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1 16:37:5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绪论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和平、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这是同志在十报告中对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明确表述。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信息的海量冲击和竞争的日益激烈,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的高职大学生正承受着更多更大的心理压力,严重的还直接影响到学习与生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大学生的一般心理问题
高职大学生处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受各种文化思潮、多种信息和年龄心智的影响,他们思维活跃,个性突出,渴望独立,乐于交友,却又过于依赖,意志薄弱,责任感不强,缺乏人际交往技巧。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是积极多于消极,多变大于稳定。尽管稚嫩脆弱,但向好意愿强烈。因此,多数高职大学生呈现出学习动机不强、情绪情感波动大、就业压力过大等心理现象,这多是教育存在的问题。少数或个别高职大学生出现退缩、孤独、封闭、抑郁等心理现象,这多为教育的矫正性或治疗性问题。总之,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大学阶段缺少相对稳定性,是复杂多变的,但也是可以改造的。
(一)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够健全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已经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心理咨询机构,也设立了部门职责和工作人员,但没有很好地发挥机构和人员的作用。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没注意课程开设后的教育教学效果。学生一旦产生严重的抑郁、跳楼等事件时才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迫在眉睫。因为学生的心理问题绝不是一两天形成的,而是长期负性情绪积累的结果和多方面因素导致的。如果相关心理疏导教育工作能提前做,做得深,做得细,为学生建立细致、清楚的心理档案,则可以预防或减少一些意外事件的发生。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目标含混,教授方法单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根据大学生心理特点制订的,从自我意识、气质、性格、情绪、学习、挫折、恋爱、人际交往等方面进行分章节或专题的形式编制的。教师要钻研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教学。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任课教师非心理学专业或思政教育专业,也未受到严格的专业训练;还有部分上课教师照本宣科,偏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轻视实践活动;偏重问题学生或问题个案的研究,忽视亚健康学生发展需求的正向引导 ,使学生学习心理课程的积极性降低,学习效果不理想,解决心理困惑问题的能力不足。
(三)心理健康教育辅助模式单一
目前,很多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除了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教育,也注重对学生进行课后的帮助,教师留下电子邮箱地址在网上回复学生问题,或是请学生到心理咨询中心进行一对一的面谈,或是做一些团体活动或户外拓展活动等。然而这是不够的,因为学生是发展变化的个体,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网上一两次的邮件回复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长期追踪并实时调整心理辅导方案,面对面一对一的直接辅导,避免学生给自己贴上“问题学生”的标签,团体活动或户外拓展固然好,但它需要周密的计划和系统的安排。总之,还需要更多更有效的模式作好心理健康教育。
三、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自我意识,塑造积极的心理品质,具备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这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领导、各部门、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努力,集合多种力量对不同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一)领导高度重视,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学校范围内给予相关部门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为广大学生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设置心理辅导工作人员,提供相关心理测试工具,明确各级支持部门的职责,提供有质量的心理专题培训和交流活动等。另外,要从大一新生开始,为其建立心理档案,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发展状态有准确的掌握,而不是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学生档案收集与研究中发现不良情况,从源头上干预不良心理现象的继续蔓延。总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就是要从不同层面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
(二)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很多院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也安排了心理学专业或思政教育专业的教师授课。通过课堂教育,能使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懂得一些基本的情绪疏导法,解决自己的一些心理困扰问题。然而,也有部分任课教师由于授课的专业训练少,对心理健康课程缺乏体系上的把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未及时更新,使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低下,缺乏学习动力,出现为应付班主任管理和为考试而学的情况。由此可见,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需要教师充分的备课,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实现教学模式创新,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心理教育的最优化。作为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师,一是要明确课程目标。即要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培养大学生的适应品质,能结合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变化调节自己的心理适应状态,对问题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对非问题学生进行预防性的心理引导。