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产业分析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3 14:58:1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海洋经济产业分析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海洋经济产业分析

篇(1)

关键词: 海洋产业;海洋经济;灰色关联度

Key words: marine industry;marine economy;grey relational degree

中图分类号:F121.3;P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0-0182-02

0 引言

海洋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据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的《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13)》(简称《报告》),2012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突破5万亿元大关,达到50087亿元,较上年增长7.9%,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9.6%。《报告》预测,未来中国海洋经济仍将保持8%左右的年增长速度。在现代经济增长中,和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的是产业结构,它影响和制约着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水平。因此,在现有的研究中,人们大多关注海洋产业结构与海洋经济增长的关系。例如,盖美、陈倩[1]以辽宁省为例,分析了1997-2007年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的影响;陈志杰[2]利用灰色关联法研究发现,福建海洋经济产业走得是三二一的发展模式。

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着重研究海洋产业的结构性变化及其与海洋经济间的关联程度。海洋产业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所进行的生产和服务活动,包括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等主要产业以及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3]目前,中国海洋产业内部的发展参差不齐,对海洋经济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因此,它们与海洋经济之间的关联程度到底如何,同样值得关注。

1 中国海洋产业结构的变化

表1是根据海洋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计算了2001年和2011年中国海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以及主要产业与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以2001年为基期,2011年海洋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了1.5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了4.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比重下降了2.48个百分点。这表明,当前中国海洋第二产业仍处于成长期,海洋经济走得仍是以二三一的发展模式。

就海洋产业的结构变动来看,在海洋第一产业,海洋渔业的比重下降了3.11个百分点,这是因为随着海洋环境污染问题凸显,以及政府保护海洋环境意识的增强,沿海省市大多严格控制养殖面积,保护海洋生态和海洋生物资源多样性,近海捕捞量趋于下降,由此影响了海洋渔业增加值的提高;在海洋第二产业,除了海洋盐业的比重下降外,其他海洋产业的比重都有所增加。其中海洋油气业、海洋船舶工业以及海洋工程建筑业的比重增加得最多,这表明中国经济增长越来越需要海上能源,即或直接来自于海洋,或经由海洋由外部输入;在海洋第三产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的比重下降了4.56个百分点,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的比重下降了3.1个百分点,滨海旅游业的比重增加了2.46个百分点。可见,海洋产业结构正处于更替变化中,由此影响着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显然,这种更替变化对海洋经济的影响是参差不齐的,有些产业的影响会相对更大些。

2 中国海洋产业与海洋经济的关联度

2.1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灰色关联分析是指对一个系统发展变化态势的定量描述和比较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确定参考数据列和若干个比较数据列的几何形状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反映了曲线间的关联

程度。

具体有以下几个步骤:

①确定分析数列。确定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参考数列(母序列)和影响系统行为的比较数列(子序列)。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数据序列,称为参考数列。影响系统行为的因素组成的数据序列,称为比较数列。设参考数列为x0={x0(k),k=1,2,…,n},比较数列为xi={xi(k),k=1,2,…,n,i=1,2,…,m}。

②变量的无量纲化处理。由于系统中各因素列中的数据量纲可能不同,这样不便于比较或在比较时难以得到正确的结论。因此在进行关联度分析时,一般都要进行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xi(k)=■,其中k=1,2,…,n, i=0,1,2,…,m

③计算关联系数。x0(k)与xi(k)的关联系数如下:

ζi(k)=■

其中Δ■(k)=x■(k)-x■(k),k=1,2,…,n, i=1,2,…,m,ρ∈(0,∞)被称为分辨系数,ρ越小,分辨力越大,一般ρ∈[0,1],具体取值视情况而定,本文取ρ=0.5。

④计算关联度。关联系数是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在各个时刻(即曲线中的格点)的关联程度值,所以它的数不止一个,而信息过于分散不便于整体比较,因此有必要将各个时刻的关联系数几种为一个值,即求其平均值,作为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间关联程度的数量表示,关联度公式如下:ri=■■ζ■(k)

⑤关联度排序。关联度按取值大小排序,如果r1

2.2 数据说明 我们选取了2001-2011年之间11年的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选取海洋生产总值作为母序列,13个海洋产业增加值作为灰色分析的子序列。其中,在变量的无量纲化处理环节,是以2001年的数据为基准对各数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由步骤4得出海洋经济与海洋产业发展之间的关联度。

2.3 实证分析结果 根据表2的计算结果,可得到: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滨海旅游业与海洋交通运输业与海洋生产总值的关联最为密切,分别为0.991、0.985和0.981,在表1列出的13个海洋产业中位居前三位,并且它们都属于海洋第三产业;位居第四位的是海洋渔业,它与海洋生产总值的关联度为0.977;在海洋第二产业内部,海洋矿业、海洋生物医药业以及海洋电力的关联度相对较低,分别为0.667、0.837和0.877。

将表2的计算结果和表1结构比例的变化结合起来看,可得到: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以及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关联度最大,但是与海洋生产总值的占比却出现了下降。显然,在“十二五”期间,二者在海洋经济中的地位需要进一步给予提升;滨海旅游的关联度高,同时在海洋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也提高。这表明,近些年来,滨海旅游业的崛起正成为海洋经济总值不断上升的重要推动力;海洋渔业尽管与海洋生产总值的关联度高,但受制于海洋环境与资源约束,在海洋生产总值的占比不能提高;在海洋第二产业内部,以海洋盐业、海洋油气为代表的能源类产业的关联度最高,分别为0.956、0.949。但是,表1显示海洋盐业的占比是下降的。这主要是因为盐田面积呈现逐步退让减少趋势,尤其是开发区占地使得盐场原有的海盐生产工艺布局需要大规模的调整,由此影响了海盐生产。

3 总结及相关建议

海洋经济状况和海洋产业结构状况共同反映海洋经济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制约着海洋经济发展速度。当前,中国海洋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的比重呈现出的二、三、一格局。然而,海洋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相差也就相差0.56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海洋经济的发展轨迹有朝着高度优化的水平迈进的潜力。

本文对海洋产业与海洋经济关联度的分析表明,不同的海洋产业对海洋经济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有必要将这种差异与它们占比结构联系起来,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而将这种优化升级转化为切实的经济发展成果。例如,对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此类关联度的产业,就要在增加资金投入,提升海洋科技创新以及在公共服务,综合保障能力、企业负担等方面考虑,增强它们的发展后劲,提高它们在海洋生产总值中的占比。

参考文献:

篇(2)

一、引言

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是大连未来诸多发展战略中的核心战略之一,确立和实施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升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进一步分析海洋经济对大连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有必要分析海洋产业对大连总体区域经济的贡献度大小。

二、海洋产业对大连区域经济贡献度分析

(一)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利用AHP法绘出层次结构图如图2-1所示。

(二)构造各层次的判断矩阵并检验其一致性

判断矩阵是表示本层所有因素针对上一层某一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比较。元素aij用Santy的1-9标度方法给出。

A层次对于O层次的相对权重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其中 W为权向量,W=(0.5,0.5)表明A1和A2两个因素对上层目标的相对重要性相同。

以此类推,可以得到四个层次的判断矩阵及其权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三)层次总排序

层次总排序数据如表2-1和表2-2所示:

表3-1 B-C总排序表(C对B的组合权重)

CI=0.0218,RI=0.74,CR=0.02946

表2-2 C-D总排序表(D对C的组合权重)

CI=0.049,RI=1.12,CR=0.04375

由结果可见,港口运输业对城市的发展起最主要作用。这是因为:港口运输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较高,是大连港口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

三、结论

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大连海洋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度的最优排序依次为:港口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渔业、造船业、盐业。重要程度依次为:0.333、0.206、0.330、0.085、0.044。港口运输业凸显出外向型经济在地区经济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篇(3)

一、产业竞争力研究基础

(一)产业竞争力的内涵

产业竞争力,指某国或某一地区的某个特定产业相对于他国或地区同一产业在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持续获利等方面所体现的竞争能力。产业竞争力的实质是比较的内容和比较的范围。产业竞争力比较内容指的是产业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优势最终体现于产品、企业及产业的市场实现能力。产业竞争力比较范围指的是国家或地区,是一个区域的概念。因此,产业竞争力分析应突出产业集聚、产业转移、区位优势等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

(二)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比较优势原理和竞争优势原理。比较优势强调同一国家不同产业间的比较关系,而竞争优势强调不同国家同一产业间的比较关系。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易于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比较优势要通过竞争优势才能体现。因此,产业竞争力的基础性决定因素是比较优势,而直接作用因素是竞争优势。

1. 钻石理论

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产业竞争力由生产要素、需要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机遇、政府六个要素共同决定。其中前四项是关键要素,后两项是辅助要素,它们之间彼此互动(如图1)。

(2)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分为显示性指标和分析性指标两类。

2. 显示性指标,用以说明国际竞争力的结果,主要包括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两个指标。显示性指标可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方法包括四种:一是“贸易专业化系数”(TSC);二是“出口绩效相对系数”;三是“固定市场份额模型”指标(CMS);四是“显示性比较优指标”(RCA)。

3. 分析性指标,用以解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原因,反映的是竞争力已经得到显示的解释变量或未实现的竞争潜力,可分为直接原因指标和间接原因指标。其中,直接原因指标又可分成三大类:第一类是与生产率有关的各项指标,如劳动生产率、成本、价格、企业规模等;第二类是与市场营销有关的各项指标,如品牌商标、广告费用、分销渠道等;第三类是与企业的组织管理有关的各项指标、如售后服务网点和全球质量保证体系等。间接原因指标主要是指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四要素”模型。

二、广州市海洋产业竞争力研究分析

(一)海洋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建立

结合广州市海洋发展情况,利用海洋资源、环境和人口为约束条件,选择四个量化海洋经济主导产业评价的基准指标:产业结构基准、市场竞争基准、效率基准、产业关联基准。

1. 产业结构基准

衡量产业结构基准选取的是经济弹性系数和产业集聚水平,经济弹性系数可以反映出产业的发展和萎缩过程;产业集聚水映的是产业生产的集中程度。

(1)经济弹性系数

产业经济弹性系是指产业的相对变化量与国民经济的相对变化量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η为产业经济弹性系数,θi,t为i在t年的产值∑θ,为所有产业在t年的产值。

(2)产业集聚水平

hi=(xj/x)2,(j=1,2,3,4,...,n)

其中:xj表示j行业i的经济活动水平,x为全国范围内该行业的经济活动水平

2. 市场竞争力基准

市场竞争力基准通常采用产业相对规模和产业环比增长速度来衡量,产业相对规模说明了目前产业的增长实力,产业增长速度则能说明产业的成长性。

产业相对规模m=Δy/y,其中:Δy表示该产业的增加值

产业增长速度v=yt/yt-1,其中:yt表示报告期产业增加值,yt-1为上一期产业的增加值

3. 效率基准

效率基准可以由劳动生产率、就业弹性来表示,劳动生产率反映产业生产的效率,就业弹性系数反映该产业对于整个经济系统的就业的拉动。

劳动生产率e=xi/li,其中:xi和li分别为i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

就业弹性系数d=r/g,其中:r和g分别为广州市就业人数增长率和海洋生产总值

4. 产业关联基准

对产业关联基准的测度,选取产业对地区经济带动率和产业贡献度。都能反映出海洋各产业对地区经济的拉动与贡献作用。关于海洋产业间的关联系数,采用了灰色关联模型测度。

产业对地区经济带动率V=C*R,其中:C是产业贡献率,R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产业贡献度C=M.D,其中:M表示广州市海洋生产总值增量,D表示广州市国民生产总值增量。

