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7 06:51:0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学生教育见习工作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通过一个月的实习,我得到了一次较全面的、系统的锻炼,也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
实习完毕了,这个实习是我生命中最难忘的日子,一开始的时候很怕,现在想来,日子还是过去了,而且可以拿到优秀实习生,所以,得到一个启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在湛师附中实习的六周期间,我获益良多。除了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还提高了自己的执教能力。我确立好自己的角色,实现从“学”到“教”的角色转换,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组织教学,“以身立教”,从心理上做好当老师的准备。以真心实意、积极主动地向指导老师学知识、增才干,用自己的行动换取他们的信任,营造和谐的实习环境,为我成功的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实习目的明确、动机端正,在实习教学过程中,明确施教对象结合施教对象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备好一份教案后,向实习指导老师、本组同学一一征求意见,改了又改,才实施教授,把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实习期间除了上好自己的实习课外,我还有目的地听课、评课,弄清好的好在哪里,差的差在何处,以便自己教学时作为借鉴,并做好把听、评课记录。
在担任高三(6)班的助理班主任时,我能做到“三跟”,组织了“让青春在拼搏中闪光”的主题班会,协助班主任处理班里的日常工作。以多沟通,多谈心的形式,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助理班主任的工作打下了巩固的基础。通过助理班主任的工作,自己明白到班主任的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
总结自己在实习过程中在存在不少缺点,如:教学技能、技巧仍较薄弱,专业基本功不扎实,语言表达不清等。我应该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的学习,为做好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做好准备。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79-02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大学生入学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新生中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大学生入学教育问题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然而,当前国内各高校开展此项工作的过程中,大多重视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却往往忽视了评价管理,缺乏系统的科学研究。基于以上原因,借鉴管理学有关绩效评估的思想,本文以个人绩效评估为研究视角,试图构建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绩效评估体系,为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的科学评估提供依据。
2.研究意义。研究大学生入学教育的评估体系,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一、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大学生入学教育理论。第二、有利于拓展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的研究领域。第三、有利于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和科学管理。第四、有利于高校学生工作者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二、评估体系的总体设计
1.体系内容。本评估的体系主要有以下三点内容:第一点,是评估体系的理论建构,包括理论建构的依据、指导原则和基本内容结构。第二点,是评估体系的实践探索和指标验证,关于这一点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评估指标的调查问卷进行因素分析,另一方面是最对初定的指标体系开展专家咨询,从而进一步验证并修订评估体系,最终确定指标和权重系统。第三点,是针对最终确定的指标体系,对以后进行的评估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
2.体系结构。根据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特性和当前我国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绩效评估现状,结合全方位绩效评估,初步构建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绩效评估体系。
(1)一级指标:依据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的任务和目标,初步设定教育过程、教育成效、教育行为三个一级指标。教育过程指标指依据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展开的基本程序、教育计划、实施具体活动及对教育工作记录和总结等。教育成效指标指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的实际结果,这是一种侧重结果评价指标。教育行为指标指对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绩效影响至关重要的有效行为表现,这是一种侧重过程的评价指标。
(2)二级指标:第一,“教育过程”指标下设教育计划、教育活动、教育记录3个二级指标。第二,“教育成效”指标下设教育者自我认同、教育对象满意度、学生认知改善的3个二级指标。第三,“教育行为”指标下设任务导向行为、关系导向行为2个二级指标。
三、评估体系的实证分析和最终确立
1.问卷施测。根据文献分析和访谈结果编制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评估预测问卷。运用预测结果形成的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绩效评估正式问卷,按照测量学程序进行问卷的正式施测。施测对象包括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者407人,其中班主任77人,辅导员201人,学生工作处管理者56人,其他63人。本次调查总共发放调查问卷804份,回收问卷715份,有效问卷707份,有效回收率为87.94%。最后,再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具体数据略。
2.指标权重系统的确立。
(1)一级指标权重的确立。为确定一级指标的权重,邀请了专家对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了数据分析和比较,然后通过安排专家填写权重咨询表,回收调查表,最后转化成判断矩阵,这是基础工作;接着,再采用正规求和法分析各封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对应的特征向量,确定了各层次的单排序权向量,再通过计算各封断矩阵一致性指标,便实现了一致性检验。经过以上步骤,由层次结构最的高层往最低层,逐步计算出各层次的总排序权重向量,也就是各指标的权重。
(2)确立二级指标权重。确立二级指标的权重,其基本步骤是与一级指标确立的计算步骤一致的,主要通过构造两两判断矩阵,从而实现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最终分析出各二级指标的权重。
3.评估体系的最终结果。经过几轮专家咨询,听取各专家意见,对初拟的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评估体系进行了再修改,最终形成的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评估体系如表1所示。
四、关于工作评估体系的说明
第一,关于本评估的对象,主要是高校中的学生教育和管理队伍,这是包括多种角色的对象,包括政治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工作部的干部等等。因为他们各自的工作内容和性质不完全一致,他们的工作既有类似的地方,也有一定的差别,所以,本评估系统综合考虑了他们工作的共同性,从而制定了此指标体系,但是对于他们的差异性如何在评估中区分对待,有待进一步研究。
第二,关于本评估时间和空间适应性,应该说针对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入学教育现状开展的,然而,由于当前各高校的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逐步在发展和成熟,该指标体系的具体评价内容和标准也将有所调整,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整。
参考文献: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的摇篮,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多元价值观冲击着当代大学生,导致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心理健康问题已严重影响大学生的素质。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工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是保证大学生健康成才的重要环节。辅导员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由于辅导员长期处于和大学生沟通接触的第一线,熟悉学生情况,因此有利于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有利于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是新形势下赋予高校辅导员的新使命。
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变化的时期,他们思想活跃,思维敏捷,生理上逐渐成熟,心理状况总体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是由于受到社会上各种思潮和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产生种种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 环境变化带来的适应方面的问题
对大多数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来讲,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好奇而又陌生的新环境。在这个新环境里大学生们要开始过独立的、集体式的生活,这就要求他们既要生活自理又要有奉献精神。由于环境的这种变化而带来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往往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2 学习困扰带来的问题
首先,许多大学生在中学时成绩突出,备受教师和家长的宠爱,自我感觉良好。进人大学后,这种学习上的优势可能不复存在,如果不能正确对待这种状况,就可能出现自卑心理。其次,中学和大学在学习方式上存在很大不同,部分学生仍沿用中学时代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疲于被动应付,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不佳,心理压力随之加大。久而久之就出现焦虑、紧张、厌学等情绪和自我否定等心理问题。
3 人际关系不协调引起的.心理问题
人际关系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敏感问题,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心理健康的前提,而且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在大学阶段,大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进入了社会群体交际圈,部分大学生则由于不懂人际交往的原则和交往技巧,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缺乏在公众场合表现自己的信心,以至于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产生戒备、观望、多疑、掩饰等心理,导致他们感到孤独、不安、精神抑郁和心情烦躁。
4 恋爱引起的情感困扰
大学生在校生活期间正处于青年时期,也正处于性发育成熟阶段,无论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对异性的渴望、对爱情的追求都是高校学生无法回避的现实。但是,由于接受青春期教育和性心理知识的不足,一些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恋爱中出现的挫折,不能正确处理恋爱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导致他们意志消沉、精神不振,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5 家庭贫困导致的心理问题
