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3 14:58:2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企业管理系统的核心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2-0000-02
一、OA与ERP概述
OA,是指办公自动化英文Office Automation的缩写,是一种新颖的办公方式,它结合了计算机的网络功能和现代化办公方式,是目前新信息技术革命中相当活跃并具备很强生命力一个全新的技术应用领域,毋庸置疑的说是信息化革新与发展的产物。通过计算机网络,企业内部的员工可跨地区、跨时间协同完成工作。在工作的整个流程中,注重对员工和工作过程的管理,以此来完成对具体事务的管理。通过此系统而使用的交换式网络,将更加方便与快捷的相互传递信息,深化拓展了办公方法,完全实现了高效率的办公。在当前企业所使用的OA系统中,很多是基于lotus Notes平台而开发,因为这种平台具有很好的优势,它的管理功能和非结构化数据存贮管理功能以及工作流定义都非常的灵活、强大,是一个理想的以公文流转为重要内容的自动化办公系统的开发平台。当前很多运行状态比较好的OA,都是在这个环境下开发而来的系统。
ERP,是指企业资源计划英文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缩写。比较倾向企业的业务管理,优化并固化了业务流程。ERP主要侧重对物流、物料和资金的管理。ERP的导向主要是结果,主要包括系统整合企业所有的每项资源。此系统最早在1990年由美国的一家咨询公司提出的,最早应用的行业是制造业,以后慢慢的拓展到其它的行业。ERP发展之初,其概念具有十分狭窄的空间,单单局限于制造业行业企业的资源计划部分。但随着引入了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管理和企业供需链管理等一些管理理论,ERP的管理对象也相应扩大到了企业的物、人、财、信息等一切资源与企业产品的产、供、销等一切业务。ERP拓展并集成了企业内部所有管理功能的全部信息,并且也大大超出了企业自身的业务范围,集成了所有供需链上一切的相关业务信息。通过信息整合手段与技术整合和控制了企业相对分散的业务过程。
二、OA与ERP的关系
OA这种办公自动化应用系统,集信息处理、知识管理和企业业务流程于一体,将企业使用的决策支持系统升级成决策智能系统,其核心是知识管理,为员工提供了共享知识的机制和丰富的知识学习功能,保证了系统使用人员能根据知识需求方便的跟专家学习,并能随时随地学习单位已有的知识,提高了员工在OA系统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员工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也不断提高了企业和机关的整体应变与创新能力。所以说,员工使用OA系统办公达到了从“如何做事情”上升到“知道如何做”的目的。当前,ERP解决方案和其他的应用案例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但是所有方案的最终目的都是基本一致的,在通常情况下都与“从不同的道路登上同一山峰”意义相同。不同的道路是指具体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同一山峰指的是企业信息化的设计目标。当前的ERP已不局限于企业的内部管理,已拓展到了以前不涉及的知识决策领域和工业自动化作业等相关领域。
从管理学角度来讲,ERP主要是计划和控制企业内部的全部资源,主要侧重于满足客户和准时交货的同时将企业的各种成本降低到最大限度,是通过提高企业内部工作效率的途径来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该系统的中心是效率。OA主要是将企业运营过程中业务环节所提供的企业基础信息转化为对企业发展有利的管理信息,为企业管理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提供优越的办公环境和便捷的办公手段,使他们能够快乐、愉悦、轻松的工作。ERP和OA所关注对象是不同的,ERP关注更多的是企业内部资源的计划和控制,OA关注更多的是业务或事务处理,归纳和总结对企业有利的信息。因此来讲,OA的使用在ERP的前端,拓展延伸到了ERP之前难以完善的处理范围,而ERP就是企业管理中的全面应用。
从两个系统的设计理念上讲,ERP的主要业务流程是比较固定的,但很多OA业务流程却非常的灵活。ERP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讲又叫事务处理系统,要求准确记录企业运营过程中人、财、物等资源的发生情况,集成了企业生产、企业财务、产品库存等各部分的管理模块,显著提高了企业的自动化水平,显著减少了人力需求及人为差错,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OA系统实现了自动化的办公流程,能够对办公流程中实施实时监控和实时跟踪,方便了不同部门和不同工作岗位之间的协同工作,在提高办公效率的同时,也实现了高效协作。
通过从管理和设计两方面对两种系统的分析,可以知道两者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二者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使企业的利益实现长久化和最大化,取得最高的投资回报率。
1.会计数据的来源发生变化,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影响。积极的影响有:①会计数据不必重新录入,减少了会计数据录入错误的机会;②会计数据直接从其他系统采集,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③会计系统从其他系统实时采集数据进行会计处理,保证了数据的及时性。消极的影响有:①从其他系统直接采集的数据,如果数据本身有错误,则该错误可能会带到会计系统;②会计人员被动地接受其他系统生成的数据进行会计处理,审核功能被削弱;③由于实现了数据的快速传输与数据共享,数据生成部门或客户如果反复更改同一经济业务的数据,则会给会计部门的账务处理带来不便。
2.信息流与单证传递相脱节,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形态发生变化。当企业的信息系统大规模联网时,数据可以跨部门、跨地区传输,且传输的速度极为迅速,而纸质原始凭证却不可能以同样的速度在需求部门之间进行传递,有些电子交易甚至没有产生纸质原始凭证。在这种情况下,会计记账时难以取得数据发生时产生的纸质原始凭证,而只能依赖原始数据管理部门的数据处理凭证,如业务部门的数据交换凭证或数据汇总凭证等。企业的信息系统越发达,数据的共享性越强。然而,在数据共享的同时,数据的使用部门往往要无条件地接受所共享的数据,难以审查数据发生时的原始凭证,会计部门在会计核算时也会面临这种情况。
3.系统升级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会计数据的处理具有较大影响。在信息系统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系统的升级要对原有的数据和系统进行更新和转换,新系统达到稳定和可靠也要经过一段时间和过程。为了保证数据处理的可靠性,往往要求新系统和老系统并行一段时间,稳定后再甩掉老系统。在实际工作中,新系统切换后,造成会计数据丢失、数据紊乱的情况时有发生。系统升级过程中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会计数据的处理具有较大影响。