(二)广州市海洋产业指标测算及结果分析

1. 广州市海洋产业指标测算

在指标测算中,主要使用2010~2013年广州市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各主要产业产值、就业人数。根据上述指标计算公式分别对广州市2011、2012年的四个基准进行测算,然后分别对2012年的广州市主要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和这2年的发展变动情况进行分析,测算结果(如表1):

2. 结果分析

(1)产业结构基准

从经济弹性系数上看,2012年广州市的海洋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工程建筑业和滨海旅游业的经济弹性均大于1,说明这些海洋产业发展处于增长阶段,增长速度高于广州市海洋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从变动趋势上看,海洋渔业、海洋化工业和海洋船舶业处于增长状态,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工程建筑业和滨海旅游业处于稳定阶段,而海洋交通运输业处于负增长状态。

广州市海洋产业集聚水平相对于全国来说,海洋化工业为低寡占型产业,其他均为竞争型产业。从发展趋势看,海洋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呈聚集趋势,海洋生物医药业、滨海旅游业、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呈分散趋势,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状态。

(2)市场竞争力基准

广州市海洋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滨海旅游业、海洋船舶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相对产业规模不大,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建筑工程低于1%;从发展趋势上看海洋生物医药业呈上升趋势,其余业均成下降趋势。

从产业增长速度上看,海洋生物医药业增速比较大,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增长比较平稳,海洋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船舶业增长速度有所下降。

(3)效率基准

从劳动生产率看,海洋化工业、海洋船舶业有所下降,这可能与宏观经济政策有关,其余产业均呈上升趋势,正是科技创新在海洋产业发展的作用体现。

从就业弹性系数上看,海洋工程建筑业、滨海旅游业就业弹性系数较大,说明这些产业对劳动吸纳的能力比较强,其他产业就业弹性系数比较低;从发展趋势上看滨海旅游业有所增长,其余产业均呈下降趋势,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这些产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而是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海洋各产业中。

(4)产业关联度基准

海洋医药生物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对广州市地区的带动作用比较大,其他产业带动作用较小甚至呈现负带动;从趋势上看海洋医药生物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呈现增长趋势,海洋工程建筑业呈稳定状态,海洋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船舶业呈下降趋势。

海洋医药生物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贡献度比较大,其他产业带动作用较小甚至呈现负带动;从趋势上看广州市海洋产业的贡献度逐渐分散化,说明广州市海洋产业的发展更加全面化,逐步走向多元化。

(三)基于TOPSIS的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

分别用A、B、C、D表示产业结构基准、市场竞争力基准、效率基准、产业关联基准。用A1、A2表示经济弹性系数和产业集聚水平;B1、B2表示产业相对规模和产业增长速度;C1、C2代表劳动生产率和就业弹性系数;D1、D2代表产业对地区经济带动率和产业贡献度。采用调查、咨询专家等指标赋权方法得到如下权重(如表2):

将数据正向化和标准化处理:

其中:xi表示标准化值;Xi表示原始值;Xmax、Xmin分别表示原序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将表1中数据标准化处理,然后根据TOPSIS进行测算,得出主要海洋产业发展评价得分(如表3、4):

(四)广州市各主要海洋产业竞争力现状

指标体系测算的结果显示,2012年广州市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生物医药业位居海洋产业发展总得分前三位。说明,这些产业在现阶段已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处于快速成长期,对海洋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强大带动力,符合海洋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适合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从我国主要海洋产业的发展趋势看,广州市主要海洋产业的得分和排名一直在变化。2011年排名前三的海洋产业有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和滨海旅游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得分差距比较大,其他产业发展比较平稳。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发展质量呈现大幅度的提升、其余产业发展质量正在稳步增长。

(五)关于广州2013年滨海旅游业和港口运输业与计划单列市的比较

1. 滨海旅游业

以表5中可以看出,在计划单列市中国外入境旅游这项中广州占有很大的优势,在国内旅游人数这项中广州与其他计划单列市并无明显差距,而在国内外旅游人数这项中广州次于大连、青岛和宁波。从一定层面上反映出广州的滨海旅游业与计划单列市是旗鼓相当的。

2 .港口运输业

从表6中可以看出,广州的港口货物运输量仅次与大连,但是与领先于其他计划单列市优势并不是很明显,而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排在深圳和大连之后与青岛齐平。从一定的层面上看,广州的港口运输业略占优势,但是优势并不突出。

三、提升广州市海洋产业竞争力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对海洋产业的发展引导

海洋开发涉及众多产业部门,包括港口、水产、运输、石化及旅游等,各种产业活动之间有较复杂的利益关系和冲突,因此,要优化广州市海洋产业结构,需充分考虑海洋开发活动的特殊性与复杂性等,按照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做好海洋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工作,充分发挥规划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指引作用,引导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布局,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二)调整优化海洋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和高端临海产业。围绕广州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建设工作,重点发展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洋医药和生物制品、海洋可再生能源等产业,着力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技术,形成一批重大海工装备和产品,壮大海洋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规模。突出发展涉海服务业。加快发展海洋运输物流业、海洋旅游业、涉海金融、海洋科技教育、海洋文化体育和商务服务业,发展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和海上观光旅游,同时,实现由夏季观光向四季休闲度假的转化,进一步提高滨海旅游产品层次,拓展产品内涵,提升海洋第三产业的引领和服务作用。稳定提高海洋第一产业。树立品牌渔业、高效渔业和生态渔业发展理念,搞好渔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三)创新海洋产业投融资机制

拓宽海洋产业发展融资渠道。扩大海洋产业直接融资规模,依托政府财政资金探索建立海洋产业投资基金,吸收机构和民间资本投入海洋产业发展,鼓励工商资本、外商投资等进入海洋新兴产业,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促进涉海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完善金融支撑体系。创新海洋保险种类与产品,提升海洋产业保险补偿能力。创新信贷产品支持涉海项目建设。积极探索涉海抵押融资方式,推进海域使用权交易平台建设。对海洋第一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给予政策性扶持,加大财政投入和税费优惠措施,完善涉海政策性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完善保险保障功能。

参考文献:

[1]刘洋,丰爱平,刘大海,马琳娜.基于聚类分析的山东半岛沿海城市海洋产业竞争力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01).

[2]殷克东,王晓玲.中国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的联合决策测度模型[J].经济研究参考.2010(28).

[3]徐丛春,宋维玲,李双建.基于波士顿矩阵的广东省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特区经济.2011(02).

[4]李晓光,崔占峰,王少瑾.蓝色经济区城市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2(02).

[5]王圣,张燕歌.山东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估体系的构建[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 (07).

[6]扈丹平.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

[7]孙林林,李同N,吴涛.我国沿海地区海洋产业结构及其竞争力的偏离份额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05).

篇(4)

海洋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油气和矿产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对于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保持我国的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的海洋开发历史悠久,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海洋经济以两位数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全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海洋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为了更好地适应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实现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满足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必须对海洋产业结构以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入了解,准确发现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适合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完善我国的海洋产业市场,不断优化我国的海洋产业结构,实现海洋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1 文献综述

1.1 国外研究历史以及现状

国外一些海洋经济发达的国家已经利用数学、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知识等工具对海洋产业经济做了大量的定量分析工作。Morrissey, O'Donoghue(2013)通过分析2007年爱尔兰10个海洋产业的产值,量化了海洋产业间的联动效应、生产诱发效果和就业乘数,发现在爱尔兰的国民经济中海洋产业特别是海洋交通运输业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目前关于捕捞份额的案例分析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为了弥补发展中国家案例的空白,Jardine 和Sanchirico(2012)分析了20%的沿海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发现制定准确捕捞份额的国家的政府排名更高、经济更发达、渔业出口产业更有价值、渔业从业人数更少。国外类似的研究还有很多,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

1.2 国内研究历史以及现状

我国的海洋产业经济定量分析起步较晚,目前灰色关联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区位熵分析应用较为广泛,特别是灰色关联分析经常和其他方法结合在一起,为海洋产业经济定量分析的基础。

于潇(2008)选取了2001-2005年间的海洋产业中各个产业的产值和国民经济总产值,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到了海洋各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关联度,评估了海洋产业各个行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带动效应。而白福臣(2009)在前人的基础上,不仅进行了海洋产业总产值与海洋各子产业之间的关联度的计算,而且联合了海洋产业总产值与海洋三次产业,通过寻求他们之间的关联度,为我国制定海洋经济方针政策提供了依据。徐胜和李振华等(2011)在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地区的海洋产业发展现状时,就海洋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了量化分析,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海洋产业的发展进行了预测。在分析过程中,他们剥离了那些不相关的因素,将海洋产业从业人数和海洋各产业的产值联系起来,对涉海就业政策给出了建议。

本文在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了大量的海洋产业数据,不仅通过分析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与单个海洋产业产值之间的关联度,阐明了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动态演进的特质;而且利用灰色预测模型,推测了我国未来三年的海洋产业产值,对海洋产业结构优化进行了相关的研究,针对我国海洋产业结构所存在的缺陷,提出了补救措施和调整建议,这是本文的创新点。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灰色系统的测算方法

2.1.1 灰色关联度

第一步:确定初始参考数列。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参考序列称为参考数列,其中自变量参考序列又叫子序列,记作

(1)

因变量参考序列又被称为母序列,记作

(2)

第二步:原始数据的初值化处理。由于原数据的量纲不一定相同,为了消除数量级大小不同的影响,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

第三步:计算关联系数。灰色关联系数的表达式:

(3)

其中,P为分辨系数,一般取值0.1-0.5,文中取值0.5.

第四步:求相对灰色关联度。母序列和子序列的相对灰色关联度都等于这两个比较序列的关联系数的平均值。计算公式为:

(4)

第五步:关联度排序。关联度越大证明关联程度越大,子序列对母序列的反映越好。

2.1.2 灰色预测

第一步:生成1-AGO序列。设有非负序列

(5)

则的X(0)的1-AGO序列为

(6)

式中:

(7)

第二步:生成X(1)的紧邻均值序列Z(1)。Z(1)为序列X(1)的紧邻均值序列,根据定义得到:

(8)

第三步:求参数列A。参数列A等于:

(9)

其中,

(10)

第四步:确定GM(1,1)模型的白化方程:

(11)

其对应的时间响应函数为:

(12)

式中:

(13)

故有:

(14)

第五步:求X(1)的模拟值以及还原出X(0)的模拟值:

(15)

其中还原值为:

(16)

第六步:进行模型的精度检验。GM(1,1)模型的精度检验一般利用残差序列ε0和平均相对误差来进行,其中残差序列为:

(17)

相对误差的计算公式为:

(18)

平均相对误差为:

(19)

2.2 数据来源

从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研究目的出发,本文根据中国海洋统计年鉴和国家海洋局公布的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提供的数据资料,选取了2004-2011年8年间的主要海洋产业的总产值和各个单产业的产值。

3 实证分析

3.1 海洋产业结构动态演进特质

表1 2005-2011年相对灰色关联度

以全国在2004-2011年的主要海洋产业的总产值为参考数列,以各个海洋产业为比较数列,进行全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灰色关联分析。根据灰色关联度的计算公式得到2004-2011年全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与单个海洋产业产值之间的灰色关联度,结果如表1。

