习的课程,而“选修”部分则包括6个模块。如果在高考中,学生不参加化学科目的考试,则选修“化学与生活”或“化学与技术”模块;如果参加化学科目的考试,则须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等模块中的2~3个。

这样的课程设置,基本上为大学化学做好了铺垫,但是,高中化学和大学化学的知识点仍然存在一些衔接问题。因此,教师在大学化学教学中必须对这些概念加以澄清和重视。

一、大学化学中新出现的知识点

在大学化学中,有部分内容是高中化学没有涉及的,主要集中在化学原理的相关章节,总结如下:四大平衡部分:质量摩尔浓度的概念、稀溶液的依数性、缓冲溶液、溶度积的概念、电极电势及其影响因素、配位平衡的移动、配合物的价键理论和晶体场理论;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部分:电离能与电子亲和能的概念、离子极化理论和键型的过渡。

上述这些内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高度重视,作为难点讲解,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认识。

二、大学化学进一步深入学习的知识点

在介绍酸碱理论时,高中化学只讲解了酸碱电离理论,给出了传统的酸、碱、盐的概念,大学化学是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酸碱质子理论,拓宽了酸、碱的定义,提出了两性物质的概念,扩大了酸碱反应的范围;在介绍氧化还原反应时,对于高中化学中的元素的化合价概念,大学化学给出了更加科学的定义――氧化值;在讲化学反应速率时,高中化学用平均速率来定义,而大学化学在高等数学微积分概念的基础上以瞬时速率来表示。

高中化学往往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但追求严格的定义与解题训练。大学化学则要求对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物质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等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强调灵活运用化学思维和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5]。比如不能光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能级交错,还应明白该现象是由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造成的;不仅应了解甲烷分子空间结构是正四面体,还应弄清这是原子轨道sp3等性杂化的结果。

三、大学化学实验与高中化学实验的衔接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一般不独立设课,大多数实验为演示实验,教师边做边讲,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要求学生认识和安装一些最基本的仪器,理解实验的原理、方法及步骤,从而帮助学生揭示有关化学现象和规律,巩固所学知识。因为每个实验都建立在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较好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实验记录表格是设计好的,最后的实验总结也由教师来做,所以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较低,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大。而大学化学实验是与理论课并行的课程,具有独立的教学内容。由于内容多、信息量大,一般要求学生在实验前预先自学实验目的、原理和操作步骤,为实验做好充分准备。课堂上教师仅起主导作用,讲解实验的重难点,学生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并于课后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写出较为完整的实验报告。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目标,教师在实验前要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弄清原理,了解步骤和注意事项,写出合格的预习实验报告,以便实验时能及时、全面地获得需要的信息,顺利完成实验。课上教师只需用少量时间对实验的原理、方法和要求进行简明扼要的串讲,而将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动手。之后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进行巡视,着重注意仪器的布局、调节及正确使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加深对实验原理、方法等的认识,就学生出现的普遍问题组织现场讨论,耐心帮助不合格学生分析原因,并给予他们重做的机会。采用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一般都能主动地进行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四、结语

当前学生化学知识参差不齐的现实使得他们接受新的教学信息的能力不同,如果让所有学生接受同一教学目标的教学,难免会出现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并挫伤他们强烈的求知求新欲;而基础差、能力欠佳的学生又会“吃不消”,从而打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因此,我们应根据生源的差异化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形成教育目标的多层次和教学方法的多类型转变。依据“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进行分层次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重视并服务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的状态向主动掌握的角色转化。

参考文献:

[1]杨华.例说中学化学与大学化学知识的衔接[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22):106.

[2]黄双路,蒋智清.浅论大学医学化学课与中学化学课的衔接[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4):353-355.

[3]程春英.试论大学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衔接[J].实验室科学,2010,13(1):5-6.

[4]罗群兴,廖婉莹,纪敏.谈新课标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的相关性[J].化学教育,2011,32(7):20-22.

篇(2)

在我国批准注册的中成药中,有200多种是中药、化学药复方制剂,即含有西药的中成药。此类中西药复方制剂不能简单地按中成药或西药的用法去使用,而这些中西药复方制剂的一些特殊注意事项在临床的实际使用中并没有得到很好地遵循。因此,中西药复方制剂的合理使用已成为当前必须重视的一个合理用药问题。本文着重介绍该类中成药的有关组方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1 含化学药组分中成药的组方特点

