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1 16:49:4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

篇(1)

口语交际本身具有互动性,是双方相互来往的一种交流方式,因此,这一内容的教学活动只能在具体交际情境中进行。那么,怎样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激发兴趣,做好学生入门的向导

激发学生兴趣,“燃起学生的渴望和热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只要掌握好教育方法,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讲究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能达到预期效果。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呢?

1.让学生认识到口语交际对自己今后走向社会的重要意义。学生长大了进入社会,对社会语言的运用可谓是五花八门,现在不是有许多大学生在求职招聘会上因不善推销自己而遭受冷遇吗?还有的好不容易过了“初试”关,却由于面试时不太善于交际而与自己心仪已久的那份工作擦肩而过。教师要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白,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是着眼于开放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交流和沟通的需要,是根植于现实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具体举措,是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

2.教学中,注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设计精巧的过程。事实上,现行诸种版本的实验教材,口语交际教学内容设计的可选择性、开放度非常大。因此,广大教师应深入学生、了解学生、体验学生生活。积极开动脑筋,大胆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

二、充分利用语文课堂,实现“口语交际”教学与其他教学环节的完美结合

回顾过去的口语交际教学,教师往往根据考试的需要,在一个学期当中花上几节课的时间跟学生讲讲口语交际中“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等知识,再偶尔开展一点“辩论会”之类的语文活动,基本是为了应付传统的语文考试。其实,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还有一片广阔的土壤没有被开发和利用,那就是语文课中花时甚多的阅读、写作等教学环节。其实,阅读、写作等教学环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口语交际空间,如果弃之不用,岂不可惜?那么,怎样来实现口语交际教学与语文其他教学环节的融合呢?

1.让阅读教学园地成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肥沃土壤。首先,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复述故事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在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是以记叙为主的文章,在教学中,对于那些故事性较强的篇目,学生看过之后,不妨让他们把主要内容作个复述,这样不但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而且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试想,要是把这种训练坚持下去,那么当学生要把自己生活中的见闻讲述出来的时候,就不愁讲不清楚、讲不具体、讲不生动了。其次,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聆听教师的讲解、朗读或者同学朗读之后,按要求进行说的活动,或者在聆听或观看有关课文之后进行口头的评述。在课余,教师可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多留意外界事物,多思考。在此基础上考虑说话时该怎样向其他同学介绍,安排固定时间让学生自由向别人介绍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教师随时提点学生该如何表述,同时询问聆听者听懂了什么,使学生通过训练提高聆听、说话能力。

2.让口头作文课成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广阔草原。作文课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加强口头作文的训练,巧妙将作文、口语、思维训练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又一剂良方。所谓“口头作文课”,就是引导学生说自己的生活,说自己熟悉的事物,说自己的所见所闻,说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真情实感。现实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我们不可能对它视而不见,它每天每时每刻或多或少会发生些许的感动,正是有了些许的感受,我们才能捕捉瞬间的灵感,从而点滴成文。因此,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多留心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说出来,互相交流。

三、创设大语文环境,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创设大语文环境,指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之外学习口语交际,是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往三方面努力:

1.取得各方面力量的广泛配合。比如,其他各科教师、学生家长、校外辅导员等。向他们宣传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意义,宣传学生口语交际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式,争取他们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情境,提供口语交际锻炼机会。

篇(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口语交际能力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已越来越被重视。不论人们从事哪一项工作,都需要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因此,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口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鉴于此,以求职就业为导向,培养技校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当务之急,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结合自己的思考和探索,谈一下口语训练的重要性及口语训练的策略。

1.针对技校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现状,鼓励学生多“开口说话”

目前,技校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尽如人意。初中阶段,迫于中考压力,学生们语文课上忙于听分析、记答案、做试卷,“金口不开”的时候居多。上了技校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在16岁到18岁这个阶段,心理发展更趋于封闭,课堂上愿意主动举手发言的已不多,唯恐说错了引起别人嘲笑。另外,部分学生因生活环境不同,地方方言浓重,普通话不标准。在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技校学生毕业时都要参加求职面试,如果现场表现得胆小紧张,表意不完整,表述不清楚,表达不流畅甚至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意思,答非所问等现象很难让用人单位满意。由此看来,提高技校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迫在眉睫。为了帮助学生能够勇敢地推销自己,展现自我,达到顺利就业的目标,语文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方针,鼓励学生克服怯懦心理,从怕说到敢说,努力锻炼在公众场合说话的能力,时刻唤起他们的自信与勇气,告诉他们表达能力不是天生的,它是通过后天努力培养获得的。只要注意选择科学的训练方法,加上持之以恒的精神,人人都能提高口语交际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日益激烈的职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

2.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真正的口才,树立正确对待口语训练的态度

所谓口才,就是口语表达能力,即善于用口语准确、确切、生动地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能力。那么,怎样的口语表达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口才呢?我们知道,现实生活中,爱说话,说话多,或自吹自擂,谎话连篇,并以口才自居者是有的,若以此当作口才的榜样,效仿的模范,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又何以让人们公认并作为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呢?老舍先生说:语言之美并不是耍贫嘴。所以,那种不着边际的谈吐,夸夸其谈者并非拥有真正的口才,他们的言谈只会让人顿生厌恶,愿耐心倾听?“口才“的真谛又是什么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明白口才决不仅仅是“嘴巴的功夫”,它是一个人在交谈、论辩或演说时,把自己较好的思想品德、思维能力、知识学问、语法修辞、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的修养加以综合运用,从而得心应手地表情达意的一种语言表达能力,是以口头语言为外壳的德、才、学、识的综合体。只有让学生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口才,才能使他们自觉地以正确的态度和方式去对待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3.制定科学合理的口语训练方案,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训练的首要特点是实践性。无论什么教学训练活动都少不了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所以,在训练中必须给学生具体的、有兴趣的事情做,让他们主动做,喜欢做,而不是当任务来做。教师少讲口语交际理论,适当多教一些口语交际技巧。基于我校学生口语表达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只有从实战演练开始,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进行阶梯式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说”,绝不能因对方的莫名理由而放弃对某个学生的训练。教师要剖析学生“不敢轻言语”的真实原因,做到“对症下药”。在设计训练课题时,就会科学合理地为学生“量身定做”。我的训练策略阐述如下:

3.1 广泛阅读,注重积累,拓宽知识面。“天才在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学习和提高,在于知识的积累,信息储备的质与量。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利用课余时间不断学习,吸收素材,从阅读中汲取营养,为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蓄锐。

3.2 加强普通话训练,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普通话是汉民族的标准语,也是我国民族的共同语,是全中国通行的口头语言。近些年,技校生源来自周边县区农村的较多,学生方言口音明显,势必会给以后的择业就业带来一定的障碍,因此加强普通话训练是非常必要的。针对方言区学生对普通话存在的“不愿说”“不敢说”“不说不行”的实际情况,我要求学生读准声母、韵母和声调,懂得拼音及其规则,从练习绕口令开始,做到发音准确,吐字清晰。这种练习既简单又有趣,很能调动学生学说普通话的积极性。在训练的基本目标达成后,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课时间,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或从普通话材料上选取文章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声音响亮、朗读流畅、富有感情、不读错字,不漏句、不破句,并注意停顿、重音、速度、语言和语调。教师还可以通过举行朗读比赛,按照普通话测试标准进行考核评价,以激发学生说好普通话的信心。

3.3 进行听力训练,培养学生接受外部信息的能力。听说读写,是一个人必备的四种基本能力。据专家研究表明,听占45%,其使用频率和范围远远大于说、读、写。听是为了更好地说,听服务于说。通过听力训练,培养学生对于外部信息的接受、存储及辨析、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使学生成为真正会交际的人。在训练中,我坚持有恒、有序、有量的原则,采用以听为主、听说结合、听读结合、听写结合、听做结合的综合训练方法,逐步提升学生听的能力。如复述式听话训练,教师选择的训练材料应先短后长,由易到难,要求学生聆听材料时,瞬间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听读时不得笔录,以训练学生迅速记忆整篇内容的能力。又如听话理解训练。可以采用抢答的方式,教师陈述材料后由学生抢答这则材料表述的话语内容是什么,这样既可以考查学生对话语的理解能力,也可以考查学生的反应能力。

3.4 结合专业特点,模拟面试情境,锻炼学生的职业口才能力。在现代人才市场上,面试招聘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求职面试推销自己,打动考官,从而赢得就业机会是大多数求职者成功的必经之路。教师应该根据本校开设的各类专业,了解其特点及相关课程,精心设计面试题目,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处事能力、仪容仪表,以及对一些问题的看法等综合素质,帮助学生了解面试的基本过程,掌握求职面试的口才技巧,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面试过程主要涉及自我介绍和问答两方面的内容,在这两个环节中,教师扮演某企业人力资源部招聘者的角色,学生以一名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扮演应聘者前来参加面试。面试正式开始,考官给学生3~5分钟的时间进行自我介绍,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在介绍个人基本信息、学业成绩、实习表现、兴趣特长等情况时,不仅要做到思路清晰,简洁明了,而且要坚持实事求是,不可夸张。在接下来的问答环节中,教师的提问要贴近学生所学专业,如电钳专业,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①你是学电钳专业的,请你把《钳工工艺学》这门专业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感受介绍一下,好吗?②在顶岗实习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③作为应届毕业生,缺乏经验,如何能够胜任这项工作?④如果我们公司录取你,你在工作岗位上如何更好地发挥你的专业技能?⑤你未来三年内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每名学生面试完毕后,除教师中肯点评,提出改正建议外,还可以组织其他学生对应聘者的表现进行评价,从思路是否清晰,回答是否具有针对性,态势语是否自然得体等几个方面综合评判,然后大家决定是否录取这名应聘者。另外,在学生熟悉面试程序后, 教师指导学生互换主试者与应试者角色,在一问一答中,体会面试中的表述要领,从而掌握求职中的面试技巧,为将来顺利就业增添一份足够的自信。

3.5 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创设各种机会,强化口语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但这远远不够。口语表达水平的提高,需要平时大量的训练,如果训练量达不到,是不可能获得理想效果的。所以,除了课堂教学外,教师应该借助学校组织的社会交往实践活动,如组织慰问、做好事送温暖、团日活动、联谊活动等,引导学生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交际口才。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给自己创造“说话”的机会,让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把说的训练突显出来。如组织朗诵会、故事会、座谈会、讨论会、演讲比赛、辩论会等,让他们克服畏惧,发展勇气,抓住一切机会,促使自己养成自觉训练口才的好习惯。另外,学校举行文艺演出活动时,教师可以指导口语交际能力较好的同学改编剧本,撰写段子,编演小品和相声,组织一些同学参与排练演出,这样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又激发了学生练习口才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利用文学社团、兴趣小组、广播站、记者站等带动全校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总之,开展这些活动都是技校学生训练口语,锻炼口才的有效途径。

2009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大纲对学生的口语交际更加重视,明确要求学生能:“说话时有礼貌,表达清楚、连贯、得体。”“能够根据学习、生活和职业工作的目的和情景进行恰当的表达和交流。”因此,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是技校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对学生今后择业就业,促进社会交往,实现人际沟通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社会所需,在注重专业技能的同时,努力给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平台,指导学生练就良好的口才,为最终获得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3)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因此,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新课程环境下口语交际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

1创设情境,让孩子们乐于说

李吉林老师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际气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乐于交际,善于交流,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创设交际的环境,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才能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1.1关注日常生活,创设交际情境