二是要选择适合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即要根据学生情况和实际需要选择心理教育教学内容。比如心理健康教育绪论部分,教学目标是给学生普及一些心理学基本概念,研究者应采用讲授法;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章节可采用讨论法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情绪和压力的调控可以采用体验法,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参与;人际交往和恋爱章节可以采用案例法,帮助学生汲取他人经验及教训。总之,教师心中要树立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备课时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授课时注意教学方法的实施,授课后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总结与调整,以确保教学效果最优化。
(三)利用网络和引入朋辈心理辅导方式,充实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第一,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今世界网络的高度发展达到惊人的程度,大学生也因此比任何时代的人受到更大更多的信息影,这无疑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利用课堂或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学会甄别网络信息,学会用网络信息中的正能量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而不是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其次,创设文明的网络环境。比如在各种网络社交场合中,告诉学生使用文明用语,不散布虚假信息,严肃地传递正能量。再次,为学生建一些网络教育平台,如微课、微信、微讲堂等,正面宣传与心理健康有关的知识和技巧,引导学生把网络当作一种最快捷的学习工具。
第二,引入朋辈心理辅导方式。朋辈教育发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作为专业心理辅导的重要补充,近年来受到我国高校的重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朋辈辅导员是学习的促进者,应当注重提供良好的咨询信息,给来访者以真诚、无条件的尊重和准确的信息来调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自身的潜力,勇敢迈向自我提升的境界。朋辈心理辅导又称“准心理咨询”,它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由经过培训或辅导的非专业人员通过心理安慰、劝导、支持和鼓励等方式为辅导对象提供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帮助的过程[2]。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部门可以在学校范围内征集班级心理保健志愿者,综合考察他们的态度、学习能力、思维方式、性格特点和与人沟通能力等,精心选拔并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和督导,发挥他们的才干,配合学校为问题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辅导服务。受训并合格的班级心理保健人员,可再培训班级宿舍寝室的心理保健员,进而推广到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他们各自的任务在于收集寝室同学的心理动态信息,并及时上报到班级心理保健人员处,严重的不能处理与疏导的学生,要及时上报班主任、心理辅导员或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工作人员,共同了解情况,共同出谋划策,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基础课教学的关联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基础。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高校在心理咨询中心的人力、物力资源上较为缺乏,不可能满足全体学生的需要。加上学生对心理咨询与心理疾病的不够了解,很少会主动到心理咨询部门去咨询,同时又缺乏自我心理调适知识,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加剧。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点是大学生心理的发展、调适与矫正,预防和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塑造完善人格。在这一层面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基础课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理念不谋而合。
基础课教学可以通过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树立远大的社会理想、高尚的道德理想、求实的职业理想、向上的生活理想,促使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做一个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大学生如果具备了这些正确的观念,产生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乐观姿态来面对生活,会更好地减少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
二、在基础课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
辅导员在基础课的教学中要合理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但是要注意安排的内容不能太过于专业,要将基础课的心理健康内容和心理学专业的内容区别开来。在基础课中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目的不是传授心理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主要在于使学生对心理问题有一定的初步认识,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调节方法,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辅导员应该注重把教学理论与学生的一些实际心理问题相结合,以实例支持理论,以理论分析实例,使思想道德修养课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同步发展。
那么具体如何在基础课中加强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根据学生思想及心理现状科学安排授课结构
了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现状是搞好基础课教学的前题条件,一般新生进校后,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会对新生进行的心理普查工作,基础课教师应该关注了解新生的知识背景、能力基础、思想特点、心理需要及其道德法纪素质状况。如在教学中简要介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对大一新生常见的一般性心理问题,如生活环境适应问题、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心理异常的表现进行描述。根据调查结果,进行讨论和研究,组织教学,科学安排授课结构。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的课堂渗透