4.会计人员对信息系统管理人员的依赖性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随着信息系统的发展,信息系统的管理越来越专业化,信息系统管理人员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特别是会计信息系统也由企业的信息系统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信息系统管理人员掌握会计核算的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这就好比以前由会计人员保管的会计账簿变为由信息系统管理人员保管,而且由于信息系统管理人员熟悉信息技术,所以不能排除他们具有改账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会计人员缺乏信息技术知识,在进行一些特殊的会计处理时,或者在会计处理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只能由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帮助解决。在解决问题时,会计人员有时会提供本人的代码和密码,使信息系统管理人员极易掌握会计人员设定代码和密码的规律。如果会计人员事后不及时修改密码,信息系统管理人员甚至可以直接使用会计人员的密码进入会计系统。
二、企业级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与控制
1.从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角度出发,建立和完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内部控制。会计信息系统与业务系统实现集成后,业务系统可直接向会计信息系统传输数据,只有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安全、有效、可靠地运行,会计信息的质量才能有保障。
借助于信息系统的支持,企业的业务处理活动大多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同手工环境相比,企业的业务处理流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业务处理的控制形式和控制手段也发生了变化。一些业务处理控制以计算机程序的形式嵌入在信息系统中,对业务处理的控制由计算机自动进行。在建立业务处理环节的各项控制措施时,应按照内部控制设计的原则,并考虑信息技术环境下业务处理过程的特点,针对各个业务处理环境设置相应的控制。对于以计算机程序的形式嵌入在信息系统中的业务处理控制,应当关注相关计算机程序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信息系统的控制是企业为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和效率而采取的控制措施,其控制的对象是信息系统,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应用系统、数据和有关人员等信息系统的组成要素。信息系统的控制采用系统自动控制和手工控制相结合的方式,由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组成。一般控制是对信息系统的开发、实施、维护和运行所进行的控制,其目的是确保应用系统得到恰当开发与实施、程序和数据文件完整、信息系统良好运作。一般控制主要有:系统开发与维护控制、数据资源管理控制、安全管理控制、运行管理控制、质量管理控制、信息系统外包的管理控制等。应用控制与具体的应用系统有关,是为确保数据处理完整、正确而实施的控制。应用系统对数据的处理一般都要经过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环节,从这一共性出发可将应用控制分为输入控制、处理控制和输出控制。但是,由于应用控制与具体的应用系统相关,因此在设置应用控制时,还要针对具体的应用系统,结合具体业务设置相应的控制。
2.注重对会计信息系统及业务系统控制有效性的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特别是对会计核算有何影响,需要在持续的控制之后,对此做出评价。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在评价内部控制时,往往注重对业务处理控制的了解、测试和评价,忽视了对信息系统控制是否有效执行、是否健全的审查,从而导致由于信息系统控制的漏洞而有意无意地改变了信息系统中有关数据,这样就无法保障后续会计处理的会计信息的质量。企业不仅要建立信息系统控制,还必须对所建立的各项控制进行测试和评价,特别是要对会计信息系统控制是否健全、有效做出评价,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对会计信息系统及相关业务系统的控制测试包括控制设计测试和控制执行测试两个方面。控制设计测试是确定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设计是否合理、适当,也就是对会计信息系统控制的健全性进行测试。可将现行会计信息系统控制的描述情况与理想的控制模式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出关键的控制以及控制的强点和弱点。对于控制的弱点,应寻找解救性的控制措施。控制执行测试是确定现行会计信息系统控制是否存在并发挥作用,也就是对会计信息系统控制的有效性进行测试。由于信息系统控制既包括人工控制,又包括计算机程序控制,因此单纯依靠传统的控制测试方法是无法完成该项工作的,还必须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才能对信息系统控制进行全面测试。在实际工作中,应针对不同的控制形式,选择相应的控制测试技术。
企业合同管理是企业对以其自身为当事人的合同依法进行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审查审批、数据分析、控制监督等一系列管理行为的总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国内许多企业借助各类信息系统与管理软件对合同进行全方位管理,以适量投入获取最佳经济效益。它改变了仅由业务部门分管合同的现状,完善了管理体制,优化了工作流程,使合同管理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整体。
1.签约授权管理
实施信息化管理的企业通过信合同信息系统对签约授权管理实施集中管控。规模企业在传统模式下难以实现统一集中管理,在信息化条件下,合同承办部门在信息系统内提出授权申请,审批人员审批通过后形成签约授权委托书,在得到授权许可后受托人员方可成办理合同业务。企业对签约授权进行统一集中审批监管,管理部门对整个企业的授权情况随时掌握,动态管理签约授权范围、授权人员、授权时限、授权变动等项目内容。
2.合同文本管理
企业合同管理部门依据企业经营管理特点在信息系统中放置标准合同文本及相关法律法规,帮助合同承办部门完成格式标准、形式规范、内容准确、易于管理的合同文书。合同承办人选取模板网上制作合同,也可下载标准文本编辑制作后上传申报,承办人系统中填写空白内容就可以完成合同制作。信息系统将企业合同文本规范化,实现法律管理关口前移。
3.合同评审管理
合同评审管理在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是企业跨部门智能化管理的标志之一,合同可在线申报、浏览、检索、审查审批,管理人员足不出户就可完成合同业务。合同评审采用分级授权、逐级审批,下级单位评审通过后上级单位才能评审,杜绝了上级审完下级走过场的现象。
4.合同相对人管理