生活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广阔天地,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乐于表达。如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上,我面带笑容,先用“嗨,孩子们,早上好!”的问候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然后向同学们作自我介绍“我叫×××,是你们的老师,也是你们的大朋友。我喜欢看书、唱歌、画画,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和小朋友在一起。谁愿意做我的好朋友呢?”孩子们的眼睛亮亮的,扬起小手,嘴里“嗯嗯”地抢着要发言。我就抓住时机,用与一学生对话的形式教给他们交际的技巧。我大大方方地走到一学生面前,握住他的手说:“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可以和你做朋友吗?”接着又提出如“你家有几口人?”“住在哪里?”“你最喜欢什么活动?”等问题,让学生和老师一问一答,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介绍着自己。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交流,我又让同桌互相对话,把自己想问的想说的都告诉对方,并让说得好的同学上台示范说。这样,原本陌生的面孔在交流中熟悉起来,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口语交际,课堂气氛热烈而融洽。这样的情境,不仅增进了孩子们之间的友谊,更为他们日后与人成功交流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1.2设计主题活动,创设交际情境

古代教育家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我经常设计一些主题鲜明、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互相间进行交流,使他们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围绕主题,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同时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观察、想象及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可以带孩子们走出教室去看春天。看春天金灿灿的迎春花,粉嘟嘟的桃花,绿盈盈的草和迎风飘扬的柳条上的小嫩芽。阳光下,花丛中,孩子们尽情地想象着,欢笑着,美好的语言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花儿笑了,在等小蜜蜂来亲嘴呢!”“风儿像把大梳子。你看,他正把柳树姐姐的长发梳啊梳。”有的孩子还编了一首儿歌:“草儿穿着小绿裙,花儿戴着红头花。树儿披着绿衣裳,雨点唱着滴答歌。”自然风光的熏陶与感染,启发了学生的心智,发展了学生的个性,解除了学生的束缚,使他们的言语变得绚丽多彩。最后,还可以请孩子们把春天画下来。同学们对于这些亲眼所见,亲手所画的景物,觉得有话可说、有情可表,从而使口语交际真实、有趣,达到一种较为完美的境界。

2再现现实生活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就是生活的工具,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为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源头活水。在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2.1要把学生从课堂带入现实生活。如《第一场雪》的教学,教师可以把课堂教学放在大雪纷飞的校园中,让学生通过对雪的亲身体验,自由畅谈,从而感悟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加深作者对雪的独特情感体验的理解。

2.2要把学生从现实生活带入课堂。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外,享受着课余生活的快乐时光,他们的创造精神也往往会在这段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中得以充分体现,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把课余生活带入课堂。“习作”《啊!我发现了……》的教学,教师课前可布置学生准备自己感兴趣的小实验(个体或小组合作的形式),并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时边进行实验的演示,边解说实验的过程,并与大家共享偶得的快乐。这样,生活中一些有趣的小实验自然会带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丰富了课堂教学,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以爱护,主动意识和创新精神得以激发,“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得以充分体现。

3在口语交际课中落实口语交际训练

3.1课堂是学生发展语言的主要阵地,教师应切实地在口语交际课上落实口语交际训练,构建让学生在双向互动中实现信息的沟通和交流的课堂。营造平等和谐、轻松愉快的交流氛围,促使学生敢说。

学生是学习活动也是口语交际活动的主体。在课堂口语交际活动中,最忌讳的是交流双方的地位关系不平等,特别是在师生之间,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因此,教师在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口语交际活动中,要倡导平等。特别是教师要从传统的高高在上的位置上走下来,来到学生中间,去做交流中的一员,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坦诚发表自己的见解。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只有当学生感到自己与交流的双方是平等关系的时候,他才能感到自主、自信,才能畅所欲言。

3.2设计具有趣味性的交流话题

根据口语训练要求,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就地取材,创设情境,使之成为“说”的最佳境界。我在教学口语交际《我们的课余生活》时就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提前布置让学生记录一周来自己最感兴趣的课余活动情景,口语交际课上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回家做了什么家务,怎么做的,有哪些收获与体会?然后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当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不仅说明了自己的活动主题,而且把活动过程描述的绘声绘色,把自己的活动感受说得很真切。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口语交际的内容与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再加上他们事先留心记录。所以能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一副副精彩的画面。

3.3贴近生活,拓宽渠道

生活是口语交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设置口语交际的场景必须选择适合学生的生活素材,让学生在曾经实践和体验中滋生交往的动机,在互动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生成心与心的碰撞。比如教学完《可爱的小动物》一课后,我抓住学生喜好小动物这一特点,随即增设了口语交际课。教师先让学生谈谈都喜欢哪些小动物,这些动物都是什么样的。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对物体作了概括、总结性的表述,语言系统进行了第一次整合。随后,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一边观察自带的小动物模具,一边和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观察的结果。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一方面要发表自己的观察意见,另一方面还要听取别人的发言,在头脑中将信息又一次进行了整合。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把两次整合后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当学生尽情地介绍小动物的可爱之后,教师又让学生与前来听课的老师们交流,不仅扩大了交流的范围,而且为交流注入了新的内容。这样的安排很有层次性,循序渐进,效果良好。关键是教师并不 拘泥于传统的课堂形式,而是善于寻找让学生交际的源头,并散发开来,交流的内容、范围进行了活化,拓宽了说话的渠道,学生始终在富有个性和积极思维中进行口语交际活动,体现了口语交际的特点。

4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口语交际训练

从学科特点来讲,阅读教学就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每一堂课都为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上融口语交际训练于阅读教学中。

阅读教学重在朗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真正让文本、教师、学生三者对话,产生情感共鸣。例如在教《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教师先运用多媒体展示原圆明园图以及文中介绍的文物,再让学生反复朗读,反复品味,谈谈“看到这昔日辉煌的圆明园,作为中国人,你有什么感想”。在学生感悟的基础上,再一次指导朗读,读出欣赏、赞美之情。然后通过反思对比,激感:“就是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园林,却在几天内毁于英法联军强盗的手中。”出现相应的录像片断,体会侵略者的野蛮、贪婪、残暴。此时,学生心中的痛惜、愤怒之情便会油然而升,激愤的言辞也会汹涌而出。于是,教师及时问学生:“假如此时你正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这种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又在对比中进行说话练习的阅读方式,达到了发展语感,加深对语言的领悟和鉴赏文学作品的目的。

