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理论知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4 16:41:3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语文教学的理论知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语文教学的理论知识

篇(1)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9-0234-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9.152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少慢差费的现象,历来为人诟病的同时也困扰着语文教学的同仁,因此,质疑者、建树者层出不穷。笔者偶从“理论指导实践”这一哲学命题获得灵感,并进行了不断地思考、实践,渐渐形成了本文论题。

一、“理论指导实践”的哲学思想

唯物辩证法科学地反映了关于宇宙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最普遍、最深刻、最基础的规律与本质。唯物辩证法认为,认识的过程包括两次飞跃,由实践到认识,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然后,又由认识到实践,即用理性认识去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为重要。第一次飞跃解决的是认识世界、形成思想的问题,第二次飞跃解决的主要是改造世界、实现思想的问题。同时又是认识过程的继续和完成。

二、“理论指导实践”哲学思想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阐释

古往今来的语文工作者,早已为我们实现了第一次飞跃,即在通过对大量的语文现象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抽象和概括,形成了诸多的文章理论、文学理论、写作理论。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实现这些理论的第二次飞跃,即运用这些理论指导学生的语文学习,指导阅读课教学。反过来,如果不是把这些理论用于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而仅仅是作为知识去学,仅仅是为了考试或者束之高阁,那么这些理论就是死的理论,祸害了理论产生的初衷,也祸害了的唯物辩证法。

三、“理论指导实践”哲学思想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例谈

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不管是哪种版本,不外是文学体裁(诗歌、散文、小说、喜剧)和实用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二者也会有交叉现象。而相关的理论知识,课本都有介绍。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再经教师提炼,归纳出一二三,易于掌握就够了。这不是关键,关键是要把这些文体常识、文学常识运用于阅读教学。

例如,先学习小说的概念,这是纲。在小说的阅读中逐步提出“主人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怎样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生活?你有怎样的收获(文学的审美功能、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等问题,任务驱动学生的课堂学习,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三遍五遍的阅读,不厌其烦地与文本对话,与作品中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完成小说的学习。

遗憾的是现在流行的注重展示、张扬个性的课堂,很少看到学生读书,事实上,这样的课堂,学生也没办法静下心来读书。南宋教育家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这个“得”,大概类同于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会意”。倘若如此,学生还会不喜欢阅读吗?食髓知味,还怕学生养不成终生读书的习惯吗?

四、理论指导实践哲学思想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好处

(一)还课堂给学生

这是喊叫了多年却又没法落实的老大难,有的地方还把讲课超过十分钟视为师德不合格。高压之下便是学生展示、活动得热热闹闹,真正x书的很少。毋庸置疑,中学教材的选文都是精品,美吗?学生说,美。美了多读几遍。读得多了,好多问题学生都会自己理解,根本不需要教师字词句篇语修逻文面面俱到地讲解或提问。正如一个母亲用爱心给孩子做了一顿饭,香吗?孩子说,香。香了多吃几碗。她根本不会在孩子才吃了几口之后说:“打住,回答几个问题,有哪些原料,有哪些调料,分析是怎样的火候,体现了炒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你最喜欢哪种原料,还有……”笔者认为,学生的不爱阅读,都是教师造成的。

(二)教给了学生读书的方法

理论指导,问题驱动,在解决问题的阅读中,学生获得了解决问题的。同时在多读中,难免会有诸多新的感受感悟,所谓温故而知新,常读常新。就这样,在学习了两篇文章之后,学生会提这些问题,教师便不需再问,学生的阅读学习就会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若如此,便成就了一名教书匠。教书匠,是教师自嘲或者他人蔑视的贬义词,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师根本做不到“匠人”的水平。

(三) 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六个层次: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语言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高雅的言谈举止。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见仁见智,不一而足,笔者以为读的多了,与古今中外的大师对话多了,交流多了,语文素养的提升,也就无需苛求了。语文素养提升了,还怕考试成绩考不好吗?

篇(2)

1、在语文教学中实施自我教育的意义

 

从学校教育制度、教学组成、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语文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基础学科,通过语文教学,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对学生的思想和道德进行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自我教育,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语文教学中实施自我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对自身不良行为和思想进行约束,自觉的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控制,进而完善自我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自我教育,可以促进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对自己的学习行为、思想进行约束和规范,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实现素质教育。自我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显示出来,促进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所有自我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自我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表现

 

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还需要向学生传授语文学习的技能,在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语文教学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提高学生积极主动学生的能力。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对自己的语文学习行为和思想进行约束和控制。中学是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发展,将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自身文化素质的提升,所以语文教学在中学具有重要的作用,要让对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进行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需要结合自我教育理论机制,造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的启发,让学生完成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

 

(1)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是其教学中固定的教学要素,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是作者在某种情感下创作的,在语文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生也有一定的情感表现,在社会、世界这个大环境中人是不可能没有情感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也需要情感,需要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培养。在语文教学中自我教育的表现,在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情感,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学生在语文阅读中领悟,是对名言名句的喜爱,然后积极主动的进行语文阅读学习,在语文阅读学习中接受语文思想的感染,进而实现自我教育。

 

(2)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自我教育的实现表现的各种意识,例如比较意识、思维意识等等。和其他同学的学习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进行思考,清楚的认识自己品质,进而在语文教学中,对自己的行为、思想等进行约束,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自我教育。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产生的各种意识,是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表现,先有自我教育的意识,然后产生自我教育行为,最后获得自我教育能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自我教育表现在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观念,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3)表达

 

在语文教学中,表达是教师向学生传达教学知识,学生进行知识的获取和输出,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自我表达,其实是他们思想和精神上的活动。从学生的文章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思想,从学生的思想表达中,可以看出这是自我教育实现中的一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将自己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实现语文教学中自我教育的价值。

