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4 16:41:3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科研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科研的本质,拉近学生与科研攻关的距离,消除对科研的神秘感。在教学上不再将学生的学习范围局限在书本理论和实验室,要让学生走出书本和实验室,拓宽学习领域,学会自己查找文献,选定论题并与导师展开讨论。具体来说,科研工作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通过以某一问题的发现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和解决问题或提出新的见解,是一个人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全面展现。
一、我国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条件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与历史特点,由于我国产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我国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外人才培养有着很大的区别。目前来说,如果将国外的医学教育全盘引入我国医学教育中来,会产生严重的水土不服。再加上我国医学教育已经形成一定的教育模式,全部推翻再进行重建是不现实的。所以,想要构建完善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当前医学院校教师的理论化教学方式已经形成了固定模式,其教学的流程与量化考核有了体系化的基础。基于以上医学教育的相关情况,将医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纳入教学的整体规划,将其放在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才能不断推动优秀医学人才的进步,从而逐渐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学生进行科研的前提。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齐头并进的同时,也就能更快更好地进入创新阶段,直接拉升了学生对于医生这一职业的兴趣。由于长期受固有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中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致使学生迷信权威,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想要保证科研体系的成功建立,就要不断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躬身实践的恒心,使学生在科研探究中乐于学习并能主动钻研新知。对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不少医学院校也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例如定期举行学术讲座,深入浅出地渗透科研方法,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渴求,付诸行动开始探究之路,并在今后的工作中保持积极的研究动力。
二、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条件的构建
(一)建立和谐的学术互动与资源共享机制
大学是各种学术观点开放包容、汇集交流的重要场所,有效的学术互动是完善学术理论、传播科学观点的有效方式,学术互动的畅通与自由需要大学的支持和保护。而本科生由于受到固有培养目标的限制和束缚,接触本领域前沿研究的机会较少,缺乏浓厚的学术氛围,不利于学生科研兴趣的培养。因此,医学院校需要建立医学本科生与外界的学术交流与互动平台,由学校订购相关学术刊物供学生翻阅;定期开展学术交流会,聘请具有权威的高校学者、教授进行讲座与交流,了解本专业前沿最新研究动态,使校内师生之间展开充分的学术互动,让学生也能获得与他人展示、分享、讨论科研成果的机会,帮助学生积极促成科研成果的转化,从而提高学术互动的价值和效率。学生也可以参与到学校课题研究中,实现高校软件与硬件资源的共享。不断完善校园信息网络,方便各方交流沟通,将优秀师生的学术成果转化为校本教材,进一步实现深层次的成果共享。
(二)建立系统的学生科研计划机制
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程,医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是长期而复杂的医学教育的研究课题。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系统的科研计划和培养方案,并贯穿本科教育全过程之中,保证学生科研得以系统科学地分阶段实施。学校结合自身情况与学生意愿建立独具特色的本科生科研培养计划,并将此项计划纳入到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之中,建立详细完整的学生培养档案,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追踪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科研能力的发展,并能够及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进一步完善本科生科研训练管理办法和评价指标。在本科一年级期间,学校就要有针对性地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查阅中外文献集工具书、医学信息、医学情报等选修课程,培养学生基本的科研能力。然后根据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学生培养计划,从而保证科研活动的有效性以及人才培养的高效性。在经过学校系统的培训后,学生能够对自我科研能力有更为清晰的认知,通过协助教师完成课题,分组研究,为学生毕业后工作和科研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从长远来讲,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素质。
(三)建立客观合理的师生评价机制
当前以考试为主的学生评价体制仍被我国的大部分医学院校所采用。虽然很多高校也打着学分制的旗号,但其基础仍然是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难以适应学生科研培养体系的构建,因此,建立客观合理的师生评价机制已成为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关键,探索出一条适合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发展的科研学分制度,更是评价机制建设的重中之重。学生的科研活动仅仅靠外界的督促和管教难以获得其能力的长足发展,重点在于学生的内驱力。要想使科研活动成为学生自觉的活动,除了要提升学生科研兴趣外,还需要设立一定的奖励机制,激励医学生在科研活动中寻求自我能力的提升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因此,通过精神或物质奖励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学生在进行科学研究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协助。而目前教师指导学生科研的热情并不太高。教师既有教学任务又有科研任务,很难再抽出时间和精力去指导学生科研。因此,对于教师的评价,需要采取更为合理的激励措施,即应将对学生科研的指导情况纳为指标之一,鼓励教师参与并指导学生科研。可以在教师工作业绩评定、职称晋升和津贴、教学奖项的评定等方面将教师指导本科生科研方面的工作表现考虑进去。
(四)建立稳定的科研保障机制
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开展,仅靠学生单方面的努力并不能保证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还需要有师资、设施及经费的保障。师资方面,学校要对教师定期进行培训与考核,鼓励更多具有较强学术科研能力的专家、教授加入学生科研的指导工作,组建一支专职本科生科研带教导师,以保证师资队伍的专业性。同时,学校还要在资金上给予充分支持。科研活动耗资巨大,因此,需要对学生科研设立专项资金,并纳入学校科研的整体预算。可以尝试在各学院设立专门的科研经费预算与管理委员会,对师生申请课题的可行性进行科学论证,根据课题研究价值,划拨科研经费并协调专业设备的管理与使用。通过这一机构的设立,既能够使科研经费真正用于学生的科研活动,又可以避免无效科研及重复科研带来的浪费,以保证科研资金最大程度地合理运用。
(五)充分利用实验课
为本科生安排带教导师能够提高部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但导师人数和精力有限而学生人数众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如果仅以此种形式,对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收效不大。因此,导师指导与医学实验并行,才能使学生的科研能力既有客观指导又有个体探究。开展实验一方面能够验证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并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另一方面,学生在实验中可以发现问题并努力地解决问题,培养科研思维与创新意识。所以充分利用好实验课,也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自己在日常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疑点,根据现有的实验设备和条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实验,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对部分探索性强的实验深入挖掘,从而获得较为系统的科研训练。此举拓展了学生科研培养的方式,使更多学生能够受到科研培训,提升医学本科生的科研素质。
三、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从实践出发,获得科研感悟
实践是科研工作的直观表现,它生动地解释了实验,易于使刚刚入门的实验工作者接受,并产生兴趣。因此,加强对医学本科生实验技能的培训,并作为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才能强化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科研能力的意识,使学生在自主动手中熟悉并掌握科研实验的方法,拓展科研思路。
(二)获取科研信息,形成理性思考
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之后,就需要尽可能多地获取相关科研信息,为科研设计做理论准备,从而确立清晰的科研思路和富于创新性的科研设计。获取科研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如查阅相关文献、听取学术报告等。阅读医学专著既能够获取相关研究领域已经成型的规范化的概念、理论和科研方法,了解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与动态,同时还能够作为学生翻看查阅的工具书使用。另外,互联网也是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平台,具有即时、便捷、高效等诸多优点,学生能够借助网络平台获取最新的科研信息,形成理性思考。
(三)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科学研究中不断重复着的两个过程。科学实验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都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而困难和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大量阅读文献资料,找出问题的原因和症结所在,并通过实验中的细致观察,提升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科生缺乏对科研实验的系统训练,实验方法的选择和实验中的具体操作都是被动的,大多只是机械地寻求问题解决方案。因此只有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实验技术之后,才能够自主探究,积极探索。
(四)撰写科研论文
在导师指导下,学生学会借助PubMed等检索工具查阅本研究方向的相关外文文献,从而对该领域内的科研动态有较为全面的了解。通过书写综述,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此外,通过文献查阅及撰写综述,学生还能够深入了解科研方法及科研成果,为日后个体的科研活动奠定基础。
撰写科研论文是检验学生科研能力水平的重要方式。学生在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完成科研论文的撰写,从而将个体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展示出来。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教师要从论文框架、具体内容及论证过程等方面加以指导,帮助他们建立初步的论文撰写规范。同样,在暑期实验结束后,我也要求学生撰写论文,这对于他们而言,可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论文格式,掌握统计方法,为以后可能从事的科研工作做准备。