5倡导积极肯定的评价方式,激励交际信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这就要求教师要从积极的角度去肯定学生,激励每个学生交际的信心,具体做到:

5.1要爱护“出错”的学生,使他们多受启发。作业是口语交际的成果展示,也是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与老师的交流方式。教师要通过批改作业让学生加强体验学习,并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为学生释疑界解惑、改善接受学习环境、创造有利的条件。要让成果“出错”的学生看不到令人“胆战心惊”的“叉号”,取而代之的应该是“问号”、“再仔细想想”等提示语或启发性的文字,从而消除“出错”学生的心理畏惧,他们会认真解决,或许主动向同学或老师沟通出错的原因。

5.2要唤醒自卑的学生,使他们发现自己。班级中有一部分学生喜欢独处,沉默寡言,常常陷入顾影自怜、自我封闭的境地,对任何事情总是莫不关心,熟视无睹。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要专门为他创造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并没有遗忘自己,而是时刻关注着自己。即使回答并不完美,哪怕答非所问,也要及时给予鼓励。并不失时机地专门为他讲述演讲大师的成长故事,他一定会从中受到启发,从而唤醒一个自卑的学生,信心倍增,转自卑为自信。

5.3要鼓励沮丧的学生,让他们保住尊严。在课堂交际训练中,难免有学生答非所问,势必会遭到同学们的嘲笑,在无形中他们的身心会受到伤害。出现这种情况,教师要微笑着走到这个学生的面前,用手轻轻地抚摸一下他的头,面向全班同学,给他以鼓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回答问题很积极,老师相信你下一次一定回答得很完美!”并暗示同学们为他鼓掌加油,这样,他不至于因一次回答失误而丧失交际的积极性。相反,他会激动不已,力争下次表现更积极,回答更完美。

5.4要欣赏成功的学生,让他们感受成功。对于表达能力和欲望强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对他们的发言表示祝贺,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当成功被同学们所欣赏时,他们会感到巨大的成就感,也会看到自身的价值。

总之,要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这三大能力,不要仅仅停留在课堂、学校,还应当延伸到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4)

根据著名的教育学家提出的教学观念,如果学生只是被迫进行缺少学习兴趣的,强制性的英语学习,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知的愿望。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的英语学习非常重要。因此,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就要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增长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造情境让学生走进真实的交际情境

小学英语课本内容都是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因此,教师的教学可以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开展。教师要努力创造更为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将书本知识还原到生活场景、活动情景和矛盾冲突中,让学生从模拟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充分学习并运用语言,并引导学生生动地开展学习。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Shopping的知识时,可以运用各种文具、玩具还有零食,成立一个综合的超市,组织学生在英语交际活动中,分别担任售货员、购物者等,让学生承担自己的责任。在商品买卖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灵活运用“Can I help you?”“I’d like …”“How many kilos....”“How much is it/are they ?”“Here’s your....”等句型,创造真实的活动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激情,提升学生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实现学生的相互帮助和合作式学习。

2.选择学生喜欢的英语学习话题

口语交际话题的选择也很重要,教师要满足学生的发展追求,在学生学习经验累积的基础上,教师应灵活选择英语话题,并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充分感受学生内心的真实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学生喜欢学习的内容进行学习。例如,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教学球类运动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球类为切入点,结合自身的兴趣追求,提问学生一些球类及球类周边的英语问题(喜欢的球类运动,喜爱的球类运动明星,喜欢的球队,喜欢的球类运动规则等等),组织学生来激烈地讨论自己所钟爱的英语球类,收获积极的英语学习的效果。

二、教会学生英语口语交际的策略

1.充分培养学生的角色感觉

在英语口语交际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情境创造各种角色,并努力让学生进入到口语交际的角色中去。教师可以给学生精心设计角色,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交际,也可以对照教学活动的内容,自编、自导、自演小短剧,小故事。如,组织学生制定作息时间表,并询问学生回答何时做某事等英语问题,不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交际活动,而且还让学生学会了管理自己的时间,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2.形成交际中的文化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相应的英语国家的文化,提高学生理解和在实践中运用英语的能力,积极拓展文化视野,发展交际意识和能力。此外,教师还要照顾到学生的文化差别,尊重学生的交际习惯,指导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形成文化意识。

3.积极拓展知识面充分积累语言素材

教师要教会学生积累,掌握学习的规律,重视充分的积累。教师要给学生知识储备,发展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要带领学生学会朗读和背诵,充分练习口才,重视语言的积累,利用音像图书和电视网络等资料拓展学生的视野,指导学生运用好英语课外的资源,充分掌握歌谣、故事等,进行歌谣背诵、故事讲解、课本剧表演等活动,丰富教学形式,拓展学生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三、充分体验英语口语交际的趣味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就动机能够更好地激发人们的学习动机,学生都渴望成功,成功是强大的力量,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探求知识,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有获得成功的可能。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乐于学习,充分体验学习的快乐感幸福感,获得学习的兴趣和情绪,实现最佳的学习效果。

1.运用多种学习形式让学生快乐

教师要重视教学活动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学生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灵活选择教学形式,组织教学游戏、参观访问、角色扮演、讲故事、背儿歌等活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参与各种学习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全面参与,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科学客观地认识自己、分阶段分计划地实现学习目标。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学生参与,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让学生每天说得更响亮,更丰富,更成功。

2.科学适当评价让学生更自信

篇(5)