 

3、语文教学中自我教育理论机制的实施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语文教学的改革,在语文教学中实施自我教育理论机制,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自我教育理论机制实施的策略有:

 

(1)将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性较差,没有实现教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在教学中,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甚至在语文教学中,使的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让语文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压力和负担。为此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出来。自我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就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个性,自我教育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需要确定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主动的进行语文知识的实践,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等进行指导,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帮助,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学习,留置一些时间,让学生资金安排自己的学习,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2)改变语文教学的方法

 

传统的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强制性,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教,而轻视语文教学中的学,不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不利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此需要将语文教学的方法改变。

 

(3)实行多元化的语文教学评价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对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进行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保证在语文教学中,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健康发展。我国学校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非常大,在语文教学评价中,采用分数的高低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评价,这种语文教学评价方法,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定性评价,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无法将自我教育实施到语文教学中,为此需要将语文教学评价方法改变,采用多元化的语文教学评价方法,公平、公正、客观的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自我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重视的不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自我教育理论的实施,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进行语文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评价,对学生的知识、学习技能、学习能力等进行评价,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评价标准,促进学生个人发展。

 

篇(3)

1983年美国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首次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有八种,即:语言智能、逻辑智能、视空间智能、运动智能、节奏智能、交往智能、内省能力和观察智能。这八种智能是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的,只是它们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而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由于这八种智能在每个个体身上的组合不同,因此每个个体之间具有一定的智能差异。人类的各项智能是平等的且相互影响的,并受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该理论对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对语文教学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转变落后的教育观

以传统智力观为基础的传统教育存在着极大地缺陷,因为他只注重了人的某一部分智力的发展,而忽视了例如口头语言表达、实际动手操作、音乐鉴赏与欣赏、人际沟通与交往等方面智力的发展。这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化的全面发展,与我国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相违背。多元智能理论指,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拥有多项智能,每一种智能代表着一种独特的思维模式,人们解决问题时都需要运用多种智能,因此每一种智能对人们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就启示着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确立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智力发展空间的思想,不能只注重学生语言和数理逻辑智能的发展,而要要重视学生每一种智能的发展,以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潜能为目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项智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这八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程度和发展程度是有所不同的。人的智能只有强弱不同,没有好坏之分,我们不能评价哪些人更聪明,只能说他们各自在哪些方面更突出、更优秀,个体间智力的差异在于智力的不同组合。这启示着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学生的特长,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智力特点,采取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通过给学生适当的鼓励和教育,可以更好的促使学生潜在智能的发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三、树立多样化地教学观,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人的八种智能不是均衡发展的,有的人八种智能或多数智能发展得早些,具有较高水平,而有些人八种智能或多数智能发展的较晚,都是初步发展。而且由于每个人的智能结构也各异,导致了学生之间学习兴趣的差异以及学习风格的差别。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多样化,过去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是非常不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是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前提。因此语文教师应树立多样化地教学观,在教学中应该针对学生不同的智能强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使同一内容的知识用不同的方法教给学生,以适应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仅增加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培养和发展学生优势智能的同时带动其弱势智能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树立多元多维的评价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策略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能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可以对老师教学进行及时的反馈。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评价仍采用卷面考试的方式来评价学生,这种评价过于片面,只注重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完全忽视了对学生其他智能的考核。这不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也影响到了语文教师的教学。因此多元智能理论启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就不能只从单一方面考虑,应该树立多元多维的评价观,积极地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策略,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全面的评价学生。比如在评价内容方面,可以根据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各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在评价主体方面,可以由老师、学生本人、其他同学和家长来评价;在评价方式上,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篇(4)

1.智力的含义

加德纳在他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给出了智力的定义,即“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所需要的能力”。

2.多元智力理论的内容

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智力是以组合的方式而存在的,每个学生都是多种智力组合的个体,并且这九中智力在每个学生的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每个学生也都是有个性的个体。只有适当的教育可以使每种智力都能发展到较高的水平。

3.多元智力理论的特点

(1)突出多元性。这九种智力要素是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的,九种智力同等重要,应给予同等的关注,个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仅靠某一两种智力是无法完成任务的。

(2)组合上的差异性。尽管每个人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九种智力,但由于受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程度等的影响和制约,不同的人形成了不同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的组合,因此每个人的智力类型各具特征。

(3)开发性。在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看来,个体智力的发展受到环境,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教育条件的极大影响和制约,人的多元智力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开发。

(4)实践性。从本质上讲,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也是一种创造能力,因为它需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智力和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现实生活中无例可循的新问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是及其重要的。

(二)多元智力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1.教师要树立尊重差异、各尽其能的学生观

每个学生都或多或少具有九种智力,只是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适合自己的认知方法,学校里不存在“天才”和“弱智”。教师要树立这样一个信念:每个学生都会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有其特殊的潜力,只要给予恰当的教育,让他们获得平等、全面的发展,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不同类型的人才。

2.教师应建立多样化的课程体系

多元智力理论要求教育教学围绕九种智力展开,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发掘和展示其多种智能的情境,给每个学生以多样化的选择,使其扬长避短,从而激发个人的潜力,充分发展每个人的个性。那么就要增设选修课或组织课外活动等,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智力组合的课程和学习方式。

3.教师要注重个性化教学

教师依据学生各种智力的特点,了解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发现他们的智力特长,找到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力求给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机会。

4.教师应构建发展性评价机制

首先要对学生发展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积极探索各种智力评价方法,力图给学生公正和积极的评价。其次,建立“在学中评”的评价机制,即全过程评价制度,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使评价成为学习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再次,评价主体多元化,把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有机结合。

