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3 14:58:0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农业发展的特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近日,从吉林省有关部门了解到,全省在稳定水稻、玉米、大豆三大粮食主要作物的播种面积,保证这三大作物稳产高产的同时,各地又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创新发展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2006年,全省特色农业实现产值283.7亿元,比上年增加38.7亿元,增长15.8%,占2006年全省农民人均收入3641.13元的24.47%。“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农业特色产业将达到600亿元,特色农业将成为农民致富路上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1998年开始,白城市政府就组织白城市农业科学院、白城市林业局的科研人员培育适合白城地区防风固沙的农作物品种和经济林树种。经过努力,白城市农业科学院已研制出耐旱、耐盐碱的燕麦新品种“白燕1 号至8 号”。“白燕7 号至8 号”新品种连续两年播种后,不用人工再播种就可以持续繁育生长。燕麦的特点是投入少产出大,每公顷单季可产3000 多公斤,双季可产5000 多公斤,饲草每吨收购价为350元,每公顷投入不到1000元,收益却达5000元以上,现在白城地区燕麦播种面积已达2000 公顷。
吉林省特色农业的主要项目是人参、鹿茸、水果、蔬菜、食用菌、中药材、林蛙、薯、桑蚕、花卉、烟叶、蓖麻、花生、油葵、苏子、燕麦等。2006年全省蔬菜生产总面积达到37.5万公顷,其中保护地疏菜生产面积达到8.47万公顷,成为吉林省继粮食生产之后的第二大种植业; 水果生产面积已达到13万公顷,人参留存面积达到4000万平方米,食用菌栽培面积达到4100万平方米,油料生产面积达到31万公顷。
吉林省特色农业发展迅速,目前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已达800 \多家,产品初加工产值已达25亿元。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多村一品、数乡一业、专项特色扮亮了吉林省的特色农业。全省已有各类特产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专业协会1450个,农村经纪人达到1万多名。同时,特色农业市场空间不断扩大。2006年全省共签特色农业产业产销订单520 余份,品种80 余种,平均订单生产率达到62%以上。山珍产品80%内销或出口,葵花、花生等优质油料产品内销及出口量也在80%以上,红辣椒、圆葱、白萝卜等部分蔬菜产品几乎全部销往省外、国外。吉林省先后制订颁布了无公害蔬菜、绿色鲜食、葡萄酒、低农残人参等12 项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经省政府批准,从2001年起在全省组织实施了“无公害蔬菜行动计划”,现已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8万公顷。其中,德惠市、大安市、扶余县、敦化市、长春市南关区等5 个县市区先后被农业部确定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县和无公害中药材生产基地示范县。
1 农业机械设备制造的特点
1.1 农业机械设备制造受限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
我国目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不高,机械化农业推广面不广,其原因是:后耕作面积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产品品种不能及时统一更新,产品质量高低不齐;广大农民朋友受祖辈影响手工劳作的意识有待提高。这3方面因素限制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同时也限制了农业机械设备制造。
1.2 农业机械设备制造以中国特色为主
我国现在的农业机械设备制造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结合中国农业自身的环境、气候等方面。由此可见,农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在中国的农业上起着带动整体农业经济实力的作用。
1.3 农业机械化设备结合新科学技术
现在的农业发展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研制的过程中也与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协同合作,在机械、电子、气象等方面寻找新的共性过程。因其农业机械设备制造的特征和需求,在工作与研究中,将“田间自动导航系统、机器视觉系统等农业新应用安装在自走式农业机械和拖拉机等机械上,提高了农业的完成效率、质量标准。在提高整个农业机械的舒适度后,因其自动化改善明显,所以在农业生产中大大提高了原有的速度,并为农业生产中的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新技术。
2 农业机械设备制造的发展
2.1 保证生产零件的回收利用和可拆卸
在农业机械设备的制造过程中,保证农业机械设备制造的绿色发展,可以增加机械设备的可回收性、可重复利用性、可拆卸性和可维护性,在制造以对环境的污染作为设计的参考之一。实现对不同机械零件的优化组合,实现最大化的效用和最小化的资源浪费。例如,在农业机械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对特定范围内的不同规格产品的功能差异性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此为基础设计出一些列的相应功能模块。通过选择不同的功能模块,经过组合构成不同的机械产品,满足农业生产中的不同需要。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解决农业机械设备中产品规格、生产成本和设计制造周期等因素之间的问题,还可以为农业机械设备产品的快速发展,提供便利的条件。而且,在农业机械设备的制造过程中,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农业机械设备的回收和重复利用,发挥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功能。
2.2 利用节能环保的制造材料
实现农业机械设备制造的绿色发展,选择的机械设备制造材料也十分重要。在农业机械设备产品的开发设计过程中,选择绿色环保的制造材料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例如,农机企业在选择机械设备产品的制造材料的时候,应该最大化的减少使用材料的种类,避免使用一些有毒、有害或者一些比较贵重的稀缺材料。同时,农业机械设备的制造过程中,应该做好机械设备制造材料的分类管理和对一些废弃或者边角材料的回收利用工作。保证农业机械设备产品使用节能环保的制造材料,可以减少农业机械设备应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2.3 应用清洁能源
[2] 湖北省统计局. 湖北省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wzlm/tjgb/ndtjgb/hbs/110245.htm,2015-03-04.
[3] 湖北省统计局. 湖北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wzlm/tjgb/ndtjgb/hbs/108863.htm,2014-03-04.
[4] 刘守英. 中国的农业转型与政策选择[J]. 行政管理改革,2013(12):27-31.
