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发展现状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5 16:46:1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农业的发展现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农业的发展现状

篇(1)

设施农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具有高效益、高投入等特点。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的速度很快,引起了专家学者和全社会的热切关注。

1 设施农业与传统农业区别

设施农业在产品供应、生产条件、生产方式都与传统农业有所不同。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设施农业可以充分地利用太阳的光热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第二,设施农业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农业中受到资源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加强了资源集约的有效利用,提高了农业系统的生产力,增加了产品的产出量,提早了产品的上市时间,满足了市场的需求。第三,设施农业打破了传统农业中季节和地域限制因素,具有高产量、无污染、高效益等特点。

2 国内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的设施农业基本上都是以农民自主投资的方式发展,小型设施居多,所以,在发展的规模上很难突破。

2.1 规模小、科技水平低

国内的设施农业发展规模小,科技水平较低,国外设施农业采取的发展路线是“高投入、高产出”的模式,这与国内相比正好相反。国内温室的设施结构简单、规模小、水平低,对环境的控制能力也很低。多数设施是面积较小的日光温室,大型温室还没有广泛应用,落后的温室设施阻碍了国内设施农业生产向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

2.2 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国内的设施农业管理水平不到位,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在国内的温室中还没有建立起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大部分温室在运营机制和管理体制上都是按照计划管理方式和经济体制操作。设施农业发达的国家在拥有先进技术和实施的基础上,还有一套完善的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管理机制。在国内,依然以粗放的管理手段和经验为主,高效、权威的管理机制仍未建立,经营方式主要以个体农户为主,进而导致机构庞大臃肿,管理效率低下,并且在管理方式上非常混乱,严重地浪费了温室能源,产生运行管理费用高等问题,影响了温室发展和产品利益。

2.3 设施机械化程度低

设施栽培的机械化程度很低,在综合设施技术中设施农业机械是最薄弱的环节,制约着设施技术的发展。由于设施农业机械的配套水平低下,因此,导致机械生产无法推广。设施生产中仍以人力为主,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特别在低矮的大棚中,设施机械还是空白,现有的设施机械结构大,在边角地带根本无法作业,导致生产效率低。

3 国内设施农业发展对策

3.1 加强设施农业的科学技术研究

科学技术研究的目的就是提高设施农业的科技含量。首先,要开发适合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新型温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其次,研发配套的设施技术及装备,提高农业机械的作业水平。最后,研发温室的各种先进技术,减低温室消耗,节约成本。对于研究产品的后加工处理技术,有助于提高产品走向国际市场,要科学选择研究新品种,改变依赖进口品种的局面。

3.2 提高设备自动化控制水平

目前,国内现有的温室都处于半自动和人工控制的状态,为提高生产率,应大力发展自动化控制的温室。自动化控制温室主要包括自动化生产和环境控制,温室自动化控制技术是多方位的综合性技术手段,应向综合化、网络化等方向发展,进而推动设备农业发展。

3.3 加大农村设施农业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设施农业将发挥巨大作用,对农民增收、结构调整、生产力等将有重大的影响。但从总体来看,农村的设施发展水平很低。由于农民的收入低,购买力差,导致设施装备的水平低,因此,阻碍了农村中设施农业的发展。对于农村基层的技术人员和农民,应普及推广生产科技知识,组织专家到生产一线进行指导,抓好科技的示范建设。发展设施农业已成为农村势不可挡的趋势。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民经济和人民水平的不断提高,设施农业的发展应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技术和设施体系,实现大规模的商品化生产。文中分析了设施农业与传统农业区别,并根据实际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对国内设施农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总之,设施农业的发展在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篇(2)

中图分类号S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168-01

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传统农业的地域性和季节性限制,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加强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提高农业生产系统的生产力。

1发展设施农业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党和国家为确保粮食安全,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求坚守1.2亿hm2耕地红线。而随着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用地需求也快速增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土地资源瓶颈日益突出。设施农业的重要作用体现在: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以及劳动生产率,有效保障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业增效,实现农民增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1-6]。

1.1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

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设施农业是高科技现代农业产业,具有技术高度密集的显著特点。为了提高现有土地利用率,开发自然条件和生物潜能,设施农业综合利用了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降低水资源、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和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量。生产出大量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的农产品,实现了农业“提高单位面积种植效益”的目标[4-6]。

1.2设施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设施农业的发展促使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粗放型转变为精细集约型,实现了多季生产、四季创收。既冲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又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

1.3设施农业发展可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食物安全

发展设施农业,可实现集约经营、标准化生产、科学施肥管理、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更好地实现无公害的目标。同时,设施农业还可以通过调控生产环境,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保证农产品的鲜活度和周年持续供应。

1.4设施农业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

设施农业主要种植果蔬植物,种植结构得以优化,种类和品种得到丰富,局部生产和环境条件逐步改善,农产品质量和种植效益得到较大的提高,从而使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