(三)多元智力理论对语文教学因材施教的启示

1.以内容为导向指导教学

语文教师在每次授课时最好确立一个主题,决定该次授课应着力发展哪些学生的哪些潜能。例如,要发展言语―语言智力,就要重点引导这样的学生多体会文学经典中的高雅语言,反复揣摩字词句,总结语言现象规律和使用技巧等;发展视觉―空间智力和自然观察力,就要把雄峰峻岭、长河落日、秀木繁花等图片插入到教学课件中;要发展学生的自我反省能力,就要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任务的命运和悲欢离合,以达到心灵的陶冶、性情的磨砺。

2.以学生为中心确立教学方法

篇(5)

1 社会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中介论和内化论。中介论认为人所特有的高级认知功能在低级生物性功能(如听觉、嗅觉)的基础上产生,以社会文化的产物——符号来中介个体和社会物质世界的关系。人是运用符号工具作为辅助手段来控制和重组低级生物心理过程(这种过程大部分属于自动的对外界刺激的反射),这种控制使人区别于其他物种,是自觉而有意的,以间接地调节与他人、与自身、与世界的关系。本文由收集整理符号工具包括数字、计算系统、音乐、艺术成果、文学作品,尤其是语言。通过社会互动,语言符号才开始在行为中由外到内发挥心理工具的作用,也就是将自然的心理过程转化为高级认知功能。

中介的一种形式是调节。调节分成物体调节、他人调节和自我调节。物体调节指个体直接受周围环境的控制和影响;他人调节指儿童的思维和行动依靠成人的语言;自我调节指儿童能够依靠自己的语言思维和行动。

在二语学习中,他人调节指学习者在老师、父母、同伴等的指导帮助下进行协作式交谈的学习;自我调节指学习者具备了自主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习是从他人调节到自我调节的中介过程,依靠面对面的交流一起解决问题。

内化指社会成员把交际活动中的符号产物转化成心理产物以中介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从社会关系或更具体说是社会相互作用逐渐向个人内心品质转化的过程,并使个人掌控自己的大脑。维果茨基指出,内化过程是从人际活动的心理间平台转化成个体的心理内平台的过程, 内化是通过模仿机制形成的,内化的关键在于人具备模仿他人有意识活动的能力。但这种模仿并非机械重复,而是受制于社会文化调节,只有当学习者积极参与社会交流或者在自我话语中创造性地模仿他人的话语时,语言输入才起重要作用(lantolf & thorne, 2007:201)。

社会文化理论还有一些其他概念,比较重要的是最近发展区和搭架子。

最近发展区(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发展水平在成人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最新研究表明,最近发展区可以:(1)在专家与新手之间的互动中,能力通过社会互动转移给新手;(2)在新手与新手的互动之间,能力相当的同伴通过合作、讨论得以构建(donato, 1994)。

最近发展区是由教育所创建生成的,两种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也由教学动态来决定,且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最近发展区的向前发展就是学生学业的不断进步。维果茨基认为“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为方向。只有这样,教育学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激起那些目前处于最近发展区的发展过程。继而他发现,就教育过程而言,重要的不是着眼于学生现在已经完成的发展过程,而是要关注那些正处于形成的状态或正在发展的过程。

而搭架子指任何成人——儿童或专家——新手的协作的行为。儿童或新手还不能独立运用某些知识和技能,但可以通过谈话借助对方给予“搭架子”的帮助获得期望的结果。儿童或学习者通过专家或较成熟者进行协作式交谈,实现共同理解而最终获得新的知识与技能。wood 等认为支架式帮助有以下六个特点:激化完成任务的兴趣;简化任务;维持任务目标的方向性;突出任务的关键特征,以及目前任务完成状态和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控制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挫折;提供示范。

2 社会文化理论与认知语言学的主要区别

在二语习得研究方面,目前主要有两大学派:认知派和社会文化派,二者的语言观、学习观、研究对象和哲学倾向都不同。一般来说,通过分析事物对立面,更能认识事物本身。这也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因此,这里谈谈社会文化理论与认知语言学的主要区别。

在语言观上,认知派认为语言是心理现象,由抽象规则组成,存在于个人大脑中;社会文化派则认为语言是社会现象,与文化混为一谈,无法分割,存在于人们的交际活动中。在学习观上,认知派认为学习发生在个体内部,学习者将输入有选择地整合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通过不断输出,逐步将陈述性知识转化成程序性知识;社会文化派则认为学习是社会参与的结果,学习者运用语言参与社会交际活动,获得语言和文化知识,转而成为个人脑内活动的材料。在研究对象上,认知派主张二语习得研究的对象是第二语言的运用,而不是语言习得,语言的使用和语言习得是不可分割的,研究的焦点在于社会/互动因素

及其对语言使用产生的影响。认知派认为学习的最终状态是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达到目的语水平或者出现僵化现象;社会文化派认为语言学习没有最终状态,学习者永远都处于学习状态之中。在哲学倾向上,认知派主张现代派观点,坚持人和社会环境互为独立实体的二元论观点,认为无论社会环境因素发生多大改变,二语习得终究是心理过程,语言学习所处的社会环境变化不会引起习得方式大的变化;社会文化派主张后现代派的观点,认为社会文化环境中的语言使用对二语习得起着根本性而不是辅的作用,人类心智机能的起源和发展都包含在社会和文化的互动之中。

