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0 16:38:2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德育的特点和地位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0 引言
在理想的供电系统中,电能以单一恒定的工业频率(50Hz或60Hz)与规定幅值的稳定电压供电,对电能质量用频率和电压来衡量。因此各国就用频率和电压的允许偏差值对电能质量进行衡量并作出规定。但仅用这两个指标来表征电能的质量并不完善,波形畸变和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三相电压和电流的不平衡也是影响电能质量的重要因素,这两个问题在过去未对电力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
1 电力系统中谐波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目前,随着非线性设备的大量使用,电力系统谐波问题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非线性设备将发电机向电力系统提供的基波功率转化为各次谐波能量,成为“谐波能量”源,被称为电力系统谐波源。作为谐波源,非线性设备可大致划分为如下三类:
(1)以具有强烈非线性特征的电弧为工作介质的设备,如气体放电灯、交流电弧炉和交流弧焊机等;
(2)指具有铁磁饱和特性的铁芯设备,如变压器和电抗器等;
(3)以电力电子元件为基础的开关电源设备,如各种电力电子变流设备(整流器、逆变器、变频器等),相控调速和调压装置,大容量的电力晶闸管可控开关设备等。
在电力系统中,谐波危害问题随着谐波设备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日趋恶化,引起了学术界和供用电部门的密切关注。谐波不仅会消耗系统的无功功率储备,其危害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谐波引起的热损耗。谐波增加设备的铜耗、铁耗和介质损耗从而加剧设备的热应力。因谐波电流的频率为基波频率的整数倍,高频电流流过导体时,由于集肤效应(当交变电流流过导线时,导线周围变化的磁场也要在导线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使沿导线截面的电流分布不均匀。特别当频率较高时,此电流几乎是在导线表面附近的一薄层中流动,这就是所谓的“集肤效应”)的作用,导体对谐波电流的有效电阻增加,从而增加了设备的功率损耗、电能损耗,使导体的发热严重。
(2)谐波对通信系统造成的干扰。谐波对邻近通信线路产生谐波电压的静电干扰和谐波电流的电磁干扰,引起通信系统的噪音,降低信号的传输质量,降低语言或图像的清晰度,甚至会破坏信号的正常传递,引起信号的丢失,使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在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系统中,由于谐波的影响,造成系统误动作,甚至无法运行,在谐波和基波的综合作用下,曾有多次触发电话响铃的记载,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将威胁到通信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3)谐波对住宅和办公建筑中低压电器造成的不良影响。计算机、绘图仪、打印机和很多家用电器、灯具既是小型或微型谐波源,也是受谐波有害影响的电器,谐波会使计算机数据丢失,程序出错,甚至损坏;谐波影响自动控制的家用电器的正常工作,如电视机、收音机、洗衣机等荧光灯的伏安特性是严重非线性的,因此会引起严重的谐波电流,其中3次谐波电流含量最高,同时电网中的谐波又会使日光灯、白炽灯异常发热减少其使用寿命,特别是对白炽灯光源的的影响,美国 EIS照明手册指出,若谐波引起电压升高5%,则白炽灯寿命降低47%。
2 低压单相非线性负荷的使用特性及危害
当今社会,节能是发展的主题,在这种意识的驱动下电力电子技术发展得更加迅速。美国IEEE学会认为,伴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一当代最重要的科技进步,已涌现出大量的作为非线性用电负荷的敏感电子器件。其负荷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要上升到1992年的4-5倍。英国同样有学者认为,自60年代以来由于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若谐波畸变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理,到80年代末,英国的供电电压畸变率可能高达10%。目前,电力电子设备被大量地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CFL、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空调、微波炉、电视机、冰箱等非线性设备被大量使用在住宅和办公楼建筑,谐波注入量因此而迅速增加。这些非线性设备与传统大功率谐波源有很大差异。传统的分析方法把各谐波设备看作固定谐波电流源或电压源,在这里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这取决于此类小功率谐波源的数量大、分布地域广,且不同设备间谐波相位具有较大的差异,既不能像大功率谐波源那样对其单独补偿,也不能对其进行简单的数值叠加。
低压配电系统单个非线性负荷如节能灯、计算机等接入系统并不会造成严重影响,但由于其数量众多,其总谐波危害不容忽视。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单相非线性负荷所产生的谐波,除了使电能的生产、传输和利用的效率降低,使电气设备过热、产生振动和噪声,并使绝缘老化,使用寿命缩短等危害以外,更严重危害之一,非线性负荷的广泛使用将导致大量3次及其倍数次谐波从中性线流过,其电流有效值甚至会超过流经相线的电流有效值。在现行的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对非线性负荷引发的谐波问题没有充分地考虑,认为流经中性线电流比相线电流小得多,在设计时中性线截面选择得较小。在大量3次及其倍数次谐波电流流过中性线时,中性线电流明显增大,甚至会超过相线电流,选择偏小的中性线截面积将使导线过载过热、损坏其绝缘,甚至会引发短路火灾,为电气火灾事故埋下巨大的隐患。
3 低压单相非线性负荷谐波特性研究的必要性
目前,电力系统中谐波畸变引发的电能质量问题,逐渐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其中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的节能灯、计算机、电视机等单相非线性设备,对电力系统造成的谐波危害也日趋严重。对谐波治理的措施主要有三种:
(1)受端治理,即从受到谐波影响的设备或系统出发,提高它们抗谐波干扰能力;(2)主动治理,即从谐波源本身出发,使谐波源不产生谐波或降低其产生的谐波;(3)被动治理,即加设滤波器,阻碍谐波源产生的谐波注入电网,或阻碍电力系统谐波流入负载端。被动治理谐波的措施主要有:采用无源滤波器的谐波治理;采用有源滤波器的谐波治理;采用混合型有源滤波器进行谐波治理。混合滤波器可降低治理投资、改善传统滤波器的技术性能,成为未来抑制谐波的新的方向。但由于低压配电系统中这些单相非线性设备的功率小,分布广等特点,给谐波治理造成了困难。
另外,在低压配电系统中,谐波引起线缆过载导致短路火灾的问题也日趋严重。我国电气火灾火灾问题尤为严重,占火灾总数的30%,因电气火灾造成的损失占火灾总损失的40%,严重威胁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电气火灾中又以线路短路火灾居多,约占电气火灾的40%,因此防短路火灾是防电气火灾的重点。而线路因过载加剧绝缘劣化以致失效而引起短路是较为主要的一条。目前基于电力电子电路的单相用电设备(非线性负载)的广泛使用,导致低压配电系统谐波问题日益突出,时有因谐波过载而导致导线过热引发火灾的报道。
4 结束语
