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1 16:49:2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层住宅平面设计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高层住宅建筑的涵义
高层建筑一般指的是建筑高度大于27米的住宅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以及其他民用建筑。在美国,24.6m或7层以上视为高层建筑;在日本,31m或8层及以上视为高层建筑;在英国,把等于或大于24.3m得建筑视为高层建筑。中国《高规》(JGJ3-2010)1.0.2条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住宅建筑以及房屋高度大于24米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为高层建筑。
二、高层住宅建筑平面分类
高层住宅建筑平面分类:(1)根据平面的形状,不同的住宅平面布局可以归结于以下的基本形式:板式住宅一同进深相比开间较长的住宅、点式住宅一同平面规模相比高度较高的住宅。(2)根据住户形式,不同的住宅平面布局可以归结于以下的基本形式:面层住宅,是指所有的住宅功能位于同一平面层上:双平面层或多平面层住宅,是指所有的住宅功能位于不同平面层上。(3)高层住宅的上部住户。日常出入完全要依赖电梯,根据电梯的位置、消防楼梯的位置和形式,以及水平交通走廊的有无和形式,住宅被分为单元式、独立式、走廊式和组合式。对于一般的家庭型住宅,不论采用的何种形式都可以满足要求:超高层住宅由于在结构上追求合理性和确保容积率的必要性,所以寻求简洁紧凑的平面。在交通方面,中央核心筒式、面对中庭的廊式比较多。
三、高层住宅建筑平面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平面设计是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最为基础的工作。由于我国不同的地方区域,其人文条件、天气条件及地理环境都有着不同的特征,所以针对不同区域的住宅建筑,平面设计工作的出发点也有着显著的不同。南方区域为了保证更好的通风和散热,设计时通常都是采取十字型、双十字型或是井字型;而北方区域为了保证向阳和保温的需求,设计通常采取蝶式平面或是蛙式平面。在此基础上,高层住宅建筑又多了一个“高”的特点,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垂直上下的电梯。另外,与多层建筑相比,高层住宅建筑在供水、供电、供气等方面的要求都要更高,加之其平面布局的规划工作更为复杂。因此,其设计也更容易出现问题。高层住宅建筑与多层住宅建筑相比,每个单元需要服务的户数要更多,所以在散热、采光以及通风等方面的效果就要差一些;同时,噪音污染以及视线干扰也是高层住宅建筑平面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四、高层住宅建筑平面设计的分析
1、高层住宅建筑私人区域的平面设计工作。对高层住宅建筑的私人区域进行平面设计时,要充分的保证用户的生活质量,故需要对功能进行合理的分区。为了防止出现互相干扰的现象,应合理的划分睡眠、餐饮以及活动等区域。同时,在私人区域中还必须重视卫生间的干湿功能分区的设计工作,充分保证其使用性能。(1)卧室的设计。为了保证此区域的住户有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设计时要防止内外部的环境对屋内造成干扰,故卧室位置应尽量选择在平面的深处。另外,如果卧室空间面积充足,还应该留出衣柜以及更衣室的空间。(2)厨房的设计。厨房就是用来存储、烹调食物的地方,一般有存储、洗涤和烹饪三个区域。厨房一般可以称作是家庭中心,在社会发展中也越来越重视厨房,对厨房的位置、面积等进行更加合理的设计,可以为效率的提高、时间的节约等提供很大的便利。厨房的主要设备一般就是灶台、洗涤槽和操作台,这三者通常会形成工作三角形,面积不超过两平米,而其他的设备根据需求来自行放置即可。而现在时展迅速,家庭电器的更新换代也变的快速起来,家庭的电气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设计时还需要考虑水管、电线、煤气管道等等的走线,还要给这些预留专用空间才可以。(3)卫生间的设计。对卫生间进行平面设计时,我们应知道其是由明厕和暗厕的分别的,顾名思义两者的区别就是前者是直接采光的。在我国的南方区域,本身的天气条件就是湿热的,如果再加上暗厕的效果就会给人带来不好影响,从而引起一定的问题。所以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我们应尽量避免设计暗厕,而对于一些确实没有外窗的暗厕,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串味和通风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设计时就要铺设变压式排气管道,并且在其入口处还应加装一个防火止回阀。(4)阳台的设计。阳台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直接接触到室外,与客厅连接的阳台,可以延伸客厅空间,阳台可以根据户主不同的喜好来设计成一个多样化的空间,面积虽然小但可以进行绿化、休息、观景等行为,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设计多个阳台、或阳台面积较大,露天的也可以,设计成私人的空中小花园,让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5)餐厅的设计。餐厅是一户住宅的核心地方,在餐厅的时间是人们就餐、放松储能的时间,因而对餐厅的设计需要格外关注,餐厅家具的摆放和布置需要符合人们的活动空间需求,也是平面设计的依靠,餐厅在住宅中的位置,除了一些具备餐厅功能的空间外,那些独立的餐厅大多数应该在客厅和厨房之间,这样可以避免互相干扰的现象,而且在餐厅和客厅共处一地时,可以用一些类似矮柜的隔断来隔开形成两个空间,存在各自的独立性就行,也并非一定分开,只要餐厅紧邻厨房即可。
2、公共区域的设计。高层住宅建筑平面设计中的一楼大堂入口处应该进行人性化的设计,即设计时要充分的考虑到居住用户的行为需求,比如:为了保证残疾人和婴儿车的顺利通行,以及为了方便用户搬运物品,可以在入口处设置坡道。对大堂的内部进行设计时,应注意三个方面的工作内容:一是采暖的设计,此点北方尤为必要;二是电梯厅的通风设计和采光设计;三是信报箱的设计工作。
3、电梯。高层住宅建筑中公共区域最主要的就是电梯,因为它是贯通楼层上下的一个主要交通工具,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的生活,因而对电梯的设计也就要格外的关注和研究,每栋楼最好是安装两部电梯,且布置紧凑一点更为方便,在消防的角度看来如果分离较远不是很好,而且就会很容易忽略另一台电梯,紧凑设计令住户在等电梯时更方便操作。在设计时需要注意,电梯的大门不要直对住宅的门户,要注意保护住户的隐私。同时,还要保证消防电梯和客梯的组合模式,进而提高电梯的使用效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层住宅建筑平面设计要求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交通面积要最少,使用面积要最大,使有限的面积,发挥其最大的效益。此外,平面设计是决定住宅建筑的体量和体形以及体现其建筑特性的关键,所以对平面设计的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在对私人区域进行设计时,要注意的就是必须保证用户的生活质量,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合理分配空间,将睡眠、餐饮等区域合理安排,避免出现互相干扰的情况,当然还要重视各个区域的使用功能是否发挥到极致。
(1)起居厅。起居厅通常用来会客、家庭会谈及娱乐等活动,像狭长、异型类的设计不宜采用,宽敞明亮的设计会好一点。起居厅设计的需要处理好交通的问题,它主要要处理的就是户门、厨卫卧室门以及活动区划分的关系,应尽量避免通道面积大、房门过多现象。其空间设计还需要考虑家具的摆放,根据室内活动和功能性进行摆放,力求落落大方,精致简洁。而且,要注意的是交通线不应贯穿起居厅的中心,门户位置也最好偏向角落或墙端,这样就可以有适当的空间布置家居,形成较为独立的空间。
(2)卧室。对卧室的设计主要是要为住户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就要避免内外部对卧室造成任何的干扰,应尽量选在平面深处,如果可以的话,衣柜和更衣室的空间也要保留。
