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行业研究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30 16:38:3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现代农业行业研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现代农业行业研究

篇(1)

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看,现代农业物流的发展,无论是体制还是促成农业物流模式的转换,都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一定程度的干预,既需要有政策的指导,也需要行政和法制的强制,以及必要的资源支持。因此,要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现代农业物流发展中的基础建设创造者、产业进步推动者、运行秩序维护者的作用。让政府成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助推器”。政府应加强对该行业发展的组织和引导,把发展现代农业物流作为中原崛起发展经济的新增长源,采取有力措施,从政策、体制、法规等方面为现代农业物流的发展提供保障。政府要很好地发挥作用,必须有一个统一协调的政府机构来推动现代农业物流的发展。

这个机构应该有三个作用:第一、为现代农业物流的发展创造条件,包括准入、政策、法规等等;第二、要起到各厅局委合作协调的作用;第三、应该设立一个非常设机构,定期协调、解决现代农业物流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实施人才战略,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物流行业是一个人才密集型行业。物流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要求拥有一批具备熟悉服务对象的生产、经营和销售,熟悉物流服务组织、运输组织管理的相关业务,熟悉市场营销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物流信息开发维护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物流人才的培养应该是多层次、多方面的。要充分调动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的积极性,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强物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要加强培训现有人才,包括物流管理、物流技术操作、物流宏观决策与规划、物流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人才。同时,要以优惠政策吸引国际、国内物流专业人才来河南创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市场。要发展农业物流,就应出台相应的法规、政策,鼓励农业物流业的发展,确立农业物流的合法地位,规范农业物流的组织行为,将建立农业物流体系作为工作的重点,尽快研究制定构建农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体系的规划方案和实施办法,促进农业物流龙头企业健康快速地发展。另外,还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流通和农业物流的宏观调控体系,有效调控农用物资、农副产品并引导农业健康发展、同时农业物流市场的开发与现代农业供应链体系的建立需要政府制造宽松适度的环境,保障市场运作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实现农业生产与市场的紧密对接,形成我省农业物流系统的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一体化运行格局。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物流体系。必须做到:一要加强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枢纽、工业基地、商贸中心、物资集散地等,都要全面筹划,建设合理配套的物流基础设施体系;二要加强现有物流资源整合,建设培育物流市场。要全力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合理设置物流设施,发挥整体合力,避免存量资源闲置,增量资源浪费,要防止物流“虚热”,避免重蹈其他产业一哄而上又一哄而散的旧辙。

篇(2)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5-1232-03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要靠“两大动力”,发展现代农业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在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通过科技进步提高生产能力,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推动科技创新,实施科教兴农和人才强农战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大力发展与现代农业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农业职业教育。

1 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概念

实现农业现代化、保障农产品安全和社会和谐发展必须加速培养现代农业技术人员,这一问题现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县域职业教育与培训网络。《纲要》极具战略眼光地将农村与县域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与职业教育体系紧密联系、同步建设。从《纲要》的表述中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建立和完善现代农业和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对促进教育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时代意义。

培养技能型人才,造就新型农民是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原农业部副部长刘瑞龙认为,农业教育、农业科学研究、农业生产三方面紧密结合,要建立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思想内核,教育、生产、科研相结合为具体表现形式的农业职业教育办学机制[2]。

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相关论述也只是提到了农村职业教育、农民职业教育、农民培训工程等概念。笔者认为,所谓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是指以教育培养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和新型农民、研究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职业教育体系。

2 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定位

2.1 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是研究推广现代农业技术的有效途径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数据来看,全国农村人口仍然有6.74亿,占50.32%,农民占到了总人口的“半壁江山”。尽管中国正在向工业化、城镇化不断迈进,城镇人口不断增加,但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意味着“人口红利”的持续衰减。要实现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是大势所趋。通过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 培养新型农民,可以推动现代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这是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价值所在和历史使命。

2.2 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是培养现代农业技术人才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形式,解决“三农”问题,要以“人”为本。这个“人”,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新时代农民,或者叫新型农民。新型农民应该具备“三个会”特征:第一,会运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使用新型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第二,会运用、开发和推广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新技术,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第三,会运用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 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懂经营,会管理。新型农民还应该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文明素质和法制素质。如何让传统农民变为新型农民,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在中国现行的教育框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

2.3 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是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农业现代化要求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适度规模化、现代集约化、组织化、专业化转变,必须有大批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只有这样,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才可以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才可能推广普及,农业劳动生产率才会得以提升。然而,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大多数农户仍然沿用一家一户的生产种植方式。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农业科研投入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大于2%时,这个国家农业科技才能展现其生命力,农业经济与其他国民经济才能协调发展,而中国农业科技投入仅占农业总产值的0.2%[4]。只有通过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最终要被农民所掌握,才能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

2.4 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

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建立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笔者认为,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以高等农业职业教育院校、中等农业职业教育院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为主,以农业科研机构、高等农业院校、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涉农行业(企业)内部培训为辅的全方位的教育体系。将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或中等农业职业教育误认为是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的观点是很片面的。市场对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强大需求是推动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农业职业教育体系也应该借助市场需求的拉动,加快认清自身的定位,建立和完善体系建设,使其成为带动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