[5] 张昌尔. 湖北: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强农强省的重要抓手[N]. 农民日报,2014-07-09(1).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022-01
一、引言
休闲农业也就是利用自然生态资源、农村田园景观、农村文化、农家生活、农业生产等将农业与农村休闲结合起来,为游客提供观光、度假、娱乐、健身等多项休闲服务的一种农业经营形态。从其内涵来说,休闲农业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游客为目标,将农业与旅游业有机集合起来,形成一种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结合的新型产业。我国国土资源辽阔,多民族聚集,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休闲农业的基础坚实,休闲农业逐渐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
从休闲农业的发展历史来说,我国的休闲农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也就是自发式、自主式和开发式。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部分农村开始将当地的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出来,形成各种形式的休闲农业活动,这成为当地人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属于自发式发展模式,是最早时期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如:河北涞水县野山坡依托当地的自然旅游资源推出休闲旅游活动,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野山坡总共接待了将近90万人,从事旅游服务的农民高达3000人,当地建立起大量的家庭旅馆。
在20世纪90年代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旅游行业的发展,大众旅游兴起,人们的旅游需求逐渐多元化、层次化,人们更加喜欢体验性旅游,于是,体验旅游项目融入到农业旅游中,丰富了农业旅游产品,这一时期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为自主式,形成了农园采摘游、垂钓游、民俗风情游等休闲农业项目。
进入21世纪后,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休闲农业中融入绿色、健康、环保、科技等元素,越来越多企业主动开展农村休闲示范区项目,如北京的锦绣大地、苏州西山现代农业示范园等,休闲农业成为一种新型旅游消费方式,成为旅游局工作重点,休闲农业走向开发式发展模式。
三、休闲农业的特点
从前文中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可以看出,休闲农业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与居民的生活水平、消费水平密切相关。休闲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是一种文化活动,在今天已经成为人们精神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其对休闲旅游的需求也就越大,也有较强的旅游消费能力,这样就推动了旅游行业的发展。当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居民对精神生活需求提高时,其会自动自发的开展休闲农业。到今天,我国已建立100多个休闲农业旅游县,1000多个休闲农业旅游乡。
从休闲农业这一产业定位角度来说,其定位具有明显的可变性特点。产业定位有助于找准发展方向,深化产业内涵。而休闲农业是新兴产业,其内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丰富,其功能也不断变化,故而其定位也具有多变性的特点。休闲农业展示的农业生产过程,游客可以体验田园乡村生活,这属于农田范畴。而都市农业展示的是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以回归自然生态、怀旧休闲、认知教育、乡土风情饮食等为主题,将交通、住宿、土特产、旅游工艺品等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农业生态旅游休闲产业,应归入到旅游业范畴。
休闲农业具有继承性特点,它是在观光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不断寻求新的发展契机,它继承和发扬了观光农业的内容,是观光农业的高级形式,游客在体验农家田园生活的过程中对农业文化、农村环境、风土人情等产生浓厚兴趣,观光农业的内涵逐渐丰富,于是催生了休闲农业。在未来休闲农业的发展中,其必将出现产生新的产品、内容、形式等,催生新的产业。
四、休闲农业发展策略
虽然说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休闲农业得到集大成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度竞争、缺乏统一规划、接待设施城市化等,对此,必须制定适合本地的发展策略,推动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科学规划,系统开发,突出本地特色。发展休闲农业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根据本地的区位条件进行区域休闲农业的定位、功能定位、形态定位等,调查本地的资源优势、市场客源、自然环境等,进行SWOT分析,找准本地发展休闲农业的方向和目标,突出本地的特色主导产业,建立休闲农业品牌。当然,休闲农业的发展还必须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发展休闲农业的同时推动新农村建设。
第二,重视生态保护,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生态休闲农业是休闲农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它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角度出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农业养旅游,以旅游促农业。重视农村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在考虑当地休闲农业的环境承载力基础上严禁大肆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维护农村环境的原始性和自然性,突出当地农村经济的特点,做到自然景观与休闲农业的协调配合,在开发的过程中重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紧密结合,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
第三,加强休闲农业景区与旅行社的合作。为满足游客的需求,旅行社积极开发出多条精品休闲农业路线,出现大集团以及名牌产品,有效推动了休闲农业以及旅行社的发展。休闲农业的经营者应积极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扩大生产规模,开展主动宣传活动,将休闲农业资源推向广阔的市场,推动休闲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除此之外,相关部门和企业还应积极从旅游协会、提升休闲农业产业开发深度、提高服务水平、建设品牌、加强管理等角度发展休闲农业,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结束语
在休闲农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农村地区应抓住这一商机,积极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休闲农业,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G64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7-0149-03
