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实验的特点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4 16:41:3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探究性实验的特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探究性实验的特点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249-02

微生物学是高等院校生物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都是在微生物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是一门操作技能很强的基础课程,其重要性不亚于其理论课程。该实验课程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与纽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树立创新意识、提高独立科研能力和素养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程考核等方面都存在弊端,因而对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迫在眉睫。

一、该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方法。在很多高校以往的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讲授法进行教学,学生往往被动地、机械地按照教师的讲解、演示、实验注意事项等完成实验[1]。这种方法只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有效发挥,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缺乏思考的独立性。

2.教学内容。微生物学实验主要包含无菌技术、染色技术、纯培养技术、显微技术这四大技术[2]。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课程通常将这些实验技术分散在相对独立的实验单元中,各单元之间缺乏方法和内容的有机结合,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融会贯通,以联系性、全面性的思维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实验内容多采用验证式模式[3],该模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事倍功半,导致学生到了工作岗位缺乏独立工作的能力,不能将已学过的微生物学基本实验技能串联起来去设计实验方案和解决实际问题。

3.课程考核。由于实验课学时比理论课学时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把实验课当作理论课的“附属课”,没有意识到实验课程对于微生物学科的重要性。实验课程的评分依据一般以学生课下完成的实验报告为主,造成学生只看重实验报告而轻视实验操作的不良后果[4]。此外微生物学实验多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存在抄袭甚至篡改数据等现象,不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研品质。

二、项目研究目标

研究型高校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基于此,开发新的实验教学模式、重组实验教学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中的作用将成为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本教改项目在确保学生全面掌握微生物学实验基本操作技术和方法的基础上,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教师更多地发挥引导和服务的功能,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三、项目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采用模拟科研课题的方式,将分散独立的实验课程内容串联成有着密切联系的整体,通过针对解决某一科学问题而展开实践和探索。

1.探索式研究。在这一层次上,首先由教师将一系列独立单元实验设计成围绕为解决某一模拟课题而展开的系列关联的实验环节;然后学生遵循框架式实验内容,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实验对象,学习和掌握相关的实验技术和方法,并学会对不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最后教师从总体上剖析模拟课题的目标与实验内容设计的思路,学生在反观已开展的实验设计的基础上探讨其他可行方案,从整体/系统的角度看待模拟课题,对实验课题如何入手、如何安排获得基本认识。

2.综合式研究。在这一层次上,教师围绕某一专题通过课堂集中讲述或提供实验技术录像的方式,分别阐述针对同一目的的不同技术方法,并设定不同的背景条件或者给予不同的实际样本。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及辅助教学手段学习多种技术方法,对教师提供的一系列不同情况/样品进行自主选择适用方法并开展实践,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例如:以“微生物的生长和控制”为专题,对不同的微生物(原核、真核),不同的培养基质,不同的细胞浓度(极低、高浓度),围绕生长测定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半自主设计小型方案研究理化因素(pH、温度、碳氮源等)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通过实验获得数据结果,初步掌握培养条件优化的方案。

3.设计式研究。在这一层次上,采用“学生自主实验”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和实践,在开放式的教学平台上,分组开展独立课题研究,自主进行方案设计、内容安排、时间分配及相互配合完成整个过程,并获得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或后续研究规划。例如:以“产特定目标产物的目的菌株的筛选”为研究课题,通过生境分析明确采样地点,自行采样,查找或自行设计快速检出方法,进行富集和选择培养,比较获取相对优良的产生菌株,并进行初步鉴定和简单的培养优化。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使他们获得一个真实的实验研究过程的锻炼。

4.改革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的内容不仅应包括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基础实验技能的掌握,还应包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科学严谨的态度。因此实行实验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考评方法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技能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很有必要[4]。教师要加强对实验课程的管理和考核,要严格规范微生物学基本实验操作,除了在课堂上做好操作演示外,要随时指导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方法。对于一次实验课能够完成的基础性实验,指导教师应当场检查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和结果,发现问题当场指出,并评定课堂表现成绩,并要求学生当堂提交实验报告。教师将根据实验课堂表现和实验报告完成情况,给出每个单元实验的综合成绩,这样避免了学生对实验结果作假和抄袭实验报告的现象发生。对于需要多次实验才能完成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要求提供详细的原始记录、实验结果分析报告作为实验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我们希望通过上述改革能够很好地解决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志伟,屈年瑞,高大威.微生物学开放性实验的探索与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11,38(1):118-122.

[2]叶辉.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2):58-59.