(五)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是培养高层次研究人才的基地,因此,对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是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最终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自然科学取得长足发展的今天,医学科学领域也发生着巨大变革,对医学人才的要求也随之提升,不仅要求医学专业学生具有较宽的专业知识面、扎实的医学基础以及熟练的医学实践技能,而且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医学前瞻性和创新精神,即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专业人才。要想进一步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必须在全面深化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教育视野从智力领域向非智力领域扩展,关注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不断开发他们潜在的创造品质。
(六)设立一定的奖励制度
要想提升学生科研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就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促进医学生在科研过程中个人目标的达成。因此,可以通过适当的精神或物质等奖励手段,激发医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如制定一系列奖励制度和规定,鼓励在科研上取得优异成绩者,在学年评优评先、毕业生就业、研究生免试推荐等工作中优先考察,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同时将市场需求与提升学生进行科研活动的积极性结合起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8.016
Abstract Under the current new social norm, the cultivation of undergraduate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is in the formation of comm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aspect of training undergraduate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from the importance and cultivating mode has many shortcoming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raining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domest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graduate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draws lessons from domestic and foreign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from the university, explore 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path of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and improves the training mechanism for the reform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graduate;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培养科研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在许多高校尤其是教学型高校,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很不乐观,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培养机制,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1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提出
在国外,以美国高校为代表,首先提出了本科生科研创新培养。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了给本科生提供参加科研的机会,开始实施“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随后,加州理工学院等高校相继制定本科生科研计划,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几乎所有的美国研究型大学都不同形式的开展本科生科研计划。在国内,清华大学于1996年正式启动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首次提出了类似的本科生研究计划,北京大学自1998陆续设立了三项“基金”,鼓励和引导优秀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随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著名研究型大学相继开展本科生科研,本科生科研正在成为本科生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2005年1月,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提高本科生的创新能力,让本科生进行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工作,为创造学校的科研创新环境。
2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2.1 适应社会发展,培养科研创新型人才的客观需要
2014年9月,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要在中国大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并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吹响了创新的号角。社会的创新离不开科研创新能力,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相关研究表明,参加过科研训练的本科生与未曾参加过科研训练的本科生在创新能力上存在着显著差异。①在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让他们从事创造性的活动,学会主动地学习和探索,是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必然。
2.2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大学本科教育,应培养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2007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各层级举办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和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都包括此项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其创业、就业能力的导向性。高校完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良好的平台,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3 大学生个人发展的客观需要
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一方面,有利于主动进行知识积累重构、培养自主自学能力,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创新、实践、协作等能力和严谨作风,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或创新性工作奠定基础;②另一方面,有助于挖掘大学生创新潜力,锻炼自主独立学习、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形成开创性思维,为今后更好地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做好准备。
3 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在高等教育领域已形成普遍共识,许多高校也在开展相关的工作,但实际培养情况与客观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3.1 培养机制不健全
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健全的机制做保障,然而我国目前许多高校虽然都在开展大学生科研创新方面的工作,但从培养机制的角度来看还很不健全,缺乏系统的培养计划、相关机构以及制度保障,整个运行机制多处于自发自愿的无序状态。
3.2 学校重视不到位
任何一项工作的有效开展,都离不开相关部门的重视。现在,许多高校的工作重心大多集中在科研(教师的科研)、教学、学生管理和就业等方面。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等方面不便量化的工作往往重视不够。科研创新能力作为大学生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在许多高校仅仅作为学生参加竞赛或者二课活动的形式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类型繁多,但大多项目缺少创新性、可行性,技术含量不高,许多科研创新活动周期短,深度和广度涉及不够,实际培养的效果也无关紧要,多流于形式。另外,任何形式的科研创新活动,都需要有一定的资金,多数高校没有建立专门的本科生科研创新资金,有些只是小额度的资助,可以说这项工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3.3 师生参与度较低
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大多数老师一方面承担着教学和自身的科研任务,在缺乏相应激励措施的情况下,对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的指导和培养缺乏动力,积极性和参与度都比较低。在没有浓厚的本科生科研创新氛围里,目前大学生参与科研创新的积极性较低,近年来,与本科生的人数相比较,科研创新活动的范围小,大多数学生还未能从该活动中受益。③
4 完善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目前,创新成为社会新常态,高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工作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加大力度,进一步完善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显得尤为急迫和必要。
4.1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运行机制
高校建立相关的制度体系和完善的运行机制,是促进高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发展的当务之急。在高校学术委员会的基础上设立本科生科研创新培养指导委员会,作为学术委员会的二级机构,专门负责本科生科研创新的指导、评定、审核和管理工作。指导委员会由校级党政领导、校内外知名专家和企事业代表共同组成,制定相关的方针政策和培养方案,定期召开会议,研讨工作开展情况,并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保障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在院系层面设置本科生科研管理机构,配备或制定专门人员对接指导委员会,具体负责相关工作,避免目前许多高校存在的各自为战的无组织状态,为本科生科研创新拓通渠道,建立良好的组织保障和运行机制。
4.2 打造科研创新平台,营造良好氛围
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加强平台建设,营造良好氛围。首先,加大实验室设施投入,实行开放式管理,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同时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和企业、行业的合作,强化实践动手环节,切实促进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大学生科研创新动手实践活动提供平台;其次,改革课程设置体系,增加专题学术讲座,邀请专家举办报告会和研讨会,在学术交流的过程中与有关专家、学者及教授们直接互动,有助于本科生树立正确的科研方向,找到更有效的科研途径和方法。④同时在学校创办期刊上开辟本科生科研创新成果专栏,拓宽交流平台,营造科研创新氛围。
4.3 完善激励措施,调动师生积极性
完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工作评价激励措施,调动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是保证工作顺利进展的必要前提。在教师层面,建立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将学生的科研成果与教师的业绩评价挂钩,鼓励教师积极指导学生的科研活动,并对成绩优异的指导教师进行奖励;在学生层面,完善学生科研创新鼓励措施,将学生、评奖、申请专利等科研创新活动成果作为评先、评优、评奖,以及免试攻读研究生等工作的重要参考标准,形成学生科研创新的激励机制,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
注释
① 江颖.科研训练活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差异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2):31-33.