总之,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单相非线性设备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低压配电系统的电能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德育的实效性,不仅指德育的内在效果即德育要求能够顺利地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指德育的外在效益即德育通过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如何改革和创新,怎样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摆在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职业学校教师要做好德育工作,切实提高德育实效性,需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比较容易做到,但德育实效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德育教育,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双向交流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是人为赋予的,更不是教育者恩赐的,而是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规律所决定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求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
基于这种观念所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应当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平等性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师生是完全平等的。这种平等性首先在人格尊严方面,教师与学生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不应该是支配与被支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2.目的性
德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必然的、不容师生选择的关系。这种关系以一定的法律原则为依据,在教育的原则指导下组织、建立和发展,并体现道德教育的目的和社会的要求。
3.互动性
德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在道德教育这一特定实践活动中,两个具有平等地位的主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双向互动的。这种关系体现了师生关系的平等性,也是师生关系的目的性的保证。
教师须在德育过程中坚持自己的教育主导作用,加强道德教育的实践环节,有效激发学生接受教育影响的内在需要和动机,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在日常社会生活和道德修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保证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学生是发展中的主体,尚需培养和造就,学生身上蕴涵着一定的主体性,有待教师的合理激发。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内心道德环境,提高自我修养,保证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加强研究,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教师只有对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做到全面深入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德育工作,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为增加德育的针对性,教师需进行三方面的研究工作。
1.研究教材
教材是用来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的教学资源,包括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教材是指教科书以及各种辅助资料,教科书、图片、影音资料和网络输出资料等;隐性教材包括学习、生产和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例以及国际国内的社会热点事件、焦点人物等“活的教材”。教师通过进行深入的研究,领会其精神实质,并结合教学宗旨对相应内容筛选、加工,有针对性地将之应用于教学环节中去,绝不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否则学生会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产生厌烦甚至抵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
2.研究学生
社会的复杂变化,必然引发职校学生素质方面的新特点。例如,学生的心理状况、接受能力、欣赏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接受信息,学习知识,休闲娱乐的方式、方法、手段发生了变化;他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等。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必须紧贴学生特点,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从而增强针对性、实效性。
3.研究社会
由于全球化潮流的冲击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的普及,加上职校学生具有求知欲、猎奇心强及思想行为日趋成熟等特点,使得他们能快速地获知国际国内各种文化思潮和事件。但他们对于各类信息的辨别能力尚有欠缺,需要教师及时地加以引导。
因此,德育教师除了要及时掌握社会学习之外,还应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各类信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能力,并借此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各种社会事件把握世界和国家发展形势,做到与时俱进。
三、提高素质,提高德育工作的说服力
教师健全的人格能使学生潜能充分发挥,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德育教师尤其应该秉信“身教重于言传”这一点,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品质影响和感染学生。
1.提高政治思想素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充分说明教师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是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概括为,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场坚定,忠于党、忠于人民,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祖国统一。另外,作为德育教师还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有较高的分辨是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教师才能起到导航的作用,促进学生向着正确方向发展。
2.增强科学文化素质
能把教书和育人融为一体的教师,才会成为优秀教师。一个教师不应只具有专业知识,还应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美学和人际关系学等方面的知识。教师有了渊博的知识,才能很好地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在培育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从而在育人成才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3.树立良好的心理素质