3 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3.1 办学思想陈旧,自身定位模糊

目前,中国农业科研人才培养基本上是由高等教育涉农院校和专业来承担的,农业技能人才培养绝大多数是由中、高等职业院校或政府组织的培训班来承担的,这些院校大多数是公办院校,办学观念陈旧,办学思想没有跟上社会发展和“三农”发展的步伐,缺乏就业形势发展变化的洞察力和办学理念的转变,招生和就业工作都没有与市场经济接轨,从而导致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暗淡的就业环境反过来影响其生源逐年减少。如何在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中找到自身的定位,是这些涉农教育机构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3.2 社会观念制约,涉农专业受冷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之前的农学专业由热门也变成了冷门专业。究其原因,主要源于四个方面。第一,办学思想、专业设置及教育教学方式落后于社会需求,就业率不高;第二,许多涉农院校和专业不能与时俱进,却想走学科设置“去农业化”的捷径;第三,社会地位不被重视加之一些社会偏见,很多青年人觉得学农和自己的理想相差太远;第四,工资待遇低、缺少发展潜力,农业院校的大学生毕业后不愿到农业企业、基层农技部门就业。这些原因都使农业职业教育生源严重不足。多数学生及家长不愿选择农业院校,学校普遍存在生源少、质量差的现象[5]。

3.3 实践经验缺乏,教育方式死板

影响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师资队伍的问题。农业职业院校一线的专任老师大多是从普通农业高等院校毕业的本科生,刚走出校门又进了校门,在实践技能方面明显存在着不足。在职业院校推崇项目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的教育教学中,其理论知识不能很顺利地融入实践教学中,而有实践经验的农业科研人员本就不多,且这些科研人员又不愿意到农业职业院校当专任老师。因此,现有的师资队伍无法真正满足学生和农民对实用技能的需求,更谈不上服务“三农”。

4 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关键

4.1 健全农业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制度

政府应该给予职业教育应有的地位,要将中等职业教育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免费的政策继续深化扩大,切实转变“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农业主管部门在构建农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和促进作用。要充分发挥行业在开展人才需求预测、推进校企合作、指导专业课程建设、开展教育质量评价等方面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指导农业职业院校根据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建立形成与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和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种、养、加、机、贸”专业体系,促进农业职业教育专业链、人才链与现代农业产业链有效衔接。

4.2 建立农业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

建立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是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创新性项目。2010年,陕西省开始实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工程”,成立了杨凌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2011年,辽宁现代农业职教集团宣告正式成立;2012年,由安徽科技学院牵头组建,省内农业职业院校和农业企业联合组建的安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正式挂牌成立。一些省市相继成立了农业职业教育集团,集团推动了行业企业与农业职业院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产品研发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鼓励农业职业院校承担农业科学研究和农技推广项目,教学人员深入基层从事农技推广服务,农业行业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农业职业院校兼职从教,实行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措施,形成了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的长效机制[6]。

4.3 推进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培养模式和培养内容的创新。农业职业院校要坚持走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评价制度的改革,使教学内容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要。二是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的创新。要采取定向培养、订单培养、委托培养、职业培训等方式,加大农业技术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力度,全面提升乡镇基层农技服务机构、现代农业企业人才队伍素质,培养大批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善于生产经营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三是培养理念和培养方法的创新。现代农业职业教育还要培养农民创新精神,其关键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一支集现代农业专业理论、实践技能与创新精神于一身的高素质教育师资队伍,这是推动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制度创新 技术进步与现代农业发

展[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4.

[2] 程晓强.刘瑞龙农业教育思想对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启示[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102-106.

[3] 王思萍.浅谈加强中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实践[J].农业考古,2008(3):356-357.

篇(3)

主管单位:广东省农业厅

主办单位: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3-2154

国内刊号:44-1616/S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8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篇(4)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农业作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行业具有的作用和价值不可小觑,近年来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进而提高了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然而,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农业在发展的同时,其中的农艺发展现状还有待加强,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要不断研究和分析农业中农艺现存的不足,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农艺技术水平,并结合实际情况总结出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策略,以期为我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科技与高效化提供基础和前提。

1 基本概念的阐述

1.1 现代农业的理念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传统的农业生产手段已经满足不了时展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农业应运而生。所谓现代农业,就是应用大量的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中可以提供的高科技生产材料、设备等,以此实现我国农业的科技化、现代化、产业化。

1.2 农艺及内涵

农艺,顾名思义,就是指利用各种与农业有关的设施设备对其进行农业改造以及促进农业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和观念,以此确保农业发展符合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一般情况下,不同时代的农艺农技所具有的特点是不同的,因此农业农艺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国家在农业方面现状、成就和进展。

1.3 现代农艺及特点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我国农业农艺也逐渐呈现出科技化、现代化的特点,但是与发达国家的农艺农技相比,我国的农艺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现代农艺体现出以下特点:在保留传统农业农艺优势的前提下,不断学习和总结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农技水平,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探索和实践。