1.5设施农业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

设施农业具有技术含量高的特点,因此,农民必须具备较高的农业专业知识和技术管理手段。在品种种植、栽培技术和管理技能等方面需要逐步提高,通常需要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和农业技术能力,并且对周边农户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

2设施农业发展模式

目前,设施农业投资运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示范园区模式。由政府主导建园,政府与企业共同投资,实行企业化管理,其功能主要是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和农民技术员培训。二是企业投资自营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或租赁承包土地进行设施建设,集中连片,企业自主(雇工)生产、经营,主要满足当地市场需求。三是专业合作社投资自营模式。本着农户自愿的原则,由合作社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农户按投入土地多少自行种植管理,产品统一销售。四是农户自建自营模式。主要是以适度规模经营为主的庭院经济。

3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资金缺乏

在鄂尔多斯地区,日光温室蔬菜、设施蜜瓜和食用菌、设施花卉的平均效益分别为22.5万~30.0万、30.0万~45.0万、52.5万元/hm2。虽然设施农业效益可观,但是投入成本较高,农民普遍难以承担设施建设的资金。比如,2012年新建砖钢结构温室、土钢结构温室分别需要投入150万~180万、105万~120万元/hm2。可见,虽然有政府补贴,但是投入成本压力依然较大。另外,温室、大棚等设施尚不能作为固定资产抵押,所以抵押贷款也比较困难。

3.2科技人员短缺

现阶段设施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市级或以上机构,在农业地区真正懂设施农业技术的专业人员较为缺乏。科技人员缺乏是目前鄂尔多斯市设施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率较低、设施农业科技含量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3.3设施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较低

一是设施蔬菜生产管理还比较粗放,加温、增光、增施二氧化碳等措施较少;二是优质特色品种、设施生产所需的适肥品种、复合高抗品种、耐低温弱光品种等蔬菜新品种引进和推广力度不够,难以形成地方特色蔬菜。三是安全、生态意识不强,无公害、绿色蔬菜高效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和集约化种植模式推广力度不够。四是一些日光温室构造不够科学,采光和保温性能较差,几乎都没有加温设施,冬季生产受制约多[4-6]。

4发展设施农业的对策

4.1提高科技服务水平

一是要积极与科研院校联合开展科研攻关、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提高设施农业科技成果应用转化能力,加快设施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二是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应(下转第172页)

(上接第168页)

用新技术的能力,培育一批科技示范户,带动设施农业的发展;三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基层农业科技人员,对现有科技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2-4]。

4.2调整种植结构和方式

一是为了顺应市场需求,提高农业效益,对设施农业进行优化组合,如根据品种和种植方式灵活的特点,同一品种通过露地栽培、地膜覆盖、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种植等方式在同一地区分批播种,实现分批收获,分批上市;二是对产前、产中、产后实行全程质量安全控制,以生产优质无公害蔬菜,提升产品质量,发挥品牌优势,保证食品安全。

4.3创新设施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是建立以政府扶持为导向、社会投入为主体、自我积累发展为基础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投入体制;二是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种植大户等集中,扩大设施农业生产规模;三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发展设施农业。

4.4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

通过试验示范,逐步引进国内外名优新品种以及新的实用技术,培育优良品种,打造特色品牌;通过推广保温性能好的厚墙体、半地下式温室结构,实行滴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增强设施农业生产能力。

4.5抓好批发市场和营销组织建设,解决产品销售问题

一是要规模化种植,才能有较为固定的客户、市场;二是要标准化生产,把好投入品(农药、化肥、水等)关,达到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三是要商品化处理,做好包装、加工和服务,创建品牌;四是建设专业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成立产销合作组织,发展农村经纪人,让经济人走出去,多方联系客商,搞好产销衔接,以提高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

4.6发展特色建设,推动设施农业发展

一是抓好典型特色示范户、示范园区建设,使农民看得见,学得会,以推动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二是依托地方旅游资源优势,开展“农家乐”、“渔家乐”等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发展名、特、优、新蔬菜、花卉、食用菌等设施农业,使旅游观光农业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新亮点[4-5]。

5参考文献

[1] 强毅,周爱兰.论宁夏设施农业制约因素、突破路径及发展战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11):12-14.

[2] 程大庆,梁丽芳,胡进亮,等.延庆县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1,25(1):11-14.

篇(3)

1.龙头企业的发展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随着社会生产技术、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经营为稳定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把传统的、分散的农业经营与农产品、畜产品等加工业联系到一起,组成一个新的产业链条,是符合当今农业发展规律的新的经营方式。

2.发展重点龙头企业能改善该省农业基础设施条件。

湖北省农村水利设施普遍老化,地力普遍透支,生产能力普遍下降,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减灾能力偏弱。现有农田水利工程中,建于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占51%,70年代占35%,80年代以后仅占14%,且大多标准不高,渠道建筑物配套率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脆弱。近200万亩精养鱼池淤塞严重,水体容积低,单产水平不高,病害较重,养殖效益普遍偏低。设施农业特别是设施蔬菜发展滞后,面积仅100万亩左右,而且大多是竹架等简易结构,季节性、结构性和灾害性供应短缺问题较突出。而该省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拥有稳定且较大规模的原料生产基地,能够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与生产环境。

