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3 14:58:0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旅游资源管理的措施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生态旅游含义
对生态旅游含义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从旅游需求角度看,生态旅游即为一种旅游活动项目,但其要求旅游者在对自然景观进行欣赏的过程中应秉承生态保护原则,即应避免环境破坏行为的出现影响生态环。第二,从旅游供给方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项旅游销售品,其可吸引游客购买当地的纪念商品,最终达成销售目的。为此,在现代旅游行业发展过程中,经营者应始终保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继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达到推动我国旅游行业健康发展的目的。此外,当代生态旅游发展对生态保护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旅游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鼓励人们在参与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形成改善环境保护意识。
二、基于景观生态学基础上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策略
(一)加强旅游者生态保护意识
景观生态学中,不仅强调空间结构与生态过程二者异质性,且关注二者整体性。因此,在生态旅游规划管理过程中,应从旅游开发者和旅游者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对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宣传,引导旅游开发者立足生态保护角度,在具体开发中,制定针对性保护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兼顾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还能推动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生态旅游对旅游者提出了相关要求,相关部门应结合理论知识对旅游者进行思想教育,使旅游者能充分认识破坏生态环境对自身产生的消极影响,提高旅游者生态环保意识。同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重视对开发者及旅游者的监管,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惩罚力度,逐渐构建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
(二)科学规划生态旅游
基于景观生态学基础上科学规划生态旅游也非常有必要,基于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生态旅游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应依据发展现状来设定生态旅游规划的基本思路及原则,并基于景观生态学基础设计其发展结构及发展特征,继而在开展生态旅游活动过程中严格遵从其设计内容,达到最佳的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目的。第二,在科学规划生态旅游过程中应注重对其功能与生态加以区分,继而有序开展旅游活动,并推动其旅游资源实现合理优化及配置。第三,基于景观生态学的生态旅游管理对其结构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应依据景观生态系统空间结构来对其生态功能进行适当调整,以此达到科学化的生态规划管理目标。
(三)规范生态旅游资源管理
我国关于旅游资源学的相关研究开始得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旅游业的起步开始,至今也仅有三十的时间,对旅游资源的概念、构成、分类、评价及开发的理论与方法等,也是引进、学习国外的学术成果开始到逐步走向创新研究。随着我国一个重要的法规性文件,即《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和三个重要的国家标准,GB/T 18971―2003《旅游规划通则》、GB/T17775―2003《旅游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的实施,对一些在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一的概念和理论问题进行了技术规范,统一了实践口径,对相关理论研究也起到了引导和推动作用[1]。
二、国外旅游资源管理体制
在旅游资源管理与开发方面,人们常常援引外国的管理模式。外国模式大致有两类。即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模式和前苏联模式[2]。
(一)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管理体制
美国是世界公认的最早以国家力量介入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和最早提出世界遗产地概念的国家。也是自然文化遗产保护较为成功的国家。目前,美国的自然文化遗产体系,主要由国家公园(由内务部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国家森林(由农业部林业局管理)、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由内务部鱼和野生动物管理局管理)国土资源保护区(由内务部土地管理局管理)、州立公园(一般由各州政府的自然资源部管理)和某些博物馆等组成。其中的国家公园体系规模最大、制度最先建立、最完善,且包括了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3]。其主要特点是:
1、行政上实行一元化垂直领导。美国的国家公园体系的管理者为内政部国家公园管理局。该局成立于1916年, 专门负责全国的国家公园事务。1935年通过的历史纪念地保护法规定将国家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统一交由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由于国家公园管理体系隶属关系明确,国家公园体系各组成单位所在地政府没有权利管理国家公园管理局所属区域,即使是治安也由国家公园管理局独立执行。
2、规划管理高度集中。美国国家公园的规划设计由国家公园管理局下设的丹佛规划设计中心全权负责,独家垄断操作。丹佛设计中心的职员有风景园林师, 生物、生态、地质、水文、气象等方面的专家学者,还有经济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专家。这一方面保证了规划设计的质量,另一方面又阻止了违反规划事情的发生[4]。
3、管理与经营分离。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特许经营法》,规定国家公园管理机构不得从事商业性经营活动,公园内商业经营项目通过特许经营的办法委托经营,管理机构从特许经营项目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费用用于改善公园管理。国家公园机构是纯联邦政府的非赢利机构,专注于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日常开支由联邦政府拨款解决。特许经营制度的实施,形成了管理者和经营者角色的分离,避免了重经济效益、轻资源保护的弊端[5]。
4、公众参与与社会支持。美国全国国家公园的工作人员只有115万人, 旅游旺季时招聘1万人,参加服务的志愿者达8万多人。国家公园的大量接待服务和环保工作由志愿者协助完成。国家公园的经费相当一部分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
美国国家公园系统内外都有大量的科学家,对国家公园的设立、规划、保护、利用和管理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他们围绕着“为什么设立、设立范围”或“保护目标、范围、方法和措施”,行了大量的研究论证,为国家公园各层级决策者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来自政府和非政府的各类研究基金, 都能有效地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保护和恢复、外来物质入侵、病虫害防治方法、火灾控制方法、资源利用方式、保护监测方法以及历史文化资源等方面的研究,使各项管理工作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
(二)前苏联自然与文化资源管理体制
一切自然与文化资源均归国家所有,完全由政府管理、政府接待、政府保护, 其管理经费与员工开支全部由国家包揽。这一模式排斥任何形式的市场经营。这是高度集权的行政指令式计划经济模式在遗产管理中的表现。实施政事合一,事企合一,表现在各资源行政部门即是资源的所有者、监护者,又是资源的管理者和经营者,这些部门既有资源保护的职能,又有服务接待和社区管理的职责。自然与文化资源保护和管理的经费与员工开支由国家包揽,由于财政拨款有限,所以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资金严重不足,这不利于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可持续保护和开发利用。自1999年起,俄罗斯对旅游业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普京就任后对政府机构进行大规模重组。机构改革后,俄政府成立了规模庞大的经济发展与贸易部,新建的旅游局成为该部的众多部门之一。此举表明,政府已经不再将旅游当做一个非营利性的社会事业,而是开始将旅游业看做一个重要的经济部门[6]。
三、我国旅游资源管理体制
按照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旅游资源按照不同属性,分别由住建部、文物局、林业局、环保局、国土资源局、旅游局等国务院主管部管理,并且按其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和地域范围等划分为国家级、省级、县级,分别由各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同时为了加强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国家采取立法,设立了相应的行政管理机构,如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或管理局)、文物管理委员会(或文管所)等,他们作为国家资源所有者代表,统一实施管理权。
(一)建设部门的三级管理体制
国务院公布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规定,我国风景名胜区划分为三个等级,即县级、省级、国家级,并相应实行三级管理,由各级人民政府的建设管理部门行使管理职权[7]。1982年,中国首次设立风景名胜区,30年间先后审定八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截止2012年10月,全国已设立风景名胜区962处,总面积约19.7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2.06%。风景名胜区已经成为我国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体系和全国主体功能区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风景名胜区已有32个风景名胜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8]。
三级风景名胜区行政管理的职权划分分别为: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主管全国风景名胜区,地方各级城乡建设部门主管本地区的风景名胜区工作。