1.1抗感冒药的组方特点 在抗感冒药的中成药中绝大部分都为中西药复方制剂。此类中成药的特点是以常规治疗感冒的中药为主,配以解热镇痛类、抗过敏类西药。

1.2补虚药的组方特点 在补虚药的中成药中有一部分为中西药复方制剂。此类中成药的特点是以具有补益作用的中药为主,配以维生素类西药。

1.3降压药的组方特点 在降压药的中成药中有少部分为中西药复方制剂。此类中成药的特点以平肝潜阳类中药为主,配以降压类西药。

1.4消化系统用药的组方特点 在消化系统用药的中成药中有一部分为中西药复方制剂。此类中成药的特点是以中药的健胃消食理气中药为主,配以制酸类西药。

1.5糖尿病用药的组方特点 在降糖药的中成药中有少部分为中西药复方制剂。此类中成药的特点是以治疗消渴病中药为主,配以降糖类西药,西药组分主要为格列本脲。

1.6止咳平喘化痰药的组方特点 在止咳平喘化痰药的中成药中也有一部分为中西药复方制剂。此类中成药的特点是以中药的止咳平喘祛痰药为主,配以镇咳平喘祛痰类西药。

1.7心脑血管药的组方特点 在心脑血管药的中成药中也有一部分为中西药复方制剂。此类中成药的特点是以中药的活血化淤药为主,所配西药主要包括维生素C等。

1.8五官科用药组方特点 在五官科用药的中成药中也有一部分为中西药复方制剂。此类中成药的特点是以宣肺通窍和辛凉解表类中药为主,配以抗过敏和收缩毛细血管类西药。

2 含化学药成分中成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2.1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2.2应严格遵循药品说明书。

2.3使用方法要得当。

2.4注意老年肝肾功能状况不好的患者。

2.5注意联合用药。

2.6掌握药品不良反应的防治措施。

3 含其他西药成分的中成药使用注意

3.1含西药成分的感冒中成药使用注意 ①含安乃近成分中成药的使用注意:在服用含有安乃近成分的中成药时,切不可随意加大剂量,更不能长期使用,年老体弱者用药尤其应慎重,不能再同时加用西药解热。对安乃近、吡唑酮类及阿司林类药物过敏者禁用。②含对已酰氨基酚成分中成药的使用注意:长期大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尤其是肾功能低下时,可出现肾绞痛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尿毒症。若与肝药酶诱导剂尤其是巴比妥类并用时,发生肝脏毒性反应的危险增加。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重。服用超量可出现恶心、呕吐、胃痛、胃痉挛等症状。③含马来酸氯苯那敏成分中成药的注意事项:氯苯那敏也称扑尔敏,常用其马来酸盐,用于各种过敏性疾病,并与解热镇痛药配伍用于感冒,但有嗜睡、疲劳乏力等不良反应。因此,在服药期间,不得驾驶车船、登高作业或操作危险的机器。

3.2含有盐酸麻黄碱中成药使用注意 盐酸麻黄碱对于前列腺肥大者可引起排尿困难,大剂量或长期应用可引起震颤、焦虑、失眠、头痛、心悸、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心绞痛患者应禁用含盐酸麻黄碱的中成药。

3.3含吲哚美辛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35%~50%,其中约20%的患者常用不能耐受而被迫停药。溃疡病、哮喘、帕金森病、精神病患者、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14a以下儿童一般不用;老年患者、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病、肝肾功能不全、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且不宜与阿司匹林、丙磺舒等西药合用。

3.4含有氢氯噻嗪的中成药使用注意 氢氯噻嗪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常见为低血钾,同时因其可抑制胰岛素释放,可使糖耐量降低、血糖升高,故肝肾疾病、糖尿病患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所以使用含有氢氯噻嗪的中成药时一方面要注意氢氯噻嗪本身所具有的不良反应,同时也要避免重复用药,以防止药物自身不良反应的发生。

4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通过对含化学药组分中成药组方特点及其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的了解,临床医师、药师及患者就可以安全、合理、有效地使用该类中成药。

参 考 文 献

篇(3)

1. 对于学生来说,会计基础知识是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为此,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会计基础知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会计电算化只是将手工会计处理流程利用计算机处理罢了,如果没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甚至连会计分录都成问题,即使电脑操作得再好,也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会计电算化。

2. 对于学校设施来说,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特殊性学校应建立两个会计模拟实验室,一个是手工模拟实验室,主要用于手工会计的实验,且实验项目不能仅用于会计核算上,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税收、金融等均应设置。另一个为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主要用于财务软件的演示应用与练习,且在实验室中备有各种商品化财务软件。这样有利于学生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进行财务软件的演示,利用教学案例进行电算化会计的实际操作。

二、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方法

1. 展示案例

在这一阶段老师所要做的是向学生展示并讲解案例,指出分析案例时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问题,以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案例。

例如:在会计要素教学中,资本公积这一帐户的应用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

给出案例:某集团收到海外投资300万美元,以当日汇率1:7.8入帐,半个月后收到300万美元,当日汇率为1:8,应怎么账务处理?

案例思考:(1)半个月前确定有这笔投资时,折合成人民币记入什么账户?(2)半个月后收到投资折合为人民币,还和我们入账时的价值相等吗?

