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统计学知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31 16:38:0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中统计学知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高中统计学知识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3-002-01

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是一个名词,由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斯(Berzelius)在1806年提出的。当时是与无机化学相对立而命名的。同时,又被称为碳化合物的化学,其主要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以及制备的一门学科,是化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分支。其中,含碳化合物被称为有机化合物,这是由于原先的化学家们认为含碳物质一定要由生物(有机体)才能制造,然而,1828年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Friedrich Whler),在实验室中第一次成功合成尿素(一种生物分子),从此以后,有机化学便脱离传统所定义的范围,扩大为含碳物质的化学。

一、高分子化学

高分子化学主要包括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工艺,它是高分子科学的三大领域之一。高分子化学主要就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合成、化学反应、物理化学、加工成型以及应用等方面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内容上,高分子化学和有机化学以及物理化学有直接关系,所以,我们必须学好这门学科,这对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知识的理解十分有利,同时,又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从而,我们要注意将有机化学知识融入到高分子化学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学会融会贯通。

二、有机化学分类

对于有机化学我们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不同分类。

1、有机化合物的碳原子结合的基本结构不同

(1)链状化合物,主要是其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连接成链状,最开始是在脂肪中发现的,因此可成为脂碳环化合物。

(2)碳环化合物,主要是其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碳原子组成的环状结构,所以称之碳环化合物,其可以分为脂环族化合物以及芳香族化合物两大类,前者是和脂肪族化合物相似的碳环化合物;后者是其分子中还有苯环、稠苯体系的化合物。

(3)杂环化合物,在这类化合物中除了碳原子以外,还有其他元素的原子,所以就叫做杂环化合物。

2、依据官能团分类

官能团就是决定某一类化合物性质的主要原子、原子团。含有相同官能团的化合物,其化合物的基本性质相同。如下图:

三、高分子有机化学的反应

1、聚合反应

由有机小分子(单体)经过聚合反应制成的就是高分子化合物。聚合反应主要分为两类:

(1)缩聚反应

经过缩聚反应产生的缩聚物,如涤纶,学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它主要是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合成的。这些都是官能团单体之间多次缩合小分子而成的。

(2)加聚反应

经过加聚反应产生的聚合物,如苯乙烯合成聚苯乙烯等,都是由于烯类单体的双键加成聚合成的。

在有机化学中,我们要通过学习熟练地掌握聚合反应的性质、特点。聚合反应中的缩聚反应和加聚反应是不同性质的,他们的结构、性能也不尽相同。缩聚是为了平衡反应通过官能团(二个或以上)的单体的缩合反应,并去掉某些小分子而成,这种情况属于逐步聚合,要有大于98%的高的基团反应程度才能得到高分子化合物并伴有副反应。加聚是烯类单体通过双键断裂相互加成并且在引发剂、光照等的作用下的聚合反应,在反应中没有生成小分子,这种情况属于连锁聚合,万一发生的话可以很快形成高分子化合物。但必须加快反应的转化率,同时,所得聚合物多属于碳链聚合物。

2、电子效应与位阻效应

电子效应与位阻效应作为有机化学中的重要内容,是高分子化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现,它涉及到化合物的稳定性以及反应机理的选择等多个方面。如单体对聚合机理的选择性直接影响着分子结构中的电子效应。又因为电子效应中包含着共轭效应以及诱导效应,正因为共轭和诱导作用,可以进行阴、阳离子和自由基聚合。单体中取代基的位阻效应影响着聚合动力学的影响,取代基中的多种效应(共轭效应、极性效应以及位阻效应等)影响了聚合中单体、自由基的活性,但是影响程度并不一样。

3、合成与改性高分子化合物

作为高分子化学中的教学内容,高分子化合物的改性十分重要,它是以高分子材料的性能与引入功能制备新的聚合以及扩大应用范围为主要目的。通常有共聚化学改性以及聚合物化学改性等改性方法。它融入了很多相关的有机化学知识,使其在高分子化学教学中得到融通实践。

综上所述,将有机化学知识融入到高分子化学教学中,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更加有效的保证了教学效果。

篇(2)

随着长春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高水平、多元化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以来,很多省、市把推进教育国际化水平纳入发展战略。长春市教育局也将“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推动普通高中适当引入国际优质课程”列入工作要点。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端人才,长春市的部分普通高中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工作。高中阶段中外合作办学的开展,深化了学校的新课程改革,通过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满足了学生和家长对教育多样化、升学个性化的需求。

一、长春市高中中外合作办学现状

目前,长春市共有13所高中学校举办的20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日章学园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中方课程为主,外方课程为辅,升入国内大学,颁发中国高中毕业证书;一类是以外方课程为主,中方课程为辅,升入国外大学,颁发外国高中毕业证书。开设的课程有AP课程(Advanced Placement, 大学先修课程),IB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国际文凭课程),A Level课程(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英国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平课程)和加拿大BC省课程,NS省课程,美国高中课程及其他国家的部分优质课程。截至到2014年6月,实有在校生3194人,中方教师273人,外方教师和管理者46人。

二、长春市高中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国家政策规范,国际班收费标准不一

目前为止,国家相关的法规中没有关于高中国际班运作成本核算、经费收取和经费使用的明确规定。我市的高中国际班虽都已取得由省物价局、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联合下发的收费批件,但是收费标准参差不齐,有每年1.2万的,每年1.5万的,三年5万的,每年4万的,每年5万的。其根本原因在于现阶段国家关于国际班的收费标准没有相应的文件出台。由于缺乏政府层面的文件指导,高中国际班收费工作缺少法律依据和有效监管,出现了一些问题,引起了社会的质疑。

(二)课程设置尚无统一标准,中外课程缺乏融合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都要通过课程来体现。高中阶段中外合作办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引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弥补现有课程的不足。但是我国现有的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性文件均没有涉及中外合作办学课程的建设要求或实施建议。由于缺乏统一标准,所以存在课程设置不规范的问题。有的项目只是单一的引进了国外的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课程,不符合中外合作办学引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初衷。有的出国项目只开设国外高中课程,而不开设中国高中课程,连最起码的语文、历史、政治、地理都不开设,侵犯了中国公民的教育。除此之外,中外课程的融合度也不高,中外课程双轨并存,相互独立的现象普遍存在,缺乏必要的整合。