分析表1的数据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一方面要看到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工程建筑业等传统海洋产业与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之间的灰色关联度不断降低,说明传统海洋产业在海洋经济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传统海洋产业的技术含量较低,人才结构不尽合理,具有“高消耗、低产出”的特点,对资源环境都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不符合我国十二五以来所制定的经济发展方针政策。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传统海洋产业与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之间的灰色关联度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这是因为现阶段我国的主要任务还是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即使意识到传统海洋产业具有缺陷,短期内仍要依靠它来带动我国的海洋经济进步。

2)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等海洋新兴产业与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之间的灰色关联度不断升高,说明新兴海洋产业发展迅速,已经逐渐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新兴海洋产业的技术含量高、投资回报率高,对资源的消耗较低,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少,符合未来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海洋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3)新型海洋产业与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之间的关联程度总体上低于传统海洋产业,但新兴海洋产业发展速度远高于传统海洋产业的发展速度,二者之间的差距正以增速降低。

总之,我国的海洋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海洋经济总产量稳步增长,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提高,这是我国发展海洋经济有利的方面。与此同时我国的海洋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海洋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新兴海洋产业尚未形成规模,现有海洋产业技术含量不高,人才结构布局不够合理,缺乏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对科技人才的依赖度较低等。

3.2 海洋产业优化研究

海洋产业产值预测:

针对我国海洋产业的结构问题,首先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三年的海洋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推测,从而为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服务。灰色预测的结果分析,主要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

1)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预测。计算得到全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GM(1,1)模型为:

故其对应的时间响应函数为:

根据时间响应函数,可以得到X(0)的模拟值序列,对模拟值和原始值进行比较,求出残差和相对误差,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拟合

由此得到=0.027%≤0.01,C=0.118≤0.35,p=1。因此,无论是利用平均相对误差,还是利用后验差比值C和小误差频率p进行检验,都得到模型达到了一级精度的结论,符合预测的要求。

运用时间响应函数,对2013-2015年全国主要海洋产业的总产值进行预测,可以得到预测值为

2)海洋渔业产值预测。对海洋渔业产值进行计算,得到海洋渔业的GM(1,1)模型为:

故其对应的时间响应函数就是:

根据求得的时间响应函数,求出残差和相对误差由此得到=0.0034≤0.01,C=0.06≤0.35,p=1。因此,该模型符合预测的要求。

运用时间响应函数,对2013-2015年海洋渔业的产值进行预测,可以得到预测值为 :

3)海洋油气业产值的预测。对海洋油气业产值进行计算,得到海洋油气业的GM(1,1)模型为:

故其对应的时间响应函数就是:

根据求得的时间响应函数,可以求出残差和相对误差。由此得到=0.1%≤0.01,C=0.53

运用时间响应函数,对2013-2015年海洋油气业的产值进行预测,可以得到预测值为:

4)海洋船舶工业的产值预测.对海洋船舶工业的产值进行计算,得到海洋船舶工业的GM(1,1)模型为:

故其对应的时间响应函数就是:

根据求得的时间响应函数,求出残差和相对误差。由此得到=2.22%≤0.05,C=0.139≤0.35,p=1。因此,该模型符合预测的要求。

运用时间响应函数,对2013-2015年海洋船舶工业的产值进行预测,可以得到预测值为:

5)海洋工程建筑业的产值预测。对海洋工程建筑业的产值进行计算,得到海洋工程建筑业的GM(1,1)模型为:

故其对应的时间响应函数就是:

根据求得的时间响应函数,求出残差和相对误差。由此得到=4.37%≤0.05,C=0.22≤0.35,p>0.95。因此,该模型符合预测的要求。

运用时间响应函数,对2013-2015年海洋工程建筑业的产值进行预测,可以得到预测值为:

6)海洋交通运输业的产值预测。对海洋交通运输业的产值进行计算,得到海洋交通运输业的GM(1,1)模型为:

故其对应的时间响应函数就是:

根据求得的时间响应函数,求出残差和相对误差。由此得到=0.61%≤0.01,C=0.49910.8。因此,该模型符合预测的要求。

运用时间响应函数,对2013-2015年海洋交通运输业的产值进行预测,可以得到预测值为 :

7)滨海旅游业的产值预测。对滨海旅游业的产值进行计算,得到滨海旅游业的GM(1,1)模型为:

故其对应的时间响应函数就是:

根据求得的时间响应函数,求出残差和相对误差。由此得到=0.17%≤0.01,C=0.12≤0.35,p=1。因此,该模型符合预测的要求。

运用时间响应函数,对2013-2015年滨海旅游业的产值进行预测,可以得到预测值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我国的海洋产业继续发展,海洋产业的产值持续增加,但海洋产业发展不平衡现象还很严重,海洋产业的结构性矛盾还很突出。传统的海洋产业虽然总量上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却处于粗放型发展的阶段,不能实现长久可持续的发展。一些新兴的海洋产业受海洋科技水平低的限制,尚未形成规模,对我国海洋产业经济的发展推动力较小。这些因素已经严重阻碍我国的海洋经济发展,制约了海洋产业为国民经济增长贡献更大的力量。

4 政策建议

鉴于我国海洋产业结构性问题,为了实现海洋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大力推动,继续发展我国的海洋产业,应从以下两个个方面考虑:

4.1 在保持传统海洋产业优势的基础上,进行逐步改造

虽然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传统海洋产业对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属于粗放型产业,却为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传统海洋产业的改造,必须深入到这些产业的内部结构中,实现从源头进行改造。为此必须改变传统的“高消耗、低产出”的发展模式,优化传统海洋产业的结构,加强传统海洋产业的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提高传统海洋产业的技术含量,淘汰技术落后的企业,依托科技进步的带动作用,促进传统海洋产业升级,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传统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4.2 大力发展新兴海洋产业,实现海洋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海洋新兴产业包括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等,具有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投资回报快、发展前景广阔等优点,是未来海洋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重要力量。为了实现海洋经济更持久的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新兴海洋产业。这就要求我国各沿海地区根据当地特点,大力发展它们的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地开展新兴海洋产业。发挥政府服务型公共部门的作用,增大对新兴海洋产业的资金和技术扶持力度,鼓励年轻大学生和高级知识分子投身于海洋产业,为新兴海洋产业吸取活力。对企业实行优惠政策,实施措施保障它们的权益,吸引私人企业家投资。采取开放的海洋发展战略,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注重外国经验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使我国的新兴海洋产业发展有迹可循,少走弯路。

参考文献:

[1] 于潇.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海洋产业经济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6):76-79.

[2] Morrissey Karyn, O'Donoghue Cathal. The role of the marine sector in the Irish national economy: An input-output analysis[J]. Marine Policy, 2013, (1): 230-238.

[3] Jardine Sunny L, Sanchirico James N. Catch share program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 A survey of the literature[J]. Marine Policy, 2012, (9): 1242-1254.

[4] 白福臣.中国海洋产业灰色关联及发展前景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110-112

[5] 徐胜,李振华.环渤海经济圈海洋产业与区域经济关联性研究[J]. 产业和区域经济管理,2011,(4):54-60.

[6] 黄蔚艳,罗峰.我国海洋产业发展与结构优化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5):271-275.

[7] 殷克东,王晓玲.我国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的联合决策测度模型[J].经济研究参考, 2010,(28): 28-37.

篇(5)

2海洋经济竞争力影响因素

影响海洋经济竞争力的因素是多样的,包括海洋资源禀赋、技术进步、海洋科技人才、区域经济、政府制度文化、政策环境等。根据波特钻石模型的理论,结合海洋经济的自身特点和实际,将海洋经济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为技术影响力、资源影响力、市场影响力、经济实力影响力和政策制度影响力。不同影响力的共同作用能够对海洋经济竞争力产生根本性和结构性的变化。技术影响力主要从技术进步的角度来分析现有科学技术水平、海洋科技人才以及培育科技人才和进行技术创新的组织制度。政策制度影响力主要从海洋产业组织、政策环境、制度文化等方面展现。

2.1技术影响力

在世界沿海国家大力支持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今天,海洋竞争的本质已从海洋资源的竞争,转变为海洋技术的竞争。据有关专家统计,发达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因素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已达到80%左右。正是随着海洋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应用,推动了新兴海洋产业的形成和壮大,促使海洋产业从传统海洋经济阶段向知识海洋经济阶段的转变。例如浙江省的海洋矿业、海洋电力业、海洋工程业均是在21世纪才起步发展起来的。同时,高科技的应用使海洋产业中的传统产业得到了不断改造,由于海洋生物、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开发、环境工程和资源管理等技术在苗种培育、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开发应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方式发生战略性改变,形成了海水增养殖和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在高新技术支撑下发展的海洋服务业必将迅速成为新的海洋经济支柱产业。沿海国家或地区海洋科学技术的竞争,归结到底还是海洋高科技人才的竞争。海洋科技人才的年龄构成、身体素质、思想观念、科学和技术素养等,直接影响着海洋经济竞争力的形成。海洋科学技术发明及技术创新应用都必须以人才为载体,而能够真正培育海洋科技人才进行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就要有完善的、协同的组织制度作为培育科技人才的摇篮。技术影响力是提升海洋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因素,而这种影响需要在现有科学技术水平下,通过海洋科技人才以及培育科技人才的组织制度共同协同才能实现。

2.2资源影响力

海洋拥有丰富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空间资源和海洋景观资源。正是基于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了海洋渔业、海洋盐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传统海洋产业。而随着海洋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就需更深层次,由此产生了海洋油气业、海洋旅游业、海洋生物医药业等新兴海洋产业以及海洋科研教育服务业。随着经济全球化,沿海地区对海洋资源的直接依赖程度不断减弱,但是海洋资源仍然是海洋经济竞争力形成与提升的根本。一个地区或国家海洋资源的丰裕程度是决定着海洋经济竞争力提升的空间容量和基础的关键。

2.3市场影响力

在经济层面上,海洋经济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反应在市场需求上。竞争力所反映出的是比较优势。若某一海洋产业在区域之间或国家直接的比较中地位最高,则社会对该区域的海洋资源及其产品和服务需求就最大,其所在的市场份额就高,市场占有率有就大,则表示该区域的海洋经济产业具有相对竞争优势。而一个沿海国家或地区在海洋经济体系中所处的海洋地理位置、周边国家和地区格局等也影响区域市场的容量。随着交通信息业的迅猛发展,区位的影响逐渐弱化,但优越的区位可以提高海洋资源流向的影响力。市场影响力最终反映出海洋资源及其产业和服务的市场占有率,反映出该海洋产业可持续的竞争力,是海洋经济竞争力提升的动力和源泉。

2.4经济实力影响力

一个沿海国家或地区自身的经济实力对该国家或地区在海洋经济竞争力的影响非常重要。沿海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决定着该区域在海洋经济领域的投融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通过资本的投入来体现。无论是海洋人才的培养、海洋产业的技术研发与创新、海洋产业固定资产的投资都需要大量资本的投入。没有资本的投入,海洋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海洋科学技术研发都无从谈起。因此,一个沿海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是该区域海洋经济竞争力提升的基础和准备。

2.5政策制度影响力

一个沿海国家的海洋战略和政策能够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产生最直接的影响。一个地区能够在国家的海洋战略和政策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本地区的海洋资源,制定适宜的财政、货币和产业政策,把资本投入海洋科技研发、海洋科技人才培养引进等项目上,促进主导海洋产业群的形成,从而提高海洋经济竞争力。海洋企业在国家和地区海洋发展战略政策的引导下,制定企业发展方向,结合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提供有竞争力的海洋产品与服务。适宜的政策制度最终会优化海洋资源配置,建立鼓励海洋科技人才进行技术研发创新的制度,最终影响海洋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因此,一个沿海国家或地区的政策制度是该区域海洋经济竞争力可持续提升的根本。技术、资源、市场、资本都需要政策制度的引导,才能实现优化配置,并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3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