这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要加强和重视体育教学中的常规教育,体育课同其他学科相比较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在野外操作训练,它首先受着自然气候、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要强化学生的纪律性,培养学生一切行动听指挥的集体主义精神。(2)按照体育教学大纲要求,田径课所占比重最大,内容丰富,锻炼形式多样,也是各项运动的基础。但田径课的特点是教法简单,枯燥无味,而且有些项目特别艰苦,这就要求教师要依据教材的思想性和内容,教育学生,使他们认识到:田径课不仅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及其他内脏器官的功能,而且能培养人的勇敢、坚毅、果断、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3)球类运动课是学生最喜爱的课目,因为球类运动具有娱乐性、对抗性、集体性、群众性的特点,颇受学生青睐。为此,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在教学、比赛及训练中都应提倡集体主义精神。特别在比赛中要求学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奋勇拼搏,既要有荣誉感,又要有虚心学习的态度。同时通过比赛,也可以调动非参赛同学观看、服务,从整体上培养同学们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思想道德。
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
德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直接作用于人的灵魂和精神世界的教育活动,其根本目的就在于使人活得有意义、有价值,使人向善的方向发展。”可见,德育不仅是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更是对学生的道德、心理品质的教育以及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培养;换言之,德育要以尊重人、理解人、发展人、完善人、成就人为根本宗旨。过去,我们对德育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偏差,德育被赋予了很多的本不属于自己的功能,德育逐渐被工具化和功利化,更多地承担了政治教化的任务和意识形态的盾牌、铁幕,这实际上背离了德育的本义。只有廓清了德育的内涵外延,才能回归到德育本真。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在社会道德观念方面的教育都日益趋向社会人文主义的大道德观念,提高人文素质,弘扬人性。人文素质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即关于人类生存目的的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为何而生”,如何很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较好地解决个人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使每个人的智力、品德、情感、体格各个组成部分达到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个人的整体素质。因此,所有教育活动,包括德育都要从尊重人开始,以人性为本调动人的积极性;要培养人,关心人,给人以发展提高的机会,要帮助人、爱护人,弘扬人的生物性;同时要满足人的合理要求,满足人高层次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最终达到人的社会性与生物性和谐统一。
二、 找准工作着力点,转变德育观念,确立正确的德育目标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无法唤起其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会使其对教育产生抵触。转变观念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主体参与的德育方式。提高其主动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增强学校德育实效。因此,转变观念具体而言就是:建立以教育对象为主体,适合教育对象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改善德育工作,提高工作实效的首要问题不是方法问题,更不是内容问题,而是观念问题,观念的转变必然会带来方法的变革和内容的更新。转变观念就是要以现代教育功能论为基础,全面实现教育功能的统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既不能因为强调教育社会功能的重要,而忽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又不能版面追求个人的自由发展,否定教育的社会功能。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长期以来,德育目标定位上的“高、大、空、远”,使德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德育工作方法缺乏活力,德育工作的机制不够健全等诸多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造成了目前学校德育工作“看起来重要、说起来次要、干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要提高德育效率,必须对德育目标重新定位,确立以下德育目标: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学生基本道德规范,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以积极的姿态去适应并驾驭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
三、 树立大德育观,齐抓共管,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大德育观即德育的社会观,在学校树立“三全”德育思想,即:全员――所有教职工都是德育人员,全校师生要共同参与。全方位――学生所有教材都是德育教材,充分挖掘各科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全过程――将学校所有活动均视为德育活动,抓住一切时机,全面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形成“人人都抓德育,事事与德育有关”的德育工作大环境。
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均不相同,各有优势和不足,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如何在这三种教育导向的前提下,全面实施德育大目标,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形成三位一体的合力网络是提高德育整体实效性的基础,也是从全局上根本转变德育薄弱现状的重要环节。学校也可与社区联手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德育优势,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合力网络的德育大格局,使学生在校与在家的5+2天时间内都能接受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德育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结合实际,走进社会、生活,适应学生心理实际,确定德育工作内容
在德育内容的选择上,要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来开展教育,确定目标要实际有效。 要遵循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办事,要求青少年从日常行为习惯入手开展近距离、小目标、经常化的德育教育,使社会要求、学校规范“内化”成他们自己的道德行为标准。比如:文明上网、按时到校、爱护公物、团结同学、刻苦学习、尊敬师长、生活节俭等等,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使学生感受到德育就在身边。