(三)中外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普通高中举办国际班的目的是加快学校的国际化进程,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对中方任课教师提出了新的、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具有国际视野,在课堂教学上要能将中西方文化融会贯通,体现中西合璧的特色。但是,目前在高中国际班任课的教师拥有留学经历的凤毛麟角。大部分教师没有留学经历,而且长期从事高考指挥棒下的应试教育,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风格难以适应国际班将中外课程融会贯通的教学要求。此外,学校聘请的外籍教师水平也是良莠不齐,大部分外籍教师只是取得了TESL(Teaching 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作为第二种语言的英语教学)培训证书,在国外担任专职教师的几乎没有,能担任学科教师更是少之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班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提高长春市高中国际班办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一)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监管,规范办学行为

教育主管部门要严把入口关,在开办条件标准的设置、资格审查等方面加强事前管理,保障学生、家长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保障合作双方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定期深入学校检查,对招生工作、课程设置、教学实施、教师配备、收费标准等方面进行监管,加强事中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可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普通高中国际班的办学情况和运行情况进行日常管理和效益评估。对办学质量低下,以国际班名义高收费的项目限期整改或取消办学资格。

(二)加强中西方教学理念融合,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应充分融合中西方教育理念的精华,突出传统文化教育与西方的个性化教育相结合。合作办学不仅仅是要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论是引进的语言课程,还是引进的其他学科课程,都应当重视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使之能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把培养具有中国情怀的世界人、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国人作为培养目标。在这一大目标的指引下,让成长在不同文化背景,具有不同价值观,不同思维模式的中外任课教师能求大同存小异,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磨合,最终提炼出具有学校特色、适合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理念,促进高中国际班内涵发展。

(三)提高中外课程融合度,建立全新课程体系

课程是教学的有效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长春市高中国际班引入的国外课程主要有加拿BC省大高中课程、加拿大NS省高中课程,美国高中课程以及人文学、社会学、人生规划等国外优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在充分吸收国外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前提下,要充分整合中外课程,结合本校特色、学生特点,形成有中国特色、地域特色和学校特色的中外融合的课程体系。例如长春市第六中学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引入的人文学、社会学等课程与本土课程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深受学生的欢迎。又如长春市十一高中充分利用本校数字信息化平台,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与加拿大高中的同步远程教学。

(四)促进中外教师专业成长,适应国际班教学需要

高中国际班引进的国外课程是由外籍教师授课,中方课程是由本国教师授课。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是国际班教学水平的有力保证。定期开展对中方教师国际视野、国际意识的专项培训;定期组织中方教师赴合作方学校开展“影子培训”,转变教学观念,学习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设立外籍教师的准入门槛,提高外籍教师的质量。鼓励中外方教师结对子,共同研讨,互相学习,促进专业成长,适应国际班教学需要,提高国际班教学水平。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培养具有国际水准、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人才是长春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普通高中国际班的应运而生能够充分满足社会、家长对教育国际化、选择多样化和升学个性化的需求。在高中国际班的运行过程中,只有把提高办学质量作为合作办学发展的生命线,通过不断规范办学行为,引进、吸收、融合、创新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高中国际班才会有活力,才会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另外,希望教育部从国家层面、省教育厅从地区层面尽快制定出台相应的规范性文件,从办学体制、课程设置、收费管理等方面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中外合作办学,指导国内课程与引进课程结合的有效途径,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控制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总量、限制招生数量,避免普通高中中外合作办学无序发展;重视人民群众关心并已开始质疑的高中合作办学项目存在的教育公平问题,未雨绸缪,尽快解决,确保中外合作办学的持久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蔡海怡.规范管理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04,(20):22-23.

[2]贾波.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燕山大学学报,2005,(2):38―41.

篇(3)

(一)普通高中学分制实施与现行高考制度的矛盾

在当前社会大环境下,家长和学生们最关心的还是能否考上理想的大学,而当前高考还是以分数论英雄。于是即使实行了学分制,即使学校能够提供大量的选修课程,学生们最终还是会比较集中地选读那些与高考内容相关的科目。因此,高考制度的改革决定了学分制的未来命运。

(二)普通高中学分制全面实施与教师队伍建设区域不均衡之间的矛盾

学分制的实施会带来一系列课程观念、工作方式、教学方法的改变,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然而,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优秀教师资源匮乏的状况给学分制的全面推广带来了很大困难。

(三)普通高中学分制实施与学校教育资源之间存在矛盾

由于新课程背景下出现了教学行政班实行走班制,原来在数量上能够满足教学活动需要的师资、教学场地和教学设施等教育资源,则显得尤为紧张。以教学场地为例,如一个教学行政班分化为两个教学班走班,就意味着教学场地需要增加一倍,而这是一般普通高中现有教学资源在数量上难以承受的。

二、普通高中学分制实施的建议

(一)优化评价体系,改革高考制度

普通高中学分制实施作为一项重大的教学管理制度,受高考为核心的评价改革制度的深刻影响。为此,高考招生制度要向着自主招生、多次选择、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方向强力推进改革。

(二)创新培训模式,提升教师素质

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实施和推行学分制的关键,因此,必须完善相关的教师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篇(4)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6.121

信息化教学背景下的混合教学已成为高职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本文结合作者基于慕课平台的课程《统计基础》上商贸类专业实施了多年混合教学实践,探讨了混合教学的实施环节和策略,最后总结了应用效果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1 前言

随着信息化教学在我国高校的发展,以慕课为主流的在线教育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近年来,众多高职院校纷纷加强以慕课为主的公开在线课程平台建设,教师也不断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纷纷开展以公开慕课平台或团队自建的慕课平台开展新的教学实践探索。在不断的实践和教学反思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混合教学”是达到课程最佳教学效果的现实选择。

2 混合教学理念与现状

混合教学主要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突破教学媒体、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上的传统教学模式束缚,在课堂教学中将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组合运用,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当前,国内外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在混合教学的具体模式设计有很大的区别,比较主流的框架通常是将课程设计按教学流程分成三个环节,也即课前分析环节、教学过程资源配置环节和教学评价环节。

在教学实践方案上,混合教学多采用两种导向模式:一是基于课程教学任务导向;二是基于在线资源导向。教学任务导向的混合教学方案是任课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目标及情境来选择各组资源组合,让学生在任务教学中开展相关学习活动,在不同任务的活动中,多种教学资源按一定序列组合起来并进行有序实施的教学实践方案。而基于在线资源的混合教学方案更注重课程教学资源,主要根据资源的情况来设计教学活动,其在教学中围绕教学活动有针对性的发挥资源优势,充分将各种资源组合起来,来为教学活动提供更有力的支持。本文的《统计基础》混合教学实践探索中,将两种方案都进行了实践。