3 社会文化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

3.1 充分学习中外优秀文化

前述内化论认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语言学习并不完全依靠学习者对语言知识的内化,批评认知框架下的二语习得研究忽视了社会文化环境对学习过程的影响,进而强调社会环境对语言学习的重要作用,强调人类心智机能的起源和发展都包含在社会和文化的互动之中。因此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充分学习中外优秀文化,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加深自己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这对内化学生学习能力有益处,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语句隐含的意思,领会作者的意图,掌握语篇结构,真正学会英语,有效提高交际能力。

3.2 引导学生参加用英语做事的社会实践

社会文化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类独特的认知功能中的核心作用,把语言习得看作是将社会活动和认知过程联系在一起的社会文化现象(lantolf & thorne, 2006)。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参加用英语做事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模仿地道的英语。只要我们指导学生多动脑筋,多下功夫,就会找到许多用英语做事的社会实践,比如到在本地召开的涉外商务洽谈会、博览会、体育比赛中做翻译助理、志愿者,到外国人经常出入的场所兼职,主动找外国人交流,在网上和外国人聊天等等,方式多种多样。

3.3 激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如前所述,维果茨基认为,就教育过程而言,重要的是关注那些正处于形成的状态或正在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学生刚学到的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要趁热打铁,及时复习,及时运用。这样,学到的东西才能过手,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为此,我们要认真分析哪些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据此制定及时循环,及时复习的计划。这样坚持下去,学生的能力一步一步稳固形成,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就指日可待。

3.4 引导学生协作式学习

篇(6)

支架式教学理论是形象的比喻,这种教学理论起源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将学习的人目前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作为学习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引领学习的人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就像在脚手架上一步一个阶梯似的不断往上去。脚手架学习理论让小学语文教学变的更高效。

一、支架式教学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点燃学习热情

小学时期是语言发展的井喷期,小学生接触过好几年的口语,有着丰富的听说的经验,有不少小学生能言善辩,但语言不仅包含口语,还包含书面语,上了小学后,他们需要把书面语言作为学习的主要对象,对于小学生来说,读写的能力有不小的难度,这两种能力就像小学生的一条腿,与听说那一条腿相比这条腿是跛的,这也是幼小过渡后不是所有孩子都热爱学习,不是全部学生都积极学习的原因。教师运用支架式教学理论,探究小学生所思所想,从他们的需要出发对他们给予必要的鼓励和引领,让那些对书面语言望而生畏的小学生也重拾信心,良好适宜的脚手架,让小学生一步步解决书面语言的难点,从小学低段到中段直至高段都可以用支架式教学理论唤醒他们内心的愿景。还要研究不同年纪学生的特点,不同性别、性格学生差异,给他们不同的脚手架。

(二)助力深入学习

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过程中,为小学生创造一定的读书条件,设计可行的学习活动,组织讨论互动,演示多媒体内容等都可以助力小学生语言的发展。事实证明,经过教师的搭建支架,小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刻意练习,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提高都很快,支架式语文学习为小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很多的方便,教师可以在学习相应的文章时带着学生去公园、博物馆等地,来拓展学生的视域,挖掘本地的教育资源,即使生活中没有的也可以通过网络找到相应的资料,利用多媒体支架,比如农村没有高楼大厦,城市没有田园风光,可以利用网络视频真实再现,填补其中的缺失,让小学生的语言水平突飞猛进。

(三)开发语言潜能

支架式教学理论为小学生把脉,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设置基地,在最近发展区和邻近发展区搭建支架,让学习的天堑变成康庄大道,让小学生在支架的帮助下语言的潜能得到开发,让他们能够有机会向更高的阶梯前进。例如,某一个学生的语言能力落后于大家的平均水平,教师这时候搭建支架,让他经过适合的语言情境,对所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提高了自身水平,开发了自身潜能,也就做到了因材施教,发展了个人核心素养。

二、支架式教学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形式

语文教学主要采用范例支架、建议支架、问题支架、工具支架这四种形式。

(一)范例支架

范例支架就是学前举例,导引小学生参考从而完成任务。范例支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为重点之一,它可以导引小学生学习。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不高,而范例支架则是注意力涣散的克星,只要范例支架出现,小学生的注意力基本会被牢牢吸引。活泼有趣的案例让小学生对课堂充满了兴趣,而上课的氛围也会变的非常和谐、温馨,困难的知识被解冻、消化、汲取。突破难点的同学可以得到奖励,小学生的学习兴致更加高昂。

(二)建议支架

建议支架是学生遇到困境,教师指导消弭。小学语文课本大多是名家作品,很多课本内容离小学生生活相隔久远,没有生活的共振,没有理解的契机,这也是小学语文课总让学生感觉枯燥的原因之一。而小学生年纪幼小,天真、单纯,理解能力不强,思考问题比较幼稚,容易陷入思维的误区,对语文就会产生讨厌的情绪,没有办法学精,不如别的同学就会更加厌恶语文的学习,认为自己不可能学会。当教师提出建议,帮助学生走向成功,学生会产生巨大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三)问题支架

问题支架是学生经过思考可以回答的问题。语文教师在讲解补充的故事性文章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设置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脑海里想的是这个问题,思维就会跟进课堂的节奏,并且主动积极思考,把自己的全部心力都投入到语文课的学习中去。教师告诉学生一定线索,学生会更加对以后的发展产生好奇心理,无数个小秘密像无数的宝藏,吸引着学生全心投入,学的开心,效率也提高。

(四)工具支架

工具支架是指多媒w等辅助设施。将工具支架引入小学语文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可以吸引小学生的上课注意力精神。信息技术的发展,让现代化的设备走进了校园,让多媒体作为常备工具放在教室里。工具支架屡次帮助小学生学习语文,让课本上的东西由抽象变的具象,由复杂变的简单,由枯燥变的有趣,比不过小学生语音进步的讯息,为他们终身学习语言,打下很好的基础。