3.龙头企业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带动农业各部门生产力与技术水平的提高。

湖北省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率、科技成果的到户率、到田率不高,农业实用技术创新成果偏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能力偏低,制约了农业稳产、高产、增效的保障能力提高。龙头企业生产力技术水平高,能将分散的种植业、畜牧业、林业与商品加工业结合,延伸农业生产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形成功能互补、联系紧密的产业集群,发挥规模经济效益。

4.大力培植龙头企业的发展是解决民生问题、提高农民收入的客观要求。

由于湖北省农产品市场调控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价格反映供求关系的信号不灵敏,缺乏必要的市场风险预警机制保障,农民种养殖产品结构调整难以同价格信号同步,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农业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效率损失较大,影响农民持续增收。龙头企业特别是省级以上重点的龙头企业不仅能发挥专业化分工的优势,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促进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给农民带来更多的收入,并且能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有效地连接农户与市场,降低农户的交易成本,帮助农户规避市场风险,使农民能得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好处。

二、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现状

在2012年3月,农业部公布了第五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龙头企业,全国359家企业上榜。其中,湖北又新增15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生力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逐步发展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和带动力的市场主体,该省的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企业。

1.湖北省省级以上龙头企业的分布状况。

按照湖北省省级以上龙头企业重在企业总资产、年销售收入和交易规模的评选机制,该省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570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有48家。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主要分布在荆州、宜昌、襄阳、武汉四个城市,为湖北农业资源丰富、经济发展状况较好的代表,龙头企业集中度达45.91%。荆州保持着领先优势,并且优势有扩大趋势。就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而言,则主要集中在武汉、荆州、荆门、襄阳,集中度达52.03%。湖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武汉,拥有包括武汉小蜜蜂食品有限公司、武汉中粮肉食品有限公司、武汉多福科技农庄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飘飘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在内的8家国家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湖北省省级龙头企业的发展成果。

近年来,该省龙头企业逐步实现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化,由单一产品加工向系列产品加工转化,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产业逐步升级。该省最大的优势资源稻谷,在国宝桥米公司加工成优质大米,经稻花香集团酿造成甘甜醉人的醇酒,被福娃集团精心做成糙米卷等高附加值食品,特色资源茶叶,被采花毛尖等公司炒成青茶,发酵成红茶、乌龙茶,在萧氏茶叶公司、梅子贡茶业公司加工成茶微粉等精深加工产品。一只小小的麻鸭,被精武鸭脖公司细分成100多种风味食品。这些企业对产品的成功深加工,冲击了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观念,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站上一个更高更新的平台。

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百万农户,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板块基地辐射带动农户近700万次;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农业”、“公司制农业”等多种形式与农户链接,带领农户进行现代化农业生产;龙头企业的发展,加速了农户产品的流通,增加了产品附加值,提高了农民收入: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户均收入突破2 500元。

该省国家级龙头企业发展迅速,示范带动作用较强。国家级龙头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大,各企业坚持“名牌兴企”战略,创建了一系列精品名牌;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注重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科技创新能力强,拥有多项发明专利且多次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通过多种方式建设的专业化生产基地,促进了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为企业建立了优质安全的原料供应渠道,有力地促进该省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效益的提高。

该省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农林牧渔各行业的发展壮大。据数据显示,在2008年,湖北省食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 100亿元,成为继汽车、石化、钢铁之后,该省第四个跨入千亿元的产业。截至2011年底,湖北省级以上的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119家,2012年5月28日,湖北省启动“3832”工程,力争在“十二五”末建成241个亿元畜牧龙头企业,畜牧龙头企业年加工产值达到1 500亿元以上。

三、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面临的问题

对比国内先进省份的龙头企业与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进程,该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1.龙头企业自身综合技术实力不强。

一是与龙头企业发展综合实力排名居全国首位的山东相比,该省的龙头企业规模普遍不大,总量偏小;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虽然已经有不少的专利与科研产品,但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弱,产品缺乏竞争优势和辐射带动能力,尤其是出口竞争力弱,大多数企业主要靠一些高校提供技术服务,市场开拓能力不够。

2.龙头企业的管理水平低。

企业家特别是优秀企业家的匮乏,绝大多数企业现有人力资源不能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尤其缺少懂经营、善管理、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企业的多数员工文化素质较低,专业知识掌握有限,并缺乏专业的技能培训。管理者的水平不高,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战略眼光,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难以提高,使得大型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的几率大大减少。

3.龙头企业存在较严重融资问题。

湖北省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历史较短,自由资金特别是流动资金积累不足,加上扩张较快,常常出现农产品收购资金周转不畅;市、县、乡镇三级政府均属“吃饭财政”,可用于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的财力非常有限;投资主体分散,使用途径严格,难以集中财力扶持重点龙头企业。而因为农产品的特殊性——生产季节性强、收购季节短,如不能及时收购,则会导致龙头企业加工量不饱和,加工能力无法充分发挥,农产品质量也会降低。如天荣集团2001年计划收购油菜籽20万吨,需收购资金4亿元,由于资金缺口,实际收购量不足15万吨。该省龙头企业筹资难、渠道少。