3 《统计基础》课程中混合教学的应用

基于统计基础这门学科的多学科属性及边缘性和综合性、理性与经验性等特征,在进行统计基础教学时,该课程理论内容多,抽象、枯燥,加上高职商科类的文科学生数学基础普遍不好,为课程教学实施增加了难度,学生普遍感觉该课程难学,老师也感觉难教。为改变这种状况,如何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成为该课程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核心问题。我们建设了学校自用的该课程慕课教学资源,并在课程教学中结合慕课资源进行教学实践,在统计基础教学活动中尝试“混合教学法”。“混合教学”模式下,将教学活动按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进行划分,实现师生的互动。本文以课程内容“统计指数中的指数编制”为例说明运用“混合教学法”设计教学环节。

3.1 《统计基础》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慕课资源开发与设计是混合教学模式顺利开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根据慕课资源在信息化教学资源中的功能上的不同,我们将《统计基础》慕课资源分为三类,其中包括课程指导资源、教学内容资源和课后反馈资源。就《统计基础》课程而言,课程指导资源主要用来介绍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和指导学生学习的相关资料,这些资料包括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学习方法建议及课程改革措施等,主要用来指导学生在学习课程之前熟悉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定位。教学内容资源是与课程实施内容相关的多种教学载体资源,承载着课程与学习者学习活动效果的重要功能,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因而成了慕课在线课程开发的重点部分。《统计基础》开展在教学内容资源的开发上遵循项目法,将课程教学内容按具体的项目进行划分,每个项目承载着相应的知识点,项目间相对独立,每一个大项目由数个相互关联的小项目组成,这些项目的设置有助于学习者逐步完成学习目标和任务。形式上,教学内容资源包括有微教学视频、教学录像、教学课件和教学案例资料。课后反馈资源是对混合教学效果的巩固和检验的资源形式,用于掌握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或指导学习者巩固提高对目标知识的内化程度,《统计基础》课程课后反馈资源包括学生的课堂疑难解答、课程作业、测验试卷和学生学习交流讨论等。

3.2 教学活动过程与策略方法

在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整个教学活动分成三个步骤展开,即前期准备、课堂教学、复习提升阶段。

3.2.1 课堂教学前期准备

课堂教学前的准备阶段主要借助慕课在线平台资源完成。进行课堂教学前,课程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将课程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和课程微视频并到慕课在线平台这样学生就能够利用在线资源进行课前的预习和学习。主要学习方式包括即将开展的课堂教学内容,观看课程微视频和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实施前能对课堂授知识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和把握,为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入开展奠定基础。

3.2.2 课堂教学阶段

课堂教学是混合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通过在课堂上面对面的教学交流,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统计基础》的课堂混合教学中,根据课程特点,我们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这样方法是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将学习内容结合情境分为几个相互关联又有一定独立性的若干单元,并将学生分组,结合教师课堂指导,由小组成员共同自主探索完成一个相对大项目的每个子项目,从而实现教学目标。项目教学法的主要实施步骤如下:

制定项目。结合统计知识在日常经济生活和企业的应用,确定项目的目标和相应的任务,对相关知识(如统计指数可以结合在价格、股票等上的应用案例)拟定出多个项目,并将项目导入慕课课程平台,学生完成多个项目后即可完成整个项目学习目标。

组织实施。将学生分组后,项目小组可以充分利用慕课在线课程资源,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各小组成员相互协作按既定的程序完成,最后由小组组长组织讨论并完成项目结果,由小组对讨论情况进行汇报和成果展示。

总结评价。先由小组内部进行组织点评,再进行小组间互相点评,最后由老师以部分组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并对知识点进行扩展和深化。

3.2.3 复习提升阶段

课堂项目化教学实施完成后,学生结合自己对课程掌握的需要,可以进一步借助慕课教学平台对课程知识进一步学习提升。由于学生间差异性的存在,而且学习基础也不同,从而在课堂教学中任务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情况。项目实施过程中,会有一部分学生能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任务,这样他们在复习提升阶段就可以利用拓展性资源进行深入学习;另一部分基础不好或在项目完成中有困难的学生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课后他们就可以利用慕课的视频教学资源和多媒体进行巩固性学习来补缺补差,学习后的交流讨论也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提升。但在本课程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中,虽然慕课教学平台提供了完善的交流讨论功能服务,但实践中更多的学生更偏爱使用QQ或微信等日常交流软件,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在鼓励推广利用平台交流讨论的同时,也可利用日常交流工具来辅助教学。除了课后的学习交流讨论外,教师还需将学生课堂讨论成果收集起来,择优上传课程平台,以供更多的学习者交流参考。[H 1mm]

4 反思与总结

4.1 反思

《统计基础》慕课课程上线一年多来的混合教学探索实践中,明显改善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了课程的教学质量。概括起来,具体体现下面几个方面:

(1)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习主动性加强了。《统计基础》由于课程特点,在传统的教学学习中学生明显有抵触情绪,但在慕课平台的支持下,虽然本课程学生学习人数不多,但一年多来,课程点击率超过了600多人次。

(2)学生学习目的性明显加强。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课堂上忙着记笔记,对案例和问题的解决偏重于模仿,缺乏足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混合教学,学生在分组讨论中更愿意独立思考,更愿意主动寻找解决的问题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明显提高了问题的意识,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

(3)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学生通过分组完成每个小项目,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或小组成员的帮助去解决问题,通过混合教学实践一段时间后,明显发现学生的课程作业和项目成果的质量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统计基础》课程借助慕课课程教学资源进行混合教学实践以来,也暴露出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去进一步反思和研究,这些问题概括起来包括三个方面:

(1)混合教学模式需要有丰富的在线课程资源做支撑。特别教学内容资源需要进一步充实完善,针对不同类型的学习,相应的课程需要适当调整,更合适的教学资源才能为混合教学模式提供坚实的基础,课后反馈资源的形式同样需要多样化。

(2)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核心。通过课程混合教学实践过程来看,不仅需要学生课堂上互相协作、思考和创新,还需要学生通过课外主动学习,而这些必须要求学习对课程学习具有较高的学习兴趣。

(3)教师组织混合教学的能力是关键。混合教学不仅需要教师有较高的课堂资源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还需要教师具备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课程开发课程在线资源,并对课程教学投入更多的精力。

4.2 总结

本文以《统计基础》课程为例探讨混合教学的,对其他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或理论性课程是否具备同样效果还有待更多的教学实践检验。

随着信息化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深入推进,混合教学已成为高职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本文以一年多来一门课程教学实践进行探讨,实际上还有更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比如如何量化测定混合教学模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麻祺,苏海华,苏科臣.高职高专概论课教改思考.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5,(03).

