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3 14:58:1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篇(1)

[5] 云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云南发展研究院.昆明市“十三五”时期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EB/OL].[2016-12-15].http:///html/2015/0707/20587940.shtm.

[6] 昆明市“十三五”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A/OL].[2016-12-15].http:///c/2017-02-13/1703578.shtml.

[7] 孔垂柱.l展高原特色农业 建设绿色经济强省:云南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实践与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2013(1):5-11.

[8] 李继云.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战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6):14-15.

[9] 李宏,孙炎,李皎.云南省姚安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22):98-99.

篇(2)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1-0324-02

纳雍县地处贵州高原喀斯特地貌山区,农业基础薄弱、农村人多地少,属于几不延的内陆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纳雍县创新发展机制,立足资源优势,逐步发展特色产业,如草地生态畜牧业、特色经果林、高效特色蔬菜、高山生态有机茶、优势中药材等,探索出了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纳雍县也由此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

1 发展现状

近年来,纳雍县不断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发展理念,采取资金扶持、政策引导、技术服务等多种措施,建设发展生产基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推动该县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

1.1 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增强

全县已培育地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通过QS认证企业8家。在组织建设多元并举的条件下,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企业与农户建立了稳定的联系,通过多种形式带动生产基地建设,且特色基地不断扩大,帮助农民融入农业产业化经营,极大促进了畜牧、经果林、茶叶、蔬菜等产业的发展。因此,不断涌现的龙头企业已经成为主要带动力量。

1.2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全县已注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15个,拥有成员3 825个,注册资产23 411.47万元。涵盖多个行业,如蔬菜、茶叶、中药材、粮食、畜牧经果等,形成了县、乡、村多级组织网络,技术服务领域涉及种植、养殖、加工和销售等各个方面。纳雍县农业特色产业化经营已经进入了提升层次、加快发展和重点突破的新阶段。

1.3 产业特色优势进一步凸显

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大农产品品牌培育和扶持力度,进一步塑造“高山生态有机茶”品牌,“贵茗翠剑”、“府茗香翠龙”、“康苠银针”等茶叶产品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大奖,“姑箐牌”、“府茗香牌”、“康苠牌”先后被评为“贵州省著名商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玛瑙红樱桃”享誉省内外;沙包“布朗李”、“凹梳核桃”深受消费者青睐;纳雍“糯谷猪”、“黑山羊”、“牛肉干”等产品销售前景看好;反季节蔬菜、纳雍辣椒、脱毒马铃薯、旱半夏等在省内外占有一席市场。具有纳雍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品牌效应逐渐凸显。

1.4 农村土地流转进一步规范

全县25个乡镇均建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合理引导土地流转面积8 053.33 hm2,其中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2 633.33 hm2,“四荒”土地流转面积5 420 hm2,合同签订率达70%以上,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土地支撑。

2 存在的问题

2.1 特色农业产业投入不足,产业基地标准化程度较低

纳雍县是国扶贫困县,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地方财政相对困难,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投入十分有限,特色产业名优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还不大,个别区域品种老化,商品性能差,严重影响特色农产品的产量和农业效益。此外,产品科技含量和档次低,市场开拓能力不足。

2.2 特色农业产业链条较短,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较弱

农业龙头企业虽有很大发展,但缺乏产品覆盖面大、市场知名度高的大规模企业,总体表现为数量和规模偏小,带动能力不强,在带动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不显著,“基地大、企业少,生产多、加工少”。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偏小,尤其是重点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就马铃薯来说,种植面积达到3.33万hm2,但是无加工龙头企业,特色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能力较弱,未实现农民收益最大化。

2.3 特色产品品牌培育不够,企业与农户间缺乏有效连接

特色农产品种植比较分散,集约化程度较低。农产品知名度较低,品牌效应不明显。中介组织发展相对滞后,规模不大、覆盖面较小、凝聚力较弱,没有与广大农户建立起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农业生产大多仍处于分散经营状态,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尚未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比较松散。

2.4 农业产业化发展机制不够完善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机制方面还不够完善,这是特色农业产业的薄弱环节。农村生产要素包括农、林、水和土地等,其经营权的市场化流转机制滞后,有待改革,农业产业化领域在激活民间资本、吸引工商资本、促进农村金融改革等方面进展缓慢。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上多数仍属于松散型,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弱。

3 对策

3.1 加大项目扶持力度,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

纳雍县特色产业总体标准化、规模化程度较低,影响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建议上级政府和部门加大项目扶持、扩大扶持补助范围,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和集约化育苗,通过改造和扩大特色产业现有规模,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种植科技含量,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突出科技先导,着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科技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1-2]。要逐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广体系和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加强农村科技教育和培训,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引进、推广和转化力度。

3.2 加大龙头企业资金投入,配套落实优惠政策

资金不足是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的最大难题,化解资金瓶颈,必须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筹融资体系。建议省、市加大农产品贮藏保鲜库及加工企业建设项目资金投入,整合捆绑使用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贴息等农业项目资金,重点扶持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协调和引导银行和社会资金投入农产品加工业。简化贷款抵押、担保手续,降低评估费用,扩大授信额度,实行优惠利率。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已经出台的扶持农业产业化的各项优惠政策,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服务,着力营造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逐步形成精深加工能力强、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的农产品加工业体系。突出做强龙头,着力提高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推进产业化关键是要引进、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大、辐射范围广、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按照“高水平、大规模、专业化、带动强”的原则,采取政府扶持、招商引资等措施,抓好龙头企业的培育。一是引进与培育并重,不断壮大龙头企业群体;二是提升素质,不断增强龙头企业实力;三是发挥作用,带动农民收入增长。通过龙头企业发展来带动基地建设、产品开发、产业发展。

