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3 14:58:2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地位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前言
从我国的经济构成来看,工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经济的发展质量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基于这一认识,在经济发展中,我们应正确分析工业经济的发展规律,并结合工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工业经济的特点,并认识到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产生的促进作用,准确预测工业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提高工业经济的发展质量,使工业经济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全面提升工业经济的发展水平,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二、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
今年以来,工业经济总体形势呈现增速放缓的趋势,其中消费品工业运行态势平稳,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呈现出明显调整特征,电子制造业受外需萎缩影响波动较大,部分行业下行压力加大,企业效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其中工业经济运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下行压力加大。从目前国内工业生产的总体形势来看,由于国内工业产品需求波动较小,因此工业生产的总体形势也呈现较为稳定的状态,但是受到出口贸易的影响,下行压力增大。
2.企业运行状况良好,业绩稳中有升。国内工业企业在产品生产制造、销售流通环节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工业企业的运行状况良好,其业绩处于稳中有升的局面,对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工业产品价格呈现逐步回落的态势。由于国内工业企业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工业企业为了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工业产品价格下降成为了竞争的手段,工业产品价格逐步回落成为了必然的发展态势。
4.工业品出口增速保持稳定状态。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贸易的增速有所放缓,但是考虑到我国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工业产品出口增速目前保持了较为稳定的状态。
三、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分析
考虑到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多,目前工业经济的发展对国民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工业经济繁荣,则会带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经济低迷,则会拖累国民经济发展。目前来看,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经济提升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从目前工业经济所占比重来看,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例越来越高,工业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对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日益强烈。从工业经济所占GDP总额来看,工业经济对提升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工业经济带动了周边行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工业经济的发展不只是某个行业的发展,而是与工业周边多个行业的发展,工业经济的繁荣,必将给国民经济提供有力的支撑,将会对实体经济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从目前工业经济的增长来看,对周边行业的带动是非常明显的。
3.工业经济发展为国民经济提供了手段保证。工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工业经济属于实体经济的一种,对国民经济形成了有力的支撑,保证了国民经济能够减少泡沫,提高整体发展质量。所以,工业经济发展为国民经济提供了手段保证,提升了国民经济发展质量。
四、工业经济的未来走势预测及分析
考虑到工业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对国民经济的促进及其现实特点,随着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工业经济在未来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快速发展:
1.工业经济将成为实体经济的主要发展形式。由于工业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经济在实体经济领域所产生的效益日益增加,在这种局面下,工业经济势必成为实体经济的重要发展形式,并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未来工业经济将会演变成实体经济的主要发展形式。
2.工业经济所占的比重将逐步加大。从目前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来看,工业经济已经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日益突出。基于这一发展现状,在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趋势下,工业经济占据国民经济的比重将进一步加大,其主体地位将更加突出。
3.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将会越来越强。考虑到工业经济的现实发展特点以及产业优势,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是比较明显的。基于这一认识,在未来的发展中,只要工业经济不发生较大的波动,国民经济结构不发生较大的变化和调整,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将会越来越强。
五、结论
一、区域金融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机理
(一)区域金融创新内涵。金融是经济运行的血液,金融创新是资金流动的引擎, 区域金融创新能够加快资金跨区域流动的流量和速度,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区域金融创新可以描述为是为了迎合一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金融要求、获得更大的利润机会,通过将区域内的各种金融资源和要素重新组合、创新,形成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金融资源配置方式,以此提高区域金融竞争力,推动区域内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二)区域金融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机理。机理一:区域金融创新促进区域金融结构升级。如,通过创新实现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等比重的变化,可提高资本积累和资本配置效率。 机理二:区域金融创新促进构建有效的资本形成机制。制度、业务等的创新可增强资本形成能力,使金融资源大量积聚,投资规模不断扩张,从而有力推动经济迅速发展,进一步创造聚集更多金融资源的良好条件,经济环境得到改善,最终实现经济、金融良性循环。 机理三:区域金融创新加快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创新实现要素流动,促进发达地区和中心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并以产业转移、投资、购买等方式带动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
二、我省区域金融创新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状况:近年,河南金融运行保持平稳,存贷款增势减缓,直接融资比重上升,证券、保险发展较快,金融市场交易活跃,金融创新对促进全省经济增长发挥了一定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1)金融发展对经济贡献度不足。全区金融相关率始终较低,金融化程度不高,金融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2)资本市场发展缓慢。区内资产货币化、证券化程度低,资本市场层次单一;(3)金融支持存在“结构性”问题。 区内国有商业银行处于垄断地位,股份制银行发展明显缓慢;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权限不断集中,行政干预较多;企业融资结构主要以银行借贷为主,直接融资动力不足;(4)缺乏金融创新。金融产品结构单一、新意不足,没有形成全方位金融服务的系列产品,没有多种投融资方式交叉使用的新业务;电子化与网络化工具使用不充分,增加了交易成本,制约了产品、服务的创新;(5)金融生态环境欠佳。从中原经济区的实际情况看,生态环境普遍欠佳,尤其是信用环境欠佳,银行不良资产偏高,影响了区内信贷的快速扩张。
三、其他省(市、区)金融创新经验借鉴
(一)上海区域金融创新经验借鉴。首先,上海实现金融创新从政府主导向市场推进的转移。其次,上海实现金融机构企业制度改革。第三,上海改革监管制度,优化提高区域金融创新能力的外部环境。
(二)天津滨海新区金融创新经验借鉴。其金融创新工作主要集中在推动金融要素汇聚、优化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通过设立创新性金融机构、碳排放交易所、产业投资基金以及将金融集聚深入到实体经济产业链分工中等方式,从不同层面加速金融集聚的过程和扩大区域金融的吸引力。
(三)浙江省区域金融创新经验借鉴。首先,建立了较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其次,与上海接轨实现金融资源互补和整合。第三,推进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引导社会资金投资金融业,实施综合业务经营。
(四)陕西省区域金融创新经验借鉴。陕西省争取了中央从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外资金融机构开放政策等方面的特殊支持;成立由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参加的权威性专门机构,实施银地联合抓项目;建立公众责任保险体系;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担保体系,并出台配套法规和优惠政策。