日常生活中,学生在和小朋友、父母进行交流时,一般都是无拘无束、畅所欲言,他们通常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初入学,对学校环境及老师有陌生感和不信任感。这大大压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有话不敢说。因此,学生一入学,我就迅速想办法,与学生交朋友,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

入学第一天,学生对什么都感到新鲜,我利用课本上“入学教育”的图画,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首先,让学生先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同时加以引导:这是什么地方?图上有谁?他们在做什么?他们表情怎么样?之后,让学生讨论,你在今天看到老师的时候,老师对你说了什么?你对老师说了什么?师生可以进行对话练习。下课后,我带领学生们参观校园,边参观边向学生们讲解一些功能室的作用。回到教室,我让学生们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学生们会说出许多平时我都不在意的地方。兴趣被调动起来后,我还让学生们来做自我介绍。这样的训练大大激发了学生说话的兴趣,让学生敢说。

二、善于观察引导,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乐说

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化人”,口语交际教学的设计应始终关注着学生,从学生的生活中捕捉训练点。

比如让学生仔细观察跟着家人到商店购物的情景,在课堂上模拟售货员,向“顾客”推销商品;搜集资料,模拟小导游向“游客”介绍学校和家乡的景物、特产;带上自己喜欢的玩具和图书,向大家介绍。课堂上,我们还可以根据情况,不失时机地来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让学生乐说。

平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提出观察要求。比如,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了什么?发现了哪些地方和平时不一样?看到大街上的人们在干什么?……学生可以把看到的说给全班同学听。这样,学生们对观察有了一定的兴趣,思维就会变得活跃,说话时可说的题材就多了,孩子们也就越来越想说。

三、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提高表达能力,让学生会说

与人交往不能仅仅满足于把话说完,还得把话说明白、说清楚,让人听起来顺耳,这是一个人文明修养的体现。学生在交际的过程中,常常出现用词不当、病句、语言颠倒、语意不顺畅等不准确、不规范的地方。因此,我们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口语交际包括两大部分内容:一是会听,二是会说。会听别人的话,善于发现不足,自己在说的时候就会引起注意。所以,我在教学中有意地设计让学生参与评价。例如,在上“我最喜欢的游戏”一课时,先提出:“谁愿意把你最喜欢玩的游戏介绍给大家?”其他同学当评论家,听后,评评谁说得好。这样,“小评论家”的语言得到了训练,发言的学生也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使得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都上升了一个层次。

篇(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原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句话真知灼见地道出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我们英语课也是这样,课前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演唱一首英文歌曲,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走进英语课堂,也为英语课学习做好热身活动。当然有时候,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编歌词。或者让学生来自编歌词,通过自编歌词,学生获得成就感,对英语的兴趣也提高了。游戏也可以近一步提高小学生的兴趣。所以我们的课堂上游戏也是不可或缺的。老师可以根据所学的内容穿插各种各样的游戏。总之,英语口语交际训练中激发兴趣的方法是多样的。有了兴趣,就产生了强烈的“我要学”的愿望,学生就会真正进入学习角色,成为学习的主体。有了兴趣,学生也会心情愉快,乐在其中。

二、培养自信心,让学生“敢于说”

良好的语言环境为小学生提供了开口说英语的基础和平台,但小学生初学英语,由于他们不易用恰当的英语表达他们的意思,害怕出错,又受到母语的干扰,他们在面对同学和老师用英语进行交流时不免胆怯。因此,教师要尽其所能开放语言知识学习的过程,让他们不再紧张,由心底激发起学生说英语的自信心,引导学生打破自我封闭的状态,使他们敢于进行言语交际。

第一,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说英语的气氛,以热情感染学生。课堂不应是死气沉沉的,相反,它应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场所,使学生可进行自由随意的英语对话。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用各种手势动作,生动的言语和丰富的表情感染学生,在教学的同时,应完全融入与学生的互动中去。

第二,鼓励是催化剂。在学生交际的同时,作为教师切忌学生一开口就挑错,使学生畏首畏尾,从而产生心理障碍,索性缄口不语,要知道,对敏感的小学生来说,即使一个表情也可能对其产生致命的影响,打击其积极性,事实上,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人们的注意力多集中在内容而非语法形式上,对于初练口语的小学生就更不应求全责备了。教师及时的评价对小学生非常重要,评价应尽量以鼓励为主,有时候,老师一个简单的“Good”就会使学生激动不已,勇气倍增,即使说错了,也要用 “Try again.”“Don’t be nervous.”等言语调动和保护学生语言交际的积极性。

篇(7)

所以,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我一直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立足课堂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一)不容忽视的课前十分钟训练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课堂教学大多偏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忽略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致使一些学生“先天性聋哑’’——怯于当众表达自己的思想,评判他人的言论。所以在刚带这个班时,我就着手进行这个训练,但刚开始,学生很胆怯,有一位男同学很害羞,到了讲台上便不好意思地把头扭向课堂外,半天没说出一句话。台下的同学等得不耐烦了,鉴于这种情况,此男生脸更红了,两手不停地揉搓衣角,最后迫不得已匆匆讲了两句话,然后旋风一样跑回课桌,没进行演讲,并且还花了将近十五分钟。