作为中泰两个发展中国家的基础产业,要促进两国在农业领域的技术和教育方面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必先要对泰国的农业生产和农业教育信息进行深入的了解,以此作为科学决策的参考,助力于两国长远的健康交流与合作。
一、泰国农业的特点
(一)泰国农业的规模和特色:刀耕火种农业与有机农业
作为典型的发展中农业国家,泰国人口的五分之四(1530万人)都从事农业生产,国土面积的四成(2240万hm2)为耕地,人均耕地面积达到0.164hm2。[1]刀耕火种农业是热带山区广泛存在的自给农业形式,多数分布在东南亚偏远且坡度较大的山区。刀耕火种在泰国的耕种周期在5年左右。泰国清莱府刀耕火种农业面积分布最多,随着泰国大力发展商品农业,需要以刀耕火种的方式清理和开垦土地。2003年至2011年,清莱府刀耕火种农业面积由占该府国土面积的2.75%左右增加到4.36%。由于自身的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因此泰国超过90%的化肥用量需要依靠进口,这就令其农作物的种植成本相对较高。[2]面对这一现状,泰国政府希望依靠发展有机农业来改善目前的农业生产问题。2004年泰国政府正式宣布将有机农业作为自身发展的核心目标,提出增强有机化肥的利用,提高农业废物的二次利用,进而在全国范围内发展有机耕作这一战略目标。到目前为止,该战略运行状况良好,泰国已成功跻身有机农业大国,相关的有机农产品出口更是成为了泰国的主要外汇收入来源。
(二)泰国的主要作物种类和品种改良:大米和木薯出口量居首,水稻主推常规籼稻
泰国的地理环境潮湿温润,十分适合于水稻的种植。以湄南河流域和呵叻高原为中心,构成了泰国的主要水稻种植地区:前者主要种植的是一年两至三熟的水田和旱地型水稻品种;后者主要种植一年一熟的水稻品种。[3]除此之外,包括玉米、橡胶、烟草、椰子、木薯等各种适合在热带环境下种植的经济类作物,也都在泰国境内得以广泛种植与培养。从农作物出口的角度来说,泰国实质上是一个农业出口大国,其大米和木薯出口量都位列全世界首位。
在农作物品种改良上,泰国对相关领域的投入和研究也十分重视。泰国全国共有23个水稻稻种培育中心,其培育核心集中在对水稻产量、抗病抗虫害、化肥适应性以及营养富含量等方面。同时,采取基因积累的方法增强稻种的抗涝抗旱能力亦成为了当前育种工作的重点。在水稻品种上,泰国目前所使用的绝大部分(98%以上)水稻品种,为常规籼稻品种,这其中包括使用期超过半个世纪的“好茉莉”优质水稻,以及源自地方农家品种的KDML105系选水稻。后者具备极强的抗旱和耐酸碱性,并且成品的米粒细长且极富营养。到目前为止,泰国热带蔬菜研究中心已经成功构建起涵盖117个品系,超14448个标本项的蔬菜品种库存系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样本基础。泰国农大热带蔬菜研究中心是蔬菜新品种的选育主要单位,泰国正大、正泰公司等也负担这方面的工作。在生产上,农民可以选择自主经营以及农场主承包经营两种方式,并且其所使用的农作物种子大多来自育种公司。在木薯种子资源上,主要有从拉丁美洲引进或者国际组织提供这两种来源方式,因此其亟须解决木薯种子资源供应的问题,进而增强泰国的木薯生产和出口能力。[2]
(三)泰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特点:农民自助式技术推广模式
由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团体和企业积极参与所构成的农业合作部,是泰国的农业主管部门。同时,土地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成立了相应的农业土地发展司和农业技术推广司。在整体的组织架构上,泰国的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具有中央垂直领导,地方分管的特点,共分为中央和省以及区三个管理层级,进行人员、资金和项目的统一管理。各个相关部门中,土地发展司在主管农业发展用地的管理和控制的同时,还兼具技术推广的职能。在农业生产上,作为主力军的广大基层农民与主管部门的联系较为密切。2012起开始实施的“Smart Farmer and Smart Officer”计划力求实现具备高生产力和高技术水平的专业农民,其人员数目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达到5∶1,从而实现农民自身带动农民这一发展方式的最终实现。[3]
(四)泰国农业技术研究方向:以农业生物技术为主
泰国的农业生物技术产业较为发达,其主要的研究发展方向集中在以下方面:动植物健康改进以及相应的疾病诊断产品;农药和除草剂的升级研究;农产品多样化和产量提升技术研究;海虾的疾病诊断和控制。出于满足泰国在农产品生物技术研究方面的人才需要,泰国的24所国内高等教育机构每年要提供包括本科、硕士以及博士生在内的1200名-1400名专业技术人才,而相关领域对于农业和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也一直保持在一个较为旺盛的水平之上。[4]
二、泰国的农业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高
泰国全国共有630所高等院校和研究院,其中泰国教育部和大学部直属的高等院校分别为208所和65所,其余为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泰国十分重视助力于东南亚的一体化和国际相关机构的推动,以增强国内高等院校的国际交流和影响力。目前,不仅亚洲理工学院、博仁大学等已实行全英文教学,还有32所高校与其他国家的高校以及研究机构签有合作协议,这在增强泰国农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同时,也实现了课程、管理以及教学手段的国际化。截至2012年,泰国的高校留学生人数已提升到东南亚地区第二的水平,仅次于新加坡,从而极大地增强了泰国农业教育和科研的人才储备潜力。[5]
在具备较大国际影响力的农业高等院校方面,泰国国内有三所比较主要的院校:泰国农业大学、麦柞大学以及清迈大学。同时,除去高等院校,泰国国内还有高达84所农业职业技术学校。两者共同为泰国的农业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帮助泰国的农业实现了区域性的领先与持续发展。泰国农业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机构设置完善的国立农业大学,也是泰国农业科技研发和进步的核心所在。院系建设上,该大学涵盖了农学、渔业、森林、兽医等传统农业专业以及理学、文学、工商管理等附属性学科,总共包含23个学院,院系建设十分完备。专业设置上,又包括农业机械、园艺、土壤科学以及植物病理学等在内的设置完备、涵盖面广的专业范围。在同中国的交流合作上,泰国农大与包括中国农业大学等在内的众多农业高等学府和综合性大学,建立了长久而稳定的合作关系,提出了亚洲涉农大学联盟这一地区性农业高校联合体的建设构想。除去泰国农大,麦柞大学也是一所泰国国内的知名农业教育高校,其主要优势在于农业生产、农业工程以及农业经营三个领域。清迈大学的兽医学和农业系统学是其主要的农业学科,并且该校的课程普遍采取双语教学的方式进行授课,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其国际性和交流潜力。截至目前,该学校已经与9个国家的25所大学建立了交流合作项目。[6]
三、中泰农业和教育领域的合作基础
(一)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
作为主要以发展中国家为基础构建的区域经济组织,东盟国家的基础性产业是农业。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十分广泛,并且将其作为自贸区建设的主要受惠产业。2010年,随着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的成功签署,中国与东盟之间就作物栽种、水产养殖、农业机械等内容达成了共识,双方将注重在这些方面进行长期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为中国农业教育的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中国农业技术核心人才培养基地,201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所招收的47名海外留学生中,有半数来自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该部分学生广泛地分布在全国各地的17个研究所,涉及21个专业。同时,作为中国与东盟在农业教育领域合作的主要试点单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依靠自身卓越的地理位置优势和国家特别支持的资源服务优势,成功地担当起对东盟成员国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展开农业各领域技术和知识交流的重任。