伴随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成本的提高,高校昂贵的费用对贫困学生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由于经济原因,部分贫困生整天节衣缩食,不敢与那些家庭富裕的同学相处,也不愿意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他们既希望得到帮助,又不愿意让别人过多地知道自己的困境.从而造成抑郁烦恼,而物质生活的窘迫和精神生活的匮乏又进一步促使这些贫困生逐渐产生自卑心理和自我封闭。
6 求职择业困难引起的心理焦虑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实行,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竞争不断加剧。一部分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没有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对自我定位及自我能力的评价不够确切,好高骛远;还有部分学生在择业中不认真思考.盲目从众。这些状况都使得大学生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对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恐惧、焦虑、烦躁都会破坏他们的心理平衡,使他们对前途失去希望.对处境无能为力,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二、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辅导员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工作质量和效果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能否成为新时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思想问题的产生根源不仅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而且有可能是由不正确的认知、不良情绪、人格异常等心理问题引起的。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工作中能正确识别学生思想问题的产生根源,对症下药。高校辅导员长期和大学生打交道,工作范围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1 高校辅导员的日常工作有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辅导员担负着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的教育管理工作,与学生接触时间长,对学生的情况了解得深入,这使得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一旦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地进行疏导,从而将消极心理消灭在萌芽状态或者借助心理咨询老师等多方力量进行积极治疗,使大学生获得良好的心理发展。
2 高校辅导员既是老师,又是朋友的双重角色易与学生沟通。当今,大多数的高校辅导员是刚从大学或研究生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他们年龄与大学生相仿,生活阅历和知识背景等与大学生接近,有较多相同的兴趣爱好和共同语言,这种状况可以淡化师生之间教师与学生、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角色身份,大大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学生愿意将自己的内心想法向辅导员倾诉,愿意接受辅导员的建议和意见。辅导员也可以从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交流中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的情况和问题,从而可以及时处理。
3 高校辅导员可以整合各种资源.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辅导员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重要联系纽带,有着重要的枢纽作用。辅导员可以从学生、学生干部等多种途径了解到学生的心理状况.利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如心理咨询中心、心理教育专家等,既可以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又可以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指导或治疗。同时将这些信息及时与家长沟通,获得社会支持和帮助,借助心理专家、家长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力量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 高校辅导员能够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正规的课堂教学、咨询门诊之外。日常生活中教师和辅导员的言 行也无时无刻不渗透着教育功能。辅导员与大学生的相处时间最长,有的辅导员甚至住在学生公寓里,因而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信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是随时随地、形式多样的。辅导员在具体工作中可以通过开班会、与学生谈心、组织各种活动等形式,引导与教育兼顾。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性与实效性。
三、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领路人,在日常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应当主动积极地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广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从而增强其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同时及时对有心理困惑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辅导员积极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如下:
1 不断提高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心理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专业知识不熟悉、措施不当或教师道德水准不高。预期效果往往就难以达到。因此,首先辅导员要提高自身素质,做学生的楷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辅导员的心理品质是对大学生最好的影响。所以辅导员要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修养,具备高尚的情感,追求心理美,热爱每个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乐观向上的心境。不感情用事,善于控制消极情绪等。其次,辅导员要认真学习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通过阅读相关心理学知识的书籍、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等学习系统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同时,学校相关部门也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训力度.为辅导员提供参加培训的机会,邀请专家开展相关知识讲座等。再次,辅导员要经常开展与兄弟院系、院校辅导员和心理学方面专家、教师的交流,进行案例分析、讨论讲座,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形势。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此外,辅导员还要充分利用学生朋友的身份,增进与学生的沟通和联系,采用朋辈辅导提高辅导效果。
2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增进个人的身心健康,而思想政治教育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有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会有健康的心理,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正确地接受各种党性教育和良好的思想政治价值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把握各自的侧重点,将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对那些思想认识与心理问题交织在一起产生的矛盾.要从心理的角度人手,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加上思想引导,克服一些不健康心理和偏激观点,把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增强教育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 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恰当地、有效地应付现实生活面临的各种压力,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进行情绪调节,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因此,我们要广泛地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可以通过组织心理测试、开展交流、举办讲座、校园媒体宣传、团体辅导活动等形式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同时辅导员要随时关注有心理危机征兆的学生.及时与学生交流,通过个别咨询、电话咨询等形式,引导学生走出心理危机的阴影。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注意把握尊重主体、平等相处、倾听观察、捕捉信息、情理相融、重在说服、理解关心、宽容待人、言传身教、身正为范等原则和方法。
4 根据大学生不同阶段的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社会对大学生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的要求逐渐提高,高校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特别要卓有成效的开展好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发展教育工作,构建大学生职业教育与发展服务体系,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长久之策。高等学校应不断加强大学生职业教育,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自身成才的需要。
1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工作的意义
1.1 有利于大学生理清职业发展思路
目前大学生在入校之后显得很茫然,对职业发展的认识不足是客观存在的大问题,从而导致大学生在择业的时候,不能从自我认识出发,不能从兴趣、价值观、能力等方面深入分析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位。在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学习的目的性、方向性不足。职业成长是每个人的最大需求,但是职业的成长需要目标、需要合理的计划。所以,广泛开展职业发展教育及就业指导,构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工作的体系就成了高校一项重要的任务。
1.2 有利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各大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大学生毕业生在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很多大学生刚毕业就面临失业,这越来越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大学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错位,却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应该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还是遵循市场规律,这值得高校反思,这也成了高校所面临的的重大课题。虽然市场需求是动态的,多样化的,我们只要遵循大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根据市场需求开展职业发展教育,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合理对接[1]。这就要求将个性化的职业发展教育融入整个教学中,打造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轨迹,提高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2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很多高校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由于起步晚,未能获得足够的资源和各方面的支持。比如说,开展职业教育相应的组织机构、应有的设备和设施、教育场所等,在很多高校并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落实。高校对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仅仅停留在对就业问题进行指导的层面上,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就业指导流于以前的传统形式,如就业推荐、就业派遣、举行招聘会等,与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一定的距离。在大学生中开展职业指导是一项相对新生事物,其重要性已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同,但是如何在大学生中开展职业教育工作,这是一项还需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2.2 指导教师不够专业