(二)旅游部门五级管理体制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中的规定,旅游区划分为五级,以A字表示,从低到高一次为A、AA、AAA、AAAA、AAAAA级。等级划分的评价内容包括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经营管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旅游资源吸引力、市场吸引力、接待游客规模、游客评价十二个方面[1]。
中美旅游资源管理体制的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中美旅游资源管理体制比较
中国 美国
名称 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水利景区 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历史纪念地
所有权 单一国家所有制 大多为国有制,部分自然保护地和历史纪念地属自治团体、企业或个人所有
管理部门 由中央、省、市、县政府文化、文物、建设、林业、环保和国土资源部门管理,他们作为国家资源所有者代表,统一实施管理权 联邦政府内政部――国家公园管理总局――7个地区管理局――国家公园
规划体系 各部门、各学科规划单位和教学研究单位分别编制规划,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旅游区分别制定规划设计规范,由各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由联邦政府内政部国家公园管理总局下属丹佛规划中心统一编制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和单体规划
经费来源 管理人员基本工资和部分保护经费由国家财政拨款,职工福利和部分保护经费自筹 管理人员薪金全部由国家财政拨款,保护经费基本上由国家财政拨款, 有相当多的社会支助(企业和个人捐赠),少量收取门票补充环保和宣传经费
经营机制 由行政主管部门下属的管理机构直接经营接待、食宿、购物、娱乐等服务项目,政事合一、事企合一 国家公园管理机构不经营食宿购娱等商业性业务,由政府特许商业处管理食宿购娱等商业服务民营企业
资料来源:《旅游资源学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四、我国旅游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混淆
“三权”混淆是造成我国国有旅游资源资产流失的根本原因。实际经济活动中,由于管理体制使然,资源的产权是虚化模糊的。风景名胜区资源管理体制异常混乱,直接导致了风景区旅游资源的所有者、管理者和使用者不分,彼此责权利不明。三权混淆,以行政权、经营权管理代替所有权管理,国家所有权受到条块的多元分割,管理部门被授权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此问题带来的结果是谁都可以行使所有权,特别是到了市县一级政府,实际的情况是风景资源的土地使用权可以随便出让。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在经济上得不到体现,其收益转化为一些地方、部门、集体或个人的利益,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在这些开发中,有关部门和一些地方政府的职责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他们已经从公共资产的代表者、管理者、监督者,变成了投资者。也就是说,不仅其行为是企业行为,而且其本身也已经成了企业。这种政企不分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9]。
(二)产权流转性低,资金短缺,自收自支,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文化、自然遗产和风景资源历来被认为是公益物品或公共财产资源,应由国家直接管理,而不应参与市场流通。但现实是,由于国力所限国家往往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资源的维护和保护,所以各景区必须自己筹集保护资金。据统计,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主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建设部每年可支配的用于景区管理工作的经费是1000万元,平均每个景区8.4万元,但那些较大的景区,如黄山、庐山等仅职工工资一项每年就需要1000万元以上。在如此紧张的财政约束下,各景区早已涉足风景名胜资源的市场经营。风景、文物等属于国有资产,其所有权当然不能进入市场流通,但作为特殊形态的经营性资产,将其经营权纳入市场经济轨道,发挥市场配置效率,从而让其保值、增值应该是合理的。
(三)多重管理,资源权益归属混乱,缺乏统一的管理目标,管理效率低下
我国现行资源管理体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多重委托。旅游资源的多重管理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由于旅游资源涉及到不同类型的资源范畴,作为某类旅游资源聚集区的风景名胜区、旅游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分别受到建设、旅游、地质、林业、环保、文物、宗教等主管行政部门的控制,即所谓条条管理。另一方面,旅游资源还要受到地方行政部门的控制,即“块块管理”。这两类机构的管理目标往往不一致,每个管理机构只能在自己的职能范围内行事,势必导致管理过程的不协调或管理机构的不合作[10]。
五、对我国旅游资源管理与保护体制创新和改革探索
(一)实行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改革现行旅游资源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5)18-0157-01
目前,我国旅游管理的体制虽在不断发展,但仍然还有着一定的问题,旅游管理体制已经逐渐跟不上旅游业的发展速度,进而在很大程度上严重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被动性缺位是旅游管理中较为明显的问题,其对旅游业发展有着直接影响。所以,要想旅游管理满足现代旅游业发展需求,实现其快速、稳定的发展,必须重视对被动性缺位的研究。
一、“被动性缺位”具体表现
在我国,旅游业属于后发性新兴产业,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旅游管理体制是各部门在分配资源、利益以及权力时均基于原来的条块管理模式,且已经形成长期的模式和惯例,在这样的情况下,旅游管理体制的形成本身就有其缺陷性。在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中,旅游业管理体制是处于弱势,也由此导致了传统管理模式和现代新兴产业间的矛盾冲突。由此可以看出,这样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旅游资源管理及旅游业管理这两大方面。
(一)管理体系不完善、机构性质模糊的旅游业管理体制现状
就现阶段我国的旅游业管理体系而言,在进行建设时主要是沿用了传统部门管理的模式,也就是说,各级旅游局为主管部门对级别不同的旅游行政管理工作进行负责。在对旅游企业、市场进行管理和规范时,主要是采用管理办法各种条例等,这样的体制具有较大的缺陷性,造成很多区域的旅游管理缺位或空白[1]。另外,相关人员层次参差不齐也是旅游管理中的现状和问题,人员配置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所在地方对旅游行业的重视程度,也表现出了旅游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位置。
(二)管理混乱、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旅游资源管理体制现状
旅游产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其发展主要是依赖于许多的社会资源。这些资源涉及的领域较广,旅游行业也由此覆盖到国民经济体系的许多部门,这样的联系必然促使旅游管理需要有较大的涉及面。但是,在传统部门管理模式的影响下,旅游资源管理权已经被强制归属于建设、水利、林业、文化、环保、文物、海洋、旅游、宗教、地质等12个不同方面的政府部门。若是说导致旅游资源条块分割化的客观地理因素是旅游资源分布呈分散性,那么,多部门对旅游资源进行管理的模式则是导致资源呈现条块分割以及分散管理的制度性根本因素。这样的管理形式下,资源管理混乱,同时,还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管理越位、管理空白以及管理缺位的问题。
二、旅游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构思和具体应对措施
(一)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进步,我国旅游行业也在不断发展中逐渐进入到成熟阶段。为了顺应未来旅游行业发展特点和阶段的需要,对未来的旅游管理体制发展有几点想象:市场导向诱导性变化因素将变得越来越突出;在今后的旅游管理体制中,将更加重视协调,重视协调各部门间的权力等,进而对旅游业的管理更为合理;民间组织的地位以及作用会不断加强;针对旅游行业,不断加强对旅游管理的制度化和法制化规范管理。
(二)“被动性缺位”应对措施即改革初步构思
1.实行“虚实双轨制”的旅游行政管理体制
“虚”为建立协调和决策机构,实现旅游管理体制从行政管理逐渐过渡到宏观调控[2]。旅游管理机构主要负责解决的问题有:确定旅游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发展目标以及发展道路;对各行业、部门间的关系进行协调,为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较好的环境;处理旅游业发展中产生的重大问题等。“实”为采用“一套班子,多块牌子”合并管理的模式,实现旅游管理从重视行业管理向资源管理进行转变。将几个和旅游发展最为紧密的部门合并为一个机构,对内明确分工,对外仅有唯一口径,这样不仅能统一管理旅游产业要素和资源,还可以有效缓解各部门间原有的内部竞争,进而形成合力管理。
2.积极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
在旅游行业市场主导以及政府调控的背景下,还需要重视民间组织特别是旅游协会在旅游业管理中的作用。主要由于旅游协会没有牵扯到经济利益,所以,在进行管理时能够较好地对多方的利益进行协调,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性。就这样的情况而言,在完善我国旅游行业管理体制的过程中,积极发挥出旅游协会的作用是必然趋势。在旅游协会发展时,政府部门应给予一定的支持,帮助旅游协会的发展,从而促使我国旅游产业稳定、健康发展。随着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业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是很有必要的。为了实现旅游业稳步快速发展,必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旅游业相关管理体制。另外,旅游业管理体制应根据实际发展情况不断进行创新,才能使旅游管理体制满足发展的需求,促使旅游产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旅游作为现代人娱乐放松的主要方式,不仅可以缓解压力、放松身心,还可以让游客增长见识,丰富知识结构。也正是这些优势,使得追求高质量生活的现代人,给予旅游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促进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但在此过程中,由于资源开发过度、开发方式不当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旅游区生态结构的失衡。因此,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生态旅游管理的基本要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生态旅游管理的主要内涵