[3]季淼,叶明,杨柳,王颖.工科院校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08,35(6):977-979.

[4]刘晓红,曾驰,缪礼鸿.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394-8396.

篇(2)

关键词 体育特色 游泳 开展 训练点

中国的素质教育已推行了多年,国家大力推行体育与艺术2+1,逐步形成了以某项体育或艺术为特色的学校,为提升学校的核心发展力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岷山中学从游泳这一体育特色建设入手,带动学校全面发展,并最终成为以游泳为特色学校,为把游泳这一特色项目做好,做强,岷山中学选择与市级游泳运动队训练点相结合的游泳特色模式,这一模式开展为发展学校体育特色创造了新的方法。

一、什么是学校体育特色与市级游泳训练点相结合开展学校体育特色模式

与游泳训练点相结合的学校体育特色模式是体育局与学校共同管理、联合出资,学校游泳普及与体校训练点相结合的模式。这一模式达到学校每位学生学会游泳,开展特色游泳项目,体育局培养游泳人才、向市、省、国家输送游泳人才的双赢的效果。

二、体育局与学校共建学校游泳特色的优势分析

(一)学校需要体育局的支持来实现的学校游泳特色项目开展的高质量,游泳项目不像其它的如篮球,田径、等体育项目,校内本身就有场地,游泳特色的开展需要游泳池,而学校本身没有游泳池,体育局管辖内的体育游泳训练中心正在学校的对面,所以从游泳特色实施的场地上说,学校需要与体育局的合作才能很好地开展游泳为特色的项目。从经费上来说,以游泳为特色的项目,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各个方面会产生的费用,其中有场地,专业教师聘任,接送学生汽车费用,取得运动成绩后的教练奖励费用,以及器材的费用。这些费用80%来自于体育局,20%从学校的办学经费中支取。这很好地解决了,学校办学经费的不足的问题。游泳这一项目是一个技术性较强的体育项目,需要专业的游泳老师,普通的体育老师胜任不了专业化的教学,体育局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解决了学校办特色需要的专业游泳教练。

(二)体育局需要以学校游泳特色为基础来培养北仑区的游泳方面的人才,为北仑区的体育健儿在浙江,全国,乃至世界上取得名次打下基础,提高北仑区的知名度。中国的人才选拔的制度,使家长们更加重视学生的文化学习成绩;独生子女的吃苦耐劳精神的缺乏;成功的运动健将只是凤毛麟角,更多的学生要从体校退下来,退下来后很难再考上大学,工作难找;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很多家长不会轻易把学生送到少体校。体育局立足于学校来发现、培养游泳人才,能让有先天优势的学生既能在家的附近接受专业化的训练,培养自身的专业技能,又能在正规的学校完成国家所要求的基本课程,使学习与训练两不误。在学生的游泳有一定水平时再向上输送,把握更大,退回的现象更少。这样才能充分得到家长与社会的支持,从而解决了体校人才难招,招了难留的现象。岷山中学游泳训练开展两年多,以下的数据充分说明这一情况。

(三)体育局给学校提供了专业的游泳教师使学生学习游泳更加专业化,学校有游泳专业教师共三位,其中一位是学校体育教师,其他二位是宁波市运动训练学校派下来的专业游泳教师,受宁波运动训练学校的直接指导与培训,他们不仅有专业的训练知识也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定期利用业余时间在上海进行专业教学培训,学习最新的教学与训练理念。

三、学校游泳特色开展

(一)学校特色教育,游泳课目标

相对于游泳资源的紧缺,我们学校只能对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进行上课,让每位学生能基本掌握各种游泳技能,参照目前世界游泳发展的新动向与趋势,游泳基本动作的规范化和多样化已被广泛应用。很多成功的教练都提出,对低年级教学要安排大量的打腿和分解练习,过多的配合只是叫快,不叫好。这是我们普训所遵循的运动规律。第一学期目标:在12节游泳课中,让90%的学生熟悉水性,并能连续换气,60%的学生能完成自由泳打腿的基本动作。20%的学生能完成25米自由泳打腿。第二学期是提高自由泳打腿的技术动作,让学生能更熟练,更规范地去完成此项练习,从而进一步提高其速度。

(二)学生游泳上课时间

每周每个班级上一次课,上课时间为下午2:35—3:15。

上课地点:北仑区游泳训练中心,中心良好的运作方式,保证了水质与环境的安全,让学生家长放心。

上课接送:由北仑区客运中心车辆接送,学生路上的保证安全。

上课与路上的学生管理:由班主任与二位游泳老师带队。

上课时的安全管理:北仑区游泳训练中心的救生员负责安全。

(三)学生游泳课教学学期计划示例:

表1

课次 内容 目标

1—2 1.游泳基本安全知识介绍和解说。

2.下水熟悉水中环境。 1.让孩子了解游泳的好处以及如何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2.加强对水的了解,克服心理恐惧。

3.培养孩子在水中自由翱翔的兴趣。

3—4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水中呼吸技术。

在培养兴趣的基础上逐渐掌握接触水的第一本领:水中呼吸。

5—6 1.水中呼吸+漂浮技术。

2.一学期游泳总结及评定。

1.增加难度,由在陆地站立的转变到水中漂浮。

2.通过考试和评定,了解成绩情况,为下学期的工作做铺垫。

7—8 1.带背漂的仰泳漂浮。

2.仰漂和俯漂的结合练习。 两种漂浮技术结合练习建立游泳基本身置:流线型姿势。

9—10 1.尝试一部分基础好的学生拿掉背漂仰泳打腿,基础差的继续巩固。

篇(3)

要了解清楚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内涵,就要搞清楚探究的意思.顾名思义,“探究”的意思就是探讨和研究.而探究性学习是通过自己的探讨和研究来进行学习.探究性实验教学,就是把探究性学习作为中心来进行教学.具体说,探究性实验教学是老师的帮助指导下,让学生通过分组合作,参考教材上的资料,进行实验的探究,最终验证定律.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在物理的探究性实验教学课堂上,老师只需要引导学生,剩下的由学生自己来完成.

二、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特点

通过对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内涵的了解,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培养能力和获取知识

传统的物理教学中,很多时候只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知识的灌输,忽略知识的来源和形成过程,这样往往会使得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学生也缺乏学习物理的兴趣.如果采用探究性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了解前人当时是怎样才能得出这个知识理论的,在动手的过程当中又学习到了新的知识,效率自然会提高不少.做实验的过程当中,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少到知多,形成了一个十分自然的过程.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教给学生的不只是枯燥无味的一堆符号,同时还教给学生遇到问题时的应变能力.

2.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最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性,具体表现在课堂中学生处于主体的地位,教师只起到辅助作用,学生只需老师指导方向,可以尽情地自己动手,从方案的设计,到享受实验的乐趣,再到得出结论等等,都让学生自主完成,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改变以往传统教学当中教师占主体地位的情况.

3.重视团队的合作学习

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当中,学生往往需要进行分组实验,团队合作的精神非常重要,实验过程中,要进行讨论,甚至争论,这有利于实验的顺利进行.分组合作过程中,每个学生看的角度未必都一样,因此分享看法可以让所有学生获益,相比于传统教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中更注重团队合作的学习.

三、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几种模式

1.验证性实验的探究

验证性实验指学生通过教材上的题目、材料和方法步骤,来进行实验的操作,并验证某个学习过的结论或者是概念.如:“密度”是初中物理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学习这个概念的时候,学生可以通过做验证性的实验来验证密度这个概念,并应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密度=质量体积,因此要了解密度,必须要了解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必须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

如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

(1)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变化?

(2)质量大的物体体积一定大吗?体积大的物体质量一定大吗?

(3)不同物质的密度相同吗?

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自主地思考,然后激发对物理的兴趣,培养实验的良好习惯.

2.指导性实验的探究

指导性实验探究是物理教学当中最常见的实验教学方式,是根据教材上的指导方案,让学生根据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最后得出结论.实验过程中,老师需要进行指导,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如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时,教材中给出具体的实验步骤以及实验需要的材料,也给出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开始实验时,老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回顾电流表电压表用法的回顾以及辅导学生正确连接电路等等.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之下,自主进行实验,最后得出结论.

篇(4)

众所周知,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学科,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就明确阐述了生物实验在整个生物教学活动的重要地位。通过生物实验,不但可以验证已知的知识,帮助学生巩固和强化学习过的知识,同时,通过实验手段还能够辅助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并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发现新问题并培养一系列的能力。因此,按照实验的功能划分,在高中生物实验中,可以大致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两种。在现行的高中生物教材中,其中的实验部分大部分是由验证性实验组成,探究性实验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而在新课改中,学生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一系列的能力的培养被纳入到了高中生物教学的目标体系,这些能力的培养大多都离不开探究性实验的帮助。因为在探究性实验中,由于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未知性,学生需要在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结论、进行归纳总结等多个环节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因此,这种探究性的实验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发挥空间,也正因为如此,才有利于学生其它一系列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在新课改目标的要求下,探究性实验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作为教师,一定要一改往日的偏见,在生物实验教学中重视探究性实验的开展。那么,要想在生物教学中有效开展探究性实验,在各个环节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探究之前做好知识的准备工作