4.龙头企业的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

种植业加工企业发展相对较快,畜禽、水产加工企业发展相对不足,特别是生猪、肉鸡加工与该省生猪和家禽大省地位极不相称。同时,油脂、小龙虾等产业加工能力相对过剩,许多企业资产闲置,利用率不高。

5.农业科研创新不足。

该省农业供给能力与农业发展实际需求的差距在不断扩大,而且我国目前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大体只相当于发达国家上世纪50~60年代中期的水平。该省龙头企业科技创新的激励不足,农业科研投入不足且农业企业科研开发投入不高,这将会直接阻碍该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长足发展。

6.与国内农业强省相比差距还非常大。

比如山东,是我国农业大省,省政府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针,到目前为止,山东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到2万多个,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8 120家,销售收入达到1.2万亿元,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2 170家。这是湖北省的龙头企业所不能比的。

四、政策建议

鉴于上述存在问题及其分析,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既要充分挖掘内部条件也要积极创造外部环境。

一是要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发展。积极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支持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开展物流信息、质量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导龙头企业向优势产区集中,推动企业集群集聚,培育壮大区域主导产业,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实力。

篇(4)

近年来,__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始终把培育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来抓,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相继制订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扶农政策和措施,使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到目前为止,全县已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6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年销售收入在1000-4000万元的有20家,20__年,全县36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资产总额达2.5亿元,预计实现产值4.9亿元,利润3673.4万元,上缴税收2023.48元。农业龙头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促进了全县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了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快速培育,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为该县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生产和经营领域进一步拓宽。36家农业龙头企业已涉及全县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其中食品加工企业8家,木材加工企业10家,乳制品加工企业1家,农业技术服务型企业3家,养殖业企业2家,果品加工业2家,特色蔬菜加工业6家,从事其他行业的企业4家。生产经营的产品有蔬菜、畜牧养殖、奶制品、饮料食品、木制工艺品、水产养殖、种子种苗、饲料、油脂、蚕桑等十大类上百个品种。

2.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业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直接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推动了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据调查统计,20__年,全县36家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联系农产品基地11万亩,带动联系农户4万户,实行订单农业面积3.5万亩,收购加工农产品13万吨,计2.5亿元,切实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不少企业还出资自建稳定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企业和农户的关系更加密切。徐州旺达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和泰盛__食品有限公司均建立了农产品生产基地。徐州昌平罐头食品有限公司建立苹果、黄桃、白酥梨基地近万亩,去年收购本地苹果1000吨、黄桃600吨、蘑菇100吨,收购金额达780万元;特别是该公司分别来源于在大沙河镇李寨村与岳庄村建立苹果、白酥梨基地20__亩和3000亩,使这两个村的年人均收入分别增加了500元和800元。徐州旺达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研制开发出具有先进水平的牛蒡系列产品、果酥脆片等食品,大大提高了特色蔬菜的附加值,使当地特色蔬菜的收购价格每公斤上升了0.2元,去年该公司收购特色蔬菜4891吨,为周边地区农民增加收入进100万元。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农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的衔接问题,促进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

3.出口创汇能力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企业出口创汇能力明显提高。据统计,20__年,全县有出口创汇能力的农业龙头企业达14家,出口创汇总额达1.2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出口创汇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3家,出口创汇100-500万元的企业有6家。出口的产品有四大类几十个品种,既有蔬菜、木制品、果汁、罐头、乳制品等产品,也有附加值较高,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深加工产品,如木制工艺品、畜禽加工等,农业龙头企业已成为__县农业出口创汇的重要力量。如天翔纺织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扩建和技术改造,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和出口创汇能力连年上升,已成为__县农业龙头企业出口创汇的排头兵。金迪纺织公司主要生产少数民族针织用品,产品全部出口伊斯兰国家和地区,最近被国家民委认定为全国少数民族用品指定生产企业。徐州昌平罐头食品有限公司、天舜公司、华元公司面对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双重竞争,不断加大技改投入,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从原来单一的苹果加工扩展到芦笋、牛蒡、蘑菇、黄桃、梨等六大类十多个品种,成为全市最大的果蔬罐头出口基地。