(3)厨房。厨房就是用来存储、烹调食物的地方,一般有存储、洗涤和烹饪三个区域。厨房一般可以称作是家庭中心,在社会发展中也越来越重视厨房,对厨房的位置、面积等进行更加合理的设计,可以为效率的提高、时间的节约等提供很大的便利。厨房的主要设备一般就是灶台、洗涤槽和操作台,这三者通常会形成工作三角形,面积不超过两平米,而其他的设备根据需求来自行放置即可。而现在时展迅速,家庭电器的更新换代也变的快速起来,家庭的电气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设计时还需要考虑水管、电线、煤气管道等等的走线,还要给这些预留专用空间才可以。
(4)餐厅。餐厅时一户住宅的核心地方,在餐厅的时间是人们就餐、放松储能的时间,因而对餐厅的设计需要格外关注。餐厅家具的摆放和布置需要符合人们的活动空间需求,也是平面设计的依靠。餐厅在住宅中的位置,除了一些具备餐厅功能的空间外,那些独立的餐厅大多数应该在客厅和厨房之间,这样可以避免互相干扰的现象,而且在餐厅和客厅共处一地时,可以用一些类似矮柜的隔断来隔开形成两个空间,存在各自的独立性就行,也并非一定分开,只要餐厅紧邻厨房即可。
(5)卫生间。卫生间一般有厕所、浴室、化妆、存储和洗涤等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私密性,所以卫生间最好不要正对客厅等较为开放的地方。卫生间的面积一般根据设备的大小、数量以及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来确定的,而且它需要一定的采光通风面积,如果缺少通风条件的,就需要装置通风设备,门下最好留有20毫米左右的高度进风。卫生间是用水较多的地方,因而排水是十分重要的。设计时应格外注意以排为主,防为辅,其地面应低于一般高度25毫米左右,放置积水外流,还要设计好,避免潮气渗透。(6)阳台。阳台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直接接触到室外,与客厅连接的阳台,可以延伸客厅空间。阳台可以根据户主不同的喜好来设计成一个多样化的空间,面积虽然小但可以进行绿化、休息、观景等行为,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设计多个阳台、或阳台面积较大,露天的也可以,设计成私人的空中小花园,让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1.2公共区域的设计
(1)大堂。大堂的设计应具有人性化,这就需要充分考虑住户的需求,比如残疾人士和婴幼儿的专用通道,或者局部的搬运工作,这些等等都可以在入口的地方设计出一定的坡道。在其内部,注意的就是一是采暖设计,如果在北方,就需要尤其重视;二是电梯的通风和采光空间设计;最后就是,信报箱的设计位置、大小等等。
(2)电梯。高层建筑中,公共区域最主要的就要数电梯了,因为它是贯通楼层上下的一个主要交通工具,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的生活,因而对电梯的设计也就要格外的关注和研究。每栋楼最好安装两部电梯,且布置紧凑一点更为方便,在消防的角度看来如果分离较远不是很好,而且就会很容易忽略另一台电梯,紧凑设计令住户在等电梯时更方便操作。在设计时要注意,电梯的大门不要直对住宅的门户,要注意保护住户的隐私。同时,还要保证消防电梯和客梯的组合模式,进而提高电梯的使用效率。
(3)垃圾收集。高层建筑中,每一层的公共空间都应该留有一定的垃圾收容区域,面积要求不需太大,一个垃圾桶的大小即可,但最好放置在距离货梯附近的地方,这样方便清洁工作人员在工作时的清理,省下较多的人力和物力。
2高层住宅剪刀楼梯核心式平面的基本类型
在各种高层住宅剪刀楼梯核心式平面布置实例中,按剪刀楼梯前室的设置方式和疏散方向可归纳分类为双室双向、单室双向、单室单向、前室穿套4种基本类型。
2.1双室双向型
剪刀楼梯分别设有两个前室,一个前室独立设置,另一个独立设置或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平面所有住户均有两个不同疏散方向的安全出口,如图1~图4所示。图1双室双向型剪刀楼梯布置形式一图2双室双向型剪刀楼梯布置形式二如图1所示的核心式蝶形结构,服务住宅4户,剪刀楼梯设有两个独立前室,消防电梯前室独立设置并兼作走道。图2所示剪刀楼梯被两个住户围在核心中间,安全疏散出口分设于各住户的南北两侧,剪刀楼梯两侧各设置前室、合用前室。
2.2单室双向型
只有单个前室但所有住户均可从两个方向疏散的核心平面布置类型,如图5、图6所示。图5单室双向型剪刀楼梯布置形式一图6单室双向型剪刀楼梯布置形式二如图5所示,住宅利用电梯厅、走道形成扩大的“三合一”前室,各住户可从不同的疏散方向进入剪刀楼梯的两个安全出口。通向走道的各入户门均采用甲级防火门。如图6所示,住户通过L型走道从两个不同的疏散方向进入“三合一”前室,再进入剪刀楼梯的安全出口。
2.3单室单向型
核心筒平面中只有一个前室,两边住户只能从单一方向进行疏散的布置类型。如图7、图8所示,剪刀楼梯蝶形、井字形住宅单元,剪刀楼梯、消防电梯三前室合用(简称“三合一”前室),所有住户门直接开向前室,且为甲级防火门。住户经过前室后单向进入剪刀楼梯,合用前室又充当了过道,剪刀楼梯则相当于两部封闭楼梯间。
2.4前室穿套型
前室穿套着合用前室或合用前室穿套前室,如图9、图10所示。这些住宅单元核心筒布置在南方城市的很多设计中常见。为节省公共活动空间,剪刀楼梯一个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另一前室独立设置,独立前室与合用前室间采用防火门分隔,住户分别开向前室和合用前室。疏散时,人员须穿过一个剪刀楼梯前室才能进入另一剪刀楼梯安全出口。
3高层住宅剪刀楼梯核心式平面设计安全性分析
3.1双室双向型对安全疏散最理想
在高层住宅剪刀楼梯核心式平面中,剪刀楼梯核心筒是所有住户安全疏散的竖向通道。住户由入户门依次向走道、前室、剪刀楼梯、一层出口进行疏散。双室双向型平面的所有住户均能保证有两个不同的疏散方向、两个独立的安全出口,满足消防双向分流疏散的要求,其疏散路径为:一层出口1剪刀楼梯1楼梯间前室1(走道)入户门(走道)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2剪刀楼梯2一层出口2。发生在户内的火灾,其烟气和火焰有入户甲级防火门前室乙级防火门剪刀楼梯乙级防火门三重阻挡,走道、前室也均俱有蓄烟、排烟功能,剪刀楼梯间的安全度最高,最有利于人员安全疏散。因此,双室双向型平面的消防安全性无疑是最理想的。
3.2前室穿套型不能等同于双室双向型
在前室穿套型平面布置中,住宅单元尽管设有一部剪刀楼梯和两个前室、两个出口,与双室双向型类似,却存有不利安全疏散的因素。一是无法满足双向疏散要求。前室穿套型的两边住户只能穿过开启方向与疏散方向相反的合用前室门才能进入另外一个剪刀楼梯,实际上仅有一个安全疏散方向和出口。二是增加障碍,不利疏散。前室穿套型平面中,走道、前室中设置多个防火门,而且与疏散方向相反,人为增加障碍,对疏散极为不利。三是人流交通容易产生错觉。在此类平面中,由整体较大的公共服务空间分隔成较狭小的前室、合用前室,防火门关闭,无通透感,容易让人辨识方向时分不清楼梯间的门。前室的一个门无法保证朝疏散方向开启,导致疏散混乱。因此,前室穿套型高层住宅核心式平面设计不能等同于双室双向型,设计人员不可只图表面符合规范要求而实质上违背疏散原则。如将其前室或合用前室、走道中的所有门取消则可视为单室单向型。
3.3单室双向型比单室单向型有利
在单室双向型平面布置中,住户经双向走道、合用前室或直接到达扩大前室后双向进入剪刀楼梯,疏散畅通,不易产生拥挤,并且走道或前室的空间宽敞,蓄烟、防烟能力较好,能有效保障火灾时人员疏散的清晰要求;能保证所有住户有两个不同方向的疏散走道和出口。因此,单室双向型的安全性较单室单向型有利。但是,单室型平面中一旦发生火灾,开向扩大前室的住户门或合用前室的防火门遭到破坏时,火灾仍有威胁前室和剪刀楼梯的可能。
3.4增大单室型的前室面积应
GB50045-95(2005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高层住宅楼梯间独立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4.5m2,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时面积不应小于6.00m2。但是在剪刀楼梯核心式单室型平面布置中,单一前室既是每层所有住户安全疏散聚集的唯一公共空间,又是消防人员到达起火楼层放置灭火和救援器材、展开灭火救援战斗准备的安全场所,还承担着火灾时一整层的蓄烟、排烟任务,面积不足,就会容易产生拥挤和干扰,严重影响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消防灭火救援的开展。根据GB50045-95规定,安全出口(两个剪刀楼梯入口)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报批稿中要求单室的短边不应小于2.4m。因此,单室的面积不应小于5×2.4=12.0m2。但是,当单室面积为12.0m2时,按每人所占面积0.55m×0.55m(0.55m为单股人流宽度)计算,12.0m2的单室最多可容纳12÷(0.55×0.55)≈40人。减去一个8人小组的消防救援人员,单室型的公共空间停留住户人员最多不应超过32人,按每户平均人数5人计算,面积为12.0m2的单室服务最多户数不应超过32÷5≈6户。当住户多于6户时,单室面积应相应增加,建议不宜小于16m2。
3.5单室型虽符合规范但应受限使用