目前,一些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仅仅停留在学生毕业阶段的指导,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指导。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指导老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指导工作的好坏[2]。而在很多学校参与职业生涯教育的教师主力军是高校老师,这些老师对职业生涯教育的素材多数来自资料和个人的理解,缺乏专业的训练和学习。让更多有工作经验的人进入高校进行职业指导是高校刻不容缓的任务。
2.3 大学生对职业发展教育认识肤浅
在我国,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背负着沉重的课业负担,他们的生活经历多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对职业生涯规划基本上没有认知和体验。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主要是接受专业教育,被动地接收老师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对职业发展教育的需求仅停留在潜意识阶段,而没有将这种潜意识提升为行为或实践。在大学期间,学生应该强化对职业信息的了解和对职业进行适度的体验,学校应该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学生了解职业。
3 构建全新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工作体系
3.1 构建全程化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辅导体系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模式和体系仍然还处在摸索和建立的阶段。虽然高校已经普遍开展了就业指导工作,但这项工作还没有形成系统和全面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高校应重视并提升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地位,树立“处处为学生着想”的服务理念,使就业指导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1)建立职业发展中心,主要职能包括职业辅导与咨询、职业信息的收集与、社会实践等,使大学生把职业生涯规划系统地、有计划地纳入大学生活中。(2)将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纳入日常教学中。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并且和奖学金挂钩,实现就业指导培养目标。(3)将就业指导贯穿整个大学阶段。第一阶段,学生刚入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和了解兴趣爱好,为今后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打下基础;第二阶段,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背景和前景;第三阶段,以职业辅导的形式,告诉学生如何参加面试、如何写求职信,还可以结合一些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传授给学生,用榜样的力量去鼓励学生。第四阶段,以社会实践的形式,让大学生走出学校的大门,走进职场培养职业能力。
3.2 打造一批专业的指导教师队伍
从现状看来,高校就业机构专业化教育队伍,他们并不是专职教师而是兼职或转岗过来的老师,专业化程度不高,培养一批理论过硬、素质较强、丰富阅历的专业教师势在必行。在我国,并没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业,所以高校应让指导教师多参加相应的专业培训,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自信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理清课程思路的设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期达到最好的课堂效果,帮助学生树立准职业人的理念[3]。随着职业指导队伍专业化的建设的进展,相信高校职业发展指导工作一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3.3 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认识
作为一个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认识不足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学生毕业时择业,不清楚职业要求和不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在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并不顺利。高校应让学生意识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加强职业规划意识,首先,学生要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明确什么样的职业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再次,多参加社会实践,更多了解职场,自觉加强职业规划意识。真正做到自身能力素质和职业需求有效结合。
总而言之,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做好大学生职业指导,不断完善职业发展教育的服务体系是高校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高校应把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各个阶段,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提供科学的辅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4]。让学生实现“校园人”到“职业人”的华丽转变,实现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宏大奎.谈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意义[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4:66-6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1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直是社关注的焦点,主要由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包括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心理活动的开展、个案咨询与团体辅导等。因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专职老师少,心理健康宣传力度有限,与学生的直接接触不够,使得学生遇到心理困惑的时候,往往采取自己消化或者找要好的同学帮助解决,通过这些渠道不能解决的,也很少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寻求帮助,转而采取逃避或压抑的办法,甚至极端的解决方式,酿成悲剧。辅导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认识与态度,将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的必要性。面对学生心理健康中的难点问题,则可以主动联系学校心理机构提供专业帮助。辅导员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投入将极大的增强心理工作的针对性,形成上下通达、反应迅速的有效工作方式,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2加强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
目前,各高校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开设选修课或举办心理健康活动周等。然而,总体上讲,心理健康的普适性教育还很不够,影响面和时空上的持续性都有待加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陪伴着学生度过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辅导员能突破时空的限制,他们比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更早的接触学生,能在第一时间或第一现场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
高校辅导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辅导员肩负着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引导学生积极适应环境的重要任务,他们在学生的自我认识、人际关系处理、情绪调整、应对挫折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3辅导员是学生最信赖的对象
对于刚入学的新生而言,很大一部分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对于这些学生而言,来到大学的新环境中可能会缺乏一种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的缺乏导致她们需要寻找一个在心理上可以信赖的人帮她们度过这期间的过渡,期间辅导员是最容易取得这些学生的信赖,因为对于刚刚进入大学校门的新生,他们还没有摆脱高中的教育模式,班主任对他们的影响还没有减退,在她们看来,大学的辅导员也应该是和高中的班主任一样,能够细致入微的关心他们周围所有的事情,而且他们都是被辅导员高度关注的对象,他们对辅导员的这种依赖也恰恰是辅导员取得被信赖的最佳时期。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大学辅导员,尤其是新生的辅导员要努力被每个学生信任,被学生信任是一切学生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对于离学生最近的辅导员更是如此。首先必须要建立自己在班级同学中的信任度。这既减轻了辅导员工作的难度,也保证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4全面引导学生
如果说外界环境是产生大学生行为变化的直接诱因,那么,学生的成长背景及成长经历是引发其心理变化的根本因素。而对学生成长经历及成长环境信息的全面了解只有辅导员,辅导员从学生入学之日起,就已经开始掌握学生的部分信息,如,通过《学生信息登记表》了解学生的家庭住址,据此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并据此推断其成长环境和经历等。通过对这些客观信息的了解能够推断一个学生的生活习惯和行为特点,而这些外在的表现正是其内在心理最直接的反映。当这些有着不同成长背景和生活经历的学生在进入到大学这个新的环境中后,势必要有一个新的选择和适应的过程,当旧有的行为受到碰撞之时,必然面临一个取舍、适应或者抉择的过程,而对于这些碰撞的反映最先发生在心里,这个过程也是不容易被他人感知的,而之后其采取的行为可能只是一种尝试或是练习。
5结语
面对存在心理问题比例如此之高的大学生群体,建立一个心理预警网络显得非常的必要,这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和干预心理有问题的学生,防止恶性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206;C912
一、网络社交环境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一)新媒体与社交网络
对基于Web2.0技术的网络“新媒体”的定义,学界尚无定论。但确定的是,新媒体的界限是在与旧媒体的区别比较中突显出来的。旧媒体“使用两分法把世界划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两大阵营,我们不是作者就是读者”,而新媒体则提供了替代性的沟通手段“使每个人不仅有听的机会,而且有说的条件”①。新媒体的发展塑造着一个新的网络化社会生活空间,并影响着青年的行为方式、思考方式和社会关系,对青年发展起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下,青年学生的网络生活方式包括网络学习、网络社交、网络娱乐、网络交易②四大方面。其中,网络社交生活是网络生活中最活跃、参与者最多的方面。网络社交生活的支撑平台――社会性网络服务(SNS,全称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下文简称“社交网络”)――是新媒体“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③特性的最集中体现,也是网络时代学生工作直面的机遇和挑战。
