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问题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4 16:41:5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问题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问题

篇(1)

主体间性理论既是当前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必然选择。要实现从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变,不能一味沿袭传统的、惯性的工作模式和方法,必须抛弃传统的思维定势,真正从内容、手段、方法、载体、环体等方面进行一体化的改革和创新,使学生感受到从所未有的新颖独特,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并自觉地参与到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悄无声息地实现教育的目的。具体地说,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切忌只重工作目的性而不考虑方式方法,始终坚持平等对话原则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强烈的目的性。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非常注重目标的达成度,甚至忽视了手段和方法的适宜性,以致于出现了事与愿违的后果,并未实现预期的目的,“劳而无功”却在社会、学校“背”上骂名,最终呈现出学生不满意、党委政府不满意的状态。如何有效地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呢?一方面,讲究工作方式方法,注重教育情境创设。方式方法上要讲求“外虚内实”。表象层面上不能显得目的性太强,“昭然若揭”,“有意”惹起学生的反感,从内心产生抵触情绪,失去了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骨子里面确实有工作的想法和目的,绝不是简单、单纯的交流聊天,承载着应有的责任和使命。要将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其核心就在于教育情境的创设,教育活动的精心策划。经过精心设计的情景是雅致的,经过精心策划的活动是巧妙的。既能实现教育目的,又不引起学生的警觉和反感,取得教育者的水平和艺术。另一方面,尝试师生交往对话,营造平等和谐氛围。对话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对话的前提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人格上保持平等。要坚决革除传统模式下教育者“高高在上”,开展工作“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受教育者被“虎视眈眈”“众目葵葵”,大有“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的架势,营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交往对话的基础。因此,双方要以平等的姿态、朋友的身份进行交往,忘却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尊卑,彻底抛弃“不愿谈”“不敢谈”“不能谈”的心理障碍基础,从心底里把对方当作自己的朋友、自己的亲人,真正朝着师生间无所不谈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状态和境界。

二、切忌只顾把控话语权而不契合学生实际,始终坚持互动交流原则

思想政治工作涉及到话语权的把控。正确的一方把握了话语权,就让正确的思想得到不断的传播,延伸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效果;相反,如果错误的一方把握了话语权,就让谬误的观念象疾病一样流传,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消极效应。但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权的把控不应凭借教育者的优越地位,而是靠要讲究艺术和技术的。一方面,要用以知识为基础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学生。现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越来越难做,一味只采用传统的灌输方式,效果不理想,极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既要发挥传统方式的积极作用,又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还对教育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格魅力对人的影响是最直接、也是最深刻和持久的。因此,教育者自身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尤其是熟练地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能够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得到学生的信任和佩服,做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而且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模范地做到,自觉地把自身塑造成为学生学习的标杆和示范,起到言传身教的效果。另一方面,要坚持以学生的实际为工作出发点来“取悦”学生。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多地强调教育者要做什么,达到什么目的,很少兼顾到受教育者的实际和需要,工作开展起来不能契合学生的内心想法,得不到学生的有效支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各行其道”,成了两条“平行线”,不能产生“交集”,更无从去谈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现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不能做“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能脱离学生实际,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学生的实际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逻辑起点,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以急,把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学生的“心坎”上,自然得到学生的支持和欢迎,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必然“水到渠成”。

三、切忌只重单方面主导而不调动学生参与,始终坚持合作教育原则

在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学生接受信息改变了传统的单一形式,来源渠道更加丰富和多元化,加剧了其个性的形成和独立的意识,对人生、对社会有了他们自身的认识和看法,而且轻易不受成年人的左右。但毕竟学生的认识和看法不会完全成熟和正确,教育者要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成熟和成长。一方面,要变“单主导”为“双参与”。“互动”才可能“和谐”。社会学上的“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众之间通过语言或其他手段传播信息而发生的相互依赖的过程。这种相互作用既有积极的过程和结果,也有消极的过程和结果。当然,消极的过程和结果不是人们所要追求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只有双向互动,并产生积极的结果,才是工作追求的根本目的。所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抛弃传统的“教育者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单向性模式,转而谋求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参与,调动两个积极性,共同致力于育人和成长的目标,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愉快地实现工作目的。另一方面,要变学生“被动”为“主动”。传统模式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能有效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久而久之,学生就渐渐失去兴趣,教育过程就完全演变成了教育者个人在唱“独角戏”,“台下”的观众都“心不在焉”,无论多么“精彩”都不会获得“观众”的掌声。而主体间性教育模式下,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学生)都处于主动地位,只有双方共同主导才能完成整个教育过程,期待出现预期的效果。所以现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把学生摆在主体的地位,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主人翁地位,发挥主人翁的作用,把教育的目标变成自身成长的需要,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参与,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从而把教师的职能从过去的强行灌输转变为指导引导、营造环境,由过去的“绞尽脑汁”要学生接受转变为现在的“心情舒畅”地保驾护航,学生自主地吮吸成长需要的“乳汁”。

