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1 16:49:4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银行业务存在问题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2
一、引言
通过对客户的对象进行划分,然后选择出重要的家庭以及个人,为他们提供差异化、个性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的这一过程就是私人银行业务。这一业务的范围主要涵盖了财务咨询、信托和托管、投资理财、提供并购案的建议以及标的等。在欧美国家里,私人银行已经拥有了数百年的发展历史,然而它在中国却还是新生的事物之一。在我国全面开放了金融业之后,以花旗银行为首的众多外资银行纷纷利用自身的“私人银行”这一核心理念在中国拓展自己的客户资源,将客户的群体定位为中国最高端的富裕人群。同一时期,我国国内的很多商业银行也表现出跃跃欲试的态势,相继推出自己的私人银行业务。因此,作为一项重要的商业银行的新型业务,私人银行业务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二、商业银行为何要发展私人银行业务
(一)为了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
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所统计的相关资料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私人银行给客户带来的利润异常丰厚,甚至能够达到一般银行零售业业务水平的十倍左右。譬如汇丰银行作为全球金融巨头,它在业务上成功实现向私人银行业务的转型,其私人银行业务带来的收入占据了整体利润的四分之一。而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面,美国的私人银行业务的平均利润率达到了35%,普通零售业与之相比远远逊色。由此可见,私人银行业务已经发展成为现代国际知名的商业银行战略的核心业务,它的成长最快、利润最高且最具有发展前景。面对高额利润的回报以及各大外资银行营造的激烈的竞争态势,我国的商业银行只有不甘落后,积极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才能够提高自身的经营效益,从而为自身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二)为了抑制富豪阶层的资金外流
当下,站在我国富裕阶层对于资产提出的升值需求这一角度,国内的金融理财产品还无法与之相适应,导致很多本应该留在国内的投资消费资金流向了国外,从而对国民经济的增长造成影响。而且通常还存在两种非法的外流渠道,一个是国内的客户以贸易合同为依据将钱汇到境外,另一个是客户以地下钱庄为依据将人民币兑换成港币抑或是美元存入到香港的户头里面。从客观的角度分析,这样的非法行为促进了地下钱庄的发展,也对正常的金融秩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而私人银行业务却能够满足这一系列的投资需求,于是成为了抑制富豪阶层资金外流的重要工具。
(三)为了更好地应对外资银行的竞争
自中国的银行实行全面的开放之后,国内的人民币业务逐渐被一些外资银行导入并经营,而作为它们经营强项的私人银行业务在国内也变得合法,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一部分外资银行采取招募中国人的方式大力促进自身业务的拓展,一些跟高尔夫俱乐部等很多高档的富豪私人会所合作,一些甚至是将合作对象延伸到了国内的投资咨询机构,同时跟媒体联手招揽更多的中国富人参与“境外投资理财旅游团”,然后对自己的目标客户进行跟踪锁定。这样一来,国内的市场就被外资银行强力抢占,它们看重的不仅仅是私人银行业务带来的高额的利润回报,更加重视对我国广阔市场潜力的挖掘、占据。因此,如果我们国内的商业银行不尽快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就将失去这些高端的客户,最终也会失去未来的银行业竞争的一项不可或缺的优势。
三、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开拓客户资源存在困难
在目前我国的高收入人群里面,有一部分是属于灰色收入的范畴,而且很多的中国人依然秉持着财不外露这一传统的思想,造成中国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速度十分缓慢。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总量持续攀升,促使个人所拥有的财富量越来越大。然而,中国的社会大众更多的是关注财富的增长问题,对于财富的管理理念并不重视,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开拓客户资源存在困难。因此,理念的缺失是目前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滞后的最大的障碍。
(二)相关经营制度的限制
身处中国这一大背景里,金融的监管制度以及相关的法律制度都对银行涉足证券、保险等直接的投资领域产生一定的限制作用,无法跟外资的私人银行进行良好的合作,促使银行创新经营产品的范围十分狭窄,创新的深度也十分有限,从而无法为自己的客户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
(三)产品服务单一、规模有限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一、私人银行业务的内容及特点
私人银行是指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面向社会富裕阶层所提供的,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的专业化的一揽子高层次的金融服务,其涵盖的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到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外汇、期货,甚至家庭管理、规划、教育、税务、投资、房地产、收藏、遗产安排、法律顾问等各项专业领域。私人银行最早起源于瑞士,已有数百年的发展历史,它通过给高层次的富裕阶层提供一系列创新的个性化服务,为银行赚取了丰厚的利润,受到越来越多银行的重视,并成为银行品牌与形象的重要代表。
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既不归属于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也不同于银行的表外业务及中间业务,它是银行高层次的财富管理活动。与银行现开展的主流业务相比,私人银行业务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1、私人银行服务人群的层次很高。私人银行所服务的对象都具有很高的财富净值,都属于社会的富裕人士。各个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都有自己的基本门槛,而且要求都非常高,以花旗银行为例,要求私人客户账户余额最低为100万美元,且个人拥有不低于300万美元的流动资产,我国的商业银行都有各自的基本门槛,动辄要求客户有百万甚至是几百万的资产,这样的门槛非一般客户所能承担。
2、产品和服务具有高度的个性化。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不仅能为客户提供更加优惠的授信业务,提供股票、基金、保险等一般意义的客户资产管理活动,确保私人财产的保值与升值,更为重要的是,私人银行的业务范围更广,金融产品的复杂程度更高,其内容甚至涵盖投资、信托、税务及遗产安排、收藏、拍卖、现金管理、继承人教育安排等广泛领域,并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具体地提供服务,具有高度的个性化。
3、服务具有高度的私密性。商业银行提供私人银行的地点一般都装修豪华,环境幽雅,具有高度的私密性,由具有高度沟通技巧且训练有素的客户经理进行一对一的咨询与服务并对客户的情况进行高度的保密。
二、我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必要性
发展私人银行业务能为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利润,可以极大地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商业银行品牌与形象的建设,具有极大的必要性。
1、私人银行业务能为银行带来高利润。私人银行的利润率非常高,据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私人银行客户带来的利润能够达到银行普通零售业务的10倍左右。例如,全球金融巨头汇丰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收入已经占其全部利润的1/4,向私人银行业务转型是汇丰集团最成功的转型之一。美国私人银行业务过去几年的平均利润率高达35%,远优于一般零售业务的表现。由此看来,私人银行业务越来越成为国际大银行的盈利核心业务。