(二)社交网络对学生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首先,从社交网络的技术平台特征来看。机遇方面,大多数社交网络采用的是以个体为中心的开放性管理模式,是现实人际关系在网络上的延伸,具有较少的虚拟性和隐匿性。学工队伍中的教师可以在社交网络上与学生进行“个体对个体”的交际,这种平等开放的交流是对线下不对等的师生关系的有力补充。挑战方面,社交网络的信息流具有高度动态化和开放性的特点。“多元上网终端打破了高校BBS等封闭网络的集中管理”④。这种开放性和多元化受到广大青年学生的追捧,但对于教育者而言具有很高的不可控性,对高校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其次,从社交网络的个体表达特征来看。机遇方面,社交网络为深度辅导提供了新的工具。面对面交流容易发现实际的自我(actual self),而网上交往更容易发现真正的自我(true self)⑤。青年在网络社交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发现、寻找认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能够把握学生们的真实想法和多重自我,提高深度辅导的信度和效度。挑战方面,学生的实际人格与网上行为可能存在着差异,网络行为方式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在现实中的可能行为,这增加了通过网络把握学生动态的不确定性。
再次,从社交网络的公共舆论特征来看。机遇方面,社交网络已经成为青年群体公共舆论形成和传播的重要场所。通过社交网络来把握学生整体的思想动态成为学生工作的重要手段。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广泛参与网络社交来加强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挑战方面,网络空间的公共舆论也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青年意愿的表达存在着“常态下政治意识淡化”与“重大事件时的极端表达”⑥的双重特点,使得常态下的网络舆论被泛娱乐化,而重大事件时又难以引导。此外,网络舆论的民意代表性也存在争议。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一)网络社交行为研究的科学化和精致化
学生工作的科学化要求把握各项工作内在的规律性。对工作内在规律性的把握需要两种途径的结合:一是现象背后的理论基础,二是行为分析的科学工具。本文接下来将从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和统计学的分析工具两个方面对网络社交行为进行研究。
学生工作的精致化要求“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融合,要求“充分尊重被教育者的个体差异,依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创造性地开展工作”⑦。本文将借鉴社会心理学理论,区分“个体间”和“个体内”因素,分层次地对学生网络社交进行研究;采用统计检验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细分学生群体和各类影响因素,分类别地对学生网络社交进行探讨,以期对相关工作提供更加针对性的指导作用。
(二)社会心理学理论基础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我们周围情景的力量的科学⑧,研究在周围社会情境下,在他人或人群影响下的心理感受及其带来的行为特征。目前,网络社交已经成为影响青年人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周围情景”。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三个方面:社会思维、社会影响和社会关系⑨,其中社会思维和社会影响可以理解为“个体内”和“个体间”的因素对行为的影响和联系⑩(或者理解为“主观”和“客观”因素对网络社交行为的影响)。对于个体间的区分,本文考虑性别、学科、年级、消费水平、生源地、学习成绩等“客观”区分标准,对于个体内的影响因素,本文考虑不同性格、不同活跃程度等因素来分析各类因素对网络社交的影响作用。
(三)统计学基础及其分析工具
我们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调研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第一,为了回答不同类型的群体是否在网络社交方面真正存在差异,以及存在多大的差异,我们采用假设检验中均值检验(t检验)的方法进行分析。这可以称作定性分析。第二,为了量化不同主客观因素对网络交际行为的影响程度,我们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Ordered Logistic Regression)的方法对问卷进行计量分析。这可以称作定量分析。本文采用的统计软件是Stata 10,相比较于SPSS或者SAS,Stata可以采用更加简便灵活的编程方法来实现统计分析。
三、网络社交的多维度解析
(一)数据说明和描述性统计
1. 被访者基本情况
本文所采用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78份,有效率92.7%。在参加调查的学生中,男生占总人数的48.9%,女生占51.1%,性别比较均衡。其中本科生人数最多,占总数的66.9%,硕士研究生占25.5%,博士研究生占7.6%。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来自人文社会科学院系的占61.9%,来自理工科院系的学生占38.1%。在所调查的学生中,仅有2.8%的低年级学生没有电脑。
2. 被访者上网及网络社交的基本情况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控制在1至3小时的学生占37.1%,上网时间超过3小时的占57.6%。其中,每天上网时间中用于网络社交的时间占50%以上的被访者占32.7%。可见学生网络社交频繁,已经成为学生的重要生活方式。
3. 被访者上社交网的主要目的和活动
在对使用社交网络目的的排序中,排在第一位最多的目的是“与朋友、同学保持私人联系”,占到总数的43.8%,其次是“获取交流信息”,占到总数的36.9%,排在第三和第四位的目标是和家人联系及消磨时间。值得关注的是,“工作、学习需求”和“与老师保持联系”两个选项排序非常低,分别只有6人和4人将这两项列在了第一位。
在社交网络上进行的主要活动中,42.4%的被访者将“浏览帖子,信息接收”排在了第一位,33.9%的被访者则把“与他人聊天”排在了第一位,再次是“分享帖子和分享近期状态”和“日志、照片”等。在对选择社交网络的原因中,选择“资源丰富、信息量大”和“同学们都在用”的被访者,分别占到68.3%和67.6%。可见,学生在社交网络中的活动是与他们上网的目的紧密联系的。
4. 被访者对上网的评价
在网络社交对生活的正面影响中,被选择比例居前三位的选项依次为“丰富了生活、增添了情趣”、“增加了获取知识的渠道,扩展了知识面”、“增进了与网络社交对象的关系”。而在对负面影响的选择中,选择“耽误了时间,影响了学习”的最多,占57.2%。
(二)“个体间”差异对网络社交的影响
问卷对社交网络使用频率的调查采用了里克特五点式等距量表的方式(包括非常频繁、频繁、偶尔使用、很少使用和从来不用等五个选项)。使用等距量表得到的数据可以求算术平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系数,也可以利用t检验、F检验等参数统计分析法。
为了首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网络社交特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们采用t检验来考察不同类型群体是否在网络社交行为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1.人文社会科学与理工科学生网络社交行为的差异
表1中,Group1代表人文社会科学,Group2代表理工科学生。从Stata的报告结果可见,这两类学科学生的网络社交行为在90%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着差异,并且在95%的显著性水平上,理工科学生更倾向于网络社交(t=1.7880>0)。
2. 本科生与研究生的网络社交行为差异
表2中,Group1代表本科生,Group2代表研究生。从Stata的报告结果可见,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网络社交行为在99%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着差异,并且在99%的显著性水平上,本科学生更倾向于网络社交(t=-3.9025
3. 城市生源与县乡生源的网络社交行为差异
表3中,Group1代表城市,Group2代表县乡。从Stata的报告结果可见,在90%的显著性水平上,城市生源的学生更倾向于网络社交(t=-1.5602
4. “个体间”差异对网络社交行为影响的定量分析
上面用t检验考察了不同类型学生的不同上网情况,我们下面要做的是衡量群体的类型特征对社交网络行为的定量影响。由于因变量(社交网络使用频率)是用里克特五点式等距量表来衡量的,我们采用有序分类Logistic的回归模型。回归结果如下。
如表4所示,以自变量var72(即年级,本科生赋值为1,研究生赋值为2)为例,回归系数0.795意味着,在99%的显著性水平上,本科生使用网络社交的概率与研究生的比值为ecoef.= e0.795=2.21。类似地,在90%的显著性水平上,城市生源的学生使用网络社交的概率与县乡生源学生的比值为ecoef.= e0.4154974=1.515124。对于其他影响因素,我们也可以进行类似分析。
表4的/cut1至/cut4的系数是辅助参数(Ancillary parameters)。其表达的意思是,在理想的状态下,如果我们预先知道一位学生的性别、学科、年级等上述自变量,把这些自变量带入回归方程式,如果计算所得的数值小于-1.02913,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这名学生平时“非常频繁”地使用网络社交。反之,如果计算所得的数值介于-1.02913和0.6660486之间,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该学生使用网络社交的频率属于“频繁”的程度,依次类推,如果高于2.507096,那么可以认为该生“从来不用”社交网络。
(三)“个体内”差异对网络社交的影响
克劳特等人的研究 认为,外向型的、在线下有很多朋友的人,参与网络社区的程度比内向的人更高。另有研究认为,性格较为封闭的人会努力避免不确定性,减少网络社交的频率,而较少这一倾向的人会愿意在网上寻找个体的认同,并愿意形成新的社交关系。本文的调研数据也反映,学生进行网络社交最主要的目的是与朋友交流,而且绝大多数被访者的网络社交对象是现实当中的朋友,因此,可以推断现实中朋友越多的人,越倾向于进行网络社交。另外,在性格上寻求新鲜事物或者更具有冒险精神的人更倾向进行网络探索和网络社交,而不喜欢刺激的人在网上则会更加谨慎。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和本文调研问卷的初步分析,我们分别对自我性格评价 和参加团体(党团组织、学生会、社团)活动积极度与网络社交频率进行有序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如下。
从表5我们可以看到,性格越内向,进行网络社交的频率越低,不过回归结果的显著性水平只达到80%;但从表6可以看到,在团体活动中的活跃程度显著影响着网络社交行为:在99%的显著性水平上,越乐于参加团体(党团组织、学生会、社团等)活动,进行网络社交的频率也就越高,而不爱参加团体活动的学生进行网络社交的概率是积极参加活动学生的51.57%(ecoef.= e-0.6623=0.51565)。另外,我们还选取了其他的性格变量与网络社交频率进行回归,结果也同样验证了这个观点。
我们容易直观地认为,内向的同学更倾向于在网络的虚拟世界寻找自我认同。而上面的实证结论则告诉我们:性格越外向,越乐于参与团体活动,则越倾向于进行网络社交。这就对高校学生工作的网络化提出了挑战:一方面,团学工作本身所接触的就是网络社交比较活跃的人,而这些同学本身就是学生工作容易把握和引导的;另一方面,性格内向、不爱参加活动的学生,在网络中也很难反映他们的声音,反倒不容易被了解和把握。
四、基于网络社交实证研究的对策思考
(一)针对社交网络的平台特征,应研究内在规律,提高学生工作的科学性
一是要加强对技术平台的研究。社交网络的开放性和多元化打破了传统校园网络环境的封闭管理,我们在积极应对的同时更需要主动研究其技术平台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完善校园网络管理模式。二是要加强对学生网络社交行为规律的研究。一方面要为理解相关工作寻找坚实自洽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分析工具,另一方面要善于在工作中提炼思路,提高研究结论对改进工作和指导实践的可行性。
(二)针对社交网络中个体表达特征,应重视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工作的精致化
一是基于“个体间”差异对不同群体区别对待,采用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策略。前面的分析中,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文社科和理工科学生、城市和县乡生源学生在网络社交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是我们在分类指导中需要注意的,需要针对不同的群体因材施教。二是基于“个体内”性格差异,需要认识到学生工作的网络化并无法代替传统的工作方式。我们并不能通过网络把握我们本身就接触不到的内向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动态,因此线上和线下的工作更应该相互协调和配合。
(三)针对社交网络中公共舆论特征,应拓宽育人渠道,提高学生工作的立体化
一是应对“公共空间的私人化”的挑战。当前社交网络中存在泛娱乐化现象,“‘公共空间’被‘私人’占领着;‘公共关注’被贬低为对公众人物私生活的好奇心”。对此,需要通过党团组织、学生团体等拓展在社交网络的公共领域,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网络中的阵地。二是把握“私人空间的公共化”的机遇。私人空间的公共化不利于个人隐私的保护,但对于学生工作而言却是一个可以把握的机遇。利用社交网络,老师可以较为自然地切入到学生的私人空间,提高学生工作在学生生活中的认同感,从而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注释:
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85页。
