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相关理论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30 16:38:1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金融相关理论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金融相关理论

篇(1)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92(2010)03-0004-04

一、微型金融理论与实践

微型金融是小额信贷的广义范畴,是小额信贷金融多样化和持续化的结果。因此研究微型金融的理论是在小额信贷理论基础上的。小额信贷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它的起源是受到金融深化论、金融创新等理论的启发。在这些理论的支持下,小额信贷理论乃至以后的微型金融理论才得以发展。

(一)金融深化理论

20世纪50年代格利和肖发表了三篇关于发展中国家金融问题的论文和著作:即发表于1955年9月号《美国经济评论》上的题为《经济发展的金融方面》一文、发表于1956年5月号《金融杂志》上的题为《金融中介体和储蓄――投资过程》一文和1960年由布鲁金斯学会出版的《金融理论中的货币》。在他们的这些开创性研究中,阐述了金融和经济的关系、各种金融中介体在储蓄――投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货币不是货币金融理论的唯一分析对象,除货币体系(包括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外,各种非货币金融中介体也在储蓄――投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金融的作用在于把储蓄者的储蓄转化为投资者的投资,从而提高全社会的生产性投资水平。同时,他也从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本身落后的角度提出了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过程中的资金流动模型:该模型集中关注怎样将发展中国家一个部门的剩余储蓄(投资机会较少)向其他具有丰富企业家才能的部门转化。

另一名经济学家戈德史密斯在其著作《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中提出了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概念,讨论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金融结构模式,并且通过对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开创了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基础。他认为金融结构是指一国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形式、性质和相对规模,指出金融理论的职责是找出决定一国金融结构、金融工具存量和金融交易量的主要经济因素,并阐明这些因素怎样通过互相作用而促成金融发展。

格利、肖、戈德史密斯的开创性研究为20世纪70年代产生金融深化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渊源和分析思路。1973年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放弃了以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金融体系为对象的研究方法,转而研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问题。他们在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该模型说明了凯恩斯主义低利率刺激投资的政策模式在发展中国家的不适用性:有管理的低利率必然会要求在有管理的贷款市场上进行信贷配给,而信贷配给将使低效率的投资获得廉价的贷款,从而阻碍了经济增长,即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欠发达归咎于金融抑制。在他们看来。由于利率扭曲的存在,造成了整个社会的平均收益率偏低。因而,他们主张发展中国家应该取消上述金融抑制政策,通过放松利率管制、控制通货膨胀使利率反映市场对资金的需求水平,使实际利率为正,恢复金融体系集聚金融资源的能力,达到金融深化的目的。

从格利、肖以及戈德史密斯的金融发展理论到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得到进一步的拓展。然而前者并不专门以发展中国家作为分析对象。通过比较研究解释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金融发展的原因。后者专门以发展中国家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分析利率状况,重点考察金融发展的结果,关注金融市场的信贷配给机制,它将一般均衡利率运用到金融理论中,改变以往的主导性看法――金融部门和其他经济部门不同,金融部门的有效运行离不开政府的干预,主张应当尽可能地减少政府对金融的干预。

(二)金融创新理论

金融创新理论最早是由熊彼得(J.A.Schumpeter,1912)年提出的,用它来研究经济周期和社会过渡问题。他认为金融创新就是在金融领域中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各种金融要素的新的组合,是为了追求利润机会而形成的改革。自此之后,一些西方学者面对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的金融领域大规模和全方位的创新活动,开始把创新理论引入金融研究中,提出了金融创新的概念,并把金融创新的原因、效果和对策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金融创新的重要性的论述和对金融创新的原因研究上。希克斯(1969)和尼汉斯(1983)从交易成本角度探讨金融创新问题,认为金融创新的支配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的内涵虽然复杂。但希克斯把交易成本和货币需求与金融创新联系起来考虑。得出了以下逻辑关系:交易成本是作用于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需求产生对不同类型金融工具的要求,交易成本高低使经济个体对需求预期发生变化。交易成本降低的发展趋势使货币向更为高级的形式演变和发展,产生新的交换媒介、新的金融工具。不断地降低交易成本就会刺激金融创新。改善金融服务。可以说金融创新的过程,就是不断降低交易成本的过程,交易成本的降低又会不断地推动金融创新。西尔柏(1983)主要是从供给角度来探索金融创新的成因。建立了约束诱导型金融创新理论,研究中建立了一个线型模型对动因加以说明。西尔伯从寻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公司创新这个最积极的表象开始进行研究,由此归纳出金融创新是微观金融组织为了寻求最大的利润,减轻外部对其产生的金融压制而采取的“自TJ"行为。西尔伯认为,金融压制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政府的控制管理,其二是内部强加的压制。为了保障资产具有流动性的同时还有一定的偿还率,以避免经营风险,保证资产营运的安全,金融企业采取了一系列资产负债管理制度。这些规章制度,一方面虽然确保了金融企业的营运稳定,另一方面却形成了内部的金融压制。两个方面的金融压制,特别是外部条件变化所产生的金融压制会使实行最优化管理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机构寻求最大程度的金融创新。这就是微观金融组织金融创新行为的诱因。以T.H.Hannon和J.M.McDowell(1984)认为新技术的出现及其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为金融创新提供了物质上和技术上的保证,引发诸多以电子化、网络化为特征的金融创新,大大缩小了金融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这样金融创新使成本降低成为可能,并能使人们采用新的手段,更好地将风险分散在经济运行之中。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大量的文献研究了金融创新的效果。如Van Home(1985)指出过度创新会增加社会成本以及出现泡沫现象。A.Saundres(1987)提出金融创新会使风险转移,但并不消失且可能导致未来的经济危机。Peter Tufano等(1995)结合案例论证了金融创新对社会福利的改善。Michael I

Pawley等(1992)指出创新使广义货币总量难以确定,会削弱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还有一些学者从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一体化程度的加深。金融创新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化。德塞(Desai)和劳(Low)的特征需求论是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解释对新的金融产生的需求,特别是由于环境的变化、风险增加和多样化,通过新金融工具的需求即对金融工具的新特征或传统特征进行新组合的需求来达到弥补由于各种变化所带来的损失。对新的特征的需求有两个动因:通货膨胀和名义利率飙升,提高了不附带利息的现金余额的机会成本,新的金融产品将流动性和通常与市场利率接近的收益结合在一起:利率和汇率的易变性使投资和交易风险增加也刺激了金融创新。格利(J.Gurley)和肖(E.Show)认为,金融中介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金融创新是盈余或赤字企业的需求和偏好于金融部门提供的服务相匹配的结果。肖还认为,当旧的融资技术不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时,它表现为短期金融资产的实际需求静止不变,因此必须在相对自由的经济环境中,用新的融资技术对长期融资进行革新。事实上。经济增长本身又为长期融资创造了市场机会。而金融创新是对这种机会做出的反应。金融自由化或金融深化可以扩大金融机构满足需求或增强适应需求的能力。从而有利于金融创新的开展。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和管理成本理论

斯蒂格利茨等人认为,尽管金融机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但这要取决于以下两个主要条件:一是储户对金融机构的信心,二是金融机构对借款人进行高效率且低成本的筛选与监督。金融机构要想高效率、低成本的筛选借款人。就必须对借款人的投资项目有充分的了解。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金融机构往往不会比借款人更容易了解投资项目的情况。金融机构通常会热衷于经济稳定条件下有着丰厚利润的项目,但恰恰就是这些项目,在经济出现波动时,造成的损失往往更大。此外,金融机构管理者在经营业绩的奖惩上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性。

新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诺斯的管理成本理论认为,政府管制需要耗费资源,是要花成本的。管制目标的确定以及管制措施的实施,应与管制的成本结合起来,管制的成本分为直接资源成本和间接效率损失两部分,直接资源成本主要是管制机构自行管制时所耗用的资源以及被管制者为遵守管制规定而消耗的资源。间接效率损失包括道德风险造成的效率损失、管制可能削弱竞争而导致的低效率、管制可能阻碍金融创新而导致的低效率、管制过于严格造成的低效率。

小额信贷由于其特殊性。客户贷款金额小、抵押品缺乏、客户一般无信用记录。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银行无法挑取优质的安全客户,为此银行会对所有客户收取较高的利率,从而使一些效益好有潜力的客户退出信贷市场,其结果导致信贷市场无效率。但在小组共同贷款下,安全的借款者会寻求安全的借款者,有风险的借款人只能寻求有风险的借款人。后者易于拖欠,因而小组成员有可能为其他成员的拖欠多付,而前者的可能性要小。尽管金融机构收取的是同一利率,但安全的借款人所付的实际利率要低,因为他们的预期成本较低,因而他们会更愿意贷款。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把风险大的借款人的成本转移给这些借款人本人。从贷款人来讲,把优质客户拉回到信贷市场,提高了市场效率,降低了成本,而低成本有可能使金融机构进一步降低利率,从而进入良性循环。

二、微型金融研究动态

(一)微型金融国外研究动态

二战结束后,一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建立了独立国家,这些国家基本上都面临着经济相对落后、农业为主要经济产业、缺乏工业技术、贫困人口比例较大,以及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等问题。在当时的古典假设下――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发展经济学家W.A.刘易斯、B.H.莱本斯坦得出结论。这些国家的“农民需要的资本远超过他们能够进行的储蓄”:“信贷对于一些领域,特别是小农业和小工业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由于当时的普遍认识是穷人因为缺乏担保,借贷的风险较高,而且农村人口分布十分分散,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交易成本较高等原因导致农村金融市场失灵,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无法通过金融机构的借贷服务获得足够生产所需的资金。因此。这一阶段学者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应该承担起直接提供农业信贷的重要责任,建立国家所有的专门的农业发展银行,为本国的农业发展和农业生产提供有补贴的贷款。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时期的经济学者强调为低收入者提供低息贷款,并没有对贷款规模和还款期限进行规定。限制信贷规模是后来的研究在总结非正规金融市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意见。