3.3 健全完善市场体系,拓展农产品流通网络

纳雍县农产品销售网络还不够健全,流通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建议贵州省加大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对产地批发市场、农贸交易市场进行扶持,重点用于配备检测设备,完善市场交易功能。扶持在终端市场设立营销窗口,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3.4 强化农民专业组织建设,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

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从而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完善产业链条,并且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组织引导农民参与市场竞争[3-4]。充分发挥纳雍县生态优势,突出生态特色,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不断提升传统农产品品质,打响纳雍县特色农业品牌。把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尤其做好机制创新、规范运作、典型带动等方面的工作。

3.5 突出品牌带动,提高市场开拓水平

品牌建设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十分重要的措施。要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名牌意识,围绕“质量塑造品牌,品牌开拓市场”的思路,做好、做响、做大品牌。一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不断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二是深入实施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纳雍县良好的生态优势,打响生态高山品牌。三是加快拓展农产品市场。四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4 参考文献

[1] 袁久和,祁春节.西部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成长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5):60.

篇(3)

    1.1.1粮食生产总量平衡

    近年来,晋城市玉米、小麦、杂粮等粮食作物年播种面积稳定在22.11万hm2以上,随着作物品种不断优化及种植技术推广,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粮食总产量近年来稳定在7.5亿kg以上,确保了粮食自给有余,实现了粮食生产总量平衡。

    1.1.2六大特色产业初具规模

    近年来,晋城市围绕经济发展规划总体目标,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步形成了畜牧、蚕桑、蔬菜、干鲜果、小杂粮、中药材六大特色产业,带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1.1.3农业龙头企业有了一定数量

    近年来晋城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较快,涌现出一批农产品品牌,全市43家市级以上农业重点龙头企业,获得山西省着名商标23个,国家名牌产品2个,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国家地理产品保护标志4个。

    1.1.4农民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2000余个,合作社涵盖了晋城市六大特色农业产业,覆盖了60%的行政村,入社农户4.6万户,入社社员收入比未入社农民高出20%。

    1.1.5政策扶持推动力初步显现

    近年来晋城市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对畜牧业、蔬菜产业扶持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极大地调动和保护了广大农民种植蔬菜和从事养殖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果。

    1.2主要特点

    1.2.1小而全虽然晋城市产业规模较小,但农作物种类繁多,各种五谷杂粮、各类干鲜果品、蔬菜、蚕桑、食用菌以及多种中草药遍布全市。

    1.2.2少而优各类农产品数量虽少,但品质优。境内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四季分明,冬长夏短,雨热同季,气候温和适中。年均气温11.5℃,日平均气温≥0℃的积温一般在3368℃~4471℃,无霜期185d左右,年均降水量达600~650mm。森林覆盖率达35.7%。

    1.2.3稀而特晋城境内山地丘陵面积占到87%,昼夜温差大,独特多样的小气候,造就出一大批具有地域特色、品质独特的稀有农产品。比如泽州县巴公大葱、泽州红山楂、鲁村小米;高平大黄梨、王报红萝卜;阳城山茱萸、阳城蚕茧;陵川“五花芯”党参、大红袍花椒、黑木耳,沁水七须黄花菜、蜂蜜、端氏紫皮蒜等。

    2晋城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

    2.1发展现状

    2.1.1粮食产业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资价格高位持续攀升,粮食生产成本高、效益低;粮食总产量供求紧平衡,细粮结构性短缺问题突出。

    2.1.2六大特色产业畜牧业开放程度低,外向型发展偏差;蚕桑业龙头企业不强,对产业发展牵引能力弱,科技型人才缺乏;蔬菜产业种植零散,市场规模小,水资源缺乏,技术人员不足;干鲜果业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小杂粮产业种植投入少,种植效益低;中药材产业科研投入少,加工规模小,服务体系不完善。

    2.1.3农业专业合作社扶持力度不够,农民认识不够,发展规模偏小,带动辐射的范围小,市场竞争能力比较弱,管理不太规范。

    2.1.4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市场国际化程度低,经营管理落后,投资主体和融资手段单一。

    2.2原因分析

    2.2.1客观上受限制晋城所处山丘地区,人均耕地少,耕作方式以户为单位,不利于形成规模的种植基地。

    2.2.2主观上有差距对农业产业化重视程度还不够,缺乏统一的、有力的、连续的扶持政策,产业化经营机制还不够健全。

    3晋城市农业产业化发展途径

    3.1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能力

    建立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型的产业化经营基地,大力发展以种养业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业,加快发展繁推一体化的种业集团,创优粮食产业化的发展环境。

    3.2强化农业培训,提高科技服务能力

    依托畜牧、蚕桑、蔬菜、干鲜果、小杂粮、中药材六大特色产业优势,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强化农民培训,提高服务功能,致力形成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的特色产业基地,打造带动农民增收的地标性农产品品牌,为农业产业化打下良好基础。

    3.3加强特色农业产品基地建设,提升区域特色经济发展能力

篇(4)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世界农业发展规律和趋势,也是我国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县根据资源禀赋和生产传统,坚持走生态农业、精品农业和都市农业之路,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层次,全县农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一、**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1.1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县以规划为龙头,以科技为支撑,以政策为引导,充分发挥区位、市场、资本、科技等优势,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突出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开发,狠抓基地建设,发展规模经营,逐步形成了以杨梅、田鱼、桔柑、油茶为主导的4大产业,“东部杨梅西部桔,千家万户稻养鱼”的产业空间布局初步形成。全县杨梅栽培面积达6333.33hm2,年产值1.5亿元,成为全县农业经济支柱产业;规范化稻田养鱼种养面积2333.33hm2,年产值4300万元,产业地位日益突出;油茶面积1.46万hm2,年产值1.21亿元,“浙南油库”名副其实;柑桔栽培面积2600hm2,年产值5382万元,传统优势仍在。