(二)相互认可学历和学位
作为对我国经济和社会走向影响都十分深刻的国家发展战略,中国十分重视中国―东盟区域一体化系统的构建与维护。而作为上述战略的重要环节,中国已经累计对泰国投资500亿元人民币,而潜在的投资额度还有2000亿,而相关的配套项目运行需要大批具有东盟学习背景的专业化人才。因此,中泰教育合作顺应潮流,具有强劲的发展动力。同时,中泰教育合作得天独厚,发展潜力巨大。主要聚居于中国南部省区广西的民族――壮族,与泰国的主要民族――泰族为“同根异枝”的民族,都是以传统的稻作文化为中心,在社会生产结构、饮食结构、民俗文化、、人生礼仪、语言方式、民族性格和深层心理等方面都十分接近。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傣语和泰语的相似程度高,除去某些宗教和现代词汇外,基本都可以实现互通。泰国自身也非常重视汉语的推广,到2010年底,已有58所大学开设汉语言本科课程,许多大学还设立中文学院,孔子学院数量亦居亚洲之首。此外,中泰两国教育系统的设置较为接近,方便了两国学校和学生的相互往来与交流。2007年两国实现了学位互相承认之后,2009年两国又成功签署了《中泰教育合作协议》,使得国内一部分高校与泰国高校成功实现学分互换,为双方的进一步深入合作奠定了基础。至2013年,中国留学生在泰人数已超过1.2万,成为后者的最大生源国。
四、中泰农业技术和高等教育合作的方向
根据我国农业领域的相对优势,农业技术合作的内容可以是构建广西或云南区域性农业技术创新中心和面向东盟国家的农业技术培训基地,着力增强农作物栽培和病虫害防治领域的技术合作与交流;重视动植物疾病检疫,杜绝动植物传染病的大规模跨境传播;重点发展农业种植领域的研究、培养、评估以及利用方面的合作,加强对生物资源的维护与利用交流;着眼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合作,增强对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维护的投入力度。高校和研究所等科研和教育机构也要重视同泰国方面的农业教育合作,利用后者的高效资源发展国际合作教育事业;或发挥我国泰语人才优势,创新面向泰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通晓汉语、英语和泰语的本土师资队伍和将本土优势专业课程建设成英、泰语教材。合作领域可以先从农业职业技术院校和农学学士、农学硕士联合培养开始,探索培养农业实用复合型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焦春海,郭英,姚明华,等.泰国农业生产与作物品种改良状况[J].湖北农业科学,2010(5).
[2] 李荣,涂先德,高小丽,等.泰国农业技术推广与循环农业发展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4(425).
[3] 吕婷婷,刘闯.基于MODIS数据的泰国耕地信息提取[J].农业工程学报,2010(2).
发展地方特色农业是“十一五”规划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所谓特色农业,就是各地依据本地区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资源情况及其他相关条件而形成的市场需求,具有自身优势和专业化特点的农业。我市依靠当地特有的地理、资源、区域优势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发展该市特色农业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取得了较大成效,基本上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或数村一品的生产经营新格局,由此也带动了该市生态农业,观赏旅游农业的大发展,营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了具有新郑特色的经济效应。
一、我市地方特色农业主要表现
(一)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大力发展红枣产业化生产
红枣是我市的名牌名优特产。“新郑红枣甜似蜜”,在明代已是妇孺皆知,名扬天下了。现如今,新郑市领导带领全市人民牢牢抓住这一宝贵遗产,理出了发展红枣产业的思路,即“围绕红枣搞开发,促进资源变财源”的名牌带动战略。采取加大科技投入,优化品种,提高品质,培养龙头,建好市场,打响名牌等一系列措施,在小小红枣身上做出了大文章,以枣精、枣片、枣茶、枣酒、枣醋等为亮点的枣产品将驰名中外的“新郑红枣”全方位推向市场,拉动了以红枣为原料的专业化的迅速形成,将原来单一直接进入市场的红枣“原”字号产品加工增值,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营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市有红枣生产20万亩,枣树490万株,年产鲜枣3000万千克,从事红枣加工的企业280余家,红枣品种及深加工产品有20多个,产品畅销国内大中城市及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均出口量达600万千克。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为基地研制的高科技保健新产品"中国人的咖啡"红枣粉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市场前景非常可观。小小的红枣在全国唱响了新郑名誉,打响了新郑名威。新郑这一传统优势产业的带动聚集效应得到了充分发挥,每年新郑围绕大枣产业创出的产值高达8亿多元。
(二)狠抓科技创新,集中力量发展无公害节水莲藕产业
新郑市政府根据市场需要、消费需求积极引导农民,利用独特的自然优势,在沙土地上搞节水设施,种植优质莲藕,走治沙、防风等综合治理之路,摸索实践在沙土地上建造混凝土水池,栽种节水莲藕,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全市发展节水莲藕面积已达5万多亩,建成6000余亩的节水莲藕示范园。去年年底,全市生产出的莲藕在20万吨以上,基本上形成了规模化发展,区域化种植的新格局。种植莲藕在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明显改善了气候,改良了土壤,使昔日沙岗变成了今日良田。我市东部沙区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降雨量增加,空气清新湿润,引来白鹭、白鹤、野鸭等水鸟栖息繁殖。花开季节,晴天白鹭、蜻蜓飞舞,大批游客前来休闲、娱乐、观光,也吸引了大批艺术家前来采风。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已先后接待全国各地赏荷的旅游团体60多个,游客在万余人次。
(三)发挥传统优势产业,扩大高产、优质、高效的林果业生产
我市龙湖镇具有丰富的果树种植经验,盛产樱桃和提子是该镇的传统优势产业。樱桃被誉为“春来第一果”,在龙湖已有2000年的栽种历史。提子是人们喜食的高营养食品,由于降雨、光照、气候、地形等条件独特,造就龙湖所产的水果圆滑晶莹、核小肉厚、外观艳丽、汁味纯美、营养丰富、品质特佳。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该镇依据当地自然资源,气候优势及地理区位优势,以双梅路为东西轴线,镇西部环乡道路为两翼,涉及13个行政村,规划建设了万米绿色提子长廊和万亩樱桃区,仅此一项,每年为农民增收5000多元。
(四)借招商引来科技,建好基地吸引农户