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各章节的课堂教学中是基础课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基础课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基础课是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的课程。它对大学生的学习、交往、择业等问题给予了关注。
在讲述这些问题的时候,可以吸取心理健康教育中与此相关的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内容中。例如,在绪论第一节讲适应人生新阶段时,可以加入对大学新生心理调适方法的介绍,在第一章第四节讲到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时,可以把大学生学习及考证等方面的心理困扰及其应对策略的内容加入其中,在第三章第三节讲到如何科学对待人生环境时,可以展开讲述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困扰较多的人际交往问题及人际交往的技巧;在第七章第二节中谈到职业生活中大学生择业创业内容时,可以加入求职心理辅导;而第三节中关于恋爱、婚姻家庭问题时,适时结合情感心理调节等内容。此外,结合教材选用一批历史故事、社会新闻、心理情景模拟剧等辅助资料,使教学更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对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形成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把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法融入到基础课中
可见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确实存在问题,学生的满意度较低,传统教学方式传授心理学知识得不到学生的认可。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一直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贯彻情感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及课程的实用性。
情感教学指的是教师通过一系列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在情感方面的需求,从而达到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目的的过程。情感教学对教师要求较高,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并且充分考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提升教学效率。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学习行为中伴随着产生的情感与学习是互惠互利的关系,情感态度上对课程认可,就会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产生积极的作用。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特殊性,目的在于给学生减负,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因此只有学生情感上认可,态度上接受,才会把学习心理健康看成乐趣,达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目的。
一、情感教学模式应用原则
要保证情感教学有效应用到实际,需要设置凸显人文关怀的教学目标,还需要富于情感和意志的教学过程,更需要贴近现实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思考,在思考中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成长。因此,教学中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一)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因素。
情绪情感对学习的影响在很多方面是显著的,正面的、积极的情绪情感能有效提高学生注意力,提升学习效率。而传统传输式教学模式,将知识死记硬背式灌输给学生,容易引起学生反感,有违情感教学模式的初衷。另外,传统课堂环境严肃而生硬,学生的天性受到压制,容易造成学生的抵触心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中,教师应当调动课堂内的有利因素,创造宽松的环境,激发学生的正面情绪。
(二)建立合理的课程考核体系,减少学生功利学习。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心理学知识,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前传统课程考核模式如考试、论文反而加深学生学业负担。学生的学习具有强迫性和功利性,使学生对此产生排斥心理。因此,多样化、更轻松、更实用的课程考核体系应当被积极地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中。
(三)引导学生应用知识,体验知识获得的愉悦。
心理学知识在生活中各方各面都能得以应用,要突出这个特点才能使得学生内心真正接纳和喜爱这门课程。教师应当积极地在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有调查研究显示,学生更倾向实用、高效、有趣的教学模式,喜欢积极主动地参与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笔者的调查证实了这一点,学生更喜欢情景模拟法(20.1%)、案例分析法(18.7%)、轻松教学氛围创设(15.1%)和角色扮演法(12.8%)等可以模拟实际应用的教学方法。
(四)转化教师角色,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负责传授教材上的知识。而心理学课程理论知识丰富,传授方法不当教师容易成为机械的灌输者,从心理上被学生排斥,引起消极的情绪。所以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转变,加强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做学生人生的导师及生活的朋友。
二、情感教学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具体操作建议
现有对情感教学应用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方面,都是一些概括的、笼统的而非具体操作性的研究,心理健康课程中的情感教学应用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要真正发挥情感教学的积极作用,将情感教学应用到实际中,贯穿整个教与学的过程,就必须将理论转化为操作,将操作量化,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情感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巨大价值。笔者通过一个学期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初步尝试,总结出以下几种实际操作方法,旨在为后继研究提供参考。
(一)创设问题情境,以学生为案例引发讨论与思考。