1.2经营主体迅猛发展

**县充分发挥侨乡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千方百计吸引工商资本、华侨资本投资农业生产、加工及营销,一批竞争力强、带动力强的涉农经营主体迅猛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涉农企业75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50多家,涵盖**县杨梅、田鱼、桔柑、油茶等4大支柱产业,涉及种植、养殖、加工等10多个行业,其中县级龙头企业22家,省市级示范性合作社5家。产业组织的迅速发育,提高了农民合作水平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3品牌效益日益提升

通过举办杨梅节、参展参评、深化温青“菜篮子”工程合作等措施,使农产品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至2009年底,全县共有涉农注册商标141个,“山鹤”、“青野”获省知名商标,“稻鱼共生系统”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建成1个有机食品基地、2个绿色食品基地和15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种植面积4333.33hm2,标准化生产面积逾1333.33hm2。建成了农产品定量检测实验室,2009年全县抽检农产品4026批次,合格率95.4%。品牌的打造和质量的提升,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有效带动了农业向高效化、生态化发展。

1.4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2009年引进和推广新品种71个、推广新技术96项、开发新产品8个。积极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努力打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009年开展农民技能培训11674人次,新增农民转移就业6954人,帮助2610位山区农民实现异地转移,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10次,接受农民咨询3080人次,发放各类资料5230份。通过对群众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岗位技能的教育与培训,增强了农民的创业本领,提升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拓展了农民就业和增收门路。

二、存在的问题

2.1劳动力素质不高,经济能人缺乏

小农意识在农民思想上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加上偏远山区交通滞后、信息闭塞以及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等因素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后,除留下来的专业大户外,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妇女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些先进实用的农业新技术由于受劳动者素质的影响,不能得到大面积推广,农业科技含量低,农业产业发展缺乏能人带动。

2.2各种经营主体实力不强,带动能力弱

篇(5)

中图分类号 F32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0324-01

桓仁地处辽宁东部山区,拥有辽宁省全国较好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区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桓仁依托生态优势和资源基础,形成了以葡萄、山参、优质米等产业为重点的六大产业基地,大幅提升了全县农业产业化水平,为桓仁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基础。

1 桓仁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1.1 特色优势进一步凸显,产业竞争力已经形成

全县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初步实现规模发展。截至目前,以葡萄为主的酿酒原料基地发展到4 666.7 hm2,年产量5 800 t,年产值3 400万元;山参保护地发展到3.87万hm2,年产干品3 t,年产值22亿元,基地规模居全国首位;优质稻米基地发展到6 666.7 hm2,其中精品稻米基地3 000.0 hm2,年产量2.2万t,年产值1.8亿元;林下山野菜发展到9 866.7 hm2,年产量4 000 t;以香菇、滑菇、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发展到2 110万袋,年产量1.5万 t。

1.2 “一村一品”初具规模,农业专业化水平有所提升

近年来,桓仁县培育和发展了下甸子蔬菜专业村、荒甸草莓专业村、大青沟香菇专业村、回龙滑菇专业村、四河优质米专业村、川里香菇专业村、长春沟冰葡萄专业村等10个“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示范村,全县直接从事“一村一品”生产的专业户发展到3 061户。特色产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1]。

1.3 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产业化经营模式渐趋完善

按照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在不断扩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规模的基础上,积极培育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不断完善产业化经营模式。目前,全县葡萄酒产业投产和在建酒庄企业达到51个,中药材加工企业达到93个,优质米加工企业达到18个,其他绿色食品加工企业达到13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已经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推动力量;带动农户达到1.5万户,重点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致富的引领带动作用发挥明显。

2 桓仁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基地集约化程度较低

在和现有土地经营机制的束缚下,农户发展产业依然是小规模分散经营,没有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实现相对集中连片。由于统筹规划不到位,桓仁县大部分乡村农业产业发展基本上处于自发无序状态,还存在定位模糊、主导产业不清的问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格局。

2.2 精深加工水平相对落后

初级产品较多、产品档次不高,还存在经营粗放、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等问题。初级产品多,终端产品少。受限于加工水平和经营理念,在精品小包装、高档礼品装等方面开发力度不足,产品附加值还有极大地提升空间。

2.3 产业链条尚未完全形成

主要差距体现在农产品研发、展示、交易等服务平台建设上,虽然近2年在葡萄酒、人参产业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还没有发挥很好的作用,导致桓仁县地产优质农产品难以跨出县境,走向辽宁省和全国市场。

2.4 产业化组织服务能力较差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没有发挥应有的组织、引导和服务作用,数量不少,作用不大,等同虚设。桓仁的大部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实力较弱,管理松散,影响力和拉动力有限,对农业生产活动缺乏统筹安排和有效引导,还没有形成带动农民主动增收致富的良性运行机制[2]。

3 桓仁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

3.1 推动产业发展实现专业化

要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水则水”的原则,因地制宜选择主导产业,明确发展定位,做好发展规划,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农业产业专业化发展格局。当然,也可以是“几村一品”“几乡一业”,但必须符合区域发展实际,要充分调研,科学论证,避免盲目跟进,一拥而上,要符合集约发展要求。