四、切忌只顾一意孤行而不考虑学生感受,始终坚持沟通理解原则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就是触摸(及)人的灵魂的工作。要改变学生的思想、净化学生的灵魂,必然要顾及学生的感受,切不可仍然效仿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我行我素”,只有求得师生之间的价值或者观念的共识,开展起工作来才会得心应手。一方面,要善于倾听学生意见,避免“独断专行”。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讲求教育者要怎么样就怎么样,而不是学生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而现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则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主张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只有摸清学生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真实需求,开展工作才是科学的、具有针对性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学生,摸清学生情况是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接触学生,了解学生”是摸清情况的有效路径和最佳选择。教育者只有深入实际,深入学生一线,和学生打成一遍,做学生朋友,与学生交心谈心,在轻松愉快的交流中掌握开展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做到工作决策有依据,工作措施很科学,实施起来具有针对性,学生接受起来很容易,呈现出来的效果令人满意。另一方面,要善于换位思考问题,考虑学生感受。传统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站在教育者角度思考问题,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则主张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即人们常说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既然学生成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必须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考虑学生的真实感受,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开展工作的措施必须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主动争取学生的参与,主动邀请学生的配合,主动赢得学生的支持,师生齐心协力,并肩战斗,轻松愉快地“走完全程”,顺理成章地到达“幸福彼岸”。

参考文献

[1] 周先进.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何以成为必然[J].前沿, 2010(07).

[2] 熊宝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实践路径探究[J].大庆社会科学,2010(10).

[3] 陈倩.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探究[J].科教导刊,2010(03).

[4] 李小红.主体间性教育模式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09).

篇(2)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5.128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其他工作的基础,对国家、社会、学校、学生个体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新时期,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及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很大冲击,如何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实效性,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1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问题

1.1 工作缺少系统性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性不强。虽然各方对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是一致的,但具体到实施的办法和内容上,还存在很大的差异。一方面,和地域、校情等差异有关;另一方面,是实施时随意性很大,简单的认为管好学生就是开几次学习会,学生不旷课,不出事就行。这显然把复杂的教育工作简单化,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管理的多,引导的少,批评的多,谈心少,工作形式粗放,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没有系统的目标、办法。

1.2 环境影响没有足够重视

大学生正处在建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但社会上金钱至上,人情冷漠、官员腐败,诚信缺失,社会道德水平下降等现象,很容易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想里被无限的放大、误判。这些教育环境的变化信息,思想教育工作者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很容易让学生建立起错误的价值观念,甚至影响学生一生,也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很多的困难。

1.3 辅导员队伍的结构性矛盾

现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辅导员是由刚参加工作的应届毕业生担任,由学生过快转变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师。有的高校为节约资金和人员编制,招聘一些没有教师资格的人员进入辅导员队伍,缺少学生工作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还有些学校的辅导员学历低、年龄偏大,不能完全适应和胜任工作。所以,辅导员年龄、学历、学生工作专业知识水平上的结构性矛盾在我国高校十分突出。

1.4 教育方式落后

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教育方式,其实质就是要“管”还是要“疏”问题。现在的学生无论是教师、家长普遍都认为就是“难管”,这句话暴露出在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教育方式已经落后,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多元化文化在我国基本形成,再难用一个简单、统一的标准要求大学生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这也不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即使是“管”好了,但牺牲的是大学生的创造力。

1.5 学生心理问题突出

我国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时期,这种发展给大部分人带来了很多思想上的变化,有些是积极向上良性的,有些是负面消极的。特别是年轻人接受新事物、新思想较快,但缺乏经验和甄别能力,如果没有及时地疏导,一些消极的思想观念会很容易形成,其心理健康将受到极大的损害。高职生文化基础差,入学成绩普遍偏低,自身素质与高校要求有巨大落差,心理问题日渐明显,很容易发生学生心理抑郁、狂躁、暴力、冷漠等心理疾病,所以近些年来青年学生由于心理疾病发生的暴力等犯罪屡见不鲜。

2 几点建议

2.1 增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性

要不断更新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要建立学生思想政治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制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全程性与阶段性目标,构建起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固定思想政治学习的时间,减少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随意性等。

2.2 重视校外大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消极的、负面的现象不能采取简单的回避和隔离,要组织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积极应对,客观地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观念,增强辨别和抵御能力。同时,通过一些先进人物、事迹的宣讲或专场报告,加大正面宣传和引导,积极抵御不良影响。

2.3 优化辅导员队伍组成

通过提高辅导员待遇等手段,吸引有专业教育知识的教师从事辅导员工作。构建辅导员培训进修机制,对参加工作时间较短的辅导员进行专业的教育和心理培训,增加对新辅导员心理和基本道德素质测试,使他们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建立起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坚决杜绝不符合条件的临时聘用人员担任辅导员。