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讨论与思考,在与学生的讨论中完成知识的讲解。例如: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第四讲――情绪控制,以本校学生刘某某(化名)为例,介绍其面临的两难困境(学业压力与异地的女友),一天晚上终于爆发出情绪问题,提问引发思考“假如你是小刘,应当如何处理情绪问题”,“小刘的处理方法是否合理”。
问题情境讨论平均每两个课时一次,每次十五到二十分钟,优点在于引发主动思考,学生积极性高。
(二)巧用课堂内外因素,调动学生积极情绪。
灵活多变地利用课堂内外因素引发学生积极情绪,例如:在绪论部分,介绍心理学之前提问学生是哪个星座,讲出这个星座的种种特性,再提问同学们相信不相信,最后将星座与科学做对比;第十一讲挫折应对中,引入肯德基创始人的案例,讲述挫折应对的重要性。平均每节课一次,课前充分准备,学生反应较明显。
(三)以教师自身为例,举出现实案例,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以教师自身为例举出案例,较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积极情绪的效果更加明显。另外,以自身为例可以避免学生出现投射反应,清晰地认识到人格的界限。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生心理影响研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处于激烈竞争的时代,所谓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领域肩负着为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实践表明,要想有效地完成此重任,就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其必然的重要工作目标。而心理素质作为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和关键一环,其重要性随着西方思想渗透、传播媒介增多等社会因素的变化日趋凸显。高校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课堂,更应该积极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保障其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继而走向社会为国建功。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呢?在有关学者的研究以及许多高校的实践中都有一些有益的探索,但这些研究和实践大多侧重于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后的应对和处理,尤其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以个案的处理为主,仍然采取的是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了文化环境对整个群体心理的优化。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表现为“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的理论认为,人类心理是社会文化中的在,是与社会文化相互创生的过程,文化对于心理行为方式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心理学研究也应该是社会、文化框架中的研究,对于心理行为意义的理解必须以社会文化为参照的语境。那么,我们在研究大学生心理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了校园文化的作用,甚至因为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其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更为显著。如果能够正确分析这种影响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这种影响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必将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介于此,本文选取了这样一个题目,希望通过对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理论依据、作用机制及具体表现的分析,找到对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益的东西。
1.2研究意义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出发,研究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并提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出相应的对策,对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于如何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理念,但将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成长相联结的系统研究几乎没有。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往往在具体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与应对,忽视了大学生心理的成长与发展,忽视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浸染作用。由于“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的研究起步较晚,至今仍处于理论综述阶段,在此基础上形成心理学分支还存在着争论和对立的地方,所以针对大学生校园文化心理的研究十分少见。但是,作为社会先进文化代表的大学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心理成长显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其作用不可忽视。本文在综合有关“心理学文化转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锁定大学生这一特殊文化群体,从文化的角度审视大学生理的产生、发展、变化,深入探讨了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理论依据和实现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在实践中,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把重点放在了问题出现后的引导和处理上,即便对校园文化建设有所关注,也往往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缺少针对性和系统性。但介于大学生特殊的心理特点,他们在面对心理问题、处理心理问题上的态度和作法往往不利于这种“事后处理”型的教育方式,校园文化则能借助其方式隐蔽、作用持久的优势,对大学生的心理成长产生深远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国内