四、构建我省区域金融创新体系,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融资支持
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制度环境不同,产业结构有别,企业组织形式各有侧重。探讨我省金融资源整合时,必须考虑我省的区域特性,分析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关系。结合我省特点,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构建我省金融创新体系:
(一)金融制度创新,建立新型的中央与地方金融关系。如,中央银行职能与地方政府行为分离,全国性银行与地方性银行业务侧重点分开,争取中央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外资金融机构开放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二)加大金融组织创新
(1)以市场机制为主导、政府调控为辅助,通过控股、参股、联营、合营等方式,着力培育多元化金融产业主体,逐步构建我省大中小并举、既竞争又互补的金融产业组织格局。(2)放宽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条件,促进河南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机构的增加,积极争取在郑州建立第二层次的证券交易所,在主要省辖市建立场外交易市场。(3)在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基础上,加强不同性质、不同区域金融机构间的协调合作,如,银信合作,银信投合作,信投保合作等。
(三)强化区域金融创新的保障机制
(1)构建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除了在国家层面要建立健全良好的经济、法律和司法体系外,省政府有必要将金融生态建设放在与投资环境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积极出台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方面的政策,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组织、引导和协调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2)改善区域信用、法制、金融监管等制度体系。包括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及覆盖全区的担保体系,改善区域信用环境;完善相关金融监管制度,保障金融机构合规操作;推动金融立法工作,提高诉讼效率,加大执法力度。(3)构建河南金融文化,提升我省金融主体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区域金融文化的形成和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对金融创新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不断深入和我省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我省区域金融文化内涵会更加丰富,金融主体独立性和创新性将逐渐增强。
参考文献:
[1]武安化.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J].市场论坛.2011.08
现代物流业是继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又一个重要的利润源泉。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区域物流体系做支撑。科学合理的现代区域物流规划,不仅推动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区域物流释义
1.区域物流概述
区域物流是指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的物流活动,其一般含义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地理中,以大中城市为中心,以区域经济规模和范围为基础,结合物流辐射的有效范围,将区域内外的各类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进行有效的实体流动。根据区域物流基础设施条件,将多种运输方式及物流节点有机衔接,并将物流基本活动有机集成,以服务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提高本区域物流活动的水平和效率,扩大物流活动的规模和范围,辐射其他区域,提高本区域的综合经济实力。它涵盖了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的物流活动。目的是运用区域的概念和战略的手法解决有关大范围物流的各种主要问题,实现区域物流的最佳化。
2.区域物流的特征
区域物流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上两个方面。首先,就时间方面而言它包括:(1)时效性。物流的价值很大一方面要通过其时间效率体现出来。高效快捷地物流过程不仅减少物流损失,降低物流消耗,加快了货物和资本的周转,还提高了社会生产资本的增值速度。(2)时差性,通过改变“物”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的时间差创造价值,同时使物“增值”。其次,在空间方面,(1)区域性。区域物流要以区域为范围,以区域内或区域间的地理条件为前提。区域物流的发展与区域间的地理位置差异有着很大联系。区域地理条件关系到区域物流体系的构建环境,同时区域地理位置的差异也造成了区域经济的差异。区域经济是区域物流发展的基础,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规模和产业形态又影响到区域物流的规范和发展水平。(2)流通性。不同区域发挥各自区位和资源禀赋优势生产出来的产品, 必须通过区域物流活动将它们“联系”起来,实现不同优势产品在区域之间的互补性均衡供给。充分发挥其使各区域的产品在空间中流通的这一特征,通过“物”的空间差异创造经济效益,使“物”增值。
二、我国区域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1.我国区域物流发展现状
我国物流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到了本世纪初我国的物流事业进入了大规模发展时期。深圳市率先把物流产业放在重要支柱产业的地位之后,全市性的物流规划已经开施。广东省已将发展物流产业作为经济领域四大主攻方向之一;上海市规划要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与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天津市制定的《天津市现代物流发展纲要》,争取成为中国及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物流及信息枢纽等等。人们对现代区域物流的重要地位和其功能价值都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刻认识。全国各地区都纷纷增加对区域物流发展的投入,并将其视为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新的增长点。
2.我国区域物流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我国目前区域物流体系的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投资物资发展存在盲目性二是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低。三是物流体系功能不全,布局不合理。四是物流技术中的科技含量低,现代化程度不高。缺少现代化物流体系的支撑。
三、现代区域物流规划分析
1.区域物流规划的目的
要做好区域物流规划,首先应该明确规划的目的并结合地区经济的发展特点和资源条件进行准确的定位。根据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制定物流规划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将现代物流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带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2)优化企业的物流系统,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水平和物流运作效率;(3)增强本地区在商品流通领域的竞争优势,提高商品流通效率,降低流通费用;(4)利用本地区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建设成为区域性的物流枢纽。
2.我国现代区域物流规划建议
第一,明确区域物流发展的目标定位。一个地区在进行区域物流发展规划时,一定要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进行准确定位。在分析自己优劣势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发展目标。避免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确的盲目性规划,减少由此造成地资金和资源的浪费;第二,改革区域物流体系的管理体制,加强政府统一规划的职能。政府部门应该站在统一指挥、相互协调的高度上,制定区域物流的发展计划,统一规划发展方案。打破部门分割、地区分割,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要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推进区域物流一体化进程;第三,逐步扩大物流体系功能。要通过区域物流中心的规划和建设,形成高效的、有规模效应的、能实现联合运输的和经济的区域物流支撑体系。第四,加强现代区域物流的信息化建设,要构筑现代区域物流的信息交换平台,增强物流市场的信息透明性。要在区域物流体系中综合运用信息系统、控制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移动通讯等高科技现代化的物流技术。
参考文献:
[1]聂小平:区域物流规划的经济学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7年26期
[2]曾文琦:区域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3]高海晨:区域性物流规划的探讨与思考[J].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4]平海:谈谈区域物流发展及规划[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年05期
[5]邓小兵:产业经济发展与区域间物流需求相关分析 [J].经济物流,2006年12期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3)06-0058-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3.06.13