20世纪60、70年代出现了一系列“短命的实验”,这些“实验”主要是政府或者国际组织通过项目的形式为穷人提供的信贷服务。虽然这些项目为发展中地区的困难农户、小手工业者提供了生产资金。不同程度上帮助他们摆脱了贫困。但是,由于当时的理论研究主张实施较低的贷款利率,所以项目实施时刻意压低了贷款利率,不能弥补项目的操作成本,必须依靠外部资金的不断注入来填补成本缺口。以至于当后期资金不继时,许多项目的持续发展陷入了困境。另外。这些项目在贷款手续和信贷产品的设计上仍然参照传统金融机构的模式,贷款规模较大、还款期限较长,不能贴近贫困人群的实际需要,致使大部分项目以失败告终。

20世纪70至80年代阶段的微型金融实践产生了一些非政府机构提供制度性微型金融服务的成功案例。如孟加拉乡村银行(由经济学教授尤努斯创办于1976年),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成立于1970年,借1983年印尼政府放松对利率管制的机会,在1984年调整小额信贷产品后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玻利维亚阳光银行(成立于1992年,前身是1987年成立的非盈利性组织PERDEM),国际社区资助基金会乡村银行(于1985年首先在拉丁美洲成立,其小额信贷项目后来还扩展到一些非洲国家)等等。

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比较成熟的微型金融模式或者实践机构还可以根据其目标侧重上的不同,清楚的分为福利主义和制度主义两大“阵营”:一方更注重微型金融的扶贫效果,另一方则更侧重信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但是随着信贷技术和金融产品的发展,两大“阵营”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融合的趋势,微型金融实践开始追求“双赢”的目标,从而使微型金融成为研究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微型金融发展的历程中可以看出微型金融从理论到实践再到追求可持续经营的发展曲线,在这期间国外学者针对微型金融的不同方面均有研究。

第一,利率问题。微型金融的衡量指标有存贷款利率、存贷款利差、风险指数、还款率、坏帐率以及

业务覆盖率等等,但是贷款利率是被学界普遍认为最重要的指标,关于微型金融利率的种类和有关利率设定的问题有以下研究。Femandof2006)详细解释了小额信贷的利率高于一般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是由于小额信贷业务本身的诸多特点决定的,认为将二者的贷款利率水平简单相比较是不合适的。他利用除中国以外的亚太地区开展小额信贷较多的国家的事例分析并指出强行人为的压低利率是不可取的,利率管制措施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反而会起到反面的作用,在最后他提出了政策制定者应如何帮助小额信贷机构提高运作效率等办法来降低利息率的具体措施。Aghion与Mordueh(2000)从小额信贷机构提高还款率的机制设计的角度讨论了小额信贷的可持续性。Helms和ReiUe(2004)分析了利率管制和小额信贷的关系与前者对后者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如何促进小额信贷实行较低利率而有效率的提供金融服务的政策措施。在俄罗斯小额信贷项目(theRussian Mierofinance Project)(2000)中的研究,他们分析了小额信贷项目的定价机制中决定利率水平的还款期限安排和价格条款、计息的不同方法对实际利息率水平的影响,以及小额信贷的定价与其可持续性的关系。并提出了如何提高实际有效利率(theEffective Interest Rate)方法设计。

第二,小额信贷的作用。小额信贷乃至日后的微型金融在帮助贫困和中低收入人口增加收入方面确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亚洲银行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微型金融商业化将使贫困人口从中获益。联合国将2005年定为小额信贷年。可见小额信贷寄托着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期望。它的积极作用也逐渐突显体现在几个方面:针对改善收入分配,Gonzalea--Vega(1984)认为:信贷不仅改善资源配置,而且改善收入分配。由于生产者之间收入的差异是由生产机会的差异和初始禀赋的差异引起的,得到信贷作为可变投入的来源,使初始禀赋多样化,可以减少收入差异;若将信贷投资于物质和人力资本,改善生产机会,也可以减少收入差异。匹斯克(2002)认为:小额信贷的创新之一是以现金流为基础,提供了改善收入分配的可能性。以资产为基础的借贷中贷款额度与担保的价值相关。这样的关系强化了已经存在的财富和收入分配的关系,即:有产者可以得到信贷,而没有资产者得不到信贷。这限制了没有资产者的收入增长。现金流借贷中,贷款额度以他们贷款周期中预期经营可得到的现金为基础。这种方法能够使那些没有什么实物资产,而有良好的经营观念者得到信贷,改变收入和财富的分配:对于收入增加的这一作用。墨达克(2002)回顾以往研究小额信贷对反贫困影响的文献,得到的结论之一是,尽管许多研究的质量尚待改进,但大量的证据(Wright,2000:U,NICEF,1997;Khandker,2001)正在证实小额信贷具有增加信贷者收入的效果。Remenyi(20001发现:“得到信贷的家庭收入比没有得到信贷的家庭收入明显提高。在印度尼西亚。12.9%的贷款户年平均收入增加,来自非贷款户的数据只有3%增加(控制组);在孟加拉,29.3%的贷款户年平均收入有增加,非贷款户是22%增加;在斯里兰卡,贷款户是15.6%增加。非贷款户是9%增加:在印度的案例是贷款农户46%增加,非贷款户是24%增加。对刚刚低于贫困线的农户效果好些,而对最贫困户改进的最少。”还有改善福利和降低脆弱性的作用,墨达克(2002)同时还发现大量的研究(Wright,2000~Zaman。2000~McCulloch&Bauleh,2000)证实小额信贷具有降低脆弱性的作用。Elizabeth Littlefield(2003)指出:小额信贷能使贫困者保护、多元化和增加他们的收入来源,这是他们摆脱贫困和饥饿的基本途径。借小额信贷捕捉商机、为孩子付学费或者是填补现金流的缺口是向打破贫困循环迈出的第一步。同样,贫困家庭会使用一个安全、便利的储蓄账户积累足够的现金,以便能使小商贩扩大进货,或者能够修理漏雨的屋顶,支付卫生保健费用,或送更多的孩子上学。

第三,可持续性问题。微型金融的可持续问题及如何实现可持续问题一直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目前对可持续发展的主流看法是一家微型金融机构能够通过其金融服务运营产生的收入来补偿它所有的成本项目。包括资本成本和营业成本,补偿对通货膨胀和补贴进行的调整,以及一个足够的以补偿可能要注销的坏帐的准备。国际学术界对微型金融可持续性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财务可持续研究为基点,通过对微型金融项目财务状况的分析,判断其是否达到操作可持续,或者经济可持续。然后再从收入和成本两个角度对影响机构实现财务可持续的各个组织管理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实现财务可持续性的途径。研究这个问题的代表人物有Yaron、Christen、Rhvne、Vogel和Morduc等。

在这些实践理论和时间研究的支持下,微型金融在一些国家已经取得了成功,如孟加拉国的Grameen银行、玻利维亚的Banco Sol银行和印度尼西亚的Unit Desa项目等。这些成功带给人们的启示是通过适当的组织形式和有效管理,以合理的利率向穷人贷款,小额信贷机构能够扩大目标客户的覆盖范围,帮助更多穷人建立自己的微型企业。增加收入;同时还可以克服小额信贷交易成本高,信息不对称、抵押品缺乏等固有劣势,保持较高的贷款偿还率,并进而实现盈利、财务自立和稳定发展。因此。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的观念在全世界迅速传播,遍及非洲、亚洲和东欧的发展中国家,甚至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挪威等,也出现了大量小额信贷服务机构。

(二)微型金融国内研究动态

相对国外对微型金融的研究,国内对微型金融的研究起步较晚,参与研究的机构也较少。杜晓山、孙若梅、茅于轼等是在微型金融研究和实践方面比较突出的几位。

杜晓山根据微型金融的宗旨、目标、资金来源和组织机构,将其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主要是以探索我国微型金融服务和微型金融扶贫的可行性、操作模式及政策建议为宗旨,以国际机构捐助或软贷款为资金来源,以民间或半官半民组织形式为运作机构的微型金融试验项目。第二类,主要是借助微型金融服务这一金融工具,以国家财政资金和扶贫贴息贷款为资金来源,以政府机构和金融机构(农业银行1为运作机构的政策性小额信贷扶贫项目。第三类,农村信用社根据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信贷扶持“三农”(农业、农村、农民)的要求,以农信社存款和央行再贷款为资金来源,在地方政府的配合下开展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并与孙若梅在全面系统回顾和分析中国小额信贷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发挥小额信贷的反贫困功能和金融服务功能:加强规范和监管:逐步实现灵活的利率政策:不断进行管理人员和基层人员的培

训,对项目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实现从补贴性小额信贷到持续性小额信贷的转变其关键是经营策略和经营目标或宗旨的转变,要从政治目标为主导转变为以经济和政治社会目标并进,从政府行为转变为顺应市场行为。

社科院农发所孙若梅在她的论文中提出几点假设:第一,从乡村银行模式开始,中国对小额信贷首先接受了“小额信贷是有效的信贷扶贫工具”这一假设。在这种假设下,这一阶段开展的项目多在最贫困的地区,或一般贫困地区中强调到达最贫困户。将小额信贷作为改善公共部门提供公共产品效率的工具。第二,小额信贷能够在帮助穷人的同时,实现机构自身的持续发展的假设被广泛接受。随着先行项目规模的扩大和个别先行项目初期目标的实现,实现基层的自负盈亏目标似乎很快成为现实。项目在操作层面的持续性成为评价小额信贷成功的重要指标。在中国的小额信贷实践中,并没有出现这种“双赢”的案例。目前的状况是所有的试点都需要外部的技术支持、培训和资金资源。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是持续性的简单道理,但制约因素是:利率政策和市场特征都决定了机构没有增加收入的途经:压低成本要与保证贷款质量之间进行权衡。第三。“双赢”作为长期战略的假设。在中国的实践中,一些以扶贫为宗旨的项目,在同时追求持续性和扶贫两个目标时感到缺乏应对的策略。通过追求瞄准贫困和持续性目标,实践中暴露出一些不足。导致问题的原因有几方面:可能是项目管理能力有限造成的,可能是对小额信贷制度理解的偏差导致的,也可能受到中国经济社会背景下的制度和政策的影响。这样对金融持续性目标和服务于最贫困目标的理解清晰了一些。金融持续性目标是追求金融服务的完整性,遵循市场原则,需要有效地提供私人产品。服务于最贫困户目标,是社会公平目标,需要目标瞄准和来自公共部门或私人部门的外部支持,其中的共同点是效率原则。