学生根据老师所提供的案例与案例思考题,便会带着兴趣和疑惑去分析,或是独立准备,或是小组以讨论的方式进行集体准备,对疑惑之处进行相互交流,以便为课堂上的案例讨论打好基础。

2. 案例分析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案例的广泛讨论,根据学生自己的分析和评价报告,各树己见,教师进行归纳,做出恰如其分的评判,阐明会计案例的重点和难点,指出学生分析评价报告中的优、缺点,还可以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让学生进一步自己分析和评价是否正确。

例如:根据以上案例可以引导学生分析:(1)半个月前确定有这笔投资时,折合成人民币记什么账户?(学生回答:实收资本)(2)问学生:半个月后收到投资折合为人民币,还跟不跟我们入账的相等?(学生回答:不相等)(3)提出问题:能不能再记一次?(学生回答:那就重复了)(4)问题关键:多出来的怎么办?能不能补记实收资本?回答:根据实际成本原则,企业的各项财产以实际取得时的价值入账,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给出正确答案:多余部分记入资本公积帐户。

通过这种引导分析和评价复杂多变的会计和理财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 案例实践

篇(4)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009

在实际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想要有效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点的能力。较之于单纯的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点的讲解,对教师而言是一个更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掌握有效的方法与技巧,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逐步得到提升。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本文就几种有助于培养高中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方法与大家分享。

一、教师具有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点进行有效应用的意识与能力是保障

想要有效培养高中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需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高中学生虽然较之于低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对学生而言,对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有效应用的意识还不强。只有教师有了较强的培养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有效应用的意识与能力,才能切实的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落到实处。

高中化学教师要紧跟现代教学发展的步伐,积极的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作为化学教师,要认识到新时期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并切实的贯彻到教学中去,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化学成绩得到进一步提升,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二、将化学知识点的讲解与实际的案例结合起来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要在授课的过程中多下工夫,其中,教师将知识点的讲解与实际的案例结合起来,就十分重要。虽然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的意识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学生应用知识点的知识与能力还不强,而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就显得十分必要。

教师不管是在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化学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还是对学生进行难度较大的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都应该与具体的应用例子结合起来。这样能够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知识点是如何应用的,对学生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学生明白化学知识点并不是简单的理论,而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提升学生的应用意识,同时在教师给出的具体案例的引导下,学生的应用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

三、为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

在培养高中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过程中,还要求教师能够为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思考在学生获取知识点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学生应用知识点的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人认为思考是架起理论知识点与实际应用之间的桥梁。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学生能够理解知识点,但是教师给出学生一道题目让学生应用学习的知识点加以解决,学生可能就犯了难,找不到解题的思路,此时就需要教师给学生一定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通过有效思考将知识点与具体的题目有效结合起来,进而达到有效应用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用知识点的能力逐渐得到提升。

四、有针对性的练习

本人作为一名有多年一线教学经验的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在教学中也深感,学生对化学知识点应用能力的提升,是一个较为缓慢同时也较为困难的过程,只有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对学生应用知识点的能力进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才能逐渐得以提升,而在教学中针对知识点组织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练习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就十分注重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本人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而学生从理论上对知识点的掌握无疑是不全面的、不够深入的,教师针对讲解的知识点,有针对性的给出学生练习题目,通过练习题目使学生及时对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应用,不仅能够达到很好的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点的能力的目的,而且也使学生对知识点有更加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提升高中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点的能力,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目,而且要求教师能够在课余时间也为学生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目。教师可以有计划的布置一些针对性较强的练习题目,这些练习题目既可以是针对新学习的知识点,也可以是针对学生以往学习的知识点,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更加灵活自如的应用知识点。

五、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能力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知识板块,对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水平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培养学高中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发挥实验的作用。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发挥实验对提升学生有效应用化学知识点的能力的作用:

(一)通过实验室实验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点的能力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实验室实验是学生开展的最多的实验形式,因此,教师要把握好学生到实验室做实验的机会,使学生应用知识点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实验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将理论知识点与实际操作有效结合的过程,尤其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更需要学生通过对学习的知识点的应用加以解决,因此,实验不失为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点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篇(5)

化学是一门有逻辑的科学,所以学习的时候更需要用逻辑思维去思考。另外,因为高中化学的基本知识多而且零碎,这样一来,如果没有一个系统的学习或是对知识点没有一个整体的认知,那么是无法掌握这些知识的。因此,化学教学要注意系统性,不仅仅是给学生系统地教学,更是培养学生一种系统学习、系统掌握知识的习惯。

一、整理知识点,给学生做系统性的化学学习

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它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化学也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因为受到传统的教学理念和高考压力的影响,太多的教育是急于求成的,而将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大量的练习和重复性的模板复制上面。这样的教学或许能够在短期之内取得成效,或是学生对部分知识点的掌握比较理想,但是从整体来说,是不利于他们的学习的。没有系统的化学教学就如干瘪而没有灵魂的知识堆积,这就可能是大家称化学为“理科中的文科”的缘故。