生态旅游管理主要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思想,实现生态旅游系统的控制和管理,提高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程度,进而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在实际应用中,生态旅游管理以受旅游业影响的生态系统为管理对象,由于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生态旅游管理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使得相关学者纷纷参与到生态旅游管理研究活动中,推动我国生态旅游管理领域的发展。从本质而言,生态系统主要以生物要素、环境要素为核心,而生态旅游管理则是对旅游资源中的生物和环境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构建旅游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将旅游融入到生态系统中,实现生态资源和旅游价值的保护和强化。
二、生态旅游管理的基本要素
1.旅游资源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生态旅游管理逐渐凸显出其价值和作用,并提高了在生态旅游发展中的地位。在生态旅游管理主要涉及到生态环境管理与旅游管理,经过大量调查显示,我国生态旅游管理水平普遍偏低,生态环境受旅游业影响的程度较高,进而降低了我国旅游区旅游资源整体利用价值,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周围居民生活。旅游资源作为生态旅游管理的基本要素,是提高生态旅游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保护生态旅游环境,强化生态旅游管理基本工作,进而达到生态旅游管理的最终目的。2.生态资源在进行生态旅游管理的过程中,生态资源作为生态旅游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制定生态资源管理指标,对生态环境和物种变化进行动态监控,以此为依据调整生态旅游管理结构和各项管理措施,及时发现生态旅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进而实现生态资源的保护和控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生态资源环境管理主要涉及到控制指标管理、度量指标管理,这些指标随着生态资源环境的自然变化或者是人为变化而变化,评估生态自然环境,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运行提供重要的信息依据。3.景区资源景区资源属于生态旅游管理的重要内容,其核心目的是保证生态旅游景区资源的完整性和生态型的,以防止景区资源受到人为破坏和干扰。其中主要涉及到森林公园和国家公园、自然湖泊与自然保护区等内容,将地质、土壤、水文、动植物和空气等元素纳入到保护范围中,以实现生态景区环境和生物的保护。除此之外,景区边界位置也在保护范围内,维持景区与外部生态环境的稳定,结合景区实际情况进行管理规划方案的制定,优化管理结构,进而实现生态旅游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完善生态旅游管理体系的有效途径
1.完善宏观管理,推进法制管理为了提高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要先从宏观环境入手,一方面国家要完善生态旅游相关的法律机制,以法律为主要支撑,明确生态旅游管理的发展方向,健全立法内容,进而为生态旅游管理创造有利的宏观发展环境。在此基础上,国家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生态旅游开发、旅游经营以及旅游管理等方面内容,使得生态旅游管理有法可依,落实法律法规,以实现生态旅游管理的法治化。另一方面,相关单位要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严格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机制开展生态旅游管理工作,提高生态旅游管理活动开展的有序性,将景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实行统一管理策略,落实责任分工原则,进而促进生态旅游管理体制的创新与改革。与此同时,相关管理部门要加紧合作,做好生态旅游规划工作、开发工作和监测工作,以分工协作为主,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高生态旅游管理的工作效率,进而实现生态旅游管理的最终目标。2.提高管理力度,发挥管理职能针对生态旅游管理而言,管理机构要提高管理力度,发挥出自身对生态旅游活动的管理职能,进而提高生态旅游管理的综合质量水平。其具体措施为以下几点:第一,做好培训工作。为了提高管理水平,管理机构要开展工作人员培训活动,一方面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丰富生态旅游理论知识,提高工作人员管理能力,树立正确的生态旅游观。另一方面,借助现代化工具,加大生态旅游知识的宣传,推广生态旅游内涵和发展方向,强化思想意识,引导管理行为,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养。第二,制定生态旅游管理方案。为了达到生态旅游管理的最佳效果,管理机构要结合旅游资源、生态资源和景区资源具体情况,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方向,制定完善的生态旅游管理方案,并完善资源评估机制,了解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应对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信息依据。第三,加大管理投入。在进行生态旅游管理的过程中,为了实现生态保护的目的,管理机构要加大科技投入与人才投入,将科技力量和人力资源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提高科技意识,以科技为核心开展生态旅游管理工作,进而提高生态旅游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时,要及时更新环境监测仪器,参考成功经验,实现环境监测手段和监测内容的更新,提高管理结构层次性,进而提高生态旅游管理的综合质量水平。3.引入绿色科技,落实环保原则在进行生态旅游管理的过程中,管理机构要引入绿色科技,以环保原则为核心,推行绿色管理,进而达到生态旅游管理的最佳效果。首先,要进一步强化环境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和游客的环保意识,对生态旅游主体开展教育工作,重视环境解说,加深生态旅游的内涵与意义,引发生态旅游主体的自觉行为,保证生态旅游管理效果。其次,借助绿色科技提高环境质量,一是清洁生产技术,通过绿色能源供应旅游生产,以达到旅游活动环境影响的控制;二是污染防治技术,针对已污染情况,通过污染防治技术进行有害物排放治理,通过垃圾分类开展分类化治理工作,结合污染程度进行差异化治理,进而实现生态旅游管理的要求;三是环境监测技术,更新监测设备,监测生态环境,以获取准确信息,保证生态旅游管理效果。最后,管理机构要针对生态环境制定管理流程,重视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合理管理和控制影响,并对旅游活动进行干预,以达到生态旅游管理的最佳效果。除此之外,要完善环境管理评估机制,明确管理人员工作职责,考核管理结果,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管理措施的调整,进而提高生态旅游环境管理的综合质量水平。4.规范游客行为,控制游客数量在进行生态旅游管理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管理效果,游客要承担起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重视生态教育,从生态意识出发,组织各个生态旅游知识普及活动,深化游客对生态旅游的认识,进而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时,管理机构要加大生态辅助设施的建设力度,利用辅助设施潜移默化的引导游客行为,落实讲解策略,将生态旅游知识以趣味方式讲解出来,激发生态意识。除了游客自身意识培养之外,管理机构要对游客数量进行控制,做好游客分流工作,使得游客流量处于生态旅游可允许范围内,防止人数超多而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进而保证生态旅游系统的正常运行。严格规定旅游景区各个时间段的客流量,将其细化到小时,特别是针对西游动植物而言,做好客流量的限制工作,可以保证动植物的生长与繁衍。在旅游旺期,景区管理人员可以适当调高票价,降低游客数量,为景区生态平衡提供重要保证。针对游客行为而言,由于游客行为的不可控性,很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运行。对此,管理机构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游客行为规范,实现对游客行为的约束,构建旅游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将旅游融入到生态系统中,实现生态资源和旅游价值的保护和强化,进而提高生态旅游管理水平。5.重视绿色经济,实行协调发展在进行生态旅游管理的过程中,管理机构引入绿色营销战略,结合景区生态特色,通过先进技术开发绿色旅游产品,吸引大量游客,进而实现经济效益。这种方式可以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效结合在一起,促进营销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明确管理职责,融合生态旅游管理和生态旅游经营管理,做好经营活动监督工作,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降低生态旅游管理成本,进而实现生态旅游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为了提高生态旅游管理效果,管理机构要制定参与机制,引导和鼓励当地社区积极参与到生态旅游管理活动中,带动周边地方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具体措施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制定生态旅游决策规划,定期举行居民会议,对各个生态旅游管理方案进行投票,将当地居民的意见纳入到生态旅游管理中,落实民主策略,提高生态旅游管理规划方案的可行性与科学性,进而达到生态旅游管理的最终目的。二是管理机构要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管理创造良好的平台,从中选择优秀人员进行晋升,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并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三是合理配置管理人员,强化生态旅游管理结构,针对管理内容配置管理人员,使得管理人员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和作用,以环保理念、绿色理念和民主理念贯穿于整个生态旅游管理活动中,发挥出当地居民的积极作用,弥补管理人手上的不足,进而提高生态旅游管理的综合质量水平。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生态旅游管理基本要素的研究,在分析生态旅游管理内容的基础上,明确旅游资源、生态资源、景区资源等生态旅游管理要素,提出完善生态旅游管理体系的有效途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环境与旅游产业之间的协调性,提高生态旅游管理综合质量水平,进而促进生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卞显红,张光生,王苏洁.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管理研究[J].生态经济,2015,10:298-302.
[2]韩莹.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
[3]刘秀青.基于居民感知的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比较研究[D].广州大学,2016.
[4]周伟,李旭,杨锦玉,赵晓东.中国湿地生态旅游管理及评估研究概述[J].西南林学院学报,2015,01:89-94.