随着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海洋经济理论的研究也更加深入,海洋经济竞争力的评价研究是对海洋经济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探讨。要构建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价体系,首先要确定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反映经济竞争力的指标通常由经济总量及增长、经济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提高3个方面来体现。经济总量及增长主要从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收入来衡量,既要选取总量指标,又要选取人均指标,总量指标与区域大小有关,但可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实力;人均指标与区域大小无关,可消除因为区域大小不同而带来的影响,反映该区域人均的经济水平。而经济结构的研究重点应当是第三产业。海洋经济竞争力就是利用一系列指标,通过使用一定的数学方法进行科学整理,得出的能全面反映海洋经济基础、海洋经济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海洋经济发展潜力的综合性指标。海洋经济竞争力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海洋经济竞争力包括海洋经济、海洋资源、海洋环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海洋科技等诸多子系统竞争力之总和。狭义的海洋经济竞争力则仅仅指除去海洋科技、海洋环境、社会发展、区域经济等因子之后的海洋经济实力与海洋经济的资源推动力,它主要体现在所有海洋产业和海洋相关产业的经济竞争力之总和上。本文所研究的海洋经济竞争力主要指狭义的海洋经济竞争力。根据海洋经济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以及指标数据的可获取性,设定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包括4个方面,分别为海洋经济总量、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水平、海洋经济结构和海洋经济推动力4个要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海洋经济竞争力是由这4个要素综合分析评价。每个要素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反映一国或一个地区的海洋经济状况。

(1)海洋经济总量是反映海洋经济水平和动态的宏观数量指标,评价海洋经济总量的指标主要包括海洋经济总产值、海洋经济增加值、海洋经济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海洋经济总量是从宏观层面定量反映一国或一个地区海洋经济综合实力的强弱。这些指标有共同的特性,即数值越大越能体现海洋经济竞争力的高低。当然海洋经济总量不是孤立的,其受到海洋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也是各个海洋产业发展水平的汇总。而海洋经济推动力则直接决定着潜在的海洋经济总量水平。另外,单一的海洋经济总量在体现海洋经济竞争力上存在一定的弊端,因为经济总量指标一般是绝对数,尽管一个小国或地区的海洋经济总量水平比不上一个大国或地区,但其海洋经济竞争力的相对指标并不一定比大国或地区弱。所以在应用海洋经济总量分析海洋经济竞争力时要充分考虑其相对水平。

(2)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水平是从各个产业的围观角度对海洋经济竞争力的定量描述。主要海洋产业指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旅游业、海洋电力、海洋船舶业、海水利用业等。这些海洋产业基本包括了海洋经济的各个主导产业,一国或一个地区的海洋经济竞争力主要看其主导产业的发展水平。海洋货物运输量、海洋产业生产总值、海洋渔业收入、旅游总收入、旅游外汇收入等指标可以较好反映主要海洋产业发展状况。各个海洋产业的具体发展水平指标能很好地体现一国或一个地区海洋经济内部具体实力状况,能反映其海洋经济的优势产业和劣势产业,对海洋经济竞争力是一个具体的微观描述。

(3)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海洋经济结构是海洋部门的经济结构,海洋经济结构和海洋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海洋经济结构也是海洋经济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海洋经济结构是从质的角度对海洋经济的一个描述。标志着海洋产业由传统的海洋产业向现代海洋产业的转变。海洋产业结构水平、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海洋产业增加总值的比重、海洋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海洋产业从业总人数的比重等指标较好地反映海洋经济结构的状况。海洋经济结构与海洋经济总量是紧密相连的,产业结构的演进会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总量的增长也会促进产业结构的加速演变。

(4)海洋经济推动力是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力因素与重要推动力。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海洋资源要素,盐田生产面积、海水养殖面积等能够较好地反映海洋资源要素的状况;另一个是各种经济要素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主要有科技、固定资产投资、人力资本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等,其中海洋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率、海洋产业人均总产值等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经济要素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海洋经济推动力一方面决定着未来的海洋产业经济产出和海洋经济结构的调整,也代表着一国或一个地区海洋经济潜在的实力。综上所述,海洋经济总量、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水平、海洋经济结构和海洋经济推动力4类要素都是海洋经济综合实力的体现,四者相互联系,共同形成了海洋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篇(6)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正在逐步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问题事关国计民生。海洋产业的快速发展将给劳动力就业带来契机,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将助推海洋经济取得进一步发展。因此,将海洋产业与就业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和分析,可为扩大就业、发展海洋经济的政策制定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目前,把就业理论和海洋经济理论结合起来进行海洋经济就业的专题研究还比较少。张万鑫对海洋产业发展对经济影响与就业弹性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着重研究海洋产业与就业相关关系,并建立了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同时提出了发展策略。孙昭君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沿海地区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海洋产业结构、收入水平和制度政策等因素对各地区海洋产业吸收就业水平的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得到各因素对我国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就业吸纳水平的影响程度。周洪军对全国涉海就业人员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对主要沿海区域涉海就业进行调查分析,阐明了全国涉海就业人员的特点,指出了存在问题,给出了发展建议。崔旺来、周达军、刘洁等运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对海洋产业发展中的劳动就业贡献率及其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进行了分析预测,指出海洋产业是浙江省吸纳就业的主力,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周井娟以我国主要海洋产业为研究对象,从就业弹性和单位岗位贡献两个角度出发,对主要海洋产业的就业拉动效应做出分析。上述文献均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分析了经济增长与涉海就业互动影响,但由于统计指标和统计数据的不完善,导致统计计量模型的有效性降低,且模型结果与实际结果存在比较大的误差。

灰色系统理论建模所需的样本量较少,精度较高,能较好地反映系统的实际状况。鉴于上述文献中所采用的定量分析模型的局限性,本文拟采用MGM(1,N)模型进行分析,该模型是灰色GM(1,1)模型的多元推广,旨在从动态的、发展的角度,对相互影响关系的变动趋势进行分析,预测未来几年的海洋经济生产总值以及吸纳就业人员总量,并测算出未来几年劳动生产率和就业弹性的走势,希望能够为今后制定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提供一些重要参考依据。

一、海洋产业发展与就业状况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海洋生产总值从2001年9518.4亿元上升至2011年45570亿元,年均以16.95%的速度快速增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8.81%提高到9.67%,产业贡献度不断增强,涉海就业人员从2107.6万人上升至3420万人,年均增长4.96%。然而,由于主要海洋产业发展的资源禀赋、生产要素以及技术条件等差异,因此相应的产业活动及其就业分布各具特色。2001年到2010年,海洋产业的增加值与从业人员变化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发现,虽然海洋电力和海水利用业、海洋生物医药业发展起步较晚,增加值不大,对海洋经济的贡献度不高,但其增长率较高,发展前景巨大,并且海洋生物医药业从业人员的增长率也比其他产业高,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对劳动力市场需求较大。

从2010年来看,主要海洋产业就业吸纳主要集中于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以及海洋交通运输业等几个海洋产业,占海洋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为66.38%;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海洋石油天然气、海洋船舶工业增加值占海洋产业总增加值的89.32%。从2001年到2010年的演变来看,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占主要海洋产业从业人数的比例在下降,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人数比例在逐步扩大。

二、海洋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与就业弹性分析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是地区比较优势的一项重要指标。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一定时期内某产业实现的产值与该产业所吸纳的劳动力数量的比值来表示,用公式表示为:劳动生产率=产值(万元)/劳动力人数(人)。劳动生产率越大,说明该产业的人均产出效应越高,劳动生产率越小,说明该产业的经济效益越低,在研究某产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时,不能只看到其吸纳劳动力的绝对数量的多少,而应同时考虑到该产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就业弹性是衡量经济增长引起就业增长大小的一个指标,即在某一时期内就业数量的变化率与产值变化率之比。海洋产业的就业弹性可以用来反映海洋产业经济增长吸纳就业的能力及其变化趋势,其实质是对海洋产业提供的就业机会的变动幅度及海洋产业自身变动幅度的一个反应。用公式表示为: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产值增长率;新增就业机会=1%*就业弹性*就业人数。就业弹性系数越大,说明该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越强;系数越小,说明该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越弱。当就业弹性水平较低时,即使经济保持高增长,也不一定会对就业有较强的拉动。分析海洋产业的就业弹性,便于了解海洋经济增长对劳动力就业拉动的能力。涉海就业机会的增加不仅与海洋经济增长的百分点与就业弹性有关,还与当期的涉海就业人数规模有关。

从图1可以看出,海洋劳动生产率明显高于国民劳动生产率,并且其差距有增大的趋势,说明海洋就业增加1个单位所创造的产值大于国民就业增加一个单位所创造的产值,如果国民经济中剔除了涉海的部分,那么非涉海部分与涉海部分两者的差距还要大一些。该图也从一定层面说明了未来一段时间内,就业会继续呈现出趋海性移动的态势。

虽然,海洋经济从业吸纳总量不如国民经济总量的吸纳总量,但从图2可以发现,海洋就业弹性明显高于整个国民就业弹性,说明海洋经济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比国民经济吸纳能力强,海洋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资源来支撑。

三、海洋产业吸纳就业人数预测与分析

多变量灰色模型自提出以来,应用到多个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海洋生产总值与海洋从业人数两个指标所受影响因素较多,相关因素复杂且数据信息难以获取,自身数据也较少, 模型有解决此类问题的优越性。

通过上述模型对海洋生产总值和涉海就业人数预测,以期能够为今后制定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提供一些重要参考依据。

从表2中的海洋生产总值的拟合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MAPE)为1.61%,涉海就业的MAPE为0.11%,误差很小,可以看出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很好地从动态的角度展示了生产总值和就业人数的发展变化,该模型可以用来作预测,得到表3。

从预测结果看,到“十二五”末期,海洋生产总值规模将达到近10万亿元,涉海就业人数将达到3800万人,通过对劳动生产率与就业弹性系数的测算发现,劳动生产率和就业弹性系数在未来几年将持续上升,发展态势良好。根据前述新增就业机会计算公式得到2007年至2015年我国新增就业机会如图3所示。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本文利用MGM(1,N)模型从系统的角度,动态分析并预测了我国海洋产业生产总值与就业人数未来发展趋势。根据目前海洋经济的发展态势,“十二五”期末,劳动力需求将达到3800万人,劳动力的增长也为海洋经济的继续发展带来契机,2015年,预计生产总值将达到近10万亿元。为了保障海洋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缓解社会就业压力,需要有力的对策来支撑。

第一,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是影响就业水平的根本因素。上述分析中,我国海洋产业的发展对就业有着显著的影响,提高海洋经济增长的质量,保持海洋产业的持续、稳定、高速发展能够有效提高海洋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第二,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和布局。上述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对就业有着显著的影响。调整海洋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海洋第三产业,特别是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这几个产业的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带来的就业机会高于其他海洋产业所带来的。

第三,加强海洋劳动力教育与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完善培训制度与体系,促使海洋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达到劳动力在数量上和结构上满足海洋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形成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产业就业力增加的良性互动。

(注:本文获得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重大课题广东省海洋经济综合评价及试验区建设研究项目(AOCZDA201102-1)的资助。)

【参考文献】

[1] 张万鑫:我国海洋产业与就业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

[2] 孙昭君: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我国海洋产业就业状况及趋势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8.

[3] 周洪军:全国涉海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D].天津大学,2005.