3.2 推动基地建设实现规模化

要继续推进“一县一业”,确保以葡萄为主的酿酒原料基地发展到6 666.7 hm2;要全力打造“中国山参之乡”,确保山参保护地发展到5.07万hm2;要加快发展生态渔业,确保水产品养殖水面达到1.03万hm2,年产量突破1万t;要提高优质稻米种植水平,确保特色精品稻米生产基地发展到6 666.7 hm2,精品大米年产量达到4万t;要加快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确保以种苗、干坚果、工业原料林、药菜保护地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发展到16.00万hm2。要通过不断努力,推动全县特色农业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效益。

3.3 推动生产经营实现组织化

要在农民群众自愿的前提下,由龙头企业、专业大户或村内能人牵头,按照“民办、民有、民营、民管、为民服务”的原则,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真正把分散的农户有机地组织起来,使农民从过去“会什么就种什么”转向“市场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积极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要注重发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服务、引导、协调和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技术支持、信息、定单组织等方面的工作力度,提升农民发展区域主导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农业特色产业进入集约化、组织化的健康发展轨道[3-4]。

4 参考文献

[1] 牛若峰.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特点与方向[J].中国农村经济,2002(5):4-8.

篇(6)

中图分类号 F32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1-0298-01

农村经济收入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达程度,而农业生产又是农村经济收入的主体。笔者多年在高寒贫困山区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对高寒贫困山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总结了一些经验,现以宁蒗县为例进行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1 宁蒗县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1.1 地理概况

宁蒗县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断东侧,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境内山峰林立,沟壑交错,属典型山原地貌。绵绵山自北向南纵贯全境。海拔1 300~4 510 m,气候属低纬高原季风区,干湿季分明,因受高原和高山峡谷地形的影响,立体气候显著。年均降雨量910 mm,年均日照时数2 298 h,年均无霜期200 d,年均气温12.7 ℃。全县境内山高谷深,高寒山区占80%以上,俗称“小凉山”,幅员面积6 025 km2,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于一体的山区农业特困县。

1.2 农村经济现状

全县辖15个乡(镇)、91个村委会、1 152个自然村,总人口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7万人,占总人口的91.2%,有可耕地7.07万hm2,常年种植的耕地面积为2.64万hm2,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荞麦、马铃薯、豆类、燕麦等。据2010年统计资料显示:全县农业总产值为62 328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37 939万元,畜牧业产值17 375万元,渔业产值911万元,林业产值4 933万元,服务业产值1 1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 384元。粮食总产量72 974 t,人均占有粮食312 kg;蔬菜播种面积1 220 hm2,总产量8 400 t;烤烟面积866.67 hm2,总产量1 988 t。

2 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宁蒗县是一个集边远、贫困、多民族为一体的高寒山区县,广大农村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农民思想滞后,科技意识不强,商品意识淡薄,对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认识不足。二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管理体制不顺、职责不明确。乡级服务站所人、财、物“三权”一并下放到乡镇管理,业务主管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业务指导,不便于业务管理。三是对农业产业的长期性投入不足,水利化程度低,农村农业生产深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四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缺乏龙头营销和加工企业的组织带动,农产品市场以家庭经营和民间体私营为主,难以向外地市场拓展,处于自产自销的状况。全县机械化、标准化、产业化、特色化产业发展程度较低。五是宁蒗县整体耕地面积在逐渐缩小,而且农业所需的物资的价格也在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农业生产效益不明显[1]。

3 发展对策

3.1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服务体制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每年县委县政府和县直各相关部门与各乡(镇)党委政府(“三农”服务中心及站所)、村委会签订农村经济发展责任状,明确每个部门的经济发展主要任务。同时,要将农村经济发展的指标任务与干部的年终考核奖惩联系起来,实行每个技术干部都有明确的片区发展任务,且实行个人责任制,个人的年终考核也要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任务完成情况挂钩[2-4]。

3.2 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

农民的科技素质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迫在眉睫。利用一切资源充分调动农民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学习,提高其科技素质,从而为新农村的建设打好基础。经常开展科技培训,着力将农民科技培训始终贯穿在整个农村工作中去,提高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生产技能和水平,形成一批新型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队伍,从而有效促进新农村建设[5-6]。

3.3 加快信息建设,改善服务条件

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农业科技信息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和光盘、多媒体软件、文字材料等远程传播手段和媒体,及时有效地向广大农民、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以及农村基层干部提供技术、信息、培训和咨询服务,促使农民能够掌握市场的主动权[3,7]。

3.4 制定产业发展思路,加速产业建设进程

因地制宜,区域化发展的制定宁蒗县农村产业发展思路,要按照建龙头、建基地、兴产业、占市场的思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着力培植一批上规模、上档次、有特色的农村经济实体,引导集中连片,规模经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构筑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使资源优势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把宁蒗县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县农业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特色化、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建设进程[8]。

3.5 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对农业产业投入力度

县、乡两级政府应制定特殊优惠政策,发动群众兴修农田水利工程,搞好治水改土,为广大农民创造优异的农业生

产条件。积极努力争取省、市各级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各级部门要跟踪抓好农业产业建设项目资金落实情况、项目实施措施,加强监督检查,确保项目资金发挥应有的作用[3]。

4 参考文献

[1] 苏刚.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J].吉林农业,2012(8):118.

[2] 马林仙.昭阳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措施及成效[J].现代农业科技,2010(16):360.

[3] 韦敏.水富县农村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J].云南农业,2010(9):44-45.

[4] 张红琪.临猗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思考[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12):22.

[5] 章秀德.对湖北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创新问题的探讨[J].湖北农业科学,2003(6):10-14.