生态旅游管理主要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思想,实现生态旅游系统的控制和管理,提高生态旅游?Y源的保护程度,进而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在实际应用中,生态旅游管理以受旅游业影响的生态系统为管理对象,由于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生态旅游管理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使得相关学者纷纷参与到生态旅游管理研究活动中,推动我国生态旅游管理领域的发展。从本质而言,生态系统主要以生物要素、环境要素为核心,而生态旅游管理则是对旅游资源中的生物和环境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构建旅游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将旅游融入到生态系统中,实现生态资源和旅游价值的保护和强化。
二、生态旅游管理的基本要素
1.旅游资源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生态旅游管理逐渐凸显出其价值和作用,并提高了在生态旅游发展中的地位。在生态旅游管理主要涉及到生态环境管理与旅游管理,经过大量调查显示,我国生态旅游管理水平普遍偏低,生态环境受旅游业影响的程度较高,进而降低了我国旅游区旅游资源整体利用价值,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周围居民生活。旅游资源作为生态旅游管理的基本要素,是提高生态旅游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保护生态旅游环境,强化生态旅游管理基本工作,进而达到生态旅游管理的最终目的。
2.生态资源
在进行生态旅游管理的过程中,生态资源作为生态旅游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制定生态资源管理指标,对生态环境和物种变化进行动态监控,以此为依据调整生态旅游管理结构和各项管理措施,及时发现生态旅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进而实现生态资源的保护和控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生态资源环境管理主要涉及到控制指标管理、度量指标管理,这些指标随着生态资源环境的自然变化或者是人为变化而变化,评估生态自然环境,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运行提供重要的信息依据。
3.景区资源
景区资源属于生态旅游管理的重要内容,其核心目的是保证生态旅游景区资源的完整性和生态型的,以防止景区资源受到人为破坏和干扰。其中主要涉及到森林公园和国家公园、自然湖泊与自然保护区等内容,将地质、土壤、水文、动植物和空气等元素纳入到保护范围中,以实现生态景区环境和生物的保护。除此之外,景区边界位置也在保护范围内,维持景区与外部生态环境的稳定,结合景区实际情况进行管理规划方案的制定,优化管理结构,进而实现生态旅游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完善生态旅游管理体系的有效途径
1.完善宏观管理,推进法制管理
为了提高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要先从宏观环境入手,一方面国家要完善生态旅游相关的法律机制,以法律为主要支撑,明确生态旅游管理的发展方向,健全立法内容,进而为生态旅游管理创造有利的宏观发展环境。在此基础上,国家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生态旅游开发、旅游经营以及旅游管理等方面内容,使得生态旅游管理有法可依,落实法律法规,以实现生态旅游管理的法治化。另一方面,相关单位要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严格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机制开展生态旅游管理工作,提高生态旅游管理活动开展的有序性,将景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实行统一管理策略,落实责任分工原则,进而促进生态旅游管理体制的创新与改革。与此同时,相关管理部门要加紧合作,做好生态旅游规划工作、开发工作和监测工作,以分工协作为主,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高生态旅游管理的工作效率,进而实现生态旅游管理的最终目标。
2.提高管理力度,发挥管理职能
针对生态旅游管理而言,管理机构要提高管理力度,发挥出自身对生态旅游活动的管理职能,进而提高生态旅游管理的综合质量水平。其具体措施为以下几点:第一,做好培训工作。为了提高管理水平,管理机构要开展工作人员培训活动,一方面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丰富生态旅游理论知识,提高工作人员管理能力,树立正确的生态旅游观。另一方面,借助现代化工具,加大生态旅游知识的宣传,推广生态旅游内涵和发展方向,强化思想意识,引导管理行为,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养。第二,制定生态旅游管理方案。为了达到生态旅游管理的最佳效果,管理机构要结合旅游资源、生态资源和景区资源具体情况,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方向,制定完善的生态旅游管理方案,并完善资源评估机制,了解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应对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信息依据。第三,加大管理投入。在进行生态旅游管理的过程中,为了实现生态保护的目的,管理机构要加大科技投入与人才投入,将科技力量和人力资源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提高科技意识,以科技为核心开展生态旅游管理工作,进而提高生态旅游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时,要及时更新环境监测仪器,参考成功经验,实现环境监测手段和监测内容的更新,提高管理结构层次性,进而提高生态旅游管理的综合质量水平。
3.引入绿色科技,落实环保原则
在进行生态旅游管理的过程中,管理机构要引入绿色科技,以环保原则为核心,推行绿色管理,进而达到生态旅游管理的最佳效果。首先,要进一步强化环境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和游客的环保意识,对生态旅游主体开展教育工作,重视环境解说,加深生态旅游的内涵与意义,引发生态旅游主体的自觉行为,保证生态旅游管理效果。其次,借助绿色科技提高环境质量,一是清洁生产技术,通过绿色能源供应旅游生产,以达到旅游活动环境影响的控制;二是污染防治技术,针对已污染情况,通过污染防治技术进行有害物排放治理,通过垃圾分类开展分类化治理工作,结合污染程度进行差异化治理,进而实现生态旅游管理的要求;三是环境监测技术,更新监测设备,监测生态环境,以获取准确信息,保证生态旅游管理效果。最后,管理机构要针对生态环境制定管理流程,重视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合理管理和控制影响,并对旅游活动进行干预,以达到生态旅游管理的最佳效果。除此之外,要完善环境管理评估机制,明确管理人员工作职责,考核管理结果,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管理措施的调整,进而提高生态旅游环境管理的综合质量水平。
4.规范游客行为,控制游客数量
在进行生态旅游管理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管理效果,游客要承担起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重视生态教育,从生态意识出发,组织各个生态旅游知识普及活动,深化游客对生态旅游的认识,进而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时,管理机构要加大生态辅助设施的建设力度,利用辅助设施潜移默化的引导游客行为,落实讲解策略,将生态旅游知识以趣味方式讲解出来,激发生态意识。除了游客自身意识培养之外,管理机构要对游客数量进行控制,做好游客分流工作,使得游客流量处于生态旅游可允许范围内,防止人数超多而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进而保证生态旅游系统的正常运行。严格规定旅游景区各个时间段的客流量,将其细化到小时,特别是针对西游动植物而言,做好客流量的限制工作,可以保证动植物的生长与繁衍。在旅游旺期,景区管理人员可以适当调高票价,降低游客数量,为景区生态平衡提供重要保证。针对游客行为而言,由于游客行为的不可控性,很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运行。对此,管理机构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游客行为规范,实现对游客行为的约束,构建旅游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将旅游融入到生态系统中,实现生态资源和旅游价值的保护和强化,进而提高生态旅游管理水平。
5.重视绿色经济,实行协调发展
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15届理事会通过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中指;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和考虑,世行在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中也指出:建立在成本和效益比较和审慎的经济分析基础上发展和制定环境政策,加强环境保护,从而导致福利的增加和可持续水平的提高。
根据中国国情,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是发展,基础是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关键是协调旅游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旅游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避免旅游资源的被破坏和枯竭。
因此,可持续发展包含环境保护及其与发展的关系,只有在环境保护基础上的发展才是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址,为我国旅游业的开发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相当程度的自然生态支持;但我国旅游业所面临的实际环境问题却不容乐观。在一些地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影响甚至限制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旅游城市生态环境恶化。旅游业的兴旺,使旅游接待地的流动人口增加。旅游交通的频繁和飞机、汽车、游艇等交通工具废气排放量的增大,致使旅游接待地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和水质污染加剧。许多穿城而过的河流已遭严重污染,水色发黄甚至发黑。另外,旅游接待地人满为患的状况,也加重了当地基础设施的负担。水、电、交通等的供应因需求量急增而显不足。
(二)旅游者环保意识差,加重了旅游景点的人为破坏因素,在旅游景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旅游者触摸攀爬名胜古迹,在部分古迹上乱刻乱画的现象也不时发生,所有这些,都使名胜古迹的本来风貌和存在寿命受到严重威胁。一些穿着入时的旅游者随手丢垃圾的不良行为,也致使风景区的美观大打折扣。更有少数旅游者,竟在旅游区狩猎、采集、露营、野炊,这既加重了旅游区的生态负担,又可能造成物种稀少,甚至灭绝,使旅游区的平衡受到严重破坏。
(三)旅游资源管理体系不完善,旅游景点“超负荷”工作屡见不鲜。现阶段我国旅游企业和景区管理部门之间,普遍存在管理人员交叉混编的情况,这使得上层管理者处境尴尬。一方面,作为公司领导,他们要对企业负责,争取尽可能盈利;另一方面,作为政府专职机关的行政领导,他们又必须综合考虑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不愿做有损景区资源的事,严格地说,他们是在良心的制约下做工作,没有完善的法规制约下的企业化经营,很容易将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推向难以承受的风险之中。
绝大多数的风景区在五一、国庆等旅游高峰期,均不同程度地“超负荷”工作。景区游人接肩比踵,空气污浊,旅游质量大受影响。我国古文化宝库“敦煌莫高窟”,因游客量过多,空气中HO和CO[,2]的含量持高不下,许多精美佛雕的颜色已发生变化,内在物理,化学结构也受到影响。还有许多奇山异洞、秀水珍木,也因过多地被人类光顾而面目“狰狞”。