篇(2)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 家庭保险理财

家庭理财基本原理

所谓家庭理财,是指科学的运用家庭资产,使家庭支出产生最大的效用,从而最大限度的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也就是利用家庭金融方法进行计划和管理,增强家庭经济实力,提高家庭风险防御能力。从技术层面讲,家庭理财就是在开源节流原则支配下,以科学的方法实现家庭的经济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有部分家庭拥有了大额的资产,对这些家庭而言,如果不能运用科学的理财方法运作家庭资产,很有可能使家庭的财富在通货膨胀中受损。当前,国内外学者公认家庭理财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家庭成员职业计划。即通过对家庭成员能力、性格、喜好的正确评估,根据社会的人才需求,确定家庭成员的职业目标和实现该目标的计划。

消费和储蓄。家庭有了收入以后,就要面对家庭收入的分配,家庭应该按照经济生活现状,合理安排家庭的消费和储蓄比例。

家庭债务水平的管理。有时候为了实现某些目标,家庭不得不举债。因此,必须将家庭债务控制在适当的水平,避免家庭面临债务危机。

家庭保险计划。随着家庭财富的累计,家庭需要利用保险来保证家庭财产和家庭成员生命安全。为子女教育购买教育保险;为固定财产安全购买财产保险;为应对疾病和意外伤害,需要购买医疗和意外伤害险等等。

家庭的投资计划。为了使家庭财产保值增值,家庭需要从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三方面考虑家庭的投机组合。

家庭的退休计划和避税计划。这是指家庭为了满足成员在退休后的生活消费需求,在正常购买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在还能工作的时候积累一笔足够家庭成员退休后的资金作为补充。在此基础上,家庭还要考虑通过购买避税型保险等合理手段减少税务支出,增加家族财富总额。

保险的特性

当前,国内外学者关于保险的性质,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主要的争论集中在人身保险与财产保险的同一性问题上。有日本学者以财产保险和人生保险为界,将保险学理论分为“损失”、“非损失”和“二元说”,并指出保险的损失补偿、风险共担和储蓄补偿二选一的性质。事实上,无论为人还是为物投保,从家庭资产分配的角度看,保险都具有金融资产的属性。

之所以将保险列为家庭的金融资产,主要是因为当代家庭的保险产品不仅可以为家庭防御风险提供保障,更重要的是,还具有储蓄和投资的效用。目前各大保险公司所推出的多种保险产品都承诺若干年后会有红利返还。以中国平安为例,该公司的万能险就承诺客户保障风险的同时,在保期内保户不发生意外条件下,保期结束后会从保险公司获得高于银行利率的红利返还。保险的这种投资功能,在实质上将现代保险与古典的保险方式彻底的区分开来。也正是如此,保险理财才能成为当代家庭理财工具的重要选择。

保险理财的收益特性

(一)保险是合理避税的合法途径

根据我国税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公民所缴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等法定的社会保险费用,是可以在税前扣除的。虽然目前国家对于法定保险之外的人寿保险没有免税规定,但根据国外经验,今后我国在这方面也有免税的可能。因此,家庭的寿险购买支出部分是不用计算在个人所得税总额中的。税法还规定,家庭投资的企业或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如果投保于财产保险或运输保险的,可以准予税收减免,这对于家庭来说,可谓一举两得,既为家族企业资产投了保,又节省了税收开支。另外,基于保险本质,当投保人的保险受益金发生继承时,我国法律保障国家不会对这部分资金征收遗产税。但是如果家庭资产没有用于购买保险,那么家庭财产的继承人就要面临50%-70%的遗产税,如果家庭资产巨大,这将是一项客观的“损失”。因此,对于家庭而言,保险是积累家族财富的重要方式之一。

(二)保险可以调节家庭的现金流

由于资本具有稀缺性,为了使家庭资产的配置效率最高化,家庭必须平衡当前和未来的收支。正如理财规划师在帮助家庭设计投资计划一样,家庭投资时必须考虑家庭的收入资产和家庭负债状况,确保家庭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实现收入大于支出的状态。因此,现金流在家庭理财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家庭应合理配置购买保险的现金支出在家庭现金支出中的比例和日后保险收益在家庭收入中的比例。

(三)保险可以拓宽家庭的融资渠道

特别是家庭购买的长期寿险,当家庭面临资金困难时,可以将寿险保单进行质押,获得资金。在我国当前的法律规定中,家庭理财产品中,可以用于质押的,保险也算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之一。由于保单质押是作为保险的一种增值服务,因此无需提供其他抵押品就能换得与保单数额相当的短期融资。

(四)保险投资预期收益稳定

虽然目前我国可用于投资的理财产品名目繁多,诸如储蓄、债券、基金、股票等,但是这些投资方式或多或少都会受到通货膨胀和利率变动的影响。有别于这些理财产品,作为分散风险的一种方式,保险理财的稳定性较强,对市场利率变动的敏感性不强,并且其预期利率具有前瞻性,能够帮助家庭稳健的实现理财目标。

保险理财的误区

虽然保险理财有众多比较优势,但却经常被投资者误解,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心理因素。由于保险公司和银行都具有负债经营的特点,所以家庭在投资时,无论储蓄还是购买保险,都是与另一方建立了债权债务关系。但是,储蓄所便显得债权债务关系很明显,存款人能够明显感觉银行对他们的负债行为。但是,保险的债权债务关系只有当保险事件发生的时候才会显现出来,显得比较隐蔽。因此,家庭投资者会更倾向于选择储蓄或者股票债券等理财工具。

缺乏风险防范意识。由于对保险原理的理解不足,导致有很多人认为有了保险就可以毫无顾忌了,失业了也不注重增强自身的再就业能力等等。殊不知,一方面由于我国还处于发展过程中,社会保障水平还不够全面,保障能力还不够强;另一方面由于风险时间发生概率的增加,会使保险的原始功能丧失殆尽。

历史因素。开始,保险业进入了原始资本积累期,由于这时期一些保险公司采取了不规范的运作行为,使得保险公司在群众心目中留下了重投保、轻理赔的印象。

认为保险就是投资。由于对保险本质的不了解,投资者时常忽视保险自身的风险防范功能,而热衷于能够在将来每月或每年能够有资金返还的险种。在这种心理影响下,投保人往往会选择保费比较高的人寿保险,忽视了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为投保人带来保障的意外伤害险、健康险、家庭财产保险等等。实际上这是保险市场不成熟的表现。由于人寿保险对突发灾难的保障功能有限,所以意外发生时,投资者只能自己承受。由于风险事件的发生频率极低,大多数人认为购买这种保险等同于浪费钱,实际上,意外保险的保费往往是价格低廉,保障作用突出。家庭选择保险理财时,应该认清保险的风险保障本质,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其理财作用。

后危机时代家庭保险理财的策略选择

(一)家庭建立阶段

在家庭建立阶段,家庭成员事业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购房和养家的压力,一般情况下,家庭都是支出大于储蓄。但此阶段的家庭成员也正值壮年,身强力壮,对各种风险的承受能力较强,因此,这一阶段的家庭投资者应选择购买储蓄投资型的保险产品,在获得保障的同时也实现了财富的积累;如果选择健康险,应该以低费率的中短期险种为宜。当然,如果工作环境危险,应当购买意外伤害险,以备不测。

(二)家庭稳定成熟阶段

在家庭稳定成熟阶段,家庭成员收入逐渐稳定,并逐步达到峰值,但家庭的消费也会随之高升。伴随年龄增加,家庭成员要同时面对家庭和事业的双重压力,家庭成员的身体素质也开始下降。这个时期家庭的保险理财应该考虑四个方面:一是购买中长期健康保险,为家庭安全提供保障;二是未雨绸缪,购买死亡保险,为其他家庭成员提供临时性经济保障;三是购买教育储蓄投资型险,安排子女的教育资金;四是购买商业保险,保障生活。

(三)家庭衰退期

伴随着年岁增加,家庭构建者的身体每况愈下,医疗支出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此阶段家庭应该选择在健康保险和养老保险上增加支出,保障自己晚年生活。此外,家庭构建者还应选择将自己的遗产购买免税保险产品,为自己的子女继承遗产合理避税。

相比其他理财产品,虽然保险理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这并不能使保险成为家庭理财的唯一选择,其只能是家庭投资理财组合中的因素之一。当前,我国正处于利用低利率促进经济恢复增长时期,保险费率都是参照同期的基础利率,处于低利率阶段。今后随着经济的复苏,基础利率会逐渐上升,而保险产品却只能按照预先确定的标准累加,投资者的机会成本会升高。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家庭保险理财,应从长远着手,综合考虑机会成本,科学的选择保险理财产品。

参考文献:

篇(3)

2、行为公司金融伴随着行为经济学的不断发展,经济学家们开始考虑如果市场是理性的,而企业管理者是非理性的;或者企业管理者是理性的,但市场是非理性的,或者两者都是非理性的等各种假设。在这些假设中,企业财务决策显示和主流金融契约理论完全不同的特征。基于这些理性的假设公司金融研究被称为行为公司金融理论,主要基于卡尼曼等人发展的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探索了金融市场参与者是理性的不对称而不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决策行为的性质和后果。行为公司金融当前的研究主要针对一些不同的融资实践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基于行为的角度解释,目前还没有形成我们所期待的逻辑一致的理论体系。

二、公司金融理论

在公司管理中的作用青木昌彦曾经说过:离开一个国家的发展阶段和它的制度与习俗历史来选择哪种公司治理结构最适用于转轨经济,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在确定转轨经济公司的管理理制度时,经济学家必须根据每个公司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每个公司治理结构操作模式的具体情况,这些条件能否在转轨经济中得到,以及如何有效地实现这些条件,使我们都不能忽视过渡的过程中逐步演化路径。在这种背景下,在对我国公司管理研究中,也不能离开中国的国情制度。