合同相对人信息可包含企业名称、住所、性质、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经营范围、注册资本等相关信息,无论是客户还是供应商,无论是法人单位还是自然人主体,信息系统都可提供一份完整的档案资料,也可以作为通讯录使用。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管理情况选择管控范围,应重点对供应商、客户状况进行动态监控。对资质较差的供应商、客户在合同相对人数据库予以标注,在签订合同时信息系统会做出警示。企业把供应商准入放置在信息系统中,供应商资格审核、供应商资质评定都通过系统加以认定,新增合同相对人只有先通过信息系统评定,才可以办理合同签订与后续业务。
5.合同履约管理
企业通过信息系统对合同履约过程进行严格监控管理,通过生产管理软件将合同履约信息集成到信息系统中,相关管理者可以掌握合同产品的材料采购、加工进度、仓储发运、合同款结算、合同违约等相关信息。依据信息系统获取的合同履约信息,企业调整相应供应链环节与市场营销策略,在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企业合同管理周期较长,在合同履约的过程中,随着条件的不断变化进行调整,保证合同目标实现。对合同履约信息进行网上跟踪,实现合同的全寿命周期监管,保证了合同信息的完整性,提高各单位及部门对合同管理过程的了解,确保合同管理良性发展。
6.数据共享管理
兼容性较强的合同管理软件可以与企业ERP系统、生产加工执行系统、审计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共享。通过信息数据共享,实现数据集成,避免企业不必要的重复劳动与投入。合同信息系统为ERP系统提供各类合同数据、帮助审计部门实现网上合同审计监督、帮助档案管理系统完成合同电子归档管理。合同信息系统从企业ERP系统、生产加工执行系统中抽取各类相关数据,供合同管理部门使用。
7.查询统计与分析管理
企业通过信息系统动态采集、汇总、分析合同数据,从合同角度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合同信息系统收集录入的各类数据,通过自定义查询字段、设定报表模块,形成各类商务智能报表,统计合同信息。信息系统通过系统数据过滤分析合同信息,对合同签订、合同资金流向、合同履约、合同变更率、合同违约率、合同相对人信用度、合同相对人贡献度等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甚至还可以合同管理中的工作效率进行分析。信息系统在企业运行情况评价、经营状况分析等诸多方面。助力企业管理者分析决策。
如今有很多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着管理成本高、效率低,信息共享差,人才引进、开发和使用缺乏统一规划、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能够促进公司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和岗位部门的重新设计,大幅度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能够实时掌握公司人力资源结构、分布和余缺情况,直接为人员的选聘提供依据,进一步拓宽人才的引入渠道,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能够根据公司发展战略需要,确定人才培训和开发的方向和思路,从而确保公司人才培训的战略目标;能够让公司高层管理者迅速、准确地获得有关人员管理的信息,明了公司的人员状况、人才需求标准,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
二、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方面
第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保一次开发成功。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非常复杂的内部关联性。因此,在企业决定应用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之初,就应该统一思想,特别是中高层领导干部应统一认识,全力以赴,力争一次合格。因此,公司上下都应该都应树立大局意识,把握好各自的定位。
第二,加大投入,着重相关人员培训,建立和完善系统实时维护制度,确保系统能够正常、稳定运行。首先应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选配专人成立工作小组负责,确保项目运转正常。其次应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最后还要建立和完善系统的实时维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内容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如果没有一个实时的日常维护制度,系统设计得再好,也一无用处。因此,在系统建设的一开始就应该同步考虑系统的实时维护制度,确保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准确可靠。
第三,分模块设计开发,推广应用同步实施,确保信息系统贴切企业实际,达到预期效果。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过程中,既要考虑系统的标准化和通用性,又要考虑企业的个性特征,切实解决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因此,采取分模块设计、开发与推广应用同步实施的办法不失为一个好措施。一方面能够缩短从设计开发到实际应用整个过程的时间。
三、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
第一,注重企业总体发展目标与个人成长目标的结合,实现两个目标的一体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而企业的每一个目标都是依靠企业的员工,通过努力地工作来实现的,所以,能否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成为企业最终目标实现的关键。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方法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公司在制定发展规划时一定要兼顾员工个人职业发展,追求企业总体发展目标与个人成长目标的完美结合,并将这一思想贯穿于组织结构职务的设计、工作标准的确立等过程,帮助员工设置并实现个人成长目标。
第二,做好关键绩效指标的确定、分解和落实,为企业各,部门各岗位工作成果的衡量提供有效的依据。关键绩效指标是以公司经营目标为中心,层层分解形成的。各级管理者必须承担起绩效考核的责任,而人力资源部门则提供专业咨询与服务,确保沟通渠道的畅通,使绩效指标自上而下的分解落实过程,转变为自下而上的承诺过程。同时绩效指标考核一定要与相应的激励措施相结合。
第三,加强人力资源的动态管理和规划,指导企业的人才招聘工作。应根据公司整体发展战略编制人力资源需求计划,来指导企业的人才招聘工作。
第四,完善人才的培训与开发机制,实现企业人才结构的优化配置。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应根据企业发展规划对人才的需求,员工的个人专长及业绩考核的结果确定培训人员与培训内容。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664-01