三、支架式教学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搭建适宜支架,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教师搭建的支架要分成多层次已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需求,支架还要做到由易到难、低起点、多渠道,确保支架的高效实施。搭建支架需要注意的要点:第一,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在设置支架的时候,一定要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假如不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难度大了,学生都听不懂、学不会,白白浪费时间;难度小了,学生没有新的收获,课堂效率低下。只有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着力,学习的效率才能最大化。第二,切合小学生兴趣。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着幼小的年纪和特定的兴趣,让他们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于永正说过,教师要把七分注意力放到对小学生兴趣的了解上,教学从学生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搭建支架要让小学生感到语文的美和乐趣,避免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失败感。第三,支架要及时撤出。支架是辅助小学生向更高台阶攀登的阶梯,不是让他们躺下了的温床,教师要做到支架出,学生得到启发后及时撤出,让学生在靠自身能力拾级而上,一步步地完成小任务,走向成功。比如,小学语文单元是主题式的,一般是三到五篇文章,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多相似性,那么,后面的自读课文的支架显然就可以更高一些。

(二)营造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的“愤悱”心理

语文教学中,教师多角度、多方面地营造情境,让学生掌握方法,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营造教学情境要注意以下要点:第一,有多方良好互动。包括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多方互动。小学生的情绪容易激发,但不容易控制,他们之间的思维火花碰撞也容易产生矛盾,这就需要教师时时注意,及时调节引导。比如,提到学生的旅游写景,小学生说的时候,往往自说自话、没完没了,不能得到别人的共鸣,不能进入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用精炼的语言进行总结。第二,情境要再现他们的生活。许多小学语文课文远离学生生活,这不是教师可以左右的,但教师可以用营造情境的方式创造一个让小学生感到亲切的情境,那就是再现他们有过的生活,他们就会有所感、有所思。如果教师没有做到营造良好氛围,学生面对陌生的、不喜的学习内容就不会持续地努力学习探究,在感到老虎吞天,无处下口的尴尬后,他们就会消极课堂,影响学习效果。

(三)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放手有法有度有效

教师放手有法,对小学生有精准而简短的引领,独立探索方向不能错;教师放手有度,让学生头脑风暴,思维活跃异常,比如习作,给出一定需要的资料,然后让他们放开思维的闸门,大胆想象;教师放手有效,教师不能不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而是要不断观察学生学习语文的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搭建支架,确保学习的有效性。这一环节要注意:第一,教师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部分教师全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课堂的效果并不好。例如,有的课文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思想不够积极健康却没有其他同学进行批驳,有的段落或者句子难度大学生不能理解等等。这就需要教师不能做甩手掌柜,应该及时指导,让他们学而有法有效。第二,学生为主体。学生自己学来的一比教师硬塞给的十还要更有意义。教师只是起到适当的拨乱反正适时引导就可以,控制过多反而让学生失去学习的意义。

(四)小组合作学习,多种沟通、合作、交流

学生独立探究后仍旧有部分问题得不到准确的答案和清晰的理解,这时候小组合作交流就很有必要。而支架式教学理论在这一模块主要强调情境中的多种沟通、合作、交流。这一阶段需要注意的有:第一,学生间是平等的。学生间是平等关系,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组长和组员地位没有区别,他们灵感也没有高下之分,都是自己思维的展现,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第二,要注意合作的有效性。小组合作讨论,思维需要整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是简单的信马由缰,要有专门的记录和整合的环节。

(五)多元评价学生,正向评价学习效果

支架式教学理论认为评价方式要多元化,在学习内容上评价,在感情投入上评价,在学习方法上评价等等。体现个体差异,注重过程性评价,调正向评价。这一环节注意:第一,激励性评价为主。负面的评价会让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对语文的学习失去信心,要多用激励性评价,激发他们学习的信心和热情。第二,多方评价。自己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等多方评价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总之,支架式理论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针对学生学习实际搭建适宜的支架,可以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主动地学习,高效地学习,这也自然而然地培养出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学习基础和优秀习惯。

参考文献:

篇(7)

一、重视“以人为本”,强调人文性教育

语文教师不应把语文课程看成一种既定的死的文本,应看作是有待于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开发的学习资源。学会开发适应不同智能结构的有效的课程方案,最大限度地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机会。我们的语文课程应以培养多元智能为重要目标,为学生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自信,创设多元开放的课堂,与鲜活的时代紧密相连。旨在陶冶性情、唤醒心灵、自我构建,促进生命个体的总体生成。例如,在教学中可以根据炼词需要设计成语接龙,仿例造句活动;根据作文积累和历练需要可以设计口头作文比赛,诗词意境描绘;根据课文讲故事、演讲比赛,联系课文内容一问一答访谈;根据评价鉴赏需要可以设计课本剧表演、鉴赏、学生讲课、学生命题、答题以及举行书法比赛等活动。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活动中激起学生的表现欲、讲话欲、表演欲、特长展示欲,让学生有自信力、成就感、快乐感。

二、积极倡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学习方式

在多元智能环境里,为学生提供单一的、直接用于激发学生某些智能的素材可能并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设计出一些让学生感到有意义的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各种智能组合,如基于语文学科的专题学习就是与此相吻合的。一方面,在专题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提供的专题素材要跨越学科界限,做到资源的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研究同一专题的不同方面,这就有了选择学习材料的自由,同时也有充分的机会探索各个学习领域。另一方面,在专题学习中,学生需要规划自己的学习,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如提出问题、拟定计划、收集信息、记录统计、分析整理信息、发表意见、讨论交流等,学生不仅需要运用各种基本技能,也获得了使用不同的技巧和智能进行学习的机会。学生的学习不再受制于课本,而是在做中学,从而体验更深刻,知识经验更丰富。