2 农艺在现代农业中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2.1 农艺的理论价值

通常情况下,农艺的理论价值是指对多个学科进行综合运用而呈现出不同的相应价值观,因此农艺理论价值是一种综合性的价值观。农艺理论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主要有农业设备、农业生产场地、农业自然环境,以及各种农业资源与规划设计等等,以此来提升农业的品质,从而增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水平,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换言之,实现农艺价值是一种新型的农艺理念。

2.2 农艺的应用价值

农艺理论价值与农艺应用价值的区别在于:农艺理论价值的主要作用和功能是实现价值导向,而农艺应用价值是指促使农艺与现代农业相结合,实现既定的目标与任务,进而达到预期设想价值的一种观念。农艺应用价值的价值层次较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求综合运用高新科技以及创新的管理理念和新型设备,从而促使我国农艺实现全面科技化、机械化、自动化。农艺应用价值的良好体现可以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并为从根本上摆脱自然环境的约束而发挥出更大的应用价值。

3 西方关于现代农艺价值观的可取之处和我国的借鉴措施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业作为提高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其发展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能够保证我国农业稳定,同时也能够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资源。对于现代农业来说,农艺农技在其发展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和地位,具有重要的价值。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农艺在农业中的价值的研究较晚,还存在一定不足,因此,要想实现农艺在我国农业中的价值,就要积极探寻解决对策,并借鉴和使用西方国家的先进措施,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进行总结。首先,由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所以要重视农艺工作人员的技能和意识培养,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提高农业劳动产出率,促进农艺行业的的规范化发展,从而为农业的快速发展夯实基础。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已经失去应用的优势和功能,并逐渐被淘汰,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发展步伐,因此,发展现代化的高效农业是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须手段,实现集约化、市场化、多元化,创新农艺观念,形成高功能的产业体系,完善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实现农业高品质、高效率的重要价值。

4 实现农艺在现代农业中的重大价值我国应该采用的措施

4.1 提升农艺科技的自主创新和成果应用奖励制度

农业发展对人们生活水平的影响重大,因此备受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就目前而言,我国在农艺科技的自主创新和成果应用奖励制度方面投入了很多精力,这对于农业技术水平的创新和提升具有良好的作用和意义。从自主创新和专利的认可到成果应用奖励制度的制定,更加创新了农艺科技水平,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4.2 运用新型的研究思路和创新的农业经营体制,以促成现代农艺的重大价值得以实现

现阶段,我国发展更加多元化。对于农业而言,新型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以及环保农业的促进了农业的多元化发展,现代农艺应用理念不断更新和完善。但是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还缺乏实践经验,因此要善于运用新型的研究思路,以此呈现出独特性、创新性的经营体制,以此为实现现代农业中的农艺的重要价值奠定坚实的基础。

4.3 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以构建我国现代农艺体制的人力资源

农业劳动者是体现现代农业中农艺重要价值的核心力量,他们的从业素质以及观念对农艺价值的体现是极其重要的,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是构建我国现代农艺体制的人力资源,也是将农业科学转化为劳动生产率的必经之路。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信息科技的全面普及与发展,我国各行业、领域均实现了科技融合与交叉。对农业而言,农艺价值得以体现的前提是在具体的应用中进行转化,为了实现农艺在现代农业中的重要价值,要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具体现状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农艺手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进而总结出与我国基本国情相适应的农艺研究成果。明确农艺在现代农业中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创造农艺效益,从而为人们的幸福生活以及国家富强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l]胡伟.农艺配合农机提升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促进玉米产业发展[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8.

篇(5)

1.2坚持“科技强农”,彰显为地方现代农业服务的优势和特色在努力推进人才培养创新的同时,加强科技创新和服务创新,自觉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教育的作用,使科技进步真正成为突破资源和市场对我国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中央强调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农村生产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农业职业院校应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结合专业发展规划,在“科技强农”的专业实践中充实专业内涵,更新教学内容。所有“涉农”学校都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围绕“建设现代农业”这一中心,选择一定的项目和基地,定时间、定人员、定参与形式,紧密结合农时农事,使“科技强农”的工作走向常规化和制度化。坚持“科技强农”,提高技术开发与服务能力是农业高职院校走特色办学的根本出路,也是办学的生命力所在。农业职业院校要发挥科研优势,坚持把技术服务与开发、成果转化与推广、信息咨询与传播以及促进产业升级与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等作为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内容,并使其成为学校强化为地方现代农业服务优势和特色的载体。

1.3践行“工学结合”,突出服务地方现代农业科技的功能农业职业教育应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拓展“校企合作”的领域和“工学结合”的形式,突出服务地方现代农业科技功能。“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无论是共办企业、参股联营、基地开发,还是委托培养或项目合作,都要注重经济社会效益同教育教学效益的统一。实训基地建设是“工学结合”的重要保证。认真进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尽力把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成为现代农业新技术的展示基地、培训基地、试验基地、研发基地和创业基地。充分发挥实训基地在地方现代农业中的科技服务示范功能、职业岗位培训功能和科学研究功能。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与实习基地一体化”模式,积极推行“订单式培养”模式,不断探索“工学交替”、“半工半读”、“顶岗实习”等多种“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把学校教学的空间延伸到工厂、企业、田间地头和经营场所,在着力培养服务地方现代农业人才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同时,按照“优势互补、双向互动”的原则,建立“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职业院校应根据地方的要求,积极主动合作进行规划论证、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并运用多种途径和形式,提供各种机会和便利,推动企业专业人员深度参与职业院校的发展咨询、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教学指导。