因此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教师要注意重视化学与科学、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不是去单纯地讲解一些零散的重点知识或是一些重要题型,零散地讲解也只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表面,获取较高的分数。因此,将支离破碎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教学,以恰当生动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达成系统知识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他们形成化学的科学思维、形成科学的态度、掌握科学的方法。而且整体的系统教学也能够让他们了解化学对社会的真正含义,了解自己学习化学的真正意义。

具体来说,要求教师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应该是随意的,其立足点也不能仅仅是单独的、孤立的知识点,围绕重点为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是过于单薄的,要将每一节课的教学纳入整个教学规划当中,在教学目标的导入下进行有计划的教学。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可孤立设计,必须融入大的教育目标和目的当中,帮助学生整体把握化学课程,立足长远,不断实践和巩固化学知识。

二、重视学习习惯,从日常培养系统学习化学的态度

学习化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其学习的主体还是学生,他们必须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才能够真正将化学系统学习变成自己的一个学习习惯,才能够真正形成一个大而有序的化学体系。只有了解了学生的思维是如何形成的,才能够对症下药将化学体系根植于学生的心中:学生就是将化学中具象的东西慢慢遗忘之后,遗留在他们脑海中的东西形成一个体系,成为学生继续学习和使用知识的根本,深刻地影响着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和处理。

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就要注意学生的这种记忆特性和对知识点的总结和遗忘特点,然后根据此来安排课程的讲学情况。要明确高中化学是养成化学学习逻辑的起点,也是他们学习的最终目标。但是这种观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教师强行施加在学生身上的。所以教师教学的规划性非常重要,还要帮助学生在高中的三年里形成牢固的化学基本观念,更要形成系统化研究。例如在教学时,将一些主要的知识点和基本的知识点多强调几遍,并在日常的练习题中多有所涉及。或者教师将这些知识点以大框架的形式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自己丰富和加以完善。这样一来他们看到的不会再是单一的知识点,而是一个整体,能够从宏观上把握化学知识。这样即使有遗忘曲线的影响,也会让知识骨架依旧保留,基本的知识点也能够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推动力。

三、重视思维习惯,将化学学习提升到思维培养的高度

化学知识不仅仅是几种反应的记忆,也不是几种元素的比较,更不是简单的定性判断或是定量计算。它是一种由基础知识分析而来的,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的学科。古诗有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要想看到庐山的真面目,就要站在庐山之外去看。这就说明无论是我们学习化学知识,还是学习其他有逻辑性的学科,都要站在宏观的角度来学习。这种思维不仅仅适用于化学的学习,更加适用于我们的生活。高中化学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宏观思维,要求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从框架讲到详细的小知识点,从简略讲到具体。而在学生的习题安排方面,要将一类的化学知识点总结在一起,类型相似的知识点总结在一起,相关的知识点总结在一起。帮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去感知这种类似性,这样才能够帮助他们在不自觉中培养这种思维。但是如果想要切实提高学生系统思考的能力,就要重视“大题目”的设计,要多给学生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让他们去融会贯通自己所学习的知识点。教会他们对题目进行“解剖”,将大的题目化成一个个小的题目,将复杂的知识点化成小的知识点。

例如,在涉及方程式的题目时,教师就可以讲配平、反应物和产物各自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它们还能够与哪些物质反应、反应的条件需要注意什么等等。这样他们对这个反应就会有一个更为宏观的把握,在之后的学习中也就能够锻炼出这种思维。另外,除了化学的教学,在平时也要将这种宏观思维慢慢传递给学生。给学生看一些视觉差的图片,让学生去感悟宏观学习的重要性。

四、重视系统复习,将化学系统学习融汇到知识掌握的整个过程

复习是高中课程的重要一步,也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攻克难关的重要途径。但是很多人过于依赖复习,因为复习中的知识都是重要的知识点,是考试中的重要考点。但是一个正确的复习体系,不仅仅是高效的,更应该是有长久影响力的。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高中化学复习时,首先要将复习的整体给学生,至于细枝末节可以让学生自行填补。然后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点的相互渗透,每个知识点的复习都不是它单独的复习。最后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的检验和对错题的总结,知识点的检验可以通过综合题目来进行。至于错题的总结,要将错题的类型总结到一起,帮助同一知识点进行巩固。

复习时,需要将零散而相关的知识点总结在一起,这样不仅减少了学生的复习量,更能够加深他们的记忆,形成一个化学学习的系统思维。例如,对于碱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系统复习,就要从它们的基本性质出发,然后根据特性我们追本溯源,会寻找到“钠”这个易于引出和记忆的知识点。钠、氧化钠、过氧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等都是这一个家族的,会发现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极强的活泼性。在记忆时,就可以考虑钠的特性,极易失去电子,即使遇到的电子不是很强的H,也会发生失电子反应。之后,再分别总结这个家族中各种化合物的具体特性,发现它们具有还原性,这也是它们各自性质的根本原因。这样,按照先使学生看到家族的整体面貌,然后再了解它们的基本行为,再根据这些分析出的原因加强记忆。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实验探究,深入原理去讨论各种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这样能够给学生一个庞大的树枝体系,重建学科结构,完善知识体系。