在孟庄镇鸡王村占地105亩的郑州市林果良种试验示范基地是我省名优特林果良种繁育基地,承担着郑州乃至周边地区新品种的繁育和推广。它是1996年孟庄镇的重点招商项目,由郑州林业总站投资200万元兴建的林果基地。走进基地,45亩的银杏林,使人目不暇接,大粒樱桃令参观者称赞不已。大粒樱桃在市场上销售,以每斤20元的价格成了抢手货,每亩樱桃能净赚10000多元。走进葡萄示范园区,美国特优玛奶提葡萄很是诱人。别的葡萄一年只结一次果,玛奶提每年可结果三四茬。古城村两年前在基地引进该品种葡萄10亩,从每年6月底葡萄上市卖到10月止,每亩收入12000元左右,是种粮食作物的近30倍。基地里不但育有大粒樱桃、葡萄,而且还有凯特杏、红太阳杏、斤柿等众多新奇品种和绿化苗木。为带动周围农户发展特色农业,该基地采取把品种引进,先繁育展示,试验成功后,采取定单形式,以公司+农户的办法与种植户签订保本价收购合同,实行"基地担风险、利润让村民"的办法,带动了农户建果园。在基地的带动下,方圆二十里的村民先后发展玛奶提葡萄3000亩、银杏100亩,为社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五)依靠丰富的农业资源,大力发展畜牧业
目前,全市奶牛养殖场10多个,现代化养猪场5个,饲料加工企业10多家,养殖专业村100多个,专业户4000多个,基本上形成了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在我市新村镇地盘上的新郑市种鸡龙头企业---新郑鑫源种鸡场,以方圆数百里的新村、龙湖、郭店等农户为基地,分片建立肉鸡饲养园区,走公司+农户的模式,实行股份制管理,对下设的种鸡饲养场、孵化场、饲料场、综合服务队和肉鸡饲养园区资产进行统一评估,各部门独立核算,一体经营。该公司根据农民(参股人或参股集体)投资比例的大小,把标准肉鸡舍交给农民使用,进行肉鸡生产。公司统一提供种苗、饲料,负责技术服务、场地消毒,经营利润和亏损按投资比例共同均分,这样公司和农户建立了紧密连接,养户不仅仅再是一个普通的养户,而是作为一个投资人的身份参与公司管理,公司各个环节利益与他们都息息相关,使农民养殖的积极性很是高涨,由此带动几百户农民参与养殖。该公司已成为漯河双汇集团、洛阳春都集团等大型肉食品定点加工基地,市场销售前景可观。另外,“订单型”农业在郭店镇崭露头角,农业势头发展良好,该镇做为上海百氏集团新郑土豆生产基地,1万余亩订单土豆全部落户该镇,农民看着大溜圆的丰收土豆不用走出村,便实现了全部销售,自然是喜上眉梢,积极性、主动性不言而喻。在辛店镇以高庄、铁炉村为中心的万亩药材花卉基地,以北靳楼村为中心的万亩杂果基地等,实行的都是"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模式,为农户提供了一条龙服务。在梨河镇黄甫蔡村规划出900亩土地,发展西瓜、辣椒、大豆、花菜套播种植,一年可达4种4熟,每亩纯收入达2000元。目前,全市年销售收入3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已有124家,建立健全市、乡、村三级300多个专业协会和村级服务站,组建70多个农业示范园区,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服务,为壮大我市特色农业及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以“特”取胜,用特色农业带动当地旅游业,促使资源优势变为旅游优势
(一)枣乡风情游
为进一步拓宽“新郑红枣”发展空间,弘扬大枣文化,我市利用天然的枣乡田园风光、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把大枣作为全市的绿色产业,开发观光旅游农业的新领域,适时推出了“中华枣乡风情游”活动,通过以枣为媒,旅游带动,营造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变“新郑红枣”的资源优势为旅游优势,据统计,新郑自1998年举办中华枣乡风情游以来,接待省内外旅游团近百个、8万余人,直接经济效益有1600多万元。枣农说,自从新郑搞了旅游,他们的枣、花生不但好卖而且价钱也上去了。如今,"摘枣刨花生吃农家饭"的新型田园风光休闲游在都市群中悄然兴起,为久居闹市的都市人找到了一个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消暑场所。走进大自然,畅游枣乡情,情不自禁地融入焕发着勃勃生机的翠绿的植物海洋中,圆你一个轻松愉快的绿色假日梦。
(二)荷花风光游
走进郑韩荷花园,“碧荷风韵堪入画,乡村野趣更怡情”,在4万多亩荷塘上,荷叶青翠欲滴,荷花婷婷玉立,品种有婴儿红、睡美人、宝石花等30多个观赏类品种,品味着高雅优美的诗文,置身于十里荷花间,的确让人有种超凡脱俗,情景如画的感觉。在这里,闲来可坐在鱼塘边感受姜太公之乐,也可以水车为背景留住思古之瞬间;既可田间挖藕,感受农家耕作之乐;又可池边烧烤,体味村野怡人之趣。久坐后,跳入泳池感受蛙之矫健;身困时,躺在农舍体味风之习习。赏游荷花时,我市又独辟蹊径,在奇石怪岩上雕刻了《诗经、郑风》等21首优美诗篇,追寻那2500年前的古郑风情。“郑风苑”位于景色秀美的滨河公园和古老的郑韩故城之间,碧水清清,杨柳依依,荷叶田田,展现着万种风情,真是“览尽千层韵,洗去万世尘”!荡舟在荷花丛中,真正感受到人文与自然的完美融合,生命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如果兴致未减,也可晨窥凌波仙子,日察碧荷婷婷,夜品荷香阵阵;更可春看“小荷才露尖尖角”,夏赏“风过荷举,莲障千重”,秋览“英蓉老秋霜”……
(三)葡萄观光游
我市龙湖镇举办的“红樱桃龙湖风光游”活动,1万多亩“种在深沟人未识”的红樱桃一下子被游客惊喜的目光所包围,以往“提篮小卖”的农民如今喜滋滋地坐在园子里数钱了。走进新村镇新农公司的500亩葡萄基地,只见一望无际的葡萄挂满枝头,这里的葡萄采用套袋技术,完全实现了无公害生产。新村镇由此举办“提子葡萄节”,架起了果农与市场间的桥梁。到此观光游览,犹如进入葡萄的王国,一串串珍珠般的葡萄令人目不暇接。许多市民来到葡萄园,既能观光旅游,又能亲手采摘新鲜的葡萄,减少了市场流通的中间环节,受到果农和市民的极大欢迎。使葡萄观光游成为新郑的又一个亮点。
三、我市发展地方特色农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面向市场
面对市场需求,把农民组织起来,打破一家一户的传统耕作方式,通过专业化生产组织农民进入市场。市场就是需求,供给就是生产。供给和需求一致,农民生产的价值才能实现,而需求是多样化的、批量的,农民只有进行有组织的专业化生产,才能脚踏实地地进入市场,避免因分散经营缺乏系统的管理和技术,造成难以捉摸的损失。
(二)严格从实际出发
要把市场需求的实际及当地农业生产条件的实际两个实际结合才能生产出市场需求的产品,农民才能从中获取较大利益。“一村一品”就是根据市场的需求,从当地农业生产条件的实际出发,适合什么就干什么,宜种则种,宜养则养,不搞一刀切,不能强迫农民种这、种那,养这、养那,违背实际。
(三)充分有效利用农业资源
农业发展规模化体现在宁安市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体现农村土地逐渐从家庭农户经营向种植大户经营;从分散经营向集中经营;从传统种植方式向现代化农业技术种植方式转变。由于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发展为农业规模化发展夯实了基础,形成了北以玉米种植业;中以经济作物种植;南以水稻种植与食用菌产业发展规模化。沙兰镇、海浪镇以玉米为主农业种植规模,宁安镇、兰岗镇以农业经济作物(蔬菜、瓜果、圆葱)为主形成了规模;东京城镇、渤海镇以“水稻”种植为主形成了规模,马河乡以食用菌规模为主。2015年市委领导高度重视抓农业土地规模化工作,在“响水两化”土地流转工作上真抓实干,成功引入“龙头企业”,引入土地流转资金,实现了东京城镇、渤海镇响水两化区域内的20多个村整村土地流转,流转面积达3.5千万亩。
合作化特点
宁安的农业发展近几年来形成了农户合作经营的发展趋势,从家庭经营方式向合作经营方式转变,通过生产要素组合,节约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提高了农业效益。农民自愿组成了玉米种植合作社;水稻种植合作社;食用菌联合种植合作社;农机服务合作社;形成了多种合作化发展的模式。合作社的发展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了优质服务。宁安市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达847个,农业生产合作化有效的提高了农业发展。
产业化特点