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的关注。但在众多的研究中,往往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表现论述较多,而对于如何才一能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相对薄弱,主要集中在个体的自我调适、心理咨询与引导上。例如,魏莉莉发表于《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第10期的文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研究》,介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的五大问题即社会适应、人际交往、情绪、情感和性以及自我意识问题,并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力图从课程、自我教育、心理咨询和体育运动这四个方面促进和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些论述,对于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原因的分析较为成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熟,但涉及到应对往往更侧重于针对具体心理问题的调适与咨询、引导等,忽视了非病态的学生心理亦需要成长,需要完善。另外,随着“校园文化热”的兴起,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校园文化,提出通过建设校园文化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但相关的研究往往是点到为止,对于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以及具体的、可操作的应对策略更是少有提及。例如,陈启文发表于《思想政治教育》2007年第3期的文章《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防治对策》,在第四条防治对策中提出“应着重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尤其要净化网络文化,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和谐的环境”,但为什么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具体如何优化都没有论述。李琳发表于《滁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6卷第2期的文章《试论校园文化的心理功能》,在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之后,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示范、感染、激励、调适功能,并提出从优化校园环境、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发挥学生社团的主体作用、注重个别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五个方面作出努力。此文的论述虽进了一步,但仍不够系统,并且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持。
1.3.2国外
在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心理学尤其是技术心理学已经非常成熟,有关的研究与实践往往更注重技术性的处理方法,以心理咨询、心理保健为主要手段来解决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例如,美国在1940年前后就开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现在几乎所有的美国大学都设有心理保健、心理咨询类机构,并配有专职人员。’由于国外特别是西方对待心理问题远不像国内那么讳莫如深,心理咨询、心理保健的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此外,针对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国外的研究更注重物质文化层面的作用,如校园选址、整体布局、建筑风格对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例如,19世纪末,美国著名建筑师欧姆斯特(F.L.Olmsted)主持的伯克利校园的规划,主张学校应靠近城市,其环境应是自然的、公园式的,认为这种优美的环境能够陶冶和培养学生文明的习惯以及自尊和自重。再如,美国东南麻省大学的校园入口被特意设计成聚合性较强的围合空间,周围建筑底层局部架空,形成面向广场的灰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多层次的交往空间。国外这种校园文化建设的偏重,多少与技术心理学在西方国家的成熟以及西方人追求个性发展有关,对于我国大学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转贴于 1.4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4.1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文献综述,并对校园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这里校园文化指的是课堂教学以外的校园文化现象,涵盖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第二部分,介绍了“心理学文化转向”的有关理论,分析了大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特性,找到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的契合点。接下来,第三、四、五部分分别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深入探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并提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本文的重点在分析研究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搜集法,查阅国内外学者关于心理学文化转向、校园文化、大学生心理等的相关理论,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很多可资参考和借鉴的东西。
1.4.2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为两点:第一,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将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联系起来,分析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机制、功能体现及特点;第二,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等三个层次,分析研究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
1.5概念说明
1.5.1校园文化的界定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应当是在“校园”出现时就存在了的,但“校园文化”一词在中国大陆的提出却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探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讨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校园文化概念的不同界定。其实,不同研究者对校园文化概念不同的界定并没有孰是孰非之分,而是每个人从不同角度分析、概括同一个问题的结果。本文认为,首先校园文化是一种社会亚文化,必然具备作为文化组成要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物质文化包括校园主体所处的校园环境、校园的规划布局、校园主体的消费倾向等;制度文化涵盖校园主体应当遵从的各种管理、奖惩等的准则;精神文化主要体现为学校的精神、学风、师德教风、人际关系等。三要素之间并不是径渭分明的,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校园精神文化,后者也要靠前两者及校园主体的行为表现出来,但归根结底三者都是在以不同的形式体现人的思想和精神创造。其次,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特殊载体或背景的文化,这一点决定了校园文化与其他种类社会亚文化的不同,师生员工特别是学生构成了校园文化的主体,内容涵盖上述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据此,本文对校园文化的概念界定如下: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内容以外,师生员工在校园这个特殊环境中进行物质和精神创造的总和。