篇(7)

[中图分类号] S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6-0042-01

农业产业化集群的培育和发展是提高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深入乡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企业和单位,就农业产业化集群的发展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

1 发展现状及远景

近年来,依据现有农业资源优势和农业产业发展现状,邓州重点围绕面品、肉品、乳品、果蔬、油脂、林产品等6类优势农产品,积极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邓州益嘉林产品产业化集群、邓州黄志牧业产业化集群、邓州久友粮食产业化集群、邓州昱通乳业产业化集群、邓州禽业产业化集群、邓州阳光油脂产业化集群、邓州果蔬产业化集群。集群销售总额达到61亿元。建设规模化生产基地:林木基地35万亩,粮食基地48万亩,生猪达26万头,奶牛达1万头。带动农户4.6万户。集群的核心企业新上项目8个,总投资12.6亿元,已完成投资6.7亿元。编制了邓州市2014-2020年农业产业化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发展规划,规划建设农业产业化原料生产基地4个,分别为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生猪生产基地、肉鸡生产基地和奶牛生产基地。初步规划到到2020年培育发展产业化集群7个,其中20亿元以上产业化集群4个,50亿元以上产业化集群3个。

2 存在的问题

邓州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总体水平不高,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

2.1 集群龙头企业的整体实力偏低。我市的农业产业化起步较晚,发展过程较短,难以形成数量众多、实力雄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邓州虽然已出现邓州市久友面粉有限公司、河南益嘉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河南先天下种业有限公司、河南黄志牧业有限公司、邓州昱通牧业有限责任公司5家省重点龙头企业,并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还缺少林果、油脂、家禽、花卉等方面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限制了邓州市的集群发展,影响了聚集力和带动力。

2.2 集群产业系统化和特色化不足。产业化集群在纵向形成产加销产业链条的同时,相关产业配套服务的系统化和农业生产基地式布局发展能力不足。农产品的就地加工、农工商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链还没有完全建立。主要体现在:

2.2.1集群的上游链短,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基地不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的不够紧密。

2.2.2下游一部分龙头企业没有就地加工生产环节。如河南黄志牧业有限公司的生猪屠宰和邓州昱通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牛奶深加工,产业链没有完全建立。

2.2.3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物流体系建设跟不上,一定程度制约了农产品的流通。

2.3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目前,邓州农业产业化集群普遍存在着农业技术水平低,创新研发能力弱,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以及农业技术和知识传播慢等问题。集群普遍存在着没有省级以上的科研机构和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为依托,部分集群缺少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联系合作。

3 对策建议

3.1 加强和完善产业基地建设。结合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和龙头企业加工需要,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建设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制订完善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工技术规程以及品种质量、产地环境、包装质量与标识、贮运、检测检疫等标准,注重标准的先进性、国际性和全面性,并以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为主体,以示范区应用为重点,强化执行标准。在农业园区和生产基地全面推行生产档案、产地编码等质量追溯制度。

3.2 促成龙头企业间的分工合作。建立科学合理的协同发展机制和制度框架,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农业产业化,形成政府投入为引导、其他资本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引导和促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集聚,壮大产业规模。积极培育龙头企业集群,按照专业化分工的要求,将上下游企业有机地联结到一起,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共同组成一个产业链条并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形成以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的农、工、科、贸为一体的新型产业基地,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3.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精选财政扶持领域,将有限的财政扶持资金用在刀刃上,对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在备案、核准、审批等方面优先办理有关手续,优先申请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市财政应拿出一部分资金扶持集群建设。要建立财政扶持资金跟踪问效制度,不断提高财政扶持资金使用效益。要认真落实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优惠政策,为鲜活农产品的运销提供基础性条件,实现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地市场的快速连接,加快鲜活农产品的流通。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法权益,进而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篇(8)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世界农业发展规律和趋势,也是我国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1]。近几年来,青田县根据资源禀赋和生产传统,坚持走生态农业、精品农业和都市农业之路,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层次,全县农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1青田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1.1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青田县以规划为龙头,以科技为支撑,以政策为引导,充分发挥区位、市场、资本、科技等优势,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突出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开发,狠抓基地建设,发展规模经营,逐步形成了以杨梅、田鱼、桔柑、油茶为主导的4大产业,“东部杨梅西部桔,千家万户稻养鱼”的产业空间布局初步形成。全县杨梅栽培面积达6 333.33 hm2,年产值1.5亿元,成为全县农业经济支柱产业;规范化稻田养鱼种养面积2 333.33 hm2,年产值4 300万元,产业地位日益突出;油茶面积1.46万hm2,年产值1.21亿元,“浙南油库”名副其实;柑桔栽培面积2 600 hm2,年产值5 382万元,传统优势仍在。

1.2经营主体迅猛发展

青田县充分发挥侨乡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千方百计吸引工商资本、华侨资本投资农业生产、加工及营销,一批竞争力强、带动力强的涉农经营主体迅猛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涉农企业75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50多家,涵盖青田县杨梅、田鱼、桔柑、油茶等4大支柱产业,涉及种植、养殖、加工等10多个行业,其中县级龙头企业22家,省市级示范性合作社5家。产业组织的迅速发育,提高了农民合作水平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

1.3品牌效益日益提升

通过举办杨梅节、参展参评、深化温青“菜篮子”工程合作等措施,使农产品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至2009年底,全县共有涉农注册商标141个,“山鹤”、“青野”获省知名商标,“稻鱼共生系统”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建成1个有机食品基地、2个绿色食品基地和15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种植面积4 333.33 hm2,标准化生产面积逾1 333.33 hm2。建成了农产品定量检测实验室,2009年全县抽检农产品4 026批次,合格率95.4%。品牌的打造和质量的提升,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有效带动了农业向高效化、生态化发展。