任何探究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学生在开展探究性实验的时候,无论是选择探究课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结论等环节都离不开理论知识的指导。因此,在开展探究性实验之前,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做好知识方面的准备。对于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基本概念、实验原理、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这样,在实际的探究实验中,学生才能够依据这些理论知识进行实验探究的指导,保证探究实验的有效开展。例如,在开展“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在实验开始之前,教师就要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的原理:绿叶中色素可以溶解于无水的乙醇中,因此用它来提取色素。色素能够溶解于层析液中,然而,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相同。溶解度高会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相对较快,反之则扩散的较慢。类似这样,在实验开始之前学生就明确地了解整个实验的原理,这样,在接下来具体怎样设计实验,如何进行探究活动等学生就会做到心中有数,而不会出现大方向的错误。

二、选择恰当的探究课题

在开展探究性实验中,选择探究课题是第一步。由于探究性实验中,探究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选择课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选择的课题既要具有一定的探究价值,同时又要是处于学生能力范围之内的课题。例如,“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探究酵母菌是在有氧条件还是无氧条件下产生细菌”、“探究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等这些探究课题,无论是在探究价值还是探究难度上都比较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特点,只有选对了探究课题,接下来的探究实验才能够有效的开展。

三、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

在整个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实验的设计工作是其中的重点部分。然而,很多教师在这个环节往往容易陷入两个误区,要么管的太多,要么管的太少。一些教师在开展探究性实验的时候,不敢对学生放手,尤其是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采取一手包办的方式,把实验的每个步骤都明确地列出来,然后让学生照着实验步骤一步步地进行实验操作。要知道,在探究性实验中,实验的设计部分是整个探究活动的核心,如果这个环节由教师一手包办,那么也就失去了探究性实验的意义。而与这种情况相反的是,还有一些教师在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的时候管的太少,该指导的地方也没有给予适当的指导,使得学生感到无从下手。事实上,在高中阶段,大部分的探究性实验在单纯依靠学生能力的情况都很难设计实施,因此,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给与适当的指导。总之,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教师既不能管的太多,也不能完全放手,而是要给予适当的指导,也就是说,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这样才能够保证设计出来的实验方案切实可行。

四、重视实验后的评价活动

长久以来,探究性实验之所以不受重视,与缺乏对探究性实验进行评价的机制有很大的关系。当学生在完成实验以后,教师并没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于是很多教师只能简单的用“好”与“不好”来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而究竟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在评价中无法体现。事实上,在新课标中,对于实验技能的评价有案例表格,我们在开展探究性实验的时候,就可以模仿这个案例表格来对每一项实验技能进行具体的评价。这样,有了具体的评价标准以后,实验后的评价就能够更好地发挥评价功能。

总之,探究式实验作为高中生物实验的重要形式,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在开展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重视探究性实验的有效开展。当然,由于我们的学生长期处于接受式学习的模式中,在实施探究性实验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然而,作为教师,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到,而是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只要坚持下来,生物教学活动必然会在探究性实验的帮助下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徐江余.浅谈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J].新课程(中学),2012年03期.

篇(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的灵魂,许多化学理论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获得的。尤其是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具有创新作用的探究性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尤为重要,中考试卷每年探究性实验的分值稳中有升。对于搞好初中探究性实验,笔者有如下一些浅薄的认识:

一、搞好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初中化学是中考前一年才开设的启蒙学科,且中考所占的分值小,不能引起家长、学生的重视。但中考每年实验考题又不可缺失,从吸引学生认真学好化学以及全面培养人才着想,搞好实验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有如下优点: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实验中千奇百变、多姿多彩的现象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兴趣,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他们的学习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且通过实验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逼真的现象,易于学生掌握。2.通过实验能够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每一个实验的开展都有不同的现象出现,要求学生按一定的规律认真观察,然后根据现象加以分析、归纳。这样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不会分神,而且还能提升眼、手、脑等多器官的协调能力,使他们的思维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3.实验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操作技能水平。实验的完成需学生亲自动手设计、操作,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避免只是“听化学、记化学、模仿化学”而不能“做化学、用化学”。让他们身临其境地参与,效果往往优于只听教师的吹嘘,避免高理论低实践不实用的人才出现。

篇(6)