4.创新能力和品牌>,!大学食品研究中心联合开发新产品,近几年已研究开发新产品专利3项,瑞__公司、绿海公司生产的冻干蔬菜,填补了我省冻干食品生产的空白。如旺达食品有限公司、天利公司,凭借自己的技术、资金、人才和设备不断开发新产品,其“旺达”牌产品多次荣获省、市奖,牛蒡菜、牛蒡酒、牛蒡茶等系列产品行销日、韩,久盛不衰。农业龙头企业用现代设施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为加快__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性转变,提前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5.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该县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开展了多形式、多渠道的招商引资活动,投资主体不断拓宽,国内外资本纷纷投资效益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农业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据不完全统计,20__年,全县农业协议利用外资154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81万美元,其中农业龙头企业引进外资280万美元;协议利用内资2.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1亿元。全县有10余家工商企业投资效益农业,总投资2.2亿元。如我县计经委通过招商引来的 吉林森工刨花板项目、利宜热电项目,前期投资20__多万元用于开发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并准备用3年时间投入亿元来促进镇村经济发展,带动一、三产业发展。国内外资本的大量进入,为全县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拓展了新思路,带来了新技术,注入了新活力。

二、__县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__县农业龙头企业经过几年来的扶持、培育和发展,企业数量、生产规模和出口创汇能力均有较大增长,但与周边县(市、区)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还不能完全适应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存在“低、小、散、弱”的问题,加工水平不高,产品科技含量较低,缺少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实力和有效主体。主要体现在:

1.企业科技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农业龙头企业普遍缺乏与现代企业相适应的经营人才、科技人才、市场营销人才,企业生产设备较为落后,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的能力不强。由于受技术和设备的限制,__县出口的农产品中真正有较高附加值的产品不多,大部分是经过粗加工的初级品,许多出口企业仅仅充当国内外公司的原料车间,农产品经过简单的洗涤、加工、包装即销往国内外。如安德利果蔬汁有限公司、旺达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的果汁、保鲜蔬菜食品销到国外后,再经过国外公司的深加工,然后投放市场,利润的大头被国外老板所得。全县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大中专以上学历的比例较低。企业管理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要求,大多数是家族式管理模式,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企业规模偏小,产品单一,市场竞争力不强。在__县36家农业龙头企业中,真正意义上的龙型企业寥如晨星,大多数企业规模偏小,缺乏国际竞争力。从资产总额看,资产总额超亿元的企业只有1家,而资产总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有20家,占总数的55。从销售收入看,年销售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4家,而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下的企业达12家,占总数的33。企业规模小,导致出口渠道单一,国际市场狭窄,市场竞争力较弱,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应变能力和回旋余地较小,一旦遇到出口国的绿色壁垒或其他原因出口受阻,企业就会蒙受巨大损失。如旺达公司、天舜公司,由于受日本市场的影响,导致牛蒡系列产品生产线无法使用,企业造成损失,产品出口也受到较大影响。另外,有不少企业产品单一,只加工1-2个品种,实际生产时间不到半年,产值和效益上不去。

3.带动能力还不够强,加工转化本地农产品的比率不高。据调查显示,全县36家农业龙头企业加工转化本地农产品约占其加工总量的50左右。如天穆集团公司在本地收购的小麦仅500吨左右,大部分从外地调入。大沙河罐头厂加工的黄桃,大部分从安徽、河南等地收购。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有三个:一是现有农技推广部门及科研单位与企业关系不够密切,企业真正所需的技术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二是企业与农户签订的合同不够规范,受价格利益的驱动,企业和农户很难履约,使得企业加工所需的原料得不到保障;三是农户出售的农产品的规格、品质不能满足企业加工的技术需要,无奈之下只好从外地调入。

4.政府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一些政策落实不到位。20__年__县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关于培育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从资金、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对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随着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扶持资金偏少,配套政策不完整、不系统的弊病渐渐显露出来,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和部门为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制订了许多扶持政策,但在贯彻落实中,由于受到体制束缚和传统落后观念影响,不能正确认识“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和农民”,存在着政策浪费和服务不到位的现象。

5.品牌意识不强,缺乏自己的主导产品。__县14家有出口能力的农业龙头企业中,真正有自己的主导产品,打自己的品牌,注册产品商标的凤毛麟角,绝大多数出口产品有的借用其他企业的商标,有的产品连产地、品名也不标注,在国际市场上名牌产品没有。其结果企业出口渠道单一,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较弱,一旦出口受阻,企业就会蒙受损失。

6.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的资金使用与其他工业企业有所不同,一年四季的资金周转不平衡,每到收购旺季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但由于农业的生产周期长,见效慢,金融部门不愿将资金放到农业产业上,农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取得信贷资金比较困难。此外,企业普遍反映,农产品加工和出口企业增值税环节税赋过高,农产品粗、深加工的界定和税率不合理,农业龙头企业贷款担保难等都是影响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但因贷款难,担保难,原材料收购资金得不到保障,特别是在农产品收购季节,不得不向民间借贷,企业生产受到影响,严重制约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三、加快__县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根据__县党代会、人代会提出的工作目标,综合各方面发展因素,__县今后一个时期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目标是:从明年起4年内,每年新增农业龙头企业3-5家,到20__年达到50家;年销售总额在20__年基础上翻一番,到20__年达到8亿元;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发展到8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发展到3家;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到20__年带动联系农户7万户,带动联系农产品基地20万亩。