积极探索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体现社会化、人文化特点的内容、方法和载体。更加注重德育的实践性、体验性、养成性。当前,学校德育必须注重有效地将德育的主旨内化为学生的心志,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文明的品行、高雅的品位、健康的品行、优秀的品质和高尚的品格,尤其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的培养。同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与学生日常生存能力有关的训练以及危机状态下紧急干预知识的学习,使他们成为自理自立的人。
五、 创新载体,走入学生心灵,以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514-01
本人结合自己工作中的切身体会,认为要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做好德育工作要有责任心
比尔・盖茨曾说:"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德育工作可以说是一件"苦差事",而做好德育工作更是一件极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责任心对于德育工作者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具有责任心,才会把做好德育工作内化为自身需要,才会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全身心第投入到琐碎的工作中,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在平凡中寻找欢乐,在平凡中体验成功。
2.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要有特色,不能照搬普高经验
与普通高中学生同属一个年龄段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身心特点上与普通高中学生有许多共同之处,德育工作也必然有共性,应该借鉴普通高中成功的经验。然而,我们更应该注意到,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通高中,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差异极大,而且学生思想、心理状态也有很大区别。对这样一类特殊群体,应该通过我们的努力引导他们以"成功者"的心态走向社会,并且能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对自己和社会充满信心,从而实现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因此,我们必须准确地抓住中职学校学生德育的特殊性,才能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时代感,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3.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德育的核心地位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确立"抓基础、严管理、重建设、讲实效、创特色"的工作思路,以整治学风,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为德育工作重点,逐步完善教师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扩展德育的深度和广度,完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结合"网络,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实施德育的现代化、科学化,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4.要有爱心与耐心
根据研究调查,中职生的自卑情况普遍存在,约80%以上的中职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原因是多方面的:个人方面学习成绩差,没能进入普通高中学习,达不到家长的期待。社会方面中职学校地位不高,就业情况不尽如意等等。因此,作为一名德育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营造良好轻松的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决定了学生行为习惯循环往复的过程和不确定性。因此,作为德育工作者必须具有爱心与耐心,针对学生的过错行为,按照不同程度进行教育,做到一视同仁。
教师的爱心,来自于教师的责任感,来自于师德素养。因为师德的核心是爱生。转变"后进生",要求教师特别有学心,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爱生观。爱一个学生等于培养一个学生,讨厌一个学生意味着要毁掉一个学生。教师应该这样看待后进生:"后进生"是人,是有感情、个性、独立人格的人,因此需要尊重;学生是未成年人,因此要允许他们犯错误;学生是能动性的人,因此任何教育都要经过他的过滤。教师的爱,直接表现在态度上。这是爱的外在表现,而态度又是教师情感的外露。"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厌恶学生的教师就可能培养出厌恶社会的人。
真正有爱心的教师,是反对以个人好恶对待学生的,特别不能歧视差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后进学生,尤其是对那些"问题"学生,要做到严慈相济,持之以恒,反复抓、抓反复。要懂得改变1个"问题"学生远比培养10个优生更有意义。例数每一个少年犯,除家庭教育偏颇外,学校教育是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呢?对学生不经意间的一次抚摸、一次微笑、一点点暗示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5.要有一双慧眼
德育工作者除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外,更要具有一双慧眼。要善于观察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尤其是"问题"学生的优点。要针对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特点,带着善心和诚意,公平公正对待每一名学生,并及时进行肯定和鼓励。而事实上,一些教育者往往容易看到好学生的优点和"问题"学生的缺点,对好学生的缺点和"问题"学生的优点极容易被忽视。教师要学会运用迁移原理,通过放大每名学生的优点,让其逐步克服不足。学生的性格、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交往能力、劳动和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等细节表现,都是挖掘学生闪光点的来源。高明的教师在于善于发现、捕捉和利用一切教育契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070-01
一、现行学校德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课题,是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
1、德育课在学校整个教学中的地位是“名不符实”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的地位就如同德育的地位一样,口号喊得高,但实际地位很差。德育工作应该是学校工作的首位。但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有很多重要的工作需要花大力气去做,所以,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但培养初中级技术工人的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往往处于被轻视的地位,而德育课更被看成既不教技能又不教有用知识的偏门了,更何况德育课人人都可以拿着书本“照本宣科”。