201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后,2011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由此“社会融资规模”的概念开始为我国社会各界所关注。在2011年1月召开的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上,周小川行长表示,各级人民银行要适应形势发展,从社会融资规模的角度考虑整个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1]。盛松成表示,社会融资规模可以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力度,中国人民银行今后将把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的监测指标和中间目标[2]。
一、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口径
社会融资总量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3]。为与全国社会融资总量概念相对应,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某地区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因此,本文确定三亚市的社会融资规模包括:
一是金融机构通过资金运用对实体经济提供的全部资金支持,即金融机构资产的综合运用,主要包括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信托贷款、委托贷款、金融机构持有的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的赔偿和投资性房地产等。
二是实体经济利用规范的金融工具、在正规金融市场、通过金融机构服务所获得的直接融资,主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非金融企业股票筹资及企业债的净发行等。
三是其他融资,主要包括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贷款公司贷款、产业基金投资等。
四是在以上统计口径的基础上,增加考虑异地金融机构对三亚市的信贷投放,同时减去三亚市的金融机构投向异地的贷款。
在主要考虑三亚市金融业发展现状以及各项数据可获取性等因素的基础上,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指标涵盖了银行机构融资、证券融资、保险融资、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和其他等五个类别,同时兼顾跨市区资金流动情况。具体口径如下:
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地方政府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赔偿+投资性房地产+典当行各项贷款+小贷公司各项贷款。
二、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的现状及结构特点
(一)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的现状: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占GDP比重逐步提高,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
统计数据显示,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增长较快(见表1),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2003―2011年期间,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从11.6亿元增长到151.53亿元,年均增长33.05%,比同期人民币各项贷款年均增速高5.68个百分点。2011年,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与GDP之比为53.25%,比2003年提高了29.01个百分点。
(二)三亚市社会融资的结构特征
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融资结构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见表2),整体上看,三亚市社会融资呈现如下结构特征:
1.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以银行部门提供融资为主。银行部门通过表内、表外业务对实体经济提供融资,促进经济发展,表内业务包括人民币、外币贷款,表外业务包括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银行承兑汇票等。2003―2011年,银行部门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从2003年的98.1%下降至2011年的94.14%,2003―2009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都在95.66%以上,直到2010年和2011年,才大幅下降,分别占比为76.59%和69.08%。虽然近年来占比有所下降,但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仍以银行部门提供融资为主。
2.银行部门表外业务融资功能显著增强。实体经济通过商业银行承兑汇票、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表外业务从金融体系融资大幅增加,从2003年至2011年银行部门表外融资规模由0扩大到38.06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由0上升至25.12%。其中2011年新增委托贷款35.02亿元,较2009年增长了152.13%,占到社会融资规模的23.11%;2011年新增银行承兑汇票3.04亿元,较2009年增长了284.81%,占到社会融资规模的2.01%。
3.债券、股票等直接融资方式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但融资规模有待进一步提高[4]。股票发行方面,三亚市只有两家上市公司,其中海南大东海旅游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是1997年1月28日在深圳主板上市融资3520万元,目前为ST股;海南瑞泽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瑞泽)是2011年7月7日在深圳中小板市场上市融资4.13亿元,终于结束了三亚市连续13年无新增上市公司的局面。债券发行方面,三亚市目前尚无企业债券融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量也较小,三亚市政府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分别发行地方政府债券0.92亿元、0.79亿元和0.57亿元,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地方经济增长。但从融资规模来看,非金融企业股票及债券融资额仍然较小,2011年仅4.7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为3.1%。
三、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与三亚市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三亚社会融资规模、新增人民币贷款与GDP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本文采用2003―2011年的年度数据,对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新增人民币贷款与三亚市GDP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示,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与三亚市GDP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并且相关性显著优于新增人民币贷款。
(二)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因为上述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与三亚市GDP的关联度比新增人民币贷款更高,因此,本文选择2003-2011年各年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与三亚市GDP数据,对这两个时间序列取对数以后,建立回归方程,Yt=β0+β1Xt+Ut(t=2003,…,2011),其中Xt代表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取对数以后的序列,Yt代表三亚市GDP 取对数以后的序列,再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进行参数估计,得出:
从上表可以看出,模型拟合情况较好。拟合优度为0.9249,t检验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统计显著。DW检验可以确定不存在序列自相关。因此我们得出一元线性模型y=2.86+0.52x,这就表明,社会融资规模每增长1%,三亚市GDP将增长0.52%;而推动三亚市经济增长1%,社会融资规模要增长1.92%。
四、当前三亚市社会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较小,不能满足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
根据三亚市“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三亚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 2000 亿元,年均需投资400亿元。但按照本文计算,2011年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仅为151.53亿元,即使这些资金全部转化为固定资产投资,年均资金缺口仍然高达248.47亿元。另外,根据三亚市“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年均经济增长预期为14%以上,按照本文实证分析的结果,要推动三亚市年均经济增长14%,社会融资规模年均要增长26.88%,而2011年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为151.53亿元,同比下降6.13%,远不能满足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三亚市社会融资结构严重失衡,间接融资占比过高
三亚市直接融资发展缓慢,间接融资占比过高,经济增长依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信贷推动特征,股票融资规模非常小,尚无企业债券融资。2003―2011年银行部门融资占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从2003年的98.1%下降至2011年的94.14%,虽然占比略有下降,但仍居于社会融资的主导地位。而债券和股票融资等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不到1%,直到2011年海南瑞泽上市融资4.13亿元,债券和股票的融资总额占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才上升到3.1%,并且三亚市目前尚无企业债券融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量也很小。