赵国栋、王珠珠、原帅:《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之聚类分析:以北京大学为例》,《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10月。
百度百科:baike.省略/view/339017.htm。
霍晓丹、李玉桥:《新媒体环境对高校BBS的影响》,《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2010年第7期。
Bargh,J A.,K.Y.A. McKenna and G.J.Fitzsimons,“Can You See the Real Me? Activat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 ‘True Self’ on the Internet”,Journal of Social Issues,58 (2002),pp. 33-48.
陆昊:《在全国青联十届五次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09年2月16日。
张彦:《以“精致化”要求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4月。
戴维・迈尔斯 著,侯玉波、乐国安、张智勇等译:《社会心理学(第8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1月,第1页。
同上,第2页。
同上,第122页。
刘京萌、张晓东、赵锦勇等:北大第挑战杯课题:北京大学学生网络社交方式调查。
Kraut,R.,S. Kiesler,B. Boneva,J.N. Cummings,V. Helgeson and A.M. Crawford,“Internet Paradox Revisited”,Journal of Social Issues,58(2002),pp. 49-74.
Amichai-Hanbruger,Y.,(A) Fine and (A) Goldstein, “The Impact of Internetinter-activity and Need for Closure on Consumer Preferenc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2004),pp. 103-117.
Leven,M. R.,“Risk Taking and Personalit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8 (1990), pp. 1073-1080.
“开朗活泼、乐观热情”赋值为1,“动静相宜、内外兼有”赋值为2,“较为内向”赋值为3。
“从不参加”赋值为1,“偶尔参加”赋值为2,“经常参加”赋值为3,“主动参加并积极组织”赋值为4。
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235页。
同上,第236页。
同上,第241页。
参考文献:
戴维・迈尔斯. 侯玉波,乐国安,张智勇等译. 社会心理学[M]. 8版.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胡泳. 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霍晓丹,李玉桥. 新媒体环境对高校BBS的影响[J]. 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2010 (7).
陆昊. 在全国青联十届五次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R].2009-2-16.
张彦. 以“精致化”要求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J]. 思想教育研究,2010(4).
赵国栋,王珠珠,原帅. 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之聚类分析:以北京大学为例[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 (10).
Amichai-Hanbruger, Y.,(A) Fine and (A) Goldstein. The Impact of Internetinter-activity and Need for Closure on Consumer Preference[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4(20): 103-117.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9-0034-02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文件,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要求,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通知精神,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科技处、团委、教务处、招就处及二级学院等相关职能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形成“学校统筹、二级学院为主、部门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把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抓,贯穿培养学生的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做到任务明确,责任落实,考核到位。
一、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探索
1.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传授创新创业知识。我校成立了创新创业指导课教研室,优化师资队伍。开设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业生涯规划》、《创业管理入门》、《创业实务》、《团队训练》、《素质拓展训练》、《创业市场调查》、《公司法与合同法》、《创业财务基础》等与创业密切相关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大大激发了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同时,在所有专业课教学中加入了创新创业的理念。在内容中渗透创业意识,在实训中培养创业能力。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创业,带着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让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活化剂。
2.举办论坛和报告会,激发创新创业热情。学校定期举办“创业促进就业论坛”“创业创新论坛”“三职青年论坛”“经贸论坛”,邀请社会各界专业人士和宜昌市创业协会会长到校进行创新创业工作研讨和讲座。同时还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作报告,介绍他们的创业经历和成功经验,在今年我校“青春三职说”第一季的活动中,邀请了我校电子信息学院2006届毕业生覃妮娅、旅游与教育学院2010届毕业生毛善坤、经济管理学院2011届毕业生闵含妮回校交流,分享了他们从职场菜鸟到职场精英再到创业当老板的逐次蜕变。通过这些论坛和报告会,增强了学生的进取意识,大大激发了我校学生的创业欲望和激情。
3.实施“全程化”教育,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学校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分年级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逐步提升。“第一步”针对所有一年级新生,以创新创业精神教育为主,激发他们的创业意识;“第二步”针对二年级学生,以创新创业技能教育为主,对有创业激情和能力的学生,组织小班SIYB创业培训,学习创办和经营企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提升同学们的创业能力;“第三步”针对三年级学生,以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为主,对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各项支持与服务,集中孵化,为毕业后实施创业奠定基础。
4.依托技能竞赛,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我校每年有覆盖49个专业的全员职业技能大赛,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2014年我校参加省赛,荣获七个一等奖的佳绩。2015年首次参加全国的技能大赛,一举夺得旅游、茶艺两个一等奖和旅游、茶艺、网络技术三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经过各类大赛的强化训练,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中获得宝贵的模拟创新创业经历。因此,高职院校在探索创业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竞赛这个载体,构建培养模式和训练体系,让学生在学校练就自主创新创业的本领。
5.依托专业特色,助推创新创业实践。各二级学院根据专业特色组建了相关的创业实践项目组,利用专业教学和实训开展一系列创业实践活动。如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项目组;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专业同学的网上开店项目组;旅游管理专业的导游服务项目组和旅游产品销售项目组;园艺专业的大学生花卉植物栽培和盆景制作项目组;茶文化与贸易专业的茶业经营销售项目组;生物技术与应用专业的食用菌生产项目组;宠物医学专业的宠物饲养和美容项目组;畜牧兽医专业的养鸡项目小组等。这些项目组的活动,既是专业课程实训的延伸和深化,也是具有实战意义的创业实践。如宠物医学专业的宠物美容项目组,在专业课老师的指导下,掌握了宠物美容创业项目的基本流程。2008届宠物医学专业毕业生刘县和王海燕创办了荆州市宠物中心医院,他们的宠物医院已成为荆州市宠物医疗行业的排头兵,也是长江大学、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实习基地。
6.搭建实践平台,帮扶学生实施创业。2015年,我校“校园创客”大学生校园创业演练项目正式启动,“校园创业演练”公共服务平台由三峡职院、市农业局、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共同搭建,农业产业化平台一期开设10家淘宝农产品网店、50家农产品微店。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线上线下项目演练,每名志愿者至少可实现每月500至1000元的经济收益。可圈可点的是,创客团队电商创业的货品,又是我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生产出来的优质农产品。所以,此项目不仅帮扶在校大学生零风险创业演练,锻炼大学生创造力、创新力和创业力,培育出一批适应市场的新型在校大学生“创客”,而且也形成了良性的创客循环机制,有效地服务了地方经济,服务了三农。
二、我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思考
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我校将进一步拓展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助推人才培养的新路子,构建“追远12345”(一个理念、两条路径、三项措施、四大平台、五个目标)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着力培养创新创业型高技能人才。
1.树立一个理念。秉承“正则、修能、追远”的校训,立足宜昌“适宜创新、适宜创业、适宜居住”的“三个适宜”的创新创业型城市的发展定位,树立“将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创新创业型高技能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2.明_两条路径。(1)强化课程建设;(2)促进专业发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开展个性化指导。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场,工场就是课堂,教学结合创业,并积极探索创业管理专业的设置与建设。
3.落实三项措施。(1)抓保障――夯实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基础。成立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一支由专业教师、企业导师、创业讲师组成的“三师”队伍,办好大学生创业协会,组织开展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活动,参与学校大学生创业园的日常管理工作。(2)拓渠道――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开展。建设校内创业课程、创业园区、创业工场、校外创业孵化基地、创业社团、创业学院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六大渠道。通过加强校内创业相关课程的建设来提升老师创新创业指导水平,通过建设校内大学生创业园来提高学生创业实践学习的机会,通过创新创业工场的建设来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通过与宜昌市各类创业孵化基地的合作来促进学生创业就业,通过校企合作建设创业学院来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3)塑文化――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持续动力。着力塑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持续动力,每年组织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定期邀请本土知名创业企业家来校举办创业论坛和讲座,分享他们的创业故事和创业历程;通过组织学生深入企业现场参访,将课堂搬到企业,在实地了解企业创业历程和生产经营过程,感受企业家的创业精神与企业文化;通过成立创业校友联谊会,加强沟通与交流,既为学生提供后续服务,又将他们创办的企业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鲜活的实践性教学案例。