1.4利用网络教学系统的资源优势,创新服务地方现代农业的模式由于农业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坚持把技术服务与开发、成果转化与推广、信息咨询与传播以及促进产业升级与引导等,作为服务地方现代农业的内容。由于受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当前的农业高等职业教育难以将这些内容都安排成实训教学,这对于培养新型农民的能力无疑是一个缺陷。因此,如何在教学手段上实现现代化,以多媒体教学促进教改创新,发挥多媒体信息集成控制的特性,并在实践中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和合理的使用,这是深化教学改革和实现农业高职教育目标的关键问题之一。农业职业院校要把网络教学系统的资源优势作为创新服务地方现代农业的新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农场、虚拟工艺和虚拟试验;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开辟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学环境。

2农业高职院校为地方现代农业服务的实践

2.1以科学研究为平台,实施“农科教结合工程”2009~2012年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获得省“农业科技支撑项目”2项,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3项,市级农业发展项目25项,每年获得上级支持的各项农业科研经费300余万元。经过科研攻关,先后完成了多项课题研究,如2009年完成了“棉花新品种种子加工中心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2010年完成了“苏北沿海地区耐盐苗木扩繁技术研究”和“有机稻米生产防治病虫草害集成技术研究”;2011年完成了“蚯蚓粪便解决设施草莓连作障碍技术研究”“叶果兼用耐盐桑新品种选育研究”“棉花抗草甘膦品系的筛选和培育”等。在对一些项目进行研究的同时将其应用于生产,起到了示范和引领的作用,如蚕桑专业教师的科研成果“防治强抗药性桑螟的复配农药”“桑黑枯型疫病的新防治方法”“一种复合桑叶茶液含片及其制备方法”“一种蜂蜜桑椹汁及其制备方法”获国家专利,并成功转让企业批量生产;农学专业教师的“富硒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富硒米及其生产方法”也相继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育种专业教师的“棉花新品种盐杂3号的选育和应用”获得了盐城市政府2011年科技进步二等奖;“棉花抗草甘膦品系的培育和应用”在国内技术领先。这些科研成果既有科技的先进性,又有一定的经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2以建设实训基地为平台,实现“新农村示范工程”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几年的建设,形成了“南园(都市农业生态园)北场(蚕种场、养殖场、园艺场)一中心(苗木组培中心)”实习基地格局。学校采取学校、专业系和教师共同入股及公司运营的模式,师生同步参与生产和管理,先后创办了3个农业公司,即盐城市育新种业有限公司,盐城金海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盐城绿之家园林绿化公司;校外将省市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常年实习基地,如东台市“仙湖农业园区”,大丰市“丰收大地”,建湖县“九龙园艺”公司,盐都区“台湾郝氏农园”,亭湖区“悦达农园”和“华东盐城农产品交易市场”等50余家大型涉农企业,实现了实习基地与农业实体的有机结合,展现了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区和农业物流园区的新农村示范工程。在实训基地,教师通过企业锻炼,能够及时了解农业生产最新动态,提高了生产和管理综合技能,增强了博击市场能力,激发了主动为社会服务意识,丰富了教学情境,摆脱了“黑板上种田”与生产实际脱节的现象,也增加了个人收入。学生参与管理增加,能够早接触生产和社会,加深了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情感,使学生学农、爱农,愿意终身从事农业工作,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以建设实训基地为平台,实现“新农村示范工程”为师生更好地服务社会,实现了“农、科、教”共建、共培、共研、共享、共赢互动发展[7]。

2.3以校办企业为平台,推进“新种子惠民工程”育新种业公司常年生产杂交稻种、啤酒大麦原种和特色小杂粮,在农学专业教师的精心指导下,生产的各类种子质量好、纯度高,享有较高的声誉,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校办产业盐城绿之家园林绿化公司通过“苏北沿海地区耐盐苗木扩繁技术研究”项目的开展,使得“海滨木槿、滨梅、杞柳”等一批耐盐苗木在基地茁壮成长;蚕种场“叶果兼用耐盐桑新品种选育研究”获得成功,培育的蛹虫草已批量上市;养殖场引进多个特色畜禽品种(香猪、野鸭、草鸡、羊等),并辐射周边农村,充分发挥了校办企业技术推广功能。通过作物栽培和育种专业教师团队多年的研究,学校育新种业公司先后育成“盐杂3号”和“苏棉26”2个棉花新品种,2012年有大麦、水稻、棉花、杂豆等8个优良品系参加省内外各项比较试验。“盐杂3号”和“苏棉26”2个棉种累计推广17余万hm2,60余万农户受用,为公司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为社会创造效益3亿余元,较好地推进了“新种子惠民工程”。