在GB50045-95及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报批稿中,高层住宅核心平面如确有困难时允许采用单室型布置。此类住宅现有设计、在建的多为18层以上,超百米住宅也不在少数,采用单室型布置虽然符合规范要求,但若无区别对待,则不尽合理。因此,高层住宅中采用单室单向、单室双向型平面布置时应在建筑高度、住宅户数或住宅单元建筑面积等方面适当设置限制条件。
中图分类号:TU24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10-0118-03
1前言
高层住宅无论从平面形式还是从外部形态上,都有别于高层公共建筑,这是受到内在功能特性限定的。在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中,住宅建筑始终是与实用经济原则紧密相联的,平面和外观都不能脱离功能而独立存在。
当今住宅平面的功能组织原则是将不同性质的用房划分为或私密或开放的区域,私密的区域是指个人的居住区域,包括每个家庭成员的卧室;开放的公共居住区域包括起居、餐厅、进厅、工作或娱乐区域,以及单元所属的室外空间如阳台等。
2高层建筑概述
2.1高层建筑定义
高层住宅属于高层建筑范畴,但是,由于居住建筑的特殊性,高层住宅并没有严格采用高层建筑广义上的定义标准,而是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其相应的标准。我国根据先行住宅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七层及以上的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实际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建筑必须设置电梯。各类建筑按层数划分如下:1至3层的住宅为低层住宅、4至6层的住宅为多层住宅、7至9层的住宅为中高层住宅、10层以上的住宅为高层住宅。从2002年4月起,全国部分地区调整地方住宅设计规范,修改了中高层住宅的范围,把7到12层的住宅定义为中高层住宅,把12层以上的住宅定义为高层住宅。
2.2高层建筑平面分类
2.2.1高层住宅的上部住户。日常出入完全要依赖电梯,根据电梯的位置、消防楼梯的位置和形式,以及水平交通走廊的有无和形式,住宅被分为单元式、独立式、走廊式和组合式。
对于一般的家庭型住宅,不论采用何种形式都可以满足要求:超高层住宅由于在结构上追求合理性和确保容积率的必要性,所以寻求简洁紧凑的平面。在交通方面,中央核心筒式、面对中庭的廊式比较多。
2.2.2根据平面的形状,不同的住宅平面布局可以归结于以下的基本形式:板式住宅一同进深相比开间较长的住宅、点式住宅一同平面规模相比高度较高的住宅。
2.2.3根据住户形式,不同的住宅平面布局可以归结于以下的基本形式:面层住宅,是指所有的住宅功能位于同一平面层上:双平面层或多平面层住宅,是指所有的住宅功能位于不同平面层上。
3 高层住宅平面布局与功能设计探讨
3.1卧室区域设计
3.1.1设计基本原则
卧室区域主要包括家庭成员的卧室及附属的浴厕区域,需要考虑的一是房间的安静,二是好的朝向,三是浴厕的管道设备单元。若希望保持卧室的好朝向,我们所以必须要有取舍。将辅助房间放到北面,包括书房,必要的时候也需要牺牲一间卧室的南朝向换取起居室的日照。
卧室与浴厕区域连接的紧密程度,主要取决于家庭单位的大小和平面条件。在供1―2人小家庭居住的平面布局中,浴室和厕所通常可由公共活动区域直接通达:在面积较大的住宅平面中,单独的卧室区域与浴室联系越紧密,浴厕就越远离入口区域,势必造成独立的管道设备单元。
3.1.2设计手法
两间以上的卧室相互连接,形成较为独立的区域,通常位于起居区的后部,远离人口,这是住宅平面设计中常用的手段,有利于动静分离,并自然形成白天与夜间活动的分隔。卧室可以一宇排开、房门直接开向公共区域,也可以相对设置、房门通过共用前区联系公共区域,或是所有房门开向一条内走道。以此联系私密区与公共区。
由于不同家庭成员的卧室总是采取就近原则布置,反而提供了另一种灵活性,即与人口区域相联的独立卧室犹如一套附加的单元,与其他卧室隔着起居区域相对而立。这个卧室可以被用作儿童房、客房、工作室等,无论喧哗或是夜间使用,都不会对主卧室造成太大影响。这问卧室还可以结合入口的洗手区及卫生间布置,有三间卧室以上的住宅平面尤其适台卧室区域的再分隔。
3.2起居区域设计
开放的起居区域主要包括起居室、餐厅、进厅、工作或娱乐区域,空间如阳台等。起居区域的组织方式主要考虑的是房间的进深、朝向以及使用功能便利等。贯穿式起居的好处在于不仅使起居区域有均匀的日照,而且便利了组团转角处平面的布局。
一般情况下,人们并不愿意展示未经整理的厨房,开放式的厨房仅在没有工作压力的情况下才受人欢迎:同时由于中餐的烹饪方式带来大量的油烟,直接对外的开窗以及与其他功能区域的分隔门受到使用者的欢迎,这种平面多用于面积较大的户型。
就餐区域功能退化,缩小至厨房的一个区域,而起居室则拥有了更为完整和开阔的视觉空间。此种布局多用于2人家庭住宅中,居住者有职业无小孩,做饭只是出于兴趣爱好偶尔为之,对起居区需求更大:还有一种情况是高层住宅结构造成了厨房面积过大,结合就餐区可以达到更高的面积利用率。
这种组合形式在满足中式厨房对油烟隔离的要求的同时,厨房后部的就餐区设置在平面中自然采光最弱的区域,借助客厅及厨房两个方向的间接采光达到照明目的。在高层住宅中,有限的外墙势必造成内部采光的匾乏,此种平面以其采光及封闭厨房特有的优势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
3.3交通区域设计
高层住宅平面的交通联系包括两部分,一是联系高层内部住户与室外空间以及各住户之间的交通形式,户内交通与住宅单元的平面布局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流线组织方面。高层住宅相对于多层住宅而言,交通区域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设计师很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到住宅的使用功能上,而对它们之间的流线组织轻描淡写,以至于交通面积过大造成浪费,或是穿越式交通破坏房间完整形态等。户间交通主要指住户从室外到进入户门前这段流线,它包含有室内外空间过渡、垂直交通联系、水平交通联系等部分。
3.3.1户内交通
3.3.1.1内走道式
内走道式一交通空间脱离房间独立存在的平面形式,早期的内走道为所有房间的连系通道,起居室、餐厅均为独立封闭房间。现在起居区域开放,使得内走道更多的应用于卧室区,因此此种布局主要适用于双朝向开间多的板式高层。
3.3.1.2包厢式
包厢式一公共性的生活区域同时也是内部交通的结合区域,由此通达各个独立的房间的平面形式。
3.3.1.3入口分流式
入口分流式―通过入口区将主要居室分离,一部分朝南,一部分朝北,所有用水房间都集中在居住性能最差的中央区段,从而使各居室都有与户外的接触面。
3.3.2户间交通
在高层住宅中,可使用的户间交通联系方式有单元式、独立点式、廊式、组合式等。我
们需要以基础调查的资料为依据,明晰居住者的生活意象,并根据高层住宅的高度、结构性能、经济性等条件来选择不同的交通组织方式。
由于高层住宅的垂直交通以电梯为主、楼梯为辅,在建筑高度为24m的范围内,消防云梯可以起到第二条逃生通道的作用;超过24m并且低于32m的时候,可利用安全楼梯间进行疏散:超过这个建筑高度则必须安装第二座电梯。在小高层住宅中,单元式住宅形式较为普遍,住宅平面的设计很大程度上继续沿用多层住宅的设计手法;12层以上的住宅则更多的选用独立点式或廊式等连接方式;超高层住宅为了追求结构合理性和确保容积率,以独立点式及面向中庭的廊式较多。
4 高层住宅平面布局与户型设计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住宅平面发展至今历经了很多次变革,一方面居住模式在改变,另一方面家庭成员结构也在改变。住宅对社会的发展是极为敏感的,但是由于住宅的高度耐用性(住宅结构、材料寿命50~100年),也最容易落后干社会发展的步伐。落后于居住模式的发展更新。
4.1一室户户型
一室户通常是指65m2以下,具有一间卧室的户型。由于高层住宅电梯井及设备问分摊面积较大,一室户的建筑面积相对多层住宅而言略高,可以达到70m2。由于一室户住宅仅供单身汉或年轻夫妻居住,起居室与卧室的私密性在程度上相当,所以不需要象其他户型一样加以分隔。各区域紧密结合成一个宽敞的空间整体,可以大大改善小住宅的空间质量。
一室户平面设计的基本原则是食寝分离。通常情况下,起居与就餐结合成起居就餐区,而当面积低于40m2时,多采取将起居与睡卧结合、餐桌并八厨房、厨房简化为开放式烹调台等方式,达到面积的紧缩化。
4.2二室户户型
二室户通常是70-90m2的,具有两间卧室的户型。二室户较一室户而言,是面积紧缩型家庭住宅的代表,它提供了更为灵活的居住形式,满足了2-4人居住的可能性由于居住人数的增多,各自需要独立的私密空间,分户门成为必须。卫生间视需求可与厨房分离,服务于卧室区域。在面积较为宽裕的情况下,餐厅从起居室中脱离出来,靠近厨房,形成餐厨区域。两室套由于面积紧凑,多用于塔式高层住宅中,仅有个别高标准住宅使用单元式交通联系。
4.3三室户户型