1、公司金融理论研究中两大因素公司的管理结构。因为中国经济转型中存在国家整体的制度安排的复杂性和变化性,形成了一个完全不同于英国和美国市场主导的公司治理机制模型。在我国公司许多利益相关者中,高度集中的股权,贷款银行缺乏“相机治理”的力量等多种负面因素,核心控制股东贷款银行和中小投资者违反已成为主要的问题。由于缺乏平衡机制,这种现象非常严重,金融系统环境,企业财务目标和金融行为的影响巨大。因此,公司管理中要注意金融理论的影响。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在转轨经济背景下,我国股票市场背景和定位成为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融资,以减轻解决方案的工具,各种转换系统的合作的结果是资本市场功能失调,投资强,很难和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这将对公司的实际金融决策产生一系列影响。

2、公司金融理论的作用在所有有组织、目的、实际性质的活动中,管理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元素,管理随着社会进步不断的发展完善,公司是大家一起工作来创造财富的地方,管理在公司的组织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国公司金融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金融行为的解释性研究和最优金融决策研究。

3、金融行为的解释性研究。通过对公司金融行为的解释性研究,根据公司的治理结构来确定特定的金融行为的决策者,推导公司财务决策。不像西方经典的公司金融理论,认为公司是一种理想状态的公司治理,金融决策者是为了达到公司股东价值最大化。在我们的国家,约束条件是公司治理结构在对方的利益和资本市场的实际条件,这可能决定最终的金融决策行为。

4、最优金融决策研究。在有关上市公司的最优金融决策研究中,首先需要确定金融决策的目标函数是什么,然后是不同的公司治理理念。在古典的公司治理理论中始终强调“股东中心主义”。但是随着现代公司的发展,公司目标并不是股票市值最大化或者股东利益最大化,而是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即产生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上市公司的最佳金融决策研究中,金融决策目标函数什么要首先被确定,然后在确定不同公司治理的概念。在经典的公司治理理论总是强调“股东中心主义”。但随着现代公司的发展,股东利益最大或股票市值最大都不再是公司的目标,而是要与利益相关者联系起来。

三、公司管理中公司金融理论的发展

虽然公司金融理论刚刚开始发展,但已经有很多文献通过建立模型来解释传统金融理论,解释了异常的投资和融资行为。金融理论研究发现,投资者心理和行合作对象.5低成本领先战略,是指能够比竞争对手更低的成本价格运作价值链的过程.风险在于价格过低抑制了企业利润的增长,从而限制企业的未来发展.从上面的地几种策略分析可以看出,都有各自的风险存在,要根据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各自特点,选择好合理的风险管理方法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风险管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是以项目的形式进行的,对项目风险进行管理就相当于对技术创新风险进行了管理.具体的风险管理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项目风险审计制度和健全风险审核制度.因为中小企业都存在自身对风险的认识不足的问题,建立完善的制度对于项目风险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项目风险的审计制度

(二)完善项目风险管理机构和健全项目风险管理机构,要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风险管理制度,首选就是要建立一个完善和健全的项目风险管理机构.有专业的团队去负责项目风险的评估和管理.

(三)重视管理人才和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才是中小企业未来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来源,而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在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

(四)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我国的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的不足,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原因,所以只有加大对于研发的投入才会降低技术创新项目的未来风险,也保证了企业未来发展的动力

(五)营造和培育技术创新制度的环境,有技术创新的制度和机构还是不够完善的,还要有为技术创新制度提供好的激励环境,来保障制度的顺利和最佳的执行.从而最终降低技术创新项目的风险

1、中小企业合作进行技术创新中的风险管理企业合作进行技术创新是最主要的中小企业创新模式之一,做好合作技术创新风险管理,对合作技术创新的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2、增强合作双方的信任度.合作双方的信任度对合作技术创新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保证合作技术创新能够顺利进行。

3、理性选择合作技术创新伙伴.为保障合作双方和多方的合作效果,合作对象应选择能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优势互补的,创新目标一致的,风险可以降低的.

4、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激励约束机制.为保证合作伙伴间的各自职责,设立相应的机制加以约束。

四、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风险防范策略针对技术创新风险因素的辨别,以及技术创新风险可能出现的概率和损失的预测和精确的评判,采取针对性强的控制方法和策略来消除风险.或是在风险产生后降低技术创新风险带来的损失.从国内的众多学者的研究表明,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应在以下的四个方面的风险防范和控制。

(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在研发中的风险防范1、积极关注创新信息情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2、重视技术发展方向与市场主流导向3、为新技术研发团队储备替代技术研发团队

(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在市场方面的风险防范1、重点关注市场动向的预测与市场的相关论证2、确定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向3、增强企业的研发部门与市场部门的紧密合作

篇(4)

一、引言

源于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引发了一场金融、会计等各界人士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论争,不仅威胁到公允价值会计的存亡发展,而且促使以IASB和FASB为代表的准则制定机构采取措施不断修订完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在修订完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同时,必然涉及到一系列会计基本理论问题,这需要我们对会计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反思。任世驰、李继阳(2010)认为,公允价值会计的核心是按照各个报告时点上的现行市价调整账面记录,通过动态反映使账面价值与真实价值始终保持一致,目标是追求真正意义上的真实反映,是“会计的重心是计量”的回归。并指出其与按“目标导向”路径构建的当代会计理论在会计本质(信息系统)、会计目标(决策有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相关和可靠)等各个方面产生冲突、矛盾,因此公允价值会计的出现是对传统会计理论的颠覆,必须系统反思和重构当代会计理论。葛家澍、窦家春、陈朝琳(2010)认为,历史成本计量(含摊余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是历史和时代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模式将有利于报告使用者评估主体的未来现金流量,IASB制定的IFRS9为公允价值会计改进提供了曙光。笔者认为,金融危机引发了对公允价值会计的论争,这对公允价值会计是一把双刃剑,既对公允价值会计的生存提出了威胁,同时也为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对公允价值会计进行改进必然会涉及到相关会计基本理论问题,但这并不是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彻底颠覆,而是传统会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在于以下方面:金融危机对会计本质提出了新要求,会计应是一项管理活动,其基本职能是反映和参与控制;会计目标具有状态依存特征,在金融危机时期,会计不应单纯追求“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还应关注宏观金融系统的稳定;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并存的彩色计量模式将是发展趋势;金融监管的改进和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要求在顺周期效应中加入逆周期因素,这将赋予谨慎性原则新的涵义,即区别经济发展的不同周期来理解和运用谨慎性原则。

二、会计基本理论的新思考

( 一 )会计本质的新认识 笔者认为会计是一项管理活动,但其基本职能不是反映和监督,而是反映和参与控制。首先,从会计的产生来看,会计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或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出于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的需要而产生的。发展到现在,会计已具备一套严格的程序: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含表内列报和表外披露),并须遵循相关法规制度的规定。虽然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提供了大量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但光靠提供信息,并不能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提供信息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正如杨纪琬和阎达五教授所说,提供信息只是手段,而实现对经济业务或事项的控制才是真正目的。其次,根据马克思对簿记(会计)演进的论述:“过程越是按照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因此,簿记对资本主义生产,比对手工业和农民的分散生产更为必要,对公有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在这里,“过程的控制”即指“控制”、“观念的总结”即指“反映”。马克思的论述说明,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控制,其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反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提供的大量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而控制则是根据所掌握的信息,通过约束、支配、调整等手段使经济业务事项符合计划或预算的要求。由此也可以看出,控制是目的,而反映只是实现控制这一目的的桥梁。再次,从此次金融危机来看,虽然表象上是因为银行未能披露合理的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未能如实反映金融产品内在的风险和价值,造成了市场的恐慌情绪,并与不完善、不及时的金融监管相结合而形成一种流动性不断恶化、价格不断下跌的恶性循环,导致了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化。但经过深入分析和论证,G20认为危机的源头实质上在于以下三个方面:银行的内部管理失控造成信贷标准的降低、金融产品的日趋复杂和不透明以及杠杆比率的不断提高,监管当局的监管未能与时俱进和市场参与者的风险意识不足。笔者认为,银行的内部管理失控是根源中的根源,监管不利和市场参与者风险意识不足为银行内部管理失控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外部环境。造成银行内部管理失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会计而言,主要在于其定位是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而忽视了会计对经济活动的管理控制职能。如果会计能有效发挥其内部控制和财务预警职能,在银行过度创新衍生金融产品之前,通过为内部管理者提供风险预警信息,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风险,或许能从源头上控制风险,减少损失。最后,“控制”与“监督”有着质的区别:“控制”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或手段使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反映符合计划和规定;“监督”本意是从一旁察看、督促,这会导致本属于企业内部的会计“另立中央”。“监督”会导致会计本身内在的、积极的职能异化为一种外在的、被动的职能,不利于会计职能的发挥。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瞬息万变,“控制”这种内在的、积极的职能有助于企业适时掌握信息、做出决策,而“监督”这种外在的、被动的职能会造成信息的延误,不利于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管理。同时,虽然会计具有“控制”的功能,但这种“控制”只能是“参与控制”。因为在实际的经营活动中,决策并不一定完全由“会计”做出,或者说结果并不一定完全由“会计”控制,正如此次金融危机一样,导致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会计”的因素,也有“非会计”的因素,所以会计的“控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控制,而是“参与控制”。