鉴于这种情况,我想课前十分钟训练一定要狠抓,这项活动一定要搞下去,还要搞好它。在以后的口语能力训练中,大部分学生已慢慢适应走上讲台讲话,对于极少部分害羞、胆怯的学生,我就慢慢鼓励,因势利导,与学生对话,缓和他的情绪,诱导他说出心中想说的话,经过了这半年的训练,变化十分大,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再也不像以前扭扭捏捏,声音也不再小得像蚊子哼哼,并且学生都用普通话来回答问题,声音响亮,对于意见不一致的,有的同学还敢于大声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有时还进行激烈地辩论。有时为了让学生有话说,我让学生先做好充分的准备,他们可事先看看电视,阅读报纸,或向朋友询问……由于有充分的准备,课前十分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训也受到了更好的效果,演讲的同学说的更精彩,听众们也听得津津有味,点评的同学见解也更精辟到位了,同学们在课前十分钟中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创设民主课堂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对话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形式,应鼓励学生敢说,应让他们说话详尽,有条理,这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中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三)复述课文提高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我认为复述课文应根据课文的内容、文体而定,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复述重点。如《祥林嫂》这篇文章,我认为就应该根据时间这个线索来介绍人物的主要事迹,不同的时间对应不同的事件,那么祥林嫂悲苦的一生就历历在目了。如说明文《景泰蓝的制作》这篇文章,我就让学生按照生产过程的特点,按照生产程序,准确使用术语把景泰蓝的制作过程说清楚,学生就会对景泰蓝制作过程了然于胸。但文中有两件制作过程又是详细介绍的,因为这两部分是决定景泰蓝质量的关键程序。再让两名学生来复述这两部分。这样去做,不仅有利于下面讲解课文,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四)个性表演训练学生口语实践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坚持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要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各种课型,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分角色进行戏剧性表演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口语交际训练方式,颇受学生的欢迎,能充分调动学生表演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再创造的欲望,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活动。我也抓住多种机会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经常让学生表演课本剧。

我经常通过写作来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在作文讲评课上,让写得优秀的同学讲讲写作经验与体会,比如这次百校联考的作文题“风度”,我班彭勃同学写得议论文很优秀,让他到台前讲述拿到题目后他的审题构思过程,及文章的结构安排,正反事例的选材等等。学生获益匪浅,他的口语能力也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平时写作文时,学生审好题后就让他们列提纲,根据列好的提纲,脱稿口述如何构思的如何突出主题的,选用什么材料等。学生在口述的过程中,他要说得有条有理、有先有后、有主有次,有时可能来不及打腹稿,就更能训练说话者的机敏性、思维的逻辑性及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一举而多得。

篇(8)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A-

0095-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提供了源头活水,而语文课堂教学又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阵地。一年级学生刚刚跨入学校,一些学生由于胆小、害羞,没有当众大胆、清楚表达的习惯。还有一部分学生学前受教育少,口语表达能力欠缺,出现意思表达不完整、不连贯、前后矛盾等现象。小学阶段是个人发展语言的重要时期,更是一年级学生系统学习语言的开始,为了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笔者把口语交际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作为主阵地进行实践研究。

一、在拼音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拼音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是一年级学生最先接触的学习内容。语文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拼音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字母的形状时,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表达。比如教学字母“b”时,笔者让学生观察书本上阿姨手里拿着收音机的插图进行想象,笔者提问道:“小朋友看一看,这个字母“b”像什么?”学生观察后说出:“‘b’的一竖像收音机拉出来的天线,右半圆就像收音机。”根据学生的回答,笔者编出顺口溜:“阿姨听广播,b、b、b。”这样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训练了口语表达。再如,在教学字母“n”时,前次课已经教过了字母“m”,学生通过观察发现“m”像两个门洞,因此,在教学“n”时,笔者通过对比的方式出示门洞的插图,学生们马上举起小手说:“老师,我来编顺口溜!”一个学生说:“一个门洞,n、n、n。”笔者提问:“你为什么要这样编呀?”生答:“老师,上次我们学过‘m’,‘m’像两个门洞,‘2个门洞,m、m、m’,‘n’只有一个门洞,所以就是‘一个门洞,n、n、n’。”这样教学,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融入说话的内容,不但缓解了课堂的紧张气氛,让拼音学习充满了生机,而且学生们训练了口语表达。

二、精心设计口语交际内容,让学生享受说话的乐趣

口语交际教学可以通过教材中的专题训练,使学生比较系统、快捷地掌握口语交际的有关知识,提高口语交际技能,这种专题训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二是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性。比如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第五单元中“能说会道”的说话主题是“我最喜欢的玩具”。学生在交流玩过哪些玩具和最喜欢什么玩具时说得比较好,但是怎么玩却表述得不顺畅。这是由于学生说话的内容受到了“玩具”这一特定物象的限制,于是笔者对说话内容作出修改,让学生以“我最喜欢的游戏”作为说话主题,并带领学生一起玩“丢手绢”“点鼻子”“老鹰抓小鸡”等游戏。学生一边玩,一边留心观察游戏的玩法,有了游戏体验后,学生自然就有话可说了。比如有学生说:“我最喜欢的游戏是丢手绢。我们围成了一个圈,用小皮球当手绢,老师先让高××来丢‘手绢’,他把‘手绢’丢在我的身后,我站起来拿起‘手绢’就跑,我跑得可快了,不一会就追上了高××。他只好给我们表演一个节目,唱了一支歌……”这样教学,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体验游戏过程,促进思想、感情、意志、品质的提升,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但乐于表达、勇于表达,而且所说的话都是发自内心的感受,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巧用图画训练学生表达完整的句式

图画是鼓励学生积极表达的助推器。语文教材中一幅幅精美的插图给一年级学生的说话训练提供了素材,唤起了学生观察、联想、表演和说话的兴趣。图画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教师在指导学生有序看图、说完整句子的同时,还要给学生做好示范工作。比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一课时,笔者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再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看看第一幅图上画着的是什么。学生观察后说:“这是一口很大的水缸。”笔者接着提示道:“大家观察得很仔细,这口水缸除了很大以外,还是一口怎样的水缸呢?”由于图中看不出缸里是否装满了水,于是笔者借机让学生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中的句子,不一会儿有学生举手说道:“这还是一口装满水的大水缸。”笔者问:“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呀?”“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笔者追问道:“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一说,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生答:“这是一口装满了水的很大很大的水缸。”笔者问:“你说得真棒,还有谁也想来说一说?这么大的装满了水的水缸,如果不小心掉进去会怎么样?”生答:“如果掉进去,人会被淹死的。”“是的,这么大的水缸装满了水,人掉进去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以后小朋友看到这样的水缸,可就要注意安全了。”一年级课文中的插图非常精美、形象,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插图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这样学生就会在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收到良好的学习成效。