2、对银行的其他业务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由于私人银行业务的客户都是社会的富裕群体,而这些群体又大多是各个企业的创办者或高管,如果银行的私人业务看板的很好,得到他们的认可与称赞,那么他们就会很自然让企业和银行发生各种业务往来,这也就带动了银行其他业务的发展。例如,银行的信贷业务、结算等中间业务的发展。此外,如果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看板的很好,由于其包含理财等业务,这样势必会带动基金、保险等银行的代销业务,促进基金保险等的销售,从而增加银行的收入。
3、促进商业银行的品牌建设。私人银行服务属于商业银行的高端服务,依托于其自有的金融服务能力,往往代表着银行的最高服务水平,所以日渐成为银行品牌建设的重要窗口。银行的私人银行服务有较高的水平,必然会极大地提高其自身品牌的建设,树立强势的品牌形象,提高其的竞争力。
4、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银行提高其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方面是对其资本充足率的管理,一方面需要增加银行的资本存量,另一方面则减小其风险资产的水平,而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风险较低,同时对资本的配置要求也较低,从而在不影响盈利的前提下又提高了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三、我国私人银行现状
我国私人银行开展较晚,真正的私人银行业务开端应该是2007年中国银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合作,随后招商的金葵花理财和中信的私人银行理财基金推出,工行、交行、光大等银行也纷纷推出私人银行服务。2008年7月16日,建行相继在北京和上海推出私人银行业务,1个月后浦发和民生也启动私人银行业务的筹备与推进工作,自此,几乎国内各大股份制银行都已经推出了私人银行业务,私人银行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但由于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开展的时间不长,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1、私人银行人才非常匮乏。私人银行属于银行的高端业务,要求客户经理具有非常高的素质。不仅要通晓银行金融等专业知识,熟悉国际金融市场及衍生金融产品,了解资本市场运作的一般规则,而且通晓会计、法律、心理等学科的知识,熟悉主要国家的税收政策和移民政策,更难得的是他们还掌握了一些高品质生活的软技能,像高尔夫球、艺术品鉴赏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取得客户的信任。而现在阶段这样的人才显然是奇缺的,这为银行开展私人银行服务造成了巨大障碍。
2、私人银行产品与服务单一。私人银行业务的基本要求是资产的管理,其产品不仅要求有银行理财、基金、保险等,甚至要将其产品涉及股票、信托、金融衍生工具等方面。更广泛的是,私人银行的服务范围还应涉及家庭管理、各种规划、教育、税务、房地产、收藏、遗产安排、法律顾问等各项专业领域。而我国现阶段的私人银行服务还是较多地进行个人的理财业务,购买基金保险等,产品非常单一,较少地涉及股票、信托、金融衍生工具等高层次的投资,而对于税务规划、教育规划、遗产继承等的服务业提供的较少。可见,现阶段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产品非常单一,亟待提供多样化的产品。
3、网络信息系统建设相对落后。虽然现阶段银行的网络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网上银行的发展,ATM机等电子设施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银行的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但是,私人银行作为银行的高端业务,需要构建更加高效、安全的技术平台,开发一套独立的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统,大力发展全球性的网上银行、电子银行等网络支持服务手段。显然,以目前的网络信息建设水平还不足以满足私人银行的需求。
四、发展私人银行对策建议
私人银行由于在我国还是初步发展,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以上的种种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1、提升私人银行从业人员素质,加强人才储备。从业人员对于私人银行服务是最重要的因素,客户经理的专业化服务能力是私人银行业务的核心竞争力。私人银行客户经理需要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了解个人财富和企业财务管理,以及资本市场运作的流程和规律;熟悉境内外的投资市场和投资工具,熟练掌握各种金融和衍生金融产品和工具;了解主要国家的税收、移民政策;能合理地为客户做出正确的教育规划、税收规划等;熟悉一些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如高尔夫、艺术品鉴赏,具有高超的客户沟通和服务能力,把握客户心理,具备敏锐的市场判断能力等等。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只有具备了这样的高水准,才能更好地与客户沟通,为客户提供丰富个性的服务。此外,应完善人才的培训与储备体制,使高素质的私人银行人才能源源不断地供应。
2、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服务。目前,国内私人银行服务较多地停留在银行理财产品、股票基金等证券市场产品以及保险产品的投资组合上,然而这样的产品与服务的提供显然并不能满足富裕人群的多样化产品需求。在投资对象方面,除以上的投资领域之外,甚至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可以投资于股票、金融衍生工具、国际股权等高收益产品。此外,伴随着私人银行客户的往往还有子女教育需求、财产传承需求、合理避税需求等特定的服务。这就要求私人银行服务除把握国内的投资机遇外,还要更加关注私人银行客户子女的出国留学和就业规划、遗产规划和税务规划等内容,为富裕人群提供多样、个性化的服务。
3、加强信息系统建设。私人银行对信息网络的要求比银行一般的业务更高,银行通过建设更加高效的网络信息系统,能对银行的所有信息进行有效地整合,这样能对各类客户的信息有效地掌握,更好地细分客户,有利于及时发掘私人银行客户,更加有利于私人银行的营销。此外,从国际经验来看,完备高效的信息网络系统,特别是网上银行的运用,能有效地降低私人银行的成本,为私人银行提供更加便捷与安全的服务。
4、监管机构的有效监管。虽然私人银行业务在我国刚刚发展起来,还不具备一定的规模,但我国的银行监管机构并不应该放松、甚至是放弃对此领域的监管。银行监管机构应积极地根据市场的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监管措施,例如制定私人银行的市场准入监管、私人银行的运营监管、甚至是退出监管等各方面,加强私人银行的内部控制,力求使我国的私人银行业务从开始就能规范有效地运营,避免出现各种违规问题的出现及各种不必要的纠纷。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施卫华,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海南 海口,570105;谢声时,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海南 海口,570105
[中图分类号] F8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10-0051-0002
因电子银行的方便快捷,电子银行个人结售汇业务呈现出逐年大幅增长趋势,海南省2011年电子银行个人结售汇量同比增长了1.9倍,2012年至今同比增长了1.4倍。电子银行个人结售汇量占全部个人结售汇比例也由2011年的5%增长为今年的10%。辖内开办电子银行个人结售汇业务的银行也由2家增加为4家。然而此项业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超出法规规定的范围办理个人结售汇业务的问题。
一、电子银行超范围办理资本项目个人结售汇业务
在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银行的电子银行存在超出法规规定的范围办理个人结售汇业务的情况。《电子银行个人结售汇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汇发〔2011〕10号,2011年4月1日起施行,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第五条规定:境内个人年度总额以内经常项目非经营性结售汇和境外个人年度总额以内经常项目非经营性结汇可通过电子银行办理;除上述情况以外的个人结售汇业务应按规定通过银行柜台办理,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而部分银行电子银行为境内居民大量办理了年度总额以内资本项目外汇理财和出境定居的售汇。《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只有境内个人年度总额以内经常项目非经营性结售汇业务才能通过电子银行办理,境内居民年度总额以内资本项目外汇理财和出境定居售汇需到银行柜台办理。
二、《暂行办法》第五条实施存在的难点