2.4 建立疏导为主的教育观念

要正视学生个体的差异和90后学生的特点,尊重他们的心理诉求和正常选择,因材施教,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手段,建立平等互动的交流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坚决摒弃只堵不疏或简单说教的错误教育观念,要以学生为中心,建立以疏导为主,重视沟通交流的教育观念。

2.5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一是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努力提高大学生心理保健意识,增强大学生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二是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对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长期的心理辅导。同时,关注班级、宿舍学生之间的互动状态,对不良倾向早预防早处理。总之,让这部分学生有归属感、安全感。

3 结束语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作,只有不断增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性,重视校外大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优化辅导员队伍组成,建立疏导为主的教育观念,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等,才能增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倩.从网络信息传播看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2000,(12):12.

[2]时明.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管理[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0,(5):30-31.

篇(3)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8-0151-02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形式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调研。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调查发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调查中接受访问的161位高校领导中有接近30%的人认为,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需要进一步改进,更好地体现其科学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要改进,更好地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调查显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感兴趣的大学生只占学生的13.4%,有12%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自己影响甚微,还有12.5%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教学方法以灌输式的理论教学为主,缺少师生互动、学生讨论及其他实践环节。这些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度。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需要改进。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调查发现,接近30%的高校领导认为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数量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要,有半数以上的学校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一般或较差,影响了教学效果。有20%的高校领导认为存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不稳定的问题。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学实效性,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数量不足,工作量大,而且队伍不稳定,常常一两年就转岗。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工作的顺利运转。调查显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由学校党委主管的约90%,少数由行政系统负责,个别的实行了双重领导。高校党委承担着统一领导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责任,直接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有助于全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状况,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等问题,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互联网带来的挑战。互联网在给学生的学习、交往和娱乐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断传播着一些腐朽有害的信息,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刺激性、趣味性等特点使很多大学生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据调查,某高校经常上网的人数高达80%,其中,15%是上网学习,60%是聊天,25%是玩游戏。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和不良文化对上网大学生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这增加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与管理,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新课题。很多高校建立了BBS网站管理机制,但也有一些高校忽视了互联网对学生的影响,对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没有明确的认识。

大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影响学生健康成长,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大部分学校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教师队伍,但是师资水平、考核机制、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尽快解决,使高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渠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增强理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大力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工作。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最新成果的要求,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取得实效。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形成充满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队伍。适应新形势,建设好一支以专职为主、兼职配合,专业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相对合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工作和关键环节。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这三支队伍要建设好,逐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立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发挥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模范带头作用,鼓励广大教职员工都能主动履行育人职责,在高校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育人氛围。

篇(4)

Abstract:the aid work is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ability, higher education fairness and harmonious society, how to the student financial assistance work as an opportunity, as the starting point, combining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with economic assistance, it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education funding

学生资助工作的大力开展,使得贫困生的现实困难基本能得到解决。将资助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让学生感觉到精神上的愉悦、思想上的充实和行动上的动力,教育学生诚信感恩,激励学生刻苦学习,把教育引导作为资助工作的发力点。

一、健全思想教育工作机制

将经济资助工作贯彻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中,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教育引导,利用结对帮扶的形式将贫困生思想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建立切实可行的思想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高校要提高认识,利用结对帮扶形式从生活和学习等方面对贫困生进行帮扶。思想上教育学生物质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贫乏。只要自立自强,合理利用国家奖助学金的资助,刻苦学习,努力奋进,前途是光明的。国家对贫困生的关心是对教育公平问题的最好回答,是对大学生最大的关心和期望。教育学生感恩社会,知恩图报,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在学习上要通过辅导行形式帮助后进同学,树立他们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的奋斗意识。通过结对帮扶,让贫困生在学习上有成功感,在生活有依靠感。

二、强化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审工作

国家奖助学金是用来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激励他们刻苦学习,积极进取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对贫困生的特殊关爱,体现了教育公平公正。所以,学校在评选国家奖助学金时,应该积极组织资助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校园广播、网络、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大力深入地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宣传在评选过程中出现的先进同学事迹。通过先进事迹教育后进思想,积极的舆论引导落后的风气。

三、加强诚信感恩意识的培养

国家助学贷款从这些年的情况看,还款违约率居高不下,学生在校申请,毕业后离开学校,银行和学校很难规范和督促他们按时还款。国家从2007年开始陆续在全国部分省份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到目前已在全国22个省市推行,生源地贷款以学生信用为担保,以学生和家长为共同借款人,在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办理,越来越显示它的优点。高校和当地教育部门共同参与管理,在一定程度防范了金融风险。生源地助学贷款是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的根本措施。