4.搭建四大平台。即:政策平台、实践平台、孵化平台、信息服务平台。首先,搭建创新创业政策平台,制订《创业教育学分管理办法》《指导教师工作量管理办法》;其次,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企业创建策划、创业申办登记和初创企业管理三个专用工作室,校内大学生创业中心以及创新创业教学工场,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实效;再次,搭建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组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并与各类创新创业基地开展合作对接,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第四,搭建创新创业信息平台,建设高职大学生创业网,共享宜昌市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吸引多家行业协会驻校办公,不断强化创新创业信息服务能力。
5.实现五个目标。即:创新创业政策完善,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创新创业教育普及,创新创业平台健全,创新创业成果显著五大目标。有效推动学校创新创业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努力让大学生创新创业成为一种文化和习惯。让每一位学子秉“正则、修能、追远”的校训,锻造成为创新创业团队的中坚。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Undertaking Education Work System of the Exploration and Thinking
―Take Hubei Three Gorge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LUO Ping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社会竞争的激烈,当代大学生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少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且日益突出。为此教育部下达文件,要求高等学校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如何用科学和有效的方法解决大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重要课题。高校图书馆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及学生的政治思想服务的。因此,在新形势下图书馆应发挥特有的优势,拓宽自身的职能,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
1.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近年来,我国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困难,给学生的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压力,不少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心理素质比较脆弱。在学习竞争、择业竞争、经济条件限制、人际关系难处、家长期望值过高以及因社会变革加快而带来的多方面信息冲击下,造成了大学生心理负荷过重,致使相当部分的在校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其中只有极少数学生愿意接受心理咨询方面的专业帮助。
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是首要的原因,不良的家教、个体因素及学校的环境和不当的教育方法等也都是重要的原因。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滞后,工作尚未步入正轨,多数高校设立的心理咨询机构没有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心理咨询人员严重不足,专业素质不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不到位等原因,造成在心理教育和咨询的实践中很难保证取得良好的效果,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所以,高等院校一定要特别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一手抓思想政治教育,一手抓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图书馆更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职能,积极配合学校工作,根据学生心理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探索高校图书馆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积极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能健康地成长为祖国的有用之才。
二、高校图书馆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优势
1.营造良好浓厚的文化氛围,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图书馆优美的环境,浓厚的文化背景,都营造出汲取知识陶冶情操的氛围和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放松学生的心情,缓解学生的情绪,使学生能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去面对各种挑战。
2.馆藏文献资源的优势。图书馆拥有大量的印刷体信息资源,近年来又补充不少多媒体信息资源。这为学生的成长准备了丰富的营养,他们徜徉在图书馆的知识海洋中,不仅使他们的智育得到发展,也会使他们的德育成长包括心理素养和道德水平得到应有的提高。
3.图书馆是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独特场所。图书馆是接触学生最多的部门,学生在图书馆通过查询书刊文献,与网络交流对话,在不触及个人隐私,不必进行心理咨询情况下,主动地寻求解决的办法,从而在平和的状态下释放压力。这种方式是易于学生接受的自我教育方式,可极大地优化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4.工作人员的优势。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不仅担负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而且也担负着学生利用资料获取知识的指导工作。架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为开展对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助一臂之力。
三、高校图书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对策
1.充分利用丰富的纸质文献资源开展心理教育。图书馆应利用丰富的纸质资源的优势,有意识有计划地收集、整理、提供大量高质量、品位高的有关心理咨询方面的信息资源,如优秀图书资料、书刊、专题文章等,供学生们阅读。
2.利用丰富的电子信息资源开展心理教育活动。电子信息资源在高校图书馆中日益增多,它是对纸质资源的扩充。电子资源多样、快速、易于获取,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爱。高校图书馆应努力做好心理健康电子资源的征订工作,为学生提供免费阅读场所,充分发挥电子信息资源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优势,从而能自觉抵御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
3.构筑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是最好的心理观察室。高校图书馆应利用网络积极主动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思想动态,在网上与学生直接沟通,形成网络交流机制,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这丰富的网络资源,扎实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平台建设,积极运用互联网这一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教育空间,可最新心理研究动态,开设心理学知识、心理测试、心理咨询案例分析等。利用网络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让网络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在相对宽松的网络世界自然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网络的教育作用。
4.根据学生心理问题的情况,设计宣传橱窗,举办心理健康咨询日等活动,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通过这些讲座,面对面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宣传,既能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指导,又拓展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发掘潜能。从而影响大学生心理的各个层面,达到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优化,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所遇到的心理问题,使之起到预防、疏导心理健康问题的目的。
5.把“以学生为本,从服务出发”的理念始终贯彻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学校图书馆不仅依靠其丰富的馆藏和强大的网络信息为广大师生服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更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给学生读书指导,和他们进行思想交流。图书馆人员应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出发,积极地为他们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自我教育。我们应热情周到地为学生服务,创造和谐舒适的环境,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净化心灵,做一个积极向上、正直而热情的人。
6.强化馆员素质是心理教育工作的基石。学生进入图书馆,除了接触图书资料外,就要接触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因此,馆员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是活的教材,馆员治学的严谨态度,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对学生的热情帮助和指导,都会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馆员素质是图书馆的灵魂和心理教育的基础。因此,这对馆员的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一,图书馆要重视对馆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鉴别能力、心理危机干预及心理健康的知识素养,为扎实扮演好学生“心理保健医生”这一重要角色打好基础。其二,馆员要严格要求自己,尽到编外政治辅导员的职责,以自己的情操、人格魅力、积极向上的心态感染学生。其三,馆员要有意识地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员,要努力学习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思考他们存在的问题及运用心理知识解决这些心理问题。总之,需要馆员用心去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大学生的心智与人格得到协调发展。
7.建立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资料库。从学生入学初、学习中、毕业前不同时期的心理问题出现的规律特点,采用不同的对策。做到有计划、有目的进行情况预估、指导。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地丰富内容,使资料库不断丰富,成为图书馆的一份文献资料馆藏。
综上所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新世纪的人才观的要求。高校图书馆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在对大学生心理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勇于开拓,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图书馆必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东辉,孙黎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2001(5).