一是境内个人年度总额以内的结售汇均无需提供其他材料,从而使得银行无从判断电子银行客户结售汇资金的真正性质。
二是银行开办电子银行个人结售汇业务时,是按照《电子银行系统接入个人结售汇系统的技术要求》进行了系统开发,并经总局系统测试。《电子银行系统接入个人结售汇系统的技术要求》中要求个人结售汇业务录入功能中必须包含“出境定居”和“外汇理财”。因此,客户在网络终端进行电子银行年度总额以内的个人结售汇时选择购汇资金种类时存在随意性,无法避免客户不选择“出境定居”和“外汇理财”。
三、政策建议
(一)建议外汇总局要求银行升级电子银行系统以实现《暂行办法》第五条规定的限制
通过升级改造电子银行个人结售汇业务系统,冻结“出境定居”和“外汇理财”两个项目或者在客户填选这两个项目时,界面弹出对话框,提醒客户到柜台办理。
(二)完善《暂行办法》
因《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二条规定个人结汇和境内个人购汇实行年度总额管理。年度总额内的结汇和购汇,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在银行办理。境内个人年度总额内的购汇并不区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均只需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即可办理,所以即使到银行柜台,银行柜台人员也无从判断该笔购汇的真实性质。因此,可以这样规定:年度总额内的个人结汇和境内个人购汇可通过电子银行办理;除上述情况以外的个人结售汇业务应按规定通过银行柜台办理,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建议外汇总局要求银行总行电子银行部门加强后台监督
私人银行业务,是指专门为处于财富金字塔顶端的人士提供的一揽子专业化金融服务,它以财富管理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为支撑,以研究分析为手段,以专业化经营为特色,是提升商业银行与客户合作价值、延长客户关系价值链的财富管理业务,已成为当今国际知名商业银行的战略核心业务。
一、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基于国内的私人银行业务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潜力,我国商业银行紧紧把握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纷纷开展起了私人银行业务。2007年3月,中国银行和苏格兰皇家银行在北京和上海合作推出了私人银行业务。同年的8月,招商银行在深圳成立了私人银行中心,也把客户财富标准提高到1000万元人民币,同时也保持着内地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门槛的最高记录。随后,中信、民生、交行、工行等商业银行都纷纷向私人银行挺进。
二、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高素质的从业人员。私人银行业务是国内新兴的金融业务,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而商业银行目前从事财富管理业务的客户经理大多是对公业务或储蓄业务的转岗人员,他们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远不能适应高端客户财富管理的要求。(2)产品体系有待丰富,创新力度有待加强。由于我国金融业受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的制约,商业银行只能提供银行类金融服务,只能在其固有领域进行产品设计与开发,产品创新能力也显得较为单一,同质化较严重。(3)风险管控困难。私人银行业务涉及的投资产品日益复杂化,市场风险、交易风险及声誉风险也逐步扩大,而在中国由于私人银行相关法规不健全,银行采用分业经营,所能够投资的范围狭小,对冲困难。因此风险不易分散,给私人银行业务风险管控带来了很大的风险。(4)缺乏私人理财的相关文化和理念,以及诚信制度建设。中国的新富阶层中相当多的一部分金融知识比较缺乏,没有形成现代的投资理念。另外,我国富裕阶层中相当一部分人是利用转轨过程中体制不完善,打“球”致富的。私人银行家很难详细了解这部分客户的整体财务状况与个人信用状况,建立完整的客户资料,满足银行内部和监管机构的合规性要求。
三、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对策
(1)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强专职客户经理队伍建设。商业银行针对缺乏全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和专业的服务经验,需要积极培育包括以理财规划师为标准的产品经理队伍,以及熟悉外汇、保险等方面的投资专家队伍在内的两支专家型理财队伍,需要在财富管理领域的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加大引进国际化优秀金融人才的力度,并采取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的加入和已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2)加强产品的研发,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在改进现有服务品种,完善功能,使其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同时还要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以解决产品创新能力弱、无个性化和差异化产品的劣势。(3)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树立优良形象。通过一些外资银行私人业务的优秀经验表明,产品、人才和品牌是私人银行业务成功的三大因素。商业银行的产品和服务最能反映和体现其形象,因此银行必须做好产品的定位和形象设计,努力推出能代表本行特色的“精品业务”,树立安全、稳健、优质的名牌形象。同时,理财品牌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支撑。(4)开展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一是建立完整的个人金融信息信用档案,准确定位目标客户群。二是确保客户满意度。
总之,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将日趋激烈,而私人银行业务更是中外资银行必争之地,私人银行业务也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中的重要利润增长点。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如何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私人银行业务之路至关重要。对国内所有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而言,这场“新奶酪”的争夺战将是一场硬仗,任重而道远。
参 考 文 献
[1]韩远远.私人银行业对外开放后国内银行的应对方略[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一、边远地区银行卡发展现状
近年来,由于受金融环境的约束,银行卡在边远地区发展较为缓慢,尤其是受理市场建设滞后、用卡频率低、特约商户少等特点尤为突出,与经济发达地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下面以大兴安岭为利进行说明:截至2011年6月末,大兴安岭地区银行卡特约商户712户,较上年同期增加59户;累计发放银行卡457,811张,较上年同期增加30,708张;ATM机43台,较上年同期增加9台;POS机807台,较上年同期增加137台。作为边远地区,大兴安岭近年来用卡环境虽然有所改善,持卡消费持续增长,但是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二、制约边远地区银行卡发展的主要障碍
(一)乡镇居民对银行卡功能认识简单化。乡镇居民传统的现金使用观念根深蒂固,对银行卡的认知程度较低。加之借记卡在使用时一般需要密码,乡镇居民害怕出具密码或持卡操作失误可能会导致资金损失,或者对现代化结算工具POS机具和ATM机具的认知程度低,根本不懂得刷卡消费或转账结算。大兴安岭地区所辖4区3县,下设18个行政乡镇,乡镇人口23.9万人,绝大多数采用现金结算方式,使用银行卡消费的人群极少。特别是银联卡、储值卡、涉农特色卡等非现金工具在各乡镇使用率基本为零,农村地区的POS机具、ATM机具布放工作推进缓慢,因而向乡镇居民等群体开展银行卡业务的宣传显得迫在眉睫。
(二)可用于刷卡的现代化支付结算机具少、网点布置不合理。据调查,大兴安岭的去各乡镇除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外,国有商业银行均无任何网点,ATM机数量为零,POS机数量为零,乡镇离刷卡消费还很遥远;乡镇一级拥有特约商户49家,覆盖全区5个乡镇,覆盖率为27.78%。旅游景点非现金支付受理环境较差。大兴安岭国际“蓝莓节”期间,全区共新增POS机25台,ATM机5台,大部分设置在商业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漠河县北极村目前却以现金消费方式为主。边远地区缺乏使用非现金支付结算的环境,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制约支付体系的均衡、全面健康发展,进一步拉大了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
