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1 16:49:3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实现经济发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所谓公路的运输管理,实际上就是在公路施工完成并且通车之后,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公路自身的价值,使其能够有效的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创造最大最有效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所实施的相关活动。正常而言,如果管理的主体是国家相关组织部门,则往往更加重视整个社会效益,如果管理的主体为企业法人,则更加注重经济效益[1]。所以公路的运输管理其偏重点往往也各不相同,需要通过运输管理的市场化效应实施有效分析,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1我国公路整体运输管理模式分析
1.1运行的市场化越来越明显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公路里程的建设以及管理市场化要求也在逐渐提升。我国公路的建设以及管理等相关的市场化基本反应在融资渠道多元化等多个方面,例如政府的交通以及管理组织投入、国内外的金融组织甚至是国外政府等组织的贷款。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公路的建设以及管理者也开始走企业化道路,这样就会在市场中逐渐形成一种市场化的发展趋势,我国公路的发展速度相对较为缓慢,其运输管理市场化通常就是运输管理主体的建筑以及运输管理操作者等市场化,实际这种市场化的公路运行管理模式本质就是公路工程与经济的管理。
1.2管理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在我国企业中,建筑工程企业近几年得到了飞速发展,而公路建筑企业作为建筑工程企业的一种类型,随着我国公路里程尤其是公路里程的逐年增加,传统的建设以及管理模式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逐渐消失,而出现了管理与建设分开的管理模式。我国公路的建设以及管理一直以来几乎都是由相同的组织部门负责,尽管此种管理方法对统筹以及协调路段管理工作非常有帮助,不过如果在管理多条公路的时候,其必然存在多家管理组织并存的情况,这样工作就很难统一协调好,最终也会妨碍公路的整体规划同时限制公路的正常运行。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得益于投资主体的多样性,也正是因为投资主体多元化以及公路由建筑企业修建完成之后,必须交由专业的运输管理组织负责道路路政以及养护维修等相关的管理工作,其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2]。
1.3公路的经营逐渐走向规模化发展
在以往公路的建设以及发展过程中,建设往往是分段或者分散的方式实施的,各个路段公路管理也相对较为独立,不过随着公路快速建设以及相互连通等工作的开展,传统的高速公路管理以及经营模式必然满足不了当今公路日益复杂的管理工作,因此公路规模化的经营也必须逐渐走向明朗。而联网收费的有效推进,尤其是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共享技术的合理有效运用,使得高速公路规模化的经营成为可能。现阶段我国已有几十个省市开展了联网收费项目,而京沈高速也成为我国首条跨省进行管理与运输的公路,此种管理主要体现在联网收费方面。不可否认的是,在公路上进行规模化的经营能够有效的降低管理及运行成本,另外对管理模式也能够进行有效的统一,最大限度的提升运输效率以及服务的整体质量,这也是高速公路运行管理逐渐趋于成熟的标志及必经之路。
2加强我国公路运输管理实现经济的发展模式分析
2.1现阶段主要落实委托管理机制
公路的发展不能依靠单一的管理模式,需要通过多渠道全方面的进行,而委托管理则是指标的所有者把公路的经验以及管理权全部交由较强的经营管理、可以承担相关风险的自然人或者法人实施有偿经验,这种经营方式相对较为单一,但是效果较为明显。此种经营通过契约的形式最大限度的明确委托方以及受托方的相关全责,是一种全新的经营以及管理方式。目前我国公路的建设以及管理也逐渐趋势市场化,而委托经营则是市场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很多公路都做了委托管理有关的尝试,通过引入第三方专业的管理组织进行委托式的有偿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下实现了我国公路的高效率及低成本运输。
2.2积极有效的降低运输成本
实际上公路的运输管理为一种全新的产业,是随着我国公路里程增加而衍生出来的一种管理型产业,此种产业是资金、劳动力以及技术型的密集产业,其成本控制需要通过管理者的有效、科学的管理进行,如果管理工作做到位,其成本降低的可能性非常大。需要指出的是,公路的运输管理成本涵盖员工工资、福利以及奖金等相关费用、公路的维修以及保养费用、固定资产投入费用等。就我国传统的公路管理经验而言,如果政府以及交通主管组织从事运输方面的管理,因为管理成本等方面的惯性,加之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其成本的管理以及控制往往很难做到合理,但是在市场化的竞争下,如果公司经营成本管理则能够有效地降低运输管理成本。虽然需要支付额外的管理以及监督控制等税收与成本,不过正常情况下还是有能力制定相关的经费预算方案同时有效的落实,在控制经费的使用和划拨方面,需要借助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来最大限度保障基础工作能够有效落实,这也是公路运输的灵活性及原则性的体现,最终能够有效降低管理成本。
2.3依靠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进行全面管理
近几年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几乎到了高峰的时段,随着世界信息技术一体化较快的发展脚步,尤其是信息共享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的适用于信息共享技术中,例如卫星定位技术以及数字地图、公路信息库、物流技术以及CAD技术、GPS技术等发展。公路的信息化建设假若还是需要通过政府财政投入来进行,则发展必然较为被动,这就需要运输管理的主体通过对市场化竞争的考量,提出和现实需要相适应同时软件以及硬件符合相关技术标准与配套方案,通过竞争者之间和主管组织的质疑,到最终的论著与确定,不断的对方案进行优化,最终促进我国公路的信息化发展。
2.4公路的运输管理要有相关主管部门进行监督
不可否认的是,运输管理模式在推进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其能够促进政府积极的明确自身的职能范围,降低对公路企业经营行为的行政干预,真正意义上的做到政企分明,企业能够自主经营。而作为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责是建立行之可效的标准与法规,明确企业的经营权限以及职责等,积极的规范公路企业经营行为同时适度的对其进行引导。需要指出的是,运输管理的市场化并非是否定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而主要是由于公路受益以及公益等多重影响,所以建设以及规划一定要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
3结语
高速公路的运输管理在某种程度上说直接决定了公路是否能够真正意义上的走向现代化的水平,作为公路相关管理工作者,必须从公路的运输管理模式入手,分析其市场化效应的基本方法,最终实现公路运输的经济发展。综上所述,公路的运输管理为一个系统且又复杂的工程,需要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取,需要政府相关组织以开放而又严格的态度提供法律以及政策方面的支持,借助市场经济推动其发展,这也是加强运输管理,实现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的必然措施。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9)12-0039-02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作为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辽宁经济,受到了来自于国外和国内的双重不利影响。从国外来说,国际市场需求的减少,直接影响到辽宁的外贸出口额。可以说,辽宁外贸出口额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整体出现下降的趋势。这种下降的趋势,从国内看,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市场需求下降,特别是以出口为目的的国内商品采购与加工数量的下降,导致国内市场对辽宁相关原材料、装备制造业相关产品的需求减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辽宁产品在国内市场需求的减少,是国际金融危机在中国间接传导的结果。
面对国外、国内的双重市场压力,辽宁经济不仅要实现既定的增长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当前形势下努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是辽宁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辽宁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的一个难得的机遇。把困难转化为机遇,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当前的这场金融危机,以及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
一、正确认识金融危机是辽宁经济保持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前提
要实现辽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就要了解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辽宁经济发展所遇到的困难的实质,即从辽宁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正确认识金融危机,找到阻碍辽宁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的实质问题所在,以期实现辽宁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1 当前的危机是长期依赖进出口刺激经济的增长动力的危机。分析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辽宁经济的影响及其传播途径,我们不难看出,辽宁经济发展受到影响的主要途径是外贸和内贸的同时减少。外贸方面,主要来自于进出口贸易额的直接减少;内贸方面,由于辽宁为国内市场提供了大部分的原材料和基础生产装备,在国内需求下降,特别是以出口为目的的国内商品采购数量的下降,使得辽宁经济受到金融危机的间接影响,可以说,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之所以对辽宁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实际上是经济增长长期依赖进出口,长期依赖外需所导致的结果,是一种经济增长动力的缺失。应该看到的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确在一段时期内为中国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经济的发展不能长期以此为增长动力,特别是对于辽宁经济发展来说。其真正的经济增长动力应该来自于国内市场,抓住国内市场和国内需求,眼光向内,以内需为主,建立以满足内需为主的经济区和经济实体,这样才能立足于国内、立足于根本,适当降低对外部经济的依赖程度,才能避免由于外部市场需求下降而造成的经济下滑,保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2 当前的金融危机是目前尚未完全转变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危机。金融危机蔓延到中国以后,辽宁经济中受影响最明显的就是那些以低技术含量、简单加工和粗放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资源型生产企业。长期以来,辽宁经济中以资源开采和粗加工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企业一直没有完全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在世界市场需求下降的情况下,最初还只是影响到出口部门。然而随着危机的深入发展和扩大,这种影响会逐渐向上蔓延至生产链条的上游。企业在生产链条上所处的位置越接近上游,其生产附加值越低,在市场需求下降的时候,该企业所遭受的损失就会越大。辽宁作为一个资源和原材料大省,虽然也存在一些大型的资源和原材料深加工生产企业,但也存在众多的中小型资源和原材料初级开采和加工企业,在整个市场大环境不佳的情况下,这些以中小型粗加工为主的资源和原材料生产企业自然会受到最为严重的冲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前的金融危机对于辽宁经济而言,不仅仅是对众多的资源和原材料生产企业的一次严重的打击,更是对辽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程度的一次检验。同时也更加说明了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条件下,辽宁经济增长方式中仍旧存在的主要问题,让我们能够在正确地认识金融危机对辽宁经济影响的前提下,更好地加快辽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
3 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是对辽宁经济增长本质内容的一次重要检验。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辽宁经济虽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经济增长面临一定的威胁,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更加促进我们更好地把握经济增长的本质目标。长期以来,我们更多地是以经济增长数字指标的高低来评价经济发展的最终效果,却在更多的时候陷入了为实现经济增长而增长的怪圈,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经济增长的真正本质目标。过去那种单纯为追求经济增长数字目标而形成的高投资、高信贷、重复建设、生产结构简单以及产能过剩等诸多问题,一方面说明了我们的经济增长在金融危机面前的脆弱性和不合理性,另一方面也更加说明了我们长期以来对经济增长真正内涵和本质目标的严重偏离。当前条件下,经济增长的本质内容应该包括:一是经济增长应该具有可持续性,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只为了应对当前的暂时性的危机而过度依赖临时性的应对措施,要放眼长远,从经济长期的发展和增长着手。加强基础性建设,同时也要防止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累积新的经济过热发展的风险;二是经济增长应该是结构合理基础上的增长,推动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不应该过分集中于发展个别产业上,应该注意三次产业的均衡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基础上的经济增长;三是经济增长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人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应该以居民收入水平的变化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程度来衡量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程度,应该改变简单的以经济增长数字作为衡量标准的做法,避免把“保经济增长”变成“保数字增长”。