总之,系统学习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思维,但影响的却不仅仅是化学知识的学习。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教师要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复习等角度来切实帮助学生养成系统的学习习惯,形成学习化学的宏观思维。

篇(6)

1 以衔接为出发点,改革化学内容结构

初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会根据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对化学知识点进行分层讲解,而对于有的知识点却与其他知识点分离,要进行单独的讲解,这就影响了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系统化,使得这个知识点难理解和难记忆。因此,做好知识的衔接,改革化学内容结构是新课改的重要要求。

1.1 以“织网”方式进行知识点衔接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初高中化学的教材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初中化学知识的介绍只是属于常识性的,并没有构建出一个统一的知识体系,其知识结构的主干是以物质分类进行介绍,每一章或者每一节的知识也只是针对重点来讲解,几乎每一个知识点都是独立的,很少有联系。对于高中化学来说,其知识的主干是物质的量、化学反应速率、物质结构、能量变化、元素周期律。高中化学必将要从初中知识的点扩展到面,将知识点加以补充,将知识点与知识点紧密地联系起来,变成一种知识网。以实现知识的积累,让学生可以从化学知识中构建一个系统的体系。有些化学知识在初中没有涉及或者缺少,在高中化学中有所体现,那么高中化学讲解时就要与初中相联系,以作为知识点的补充,比如,在初中化学中没有学习由溶解度的内涵而进行溶解度的计算,那么就要在高中化学刚开始就要将其作为衔接展开教学,为高中化学的开端奠定好基础;在初中化学中没有将氢气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那么在高中必修1第四章就需要进行一个衔接,为非金属元素的讲解奠定好基础;又如初中忽略对盐、碱、酸、氧化物分类的知识点,那么就要在必修1第二章中进行相应的衔接,联系物质的分类进行讲解。再如,SO42-、Cl-的检验被初中化学忽略了,那么就需要在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进行补充和衔接,为学习必修1的知识奠定好基础。

1.2 以“阶梯”方式对教学难度进行调整

我国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初中化学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了难度,然而对于学生来说,其难度还是很大,尤其是到了高中以后,因为基础薄弱,使得高中化学的学习难度增加了,也为学生制造了压力。尤其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这就使得高中化学无法将难度降下去,这就又提升了初高中化学的难度。而且我国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仍然为考试而进行教学,对于中考和高考的考点进行讲解,而忽略其他知识点,这就使得化学知识体系的不完整,知识体系处于分裂和脱离的状态,也就是无法实现知识点的联系,因此,做好知识点的衔接,对难度进行调节是必要的。以“阶梯”方式实现教学衔接是一种重要的改善方式。要循序渐进地增加化学知识的难度,这样学生才能容易接受。比如,在初中化学中降低了氧化还原反应这个知识点的难度,以得失氧的角度简单介绍氧化还原反应,而在高中就要逐步提升难度,首先,氧化还原反应以化合价的高低角度来认识;其次,氧化还原反应根据电子得失的观点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方程式进行配平的方法,这样逐一提升了氧化还原的难度,最终不但让学生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了配平的方法,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学生也较容易接受。

2 化学学科教学方法的衔接

由于初中化学比较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力图帮助学生找到教学方法,治安要简单地掌握化学知识就可以,然而高中化学不仅提升了化学知识的难度,同时教师教学方式也比较抽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学的重点和目标。因此,初高中的教学方式是不同的,那么学生由初中过渡到高中,很难适应教学方式的改变,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必然要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

2.1 应用教学方案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案的应用不但为教学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教学和学习方法。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之前,教师要设计学生的学习方案,然后根据此方案进行教学。首先,在新课开始之前,让学生进行预习,以整体掌握即将要学习的知识脉络,构建一个学习的知识框架,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此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这样教师在讲解时就会容易很多,学生针对自己预习没有弄懂的问题可以着重听讲,同时可以为实际的化学知识运用奠定理论基础。对学生进行评价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反馈,针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化学教师也可以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知识框架,并设计一个学习方案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可以主动去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在设计教学案时要特别设计哪些初高中相联系的知识点,做好衔接。

2.2 运用情境教学方式

篇(7)

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注重化学教学的基础性和启蒙性,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然而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侧重于各种化学规律、定理的理解和运用,知识得到了很大的扩展和延伸,学习难度也大大增加,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急速下滑,因此在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抓住知识的衔接点,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一、注重课程内容的衔接