国家助学金的无偿性,助长了一些贫困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而助学贷款的有偿性恰恰可以起到相反的教育效果,在申请的过程中,可以深入宣传,鼓励广大贫困生申请生源地贷款,教育努力学习,积极奋进。出校靠自己的双手取得报酬,靠自己的劳动来偿还贷款。可以调动学生在校努力学习的积极性,树立他们自立自强的意识。同时注重诚信意识教育,通过诚信教育活动来增加学生的诚信意识。比如通过举办诚信感恩演讲比赛、励志成才征文活动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社会道德。

四、拓展勤工助学活动

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是指高等学校组织引导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内外从事适当的智力或体力劳动,并获得一定的经济报酬的活动。它具有经济资助和思想教育的双重功能。在勤工助学的过程中,教育学生学会自立、自强,锻炼了实践能力。学生参与勤工助学活动也是参与学校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对某一具体问题提出个人的见解,从学生的角度参与民主管理,勤工助学具有特殊的实践性和独特的育人作用。首先要建立勤工助学相关管理制度,加强领导,规范管理;其次要发挥学生组织特有的参与热情;再次要成立大学生勤工助学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最后学校要从事业收入中提取足额经费保障活动的正常进行。

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资助的最终目的是要帮助贫困生成人成才,而责任是一个人成人成才的基础。有的同学拿了国家的资助好像理所应当,对班集体的事情漠不关心,对周围需要帮助的同学视而不见。只顾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因此,不仅要让贫困生生不落泪,更要让他们的思想不掉队,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参与到班级管理和集体活动中去。

针对个别贫困生有消极沉默、彷徨悲观的心理状态,适当开展心理教育工作,通过心理健康知识宣讲、心理辅导与咨询等形式,帮助引导贫困生正确面对困难,客观认识现实,摆脱心理困扰。对他们进行正面的教育和引导,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参与集体事务。比如,许多贫困生成绩好,在学习上,发动他们结成“一帮一”的帮扶对子,对学习后进同学帮助辅导,使班级形成优良的学风。通过各种帮扶措施,使得这部分学生学会和同学们进行沟通交流,反过来帮助他们克服自卑的心理,树立阳光自信的心态。通过帮扶行动,发现一批,帮助一批;帮助一批,培养一批,使他们成为积极进取、自立自强、心理健康、奋发有为的学生。

参考文献:

篇(5)

大众性特点是社会热点问题的基本属性,之所以被称为热点问题,究其根本,是为众人所熟知。社会热点问题具有复杂性特点,通过手机、电脑等多种途径传播,覆盖范围广泛。同时,社会热点问题还具有动态性特点,随着时代变迁,人们的需求有所变化,关注和侧重点不同,使得社会热点问题也会发生变化。

二、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价值分析

1.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观念

把握高校学生当前思想动态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关键,高校必须了解他们的思想发展趋势,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因此,高校教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富有责任心,为高校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日常工作中,社会热点问题与教育工作的融合,能够提高师生交流的有效性,从而解决实际问题,疏导学生的心理疑惑,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工作中,教师加大对学生思想动态的关注力度,经常与学生沟通,也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通过高校网站和论坛,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在热点问题方面的观点,从而将此作为依据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调整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2.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且取得了不错的教育效果。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对传统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和更新非常有必要,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社会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应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在设计内容时,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传递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提升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使得学生能够接受更多正能量的教育。

3.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现有的高校思想政治内容多集中在理论层面上,且内容覆盖范围较小,无法为学生提供实践指导,学生兴趣并不高。而引入社会热点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结合,可使得课堂内容更加简单、明确,且可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实践性特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还能够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4.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教育中,学生能够主动关注社会热点,并利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且能够增强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深化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理解。社会热点问题具有多元化特点,因此能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三、结论

综上所述,社会热点问题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具有多元化特点。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使其参与到教育活动当中。教师结合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学生对热点问题的看法来判断学生的思想发展趋势,并坚持针对性原则,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热点问题有机整合,将成为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能够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篇(6)

(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概念

人文关怀的内涵极为丰富,其与人的价值观、个性、生存及其理想命运等息息相关。人文关怀即关怀人的生存现状,并积极肯定人的尊严及其生活条件,对人类天性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总体来说,人文关怀即为对人生存和发展的关注,标志着社会文明发展的不断进步,反应了人类自觉意识的提高。

心理疏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 从思想政治工作角度上来看,心理疏导是一种外延。采用说明、解释、相互理解、支持等方式,合理运用语音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逐步影响对方的心理状态,从而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疾病人群的认知、信念、情感、行为和态度等,以去除其心理障碍。

2 从医学角度上来看,心理疏导是它的本意。其是一种合理运用心理学知识,通过转变人类的意志、行为和心理认知,从而消除心理症状、治疗心理疾病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联系

为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重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应准确理解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涵义,实现两者之间的统一,才能共同进步。