[4] 崔旺来、周达军、刘洁、汪立、朱婧:浙江省海洋产业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1,31(8).

[5] 周井娟: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对劳动力就业的拉动效应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1(3)

[6] 栾维新、宋薇:我国海洋产业吸纳劳动力潜力研究[J].经济地理,2003,23(4).

[7] 翟军、盛建明:MGM(1,n)灰色模型及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7.

[8] 刘思峰、党耀国、方志耕、谢乃明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科学出版社,2010.

篇(7)

中图分类号:F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2.002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2-005-04 收稿日期:2011-12-6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海洋经济的蓬勃兴起,海洋经济产值在全国和各沿海省市GDP中所占份额日益提高,2010年上海市海洋生产总值达到4300亿元,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三成。而航运业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部分,对整个国民经济有着巨大的外部性,不仅能带动内陆其他产业的发展,而且对其他海洋产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对于上海市而言,既要保证国际航运中心目标的实现,又要发展好其他海洋产业,实现海洋经济的大力发展,从而推动整个上海市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协调好航运业和其他海洋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投入产出模型研究上海市航运业与其他各海洋产业的关联程度,研究海洋经济中的各个产业内部之间的联系,以期发现上海航运业和其他海洋产业关联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航运业与其他海洋产业的关联性分析

本文通过投入产出模型分析航运业与其它各海洋产业的关联度,计算产业之间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里昂惕夫逆系数。

(一)产业关联分析方法和数据来源

产业关联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经济联系。它是国民经济中一个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产业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相互消耗和提品的关系,或产业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关联度是对关联关系的量化,指一个产业投入产出关系的变动对其他产业投入产出水平的波及程度和影响程度,一般用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直接分配系数、里昂惕夫逆系数度量【1】。

本文为了研究海洋经济产业和航运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引入了《产业经济学》中的投入产出模型,定量研究产业关联的程度。投入产出法指的是,通过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模型来对产业间“投入”与“产出”的数量比例关系进行分析【2】。

本文投入产出模型中所引用的数据是《2007年上海投入产出表》144个产业部门数据。该144产业部门中,第104部门为水上运输业(a104)与本文航运业内涵一致,而有关海洋产业的有第107部门的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a107)、第6部门的渔业(a6)、第77部门的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业(a77)、第18部门的水产品加工业(a18)、第9部门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a9)、第127部门的滨海旅游业(a127),其中采用部门分类基本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制定的。

(二)航运业与关联产业联系方式分析

航运业与其关联产业的联系方式包括直接联系和完全联系。

直接联系是某产业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与其他产业的直接技术经济联系程度,反映该产业因直接消耗而对其它产业产生的拉动和影响作用。直接联系的程度可以用直接消耗系数和直接分配系数来度量。直接消耗系数又叫投入系数,其经济含义是生产单位产品所直接消耗的产品的数量。其计算方法是依据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将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品去除它所消耗的各种要素分量【3】。直接消耗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完全联系是指由于产业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除了与相关产业有直接联系外,还与有关产业有间接联系,从而各产业在生产中除了直接消耗外,还存在着间接消耗,完全联系则是这种直接消耗联系和间接消耗联系的全面反映。完全联系的程度可以用完全消耗系数来度量。完全消耗系数的经济含义是指某产业部门单位产品的生产,对各产业部门产品的直接消耗量和间接消耗量的总和。用公式表示为:

以记为单位矩阵,那么利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计算完全消耗系数矩阵的公式为:

B = ( I - A )-1 - I

1.直接消耗系数分析。

定义航运业关联产业中,将关联度大于平均水平加一个标准差的产业定义为密切关联产业,大于平均水平的产业定义为较密切关联产业,小于平均水平而不为零的产业为有关联产业,为零的产业为无关联产业。以此对航运业关联产业进行分类分析 【4 】。

表1中直接消耗系数的含义为:航运业生产一单位的最终产品,对其他各海洋产业的消耗量。因此,直接消耗系数越大,说明航运业对其他产业的直接消耗越多,直接关联效应越明显。上表结果可以发现,航运业对其他各海洋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都很小,说明航运业对其他海洋产业的关联度不大。相比较而言,航运业对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的直接消耗最大。

2.完全消耗系数分析。

航运的发展除了和相关产业有直接联系外,还和有关产业有着间接联系,因此需要计算航运业和其他海洋产业的完全消耗系数。根据完全消耗系数公式:

B = ( I - A )-1 - I

求得完全消耗系数矩阵B,可以获得航运业与其他海洋产业之间的完全消耗系数(见表2)。

上表中的各数据即表示完全消耗系数,如横行的所有数据就表示其他海洋产业对航运产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即求得其他海洋产业对航运业的完全消耗系数,见表3。

完全消耗系数是投入产出分析的另一个基本系数,是一个从投入角度分析产业之间的直接和间接技术经济联系的指标。完全消耗系数的经济含义是,某产业单位产值的最终产品或服务对另一个产业产品或服务的完全消耗量。一个产业或部门在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消耗和全部的间接消耗之和构成了该产业的完全消耗。如表示的是航运业每提供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时,对渔业产品的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之和仅为0.00097。由表3可以知道,航运业的发展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完全消耗量最大。

3.里昂惕夫逆系数分析。

里昂惕夫逆系数指的是第G个部门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时,对第I个部门的完全需要量。其计算方法是在完全消耗系数矩阵:,矩阵便是里昂惕夫逆矩阵,因此其公式为:,其元素称为里昂惕夫逆系数。(见表4)

上表各数据的经济含义为:其他海洋产业每提供一单位的最终产品,对航运业的完全需要量。比较上表数据,发现其他海洋产业对航运业的里昂惕夫逆系数中最大的是,表明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业每提供一单位的最终产品,对航运业的完全需要量最大。

三、上海市航运业对海洋经济的影响

通过以上对航运业和其他有关海洋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和里昂惕夫逆系数的分析可以发现:上海市航运业与其他海洋产业之间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关联度系数都很小。说明目前上海市航运业的发展对其他海洋产业的依赖性不强,航运业的发展对其他海洋产业的需求很低,其他海洋产业的发展对航运业的需求也很低,产业之间的拉动作用很小。

完全消耗系数相比直接消耗系数来说,从投入的角度更加全面地反映了航运业的发展对其他海洋产业的影响,完全消耗系数越大,说明航运业的发展对该海洋产业的影响越大,拉动作用越明显。因此可以预见:随着上海市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不断深入,航运业不断的发展,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将获得较大的发展。

里昂惕夫逆系数是从需求的角度反映海洋产业对航运业的影响。里昂惕夫逆系数越大说明其他海洋产业对航运业得拉动作用越明显。因此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业的发展对航运业的拉动作用最明显。因此大力发展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业,不仅有利于上海市海洋经济的发展,而且可以拉动上海市航运业的发展,推动上海市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符合目前上海市的发展目标。

四、上海市海洋经济的发展策略

1.上海市在以航运为特色,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同时,协调其他海洋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既能推动上海市海洋经济,又能推动航运业的海洋产业,实现上海市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的同时,海洋经济得到大力的发展。

根据完全消耗系数分析,应该大力发展的海洋产业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因为上海市未来建设国际航运中心,航运业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航运业的发展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拉动作用最大,因此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是未来最容易发展的海洋产业。

2.根据里昂惕夫逆系数分析,上海市应该着重发展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业。因为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业对上海市海洋经济有着巨大的贡献,同时发展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业,能够拉动上海市航运业的发展,符合上海市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

3.作为上海市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滨海旅游业,应当继续大力发展。虽然滨海旅游业与航运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很小,这说明滨海旅游业的发展对航运业的依赖性很小,而滨海旅游业对上海海洋经济有着很大的贡献,因此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能降低上海市海洋经济对航运业的依赖性,以减小航运业的危机对上海市海洋经济的影响。

4.作为传统的海洋产业―海洋渔业在上海市海洋经济中所占比重在日益下降,其与航运业的关联程度也不大,对上海市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贡献不明显,而且海洋渔业是一种以资源消耗为基础的产业,因此不应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悦 李平,产业经济学[M]. 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2):187-212.

[2].水,产业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8):204-286.

篇(8)

摘要:运用偏离份额模型,以全国为参考大区,分析了1993-2012年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的份额分量N、竞争力偏离分量P、结构偏离分量D。研究结果表明,蓝区海洋渔业仍处于结构演进的“一、二、三”起步阶段:第一产业比重稳步下降,但其中海洋捕捞所占比重依然过大;第二产业比重逐步提高,但产业内部结构存在调整空间;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缺乏竞争力。根据上述问题,建议通过坚持“以养为主”方针,优化海洋捕捞生产结构,加快发展水产品后续深度加工工业,稳步推进第三产业发展,最终实现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优化。

关键词 :偏离份额模型;产业结构演进;海洋渔业

1产业结构演进理论综述

1.1海洋产业结构研究进展

国外学者主要对海洋产业进行了分类,探讨研究了海洋渔业、海洋矿砂业、滨海旅游业等具体海洋产业的发展[1]。对捕鲸业与海洋生态旅游业、国际贸易、海洋捕捞等相关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2],对海洋矿砂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并对海洋矿砂的开采实行管理[3],认为可再生能源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评估了海洋能源产业[4]。

我国较晚研究海洋产业结构理论,国家海洋局于1981年同中国社科院在北京召开了海洋经济座谈会,提出了关于开展海洋经济问题的研究的决定[5]。对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运用“三轴图”法进行分析,认为海洋产业结构的演进虽然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有些差异,但基本上遵循了第一二三产业演变这一规律[6];对我国海洋产业运用多种统计方法进行现状描述与趋势分析,研究发现“三、二、一”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7];运用层次-赋值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对海洋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了研究[8-9];运用Weaver-Thomas布局优化模型、D-S证据理论对海洋产业发展进行分析,对优化海洋产业布局提出对策建议[10-11]。

1.2偏离份额分析研究综述

偏离-份额模型(SSM,Shift-ShareMethod)是在选定时间范围和背景区域内,将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作为参考,把某个区域经济总量的变动分解为三个量,分别是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通过分析三个分量说明该区域产业部门结构是否优化,评价该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大小,确定调整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及方向。美国经济学家Daniel(1942)和Creamer(1943)首先提出该模型,E·S·邓恩、埃德加·胡佛和Dunn[12](1960)等学者进一步进行完善,广泛应用于研究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等领域;提出了偏离份额分析的空间模型,研究了区域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13]。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偏离-份额分析法,《区域经济学》较早引入了该方法的使用[14];在《区域分析与规划》中详尽阐述了其计算过程[15];对产业发展运用偏离份额分析的传统模型和空间拓展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其动态变化及演进趋势[16-17];采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地区间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18-19]。

2产业结构演进的偏离份额模型分析

由偏离份额分析法可知,某区域的经济增长(G)可以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全国份额分量(N)、结构偏离分量(P)和竞争力偏离分量(D)。

份额分量(N):

N=∑y0iR(1-1)

——N代表标准区域平均增长效率,即以参考区域海洋渔业产值增长率为标准,研究区域各部门所能实现的增长份额;y0i表示该研究区域中第i产业的基期产值;R表示参考区域海洋渔业产值增长率。

结构偏离分量(P):

P=∑y0iR0i-∑y0iR=∑y0i(Ri-R)(1-2)

——P表示区域部门比重与参考区域相应部门比重存在差距所引起的相对于参考区域部门该区域部门增长产生的偏差;Ri表示参考区域第i产业的增长率。

竞争力偏离分量(D):

D=∑y0ir0i-∑y0iRi=∑y0i(ri-Ri)(1-3)