篇(5)

(一)会计实训的课程过于落后、传统

目前高职会计实训教学中选取的课程是依据以前颁布的会计版本为案例,因而教学内容内容相对落后,无法满足最新会计准则,导致理论知识和实践需求的不匹配性,再加上会计实训一般都是在高职学生学制的最末端,与理论知识学习时间间隔实践较久,导致学生无法很好的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际的实践能力。目前在会计模拟实训教学中也仍旧是以往传统的讲授形式,主要是以添加教学案例教授学生会计账务的相关处理程序,因此导致学生对于实际的操作和程序印象较为抽象,在没有科学、合理、全面的会计实训课程下,很难形成全面的会计教学体系,从而影响了实际的教学效果[1]。

(二)会计实训比较综合,缺乏职业特色

由于高职会计实训集中安排到了最后一学期实施,因此大多高职院校安排的实训内容涉及较多业务,但是综合业务缺乏职业特色,过于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考核,导致了学生的职业意识以及实践能力不高。再加之实训课程安排到学生毕业之前,许多学生的精力不够集中,将重心放到了结业和找工作上,造成了会计实训的实际效果不佳。在实际课程中的实训中,例如《基础会计实训》课程,还有《财务会计实训》课程均是依照教学大纲的计划完成核算的过程,因而学生在处理原始凭证、制票、结账等会计业务时难以上手操作,无法满足企业实际的需求。缺乏职业特色的会计实训教学未发挥出高职院校的职业性,会计实际课程无法对应职业教育、职业市场的要求,难以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为学生们提供必备的职业技能。

(三)实训教师的资源配置不够充分

雄厚的师资力量是支撑高职会计实训教学的重要组成,但是目前高职院校会计实训教学中的教师资源配置不够充分、合理。在高职院校中许多教师都是直接从高校毕业招聘后进入教师岗位实施教育的,因此缺乏在社会工作的经验,尤其对于会计专业教师而言,由于缺乏实际会计工作的经验,在实际授课中仅有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不能了解企业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2],因此在高职会计实训教学中难以依据企业实际的需求合理的设置实训课程安排,故无法满足当下会计实训教学的需求。此外,在高职院校中的会计教师虽然都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但是拥有较高职称的教师数量仍比较少,资源的不多造成了实训教师配置的不足,许多实训教师是由会计教师兼职的,因此难以全面的照顾到所有的学生,起不到教师指导的效果。

二、在高职会计实训教学中应用“同步实训”的策略

(一)改革创新教学管理,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同步

为满足市场需求,实现高职院校的“供给”教育任务,应当改革创新教学管理,从理论课程安排到实训教学课程安排均要实现保证科学、合理,保证两个教学环节的一致性,形成完整的系统。首先应当合理的选取实训教材,可以在选取条例清晰、涵盖六大会计要素的实训课程教材《商品流通会计》的基础之上,配合含有库存商品核算的实训材料;其次应当合理安排课程设置,确定好学生日后可能接触的职业岗位,从而对应实施实训教学。区别《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学》、《商品流通会计》三个课程的内容和对应需求,合理的安排三者的顺序,逐步的增加实训的难度,有条不紊的培养学生的实训能力,提升实训效果[3]。此外,应当依据这些课程的难度,设置合理的课程,由于《商品流通会计》涵盖较为重要的库存商品核算知识,其操作实践性较强,可同步安排理论和实训课程,多安排三分之一的课时作为实训课程从而实现最终的实训教学任务。

(二)加强教学环节设计,体现教学与效果的同步

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和展开,能充分展现出教学实践和实训效果的同步优势,首先应当对会计实训岗位分工展开细节规划和设计,由于会计岗位包含内容较多,包括工资会计、开票会计、做帐会计、税务会计等,而每一个会计又包含不同的岗位职责,因此必须开展多各个岗位细化,让学生清楚了解到会计岗位的职能,同时快速调整自身状态,缩短会计实训过程中的适应期。其次需要展开对实训岗位效果的考核,按照岗位细节执行实训岗位分配后,对应层次的实施考核,从基础做起,循序渐进的考核学生的岗位细节和综合素质能力。在对应的细节划分下可有效的增强学生的每个岗位实训的积极性,有助于分层次、全面的对学生实施考核和激励[4]。

(三)增强实训基地建设,满足理论和实践的同步

篇(6)

1 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简析

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是指为加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对具有相同专业方向的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进行教学计划、教学实施方案和师资管理等一体化设计。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思想,为贯彻此纲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在《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培养模式和学制贯通的‘立交桥’的发展任务”。

两个纲要都提出实行中等职业与高等职业两个分段职业教育的贯通,不仅仅是中等学校与高职学校两个学校之间。

2 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下学生特点分析

相比以往的中职学生及高职学生培养模式,中高职贯通模式下学生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2.1 学习习惯较好,学习主动性不高

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的学生起点都是从初中毕业后通过中考进行筛选后进入学校,他们分数段要高于一般的中职学生,甚至有些学生成绩可以进入普通高中学校,因此他们学习习惯相对传统中职学生较好;相比中职学生存在厌学情况,他们上课能够认真听讲、及时完成作业,并且晚自习班级纪律较好。但是,通过长时间了解笔者发现,中高职贯通培养下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相比同龄高中学生由于要参加高考,因此学习主动性非常高;中高职贯通模式下学生不存在高考压力,他们往往只是完成好每天的学习内容,不能够主动去学习、去思考。有学者曾提出中高职贯通学生在长学制下会出现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笔者也认可这个观点。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是当前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下存在的主要问题。

2.2 公共基础课成绩不理想

构建一体化教学就要求课程体系打破以往的中职和高职分段式培养模式,而且由于“五年一贯制模式”时间上从6年压至5年,要少于传统的分段式培养,所以课程体系都进行了压缩,在这种情况下发现学生学习成绩中公共基础课成绩不够理想,这个特点无论从第一学年还是第三学年学习中都存在,许多学生反映公共基础课程学习难度大,难以掌握。