二、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是实现辽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核心保障
在正确认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基础上,要真正实现辽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必须要进行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辽宁经济增长的核心保障。辽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实质就是如何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的问题。
1 调整外贸进出口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适当降低辽宁经济的外贸依存度。辽宁省的外贸进出口产业在国民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改变重速度与规模的制度。有位从事实际经济工作多年的老同志提出,未来有三个不存在或者三个已结束,即大进大出的时代已结束,企业高盈利和投资高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高耗能、高污染、无序和过度开发的时代已结束。归根结底上述高增长的时代已结束,什么时候不追求高速度了,什么时候经济增长方式才能转变。关于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方式之间的关系,这种观点值得重视,更重要的是要进―步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体制和机制上消除单纯追求速度的弊端,保证经济发展的质量、速度、结构相互匹配和谐,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必须处理好几个重要关系
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定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反映,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转型过程中,对实践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促进就业与增长。充分就业是经济增长的合理化标准。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GDP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拉动200多万人就业,21世纪以来基本徘徊在100万左右,比上世纪下降100万人,有时候GDP一个百分点只拉动80万人就业,我国的就业弹性从0.3下降到0.1,而2007年欧盟地区总就业是0.78。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表明,一般发达国家的就业弹性平均在0.3―0.4。这说明,我国基本上是就业弹性最低的国家。就业弹性低的重要原因在于结构不合理。从产业结构看,我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可以大量的容纳就业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一直停留在40%左右,就业比重停留在30%左右,而美日欧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比重在70%以上,发展中国家平均占65%。从分配结构看,一国财富用于雇佣劳动力投入越多,增加的就业机会就越多,我国工资总额占GDP比重从1980年的的17%,持续下降到2001年的11.32%。同时,行业差距持续扩大,特别是垄断行业,进一步降低了就业弹性,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我们必须把就业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尽快扭转就业弹性不断下降的趋势。
二,投资与消费。我国消费需求比重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我国最终的消费率从1981年的67.1%,下降至2007年的48.8%,大大低于70%以上的世界平均水平。与此同时,我国投资率始终处在较高水平,并且呈现持续上升态势,从2003年到2007年已经连续五年在40%以上,大大高于世界平均的22%到23%的水平。如果2009年实现投资20万亿元,GDP增长8%,则投资占GDP的比重将达到60%以上。而且,过高的投资率还与较高的国外需求相关,投资形成的供给相当需求是由国外拉动的,如果国内消费需求不能扩大,产能过剩就会更加显现。要保持经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过于依赖投资的增长方式,坚持扩大内需的长期方针,扭转需求结构中消费比重持续下降的趋势。
三,资本与劳动。我国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是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形成的。由于劳动力市场发育滞后,特别是没有形成有效的资本收益与劳动报酬的平衡机制,在劳动总供给长期大于总需求的背景下,资本力量过于强大,劳动要素在参与分配过程中并不能真正反应其实际价值。我国劳动报酬占GDP比重从1996年到2007年,十年累计下降了13.66%,而同期企业盈余累计增长13.29%。这说明,资本收益和劳动报酬的比例严重失衡。这是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根源之一,也是制约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重要原因。
第四,垄断与竞争。我国的市场经济是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轨而来的,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对市场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是行业性垄断、是行政性垄断。行政性垄断部门凭借对关键资源独自拥有或者是政府赋予的排他性产品权利,尽享税收等方面的扶持,又垄断生产要素、经营范围和产品价格,从而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显然,如何有效的解决行政性垄断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实现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第五,改府与市场。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不断向市场分权,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活动的范围大大缩小,但政府功能错位、越位和缺位现象依然较为普遍。一是政府行政性资源配置对市场的扭曲;二是一些地方在短期政绩追求的情况下盲目投入,甚至直接向企业下达经营指标,形成了政企不分;三是政府主导经济的状况没有明显改观。国家主体规划的预期目标在政府的预期中往往变成了指定性目标,并且在选择趋向上基本是突出投资规模与增长速度这些硬指标。由于政府与市场边界不清,现在的宏观调控在相当程度上是中央政府调控地方政府,不得不采取大量的行政手段。在经济转型期政府应该根据市场化进程逐步退出不适宜政府介入的领域,并且削减直接干预经济的职能。
必须把深化改革放在首位
要切实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把深化改革放在首位。当前,应加快落实国务院提出的今年十大改革任务,在此基础上以政府职能为主线推进一系列改革。
一,深化收入制度分配改革。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合理分享成果和机制是扩大内需的根本。一是要严格执行已有的劳动法律法规,并根据实践逐步完善相关法律。完善劳动仲裁和法律机制,为劳动者享有合法收入提供法律保证;二是真正落实劳动者集体谈判的合法权益,提高工会代表职工利益方面的相对独立性,使工会名副其实的成为维护劳动者的组织;三是完善国有企业分红制。许多国有企业已成为上市公司,今后还会有更多的企业上市,应该按照同股同权的原则,用这部分利润可以作为基金,也可以用于扩大居民消费;四是建立和完善规范收入的基础制度,如收入申报制度、财产登记制度、储蓄实名制制度,强化对政府部门的监督,特别是在市场准入审批、市场监管、公共财产转让等领域委建立相关制度。
二,深化农村。农村必须保障农地产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城市化进程中农地转让交易和收益分配关系。一是在确保现有土地长期不变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土地市场,处理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和个人使用权之间的关系,使农民个体拥有相对清晰、完整的土地产权;二是深化土地经营改革。政府退出商业用地的直接征用环节,商业用地按市场规则自由交易,政府只进行规划管理,保障交易秩序;三是以地权改革为基础和契机,完善基础公共服务
制度,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鉴于各地发展不平衡,应允许农民农地产权具有不同的模式,近年来一些地方已经进行了相关尝试,如通过土地入股方式实现农地直接进入市场交易,对于这些尝试应总结经验、鼓励探索。
三,加快投资体制改革。根据目前国内投资体制的现状,应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尽快出台政府投资法或政府投资条例,以完善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公共职能为趋向,明确政府投资的公共性质,建立决策与实施的基本程序和责任制度,严格约束政府投资直接介入市场微观领域的行为;二是进一步规范对非政府投资的核准制,防止核准制演变为变相的审批制。目前的核准制对核准办法和原则已经作出了规定,但仍需进一步规范、细化和透明,防止核准人导致的随意行为;三是对于政府建设性的投资增长占公共支出的比重应有所控制。政府的建设性投资增长不能透支未来。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这是联合国史上首次研讨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是世界环境保护史上第一个里程碑。为了纪念大会的召开,当年联合国大会做出决议,把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从1972年联合国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人类为保护“唯一的地球”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当今世界,各国政治家对许多重大国际问题有着不同的见解,但在保护资源和环境、保护人类家园方面却能达成高度的共识。这是因为,资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而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问题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与发展已经成为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牢固树立和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
发展的概念最初来自胚胎学,代表一种自然而然的生命演变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竞争的加剧,科技作用的迅速增长,发展一词作为经济增长的代名词越来越得到普遍使用。今天,发展的概念已具有更深刻、更广泛的内涵。而发展观则是人们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发展概念的转变实际上是人类发展观的演变,而发展观的转变与深化,则是生产力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不断提高。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科学发展观,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提出的全新的发展观,是在发展观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之一,深刻理解其内涵,对于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从70年代以后关于经济增长的辩论中逐渐萌发和形成的。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把历经4年研究和论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交给联合国大会,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该报告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其中表达了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人类要发展,尤其是穷人要发展;二是发展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总书记在2004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更进一步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从环境与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与模式,它不是在一般意义所指的一个发展进程要在时间上连续运行,不被中断,而是强调环境与自然资源的长期承载力对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对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他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核心思想就是经济的健康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们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之上。它的目标是不仅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而且还要关注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保护生态资源,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在发展指标上与传统发展模式所不同的是,不再把GDP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指标来衡量发展。