( 二 )会计目标的新认识 会计目标具有状态依存特征。(1)会计目标的代表性观点。对于会计的目标,代表性的观点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是在公司制和委托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主要指会计的目标是通过财务报告如实向委托者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反映经营者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企业的组织形式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现代股份公司的出现使得委托方变得越来越模糊。同时,由于企业经营活动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渐加深,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逐渐增多。与此相对应,财务会计目标的“决策有用观”逐步形成。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的目标是提供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决策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包括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而且包括企业未来的信息;不仅包括定量信息,而且包括定性信息。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是有关会计目标的两种不同的观点,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使用对象不同:受托责任观下,会计信息的使用对象主要是企业现有的投资者和债权人,而决策有用观下会计信息的使用对象主要是各相关的决策者,特别是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其次,报告的内容不同:前者主要是有关企业经营者的受托经营管理责任的历史信息,后者要求提供与投资者决策相关的信息,尤其是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的预测信息。再次,会计信息的形成基础不同:受托责任观下会计信息的形成基础是“历史成本”和“实现原则”,而决策有用观下则是“公允价值”和“相关性原则”。最后,报告的形式也有所差别:通常在受托责任观下采用的主要是会计报表的形式,而在决策有用观下,除了会计报表外,还有表外附注。虽然“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是两种不同的观点,各有重点,但两者具有内在一致性:在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同时,经营管理者也向委托人报告了其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委托人通过财务报告评价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目的在于做出是否继续维持或终止委托责任的决策。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决策有用观”是“受托责任观”的发展和完善。正如Solomos所说:“可以把会计确定受托责任的作用看作从属于决策有用,它构成决策作用的一部分。”(2)对会计目标的新认识。在“决策有用观”会计目标下,由于报告的内容更强调有关未来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信息的形成基础更强调“公允价值”和“相关性原则”,使得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时所要求的信息的相关性成为在既定环境下支配会计信息披露的因素。但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按市价反映的“公允价值”并未做到真正的“决策有用”,投资者根据按市价反映的“公允价值”信息做出决策,却使市价陷入一轮又一轮不断下跌的恶性循环中,不仅造成市场的极度恐慌、金融系统的剧烈动荡,而且危及到实体经济。公允价值会计也因此陷入了论争的漩涡,被指责为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应该停止或暂停使用公允价值会计,直接威胁到了公允价值会计的存亡。真理总是越辩越明,虽然主流观点认为公允价值会计不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源,但这次危机告诉我们:在公允价值计价技术并非完善、监管模式存在缺陷、外部经济金融市场并非完美的情况下,会计不应单纯追求表面上的“如实反映”和“公允”,而应关注宏观经济金融系统的稳定情况。以IASB和FASB为代表的准则制定机构在金融危机之后采取的关于调整公允价值计价的紧急措施也说明了关注宏观金融系统稳定的重要性。从这种意义上来理解,会计目标不应为“决策有用”而单纯追求表面上的“如实反映”和“公允”,而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会计的目标应该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具有状态依存的特征。转贴于  ( 三 )计量属性的新认识 彩色计量模式是长期发展趋势。(1)计量属性的定义及种类。计量属性是指资产、负债等可用财务形式定量的方面,即能用货币单位计量的方面。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重置成本、可变性净值和现值分别可以看作是运用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计量的公允价值。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下,当成本低于市价时,按成本计价,当成本高于市价时,按市价计价,所以可以认为实际采用的计量属性只包括两种: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因此其最大的优点是具备可核实性,即可靠性较强,但由于其是交易发生时的成本或价格,不随时间的推移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相关性不足。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公允价值的确定存在三个层次:首先是主体在报告日有能力进入的活跃交易市场上同类或类似资产或负债的公开报价;其次是一级参数之外的,基于直接或间接可观察到的资产或负债的参数估计的价格;再次是基于资产或负债的不可观察参数估计的价格。所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最大的优点是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即相关性较强,但由于相关资产和负债并不一定存在充分流动的外部市场,大多时候通常是通过模型和主观估计判断来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所以其可靠性不足。(2)对计量属性的新认识。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不足和其对危机的放大效应是导致其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其备受抨击的原因之一。虽然此次危机严重威胁到公允价值会计的生存和发展,但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储蓄和贷款危机已经证明:历史成本无法反映金融工具,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和价值,FASB也坚信“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也是衍生金融工具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FASB,1998),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在找到更好的计量属性之前,公允价值将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完善。就像“历史成本”是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权衡的结果一样,“公允价值”也是金融工具会计信息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权衡的结果。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不仅与资产的定义存在内在一致性,而且在成熟有效的活跃市场中,公允价值计量方式与会计信息的客观、科学的理论精髓是完全吻合的。所以,公允价值不仅不会消失或灭亡,而且将成为财务会计的发展方向。但由于现实的资产市场并非活跃、流动和理性,所以使用活跃市场条件下的估价模型所得到的公允价值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都大为降低。在金融危机期间,价格的波动是流动性不足造成的,相关资产价值的基本面并未发生变动,运用公允价值会计会造成市价的大幅波动,并扭曲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而历史成本则可以避免这种情况。所以,在经济不断发展、市场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应继续使用历史成本,另一方面,我们应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确定模型或方法、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披露与监管等的研究,为公允价值的推广运用做好准备工作。无论是资本市场的完善,还是公允价值估价模型和技术的改进,都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所以,在将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公允价值将与历史成本将并存,计量属性将呈彩色模式。不仅不同的报表项目应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如固定资产往往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而交易性金融资产则采用公允价值予以计量),而且对同一项目,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也可能需要对计量属性进行调整(比如当流动性不足时,公允价值可能导致资产负债的变化没有合理反映主体基本面的状况,历史成本则可以避免这样的问题)。彩色模式意味着财务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存在自由判断的空间,自由判断意味着可能发生出于某种特殊目的而人为粉饰报表的行为。如果不给信息提供者留有自由判断空间,则需要准则涵盖所有的具体情况,而准则只是实务操作的一个指南,不应该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情况。同时,不同计量模式也会增加使用者理解财务报告信息的难度。

( 四 )谨慎性原则的新认识谨慎性原则的涵义因经济周期不同而不同。(1)谨慎性原则本义。由于在会计环境中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运用谨慎的职业判断和保守的会计方法进行会计处理,体现在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等诸多方面:要求会计确认标准要稳妥合理;会计计量不得高估资产、利得和收入、不得低估负债、损失和费用;会计报告提供尽可能全面的会计信息。在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十分普遍,如当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与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但当前者高于后者时,则按账面价值计价。如与未决诉讼或未决仲裁、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亏损合同、重组义务、环境污染整治、承诺等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应确认为企业的预计负债: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除此之外,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资产折旧的加速折旧法等都是谨慎性原则的体现。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经济活动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有助于增强企业防范经营风险的能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会计信息建立在谨慎性原则的基础上,可以避免夸大企业的资产、利润、掩盖不利因素,不仅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且可以抵消内部管理者过于乐观的负面影响,有助于其理性决策。当然,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也容易导致低估资产、收入,高估负债、费用,所以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要“谨慎”,防止滥用或歪曲使用谨慎性原则,设置秘密准备、过度提取准备、故意压低资产或收益、或故意抬高负债或费用等利润操纵行为发生。(2)对谨慎性原则的新认识。此次金融危机引发了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论争,论争的焦点集中在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上。虽然关于公允价值会计是否具有顺周期效应并导致经济的繁荣期或低迷期被延长,理论界和实务界尚未达成一致意见,但大多数观点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存在顺周期效应。具体来说,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是指,在经济周期的下降阶段,由于整个市场比较悲观,金融产品的风险容易被高估,相应其价值被低估。运用公允价值会计会促使银行大量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或过多计提减值准备,造成业绩下滑,不断下滑的业绩造成投资者恐慌性抛售持有金融机构的股票和管理层奖金的大幅缩水,进而导致金融企业加大次贷衍生产品的抛售力度;同时,按不断下跌的公允价值计价也会使银行难以满足资本监管的要求,这也会促使相关金融企业加大抛售次贷衍生产品的力度。在外部购买市场缺乏的情况下,必将造成次贷衍生产品价格的进一步下跌,并陷入一种不断下跌的恶性循环当中,相应延长了经济的低迷期。相反,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由于市场比较乐观,金融产品的风险容易被低估,相应其价值被高估,按公允价值计量会确认大量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造成减值准备计提不足、银行业绩上升,受利益的驱动,投资者会加大对相关金融衍生产品的投资力度,造成一种经济繁荣的假象,导致公允价值的进一步上升,并形成一种不断上升的恶性循环,加剧了泡沫的过度积聚,相应延长了经济的繁荣期。由于经济发展存在正常、低估和高峰三个不同周期,且公允价值会计存在顺周期效应,为了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避免危机的再次发生,我们应在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基础上,考虑加入逆周期的因素。目前,理论界、实务界和政府部门正在探讨在顺周期效应中加入逆周期因素的措施。在公允价值会计中加入逆周期因素将赋予谨慎性原则新的涵义。具体来讲,就是不应片面理解和运用谨慎性原则,而是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周期来理解和运用谨慎性原则。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由于客观上存在使风险被低估、价值被高估的外部因素,所以应尽可能“谨慎”地高估风险、低估价值,避免风险被低估、价值被高估;相应地,在经济周期的下降阶段,由于客观上存在使风险被高估、价值被低估的外部因素,所以应尽可能“谨慎”地低估风险、高估价值,避免风险被高估、价值被低估。

三、结论

公允价值代表了财务会计的未来发展方向,此次金融危机为公允价值的发展完善提供了契机,也对会计本质、会计目标、计量属性和谨慎性原则提出了新的要求。简而言之,会计应是一项管理活动,其基本职能是反映和参与控制;会计目标具有状态依存特征;在未来相对长一段时期内,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并存的彩色计量模式将是发展趋势;谨慎性原则需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周期来理解和运用。

参考文献

篇(5)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本准则)对两项“关联”金融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存在差异,但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种紧密联系称之为“关联”。其“关联”主要表现在:一是两项“关联”资产都是以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引起的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二是两项“关联”金融资产都在二级金融市场进行交易,都属于金融资产。三是按管理目的将证券投资分为了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代了过去按流动性标准把投资划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因此,两项“关联”金融资产都是证券投资划分的不同结果,其结果取决于企业管理决策层的投资决策、投资风险偏好以及投资目的等因素。