2.3 专业知识有所缺乏

专业课的学习是职业院校所注重的教学内容,通过与许多专业课老师座谈发现,中高职贯通培养下的学生专业知识有所缺乏,由于这些老师同时兼任高职同门课程,他们纷纷表示:相对高职学生而言,由于中高职贯通学生未经过高中阶段学习,对于许多专业知识不曾了解,加上生源质量的原因,因此在专业课程学习上比较吃力。比如某专业课程中许多名词都是高中阶段生物课程内容,由于这些学生未经过高中阶段,对于这样的生物知识几乎为零,再进入新阶段专业课程学习,难度有所加大。

2.4 校园活动参与度不高

传统中职校园活动多为规定形式:即按照教委、教育局部署,根据每月主题规定形式、规定内容进行开展;而高职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相对比较更加贴近大学生特点,形式多样、内容多变。笔者认为: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下的校园活动由于本身学生特点,应不同于中职校园活动,更贴近于高职培养模式下的校园活动,因此,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但从2年多的活动开展发现,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下学生对于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度不高,他们往往只是为了完成某项活动而参与,而忽略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内涵:即为一所学校内部所形成的共同遵守并得到同化的价值体系、行为准则和共同作风的总和。

3 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中的几个“贯通”

针对当前中高职贯通模式下在学生培养方面存在的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加强以下几方面的“贯通”。

3.1 培养目标的“贯通”

当前,由于中职学生的入学特点,许多中职学生培养学生的目标很明确,通过养成教育结合学校专业教育加强学生的培养:即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基础加入专业的学习;而高职学校都是以职业教育为目标,即: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开展高级技能教育的院校,是培养应用型高级技能人才。中高职贯通的目标是对具有相同专业方向的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进行教学计划、教学实施方案和师资管理等一体化设计,因此中高职贯通模式的培养目标既不同于中职院校的“养成教育结合专业教育”又不同于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它应该更接近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但又不是压缩版的职业教育。介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应该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明确“五年一贯制”总体职业生涯规划贯通两所学校,最终达到中高职培养目标的完全“贯通”。

3.2 教学体系的“贯通”

中高职贯通是两所学校进行合作办学,课程建设及教材往往沿用以往的中职教材和高职教材,这样独立的教学体系势必影响中高职贯通的教学的实施。因此两所学校应建立中高职贯通教学合作机制,根据各课程特点,挑选两所学校骨干教师逐步完善中高职贯通教学课程建设方案、制定课程规划制度、课程设置制度、课程实施制度、课程评价制度、课程教材开发和利用等制度。通过两所学校教学合作机制的建立,达到教学体系的“贯通”,真正地为中高职贯通教学所服务。

3.3 学生管理的“贯通”

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下的学生跨越未成年到成年两个重要的年龄段,因此学生的特点也囊括了未成年学生的特点和成年学生的特点,在学生管理上更加复杂。传统中职学生由于绝大多数属于未成年人,在校期间学校具有监护人的义务,在学生管理方面一切以学生人身安全为第一位,许多方面的管理比较趋于教条化的规章制度方面的管理;高职学生由于学生为成年学生,学生管理方面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许多中高职贯通学生管理方面沿用前3年中职管理,而后两年的高职管理,学生从一个比较严格的“班主任管理”到相对轻松的“辅导员管理”势必会产生不适应和不协调。笔者认为,通过由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两所学校制定高职贯通特有学生管理办法;通过建立中高职贯通学生“个人档案制度”(即由班主任、辅导员根据每学期学生考核及奖惩情况,计入该档案,作为学生奖助学金、评优、升学及就业的依据)来实现学生管理的“贯通”。

3.4 专业领域的“贯通”

中高职贯通的实现就是在相同或相近专业这块平台上由两所学校进行合作办学;实质就是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进行专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因此,中高职贯通办学应该更加注重专业领域的“贯通”。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学校层面的职业教育集团、学生层面建立专业社团来实现。

职业教育集团是在一定范围内,由高校、职校组建教育、教学与培训、科研、技术交流等合作的职业技术教育联合体,两所学校可以通过职业教育集团来推动在专业领域的合作和交流,共同发展。

学生层面可以通过学生社团、“第二课堂”等形式在专业领域内加强学习和交流。

4 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中的几个思考

上海市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的探索时间相对较短,许多试点的贯通机制仍在摸索阶段,当前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4.1 搭建两校平台,形成合作机制

中高职贯通两所合作学校应该搭建从领导层面、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的一体化管理平台,并形成中高职贯通专门例会制度,研究在专业设计、教学管理、学生日常管理等方面的新老问题。

4.2 注重行为养成,夯实基础教育

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的起点为初中毕业学生,由于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管理中,仍应注重行为的养成,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

4.3 以专业为引导,提高学习兴趣

相比传统的中职和高职教育模式,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可以结合两者的优点,更加注重专业的引导,例如可以聘请专业老师担任导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定期参观企业,了解行业特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凸显出中高职贯通注重专业贯通这一特点。

4.4 以活动为载体,提升综合素质

篇(7)

针对这一情况,许多高校专门开设了有关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课程,但效果仍不能令人满意。其原因是大学生在入学时就已经选择专业,经过四年的学习与历练,很难再去转入其他专业。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最好提前到中学阶段,在中学阶段使学生树立起职业规划意识。目前,国内有条件的高中已逐步开展相关的显性或隐性的职业规划课程,这对于学生将来作出合理的专业选择及职业规划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在高中教育实践中,由于职业规划并不与高考直接关联,因而学生的参与性不高,自我探索的积极性不强,对职业的认识过于片面。另外,职业规划课程内容枯燥乏味、指导形式过于单一等问题也较为普遍。而这些现象在生源有限的普通高中相比于生源质量较好的重点高中,表现尤为明显。究其原因,现行的职业生涯指导偏离了学生的实际,学生在此过程中看不到自己的未来,没有积极的体验,自然参与度也不会很高。

针对这一现状,将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和相关原理引入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工作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同时也能将快乐积极的人生观传递给他们,这将成为职业生涯规划中最能打动学生心灵的本质东西。