(四)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了部分资源的破坏。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已被砍伐1/2,致使云南的大象、老虎不是向缅甸逃跑,就是窜出自然保护区,毁坏庄稼、伤害人畜。座落在湖南、湖北交界处的著名四大湖泊,目前仅剩下长湖和洪湖。1951年湖泊面积还有217.44万亩的洪湖市,到1987年只剩下70.29万亩;但是,目前仍有很多国内外房地产、旅游开发商加速挤占洪湖水面。还有一些地区,为了追求近期经济发展,在风景名胜区迅速扩建高档宾馆饭店、疗养所、“培训中心”,以及索道、滑道、城市娱乐设施等,造成了一些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的工、商业、破坏了旅游资源,这实质上危害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针对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障碍,现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以期更好地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对旅游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治理。针对目前我国旅游城市存在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和垃圾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多元性,建议采取以下综合治理方法:
1.对于空气污染,主要采取减少和切断污染源的方法。由机动车辆尾气所造成的污染,可采用安装净化气装置的措施。位于上风向的污染企业一定要责令搬迁或关闭。
2.对于噪音污染,主要采取时空上调配和限制的方法。时间上,在人们午休和夜休期间,建筑施工及其它噪音较大的工作应尽量停止;空间上,城市功能分区应明确化,噪音分贝量大的交通站、娱乐区应与行政办公、文化区、居民区分开,使噪音分贝量降低到国家规定的各种功能区标准。
3.城市中水体污染大多为河流污染,因其流动性,污染的治理重点仍然是放到污染源的控制上。湖泊的治理应坚持“谁污染谁出钱治理”的原则,并出立相应的法规条例,将现有污染的治理落到实处,并限制新的污染出现。
4.对于垃圾污染,更多的是采取宣传和强制的管理措施。
(二)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我们应该树立起环境质量意识,认识到环境质量的优劣是关系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大事;并且要树立环境首先意识,为全人类及其后代保护好环境,保护好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另外还要树立环境公德意识,不为满足个人私利,不为局部或眼前利益而损害他人或全局的利益,让人类贴进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完善旅游资源管理体系,适当限制游客量。应尽快改变旅游企业中政企不分的现状,取消旅游企业与景区管理部门之间的人事交叉,公司主管与政府官员应各司其职。另外,应建立尽可能完善的规范旅游企业经营和景区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使我国旅游资源的管理真正走上规范化、理性化的道路。
收稿日期:2010-12-12
作者简介:韦林燕(1972―),女,广西河池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工作。
中图分类号:S759.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12-0140-02
1 引言
国家森林公园是指具有极其优美的森林景观、相对集中的人文景物、较高的观赏、科学、文化价值、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一定的区域代表性、齐全的旅游服务设施、相对较高的知名度,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场所。建设森林公园,发展生态旅游业,是建立面向21世纪现代林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发展森林资源旅游业不仅能够创造远远高于单纯经营林木商品的经济利益,而且还能够创造较大的的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巨大贡献。
2 国家森林公园经营管理特点
2.1 自然环境保护的严格性
就景观而言,各种动植物景观、水体景观、地质地貌景观以及气候气象景观即是国家森林公园实施差异化战略基础,也是旅游者选择森林旅游产品的根本所在。因此,在开发建设中,各种活动项目的开展、游路建设、主体建筑及物品的设计都应与景观相协调。另外,国家森林公园多数都位于自然生态环境状况良好的位置,往往是多种生物种群的栖息地,这就要求国家森林公园的经营管理要以维持现有自然资源和物种的自然状态为出发点。
2.2 旅游功能的社会公益性
国家森林公园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休闲度假、观光游览及文化教育空间,使人们对美好的自然环境得以充分欣赏及享受,同时也使人们在回归自然的过程中,唤起和培养其热爱大森林、保护大自然的美好意志,增强人们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国家森林公园也因此而成为了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和生态环境知识的一个重要领地。由此可见,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功能具有社会公益性,应将这种公益性上升为一种经营管理理念,进而形成一种无形资产和竞争优势。
2.3 游客行为的限制性
与其它风景区相比,国家森林公园因其资源的特殊性而对游客行为的限制性较强。国家森林公园的部分环境因素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有可能对旅游者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且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国家森林公园的经营管理者不仅要对事故付出巨大的责任,还会在舆论及政策上对国家森林公园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国家森林公园经营管理活动中,应充分发挥管理和控制游客行为这一重要职能。此外,国家森林公园基于管理的社会公益性,也应积极引导游客行为,倡导文明旅游。
2.4 公园行为的经济性
我国的所有森林公园都是在国有林场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普遍实行“场长负责制”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具有企业性质。因此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国家森林公园务必要将市场、产品与竞争对手3者之间的关系考虑周详,还应遵循投入与产出的经济运行规则,并以追求经济利益为根本目的。
3 国家森林公园经营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3.1 旅游资源的过度使用和浪费
现有的经营模式,使我国的国家森林公园兼具了资源的管理者和经营者的双重身份。他们既要忙于经营又要兼顾管理,两方面通常无法兼顾周全。国家森林公园代表着国家的利益,就管理者而言,应完善管理森林旅游资源,实现资源的保值与增值。森林公园无偿地占有使用着国有资源,就经营者而言,为追求经济利益,又过度地甚至破坏性地开发资源,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3.2 经营管理观念滞后,资金投入不足
在现有的经营模式下,大部分国家森林公园的经营管理方式基本上还是以前林场的经营管理模式,并未形成经营森林旅游业的观念,还缺乏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再加上国家森林公园在经济上不能完全独立,势必会导致国家森林公园的经营者把经营费用作为事业费和管理费,转嫁到政府的头上。而伴随着财政投入的逐渐减少,国家森林公园的基础建设和森林旅游资源的维护资金投入也随之严重锐减。
3.3 市场竞争力差
当前,我国的国家森林公园既不能完全自主经营,也不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不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资源,甚至开发出来的很多精品、特色及参与性强的森林旅游产品也不能顺利地销售出去,缺乏市场竞争力。
3.4 管理体制不当
目前,我国的旅游资源分属于政府不同部门管理,分工管理的格局导致政府部门大多只能从本部门的业务角度去认识资源、管理资源,造成多部门管理同一个景区,结果是哪一个部门也管不彻底,遇事时责任不清,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4 国家森林公园应采取的经营管理措施
4.1 森林旅游资源资产化
只有将森林旅游资源作为资产来对待,才能使经营管理者在会计帐目中反映出来,国家森林公园才能将其纳入成本核算体系,进行经营活动的成本收益分析和核算。只有把森林旅游资源的消耗纳入森林旅游产品的成本中,重新界定森林旅游产品的价值构成,才能够强化森林旅游资源在森林旅游生产要素中的突出地位,重新明确森林旅游资源与旅游发展的关系,提高资源意识,努力实现低消耗、高产出的效益型的旅游发展目标。
4.2 森林旅游资源产权清晰化
森林旅游资源只有明确其产权主体,产权拥有者才有权利和义务去实现资源的保值与增值。产权拥有者可采取租赁、承包拍卖经营权等不同形式吸引更多的资金,吸引多种经济成分参与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经营,使闲置的资源得到高质量的开发。
4.3 森林旅游资源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森林旅游资源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能够使经营者和管理者的直接经济利益分割,产权关系清晰,权责明确。公园的管理者应把经营权放手给企业去做,集中精力对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管理。这样,国家森林公园作为企业法人,除向资产所有者支付合理的使用费外,能够自主经营,不再受资产所有者的任何干预。
4.4 理顺管理体制
旅游是一个系统,与旅游相关的部门,无论是文化还是城建,林业还是宗教,环保还是水利,都必须保持一致的目标,统一态度,在保护好资源的前提下,走保护开发、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的路线,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当前,要尽快解决政企不分、事企不分、体制不顺、职责不清、多头管理、交叉管理等现象,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
4.5 公益开放型森林公园的经营管理措施
(1)政府应发挥职能,为其经营管理买单。公益开放型森林公园本着旅游、生态资源为民开放、服务于民的宗旨而存在,不具备自主发展经济的条件,因此,其经营管理资金只能由政府承担,因此,政府应充分重视公益开放型森林公园的价值,发挥调控及资金调配职能,积极完善此类森林公园的设施与环境,积极投入资金对其保护、开发,使其功能得以充分实现。
(2)合理利用资金,注重公园建设的完善性。公益开放型森林公园的经营管理者自身也应注意管理手段,要充分合理利用政府给予的用于建设、管理的资金,因地制宜,根据森林公园所处位置及情况等客观条件量体裁衣,合理打造,避免资金浪费。还要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协调沟通,注意落实国家政策,更要保持公益开放型森林公园的生态性、公益性、完全开放性及欣赏价值。
(3)注重开发,合理安排旅游活动。公益开放型森林公园自身可按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开展适当的经营开发活动,取得的收入应当用于森林公园的建设和维护。开放型森林公园经营管理机构应当根据森林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确定环境容量和接待规模,合理组织森林旅游活动。
5 结语
国家森林公园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无论是从旅游文化角度还是经济利益角度出发,面对国家级森林公园在经营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经营管理者都应从实际出发,注重创新经营管理手段,明确工作目标,以经济发展为基本目的。此外,政府各相关部门也应对其给予相应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晓慧,苟小东,王 谊.陕西秦岭北坡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初探[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2,17(2):62~63.