2.4以政府特色项目为平台,参与“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积极参与江苏省2009年实施的“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即每个农业科研院及其所对接挂钩一个县区,进行农业科技帮扶。选派技术精、作风实、能吃苦的25名农科专业教师驻点到建湖县5个乡镇5个村。围绕盐城市政府提出的“一村一品”“一户一棚”等项目,每个教师全年驻村100天以上,开展农民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几年来建成了“颜单镇三虹村千亩有机稻米”“九龙口镇梅苏村花卉苗木”“庆丰镇北秦村水稻杂交制种”“上冈镇冈北村设施葡萄”“恒济镇强为村特种蔬菜加工”5个产业特色专业村,培育220个科技示范户,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和“一村一品”建设发挥示范指导作用。例如,水稻组教师指导的“颜单镇三虹村有机稻米生产”效益是种植常规稻的3倍,种植面积从起初的14hm2,2012年发展到的167余hm2,帮助该村成立有机稻米生产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108户,同时为有机稻米注册了“三虹牌”商标。并获得2011年中国稻米博览会金奖,产品供不应求,受到了省委领导和各级专家的好评,真正做到了“做给农民看、帮着农民干”“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装进农民口袋里”。

篇(6)

新农业就是其中的重点之一。

新农业缘何火

早就有一些嗅觉灵敏的风险投资人,开始“下乡”探路。2006年5月,红杉资本首度进军农业领域,向福建利农集团投资500万美元,以工业化的方式种莱,产品40%进入沃尔玛超市,其余则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

资本“下乡潮”在2008年开始加速。2008年,达晨创投投资5000万元,帮助神农集团建设养殖基地。同年8月,德意志银行注资6000万美元,获取上海宏博集团公司养猪场30%股份。2008年12月23日,全球最大的私募基金KKR获批向蒙牛现代牧业投资1亿美元,与KKR同时八股的还有鼎晖投资。近期,包括法国里昂银行、美国大摩等在内的海内外投资商先后投资或参股中国的优质农业企业,培育广阔并且正在快速兴起的中国农产品市场。 市场相关数据显示,包括茶叶、果汁、红酒、花卉、蔬菜、鸡蛋、育种、疫苗、水产养殖、肉食品加工、豆制品加工、生物肥、农药、油脂加工等行业,都已经有海外资金背景的私募基金或风险投资的投资。

在接受《新经济导刊》专访时,清科集团研究中心咨询师张静宇解释说:现代农业是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为支撑,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进行经营,农、工、贸紧密衔接,产与销融为一体的社会化农业。其主要特征是生产规模化,工具机械化和产品市场化。

而对于新农业企业,作为本土VC人士、深圳深创投资公司总裁的李万寿,曾列出其必备的特征,包括:成规模的种植和养殖基地,工业化的标准控制和生产流程,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和产品创新,并最终能够建立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市场。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够灵活调整产品结构,保持产品的高附加值,越做越大实现上市。

在中国,农业之所以吸引投资人,自然有着自身深层次的原因。资深风投人士杜枫作出如下解析:

其一是农产品的抗周期性。比如,“在金融危机的经济寒冬中,人们可以不买游艇、不度假,但是总不能不吃鸡蛋、不吃肉吧!”而金融危机下寻求安全保障的投资,被认为是境外资金加速下乡的重要原因。中国鼓励外商进行农产品投资,加上当前农产品生产水平较低也给了大的国际资本投入农业一个很好的机会。

其二是与消费者生活水平提高相关的特色农业、农产品在中国的商机。只要中国的国民人均收入在增长,这类农产品的消费就有望继续提高。“绿色”、“环保”已经成为新农业企业的核心概念,除了自身产品无公害、健康,企业更加注重对生产废料的再应用。如德青源,投入6000万建设一套鸡粪沼气发电的设备。虽然投入大,但是发电站除了供养鸡场的用电,还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经济效益明显:另外,发电站还为公司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解决了公司的长期发展问题,将成功的模式复制在其他地区。

其三是传统农业转型及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所带来的巨大机会。中国目前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传统农业的组织形式、流通体系和服务体系都需要升级。、林权改革等关键政策的出台,喻示着未来不少投资机会。

风投为之着迷的新农业,利润究竟有多高呢?有关人士向媒体透露:以玉米为例,一些深加工后的产品附加值将比玉米原粮增值许多。玉米每吨的当地收购价格不到1500元,若是加工成玉米汁,每吨售价立即超过3000元。玉米淀粉,这两年价格同样在涨,如今达到2000多元;蛋白粉,价格在4000元以上。这样的利润率,足以让习惯了低利润率、跑量为主的制造加工业浙商们侧目。当然,农业的投资“不单单只是粮食领域”,一般进入内地投资并成为当地举足轻重的企业后,“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水、电、路、房、卫生都意味着更多的投资机会。”一位企业家表示,“当然,如果当地政府去引导、启动得力,我们企业家就会事半功倍。”

因此,在中国农业整体的产业化还不够发达,且企业都规模较小,所以,新农业投资在中国有较大的扩张和整合的机会,加上政策层面的支持,大规模集中化、产业化的生产给农业企业提供了较好的前景。