初、高中化学作为两个完全不同的教学阶段,课程内容有着极大的不同。初中阶段注重化学教学的基础性和启蒙性,其知识层次仅要求学生“知其然”,课程内容通俗、易懂,直观性、趣味性和实践性很强;而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注重化学教学的系统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其知识层次要求学生“知其所以然”,即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课程的系统性、逻辑性很强。因此,在高中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化学知识点的重复、交错、断层等,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课程知识点的衔接。

1.初中阶段学过的,但是高中需要进一步深化、加深的。由于初、高中的教学目标不一样,对同一个知识点的阐述方法或者解决思路也不相同。比如,在初中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学生只需要掌握“物质得氧即被氧化,失氧即被还原”;而在高中阶段,学生不仅要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得失和转移,还要掌握其中的化学守恒定律及大量的化学式,能够根据相关定律对化学式进行配比,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必修条件,等等[1]。相比初中,高中的知识点更系统性、深刻性和科学性,因此在初、高中衔接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初、高中知识点的异同,根据不同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将不同观点进行比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理论。

2.初中阶段没有接触过,但是高中阶段有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一种是由于新可变的改编,原来老教材中的部分知识点被删除,但是高中教学中却需要。还有一种是老教材没有,新教材中出现的知识点。如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离子的概念、电离子的概念,等等。总之,面对这种知识点断层、衔接不上的状况,教师要认真研究相关教材,及时查漏补缺,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2]。

总之,在课程内容的衔接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复习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基础内容,以及与高中化学知识密切联系的知识内容,并且不断引导学生借助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探索新知识,把新知识融入到原有的知识框架中,不断充实、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实现初、高中知识的内在有效衔接。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侧重点是基础性和启蒙性,直观性、趣味性和实验性很强,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是从学生熟悉的事物、或者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或者实验演示入手,帮助学生直接地感受化学,进而强化学生的化学概念和化学规律。而在高中阶段,随着知识的系统化、深化、复杂化,除了传授学生化学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引导学生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帮助学生从初中阶段的“知其然”过渡到“知其所以然”。因此,在衔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先慢后快的教学节奏,帮助学生逐渐适应高中深层次化学教学学习。

另外,在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上教师要懂得创新。初中化学学习以识记为主,化学课堂教学主要以传统灌溉式教学为主,学生机械记忆相关知识点。而高中课堂知识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传统灌溉式教学很难帮助学生及时、准确地掌握相关知识点,因此,在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要注重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注重化学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先理解后记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另外,高中化学相对枯燥、深奥,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穿插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阶段的化学知识点通俗、简单,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就是记忆、模仿、死记硬背,学习方法单一、依赖性大,缺乏必要的独立思考能力。而高中化学知识点数量庞大、知识理论深化,单纯的死记硬背很难搞定必要的化学知识,因此衔接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化学学习方法,逐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如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功课、课上做好随堂笔记、课后独立完成作业、学会及时归纳总结知识点,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深化记忆。

例如,在新课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问学生一些与本科内容相关的针对性问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长期努力。

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一直是教师长期研究的重要课题,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本班学生的实际化学掌握情况,理清教学思路,综合运用一切科学的教学方法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工作,引导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教学,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实现高效教学。

篇(8)

高中化学学是离不开化学物质、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化学实验,因此知识点非常繁多,如果不能对这些各个方向的知识点进行一定的梳理,而是依照课本的顺序进行知识点的单个讲解,学生就很容易遗漏一些知识点,也就无法实现对知识的连贯学习。长久下去就难以跟上课堂的节奏,慢慢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为了激发起学生对化学的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对知识点做科学合理的归纳总结,将一些零零碎碎的知识点化成一个整体,慢慢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把握,从而加深他们对各个小的知识点的印象,不至于在考试的时候因为对某个知识点没有印象而手足无措。教师要在每节课后做一个小小的课后总结,每个单元结束再做单元总结,必修一结束也要做一个整体总结。这样及时地进行知识的整合,将所有的知识点纳入一个知识体系中,把彼此之间的关系理清,就不会出现知识点混乱的状况,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进行知识点总结的过程中,先要大体上进行分类。分类总结更容易条理化,思路也会清晰。化学就是一门研究物质的学科,所以对不同物质的研究至关重要。因此首先要对不同的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进行一定的总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先要对物质的分类做一个大体的论述,然后分解开来引导学生进行详细学习。例如物质总的来说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两大类,而纯净物又分为化合物和单质两类。化合物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单质则包括金属和非金属。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画一个知识体系图,先对物质的分类有个整体解读,然后对具体的物质进行分析。研究任何一种物质都是从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两方面入手的,一般的物理性质只需通过观察就可以得到,而化学性质就需要化学实验才能得到。铁粉是黑色的,而固体的铁则是呈现银白色。铜单质是紫红色的。氯水是黄绿色的,F■则是淡黄色的。这些物质有的是固体,有的是液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观察然后从颜色、气味、存在形式等各个方面做总结,而不是单一地讲解传授知识点。而对有些物质进行总结的时候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把握。以乙烯为例,首先总结它的物理性质,它在常温条件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而且轻于空气,很难溶于水。它的化学性质是具有氧化性,能使高锰酸钾容易褪色,也具有很强的可燃性。它可以进行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它经常被应用于石油化工行业,也可以作为植物生长的调节剂和催熟剂。以有机物蛋白质为例,它是一种化合物,而且分子质量较大。它还可以与许多的化学试剂发生颜色反应,点燃还会散发出烧焦羽毛的气味,也可以进行水解形成氨基酸。通过对一种物质从不同方面进行总结、把握,就能把相关的知识点用一条线索串联起来,不至于零散难以记忆。