2、现行教材体系与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出入
现行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包括《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一年级上期)、《法律基础知识》(一年级下期)、《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二年级)、《哲学基础知识》(三年级上)。在这个规定的教材体系中,缺乏心理健康教育与形势任务和时事政策教育的内容。
3、课时设置不合理
德育课程的周课时一般为每周2课时。从教育部规定的教材容量上看以及实践中实际授课过程得出一个结论:安排的时间少了,不太可能完成教材规定的教学任务。导致实际授课时只好选择性的进行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深度受影响。
4、考试和评价的体系不科学
德育课程的成绩一般以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为准。即使有平时成绩,也只是作业或者课堂表现方面的考核。德育课程的考核评价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不利于对学生的培养。
二、几点建议
1、落实德育首位,充分认识德育课的重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中等职业学校都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并结合行业特点和行业职业道德规范,使教育内容具体化。职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劳动就业和生活观念。美育工作,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根据现实需要改革教材,以道德品质的培养为主
现行的中等职校德育课所涉及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哲学、伦理、道德等,这些统编教材,用的是科学化模式,概念性的东西居多,感觉较空,没有充分体现出职教的特色。
中等职教德育课教材要能体现能力培养,强调应用性,实现育人目标,就需要在教材内容上兼顾系统知识的灌输和各行各业的行为规范了解,还要强调社会实践,使学生从认知到形成习惯。也就是说,教材应侧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并渗透思想政治观点和爱国主义精神在其中,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实现我们职业教育的目标。
3、改变考试方式和评价体系,注重个性的发展
对学生的成绩考核不能仅用两次考试来衡量就完事,我们必须明白德育教育应该与学生的成长过程结合起来,考核应该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两个点或三个点。要形成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以任课教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班主任、政教处教师、学校领导为共同的评价主体来对学生综合评定。以学与做为中心取代以知识为中心的考核重点。这样也更能全面评价学生,从多角度和多方位发现问题,从而使德育教育更具有针对性,使德育教育收到实效。
4、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改进德育课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充分利用声像、多媒体等视听电子技术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学生较容易接受的形式,开展教学,避免简单的概念灌输,使德育课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形象,易于为学生所接受。鼓励和支持广大德育课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在教学改革方面的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051-01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中学时期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帮助学生建立健全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塑造自我完满人格的关键性时期。而促进中学生身心成长的重要职责,就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初中班主任的身上。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初中班主任应当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兴趣爱好来开展相应的德育工作。良好的德育工作能在切实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对事物有一个正确的评判标准,帮助学生在应对复杂现实时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因此,初中班主任要积极探索与实践德育工作的开展方式,革新自我观念,加强自身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进而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和工作质量。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班主任要做好德育工作,首要在于确保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在以往的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往往对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地位的认识有所偏差。班主任主观上认为,在德育工作中自己应当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只要本分地听从教师的教导就好了。这样就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同时也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做好德育工作,就要求教师要重新审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放到与自己对等的地位上,与学生平等对话、平等交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有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最终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对话、交流的关系,即意味着班主任要充分地尊重和保障学生的人格尊严,要肯定初中学生具有自我独立的人格,肯定学生与教师一样,在精神上都是同样独立的,学生也具有表达愿望、诉说自我需求[1]。不过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班主任还是要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作用。与初中生相比,班主任的人生阅历和知识水平都远远高于他们,因此在德育工作中要给予学生们以必要的引导和帮助。在引导和帮助的过程中,班主任不应在学生面前摆出一份高高在上的姿态,也不应单纯地进行相关知识的灌输,而需通过娓娓道来的方式,耐心、细心地进行教导,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