1.4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2009年引进和推广新品种71个、推广新技术96项、开发新产品8个。积极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努力打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009年开展农民技能培训11 674人次,新增农民转移就业6 954人,帮助2 610位山区农民实现异地转移,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10次,接受农民咨询3 080人次,发放各类资料5 230份。通过对群众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岗位技能的教育与培训,增强了农民的创业本领,提升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拓展了农民就业和增收门路。

2存在的问题

2.1劳动力素质不高,经济能人缺乏

小农意识在农民思想上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加上偏远山区交通滞后、信息闭塞以及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等因素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后,除留下来的专业大户外,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妇女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些先进实用的农业新技术由于受劳动者素质的影响,不能得到大面积推广,农业科技含量低,农业产业发展缺乏能人带动。

2.2各种经营主体实力不强,带动能力弱

目前,青田县只有9家市级重点农业企业,仅占全市总数的4.8%,且是全省唯一一个没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的县;产业组织普遍规模偏小、生产能力低,重复生产的多,产品互补的少,技术含量不高;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经济效益不高,抗市场风险能力有限。自身实力不强直接影响了对基地农户的带动力、市场的开拓能力,从而制约了青田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3产业化发展机制不健全,资金政策制约明显

青田县每年投入到农业产业的农发资金只有700万元(其中县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330万元),未建立农业产业化基金,财政扶持力度亟待加大;产业政策透明度不高,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欲求无门、形同虚设;未设立农业加工园区,行政管理体制、发展环境、公共服务手段滞后;农业企业贷款融资困难等都明显制约着青田县农业产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启动速度缓慢。

2.4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滞后,销售渠道不畅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相对滞后,缺乏统一规划,数量少、规模小、设施落后、功能不全,布局不合理,市场发育程度低,农产品流通不畅,不能有效地带动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之间关系松散,还未形成规范、完善的技术、信息服务体系;大宗农产品受季节影响大,上市时间集中,销售难问题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

3对策

3.1积极培育龙业经营主体

要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对杨梅、稻田养鱼、柑桔、油茶等几大产业,分别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积极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引导社会各界及工商资本创建农业企业;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实行定点培植、重点引进,培育壮大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农业企业,力争成为国家级、省级农业企业龙头;引导创办农民合作组织,完善管理,规范运作,引领一产向二三产业延伸,做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不断促进农民增收。

3.2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继续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带头人;鼓励经营主体增加技改投入,不断提高精深农产品加工能力和新产品研发能力;加快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和工艺,改造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鼓励农业经营主体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实行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利用科研单位的技术优势,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3]。

3.3切实加大农业扶持力度

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制定公开透明的扶持办法,奖励经营主体开展技术研发、节能减排、拓展市场和基地建设等;继续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制定和落实扶持农业发展的信贷政策,加大对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及农户等经营主体的金融扶持力度[4];积极探索采取担保基金、担保公司等有效形式,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为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来资本介入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便捷的途径。对农业乡镇的主导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分类专项考核,成绩突出的予以重奖,形成养农重农护农氛围,激发乡镇发展农业热情。

3.4全力维护农业生产安全

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抓好农业污染源治理,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帮助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加大质量安全监测和检查力度,杜绝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切实做好动植物疫病的防控工作;深入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积极培育名牌农产品,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3.5不断完善营销服务体系

要重视农产品营销,在产业集中地落实农副产品直销市场的建设,改善流通服务体系与设施,增强农产品就地销售能力;继续深入实施“接轨温州”战略,积极开展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大力开拓外部销售市场;进一步完善农技“110”和农民信箱信息平台建设,准确、及时、完整地向社会市场需求信息,提供技术、品种、价格、销售等信息服务,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4参考文献

[1] 刘扬华.欠发地地区农业产业化的问题与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185-186.

篇(9)

1、发展现状

山药是一种药菜兼用价值较高的薯芋类经济作物,富含淀粉、蛋白质及钙、磷、铁等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具有强身健体和补虚壮阳之功效,人称“江南人参”。受气候、土壤环境的影响,栽培山药历史悠久,品质好,是的特色农业。全镇种植山药每年一般在1000亩左右,种植面积不大,大户种植不多,主要集中在严坪、太平头,其他村有零星种植。

2、发展规划

一是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以严坪、太平头和村穴岗岭一带为核心区,克服山药不宜连作的影响,既要依靠耕地进行种植,又要开辟适宜种植山药的荒山荒地,坚持能种则种。年种植面积力争达到2000亩,其中1500亩,村300亩,年3000亩,年发展到3500亩。

二是进一步提高亩产量。目前我镇种植山药一般亩产量在2000斤左右。要进一步提高种植技术,通过开办培训班、送技术下村等形式,向农户广泛宣传种植山药的经验,力争年亩产量达到3000斤。

三是发展一批种植大户。目前我镇种植山药一般以农户零星种植为主,山药作为商品出售的也不多。要组织一些有经验、有技术、有兴趣的农户发展规模,力争年种植10亩以上的大户达到20户,年达到40户,年达到80户。