三、转变观念,更新评价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并非像传统智力定义所说的那样,是以语言和数理逻辑等能力为核心的,也并非是以此作为衡量智力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而是以能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的产品的能力为核心的,也是以此作为衡量智力高低的标准的。这一全新的智能理论对于课程评价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个与真实生活相关、能提供一个有关学生学习的丰富描述的多元评价系统。(1)内容更新。对评价对象的各种能力进行全面综合考查,如把学生课前训练,平时发言次数、社会实践报告等项目也纳入期末成绩评定,让更多的学生愉快参与到学习中来,树立新的课程观。(2)功能更新。应由注重甄别和选拔学生转向注重培养学生,帮助每个学生建立成就感和自信心,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学生观。(3)方法更新。应有效整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决定了对学生的评价不能泯灭于僵硬的数字、分数,而应客观地反映学生发展的丰富性和生动活泼的个性,应适当加入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名著课外阅读、精神面貌、道德品质等定性评价,树立新的教学观。(4)对象更新。应由过分关注学习结果的评价转向关注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超越,通过关注“过程”促进“结果”的提高。(5)主体更新。应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的多元化,以人为本,由被动的评价接受者转换成评价的自觉构建者,由评价客体转换成评价主体,达到人的自由。注重积极肯定、欣赏式的评价,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评、互评的作用,以获取更广泛的评价信息来源,促进被评学生内省智能和人际智能的提高,树立新的评价观。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篇(8)

二、以古今对比作为课程教学的开端,感受历史的沧桑变迁

社会是在历史的基础发展而来,任何一个事物产生、发展、消亡,都有其必经的历史阶段,历史反映是以前社会的状况,与前人生活息息相关,而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是由前人历史发展而来,具有历史的必然联系,这也是《品德与社会》课堂为什么要加入历史元素的原因。所以以古今对比作为课程教学的开端,从现今学生熟悉的事物讲起,再回溯到古代,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变迁,感悟历史的强大和社会进步的飞速,在赞叹历史中学习知识。例如,在导入《从古到今话交通》(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时,就可以有效利用古今对比作为课程教学的开端。其实,我们现今的生活中本身就有古今交通并存的现象,比如距今一千多年的赵州桥,历经百年的江南水乡木桥,到现代感十足的上海钢铁大桥———南浦大桥等,都仍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将古今大桥的对比作为本课的开端,再合适不过,不仅贴近学生生活,激情引趣,还有利于减少历史的距离感和抽象感,这样的教学导入有利于打造高效的《社会与品德》课堂。

三、以教材插画观察提问作为课程教学的开端,激发探索历史热情

图文并茂是新课程教材改革的一大方向,《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也应该顺应这个改革潮流,利用教材插画观察提问作为课程教学的开端,充分挖掘教材图画元素,使丰富的教材资源得到充分运用,况且图画是学生喜爱的教材形式,教学增加插画的应用,也能活跃课堂气氛,减少课堂学习的枯燥性,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历史热情。例如,在导入《吃穿住话古今》(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时,就可以将教材插画观察提问作为课程教学的开端,让学生依据教材中一幅描绘远古人类生活场景,进行古代人类生活的描述,包括远古人类吃什么,通过什么方式获得这些食物?远古人类的穿着具有什么特点,他们为什么会这么穿?远古人类都住哪,插图中其实包含他们的住所,能找出来么?由一幅远古人类生活图景的插画,促使学生围绕本课主题“吃穿住”,想象并推导出远古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之后课程教学的开展大有助力。

篇(9)

关键词:软件理论;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软件知识与具体语言相结合的教学

传统的大学文科计算机教育,一般采用第1、2两个学期共144学时来完成。第1学期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第2学期选择掌握一门具体的应用软件或语言来进行教学,目前比较多的是选择Visual FoxPro语言。

但是在教学中对软件理论知识的教育不够重视,使文科学生只掌握了具体软件或某种语言的某些操作,而缺乏应用的灵活性,特别是对于新的应用软件或语言,根本无法进行自学掌握。因此必须重视对软件理论知识的教育。

由于文科学生相对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薄弱,对计算机的逻辑和理论基础理解能力差,如果提前进行软件理论知识的教学,学生对于这些抽象的理论理解得不好。因此,我们将软件理论的教学内容与第二学期的Visual FoxPro语言教学结合起来,将有关的软件理论知识融入专门语言的教学中。为此,在第二学期的教学中适当调整课时安排,减少操作应用的讲解,增加相关软件理论知识的教学。

2教学内容设置

在传统的大学文科计算机教育的教学内容设置中,第一学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只是介绍了硬件、软件、操作系统、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基本的计算机软件知识方面的概念,以及最基本的数据表示、编码、进制转换等基本知识。在第二学期的教学中,有一些将数据结构、简单的算法介绍在进行Visual FoxPro语言教学前进行,专门作为两到三章来进行教学。

按Visual FoxPro语言的教学内容进度,在讲授常量、变量、数据类型时,结合讲授数据的编码表示、变量与内存空间的关系,使学生理解变量的本质是内存空间。并进一步结合数组的概念,讲解数组的本质是连续的内存空间。并解释内存空间地址的概念,从而引入数据的连续存储和链表存储的数据结构概念。

在讲授分支语句、循环语句和函数后,介绍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概念,讲授四种简单程序结构:顺序、分支、循环、模块。结合VFP的数据表和数据库讲解关系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的存储实现、数据库管理软件等概念。结合VFP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操作,讲解数据的排序、插入、索引等操作的实现算法。