(三)边远地区缺乏必要的配套政策和政府扶持,限制了银行卡的发展。人民银行牵头进行银行卡环境建设,力度不大,缺乏权威性,地方政府各部门对此重视不够,人民银行又无权要求其强制执行,导致银行卡受理环境建设进展缓慢,收效甚微。
(四)银行卡发放审查不严,存在风险隐患。边远地区由于经济欠发达,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使用率较低,各发卡机构为取得更高的收益,在辖区内大力扩展银行卡业务,但是却疏忽了对持卡人的管理,各级发卡银行为完成上级行下达的发卡指标,只追求发卡数量,而对申请人资质状况审查不严,或者降低办卡门槛向收入不稳定人群发放信用卡,这种情况形成了发卡银行的资金风险,埋下了较大的风险隐患。
三、对策及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推进银行卡在我区广泛使用。目前各乡镇地区居民对银行卡的了解程度十分低下。因此,各金融机构应将开展银行卡知识系列的宣传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持久地开展下去,并同新型金融结算业务如电子银行业务、网上支付、股票债券认购的电子化支付等相结合。必要时,可在基层乡镇举办银行卡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专门培训,使广大乡镇居民尽快熟悉银行卡方面的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加强用卡环境建设,发展特约商户,增加银行卡受理机具数量,做好维护服务工作,营造良好的用卡环境。要在乡镇的经济相对活跃、商品流通频繁的区域增加POS机具的布放,特别要在旅游景区增加ATM机、POS机的布设,在综合考虑覆盖经营成本的基础之上,考虑减少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服务费用,并加强对涉农金融机构考核力度,从而达到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扩大银行卡受理范围, 提高非现金支付工具使用效率,以确保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和支付方式的推广与安全使用。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一、前言
电子银行业务是一种全新的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为客户服务的银行业务,它充分提高了客户的自由度,可以让客户做到不受地理条件和时间的限制来有效办理各种业务;电子银行业务还可让银行服务更加快捷、方便,客户可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主银行、电话银行等多种方式办理业务。电子银行业务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效地促进了我国银行业务的拓展,改变了银行传统的人工运营模式,使银行业务更加虚拟化和智能化,增强了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二、我国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各种问题
1.我国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
(1)发展迅速,但发展层次较低。电子银行业务自开通以来,经过十年的时间得到了有力的发展:就工商银行而言,截止到2012年12月,电子业务已经拥有了1300多种品种,电子银行业务客户数量达到了1.56亿;据统计,2012年全国的网上银行注册用户已达到4.89亿,网上银行交易额突破900万亿,交易金额与交易量发展呈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但是我国电子银行业务形式过于传统化,导致业务量大量集中在查账、转账两个方面。电子银行业务产品类型少、发展层次低、服务功能不完善等问题越来越突出。
(2)发展水平虽低,但发展潜力巨大。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水平还处于低级时期,普及率还比较低下,但是发展潜力是非常巨大的。电子银行业务作为新型的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单笔交易成本最低的服务,因此可大力降低银行的运营成本,提高银行的工作效益和利润。由网上银行注册用户和网上银行交易额的迅速增长可发现,人们对于电子银行业务的认知与认可度大幅提高,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客户采取“足不出户”的网上缴费、转账等业务,再加上广大银行对于电子银行业务的资金投入,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的前景是非常可观的。
2.我国电子银行业务尚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国电子银行业务飞速发展,但其发展过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子交易的观念相对淡薄。电子银行业务的普及不仅需要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还需要客户对网络交易技术的熟练掌握。虽然我国的电子银行业务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越来越过的网上交易骗局和无保障的网络交易质量对相当一部分客户设置了“交易门槛”,高新科技的发展能够轻而易举地让电子银行进入系统障碍,尤其是网络黑客以及各种病毒盛行,都极大地增加了电子银行业务的不安全因素,导致大部分人倾向于采取安全保守的传统银行业务。由于我国电子银行业务起步晚,人们对电子商务了解不够,导致人们对电子银行业务的观念和相关技能的掌握远远落后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于电子交易的观念也就相对比较淡薄。
(2)技术手段单一、系统整合性能较差。优质的电子银行服务要求服务全能化、风险最小化、信息完整化和标准国际化。目前来讲,我国电子银行业务尚对客户以及银行的资金安全保证手段单一,对于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犯罪和黑客问题通常采用统一的防范措施,导致风险系数极高,一旦出现问题便会给银行带来惨重的损失;电子银行内部业务整合性能较差,对于数据的管理比较分散,且业务部门的设置缺乏对客户需求的考虑,不能及时掌握市场与客户的特殊需求,难以做到资源的整合。另外,我国银行缺乏对于电子银行业务的创新和营销方面整合,业务品种过于单一化和“模仿化”,导致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没有坚实的后盾做基础。
(3)法律法规不健全,相对滞后。由于我国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周期较短,因此,目前尚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来约束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银行只能在尽量不违背现行法律的情况下执行各种业务,由于世界各国法律法规不尽相同,难免与其他国家的法律法规发生冲突,这些漏洞都会让银行面临巨大的风险。
三、我国电子银行业务发展需采取的措施
1.以安全为本,加强电子银行风险防范体系
加强网络安全建设以及风险防范意识,提高网络技术水平,严厉打击计算机犯罪和黑客问题,对于电子银行交易系统可能受到的各种网络攻击积极防范,力求将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积极完善国内的电子银行业务有关的法律法规,倡导国际建立统一的电子银行业务的有关法规,以规范国际间电子银行业务的办理,使电子银行业务走向全球一体化。
2.加大电子银行资源整合力度
电子银行在产品品种和服务功能等方面制定相关发展策略时要做到与传统银行的有机整合,以更有效、更加统一的有机体来进行数据整理;要让更多的传统的银行业务融入到电子银行业务中,以客户为中心,建立相应的服务体系,以便能够为客户提供更灵活、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的服务;可适当引用新型软件加强电子银行业务系统功能和维护工作,提高系统性能。
3.加强员工队伍的素质培养
电子银行业务涉及到多种综合性业务,要求相应的业务人员具备高素质、高技能,而电子银行业务人才的短缺会严重阻碍其发展壮大和改革。因此,一定要加大引入高复合型人才的力度,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指导,最大程度上挖掘工作人员的潜力,以提高其自身的人力资本和整个员工团队的素质,为电子银行业务提供高质量、高效率、高保障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冯文军,代晓亮 .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影响[J].西南金融,2010,17(03):23-24.