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新的概念和理论,这些都是最基础且要求学生掌握的。对这些基本的概念性知识的把握是不容忽视的。如果不能理解最基本的理论,那么对其他知识点的学习都是徒劳无功的,也无法做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总结和熟练掌握。例如分子的概念,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在某些概念的讲解中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起来记忆。例如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而化学平衡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程度不变的状态。如果不能理解化学反应速率这个概念就无法理解化学平衡状态。所以总结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知识的方法。在高中化学学习中,也会遇到一些理解起来很有难度的概念,例如阿伏伽德罗定律这种理论性的概念。在同温同压下,同一体积的分子含有相同的分子数。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总结为“三同”定“一同”。这样不仅可以将知识简化还能加深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印象,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只是单纯地对每个概念死记硬背,无法对知识进行理解和吸收,在遇到相关的题目的时候就无法运用自如。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学生对于课本的知识记得滚瓜烂熟却不会做题的原因。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

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离不开对知识点的分类、归纳和总结。因为不管是对于一哪门学科来说,所有的知识点看起来好像无关,但其实彼此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有些知识点就像是链条一样是环环相扣的。如果一个环节无法理解,就会给以后的学习带来很大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性,对学生循循善诱。与学生一起对学过的知识点进行梳理然后建立起知识体系,将一个个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理解记忆,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9)

中图分类号:O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2-0286-01

化学教学具有复杂性特点,特别是不同的教学在针对不同学生的时候教学模式具有差异性特点。合理配置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课程能够提升教学质量。整合教学资源在基础教材课程体系上不断的进行课程教学完善,构建双方之间的联系纽带。将两者之间存在的重复点转换为关联教学。

1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课程协调内容

1.1整合教学知识点

根据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之间的关系,对教学知识点进行整合。结合教学的实际状况内在的重复知识点要优化。特别是在物理化学中知识点的应用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回顾。整合之后的知识点能够体现教学大纲的重点,根据教学进度安排进行课程设计。能够使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都具有可操作性,这样能够避免学生单调的接受化学知识,更好的引导学生开展化学学习。

1.2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在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学习的过程中要增加学生的创新实践环节,在教学中要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转换课程教学功能,由知识的单一讲解转变为教学引导。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对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主要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优化教学方式,更多的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使学生能够在独立的环境中开展化学问题的思考。例如在无机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平衡教学知识点构造,针对化学计算方法进行总结,比较不同的教学模式。能够在整体上确认化学基本情况。物理化学要结合课程主要内容,重点讲解基础知识。理论性较强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的知识点异同比较,总结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不同的条件下开展化学计算,另一方面在整合教学内容的时候优化课程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增加教学实践功能,设计合理的综合实验。学生通过实验教学将会提升科研能力,是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重要体现。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未来化学应用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1.3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

整合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之后,教师要根据教学主要内容适当性的增加两门课程的专业知识点,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这样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开展化学学习。扩充的知识点并不需要系统的进行讲解,可以简单地进行说明。增加学科教学的前沿性,为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提供重要的推动力。要对学科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的了解,能够正确处理生活中实际问题。在无机化学中对于污染的处理与物理化学中有着明确的区别,物理化学主要讲解的是相关概念,为学生介绍临界流体,无机化学讲解萃取技术以及降低污染的措施。在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学习中都需要通过对课程内容进行协调,使学生能够明确教学的主要内容,针对教学的重点协调双方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潜在的矛盾,使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既能够相互促进同样能够差异存在。

2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课程协调教学方法

2.1重点教学

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课程协调要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开展资源的优化整合。不能够简单的对知识点进行划分,要掌握一定的方式进行讲解。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教学内容上会出现重复,并且限于学生知识水平,需要使学生能够明确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的主要问题。注重教学主要内容,将部分内容在特定条件下系统的带入到教学主体中。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在限定条件下研究学科本身的发展规律,重点传授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基本知识,为学生开展化学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也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应用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

2.2统筹教学

无机化学主要研究的是无机化合物,是化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学科,与有机化合物相对。物理化学是在物理学科与化学学科基础之间发展起来的将化学现象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根据物理理论进行实验,构建化学体系,总结归纳化学的基本发展规律。是化学科学重要理论基础。物理化学能够反映化学的主要发展趋势。在无机化学中需要解决氧化还原反应,但是在物理化学中将要描述电化学的知识体系。两者作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能够解决化学的基本问题。对于两者理论知识要进行合理的分配,根据学生特点进行规划。

3结束语

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教学模式简单,并不适合新时期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无极化学与物理化学课程协调教学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根据教学的主要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对于知识点进行有机配合,实现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教学相连接。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构建统一协调的课程。协调教学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深入性理解,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扩展科学思维。参考文献:

[1]王小兵,卢文贯,任健敏.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课程整合与优化初步探讨———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J].大学化学,2014,4,28.