二、两项“关联”金融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一)两项“关联”金融资产的确认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重新对金融资产的定义和核算做了明确规定。该准则第二章第九条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以公允价值?量的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它所体现的是以交易投机为目的,主要包括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权证以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①这项金融资产属于金融衍生产品,属于衍生工具。透析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定义,交易性金融资产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取得或持有该金融资产的目的是为了近期内出售或回购;二是属于近期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三是属于衍生工具。

本准则第十八条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没有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②通常情况下包括企业从二级市场上购入的没有被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和基金投资等。透析其定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有下列特征:一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时间相对不确定。虽然其持有时间相对交易性金融资产长,并且超过一年,但又不像持有至到期投资一样明确长期持有。二是属于非衍生金融资产,不属于衍生工具。三是不包含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二)两项“关联”金融资产的计量

要探析两项“关联”金融资产会计核算对企业利润的不同影响,明确两项“关联”金融资产的计量差异非常关键。一是初始投资时的计量差异。新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投资时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确认为投资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要资本化,计入投资成本。二是公允价值变动的计量差异。通过新准则对两项“关联”金融资产的确认看出,交易性金融资产因随时在二级市场交易,以投机为目的,其公允价值变化随时都可以变现,属于当期已实现收益或损失,理应确认其当期损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因公允价值上升或下降引起的价值差异不属于当期损益,而属于未实现收益,若在当期确认损益是不合理的,只有等处置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后才实现其变动收益或损失。因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因公允价值的变动引起的价值差异计入所有者权益中,从而不影响当期损益。三是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差异。交易性金融资产由于投机性强,属于流动性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不影响其账面价值,也不影响企业利润。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计提减值准备,既影响其账面价值,又影响当期损益,从而影响企业利润。

三、两项“关联”金融资产业务处理对利润的影响

两项“关联”金融资产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有着不同的会计核算,其核算结果对企业利润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会计科目设置不同,引导着整个会计业务处理对利润有不同影响

为了准确核算两项“关联”金融资产以及满足企业实际管理需要,新企业会计准则根据两项“关联”金融资产各自核算的特点要求分别设置不同的会计明细科目。交易性金融资产设置成本和公允价值两个明细科目,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设置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和公允价值变动四个明细科目。从而两项“关联”金融资产设置会计科目不同,势必引导整个会计核算不同,无论从两项“关联”金融资产的取得、持有、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的变动,还是从处置资产等业务来看,都会对利润有着不同的影响。

(二)两项“关联”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处理对利润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计量成本,相关的交易费用在发生时计入投资收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两者的相同点是对已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均记入“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科目。因此,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取得时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冲减投资收益,影响企业当期利润;相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取得时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其成本,使资产价值增加,不影响企业利润。

(三)持有两项“关联”金融资产期间业务处理对利润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确定的利息收入或被投资单位宣告的现金股利,确认为投资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按实际利率法计算并确认投资收益,同时按票面利率确认为应收利息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差额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因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票面利率和实际利率不一致时,对利润的影响同交易性金融资产对利润的影响存在差异,即确认的投资收益不一致。

(四)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业务处理对利润的影响

一是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当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时,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当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时,则与上述处理相反。二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应当作为“其他综合收益”,计入所有者权益,不构成当期利润。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其他综合收益”科目;当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时,则与上述处理相反。因此,从上述对两项“关联”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处理来看,交易性金融资产对损益类科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有影响,进而影响企业当期利润;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记入“其他综合收益”、“资产减值损失”,从而影响企业当期所有者权益和利润。当期末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还应当把“其他综合收益”转入投资收益,此时也影响企业当期利润。

(五)两项“关联”金融资产减值准备业务处理对利润的影响

新准则明确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从而不影响当期企业利润。新准则也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期末账面价值大于公允价值时,应确认资产减值,计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科目;相反,对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随后会计期间内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事项有关的,应当在原已确认的减值范围内冲回原计提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同时调整资产减值损失或所有者权益。因此,两项“关联”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核算不同,从而对企业当期利润的影响也不相同。

(六)期末处置两项“关联”资产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按照公允价值,即以交易所市价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这一规定改变了原投资准则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的做法。如果交易性金融资产价格上涨,应确认投资收益,将使企业当期利润增加。《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第三十八条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因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处置业务也影响当期利润。

(七)纳税调整对企业会计利润的影响

篇(6)

王维安教授认为:金融危机是内部矛盾激化或外部冲击引起的金融体系动荡和混乱,在短期内迅速恶化金融指标并对实际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从而使管理当局处于紧张状态。从1979年日本进出口银行在北京设立代表处开始,我国一直在积极的参与金融全球化,至今金融开放的格局已基本形成,我国已深深融入了金融全球化之中。所以这次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也很大。本文主要针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行政管理改革走向进行探讨,总结如下。

一、建立全国统一战线

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们要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就必须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完善社会的自治组织结构,培养社会的自治与自律能力,建立政府与社会相互依赖、相互协作的互动关系,建立全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第三部门(包括国际组织、志愿者组织以及各种社会组织体)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是向善治目标转变的必经途径。因为:第三部门的生产和活动主要是公益性,即为公共利益服务。出于改善我国行政管理之目的,我们要加强对新公共管理的研究,特别是用比较的方法归纳总结共同的优势、经验、教训,取它之长,补己之短:在实践中依据金融危机下中国的特殊国情,从实际出发,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

二、真正实现民主管理

公民参与管理是行政改革的一项基本原则。公民不仅是各种公共服务的“消费者”,更是公共服务的监督者,必须在参与管理中实现自己的权利与价值。此外,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看,公民和低层公务员作为最直接、最了解公共需要、受金融危机影响最直接的群体,通过吸收他们参加决策过程与管理过程,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我们的公共行政改革应该考虑到强调包括专家、学者以及民众在内的各界的参与,发挥他们的积极性,逐步实现管理的民主化。要大力发展和支持政务公开制度建设等行政民主化的实践,逐步健全人民参与管理、监督公共行政的系统配套制度。

三、政府内部管理效率要提高

3.1加强行政管理机构改革

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负面影响不置可否,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们应该转变政府职能,沿着转变政府职能的方向继续探索下去,以职能需要来设置、裁撤、增删政府机构。首先,要合理界定政府各部门职能,科学地设置机构,优化人员结构,将一些职能相近的机构合并,减少过多地政府部门,以解决政府职能交叉重复、效率低下、多头管理的问题,提高行政效率。其次,要着力减少行政层级,发展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以最新管理技术及信息技术(如电子政务)改进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再次,在机构设置上必须体现各级政府的功能特别。地方政府要根据其管理职能进行机构设置,没有必要与中央或上级机关严格对口,以免造成机构闲置、浪费资源的后果。最后,在调整职能、重设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组织立法,以保证机构的设立、变更、撤销和行政级别调整,都必须履行规范的法律程序,实现政府机构设置、职能、编制和工作程序的法定化。

3.2政府绩效管理要深化

政府绩效管理是借鉴“新公共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西方各国在此领域已积累了较多的经验。我国在政府绩效管理评估工作上才起步,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更需要不断完善。首先,实现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化、法制化。制度和法律是实行政府绩效评估的根本保障。当前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缺乏严格、统一的规则,可先考虑制定一个统一的绩效评估准则。在准则中对政府绩效评估的评估事项、指标体系、评价标准、评估程序和具体方法与工具做出规定,在此基础上以法律形式将绩效评估制度化、法律化。这样可避免评估在实践中被折衷而失去其本质特征,出现有形无实的现象。其次,建立起科学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这是建立政府绩效评估制的关键一步。借鉴“新公共管理”的经验,实行以结果为导向的目标绩效管理:评估的操作方法不能太复杂,以免执行起来过于繁琐;将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促进评估主体的多元化,评估结果与奖惩挂钩。再次。将绩效评估与管理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绩效评估工具来改进政府管理。如控制预算、改进政府工作等等。

3.3政府人力资源管理要继续推进

“人力资源管理”是借鉴了工商企业的管理术语,对政府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对公务员的管理。根据“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内容,我们应借鉴工商企业的人力管理方法,加强对公务员的管理。首先,必须增强政府公务员的“服务”意识。“新公共管理”改革要求政府官员增强服务意识和公共责任感,树立“顾客”观念,将自己的工作看作是对公民的服务,公民就是“顾客”,提倡顾客导向、政府提供回应,满足公众(顾客)的要求和愿望,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其次,要严格贯彻《公务员法》,不断完善公务员的招聘、晋升、薪资、考核及培训制度,探讨新的、可行的激励方法。完善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与绩效标准。借鉴企业管理经验,引进职业生涯计划,将绩效考核与公务员的晋升、薪资及培训环节联系起来;改革培训体系,展开培训需求调查,不断更新培训内容,以达到通过培训切实提高公务员技能与素质的目的:改革和完善公务员的薪酬制度,建立奖惩制度。将精神方面的奖惩制度与物质方面的奖惩制度相结合,借鉴工商管理实践经验,应适当加强对公务员的物质激励。

四、结语

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的行政管理改革要结合我国国情,敢于创新,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改革措施,从而保证我国行政管理改革健康、稳步地前进。

参考文献:

篇(7)

一、前言

非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保险公司、信用合作社、消费信用机构、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整体发展速度的加快,除银行之外的这些非金融机构在金融活动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非金融机构在整个金融机构体系中的发展状况是衡量一国金融机构体系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非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标志着我国金融体系已经日臻成熟。但是非金融机构因其支付的固有特点,导致了其支付速度很容易放慢,从而对财务管理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细致深入的分析非金融机构支付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并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

二、非金融机构支付放慢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1、影响核算时间和核算周期

非金融机构支付速度的放慢,会直接影响到财务部门的入账时间,进而拉长会计报表的生成时间,使得会计信息的及时性难以保证。涉及到月度、季度和年度的财务报表统计工作,往往需要对核算数据进行严格的审核,而非金融机构支付速度慢所导致的核算时间拉长将在很大程度上加大审核数据的时间和难度,从而影响最终财务报表的生成时间。