私人银行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开发的高端个人理财服务业务。2005年,中国银监会将其定义为“商业银行客户进行有关投资和资产管理操作的综合委托投资服务”。借鉴国际社会的经验可知,我国已开始步入私人银行业务迅速发展的阶段,研究私人银行业务,已成为我国金融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国内银行由于受到分业经营等方面制约,对全球资产运作的能力还有所欠缺,私人银行业务刚处于起步阶段。短短一两年时间内,商业银行在市场上推出的本、外币理财产品已达20多个品牌、上百种理财产品品种,个人客户理财资金已有上千亿元的规模。但是,限于金融制度、金融监管,以及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等多方面的制约,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一波三折,始终处于不确定状态。
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1.国内不完善的金融市场和运作制度
目前国内缺乏完全的金融产品创新环境和完善的金融市场,并且人民币是非自由兑换货币,即使是外资银行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即投资范围有限、无力开发多样化的理财产品及理财规划。国内不完善的金融市场和运作制度限制了私人银行的理财产品的多样化和创新。
2.组织体系改革滞后
私人银行业务是一种向顶端富裕客户及其家庭提供的全方位的财富管理服务,既包括运用信托、保险、基金等一切金融工具维护客户资产在收益、风险和流动性之间的精准平衡,也包括与财富管理相关的一系列法律、财务、财产传承、税务筹划等专业顾问服务,要求有非常完善、专业的服务体系。而目前国内银行仍采用总分行的模式,个人客户服务仍由多个部门分开经营,信息不够畅通,资源未能最大限度共享,横向及纵向的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3.缺乏私人银行业务方面的人才和海外投资实践经验
私人银行业务最大的挑战就是聘请、培训并留住人才。一个出色的私人银行家通常都有10年以上的专业经验,并往往具备资产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和法律及税务相关知识和从业经验,甚至对艺术品和奢侈品也有足够的知识。顶级富裕客户的信任在这个业务领域至关重要,而顶级富裕客户不仅是对银行家专业能力的信任,更是对其人品和职业操守的信任。缺乏私人银行业务方面的人才及缺少海外投资实践经验是国内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又一大瓶颈。
二、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建议
1.转变经营意识, 调整组织机构
首先, 国内商业银行必须深刻认识到加快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摒弃传统的“重批发、轻零售”的传统经营理念, 将发展私人银行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未来业务的战略发展目标。其次, 私人银行业务涉及银行内部机构多、服务范围广、专业性要求高, 因此花旗、汇丰等都专门设立了私人银行业务部门, 对此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很好地加以借鉴。一方面, 国内商业银行应调整组织机构, 自上而下成立专门的私人银行业务部门, 在个人金融服务方面形成合力; 另一方面要制定出相应的制度和业绩考核办法,理顺工作机制, 落实工作职责。
2.加强配套体系的建设
首先, 建立市场营销新机制。银行的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对客户资源的竞争, 在今后的私人银行业务中,银行必须争取相当的富裕私人客户群, 而为获得这组客户群, 就必须尽快建立一套主动的市场营销新机制, 并配套建立目标客户动态档案跟踪管理制度。其次, 建立金融产品信息反馈体系和客户信息资源的开发运用体系。由于现代商业银行更加注重客户对银行的贡献度,因此国内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应适应发展, 从以产品管理为主转向以客户管理为主,从无差异服务转变为差异化服务。需要更密切地关注较富裕客户的需求,提供更贴身的服务,按客户需要制定战略计划,做好客户财富管理的主要顾问,并对不同层次的市场提供不同的专业化服务。
3.加快培养和引进私人银行业务专业人才
目前国际私人银行业务中的许多产品都涉及相关的专业人才, 如证券、会计师、律师等。对我国银行来讲,当务之急是应该加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私人银行业务从业队伍, 通过多种途径培养一批具有现代管理意识,负有责任感, 并且熟悉各种金融产品功能和具有较强市场研究和客户开发管理经验的个人客户经理队伍。
总的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及财富管理业务的市场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如何有效地改善组织体系及营销模式,更好地培养一批私人银行业务方面的专业化人才,尽快缩小同国外商业银行在这方面业务开展的差距,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Z].2005年第 2号
[2]唐韵:中外资银行暗演理财大战[J].中国经济周刊,2006,(2)
[3]连建辉孙焕民:走近私人银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06- 07
[4]连建辉孙焕民:私人银行业务:高端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N].经济导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C-0154-02
私人银行业务在西方的发展历史悠久,业务涵盖了金融业的大多数领域,它能为商业银行带来较高的收益率,使之成为众多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主要驱动。目前我国已有多家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但由于配套政策的限制、相关法律的不健全、人才供给不充足等一系列原因,我国的私人银行业务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拟从我国和美国分别选取一家具有代表性的商业银行作为研究样本,基于数据对比揭示出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在规模和结构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其成因,以期为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提出有益的建议。
一、中美私人银行业务比较
在我国,中国银行是最早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银行,2011年获得《欧洲货币》、《亚洲银行家》、《英国金融时报》、《第一财经报道》等境内外主流媒体评选的“中国最佳财富管理奖”和“最佳私人银行奖”。美国花旗银行是推行全球业务战略的银行,为全球的个人客户和跨国、跨区的企业客户服务。花旗的私人银行业务遍及欧洲、拉美、亚太和中东地区,经营业绩首屈一指。为此,笔者选取这两家有代表性的银行作为研究样本,从其私人银行业务的规模和业务结构两方面进行比较。
(一)私人银行业务的规模比较
笔者对中国银行近4年的私人银行业务相关数据进行了搜集整理,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注:①*数据为测算数据,可能与实际数不完全一致。这些数据的推算,一是根据年报中提供的变动百分比推算所得,二是根据客户准入门槛推算所得;②资料来源:根据中国银行2008~2011年年报计算整理。
表1的数据显示,中国银行私人银行的客户数和资产数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0年该银行拥有私人银行客户1.5万户,客户资产规模超过2000亿元,截至2011年,管理高端客户个人资产总额超过3000亿元,4年时间客户增长超过300%。