(三)三亚市以外的银行对当地经济支持较大,本地银行对当地经济支持不足
2003―2011年,外地银行贷入占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比例从0增长到69.63%,其中占比最高的年份2008年,最高占比达95.4%①。2011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04.68亿元,其中外地银行贷入72.89亿元,外地银行贷入占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比例为69.63%。这表明外地银行对三亚市经济支持较大,本地银行对当地经济支持相对不足。
五、相关建议
(一)保持三亚市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促进三亚市经济平衡健康发展
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应该既能满足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合理资金需要,又能保持有利于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适宜货币条件。因此,要继续执行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合理运用资源,增加有效信贷投放,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既要支持旅游、房地产等传统主导产业发展,又要保证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经济、海洋经济、创意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发展所需的资金,同时又要加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二)在保持合理社会融资规模的同时,千方百计推动三亚市社会融资结构改善
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丰富融资渠道,要千方百计推动三亚市社会融资结构改善,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通过进一步加大上市后备企业辅导力度和进一步完善推进企业上市的优惠政策,扩大股票融资比重,推动企业在主板市场上市融资,扶持和引导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市场上市融资。支持和鼓励企业利用债券市场进行融资,积极推动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长期企业债券,推进中小企业集合债发行工作,积极支持与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生态环境建设等相关的债券发行。大力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等各类基金,通过政府引导、扶持和有限参与,鼓励企业、金融机构、个人、外商等各类投资者积极参与产业投资、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
(三)加大本地金融机构对当地经济的支持力度,并积极争取外地金融机构对三亚市经济的支持
为了让金融机构加大力度支持本地企业和项目,建议市委市政府出台引导和激励措施,以金融机构对三亚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为标准,实施差别化的金融激励政策,合理设置财政性账户及调配财政性存款,对支持三亚市经济发展力度大的银行类金融机构适当提高财政性资金的存放比例,有效引导金融机构最大限度地支持三亚市经济发展,使财政性资金资源和金融资源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要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吸引更多资金流入,积极争取外地金融机构对本地经济的支持,辖区金融机构应配合三亚市政府积极改善本地区金融生态,构建“诚信”三亚,赢得商业银行对本地区较高的内部评级,获得商业银行在资金调度、信贷授权、信贷最终决策方面对本地区的最大优惠。把三亚市金融机构潜在的资金优势变为助推三亚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钟俊.关于“社会融资总量”指标内涵的深度剖析[J].新金融,2011(11).
一、前言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蕴藏着巨大的商机,而且将直接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巨大发展。奥运会将为中国体育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带来机遇与挑战,加速体育产业与资本市场的融合,培育中国体育产品知名品牌,提高科技含量。同时奥运会的举办可以使我国在短时间内加速城市建设,拉动内需,带动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城市文化的发展,使城市的品位、知名度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提高,并带来相当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虽然发展很快,也形成了一定规模,产业的质量也有所改善。然而就全国总体而言,还存在产业
规模小,发展很不平衡,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我们应该利用奥运会这一发展平台,面对挑战,抓住机会,采取对策,解决各种存在的问题,从而加快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进程。
二、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1.我国的体育产业还未适应整体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体育产业现在仍处于自发、过渡阶段。在体育传媒和广告市场、大型赛事、俱乐部投资等方面还有发展空间;我国体育产业对GDP的贡献不足0.5%。美国体育产业的年产值为2100亿美元是汽车制造业总收入的两倍,占GDP的2%;英国体育产业年产值达70亿英镑,超过汽车制造业、烟草业的产值,政府每年从中获得24亿英镑的税收。
2.我国现阶段体育产业规模小、体育产业市场化程度较低;缺少国际竞争力的体育企业或企业集团。
3.体育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在我国体育产业的开发和发展上,地区差异很大,发展极不平衡。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明显快于中西部内陆地区。
4.产业结构不合理。体育本体产业所占比重小于相关产业尤其是体育用品产业。
5.市场体系不健全。体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整体上仍然是行政集权、高度封闭的部门管理模式,体育产业的行业管理体制没有形成。体育市场的管理尚缺乏高层次立法,在管理中,部分体育经营项目存在着权限交叉,尚未普遍建立行业管理标准。
三、2008年奥运会后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对策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成为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加速器,奥运会成为当今全球体育最大的开发项目,应把握奥运机遇趁势而上,实现体育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结合中国体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到2010年左右逐步形成与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现代体育运动发展规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规范发展的体育产业体系,形成以体育服务业为基础,多业并举,多种所有制并存,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关注:
1.深化我国体育运行机制改革
努力为体育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有步骤地推进各级单项体育协会实体化进程,加强体育社团的行业自律,理顺各种管理关系,加快建立公开透明的管理规范和市场准入制度,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建立体育标准管理体系。
2.借助资本市场,拓宽体育融资渠道
通过走公司化、股份化的发展道路,落实企业的经营自,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加快实现银行、保险和体育产业的对接,改革双方的管理体制,改变金融和体育产业在一些方面存在着脱节的局面。另一方面,中国商业体育俱乐部应加快实现产权改革,形成多元化的股权制衡结构,科学决策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对盈利的目标把握更清晰,实现体育产业的市场化运作,彻底改变国内体育界“作坊式”的运作模式。
3.加强体育产业发展的法制化建设
建立健全的体育市场管理的相关法规。根据体育市场发展的现状,应该及早出台全国性的体育市场管理条例,明确管理部门的职能、管理范围、管理权限、界定进入市场的专业技术条件、资格及审批程序,规定各类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规范体育市场的主体、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对体育市场的管理、监督和调控。
4.促进体育产业结构调整
要积极利用奥运经济对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体育产业国际化,充分发挥优势,进行专业化、规模化的整合。从整体上提升体育产业的竞争力。优先发展体育信息技术和体育高新技术。大力培育本体市场,积极引导体育消费,进一步完善体育市场体系。建立一个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功能齐备的体育市场体系是优化体育产业结构的需要,也是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基础。应该重点加快引导健身娱乐市场的扩张,把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两类市场作为龙头,并进行重点培育和发展。
5.体育企业向品牌化、规模化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产业总体上处于行业集中度低、经营方式落后、整体竞争力低的状况。改变这一状态,必须努力培育一批具备一定规模的大型体育企业,全面提高我国体育产业的整体规模和竞争力,形成以若干大型体育产业集团为核心、以中、小企业为基础、经营项目相对完整的体育产业体系,提高我国体育产业整体运作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韩智.中国体育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成人教育,2007,(8):57.