二、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环境,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之前,应当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健康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班级文化是指一个班级的成员在其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一种精神面貌。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能够帮助班主任在开展相关德育工作时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而学生在这种外部环境中,能够充分感受到美的存在,受到美的熏陶,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道德情感。为了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首先,确保教室环境干净舒适。要求值日生做好每天的教师清洁工作,将值日活动落实到位;其次,适当增添一些室内装饰。例如在室内放置几盆盆栽或者假花,美化教师形象;第三,构建文化学习氛围。班主任可以在教室一角设置一个图书天地,引导学生通过以图书互换阅读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阅读的良好习惯。班主任只有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断重视班级正确价值导向的建立,做学生的典型和榜样,才能对学生产生现实感召力和精神引导。
三、积极采用多种德育教育方式
1、沟通交流法
班主任要做好德育教育工作,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是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在沟通交流之前,班主任应当对谈话的目的和内容进行确定,并且选择好合适的谈话场所和时间。在正式谈话的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进行真诚地对话和交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帮助学生消除在与班主任对话时所产生的紧张不安和不安全感,真正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在和他交朋友,进行心与心之间的交流[2]。此外,教师在开展交流教育时,应当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谈话,以达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目的。
2、自主管理法
自主管理法是班主任在班级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程度自律能力的基础上所采用的一种德育方法。它要求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通过给予每个学生以平等、自主的权利,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日常管理活动当中来。在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要给予实时引导,要求学生要正确处理班级日常人际关系,对于一些不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给予实时自省和及时纠正,以确保德育工作能够在班级生活中正常开展。通过采用自主管理办法,能够有效强化初中学生班级主人翁的意识,从而帮助学生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我。
3、社会教育法
由于德育工作不是一个单纯依靠学校和教师工作就能完成的活动,它是一个社会性的系统工程,要求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在内的多方面因素进行共同协作。因此,班主任要着力建设起以多系统、多渠道、多层次、多载体为特点的德育网络,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积极向学校汇报学生的相关德育成长情况。一方面,通过密切与家长的联系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具体发展变化情况,从而帮助家长制定出相应的教育任务;另一方面,通过向学校进行实时汇报,有利于学校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来进行必要的德育工作的决策和政策制定。通过形成学校―教师―家长三位一体的互动德育教育网络模式,帮助学生真正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提高个人道德素质。
一、初中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基本原则分析
1.全面发挥学生主体性原则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理念,摆脱过去高高在上的教师权威地位,要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调者。从教学规律角度分析,任何教学行为都是教与学的关系,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内因,教师是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决定了外部因素。因此,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过程中,强调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此外,教学活动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能够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
2.教学的全面性原则
初中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不能将教学重点放在部分学生身上,应该全面涉及所有学生。德育教学是一个涉及面十分广阔的领域,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将体育教学活动和德育课程全面结合起来,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外,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对于一些学生思想偏差问题,应该及时进行纠正处理,并要密切观察学习能力不足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体育教师还要做好和学生沟通交流工作,要时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对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作出调整,保证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不发生偏离,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发展。
3.教学的系统性原则
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做出一个系统性规划,不能在教学过程中随便讲解,毫无教学的规律性。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的课堂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规划好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学对策,从而全面提升学生中思想道德素养。
二、初中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对策分析
1.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渗透德育教育