虽然中国银行的私人银行资产数占其总资产的比重不断增加,但是经过4年的发展,其私人银行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仍不到3%。结合国内几家有代表性的银行私人银行数据粗略一算,国内私人银行客户数目前大概是10万户,这个数据相比于2011年胡润报告公布的中国拥有102万个千万富豪而言,只有差不多10%的比例。《中国私人银行发展报告2012》中称,截至2011年底,我国高净值人群数量达118.5万人。从这两个数据上看,我国私人银行的发展空间仍然巨大,能够发展的潜在客户还很多,私人银行必须加快业务创新,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充分挖掘这些千万富豪成为私人银行的客户。
根据Citi 2010 Annual Report翻译并整理可知,相对于中国银行,花旗银行私人银行的规模在其2010年的年报中得以充分反映:在亚太地区,其私人银行为6000多名个人和家庭服务,为客户管理资产达165亿美元,在该地区拥有300多名银行家及投资专家;同时,通过花旗私人客户和贵宾理财,拥有在亚太地区最大的财富管理席位。在中东和非洲区域,客户业务量在46亿美元,拥有超过200个私人银行家和投资专业人士,跨越13个办公网络,为客户在世界各地提供了最好的投资机会和卓越的服务及建议,是一个值得信赖的顾问。在拉丁美洲区域,为客户管理资产达93亿美元以上。从上述年报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花旗银行私人银行业务无论在客户数还是管理资产的规模上都远大于中国银行。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在规模上相对发达国家的私人银行而言占比偏小。
(二)私人银行业务的结构比较
中国银行自2008年到2010年,私人银行业务不断加强专属产品研发和服务模式创新,初步实现了业务发展转型,形成集团资源优势整合、海内外一体化发展的私人银行业务平台。其2011年年报中指出,2011年发行了千余款理财产品。为了满足客户多元化的投资需求,推出了“中银张裕百年”红酒选择权固定收益信托产品、玉石、瓷器和紫砂投资鉴赏等另类投资服务。可见,中国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经过4年的发展在品种上不断丰富起来。
在花旗银行2010年的年报中可以看出其服务范围广和产品品种多样的特点:花旗为高净值个人提供包括投资银行和咨询服务、贷款、债券、股票销售和交易、经纪机构、外汇、结构性产品、现金工具和相关的衍生产品。花旗在亚太地区(不包括日本)为三分之一的亿万富翁提供精心定制的服务,包括贵宾理财和私人银行,它的私人银行业务为专属客户定制个性化的服务。在北美,花旗银行为全球客户提供广泛的产品范围和深入的市场知识,对全球银行、全球市场、全球交易服务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在拉丁美洲,花旗的私人银行还为私人银行客户和贵宾理财服务提供了财产传承的策划服务,并深受好评。
由上可见,我国与发达国家私人银行业务除了在品种结构上存在差异外,在地区结构上也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花旗银行的年报中,其私人银行业务按地域情况汇报,分为亚太、中东和非洲区域、拉丁美洲区域和欧洲区域。其涉足区域广泛,基本遍及全球各个洲,拥有众多的客户,管理资产数额庞大,客户对其信赖程度高,尤其是其私人银行专家数量充足,仅在亚太地区就有300多名银行家及投资理财专家。而我国的私人银行业务目前主要是在国内市场开展,私人银行专家也较缺乏。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相对发达国家的私人银行而言,规模较小,产品结构和地域结构不够合理。
二、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私人银行业务规模较小的原因
1.监管制度上的限制。一个更为合适、合理的监管环境,对于银行推出更多合法、合规的产品和服务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我国有关金融行业经营的法律制度都明确要求,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但由于私人银行业务在我国的开展只有5年左右,现行针对私人银行业务的监管政策仍然参照普通商业银行和公司银行业务,还没有来得及建立针对性强的监管政策。这使得银行金融产品的开发和服务创新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2.现有法律对私人财产的保护力度不够。私人银行最具特点的就是其私密性,其客户也是注重私密性才选择和信任私人银行。而目前国内相关法律对私人财产缺乏充分保护,私密性较差,这也成为一些富豪因为担心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不选择私人银行的原因。如我国现有的《商业银行法》规定要保障存款人的利益,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和个人的查询、扣划和冻结。但从国家安全和经济问题调查等角度出发,诸如法院、反贪局、国家安全局等部门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查询、扣划和冻结单位和个人财产。这就对私人银行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障碍。
(二)私人银行业务结构不合理的原因
1.产品与服务同质化。国内大多数私人银行为其客户提供的投资产品和银行金融服务,标准化和同质化特征明显,专为高净值客户设计的理财产品与大众理财产品相比没有明显优势,不能满足客户对产品个性化定制的需求。国内私人银行客户大多数持有的是人民币资产,这些造成了国内私人银行只能更偏重提供人民币产品与之配套,所以在产品品种上与国外私人银行的产品多样性相比仍显不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一方面我国金融市场持续放开,使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趋复杂,另一方面,我国尚处于金融改革进程当中,和欧洲或者亚洲的其他成熟市场相比,客户目前可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仍然相对有限。
2.人才匮乏成瓶颈。金融史上的每一个创新和发展都非一日之功,对于私人银行业务,中国银行业面临的问题除缺乏成熟的管理经验和受到监管政策的限制外,缺乏资深的高端投资理财服务人才也成为制约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瓶颈。作为私人银行的灵魂,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经验丰富的客户经理,目前在绝大多数银行都严重缺乏,私人银行客户经理的培养还需要一个过程。
三、促进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建议
(一)扩大规模的建议
1.加快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步伐。改革我国目前的分业经营体制,适度放开金融管制,为发展我国私人银行提供制度保障。相对分业经营,混业经营在成本、获利能力和抗风险方面具有优势。在获利能力上,混业经营将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业务全方位地提供给客户,更能吸引客户,从而增强银行的获利能力。在抗风险上,混业经营多元化的业务收入来源使得各业务之间收益互补,降低了风险。
2.健全和完善财产保护的相关法律,保护合法的私人财产。虽然《物权法》的颁布激励了私人银行的发展,但在法律建设上应对征用私人财产的法律程序、财产补偿等方面作出更具体的规定。另外,划定个人隐私的法律边界,对个人隐私的干预范围、保护方式及损害赔偿进行规范。
(二)优化结构的建议
1.推进业务综合化,丰富金融产品。由于目前我国银行业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商业银行所能提供的金融产品种类十分有限。私人银行要成为“金融超市”需要提高综合经营意识,扩大服务范围,进一步挖掘与保险、证券、信托和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在合作内容和深度上的潜力,拓展金融产品、提升服务层次。