[2]周映春等.浅析奥运经济与体育产业的互动关系[J].集团经济,2007,(7):280.
受访欧盟企业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调查报告显示,接受调查的313家在华欧盟企业,几乎没有一家免受金融危机冲击。有98%的受访企业称“金融危机影响了他们在中国的业务”,其中有30%的受访欧盟企业表示“深受危机影响”。
调查表明,对于大多数受访的在华欧盟企业来说,他们在中国所受的金融危机影响,相比于他们在本土市场所遭遇的冲击要小得多。71%的受访在华欧盟企业指出,“相比欧洲或是其他会员企业总部所在地的传统市场,中国经济的恢复能力更强”。
一些欧盟企业正在改变他们的全球战略,以便更好地适应世界经济新格局。调查显示,虽然世界经济危机给中国带来了负面影响,大多数行业的在华欧盟企业仍然对中国充满信心。在华欧盟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所表现出来的信心,印证了欧盟企业对中国的战略重视程度。
调查还显示,一些欧盟企业认为,中国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应不断对中国这个重要市场加大投入。尽管正值金融危机,但仍有39%的受访企业表示在今年将考虑新的投资。同时,在华欧盟企业期待中国政府创建更加自由、公平竞争的市场。
“中国将在明年上半年摆脱危机”
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企业认为,中国将成为第一个从经济下行中走出来的主要经济体。中国所遭受的危机影响将在2010年上半年结束,中国将比世界其他地区提早一年走出危机阴影,而全球其他市场所受到的危机冲击可能将在2011年上半年才开始消退。
受访企业认为,虽然中国还不能取代美国或者欧盟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但在企业发展的全球战略中,中国变得愈发重要。调查显示,大约37%的企业表示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在增加,只有3%的企业认为中国在其整体战略中的地位有所下降,而36%的企业认为没有显著变化,主要是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国已经是一个重要的市场。
从中国经济刺激计划中获益
在被问及中国经济现状及确保增长的措施时,61%的受访企业认为,中国政府提出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但仍需其他措施共同促进。经济复苏。13%的受访企业则表示,中国政府提出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足以确保经济持续增长。
成人高等教育是指对已具有中等教育水平的成年人实施的属于高等教育水平的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是成人教育中最为重要和活跃的部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我国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历练和发展,不论在基础设施、教学设备投入,师资队伍建设,管理队伍建设方面,还是在办学规模、办学效应、社会影响方面,在整个成人教育系统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对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推动现代社会文化建设,构建学习型社会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了要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发展蓝图,成人高等教育必然担当重要角色。成人高等教育在云南打造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建设中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发挥云南成人高等教育的特色性、边疆性、民族性、西部性优势,加强云南成人高等教育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云南普通高校开展成人高等教育现状
(一)建立了较完善的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办学体系
云南省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已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学科和多门类的办学体系,并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大部分,其中学历教育包含高起专、高起本、专升本和在职研究生课程班等。非学历教育包含各类培训班、研修班、证书班等;学习形式主要有函授、业余、夜大学、自学考试等,函授、业余是当前云南省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的主要式,为适应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开设了文史、财经、法律、理工、农业、医学、管理、美术、艺术等200多个本、专科专业。
(二)形成了规模大,形式多的办学格局
云南省各普通高校均举办有成人高等教育,学生主要来自在职从业人员、待业青年,以及普通高考落榜生。各高校成人教育的办学形式、科类、层次均向多元化发展,教学方法从面授、电教到多媒体、网络化教学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云南省近六年成人高等教育实际招生数为:2006年46457人,2007年53700人,2008年58256人,2009年61297人,2010年55775人,2011年62765人。
非学历教育不断发展。如云南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依托云南财经大学优质的办学资源和优势,积极开展干部素质培训,先后与云南省经贸委、云南省国资委、云南省审计厅、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工业与信息化委员会、云南建工集团、云南省监狱管理局、云南盐化股份公司、贵州六盘水国税局、黔西南国税局、重庆忠县地税局、浙江绍兴地税局、新疆畜牧局、安徽宣城地税局等单位长期合作,2007年至2011年,共举办干部素质提升培训班74期,培训学员5051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
(三)办学管理模式各具特色
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在长期举办成人教育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办学管理模式。
1.一级管理一级办学模式,即成人(继续)教育学院既是管理主体,又是办学实体。成人(继续)学院负责本校成人教育的全部工作,既是学校成人教育的组织管理者,同时又是具体教学工作的实施主体。从招生到毕业,从制定教学计划到组织实施教学,从管理规章的制定到实施管理,从教学投入、教学质量监控到学生管理、毕业等各个环节,均由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完成,如昆明医科大学、云南中医学院等实行这种办学管理模式。
2.一级管理二级办学模式,即成人(继续)教育学院为管理主体,学校的其他二级学院为办学实体。实施成人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是二级学院,二级学院负责按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制定的教学计划实施教学,从课表制定、任课教师选聘、具体教学过程、考试组织管理、学生日常管理等工作均由二级学院自主安排实施。有的学校二级学院还负责生源的组织工作。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对教学过程只实施检查监督的管理职能,履行统一招生、学籍管理、毕业生办证等管理工作。如云南农业大学、大理学院等实行这种办学管理模式。
3.混合办学管理模式,即成人(继续)教育学院既是管理主体,又是办学实体,同时二级学院也是办学实体。混合办学管理模式是一级管理一级办学模式和一级管理二级办学模式的互相交叉的模式。混合办学管理模式能很好地利用学校办学资源,充分地发挥各二级学院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云南财经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实行这种办学管理模式。
二、云南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成人参与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与各成人高校的办学实际之间存在矛盾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4-0033-01
我国一直都是农业大国,农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发展必须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推广应用以及科研成果转化必须要依靠农业技术的推广体系。自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农业取得了值得称赞的成就,我国的农业技术在其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支柱作用,尤其是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农业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主体的内容,更加是国家对于我国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农业生产和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以及有力的支撑。所以,加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势在必行。下面,笔者就对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及改善对策进行探析。