农产品加工业介于一、二产业之间,在国际上被称为朝阳产业。我们必须面对入世后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依托__县的农业资源,充分发挥__县特色农业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现有农业龙头企业优势,采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实施技术改造,促进企业升级,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质量,做强、做大、做优农业龙头企业。

1.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近几年,__县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投入有较大幅度提高,但面对入世后的严峻形势,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投入力度。围绕优势产业,采用贷款贴息、技改扶持、奖励企业、税收优惠等方式,集中财力重点扶持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有农业招商引资项目的企业、出口创汇能力强的企业和产品质量好、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企业,重点扶持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

2.大力营造发展环境。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进一步融入“东陇海”产业带,完善农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工商企业来__县投资农业。规划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促进农业龙头企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集聚与升级。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政务公开,减 少审批环节,简化办事手续。加强信用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使大集团、大公司能够引得进、留得住。加强农业企业土地权证办理工作,为企业办证提供各种便利。

3.加强金融信贷支持。金融部门要把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作为信贷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优先贷款项目,对农业龙头企业向农户收购农副产品所需流动资金,特别是在收购旺季,要简化贷款手续,及时发放贷款。对农业龙头企业的贷款,应视项目用途与实际需要,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切实增加对农业龙头企业的贷款投入。农业信用担保机构应扩大担保业务,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贷款担保。

篇(5)

2006年新准则的颁布极大的规范了农业这一特殊行业的特有经济活动,对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会计处理有着突破性的指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规范了农业企业的会计核算,发挥了农业会计的功能和作用。但是,我国的农业会计准则与国外国际准则存在的欠合理差异、缺乏对生物资产的完整定义和对生物资产的价值评估、缺乏对农业无形资产会计的研究和评估和不加区分的将郁闭作为判断消耗性生物资产相关支出资本化或者费用化的时点,而未考虑我国南方北方气候、土壤等农业自然条件的差异等问题,都将不利于企业提供真实可比的农业会计信息,不利于农业企业的自身发展,更不利于农业企业与国际接轨。

(二)农业会计信息的失真性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未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给决策者的相关决策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当前我国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如众多农业类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中,“应收家庭农场款”科目数额巨大,且很多企业账龄超过一年,而非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比上市公司的更为糟糕。企业这种处理实际上是将许多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性因素先转入“应收家庭农场款”科目,等待未来事项发生后再进行巧妙处理,使其成为一个利润调节的“蓄水池”。在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的补充资料中,自然灾害发生的损失、非常性损失基本都不存在,这决不是巧合和偶然,而是深层次会计信息失真的体现。

(三)农产品成本核算资料不详细

目前我国大多数农业企业会计核算中还无法提供农产品成本的详细核算资料,农场与承包户之间的关系往往表现为一种收取承包费(实物地租)的形式。一些规模较小的国有农场将土地承包给职工、周围农户以及外来的农户,实行自主经营的管理模式,完全由承包者根据市场行情来决定所种植农作物的面积和种类,农场总部只负责承包合同的签订、承包费的收取和管理以及向上级主管部门定期报送统计报表等。而这种经营管理体制下,农户对农业生产缺乏完整的成本核算,根本无法完整的提供农产品成本核算资料。在一些大型的国有农场,包括规模较大的北大荒、永安林业等农业上市公司,虽然实行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运输业等一体化生产,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能够对外、对内提供总公司完的会计报表和财务报告资料,但仍然没有提供详细的农产品成本核算资料。

二、我国农业会计现状的成因分析

(一)农业会计理论对会计实务的规范不充分

加入WTO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一次难得的机遇和挑战。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会计环境的变化迫使我们重新审视我国会计发展中的若干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会计的方方面面,包括会计管理体制问题,财务报表披露的透明性问题,会计的国际化协调问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问题等。

会计准则是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的会计规制形式。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会计准则多由会计职业团体制定和,它本身并不具有法规性质,而是作为一种公认的会计标准对会计行为起规制作用。目前我国农业会计虽然有这方面的会计准则理论但它有待完善,因而其缺乏对农业会计实践的实际指导作用,农业会计企业就不能提供出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

(二)农业会计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1、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我国农业会计的现状还与会计人员的素质有关。近些年来,我国在农业会计教育和会计后续培训方面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不能适应我国会计新制度、新准则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国企业中,有些会计人员业务不精,法律意识不强。有的会计人员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或培训,默守陈规,不求上进,缺乏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他们业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专业技术水平低下,无法按照新规定开展工作,同时,他们不学法,不懂法,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也知之甚少。所谓无知者无畏,由于他们不懂业务、不懂法,因此一些会计人员既谈不上遵纪守法,更不能依法办事了。有些会计人员品质不好,缺乏职业道德等。会计人员习惯照搬会计制度中的条款来处理会计业务,对于估计和判断较多的会计准则职业判断能力欠佳,对于计算复杂、理解难度大的会计准则适应能力不够强,致使即便是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也不能得到有效执行。