1 人文关怀是以理解人、关怀人等为核心要素。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以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发展为主要目标。针对人的思想问题进行解决,侧重于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直接导致人文关怀有所欠缺。思想政治工作应深入人的心灵,秉持着人文关怀的理念,对其进行心理抚慰,是在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上的一大进步。

2 政治思想工作中,心理疏导是一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实现了内容和方法的有机统一。从方法上看,其主要防治泛心理化,主要以教育人和培养人为思想导向;而从内容上看,基于心理疏导自身所具有道德价值和人文关怀思想,重视将其包含的人文精神传递给各教育对象。

3 人文关怀是以关心、尊重和爱护人为主。而心理疏导是在遵循人的心理状态的基础上,通过各沟通方式,开导人们的心理障碍。两者都是一个创新性工作理念和方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关怀包含心理疏导,而心理疏导体现着人文关怀,两者都是为了提高人的思想政治觉悟为目标,相互统一,相互促进。

二、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重要意义

(一)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组织、群体和成员的文化需求不断增加,并逐步朝着多样化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转变。以教育工作为例,教育工作者只有秉持平等的思想,才可避免与被教育者之间距离和隔阂的产生,从而使被教育者信服,这也是人文关怀的重要举措。除此之外,国家相关部门强调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有效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其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条件。

(二)适应新形势变化的创新要求

随着个体思想动态的日益复杂、各项利益要求的提高,传统的说教式思想政治工作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而通过心理疏导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有效手段,适应这一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型要求。

(三)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文关怀旨在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从经济和政治上实现人的整体价值。心理疏导也是以人为主体的审视工作。两者都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其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三、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对策

现阶段,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摆在重要位置,正确认识到“五化”原则的重要性。

(一)注重人性化原则

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处于主体地位,思想政治工作的是为了引导人自我认识、自我提高的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应注重平等意识,尊重人格,做到以理服人。应将传统的灌输式思想政治工作转变成换位思考、互相探讨的沟通方法,从而实现两者之间相互信任和相互理解。

在思想政治工作者,管理人员应转变居高临下的姿态,严禁以权压人,尊重下属,平等待人。不定期对人员生活、工作、家庭、安全等方面进行关心与问候,这也是体现人文关怀的有效方式,以使员工全身心投身到工作中。

(二)注重个性化原则

由于个体知识、兴趣、修养、生活环境及受教育情况各不相同,导致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遵循个性化原则,避免用同一标准来衡量人员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应在全方位了解人员心理状态基础上,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方式来开展疏导工作,有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率。

(三)坚持生活化原则

思想政治工作应根据广大群众的需求,着力于群众关心的热点、实事,从最直接的问题入手,提高工作实效。应全面贯彻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及时了解群众所关心的问题,将其作为工作重点,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工作中的矛盾和思想困惑,积极有效的将思想政治工作与群众工作、文化和生活中。

(四)遵循人本化原则

人的感情是人文关怀的重要对象,而其也是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枢纽。这就要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将群众反馈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研究和调查对象,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处理好各矛盾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

篇(7)

思想政治工作一直是高校很是关注的话题,对大学生具有深刻的影响。高校是大学生形成自我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是培养大学生个人品德与正确意识形态的重要阶段,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因此,构建高校随想政治工作机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如今,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艺术类院校,是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的现状

1.政治参与意识不强

对于现代大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爱国情结,蕴含有丰富的爱国情感,但是参与国家政治的积极性不强,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1]。尤其是艺术生,艺术生拥有丰富的个人情感,也拥有足够的民族情结,但是对于政治的参与度不高。例如,对于一些政治投票,艺术类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并不高,只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事件予以关注,政治责任不强。

2.集体意识比较薄弱

集体意识比较薄弱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另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大学生课程的减少,大学生相处的时间不断减少,相对的集体意识也有所下降。艺术类学生由于其艺术的特性,每个人都追求个性,追求与众不同,直接影响着艺术生的思想意识。集体荣誉感是构成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的主要内容之一[2]。

3.过于关注爱情问题

过于关注爱情问题是现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以高校艺术生为例,对于艺术生而言,比较注重浪漫情节,向往纯洁美好的爱情,尤其是音乐专业。但是在大学阶段,过于关注爱情问题会对艺术生的情感意识、身心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心态的形成,对大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具有一定的制约性。

二、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有效策略

1、建立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是实现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石[3]。在高校中,应当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专项教育。教师、领导干部、政工等都是构成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关键,提高各个部分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注度,齐心协力为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而努力。如今,在高校,大学生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是有关的思想政治课程,其中涉及的内容还不够全面,而且对于大学生不能够实现实质上的教育。因此,建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可以相应的举行大学生文明校园行活动、党政教育活动等相关的思想政治活动,尤其是艺术生,思想政治比较薄弱,有利于促进对艺术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评估制度