护士心理契约指护士对护士与医院的相互关系中,彼此为对方提供责任的理解和认知,包括护士对医院的责任和医院对护士的责任。职业认同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评价及期望的一致性。有研究[1]表明,当护士感到心理契约未履行时,会对自己以后工作的付出与应获得的工作回报失去信心,进一步影响其职业观、价值观。而护士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个体、职业特征及组织和社会[2]。本研究旨在对合同护士的心理契约与职业认同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为提高合同护士的职业认同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本随机抽取南充市两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500名合同护士。其中,女492名(92.45%),男8名(7.55%);年龄19~33岁,平均年龄(25,23±6.79)岁;工作年限1~15年, 平均为(7.22±5.29) 年。采用刘玲[3]编制的护士职业认同评价量表,测量护士的职业认同水平。
采用陈芙蓉[4]编制的护士心理契约量表测量护士的心理契约履行程度。所得数据采用SPSS 16.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2 结果
不同职务、职称、医院等级的护士的职业认同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年龄、护龄与职业认同总分之间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 护士心理契约履行程度在医院责任方面各维度中,医院责任方面得分显著高于护士责任方面,且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护士职业认同现状
职业社会支持水平是指护士渴望得到患者、家属、朋友、同事等的认可、尊重与支持的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护士的职业认同各维度中,社会支持得分最高,职业认知评价得分最低。提示他人对护士的认可、尊重和支持在护士对自身职业认同评价中非常重要,有研究指出,护士对于自尊的满足程度可以直接影响其护理工作的质量、对待职业的价值观等。但是护士对于本身护理专业的目的、意义和价值的认知重视程度不够高。
3.2 护士心理契约履行现状
本研究结果中,心理契约得分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医院团队责任、医院现实责任、医院发展责任、护士发展责任、护士团队责任、护士现实责任,且医院责任方面得分均显著高于护士责任方面得分。提示护士明确知道自己对于医院所应负的责任与义务,而医院对护士的责任与义务的履行程度明显低于护士自身对医院的责任与义务的履行程度,使护士感觉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使得心理契约不能得到有效的维护。
3.3 护士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3.3.1 一般人口学变量对职业认同的影响
临床合同护士超负荷工作现象普遍存在,而合同护士随着护理工作逐渐被重视,也有了更多学习与发展的机会,当其遭遇管理上的限制和专业上的难以突破时, 便会带来无形的压力,产生生理和心理的疲惫感,影响其职业认同水平。医院等级可以影响护士的职业认同水平,等级越低得分越高。而护士感知的工作压力源和工作倦怠越高,其职业认同水平越低。压力源主要包括紧急、高风险的工作性质,护理患者过程中面对的各种问题,如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担心患者病情、害怕患者要求过高等,以及人际交往压力。而护士所在医院的医院等级越高,面对的患者越多,工作负担越重,其感知的压力源越多、强度越大,导致其工作疲倦感的产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认同水平。
3.3.2 心理契约对职业认同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契约与护士职业认同各因子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说明护士心理契约未履行程度越高,其职业认同感水平越低。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对职业认同的影响后,医院团队责任、医院发展责任、护士团队责任和护士发展责任进入回归方程,对职业认同的独立解释量占48.0%, 表明护士的心理契约可以负向预测其职业认同水平,其中医院团队责任、医院发展责任、护士团队责任和护士发展责任影响最为显著。
心理契约是激励护士努力工作的主要来源,其履行程度高低直接影响护士与医院之间的长期工作关系的稳定,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种过程。而护士对于医院责任上的满足,将会提升职业认同水平,这不仅会对医院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会促进其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因此,医院领导及医生应注意尊重护士,注重各科室间的协调合作,注重护士心理健康等来体现医院之间相互协调、尊重的团队精神;合理安排工作岗位,提供培训、晋升、指导的机会,提供护理科研支持,促进医院及护理专业的发展,满足护士发展的需求;注意保证护士工作期间的人身安全,提供必要的职业防护,提供稳定的工作保障、工资待遇等来满足护士的现实需求。护士自身心理契约履行程度也可影响其职业认同的水平, 医院管理部门应针对护士自身的个人特性,重视培养护士责任。
当今,随着全球性护士职业认同危机问题日益加重,护士的职业认同水平明显低于其他职业人群,如何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护士职业认同水平,已经成为当今护理研究中的热点。本研究结果提示,心理契约履行程度可以预测个体的职业认同水平,其结果为提高护士的职业认同水平,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及实践策略,医院管理者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升护士心理契约履行程度,提高其职业认同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玲,贾雪飞,岳鹏.护士职业认同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 护理管理杂志. 2010(12)
[2] 郭亮,肖腊梅,王国猛.组织公平性对心理契约破裂与护士留职意愿缓冲作用的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 2010(03)
[3] 郑翠红,黄湘晖,杨美丽,李华萍,曾丽华.护士自尊、个人发展性竞争水平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 2009(06)
[4] Valerie CS.The Influence of Family,Social,And Work So-cializ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ofYong Adults[J].J Career Develop,2003,29(4):237-249.
作者简介:
炼化企业生产是复杂的连续流程性过程。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严峻形势下,企业一方面要能够跟上市场变化的节奏,追求效益,另一方面又需要根据原油品种的变化和企业已有装置的能力,包括加工量的能力和对不同品种原油的适应能力等,灵活、合理的安排加工路线和各个装置的生产方案,因此,生产管理过程的信息化是助推各项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经过多年的实践,炼化企业已经形成了从过程控制PCS层、生产执行MES层到经营管理ERP层的三层架构。在三个层面内的信息系统在经营、生产、操作管理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7]。