一、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
所谓的农业技术推广就是要通过指导服务、咨询服务、培训服务、示范服务以及实验服务等等多种方式方法,使农民朋友能够充分认识到农作物自身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对农作物所具有的经济价值以及使用价值进行充分了解,并且将正确、优秀的种植技术普及到我国农业生产全过程活动之中,提升农民自身的经济收入,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稳定发展。纵观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比较低,缺少一定的积极性人,意识的认识不足,这些都从本质上影响和阻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质量和效率,目前情况下,我国仍然缺少高素质的农业技术人员,在人才分配以及人才储备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那些被分配到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之中的工作人员,其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都比较低,对于一些在推广过程中的专业问题不能正确解决,直接导致推广队伍自身积极性不高。
实施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范围就在边远农村地区中,农民居住的地方比较分散,消息闭塞,信息落后,这些都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再加上农民自身的文化程度比较低,对于现代化种植手段以及新型农作物缺少认识,对于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现代化技术手段不能正确理解,使得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农业技术推广改善对策
1.农业技术推广要进一步加强宣传
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是利民利国的大事,不管是相关领导还是农民自身,都必须要积极配合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必须要进一步加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宣传的工作,使得所有人都能够真正意识到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所具有的重要性和重大意义,从本质上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促使他们能够积极配合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而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自身的效率提升,尽快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目标完成。将农民对于技术需求所具有的主体地位确认,提升农民接受新技术所具有的自愿性。农民是我国实施农业经营的主体,更加是农业技术需求的主体,是市场的主体,对新型的农业技术进行采纳应该是广大农民市场经营理性的选择,要求相关部门必须要注重让农民参与到选择推广技术之中。
2.农业技术推广要推进组织创新
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实施组织创新,能够从本质上发挥出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所具有的骨干作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一直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工作,并且发挥社会公益性的职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经成为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主体,由我国政府建立起一支对公益职能进行履行的农业技术推广的队伍,这不仅仅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以及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客观的需求,同样是大多数国家发展农业共同的经验。我国各级推广的机构必须要在切实履行自身公益性职能这一前提和基础之上,兴办经营的实体,实行股份合作制、股份制以及一站两制等新型的管理运行机制。大力培育多种形式和多种成分的农业技术服务组织,使其能够形成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一种农业技术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农业技术推广的主体必须要实现多元化,教育单位、农业科研单位要积极开展农村的科技成果开发和推广活动,各种农民技术协会也要作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领域中主要的力量,发挥自身的职能和作用,对农民实施技术上的指导和培训。
三、结语
本文中,笔者首先对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进行了阐述,接着又从农业技术推广要进一步加强宣传以及农业技术推广要推进组织创新这两个方面对农业技术推广改善对策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周曙东,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建设[J].中国农村经济, 2003( 4) : 57- 62.
(一)天津自贸区与国家经济整体战略布局的关系
根据国家对自由贸易区的规划,上海自贸区仍是我国自由贸易区的主体,天津、广东和福建自贸区面对的是不同方向。天津自贸区面对主要是东北亚地区,而广东自贸区面对的是港珠澳,福建自贸区面对的则是台湾。本文认为,国家新审批通过的3个自由贸易区布局体现了国家经济整体战略布局。
天津自贸区的成立正是国家经济整体战略布局新的举措之一,是国家对天津经济发展的认可与期盼。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充分证明了其对我国东北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天津自贸区的成立也有助于加快推进国家经济战略整体布局,其与上海自贸区、广东自贸区和福建自贸区一道,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实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二)天津自贸区的发展优势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这第二批获批的自贸区的名字中去掉了“试验”二字,这就充分说明了天津自贸区作为我国北方目前为止唯一获批的自贸区,并不主要承担类似于上海自贸试验区的综合改革功能,而是要其发挥在我国北方经济发展中的功能。
关于天津自贸区采用何种建设模式,目前据公开信息显示有三种初步构想:一是建设单独的东疆自由贸易区;二是东疆保税港区与协同天津港保税区一体化发展;三是包括东疆保税港区、天津港保税区和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三大区域。不论政府最终采用何种建设方案,东疆保税港区都将占据自贸区的主体地位。
随着天津经济的迅速发展,东疆保税港区在租赁、贸易和航运等产业上已经有了深厚的发展基础,这也是天津自贸区的主要发展优势。由于在自贸区的建设上,招商引资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天津在融资租赁业务上的领先优势将是天津自贸区发展建设的优势基础。
(三)天津自贸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关系
环渤海经济圈,是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以及内蒙古中东部,是中国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其中,天津在环渤海经济圈中起着龙头作用,滨海新区近年的经济发展建设也成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天津自贸区的成立必将进一步巩固强化其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地位。
天津自贸区的建设将在环渤海经济圈中发挥几个优势:一是天津港在物流上的优势;二是生产制造工业上的优势;三是多年保税区建设上的优势。随着环渤海经济圈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天津作为区域经济的主体之一,其自贸区的建设对于加快带动环渤海和北方的经济能够起到很好的融合作用。
二、天津自贸区建设的路径构想
(一)围绕实体经济,适当放开政策限制
目前为止,在整个沿海的大城市之中,只有天津将现代制造业作为城市的主要定位,并且在此定位的基础上拥有全国先进的制造业,这是天津最大的优势之一。天津自贸区的建设应依据天津实体经济优势的特点,在政策上进一步对其进行放宽。应在天津实体建设的整体布局的基础上,适当放开政策限制,制定调整负面清单,使得天津的实体经济更加充满活力。但自贸区在政策适当放开的同时,应关注当前天津工业经济整体下行的趋势,对存在诸如产能过剩、项目储备不足,产业集中程度不够高、产业链条不够长,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的实体经济工业,还是要在政策上加以适当引导。
(二)创新金融租赁,联通海外金融市场
相比于上海自贸试验区注重以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为目标,天津自贸区可借助天津在租赁、贸易和航运等实体产业上的发展优势,建设国家级金融和租赁产业园,实现金融与租赁产业聚集,发挥自贸区内的辐射效应,使得金融切实为实体经济服务。