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评估机制是评判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标准[4]。通过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评估机制,能够对领导、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在各个环节的表现进行有效的评定和判断,对工作进行一定的总结。根据思想政治工作评估制度,能够对工作队伍进行一定的约束和激励,实现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优化和提高。思想政治评估制度会涉及评估的周期、内容、对象以及评估标准。评估制度要对领导、教职工以及政工人员等实施评估,对各个阶层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进行评估是实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障。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评估时,可以采用上下级互评的方式,不存在级别的贴属性,提倡公平、公正性,保证评估结果的真实性。

3、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监督制度

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监督制度是有效保障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核心内容。通过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监督,能够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力度和开展质量,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对高校的领导班子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监督,能够对高校的有关人员产生一定的约束力,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监督约束制度,根据相关的制度对政工队伍进行一定的约束。以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为基础,对政治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提高政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动力,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监督制度可以实现上下级之间的监督,也可以实现同级之间的监督,加大监督力度,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开展的重要举措。

三、结束语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在高等教育阶段,思想政治工作是教学的基础内容,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必要条件,是决定大学生个人思想品德、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待人处事方式的重要因素。为了提升大学生的个人价值与思想觉悟,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采取相应的措施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建美.对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2,09(03):79-80.

篇(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6 ― 0135 ― 02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我国在校大学生数量与日俱增,如何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高校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大学生作为建设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如何,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1〕然而,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学校园充斥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这些不良价值取向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产生了很多不良影响,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一)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需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竞争和角逐的关键。大学生作为重要的人才储备资源,对国家强大和民族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成为各高校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由此可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对国家发展壮大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大学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力量。当代大学生是否能担负起国家与民族赋予的重要历史使命,关键在于大学生在发展和成长过程中综合素质能否得到提高,而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思想政治素质。高校要把握时代与社会发展的脉搏,根据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需求,积极深化教育改革,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培养大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形成人格健全的且具有主人翁意识的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因此,高校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大学生的优良思想政治素质,使大学生助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成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用之才。

(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需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际间的交往日趋增多,西方的各种思想文化逐渐传播和渗透到我国,尤其是对高校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虽然西方的思想文化有很多优秀的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比如现代企业管理文化、市场经济理论、民主的管理思想等等,但同样我们也不能忽视那些消极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糟粕。比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暴力恐怖、极端的个人主义等等,这些不良的思想观念已充斥了高校校园,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为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这有助于大学生摒弃西方不良思想观念的冲击和影响,坚信的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成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才。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是指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强调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应根据思想政治的教学目标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主动性。〔2〕大学生是思想工作的主要对象与核心,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要认真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全方位的关注和关爱大学生,尊重大学生的人格与尊严,认真吸纳大学生的各种建议和意见,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给予大学生真诚的帮助与指导,成为大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良师益友。

(二)深入沟通。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将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到大学生寝室、教室、以及各个活动场所,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各种动态。高校思政工作者要了解学生的各种需求,关心他们的困难和疾苦,既解决思想问题又解决实际问题,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3〕大学时代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难,思想动向也会受到社会各种不良风气的干扰与影响,因此高校工作者要经常与大学生进行深入沟通交流,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帮助大学生解决各种问题。

(三)开拓创新。随着时代向前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已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高校思政工作者既要加强学习,充分了解新时代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各种困难和挑战,积极探索和发现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策略;又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及时发现思政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通过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切实加强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三、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滞后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在校大学生数量与日俱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任务变得复杂而繁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数量和质量则成为了制约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一般包括了专职思政工作者(党团干部、辅导员等)和兼职思政工作者(思政课教师及其它工作人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问题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校领导对思想政治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压缩思政工作队伍专职人员配置比例,造成了专职思想工作队伍数量有限,难以应对大学生数量增长带来的巨大工作压力;二是专职思政工作者知识结构不合理,很多高校辅导员都不具备思政专业背景,大部分人都是学非所用,需要很长时间的适应与探索才能有效开展工作;三是由于部分高校没有认识到思政工作的复杂与繁重,在思政工作者职称晋升和福利待遇等方面没有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致使思政工作者流动频繁,造成了思政工作队伍的不稳定。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更新缓慢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的课堂教学,另一方面是以思想政治活动为主的课外实践。首先,就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过于庞大,内容没有做到规范化、“少而精”的问题,有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也有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赋予的使命过多、过重,期望值过高的问题。〔4〕其次,就思想政治活动为主的课外实践而言,思想政治工作者一般都是沿用传统的工作范例,采用一些过时的教育内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由于教育内容不够新颖,缺乏时代特色,因此,难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导致思想政治工作成效不佳。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僵化单一