21世纪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已经转移到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高等教育的不同分支、不同层次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内容和培养途径不同。医学高等教育如何在本科教育阶段培养创新型医学科技人才正受到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关于创新人才的内涵,有学者[1]将其定义为“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取得创新成果的人”。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是素质培养,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但其中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科研能力的培养。科学研究是创造性的工作,要求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正确分析各种矛盾的科学思维和善于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科学研究的过程正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不断孕育和提升的过程。
1 医学创新教育首先必须树立新的人才观
衡量一个人是否是“人才”,不只看他占有医学知识的多寡,更应看他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医学问题的能力和素质。医学人才的标准是医德高尚、知识渊博、医技精湛,且具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当今社会,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民族强盛的需要。不论是医院还是企业,用人单位需要的员工不再是只会背书、只讲理论的员工,而是动手能力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能够对单位的管理、制度、专业技术等方面做出创新成果的员工。因此,医学高等院校应当提高产品质量,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毕业生,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2 科研能力的培养是造就医学创新人才的基础
科研能力是科学素质的核心,是人们运用已有知识和科学方法去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心理品质和能力[2]。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科研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高等院校基础学科的科研工作,从性质上说,它是学科前沿的研讨,试生产和创新属于知识创新,其基本形式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3]。在知识创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应当界定为学科前沿的知识创新能力,这种能力是其他创新能力的基础。在本科阶段实施知识创新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在职业岗位上衍生出专业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等,也为学生毕业后进入研究生教育提供先行准备。另一方面,本科生的年龄小,早期开发创新能力,将使全民族创新能力最活跃的年龄段提前,对国家、民族有着难以估量的潜在利益。因此,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今后造就创新人才的基础。
3 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深化性和探索性的专业学习
在医学本科教育阶段,传统的做法重视了医学高等院校作为“传授知识基地”的作用,忽视了它同时又是“知识生产基地”。对本科生进行科研能力培养,让学生了解、学习、体验新知识的生产过程;而高校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生产”的见习基地和实习基地,可使高校的“知识生产基地”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在本科阶段进行科研能力培养,于社会、学生、学校均有利,是一项多赢策略。本科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不但可以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更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学科间知识的联结与整合,坚固学生专业基础。通过学生科研小组的共同协作与积极探索,培养了学生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及团结协作为主要特征的科研精神,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当中,学会用科学、严谨和富有创造性的思维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学生通过课题设计、文献查找、实验操作、结果分析、论文撰写等实践,不但对科学研究的过程有了感性认识,而且通过接触使用高、尖、新的实验仪器设备,提高了学生实验技能。
4 教师指导学生科研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科研促进教学
被称为“本科生导师”的课题指导老师,只有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才能培育出优秀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才有可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兴趣,指导学生科研。这要求他们不但要爱护和关心学生,更要具备组织调控、信息转换、交流引导和课题研究等综合协调能力,才能以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生动的传授,才能把学科前沿较先进的知识和问题带给学生。另外,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教学相长”的内在联系,他们既是指导老师,又是科研活动的受益者,在自身素质得到提高的基础上,也为今后开阔科研思路打下基础[4]。我国的高等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在高等教育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移的过渡时期,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当务之急。
本科生科研活动,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启发式教学,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同时,也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5 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要提升高校的整体科研水平,就必须从本科生抓起。对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已引起了各高等院校的重视。为进一步推广该项活动,结合我校的工作情况和切身体会,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5.1 健全制度体系,规范培养工作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开展持久有序的培养工作的前提与保障,同时也是培养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与整体优化的必然要求。各高校可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制度体系。如由科研处和学工处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本科生导师”资格认证,学校根据具体情况,每年划拨一定经费作为学生科研专项基金,对学生科研课题进行资助,营造科研氛围;成立学生科研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和科研项目评审委员会;各二级学院设立学生科研指导小组;制定“学生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奖励条例等具体措施。
5.2 建立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严格要求学生 本科生科研活动,是相对松散的教学模式,难免有部分学生甚至教师在立项后重视不够、投入的时间不够,以致于课题不能及时完成或敷衍了事。这就有必要挑选一批有学术造诣、作风严谨、认真负责的教师担任这些学生的指导教师,建立一支较为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不但要使学生们受到正规的科研训练,还要言传身教,培养学生扎实求实的作风,克服浮躁、急功近利的心理和行为,为学生们今后从事科研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
5.3 科研能力培养的对象主要为大三学生 临床专业五年制本科生,科研能力集中训练的时间安排在第5~7学期最为合适。一、二年级的本科生,虽然热情很高,但是专业基础过于薄弱,难以接受我们的培养方案;大四的学生,已进入临床课学习,经常到医院见习,早出晚归,基本没有时间及精力顾及课外科研;大五学生已进入临床实习,大部分学生已经离校,更不可能参与课外科研。我们将时间安排在第5学期的后半学期或第6学期初启动,并持续至第7 学期。这段时间,学生已完成大部分基础理论课学习,开始进入临床课学习,也已完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理科学实验、病原生物学实验等课程的学习,已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有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已经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简单的科研工作。
5.4 学生科研实践前要开展科研培训 于第5学期开学初,对大三学生开展科研培训,如请学术造诣高,有丰富科研经验并取得重大成绩的教师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讲授“医学科学研究基本概念和注意事项”、“医学科研的基本程序”、“医学科研选题与设计”、“医学科学研究论文的撰写”及参加教师的课题开题报告会等形式进行培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指导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查阅文献、选题、书写课题申请书上报相关学生科研管理部门,获立项资助后召开开题报告会,利用业余时间、节假日进行科学实验,处理实验数据及撰写研究论文,并要求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最后将课题实施的原始记录、发表的科研论文整理,形成结题报告上报相关学生科研管理部门存档。
5.5 拓宽经费来源,加大培养力度 目前,许多高校都设立了本科生科研专项基金,但同样都面临着“僧多粥少”的问题,因此,要想加大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力度,还需积极拓宽科研经费来源。
值得一提的是,“先选导师,再选课题”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法。这一方法将学生和导师的课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但解决了学生科研的经费,也减轻了导师的工作负担。
5.6 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师生科研热情 对学生科研进行考核,项目合格的,给老师计算一定的教学工作量,学生则获得相应的学分,成绩突出的可以申报科研成果奖;在物质上,加大对本科生科研论文的奖励投入,鼓励本科生发表科研论文。
5.7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培养效益 由于当前各高等院校自身条件的限制,可向本科生科研实践全面开放的各种资源通常是有限的。为此,在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的同时,要科学规划,优化资源配置,让有限的资源产出最大的效益。
本科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确实是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决非一朝一夕或者是一两项改革的推进所能完成的,我们应采取多渠道、多手段开展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肖川.纵览中外探索大学创新教育之路[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2):105-107.