近年来, 我国研究生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 招生规模以每年约25%的速度增长, 2000年的招生规模为6.5万人, 2006年增长到34.4万人。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由传统的个体培养转变为规模化培养。研究生数量的急速膨胀, 将不可避免地影响甚至强烈冲击传统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培养方法, 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指出: “研究生德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研究生的全面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规模化培养条件下, 面临新的形势和压力, 如何根据研究生的群体特点, 开拓新的工作途径, 进一步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是我们应当积极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问题现阶段我国研究生的一般特点是: 考生来源不同,各人社会经历不一; 年龄跨度较大, 面临个人问题较多; 人员相对分散, 集中管理较为困难; 知识水平较高,有较高层次的需求; 自我意识较强, 集体观念相对薄弱等。来自研究生自身特点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力度不足。受长期形成的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的传统影响, 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在很长时间内表现为弱化趋势, 无法满足规模化培养方式的需求, 主要表现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人数少, 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不够。2.思想政治工作内容面临新的挑战。政治上, 部分研究生政治理想不坚定, 政治学习热情不够, 社会责任感淡漠。生活上, “一切向钱看”, 追求享受, 注重个人利益的获得。就业上较为功利化, 不愿从事基层工作, 不愿到艰苦地区工作, 个人发展机会和工资收益成为其择业的最重要的评价指标。集体主义观念淡化, 缺乏团队精神, 把自己凌驾于集体之上。3.思想政治教育体制面临新的挑战。随着研究生规模化培养的深入, 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滞后, 无法满足研究生学习、生活、科研需要。随着收费制度的改革和收费标准的不断提高, 使得经济困难的学生、学习困难的学生和心理上有问题的学生不断增多。随着办学形式多元化、弹性学制的推行、学生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原有的研究生管理规章制度需要尽快加以修改和完善。4.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面临新的挑战。高等教育改革, 如收费制、学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就业模式市场化, 以及研究生个人成长道路的变化, 如研究生中独生子女增多、大龄或已婚研究生增多等, 都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复杂。同时, 互联网进入研究生生活, 对传统的单向教育方法产生较大冲击, 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权威地位, 而网络管理的滞后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却不相适应。5.主客观因素造成研究生心理问题突出。当代研究生承受着来自学业、就业、婚恋、家庭诸多方面的压力,因此心理方面的问题表现尤为突出: 部分研究生对未来目标定位过高, 形成焦虑、迷茫心理; 自我定位过高,形成自闭、孤傲心理。近几年, 我国先后发生多起博士生和硕士生自杀的悲剧事件, 说明研究生群体面临较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6.规模化培养加大了研究生的就业压力。2003年与2006年全国毕业研究生数量分别为7.1万和22万, 而在这三年内社会需求并未增加相应岗位, 不少专业的研究生供大于求, 由此直接导致了目前研究生出现就业难的趋势, 表现为研究生就业层次下移, 硕士抢占学士岗位的现象。不断加大的就业压力给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1.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重要构成。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并非是研究生教育的附加,而是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重要构成。2.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客观需求。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人才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大意义。3. 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是研究生群体自身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研究生面对较大的学习、科研、就业压力, 容易出现偏重业务而忽视政治的倾向, 但是, 研究生只有包括专业素质和政治素质等在内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才能以较高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一直十分重视研究生思想工作, 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校、院( 系) 两级管理体制, 明确分工, 互相协调, 互相促进, 始终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全过程。1.校党委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核心,对研究生的德智体全面培养负责, 指导并制定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规划。2.校学生工作部( 处) 是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负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日常行为管理, 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 负责研究生的就业工作; 负责优秀研究生个人和集体的评选、表彰、奖励工作以及违纪学生的处理; 负责研究生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及经济困难学生的各种资助工作; 负责研究生的宿舍管理; 负责进行研究生的思想品德考评、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和毕业鉴定; 负责研究生辅导员的管理工作。3.各院( 系) 分党委、党总支是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战场, 具体负责实施各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德育和管理工作。负责了解研究生的思想状况, 组织政治学习及各种学生活动。主要职责是: 制定本单位研究生思想政治和管理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指导研究生党支部、团支部开展各项工作; 负责对研究生思想政治进行考核, 组织优秀研究生评选等教育管理工作; 指导研究生分会开展活动。4.重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坚持按照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要求, 建立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一些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毕业研究生或青年教师成为研究生政治辅导员, 工作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 在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专职的德育工作人员之外, 还建立了一支包括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在内的研究生德育工作兼职队伍。5.充分发挥研究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作用。为研究生提供担任助教、助研、助管等科研、教学和管理的机会, 提高研究生的责任心和综合素质。重视发挥研究生党团组织、研究生会和社团的“三自”作用, 积极引导研究生参加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 例如, 支持研究生参加“挑战杯”科技创新活动, 结构设计竞赛活动,博士团三下乡活动等。鼓励研究生结合自身专业, 将其研究成果应用于社会, 理论联系实际。
[摘要] 促进大学生就业是党和国家保障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战略部署。服务大学生就业是新时期高校共青团组织大学生、引导大学生、服务大学生、保障大学生权益职能的体现。高校共青团应充分发挥其组织优势,以育人和服务大学生为中心,不断加强就业指导教育和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建设,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做出贡献。
[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高校共青团;角色;职能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1-0157-03
[收稿日期] 2015-01-16;[修回日期] 2015-01-26
[基金项目] 秦皇岛2014年度市级科技计划项目“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研究——以燕山大学为例”(201401A358)
[作者简介] 朱坤(1980-),男,河北唐山人,燕山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从“严进宽出”的精英化培养模式向“宽进宽出”的大众化培养模式的转移,大学生就业已成为高校除教学、科研以外的另一重要任务。高等教育模式的转换一方面满足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过快增长的大学生数量也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就业压力,甚至产生了“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为此,党和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党的后备军和助手,作为联系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应积极回应青年大学生的需求,主动转变服务职能,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做出贡献。
一、服务大学生就业中的高校团组织角色定位
服务大学生就业是新时期高校共青团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事关大学生的个人发展,事关高校的科学发展,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高校共青团组织在服务大学生就业中应大有作为
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涉及党、政府、企业、高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利益。在高校内部,服务大学生就业并不是某个部门的事,而是各个部门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服务大学生就业高校共青团组织责无旁贷。作为从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走过来的群众组织,依靠各级团干部,高校共青团继承和发扬了共青团的组织结构优势,建立了严密的校团委、院系团总支、班团支部三级组织体系。这一组织体系,对内通过向青年大学生中延伸组织细胞,缩短沟通距离,密切同服务对象之间的联系,实现了组织青年、服务青年的目标;对外通过加强与机关、企业、民间组织、社区等其他系统团组织的横向联系,扩大高校共青团的社会影响力,利用社会的丰富资源优势,建立第二课堂教育实践基地,履行了引导青年、维护青年权益的重要职能。除了领导着全校的团组织外,高校共青团还领导着大学生自治组织(学生会、研究生会)和各类社团。通过大学生自治组织和社团组织开展的创业计划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各类校园文化活动,高校共青团一方面能够及时掌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意愿,另一方面能将社会人才需求信息迅速向大学生反馈。高校共青团与青年大学生之间建立的这种双向信息反馈机制,能够灵活地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有力改变市场需求与大学生就业愿景之间长期错位、失调的局面。在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中,高校共青团只要充分利用其组织体系上的优势,积极转变教育、服务青年大学生的思路,创新教育载体和服务形式,就一定能够大有作为。