2.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私人银行业务的顺利开展和成功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而人才的缺乏是我国目前私人银行发展的最大难题,国内商业银行正是看到这一点,所以都在积极地培养理财师队伍。为了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各商业银行都花费很多精力培养了一批理财师队伍,但是这些客户经理在服务理念和服务水平上较国外的私人银行还有很大差距。改善这种状况可以考虑两个渠道:第一,挑选金融专业知识扎实、有营销技巧、擅长把握客户心理的员工,特别是已具有CFP资格的员工,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培养他们的市场研究和客户开发能力,把他们培养成既精通各种金融产品的理财功能,又能担当值得客户信赖的角色的私人银行客户经理。第二,从国外引进业务水平高、经验丰富的高端私人银行家。这样,一方面,可以直接为国内私人银行注入活力、带来经验,弥补人才资源匮乏的缺陷;另一方面,引进的国外高端人才可以作为国内私人银行客户经理的培训师,通过他们在业务上的指导和经验上的传递,培养我国自己的私人银行家。再者,引进的国外人才可以传授先进的营销和服务模式,帮助我国私人银行在业务开展和管理水平上树立标准。总之,从多途径、多层次上培养专业的金融人才是目前我国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李凌.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问题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硕士论文,2011
1.农信社电子银行业务发展中存在问题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第一家农信社建立以来,其业务网络已遍布城乡各地,在我国城镇化的新形势下,农信社扩大业务领域继续服务于城市居民。电子银行业务的开展必将为农信社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我国金融体制的完善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在信用合作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其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活力; 同时,电子银行业务的开展也凸显出了农信社在这方面的不足。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电子银行业务没有得到服务群体的普遍认可
由于农信社服务的群体主要是农民群众,农民群众对电子银行业务一是了解不深,二是对于电子网络便可完成的金融服务交易信心不足,三是农村电子网络以及自助服务终端等设施配备不足。这使得农信社在农村领域开展电子业务遇到了意识形态和使用习惯的阻力。同样地,在城市开展电子银行业务面临着商业银行的竞争,农信社明显处于劣势。而且城市居民往往更加倾向于和大型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往来,对于农信社的信心不足。所以,农信社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尚需很长的路要走。
1.2服务群体信用体系建设尚需完善
农信社服务群体主要是农村居民,对于该群体的征信体系建设尚需完善。我国建立完善个人和企业征信体系以来,其发展便遇到了金融机构服务对象差别性的问题。对于城市居民与企业信息收集较为容易,而对于农村居民和企业,其信息收集相对比较滞后。而且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早于我国征信体系的建设,电子银行业务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征信体系之间需要一个磨合期。
1.3群众对电子银行安全性信任度低
无论是农村居民还是城市居民对于电子银行业务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信任,原因在于自产生电子银行业务以来,针对电子银行业务的犯罪案例有增无减,犯罪分子频频盯住电子银行业务进行诈骗、伪造等行为,给广大群众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致使人民群众对于电子银行业务心存余悸,宁可使用传统的方式也不愿意接触新生事物。目前进行电子银行业务开展的主体还是集中在年轻人和金融相关专业人士领域,市场潜力广阔。对于农信社而言,具有天然的广大服务群体,缺点是该服务群体对于风险的规避意识普遍较高,对于电子银行业务的信任度不够。此外,在城市业务开展中,大型商业银行的竞争又是信用社面临的另一挑战。
1.4电子银行相关法规滞后
针对电子银行业务,我国相继出台了《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和《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为我国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然而,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了法律法规的制定速度。特别是针对电子银行业务实施的犯罪行为进行处罚的法律法规欠缺,往往是发现一例侦办一例,缺乏统一的处罚标准。具体到农信社,其电子银行业务刚刚起步不久,对于电子银行业务的内部规定尚需完善。再加上农信社为了保证安全性,其办理电子银行业务的程序相对繁琐,使得农信社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失去了不少有价值的客户。
2.相关政策建议
2.1有针对性的营销模式
拓展电子银行业务离不开必要的产品营销,农信社服务区域主要是县域经济。需要农信社针对农村金融市场和农村居民的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从农信社“服务三农、合作共赢”的企业定位出发,为农民群众提供快捷、简便、安全的电子银行产品,方便其识别和应用。针对县域内的个体经济、工商企业提供更加完善高效的电子银行服务,突出其进行大额资金流转的优势。可以考虑适当采取提供电子银行业务宣传讲座、增值服务、有奖销售等活动,提高广大客户办理业务的积极性。
2.2健全服务体系,实现售后服务创新
针对信用社服务群体的特殊性,积极健全完善我国县域范围内的征信体系建设。通过征信体系的建设,保证农信社开展电子银行业务以及未来信用卡业务的安全性。通过进行积极选宣传、培训等工作,一方面使客户了解电子银行业务的安全性与便捷性;一方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简化客户办理电子银行业务的程序。同时,还需要做好售前、售后服务,一方面改进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可以考虑上门办理、业务答疑、提供对账单等服务; 一方面做好售后服务,实行实时业务咨询服务、定期举行高端客户答谢会等等。当然,发展县域内的电子银行业务,还需要政府等相关部门完善县域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
2.3提高电子银行业务的安全性
电子银行业务使用的安全问题一直影响着该类业务的普及、发展。有些客户不愿意用电子银行处理业务,一方面是因为长期使用传统业务已经形成习惯,且银行业务人员营销工作不到位,使客户没有认识到电子银行业务的便捷性。另一重要方面是客户对电子银行业务使用过程中的资金账户安全缺乏信任。该方面大部分是由于对电子银行业务处理安全措施不了解造成的心理恐慌,所以农信社需要把客户在交易过程中的资金账户安全问题,作为推广电子银行业务产品首要考虑的问题,要在加强技术手段和安全使用宣传上做足功夫,把安全使用的信心传达给产品客户,让客户了解到电子银行产品的安全、快捷之处,增强对电子银行业务安全使用的信心,让他们能够放心地使用电子银行渠道进行业务处理。