本科生科研训练国外起步较早,特别是美国。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简称MIT)负责本科教学的院长马戈立特创设了“本科研究机会计划”(简称UROP),资助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开创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先河。80年代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也开始系统地支持本科生科研。斯坦福、加州伯克利大学也分别于1994、1997年成立专门办公室,组织本科生科研训练并提供服务,尤其是伯克利在本科生科研训练的方式上有独特的创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形成了着名的“伯克利模式”。
国内较早出现的具有一定系统性和规模化的科研训练。1996年清华大学实施SRT (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之后,浙江大学从1998年开始开展校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近几年,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几所大学设立了专项学生科研基金,让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参与到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中,科研能力得到训练。但从总体上看,对于大学生科研训练的作用和地位国内的大多数高校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地方性本科院校,还有很多尚未开展这项活动。因此,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对医学教育进行改革,构建国际化的医学生科研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的。
二、地方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校学术氛围不够浓厚。地方医学院校本科生的学习往往停滞在书本知识的掌握和实践的操作,理论知识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填鸭式,实践操作环节多以验证性为主,有利于大学生科研基本功培养的创新性、综合性实验开设的很少,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机会少。虽然地方医学院校在发展学校过程中也注重打造校园科研氛围,但力度有限,对于本科生教学的关注多于关注科研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提高地方医学院校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学术氛围。
2.学生科研能力不足,整体水平不高。地方医学院校因其课业的特殊性,课程繁杂,很难从课业负担较重的生活中摆脱出来。当学生的课业与科研创新和学术活动发生冲突的时候,自然会选择完成课业为主,结果导致参与科研创新和学术活动只能吸引少数的学生参加。另外,地方医学院本科生缺少系统学习科研方法学知识的机会,而且学生的知识结构偏重于专业理论知识,自身开展的科研少,最终导致科研能力与意识不足,整体水平不高。
3.学生参与科研的保障、激励和评价机制还不健全。因地方医学院开展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工作时间还不长,缺乏统一的学生科研活动领导的组织和指导机构,以及科研活动实施的管理办法;不少院校尚未设立学生科研专项基金,也未建立学生科研成果鉴定和评价机制、指导教师工作量认定和奖励机制,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客观条件还不够成熟。
三、地方医学院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对策
1.加强学生科研意识的培养。科研意识的培养主要从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学精神着手。本科学习阶段是学生今后工作和深造的基础阶段,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学校也可通过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来校进行学术讲座和交流,传递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信息,让学生开阔科研视野、了解学科的发展动态,从而提高科研兴趣。
2.加强教师素质的提高,改进教学方法。在培养医学生科研能力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教师的角色不仅要比学生早一步获取系统知识,而且要在科学研究中积累独特研究体验和科学情感;教师通过科学研究,掌握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跟进最新研究成果,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和业务素质。其次,教师要改进其教学方法,教师不再以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教学的重点,取而代之的将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传授科学研究方法;教师的研究能力直接影响研究型教学的质量,教师树立研究的意识和具备研究的才能至关重要。
3.基于能力的培养,调整课程设置。在当今这个知识更替日新月异的时代,具有获得最新信息的方法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医学生在具有获取最新信息技能的情况下,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地获取大量的新知识、新技能和科学证据,才有利于他们知识的更新和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本科初级阶段学校开设如文献检索与利用、医学情报学、医学信息学、中文工具书及数据库的使用、论文写作技巧等选修课程,可以培养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在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中,应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和更多的跨学科的课程,增加一些介绍科研创新理论知识和方法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内教学和课外的科研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研究探索精神。
(南京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67)
【摘要】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对促进大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提高学校整体水平均有重要作用。以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为目的,介绍了构建本科生科研实践平台、改变教学模式、引导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以及完善激励政策以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方法与具体实践。
关键词 科研能力;本科生;人才培养
0引言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可见,培养本科生的初步科研能力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本科教育对学生知识灌输较多,科研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学生学到的知识无法充分激活,创新能力欠缺,与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有差距[1]。我国的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分别于1996年和1998年实施了《大学生科技训练计划》和《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这些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科研意识,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2]。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意义体现在:
(1)有利于促进本科生的学习
参加科研活动、锻炼科研能力,与本科学习是相互促进的。学生通过参与科研活动,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和掌握专业知识,促进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灵活应用,而且可以给本科学习提供更大的兴趣、更强劲的动力和更广阔的视野,而学习则是科研思想产生的根本和赖以生存的营养来源。
(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科生通过参加科研训练,锻炼科研能力,既是实现基础知识的学习到专业知识学习的过渡,又是消极被动学习方式向主动独立学习方式的转变,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获取信息、分析判断和实际动手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并掌握科研方法、熟悉科研程序,提高综合素质,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适应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
(3)有利于提高院校的整体水平
教学是主体,科研是龙头。没有教学,高校将失去存在的意义;没有科研,高校将失去竞争的资本。高校教学改革实践表明,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是提高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经验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研究型人才的有效途径[2]。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教师的科研得以有效推进,而教师的科学研究恰又是高校整体水平得以提高的助推器。
1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方法与具体实践
1.1构建本科生科研实践平台
坚持改善条件、提升实力,建设有利于本科生开展科研训练和能力培养的教学基地、实践基地和教学实验室等硬件环境,逐步实现教学实验中心和实践中心在时间和内容上全方位向学生开放,并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旋律,努力将实验室建设成为学生探索与研究性学习以及教师科学研究的主场所。在自主建设的同时,积极寻求校企合作,在校外建设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在校内建立校企共建实验室,为本科生广泛开展科研训练、提升科研能力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撑平台。如我校整合了机电综合工程基础训练中心、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综合训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自动化技术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先进数控技术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的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并先后与19家企业合作共建了30个实验室、实验中心和培训中心,如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共建了GE自动化系统集成实验室,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共建了Siemens全集成自动化示范实验中心,与德国博世力士乐公司共建了BoschRexroth机电一体化实验中心,与德国海德汉公司共建了海德汉数控测量实验室,与法国施耐德电气公司共建了施耐德电气联合实验与培训中心,与香港飞兆国际公司共建了电子与自动化实习基地等等。通过与国内外著名企业的合作共建,进一步充实了实验室的装备条件,提高了实验室的整体建设水平,创新了示范实验中心的建设模式,为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保障。
1.2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转变
探索和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推进研究性教学,着力培养研究性学习能力。在学科门类基础、大类专业基础与专业教育的主干课程中,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实行小班授课,将知识传授与研究方法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强化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思维的系统性、综合性和创造性[3]。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以专题研究、阅读报告、综合设计和开放式大作业等为手段,使学生真正达到参与、合作、探究、实践的目的,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简单机械、按部就班地照着教师和课本的步骤做。另外,在实验环节,以综合性实验为手段,由实验指导变为实验引导,精心策划实验课题。实验课题的设置不仅仅只是验证性的,更应该是探索性的。在实验课题开展的过程中,将一个课题细分成几个模块,每个同学负责完成特定的模块,采用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课题,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锻炼了他们团队合作能力,符合科研项目完成过程的特点,即每一个科研项目的完成,都是由科研团队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完成的。如我校本科生的一项综合实验,指导教师经过题目构思、难度比对,最终给出“循迹小车”这一实验课题。课题开展过程中,指导教师仅给出了该实验课题的目标、期限,以及完成该实验课题需要用到的相关知识点,但并不给出开展该课题的详细方案,而是由学生自己设计与验证。学生按照三人一组组成团队,团队成员之间相互探讨、分析课题的组成模块,例如:小车循迹模块、电机驱动模块、逻辑判断模块等。小组成员需在三天内完成各模块的方案构思、软件仿真,然后进行答辩。通过答辩这一过程,指导教师可以评估各小组所提出方案的可行性,并提出指导意见。各小组答辩通过后再按照所提出的方案进行各个模块电路的软、硬件设计与调试,在设计与调试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摸索掌握示波器、信号源、万用表等调试设备的使用,以及构思一些常用的调试方法来解决调试中碰到的问题。在整个实验课题的实现过程中,探索式的实验课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通过这一探索性的综合实验,学生得以将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实际操作中逐步形成、发展和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主动探索科学知识,初步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并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