宁安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化,宁安通过产业化调整,有效带动了特色农业的发展,充分调整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结构,使农业发展适度均衡,使种植业、养殖业、第三产业全面发展。发展结构合理,虽然宁安以种植业为主,但宁安市委领导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年成功引入一家养殖奶牛企业,落户在卧龙乡,可养殖奶牛5,000头。可带动当地农民二、三产业发展。在种植业发展上形成了“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格局。走农业特色发展之路。如马河乡前斗村、后斗村以食用菌木耳为特色的生产基地;兰岗镇形成了以西香瓜为特色的瓜果之镇;渤海镇以江西村、响水村为核心区,周边村为主产区、辐射区的“响水米”品牌的水稻专业村。
专业化特点
宁安的农业生产专业化体现在生产技术专业化;生产管理专业化,生产的服务专业化;生产过程专业化。宁安的农民在农业生产上采取最先进的科学种植技术,如水稻超稀育植,采用最先进育种技术,科学育种,科学播种,形成了育种专业化,播种专业机械化,目前全市拥有育秧大棚7,800个;农机专业服务队伍128个;在播种、收割农业生产中由农业专业化服务队伍来完成,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节约了农业成本,提高了农业收入。
标准化特点
农业生产标准化是衡量农产品质量关键,宁安为打造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在农业生产标准化上突出抓好种子、农药标准化,加大农业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假劣种子、农药,在农业生产上严格按着农业生产标准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生产无公害的有机农产品。宁安的瓜果蔬菜通过严格标准化生产,形成了特色有机蔬菜瓜果,通过对俄贸易,经过海关检疫,远销俄罗斯,受到俄罗斯国民好评,也为宁安农民增收提供了保障。
现代化特点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掌握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理解河套平原农业发展的有利、不利条件;
3.分析河套平原农业布局特点以及存在问题、发展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选取、阅读河套平原地区的地形图、气温、降水、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以及中国自然灾害、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图,了解河套平原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不利因素;
2.通过小组讨论,归纳分析河套平原的农业发展有利、不利条件;
3.运用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的分析思路,分析河套平原的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收集地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2.培养学生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经济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观。
四、教学重点
1.河套平原的农业发展条件;
2.河套平原农业发展的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五、教学难点
1.河套平原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分析;
2.河套平原农业发展的发展方向。
六、教学方法
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学生图文结合、读图说话的能力还比较欠缺;区域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学生学习的另一个难点,学生的地理问题解决的思维在高二阶段还未系统形成,思路比较单一,作答方向空泛,不够具体、严谨。为此拟采用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手段,使学生进入课堂角色,运用资料及已有知识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在学法上,指导思想是“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采用自主读图文信息、合作学习、自己归纳感悟的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七、教学程序
知识回顾:从上一节课《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的课中,我们学到了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方法是如何?请根据课本东北地区的案例把下列分析思路填充完整:
参考答案(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纬度、海陆、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人口密度、经济、生态
从表中可见,关于区域农业发展的考查力度逐年加大,并且是以综合题中的简答题型为主,分值比重大,值得重视。
投影:中国十二五农业规划各农产品主产区示意图
设问:各农产品主产区的农产品都各有特色,其中的河套灌区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农产品为小麦。本节课我们重点来分析该地区的农业发展。
思考:1.该地区属于中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哪个分区?(西北地区)
2.应用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分析思路,你会在《地图册》中选取哪些图表来帮助自己进行分析?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讨论,确定本组所选的材料。由两小组上讲台进行展示,其余小组进行评价,原则是材料有用且尽量简练。
(参考意见:西北地区土地利用和农牧业分布图、河套平原示意图、中国气温、降水分布图、温度带、干湿区分布图、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图、中国国土生态环境分布图、中国人口分布图)
一、河套平原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讨学习,运用所选取的图文信息,完成下表:(参考答案已附表中)
1.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2.生态农业模式
生态农业模式是一种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兼顾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构和功能优化了的农业生态系统 。
二、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方向和目标
1.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方向
我国目前共有13亿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必须依靠农业。同时,农业还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和战略产业。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对农业发展产生着非常严重的影响。在当前形势下,大力加强技术变革,进行机制改革,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维护和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完全改变原来的粮食安全状况,协调各相关行业的发展,不断增加农村地区的收入,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活条件,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2.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特点