教育改革的基础是中学教育改革,中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课程和教材的改革是中学教育改革的龙头。新的教材增加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而生物学的研究性学习多以探究实验为主,因此有必要对探究实验进行研究。

1、关于探究实验

1.1探究实验

所谓“探究实验”指这样一种学习活动: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探究实验”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方法”,注重培养创造力。

1.2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指的是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活动。

探究需要做观察;需要提出问题;需要查阅信息资源以便弄清楚什么情况是为人所知的东西;需要设计调研的方案;需要根据实验证据来检验已经为人所知的东西;需要运用各种手段去搜集、分析和解读数据;需要提出答案、解释和预测;需要把研究结果告知别人。探究需要明确假设,需要运用判断思维和逻辑思维,需要考虑可能的其它解释。

1.3探究实验的特点

探究实验的第一个特点是学生自主地抓住自然的事物、现象,通过探究自然的过程,获得科学知识,它不同于传统的理科教学,传统教学往往离开了自然事物、现象的探究,仅仅热衷于灌输现成的结论性知识。

探究实验的第二个特点是培养学生从事研究的必要的探究能力。在研究自然现象时,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探究实验的第三个特点是有效地形成认识自然基础科学概念、科学教学的目的。要按照学生发展的特点,逐步从初步的自然认识提高到高深的自然认识,不断深化。

探究实验的第四个特点是培养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一个人即使掌握了一定的能力和知识,但缺乏积极的态度和精神,他的知识仍然不会发挥作用,反之,即使他的能力不足和知识面不宽,如果有了旺盛的探究态度和热情,那么,他的能力很快就会提高,知识很快就会拓宽和深化。

探究实验的第五个特点是强调探究的过程,对出现的结果也是多元的。对于学生来说,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感知探究过程,体现其潜能的发挥,这是最重要的。

2、关于探究性课题

2.1探究性课题

探究性课题是根据探究性学习的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所确定的、由学生独立去完成的、体现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学科问题或专题。科学探究的课题应该源于学生觉得有意义的疑问和问题。生命科学的各种原理是探究性课题是一个好的选择,而与科学和技术有关的实际问题是有意义的探究性课题的又一选择,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及热点问题亦是探究性课题的另一重要选择。通过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接触,以及理解力和探究能力的增长,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2探究活动过程的设计

探究性课题“设计出的学习活动,不应该看作是一种单纯的训练方式,而应看作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要求。教师所设计的课程要能适应学生们的特殊兴趣、知识水平和现有技能,要从学生们以前产生的问题和形成的理念出发来设计课程。”

3、探究性课题的设计原则

3.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一个探究性课题能否成为课题的根本条件。科学探究活动是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活动,首先要求探究课题本身是科学的,否则所实施的活动和得到的结果都失去了依托。

3.2创新性原则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探索性的实践活动,不仅在于拓展学生知识,激发其兴趣,而更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育学生的开拓精神。

3.3可行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选择的研究课题要具有可操作性,要能够付诸实施。首先可行性原则一个重要策略是探究课题范围要小,课题不涉及过大范围,不涉及过多相关知识,完成活动不需要过于复杂的实验过程。其次是能选择一个恰当突破口,小中见大、小而不浅。这样才符合中学生特定的年龄特点、知识特点和能力特点的要求。三是选题要符合实际。总之,要因地、因人、因时制宜,符合学生的实际。

3.4实践性原则

生物学的研究课题实践性较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课题最有价值。所以选题要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实际。

3.5开放性原则

探究实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课题的开放性。这对于发挥学生的主观潜力很有必要。教师必须让学生按他们自己的方法自由地研究,必须容许学生形成他们自己的看法,容许他们寻找各种方法去阐明他们所观察到的东西。甚至议题和疑问都由学生自己提出,而不是由教师提出。当学生开始选择探究的目标、活动、项目、问题时,教师可以应学生的请求,为他们提供指导,给他们以帮助。

以上讨论的探究性课题的有关原则,在选择课题时上述原则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联系的,还有些是相互交叉的,因此在选择研究课题时既要综合考虑,又要具体分析。

探究实验是在中学生物学教学改革中一个重要的理念,如何将这一重要理念渗透到教学实践中,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就必须学会选择探究实验的课题和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索。首先要重视训练科学探究能力,训练求知能力比传授知识更加重要,学生应能以科学家探究科学的方法来学习科学;其次是注意训练探究技巧,为了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可运用各种技巧;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每一个探究活动都是一个独立单元,都含有一个学科内容主题和一个探究过程的主题,并要学生积极地参与。