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内涵中可以看到,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之一,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
二、严峻的环境资源形势
当前,全球环境保护正呈现新的特点。一是一批影响全球环境并关系整个人类今后持续发展的问题日益显现。如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持久性有机污染、海洋污染、土地荒漠化等。二是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消费猛增,出现资源大量消耗、废物大量产生、资源紧缺的局面,突出表现在能源、水和一些不可更新的资源上。据来自95个国家1300多名研究人员历时4年完成的《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指出,全球60%以上的生态系统资源没有被可持续地利用。1945年以来将土地变为耕地的面积几乎等于18世纪和19世纪的总和。1985年以后,复合氮化肥的使用更加加剧了土壤环境的恶化。地球上10~30%的珍稀野生动物濒临灭绝。15个生态系统当中只有4个环境有所改善,其中,渔业和淡水已难以承受人类需求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用短短2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路程,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绩。但是,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是以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加重为代价的,是在生态透支的基础上实现的,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2003年,我国的GDP仅占世界GDP的4%,却消耗了世界钢铁总产量的30%,水泥总产量的40%,煤炭总产量的31%;万元GDP的能耗水平超过发达国家3~11倍;我国石油消费量的1/3要靠进口,世界铁矿石和铝矾土贸易量中的大部分被中国采购。此外,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水平的1/5,土地资源不到1/3,已出现全面紧缺的势头。粗放的发展模式加剧了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不堪重负。
我市地处长白山区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几年来,我市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环境保护也取得了可喜成绩,市区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东辽河水污染严重状况好转,扰民噪声得到有效控制,人们的环境意识、环境素养有所提高。但是,由于经济还没有摆脱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加之环境容量小,我市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我市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全省和全国人均占有量的38.3%和23.2%,特别是城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39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5%;水土流失是全省最重的地区之一;主要水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特别是东辽河干流市区下游河段污染严重,为劣V类水质,成为全省污染最重的河段之一,给下游四平市和整个流域带来严重影响,对四平市人民的饮水安全构成威胁。市区大气污染仍较严重,大气环境质量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三级标准,要达到适合居民居住的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还需要做出很大努力。耕地人均占有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并且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80.5%;由于不施或少施有机肥,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理化性状变坏,土壤中残留毒量较大。森林资源总体质量不高,森林的生态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引以为荣的煤炭资源经过一百多年的开采,面临枯竭,并造成大面积采煤塌陷区,矿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了发展是第一要务。我市既是老工业基地,又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市经济发展也曾有过辉煌时期,被人们誉为东北的“小上海”。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到来,与其他老工业基地一样,体制上的弊病逐渐显露,并日益突出,加之煤炭资源的枯竭,以煤炭开采业等一批主导产业逐步衰退,全市经济下滑,落在了全省的后面。近几年,我市经济发展速度得到快速增长,但在总量上仍然很小,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省仍处于落后状态。由于受到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双重压力,与其他地区相比,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更加突出。加快发展,改变落后面貌,是全市上下的共同愿望,是当前全市各项工作中的头等大事,是压倒一切的硬道理。但是,在加快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重大问题:一是加快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和破坏;二是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持续支撑。2004年辽源生产总值(原GDP)比上年增长26.8%,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5.0%,工业主要污染物化学耗氧量、烟尘、二氧化硫、粉尘分别比上年增长15.5%、46.3%、46.2%和46.9%。可见,我市经济还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今年我市经济发展目标是,辽源生产总值实现135亿元,增长31%,要想改变落后面貌,实现跨越式发展,今后一个时期必须还要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如果不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单纯追求GDP的增长,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在老污染还没有完全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又增加新的污染,我市的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经济的发展也难以持久,十六大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将无法实现。
怎样发展,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我市130万人民当前和长远利益。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解决环境与发展矛盾的治本之策,加强环境保护也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解决经济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
第一,大力发展“三大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全力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和全面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是市委、市政府站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的高度做出的战略决策,是我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选择,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新材料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垄断性和低成本化的特点,应用范围广,代表了科技发展的方向,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市具备发展新材料产业的基础和比较优势,把新材料确定为我市主导产业,更能够体现区域经济发展特色,更能够突出经济发展的重点。健康产业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朝阳产业。发展健康产业是坚持以人为本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顺应了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潮流。我市兼有低山、丘陵台地和河谷平原,生态环境类型多样,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地处东辽河、松花江流域上游,水质良好,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近几年健康产业涌现出的一批骨干企业,为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大多属于中小型企业,生产工艺技术落后,管理粗放,环境污染较重,受产业政策和生态环境制约,优势地位逐渐削弱。只要我们立足现有基础,坚持市场化运作,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机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有针对性地消除导致产业结构低度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体制性根源,进一步提高“三大产业”科技含量,就能够彻底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版权所有
2008年以来,白城市坚持抓投资、上项目,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要成效。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由2008年的190个,滚动发展到目前的561个,年度完成投资由2008年的154亿元,增加到今年计划完成投资479亿元。项目投资结构日趋合理。一产、二产、三产的投资比例从2008年的4.6%、67.1%、28.3%,发展到6.7%、61.8%、31.5%。在项目带动下,三次产业比重逐步优化合理,由“十五”末期的32.8:31.2:36和2006年的25.5:38.1:36.4,调整到2009年的19:42:39和2010年计划的18:43:39。
1 实施农业基础项目建设,现代农业水平不断提高
围绕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规划,重点规划实施了粮食增产223工程,大力推进“十一大工程”22个重点项目,截至2009年,累计完成投资近50亿元,新增旱田节水灌溉13.3万公顷,新增种植面积6万公顷。新建农业科技园23个,总数达到107个。实现粮食产量25.15亿公斤,牧业产值达到54亿元,有利地保证了第一产业的稳步协调发展。
2 加强工业提速增效项目建设,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在项目建设的带动下,白城市工业发展得到长足进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0亿元。增长18%,完成年计划的109%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实现7亿元,增长12%,完成年计划的102.1%。工业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完成81亿元,增长35%,完成年计划的135%。第二产业投资比重不断加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以风电、火电为主的能源产业格局已经形成,并呈不断壮大趋势。
3 围绕商品集散基地项目建设,第三产业快速跟进
积极推进服务业项目建设,2007―2009年期间重点谋划36个上千万元项目,积极推进交通、通讯、文化、医疗以及生态旅游项目建设,实现固定资产项目投资96亿元,服务业固定资产3年平均增长速度达3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8.5%,极大地推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2009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35亿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3年平均增长23.7%。
二、项目建设对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尚需加大
在充分肯定项目建设对调整经济结构、拉动经济快速增长有重大作用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项目建设中的差距和不足。2009年,白城市GDP为354亿元。仅占全省4.95%,位居全省第8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9亿元,占GDP的14.3%。不难看出,白城市经济相对落后,主要是落后在工业上。落后在第二产业上,根本上说还是落后在项目对经济结构的调控能力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具有支撑型、拉动型的产业化项目还不够多,产业结构单一。重点项目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是项目的总量偏少、大项目偏少。
三是两头在外,生产中间产品的项目少。
四是生产性项目和竞争性项目少。全市包括谋划项目在内的3000万元以上生产性项目只有311个,仅占全市项目总数的一半。
五是高科技项目少,附加值低。