2.4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要根据农信社发展的实际制定电子银行业务相关法律法规,不仅对于整个行业,更应考虑到农信社的服务群体主要是农民群体的特点,建立健全符合地方特点的规章制度。对于违规操作影响电子银行业务开展的行为进行严格惩罚,并积极鼓励在该领域开拓创新的人员与部门。同时也要促动国家在电子银行业务领域的相关立法,制定统一的行为规范,为电子银行业务的标准化操作制定统一的标准。
2.5加强和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合作
网络购物的迅速发展将使银行业竞争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那些原来具有传统业务优势的银行将被具有功能齐全的电子商务平台的银行所取代。为了能在信息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站稳根基取得长足的发展,农信社要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网上购物商城和物流网络合作,积极开展电子商务业务,构建一个能够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结算支付平台,吸引更多的客户群体。第三方支付行业已经被纳入到央行的管理之下,农信社和第三方支付平等互利开展全面合作时机已经成熟。农信社要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必然需要与第三方支付公司建立长远的合作关系。
3.结论
一、目前我国网络银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1.网络银行的监管体系尚不完善,监管制度尚不系统和全面网络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金融的专业分工,模糊了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之间的界限,银行不仅提供储蓄、存款、贷款和结算等传统银行业务,而且提供投资、保险、咨询、金融衍生业务等综合性、全方位的金融业务。近年来,我国的网络银行业务监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总体上还没有形成适应网络银行特性和发展的监管体系。网络银行的监管基本上沿用的是机构监管和传统业务的管理模式,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受到影响。按机构和业务划分的传统监管模式,很难适应网络银行业务“无缝”运行的特点。不同部门在监管思路、重点和方法等方面的不同,可能会产生对同一网络银行业务流程的合规性与风险判断的不同。
2.网络银行市场准入的监管问题难以把握。现行银行业是一种实行许可证制度的特殊行业,尽管竞争十分激烈,但各种方式的管制无形中为银行业创造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垄断环境,然而到了以金融自由化、网络化、全球化为特征的网上金融时代,银行业生存的环境将大大改变。由于网络金融降低了市场进入成本,削弱了现有商业银行所享有的竞争优势,扩大了竞争所能达到的广度和深度,这种相对公平的竞争可能会吸引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高科技公司分享这片市场,提供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如何把握众多的网上银行机构的市场准入将是个两难的问题。
3.网络银行相关的监管信息收集困难,监管难度加大。银行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现有的监管,主要针对传统银行,重点是通过对银行机构网点指标增减、业务凭证、报表的检查稽核等方式实施。而在网络银行时代,账务收支的无纸化、处理过程的抽象化、机构网点的虚拟化、业务内容的大幅度增加,均使现有的监管方式在效率、质量、辐射等方面大打折扣,监管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难以得到保障。此外互联网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监管当局对其技术和信息的掌握程度存在滞后性;同时作为监管对象的网络银行总是能够凭借网络的虚拟性、广泛性与多样性找到“监管真空”,从而规避应有的监管。
二、我国网络银行监管对策
1.完善与网络银行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网络银行经营行为。由于我国现行监管规则不能完全涵盖网络业务方面,扩充和修改现有监管规则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不但要从刑法的角度对犯罪进行严惩,在民法方面,也要进行界定。还要对未来发展情况进行预测,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先行立法保护。中央银行应积极参与制定“电子商务法”等法规,为网络银行的运营提供规范。同时,还应努力推动对《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合同法》等法规的完善工作,补充有关网络银行的条款。主要应在电子商务安全交易、网上知识产权保护、数据保护、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网络管理以及网上交易的税收问题、关税问题、网上金融活动、保险活动方面做出相应的法律规定。对网络银行交易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加以调整,充分保护银行、客户的合法权益,应以完善的法律条文对利用电脑在网上银行实施犯罪行为的犯罪分子进行严惩,使网络银行沿着法制轨道健康发展。还要重视与有关国际法规的协调,做好与有关国际惯例的衔接,并积极参与有关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为网络银行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2.建立专门网络银行监管机构,提高金融监管效率。在防止利用网络银行进行金融欺诈方面,我国一直把监控重点放在对个人服务的零售业务上,随着网络银行业务的不断拓展,应适时调整监管对象,对登录网络银行的企业加强监控,尤其应对巨额资金大进大出的贸易背景进行监控。按照巴塞尔协议监管核心原则和《关于洗钱、扣押、没收犯罪所得公约》等国际条约,网络银行应进行交易跟踪,通过数据挖掘软件,对可疑的资金交易进行分析,必要时介入调查,防范利用网络银行进行非法资金交易。而我国目前对网络银行的监管仍然有传统的监管部门负责,还没有非现场检查等监管措施。随着我国网络银行的不断发展,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成立专门机构,专司网络银行监管职责。
3.强化网上银行业务审批制度。审批制度对提高银行业整体风险管理能力、防止盲目扩张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银行开办的网上银行业务,大部分是在网上提供传统银行业务,但因业务载体发生了变化,风险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也相应发生变化,似应视为新业务品种。因此,商业银行开办网上银行业务应获得人行的批准,在审批中应予以优先考虑:
(1)遵循审慎性原则。(2)要求网络银行具有较为完备的风险识别、鉴定、管理、处置方案和计划,应急处理措施及辅助替代手段等。(3)严格跨境业务管理。
4.增强银行监管部门的技术水平,加紧培养技术人才。网络银行业务是信息技术的产物,要求监管机构也应有相应的技术能力。而我国银行整体的电子信息技术落后,网络设施薄弱。所以我国银行业应加快引进和开发先进的网络技术,大力发展网上银行的三大核心技术:Web技术、建立服务平台技术、安全保密技术。在硬件方面,要大力研发功能强大的服务器、有指纹鉴定功能的自动柜员机、可擦写的智能钱夹等先进设备。在软件方面,要大力研发网络安全系统、语音鉴别系统、电子转账系统、智能卡识别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众多软件系统集成。一方面我国银行业必须进一步加大对网络技术引进和研发的投资力度,尽快抢占新经济、新技术的制高点;另一方面要积极培养适应网络银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