一、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大学生的专业方向基本确定,规划指导工作主要针对社会实际需要;而大多数高中生对将来的专业选择没有进行科学的定向,对未来还处于探索阶段。由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现实因素的影响,他们更关注自己的学业,缺乏更宽广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未来,这时候进行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能使其对未来的专业选择和职业定向有个基本的认识。与在大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相比,在高中进行这一指导具有明显的优势。高中相对于大学具体的指导性有所降低,但更适合于培养学生内在的品质。另外,普通高中与重点高中相比,学生靠文化课分数较难考上理想的大学,我们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掘学生的优势与特长,这就需要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树立良好的职业规划意识。

二、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

普通高中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既有高中职业生涯规划的普遍性特征,又有这一特殊群体所具备的独特性。

普遍性主要涉及现阶段高中职业生涯规划的一切主客观影响因素,如社会背景、微环境影响(学校、家庭、同伴群体)、个人特点,等等。

从社会层面来说,一个人未来一生只从事一种职业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这就需要人们对自己的职业有清楚的把握和规划,能积极地应对职业变换所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从微环境层面来说,个体所处的环境对于个人的职业规划及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些父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感受,使孩子陷入两难的境地;学校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指导形式过于单一,教育工作者的指导内容以及方式方法仍需在实践探索中进一步提高;此外,同伴的观点对青春期学生的职业定向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从个人层面来说,教育年限的延长导致个体心理成熟延迟。部分学生从小依赖父母,缺乏自我决策的能力,面对职业抉择时比较迷茫,无法将自己的兴趣以及职业定向的关系理顺,对职业的了解也仅停留在表面。还有部分学生虽然有目标,却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实现自己的目标。

普通高中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表现在:他们没有骄人的学习成绩,缺乏学习兴趣和目标;与父母关系紧张,师生关系不融洽等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由于学业失败的经历导致他们的自信心明显不足,对未来丧失憧憬。这就需要在教育中渗透阳光,鼓励他们思考未来,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这不仅关乎学生今后的职业定位,而且关乎学生未来生涯的整体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对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的启示

1.激发学生的积极体验,发挥教育的影响力

现阶段的高中职业生涯教育中,教师更注重知识的传授,比如职业生涯的定义、内容、步骤等。普通高中的学生对于这样的课程形式毫无兴趣,教育的影响力也无从谈起。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差异,不以成绩的高低来评价学生的优劣,而是以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一块璞玉,需要耐心认真的打磨才能发出玉的光彩。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将这种理念渗透到课堂,延伸到课外,学生就能渐渐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树立起自信心。在开放包容的环境中,学生也能迸发出更多的奇思妙想,更有自信,心中怀有希望,对生活充满信心。

2.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培养应对职业风险的心理弹性

积极心理学的自决理论探讨了三种相关的人类需要,即胜任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和自主的需要。当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时,个体就会幸福。在职业生涯的选择定向阶段,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学生家长,都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决定,相信他们能胜任选择自己未来人生道路的任务,即使认为学生的想法有些不妥,也应在尊重的前提下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会自己作出决定。这样既能锻炼他们的自主意识,也能让其学会对自己的决定负责。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每个人一生只从事一份职业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在未来极有可能面临各种职业风险。在失业面前,低落情绪有可能将人的斗志淹没,这时候就需要内在品质的支撑,如心理耐受力等。高中职业生涯教育中不单要有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拥有积极的品质,能够应付以后人生道路上的风险与变换而不失去信心,这也是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主要目标。

3.构建成长的积极机构,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保驾护航

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人的经验获得与成长是在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中得到体现的。对于高中生来说,对其职业定向影响较大的微环境首先是家庭和学校。父母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可以讨论和探索职业生涯的支持性环境,给孩子提供所需要的职业生涯信息,同时教给孩子积极的价值观,教育他们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多父母只是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在关于未来职业发展方面与孩子缺少有效的沟通。普遍认为只要孩子考上大学,别的都无所谓,甚至有部分家长将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孩子。这样的家庭环境不仅不利于孩子清醒自主地思考未来,还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无形的巨大压力。父母应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敢于表达自己,乐于与父母沟通。即使意见相左,也可以以温和的方式引导孩子权衡利弊,最终作出合理的职业抉择。

学校作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的重要环境因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学生的职业定向作系统的指导;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已有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辅导,如社团、成功人士讲座、创业讲堂等,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积极性,也能使其对职业规划有更直接、更实际的认识;再者,学校可以通过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实践基地,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职业的认识,在实践中探索自己的兴趣所在。社会也应以一种关怀、积极的眼光来看待我们未来的主人,相信他们有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通过构建学生职业发展的积极环境,使社会、学校、家庭三方资源达到最优整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心理成长空间,让他们的能力、情绪情感、兴趣得到和谐发展,树立自主意识,培养自决品质,理智选择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篇(8)

中图分类号:C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b)-0088-02

F阶段从大多数学生的角度看来,统计代表着报纸上的CPI上涨数值、城市人均平均用水量等较为无用的数据分析,令人感到厌烦。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不管是企业的生产运营,还是药品的最新研制以及电视台的收视率等都离不开统计学的理论指导以及方法指引。在这样的条件下,强化高职院校的统计学教学显得至关重要。在进行统计学的教学中,案例引导式逐渐被广泛性的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该文着重于以学习理论的构建为基础,对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改革,并且及时探讨了统计学的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有效设计以及应用。

1 对于案例引导式项目教学法设计的分析

案例引导式项目教学法着重于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重点强调以学生为课堂认知的主体以及知识层面的主动构建者。教师通过实际的案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统计学的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实现学生知识迁移的具体要求,这样的教学方式的设计要重点遵循以下几点:

首先,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教师要积极发挥引导以及协作用。在进行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新精神;与此同时,教师的指导作用不能够被忽视,教师是课堂的构建者以及学生学习的监督促进者,要对整个教学的设计方案以及组织进行负责,并且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谈论中来。

其次,以统计教学的内容为基础。在进行统计学的教学中,要着重于以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经济现象作为素材选取重点项目,针对于教学素材的选取,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项目的难度要能够适应于学生,既包括基础性的教学知识点,又能够充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再次,善于以引导案例作为项目学习的有效手段。教师采用将项目分解的方式将教学项目分解成多个子项目,将项目任务作为目标进行典型案例的设计,并且由案例创设出各种学习的情境,进而实现统计学知识的构建以及项目的学习。针对于具体案例的设计要综合性的考虑以下几点:第一,案例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对于每一个项目任务所能够涉及的知识点都与案例一一对应;第二,案例要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师选用的案例要起到启发学生的作用,引发学生的拓展性思考;第三,选用的案例之间要相互联系,要按照项目的完成情况而设计,避免出现案例独立存在的现象;第四,案例具备一定的实践性,要采用实际存在的案例,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第五,案例的难度要适中,符合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规律,以便于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项目,进而逐渐能够掌握项目的核心思想以及构建的过程。