这些问题,一定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三、项目建设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几点对策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调整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着力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和创新驱动战略,坚持以增量促进存量的优化,以存量带动增量的进入,在优化投资结构、优化项目选择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实现项目建设新突破。
1 突出抓好生产性项目,增强第二产业拉动能力
要深入解放思想,改变过去习惯于盯住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上项目的思维,一定要把项目建设的重心放在抓大项目、抓生产性项目、抓税源型项目上。这是奠定快速发展、迅速提高综合实力、扩大经济总量的快捷方式和方法。
2 大力推进资源性项目,发挥资源最大效益
在利用资源优势抓项目上,我们要深入研究好,利用石油天然气资源,做好油气化52;利用太阳能开发太阳光辐发电: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按“人过腹、畜过腹、机过腹”顺序,做大做强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在依托资源上项目中,必须珍惜资源,必须考虑资源的匹配价值,充分考虑让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3 依托国家政策上项目,努力实现科学发展
目前,国家在项目准入上对节能减排、环境评估、土地审批的门槛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要加强研究,深入解读国家产业政策、产业发展战略,结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认真谋划和实施一批符合国家政策,符合当地资源、产业优势的项目。
4 瞄准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项目,延续发展后劲
立足资源,而不能一味依赖资源。我们要从长远、战略、发展的高度。认真谋划“两头在外”的项目,也就是原材料在外、市场在外的中间产品。既要借鉴长三角、珠三角的发展模式,还要总结我们派克、中一、金事达等中间产品企业的发展经验。充分利用白城市日益突显的区位优势、劳动力优势、广阔的发展空间等有利条件,加大“两头在外”中间产品项目的谋划、研发和引进力度。
中图分类号:F0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3-0001-02
2009年,中国GDP总量33.53万亿元(约合4.9万亿美元),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出口额为1.2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制造业产值占世界制造业产值的15.6%,居世界第二。这些闪亮的数据都说明,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成为了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从低收入国家到中等收入国家的转变,一方面说明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前期通过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带来的经济增长,需要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即从数量型的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从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从外延型增长向内涵型增长转变。一些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在这个时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汲取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避免陷入“发展陷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事关中国经济的长久发展。
一、三个需要避免的“发展陷阱”
(一)西班牙幻影
“西班牙幻影”是指以权力支撑的财富会终成“幻影”。西班牙曾经是欧洲乃至世界第一号的经济强国。特别是在1521―1600年,西班牙强盛时期,世界贵金属开采中的83%为西班牙所得。时至今日,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西班牙一样垄断了如此集中的贵金属。然而,潮水般涌入的财富,没有用来发展真正能够让国家富强起来的工商业, 没有形成发展资本主义需要的资本原始积累,没有形成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资产阶级,因而,就不可能有有效的制度演进。这些黄金白银流入君主和贵族的手中,腐化了王室,摧毁了产业,彻底动摇了这个帝国的根基。涌入的财富又像水一样流走,西班牙此时只扮演了“过路财神”的角色,成为“黄金漏斗”。
“西班牙幻影”说明,只积累财富而没有进行相应的经济集成、政府创新、文化精进、社会进化,任何财富的拥有者都是昙花一现;不激发和维持人们的创新力,一个国家的繁荣就不会长久。
(二)拉美陷阱
所谓的“拉美陷阱”,是指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拉美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以后,由于经济社会的畸形发展,不恰当的收入分配结构以及畸形的消费结构,导致社会出现“有增长、无发展”,一边是现代化,一边是大多数人享受不到现代化成果的严峻现实,从而影响经济社会持续增长的一种现象。
大部分拉美国家工业化起步较早。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拉美许多国家受发展经济学的结构变动模型和线性发展理论的影响,全面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工业发展战略纷纷由初级产品出口为主转向进口替代工业化为主;各国政府集中资源和要素,重点和优先发展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关的基础设施,并且巨额投资制造业。这期间他们实施了牺牲“三农”利益、扶持“幼稚工业”的产业倾斜政策,和一系列吸引外国资本向制造业投资的优惠政策。工业年均增长8%以上,国民经济年均增长6.5%。到20世纪60年代,拉美国家经济全面“起飞”,除个别国家外,拉美主要国家人均GDP一举突破1 000美元大关,有的国家人均GDP达到1 500美元左右。在短短的十多年内,拉美国家依托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强大动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人均GDP从400多美元一下提升到1 000多美元,创造了被人们普遍赞誉的“拉美奇迹”。
然而,“拉美奇迹”背后,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最突出的是经济与社会的畸形发展,城乡二元矛盾突出;分配不公,社会两极分化严重,大量的城市贫民和失去土地的农村移民陷入严峻的生存困境之中。从而导致社会动荡和政局动荡,以及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外债危机,使拉美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急速下滑,进入80年代出现了持续的衰退。
90年代后期,拉美地区经济严重恶化,无论是GDP,还是人均GDP的增速双双下跌。整个90年代,拉美国家GDP和人均GDP虽然略高于80年代,但远远低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奇迹”时期,以至使人们认为是“难以跳出的拉美陷阱”。
(三)日韩困境
日本是世界专利大国。在很长时期里,人们一直认为日本只是一个极善于模仿并消化吸收的国家。究其原因,这和日本专利的类型是有关系的。日本专利大部分是二次专利,或者叫派生专利,这种专利是在引进欧美国家的原始专利的基础上,经过再创新而形成的。这样的专利需要依赖基础研究成果的支持,每年全世界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50%属于美国,40%属于欧洲,因此,日本的基础理论严重依赖欧美。这一点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中,表现得尤为突出。20世纪70年代,传统产业和核心技术由欧美国家向日韩转移,由此造就了日韩的飞速工业化,使世人震惊。90年代之后,由于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对传统经济理论的某些结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进行了重新诠释,因此,在信息技术上,欧美不再向海外,主要是日本转移其核心技术,从而使欧美国家在信息技术上居于垄断地位。此时的日本经济就缺乏了基础理论的支持,经济发展也就失去了创新源泉。日本从世界瞩目的经济强国一路走低,其企业在世界500强中的排名迅速下降;韩国的现代公司、SK集团也纷纷出现经济危机。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严重地打击了日韩经济的发展,毫无疑问这和这类东亚国家缺乏作为经济大国所拥有的技术支持力是密切相关的。
由于忽视了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企业和产业的成长与发展仍然以政府为主导,一个个“大企业和超大企业”缺少创新、创业的激励,技术多停留于模仿层面,缺乏企业核心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使得原本飞速发展的日韩经济陷入了泥沼之中。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避免陷入“发展陷阱”的根本之路
(一)科学发展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想保证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环境经济理论的发展密不可分,从外部性理论到产权理论,再到可持续发展理论,都构成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同时,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也是对可持续发展观和现实资源环境挑战的积极回应。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树立科学发展观是现阶段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思想保证。
(二)经济结构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产业依托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即三个产业中生产要素的提高和各产业内部以及各产业之间的优化组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内容。因此,应突出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注重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避免低水平扩张和重复建设;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提高工业部门的技术含量,同时调整工业内部结构,推进工业由过多依赖要素投入向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化发展的进程。第二,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抓住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有利时机,积极发展对经济发展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努力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成长链。第三,用新的思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不仅是国际上跨国资本继制造业转移之后向中国产业转移的一个新领域,而且是扩大“内源性”需求、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新增长点。在巩固农业、壮大工业的同时,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模式
传统发展方式的缺陷不仅在于片面追求外延扩张,而且在于资源的一次性使用。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循环式使用、产业的循环式组合,以“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 为原则,使 “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循环往复。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价值取向,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新型发展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发展循环经济须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是企业层面,打造循环型企业;二是区域层面,打造循环型区域或城市;三是社会层面,打造循环型社会。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新机制而不是按传统的计划经济机制来发展循环经济。与发展循环经济相关联,要创建节约型社会,在节约的基础上强调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保障
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不是资源约束,而是制度约束。主张看待和分析经济生活中的问题,不能就经济论经济而必须结合制度环境。改变传统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继续深化改革,以形成推动乃至于迫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从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看,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之所以难转变,是因为我国的生产要素价格和资源产品价格长期受国家管制,严重偏低。地价低,水价低,能源包括电价低,许多矿产品价低,大都与其价值严重背离,造成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粗放。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必须积极推进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节约利用资源,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 任理轩.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重点――论经济结构调整[N].人民日报,2010-04-07.