1.5.2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
随着高校扩招,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数量迅速攀升,特殊的年龄段、简单的社会生活经验、不同的生活背景,多重因素作用下,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呈现出复杂的状态。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把握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心理实施积极正面的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成长表现出的特点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认识。
1、特殊年龄段体现出的特点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一23岁,虽然在生理上已经步入成人行列,但单纯的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经验的缺乏,使他们在心理上还未真正成熟起来。
首先,大学生智力水平进一步发展,但缺乏相应的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经历过高考步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智力发展通常比较好,不存在智力低的问题。而大学期间,由于大脑机能的不断增强,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多,大学生的智力水平更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猎奇心理的存在以及别能力、自控能力的相对缺乏,也让部分大学生在面对一些新鲜事物时,表现出认知结构和思维的片面、肤浅及单纯,对真伪、好坏的识别能力差;并且在有些时候即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仍然执迷于错误的做法,无法完全自控。
其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但容易陷入自我为中心或消极情绪中。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随着知识面的扩大和理解的加深,生活经验的丰富和个体需要的增长,开始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关注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迫切要求了解自己,并力图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中把握自己、认识自己,以追求自我完善。而在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的同时,生活阅历的有限、社会实践能力的欠缺,也造成了大学生自我意识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等方面的偏差。在自我体验方面表现为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强的自卑感;在自我认知方面表现为过度的自我接受和自我拒绝。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度的自我接受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往往表现为自我为中心,排斥他人的帮助、建议等。过强的自卑感和自我拒绝则会导致大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陷入消极情绪中,自我放弃。
目前许多高校将心理学这一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程,本意是希望让学生学习心理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好,教学的要求很低,理论与实际的脱离,缺乏了针对性等各种原因,令公共心理学的作用于价值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在另一方面,现今的公共心理学课程大多是针对师范与教育类的学生,承载了许多教育教学相关的知识技能。而心理学探讨的是人类心理行为发生的规律,其适用范围远不止学校教育心理。将公共心理学教学的对象范畴扩大,能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到关于人、关于自身的知识,充分发掘与利用个人资源,在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实践成功的人生。
1.2教材的不完善
我国《心理学》教材存在:对心理学原理和理论进行哲学式阐述多,操作性的阐述少;对一般意义上的心理现象进行描述的知识多,对大学生心理现象进行解释、诊断和调控的操作性知识少。理论色彩和普教色彩过浓,实际操作的案例过少,无论体系还是内容都可视为对《普通心理学》的简单模仿,缺少非专业特色和应用操作性。
1.3教学难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绪论课”是《心理学》课程与学生的首次相识,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以后对改课程的学习态度。当老师和学生在认知和判断时,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常常以偏概全。学生本来对心理学的学习寄予厚望,希望心理学课“心理化”,神秘的谈心理,真实的讲自己,实用的指导生活。但是,教材中的不足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对心理学神秘的好奇感和轻松的兴趣,被缺乏“心理化”的惯例绪论模式忽视了。
1.4考核的不足
心理学考成的考核分为两种方式:一种式眼科的闭卷考试一种是相对宽松的论文检查;不论是哪一种的考核,现在的教师只是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当心理课程学完之后,学生在面对考试的时候,就很难排解焦虑紧张;面对紧张的人际关系,不能妥善的处理;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没有足够的挑战能力。
2高校开设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必要性
2.1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虽然已脱离孩子的群体,但尚不能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常被排斥于成人行列之外。其典型的心理表现是内心矛盾、抱负水平不确定和易采取极端立场。下面从思维、情绪、性格等方面来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2.1.1思绪