三室户通常是指90-160m2、具有三间卧室的户型。三室户是当今国内家庭住宅的主流户型,满足了最广泛的3口之家居住需求。
在功能方面,除主卧、次卧外增加了书房(客房),根据需要还可增设主卫,餐厅的地位有所上升,一般与客厅有明确的空间分隔。卧室数量增多,可进行卧室区域再划分等。
对于面宽小于进深长度的实例,通常情况下正面仅有二开间宽度,进深可达15m,用于双侧采光或三侧采光的单元式条形住宅中。
4.4四室户及以上户型
一、高层住宅建筑方案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形态问题
通过回顾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高层住宅建筑的施工技术虽然逐渐成熟,但是在设计方面尚有不足:首先,国内高层住宅建筑的同质化现象比较明显。对于一些高层商务型建筑来说,在设计理念上要求追求创新,以取得标新立异的效果,例如南京紫峰大厦、上海东方明珠等。但是对于普通的高层住宅建筑来说,出于实用性和经济性的考虑,在设计理念上却大同小异,因此建筑结构基本类似;其次,国内高层住宅建筑过度追求外部装饰。不可否认,外形优美也是高层建筑设计时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但是如果为了吸引潜在客户而盲目追求外观装饰,则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例如高层建筑外墙过度装饰容易出现墙面裂缝、挂石脱落等问题。
(二)户型问题
城镇化的深入推进,虽然给城镇居民的整体经济水平带来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生活成本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上涨,因此城镇居民的CPI指数的上升空间并不大。但是在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城镇居民的实际消费水平,导致高层注重建筑中的户型偏大,超出了一般性城镇居民的承受能力,不利于高层住宅建筑的销售。根据调查统计显示,现阶段国内城镇居民中约有60%能承受90平米及以下的住宅,而有能力购买90平米以上住宅的居民不到20%。
除此之外,高层住宅建筑在采光、通风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高层建筑如果要尽可能多的提高建筑采光面积,必须要增加相邻建筑之间的距离,这样以来必然会增加建筑用地成本。部分开发商为了压缩成本,违规减小建筑间距,导致建筑低层住宅的日照时间达不到规定标准。
二、高层住宅建筑方案的设计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无论是商务型高层建筑还是普通的高层住宅建筑,在建筑设计时都必须要充分考虑人的客观需求,包括潜在客户的经济承受能力、不同人群的生活习惯等。尤其是在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房价极高,普通群众只能购买小户型的住房,这也是房地产开发商所要重点考虑问题之一。因此,在开展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之前,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用和分析总结工作,尽可能的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迎合更多受众群体的需要。
(二)可持续的原则
在高层住宅方案O计方面,可持续性原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节约能源,其二是减少污染。高层住宅建筑的工程用料多、施工难度大,因此必须要提前做好施工方案的设计和施工进度的规划,这样才能保证后续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实际施工可以发现,施工 场地建筑材料浪费问题随处可见,使得建筑施工成本大幅度提升,而这些成本最终将由消费者承担,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除此之外,建筑施工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建筑废弃物,如果不能采取及时、科学的垃圾处理方式,也会给施工现状及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必须要在高层住宅设计中坚持可持续原则,实现有限资源的最优化利用,在保证高层住宅建筑施工质量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成本,减少污染。
三、高层住宅建筑方案设计要点
(一)平面设计要点
平面设计能够给人一种直观的感受,是高层住宅设计中最为基础的部分之一。在进行建筑平面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采光条件、通风需求等。一般来说,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气候湿热,因此高层住宅建筑必须拥有良好的通风和散热功能,因此在施工方案设计时,需要采用十字型、井字型的平面设计;而在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内蒙古等地,冬季气温较低,对高层住宅建筑的保温性能和采光面积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在平面设计时,大多采用蝶式、蛙式设计方案。除此之外,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都应当保证住宅建筑的采光条件,并保证光照时间达到相关标准。
(二)建筑内部设计要点
建筑内部结构包括客厅、厨房、卫生间以及卧室等。客厅是招待客人进行会面和娱乐聊天的重要空间,必须尽可能减少客厅的交通面积,增加客厅的活动空间,满足家庭成员的多样化要求。客厅内应尽量减少门和洞口的面积,避免来回穿行干扰公共活动。卧室最需要考虑的因素是通风和采光,应该采用最佳的通风和采光来保证卧室空间的舒适度,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如果不能满足,可以考虑侧向通风。主卧一般布置在户型最深处,有利于给主人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
(三)顶部设计
顶部一般作为立面设计的结尾,一般做收头处理。檐口和坡屋顶采用欧式做法,即檐口通常采用多重线条装饰来强调收头效果,坡屋顶不仅可以采用直接在顶层做坡屋顶的形式,也可以结合顶部的一到两层来做坡屋顶从而丰富立面效果。如今经常采用顶部退台和顶部构架的方式,顶部退台可以使主体建筑收头处理过渡的更加自然,而在住宅顶部做玻璃构架的形式也很好,通常要与楼身的构架形式结合来做。
四、结语
从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形势看,高层住宅建筑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会保持增长状态,这也就凸显了优化高层住宅方案设计的重要性。作为建筑施工单位和建筑方案设计人员,必然要客观看待现阶段高层住宅方案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而从实际工作出发,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保证高层住宅建施工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Abstract: with the social science, technology, culture and economy continues to rapid development, high building has become a very common building structure form, high-rise building standards for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layer is more close to the step of the society. This paper first related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material in high-rise buildings do the definition and plane design categories are reviewed, and then high-rise building plane design, the main content were discussed, and the paper plane design of high-rise building a strong reference value.