篇(10)

在初中阶段化学学习过程当中,涵盖了众多原理、概念,因而,就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知识结构,教师教学应当与学生特点进行有机结合,并且采用正确教学方法。细节教学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细节教学开展深入分析研究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一、细节教学与初中化学知识教学有机结合

1、教学应当联系实际生活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需要与实际生活做到密切联系,这不单是化学在实际生活当中的运用,而且对学生知识能力培养也会带来一定影响。

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食物坏了之后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玻璃碎了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问题提出后,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在细节方面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食物坏了就无法食用,之所以出现这种原因可能是食物中生成了某种物质。而玻璃破碎现象只不过是完整部分变为了碎片,在形状方面发生了变化。由此可见,食物腐败是由于新物质的出现,是一种化学反应,而玻璃碎了只是形状方面发生了变化,没有生产新物质,是一种物理反应。化学变化就要看是否含有新生成的物质,这就属于教学的核心细节,教师在这个知识点上需要学生充分掌握。

2、引导学生对知识点引起高度重视

化学学习过程当中,实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因而,借助实验手段能够将化学物品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在知识点学习方面有了进一步增强。同时,需要对实验细节部分引起高度重视,促进学生在化学学习上有较大提升空间。

例如,在向学生分析讲解化学、物理变化这两部分知识点时,应当先对知识点进行分析,通过这种方式的采用,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好掌握知识点。教学可以借助两个实验开展,分别是剪纸片、烧纸片。实验演示阶段里,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问题引导,通过引导让学生对实验变化情况进行细致观察,注意实验细节。在经过认真细致地观察、分析之后,学生会发现纸剪后仍旧是纸,而点燃后,纸就变成了灰烬。第一种属于物理变化,其中没有涉及到新物质;第二种属于化学变化,因为其中生成了新物质。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采用,学生对知识点二者间相同之处、不同之处会有充分认识,同时,对学生知识点理解、记忆也能有所加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学生在化学学习会有较大提升空间,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有积极推动作用。

3、做好细节辨析工作

在化学学习过程当中,微小细节就可能造成概念的不同,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需要教师对关键词辨析引起高度重视,从而进一步体现化学严谨性,在概念方面,需要充分表现出严密这一特点。

4、对知识点做进一步深化

化学知识点具有严谨的特点,因而,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对概念进行深入解读,只有紧紧抓住化学学习细节,学生才能够更好掌握化学知识点。

教师在分析讲解“溶解度”这一章节知识点时,初中阶段学生往往对概念无法完全掌握,在知识理解方面存在一定困难,涉及到了众多知识点。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需要对化学概念进行关键细节分析,细化为以下几个方面:温度条件适中、溶剂量符合规定标准、饱和状态是否达标、溶质质量。抓住以下几个细节部分对溶解度概念的掌握会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对学生日后化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采用,一方面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学生在化学学习上也能体验到成功感。

5、强调知识点内涵、外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抓好知识点细节,强调知识点内涵、外延,促进学生加强对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视野。

例如,教师在分析讲解“盐”这一章节知识点时,先向学生“盐”的概念,概念介绍之后学生无法判断物质中是否有盐。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适当做一些外延。内涵没有改变,却得到了外延,通过这种方式的采用使得学生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就能够做到正确解决。

6、对知识点进行整理、分类

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接触的知识点比较多,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归纳整理工作,引导学生对其中的细节区别引起高度重视。

举一个例子,学生在学习元素、原子、分子、化合物时,需要对化学概念进行深入归纳分析,引导学生对其中的联系、区别引起高度重视,概念辨析需要从细节着手,对问题关键做到及时发现。在归纳过程中,需要注意平行关系、主从关系,在这个基础之上,对微观、宏观关系进行适当分析研究。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之后,教师应当对学生所学知识适当开展强化训练,从而对知识点学习起到巩固作用。可以借助辨析题、解答题对学生进行训练,通过这种方式的采用,使得学生在概念区分方面、实验方法总结方面做到较好掌握,从而加深学生知识理解。

化学教学需要结合细节,其中涉及到了众多零碎的知识点,在经过细致整理、分析之后才能较好掌握知识点。因而,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从细节着手,对知识点做深入渗透,最终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上一篇: 传统行业的商业模式 下一篇: 人事档案电子化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