资源短缺、生态失衡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因此发展循环经济被提上日程。虽然这些年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要进一步推动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循环经济,在一个更高层次的视角下探索其发展路径。
一、对循环经济的重新审视
(一)循环经济的社会功能
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扩大就业。首先,自然资源作为社会公共品,它的配置公平问题成为社会公平的突出问题。资源配置的公平不仅包括群体间、地区间、国家间的横向配置公平,还包括代际间的纵向公平。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才能有效地解决资源配置的不公平问题。[1]其次,发展循环经济为促进社会就业提供了现实可行的重要路径。循环经济不同于传统经济,它要求对既有的产业结构进行升级,对现有的关联产业也提出了以实现生态效益为前提的重新排列组合的要求,对企业从投入到产出都提出了更高的符合生态规律的要求。这些要求并不意味着限制的增多,而是催生了更多新型产业和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契机,为创业和就业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二)循环经济下的政府职能
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三点,即引导、支持和规范。第一,政府的引导作用体现在:政府引导社会投资方向,引导各类金融机构为发展循环经济项目提供贷款支持;政府通过绿色采购行为,引导全社会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转变为符合生态规律要求的模式;政府通过宣传和推广,引导全社会价值观、发展观实现转变。第二,政府的支持作用体现在: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支持。政府提供各种政策支持,通过财政、税收手段鼓励企业的生产运营活动实现资源节约和废物循环利用,完善可再生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政府作为制度供给者,通过在制度创新方面发挥直接承担者和主导者的作用来解决循环经济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第三,政府的规范作用体现在:政府通过完善循环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行为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并规范市场,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沃土,同时对触犯相关法律法规的主体实施惩罚,以规范各方的行为。
(三)循环经济的运行机理
循环经济在物质循环的表象下进行着价值循环,利润大于零依然是循环经济价值链的形成前提及其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经济运行中价值链运动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即“价值投入—价值物化—价值实现”。价值链的伊始是价值投入阶段,即投入各种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第二个阶段是价值物化阶段,通过对投入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将自然资源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将劳动力价值物化在新产品中;第三个阶段就是价值实现阶段。循环经济的价值运动过程同样也要经历这三个阶段。但是在这个价值链运动的过程中,传统经济只追求价值的单一循环,而循环经济则以生态规律为基础,旨在实现价值循环和物质循环的统一。循环经济的物质循环过程是指在产品开发、设计、生产以及消费等各个环节实现资源“从摇篮到摇篮”的循环利用过程,从而达到资源节约、污染减少、生态保护的目的。
(四)循环经济下的文化诉求
文化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能动的反作用:一方面,先进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落后的文化则会抑制经济水平的提高甚至会强化它的落后状态。文化领域对人与自然关系探讨的不同结论,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天人合一”思想便是最好的体现。所谓“天人合一”,即人与大自然的合一。先贤智者的诸多作品(诸如《庄子》、《易经》、《孟子》等)中都表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西方社会也重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他们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看待人与自然,无论是生命中心主义还是生态中心主义,都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并且将人类的道德关怀延伸至整个自然界。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发展循环经济,只有在全社会建立起与其相适应的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在观念上意识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重要性,才能进一步正确指导实践,使循环经济真正发展起来,人类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循环经济与生态修复
生态系统自身具有整体性、循环性、再生性的特点,它通过“生产—消费—分解—再生”的循环过程以及自我调节机制,实现物质循环并使自身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传统经济只注重经济系统内的增长,大量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肆意地向自然界排放废弃物,导致生态系统的“生产—消费—分解—再生”循环运动链条断裂,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难以修复的破坏。循环经济一方面通过经济系统内部循环实现资源节约、废弃物减少,把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控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范围之内,从而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实现生态的良好发展;另一方面循环经济致力于实现更高层面的目标,即通过协调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在两个系统间建立起“生产—消费—分解—再生”的链条,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循环经济实质是一种实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的五维整合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经验
西方国家较早进行循环经济实践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以德国和日本最为典型,这两个国家的循环经济实践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西方国家的循环经济实践都是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寻找切入点,重视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并且重视技术创新和进步。由于资源匮乏这一劣势,德国人非常重视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经验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自1972年开始,德国相继颁布了《废弃物处理法》、《物质闭合循环与废弃物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对废弃物回收、资源循环利用等具体过程以及相应行为人的责任和义务作了明确的规定。第二,建立废弃物回收和处理机制。通过建立双元回收系统这一非政府组织,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分类和处理,建立起从企业到区域的物质循环管理模式。[2]日本通过建立以“静脉”产业为特点的生态工业园区来发展循环经济。所谓“静脉”产业,是指依靠资源再生利用而形成的产业。日本非常重视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将其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举措,自1997年开始大力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每个园区内以废弃物循环利用为主,并且都有自己的主体循环链条;每个生态园区均承担当地环境保护事业的职能,通过承办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知识讲座、支持各项科研活动以及组织市民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发展园区所在城市的环境保护事业和循环经济。对于生态工业园区的管理,日本主要采取自治为主、国家和地方政府辅助管理的模式。我国循环经济实践起步较晚,上个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引入循环经济这一概念。本世纪初,循环经济理念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学界掀起了研究循环经济的热潮,发展循环经济也被提上了国家长期发展规划的日程。当然这个时期的循环经济主要还是停留在理论研究上。从2006年开始,我国大力推行循环经济试点,随着2009年《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颁布和实施,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全面展开,在辽宁、山东、江苏等多省进行循环经济试点并逐渐发展壮大;同时,借鉴德国和日本的实践经验,重视提高工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效率,在多地建立了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在废弃物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虽然这些年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第一,对循环经济认识还不够充分,对循环经济的理解过于狭隘;第二,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和运行机制尚不完善,相关权责尚未明确;第三,目前仍然缺乏符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相关技术有待开发。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我国循环经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究其深层次原因,是因为我们将循环经济的发展只局限在经济领域内,而忽视了循环经济与其他系统的关系,忽视了循环经济实质上需要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五维整合的格局下发展。因此,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做出相应变革,应该以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五维整合的视野探索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径。
三、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路径
(一)政府的“生态转型”
政府作为政治体系的核心,其职能的有效发挥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引导、支持、规范的作用,引导经济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循环经济所需政策制度支持、规范市场各方主体行为,才能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良性发展。那么,政府怎样有效地发挥其职能呢?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路径之一就是实现政府的“生态转型”。政府的“生态转型”,是指政府在开展工作时,要在生态优先的价值目标的指引下进行生态管理,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者效益的统一。生态优先作为价值目标,是指政府应重视环境保护和保持生态平衡,在社会、经济、生态三者效益发生冲突时,以不损害生态效益甚至优先考虑生态效益为前提开展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通过绿色采购行为和投资引导等对经济发展方向做出正确指引,通过财政税收手段、制度创新等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政策和制度支持。生态管理是指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中考虑生态环境代价,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即政府的绿色绩效评估体系),把资源环境成本和收益纳入这一核算体系,以弥补传统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GDP核算体系的不完善,强化政府在环境监管方面的应尽职责;同时,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行为主体的责任和义务、规范市场和各方行为,从而实现经济稳态增长、社会持续进步以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也有助于改变一些领导干部的政绩观,避免领导干部为了追求政绩,盲目地实现GDP增长而为此付出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
(二)发展循环型企业