工作方式方法是都得当,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不恰当,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十分讲究方式方法的艺术,没有科学的方法和途径,是很难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要求的。当前,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仍然采用说教的方式和开会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宣传思想政治思想、安排思想政治活动的目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如果仍然沿用这种僵化单一的工作方式,是很难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目的的。当今,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民主观念日益增强,如果我们仍旧采用我说你听、缺乏民主、公平的说价方式,就很难达到大学生的认可,甚至还会产生抵抗情绪,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一)建设和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建设一支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专兼结合的高校思政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与关键。要建设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在现有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队伍规模,增加思想政治专职工作人员的编制,尽量与在大学生比例相匹配。二是积极优化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结构,积极吸纳高学历、工作经验丰富的兼职工作人员,争取达到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队伍建设要求。三是要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培训,逐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四是高校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在职称晋升、工资待遇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切实保证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团结和稳定。

(二)拓展和更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变得复杂繁重,能否及时拓展和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非常重要。大学生正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从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选择科学合理的教育工作内容,力争做到内容新颖、与时俱进。首先,要深化校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加强教材的结构调整和内容更新,积极拓展适应时展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其次,要结合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活动。通过讲解和探讨爱国主义教育事例,使其意识到身上肩负的建设国家和振兴民族的历史重任,从而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

(三)改进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

科学合理的工作方式,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保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结合工作内容和工作对象的特殊性,选择适合恰当的方式手段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首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公平、民主的与学生探讨交流,认真的聆听学生的想法和建议。其次,要发挥学生会与班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以便于思想政治工作者更好地掌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再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博客、论坛、QQ群、MSN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达到与学生随时随地的沟通交流。

〔参 考 文 献〕

〔1〕逄锦聚,李 毅.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3),p57.

篇(9)

在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今天,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创新,我们国家才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对于高校来说,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是高校最重要任务之一,思想政治工作在培养合格人才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新时期,社会对高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地进行创新,创新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为什么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信息网络对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影响逐渐加强,我国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各个领域里都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变化显著地影响着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趋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生的思想日益活跃,观念不断更新,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并且复杂多样。其次,学生的活动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学生的活动方式日益多样,物质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使思想政治工作原有的覆盖力、影响力、渗透力受到冲击。再次,知识经济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强。网络信息不仅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联系更加迅速、便捷,也使思想政治工作遇到严峻的挑战,思想政治工作在新的形势下难度增大。另外,当前,有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是,许多高校往往过多关注学校规模、招生规模、学科建设而忽视大学的人文精神构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被忽视被弱化。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这种新形势、新变化,更好地发挥它的功能和优势,就必须进行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创新。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按照“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人才培养这一高校中心任务进行创新。 第一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观念,一般都是以“任务”的完成为中心而展开的,而忽视了人的个性、思想感情、发展和价值的实现,其结果往往事倍功半。在新的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实现从以任务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牢固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高校各级领导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坚持一切从学生出发,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第二、与时俱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新时期,如何根据变化的客观环境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内容,关系到新的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长期以来,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着重强化了“政治功能”。思想政治工作重灌输轻启发,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大为削弱。大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的高峰期,他们精力旺盛,兴趣广泛,求知若渴,能够快速地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从教育的角度,从学生成长的需要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已迫在眉睫。我们在加快知识更新和加大信息量的过程中,要把社会发展的重大抉择同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结合起来,使广大学生从中找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并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有现代的理念和科学的内容,还应注意采取正确的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引导和自我教育相结合。教育应当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须不断改进教育方式,使受教育者“悦纳”。对于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必须要采取讨论的方法、说服的方法、以情感人的方法、树立榜样的方法、寓教于乐的方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进行疏导,而不应依靠简单的说教,粗暴的训斥、压制和惩罚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第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互联网在我国高校的快速发展,在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培养人、塑造人中的新型载体和重要手段作用。网络教育所具备的教育个性化和自由化的特征,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者可以利用网络最大限度地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借助网络技术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别化教学,网络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者将在受教育者认为合适的时空中,为其提供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网络中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具有空前的自由度和极强的渗透性。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我们不能为创新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目的是培养人才。惟有创新才能够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充满生机活力,惟有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较高政治水平和政治素养的人才。高等学校要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创新,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努力开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作者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2月1日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势。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给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良好机遇,也提出了严峻挑战。在新形势下,保持和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必须继续解放思想、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思路方法,不断探索总结规律,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决不能脱离社会和高校的现实状况独立地存在和发展,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高校学生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

(一)教育认识滞后,教育成效低下。当今世界,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社会主义仍处低潮。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艰巨。在这种形势下,部分高校仍单纯运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既不重视教育资金的投入,也不重视教学方法、手段和内容的改革,至于效果就更加没有讲究,再加上教育资本本身十分有限,导致忽视对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开发,很少从人本价值的挖掘上来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由此导致一些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实效性,高调但肤浅,难以找到学生的共鸣点,教育成效低下。