1.3积极引导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
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可以使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得到显著提高。通过引导学生从认识科研、参与科研、到教师指导下独立开展科研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自主学习,独立探索,形成初步的研究能力。近年来,很多高校都开始重视学生科研项目的立项工作,鼓励学生自主提出科研项目,有的学校采取的是教师立项学生参与,有的学校采取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立项,有的学校是二者兼而有之[1]。无论哪种模式,其结果都使学生参与了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学生在选题、查阅资料、设计研究方案、撰写研究报告等方面都极大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激发了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协作精神。除了采用学生自主提出科研项目立项的方式外,也可以鼓励学有余力的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和课题研究,尤其是教师的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项目的研究,促进师生之间科研交流,给本科生提供科研训练机会,使他们接触学科前沿,明晰学科发展动态,对培养科研意识、提升科研能力将发挥重要作用。另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团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邀请站在科技前沿的专家教授作学术报告、定期组织校内外学术科研交流活动等形式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
1.4完善激励政策
为激励本科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培养科研能力,需要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对本科生的奖励包括学分奖励、成果奖励、获奖奖励、科研实践项目转化为毕业设计等。通过这些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主动性,保障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地完成。
2结语
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体现在本科教学的各个环节,需要学校层面的积极重视和教师的积极参与,还需要多种措施并举才能真正促进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姜长宝.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2(8):152-15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039-03
本科教育作为多层次高等教育体系的基础阶段,是学生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加强培养本科生的基本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我国建设“创新型社会”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是当前综合型大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表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1]。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积极推动研究型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我校正在积极创建“综合性有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逐渐把研究型教学理念与科研实践融入本科教育的各个环节。生命科学是飞速发展的科学领域,由于该领域科学研究的进展迅速,使得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对从事生命科学科研、应用和教育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名从事生命科学领域高等教育的教师,如何在自己的教学科研领域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深化教学改革,激励和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卓有成效地培养人才,是值得不断地探索的课题。
一、建立学术导师,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度
本科生科研的启蒙与培养来自于具有一定学术造诣、专业素质过硬的优秀教师的指导。早在2002年,随着北京大学在本科生中全面实行导师制的率先推开,一些高校也纷纷开始了在本科生中建立导师制的探索。本科生导师制是在实行班级制和年级辅导员制的同时,聘请有经验的老师担任本科生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教育活动方式,是融教学与学生培养于一体的高等教育新模式[2]。作为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我校早在2005年在学校相关院系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度,由各业务素质好又热心学生工作的专业导师(硕导和博导)负责各专业本科生的指导。我校本科生导师的主要职责包括引导学习、指导研究、传导方法、引导发展、开导思想、疏导心理等,在多年的实践中,导师制发挥着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为适应高校创新科研人才的培养,近年来我校正在探索由广义上的本科生导师向学术型导师转型的探索,建立本科生的学术导师,对本科生进行学术与科研创新的引导与指导。学术型导师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本科生日常学习管理中不断为学生渗透科研精神与创新精神,可以通过以下举措切实有效开展工作:结合学院每年聘请大量国内外知名学者开展学术报告,有效组织本科生积极听取报告;有计划组织参观、介绍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科研成果;介绍本院优秀的教师科研团体与研究方向;有效组织学术带头人、教授等不定期地为本科生开展学术讲座,介绍学科进展与前沿,对学生感兴趣的科研领域及时与相关领域教师沟通并推荐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通过不断完善与探索,使得导师制度在指导本科生开展科研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将科研与创新的理念渗透入课程教学
本科阶段的课程内容以学生知识积累为基础,课程学习是本科的主要学习内容,课程学习包括课堂理论学习与实验室基本技能学习。引导学生创造性应用知识、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需要教师不断地将科研与创新的理念渗透入课程教学中。课堂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以论文形式进行研讨学习。生命科学领域不断出现新理论、新观点、新知识、新技术。研究型教学首先必须创新教学内容,虽然本科教学重点是经典知识和传统技术的学习,但仅仅这样将远不能顺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如何创新教学内容呢?我们的做法是处理好教学内容基础性与先进性的关系,适当引入学科前沿知识,结合我校教师的研究课题,提出当前的一些研究进展,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课后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查阅相关文献,进行研讨学习。我们在教学中,常常提出一些尚待解决的研究课题或研究热点启发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查阅大量相关资料进行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要与老师同学交流讨论,得出自己的观点,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研究和创新思维能力以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三、积极鼓励本科生参加科学研究活动
科学研究是人才培养的基本手段,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是研究性大学教学法的基本原则[3]。同时科研实践是理论、技术与实际应用相连接的纽带。开展科研实践训练,是教学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研究型教学的重要内容,能有效促进本科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4]。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基于探索和研究的科研实践,可以充分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鼓励并引导他们的求知欲、创新欲望和探索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由于生命科学的科研特性,使得科研实践在生命科学类本科生的培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院拥有国家动物学重点实验室、分子医学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生物技术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等多个重点实验室,具有完善、先进的仪器、设备平台与人力资源优势,为我院本科生科研活动奠定了实验技术平台。多年来学校积极支持本科生的科研活动,为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构建了很好的平台,本科生可以自由组合2~4人的团队申请江苏省和学校大学生创新项目(StudentResearch Training,SRT),平均资助金额2000~3000元/项[5]。然而,学生的项目选题必须得到教师的积极鼓励与支持,因为大多数项目的实施需要在科研实验室中完成。同时也需要教师在上课期间积极宣传本学院教师的研究方向与研究动态,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也能有效促进学生与从事研究老师的交流,真正融入到学校学院的学术氛围中。多年来我们一直积极鼓励本科生参与各种形式的科研实践,让学生参与小型科研的设计、实施与总结,时间长至二年,短至四五个月。短时间的科研实践主要通过本科生参与研究生科研活动进行;一年以上的科研实践主要是本科生自主申请省级或校级科研创新项目进行。由于教师的热情鼓励与宣传,每年有大批的本科生参与到科研项目的工作中。
四、认真指导学生的科研选题与申报
科研训练的首要工作是选题。多年来我们指导了多届学生的科研创新项目的选题申报。如何结合学生兴趣选取符合学生当前水平的课题进行创新训练呢?教师在指导时,首先要对本课题的训练所达到的预期效果做到心中有数,不仅需要考虑学生的兴趣,还要考虑现阶段已掌握的专业知识水平,选取有一定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科研课题。申报时教师无须包办代替,完全让学生自主积极参与团队的组建与分工、文献的阅读、方案的设计、申报书的撰写等具体环节,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主体,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加强学生科研创新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研究激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科研训练项目。通过指导学生的选题与申报过程,也是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内容,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科研创新的主动性、信心与团结协作能力,使得学生能够顺利地获得项目资助参与后续的科研训练。
五、保障学生科研项目实施
如果没有精心的指导,本科生进入科研实验室后通常是手足无措,很难开展研究工作。作为导师,应该合理安排,建立保障本科生科研项目顺利实施的有效措施。我们经过多年的探索,建立了如下举措:(1)加强本科生的文献阅读能力的培养,吸纳本科生参与每周一次的研究生文献交流活动,并让本科生参与读书报告的交流;(2)选取优秀的研究生直接指导本科生的科研实践,研究生负责指导本科生参与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仪器的规范使用、实验实施的指导等工作;(3)定期交流研究进展与实验心得,指导解决科研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并对学生取得的进展及时给予肯定,让学生在科研训练过程中,不断提高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4)教师对本科生科研的经费上的支持。尽管学校对本科生申请的科研创新项目有一定经费资助,然而对于从事生命科学领域的实验研究,也只是杯水车薪,大量的研究经费还是需要指导教师承担才能保障研究课题的顺利进行。通过这些措施,让本科生对研究工作有了全面的了解,并能真正融入实验室研究氛围中,学习到研究技术,并且与研究生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六、及时总结科研活动的实践成效
本科生参与的科研项目训练需要提交结题报告,需要教师认真指导学生完成报告的总结与写作。对研究结果的总结也是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按规范的格式、规范的语言进行写作;要指导学生应用图形软件等处理实验结果、详细地描述研究结果、合理地讨论研究结果。同时,对研究结果要及时整理成研究,既肯定了学生的辛勤付出,又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将极大地强化学生的科研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多年来,我们指导的本科生在《中国抗生素杂志》、《药物生物技术》、《生物技术通讯》、《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Peptides》、《Protein Expr Purif》等刊物发表文章多篇。并且这些学生在完成本科学习后,都顺利进入重点高校或中科院研究所进一步攻读硕士学位,继续开展创新性的研究工作。
总之,科学研究是生命科学领域发展的核心动力,对于生命科学领域的本科生的人才培养应加强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无论是参与学术导师的工作,还是日常教学与科研工作,都应在各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建立并提升本科生的科研素养、创新精神与科研实践能力,为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不断培养高质量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Z].2012-03-19.