Keywords: high building; Graphic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高层建筑概述
高层住宅的上部住户,日常出入完全要依赖电梯,根据电梯的位置、消防楼梯的位置和形式,以及水平交通走廊的有无和形式,住宅被分为单元式、独立式、走廊式和组合式。对于一般的家庭型住宅,不论采用何种形式都可以满足要求 ; 超高层住宅由于在结构上追求合理性和确保容积率的必要性,所以寻求简洁紧凑的平面。在交通方面,中央核心筒式、面对中庭的廊式比较多。根据平面的形状,不同的住宅平面布局可以归结于以下的基本形式:板式住宅 -- 同进深相比开间较长的住宅、点式住宅 -- 同平面规模相比高度较高的住宅。根据住户形式,不同的住宅平面布局可以归结于以下的基本形式:面层住宅,是指所有的住宅功能位于同一平面层上;双平面层或多平面层住宅,是指所有的住宅功能位于不同平面层上。
二、高层住宅平面布局与功能设计
1、 卧室区域设计
①设计基本原则。卧室区域主要包括家庭成员的卧室及附属的浴厕区域,需要考虑的一是房间的安静,二是好的朝向,三是浴厕的管道设备单元。若希望保持卧室的好朝向,我们所以必须要有取舍。将辅助房间放到北面,包括书房,必要的时候也需要牺牲一间卧室的南朝向换取起居室的日照。卧室与浴厕区域连接的紧密程度,主要取决于家庭单位的大小和平面条件。在供 1-2 人小家庭居住的平面布局中,浴室和厕所通常可由公共活动区域直接通达 ; 在面积较大的住宅平面中,单独的卧室区域与浴室联系越紧密,浴厕就越远离入口区域,势必造成独立的管道设备单元。
②设计手法。两间以上的卧室相互连接,形成较为独立的区域,通常位于起居区的后部,远离入口,这是住宅平面设计中常用的手段,有利于动静分离,并自然形成白天与夜间活动的分隔。卧室可以一字排开、房门直接开向公共区域,也可以相对设置、房门通过共用前区联系公共区域,或是所有房门开向一条内走道,以此联系私密区与公共区。由于不同家庭成员的卧室总是采取就近原则布置,反而提供了另一种灵活性,即与入口区域相联的独立卧室犹如一套附加的单元,与其他卧室隔着起居区域相对而立。这个卧室可以被用作儿童房、客房、工作室等,无论喧哗或是夜间使用,都不会对主卧室造成太大影响。这间卧室还可以结合入口的洗手区及卫生间布置,有三间卧室以上的住宅平面尤其适合卧室区域的再分隔。
2、 起居区域设计
开放的起居区域主要包括起居室、餐厅、进厅、工作或娱乐区域,空间如阳台等。起居区域的组织方式主要考虑的是房间的进深、朝向以及使用功能便利等。贯穿式起居的好处在于不仅使起居区域有均匀的日照,而且便利了组团转角处平面的布局。一般情况下,人们并不愿意展示未经整理的厨房,开放式的厨房仅在没有工作压力的情况下才受人欢迎 : 同时由于中餐的烹饪方式带来大量的油烟,直接对外的开窗以及与其他功能区域的分隔门受到使用者的欢迎,这种平面多用于面积较大的户型。就餐区域功能退化,缩小至厨房的一个区
域,而起居室则拥有了更为完整和开阔的视觉空间。此种布局多用于 2 人家庭住宅中,居住者有职业无小孩,做饭只是出于兴趣爱好偶尔为之,对起居区需求更大;还有一种情况是高层住宅结构造成了厨房面积过大,结合就餐区可以达到更高的面积利用率。这种组合形式在满足中式厨房对油烟隔离的要求的同时,厨房后部的就餐区设置在平面中自然采光最弱的区域,借助客厅及厨房两个方向的间接采光达到照明目的。在高层住宅中,有限的外墙势必造成内部采光的匾乏,此种平面以其采光及封闭厨房特有的优势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
3、交通区域设计
①户内交通。一是内走道式。内走道式—交通空间脱离房间独立存在的平面形式,早期的内走道为所有房间的连系通道,起居室、餐厅均为独立封闭房间。现在起居区域开放,使得内走道更多的应用于卧室区,因此此种布局主要适用于双朝向开间多的板式高层。二是包厢式。包厢式—公共性的生活区域同时也是内部交通的结合区域,由此通达各个独立的房间的平面形式。三是入口分流式。入口分流式—通过入口区将主要居室分离,一部分朝南,一部分朝北,所有用水房间都集中在居住性能最差的中央区段,从而使各居室都有与户外的接触面。
②户间交通。在高层住宅中,可使用的户间交通联系方式有单元式、独立点式、廊式、组合式等。我们需要以基础调查的资料为依据,明晰居住者的生活意象,并根据高层住宅的高度、结构性能、经济性等条件来选择不同的交通组织方式。由于高层住宅的垂直交通以电梯为主、楼梯为辅,在建筑高度为 24m 的范围内,消防云梯可以起到第二条逃生通道的作用;超过 24m并且低于 32m 的时候,可利用安全楼梯间进行疏散;超过这个建筑高度则必须安装第二座电梯。在小高层住宅中,单元式住宅形式较为普遍,住宅平面的设计很大程度上继续沿用多层住宅的设计手法;12 层以上的住宅则更多的选用独立点式或廊式等连接方式;超高层住宅为了追求结构合理性和确保容积率,以独立点式及面向中庭的廊式较多。
三、高层住宅平面布局与户型设计
1、 一室户户型一室户通常是指 65m2以下,具有一间卧室的户型。由于高层住宅电梯井及设备间分摊面积较大,一室户的建筑面积相对多层住宅而言略高,可以达到 70m2。由于一室户住宅仅供单身汉或年轻夫妻居住,起居室与卧室的私密性在程度上相当,所以不需要象其他户型一样加以分隔。各区域紧密结合成一个宽敞的空间整体,可以大大改善小住宅的空间质量。
2、二室户户型。二室户通常是 70-90m2的,具有两间卧室的户型。二室户较一室户而言,是面积紧缩型家庭住宅的代表,它提供了更为灵活的居住形式,满足了2-4人居住的可能性.由于居住人数的增多,各自需要独立的私密空间,分户门成为必须。卫生间视需求可与厨房分离,服务于卧室区域。在面积较为宽裕的情况下,餐厅从起居室中脱离出来,靠近厨房,形成餐厨区域。两室套由于面积紧凑,多用于塔式高层住宅中,仅有个别高标准住宅使用单元式交通联系。
3、三室户户型。三室户通常是指 90-160m2、具有三间卧室的户型。三室户是当今国内家庭住宅的主流户型,满足了最广泛的 3 口之家居住需求。在功能方面,除主卧、次卧外增加了书房( 客房 ),根据需要还可增设主卫,餐厅的地位有所上升,一般与客厅有明确的空间分隔,卧室数量增多,可进行卧室区域再划分等。对于面宽小于进深长度的实例,通常情况下正面仅有二开间宽度,进深可达 15m,用于双侧采光或三侧采光的单元式条形住宅中。
4、四室户及以上户型。本文主要介绍 160m2以上的,具有四间卧室以上的超大户型。若是所有房间置于同一平面层,过大的单元面积势必影响到标准层的布置,将二者合并考虑是比较理想的解决办法,如果所有房间分布在不同平面层,则可大大缩减单元占地面积以及室内流线,较中小户型而言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四、结语
高层住宅无论从平面形式还是从外部形态上,都有别于高层公共建筑,这是受到内在功能特性限定的。在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中,住宅建筑始终是与实用经济原则紧密相联的,平面和外观都不能脱离功能而独立存在。建筑、结构、技术三者之间联系紧密,并有着相互促动的效果。科学的结构形式、先进的节能技术,都会为平面设计开启崭新的创作思路,重要的是为提高平面使用效率提供了可能性。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层住宅的生态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从设计到建成使用,生态策略的思想应该贯彻始终。在小区的规划阶段,就应该根据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地形采取适当的措施并确定较完善的设计理念。户型的设计作为整个住宅设计的核心,需要进行更详细全面的分析,从外观,功能直到建筑材料的选择都要立足于生态策略的高度上来考虑。
1朝向的选择
我国处于北半球,坐北朝南历来被认为是房屋的最佳朝向,主要原因是地球所遵循的公转规律:朝南向的房间在冬季能够接收到最大程度的日照,在夏季由于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南向外墙与窗户受到的阳光直射机会较少。住宅设计之所以多采用南北朝向,便是因为这样有利于房间的夏季遮阳、冬季保温。对于现代住宅设计,为了能够精确地选择不同气候和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最佳朝向,需要对住宅各个朝向的墙面与室内获得的日照时间、面积来进行综合细致的分析,同时要考虑到太阳辐射量,建筑朝向与风向之间的关系等等因素,通过对资料的查阅和分析,才能得出当地住宅建筑的适宜朝向。
2平面布局设计
高层住宅户型的平面布局,对于高层住宅室内空间的合理利用、提高室内舒适度、降低建筑能耗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在北方,由于夏冬两季的温差较大,平面布局就更要注重夏季通风降温,冬季取暖保温。通过综合考虑和权衡,在高层住宅平面布局的设计上,提出了以下意见:
(1)热环境的合理分区