虽然大学生的思绪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品,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更加增强,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显著提高;但是,大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的基础不够深厚,因此在观察、分析事物特别是复杂的社会现象时,容易出现脱离现实、主观、片面、固执、过于自信等。
2.1.2情绪
当代大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变化,人际变化、学习成绩的好坏都会引起大学生的情绪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有的大学生的情绪还具有内隐外显性并存的特点。但是,由于大学生的思维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及社会适应力的增强,在某些环境因素影响下,大学生会表现出与内心体验不一致的外部行为。有的大学生还会有爱情的体验,由于自身的心理发展水平、家庭、毕业分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部分大学生大多有过爱情的烦恼。
2.1.3性格
大学生的性格已相对稳定和成熟,但仍有一定的可塑性。有人认为,我国大学生表现出三个突出的性格特点。一是聪慧好强,喜欢表现;二是恃才傲物;这是第一个特点的极端表现。三是紧张困惑,虚假老成;由于学习、生活压力及与人际关系有关的问题,很多大学生常常产生紧张感和困惑感。另外,为避免给别人造成幼稚的印象,大学生倾向于追求成熟、老练,但由于本身经验不足,所以表现出虚假成。
2.2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健康是人类生活、学习、工作得以正常进行的条件,它不仅包括生理健康,而且包括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置身于“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常常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不少研究者指出,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社会要求高,家长期望高,个人成才欲望强烈,但由于心理发展处于尚未成熟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加之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全身心投入学习,因此心理比较脆弱,适应能力差,情绪不稳定,心理失衡常常发生,是心理障碍高发易发群体。
3教学改革的探讨
3.1心理学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掌握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系统地了解、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规律,为学生学习其它心理学和教育学课程奠定基础,并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问题与结合实际进行研究的能力。
3.2教学方法
心理学的教学应根据具体内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的可以采用课堂讲授,教师讲、学生听;有的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学,课堂上教师提问并进一步总结、归纳;有的可以采用试教法,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让学生扮演教师走上讲台进行教学;有的可以采用讨论法、团体活动法教学,如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用活动课的形式;有的可以开展心理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操作实验……。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应符合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达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人类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心理学的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成果,改变单一的黑板、粉笔、教科书的教学手段,利用投影片、幻灯片、录像、多媒体等进行教学。有人在心理学教学中尝试运用多媒体技术,结果发现,多媒体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充分发挥了教学的双边互动。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感受到教学内容的生动、直观、形象,而且可以重复使用,对教学效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3改变考核方式
国内学者有关微课的概念并不统一。胡铁生最初提出微课是一种针对某个教学环节、知识点的新型教学资源,最近他将该概念更新为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资源[2]。李玉平提出微课以数字故事为主要呈现方式,倡导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宗旨是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3]。范福生认为微课是支持远程学习、个性化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以在线视频为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短小精悍、情景化、可视化、趣味性的数字化学习资源[4]。
微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短小精悍,主题突出;有利学生碎片式、个性化学习;提高学习兴趣;顺应时展,适应现代网络社会发展需求。
2 微课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1 微课是医学心理学课堂教学之外的有效补充
尽管当前我国医学院校基本都开设了医学心理学课程,但是医学心理学教育存在一些共同问题。①课时量偏少。医学心理学课程在大多数医学院校都以大班课为主,学生人数众多、课时有限,目前各个院校医学心理学开设的课时数有36节、30节、16节不等。而国内有学者提出医学心理学总学时数应保证在64学时左右,并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5]。有限的课时导致教师在课堂上呈现大量的信息,却没有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②教材多侧重理论内容。医学心理学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实验科学和理论科学的双重属性,以及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双重属性[6]。而现有的医学心理学教材大部分侧重理论介绍,很少提及学习方法和实际应用,不利于学生进行课外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获得实际应用价值。③医学心理学相关的教学视频资料较少,且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不易吸引学生兴趣。
微课则可以借助资源共享平台,使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将课内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有效结合,弥补医学心理学课时不足、内容偏重理论,无法拓展开来的缺点,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2.2 医学心理学微课的设计思路