四是发挥山药协会作用。要把市山药协会山药分会建设成为群众产前提供种苗、产中技术指导和产后解决销售的机构。

三、效益分析

近二年来山药市场行情非常好,按每亩2500斤、每斤平均5元计算,预计年全镇山药产出达2500万元,纯收入达1500万元,人均增收802元。

二、吊瓜产业发展规划

1、发展现状

种植吊瓜始于2007年底,在全市开创了种植吊瓜之先河。今年初王友臣承包1200亩土地发展农业种植,其中种植吊瓜600亩。另外有小源村周宇升种植了100亩。

2、发展规划

一是扩大种植面积。以畈为核心区,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在高乐畈、砂圳畈等立肇公路沿线大规模种植吊瓜。年种植面积力争达到2500亩,年发展到5000亩。

二是提高种植技术。通过外出考察学习、向武宁、浙江的师傅请教等形式,进一步提高种植技术,力争吊瓜亩产量稳定在250斤以上。

三是发展种植大户。以加强土地流转为切入点,把农户闲置土地利用起来,鼓励一批农户发展吊瓜规模种植。

四是成立吊瓜种植专业合作社。发挥合作社作用,为群众产前提供种苗、产中技术指导和产后解决销售服务。

3、效益分析

按每亩产出瓜籽250斤(种植条件好的亩产量可达300斤--350斤)、每斤市场价15元计算,预计年全镇吊瓜产出达940万元,纯收入达650万元,人均增收370元。年产出达1880万元,纯收入达1300万元。

三、獭兔产业发展规划

1、发展现状

獭兔养殖基地落户于村(敬老院旁),基地建有獭兔良种繁育养殖基地、精饲料加工供应基地和兔用青饲料种植基地。拥有养殖车间15栋总笼位10000个。每年可繁育优良獭兔种兔5万只。

2、发展规划

一是扩大养殖规模,以獭兔养殖基地为龙头带动全镇獭兔养殖业的发展,计划年獭兔养殖数为5万只,年达到8万只,年发展到15万只。

二是发挥獭兔专业合作社作用,为獭兔养殖农户提前、产中、产后一站式全程服务,与农户签订“四包”养殖合同,确保农户无风险养殖。

篇(10)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307-02

武定县地处滇中高原北部,云贵高原西侧,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东北部,东邻禄劝县,南与禄丰、富民毗邻,西与元谋接壤,北与四川会理县隔金沙江相望。全县总耕地面积17 450 hm2,其中旱地10 667 hm2,占耕地面积的61%,水田6 783 hm2,占耕地面积的39%,总人口27.42万人。蔬菜、武定壮鸡、黑山羊、板栗、食用菌等农产品生产水平较高,品质较优,资源和区位优势明显。在县委、县政府“五乡五业”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武定县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开发农业生产,农业产业化水平迅速提高,2012年产业化组织资产总额108 453.6万元,固定资产17 354.59万元,销售收入113 450万元,净利润25 000万元,带动农户数69 870户,户均增收3 578元。

1 发展现状

1.1 特色产业发展迅猛

2012年种植高山反季蔬菜、马铃薯、早青豆类、油菜、山药、莲藕等特色作物18 093 hm2,其中种植夏秋高山反季蔬菜2 200 hm2,实现产值4 950万元,实现农民收入3 135万元;种植人工食用菌35.6 hm2,实现产品销售产值1 851万元,实现农民收入1 246万元;种植玫瑰茄173 hm2,实现农民增收308万元;种植早青豌豆3 467 hm2、早青蚕豆1 333 hm2;生猪出栏414 166头,年末存栏247 653头;黑山羊出栏174 214只,年末存栏184 184只;武定鸡出栏34.77万只,年末存栏11.12万只。

1.2 龙头企业日益壮大

2012年,全县年产值在100万元以上的种植业企业有22户,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有11户,年销售收入在1亿元以上的有2户。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户,州级农业龙头企业8户,县级农业龙头企业5户。产业化组织资产总额108 453.6万元,固定资产17 354.59万元,销售收入113 450万元,净利润25 000万元,带动农户数69 870户,带动农户增收额4 835.25万元。

2012年,全县有畜牧业企业456家,年实现产值3.62亿元,其中:特色武定鸡加工生产企业2家,年产武定鸡系列产品150 t,年产值1 200万元;火腿加工生产企业2家,年生产火腿150 t,实现产值6 750万元;规模以上武定鸡、黑山羊、肉牛、生猪养殖452家,年出售武定鸡25万只、黑山羊2万只、肉牛1万头、生猪10万头,实现产值28 250万元。

1.3 龙头企业的导向和作用明显

武定县通过引进发展白药集团、春江食用菌、健善食品、宏兴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武定兴民种养殖合作社等公司和专业合作社,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当地经济发展[1-2]。以云南白药集团中药材优质种源繁育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的中药材产业在武定县得到快速的发展。2012年,该企业资产总额79 673万元,销售收入47 367万元,带动农户15 200户,带动农户增加收入890万元,户均增加收入1 246元。目前,全县建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9个,发展组建中药材种植技术营销协会5个,建立示范村12个,示范户960户,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产业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2010年达1 015 hm2,2011年达1 384 hm2,2012年达1 695 hm2。

1.4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

全县有种植业专业合作组织223个,其中专业合作社159个,参合农户4 471户。其中武狮农特产品营销专业合作社成为省级示范社。全县有畜禽养殖专业经济合作组织183个,其中养殖协会50个,入会农户达4 000户,会员达1 900人;登记注册养殖合作社133个,会员747人,注册资金达2 902万元;畜禽规模养殖(场)户993户。

1.5 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初显成效

2012年,全县土地流转总面积1 105 hm2,其中转包的有133.6 hm2,出租的有872.8 hm2,转让的有2.9 hm2,以其他方式流转的有95.7 hm2。武定兴民种养殖合作社三七、当生等中药材,土地租金400~1 000元,临时雇用当地工人400人,支付工人工资年平均5 000元以上,土地租金加工资每年可使村民增加收入6 000元以上。