介于住户在房间内的活动需求不同,以及对房间的使用要求不同,人们对住宅室内热环境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表1)。不同的季节对室内热环境的要求各异,在设计时需按房间对热环境的具体需要合理分区,把对热环境质量要求较低的房间,比如走廊、卫生间、厨房储藏室等就可设置到冬季温度相对低的分区内,而且可以适当地减少窗口面积,减少其散热;对卧室、起居室等对热环境质量要求高的房间,可以布置在朝向好的分区内,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接受太阳辐射,使居室具有良好的采光和适宜的温度。
表1 不同房间室内要求的适宜温度
(2)有利通风的平面布局
在一定的温度下,适度对人体舒适感的影响也很重要。表2是室内干湿程度的区分标准。可以看到,随着温度的提高,室内干湿程度的湿度值在降低。在湿度相同的情况下,温度越高,人越会感觉到潮湿。通过资料的查阅,可以知道湿度对人体舒适感的影响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温度在10℃以下时,湿度最室内的热环境影响会逐渐明显,当湿度在25℃以上时,湿度的作用也开始明显起来,只有在温度适中,即在18℃~22℃时作用才不那么明显。7、8月份正值夏季,气温较高,空气湿度也较大,高温的环境限制了人体汗液的蒸发。所以,在夏季,应该加强室内的通风换气,提高流过室内的风速,促进人体的排汗散热,才算是真正改善了室内的热环境,使人体感到舒适。
表2室内干湿程度区分
住宅平面的设计,应该注重室内风路是否通畅,南北房间的门口窗洞应尽量对正,使穿越式风直接顺畅穿过。一般来说,一梯两户的户型比较容易实现自然通风,而一梯多户的住宅中部分户型的所有房间的朝向是相同或相近的方向,这样便不能达到理想的穿越式通风,夏季室内的热环境质量较差。
3体形系数的要求
建筑物体形系数(S)是指建筑物所接触室外大气的外表面积(F),与其所包围的体积(V)的比值,即S=F/V。建筑体形系数与建筑物的节能有着直接关系;体形系数越大,说明同样建筑体积的外表面积越大,散热面积越大,能耗也就越多,对节能越不利。通常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控制在0.3到0.4之间。(外表面积F,不包括不采暖楼梯间隔墙、地面以及户门的面积)建筑的体量大小和规整度决定了建筑的体形系数。高层建筑的体形系数一般在0.1到0.15之间,远远小于通常0.3的系数界限。因此,高层住宅应保证较小的体形系数,尽可能避免过多的凹凸变化,才能保证高层住宅的低能耗。
高层住宅的体形系数和外立面(包括维护结构的设计,阳台与遮阳设施的设计)会对建筑的能耗指标产生很大影响,下一节会提到外立面设计中所应用到的生态设计与技术。体型系数越大建筑能耗指越高,所以在尽可能满足建筑美观和功能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减少体型系数。而体型系数的选择又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如建筑的朝向、当地气候特点、日照辐射、维护结构的材料特性等,将建筑构件的得失热情况与建筑体型相权衡,便能得到最优的选择。
4合理的平面设计
如今,限于我国的经济、人口密度等条件,我们的城市建筑标准还比较低,户型的盲目扩大不仅会对背负着沉重人口负担的城市造成强大的压力,还会造成资源浪费,有悖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如何合理的设计套型使用面积、布置不同行为空间,布局合理的单元住宅、平衡各居室面积,对是否能充分使用户型内面积有着积极的意义。
现阶段,我国普遍的家庭结构是以三口之家为主,这与过去整个家族式聚居的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家庭规模逐渐向小型化靠拢。大规模的家族式聚居模式正在逐渐消失,现在住宅中的大居室和多居室的用途与过去相比也有所不同。现在住宅的户型设计结构上更合理,使用率也更高。对于普通家庭,超大面积的住宅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空间和资源上的浪费。问题核心就在于套型密度、人口、容积率三者不相协调。我们应该开发出一种既舒适实用又经济合理的户型,它应该具备住宅的基本功能,能满足住户正常的居住需求。因此设计符合中国国情的,能够满足节能节地目的的中小户型便成为我们的最佳选择。
日本在住宅的设计理念方面,一向是以小巧、经济、适用而闻名,在套型的调整和分隔上做的非常精细,对我国高层住宅的户型设计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见表3):
表格3日本城市住宅引导性居住标准
结语
本文从生态策略的角度分析了高层住宅户型平面的设计手法,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层住宅的户型设计。基于生态策略的设计思想贯穿全文,能够实现其生态节能、降低成本的最终目的,成为生态可持续的高层住宅。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TU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也处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土地资源有限,人均占有面积率降低,由此激发了城市住宅建设逐渐由平面扩建模式发展到立体拔高的发展模式,高层住宅逐渐进入大众的视线并得到城市住宅市场的一致认可。高层住宅小区能提高城市的土地容积率,满足人们对居住空间的要求,并保证居住环境有良好的日照、绿化及通风条件,因此高层住宅将成为城市扩展的主要方向。目前,我国的高层住宅小区存在数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其设计水平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设计方案不科学等问题。目前多数城市高层小区的设计过于追求空间容积率而忽略住宅环境的设计性,因此,对高层住宅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合理的理论规划,对实践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一、高层住宅小区设计理念
考虑到近几年城市发展和设计理念的转变,研究资源、经济和政策的综合性,从环境、空间、文化和效益四个方面对高层住宅建筑进行设计。①环境设计要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的发展,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与社会资源协同有效地共享,环境因新的建筑及相关设施的出现而得到改善。②空间设计构成建筑的核心,把单纯的平面设计转化为空间的序列组合,一个社会公共机构的空间必须不仅容纳人群的活动,而且还应该更好地促进公众的活动,因此应该促使这些空间转变为我们所能接受的有意义的、值得改变的空间。③文化设计在建筑中体现的是工程科技与造型艺术的结合,文化设计应紧随时代性、民族性,且与地区历史文化技术传统相连。一个优秀的建筑外观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区乃至城市的象征。④效益设计是住宅建筑设计的最终归属。效益设计首先从实用效益出发,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住宅小区的环境设计
1、优化户型设计
住宅小区户型设计要求住宅空间功能明确,布局合理,室内空间舒适,便于装修。小区住宅空间设计的关键是平面设计,其设计效果直接决定了楼盘未来的市场前景。单元设计每栋设三室一厅(改三室两厅)、二室一厅、一室一厅等平面组合,户型面积从40m2到120m2左右,符合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需求,每个房间都能做到自然通风采光,阳台中考虑洗衣机为止及晾衣设施,餐厅与客厅连接,在细节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各种电器的位置,使居室环境洁净舒适。力求在相对有限的空间内做到使用功能完整合理化,为人们提供既经济合用,又灵活丰富的户型空间。
2、创造舒适的居住空间[2]
住宅内生活的舒适性取决于不同的功能空间既要有较好的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居住空间按其特征和特定要求进行布置,做到“动静分离”、“洁污分离”和“食寝分离”等。功能空间尺度的适宜性是居住舒适度的必要条件之一,住宅内各个功能空间比例合理,在满足住户对空间面积尽量大的前提下,保证室内绝大部分空间光照、通风效果良好,便于进行家居装修装饰,使空间组合恰当舒适,带来家的温馨的感觉。
功能空间的私密度是居住舒适度的另一个必要条件。入户设置过渡空间可避免开门见厅;外廊式住宅应避免外廊对其靠近房间的视线干扰,塔式住宅要注意前后套房间的对视、斜视现象;厅内应尽量减少卧室门的数量,注意卫生间门不应向厅等等。居住空间的舒适性能激发对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切实注重环境设计