从教学方式上来说,微课以知识点为节点,灵活地将较长的章节内容分割为若干个小的知识点,使得内容简练,重点突出,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7]。医学心理学学习不仅能培养医学生的整体医学观,帮助其掌握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方法,还能帮助其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了解心理自助与助人技术,增强其心理调节能力和对挫折的适应能力[8]。因此,制作医学心理学微课时,教师可以针对教学中的知识小点,制作数个微课,供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将非常抽象的心理学理论概念具体化、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形象化,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其真正学有所用。
在具体设计中,可根据医学心理学不同的教学内容,制作不同类别的微课。以西安某医学院为例,目前选用的医学心理学教材为姚树桥主编的十二五规划教材。针对绪论、心理学基础、主要理论流派、心理评估等基础知识内容进行微课设计时,适宜将内容设计成讲授式,针对某一具体知识点,如医学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心身如何相互作用、各学派的主要观点等进行进一步讲授,使学生对知识点有进一步的认识,并能以新的视野审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针对教材中的病人心理、心理应激和健康行为这几部分内容进行微课设计时,适宜针对具体知识点将内容设计为讨论类微课,比如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矫正烟瘾、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对手术前病人进行心理干预等。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具备更广阔的临床思维。针对心理干预各论的内容,适宜将微课设计为案例式,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或操作演示,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增强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3 医学心理学微课存在的问题
3.1 很难从广度、深度层面展示全部教学内容
微课短小精致的特点决定了广度、深度方面的欠缺。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开设的医学心理学课程内容繁多,涉及心理学各个方面。一些内容尤其是涉及心理学理论部分的内容难以理解,如果想系统学习理论部分的知识,单独一节微课不能解决问题,必须以若干节微课组成的专题或主题进行学习。但是,对于某些逻辑关联较强的复杂知识点或者难以划分的知识点而言,难以做成微课。对于医学心理学知识的学习而言,这种断裂式分割式的学习只能针对相对典型的、突出的难点进行。
3.2 制作技术要求较高,广泛推广较为困难
微课的表现形式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学习时间地点也不受课堂学习的各种限制,内容也易于分享与交流。但是微课的整个制作过程,比原有的教学模式复杂得多。要准备素材、进行录制,后期还要进行必要的裁剪、添加字幕、特效等,制作微课的教师还要额外学习专业视频制作技术,这些制作和学习过程增加了教师的精力投入成本,必将影响教师对传统教学过程的投入。而对视频制作掌握不足也会导致音画不同步、视听不一致等问题。高校从事医学心理学教学的教师除了上课、承担科研工作之外,一般还要承担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工作量比一般教师多出一倍甚至几倍,而开发高质量的医学心理学微课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因此,当前要开发出医学心理学微课、进行全面推广并具体实施存在一定困难。
4 对策
4.1 重视医学心理学微课选题
选题是微课制作中最关键的环节,好的选题对于讲解、录制有事半功倍的作用,不好的选题则会使微课变得平庸和枯燥无味。微课适合碎片式知识的学习,对于医学心理学微课而言,开发中不能失去课程的系统性。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在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和所起作用,对微课内容进行适当补充、调整和修订,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独立的知识体系。比如主要理论流派这一章内容非常适合制作微课。这一章节主要介绍精神分析、行为学习理论、认知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等心理学基本理论,但是每一种理论下,又包含若干个理论知识点,信息量大且抽象难懂。可以将这部分内容设计成系列微课,每节微课均针对一个非常小的知识点进行拓展,引入案例或心理学实验深入介绍,增强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
4.2 结合相关部门共同开发
医学心理学微课教学资源的建设是系统化的,需要结合相关技术人员,共同开发完成。在医学心理学微课设计制作中,可以整合教研室甚至整个学校的相关资源,根据建设需要,组建教师团队。参与教师可以结合设计主题,严格甄选材料,拟定讲解角度,还可以加入动画或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设备、附属医院心理科等资源,进行精心设计,突出课堂情境性、增加医学心理学教学的实际应用性内容,明确分工又通力合作。一部分人负责查找、筛选资料,确定制作主题;一部分人负责医学心理学微课讲授和录制,还有一部分人进行后期剪辑、合成和推广。通过医学心理学微课的制作,任课教师之间还可以相互交流探讨,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4.3 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尽管当前微课学习已成为一种趋势,但是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微课学习是个性化的学习,强调的是以个人为中心,整个学习过程没有监管,只有任务或者主题。学习的控制权完全由学生掌握,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给予了学生非常大的自主性,启迪学生思考,但缺点是教师不了解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因此,未来对医学心理学课程进行微课设计时,应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比如多进行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思考,充实知识结构,启发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SHIEH D.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J].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09(26):1-13.
[2]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1.
[3]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5.
[4]范福生.微课的制作及应用浅探[J].教学与管理,2014(6):36-37
[5]孙平.基于身心统一观的医学心理学教学改革探讨[J].医学与社会,2009,22(9):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