四、融口语交际训练于日常活动之中

篇(9)

际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

0137-02

随着国民经济和对外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各项事业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如2012年我国对外贸易额总量达3.87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同时成为世界第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年接待境外游客1.37亿人次。对外交流活动的迅猛发展,要求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培训大量具备英语语言交流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另外,按照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职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和翻译能力。因此,近年来,有条件的国内高等职业院校纷纷开设英语口译课程,培养了大批适应国家社会经济社会生活和对外交流急需的人才,但是由于高职院校自身条件的局限和英汉口译的特点,高职学生在口译训练过程中面临巨大挑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于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欠缺。

一、口译与文化的联系

口译作为一种服务,旨在促进使用不同语言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受到历史、传统、社会生活、意识文化、等一系列文化元素的影响,而文化本身也依赖于语言来记录、传播和延续,因此口译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英国语言学家约翰莱昂斯指出,口译不仅是语言转换,更是文化移植的过程,译者需要通晓两者语言背后的文化。我国著名英语教育家王佐良教授在谈到语言学习者时曾说:“不了解语言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在谈到翻译工作时,他还说:“译者处理的是个别单词,但是他面对的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口译不是两种语言之间词汇、句子和篇章机械的转换,这也是为什么至今真正意义上的翻译机尚未出现的原因,除了扎实的语言功底,译员的文化底蕴、个人修养和知识面是决定口译工作水平的决定因素。

植根于东方文化的汉语与以西方文化为基础的英语存在的差异尤其明显,不仅变现在语法、构词、举行和拼写上,还变现在两种语言所传递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等诸多方面。例如,由于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活动和渔业生产非常发达,这些特点表现在很多英语表达方式上,如teach fish to swim(班门弄斧)、all at sea (茫然无措)等,而这些含义在以陆地文明为主题的中国,其语言表达常常是完全不同的形式。再如,在英语口语中常说“You are a lucky dog”, 意为你真是个幸运儿,整句话中毫无贬损之意,在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如忽视或根本不了解其中之差异,按照字面的意思译做“你是条幸运的狗”,则曲解了原话的含义,且译文带有明显贬抑对方的意思。在英汉口译过程中,如果不能把握这些差异,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不能起到促进交流、增进了解的作用,反而会闹笑话,引起误解和不快,在一些经贸活动场合,甚至会因此带来巨大损失。

二、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技能提升面临的挑战

(一)跨文化交际学科的综合性与复杂性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 或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活动。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涉及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言语交际学等多种学科,是一个合格口译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其中文化语言学凸显“文化”,社会语言学凸显“社会”,而言语交际学则凸显“交际”,这就要求译员应具有扎实的英汉两种语言基础、深厚的中西文化底蕴、有一定的社会学知识,并对中国和西方两个社会有所了解。此外,跨文化交际学还与心理学、人类学和传播学等众多学科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几乎涵盖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

(二)对文化的习得非一日之功

以汉语代表的东方文明与以英语为代表的西方文明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这是由于两种文化在其数千年形成过程中所走的道路,现实社会中、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社会发展水平等众多因素造成的。例如,如同孔子的哲学和著作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样,《圣经》是西方文明的基石,缺乏对它的基本了解,有时就很难理解西方社会生活及其语言。例如,来自《圣经》《箴言》的短语“a lion in the road” 意为“拦路虎,可怕的障碍”,在这个表意上中英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读者也许能猜到其中之意,但大多数时候就不一定有这样的幸运和巧合了。如这一段对话:How did you get the news? A little bird told me.(有人私下告诉我,消息已不胫而走。)字面非常简单,但要理解其意,必须熟读《圣经》的《传道书》。

著名翻译家奈达曾说过,要学好一门语言,在较好的环境下需要5年时间,比较透彻的了解一种文化,则需要20年甚至更久。对一种文化的了解和洞悉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甚至需要一辈子不断地学习和体验。特别是对一种差异较大的外国文化,还需要学习者长时间浸其中,创造机会到相应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只有这样,才可能接触到其实质和精髓。

(三)高职教学文化教育自身条件的局限

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学一般在两年和三年之间,少数会达到四年,中间还包含半年左右的实习期;高职教育以训练就业和实践能力为导向,研究能力的培养排在次要的地位,相关专业学生难以在校期间对中国和西方两种文化有较为系统的学习。与其他院校的学生相比,在文化知识和底蕴方面高职学生有着先天的不足,在有限的在校学习时间里,他们还必须花费相当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实践教学。另外,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在对外合作交流项目、文化设施、师资力量、科研水平等对文化教育产生较大影响的各方面也都存在着较大差距。

三、高职口译教学中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在高职口译教学中,可以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方面正确引导学生,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选取合适的教材

目前高职口译教材数量较少,难度较大,选题杂乱,基本沿袭本科教材模式,重点不突出,贪多求全,一套教材几乎涵盖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旅游等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而对每一方面只能是浅尝辄止。教材选取的口译练习素材常常是领导讲话、国际会议发言等,普遍难度较大,高职学生难以驾驭,长此以往,逐渐失去对口译教学的兴趣和信心。要解决这一难题,需要高职口译课程的编撰者和教师们狠下一番真功夫,一切从高职口译教学的实际出发,编写出一批优秀高职口译教材。教材编写和选择的过程中,做到难易适中,有所侧重。例如,在旅游类高职院校和专业中,可更多选取与旅游业相关联的素材,在学生相对熟悉的领域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综合能力,举一反三,逐渐再把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兴趣转移到其他领域。