篇(7)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尊重学生自我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作为化学课程中的主体,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探究性实验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创新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积极意义

1. 营造了良好的教学创新环境

传统化学实验重在要求学生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实验过程中学生只要按照教材设计好的的操作,就能轻松的完成实验。探究性实验要求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规定的实验目的基础上,自己动手查找资料和与同学交流讨论,设计实验内容,评价总结实验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营造了良好创新环境。

2.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探究性实验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主动的去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学生通过在探究性实验中讨论和交流,对所学的知识是一个自我复习的过程,同时通过学生们的总结和归纳,所学知识也能很快的消化掉。对于实验过程中的难点问题,通过老师和学生的一起探究,学生们也能很好的理解。这样老师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新知识,提高了课堂效率。

3.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探究性实验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根据实验任务,设计合理的实验目的。传统的实验教学是教师演示实验内容,学生观看之后各自分组去重现实验结果,这种模式下教师是主体。教师在探究性实验中的角色是组织和引导,为学生实验提供帮组,避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无所适从,进而产生害怕和厌恶情绪。而探究性实验,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实验探究中来,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高中化学实验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是高中课程中少有的需要动脑和动手操作的课程。探究性实验的设计充分满足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好奇心出发,进而产生获取新知识的兴趣。在探究性实验中,学生首先探究了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实验过程中,不仅学习到了新的知识,而且因为问题的解决获得了满足感,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原则

1. 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在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作为实验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自我学习,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以后的实践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探究性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特长等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这样从选题到实施,再到获得实验结果,都是学生主动选择去获取知识,教师作为引导角色,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是探究性实验的设计基础。

2. 以探究为手段的原则

探究性实验的特点就是:实验结果和实验过程是未知的,具有结果不确定性和实验方法发散性等特点。学生需要通过与同学讨论和实验假设来完成实验。教师在学生进行实验前,通过实验要点讲解和实验原理分析,给予学生一些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3. 以合作为基础的原则

探究性实验因为其探究性,决定了实验方案的多样性和实验假设也有很多种,学生们由于知识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对于事物的看法也会不同,这就需要学生们能够互相合作,集大家之所见,共同选择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在探究性实验过程中,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来,有的学生扮演实验组织者的角色,有的学生是实验的具体实施者,还有的学生承担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的任务,通过学生们的共同合作,真正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4. 以实践为目的的原则

探究性实验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只有在实验中亲自动手,才能了解实验目的和实验解决方法,对于实验结果才能有自己的理解。我们教师要考虑到这一教学任务,不能因为实验进度或者是实验复杂性,代替学生完成实验。同时根据周围环境,设计不同的以实践为目的的探究性实验,比如测定学校周边河水PH值,探究土壤酸碱性与植物生长的关系等实验,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自实验调查,获得新知识。

三、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具体策略

1. 精心设计实验内容,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探究性实验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可操作性,根据教学目标合理设计实验内容。在设计实验过程中,尽可能的避免毫无目的性实验,或者是实验过程枯燥无味。例如在高中化学实验课程“氯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实验目的要求学生明确氧化铜在此化学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我设计了两个实验,学生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学生直接加热氯酸钾,乙组学生在氯酸钾固体中加入氧化铜,学生们先自己假设实验结果,最后两组同学讨论实验结果,讲述自己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最后两组同学互相交换实验。在此实验过程中,学生们充分理解了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具有反应时间短,反应前后质量无变化等特点,获得了比较好的实验效果。

2. 努力营造学习氛围,积极引导学生探究

探究性实验是一个探究活动,实验结果具有多样性,我们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大胆假设,努力求证,总结经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我在讲到“盐类的水解”实验时,首先选取了食盐氯化钠和硫酸钠,通过PH试纸测试其溶液为中性,这是有一部分同学提出钠盐水解的溶液形成为中性溶液。这时我又选取了醋酸钠、碳酸钾和氯化钾几种实验药品,测试它们的水溶液的pH值,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和机理讲解,得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强酸强碱盐水解呈中性”,同时我要求同学们假设和测试了“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pH值。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假设验证,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了相关知识。

3. 设计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家庭小实验

探究性实验不仅局限于课堂,根据实验任务和学生自身的知识掌握水平,合理设计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化学实验,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实验仪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课堂知识也是一个加深理解和巩固的过程。例如在学习“酸碱盐的性质”,我要求学生回家之后,选择家庭生活常见的酸性物质:醋酸(食醋),选择一个生鸡蛋放入装有食醋的杯子中,观察鸡蛋表面情况,进而把食醋加入到家用的热水瓶中,摇晃热水瓶,观察瓶胆内壁颜色变化,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合理的假设并验证。