(二)高校共青团组织在服务大学生就业中应有所不为
服务大学生就业作为高校的一项中心工作、全局工作,既涉及到各教学科研单位,又涉及到相关就业指导机构。它不是大四毕业班就业时单独面临的问题,而是各年级相互影响、相互传导的系统问题。尽管不是教学、科研、就业的一线单位,但高校共青团依然肩负着组织大学生、引导大学生、服务大学生、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的职责,服务大学生就业即是其一项核心工作。服务大学生就业,高校共青团不能对大学生就业工作大包大揽、事事都为,要有所不为。当前,在服务大学生就业方面,就业指导机构是大学生就业的对口指导部门,高校共青团只是起到协调组织的作用,两者在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就业基地的建设、就业信息平台等具体职责方面存在交叉。比如,各高校就业指导机构与各级劳动人事保障部门合作,相继建立了就业创业基地,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实习、培训等各种保障。2009年,团中央在高校大力倡导实施“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计划,但囿于社会资源的有限性,部分高校的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是由学校的就业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简单转化而来,形成事实上的“一个基地、两套牌子”,使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的功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再比如,高校就业信息平台是大学生了解就业政策、获得就业信息的重要渠道,一般由就业指导机构负责收集、整理和。与此同时,高校共青团围绕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也在着力打造见习岗位信息平台。高校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的目的是为大学生提供见习实践岗位,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而同一高校内部围绕大学生就业创业分别建立两套信息平台无疑既浪费了资源,又给大学生造成诸多不便。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就业信息来源丰富,平台建设较为完善,但由于人手紧张,其主要忙于生源地审核、毕业生派遣和就业率统计、学生档案转接等日常事务性工作,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投入的精力少之又少,严重影响了就业服务指导工作的开展。而思想教育正是共青团的职责所在。高校共青团的优势在于其严密的组织体系、高素质的团干部队伍、扎实的青年基础,其工作核心就是思想育人。因此,为更好地服务大学生就业,节约社会资源,高校共青团应发挥比较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与就业指导机构形成协同合力,共同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二、服务大学生就业中高校团组织的职能作用
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必须在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就业指导机构指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组织优势,坚持以育人为根本,重点从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入手,以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创建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为载体,做好大学生就业全程指导,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一)开展就业指导教育
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就业心理预期高与社会供给低之间的矛盾。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不合理,既不能正确地评估自己,又对就业目标有过高的期望值,盲目追求“高大上”职业,又不能很好地洞悉社会的需求,人云亦云,眼睛紧盯一线大城市,甘心做“北漂”“蚁族”。造成这种现象既有大学生就业心理调试能力弱的原因,又有大学就业指导教育不足的原因。目前,各高校面向全体学生普遍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课目设置既有必修又有选修,但从实践来看,就业指导课程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并不强,实际效果有限。这一方面与课程设置单一重复、未能迎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有关,另一方面与就业指导教师单向灌输的讲授方式缺乏实践性、参与性、趣味性有关。
大学生与职业是否达到最佳匹配,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就业心理是否理性、平和。高校共青团作为党的后备军和助手,有着扎实的大学生基础和高素质的团干部队伍,其传统优势在于组织大学生、引导大学生,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而就业指导教育正是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思想上引导大学生理性就业的重要抓手。不同于传统的就业指导教育,高校共青团的就业指导教育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甚至持续到毕业后就业前。它借助于团组织的第二课堂教育实践基地,以各种实践为教育载体,以互动参与式教学为教育形式,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动态、人才需求信息,使大学生及时调整就业心理预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除了向大学生讲授职业素质、职业理想等就业基础理论知识外,高校共青团就业指导教育更重要的是开展实践体验教育。针对不同的年级,高校可以设置不同层次的就业指导课程和就业实践。大一新生主要以传授就业基础理论知识为主,帮助大一新生设置职业发展规划,唤起就业危机意识。大二阶段,在不影响专业课程学习的情况下,在寒暑假期间安排一定学时,组织大学生到与其专业紧密相关的对口实践基地实习,以实践促使大学生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大三、大四阶段,高校应当开设就业技能课程,并根据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和专业背景,安排其到相关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见习,积累就业创业经验。高校共青团组织组织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到相关对口企业、机关、社区等第二课堂教育实践基地实习、培训、参加创业实践,让大学生通过专业人士讲授和自己亲身体会,感受人与职业的匹配程度,以便及时修正职业发展规划,调整就业心理预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关键。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就业心理和就业技能两方面。就业心理即大学生对就业环境和自我能力评估的认知。部分大学生不能顺利就业或低估自己、高估环境,或高估自己、低估环境,分别表现为自卑、自负、从众三种就业心理。实践中,大学生往往持有自负就业心理,过于高估自己的就业能力,对工作待遇、地域、环境有不切实际幻想。就业技能是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基本胜任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群体效果和影响能力,基本胜任能力维度涵盖阅读、写作和计算,沟通能力维度有听说能力,适应能力维度包括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考,群体效果维度指人际技能、团队工作和协商能力,影响能力维度表述为理解组织文化和分享。”[1]尽管通过四年的大学学习,大学生们已经具备了较高的理论知识,然而知识不等于素质,素质不等于能力。目前大学生未能顺利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即缺乏就业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大学教育注重教学研究,忽视社会对大学生培养质量的要求有关,即理想化有余,社会化不足。高校共青团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一方面要以大学生自治组织和学生社团为依托,以就业创业为核心,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大力弘扬“面向基层,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真正有利于大学生自身成长的地方去”的主旋律,积极培树大学生身边到基层就业的先进典型,营造理性、平和的就业创业文化氛围,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另一方面要坚持以实践育人为目标,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深化“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等系列比赛内涵,拓展第二课堂教育实践基地范围,吸引更多大学生投入到各类就业创业实践平台中来,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社会化技能。
(三)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
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是高校共青团贯彻落实团中央“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部署的重要举措,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在就业前提高就业能力。目前,全国共青团系统在企业、社区等创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49264家,为青年提供见习岗位17289个,数以万计的大学生在不同岗位上收获了宝贵的见习经验,为日后顺利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面对每年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现有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不仅在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在质量上更是相差甚远。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提供的见习岗位和工种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匹配度不高,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对毕业一年内尚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缺乏动态跟踪机制,致使部分就业失败的大学生丧失就业信心。因此,高校共青团应大力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根据不同专业和学生就业兴趣,提高见习岗位与就业目标岗位的匹配度,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就业创业见习。毕业一年内尚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高校共青团应当建立后期跟踪机制。对每位参加见习的大学生,高校共青团应当建立动态档案,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加强对毕业一年内尚未找到工作大学生的后期服务,为其提供新的见习岗位,进一步增强其就业能力。
高校就业是系统、复杂的工程,这个工程需要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因此,高校共青团要尽可能地利用自身优势,创新完善就业方式,开辟就业渠道,真正实现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