[2] 俞 晖.我国森林公园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2001(4):78~79.
[3] 黄秀娟.中国入世与森林公园发展方向探讨[J].林业经济问题,2002,22(1):11~12.
近年来甘肃省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总体发展水平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探索甘肃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策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加快旅游产业示范区的建设,是促进甘肃省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出路,它对加快旅游业的升级转型,促进区域联合,农民增收,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充分认识旅游产业示范区试点建设的必要性,探索适合甘肃省旅游产业示范区发展的模式,采取有力措施,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旅游业发展,建设一批旅游示范县、示范镇、示范村,强化甘肃旅游的品牌形象和地位,促进甘肃旅游业的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1]。
一、甘肃省旅游产业发展的环境和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条件
甘肃省地处中国西北部,位于黄河上游,地域辽阔,总人口2617.16万,全省共有44个少数民族,是典型的多民族共居地区。甘肃旅游资源丰富,资源类型多样,有“中国地理缩影,华夏文明故乡”的美称。丝路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始祖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等多元文化汇聚交融;大漠戈壁、冰川雪峰、森林草原、砂林丹霞、峡谷溶洞等多种类型的自然景观异彩纷呈;民族风情、多彩民俗,更令人流连忘返[2]。在甘肃这片辽阔的土地上,自然美景交相辉映,历史名胜引人幽思,民族风情浪漫瑰丽。到目前为止,全省已开发的旅游景区景点近400处,具备基本接待能力的景区景点200多处,已有A级景区140个,其中5A级景区3个,4A级景区39个[3],还有众多正在开发和待开发的景区景点。
(二)发展环境
1.经济发展形势良好,促使旅游成为消费热点。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尤其是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使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综合实力明显增强,GDP和人均GDP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
2.新的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为甘肃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西部大开发、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建设、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等宏观战略的实施,使甘肃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将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等重要领域的投入力度,这必将有力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3.各级政府对甘肃旅游产业的重视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国务院近年来连续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扶持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甘肃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为甘肃省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为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甘肃旅游产业发展的问题
1.旅游业发展缺乏科学规划。甘肃旅游产业缺乏总体发展规划,旅游规划编制落后,省区内各市(州)、县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景区景点建设处于自发开发状态,存在盲目和重复建设问题,开发形式单一,难以体现各自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不利于优势资源的提取开发,缺乏长远的计划和规划。
2.旅游业基础设施不健全,要素配置不完善。甘肃省由于地域条件限制,景点分散,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建设项目层次低,难以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交通成为制约瓶颈因素,旅游大环线道路质量不高。除部分成熟景点外其它景点基本的住宿、给排水、供电、通讯、游客服务中心等基本旅游设施缺乏。
3.旅游产品单一,宣传促销模式缺少创新。旅游产品仍以游览参观为主要模式,参与型、娱乐型、体验性等经济收益高、适应现代旅游需求的深度产品开发不足。各级政府给予旅游部门的宣传资金很少,旅游市场宣传促销力度不够,宣传方式单调、缺少创意。
4.旅游投入不够,缺乏旅游专业人才。甘肃省总体经济实力不强,旅游业投资环境较差,旅游项目建设缺乏资金,总体上旅游投入严重不足。旅游业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不够,旅游专业人才缺乏,旅游服务和管理人员缺少必要的培训,旅游从业人员总体素质不高。
5.保障机制运行不畅。在甘肃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相关配套政策、法规的支持力度不显著。旅游业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存在地方各级部门与政府和旅游部门之间的利益纠葛、多头管理等一系列体制和机制问题,导致权责不清,不利于旅游管理工作。
二、旅游产业示范区的构建体系
(一)科学编制规划,落实规划确定的内容
甘肃旅游创新发展必须考虑打破常规,在我省旅游资源基础比较好的地区借鉴其他省份的经验,加快旅游示范区的建设。同时做好资源配置和线路设计、产品与产业发展、政府管理与市场化、体制与机制、招商引资式县域旅游产业发展、新型旅游特区建设等领域的创新示范基地建设规划。
目前,甘肃已将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山丹县、永靖县、临潭县作为首批县域旅游产业示范县进行重点建设。青城镇、冶力关镇等一批条件好的旅游地将建成新型的旅游示范点,促进我省多元化旅游区的发展。比照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特色旅游项目,探索在我省旅游业发展起步早、效益较为突出、品牌号召力较好的地区,向中央要政策尝试设置免税区或者退税区[4]。敦煌作为世界遗产旅游目的地,品牌号召力好,但由于经济和地域等原因,其吸引力相对单一,其更大的发展空间受到了制约。这种相对独立的地域区位特征,如果配合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和服务要素条件,适合设置一个免税区,配合世界遗产旅游目的地建设,把敦煌建设成一个内陆地区国际旅游示范区。这样,将会进一步提升其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全面带动旅游业的升级转型,从而强化甘肃旅游龙头的品牌形象和地位,促进甘肃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全面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设施建设
在旅游示范区开发过程中必须采取政府主导的开展模式,政府应将首要的重点放在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来,彻底改变本地区落后的交通状况。旅游主干道和各景区连接道路要全部打通并且要达到规划标准,形成县域内外旅游环线,景区内道路全面提升,各自景区道路全部连通,旅游断头路全部消除,以提高示范区旅游接待能力。
各示范区应着力培养一批旅行社、宾馆酒店、旅游交通、旅游商品企业,形成若干家具有竞争力的旅游服务集团或是旅游投资公司,形成旅游服务企业组织集群,使得旅游服务企业组织得以完善,建立市场经济需求和符合国际规范的旅游服务企业运作机制,为各示范区的旅游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服务系统。
(三)发掘策划最能代表本区域特色的旅游产品
有效整合各示范区内所有旅游资源,以示范区特色品牌为目标进行开发建设。做好各示范区的旅游产品规划,为各景区、景点设计出既各具特色,又能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是做好示范区旅游规划的重要指标。可以立足各示范区特色资源,不断开发品味较高、适于销售、富有民族风情和文化底蕴的民族类服饰、刺绣、奇石、剪纸、药材、野菜等一系列特色名优旅游产品。
开发体验性和参与性商品。让游客在购买旅游商品的同时也能参与其中。这种方式不仅能增添旅游乐趣,激发游客的购买欲,而且能使游客更直观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和艺术,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加大对外旅游宣传力度,提高旅游形象知名度
加强与国内各地的旅游机构的交流合作,联合促销,进一步与各旅行社、旅游管理部门和协会建立紧密联系,与省内外特别是周边地区的各类旅游机构进行合作,构筑新型旅游协作体系。在充分发挥报刊、广播和电视等媒介传播作用的同时,积极采用电子网络宣传,加强旅游电子商务和旅游信息化建设。
积极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节,作为当地标志性的旅游节庆活动,融合宗教文化、历史文化考察、人文自然观光、度假休闲娱乐交流于一体,并使其成为当地旅游的拳头产品之一。积极参加、组织各种与旅游有关的展览会、交流会、研讨会、演出会、招商引资会、新闻会等公关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旅游企业的管理人员、著名作家、有广泛影响的新闻媒介的记者来考察交流。
(五)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旅游人才队伍。各级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要整合旅游教育资源,切实重视和积极加强示范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形成政府决策层、管理实施层、服务操作层等多层次和包括宾馆饭店、旅行社、景点景区和旅游交通等多门类的高素质旅游人才体系,以提高示范区旅游业宏观管理和微观经营水平。
加大旅游人才引进力度,强化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工作。要及早制定和出台优惠政策,提高从业人员待遇。同时,从外地积极引进懂管理、善经营的旅游专门人才和多方吸纳大中专毕业生献身示范区的旅游事业。实施旅游培训计划,有计划地对现有旅游从业人员分期分批进行岗位培训,从职业道德、文化修养、业务素质和服务技能等方面强化培养。
三、旅游产业示范区保障机制的建立
在示范区建设体系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保障体系有效实施,需要建立健全其保障机制。
(一)示范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机制