初中阶段的学生逐渐进入到青春期,身体发育十分迅速,学生生理和心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进入青春期后,学生热情奔放,思维跳跃,有朝气,但是在情绪方面容易激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在教师和学生面前想要更好的展现自我,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容易产生偏激。初中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这段时期的心理特点,在体育健康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多种竞赛和游戏活动。通过采取分组教学模式,将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相似的学生分成一组,然后让学生以抽签的方式确定采用哪种竞赛形式。通过游戏和竞赛活动能够更好的锻炼学生团结协作能力,锻炼学生沟通交流能力,从而让学生养成从集体出发的信念和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合作对成功的帮助,为学生更好适应今后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2.结合形式多样的体育内容渗透德育教育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十分丰富,在教材中蕴含着多种德育教学内容。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刻挖掘,并加以利用和分析,将其更好的应用到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从而保证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充分性和有效性。例如在进行跳箱教学过程中,一些胆小学生特别是女生对这项活动会产生畏惧心理,不敢跳,甚至逃避活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鼓励学生,并对动作要领进行深入讲解,指导学生科学训练,让学生先从较低位置开始跳跃练习,然后逐渐增加高度,从而更好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向学生渗透勇敢、顽强、沉着、冷静的德育教育,让学生逐渐形成勇于面对困难,顽强拼搏的坚强意志品质。
3.结合初中体育活动规范性特点进行德育教育渗透
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氛围下,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位,“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新一轮课改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本文就中学德育工作的问题和对策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要改变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心理需要相脱节的现象
传统的德育工作没有把学生的思想实际作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传授的理论知识和学生的成长实践相脱节,得不到学生内心的认同,极易产生逆反心理,学校的德育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不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年龄特点,对于生理和心理尚未成熟的中学生来说,只能是肤浅的、唯心的理解它。如学习战争年代的英雄人物,这些人物不具有时代特征,无法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实践。
要改变德育工作脱离学生实际需要的做法,必须注重学生的心理需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无数事实证明,把学生的养成教育与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结合起来,就可以调动中学生心理机制的积极性,把外部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因素转化为学生的内部因素,形成一种动力调节机制,从而产生积极的效果。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把心理教育引入课堂教育领域,重视对学生心理障碍的了解和疏导,增加师生间的心理沟通。教师应注重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
二、要改变传统德育重说教、轻实践的德育方法,强调与学生实际相结合
传统的德育工作大多以“书本”、“教师”为中心,在课堂上教师照本宣科,重知而轻情和行,把知识的学习摆到了不适当的位置,使思想政治课异化为一般的知识课,失去了情和行,也就失去了思想政治课的灵魂。
在新课程实施中,要改变以往说教灌输的方法,把德育融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倡导品德培养回归生活,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特点,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使学生通过活动受到教育、受到熏陶,逐步形成待人做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中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但识别能力差,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对社会现象和思潮进行剖析判断,以提高他们的识别能力,青少年学生时刻面临着形形的物质和精神因素的诱惑,采取单纯的禁止不是根本的办法,应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提高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学校和班级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艺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等,充实他们的生活,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培养良好的品行。
三、要改变学校德育工作偏重教师主导作用的现象,重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学校的德育过程实质上就是教育者把道德规范传授给学生,使受教育者形成道德品质的过程。传统的德育工作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向学生传授固定的道德规范,忽视了作为德育主体的学生的参与,教师往往以批评、禁止、训斥、说服、奖励与惩罚等方法,剥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求一律,阻碍学生个性及主体性的发展,也不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影响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学生这个主体,想方设法让他们活动起来,我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或热点问题,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充分利用图书室、课外资料及网络等渠道,让学生搜集有关信息,让学生通过自己搜集的资料发表自己的见解,展开分析讨论,将热点知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改变由教师满堂灌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要改变传统德育工作中学校与社会、家庭相脱节的现象,加强多维联合,形成德育网络