最后,按照学生完成项目的具体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在课程完成以后,由学生自己先进行自我评估,然后教师再对学生的项目工作进行检测并且做出一定的评价,通过师生之间的探讨,进而评判学生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学生应对问题的解决办法以及学生对项目改进的具体措施。

2 优化案例引导式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统计学中的有效应用

按照实际案例引导式项目教学法设计中的具体要求,以某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的统计学教学中采用了该种实践性的教学方法。统计学的教学项目主要包括:“某市高职院校学生的消费行为统计”总项目;四个分项目:统计调研的设计方案、统计调查整理、统计数据分析、统计分析报告;八个引导案例,形成1+4+8的项目案例体系,并且保证在35课时的教学中逐渐完成项目实践,效仿“某高职院校学生的消费行为统计”的项目实现各个项目小组的研究项目。并且将项目进行分解之后,将统计教学的过程逐渐趋于流程化,为完成项目任务设计典型案例,逐渐引导学生的学习,分阶段的进行学习,由浅及深,逐渐递进。

对于案例引导式的项目教学中主要包括项目教学学习以及项目教学实践两个重要环节。

第一个环节:示范性的项目学习,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骤:将示范性的案例项目引入并且将项目进行分解。教师要设计出:“某市高职院校学生的消费行为统计”统计教学的设计项目,按照统计设计的流程将这一项目逐渐分解为“该市高职院校学生消费行为调研方案设计”、“该市高职学生实际消费行为调研”、“该市高职学生消费行为数据分析”、“该市高职学生消费行为分析调研报告”四个重要的子项目。

第二步骤:确定各个项目的实施任务。教师在仔细研究知识点的情况下要提出相应的教学任务,使得学生能够确定自己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以及内容,了解自己欠缺的专业知识以及操作技能,并且采取一定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自主学习性,并且按照统计学的内容进行划分,总共设计了八个项目研究任务。

第三步骤:教师要选择相对典型的案例,将项目引导学习。对于每一个项目的研究任务,教师要对选择最为恰当的案例进行实际教学,并且创设出各种情景,实现学生对统计知识的构建;学生通过教学实际案例的效仿以及课下实际案例的实践过程进而展开项目的学习。

第四步骤:对示范项目的成果进行展示。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展示出“该市高职学生的消费行为统计”的研究课题项目,并且对项目的完成情况做出一定的点评,针对于研究项目开发中统计调查的数据以及分析方案进行相应的总结,逐渐将学生的统计学知识进行巩固以及完善,做到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创造动力。

第二个环节:进行实际项目实践,包括下面几个步骤:

第一步骤:将实施项目小组进行划分。在进行统计学开课阶段,教师要依据科学分组、异质分组以及平衡分组等原则进行小组划分,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成绩、知识整体构造、学习掌握能力以及性格特点等具体方面进行权衡考虑,然后搭配性划分,将学生合理化地进行划分,分成十个项目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保持在6~8人,教师要指导小M之间进行谈论以及学习。

第二步骤:对于统计研究项目的选定。教师进行研究项目的选定,要围绕着学生感兴趣或者熟悉的话题,教师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项目。然后教师和学生之间共同探讨的情况下,确定研究项目。在进行项目的确定时,要具体综合考虑到项目的实用价值、项目的数据来源、项目的工作量以及项目的实用意义等。

第三步骤:具体项目的实施。由小组内的项目负责人组织成员,就小组内研究项目的主题进行研究讨论,并且将成员明确分工。成员之间既要做到分工明确,又要互相协调合作,共同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难点、疑点。教师在这过程中一定要强化学生的合作以及交流,并且及时记录项目发展的近况。

第四步骤:教师和学生联合评定小组的项目成绩。教师要按照项目教学的实际要求,进而提出小组项目研究的评价规定,确定好各个小组的评价内容以及评分标准等。教师按照小组研究项目的实际完成情况进行公平的测评。

3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化的教育中人性化的教育理念受到社会的重点关注,案例教学正是体现这一教学理念的有效方法。尤其是针对于统计学这门学科而言,大量的数据使得统计学学科变得枯燥且没有趣味,教师在进行教学中通过案例进行引导教学正好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统教学中枯燥无趣的不足之处。统计案例在实际的应用中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以及针对性,教师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也能够很好地进行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方法中死记硬背的弊病,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自身的统计素养以及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李呈琛,高鹏.高职高专统计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5):205.

[2] 徐文静.高职统计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模式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48):203-204.

[3] 黄振,朱B,夏利平,等.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企业导报,2013(21):148-150,151.

篇(9)

随着我国科技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普及到各行各业,计算机技术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作为专业技术学习,我国中职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等级考试已经实行了近几十年,主要目的为考察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成绩来进行划分计算机技术的等级,方便学生自身了解其计算机技术。

中职计算机教学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教师通过讲解相关技术和知识让学生具备计算机技术。目前,在我国的中职院校中均开设了相应的计算机课程,然而中职院校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却不能符合学校教育的要求。我国的诸多教师研究和分析了中职院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个人工作经验提出改进性的措施,努力帮助学生提高计算机技术和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

一、中职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的影响因素

1.学校计算机教学方法分析。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往往都是在教室课堂讲解中提升。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决定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主要存在的缺陷如下:①教师缺乏主动性,单纯的依靠教材来讲解。计算机是一门综合性强,强调应用的学科,一般院校的教师缺乏教学经验,不能主动的向学生讲解今后应用广泛的技术,导致了学生学习的知识死板,应用能力不强。②教师教学过程中只讲不练。计算机技术理论性强,对于中职学生理解困难,缺乏练习导致了学生不能深刻的理解知识的内涵,而是掌握基本层面的意思,在后期转换形式后就不能应用。