传统的绿化理念依靠单调刻板的植树种草已无法满足现代人对居住环境提出的更高要求,现代更多人地追求自然化的宜人环境。因此在设计住宅小区整体性时,贯穿以自然为本,实现住宅区环境景观与住宅设计、建筑空间的有机结合,兼顾高层住宅的建筑特点,体现人文环境的一致性,合理开发利用原有地形、地貌,保护原有的地区环境。
三、住宅小区的平面设计
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3],将平面布置的艺术性和实用合理地完美结合。住宅建筑群和小区空间按由北往南逐渐降低,中间向东西两侧逐步降低的次序进行布局,注重空间联系,平面设计尽量降低斜向,力求方正;合理分期开发,布局各类建筑用地,以形成安全、舒适、高效、优美的居住环境。
(1)住宅小区的设计应做到层次分明,布置得当,突出空间布局的结构特征和内涵。住宅小区在保证居住舒适为主要前提条件下,同时要尽量做到交通、园林绿化、医疗、文化娱乐和体育等功能区域合理布置在周围。
(2)“园林式的小区道路和人车分流系统”是“以人为本”设计思想的主要体现。园林式的羊肠小径蜿蜒有趣,联系各个景观节点,是一条景观轴线,步移景异,美景尽收眼底。小区以地下停车为主,地面停车为辅,行车道沿小区的外缘线布置,除消防车外其余机动车辆不得在小区内通行。人车分流的设计既保障住宅区内的环境指数和安全性,又要降低噪音带来的不良影响。整体布局设计除满足通风、采光,保证消防安全等要求外,还要使得绝大部分住宅用户在取得好朝向的前提下均可享受到住宅区内的园林景色。
四、交通组织设计
根据高层住宅附近地形特征,充分考虑人车分流,地下停车的概念。人流主入口与车辆次入口分开,避免相互交叉相互干扰,车行主干道采用柔性路面,驶入车辆由次入口直接进入地下室,尽量减少机动车对小区造成的污染。消防车道设于园林当中另行标记,留有一定硬质铺地设计和回车道,可直达各单元住宅,保证快捷、安全、方便。住宅内一切交通均严格秉承先人后车的宗旨,旨在创建祥和、安全的居住环境。
五、绿地规划设计
绿地规划系统由公共绿地、道路绿地、宅旁绿地和公共设施附属绿地等四类系统组成,绿地规划统筹居住宅小区的用地布局和建筑布局,形成以集中绿化系统为主,分散块状、点状分布为辅的绿化系统。
公共绿地以小区级公共绿地为主。住宅区内中心花园由主题绿化群搭配园林小品,主题绿化群包括绿地、草丛、花卉和树群,园林小品由石径、绿荫、假山、喷泉、亭台组成,营造出一个由住宅区步行带进入中心花圈进行休憩及娱乐活动的园林环境。
小区的绿化环境强调绿色园林、休闲设施与楼宇建设的结合。园林绿化布置合理搭配各类物种,充分体现各种植被的生态价值,层次分明,由外及内透视整个绿化体系,楼宇之间的绿化庭院形成多层次的立体绿化空间。住宅区广场的园林式布局采用硬铺地和草地的刚柔结合,以植草板作为两者的过渡,使得环境不会过硬或过软。在嘈杂的城市环境中使居住者尽量感觉到远离尘嚣,自然清新的景观。
六、结语
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快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人均土地占有率的降低使高层建筑的发展蒸蒸日上,高层小区的建筑设计(环境、空间和交通等)成为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但高层住宅设计不应是机械式的盲目砌筑和不加思考的组织,鉴于当前城市化建筑的发展趋势,一句(是不是写错字了)建筑设计方法和原理,应当充分考虑住宅环境、经济、空间、布局、环保等各方面的因素,考察高层住宅区的地区环境,进行系统分析,使设计的住宅小区在满足现阶段居住和生活要求的前提下,更能使人们在单调的钢筋混凝土中满足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要求,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一、住宅结构的设计
1、高层住宅平面结构的设计
高层住宅的平面结构设计必须要考虑受力和传力问题,结构尽量简单、规则,以实现受力均匀,减轻震灾的影响。a.为保证平面有足够的刚度,平面的长度不能过大,而楼板的刚度必须保证,以在平面凹入后,楼板的配筋得以加强。同时为了应对楼板削弱后产生的过大应力,在平面的端部角区和凹角部位不宜设电梯,但从功能上考虑建筑的布置,电梯可以用剪力墙筒体在上述部位进行设置。b.高层住宅的结构设置沉降缝或者伸缩缝等,可以衍生独立的结构单元。所以在高层住宅的平面设计中,应采用精细的内力分析法,解决出现的刚度偏心的问题。c.在进行复杂高层住宅的抗震设计时,对角部重叠部位和细腰形的平面部分,使用加厚的楼板进行加强。
2、高层住宅结构的竖向设计
高层住宅结构的竖向设计,体型宜规则、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内收,结构宜下大上小,逐渐均匀变化,不应采用竖向布置严重不规则的结构。
3、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的控制参数
结构设计中控制参数直接影响建设结构的安全性。因此,应严格按照结构规范选择合理的控制参数,以提高结构整体的控制率。设计中的参数包括轴压比、剪重比、刚重比、层间位移比、刚度比、周期比的处理等。,可以通过增强墙、构件的刚度进行调整;刚度比主要是为了限制竖向结构的不规则性,避免结构突变形成脆弱层,当出现不符合规范的抗扭刚度时,可以改变结构的布置进行调整。层间受剪承载力比主要是控制竖向不规则性,以避免竖向楼层受剪承载力突变,形成薄弱层。刚重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稳定性,避免结构在风载或地震力的作用下整体失稳,刚重比不满足要求,说明结构的刚度相对于重力荷载过小;但刚重比过分大,则说明结构的经济技术指标较差,宜适当减少墙、柱等竖向构件的截面面积。
二、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高层住宅结构的现状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造成城市的住房紧张,房价一路高升,迫使住宅由多层向高层发展,出现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高层住宅。高层住宅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研制出了高强度的建筑材料,完善了抗震结构体系,创立了新的设计理论,尤其是计算机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为高层建筑的安全设计提供了有力支持。
2、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质量的好坏,尤其是住宅建筑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结构的设计对于建筑的安全、经济来说至关重要。但在结构设计中还存在着一系列概念、方法上的差错,这些差错有的是没有理解设计方法;有的是设计人员不顾实际情况盲目套用别人的设计结果;有的则是没能建立正确的设计结果的验证体系。所以为保证建筑的质量,必须加强设计人员管理和提升设计结果的验收标准。
三、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优化及抗震结构优化的措施
1、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优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结构设计的优化通过将有限分析技术和优化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对结构尺寸和形状的控制。但在具体的应用中仍存在着结构优化与理论不一致的问题,原因主要有:目前高层住宅建筑没有明确规定要使用优化设计;建筑的设计和管理体制使设计人员缺乏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的动力;传统的结构设计优化方法无法实现离散变量优化,因为建筑尺寸的大小、型钢的型号变化都不是有规律的,不合理的分析反而会使工程的计算量急剧增加。
2、高层住宅结构优化设计的理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的出现,“绿色建筑”应运而生。“绿色建筑”是人类实现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高效、舒适生活空间的有效途径,还可以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它是在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建造的建筑,所以又称为生态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经过结构设计的优化,建筑结构降低了对钢筋、混凝土等资源的使用量。这样既保护了环境又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
3、高层住宅抗震结构设计的原则