——D表示研究区域部门以不同于参考区域相应部门增长速度发展所引起的偏差;ri代表研究区域海洋渔业第i产业的实际增长率。

以上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G=N+P+D=∑y0iR+∑y0i(Ri-R)+∑y0i(ri-Ri)(1-4)

PD为总偏离分量,反映研究区域第i产业部门总的增长优势:

PD=P+D=∑y0i(Ri-R)+∑y0i(ri-Ri)(1-5)

同样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率(Gr)也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地区增长份额(R)、产业结构份额(R*-R)和竞争力份额(Gr-R*)。用公式表示如下:

Gr=R+(R*-R)+(Gr-R*)(1-6)

——Gr代表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率;R*表示以参考区域产业增长率为基准该研究区域所得到的假定地区增长率(R*=∑y0i(Ri+1)/∑y0i-1)。

若研究区域以快速增长型产业为主,则R*-R>0;反之,则R*-R<0;若研究区域竞争力水平高于标准区域水平,则Gr-R*>0;反之,则Gr-R*<0。

相对增长率L、结构效果系数w和区域竞争系数u:

——Y0i、Yti分别为标准区域第i产业基期与末期产值;k0i、kti分别为研究区域第i产业占标准区域相应产业比重。

若L>1,则区域增长快于全国;若w>1,说明该研究区域中增长快、朝阳的部门所占比重大,该研究区域总体经济结构比较合理;若u>1,说明该研究区域各产业部门具有快速的增长势头,竞争能力非常强。

3基于偏离份额模型的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产业结构演进实证分析

3.1数据来源

根据SSM模型的计算需要,计算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各产业的地区增长份额、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选择全国的海洋渔业产业发展作为参考区域,以1993-2012年的海洋渔业三次产业2发展数据作为分析的数据来源。本文原始数据来自《中国渔业统计年鉴》(1993-2012)。

3.2偏离份额模型的应用——以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为例

根据SSM分析法计算需求,山东半岛蓝区研究区间为20个分时段,每个研究区间为该产业结构每年的变化程度。以上年的产业数据为基期数据,以本年的产业数据为末期数据。

3.2.1各个产业SSM的时间序列分析

3.2.1.1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第一次产业部门偏离份额分析图1为对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第一次产业进行偏离-份额分析的时间序列图,通过对19个独立的时间区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次产业SSM分析时间序列图

①份额分量分析

第一次产业的份额分量在各个时间段中的数值较大,呈现“W”型的变化,以20~130之间为波动幅度。份额分量自2008年开始持续增长,从33.60918516增长到2012年的128.7788761,涨幅达到3倍。表明山东半岛蓝区作为中国的海洋大省,在海洋渔业经济发展中,第一次产业作为传统优势产业占比大,所带来的份额分量也相应比较大。

②偏离份额分量分析

第一次产业研究的19组数据中,有11组数据的结构偏离分量呈现负值,其余8组数据数值也均接近0,表明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中第一次产业占比太大,远远超过第一次产业在全国海洋渔业产业结构所占比例。遵守《关于“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强渔船管理控制海洋捕捞强度的通知》3,严格实施海洋捕捞渔船数量和功率总量控制制度,将渔船总捕捞能力控制在与资源相协调的水平。

③竞争力偏离分量分析

2002年以前第一次产业的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在0上下波动,2002年以后数据呈现上下波动趋势,但在2010年后呈现快速发展状态,说明相对于全国水平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第一次产业的增长速度比较高,表明山东半岛蓝区产业竞争力比较强。“九五”之后,山东半岛蓝区作为海洋经济区的重要发展区域,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确立海水养殖业在海洋渔业中的重要地位,产量大幅增长,竞争力有所提升。

3.2.1.2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第二次产业部门偏离份额分析图2为对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第二次产业进行偏离-份额分析的时间序列图,通过对19个独立的时间区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二次产业SSM分析时间序列图

①份额分量分析

第二次产业部门份额分量均大于0,2008年出现下降趋势,原因是全球范围的经济危机,使水产品出口受到较大影响,但总体处于增长趋势,表明本部门属于全国性的增长部门。要加大科研水平的提高,使海洋水产品加工向系列化、多样化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②结构偏离份额分量分析

结构偏离分量的19组数据中有15组为正值,在2008年以后呈现“W”型的波动,最小值为-48.57349285,最大值为20.06006077,总体波动范围不大。表明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第二次产业的产业结构基本合理,但仍存在调整空间。销售市场中水产品精深加工产品所占比重低,没有充分发挥水产品在经济发展中的价值。

③竞争力偏离分量分析

第二次产业的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变化区间相对较多,呈现剧烈波动,尤其是在2005年以后基本全是负值。表明第二次产业的相对发展速度比较低,相对于全国竞争优势不明显。目前山东水产品出口产品单一,对国际市场变化反应缓慢,出口产品结构有待于改进和优化,而且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渔药、渔用饲料缺乏生产、经营、使用全过程的统一监管,竞争力不强。

3.2.1.3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第三次产业部门偏离份额分析图3为对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第三次产业进行偏离-份额分析的时间序列图,通过对19个独立的时间区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三次产业SSM分析时间序列图

①份额分量分析

第三次产业部门的份额分量都均大于0,呈现增长的趋势,但在一些年份数值低于结构偏离分量。在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经济发展中,第三次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发展迟缓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相对于一二次产业处于劣势地位。

②结构偏离份额分量分析

第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分量在2007年以前基本在0以上波动,从2009年开始大幅下降,说明产业结构处于不合理状态。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第三次产业发展不足,各地发展休闲渔业等相关产业结构趋同,没有形成各地特色,应该加大对第三次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推进休闲渔业发展。

③竞争力偏离分量分析

第三次产业的偏离份额分量整体数据不稳定,波动比较大,全时段共出现了11次负值,并且在2008年以后呈现快速下降状态,由正值变为负值。说明第三次产业相对于其他产业发展速度比较低,没有形成竞争优势。

3.2.2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整体产业结构分析图4为对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产业结构进行偏离-份额分析的时间序列图,通过对19个独立的时间区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产业结构SSM分析时间序列图

3.2.2.1份额分量分析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份额分量变化最大,处于上升趋势,2008年出现下降趋势主要是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但仍然为正值,说明相对于全国海洋渔业,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的经济发展状况良好。要按照《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要求,稳步推进渔业发展各项工作,使山东半岛蓝区渔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3.2.2.2结构偏离份额分量分析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在1993-2012年产业结构偏离分量数据变化很小,最大值是2002-2003年的13?26461026,最小值是2008-2009年的-14?7094,19组结构偏离分量数据均在0上下徘徊,表明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的产业结构基本合理,但是在发展海洋渔业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对于第一产业的发展,而降低了对于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重视程度,加工业以及服务业一直发展缓慢。

3.2.2.3竞争力偏离分量分析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在1993-2012年产业结构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变化不稳定,19组研究数据中12组为负值,表明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产业整体竞争力比较差,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优势。

依据偏离-份额分析法和公式(1-4),可以得到1993-2012年间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经济增长量:

2415.90亿元=2857.25亿元+(-301.82亿元)+(-139.53亿元)

1993-2012年间,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经济总量增长了2415.90亿元,其中2857.25亿元为份额分量增长量,-301.82亿元为结构偏离分量增长量,-139.53亿元为竞争力偏离分量。结果表明,1993-2012年间,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由于不合理的产业结构,造成了-441.35亿元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进一步完善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产业结构。

利用公式(1-7)对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结构效果指数和区域竞争效果指数进行计算得出:

w=0.90,u=0.95

结合结构偏离分量和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数据对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总的结构效果和竞争能力进行分析判断:1993-2012年,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结构效果指数w<1、结构偏离分量为-301.82亿元,说明相对于1993年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的区域产业结构效益下降,第一次产业部门所占比重过大,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竞争效果指数u<1、竞争力偏离分量为-441.35亿元,说明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各产业部门总的增长势头不足,没有形成强的竞争力。

3.3结果分析

根据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可知,三次产业比值由1993年的“70∶20∶10”转变为“39∶32∶29”,结合三次产业的偏离份额结果分析,影响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三次产业发展的因素有:(1)“海上山东”战略的实施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提出,使海水养殖取得新的突破,并且远洋渔业迅速崛起,减轻了近海海域的压力,但是山东半岛蓝区在发展海洋渔业过程中过于重视第一产业的发展;(2)中央提出的放开水产品价格和放开经营体制的“两个放开”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水产品加工的发展,但是主要以低价值冻鱼和冰鲜鱼类等低附加值产品为主,限制了第二产业的继续增长;(3)第三次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并且投资休闲渔业具有很高的风险性,投资机构只有能够确保盈利时才会投入资金,尤其是经济危机后,危机意识更强。

国外在发展海洋渔业初期,利用海洋固有资源,以海洋捕捞业为主导产业,处于结构演进的“一、二、三”起步阶段;随着渔业资源的衰退,国家对保护生态资源的意识日益提高,颁布了一系列限制捕捞、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同时采取优惠政策,促进海水养殖业的发展,使海洋渔业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发生调整,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优质水产品深加工提高档次,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处于结构演进的“二、一、三”阶段;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需求逐渐增多,休闲渔业作为娱乐生活开始发展起来,同时严格执行各种促进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进一步减少捕捞量,发展到结构演进的“二、三、一”阶段;今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旅游业的日益发达,海洋馆、渔业博物馆、渔业节庆活动等促进休闲渔业发展的活动日益增多,将会发展到结构演进的“三、二、一”高级阶段。

综上可知,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处于结构演进的“一、二、三”起步阶段,第一产业由于发展基础好,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但是内部产业结构不合理一直存在且越发严重,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增长;第二产业比重日益增加,产业结构发展愈加合理,但竞争力优势不明显,竞争力不断下降,处于明显的不利位置;第三产业发展起步晚,基础薄弱,在2003年以后比重开始上升,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但竞争力相对于全国来说很差,产业关联带动作用不突出。

4结论与建议

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产业结构虽经过了一系列调整,但仍然处于结构演进的起步阶段,呈现“一、二、三”的产业结构。从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出发,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应该夯实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尤其是第二产业的发展基础,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最终达到的“三、二、一”的产业结构。

今后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的发展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海洋捕捞生产结构。积极发展远洋捕捞,控制近海捕捞,通过限定和压缩海洋捕捞量,实现近海捕捞产量零增长。(2)坚持“以养为主”方针。开拓海水养殖面积,大力推进浅海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改善海水养殖品种,不仅要稳定传统养殖品种的养殖,而且要加速海珍品的养殖。(3)加快发展水产品后续深度加工工业,提高竞争力。加快水产品内部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海洋渔业第一产业为依托的基础上,坚持以保鲜保活和精深加工为发展方向,增加附加值,提高产品竞争力。(4)稳步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大力推进包括渔业技术推广、质量检测等体系在内的适合海洋渔业发展需要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且充分利用环渤海的区位优势,发展海上旅游垂钓、邮轮旅游为内容的休闲渔业,以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良性结合。

参考文献:

[1]

黄盛.区域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以环渤海地区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3(10):24-28

[2]GuillermoE.Herrera,PorterHoagland.Commercialwhaling,tourism,andboycotts:Aneconomicperspective[J].MarinePolicy,2006,30(3):261-269

[3]Dong-OhCho.ChallengestosustainabledevelopmentofmarinesandinKorea[J].Ocean&CoastalManagement,2006,49(1-2):1-21

[4]NicolaiLovdal,FrankNeumann.Internationalizationasastrategytoovercomeindustrybarriers—Anassessmentofthemarineenergyindustry[J].EnergyPolicy,2011,39(3):1093-1100.