旅游产业示范区试点建设工作应由省发改委会同省旅游局牵头组织实施,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旅游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领导协调机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层领导全力抓、相关部门具体抓的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协调解决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旅游主管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规划布局、宣传促销、市场监管、队伍建设等行业发展职责,紧密配合,形成合力。发展改革部门要对旅游业的规划编制、项目建设、发展改革给与大力支持,财政部门要逐年增加旅游发展资金和宣传推广资金,交通部门要将旅游景区连接道路列入交通建设规划优先安排,农业、林业、水利、建设、国土、宣传、教育、文化、文物、宗教、环保等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统筹安排,将试点工作纳入重要工作予以谋划考虑,各示范区要周密部署,全力做好各项工作。
(二)建立创新旅游资源管理模式――旅游资源一体化
当前,各地方因旅游资源分属不同部门产生的利益纠葛、相互掣肘的问题相当严重,旅游资源的多头管理会造成旅游资源开发的重复建设,浪费财力和物力,应在示范区探索出一条旅游资源管理一体化道路,统筹协调交通、文化、农业、商业、环保等相关产业和行业与旅游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尤其应尽快解决林业、文化、文物部门与地方政府和旅游部门之间的利益纠葛、资源争夺、多头管理、发展受阻等一系列严重的体制和机制问题,为全省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扩宽路径[5]。可在各示范区选择2―3个试点,完成旅游资源开发管理模式创新的尝试与探索。
嘉峪关市旅游业发展较为成熟,也积累了世界遗产旅游开发管理的经验,可优先选择为示范点。嘉峪关可成立旅游管理委员会,把分属各部门的旅游资源做好资产评估,以入股的方式由管委会统一管理运作,以此协调各部门的利益,探索一体化管理的模式,突破旅游资源部门所有的体制壁垒,运行成熟后逐步向全省推广。庆城县作为县域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示范点比较成熟,已形成庆城模式,可进一步引导总结推广。
(三)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和法规
由于旅游示范区的建设牵扯的部门和行业广泛,在建设的过程中还应该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的方式。特别是针对甘肃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盲目性和无序性的情况,应该由政府负责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对示范区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引导和管理。对于合理的开发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法律上的支持和保障,对不合理的开发则进行约束和管理。
有关市(州)、县领导要对旅游示范区试点工作给与支持,所需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省上要安排一定的资金,支持各示范区的试点建设工作。各有关部门要研究提出税收、土地使用等优惠政策,鼓励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示范区旅游产业开发。如在开发乡村旅游示范点的过程中,可以积极运用小额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鼓励旅游景区城乡劳动者通过开办“农家乐”、旅游商品开发加工等项目实现自主创业。
四、结语
旅游产业示范区的建设是旅游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大,效益明显,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我们要提高对加快旅游示范区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把旅游示范区的建设作为重要目标加以培育、重点扶持。广泛深入地进行资源普查、调研,充分关注示范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开展策划、研究、规划工作,创新甘肃省旅游产业示范区发展模式,促进甘肃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甘肃省发改委,甘肃省旅游局.关于开展县域旅游产业示范县试点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Z].2008-12-8.
[2]高亚芳,秦斌峰,张立群.甘肃导游教程[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0:7-4.
[3]甘肃省旅游局.旅游观察:2010年甘肃十大旅游亮点[N].甘肃日报,2011-1-14(12).
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有更多的时间选择到大自然环境中释放压力和放松心情。因此,森林公园成为人们休闲时间的主要选择。但是在大力发展森林公园旅游的同时,也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沈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是集观光、休闲、科普为一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对当地长久稳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旅游资源保护
1.1景观资源保护
景观资源是森林公园旅游等生态旅游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旅游的核心。因此,当地政府以及相关管理部门要重视对森林景观资源的开发建设和保护,将景观资源保护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开发建设的活动中,促使森林资源开发更具有实际价值。森林公园景观资源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其中要重点加强对自然景观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结合当地实际发展现状和资源开况,通过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以保障森林资源自然景观的原始状态和完整性[1]。
1.2生物资源保护
对森林公园生物资源的保护可以从两方面落实,一是对植物资源的保护,二是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在沈阳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开发中,首先要加强对森林植被的管理和保护,要通过多种手段和措施强化森林火灾预警及防范制度,督促相关部门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全面分析和排除火灾诱因,从而使火灾发生率降到最低。同时,相关人员还要加强防火宣传教育,从根本上杜绝森林火灾。此外,还要加强森林巡查,及时处理火灾易发因素,进一步保障森林资源的安全性。其次是要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水平,可以通过定期检查和消毒防护等措施,避免病虫害疫情扩大,尽可能地保护森林资源的完整性。另外,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即是要保障珍稀动物能够保持繁衍生息。因此,首先要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贯彻落实《野生动物保护法》以及《森林法》等,在森林公园内禁止一切非法捕杀、诱杀动物行为,从而创造安全、良好的野生动物栖息环境,维护生态系统多样性;其次要完善相关的保护设施,即可以调查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分布等情况,根据记录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比如设立防护网等措施,为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庇护场所;最后还要控制施工建设范围以及强度,要尽量减少对野生动物正常活动和休息的影响,从而实现对动物资源的保护[2],切实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2生态环境保护
2.1水体环境保护
对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中的水体环境进行保护则是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严格保护和控制森林公园内的水域,做好污染防范工作。在沈阳国家森林公园内存在的污染源,相关人员必须及时上报、及时处理;同时要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工作,可以通过标识或者游园守则等方式引导游客以及公园商户、管理工作人员等形成良好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另外,还可以通过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垃圾巡检,对不易发现的垃圾进行清理,防止扩大污染范围,并对森林公园中的各种用水进行净化和消毒处理,尽可能减少水体环境的污染[3]。
2.2卫生环境保护
森林公园作为一个旅游区域,在大批游客参观游览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垃圾和废弃物。因此,要保护森林公园内的生态环境则要做好卫生环境保护工作。可以在强化宣传教育以及制定惩罚制度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沈阳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可以在游客数量相对集中的区域放置分类垃圾桶,同时工作人员要及时对垃圾进行清洁和处理,避免发生二次污染。要安排专门的清洁人员划分卫生区域进行定期垃圾清理等。
2.3农业污染治理
在沈阳国家森林公园区域中存在大量的农业生活人口以及耕地等,由此产生的生活废弃物以及农业种植活动中产生的化肥、农药残留都会对森林资源和环境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相关部门要对附近农村居民的生活垃圾、污水等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还要引导农户使用清洁无污染化肥及农药,降低有毒性物质或者制品的残留。同时,对已经出现污染现象的区域要采用科学的防治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森林公园内的污染程度,保障其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稳定状态[4]。
一、 旅游发展的现状
二次大战后,随着国际和平环境的来临、世界经济的日益繁荣和国际交往的不断扩大,作为第三产业的国际旅游业迅猛发展,旅游人数逐年上升。世界旅游组织发展援助部主任哈什・瓦玛在2007欧亚经济论坛时公布了上述数据。他表示2006年,全球游客人数达到了8.42亿人,比2005年增长了4.9%。这些游客的旅游活动带来了7350亿美元的旅游收入,这意味着2006年平均每天游客都要消费20亿美元。根据世界旅游理事会发表的年度报告,自1992年起,旅游业已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产业,不论从它的总收入、就业、增值、投资和纳税等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对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由于国际旅游业是世界经济中具有广泛前景的一个组成部分,各国都在努力探讨并积极参与这一领域的竞争。国际旅游业高度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地区,这一地区接待国际旅游者一般占世界旅游者总数的80%以上。