(二)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西方文化的实践机会

高职教学的特点之一是注重实践、解决实际问题,高职口译教学应充分利用这一特色,在课堂内外为学生创造接触西方文化的机会。在目前高职口译教材选择较少的现实面前,口译教师可选取更加切合本校实际的课外材料,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则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在传统的文字材料以外,还可选取电影、视频剪辑、图片等多媒体资料。例如,网络上很容易找到美国自1994年开播、连续播出十几年的《老友记》(英文名为Friends)的视频剪辑。这是一部236集的情景喜剧,每集20分钟,现实性与趣味性完美结合,全部场景取自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很多言语之间都包含了西方文化的烙印。例如,在该片第十季第十二集The One with Phoebe's Wedding中, 菲比在婚礼中对钱德勒说,“I will be my something blue”。要理解这句话中“something blue”的含义,就得了解在西方传统婚俗中,新娘需要“something old, something new, something borrowed and something blue”的传统及其文化内涵。这里something old指新娘应佩戴一样旧衣物来象征与娘家及过去生活之间的纽带,something new指穿应穿戴一样新衣物,象征在新生活和婚姻中拥有成功和希望, something borrowed指穿着从婚姻幸福美满人士那里借来的服饰,分享他人的好运气,而something blue则与《圣经》中蓝色代表的纯洁和忠诚有关。口译课上,教师可引导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学习此类素材,在趣味中学习西方文化的韵味,潜移默化提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三)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的学习积淀

数字时代的大学生,习惯了用手机互通信息,用电脑书写文字,用微薄发表感想,用微信记录生活和分享体验。在英语水平是升学和就业重要砝码的时代,很多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要远高于对语文的学习,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中,这些现象更为突出。很多人认为英语只是一种工具,只要英语好,就能当翻译,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如遇上文言文如果翻译者不理解其意思,那么如何翻译出来呢?可见,良好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也是英汉口译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这往往在实践中被忽视。要扭转高职教育“重技能、轻人文”的局面,相关专业必须增加大学语文等课程的课时,并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

口译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译员的语言能力,更植根于他们的文化底蕴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应紧扣口译的这一特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条件下,加强学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育,培养他们终生学习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刘洁.谈商业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对接现象[J].商业时代,2008(36)

[2]李玉英,何萍.跨文化交际意识与翻译教学[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4)

[3]陈振东,杨会军.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翻译[J].上海翻译,2007(1)

[4]卢春华,李霞.高职口译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教纵横,2012(3)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新的课程标准更加注重语文教学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是学生人际交往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性因素,对学生的后期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前三分钟实现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文章主要对初中语文课前三分钟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探讨,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顺利实施。

1开展课前三分钟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意义和目的

1.1开展课前三分钟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意义

口语交际能力是培养聆听、表达、合作、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综合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使学生能够在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灵活的听说能力和机智的待人处事能力。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能够使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表达出自己的创造性的思想,充分展示自己的道德素质和修养,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道德认知和社会交际能力的综合要求。其次,在社会环境中,语言是最基本的交际工具,口语交际能力直接决定了人是否能够适应现代社会。所以初中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重要的任务,应该得到学校和教师的广泛重视。

1.2开展课前三分钟口语交际训练的目的

初中学生的心理和思维逐渐走向成熟,但是缺乏社会实践的经验,出现对语言接触的逃避心理,不愿意与教师和学生展开谈话交流。在进行相关口语表达的时候,出现语言表达意思不完整,语言逻辑矛盾的现象。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是注重学生“说”的训练,忽略了对“听”的指导。学生只有学会“听”,才能保证在实际口语交流中有目的进行“说”,所以,开展课前三分钟口语交际的训练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表达、阐述等说的能力,也会促使学生在与其他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抓住话语的要领。并且课前的三分钟的口语训练,为即将实施的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课堂的氛围,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口语表达的积极性。

2开展课前三分钟口语交际训练的步骤和方法

2.1激发学生参与口语表达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首先必须要激发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兴趣。教师要在平时教学中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的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作为课前三分钟口语交际训练的切入点,在较短的时间内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口语交际训练的积极性,为即将施展语文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初中学生虽然已经开始向成熟的方向发展,但是还处在没有社会实践经验的年龄阶段,在进行口语交际表达的时候,难免会出现怯场的情况,所以教师要抓住这宝贵的三分钟,完善对学生言语表达的引导。最终实现学生将三分钟的口语交际实践应用到日常的在校园交往生活中。课前三分钟的口语交际训练时间性的限制较大,所以语文教师可以提前一天做好准备,例如,提前一天的空闲时间为学生播放影片片段,在影片播放结束后,教师布置任务在第二天语文课堂课前的三分钟就影片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不但克服了时间的局限性。还能利用三分钟的时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表达的积极性,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长期坚持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交际能力。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教师必须在平时教学中认真分析学生的个性以及知识能力掌握状况,抓住宝贵的课前三分钟,选取适当的手段,激发学生对口语表达活动的兴趣。

2.2口语交际情境的创设

三分钟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时候,一定要有相关的情境才能保证口语交际训练实施的效率。 第一,教师要充分的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知识资源,依据需要进行课堂实施的相关内容创设一定的口语教学情境,教师创设的情境最好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引起学生的共鸣。第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己组织情境角色的扮演,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能有效的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以及创造能力的提高。第四,课前三分钟的口语交际训练结束后,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开始的几分钟时间对学生的交际活动进行简要的评价,使学生能够学会客观的分析判断事物,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总之,课前三分钟口语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2.3发挥阅读活动的魅力

语文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尤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识字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在教室内设置“教室图书馆”,准备充足的课外读物,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关的读物进行自主的阅读。教师可以利用课前三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表述自己对平时阅读内容的读后感想,评价读物中表达的思想主线等。在这样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三分钟的课前口语交际训练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日常基本的问候礼仪,分享自己与人交往的故事,教师也要对其表达的内容进行引导,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积极因素。

3结语

综上所述,新的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尤其要抓住宝贵的课前三分钟时间,结合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和发挥阅读魅力等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 旅游管理的基本知识 下一篇: 农产量调查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