2、资本市场不完善

目前,我国与农业会计相关的农业资本市场利用效率低下,新的投融资体制尚不完善。政府对社会资本尤其是民间资本缺乏有效的引导,导致大量闲散资本无法有效利用。我国的投融资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农业招商引资的相关政策和激励机制需要抓紧落实。另外,我国证券市场利用不足,大多数企业资本营运水平不高,融资渠道狭窄,形式单一,难以摆脱企业负债率过高的困扰,致使企业人才、设备、主导产品更新滞后,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市场竞争力逐渐下滑。农业专业市场体系发育很不完善,我国资本市场还处于发展阶段,还很难发挥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应用作用。

(三)农业会计处理手段相对落后

篇(6)

1.1粮食产业快速发展,产量显著增长,产值首次突破8905万元2013年,全镇粮食总播种面积6570.13hm2,产量36520t、人均有粮467.0kg、产值890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04.67hm2、2997t、33.7kg、1075万元,其中产值增幅达18.0%。在工作中主要做到了“六个狠抓”:一是狠抓“两杂”良种推广,提高良种覆盖率;二是狠抓粮食播种面积及农技措施的落实;三是狠抓农业科技样板建设,辐射带动全镇发展;四是狠抓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不断探索增收路子;五是狠抓病虫害综合防治和农技培训,提高广大群众种植水平;六是狠抓抗旱救灾工作,实现“大春损失秋冬补”。

1.2畜牧产业稳步发展,产肉明显增长,产值突破1.98亿元2013年,全年实现肉蛋总产11656t,产值1.98亿元,总产比上年增加1822t,产值比上年增加3600万元,增幅达18.0%。在工作中,做到了“六个认真”:一是认真开展动物防疫工作,确保畜禽安全;二是认真抓好生猪养殖镇级小区建设,以点带面,促进生猪产业规模发展;三是认真抓好畜种改良,提高畜禽商品率;四是认真抓好生猪养殖贴息贷款发放工作,大力支持农户发展;五是认真组织领导,镇政府成立畜牧业生产领导组,领导组成员及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职工分片包干到各村指导畜牧业生产;六是对工作进行认真考核,对完成任务的村和目标责任人进行奖励,对成绩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优先推荐晋升高一级职称,对完不成任务的村和目标责任人进行惩罚。

1.3反季蔬菜产业成效明显,产值增长较快,产值突破1.334亿元全镇2013年完成反季蔬菜种植3820.00hm2,实现产值1.334亿元,比去年增长15.0%。其中,冬早蔬菜3046.00hm2,夏秋冷凉蔬菜774.00hm2。在抓反季蔬菜产业中,主要突出4项重点:一是以实行种植“七统一”(即统一使用良种、统一种植规格、统一种植行向、统一播种即节令、统一配合施肥、统一田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为重点,进一步种植规范程度;二是以科技措施推广为重点,促进秋冬农业提质增效;三是以指导建立蔬菜协会、专业合作社、培育壮大营销队伍为重点,确保农产品销售畅通,提高农产品的商品转化率,努力实现增产增收;四是坚持以市场导向为重点,合理规划布局,积极发展以蔬菜和冬早马铃薯为主的种植开发,建立夏、秋、冬蔬菜样板示范区,引导农户选择生育期短、效益好的蔬菜品种进行种植,实现短期内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

1.4蚕桑产业快速发展,蚕茧产量、产值大幅增长,产值突破3296万元2013年,全镇养蚕农户5968户,比上年增加955户;产量914t,比上年增加127t,增14.0%;产值3296万元,比上年增加687万元,增21.0%;蚕农户均收入5523元,比上年增加318元,增长6.0%。蚕桑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镇村干部的团结协作,得益于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在工作中,做到了“六个狠抓”:一是狠抓专用蚕房建设,实施蚕房补助政策。蚕农新建一间标准蚕房,政府补助2000元,有效提高了蚕农的积极性;二是狠抓种养技术,镇政府和蚕茧站长期派专人分片包干到村组,对桑树田间管理和养蚕环节进行指导和督促;三是狠抓小蚕饲养质量关,病蚕、弱蚕和体重指标不够的小蚕,严禁发放给大蚕饲养户;四是狠抓蚕房消毒工作,蚕茧站派专人在每季养蚕10d前,对所有养蚕农户的蚕房进行统一消毒,明显提高了消毒质量;五是狠抓小蚕饲养户的管理,严禁克扣小蚕数量,对克扣行为进行严惩;六是狠抓蚕茧收购,在蚕茧收购期间,镇政府派专人监督,确保公平、公正收购蚕茧。

1.5烤烟产业调优种植面积,烟农收入大幅增长,产值突破1143万元2013年,烤烟种植面积240.00hm2,比上年减少6.67hm2;产量100万kg,比上年减少3万kg,减2.9%;产值1143万元,比上年增加37万元,增3.0%;烟农户均收入2.8万元,比上年增加0.5万元,增18.0%。在烤烟生产中,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政府副科级以上领导分别挂钩到各烤烟种植村,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在具体工作中做到了“六个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育苗,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补贴和收购,统一奖惩制度,有效地确保了烤烟产业的发展壮大。