但是,炼化企业信息化在前期的工作过程中偏重于解决各专业的管理者和业务人员面临的迫切又具体的问题,因此,不可避免地造成企业建立了很多系统。各系统中,要么业务领域存在重复内容,要么业务数据即使形式上放在一起但业务含义相互抵触无法共享,达不到提高效率、优化生产、效益最大化、持续改进的目的。因此,将各系统的核心功能集成、统一为一套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十分必要。而建立企业生产管理信息集成系统的基础是建立统一的企业生产流程模型,以便提供统一的数据和功能为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服务。
炼化企业生产流程模型是企业生产流程管理、基础生产单元情况的反映和提炼。其主要内容包括:从计划、调度、执行到反馈分析、持续改进的管理流程模型,以及从原油进厂、生产到产品出厂的物料生产流程模型。
1. 炼化生产管理模型
以原油作为原料进行生产,合理安排从原油到产品的全生产流程对炼油生产企业获得持续稳定的利润至关重要。生产管理主流程就是计划制定、计划执行、分析改进的业务流程。首先以月为单位制定优化的生产计划,然后通过生产排产、操作管理等下达到装置、罐区等各生产车间单元,各生产单位按计划和工艺要求执行生产,通过物流跟踪、生产统计平衡获得生产运行数据,分析是否满足控制范围或计划进度,并通过运行数据对计划优化做出分析改进。
上述业务流程可抽提出生产管理模型,包括计划优化管理、调度排产优化管理、装置操作优化管理三个层次(见图1)。各层模块按业务进行关联管理,按管理流程指导炼化企业实际生产工作。
1.1 计划优化管理
计划优化管理统筹考虑市场行情、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全厂装置的加工能力等诸多因素,利用PIMS软件制定时间周期较长的优化的生产计划,包括原油的选购、生产方案和销售计划等。计划优化管理模块将原油的选购、生产方案和销售计划等传递给调度排产优化管理模块。
1.2 调度排产管理
调度排产管理在满足计划优化管理模块提供的原油、生产方案、销售计划的基础上,保证全厂装置单元运行正常、物料罐不满罐也不空罐,进而利用ORION软件制定更加细致的安排,即产生调度指令。指令包括装置指标、罐区操作、油品调和和进出厂操作等。调度排产管理模块将这些指令下发给装置操作优化管理模块。
1.3 装置操作优化管理
装置操作优化管理按照调度排产下发的指令执行生产,并从厂、装置、罐区(仓储)等层面对物流进行跟踪和生产统计平衡管理,从而获得实际生产运行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装置操作优化管理模块将判断实际生产是否满足控制范围或计划进度,并进一步分析不满足的条件是否须通过优化装置操作条件来使其满足。最后,将仍然无法满足的条件反馈给计划优化管理模块,便于其分析改进,并重新制定优化的计划。
图1 炼化生产管理流程模型
2.炼化物料生产流程模型
为了优化使用企业资源(生产装置、设备、能源等),对生产加工计划的制定、生产物资的调度和分配都是围绕物流进行的。炼化企业的流程化特性也决定了在从进厂、加工到出厂的连续过程中,物料流动的检测和管理对生产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物料生产流程模型的建立须充分反映炼化厂进厂、厂内及出厂物流在单元间的走向。
物料生产流程模型在层次上由上至下可分为:装置生产单元、物理节点和逻辑节点(物料)。装置生产单元以装置为研究对象,抽提出与进出物料量、物料流动相关的内容;物理节点挂靠在装置生产单元上,描述物料流动的管道或通道;逻辑节点则描述真实流动的物料,与物理节点是多对一的关系。
2.1 装置生产单元
装置生产单元是整个生产流程模型的细化和支撑,其构建基于装置特性、投入物料种类、物料(原料)比例、物料性质、产出产品种类、产品分布、产品性质、工艺参数等,以及装置单元、设备种类、设备属性(设计、施工单位、设备尺寸、结构等),并集成了所有装置层面的生产要素。装置生产单元按其内部物料、能源等介质的流向组织起来,反应了各物流在装置间的生产流动。
2.2 物理节点
物理节点的组成包括进出厂节点(包括装卸台)、物料罐节点、装置侧线节点、计量节点等部分。物料罐的安全库位、装置的加工能力、装置的投入产出侧线即是对物料量、物料流向或物料连接关系约束的描述。
2.3 逻辑节点
逻辑节点的组成包括原油(品种)、中间物料、装置进出料、产品、库存等部分。每个节点描述一股真实物料的流量(和物性)、价格等因素。
3. 炼化企业生产管理信息集成平台
炼化企业生产流程模型的建立明确了企业的业务流程和主要数据等内容,为解决整体业务流程各环节的数据、信息和管理等不一致的问题,进而判断计划是否合理提供了的途径,有利于实现生产利润优化的目标。
在企业生产流程模型的基础上,生产管理信息集成平台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集成:业务集成,即按合理规范的生产管理流程进行业务重构,统一各基层运行信息系统;数据集成,即主要数据的统一以及业务数据共享;个人工作平台集成,包括一体化不同岗位的工作界面,明晰岗位的职责和绩效,以及建立岗位间的有效沟通与协商。
3.1 业务集成
业务集成是以生产管理模型中计划优化管理、调度排产管理和装置操作优化管理三个模块为核心的多系统集成(见图2)。以计划优化管理、调度排产管理和装置操作优化管理为主业务流程,进行生产计划优化、调度排产和调和优化、MES系统、生产经营分析、技术分析等多系统的集成。
3.2 数据集成
数据集成管理包括以下三个层面:实时数据采集的集成,提供统一的接口和部署;企业主数据的管理和共享,即一个企业只使用一套主数据,包括装置、侧线、罐、物料、仪表等;各系统动态数据的共享,主要包括MES调度和统计数据、LIMS化验分析数据等在各业务系统中的应用。
3.3 平台集成
一方面,运用单点登录和域用户技术将各应用系统进行集成管理,使用户权限登陆的系统都能方便操作;另一方面,在个人工作平台上逐步实现业务流程的集成,使各系统的主要业务流程体现在各自岗位的标准、工作任务中。平台的集成将使企业管理者、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更有效地使用系统功能,同时也利用了前期的信息化建设成果,避免重复建设。
4.结语
结合目前炼化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建立了管理流程模型和物料生产流程模型。生产流程模型的建立和实施能支撑生产层面上的业务管理和数据分析,达到生产管理优化运行的效果。
基于生产流程模型的企业生产管理信息集成平台,可以实现业务集成、数据集成和岗位工作平台集成等三个方面的集成。通过实施、应用企业生产管理信息集成平台,将促进企业管理更科学、运作更规范、信息更通畅,从而达到效益提升、市场竞争力提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胡益炯. MES与炼化企业信息集成和生产优化[C]. 2009中国过程系统工程年会暨中国mes年会论文集. 杭州,2009:47-50.
[2] 武铁峰. 炼化企业信息化规划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20):54-55.
[3] 钱惠斌. 浅谈炼化企业如何开展生产经营优化工作[J]. 国际石油经济,2012(7):78-80.
[4] 曹江辉,王宁生,解放. 制造执行系统现状与发展趋势[J]. 高技术通讯,2003(6):100-105.
[5] 冯冬芹. 石油化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 数字化工,2004(12):9-12.