1.6 农产品质量逐步提高,特色品牌开始形成

武定县核桃产品取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武定鸡取得农产品地理标志地方标准认证,目前累计取得无公害农产品13个、绿色食品3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全县整体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产地3.73万hm2;建立无公害农产品规模产地标志碑牌5个;畜禽产地96万头(只)、水产品产地266.67 hm2。有12个农产品取得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

武定壮鸡加工厂“狮山”牌武定壮鸡熟食系列产品在第3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荣获优质产品银奖和优质农产品奖。九厂大“久香源”牌优质米、白路“云路”牌甘蓝和青豌豆,武定永银养殖加工厂“武狮”牌火腿等产品在省内外市场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特色品牌开始形成。

2 存在的问题

2.1 劳动力素质偏低

农村居民思想观念落后,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加上受偏远山区交通滞后、信息闭塞以及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等影响,生产积极性不高。此外,农村青壮年多外出务工,从事生产的多为妇女和老人。劳动者素质偏低,阻碍产业发展[3]。

2.2 品牌培育意识不强

武定县农业产业规模小,经营分散,集约化程度较低。由于缺乏主导产业,农产品批量供应能力弱[4]。农产品品牌在市场上知名度低,品牌效应差,竞争力弱,产业效益低下,影响产业规模扩张和层次提升。

2.3 融资渠道单一,市场化程度不高

目前,除少量企业外,其他企业均处于培植和打造阶段。企业资金的严重匮乏成为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一旦离开政府行政职能支撑就难以维持经营生产。

2.4 农村土地流转难度大

全县人均耕地(统计面积)仅为629 m2,农民对土地依赖性较强,加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多数农民不愿意进行土地流转,全县土地流转仅占承包面积的2.29%和承包人数的4.36%,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经营方式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要求不相适应。

2.5 市场发展滞后,销售渠道不畅

武定县在农产品销售方面没有一个有规模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流通不畅,不能有效地带动区域化、专业化生产[5]。农户与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之间关系松散,尚未形成规范、完善的技术、信息服务体系。

2.6 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水平低

大部分农民为单打独斗,生产水平低,承担市场风险能力差。农产品生产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企业与农民之间缺乏有效的利益联接机制,农产品进入市场以原产品、初加工产品为主,农产品附加值低,农民从流通领域获得的收益少。

3 发展对策

3.1 优化种植结构

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大力优化品种结构,着力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大力发展优质米、油菜籽、反季蔬菜、马铃薯、优质水果、中草药、人工食用菌、观食花卉、水果、核桃和板栗等特色高效种植业,大幅度提高优质农产品的比重,粮经作物种植比例调整到65∶35。

3.2 建设绿色产业基地

在全县建成20 000 hm2优质粮油生产基地、6 600 hm2蔬菜基地、3 000 hm2马铃薯生产基地、3 000 hm2优质水果生产基地、2 600 hm2中草药种植基地、100 hm2人工食用菌种植基地、300 hm2鲜切花生产基地。

3.3 建设绿色食品加工园区

在狮山镇九厂片区建设绿色食品加工园区,以园区为平台,以龙头企业为载体,将基地生产的农产品进行初加工和精深加工,走加工升值的产业化经营道路。

3.4 培育龙头,发展壮大龙头企业

“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发展省级龙头企业3~5户、州级龙头企业15~20户、县级骨干龙头企业20~30户。通过升级改造,壮大企业规模,增强辐射带动力;每年组织龙头企业参加省内外各种农业会展,提高竞争力;积极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围绕武定县农业主导产业和重点产品,大力发展优质产业,特别要注重开展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农业综合效益[6]。

3.5 以利益为纽带,实现一体化经营

正确处理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关系,规范约束各方的经济行为,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实现各利益主体的和谐共处,保证一体化经营的稳定发展。

3.6 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

“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发展10个农产品行业协会、10家上规模、上档次、带动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3.7 增加投入,制定激励扶持政策

武定县人民政府已制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实施细则,县财政每年安排农业产业化经营专项资金200万元,对符合该县产业发展导向、投资大、经营好、纳税多、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和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做出贡献的单位、集体及个人给予适当的扶持奖励。县人民政府在投入、税收、信贷、用地等方面为龙头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扶持技术水平起点较好、创新能力较强、内部管理完善的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之成为技术力量雄厚、管理水平先进的现代化企业。

3.8 促进流通,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加强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建设步伐,重点增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检验、检测、储运、加工等功能,加快发展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加工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鼓励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营销大户,对营销农产品数量大、贡献大的重点龙头企业或营销大户要给予奖励。

3.9 积极引导,推进土地合理流转

在不改变农地根本用途、不损害农民利益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土地向优势产业、龙头企业流转,农民以地入股,经集体转让获得稳定的租赁收益,将农业用地集中到龙头企业和种植、养殖大户手中,实现土地的集约化经营。

3.10 抓质量安全,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保驾护航

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等,保障产品安全;充分利用现有检测设备,定期对县城2个农贸市场以及生产示范基地的蔬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上报,全年抽检样品1 200个以上,为各级各部门及时了解情况、抓好武定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供依据。

4 参考文献

[1] 杨旭金.对加快推进武定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J].云南农业,2010(2):45.

[2] 杨权友.武定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J].云南农业,2007(1):10-11.

[3] 付爱斌.关于龙山县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与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2011(2):204-206.

上一篇: 高等微观经济学 下一篇: 电厂节能减排技术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