诸多业内人士认为,从长远的角度看,全球人口的增长、耕地资源的稀缺将使农产品处于全面的“牛市”。投资大师罗杰斯也反复强调,农业是未来几年最值得投资的行业之一,在中国最有投资价值的就是农产品。

风投下乡热的背后,正是农业投资热的大趋势。

政策利好,瞄向创业板

近年来,随着“三农”问题的凸显,发展现代农业逐渐成为我国农村建设的重点,中央政府对现代农业的扶持力度逐年加大。

200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未来农村主要的工作任务是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着力点,推动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2007~2009年间中央政府针对农业连续出台三个“一号文”,其中2009年1月《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着重指出2009年将在2008年的基础上较大幅度增加良种、农机具购置等补贴,同时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及科技投入,重点支持高科技育种、农业机械化、优势农产品、畜牧水产业等领域产业及企业发展。这些扶持政策的出台,将直接惠及育种、农机具生产销售、规模化农业生产、畜牧家禽养殖加工一体化等企业。

同时,创业板的推出再次为现代农业企业带来利好。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今年7月已顺利上市,其背后“隐匿”的一批创业投资公司或将获得高额收益,其中占其总股本8%的达晨创投,将会获得超过700%的收益。创投人士认为福建圣农有标榜意义:“这是主板IPO重启后,第一个新农业概念的企业,体现了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因而坚定投资新农业的决心,新农业同时也是即将打开的创业板市场备受青睐的宠儿。

清科研究中心咨询师张静宇认为,创业板将优选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以及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企业上市,其中新农业属性涵盖农副产品深加工、农业龙头企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种子工程、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循环农业。

他指出,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农业资金需求逐年高涨,逐渐从生产延伸到产、供、销各环节,从一般农户延伸到育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多个主体,单纯依靠政府资金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创业板主推“两高六新”企业上市,不仅能为现代农业企业提供更为广阔的融资平台,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资金需要,

还能够提升农业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形象,并通过上市农业企业的示范作用,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创投和私募股权资本投身于现代农业领域。

张静宇表示,风投界纷纷看好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机会,创投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从2006年加速了在农业领域中的投资。另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02~2009上半年间,共发生了69起创投或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投资农业企业案例,涉及金额7.08亿美元:其中2006年以来创投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现代农业领域中的投资案例和投资金额快速增长,2006年一2008年三年间,年投资案例增加1.75倍,年投资金额增长4.15倍;2009年上半年受经济持续低迷影响,创投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投资收缩,农业领域的投资所有放缓,但投资金额超过2006年全年水平。

不仅如此,创投和私募股权投资领域也逐渐拓宽,2006年前创投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还主要涉足于育种、奶业、肉类加工、化肥等农业领域,2006年以来投资领域已扩展至农机生产与销售、环保农药、花卉、林业、有机农产品种植、农牧渔产品深加工等其他领域。

在张静宇看来,创投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投资决策与退出渠道有着重要关系。

目前,沪深两市上市的农业企业有70多家,其中获得创投和私募股权机构支持的农业企业为3家,市场容量还很大。创业板重点扶持“新农业”领域企业上市的导向,增加了现代农业企业上市机会,一方面直接为现代农业企业提供融资平台,另一方面也将健全创投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农业领域中的“投资一退出一再投资”循环模式,引导更多创投和私募股权机构投资现代农业。

“近日,媒体披露创业板首批申报的95家企业中就有明月集团、四川光友、吉峰农机等7家现代农业企业。而与此同时,更多的创投和私募股权机构将目光转向现代农业企业,深圳创新投、达晨创投、智基创投、优势资本、赛宫、KKR等多家机构均看好现代农业,正加大在现代农业领域的投资力度。”张静宇透露说。

现代农业任重而道远

现代农业企业的崛起,有待提升综合能力。

张静宇特别指出,“目前我国现代农业企业还普遍存在经营管理能力落后、人才缺乏、产品科技化程度低、品牌意识不强、市场单一等问题,与刨投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投资要求以及创业板上市条件相差较远。”

他认为,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整理的创业板首批申报和vC/PE支持的已上市农业企业的特点,现代农业企业至少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明确企业定位,形成独特优势。现代农业企业应结合其地域特点,发挥比较优势,确定企业的主导产业,并整合企业资源优先发展主导产业或产品,或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或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产业化经营:或优化销售模式,扩大产品影响等等,逐渐形成企业优势。

篇(7)

信息化、智能化时代背景下,我国农业发展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以全面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为核心的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变革,其前景不可估量。种子行业作为农业生产的根本,必须要重视物联网技术应用,逐步整合有效资源,并实现优化配置,为广大企业及农户提供更加全面、智能的信息服务。

1物联网技术概述

所谓的物联网,是指人与物或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互联,需要传感器、二维码以及RFID等多种信息技术的支撑。其中,传感技术主要应用于自然信源信息的采集、识别和处理,是物联网技术的核心部分。而RFID是对通信嵌入技术的突破,能够自动识别人和存储物件信息的电子标签。目前,物联网以极大的技术优势,改变了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促进了其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从宏观的角度讲,物联网的核心理念是“感知世界、服务人类”,它创新了经济增长点,大大提升了资源的利用率,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同时,从微观的角度看,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提升生产效率,为广大农户及相关企业提供更加智能的信息服务平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基。