(一)以预算、经济评价、各种计划等为主的事前决策浅析浅析制度,它是财务制约的核心;
(二) 以预算落实、资金掌控为主的事中制约制度;
(三)以财务信息核算体系和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为主的事后制约制度3部分。它应该贯穿于企业经济活动横向的全方位和纵向的全过程。
二、始终如一地予以贯彻落实有了好的制度并不等于有了一切,落实才是关键。规范的财务核算体系和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及切合实际的经济活动浅析浅析资料是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集团)掌控财务系统的最佳策略(有条件的企业应逐步推行先进的信息系统)。
将这些制度系统植根在企业经营活动流程的全过程中,从而保证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需要强调的是,制度贯彻落实必须常抓不懈、始终如一。我国国有企业由于多种理由(包括产权制度上的理由),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有许多深刻的教训。比如在搞企业内部承包制的一段时期内,许多企业只强调放权让利,管理粗放,到后来发现“放权容易收权难”,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中的财务制约系统阻力重重,由此带来的国有资产流失也是十分惊人的。一些设有国外分支机构的企业更是一包了之,包赢不包赔,国外分支机构本身也是天高皇帝远,任意为之,由此造成的损失也是相当大的。
落实财务制约系统还应注意以下两点,即:
关键词:系统观 企业核心竞争力 本质 内涵
哈拉德和哈默于1990年发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引起了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讨论和研究的。国内理论界和企业界10多年来从企业体系的多个层次和角度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内涵进行了研究。以国内已有的研究为基础,本文从企业系统的角度探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与内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如何形成和发展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一直是理论界、政府与企业关注的焦点。从系统观的角度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内涵,对于整合已有的诸多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识别、构建、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概述
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 Rumelt、Wernerfelt和Barton等人提出了“组织的竞争力”这一概念,认为一个组织拥有的竞争力(Competencies)或能力(Capabilities)是其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原因。C.K.Prahalad和G.Hamel进一步将这类“组织的竞争力”称作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因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组织系统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系统在特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中所独有的能够使自身具有可持续竞争优势的系统竞争能力。企业竞争力是互动竞争意义上的企业能力,是企业主体系统与其所处环境互动中所形成和表现出的企业竞争属性,是企业系统自身内在的功能属性―能力在竞争中的表现。
哈拉德和哈默在《公司核心竞争力》中提出判断核心竞争力的三个标准:核心竞争力必须被市场认可;核心竞争力应当能够给客户带来特别利益;核心竞争力必须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
在市场经济体系中,企业组织的运营目标,都是围绕着如何不断适应市场环境、满足市场需求,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而展开的。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身竞争优势的获取和维持,其关键在于它的核心竞争力。为了识别、构建、发展和维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首先认识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内涵。
企业竞争力理论和认识的发展起源于对企业形成和发展竞争优势问题的探索研究。首先古典学派亚当•斯密从分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探索创立了“劳动分工论”,以此为基础,新古典学派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创立了“企业内在成长论”。其后许多学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企业成长论”,包括:“特殊能力论”、“企业内部知识积累论”、“组织间协调论”、“企业组织惯性演化论”等。在“企业成长论”的基础上,许多学者又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视角进一步探讨企业竞争力问题,包括“竞争战略论”、“资源战略论”、“核心技能和多角化战略论”、“动态能力战略论”等。
哈拉德和哈默在发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后,奠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基本框架,从而形成了以“企业资源基础论”、“企业动态能力论”以及“企业知识基础论”等为基础的现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企业资源基础论”认为:企业所拥有的战略性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动态能力论” 认为:企业最宝贵的资产是以组织知识为基础的企业能力,它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力量。“企业知识基础论”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组织具有的积累性学识,是系统化的企业知识体系,特别是协调、集成积累性学识的知识。
目前建立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从企业体系的某个层次和角度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本质进行研究。这一方面说明了理论发展的阶段性,另一方面说明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事物本身和现象的复杂性。企业核心竞争力必然具有全面、系统的本质属性有待进一步认识。现代全球化创新经济的发展,已使企业组织及其环境演化为由文化要素、创新要素、物质要素有机构成的复杂性系统。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复杂性的系统现象,需要从系统观的角度认识、发现其本质内涵。
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系统化结构
哈拉德和哈默定义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系统所具有的积累性学识”。企业的积累性学识是什么?从企业硬件资源―设备、工具和人力资源的构成要素分析,企业的积累性学识是指智力、核心价值观、知识、技术、经验和技能。这些要素是构成企业系统的有形的、无形的、硬件的、软件的所有资源的共同的本质的构成要素。
哈拉德和哈默在定义核心竞争力时特别强调“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的知识和能力”。这里提到了企业软硬件资源基本构成要素的协调、整合和系统化问题。系统化的对象是技术和技能,就必定包括智力、核心价值观、知识和经验。因为智力、核心价值观、知识、技术、经验和技能是企业所有资源本质构成要素的有机统一体。系统化是依靠实现系统化的知识和能力完成的,完成系统化的知识和能力应该是企业的文化、制度、组织、管理和人际关系体系中的知识和能力,这是存在于企业体系中的政治力。
依据以上的线索继续分析,哈拉德和哈默强调的是生产资源要素的整合问题。企业的资源协调整合体系以文化、制度、组织、管理和人际关系网络等为手段,把企业生产资源的本质构成要素智力、核心价值观、知识、技术、经验和技能整合为企业的一种力,这种力必然是企业研究开发部门和生产部门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
企业作为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由诸多战略业务部门产生各自的市场竞争力并形成一体化的合力参与市场竞争。所有的战略业务部门与研究开发部门和生产部门具有同样的资源构成要素,包括智力、核心价值观、知识、技术、经验和技能等。因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决不仅仅是研究开发部门和生产部门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而是企业所有战略业务部门经资源协调整合体系分别系统化后形成的诸多竞争力的一体化系统合力。