2、影响核算程序

在传统支付模式下,核算程序都是固定的,有明确的安排和处理规范。而非金融机构支付由于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因此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固有的财务核算程序,使财务核算程序更为灵活多变。随着灵活性的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相应的需要具备更高专业知识素养和较快反应能力的人才,因为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在复杂的财务环境下,确保核算程序的规范性。

3、影响财务核算准确性

由于非金融机构支付速度的放慢,财务核算很难做到及时准确。如:计算4月份的收款总额,而4月底的一笔款项由于支付速度过慢,其在五月份才到账,那么在整理4月份的账目时就需要细致的区分款项到达时间以及其所属月份,在相应的财务报表中,这些信息可能会出现表述不一致的情况,这样以来,财务核算的准确性就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三、财务管理应对策略分析

目前,非金融机构支付放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非金融机构支付过程可能会涉及到更多的环节,而这些环节的完成相应的需要履行一定的程序和耗费一定的时间,因此支付过程也就被拉长了。其次,非金融机构在支付系统上不具备优势,与银行相比,非金融机构没有强大的支付体系和庞大的经营网点,其支付活动的进行缺乏足够的体系支持,因此支付速度会相应的放慢。此外,目前我国对于非金融机构支付方面的监管还不是很到位,导致非金融机构支付管理缺乏约束性。

1、在编制预算时做好足够的预期

财务部门在编制预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非金融机构支付速度放慢所带来的无法如期支付等问题,对那部分无法及时收到的款项做出合理的预期,如财务收支平衡,资金周转等方面的问题。具体到实践中,财务部门应及时制定工作目标和计划,对支付放慢带来的问题和可能导致的情况进行预估,并将有关报告或方案及时交由上级管理部门,以便能够从全局观念出发,做好企业的整体财务工作。

2、做好财务程序记录和控制

针对非金融机构支付款项速度放慢的情况,财务部门应及时记录相应财务程序和具体事项,完整地制作凭证并登记入账,严格实现日清月结。各种明细账和总账月终校对,以便及时纠正差错。对财务规定所需明确记录的事项和程序,一定要记录在案,以避免款项无处可查,从而导致账目混乱。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避免各个部门间在工作中互相推诿,导致款项回收情况混乱,影响整个财务体系的运作质量。

3、完善财务管理相关制度

要从根本上消除和减小非金融机构支付速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必须从制度上入手,建立一套严格的支付管理制度。从预算、控制、决算等方面明确的规定款项的回收细节,何时入账何时制作报表,相关凭证应如何填写以及对特殊事项的处理办法等,这些问题都应在制度中全面体现。这样一来,财务人员在进行日常核算的时候,就可以省去很多复杂的分析和辨别步骤,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的完成财务管理工作。

4、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上文我们提及过,随着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的不断扩大,其支付速度过慢对财务管理的影响越来越大,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财务影响,其都会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转嫁到财务人员身上,转嫁到财务人员的实际工作中来。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必须培养财务人员具有更高的业务处理能力和突发事件应变能力,以便及时正确的处理好各类财务事项,保障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5、完善相关立法,规范非金融机构支付行为

任何活动要有序进行,必须有法可依。针对当前非金融机构支付行为的现状,国家有必须加强立法和指定一些具体的规章制度来降低支付放慢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在这一点上,我国已经走出了可贵的一步。201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该办法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相信随着相关立法的不断完善,未来非金融机构将成为金融市场的主力军,为整个金融体系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郭英武.强化财务管理完善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制度[J].商场现代化,2007;36

[2]赵桂芝.谈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完善企业财务制度的必要性[J].管理与财富:学术版,2008;12

篇(8)

一、引言

离岸金融市场的出现改变了金融市场的格局,其资金来源和运用大大超过了传统国际金融市场。离岸金融市场是反金融管制、追求金融自由化的产物,离岸金融市场用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将遍及全球的境外货币、资金供求者联系起来,其货币流量之大和对国际经济影响之深是任何一国的国内金融市场和其他类型的金融市场无法比拟的。离岸金融市场是各国银行业突破国民属性,适应新技术革命时代世界经济发展对金融手段的需要而进行的重要的金融创新。

离岸金融市场产生于特定经济区域对离岸金融服务的需求。2011年1月4日国务院在《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积极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探索开展离岸金融业务试点。在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推进以金融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形势下,我们认为应该立足海口综合保税区,探索发展离岸银行业务、离岸保险业务、离岸基金业务,推进金融业务创新,并以此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国际化进程。

二、海口综合保税区的建设背景和发展情况

海口综合保税区于2008年12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继国务院批准设立洋浦保税港区后,海南又一个由海关监管的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便捷的特殊经济区域。海口综合保税区是海口保税区转型发展、区位调整升格获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开放层次更高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1992年10月,海口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准设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区域已形成了以生物制药、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和机电加工为支柱的四大产业群,对带动海口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海南省、海口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为解决园区功能定位与城市发展规划的矛盾、区港分离和发展空间不足的三大问题,经海口市、海南省政府报请国务院批准,海口保税区区位调整至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并转型升格为海口综合保税区。

综合保税区作为海关保税监管体系的最高形态,连接国内外两个市场、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在发展口岸物流、保税物流、保税加工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贸易、金融、信息、研发、设计、展示等辐射集聚效应强的现代服务业入区,是对国际自由贸易区功能的进一步探索,存在离岸性质资金流的进出和停留以及相应的结算、融资、保值避险等全方位金融服务需求。从国际惯例来看,世界上大多数自由贸易港区除了采取通行的经济自由化、便利化的监管,适宜的行政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优惠的税收和外汇政策之外,还通常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离岸金融业务,使港区的发展与发达的国际离岸金融市场紧密相关。因此,开展离岸金融业务,是海口综合保税区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此外,发展海口保税区的离岸金融服务和离岸金融市场,有利于提升海南省金融业层次,提高海南省金融业的国际化程度,促进海南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促进海南省国际旅游岛的国际化进程。

三、海口综合保税区先行试验离岸金融的可行性

1.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和开放高速的经济发展是基础条件

我国政局稳定,社会安定,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及国际地位的提高,为国际资金的流入和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在世界经济重心东移的趋势下,流入我国的资金越来越多,对外贸易额也在逐年扩大,这就使得经济在服务于国内业务的同时,也服务于国际业务。随着经济领域的改革向纵深发展,为我国离岸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便利的交通条件

海口综合保税区选址在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位处泛珠三角经济带、环北部湾经济圈、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背靠大西南,易于生产因素的聚集;处于太平洋与印度洋间海上经济走廊交通线上,南北连接台湾、香港及东南亚,利于发展加工贸易,区位优势明显。这就为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交通便利的地理条件。更为重要的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地理位置、时差条件对开展国际金融业务十分有利。东部沿海地区正处于欧洲、美国和香港、新加坡之间,与伦敦、纽约等国际金融市场的开市与收市在时间的继起上相衔接,可以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交易活动循环周转的重要过渡点,这对建立离岸市场来说是十分关键的。另世界上传统的离岸金融区多设在海岛上,例如马来西亚选择与马来西亚半岛大部分领土保持一定距离的纳闽作为发展离岸金融中心的地点,是否意味着地理上孤立的岛屿较之大陆上划出某一区域更为合适,从这个角度出发,在海口先行试验离岸金融更加具有积极意义。

3.海口金融业已经形成门类相对完整,功能较为齐全,运行顺畅,效益良好的发展格局

2011年7月末,全市拥有存款性金融机构17家,包括政策性银行分行2家,国有商业银行4家,股份制商业银行3家,外资金融机构1家等。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491.52亿元,比年初增加274.35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930.63亿元,比年初增加416.55亿元,存贷款增量均较高。海口健全的金融体系,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和金融设施,构成建立离岸金融市场的基本条件。

4.综合保税区具有发展离岸金融业务的优势

综合保税区凭借其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吸引着大批中外优秀的物流、加工、商贸服务等类型的企业入驻,必然扩张区域内的金融需求,为其先行试验离岸金融业务带来巨大的内生市场。综合保税区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行“境内关外”的管理模式,在海关、税收、外汇等方面均享有特殊的政策优惠。综合保税区空间封闭、监管便利,完善的海关、银行监管和外汇管理体系,可以有效保证离岸金融业务的健康、有序发展。

5.国家推进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带来的机遇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国际旅游岛必将成为海南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国际旅游业飞速发展及外向型经济的日益壮大给外汇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商机,创造了离岸金融业务的潜在需求。以旅游为例,据统计海南全省2011上半年共接待境外过夜游客达5.23万人次,同比增长9.41%,旅游外汇收入18879万美元。国际旅游岛的战略定位,不仅将促进海南在交通、通讯等硬件设施方面加大投入、加快建设,为建设离岸金融中心奠定硬件基础,而且还将极大地促进海南在制度方面的建设和完善,为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四、海口综合保税区先行试验离岸金融的政策探讨

1.模式选择

综合考虑国内、国际金融市场环境,以及我国金融发展现状,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形成必须是政府推动型的,即政府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同时从立法方面加强对离岸金融市场的监管,建立和推动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我国金融市场不够发达,金融基础建设较为滞后,因此在海口综合保税区建立离岸金融市场初期适宜采用严格的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业务模式,离岸业务与在岸业务分设,有利于防止国际资本借助离岸账户自由进出,减少离岸金融业务对国内金融体系和货币政策的冲击,便于金融监管部门对跨境资金进行有效监管。

2.政策建议

海口综合保税区应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认同和支持,加大推进力度,共同向国家提出申请,力争使综合保税区成为离岸金融业务的试点区域,研究制订加快离岸金融业务发展的扶持政策,培育市场主体,形成中、外资两类银行共同发展的竞争格局,壮大离岸金融服务主体,完善相关配套,加强制度保障和监管机制。