[2]胡诗红.本科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7):118-119.
[3]施芝元,薛成龙.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践的理念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9,(1):63-67.
[4]曹建,王海欣,朱若珊,卢晓东.以本科生科研促进创新能力培养——北京大学的个案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3,(21):16-19.
大学生导师制起源于英国的牛津大学,由温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首创。导师制是指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由专业水平高、德才兼备的老师担任本科生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生活以及心理进行单个指导的一种教学制度。目前,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进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导师制:硕士生导师制、博士生导师制、班主任制、全员导师制、全程导师制、科研型导师制等。但在各种导师制下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的工作不清晰、分工不明,这样对大学生的学业发展、科研兴趣有直接影响。本文以山东建筑大学材料学院为例,探讨双导师制下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模式。
一、双导师制的内涵及实施过程
笔者学院从2006年开始尝试双导师制,主要核心思想是大一、大二以思想政治导师――辅导员为主;大三、大四以专业导师――青年教师为主。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通过科研将辅导员的思想引导和专业教师的专业指导有机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的日常管理和科研业务水平的提高。
大一、大二期间主要以辅导员为主,主要负责学生的生活、学习、勤工助学、党建、校园文化等工作。大一期间根据学生对专业方向的兴趣分成不同的科研兴趣小组,依据科研兴趣小组邀请专家教授讲座;大二期间依据科研兴趣小组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和学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活动,帮助学生确定科研兴趣和自信心。
大三、大四期间主要以青年教师为主,主要负责学生的专业指导、专业兴趣的培养、科研水平的提高等。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铸造工艺设计大赛、混凝土设计大赛等各种全国竞赛,激励学生撰写学术论文;暑假期间带领学生参加“顶岗实习”暑期社会实践和学院“开放性实验”活动。
二、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机制
1.引导学生做好学业规划
双导师制下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首先是做好学生的学业引导,做好学生的指路明灯。辅导员根据学生不同专业方向建立科研兴趣小组,例如表面工程小组、铸造小组、模具设计小组、焊接未来小组、金属材料小组、绿色建筑小组、CAD设计小组等30个科研兴趣小组,每组20个学生左右。然后根据科研兴趣小组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做专业报告,每年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40余人,学生反响热烈且参与度高。最后根据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建立学生专业综合素质评价表,再组织开展各种比赛,为提高科研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2.鼓励学生参与第二课堂
材料学院依托山东省铸造协会、山东省表面工程协会、山东省机械工业协会、山东省科学院、山东开泰集团等20家企业建立了“科研、实践、实习、教学、就业”为基地的第二课堂。以“顶岗实习”的形式,深入企业,了解企业需求;以“挑战杯”大学生系列竞赛等为龙头,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提高科研能力;以“开放性试验”为阵地,组织学生熟悉实验过程、仪器操作。
三、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效果
1.就业能力明显提高
双导师制实施后学生就业能力明显提高。近三年材料学院毕业生初次签约率超过95%,总体签约率达100%。就业单位主要有国家核电、中建集团、宝钢集团、济钢、山东电力集团等大型企业,考研学校主要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山东大学等知名院校。
2.科研成果斐然
双导师制实施后学生在仪器操作、实验设计、论文书写等方面的能力有明显提高。近三年学生在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活动中取得显著成绩,先后有山东省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4人、山东建筑大学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128人、“挑战杯”等科技竞赛国家级奖励7项、省级奖励38项、新型专利28项。
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是通过辅导员和青年教师的不同指导,从学生科研兴趣小组、社会实践、科技竞赛、开放性试验等方面探索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建立完善的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郑文强,丁倩.科研型导师制对本科生科研水平影响初探[N].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23).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057-02
大学经历了历史发展和现代超越的阶段,被人们赋予了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较为公认的职能。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大学的三种职能都密切相关,我国明确提出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重大战略目标,对科技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大学生科研能力有了更大的期望,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但是,根据目前的实践来看,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还未形成成熟可行的体系,培养途径也缺乏科学的梳理和总结。因此,以理工科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为核心,探索合理的理工科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并构建科学的培养模式,将进一步提高本科生从事科研的积极性,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水平,更好的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求。
一、加强体现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
1.在本科生培养方案中设置专门的科研训练课程。课程学习是本科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培养方案中有目标的设置体现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特色的科研训练课程,有助于本科生了解科研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和树立科研意识,接受必要的科研技能训练。理工科科研能力培养课程可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教授学生查阅、整理、归纳、翻译文献、设计实验、处理数据、制图以及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和科技论文的基本方法,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科学意识、科研素养和信息获取与应用能力,使其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提高科研水平和质量。
2.重视本科实践教学,构建和完善本科实验教学体系。理工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本身就具有重视实践、应用性强的特点,因此,实验教学一直以来是理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然而,从目前本科生培养的现状看来,大部分高校的本科生实验动手能力不强,缺少专业的实验操作经验和思考能力。
为了使得本科生在实验教学中获得足够的实践经验,不断提升其实验水平和能力,良好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极其必要的。构建和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应当从实验教学内容的革新开始,加大实验课时比例,从而使得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完成,有利于培养本科生的科研兴趣、探索和创新能力。[1]
3.重视学术讲座和论坛组会课程,实现本科课程内容与专业前沿的结合。学术讲座是讲座人向学生讲授与学科有关的知识或新的研究进展,以扩展他们知识的一种活动。国内外专家与学生近距离的学术交流和探讨,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学科前沿,并在学术交流和学术碰撞中拓展视野,产生灵感,碰撞出智慧火花”的一种方式[2]。进一步说,“研究若想有所创新,就需要对学术前沿动态保持密切的关注,培养自己的学术敏感性。”[3]高校应当鼓励本科生参加学术讲座和论坛组会,将与本科生专业相关的学术讲座和论坛组会作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本科课程体系建设中,明确规定本科生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参加相应次数的讲座或组会,完成作业通过考核,才可以获得相应学分。在学分制的激励下,本科生广泛参加学术讲座和论坛组会,不仅能够了解到专业前沿知识,也会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让本科生有机会接触和了解科研。
二、发挥科研导师和导师组对本科生科研的指导作用
引导本科生从事科研活动,导师和导师组的作用不容小视。目前研究生的培养多采用导师制和导师组制,但本科生鲜有固定的导师或导师组指导其科研活动。发挥导师对本科生科研的指导作用,并非导师单纯的对本科生某一个科研项目或科技活动进行指导,而是把有兴趣参加科研的本科生尽早融入到导师实验室和课题组,由导师和导师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本科生科研进行指导。
导师和导师组对本科生科研进行指导,首先要确定合适的本科生人选,其次要给本科生确定明确的科研内容和目标,同时还要合理的规划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时间。本世纪以来国内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本科教育的定位已经逐渐从单一的精英教育转型为多元的大众化教育和精英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也随之改变。目前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培养出来的本科生中既有可以继续深造,专门从事科研的研究型人才,也有可以走上社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发挥科研导师和导师组对本科生科研的指导作用,在导师和学生进行双选的基础上,由导师和导师组作为负责人,在低年级本科生中确定部分有科研兴趣和潜质的学生,尽早帮助他们规划参与科研的时间,拟定科研计划并有计划的指导本科生进行实验、文献阅读、成果总结汇报。尽可能的采取个别指导的方式,降低导师指导本科生科研的师生比,保证本科生切实可行的参与导师和导师组的科研项目和组会汇报,从源头上培养理工科高层次科研人才的科研水平和能力。