[5]开展海洋经济问题的研究——海洋经济座谈会纪要[J].经济研究,1981(08):35-40

[6]于海楠,于谨凯,刘曙光.基于“三轴图”法的中国海洋产业结构演进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25(4):71-76

[7]宁凌,胡婷,滕达.中国海洋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及升级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7):67-75

[8]邵桂兰,杨志坤,于谨凯,等.山东半岛蓝区海洋优势产业选择及战略定位研究[J].东岳论丛,2012(7):008

[9]李平龙,胡求光.浙江省海洋战略性主导产业的选择及其价值链延伸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3(11):103-109

[10]于谨凯,于海楠,刘曙光.我国海洋经济区产业布局模型及评价体系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8(2):60-67.

[11]孙才志,杨羽頔,邹玮.海洋经济调整优化背景下的环渤海海洋产业布局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10):83-95

[12]DunnES.AStatisticalandanalyticaltechniqueforRegionalAnalysis[J].PapersinRegionalscience,1960(1):97-112

[13]NazzaraS.SpatialStructureandTaxonomyofDecompositioninShift-ShareAnalysis[J].GrowthandChange,2004(4):476-490

[14]周起业,刘再兴.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1989:56-59

[15]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4-72

[16]吴继英,赵喜仓.偏离-份额分析法空间模型及其应用[J].统计研究,2009,26(4):73-79

[17]洪世键.空间依赖性与地区工业发展:基于空间偏离-份额分析模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9):59-64

[18]李国平,周晨,刘源.基于偏离-份额法的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分析——以陕西省11市(区)为例[J].人文杂志,2012(3):53-60

[19]韩国珍.甘肃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实证分析——基于动态偏离份额法[J].西北人口,2013(1):126-128

AnalysisonMarineFisheryIndustrialStructureEvolution

oftheblueeconomiczoneofShandongpeninsula

—BasedonShift-shareMethod

YUJinkai,ZHUXiaosu

(EconomicsCollegeofOceanUniversityofChina,QingdaoShandong266100)

篇(9)

一、引言

浙江省毗邻我国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陆地经济发达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资源组合优势与经济区位优势。2008年浙江海洋经济总产值占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40%。浙江的港口、渔业、海岛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但海洋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排在全国第8位,与浙江经济发展质量不符,同时浙江海洋经济也面临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键时期,因此,依托陆地经济优势,优化海洋产业空间结构对于加快发展浙江海洋经济,推动浙江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作用。本文站在陆海联动的角度,结合浙江海洋功能区划,通过分析浙江海洋产业空间结构现状及问题,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浙江省海洋产业发展方向,以期为浙江海洋产业空间结构优化调整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

二、浙江海洋产业发展现状

本文按照产业属性,结合产业发展的技术标准,根据本文的研究需要选取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盐业及盐化工业、船舶修造业、滨海旅游业及未来海洋产业为本文海洋产业优化调整的分析对象。

1.海洋渔业

浙江沿海渔业资源丰富,渔场优良,海洋渔业产量居全国前列。2007年浙江的海洋渔业产量达337.62万吨,海洋捕捞产量在全国遥遥领先。浙江台风多,江河入海位置污染比较严重,浅海养殖发展受阻,但是随着深水抗风浪网箱的研发成功,明显拓展了浅海养殖的范围,使得浙江海水养殖潜力巨大。

2.海洋交通运输业

浙江港口湾道资源丰富,港口客货吞吐量居全国前列。浙江沿海港口呈现以宁波一舟山港、温州港为省沿海主要港口,嘉兴港、台州港为地区性重要港口的分层次布局。

3.海洋盐业及盐化工业

浙江降水量多,不利于盐的生产,单产及产量在全国很低,企业规模小、散,多分布于象山港北部盐田区、舟山中南部岛屿盐田区、舟山中西部岛屿盐田区、台州南部盐田区。浙江盐业自有产品的品种比较齐全,保健食用盐和洗化类盐形成了比较全面的产品系列,且国内领先。

4.滨海旅游业

浙江有世界闻名的旅游项目,例如钱江观潮节。舟山国际沙雕节是国家旅游局重点推介的旅游活动;象山滨海旅游、开渔节成为宁波象山一大特色,为旅游收入带了巨大贡献。

5.船舶修造业

浙江造船工业发展较快,竞争力正在逐步增强。舟山、台州、温州、宁波的船舶修造业发展迅猛。据中国海洋统计年鉴资料,2007年,浙江省造船综合吨数在沿海各省市中排名第3位。区内的产能分布情况是:大型船舶主要在舟山、宁波建造,台州、温州、杭州主要建造中小型船舶。

三、浙江海洋产业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1.海洋渔业存在的问题

(1)渔业发展不平衡

根据2008年浙江统计年鉴,浙江海洋渔业产值主要分布在台州、舟山、宁波三地区,三地区总产值基本相同,且占全省总产值的67%左右。各县市海洋渔业产值前几名分别是是舟山、象山、温岭、岱山、杭州市区、玉环。这些地区海洋渔业产值占浙江海洋渔业渔业产值的47.3%。舟山远洋捕捞量为16.86万吨,宁波市为3万吨,其他地区极少。

(2)渔业发展的矛盾

浙江绝大部分海洋渔业都位于近海岸,各个行业在利用在使用海岸线、滩涂、浅海方面存在矛盾,海洋捕捞能力过剩和渔业资源不足也比较严重,如不解决这些矛盾,将会阻碍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损害渔民的经济利益。

(3)水产企业分布不集中,不利于形成集群效应。

水产加工企业大多规模小,大多粗加工,深加工不足,不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并且加工企业总体山呈现产业集群不明显,产业链短的特点,水产品加工企业龙头企业少,还没有形成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企业,不利于海洋水产品深加工及海水养殖发展。

2.海洋交通运输业问题

2008年宁波舟山港的吞吐量占全省吞吐量的75%左右,达到全省的四分之三,浙江港口发展不平衡,宁波舟山港竞争优势明显,加强港口合作,推进大中小港口互动联通平衡发展是浙江港口产业布局面临的重要任务。

浙江海运企业规模参差不齐,经营主体多。由于企业规模、行业特点等因素影响、企业融资困难、船舶更新缺乏资金、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海运高素质人才匮乏。

3.海洋盐业的问题

浙江海洋盐业企业工艺及技术设备落后,竞争力低,没有主体品牌。盐化工业规模小、产业链短、集中度低,盐化工尚处于初级阶段,并且缺乏发展规划缺乏产业发展规划。产品结构单一,市场空间狭小,大部分限于食用盐等附加值低的系列,缺乏高附加值的盐产品开发,从品种及质量上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4.滨海旅游存在的问题

根据地理位置和资源分布因素,浙江省海洋旅游区可以划分为甬舟、温台、和杭州湾三个地区。杭州湾宁波及舟山一带旅游经济较发达,温州台州发展相对不足。海洋旅游以传统的滨海旅游观光为主,没有形成观光、休闲度假、海上健身休闲等多层次的产品层。同时滨海旅游服务设施开发不到位,旅游开发硬件不到位会阻碍滨海旅游业的发展。

5.船舶修造业存在的问题

浙江造船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多数企业只能生产小型船舶,船舶产品的吨位和附加值低,企业综合实力不高,尤其是温州、台州地区的造船企业。船舶配套滞后,产业体系不全,特别是发动机等关键部件需要从外地购买或国外进口,本地配套率不高,船舶产业集聚度不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四、浙江海洋产业结构优化方向

1.浙江海洋产业发展方向

通过分析浙江海洋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发现海洋产业涉及范围大,影响因素多,海洋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要多方面考虑,因此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要结合社会经济效益、环境保护、经济持续增长等方面要综合考虑。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解决多目标、多准则、多时段等决策问题的数学方法,在方向选择方面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对浙江海洋产业结构优化方向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发展方向。

列举浙江省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主要海洋产业,综合考虑浙江省海洋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各项目标因素,结合浙江省海洋资源状况和各海洋产业的特点及发展现状问题,按照层次分析方法的步骤构造判断矩阵进行综合比较并求解。

模型的层次结构如下图所示。以浙江省海洋产业发展方向的确定作为层次分析的总目标,浙江省海洋资源充分利用、海洋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效益与环境良好作为准则层,由这3方面具体考虑15个因素作为子准则层。在综合考虑了15个因素的情况下,浙江省海洋产业发展方向主要是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滨海旅游、船舶修造业、海洋盐业及制盐、未来海洋产业。列举各层的判断矩阵后,利用yaahp软件对其进行处理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经过检验后发现,各层次判断矩阵均通过了一致性检验,符合理论要求。

根据yaahp软件计算出浙江省主要海洋产业的权重,据此确定浙江省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的调整方向。具体求解结果如上表所示。

由计算的结果可以浙江省海洋产业发展的方向依次是未来海洋产业、滨海旅游、海洋渔业、海洋盐业及盐化工、海洋交通运输、船舶修造业。未来海洋产业占据很大权重,因此可以将未来海洋产业作为发展主要方向。同时由于浙江特殊地理位置,受上海港口及上海造船业的影响比较大,浙江可以考虑承接上海高校及科研单位实力,积极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未来海洋产业及海洋盐化工业,推进滨海旅游业这一绿色产业的发展。

2.海洋产业空间结构优化方向

结合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及浙江海洋功能区划,浙江海洋产业布局应该遵守以下原则:以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及浙江海洋功能区划规定为前提,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的原则,坚持发展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坚持陆海一体发展原则,统筹陆海产业布局,促进近海开发和外海开发相结合,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利用民间资本,大力调整和改造传统海洋产业,积极培育新兴海洋产业,优化海洋产业结构。

海洋能源、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环保技术及设备、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等新兴领域,在浙江开发潜力巨大,并且是浙江海洋产业首要发展方向。积极推进海洋产业多门类的发展,努力在原有优势产业逐步成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新型海洋产业,努力在浙江形成多元化发展的海洋产业新布局。

充分发挥杭州湾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的作用,依托上海教育科技优势,加大对海洋经济开发的科技、人才和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积极引进海洋化工先进项目,充分利用海洋资源,提升海洋科技含量,为浙江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继续完善特色鲜明的浙北旅游带,打造浙北旅游品牌,大力开发宣传钱塘潮等具有国际旅游潜力的旅游项目。

宁波―舟山海洋经济比较发达,应打造成海洋产业发展和新兴产业的增长极。大力培育沿海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大力发展海洋药物、海洋化工、海水综合利用和海洋能开发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舟山船舶修造业,提升船舶修造水准,构建完整船舶修造产业链。积极构建舟山海洋旅游基地和浙东滨海旅游板块,大力发展特色休闲渔业,大力打造舟山佛教旅游及象山开渔节旅游品牌,推进旅游资源陆海联动,打造陆海共游的旅游模式,使之成长为浙江旅游新模式。

温台海洋经济区与其他几个区域的海洋经济规模相比发展程度不足。与其他海洋经济区的不同之处在于,民营经济比较发达是温台海洋经济区的主要经济模式,该区域民营企业有很强的自主性,市场效率高,资金导向灵活,因此要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开发海洋,这对开发海洋经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浙江海洋产业空间结构的优化还要完善海洋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创造良好的海洋开发投资环境,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综合管理的制度保障。只有正确利用相应资源优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注重改善产业布局,依托良好的政策环境,才能确保海洋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浙江统计局.2009年浙江统计年鉴[M].