当前天津的各类金融机构总数已突破千家,天津自贸区在建设中应依据天津金融租赁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由于经济一体化的关键是金融一体化,而互联网金融具备打破被物理时空和行政区分割的天然优势,能使现有的金融体系结构更具活力,更加服务于实体经济,也能更加为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的困境,为此,应将互联网金融作为天津自贸区金融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发展。
(三)打造现代物流,发挥天津港口优势
从世界范围来看,物流是自由贸易区的重要功能之一。天津港作为京津冀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和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是世界上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2014年货物吞吐量突破5.4亿吨。天津自贸区建设的重点方向之一,应借助天津港的优势,打造现代物流,使得天津自贸区发挥海关监管功能,加强进出区域的便利,从而使其在整个物流的链条中,港口、海关、检验检疫环环相扣,高效衔接,提高企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强竞争实力。
(四)加强服务行业,优化地区产业结构
目前天津服务业的比重不足46%,而北京、上海、广州一般均超过50%,甚至接近80%。天津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优势则主要体现在工业上,其经济增速也主要依托于工业上的高投资,但随着产能的逐渐过剩,加之现有东疆保税港区在货物贸易上所获得的政策已经非常接近于自贸区的要求了,继续在工业上追加投资的意义已不多,为此需要在服务行业和金融的开放上加以突破。
自贸区的服务业开放,应当充分利用天津地区服务业发展的巨大空间,天津加强服务行业建设应当站在战略的高度对整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既注重引进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项目来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又应当注重能够发展民生的服务行业。但天津自贸区服务贸易的开放是在天津地区整体服务行业并不发达的情况下展开的,相比于服务业发达地区有着一定的劣势,这就需要自贸区在建设中进行充分合理的设计,既要解决自贸区服务贸易开放上存在的很多需要单项批报的商业问题;又要切实以自贸区的服务业开放来辐射引导天津其他地区的服务业发展。
三、对天津自贸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在战略布局上坚持全局化视野
“战略布局”一词原是战略上的专用术语,现在军事领域、外交领域、经济领域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战略布局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围绕特定对象而进行战略实力的调动、分配和投送等。在任何战略的实施中,战略布局的主要作用是塑造战略态势,从而影响战略交流。我国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之后,将天津、广东和福建作为第二批自贸区,体现了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对自贸区的数量和方向的宏观调控。天津自贸区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战略布局:一是在对自身进行清晰定位的基础上,尊重客观实际,注重大局,既要以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促进天津自贸区发展,又要以自贸区的发展带动整个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这是在自贸区外部发展上需要坚持全局化的布局。二是在天津自贸区内部的布局上要坚持全局化视野。自贸区园内各个产业的分布应当依据滨海新区以及天津本地的物流优势、金融优势、现代工业优势等,使得进入园区的企业优质化、数量合理化、协作高效化。
(二)在政府监管上进行创新化探索
随着天津自贸区的成立,如何在建设中有效实施政府监管是需要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上海自贸区的管理模式可为天津提供相关的经验借鉴,但由于定位、优势及地域的不同,在政府的监管模式上,天津自贸区需要进行创新化探索。为此,在天津自贸区的监管策略上应当坚持 “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可根据自贸区发展目的,将落脚点放在自由贸易上,通过建设综合信息平台,对自贸区内的货物、服务贸易、金融、信息、人口等进行通盘监管,使得各要素形成自由、快速的流动。尽管有上海自贸试验区的管理模式可以复制,但天津自贸区在监管上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在当前“半市场化”的背景下,将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做好开放、市场和政府监管的有效融合。不但要明确各部门的监管职责,解决以批代管、监管不力或是过于干涉市场化运行,同时要更多地运用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信息化等方法手段,做到信息公开、评估科学、管理协同。
一、研究背景
现代经济的增长是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增长。经济增长总是在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中实现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演变是经济增长永恒的主题。产业结构调整也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变的经济发展方针之一。
湖北省经济的发展作为中部崛起战略重要的一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虽然近年来湖北省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是同样面临着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的问题,阻滞了湖北省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制约着湖北省作为中部崛起战略一部分的发展与实现。《2014年湖北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充分利用市场倒逼机制,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
基于以上背景条件,分析探讨湖北省产业结构发展历程与现状能更好地认识湖北省的经济发展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湖北省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发展模式;通过对产业结构升级率指标和产业结构优化指标的分析,可以进一步地深入探讨湖北省现阶段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提出未来的发展模式建议。
二、湖北省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概况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稳步发展,湖北省也迎来了经济发展的春天,近年来湖北省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短短14年,湖北省的GDP由2000年的3545亿元上涨到2013年的24668亿元,在2010年省内生产总值增幅超过23%,平均增幅达到16.2%,并且在所有年份里湖北省的经济增速是远高于国家平均增长速度8%的。
但是湖北省经济在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分产业来看其增长情况无论是从总量上看还是从增长速度上看,三大产业都呈非均衡增长。从增长总量上看,第二产业似乎实现了真正的跨越式增长,短短14年其产值增加了接近7.5倍;第三产业也紧随其后,发展得较为迅速;相比而言第一产业则发展稍慢,14年里其产值只增长了2300亿元左右。从增长速度上看,第二产业的平均增速最快,第三产业其次,第一产业增长得最慢。另外,就增速而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速除了个别年份增长起伏较大以外,大多数年份里比较平稳,特别是第三产业,而第一产业产值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从2004年开始一直低于第二产业增加值,但是都远高于第一产业增加值在增长速度方面则呈现出典型的波浪式的增长形态,其增长特别不平稳。
由此可见,湖北省近14年来的经济发展速度是惊人的,但各产业增长不均衡,总的来看,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稍慢。
三、湖北省现阶段产业结构发展模式
按照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的观点以三次产业分类法为出发点,按照产业的贡献率大小进行分类如下:
Ⅰ类: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Ⅱ类: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Ⅲ类: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Ⅳ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Ⅴ类: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按照库兹涅茨的规律,产业结构不断演变的规律是:ⅤⅣⅢⅡⅠ。
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情况看,产业演进的基本规律是:第一产业所占份额存在不断减少;由于工业化的进程,第二产业所占份额由于生产力发展和机械化的使用,存在着迅速增加、然后趋于稳定的趋势;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所占份额存在不断提高的趋势。
本文运用2000~2013年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来分析21世纪以来湖北省的产业结构发展模式。