四、结束语

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合理设计实验内容,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总之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篇(8)

新课程的改革标准对初中的生物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究性实验设计,不同于传统的生物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是根据生物教科书的要求,对生物教材中已知的结论进行实验验证,在实验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生物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探究性实验则是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自主地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和技能,积极地进行问题的发现、探索和解决,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的设计要点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相关的学习情境,为学生的生物知识学习提供相关的设备器材和实验工具等资源,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生物知识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探究性实验设计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地掌握生物知识,提高学生生物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力,才能促进初中生物教学的发展。

探究性实验设计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究性实验,需要重视探究性实验设计的重点。例如,在进行探究性实验设计的时候,要坚持单一变量的原则,还有对照性、重复性和随机性的原则,确立明确的实验目标,制定科学的探究实验方案,保证探究实验设计思路的完整性和合理性,才能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探究性实验设计的作用。生物学科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的特点,在实验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需要坚持单一变量的原则。控制实验中的因素,改变某一个因素,保证其它因素不变,观察发生变化的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可以有效地解释――如果唯一的变量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现象,造成实验结果的不同。

二、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设计要点的应用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应用探究性实验设计,提高学生生物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力,需要重视探究性实验设计中的要点。根据探究性实验设计的要点,可以在教师进行生物教学的时候,让学生根据探究性实验设计的要点选择合适的课题,进行自主的实验探究。在实验的过程中,实现生物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物教学的效果,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探究性实验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根据探究性实验的设计要点,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全面地理解生物知识,熟练地进行实验操作,清晰地了解实验的过程及实验中不同因素造成的不同现象和实验结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生物的教学水平,促进初中生物教学的发展。例如,在探究性实验设计对照性原则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对照和比较,保证探究性实验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才能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教师讲解光合作用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设计。例如,让学生把同一种植物放置在完全光照或者完全黑暗的环境,制定不同的试验设计方案,通过对植物的观察和实验中植物变化数据的分析研究,找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设计中的随机性原则也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在进行探究性实验的时候,保证设计的随机性原则,可以减少系统误差,平衡实验中的不同条件。随机性主要体现在是从需要实验和研究的总的样本中任意的抽取,提高了显著性测验的意义,避免了探究性实验设计中实验结果的偏差。例如,学生在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时候,把同一种植物放置在不同的环境中,得出的实验结果会存在一定的偏差。因为虽然植物的种类相同,但是还会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用一株植物进行实验,把植物的两边,一边设置为全光照部分,一边设置为全黑暗部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学生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思考,开拓了思维,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总结

初中生物教学,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应用探究性实验设计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学生知识的全面掌握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根据探究性实验设计的要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探究性实验设计方案,可以充分发挥探究性实验设计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促进初中生物教学的发展。

篇(9)

1.从实验目的上看

探究性实验既重视规律的验证、实验技能的培训,又强调让学生通过实验在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上获得感性体会。

2.从探究性实验的内容和形式上看

化学探究性实验内容的选定一般有两个渠道:第一,可以将书本的一些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改变为具有可探究性的学生实验;可以将书本上的具有可延伸的知识点或某一领域的学习内容推向深处。这种途径的选题,最能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甚至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发展。第二,也可以选用书本以外的与人类自身紧密相联的问题等等。

3.从教学模式上看

探究性实验开放性比较大,实验的设计、数据分析以及实验结果评价等都离不开学生自己。探究性实验教学一般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特点,既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又能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4.从认知顺序上看

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首先要认真分析、处理相关的信息和材料,然后自己设计方案,动手实验。实验产生的现象和提供的数据为学生形成理性认识打下了基础,最后通过抽象和逻辑思维,加以概括、归纳得出结论,上升为理性认识。探究性实验是实验在前,化学概念的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在后,前者是后者在认识上的感性基础,后者是前者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实验能够使学生品尝到探索的乐趣,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实验又为学生提供印象深刻的感性知识,使得理性知识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这种实验教学从心理学角度上说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化学探究性实验与研究型课程的关系

化学探究性实验属于研究型课程。对于研究型课程的界定,学术界也未取得统一的意见,有些学者认为当前对研究型课程作出界定,将不利于研究型课程的开展,甚至还会阻碍研究型课程模式的创设。

研究型课程主要是以研究、探索的方式把单一学科领域的学习推向深入。

三、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需要合理的

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特点,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优点,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能力。