[2]国家统计局.2007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J].

[3]宋欣茹.庄河市海洋产业空间布局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06.

[4]张红智.论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及其优化[J].海洋科技进展,2005(2).

篇(10)

中图分类号:F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7-0017-05

引言

海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资源宝库和最后空间,即将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主要领域,海洋经济正在并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如何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充分发挥所拥有的海洋资源优势,把握好全球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能否获得新动力的关键问题之一。而实现这一切的基础是准确的核算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其核算有利于了解区域海洋经济布局、海洋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变化、各个海洋产业的发展空间、海洋经济发展动力的重要源泉与新的增长点以及对国民经济增长的驱动影响。

2006年,经国家统计局批准,国家海洋局正式发文启动海洋生产总值核算制度,开始了全国范围的海洋生产总值核算。目前,海洋经济核算方法的研究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国内研究学者不多,张莉 [1] 对海洋经济概念进行了综述;郭越[2] 对影响海洋经济数据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乔翔 [3] 探讨了海洋经济核算的宗旨与原则问题,指出海洋经济核算是以人类利益导向和自然利益导向为宗旨,并给出了核算的七项原则及基于人类利益导向下的五项原则;舟山统计局 [4] 借鉴国家和浙江省的海洋经济核算方案并结合舟山实际对舟山海洋经济核算方法进行探索,研究了海洋经济核算中涉海性划分标准、层级确定、涉海系数确定几个问题,以技术规范和核算手段分析建立海洋经济核算体系,并以专业核算和专项核算作为核算具体手段;王克桥、朱杰 [5] 简述了海洋经济核算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海洋经济核算体系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对应关系,然后详细阐述海洋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与思路;何广顺 [6~7] 在比较全面地分析国内外海洋经济核算现状基础上,确立了海洋经济核算总体框架,重点研究了海洋经济核算方法,取得了多方面的重要成果。

从上述研究现状可以发现,虽然形成了一套初步的核算理论体系,但还不够成熟,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拟从海洋经济核算技术路线出发,按照海洋经济核算原则,分析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给出了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核算的初始公式,找出重点与难点,并提出几点思考。

一、海洋经济核算原则

一方面,海洋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显然,其核算原则也需遵循权责发生制、现行市场价格等国民经济核算原则。另一方面,海洋经济核算是为了衡量自身发展状况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在核算过程中,海洋产业与国民经济行业存在着多对一、一对多的问题,因而,其核算应当遵循:(1)可比性,即海洋经济核算以国民经济核算为参照系,在总体框架、计算方法等保持一致;(2)全面性,即海洋经济核算应当全面反映海洋经济,涵盖海洋经济主要内容,对于尚未形成规模的产业可以暂不涉及;(3)可行性,即核算方法上可行,可以实际操作得到核算结果;(4)无重复性,即海洋产业在分类核算时,不能重复从国民经济中剥离;(5)无夸大性,即按照海洋经济范畴核算,容许核算误差,但不能过多纳入非海洋经济概念的部分。

二、海洋经济核算技术流程

海洋经济核算分为基础阶段、预处理阶段和核算与审核阶段三个阶段。基础阶段包括明确海洋产业构成部分、弄清相对应国民经济行业以及收集基础数据;预处理阶段包括数据质量的审核以及核算方法的选择;核算与审核阶段包括海洋生产总值的核算及数据结果校检。技术流程(如图1所示):

(一)核算内容与范围

核算内容应当依据现实需要及其核算意义的重要性来选择,满足管理决策者的需要。从核算框架来说,海洋经济核算体系保持了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间相对应的关系,两者采用的分类标准所依据的都是国际通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标准。海洋经济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向海洋领域的延伸。海洋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不是简单地以地域概念来区分。从核算内容来讲,海洋经济核算包括三个部分,即12个主要海洋产业、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员和海洋相关产业,海洋生产总值反映的是海洋经济活动的总量指标,与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对应,并且实现了海洋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可比性。从核算范围来讲,海洋经济核算范围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20个门类、70个大类、172个中类和313个小类,将国民经济行业中的所有涉海行业均纳入其中。

海洋产业对应国民经济相关行业的选择,参照《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等。

(二)数据收集与审核

数据收集包括:地区国民经济总产出、增加值,沿海地区生产总值、沿海地区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投入产区表等。主要来源有:《渔业统计报表制度》、《工业统计报表制度》、《海洋统计报表制度》、《交通运输综合统计报表制度》、《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报表制度》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制度》,以及其他资料,包括石油公司资料、盐业总公司资料、旅游部门统计资料、投入产出表等。

数据审核要求:(1)真实性,分析数据来源的可信度,审核数据的统计口径、统计方法、计量单位是否符合报表制度的有关标准;(2)逻辑性,从当前面板数据分析总分关系、平均关系、因果关系等是否合理;从历史数据发展分析是否合理;(3)时效性,对于所收集的数据满足计算过程中对于时间上的要求。

(三)核算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核算方法依数据收集和产业自身特点来选择,同样,核算方法指导数据的收集,主要核算方法有:企业核算法、增加值率法、行业剥离法、投入产出法、模型外推预测法。其中,利用产值作为剥离系数与增加值率法等同。

①企业核算法:海洋产业的涉海企业数目较少,且企业涉海的部分区分清楚,如海洋油气业、海洋盐业,其精度取决于企业统计数据的准确性。②剥离系数法:容易获得产业相关数据来计算剥离系数,如产量、产值、面积等,其准确度依赖于国民经济行业数据分类细致程度。③增加值率法:与海洋产业相对应的国民经济行业(有数据的行业类别)比较单一。④投入产出法:涉及产业众多,其他方法难以核算,准确度依赖于主要海洋产业核算数据的准确性。

根据代码关系及上述原则,下页表1给出了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核算的方法及数据来源。

(四)结果核算与校检

数据质量和核算方法是影响结果准确度的两个重要因素,核算前需要做好数据审核和核算方法的合理选取工作,对于核算的结果,需要进行校检。根据前面获得数据与选择的方法进行核算,并利用国家级、省级海洋经济数据以及国民经济数据对结果进行校检;利用产业间内部关系的合理性进行校检;也可以通过历史数据的发展规律建立预测模型外推校检。例如国家海洋生产总值中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满足一定关系:比重维持在40%左右,变化幅度较小;与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和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增加值满足一定的线性组合关系;呈指数型曲线增长。

三、海洋经济核算难点

海洋产业与国民经济行业之间的对照关系并非一一映射,存在着多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相互交错关系,海洋产业分类不是国民经济行业前面冠以海洋名称那么简单,有些产业是把国民经济行业中某些小类(四位码)组合在一起,某些海洋产业包含的内容对应着国民经济行业同一内容(四位码),因而在核算过程中带来诸多难点与问题,在选择对应行业计算时须谨慎考虑前述海洋经济核算原则。

(一)某些海洋产业对应国民经济行业难以选择

前述海洋经济核算原则须遵循可比性、无重复性与无夸大性,因而在某些海洋产业在选取对应国民经济行业时较困难,例如海水冷却和海洋电力业(如表2所示):

行业交错、海水冷却和海洋电力都有国民经济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对应。若采用增加值率法,只能计算总体来代替部分,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对应各个部分的增加值率差异很可能较大,也就是说不能用全部的增加值率来代替部分的增加值率;若采用剥离系数法,同样只能寻找剥离总体的部分,并且有非海洋经济的部分纳入。

(二)某些海洋产业的增加值率难以计算

某些海洋产业的增加值率与国民经济行业的差异较大,对应国民经济行业的增加值率不具有代表性,或者是说不能够体现海洋经济与国民经济增长方面的差异。如海水利用业中海水淡化(见表3),对应着国民经济行业中大类码(二位码)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包括三部分:自来水生产和供应,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和其他水的处理、利用与分配。根据数学常识知道,a/b分子分母同时加上一个较小的数α,β时,(a+α)/(b+β)与a/b相差不大,但是α,β相对于a,b是同一数量级时,其合理性大大降低。所以,在利用该方法核算海水利用业中海水淡化部分容易失真,进而失去核算意义。此类问题容易出现对应国民经济行业的二位码数据没有,只能采用门类码数据的海洋经济产业,如海洋船舶工业、海洋矿业、海洋信息服务业、海洋环境监测预报服务、海洋保险与社会保障业、海洋环境保护业、海洋管理、海洋社会团体与国际组织等。

(三)某些海洋产业的剥离系数难以计算

海洋港口中海港装卸搬运和海港仓储、海底管道运输、海洋运输辅助活动中海洋运输服务,对应国民经济行业为装卸搬运和运输业、仓储业、管道运输业,可获得数据信息量较少,导致计算剥离系数的对比变量无法找到,类似的还有海洋工程建筑业等。此外,有些剥离系数计算的合理性有待提高。

(四)统计口径不明确

海洋经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海洋经济与非海洋经济相互融合、渗透,其界限越来越难以确定,统计口径难以确定。如滨海旅游业,滨海国际旅游若采用旅游外汇收入相对应,无增加值,若采用细分的住宿业、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艺术业,其统计的范畴与口径没有明确,并且增加值率也难以合理核算。

(五)其他问题

海洋科学研究业、海洋技术服务业、海洋环境监测预报服务和海洋地质勘查业对应着国民经济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并且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查业同属于专业技术服务业这一大类码中,无细分的数据可获取,因而在海洋经济部分核算时,不能得到各个部分的值,只能核算出四个的总体值。

某些海洋产业可获得数据信息多样化,由此可以选择的方法也有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之间(增加值率法与剥离系数计算法)的误差比较只能从定性上凭感觉分析,不能从定量上评价得出方法的优劣。

结论与建议

海洋经济核算是海洋经济宏观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依据核算数据合理地制定海洋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合理的核算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客观所需。海洋经济核算的准确性若不能保证,其核算将失去价值和意义。针对前述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建议:(1)借鉴外国的海洋产业分类,将某几个海洋及相关产业重新划分,便于核算以及与国民经济的对比分析。例如,将海洋管理业对照国民经济行业重新划分到海洋技术服务业、海洋社会团体与国际组织,设置新的海洋服务业和海洋公共管理、社会团体与社会组织。(2)某些产业根据企业单位个数来开展抽样调查或者全面调查的方法。例如,海洋港口、海底管道、海洋运输活动对应国民经济行业中管道运输业的部分,管道运输业企业法人单位较少,可以用企业核算法核算。(3)结合国民经济行业投入产出表的增加值率(投入产出表数据较细),用历史投入产出表数据预测当前增加值率;结合投入产出表中行业产出的关系来核算。(4)改进剥离系数测算方法:纵向考虑,利用历史数据寻找规律递推当前值;横向考虑,利用面板数据,产值、产量、面积、职工人数、企业数等相关数据,参考其他省市标准;利用各种方法所得系数加权。(5)充分挖掘海洋产业的相关数据信息量,寻找有效的相关可比变量,结合地区产业发展特点,更改难以实施的方法,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构造新的核算模型。

参考文献:

[1] 张莉.海洋经济概念界定:一个综述[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3-26.

[2] 郭越.中国海洋统计数据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海洋信息,2009,(3):12-14.

[3] 乔翔.海洋经济核算宗旨与原则刍议[J].中国统计,2011,(2):55-56.

[4] 舟山统计局.海洋经济核算方法探索[J].浙江统计,2007,(12):37-39.

[5] 王克桥,朱杰.对海洋经济核算方法的初步探讨[J].统计研究,2008,(11):92-95.

上一篇: 欧姆定律的结论 下一篇: 劳动教育专业课程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