2物联网技术在种子行业的运用

作者基于对物联网技术的认识,主要从生产与营销两个方面,探究了其在种子行业的运用,并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2.1生产

种子物联网技术在生产阶段的应用,体现为信息监测、智能灌水、苗情控制以及智能驱虫等系统的构建,这样既可以保障种子培植的效率,还大大提升了种子培植的质量。该服务平台主要分为信息感知层、网络传输层和处理应用层3个构架,其中,信息感知层通过传感器搜集农田土壤、生态、气象、灌溉及作物生长等信息,之后由网络进行传输,最终到达处理应用系统,从而实现对整个种子生产过程的控制。基于种子物联网平台的智能控制系统,使得整个生产过程更具科学性、实效性,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人力资源,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识,也是我国大力提倡的。具体而言,该服务平台可远程监测种子农田的生态环境,如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及含水量等,可以直观地演示其数据动态变化,经过科学合理的处置,能够使种子达到最佳生长状态。此外,智能灌水系统可以根据种子的生长规律和信息反馈,自动调节灌水量及灌水时间,同时满足了种子生长及节水示范的双重功能。因此,种子物联网是绿色农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2.2营销

种子营销是整个种子行业关注的焦点,影响其他环节的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对不同类型种子的需求量很大,为种子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时机。事实上,种子行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其根本因素在于营销模式存在缺陷。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人们逐渐形成了对互联网的依赖,也更倾向于新的信息服务方式。而物联网技术在种子营销阶段的应用,扩大了营销信息的传播范围,有助于整个资源平台的配置优化。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种子营销链条,既可以向农户及采购企业直接展示种子生产全过程,以增强他们的品牌信心,还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供应链条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在此过程中,营销中心与物流平台进行信息共享,整合种子供应链条相关信息,并结合经济市场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营销方案。而在运输阶段,仓储中心要根据物联网数据库的备案,合理地安排仓储、出货及运输等时间,并与车载传感器和GPS进行连接,以充分了解种子运输途中的存放环境或地理位置,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快速送达农户手中,以免错过种植良机。

篇(8)

(2)现代农业规制下的生态旅游优势。这种模式是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的混合体,它的产品既是农产品,也是旅游产品。现代农业广泛采用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如无土栽培、农业生态和环境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等,它向游客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科学技术。它是集科研、观赏、度假、生产、加工等于一体的,参与性、知识性和娱乐性最为明显。在现代农业生态园区,游客可以欣赏农业景观,还可以亲自参与其中,体验农民生活。现代农业视域下的生态旅游具有农业生产的特点,它所生产的农产品都是绿色健康的,可以让旅游者能够食用到最新鲜和最健康的原生态食品。

(3)发展前景预期。从客源分析,现代农业与生态旅游相融合的旅游模式主要是以城镇人口为主体客源市场,城市人口越多,提供的客流量也就越大。休闲、饮食、文化的消费需求都可以在对农业和农村的生态旅游过程中得到实现。因此其客源市场较为宽广。从政策环境看,现在许多城市和地区,无论从旅游道路交通和硬件接待设施等来衡量,还是从服务水平、政策导向等软环境来看,特别是政府制度安排来说,都为现代农业视域下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目前类似成都地区的城乡统筹发展较好,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发展现代农业指导下的生态旅游,可以促进城乡统筹的协调发展。

2实践层面的突出问题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都在开展相关的实践,尤其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载体,有效实现了农业与旅游的融合。但从总体看,仍然存在一定的共性问题。一方面,总体发展规划不够全面,行业发展政策引导不力,还存在着一些产业发展的自发行为,开发理念落后、决策不力;另一方面,经营管理水平不高,重点不突出、项目雷同,尤其是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从产业结构与产品质量分析,该模式的产业发展层次不高,一二三产业结合不紧,产业及产品开发缺乏文化内涵。

3对策与建议

(1)高端理念引领规划布局。要充分认识维护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好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在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中探寻内在规律,结合研究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采用较为合理的措施,促进旅游同自然、文化、环境融为一体。在编制地区产业发展规划时,一定要重视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发展生态旅游要将农业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融入到旅游产品的开发中来,开发出各种内容丰富、农业文化内涵深厚的旅游产品。

篇(9)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4-0267-01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of Pudong District,Sunqiao Modern Agricultural Park a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modern agricultural park facing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hanghai vigorously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center with global influence,Sunqiao Modern Agricultural Park with its location,policies and other advantages will build modern agriculture innovation center.In this paper,the choice of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the strategic realization path were described.