我国的旅游业是在党的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才起步的新兴产业。虽然我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名山大川和历史文化名城较多,但由于过去几十年的闭关锁国,加上国家财政困难,对旅游业缺乏长期投资,以致我国的旅游业设施落后,区域旅游发展很不均衡。近十多年来,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经过努力追赶,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以2008年为例,我国旅游业保持了平稳发展。全年旅游总收入达1.14万亿元,增长约4%。国内旅游达17亿人次,增长约6%;国内旅游收入8700亿元,增长约12%;入境旅游1.3亿人次,下降约2%;入境过夜旅游5300万人次,下降约3%;旅游外汇收入400亿美元,下降约5%;出境旅游4600万人次,增长约12%。
二、 旅游开发的内涵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一)旅游开发的内涵
1.重点旅游景点建设
旅游景点是旅游区域划分中最小的单位,往往是由两个以上的景物组成,其景观美学特征突出,旅游活动较为单一,并有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由于旅游景点是旅游区划中最基本的组织,所以,一个旅游景区的吸引力和旅游效益主要取决于景点的开发程度和管理水平。一般来说,一个旅游景区都不止一个景点。在开发上也有先后和侧重,但首先应该抓好的是重点旅游景点的建设。只有把重点旅游景点建设好了,才能对整个景区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和带动作用。
2.旅游地的交通安排
旅游活动具备异地化的特征,旅游者往往要经过漫长的旅途来到旅游地。因此,如何合理的安排旅游地的外部和内部交通是旅游开发中的又一个重要内容。这里的交通安排包括交通路线的设计、旅游交通设施的配套、交通工具的选择方面。现代旅游者对舒适度和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往往要求旅途所用的时间尽量短而舒适,游的过程相对长而且参与性强。在对旅游交通进行规划时要考虑旅游者这些要求。
3.旅游地旅游辅助设施的建设
成功的旅游开发需要对旅游所需的辅助设施进行统筹规划和建设,完善旅游地的旅游环境。旅游辅助设施包括的内容很广泛,涉及旅游的食、住、行、游、购等方面,如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和宾馆、酒店、活动中心、购物中心、停车场等公共设施。这些设施如果不完整或安排的不合理,将会大大影响景区的品味和质量,降低游人对整个旅游区的心里感受。
4.旅游市场的开拓
旅游开发要取得预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就应该注重旅游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只有尽力满足旅游市场内的需求,自身的利益才能得到满足。因此,旅游开发应该依据本地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优势确定其开发的目标市场。从营销角度来分析,对市场进行细分是一个有效的方法。然后针对性地对目标市场进行宣传和市场营销,使大众在获取最新信息后,产生旅游的愿望而成为游人,从而扩大客源和开拓旅游市场。
(二)旅游开发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现象,与环境关系密切。良好的资源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坚持在保护好旅游资源及其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同时要认清楚旅游开发与环境的相互辩证关系,这对于我们科学的保护旅游地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如下:Ⅰ.旅游开发与环境是矛盾的统一体。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前提。旅游开发对环境具有积极和消极作用, 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会互相转化;Ⅱ.旅游生态环境是介于农村生态环境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一种中间型形态, 具有脆弱性和过渡性的特点, 其发展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发量和强度;Ⅲ.旅游开发对环境的正反作用与影响, 因开发利用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乃是维护环境良性循环和旅游业自身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基础;Ⅳ.旅游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 一般地是指人们的开发活动对自然界造成了不利于人类自身发展的影响与后果, 主要表现在由于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得当或失误, 使生态环境趋于恶化。
三、 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一)旅游对自然资源及环境的不利影响
旅游发展的势头越来越明显,但是去旅游的人越多,旅游活动对土地、大气、水等自然资源的影响就越强烈,这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十分明显。如在一些吸引力强的旅游目的地,因为旅客的大量涌入,增加了对土地的踩压,从而使得土壤面积增加;同时在旅游规划和开发过程中的一些经济技术活动,对土地资源也造成不利影响,如饭店、供电站等的建立会占用大量的土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平衡。此外,旅游活动对水体、大气环境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如旅游配套基础设施所产生的水污染,大量旅游人员停留所产生的生活垃圾造成河流和地下水污染。而旅游地大气污染主要来自旅游交通设施所产生的尾气。
(二)旅游对动植物资源及环境的不利影响
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因为游客的素质不高,出现采集、摘取鲜花、枝叶和侵害动物的情况。有少数旅游者, 在旅游区采集、狩猎、露营、野炊等,这既加重了旅游区的生态负担, 又可能造成物种减少, 甚至灭绝, 使旅游区的平衡受到严重破坏。游客的这些行为对动植物产生一定的损害,在损害较为严重的时候会导致其死亡,从而改变旅游地动植物的构成和破坏旅游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旅游对人文景观及环境的不利影响
旅游活动还会对旅游目的地的人文景观产生不小的冲击,如语言和服饰等都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从而破坏了他们的本土文化。一些著名风景名胜区游客增多, 游客的踩踏使地面因磨损而失去原有的特色。要发展旅游业, 这种破坏是很难避免的, 补救措施只能通过定期的补修才能实现。在旅游景点我们经常看到旅游者触摸攀爬名胜古迹, 在古迹上乱刻乱画的现象时有生。所有这些, 都使名胜古迹的本来面貌和寿命受到严重威胁。
四、 旅游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旅游经济管理中的外部性
从全社会来分析,外部性可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当某种经济的社会边际成本小于私人的边际成本时,将产生积极的外部性;反之,就存在消极的外部性。如果我们将旅游环境作为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对待,那么,旅游目的地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以及旅游者在其旅游活动中的经营和消费的决策、行动都会对旅游环境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可以形成外部经济,也可形成外部不经济。当外部不经济时,旅游企业的投资和经营行为以及旅游者的旅游消费行为,也会对旅游目的地旅游环境产生破坏影响。如旅游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噪音、污水和废气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旅游企业在旅游景区的投资行为,可能会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旅游企业超规模的接待形成的拥挤以及旅游者直接对旅游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行为,都会使旅游目的地产生社会边际成本。如果社会边际成本大于旅游企业和旅游者边际成本,外部不经济现象便会产生。
(二)旅游资源管理体制问题
目前我国旅游资源所有权在国家,但管理权在地方各行政部门,经营权有在各开发商手上,这样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但由于我国目前的经济管理体制还不完善,以至于这三权没有明确的划分和界定,造成了旅游资源管理的混乱,从而会打击人们保护旅游资源的积极性,很容易造成旅游环境的破坏和旅游环境问题无人监管。
(三)政府监管旅游环境失灵
对于旅游环境保护方面,目前我国制定的资源和环境方面的法律20多种,但这些关于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法律都仅仅局限在一个方面,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就很容易导致政府监管的失灵,但是,由于政府是靠国家的强制力和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来维护社会和经济的正常运行,法律的缺失无疑使政府很难对破坏旅游环境的行为做出公平合理的制裁。
五、 解决旅游环境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旅游环境管理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走可持续的旅游发展道路
制定健全完善和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法规,为有关单位和个人提供行为和活动的准则,管理主体必须按照旅游环境的法律法规进行监督和管理,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由于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充满各种各样的矛盾,旅游业开发和旅游活动会不同程度损害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生态环境。所以,我们要维护旅游生态系统的的平衡,走可持续的旅游发展道路以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建立和健全统一领导下的分工协作的旅游环境管理体制
我国旅游环境管理的目标是建设和维护优美整洁、安全卫生和舒适方便的旅游环境,因为旅游环境管理的内容和范围及其广泛,不是旅游、环保等部门本身就能做到的,在相应一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还要有各部门的分工协作。有了统一领导下的分工协作的旅游环境管理体制,就有了强化旅游环境的组织保证。
(三)广泛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特别是领导者和管理者的环境意识
在我国,领导者和管理者环境意识的强弱,对旅游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关系极大。另外,旅游环境管理必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必须有广大的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他们愿意接受管理和参与管理。
(四)大力采用科学技术手段,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
在许多微观的、局部的旅游环境保护中,采用科学技术的手段,如生物手段、化学手段、物理手段和工程手段等,防治旅游环境污染和破坏,这将会产生较好的效果,从而使旅游资源及环境得到可持续的利用。
参考文献:
[1]徐学书.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2]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傅文伟.论我国旅游开发与环境管理.经济地理
[4]卫秋明,郭向荣.我国旅游环境问题经济分析及对策.财经视点,2009;7
[5]燕妮.旅游开发不能我行我素.市场经纬,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