发展循环经济,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就要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因此,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路径之二是发展循环型企业。转变生产方式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应尽之责,同时也是为了顺应时展要求,避免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的必然之举。企业必须将其经营目标由传统的追求利润最大化转变为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效益统一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的转换,企业就必须选择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转型成为循环型企业。一方面,循环型企业重视减少资源投入,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这可以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以更少的资源投入获得更大的价值,有利于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循环型企业不仅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还要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其工艺流程要符合生态经济系统的规律,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绿色产品”的循环。[3]发展循环型企业,就要求关联产业进行以实现生态效益为前提的新的排列组合,必须致力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这也与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路径相一致。在产品设计方面,循环型企业应尽量设计减少资源消耗或可回收利用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工艺;在成本—收益计算方面,应将环境成本和生态收益纳入核算体系,通过在成本中计入生态环境价值来计算产品的绿色价格,将生态约束内化为企业的成本约束;这种包含生态价值的成本计算,也就降低了进行生态监管的各种成本,进一步实现节约。
(三)转变消费模式和消费观念
消费既是经济活动的起点,又是经济活动的归宿。消费作为经济运行中与生产同等重要的核心环节,消费者的行为和价值观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发展循环经济,消费领域也应做出相应转变。因此,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之三就是转变消费模式和消费观念,在全社会树立起可持续的绿色消费观。应当指出,当前盛行的“消费主义”与循环经济发展背道而驰。所谓“消费主义”,是一种将消费作为人生追求目标的价值观,这种消费观必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整个社会发展的不节约、不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就应当摒弃盲目的消费主义,而代之以可持续的绿色消费观,进行绿色的、适度的消费,使消费不仅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且不危及到后代人的发展。这种可持续的消费观的建立,也是一种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以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为主旨的生态伦理观的体现。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社会各个领域发生变革。发展循环经济,不应将目光只局限在经济领域,而应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整合统一的视野下来探究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径。通过政府“生态转型”、发展循环型企业以及转变消费观,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效益的统一。
作者:吴迪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尤其是由化石燃料过度消耗所导致的全球变暖,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全球变暖严重危害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深刻触及到能源安全、生态安全、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这一现象亦引发了国际社会对现有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的概念应运而生,并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
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挑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正由科学共识转变为实际行动,全球经济向低碳转型的大趋势逐渐明晰。近年来,低碳产品标准发展迅速,并且有可能演变成绿色贸易壁垒。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主席于2007年9月8日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上,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随后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纲要都表明了中国政府发展低碳经济、承担节能减排责任的决心和态度。
新疆是一个以高碳能源为主的资源依赖型省区,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会持续增长。作为欠发达地区,以低碳经济为发展导向,有助于新疆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实现跨越式发展,并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一、新疆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现状
(一)经济总量
虽然新疆地域辽阔,占中国面积的1/6,但新疆远离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和重心,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中处于劣势地位。2009年,新疆生产总值5418.81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名第25位,占全国生产总值的1.36%。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增加值2533.69亿元,增长12.6%,增速比上年加快4.1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5.9个百分点,依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二)能源
新疆资源丰富,占全国储量的30%左右,其中,石油储量是208亿吨,占全国土地石油储量的30%;天然气10.47万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34%;煤炭预测储量达2.19万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储量的1/3;日照丰富,年总辐射量在5000光焦耳/平方米―6600光焦耳/平方米,仅次于,居全国第2位;有九大风区、四大风口,风能资源占到全国陆地风能资源的40%,居全国第2位;此外,新疆的生物质能、地热、水能等的开发也具有相应的优势。历年来,新疆都是能源输出省份,而且新疆每年都在给国内其他省份的经济发展提供资源,而且逐年上升。
(三)碳排放
2009年新疆的碳排放量为7321.174万吨标准煤,在中国排在第20位,属于碳排放量较少的省份。但这并不意味着新疆的低碳工作做得好,人口少,人均GDP低是碳排放量少的重要原因。虽然新疆的碳排放总量不多,但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其增长速度是很快的,万元GDP碳排放量也是很大的:从1978年到2009年,新疆碳排放总量的增长速度为年均19.15%,远高于13.39%的全国平均水平;2009年新疆的万元GDP碳排放量为1.711734吨标准煤,是全国平均水平0.578426吨标准煤的三倍多。因此,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必然使新疆的碳排放量大幅度增加。
二、制约新疆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因素
新疆发展低碳经济存在以下一些制约因素:
(一)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新疆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长期制约因素。当前新疆能源消费仍以化石燃料为主,煤炭和石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一直保持在80%左右。2007年,新疆的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1.7%,石油占20.3%,天然气占13.1%,而水风电等新能源只占4.9%。同时,新疆快速增长的能源消费需求,决定了以煤炭等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二)新疆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与发展低碳经济之间存在着矛盾。新疆经济水平与全国其他地区尤其是沿海等发达省区一直有着很大的差距。目前,新疆正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而工业化和城市化一般伴随较高的碳排放强度。新疆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区域经济的欠发达客观上造成了其经济结构低碳化调整有一定的难度。
(三)新疆发展低碳经济存在技术与资金难题。先进的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一方面,新疆面临着总体技术水平落后和缺少先进技术引进的难题;另一方面,无论是发展或是引进低碳技术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作基础。 因此,资金问题一直是制约新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
三、新疆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一)政府主导,制定规划
首先,新疆应制定中长期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和路线图,明确各个阶段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选择1-2个市级工业园区,进行低碳经济试验和示范,构建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降低高耗能产业的比重,逐渐形成低碳产业群。 同时,要将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新疆 “十二五”规划纲要,在制定相关专项规划时体现发展低碳经济,编制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和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引导低碳经济发展。
其次,政府应制定并出台有利于新疆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法规政策,制定符合本地特点的风能、太阳能及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质能源发展规划,设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基金,建立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的补偿机制。加强石油、天然气行业监管,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制定天然气利用政策,强化需求管理,保障供气安全。
最后,扶植低碳产业,提供资金支撑。政府要在财政上支持低碳项目的开拓和实施,可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激励低碳项目的投资和建设,从而增加低碳规模,同时还要围绕风能、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发展和延长产业链。如光电、风电、节电、输变电等新能源设备的研发制造业都很有潜力可挖。因此,通过开发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可行途径。
(二)培育全民低碳意识,创新低碳消费文化
低碳消费方式(包括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体现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价值、一种文化。推行低碳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生产环节降低对碳资源的消耗,流通环节降低碳资源的污染,消费环节降低对碳资源的依赖。从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把低碳文化变为全社会的主流意识,把低碳消费作为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实。
(三)将发展清洁能源作为突破口,以建设低碳城市为引领
一是大力发展风能。新疆是全国风力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大型并网型风力发电非常适合新疆的地域特色。二是加快利用太阳能。三是合理发展生物质能。重点推广生物发电、种植能源作物,开发新型农村能源产业。另外,新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坚持集约化建设理念,做到城市建设不影响基本的地形构造,不影响碳汇森林容量,不影响城市文脉及周边环境等,最大限度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同时推进建筑节能设计,倡导低碳装饰、低碳装饰材料的使用。鼓励发展城市低碳交通,倡导发展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鼓励人们外出时选择步行、乘坐公交或骑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以实现城市运行的低碳化目标。
参考文献:
[1]韩德麟,高志刚.新疆资源优势及开发利用[M].商务印书馆,2003.