结合VFP开发用户界面,讲解应用软件的操作界面、前台、后台、面向对象的概念和必要。并简单介绍多种主要数据库管理软件的操作界面的特点和共同点以及使用上的特点。

这样,通过大学第二学期Visual FoxPro语言的教学,同时就进行了软件理论知识的教育,使文科学生不仅掌握了具体软件和计算机语言的使用,也具有了一定的软件理论知识,从而为他们学习使用新的软件、适应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3实践效果和总结

我们对我校05级、06级两届文科学生的计算机教学进行了对比,其中在经济管理、法律、英语三个系随机选择部分班级按本文的方案进行了教改实验,同时保留部分班级按传统方法教学进行对比。不同教学方案的学生参加广东省大学计算机二级考试Visual FoxPro语言的平均分和通过率见表1。

从考试成绩可以看出,通过教学改革,平均成绩提高了8分以上,通过率提高了5%以上。05级经济管理系学生学习完公共计算机课程后选修“会计电算化”课程,成绩对比也显示按改革方案教学的学生平均分提高了5分以上。这些实践结果也初步表明了本计算机教学改革方案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武澎,杨扬. 高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一点体会和想法[J]. 计算机教育,2006,(10):88-90.

篇(10)

 

陌生化理论是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最先提出来的。它的实质在于不断更新我们对人生、事物和世界的陈旧感觉,把人们从狭隘的日常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习以为常的惯常化的制约,不再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的方式,而是采用创造性的独特方式,使人们面对熟视无睹的事物也能有新的发现,从而感受到对象事物的异乎寻常及非同一般。这一理论为文学、美学、广告、戏剧等其他艺术领域所广泛运用。中职语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艺术创作,也必须讲求教学艺术。我们可以借用艺术创作的陌生化原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适当地利用陌生化效应,通过创新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唤醒或者刺激学生对“新”的感觉,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效率。 

陌生化理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可激发中职生对语文求知的欲望、学习的兴趣 

目前,中职生普遍存在厌学文化课的现象,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浓,而中职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沿用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语文课失去了吸引力,课堂变得越来越沉闷。在教学中运用陌生化理论,能给学生鲜活的教学体验,学生在注意和期待的心理驱动下,主动地阅读、探究,从而激活思维,最终形成难能可贵的创造力,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从而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可提高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 

在运用陌生化理论教学研究中,中职语文教师成为行动研究者,从而使自己的教学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如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最终成为具有现代化教育观念和改革意识,具有较高开发能力的优秀教师。 

融陌生化理论于中职语文教学的途径 

(一)教学情境的陌生化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正是那一扇从外部世界进入人的心灵之中的东西所要通过的大门。”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营造出一种既与教学内容相吻合,又不同于日常教学的陌生化的教学情境,就能迅速唤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进入理想的审美境界。教学情境的陌生化就是要不断激发学生的新奇点、兴奋点,并将注意焦点集中到内容的学习上来。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教学情境陌生化的重要途径。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单调的课堂一下子变得活泼有趣起来了。多变的背景、美丽的画面、亮丽的色彩,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眼球;富有感情的朗读、轻柔的音乐,极大地刺激着学生的听觉。在愉悦的氛围中,学生可不知不觉地跟随着教师的思路进入到课文的学习之中。如在讲授白居易的《琵琶行》时,先播放忧伤哀怨的琵琶独奏曲,并展现出蓝天、明月、江水、孤船、秋风萧瑟、枫叶凋落的画面。哀伤的音乐,凄冷的画面一下子将学生引入沉闷、凄冷、压抑的氛围中,为理解课文奠定了一个情感基调。针对诗中描写琵琶女弹奏的一段,可将缠绵悱恻的《阳关三叠》、雄浑悲壮的交响乐《命运》和起伏跌宕的《江河水》中的片断根据作品的描绘进行剪辑,重新组合,使之符合《琵琶行》中那段描绘音乐的旋律,在课堂上播放的同时配以教师动情的朗诵,学生的情思很快进入作品的境界之中,体会到旋律的变化中寄寓了琵琶女情感的变化,达到审美的至高境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情境陌生化的手段和途径还很多,教师还可联系实际生活展现情境;运用真实物品演示情境;扮演课文角色体会情境等。教学情境的陌生化,不仅能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而且能使学生获得情景感受,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化难为易,在审美愉悦中主动愉快地学习语文知识。 

(二)教学内容陌生化 

教材内容陌生化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常常遇到这样的尴尬场面:教者口干舌燥,学者昏昏欲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教师不顾学生的心态,一味输出一些陈旧的信息。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挖掘教学内容的新奇点,实现教学内容陌生化。莫泊桑的《项链》语言浅显,学生读一遍就能把握小说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明白小说通过玛蒂尔德这个形象尖锐地讽刺了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思想,教师则对此不必过多讲解。但是对玛蒂尔德的形象的把握,学生的认识只局限在玛蒂尔德爱慕虚荣、贪图享乐上面。因此,教师可以把讲授的重点转向玛蒂尔德形象的讨论分析。告知学生:虽然玛蒂尔德的性格有否定的一面,但是她也有一些优秀的品质。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玛蒂尔德也有优秀品质,这是学生始料不及的,她的优秀品质到底是什么?学生于是带着探究的心理和浓厚的兴趣投入到学习之中。这样,既可以避免教师重复讲解,提高课堂效果,又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拓展内容陌生化中职语文要注重职业化教育,使语文与各专业的知识技能互相沟通衔接,语文能力培养与专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因此教师还必须立足所教专业,不断搜集此类专业的新知识、新信息,在语文课上引进相关的职业文化内容。例如旅游服务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较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文化素养,才能拥有更长久的职业青春,拥有更强的职业应变能力。为此,应加大地理、历史、民俗等旅游文化内容的分量,拓宽语文课的内涵。这些陌生的知识可让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在有职业特色的语文学习中认识到语文课是职业生涯的发展基础,从而可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动性和迫切性。中职语文教学还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因此将报刊时文引入课堂,对语文教材进行补正,更具有现时性和可操作性。 