三、创新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组织形式
1.运行理论与实践统一,传授知识与自主学习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组织形式,要求理工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自主学习结合,重视教学过程启发式教学和研讨式教学的引入,在实践中培养本科生独立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培养本科生科研兴趣和创新热情,教学组织过程中可适当采取前沿知识讲座、科研基础知识教授、专题讲解等形式,分阶段将有兴趣从事科研活动的本科生引入到科研活动中来。
对于刚刚从事科研的本科生,正确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应当是以灌输知识为主,而应该把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实验技巧、文献检索和撰写等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查阅资料,提出研究内容、方法和路线。在实验实施和成果总结过程中,理应让学生独立探索和操作,导师进行指导、提出意见并和学生进行探讨。[4]
2.鼓励理工科本科生在科研导师和导师组的指导下参加科研活动。挑战杯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是国内高校科研活动的主要内容,但多数情况是由学生临时找导师指导立项和完成。通过导师和导师组对本科生系统、有计划的科研训练,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将有所提高,因此,在科研导师和导师组的指导下,积极有目的、有计划的参加科研活动也是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组织形式创新的体现。以个别指导的方式,导师和导师组帮助本科生明确具体的科研目标,确定可行的实验内容,提前做好准备,参加各种科研活动,不仅有利于本科生更好的参加科研实践,也为科研活动的成功创造有利条件。
3.建立和推行理工科本科生的科研组会制度。科研组会制度一直是理工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组织形式,但在我国高校本科生中执行和推行得并不彻底和完善。本科生在科研导师和导师组的指导下参加科研活动,定期参与到组会活动中,听取报告并对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总结和汇报,和课题组的成员进行交流,有助于本科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更好的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升科研能力水平。理工科学生应当定期坚持组会活动,在活动中汇报近期的文献阅读、工作开展情况,并与指导教师及组会成员探讨前沿动态,科研问题,找出进一步研究的路径、方法和所需注意的问题。
四、完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评价与保障机制
1.确定学分保障制。课程学习一直是本科教育的重要形式,完善的学分制是本科生参与科研的组织和制度保障。开设科研训练方法课程、前沿讲座课程、实验选修课程和本科生组会课程作为本科培养的内容,对选课学习的学生进行考核,通过者获得相应的学分,是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常规化的重要途径。
2.必要的经费支持。一方面学生在一定的科研项目经费支持下开展科研活动,另一方面学院和高校可以通过接受企业资助、导师资助等形式保证本科生必要的科研劳务补助和假期从事科研活动的生活补贴。以双选的形式为入学的本科生配备科研导师,导师和导师组对本科生进行有计划、系统的科研训练,根据按劳分配原则给导师计算工作量并对导师进行考核,促使本科生科研活动在经费支持的保障下得以顺利开展。
3.开放性项目和实验室保证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平台。针对理工科本科生设立开放性科研项目和实验室,接纳本科生尽早的参与到科研项目和实验室中来,是目前有些高校促进本科生从事科研活动的重要举措。开放性科研实验室既可以给本科生提供创新条件、创新环境、创新氛围和创新平台,也是渗透创新教育的最好课题、最快捷方式。[5]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是高校本科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系统的培养模式和制度保障下对部分有科研潜质的本科生进行引导和指导,不仅仅有助于本科生自身的提高,也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科研人员和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有待于学生、导师、培养单位和社会的共同参与。
参考文献:
[1]赵吉.生命科学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4):178-181.
[2]谭寨璐.关注研究生学术成长[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0):46.
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在海洋科学得到蓬勃发展,而海洋药学领域已成为当今医药科学最具生命力的前沿学科[1],海洋药学本科教育承担着新世纪具有综合性学科知识的本科生培养。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培养模式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将产学研一体化融入到海洋药学本科生教育中,可以快速的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海洋药学人才[1]。
1.产学研一体化对于海洋药学本科生培养的作用
产学研一体化对于海洋药学本科生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首先,产学研一体化应用于海洋药学本科生培养中,可以有效的改变师资队伍的结构,通过将生产、教育、科研的相互作用,真正的实现了实际与理论的有机结合;其次,产学研一体化可以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教育与生产、科研的结合,可以将海洋药物在生产和科研中应用的新技术、得到的新成果纳入到本科生的教学计划中,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海洋药物的发展新情况,有利于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最后,产学研一体化还能有效地提高本科生在遇到问题时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时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为今后的科研、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2]。
2.产学研一体化对于海洋药学本科生培养的模式
2.1以海洋药学为基础,建立校内产学研一体化模式
首先海洋药学本科生以不同的研究方向为目标,成立不同的研究兴趣小组,建立相应的实践活动并联系课堂的教学实际,学生以完成教学计划的实训内容为宗旨,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生产实践及技能训练,建立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师生共同完成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其次,海洋药学以专业为基础建立校办产业,并确立明确的考核指标和评价体系,师生不仅可以在其中实习,更重要的是产于劳动生产而不是单纯的实验。这种产学研一体化的海洋药学本科生培养模式可以赢得教学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方面的共同受益。
2.2以海洋药学为基础,建立校外产学研一体化模式
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海洋药学本科生培养办学模式的主要目的就是有效的整合教育、科研和企业资源,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充分体现海洋药学高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促进海洋药学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相对于校内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校外的实习基地则更突出产学研一体化的实用性与灵活性。首先,建立临时的海洋药学本科生实习基地,这种模式一般存在不确定性。临时实习基地一般是教师的个人关系或者学生的社会关系而建立起来的,却可以有效地解决部分学生的生产实习。是产学研一体化海洋药学本科生培养的一种辅助形式。其次,建立固定的海洋药学本科生实习基地,这种实习基地的建立是基于企业对于海洋药学高校的信任和技术的依赖,学生到企业接受生产教学,将科研与研发结合在一起,使海洋药学本科生可以尽快地适应企业的需要,快速进入工作岗位。
2.3以海洋药学为基础,建立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模式
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建立以医药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向导,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综合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培养出适应不同医药用人单位需要的高科技人才。这种产学研一体化的本科生培养模式可以使海洋药物得到快速的发展,为更快捷、更合理、更有效地利用海洋资源提供了快速的人才培养。
3.产学研一体化对于海洋药学本科生培养的困境
产学研一体化在海洋药学本科生培养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制约了海洋药学本科生培养的实际效果。首先,产学研一体化的认识不强,很多高校不愿意引入其他工厂、企业进入学校,相反很多企业也不想进入高校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也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海洋药物的生产中,校企双方的对接存在距离差,直接导致了产学研一体化海洋药学本科生培养环节断裂;其次,产学研一体化海洋药学本科生培养还有待完善,政府针对产学研一体化制定集体配套政策、措施相对较少,尤其是对海洋药学本科生培养做出贡献的企业与支持力度不够,导致了很多海洋药物的项目完成了小试、中试,却止于科研成果产业化上,海洋药物本科生科研的科技转化现象更是少之又少[2]。最后,产学研一体化海洋药学本科生的管理制度不够明确,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了部分学生成为“无主”学生,使一些自觉性不高的学生吧产学研一体化培养当成了放松自我的途径,这样不但没有达到产学研一体化海洋药学本科生培养的目的,还严重的浪费了资源[3]。
4.产学研一体化对于海洋药学本科生培养的意义
产学研一体化就是以产为方向,学为基础,研为纽带,三者的有机结合。高校、科研机构和产业部门在知识创新、应用研究和产品研发等不同反面有着不同的优势,实行产学研一体化,可以将三者的优势有利的聚合在一起,使创新成果及时得到市场的检验,加快了科研成果的转化[4]。
首先,产学研一体化海洋药学本科生培养是促进海洋药学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海洋药学专业作为海洋新世纪依托药学科学、海洋科学和生物科学发展起来的融合学科,推动和承载着海洋生物药物的发展和进步。将产学研一体化融入到海洋药学本科生培养和教育体系中,使海洋药物的研究焦点以市场为导向,实行以产定研,以研促产的双向结合,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强了自主创新能力,为加快海洋药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其次,产学研一体化海洋药学本科生培养是得到海洋药学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必然要求。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体系改变了封闭、单一的高校办学模式。以产学研一体化为切入点,以校企结合、定向培养海洋医药企业急需人才为结合点,满足社会人才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以致用的海洋药学实用性人才。而实用性人才离不开实践的培养,产学研一体化海洋药学本科生培养模式为实用性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最后,产学研一体化海洋药学本科生培养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通过构建产学研一体化海洋药学本科生培养模式,可以改进并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锻炼并提高海洋药学师资队伍的水平。教师通过参加不同的科研和实践,使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并且,教师可以把参加科研和实践所总结出来的经验、接触的新技术带到以后的课堂中去,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领域[4]。