(二)拜金主义盛行,人生价值偏差。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旧体制转换交替时期,市场运作法规和秩序尚不健全,加之国内外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使许多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被扭曲,出现了“功利化”、“多元化”的倾向,对其人生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等价交换而不愿付出爱心,这些错误的思想观念不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生存环境复杂,心理问题突出。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承受父母家庭太多的期望,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还不强。从心理上讲,大学生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过渡阶段,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许多过渡状态的矛盾性:第一,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但易带主观片面性;第二,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波动性较大;第三,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还不成熟;第四,独立性、闭锁性与依赖感、归属感同时存在。加之学习、就业、经济方面的压力及人际交往、情感、竞争等方面的因素,导致在大学生中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

(四)社会阴暗面屡现,诚信观念淡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明显,诸多深层次矛盾逐渐显露和激化,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对大学校园造成冲击,使得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尤其是诚信意识正受到极大的挑战。学习考试方面,抄袭作弊;缴费上学方面,恶意拖欠;助学贷款方面,逃避债务;求职择业方面,弄虚作假;日常学习生活中,打架、斗殴、偷窃、赌博等现象时有发生,行为粗野等情况更不鲜见。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模式探索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研究、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成长、变化及发展的新特点,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措施、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创新基本理念,提高责任意识。思想政治工作是关于人的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不仅要把人视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而且要把人视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不仅要把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而且要把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应努力把握好几个原则:一是学会积极引导,而不是试图左右人们的思想;二是强调交流互动,而不是单向灌输;三是解放人的思想,而不是束缚人的思想。在高校,以人为本就是一切工作都要以满足广大师生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否有效的关键在于能不能真正以师生为本,做到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把师生看作权益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尊重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不断增强师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调动师生的创造性和参与热情,把师生看作能动的、有创造力的主体,把外在教育引导与人们的内在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掘人们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潜能。真正做到情为师生系、权为师生用、利为师生谋,想师生所想、急师生所急、做师生所做。

(二)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实际效果。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改进方法。在实践中,应把握好五个“更加注重”,即在管理上更加注重服务,在对象上更加注重个性,在教育上更加注重实效,在时空上更加注重全程,在范围上更加注重全员。通过有效的方法,努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从管理向服务、从封闭向开放、从重视“堵”向重视“疏”的转变,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要把握不同对象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当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我们应正视并尊重这种差异,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实施分层分类教育。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师生必须有实心、重实际、讲实话、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切实解决与师生息息相关的各种问题,不能空对空、搞形式、走过场、摆花架子,虚以应付;既要重视横向、纵向、双向、多向交流,也要注重对个体的教育,因人而异,从而使说服教育和自我教育、理论灌输和思想疏导交相辉映。

(三)丰富教育载体,完善教育手段。要采用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抽象的概念变成生动的事实,把正确的导向体现在丰富的活动中,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要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抽象的书本知识、无形的思想教育与具体的思想政治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构建多渠道、多途径、立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形成事事是教材、处处是课堂、人人是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要因地制宜,加大投入,形成包括舆论阵地、培训阵地和校园文化阵地在内的思想政治工作主阵地。舆论阵地一般包括广播、校报、电视台、宣传栏、阅报栏、广告栏、校园网等;培训阵地包括业余党校、业余团校、主题班会、党团日活动等;文化阵地以图书馆、科技馆、展览馆、运动场、教室、宿舍、艺术团等为主体。广泛开展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师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活动,把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辐射到学生班级、宿舍,延长到八小时之外,使广大师生员工置身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浓厚氛围之中。

(四)丰富教育内容,发展教育内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是解决的指导地位问题、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问题。一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最新成果的要求,主动吸收社会各学科的理论成果,突出形势与政策、和谐社会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等教育,切实加强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二要重视高校网络文化内容的创新。改变网络内容来源比较单一、静态成分偏多的现状,积极推出与大学生心理需求、生理特点和成长规律相适应的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内容,用正确、健康、科学的思想文化信息占领网络;三是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工作内容。针对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就业、经济等压力普遍加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增多的状况,必然重视并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五)注重实际效果,解决实际问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停留在表面、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既关心群众的思想实际,努力回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开其思想疑惑;又关注群众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实际,努力解决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要坚持从具体事情抓起,抓师生员工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觉悟,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要深入基层,深入班级、宿舍调查研究,切实解决师生的实际问题,凡是涉及师生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都要尽心尽力地办好,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同时,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化解矛盾,稳定思想,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六)加强队伍建设,完善保障机制。要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视为学校党政管理骨干队伍的重要来源和重要组成部分,视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学术骨干队伍的来源和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全方位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质。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政治过硬、思想解放、道德水准高、心理素质好,更重要的是要有献身事业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选拔和培养机制,优化知识结构,增强理论浓度,更新知识、更新观念,并能熟练运用高科技工具,主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田建国.大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N].人民日报,2009.7.28.

上一篇: 包装设计的步骤 下一篇: 低碳经济概论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