[2]张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
[3]徐广月.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
引言
智能电网要求建设节能、绿色、高效的新电网,随着我国电力技术的发展,我国建设“三华”同步电网的进程正在有序展开,为满足电网经济集约化发展的需要,新时期的调度在原有基础上,应该积极应对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向着数字化、集成化、标准化、智能化、网格化及市场化方向发展,建设“运行一体化、流程标准化、业务覆盖广、信息共享高”的节能经济调度。
1.电网发展经济型调度的必要性
作为高能耗行业,电力系统的能源损耗一直居高不下,根据统计,在电能的整个发、变、供、配的过程中,各种电力设备的能耗约占发电量的30%,随着我国发展智能电网的进程不断深入,电网的电压等级不断提升、输电容量不断增加、交直流混联使得电网的运行特性更加复杂,我国电网已经成为一个特性复杂的大系统。
可见,要提升电网运行效率,响应国家节能降耗的战略规划,发展经济型调度势在必行,如何有效的实现经济型调度,提升电网的集约化水平成为现代调度技术研究的热点。根据国家颁布的最新《节能发电调度办法实施细则》,我国将在保障系统电能供应可靠的基础上,根据节能、经济、环保的原则,选择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能源损耗。
2.发展节能经济调度、实现电网集约发展
随着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调度自动化也在向着智能化与自动化方向进步。实现经济型调度的措施是多方面的,包括电网运行方式调整、功率因数、网架改造、电力设备经济运行等方面,以期实现调度决策的精益化、运行控制智能化、网架协调最优化。
2.1 实现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作为电力系统运行中的最重要元件,变压器台数多、总容量大,损耗是电网设备中最大的,变压器的电能损耗占总发电量的约10%,因此,在发展经济型调度的过程中,应该着重注意实现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2.1.1 实现变压器实时经济调度
目前系统中还有较多的运行超期和高能耗变压器在运行,此外,在运行的变压器也不一定处于最佳经济区间,很多地区配电网的变压器都是按照自然状态在运行,造成不必要的电网损耗。基于此,应该通过严密的分析和计算来调整系统负荷,并结合主变的特性、参数,来选择变压器的运行方式。
在实际的调度工作中,在远动主站中对变电站所辖范围内的变压器经济运行区间进行编程,结合调度工作站监视到的变压器实际运行情况和绘制的消耗曲线,来进行实时经济调度。当某个主变压器达到经济运行区间的拐点时,要求调度工作站发出信号提示调度工作人员,进行变压器的解列或并列操作。下图1即为仙游地区电网实现实时经济调度后的节能情况:
表1 仙游地区电网实现实时经济调度后的节能情况
站名 型号 空载损耗P0(kW) 额定短路损耗PK(kW) 经济运行区间(kVA) 经济运行时间(h) 变电站最大负荷Smax(kW) 年节电量(kWh)
110kV 城关变 #1 SFSZ8-50000/110 54.97 261.97 #1 27459--32391 8760 66060 186101
#2 0--27459
#2 SZ10-50000/110 29.799 197.6 #1/#2 32391-100000
110kV 郊尾变 #1 SZ10-40000/110 20.447 137.9 #1 0--21782 5280 35290 81662
#2 21782--28562
#2 SZ10-50000/110 29.37 180.01 #1/#2 28562--90000
35kV 赖店变 #1 SZ9-6300/35 6.3 36.5 #1 0--3702 4800 6712 29933
#2 3702--5215
#2 SZ10-8000/35 9.5 44.709 #1/#2 5215--14300
35kV 游洋变 #1 SZ9-6300/35 6.4 36 #1 3652--3756 7200 9578 253529
#2 0--3652
#2 SZ10-6300/35 5.99 35.652 #1/#2 3752--12600
由表1可见,考虑了电网损耗和负荷关系的经济曲线运行,取得了显著的节点效益,累积达到551225kwh,为电网节能高效运行做出了较大贡献。
2.1.2 更换为节能新型变压器
目前,我国低压配电网中变压器的损耗问题尤为严重,约占农电网损耗的60%,由于配电网运行条件恶劣,且直接接入用户环节,我国配电网设备普遍运行时间超期,导致设备老旧严重,配电网发展水平低于电网发展的其它环节。智能电网倡导绿色、低碳、环保,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也加大对配电网的资金投入,进行配网设备的优化与改造,对变压器的经济运行,也应该积极将系统中的高能耗设备更换为新型节能变压器,例如:非晶合金铁芯变压器、优质硅钢片系列超低损耗变压器等。
2.2 实现电力线路的经济运行
输电线路损耗也是电网损耗的一个主要部分,输电线路降损一直是电网公司考核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线损“四分”(分区、分压、分线、分台区)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与此同时,在降低输电线路损耗方面,经济型调度还应该注意以下方面:
建设性措施主要包括:
(1)加大输电导线的截面积,提升输电线路质量,从材料上提升线路降损效率。
(2)加装无功补偿设备,提升线路功率因数,做好无功功率的补偿,实现无功经济调度。
(3)充分考虑城市规划、电网现状,优化电网的现有结构。
(4)针对输电线路走廊紧张的问题,增设同杆并架,实现集约用地,提升线路传输容量。
在运行中降低输电线路损耗,是经济型调度的重点内容。主要是通过改善潮流分布、调整运行参数、做好负荷预测、合理安排电网的保供电计划、优化设备检修等方法来进行。
2.3 电力网的电压调整和无功功率优化
首先要搞好无功功率就地平衡,无功补偿的理想状态是各级电压线路上没有无功功率流动,各级电压母线的功率因数均为1,因此,应本着自上而下,由末端向电源端的顺序逐级平衡和补偿。
在做到无功功率平衡的基础上,利用负荷电压的对应关系,分时段按负荷进行电压调整。一般35-110kV的输电网,负载损耗约占总损耗的80%左右,因此,应该提高运行电压。一般6-10kV的配电网,变压器空载损耗约占配电网总损耗的40%-80%,因此,后半夜运行时,电网负荷低,如果运行电压过高,会造成更大的空载损耗,所以,应该在电压偏移允许的范围内,降低电网损耗。
2.4 做好经济运行负荷调整
电力系统的负荷变化幅度大,会需要较大的变电设备和供电设备容量,增加线损,当设备的负荷曲线峰谷差大,则负荷曲线形状系统K值也大,相同的情况下,等效功率也大,假设K=1时线损为100%,则当K=1.05时,线损会增加10%,K=1.1时,线损会增加21%,K=1.2时,线损会增加44%,因此,应该调整负荷,提升节能减损效果。
在实际的调度工作中,调度自动化系统通过采集的遥测数据,结合系统的实时在线运算结果,形成负荷电压的对应关系曲线,该曲线辅助调度做出决策,发出信号和指令,来进行变电站的电容投退、发电机机端电压调整、变化变压器分接头等动作,以使得电网运行电压达到最优。
平衡配电变压器的三相负荷也是降低电力网线损的重要措施,由于单相负荷的变化,常常出现三相电流不平衡,因此,在变压器中,经常出现有的相电流超过额定电流的情况,有的相相对较小,这样除了影响变压器的运行安全,还增加了线损,所以,必须平衡配电变压器的三相负荷,以降低电网损耗。
2.5 发展一体化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
(1)数字化建设
数字化是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目前,已有多个数字化变电站在国内建设并运行。IEC61850规约的应用也为电网建立统一化信息平台提供了条件。对于调度自动化来说,数字化建设主要体现在:信息共享、管理决策、通信系统的数字化,利用新型IT技术,全方位建设数字化调度系统。
(2)集成化运行
为适应特高压电网的发展和安全稳定可靠运行需要,应提高调度的驾驭大电网能力。为适应电网节能要求,在大范围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系统精益化管理的水平。为适应电网应急指挥调度的建设,应加快建设标准化调度技术支持。
这都要求进行调度的集成化运行,对现有数据进行整合,实现信息管理的集成化和现代化,实现全网的数据和资源共享。
(3)标准化设计
目前,国内主流的调度自动化系统架构已经沿袭了较长时间,随着电网的发展,虽然有了一定的功能改进和拓展,但是大体架构没有太大变化。随着电网的新发展,传统的架构已经很难满足智能电网的需求。
另外,目前各级调度的主站和厂站系统也是独立设计的,对全网的信息共享和一体化运行管理带来困难,进行标准化设计和运行后,才能打破信息壁垒,建立新时期的智能调度。
(4)智能化建设
随着数字化变电站的大规模建设,厂站设备的智能化实现,调度环节的智能化也势在必行。积极研究电网运行状态的自我感知,和大电网的运行风险评估,发展智能化、可视化调度,从检测、预警、故障分析、动态控制各个环节实行智能化,顺应电网未来发展趋势。
(5)网格化联网
网格化联网主要是涉及各电力企业调度中心之间的信息协作。在网络互联的基础上,进行真正的功能意义上的系统级联。利用“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加强二次系统建设的契机,开展大规模联网。
3.结语
智能电网的浪潮影响着电力的发电、输电、配电等各个环节,也给智能化调度的发展带来了革新和契机。本文结合作者自身实践浅谈了新时期的电力节能经济调度,希望对同行们的工作开展有益,促进电网的集约发展。
参考文献
[1]黎静华,韦化,夏小琴.智能电网下节能发电调度多Agent系统的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21).