产学研一体化海洋药学本科生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海洋药学专业传统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各海洋院校在本科生培养上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可以促进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有效地拉近了海洋药学教学与海洋药物生产的距离,使海洋药学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为海洋药物的发展以及人类可持续地开发海洋资源开辟了新道路。
参考文献:
[1]吴文惠,张朝燕,等.海洋生物制药本科教育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适应性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3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6-8228(2012)12-54-02
Application of process control method in cultivation of undergraduat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Ma Qiaomei, Chen Gouxi, Liu Shuangying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Taiyuan, Shanxi 030051,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cultivat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undergraduates, the process control method is applied and discussed.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network engineering, process control method has been done in the revision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laying plans. Corresponding measures have been done in entrance education, experiment week, professional course and graduation design. From the feedback of graduate students, it can be seen that process control method has achieved good effect 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ng undergraduat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Key words: process control method; undergraduat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professional training; network engineering
0 引言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能力”[1]。可见,提高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是高等教育法规定的要求。此外,如果学生毕业后继续求学深造,在硕士阶段都要进行相应的科研工作,在本科阶段形成的科研能力素养会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学生毕业后进入用人单位就业,用人单位都希望毕业生能立即参与到项目中去,这也要求学生在毕业时就具备一定的科研实践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许多学者对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2,3]。在四年的大学教学中,采用过程控制法[4],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方法,对学生进行逐步引导和培养,激发他们的科研热情,挖掘他们的科研潜力。我们把过程控制法引入到教学模式中,结合专业培养方案,在入学教育、实验周设置、专业选修课程设置、毕业设计等环节,对本校网络工程专业的本科教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方法[5]。
1 入学阶段
1.1 入学教育
从高中升入大学,学习环境、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对于这些变化,学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学生最初对于专业的内涵、专业的详细内容、将来的学习目标都不清楚,许多学生刚入学会感到茫然。所以,在入学初期,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干预,在入学教育环节,安排一个专业内容的讲解,以确保他们顺利度过这一时期。由资深教师为学生解读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前后课程之间的联系、本专业毕业生要达到的目标以及毕业后可能从事的职业等。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对整个大学四年的学习环节和内容有初步的了解,明确专业内涵,明白学习目标。
1.2 入门专业课程的设置
网络工程专业中第一门专业课程是计算机科学导论,该课程课时为16课时,主要分为几个主题进行讲授,为学生讲授目前计算机学科中网络工程专业的几个前沿方向,使学生了解本专业发展的方向和前沿动态,为以后学习目标的确定设置一个指导方向。
2 实验周的设置
在前三年的学习过程中,为学生设置了几个课程设计和实验周。分别有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数据库课程实验周、动态网站开发实验周、组网实验周。为了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科研团队开发项目的过程和方法,项目的进行都是模拟实际项目开发的模式进行。实验周的项目都是由3人或者4人共同开展并完成一个项目的设计与开发。首先选出组长作为项目负责人,然后按照需求、概要设计、任务分解、详细设计、模块测试、模块整合、整体测试、文档编写几个环节进行设计与开发。整个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了项目开发的过程,体会到个人设计和团队合作的联系。最后阶段是验收。采取汇报+答辩的方式进行,首先由学生讲解自己的设计,然后老师提问并由学生解答。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项目开发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以后参加科研项目的打下了基础。
3 专业选修课的设置
在第七个学期,本专业开设了多门专业选修课,这几门选修课组合成两个模块。一个模块是网络管理与维护模块,另一个模块是网络编程模块。这个阶段,经过前期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并且对毕业后的专业方向有个基本的想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不同的方向模块。这一阶段的选修课程主要都是与就业相关的课程,目的是为学生的择业提供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4 毕业设计环节
从第七个学期中期到第八个学期末,大约有25周时间进行毕业设计环节。毕业设计是大学四年中重要的综合能力训练活动,学生此时已完成了所有课程的学习,能够投入更多的时间集中精力进行毕业设计,非常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研能力的训练。
4.1 学生选题
首先,在教师出题目时,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项目出一些工作量适中的题目,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最好的锻炼。学生选择题目时,对于要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适合今后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以使个人更早地接触研究性课题,使研究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对于要参加工作的学生,可以结合一些横向课题,重点强调项目的实践能力。本科生在参与教师课题的过程中可以多一些了解学科前沿发展方向及内容,领会科研工作的切入点,找到从事科研工作的感觉。学生通过艰辛的劳动,不仅提高了科研能力,还能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为工作或攻读硕士学位打下基础。
4.2 组织讨论
选题完成后,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研究讨论。让每个学生讲解自己的研究进展,对遇到的问题进行组内讨论,通过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灵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学术交流的重要性,提升专业素养,学会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要讨论、交流,发挥团队的作用。
4.3 论文书写
任何的科研活动都离不开论文的书写,对于下一步要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学生,科研论文的写作必不可少,对于准备就业的学生,项目相关的文挡书写也是一项需要加强的基本技能,所以在毕业设计的最后阶段要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指导。教师可以先对论文的书写要求进行讲解,对难点和要点进行强调,还可以通过一些优秀论文给学生讲解做示范,使学生在提高科研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科研写作能力。
4.4 答辩
论文答辩是本科生本科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一个能力培养的绝好时机。如何在有限的时间把自己的毕业设计内容进行汇报具有一定的技巧,指导教师可以通过“预答辩”,让学生提前体会答辩的环节,避免因答辩时过于紧张而不能达到好的效果,同时,指导教师也可以通过“预答辩”发现问题,提前进行指导,使学生在毕业答辩环节取得更好的效果。
5 结束语
从2008年开始,我们对网络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应用了以上措施与方法,并对毕业的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反馈结果显示,在就业的学生中,由于有了前期的培养,在进入用人单位工作时能够很快地适应工作环境;而对于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在进入导师的研究课题时能够很快地适应学习方法。同时,毕业生的科研意识和学习主动性也明显加强,由此可见,把过程控制法融入到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EB/OL].http://news1xinhuanet1com/
st/2002-01/21/content_2462841htm.
[2] 胡泽平.高校内生的知识增长:组织设计与知识螺旋的关系研究[J].
理工高教研究,2010.29(2):17-20
[3] 姜长宝.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
2010.8:152-154
[4] 王茂柱.教学过程的控制——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应用实践[J].教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