哈拉德和哈默在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中强调研究开发部门和生产部门的竞争力,在于这两个战略业务部门的竞争力直接产生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而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是企业竞争优势的直接来源。企业的所有战略业务部门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支持的有机体系。在其他战略业务部门的支持和协作下,企业的研究开发部门和生产部门才有可能研发和生产出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因此,哈拉德和哈默强调研究开发部门和生产部门的竞争力决不是说它们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各个战略业务部门竞争力在文化力、制度力、组织力、管理力的整合下构成的能力系统,是战略业务部门竞争力的协调和集成化。战略业务部门的竞争力是由部门资源的基本构成要素智力、核心价值观、知识、技术、经验和技能分类组织、管理、系统化形成的。企业的战略业务部门包括:文化制度部门、组织管理部门、资本运作部门、社会活动部门、信息资源部门、战略决策部门、研究开发部门、工程化生产部门、市场营销部门和环境应变部门。企业核心竞争力由文化制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资本运作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信息资源能力、战略决策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工程化生产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环境应变能力的协调、集成化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系统化构成包括四个层次:战略业务部门资源、部门资源要素的系统化、部门竞争力的协调和集成化、企业核心竞争力。部门资源要素的系统化、部门竞争力的协调和集成化由包括文化、制度、组织、管理的资源协调整合体系完成,资源协调整合体系实现企业资源向核心竞争力的转化。
通过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系统化结构分析,可以发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是社会力、文化力、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和物质力。鉴于宗教文化对人类历史、文化、政治和社会的久远影响力,还应该包括宗教力。
系统观视角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系统本质与属性
构成企业能力系统的所有子系统―所有战略业务部门,包括企业和部门的资源协调整合体系,有一个共同的本质内涵,即它们都是由智力系统、核心价值观系统、知识系统、技术系统、经验系统和技能系统构成的。企业能力是有形资源、无形资源、硬资源、软资源有机协调、整合后形成的能力体系,无论是有形资源、无形资源,还是硬资源、软资源、人力资源,它们都具有共同的结构要素:智力、核心价值观、知识、技术、经验和技能。因此,智力、核心价值观、知识、技术、经验和技能等企业基本资源要素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系统资源本质。
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系统化构成中,企业的资源是基础,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条件;企业资源协调整合体系的整合力是企业资源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的协调力、组织力和转化力。包括文化、制度、组织和管理的资源协调整合体系把不同的资源,包括有形的与无形的,知识的与人格的,包括其主体―劳动力、非劳动力等组织协调起来,把他们整合到一个组织体系之中,把企业资源的构成要素智力、核心价值观、知识、技术、经验和技能等协调、整合,转化、提升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系统核心本质是:智力、核心价值观、知识、技术、经验和技能等企业系统资源要素与资源的协调、整合和转化。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是企业系统与企业系统之间在这个系统核心本质的深层次竞争。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功能表现为:研究开发、工程化生产和市场营销。这三个体系包括知识、技术、经验、技能层次,核心技术、核心产品层次,多元化业务、多元化产品层次,品牌、市场营销层次,它们共同构成了企业的创新体系与机制。
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资源要素:智力、核心价值观、知识、技术、经验和技能,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是企业在长期的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市场竞争中形成的,是在复杂系统的生长演进积累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极强的路径依赖性、历史依存性和积累性。
企业组织的历史路径积累性学识是长期技术创新活动中发现和积累的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积累性活学识”,是企业能力系统结构体系中的“系统性整合学识”,它们的主体通常表现为“隐含性学识”。正因为如此,它们共同转化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创造市场价值和市场信誉,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战胜诸多竞争对手,并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正因为如此,企业系统积累性学识形成的核心竞争力不会被竞争对手模仿、替代、交易和转移。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下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而适应竞争的一种系统化资源属性和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和发展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文化系统的核心价值观;二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发展需要。核心价值观动力和生存发展动力构成共存、互生、一体化的企业竞争力发展动力机制。
综上所述,本文从企业是历史路径演进形成的复杂有机系统出发,依据企业是资源系统、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系统本质能力的思想,抓住企业资源的共同构成要素通过资源协调整合体系向企业核心竞争力转化这一关键点,通过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的系统结构,建立基于系统观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而且把目前从系统层次和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的诸多理论整合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从基于系统观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思想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可以发现技术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诸多构成分力中的一个中心环节,它可以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价值。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设部在2007年颁布了新的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信息化管理是其中一项重要考核内容。施工信息化对增强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推动行业发展和进度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规范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来指导建筑施工企业建设有效益的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施工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过程,也是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的过程。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的一场革命,是带动企业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的窗口,也是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有效手段,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最佳选择和必有之路。作为施工企业,既可以分享到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带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好处,同时社会的技术进度对各个社会成员是平等的,为维持自身在行业的竞争优势,各个企业纷纷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期望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领先地位。