(三)教学方法陌生化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比较熟悉的,千人一法的教法,只能令学生疲惫、生厌,只有通过不断更新教法,才能有效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求活动,保持与发展旺盛的求知欲。于漪曾说:“准确而深入的掌握教材,目的不在于教学时循着文章的写作思路走,亦步亦趋,而是要根据所制定的目的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具有创造性的设计,即具有了陌生化的特点。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用陌生的眼光审视熟悉的事物,在平凡中寻找新意,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渗透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如通过表演小品进行情境化教学。这种方式有两个作用: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二是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教《一碗清汤荞麦面》这一课时,笔者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组编排课本剧,自导自演,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课堂。在如此真实的情境中,学生既理解了文章内容,又正确把握了人物心理。最主要的是,没有一个学生感到无聊,无事可做,而且竞争意识一直激发着学生,大家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完了课文。 

再如,在讲授《雷雨》时,将“分析周朴园的性格特点”这一问题陌生化成一场小型辩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爱是真的还是假的?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迅速地投入阅读,为自己的观点寻找根据,积极思考,踊跃发言。通过辩论,学生对于这个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本家有了深刻的认识。 

陌生化的艺术手法排斥从概念出发的逻辑推理式的课堂设计,规定了以观察事物为出发点,以学生最广泛参与为过程,以发现陌生现象为归宿点的课堂路线,一切从生活实践出发,从调查研究入手。中职学校学生的校园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比较丰富,学生可以结合这些活动,写出有血有肉的各种应用文,如会议通知、活动海报、社会调查报告、社团活动总结等。比如,写通知,首先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总策划人,组织本组成员为本班策划一次活动。策划讨论过程中,要求每位成员以不同角色身份(班长、团支部书记、学习委员、文艺委员、宣传委员等)提出不同建议,总策划人在总结所有人的发言后,形成初步方案,然后以班级的名义,面向全班学生写一份“关于××活动的通知”。学生写作完成后,每组各推荐出本小组最好的一份,在全班作交流评比。最后,把最周密、最可行、操作性强的“通知”推荐给班主任作为活动具体实施的参考。这样的写作活动,既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掌握不同文种的具体写法,又具有现实意义。 

(四)教学语言陌生化 

教学语言的陌生化要求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重语言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教师如果基本上用一个音调讲课,一定会使学生觉得寡淡如水,甚至会昏昏欲睡,更不用说提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了。而同样的内容,如果采用不同的语调,激情四射,则教与学的效果会明显不同。 

教学语言是以口头语言为主,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结合。但如果教师能根据课文内容适时地运用大量的书面语言,不仅不影响交流,反而会产生陌生化的效果。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一些文质兼美的诗文。如在讲授杜甫的《登高》时,先让学生闭目想象,然后教师用一种文学性很强的语言描绘此诗的意境: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个秋天,重阳节前后,在夔州的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着,树叶在天空中萧萧飘落而下。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满身疾病,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此时此刻,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随着教师的叙述,课堂气氛静寂,学生表情戚然,完全沉浸在诗的意境之中。 

教学语言陌生化的方式很多,可运用修辞手法如夸张、通感、拟人、对偶、比喻、双关、反语、谐音等,使语言生动新鲜幽默;还可以运用特殊句式,如倒装、省略、整句、散句等,使语言陌生化,增添新鲜感。偶尔用方言讲课,也可以产生既熟悉又陌生的效果。 

(五)教学评价的陌生化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测的作用。当前的中职语文教学评价依然以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为主,以试卷、分数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中职生多认为自己是考试的失败者,考试对于他们的自尊心、求知欲有很大的影响。在这种评价体制下,中职学生的学习状态普遍不佳。 

教学评价的陌生化就是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积极倡导实施发展性评价。学生的成绩可由平时成绩和期中、期末考试的成绩构成。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减轻期中、期末考试的比重,平时成绩采用“学分制”。这个“学分制”不同于大学的“学分制”,是指学生每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如背诵、作业、作文、书法等,都有相应的学分,学期累计学分就是该学生的学期的平时成绩。学期累计学分中还包括学生的课堂纪律、出勤、学习积极性等内容。在校内外的语文活动中获奖的学生还可得到附加分,也计入学期累计学分。这种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可取得比单纯考试的评价方式更好的效果,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当前学生的学习状况。 

(六)教学环境的陌生化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和记诵名句、名篇的习惯”。优秀的课外读物对发展学生的思维、健全他们的人格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课外阅读,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为此,我校开设了语文课外阅读课,并把课外阅读课的地点设在校图书馆,教学环境的陌生化加上图书馆拥有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源和谐宁静的阅读环境,营造一个浓厚的读书氛围,学生注意力在无意识之中就得到了集中,从而可激发他们的阅读冲动,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通过馆内管理员的解说,让学生了解图书馆的结构、图书摆放的方式,学习图书检索的基本方法等等。学生在图书馆上的课外阅读课中学习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为将来学生离开学校走上社会后,继续利用图书馆接受终身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陌生化手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使用原则 

(一)适度陌生化 

上一篇: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 下一篇: 社会调查研究概述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