2.学生计算机学习方法分析。学生在进行学习计算机过程中,由于存在观点上的偏见,过低的评估计算机技术的作用,并且学习方法存在缺陷,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如下:①学生认识不足,计算机技术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在计算机学习中,中职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与今后直接从事的职业关系不大,不能投入足够的精力,导致学习时间得不到保证。②学生学习方法不合理。计算机技术强调应用,单纯的学习理论知识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在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学生由于不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不能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

3.计算机等级考试特点分析。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主要职能,一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知识水平与能力状况;二是检测教与学的综合效果,并为改进教学提供必要的依据。等级考试存在以下缺点:考试的形式往往单纯采用笔试或机试;试题的质量不高;评分不客观。因而,导致一些取得高分的同学,未必能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这与具体的考试形式和内容有着密切联系。

二、提高中职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的教学方法分析

1.转变学生对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认识。由于学生认为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主要目的为取得通过证书,这种观点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也不能提高学生的考试通过率。转变学生观念的主要做法包括:①提高学生计算机技术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本质动力,教师应结合课堂教授内容,让学生亲自参与到计算机技术中,感受到计算机技术的魅力,不断地增加学习时间。②应用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意识到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计算机技术确实能够帮助学生在工作中提高效率,以符合社会发展的工作方法进行学习。在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后,学生会积极投入到计算机技术学习中。

2.课堂计算机技术的教学方法分析。课堂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阵地,采取高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必须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不断地总结教学方法改进,主要包括:①丰富教学形式,避免硬性的板书。教师必须结合教材,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课堂内容分解成几个部分,在进行穿插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让学生能够听懂并记住课堂教授的方法。②强调应用式教学,帮助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教师课堂上不能光进行理论教学,还应进行上机教学,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熟悉所学内容。此外,由于学校计算机资源较为欠缺,教师应结合所分配的上机时间,让上机和课堂理论教学相结合。③计算机等级考试辅导分析。学校组织教师对学生进行专门辅导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的考试水平,这与计算机等级考试内容有紧密的联系。主要方法包括:专题复习,明确考试重点内容。教师应带领学生进行计算机考察范围的复习,让学生总体把握考试内容,掌握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分析历年考试习题。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学习和联系历年考试试题,能够快速地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让学生把握历年的考试规律。

计算机等级考试对于中职学生步入社会有重要作用。教师要发挥带领作用,在课堂上采取创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转变学习态度。并且,组织专门的考试复习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提高中职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

参考文献:

篇(10)

康复医学事业是本世纪最具活力、最富有生机的事业。康复医学教育事业作为崭新的医学教育领域,有待进一步开创、探索和发展。[1]同时,提高康复医学教学水平已经刻不容缓。根据康复技术学科特点和市场需求,我院将传统康复技术列为核心课程之一,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传统康复技术的教学水平尤为必要。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

1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1.1课件内容的选择:多媒体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的需要,利用文本、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载体,进行有机组合,形成具有交互能力且表现形式精彩的课程软件。 所以,课程内容是课件内容的基础,课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应以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科书内容为依据。目前我院康复技术系使用的教材为卫生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中国传统康复技术》( 人民卫生出版社,陈健尔和甄德江主编,第 1 版) ,课件内容以此为脚本,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计划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多媒体课件的内容。课件的内容要体现明确教学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结构安排上始终遵循"教学目标放在第一位,结构为内容服务"。 如"肩周炎的传统康复治疗"的课件,其内容要充分体现"熟悉肩周炎的病因、临床表现,掌握肩周炎的传统康复治疗"这个教学目的,通过合理的结构安排,达到对该节知识的掌握。

1.2 课件内容的设计:课件内容选定后即开始对内容进行设计,在内容的设计上要符合教材内容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不同的教学方法,每章、每节的课件应先将所涉及的内容做一个宏观整体描述,在基本知识框架下展开具体细节的知识点。例如,第二章经络和腧穴中第一节经络总论,知识点以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为主,课件以文本展示为主,精炼、简洁的文本起骨架和联络作用,课件内容简洁精练,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难点明了。

1.3 课件页面的设计:课件页面是给学生直接展示内容的窗口,页面设计应主题鲜明、色彩柔和、字幕清晰。传统康复技术页面的构成有主要包括文本、图像、背景。文本设计要求简洁明了,布局合理,主题突出,术语规范。根据不同内容, 文字字体一般设计为黑体、宋体或楷体;字号一般为 28到32 号。标题字号可稍大、加黑;同一级别内容字号和项目符号应统一;重点内容可用大字号和鲜明颜色标出,便于一目了然,印象深刻;一幅页面的字行数一般为6行左右,字数不宜过多。 图像是重要的信息表现形式之一,是决定视觉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 图像的尺寸要适中,布局应合理,颜色与背景要有明显对比。当多幅图像在一个页面上同时显示时,重点图像应设计在最突出的中心位置,最好在图像外空白处标上说明性的文字,并用箭头指向图像中的对应点。课件背景是为了突出主题,应以浅色为主,或者当页面的图像多时直接用白背景。例如第二章第三节经络腧穴各论中手太阴肺经的腧穴定位,在页面的右侧用文字表示腧穴的定位、作用,左侧插入腧,坐下做好标注,背景用淡蓝色。

2多媒体课件的使用

2.1指导思想 :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一定要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思想,运用恰当的媒体将教学内容中抽象和学生难于理解的知识转变为适当的文本、图片、图形、动画、视频,真实而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更生动、直观,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记忆。传统康复技术课程容量大、内容多,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传授,但教师在授课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欣赏水平,因材施教,让学生充分理解每段文字、每幅图片、每段动画和视频的涵义;注意掌握节奏,在媒体演示过程中多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避免学生忙于抄课件,而不能消化和吸收知识。

2.2教学中的地位:多媒体教学只是辅助技术手段,不能也不可能取代传统教学。教师在授课中应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PBL、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法,适时使用板书、板画,对多媒体课件的不足加以补充。在授课时,教师如果过多依于多媒体课件,只顾忙于电脑操作,师生间缺乏良好的互动,是不会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3 使用注意:和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用多种媒体来表达所要说明的事物,可以把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内容搬到课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在制作和使用传统康复技术学多媒体课件时,一定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基本概念和原理用文字表述,经络循行和腧穴定位用图片、图形、示意图表示,常用推拿手法用动画片段、视频表示,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使各种媒体各尽能,服务于教学需要,使学生受益。

多媒体教学在传统康复技术学的应用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力争做到和传统教学手段有机融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学情分析在语文教学的作用 下一篇: 中小企业品牌营销策略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