关键词: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经济增长 经济政策 经济规律
虚拟经济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虚拟经济是与实体经济相对立的概念,是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派生物。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虚拟经济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甚至整个经济的增长至关重要,但虚拟经济的负面影响也不应忽视。虚拟经济研究可追溯到马克思对虚拟资本的研究,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的股份公司时指出,股份公司一方面以厂房、机器、原材料等实物形式存在,另一方面又以股票的虚拟形式存在,股票被认为是虚拟资本。
具体来说虚拟经济就是不必经过生产领域就能够实现“钱生钱”的经济活动,例如一切与股票、证券、银行、期货等有关的经营活动或经济活动都可被称为虚拟经济,所有这些活动能够把社会上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完成单个资本难以完成的事业。例如,公司为了扩大经营就需要集中资金,公司集中资金的方式可以是贷款,也可以发行股票,入股者买入了股票是不能退的,要想抽回资金只能在股市上出售股票,这样就出现了专门经营股票的证券投资公司和股票交易所,如此就形成了虚拟经济活动,虚拟经济当然也就促进了实体经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现代经济的发展。
古典经济时代,重商主义者认为经济增长在于货币财富的积累,他们强调生产劳动和外贸份额的重要性,重农主义者则强调农业生产对社会财富的重要性。经济自由主义者反对重商主义者所主张的对社会经济的过度干预,主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自动调节作用,强调货币、资本的自由流动,认为劳动分工、生产率、技术以及资本积累才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以往的经济理论之所以较多注重资本、劳动、技术等实体经济因素发展的贡献,主要原因还在于虚拟经济因素在经济增长中还没有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现代经济则具有发达的虚拟经济体系,银行、债券、股票、基金等虚拟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当今社会的虚拟财富已超过实体性财富,虚拟资本以超过实体资本的流量运行,全世界每天的虚拟经济交易量高达98%,而实体经济交易量只占2%,仅仅依靠实体经济已不能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资源的配置和社会财富的分配很大程度上依靠虚拟经济的流量,目前世界各国已经把虚拟经济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
从历史的发展过程看,虚拟经济是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是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股票、债券等产生于企业的融资行为,其价格也取决于企业的未来收益和社会货币信用状况。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货币化程度不断加深,虚拟经济的规模已超过实体经济,并日益向实体经济渗透,促进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信贷、证券、股票等能使社会资金流向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或行业,动员全社会管理和监督企业,防止“内部人”控制企业的局面;二是加快资金的循环流通,提高实体经济的资金融通能力和实体资本的形成;三是有利于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和创新,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科技企业的融资需借助于虚拟资本的大力支持,单靠自身经济增长或普通的融资渠道获得的资金远远不能适应此类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全社会、甚至全球的力量发展此类高科技企业或产业;四是有效揭示实体经济资源的稀缺、流向等信息,预知实体经济的运行情况,通过价格信息判断企业经营状况和投资环境等;五是股权激励措施有利于激励企业员工、管理者、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贡献。
虚拟经济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人类最初的活动虽不表现为经济活动,但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关系,因为单个人无法对付险恶的外部自然,也无法获取生活的必需品,个人之间的合作最初表现为以自然为基础的自然分工,后来发展为社会分工。有了分工就会出现交换,最初出现的劳动产品之间的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在物物交换时代,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一致的,此时的需求和供给并不会出现脱节现象,也不会出现经济上的危机,但物物交换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对方的物品不一定就是自己需要的,并且往往不能实现等价交换。这样就需要一种凌驾于所有商品物之上的一般等价物出现,货币因此就应运而生。
把货币作为一般的等价物,以货币为媒介进行商品交换,是人类为解决物物交换的困境而实行的措施,货币能和一切实物相交换,在观念上代表实际需要的实物,纸化的货币就是对实物的虚拟。当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出现在人们的经济活动之中时,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就出现了分离,商品的生产和价值的实现就有中断和危机的可能。在信用体系下,延期支付中的任何一个链条出现了问题,都可能造成连锁反应形成金融危机。当货币成为衡量一切的价值尺度时,就会出现片面追求货币这种符号性财富而盲目扩大生产的现象,从而形成生产过剩的危机。
虚拟经济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产性的投资不足。当社会的大部分资金投资于股票、证券、银行等虚拟经济领域时,虚拟经济领域的投资由于风险因素有时会本利无归;同时虚拟投资获得的收入用于消费时,大量的虚拟投资造成了生产性领域的投资不足,进而就会造成大量失业、社会财富减少、物价上涨等,甚至会形成泡沫经济,加之人们预期的逆转,社会经济运行就会出现混乱局面。
二是投机活动。例如,有些地方地价在市场炒作下飞涨,并非土地经营效益的反应,而是市场投机炒作的结果,同样,有些地方股票价格的巨额膨胀并非实体经济发展的反映,而股市的跌落会使上万亿的资产消失,使货币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严重的就会造成经济动荡。资本流动的自由化一方面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投机因素,一些国际金融炒家不断携带巨资袭击金融市场,采取声东击西、谣言惑众等手法牟取暴利,由于投机因素具有不可预测性,连各国政府都无法对付国际游资的冲击。
三是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在经济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落后的经济形态中,不确定因素相对较少,人们的心里因素相对稳定,心理因素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就会相对少些,而在由股票、债券、信用等为基础的发达经济形态中,人们的心理预期对经济的影响有时成了决定因素,例如人们对于储蓄、投资或消费的动机和偏好会对经济的增长水平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些也加重了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虚拟资本价格的决定不像实体经济产品那样受价值规律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公众的主观预期,价格的波动较为剧烈。
四是“政府失灵”。国际之间的资本流动很大程度上已经凌驾于各国政府调控范围之外,各国货币比价剧烈波动、变幻莫测,在各国货币自由兑换、汇率自由浮动的时代,电讯网络技术使资金流动像光速一样,各国的普通公民即使不直接参与商品、货币的经营,但手中的货币同另一种货币兑换时,也会在无形中增值或者贬值,这些无疑加大了人们的心理负担以及投机因素的猖獗,造成物价不稳,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行。
因此,现代经济体制下需要加强对虚拟经济的监管,防止市场炒作;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维护投资者信心,正确引导人们的投资消费心理,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二者的关系。既要充分利用虚拟经济对现代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为虚拟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又要防止其消极作用,使虚拟经济发展趋利避害。
对虚拟经济的宏观认识和历史把握
历史地看,虚拟经济发展至今是人类社会需要的产物,也是经济力量内部扩张的结果。在历史发展的一定时期,是政治生活决定一切的,甚至决定经济生活,表现为经济活动要为政治服务。但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经济生活主导一切,政治要为经济服务,这是因为经济生活以及经济内部的矛盾和问题已经凸显出来。
重商主义强调国家政治干预经济生活,正是因为经济自身的系统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经济生活还没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导,经济决定政治的规律还没有凸现出来,而是还处在潜在自发的状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因素的扩张,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已不能完全为人类所控制,国家政府的盲目干预反而造成人们经济生活的不利,在没有完全掌握经济运行规律之前,政治干预经济只能造成经济、甚至社会发展的不利。
于是后来的经济自由主义者提出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完全靠经济内部的力量这只市场“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和完善自身,但后来频繁的经济危机暴露了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误。经济危机也为人们认识经济内部的规律性提供了素材和契机,“市场失灵”的弊端遭到空想社会主义者、者、社会主义政权国家,甚至资本主义国家的批判,包括凯恩斯在内的经济学家都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措施,主张政府利用税收、利率、财政、货币、金融等政策干预国家的经济运行,在西欧一些国家还进行了福利制度的改革,说明人们对经济市场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看见了那只“看不见的手”,并对它进行了调节和控制。
然而,经济活动的内部规律永远在不断的“发展”着,总有人意想不到的空间和领域在延伸,人类社会从最初的物物交换发展至今,经济生活领域出现了完全不受人主观意志操纵的外部力量,可以说经济生活已经凌驾于政治强制的范围之外,人类创造了自己的经济生活,也就“创造”了经济规律,而且这种规律在某种程度上已不完全受人类的控制,人们所要做的只能是发现、利用和引导它。
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失误以及所造成的经济增长的缓慢,说明行政盲目干预经济的荒谬。欧美社会出现了经济“滞涨”现象,欧洲福利国家的过度福利、过度消费造成了债务、效率、投资、责任等的危机都证明凯恩斯式的政府干预体制的破产。所有这一切都说明经济自身的力量在不断的发展着,而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过去经验指挥的,所以就出现了“盲目”,人们只有认清各种看不见的东西即“虚拟”的东西,才能正确地把握它、利用它。同样,虚拟资本、虚拟经济是人类自身需要的产物,也是经济力量自身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自不必说,历史已经和正在证明它的巨大威力,然而,当人们尚不能完全掌握虚拟经济自身各种潜在的矛盾和风险时,其消极影响也在同时生长着。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运用贸易逆差方式用美元换取别国商品、劳务等资源,又通过债券方式使美元回流,金融市场上利用炒作、投机等手段赚取差价等等行为刺激了美国虚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虚拟资本不断膨胀,股市、债市、房地产市场等越来越决定美国经济的兴衰,导致金融市场的风险性、脆弱性加大,经济的过度虚拟化使美国的工业实体经济衰落和经济的泡沫性增大,给美国的整个经济带来了风险和危机。近年欧美经济危机正是金融市场经济过度虚拟的危机,并且进一步蔓延扩张至全球实体性经济的危机,这对全球性的宏观调控提出了要求。
参考文献:
1.晏智杰,王志伟,杜丽群.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史[M].商务印书馆,1999
2.刘力臻.市场经济“现代体制”与“东亚模式”[M].商务印书馆,2000
3.胡郑利.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研究[J].当代经济,2008(5)
4.霍艳斌.虚拟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模式研究[J].北方经济,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