(1)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截止目前我国专门针对离岸金融业务的法规只有中国人民银行1997年10月的《离岸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及由此制定的《离岸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该法规是针对国内中资银行及其分支行从事离岸金融业务制定的规范性条文,但较为滞后,无法适应当前离岸金融中心建设的需要。表现在现行离岸银行业务法规适用主体仅限于中资银行,中外资银行待遇不统一, 离岸金融市场上经营离岸金融业务的机构实际上既可以是本国银行也可以是外国银行;离岸业务部门的法律地位不明确,现行法律规定银行的离岸业务部门独立经营,但无营业执照,无独立法人地位。借鉴国外离岸金融中心的经验,制定出包括离岸金融机构准入、业务操作和市场退出等一系列规范离岸金融业务发展的配套法规体系。

篇(9)

(一)企业筹资活动的影响

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市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资金的提供者和资金的需求者提供桥梁,使资金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利用和融通。一方面,可以实现投资者(资金所有者)的资金使用率,将闲置资金运转;另一方面,也可使企业得到发展的机会,使其拥有足够的现金流用于自身发展。金融市场的出现,将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并通过有效的监督手段和信用机制,实现资金的快速流转。企业在金融市场中,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的融资体系,比如调整资产负债率以及调整资本结构等。

(二)企业投资活动的影响

在成熟的金融市场中,融资者及投资者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进行投资以及资产的赎回,这样做表面看来是对金融市场活性的支持和鼓励,但是从实际来看,会影响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比如不利于长期需求资金的企业进行发展,也不利于资产所有者对企业的投资。多数企业及投资者都是抱着投机心理进行投资,而并不是真正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必须进行有效的行政约束和道德监督。

(三)企业运营资金管理的影响

企业提高资金的有效使用率,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加强资金流管理,是运营成本、现金流与应收账款等有效高速流转,继而压缩资金的使用周期。一些企业由于资金没有进行有效周转,在危急时刻没有进行合理融资,造成了企业的倒闭和被兼并。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在进行外贸出口的企业中,国外的需求下降导致企业的资金无法回笼;第二,国内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国际市场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较为明显,一方面是原料成本上涨,另一方面是影响了国外的商品销量。这种货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情况,会使出口企业的货物堆积,在没有资金注入的情况下,会导致企业的现金流断裂。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应对策略

(一)转变企业财务管理理念

面对金融市场环境的深刻变化,我国公司应该树立新的财务管理理念。第一应该树立具有国际视野的财务管理理念。我国公司应该将自身融入到国际大金融环境中,从国际化的战略高度进行财务管理;第二是要强化金融风险理念,金融市场也是风险市场,因此公司在财务管理的同时,应强化风险防范和风险管理意识。

(二)拓宽企业财务管理内容

公司财务面对新形势需要制定新的管理方式和发展战略,在基本资金管理的前提下,成熟企业或是规模较大的企业还必须要有保险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汇率管理、债务管理等细化的金融管理措施,这样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体现出优势,比如应对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等利空消息,企业能够有效应对,在现金流出现危机时,能够有效调拨资金进行救急,在利率变动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调节生产规模和生产要素的投入。总之,财务管理的内容细化和范围拓宽,可以使企业有效规避风险,资金安全运行。

(三)改进企业财务管理方式

在新型金融市场形成后,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可以根据金融市场和自身的特点开发适合的金融产品以及衍生品,比如可以发行认股权证,也可以在二级市场进行股票的发行,这些都可以为公司筹集到一定数量的资金。企业自身也要有一定的保证金或是预备资金,避免由于特殊原因导致的债务到期无法偿还。

三、A企业财务管理的案例分析

篇(10)

关键词:

金融学;实践教学;教学研究

在“金融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感觉到其中部分内容作为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的技能,在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环节存在着一些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地方。目前的教学环节设计当中,理论课程与实际操作课程之间的相互融合与协调性不是很理想,由于学生的课程实践环节与相关课程存在一定的交叉,导致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能反而忽视一些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与环节,使得学生在一些重要的理论运用与实践操作中失去学习的机会。

一、金融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专业涉及到的主要实验与实践课程分为两类,包括:一是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与模拟交易在内的金融实验课程,这一类实验涉及的课程包括投资学、国际金融、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等课程,在全国高校的应用比较广泛,开发出来的实验软件相当多,主要是针对公司所进行的财务分析,针对外汇所进行的汇率分析,以及相应的证券、外汇、期货等的模拟交易;二是包括一些注重提高理论分析能力的实验课程。这一类涉及的课程主要包括投资学、金融市场学、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学等在内的课程,注重的是对于一些金融理论的解释与运用,以及针对金融风险的分析,对于学生的专业理解与分析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的对象包括投资组合模型的应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引用、风险资产与风险价值的计算、利率风险(债券的价值、久期、凸性)、期权定价模型的计算与运用等。这两类实践尤其是后者在金融专业教学环节中尚未真正地实现有效的协调,主要原因在于课程之间的协作程度比较低,也与金融专业的特殊性有一定的关系。第一,每一门课程都有着自己的侧重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很难真正地将理论与实践内容在自己一个学期的教学中进行很好的结合,所以实践环节就成了其中比较薄弱的一环。第二,金融专业的一些核心课程在内容上存在着一些交叉。教师对这些交叉的内容一般都没有将之设计成很重要的教学内容,但往往这些内容正是串联起相关金融核心课程的重要知识点。与此同时,教师之间也没有进行很深入的沟通,结果导致这些教学内容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第三,金融学课程的一些实验与实践环节需要教师自己设计。尤其是投资组合和资本资产定价等方面的学习,并不是像已有的一些财务分析软件和模拟交易软件,需要用到简单的数据库,或者通过EXCEL等基本的电脑程序来传授,这样也增添了相当的工作量,所以导致这一类的实践教学内容没有很好的开展。

二、金融学实验课程教学实践的主要内容

(一)金融学实验课程教学的改革目标

作为经济学当中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分支,金融学已经逐渐地从原来的以货币、银行理论为基础的学科扩展到以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为基础的学科。在金融学的学习中,对金融市场中各类金融工具的定价与风险进行分析的能力培养应当成为教学重点,这些重要的知识点以理论学习为主,但却需要有一定的实验辅助。如果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只是纯粹的理论教学,可能会削弱学生的竞争力。所以说发展项目所提出的实践教学,对于学生提升自己的竞争档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模式改革主要实施范围包括商业银行、外汇交易、公司金融、财务、资产评估等。通过教学手段的改革,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真正的金融理论实践机会,而不是简单地在实验室内进行模拟交易操作或者进行的一般分析。通过教学内容设计与实施,学生可以比较全面和准确的把握与金融理论相关的投资组合与资产定价理论,以及资本结构相关理论,提高实际的操作与分析能力,能够综合运用证券交易软件、EXCEL等工具建立分析框架,将金融市场各类相关的数据运用到各种模型当中进行分析和预测,为未来的工作实践打好基础。

(二)金融学实验课程教学的改革内容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理念在于,以协作的精神将实践环节进行有效的整合,集中进行实践教学,真正实现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标,通过大型作业的设计与应用,辅之以前期大量的实验成果,将应用型教学落到实处。改革的基本思路如下:一是安排大型作业的前期实验内容。整合与实验相关的金融学理论与知识,实现实践课程的分类管理。通过整合课程的实践内容,按照相同的特点归类,前期安排7到8次实验课程,每次完成一个实验报告,让学生对金融学的实践运用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认识与理解,内容主要针对金融学几大核心内容:模拟外汇交易及证券交易软件的其他功能运用;证券收益与风险的数据提取与计算;EXCEL电子表格的运用;证券投资组合运用基础;多项证券组合的最优权重计算实验;资本资产定价理论的实践应用练习;资本结构案例分析与实践;公司金融财务管理;商业银行业务等。二是安排大型作业的内容设置与教学目标。在前期多次试验的基础上,协调教学内容,完善课程的教学结构,将与实践有关的内容重点落实到最后的大型作业。通过课程重点设置,实现集约化实践教学,增强教学的系统性,提高学习效率。通过一次大型作业的设置,系统完成对学生《金融学》课程知识点的掌握与提升:熟练运用证券投资软件;熟练运用财务指标进行分析;熟练掌握投资组合理论的应用与实践;熟练掌握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及其应用;熟练掌握对外汇交易工具的分析;熟练掌握商业银行业务技能等。二是安排大型作业的实践形式与考核方式。大型作业的安排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他们在课后以团队形式完成这一综合性的任务,并上交电子稿;第二阶段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结合书面作业,进行演示和课堂讨论。

(三)金融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的关键

要完成教学改革任务,关键要解决几个问题:一是理论教学的完整性。在教师的课程设计与讲解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以金融学理论的逻辑框架为基础,系统讲述教学内容,充分借鉴国内其他大学和国外大学金融学教学优点,重视细节和系统性,使得学生能够对相关理论基础有比较好的了解。二是前期实验的实用性。大型作业的前期试验安排非常重要,能够保证学生在有限的试验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相对比较难的理论;三是学生对工具运用的熟练性。大型作业的完成需要学生非常熟练地掌握各类工具,包括软件的应用、EXCEL电子表格的应用,收益和风险相关内容的设计。四是课程时间安排的科学性。金融学最好是安排成2+3的授课形式,这样教师可以合理安排试验时间,保证能够在学期第10周之前能够完成该大型作业的所有内容。

三、金融学实验教学实践的主要方法

(一)实施步骤

第一步是金融学课程教师之间进行教学交流,整合相关课程的实践内容。主要任务就是将主要的一些实践内容按照逻辑框架,配合各门课程的特点,建立金融核心课程的金融学实验教学的内容体系;第二步是设计金融学理论相关实验经过前期的大量工作,将一些重要的金融理论应用实践内容进行归类与分析,并设计一些相关的实验(主要是通过EXCEL中的一些工具如规划求解来设计和解决投资理论中的实际运用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开始试运行。第三步是从学期一开始在这门课程的实验课程中引入相关实验内容,在每次3节课的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实验报告。预计通过一个学期的准备,基本实现相关实验内容的可操作性和系统性;第四步是课程负责人与其他课程教师进行互动,协调各自的教学重点,将大型作业的教学计划真正落实到教学当中,按照课程的特点完成实践内容的安排,以相关课程为辅,推行实践教学计划。

上一篇: 人事档案电子化管理 下一篇: 高中语文积累方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