中学生的生活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家庭是学生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能与学校德育工作一致,对子女娇生惯养,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家长都包办代替,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对子女的期望过高、拔苗助长,严重阻碍了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再加上社会上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思潮影响,严重影响了未成年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产生了“五天的学校教育敌不过两天的社会影响”的现象,学生从书本上学到的和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差之千里,对中学生的心灵产生重大的震动,因此,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德育工作不单单是教育工作者的事,全社会都应关注,德育工作要坚持多维联合,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的德育网络,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开展社会实践等活动,让新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让全社会都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在整个社会道德教育普遍弱化的情况下,要转变学校德育工作中不适合学生全面成长的现况,改变当前中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脱离实际、呆板生硬、成人化倾向、缺乏实效等情况,德育工作者要创新思维,转变观念,掌握德育工作新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吴萍,谈当代心理学者的素质要求――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给我们的启示,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2]周秋竹,浅析注意在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效果,鄂州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王 王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2005.2
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德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德育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21世纪被认为是生物科学的世纪,生物科学将因其领头学科地位的确立而在新世纪里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命运产生深远的影响。发挥学科教学的特点,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学科教学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名中学生物学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我始终奉行“成人才能成才”的教学理念,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一、钻研教材,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德育教育不同于思想政治课,其思想教育内容并没有文字材料,它的理科特性,往往很容易使我们较多的重视它严密的知识体系传授,而忽略其深邃的德育内容的渗透。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因此生物教学要求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陶冶及道德规范的教育。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与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能使学生免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以及唯心主义思想的侵袭,使学生正确认识生物和人体的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更好地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并逐渐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给了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正确观点和方法,我们教师要善于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指导他们逐步学会运用这些观点和方法。
二、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生物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深化课程改革,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讲影响光合作用因素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科学家在这方面的成绩以及我国科研水平与世界的差异,这样一方面从中体会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一方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方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还需要我们几辈子人不懈的努力才能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根据教材内容积极发挥服务育人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生物中,有很多规律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了作用的,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如在每年的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之际,我们都组织青少年学生观看预防艾滋病的专题片,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通过活动让青少年学生了解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艾滋病毒主要存在于人的血液、和唾液等体液中,主要通过性传播、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让青少年学生在活动中树立珍惜自己、关爱他人的思想品德。
五、利用课外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生物活动课和生物主题活动,例如:高二学习生态环境的保护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洗衣粉和清洁剂的数量,然后结合生活污水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生物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研究性活动,自己制作一下生态瓶,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
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作为一名中学生物教师,我想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不要吝惜自己的情感,只有自己心中拥有太阳,才能给人以阳光;只要掌握了爱的艺术,你的心血才会浇灌灿烂的希望之花。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可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