施工企业的信息化路就是建设“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数字企业”。这里面有三个重点:1)项目管理;2)可视化施工过程管理3)企业数据中心和知识管理。这三者是相互作用的。
二、我国施工企业信息化现状
翻阅住建部近些年的《中国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不难发现,建筑行业长期以来产值利润率维持在2%~3%,属于国民经济中的低利行业,同时企业的负债率高达65%,债务负担沉重,很难有资本积累和积聚发展的能力。
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资金投入与国外企业相比也有很大差距。从目前信息化投入所占企业营业额的情况看,最高的达到0.5%,最低的只有0.01‰,平均是0.05‰。而在日本,其建筑施工企业年平均信息化投入约占到营业额的0.6%。
《全国施工企业信息化现状调研报告》总结了现存于我国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十大问题:
1、总体投入和应用水平不高
2、缺乏信息化人才
3、对信息化风险认识不足
4、没有掌握信息化发展规律
5、企业信息化建设方式选择不当
6、信息化建设方法急需改进
7、不能正确认识什么是信息化效益
8、信息化建设是短期行为
9、缺乏良性市场竞争机制和环境
10、缺乏统一标准规范
三、施工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原则
1、突出领导引领,强化组织部署
信息化建设绝对不是买一套软件、上一个系统那么简单,它牵涉到企业流程的再造、组织再造和制度建设、人力资源建设等各个方面,就要求我们的企业必须突出领导引领,强化组织部署。首先,领导引领的标志应当是领导应用。其次,一定要再信息化机构建设、管理流程再造、建立制度保障、精细化落实岗位责任发挥领导作用。
2、IT服务商与企业专家团队的紧密结合
企业集团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离不开双方专家队伍的紧密结合,优秀的服务商提供的不仅是技术和产品,还有先进的理念和帮助企业实现管理跨越的巨大热情,企业专家的价值在于坚持执着的专业追求和系统与企业的管理融合,两者缺一不可。
3、坚持分步实施与样板引路
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不能搞运动式推广,管理是没有止境的,是持续改进的,信息化的过程同样是循序渐进的,企业完成阶段性信息化的建设必定会经历一个相对较长的周期,坚持分步实施与样板引路,保证前进一步达标一步,扎扎实实、稳步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才能使我们走的更长远、更深入。
4、重点突出,狠抓核心业务应用
核心业务指与成本管理相关各项工作内容,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就是成本管理,这一部分的成功应用是系统成功应用的最重要标志,应当扎实做好包括施工预算、成本计划编制与输入,各类成本业务数据的按成本挂接科目划分、按规定数据标准、按规定期限的生成与录入,最终呈现成本分析的结果,实现与财务系统管理的有效对接。系统成本管理不应用或应用不到位,我们可以判定应用失败。
5、保证数据真实、准确、及时录入
信息化的主要目的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不是为信息化而信息化,所以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一直强调的是,务必保证经营数据的真实、准确、及时录入,坚决杜绝“花巨资、做假账”,真实数据才会真正让我们掌握经营管理过程中隐含的、暴露出的经营风险,才能真正实现管理系统应用价值。
6、完善制度建设,强化激励机制
信息化的推进与企业业务管理一样,同样需要制度保证,所以我们在企业层面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制度,建立应用手册,规范权限管理,落实具体岗位工作责任,建立起项目应用水平的监督检查机制,建立考核激励约束机制。
四、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信息化系统简介
1、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研究重点
引导和推进建筑施工企业从粗放管理走向集约化管理,以信息技术推进企业进度,实现企业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促进施工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2、信息化建设两个中心,一个数据库
两个中心,即企业成本核算、现金流监控中心,企业生产监控中心;一个数据库,即企业数据库(数据中心)。
3、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技术要求
(1)所有信息系统遵循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基础数据标准和数据中心建设技术规范;
(2)建立企业数据中心,实现企业数据大集中;
(3)企业门户、项目门户、企业协同办公以及业务系统,统一平台、集成应用。
4、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界面
围绕施工企业的主营业务项目管理,对合同、生产、物资、机械、劳务、专业分包、技术质量、安全、成本、竣工、风险和项目验收和考核实现信息化管理,达到企业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围绕企业目标和组织的管理,采用信息系统对企业战略、决策过程、组织岗位、制度、考核、知识实施管理,提供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组织绩效。
围绕企业间协作,建立电子商务、协同办公、视频监控等信息系统,支持企业间的高效协作,帮助企业开拓市场。
围绕专业业务管理,监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等信息系统,支持各业务系统的专业管理,提升业务管理水平。
结语
针对于施工企业的管理需求,以“经营目标为导向、项目管理为核心、成本控制为重点、进度管理为主线”进行规划设计,将企业集团、企业、分子公司、项目部等多个层次的主体集中于一个协同平台上,同时满足经营管理和项目管理两个层面的管理需求,灵活适用于多级管理、三级管理、两级管理等多种模式,协助施工企业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晓莉,王曦.基于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挂了你的构建[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24).
[2]张译戈,刘冰冰.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研究[J].河南科技.2010(24).
企业管理创新合理化建议平台系统的业务功能
企业管理创新合理化建议平台系统主要包含了四个模块:合理化建议、通知公告、创新报道,系统管理。
(一)合理化建议
合理化建议主要包括待办事项、建议浏览、信息管理等三部分。
待办事项:包括待办和已办;待办:需要办理和传阅的合理化建议信息;已办:已办理过和传阅过的合理化建议信息;建议浏览:包括我起草的建议、全部建议浏览、按部门浏览、按年度浏览、按专题活动浏览和优秀建议浏览。实现了合理化建议的分类浏览,提供合理化建议的办理、起草、发送、查阅、检索、打印、删除等功能;信息管理:包括专题活动信息、分类信息、职务职称信息和获奖类别信息;专题活动信息:对合理化建议活动专题信息的管理;分类信息:对合理化建议的分类信息管理;职务职称信息:对合理化建议人的职务和职称信息的管理;获奖类别信息:对获奖的合理化建议将别信息的管理。
(二)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包括待发通知公告、通知公告浏览、往日通知公告浏览。
实现通知公告的分类浏览,提供有关通知公告信息的创建、、查阅、检索、删除等功能。
待发通知公告:已起草,但未的通知公告信息;通知公告浏览:已未超过保留期限通知公告信息;往日通知公告浏览:已超过保留期限通知公告信息。
a)创新报道
创新报道包括待发创新报道、创新报道浏览、分类信息。提供有关企业创新报道信息的创建、、查阅、检索、删除等功能。
待发创新报道: 已起草,但未的创新报道信息,只有起草人能查阅、修改;创新报道浏览: 已的创新报道信息,所有系统用户均可查阅;分类信息:对创新报道分类信息维护管理。
b)统计信息
统计信息包括按单位统计信息、按年度统计信息、按部门统计信息、按类型统计信息、按活动统计信息。提供了对合理化建议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和查询功能。
c)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包括人员管理、角色管理、群组管理。提供了对企业管理创新合理化建议平台系统用户基本信息的维护管理。
人员管理:系统用户基本信息的维护管理‘角色管理:系统角色信息的维护管理;群组管理:系统群组信息的维护管理。
技术创新点
通过网络,企业管理创新合理化建议平台让合理化建议工作的开展实现“四化”,常态化、规范化、透明化、高效化;公司管理创新工作与合理化建议的有效结合。优秀合理化建议转化创新成果或生产成果,创新成果引导和提升员工合理化建议热情;实现与企业门户的无缝结合,统一部署两级管理运行方式:充分保证了各地市的系统运行速度,同时满足省公司合理化统一工作流程和管理;对合理化建议的分类统计。
可以对合理化建议收集、整理、归类作出灵活统计分类:如单位统计、年度统计、部门统计、类型统计、活动统计等。根据不同的统计类别,统计出建议个数、人均数、被采纳数、获奖建议以及获奖率等等。可以清晰快速的整理出来合理化建议的数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