生态农业是根据当前我国的具体发展情况提出的,完全符合我国发展特点的现代化农业。从当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来看,它具有以下特点:
2.1综合性特点
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农业生态系统基础之上,协调发展系统整体功能的现代农业,是将大农业发展作为出发点,进行全面规划,协调优化农业结构,确保各相关行业的综合发展的现代农业。
2.2多样性特点
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以及社会经济状况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在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加大对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的吸收力度,结合现代农业科技,通过创建多种生态模式与生态工程,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装备现代农业,确保各个地区发挥自己的特长以及区位优势,协调各产业都能够按照社会的需求协调发展。
2.3可持续性
发展生态农业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水平,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将农业发展与环境建设、经济发展相结合,不但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农产品的需要,而且还可以不断促进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不断增强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生态农业发展的模式
1.生态农业发展的空间协调模式
所谓生态农业发展的空间协调模式,就是在一定的空间和地域范围内,认真分析该空间和地域范围内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并严格按照农产品的生长特征,将农林牧副渔等各类生产项目,在一定的平面或者立体范围内完成科学的搭配,并进行合理的布局,从而确保土地资源在使用方向上达到最大化,并保证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增加农作物生产的载体,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按照种植、养殖等发展目标,生态农业发展的空间协调模式又可以分为生态农业发展的空间养殖模式、生态农业发展的空间种植模式和生态农业发展的空间种养殖模式等,其目的就是根据不同生物的生活特性以及互利共生关系,建立多层次空间、多序列时间的产业结构,并通过这种产业结构获取远高于种养殖模式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2.生态农业发展的时间利用模式
生物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这是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适应性特征。生态农业发展的时间利用模式就是按照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按照生物的季节性特征,使用各种现代化手段,恰当利用自然因素中的时间和季节变化,从而在时间上对生物进行合理搭配,从而确保农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生态农业发展的时间利用模式主要包括三种模式:时间结合模式。该模式是将不同的生物或者不同的生物品种,按照各自不同的生长发育时间进行合理搭配,确保前后茬紧密结合,从而保证多季度多次数地生产产品,从而充分发挥土地的效能。时间轮换模式。该模式是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域范围内,按照生物生长的季节性特征,多次轮换种植多种生物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使土壤快速获得休养生息,提高作物的产量与品质。人工环境调控模式。该模式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人工调控生物的生长环境,创造生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从而满足人们在不同的季节或者时期对生物的不同需求。这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可以在自然条件无法满足生物生长的条件下保证生物的生长,并且能够增加生物的产出量,保证市场的需求。
3.生态农业发展的循环模式
生态农业发展的循环模式是根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和能量流动原理设计的,这种模式可以实现系统内外的各种物质与能量转化,保证生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生态农业发展的循环模式主要包括种植业的生物链循环、养殖业内部的生物链循环和种养殖业内部的生物链循环等三种模式。其中种植业的生物链循环是指在农作物和食用菌在整个循环体系中的物质和能量往复循环流动;养殖业内部的生物链循环是利用一些动物养殖中的废弃物(包括粪便),作为另外一些动物养殖的饲料,这样可以形成废物利用的良性循环。种养殖业内部的生物链循环是发生在种植和养殖业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在这个循环的过程中,也可以实现废物利用,实现废物利用循环。
4.生态农业发展的要素集约模式
生态农业发展的要素集约模式主要是在综合考虑土地、资金、技术、劳动等各要素或者多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实现各个生产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的发展能力,促进生态的高效发展,努力提高生态农业的多元化水平。
5.生态农业发展的功能拓展模式
生态农业发展的功能拓展模式主要是建立在农业的生产、生态以及生活功能之上的一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产品经营的多样化,农产品市场日益萎缩,在这种情况下,即要求扩大农业生产,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又要维护生态环境,这就要求农业生产的功能不断拓展。当前生态农业发展的功能拓展模式最主要的方式是依托原来就存在的现代化的农业园区以及高效生态生产基地等优美的自然空间,增设旅游、观光等休闲娱乐设施,开发各种游乐活动,在满足人们兴趣的基础上,提供各种休闲娱乐服务。
尽管我们划分出来那么多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但模式的划分并不是有绝对的标准,而是人们根据科学研究的需要,按照研究的方向和目标而设置的标准,同时,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也不是固定而单一的,它是以每一种或者几种模式为主要组成,其他模式相辅助的多种模式,并且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我国社会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无论是什么样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农业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农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群生 卞有生.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国信息报.2008.01.18.