合理的结构形式对于增强高层住宅的抗震性有着重要作用,因为建筑物的结构会随着地震的发生而改变。要做到建筑结构具有很强的抗震性能,需要高层住宅的设计人员根据建筑类型和抗震等级选择不同的结构类型。所以在对高层住宅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时,首先应综合考虑建筑的性能,如:稳定性、承载能力、延性、刚性,对于结构比较薄弱的部位应加强抗震措施。同时在进行抗震设计时,应设多重防线,从而使高层住宅形成完整的抗震体系,达到良好的抗震效果。
4、高层住宅的抗震结构中应重视体型的规则性
在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中应重视的规则主要有:建筑主体的抗侧力应沿着竖向结构均匀变化,强震区的高层住宅对于这种结构抗震规则要严格执行,以避免薄弱层的破坏影响整个结构;两个主轴在抗侧力结构中的方向变形特性与刚性应比较相近,这样两个主轴方向的刚度就会比较匀称,从而使住宅结构具有好的抗震性能及抗风能力;在主体抗侧力结构的平面中同一主轴方向的抗侧力的刚度应均匀,这能很好地增强高层住宅的抗震延性,相反如果刚度不均匀会造成应力的集中,从而破坏整体的结构。
5、高层住宅抗震结构设计优化的策略
在建筑的结构设计中高层住宅的结构设计是最重要的内容,建筑结构设计的方案合理与否,关系着结构的经济和安全性能。抗震结构体系作为高层住宅抗震设计的重要内容,在设计中应根据住宅的规模及经济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整个抗震体系的抗震能力,还能保证住宅设计的安全性及经济性。
结语
高层住宅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其建设要求既安全环保又效益显著。这样住宅结构的设计不仅要缩短设计周期,充分利用建筑材料的性能,还应把握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住宅结构的设计进行优化,加强结构的抗震性能,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减轻城市发展的压力。
参考文献:
[1]石建,武大远.浅谈小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的几个问题[J].林业科技情报,2007,03:51+53.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较快,城市发展比较迅速,为了缓解人与地两者之间的矛盾,必须建设容积率较高的小区,即高层住宅小区。高层住宅是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的重要方法,目前多数高层住宅的设计缺点是过于注重空间容积率,而忽视环境设计,所以对高层住宅设计合理性的探讨必将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
1高层住宅小区设计应注重的环节
1.1交通
人、车流线和数量的增加加剧了城市人车争道的乱象,汽车的增加不仅占用空间而且污染环境。理想的设计会竭力避免流线的交叉并增加人的通行机会,尽量减少和改善车辆对环境的影响。
1.2 绿化
建筑物的建设必然侵占原有的植被或是绿地,理想的设计可以改善绿化、降低植被被破坏的程度,甚至通过立体的绿化措施创造出更富趣味的绿化场所。
1.3能源
不断扩张的城市规模,特别是居住小区的增加,势必增加城市的水、电、气、暖的用量,同时加剧了城市处理污水的压力。理想的设计应把节能措施作为重要的设计原则,减轻资源环境压力。
1.4城市功能
无用或有害的功能破坏了城市的效率和秩序。理想的建筑设计应增加居民独自活动空间和城市生活的趣味性。
1.5空间
有趣或是适当的空间吸引人们在其内驻足、休憩。这种空间应该是有活力的、动人的场所。“一个社会公共机构的空间必须不仅容纳人群的活动,而且还应该更好地促进公众的活动,因此应该促使这些空间转变为我们所能接受的有意义的、值得改变的空间。”
2.高层住宅小区的环境设计
2.1优化户型设计
住宅小区户型设计要求住宅空间功能明确,布局合理,室内空间舒适,便于装修。小区住宅空间设计的关键是平面设计,其设计效果直接决定了楼盘未来的市场前景。单元设计每栋设三室一厅(可改三室两厅)、二室一厅、一室一厅等平面组合,户型面积从40m2到120m2左右,符合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需求,每个房间都能做到自然通风采光,阳台中考虑洗衣机为止及晾衣设施,餐厅与客厅连接,在细节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各种电器的位置,使居室环境洁净舒适。力求在相对有限的空间内做到使用功能完整合理化,为人们提供既经济合用,又灵活丰富的户型空间。
2.2创造舒适的居住空间
住宅内生活的舒适性取决于不同的功能空间既要有较好的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居住空间按其特征和特定要求进行布置,做到“动静分离”、“洁污分离”和“食寝分离”等。功能空间尺度的适宜性是居住舒适度的必要条件之一,住宅内各个功能空间比例合理,在满足住户对空间面积尽量大的前提下,保证室内绝大部分空间光照、通风效果良好,便于进行家居装修装饰,使空间组合恰当舒适,带来家的温馨的感觉。
功能空间的私密度是居住舒适度的另一个必要条件。入户设置过渡空间可避免开门见厅;外廊式住宅应避免外廊对其靠近房间的视线干扰,塔式住宅要注意前后套房间的对视、斜视现象;厅内应尽量减少卧室门的数量,注意卫生间门不应向厅等等。居住空间的舒适性能激发对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3切实注重环境设计
传统的绿化理念依靠单调刻板的植树种草已无法满足现代人对居住环境提出的更高要求,现代更多人地追求自然化的宜人环境。因此在设计住宅小区整体性时,贯穿以自然为本,实现住宅区环境景观与住宅设计、建筑空间的有机结合,兼顾高层住宅的建筑特点,体现人文环境的一致性,合理开发利用原有地形、地貌,保护原有的地区环境。
3 高层住宅小区的平面设计
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平面布置的艺术性和实用合理地完美结合。住宅建筑群和小区空间按由北往南逐渐降低,中间向东西两侧逐步降低的次序进行布局,注重空间联系,平面设计尽量降低斜向,力求方正;合理分期开发,布局各类建筑用地,以形成安全、舒适、高效、优美的居住环境。
3.1住宅小区的设计应做到层次分明,布置得当,突出空间布局的结构特征和内涵。住宅小区在保证居住舒适为主要前提条件下,同时要尽量做到交通、园林绿化、医疗、文化娱乐和体育等功能区域合理布置在周围。
3.2“园林式的小区道路和人车分流系统”是“以人为本”设计思想的主要体现。园林式的羊肠小径蜿蜒有趣,联系各个景观节点,是一条景观轴线,步移景异,美景尽收眼底。小区以地下停车为主,地面停车为辅,行车道沿小区的外缘线布置,除消防车外其余机动车辆不得在小区内通行。人车分流的设计既保障住宅区内的环境指数和安全性,又要降低噪音带来的不良影响。整体布局设计除满足通风、采光,保证消防安全等要求外,还要使得绝大部分住宅用户在取得好朝向的前提下均可享受到住宅区内的园林景色。
4 高层住宅小区的交通组织设计
根据高层住宅附近地形特征,充分考虑人车分流,地下停车的概念。人流主入口与车辆次入口分开,避免相互交叉相互干扰,车行主干道采用柔性路面,驶入车辆由次入口直接进入地下室,尽量减少机动车对小区造成的污染。消防车道设于园林当中另行标记,留有一定硬质铺地设计和回车道,可直达各单元住宅,保证快捷、安全、方便。住宅内一切交通均严格秉承先人后车的宗旨,旨在创建祥和、安全的居住环境。
5 高层住宅小区的绿地规划设计
绿地规划系统由公共绿地、道路绿地、宅旁绿地和公共设施附属绿地等四类系统组成,绿地规划统筹居住宅小区的用地布局和建筑布局,形成以集中绿化系统为主,分散块状、点状分布为辅的绿化系统。
公共绿地以小区级公共绿地为主。住宅区内中心花园由主题绿化群搭配园林小品,主题绿化群包括绿地、草丛、花卉和树群,园林小品由石径、绿荫、假山、喷泉、亭台组成,营造出一个由住宅区步行带进入中心花圈进行休憩及娱乐活动的园林环境。
小区的绿化环境强调绿色园林、休闲设施与楼宇建设的结合。园林绿化布置合理搭配各类物种,充分体现各种植被的生态价值,层次分明,由外及内透视整个绿化体系,楼宇之间的绿化庭院形成多层次的立体绿化空间。住宅区广场的园林式布局采用硬铺地和草地的刚柔结合,以植草板作为两者的过渡,使得环境不会过硬或过软。在嘈杂的城市环境中使居住者尽量感觉到远离尘嚣,自然清新的景观。
6 结语
综上所述,鉴于当前城市化建筑的发展,高层小区住宅建筑现已成为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我们设计人员在进行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时不仅需充分考虑住宅环保、环境、布局、空间、经济等各方面的因素,同时还需充分考察高层住宅区的地区环境,进行系统分析,使设计的住宅小区在满足现阶段居住和生活要求的前提下,更能使人们在单调的钢筋混凝土中满足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要求,从而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