总之,小组合作探究实验的分组学习选择恰当的时机,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实验教学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化学探究性实验对学生创造性思

维的培养

化学实验,有助于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使学生在实验中探索,获得真知,就能较好地诱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2.补充、改进有关实验

实验可以增强趣味性,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注意变换实验角色

篇(10)

关键词 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素质教育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实验是生物学科赖以存在的基础。初中阶段的生物知识主要是以一些陈述性的生物知识为主,旨在告诉学生“是什么”,这样的特点就使得初中阶段的生物实验多是以验证性的实验为主。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综合性的能力成为了教育活动中的重要目标,在此背景下,单纯的验证性实验就难以满足新课程的要求了。作为教师,我们要尝试多开展一些有效的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具有探究性的生物实验中实现探究能力、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一、重视实验前的备课活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教学活动中也同样如此。作为教师,要想上出一堂高质量的课,课前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相较于常规的理论课,探究性实验课在内容上更加灵活、形式上更加多变、教学节奏上更难把握,因此,需要课前做的准备工作自然会很多。首先,教师要对教材进行研读和处理,通过研读教材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基本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同时还要根据实验具体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处理。例如,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的实验时,在教材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实验器材,这个时候,教师就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如根据季节选择什么材料进行实验,如何让培养皿保持湿度等等;其次,要在备课过程中明确探究活动的侧重点。在探究性实验中,有些实验侧重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有些则侧重实验装置的设置,还有的侧重实验的操作过程。通过课前备课明确实验的侧重点,有利于学生在接下来的实验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最后,要注意对实验探究过程的设计。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一个很大的区别就在于对实验探究过程的重视,因此,在开展探究性实验之前,认真做好实验探究过程的设计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二、注意恰当的实验分组

现如今,大多数的探究性实验都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的,这样一方面是考虑到实验器材不足的现实情况,另一方面,分组探究有利于学生之间形成优势互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为了保证探究实验的有效性,如何进行恰当的实验分组非常重要。如果分组不合理,一方面会造成学生的实验参与性不均衡,像是有的实验小组,往往是其中一两个学生承担着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工作,而其余学生则在旁边“看热闹”;另一方面,会造成实验小组整体的实验探究能力的不平衡。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教师在实施分组的时候要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在组建小组的时候,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优势互补,以保证小组的整体能力的均衡,同时,在小组内部明确实验分工,如有的学生负责操作、有的负责记录,有的负责分析总结等,这样各有分工,不但可以保证每个学生的参与性,还能提高小组的整体实验探究能力。例如,在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实验时,笔者就把班级学生分成四个学生一组,并且有意识地将一些成绩较好和较差的学生放在一个小组,同时,在实施实验操作之前,笔者让小组成员共同确定实验方案,其中包括每个成员的分工,这样,酒精配置、显微镜调节、表格设计、观察数据等具体的任务就会有专人负责,整个实验过程会显得有条不紊的同时还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能力。当然,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小组成员之间可以进行互换,这样学生就能体验不同的角色,获得不同能力的培养。

三、创设利于探究的问题情境

问题是探究活动的起点,要想顺利开展探究活动,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设利于探究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感染下自然地在头脑中产生问题,进而实施探究思考活动。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做“骨的成分”的探究实验时,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就让给学生提供了一些猪骨和鱼的肋骨,让他们努力把骨头折断,结果经过一番努力。学生发现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骨头却怎么也折不断,骨头既坚硬又有弹性,这时候,这样一个问题自然会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为什么骨头既有硬度又有弹性呢?骨头中到底含有哪些成分呢?”一旦产生了问题,接下来的探究活动也就顺利成章了。由于是学生自己经过观察思考提出的问题,在接下来的实验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会更加强烈,这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具有明显的益处。

四、重视恰当的激励

相较于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中,学生出现失败的几率会更高,一旦学生失败,难免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影响了学生对实验的信心。因此,在探究性实验中,教师一定要重视恰当的激励,即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教师也要注意对学习进行激励,努力挖掘其中值得肯定的部分,并帮助学生从错误中吸取经验,这样一来,学生就不再惧怕犯错,并且能够在错误中汲取的营养,这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是非常有益的。

与传统的验证性实验相比,探究性实验能够更加有效地彰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推动生物教学工作迈向素质化的重要一步。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重视探究性实验的开展,努力通过有效的探究性实验促进新课改目标的实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小雨.初中生物课本中探究性实验的现状分析[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上一篇: 车辆工程的研究方向 下一篇: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