Key words Sunqiao Modern Agricultural Park;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ovation;strategic path;Shanghai;Pudong New District

孙桥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国内首家综合性现代农业园区自成立伊始就定位为“国外农业与中国农业接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桥梁,在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辐射推广等方面发挥了突出的引领示范作用。随着浦东快速城市化发展进程,由于级差地租高、劳动力成本大、能耗费用居高不下,孙桥区域继续发展种植业已难以为继[1],孙桥“二次创业”势在必行。在上海市大力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的背景下,应充分发挥孙桥现代农业园区位于上海自贸区和张江科学城的区位、政策和资源优势,将其建设成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集聚科技创新资源、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构建科技创新灵活机制、提升农业产业能级,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承载国家战略、面向世界的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新高地。

1 创新点战略选择

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孙桥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首先应该从科技创新点方面进行战略选择,既发挥其既有优势又能面向农业科研前沿,既有解决中国农业发展瓶颈的自我科技创新,又有面向国际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因而孙桥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可选择5个科技创新点。

1.1 设施农业

1994年孙桥现代农业园区在全国率先从荷兰引进玻璃温室,通过对荷兰温室的建设与管理的研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温室建设和温室生产管理规程。但温室智能化控制核心技术仍然掌控在国外企业手中,国内目前尚达不到该水平。温室能耗在温室生产成本中占比居高不下,降能耗技g尚有待开展因地制宜的研究。天敌防治在国内尚未启用,而国外已普遍采用天敌防治来极大程度地减少农药使用。因而在设施农业方面,孙桥现代农业科创中心可选择温室智能软件研发、温室能耗技术开发、自有天敌资源的应用研发作为突破点。

1.2 种源农业

种源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是农业生产链“微笑曲线”的一端,利润空间大。国内种源市场巨大,国外种源巨头纷纷投入巨资进行研发和市场推广,而国内种源企业以小企业居多,在研发与市场推广方面资金和技术有限,在种源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我国的种源农业研发大多由科研院所进行,且偏重于基础理论研究,与市场脱节严重,为充分发挥产学研一体化的优势,充分利用好国内科研院所的研发优势和企业的市场优势,孙桥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可作为试点,加大种源研发和应用推广工作。

1.3 农业土壤治理

当前我国很多省份都面临着土壤盐渍化、重金属污染、土壤板结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作物的正常生产。土壤修复涉及多学科,集聚区位、人才、资金等优势的上海浦东孙桥现代农业科创中心可集聚专注于土壤修复的国内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联合攻关,形成具体可行的土壤治理方案。

1.4 节水农业技术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农业大国,农业用水占社会总用水量的70%。目前,我国农田灌溉尚缺乏科学高效的节水灌溉条件,相当一部分农田仍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灌溉,既浪费宝贵的水资源,又严重影响当地及中下游的生态环境。与国外相比,我国在单位农业产量上的用水量上远远高于国外水平,孙桥现代农业科创中心可加大节水农业技术的研发。

1.5 农产品加工技术

浦东在物流和运输方面拥有位居世界前列的港口和浦东国际机场,海、陆、空交通便捷。借鉴荷兰农业贸易大国的经验,通过大力发展食品加工行业,研究开发创新的农产品和食品产品,为初级农产品增值,可提高农业产业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农产品深加工环节比较薄弱,孙桥现代农业科创中心专注于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设备研发将大有可为。

2 战略路径

2.1 产学研推一体化的“农业硅谷”

协同创新可以通过优势、能力和经验互补促进创新资源有效集成和最佳配置,进而降低创新风险和成本,加速创新产业化进程[2]。在孙桥现代农业科创中心理应集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吸引国内外顶尖的企业总部和总部研发落户,加大国内外协同创新,利用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交易平台,实现农业科技的市场价值,形成良好的农业科技创新闭环体系。

2.2 以点带面的辐射推广

在浦东范围内建设孙桥现代农业科创中心技术示范点,把全国农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汇聚到孙桥现代农业科创中心,由其进行研发及示范,再推广到全国。

3 结语

浦东孙桥现代农业科创中心建设承载国家战略,其发展需要在顶层设计、机制体制、政策扶持等方面予以支持。选准科技创新突破点,完善战略实现路径,以期通过若干年的发展,使其为上海乃至全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3-4]。

4 参考文献

[1] 王雅鹏,吕明,范俊楠,等.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特征、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2):161-167.

篇(10)

农业综合试验示范中心、园艺试验示范中心合并组建现代农业试验示范中心。合并后,现代农业试验示范中心隶属农业委员会,公益二类,按正处级事业单位管理。

主要职责任务:承担繁育引进非转基因大豆、马铃薯、蔬菜等农作物新品种,繁育引进工作;并与现代农机智能装备和现代农艺技术有机结合,探索高产优质大豆、马铃薯和设施蔬菜生产模式。与农业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农业科研成果转化试验示范基地,择优筛选可推广、可复制的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在全省示范推广;承担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北斗卫星应用的智慧农业项目,重点引进卫星遥感监测、北斗定位导航技术,开展农机智能指挥和导航精准作业、农情时空动态监测、农业灾害遥感定量分析、卫星遥感产量估算和无人机智能航化植保等试验示范,为全省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发展做好示范。制定全省农业物联网设施装备、数据接口、建设维护行业执行标准,指导全省农业物联网建设;开展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绿色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特色营销和农民持续增收的新理念、新模式示范,重点研究探索“土地入股、二次分红”的二三产业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利益分享机制,示范引领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上一篇: 民事刑事诉讼法 下一篇: 工程监理的核心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