[2]程渭山.浙江省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与推进机制.政策隙望2006.03.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2-0041-03
一、问题的提出
农业发展方式是农业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等在不同时间、空间的表现,它是农业生产各个方面的具体特征的体现,是农业、农民、农村发展的综合反映。
国内学者对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研究较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生产还停留在传统农业阶段,因此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闻学良、袁天佑等做了较多的阐述。对于如何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型的路径,马永耀、刘瑜琛等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从劳动力、技术、制度等各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进程中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思路和路径选择。还有学者从发展农业合作组织、建设现代农业、创建品牌农业等方面进行研究,如滕锡尧、徐国建、王朋等,探讨了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而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方法。国内学者对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情况研究较少,本文正是基于黄淮地区作为我国传统粮食生产主产区,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对于提升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有着重要意义,开展了相关问题的研究。
二、正确看待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促进了农业生产科技化。农村人口的流动、国家农业政策的变更等加快了农业生产关系的改善。但是,单纯农业生产力的提升、生产方式的改进不能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是农业生产具有综合性特点所决定的。
应该看到,在较短的历史时期中,农业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并没有明显的跳跃、提升痕迹。因此,农业发展方式转型不能简单地从今天跳跃到明天,历史的、社会的发展方式转变是农业发展方式的特点。新时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虽然已经基本满足了国内粮食安全、国家储备的基本需要,但是国内农业需求向多样化、农村城镇化方向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是农业生产的长期课题。因此,当前农业发展方式转型的重点应该是现代农业的建立。
三、农村土地流转情况
为便于样本的收集与整理,本次调查以河南省、安徽省为主,以周口市、驻马店市、阜阳市、亳州市的农户为对象,根据样本选择的要求,确定了323户农户为调查对象,以下数据均来自这些农户。
农村土地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土地经营权流转状况是农村市场经济活跃的重要标志,是非农行业向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下页表1是黄淮地区2007―2012年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到:
1.农村土地流转比例低
农民对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不高,表现在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少,真正被流转的土地少,这表明,土地作为农业市场经济资源的灵活性没有发挥出来。土地是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基本生产资料,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必须让土地的经济特性发挥出来,特别是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作为国内主要的粮食主产区、供给区,黄淮地区土地资源较为丰富,悠久的农耕历史和适宜的气候资源,造就了这里丰富的粮食、油料、棉花产区。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农业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农业本身延伸出了粮食安全、农业观赏等更多种类,对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农业土地供给与需求之间矛盾日益尖锐,农业土地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不平衡,地区与特定用途的土地权属、地价、地租等矛盾越来越大。
2.企业机构参与土地流转比例低
可以看到,农村土地流转到非农企业的比例不到5%,流转对象以本自然村农民为主。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型的目标,农业专业化、产业化、社会化是现代农业的标志,农业结构优化,农业发展设施完备,现代科技充分应用到农业中去,农产品、农业服务规范是现代农业的表现。
单个家庭、农户是国内农业生产的单元,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公司+农户”等没有根本改变土地经营承包权,非农资金没有进入农业市场,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缺乏成熟的市场机制,行政干预经营权转让成分较多,先进的企业经营理念、灵活的土地流转机制、以市场为主的产品供给体系没有形成,农业产业化、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很难实现。
3.二次流转中纠纷较多
在农户农地承包权流转过程中,首次因承包权流转而出现的纠纷并不多,不到9%,这主要是流转双方主要是本乡本土、亲戚、熟人,双方的矛盾、纠纷并不多。但是,连续二次以上的比例较高,一直维持在35%以上。在流转过程中,因承包费用问题、流转对象为单个农户、农民劳动力就业的不稳定等原因,造成同一块土地,在本村(集体)多次流转,影响了部分土地的高效利用。
四、农村劳动力就业及职业农民情况
农村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它是农业生产关系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农业生产技术投入使用和生产的关键因素,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无论是以家庭经营为主,还是以农业企业经营为主,都离不开农村劳动力的直接参与。表2是黄淮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基本情况,它反映出以下问题:
1.农业行业就业劳动力比例持续减少,非农行业就业比例逐步增加
2007年农业行业劳动力就业比例为32%,到2012年这一比例降低到19.8%。而非农行业就业比例由2007年的40%,2012年增加到47.2%。这显示出农业行业对劳动力就业的吸引力在加大,农业行业工资水平远远低于非农行业,农民或外出就业,或本地非农行业就业。以后,越来越多的农民改变传统就业模式,到非农行业就业,农民就业的空间、时间变化越来越大,会导致传统的农村、农业、农民的格局发生较大改变,城镇化速度越来越快,农业人口流动加剧。
2.农民在农业行业内部就业比例变化不大
农业内部就业比例来看,家庭种植、养殖就业比例最高,2007年以来,一直保持在60%以上,农业企业就业比例不高于15%,农业合作社就业比例保持在22%左右,这反映出,农业劳动力集中在生产环节,黄淮地区农业生产还是以传统农业为主。没有达到现代农业生产中,农业劳动力在产前、产中、产后分布合理。
3.农业行业农民整体素质有待加强
从上页表2中可以看到,农业行业就业农民高中以上比例低于非农行业就业比例,2007―2012年,每年相差10个百分点。这反映出,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农民离开农村、农业,向非农行业转移,职业农民越来越少,农业、农村的发展难度越来越大。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懂技术、会管理的职业农民,他们有别于传统意义的“技术农民”,职业农民在农业生产的各个阶段作用巨大。
可以看到,随着农村、农业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成熟,更多的职业农民参与到现代农业的建设中,以现代农业技术为支撑,以市场经济为依托,摆脱传统家庭经营模式,服务于现代农业的各个环节,由职业农民向农业工人转变,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转变为现代社会的农业员工,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黄淮地区农业发展方式转型过程中的特点
本文仅从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劳动力流动及职业农民方面,对黄淮地区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发展方式进行探讨,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农业发展方式转型的环境不充分
改革开放后,黄淮地区农业经历了跨越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有了长足的进步,农业科技对农业的支持持续增加,农民技术水平逐年提高,农业产量对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巨大,农民收入有了加大提升。
但是,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相比,黄淮地区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发展方式还处于较低阶段,作为农村、农业市场经济标志的土地资源还没有真正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土地经济资源稀缺性的本质没有出现,社会资本进入农业行业的机制体制不成熟,严重制约了农村、农业市场经济调节功能,仅靠农业行业内部的资源调节、技术支撑还远远达不到农业生产专业化、产业化、社会化,农业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等环节还处于萌芽阶段。
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没有农民的劳动,就没有农业的存在与发展,也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同时,农业劳动力与先进技术的结合,使农业劳动力的能动性得到更好的发挥。正是农业劳动力素质与质量的不断提高,才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有了可能。因此,农村劳动力没有剩余,只不过是农业发展方式还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生产,农业产前、产后的功能没有产生,部分农民从农业、农村转移出去,促进了社会非农行业的发展,却削弱了农业发展的基础,客观上妨碍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
2.非农行业的资金、技术投入有利于农业发展方式转型
黄淮地区为国内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无论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型,还是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发展,粮食安全放到了首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工业反哺农业、非农行业的资金技术投入农业行业变得非常迫切,特别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农业发展方式转型过程中,农业专业化、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使农业生产越来越“工业化”,农业本身没有更多资金、技术投入,非农行业向农业部门的投资显得尤为重要。
3.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离不开农业科技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