图1是湖北省2000~2013年三大产业增加值各占当年GDP的比值的数据折线图。
从图1不难看出湖北省近些年来仍然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第一产业产值占比呈缓慢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产值占比则在缓慢上升,从2010年开始,其占比接近甚至超过了50%;第三产业产值占比在2000~2003年超过第二产业产值占比,但是从2004年开始呈缓慢下降的趋势,逐渐失去了其在湖北省经济发展结构中的主导地位,第三产业产值占比在2012年达到了最低值36.89%。总的来看,湖北省的产业结构随着GDP的不断上升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属于典型的库兹涅茨规律中的第Ⅱ类产业结构类型。
但是,就其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而言是不太符合科学的发展规律的,也是与我国当今所提倡的产业结构发展模式相违背的。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逐渐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随之带来的是我国产业结构的科学化调整,即向着“三、二、一”的模式发展。虽然就全国范围来看,实现这种发展尚需时日,但是湖北省的产业结构发展却明显背离了这种发展模式。湖北省的第三产业产值占比不断下降、第二产业产值占比却不断上升,如果就这样发展下去,湖北省的产业结构只会离“三、二、一”的模式越走越远。这种现象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也是特别值得关注的。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湖北省三大产业非均衡增长、非科学增长直接导致。要使产业结构模式呈“三、二、一”的状态,则必须提升第三产业的增长值。而无论是从增长总量上看还是从增长速度上看,湖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都没跟上第二产业的发展,最终的结果是直接导致湖北省产业结构离理想模式越走越远。
四、湖北省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现状
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湖北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其产业结构模式却没得到同步提升。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产业结构变动应该表现为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最终超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这与库兹涅茨的观点是有相通之处的,他们都强调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都体现了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质”和“量”同时调整的重要性。
由此本文用产业结构优化率ISR(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产值之和与当地GDP 之间的比率)和产业结构升级率ISU(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二产业产值的比率)来衡量产业结构调整状况。试图通过这两个变量更清晰、更直观地阐述湖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
从图2不难看出湖北省近年来产业结构优化率呈缓慢上升的趋势,也就是说湖北省第一产业产值比例相对在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相对在不断上升。单纯从产业结构优化率这一点来看,湖北省的产业结构似乎正朝着更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从产业结构升级率这一指标来看,湖北省近年来产业结构升级率从2003~2012年一直呈下降趋势,然而与这些年份相呼应的2000~2003年及2013年这五年刚好是第三产业增加值或者增长速度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或者增长速度的年份。由此可以见得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如果第三产业发展得相对更快,那么产业结构就会朝着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的方向调整。
通过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探讨,更清楚地看到湖北省产业结构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第三产业发展不足。这说明湖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空间还有很大,结合湖北省的地域优势和可利用的资源优势,配合正确的政策引导,将湖北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到更先进、更科学的模式是有很大的可能性的,也是指日可待的。
五、辩证看待湖北省的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通过前文可以看到湖北省的经济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同时产业结构却似乎并没有向着经济学家们期望的科学模式发展,湖北省不仅产业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的发展似乎也不科学、低效益。但是,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湖北的这种产业结构发展模式,我们部门片面追求高比例发展第三产业。三大产业的构成比例是产业结构科学与否的直观表达,提升产业结构的最终途径也是改变三大产业的构成比例。看似简单,但其背后关乎着湖北省经济、社会、政治、地域、资源禀赋等方方面面。
首先,产业结构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紧密相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从前文阐述能很清楚地了解到第三产业比重高于第二产业并不一定就是发展的最好时期。从2000年到2003年湖北连续4年第三产业比重高于第二产业,但那时的GDP总量不到5000亿元,生产力低下。但是刚好从2004年到2013年,虽然第三产业比重低于第二产业,但GDP却连续高速发展,在这十年间平均增速达到17.96%,最高增速在2010年达到23.2%。GDP总量也接近增长2万亿元人民币。湖北省的生产力在这段期间得到很大提升。另外,从全国范围来看,第三产业比重高于第二产业并不一定是发达地区的标志。2012年全国31个省(区、市)中,北京、上海、贵州、海南、5省(区、市)的第三产业比重高于第二产业,其中的贵州、海南、显然并非经济发达地区。从国际经验看,也并不一定是第三产业比重越高越好。美国作为目前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第三产业高度发达,但实体经济的发展却相对而言没有发展充分,使其不得不实行“再工业化”;新兴市场国家如巴西,经济增速从2010年的7.5%下降到2012年的0.9%,主要就是在经济转型中忽视了工业。可见,第三产业比重高于第二产业,并不是经济发达、结构优化的唯一标准。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发展不够是湖北经济发展中的一大短板。众多学者认为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显得尤为重要,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则不容小觑。要想提升湖北省的产业结构、加快湖北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得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
另外,在重视各大产业间比例的同时不能忘记调整各产业的内部结构。对于第一产业,要在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重视培植具有高经济附加值的、市场前景广阔的农产品。对于第二产业,需要坚决淘汰产能落后的工业企业,比如“两高一资”企业;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行业领军企业;重视信息技术在工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工业能级提升。对于第三产业,利用湖北省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高科技、高技术含量的高精尖产业和交通运输业。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物流行业将会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颗新星,并且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一项朝阳产业,湖北省则可以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提升物流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
只有依托湖北省特有的资源优势,对各产业内部结构进行调整,进而促进省内产业结构向着科学、高效、均衡的方向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湖北省的经济不仅会发展得更快,也会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方智勇.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经济发展现状及地位分析[N].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