2发展思路

白鹤滩镇近年来,通过全镇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全镇的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有效促进了全镇经济的协调发展。但是,根据白鹤滩镇实际,要以稳定粮食产量为基础,以大力发展烟、桑、畜以及劳务输出为重点,积极发展特色产业,走产业富镇、产业强镇之路。

2.1大力推广各项适用农业技术措施,进一步提高农作物单产,增加粮食收入

今后,在稳定全镇粮食总播种面积的情况下:一是要加大良种推广力度,使适宜区玉米良种覆盖率达96.0%以上、水稻良种实现100.0%覆盖,小麦、马铃薯、蔬菜等良种的普及率达85.0%以上,基本实现“向良种要产量,向良种要效益的目标。”每年推广杂交水稻613.33hm2以上、杂交玉米1928.00hm2以上、脱毒马铃薯720.07hm2以上;二是要加大实用技术措施的推广力度,每年推广地膜玉米1133.33hm2、地膜马铃薯66.67hm2、马铃薯垄作720.07hm2、粮食作物规格化间套4540.33hm2、水稻旱育稀植616.00hm2以及配方施肥3066.67hm2;三是全面实施沃土计划工程,年均种植绿肥533.33hm2;四是加大农技培训力度,年均开展农技培训991场次,年受训23030人,使宣传培训面达100.0%,基本实现户均有一人掌握一项实用技术目标;五是全面推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系统防治技术;六是每年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户600户。通过一系列农业技术措施的大面推广,进一步提高农作物单产,增加粮食收入。

2.2进一步加大冬季农业开发力度,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土地产出率

要因地、因时制宜,重点开发冬早马铃薯。计划2014年发展冬早马铃薯2133.33hm2,并以每年递增66.67hm2速度,建立冬早马铃薯基地。通过基地的发展,辐射带动全镇冬季农业快速发展。计划到2014年,全镇冬季农业开发收入实现1.6亿元。

2.3培育2个产业精品基地,发展壮大“一村一品”,显著增加产业收入

一是培育蚕桑精品基地。从2014年起,用2a的时间,把莲塘村、黎明村、旧营村发展成为精品蚕桑基地村。平均每个基地村实现年养蚕4000张以上,通过推广先进实用的种、养技术,生产优质蚕茧,通过基地示范带动,力争实现每张单产50.00kg以上,全镇实现年总产量鲜茧1194t,产值4298万元,比2013年增加1002万元,蚕农户均收入实现6780元的目标。二是培育精品烤烟基地。从2014年起,用2a的时间,把杨家湾村发展成为精品烤烟基地村。基地村年种植面积实现66.67hm2,通过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生产优质烟叶,显著提高烟叶产量,实现年产值350万元。预计到2014年,全镇烤烟种植面积达266.67hm2,种烟农户480户,产量112万kg,产值突破1400万元,烟农户均收入实现2.9万元目标。

2.4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增加畜牧产值

一是在稳定生猪饲养量的同时,加大畜种改良力度,积极开展生猪人工授精和黄牛冻精改良,重点发展肉牛养殖;二是大力实施农田地种草养畜,积极开发饲料资源;三是全面实施动物保护工程,狠抓动物防疫密度,确保畜禽健康发展。计划到2014年,畜禽饲养户达17240户,全镇实现肉蛋总产11295t,畜牧业总产值争取突破2.32亿元目标,畜禽饲养户户均收达13457元。

3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把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发展农业、开发农业的基本立足点抓紧实施科教兴镇、科技兴农的发展战略。一是加大农技培训力度,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烟叶站和蚕茧站为源泉,组织培养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的镇村农业科技能手,以更好地指导和管理全镇农业生产;二是以建设高规格、高标准的科技示范小区、示范样板、示范村为起点,辐射带动全镇发展。

篇(7)

临夏州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界处,平均海拔为2000m以上,年均温为6.30℃,无霜期130~180d。地形分为山川、丘陵和平原三类地区,大体各占三分之一。

当地的农业发展问题众多,具体表现在农产品价格高、波动大,农业技术水平落后,气候对农产品的种植影响大,农业种植结构过于传统化,这些综合因素使得该地的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增产但不增收;虽然农民有自发组织合作,但由于知识水平的局限性,这种组织农业生产存在严重问题,这些不利因素都严重制约着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临夏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

要更好的建设现代农业,就应该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思路,引进新科技,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和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率,积极做好农业知识的宣传,提高农民的农业素质,从根本上促进农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1.推进农业科技广泛应用,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首先,要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对于种植业,要重点种植培育农业新品种,包括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等,加强防御病虫以及抗旱御寒的技术;而在养殖业上要大力发展高效快速、规模化的养殖方法;在加工服务业上要提高农业保鲜技术、农副产品的加工技术以及水产品的冷冻技术等。其次,要将农业技术的应用落实到每家每户,并重点培育农业科技大户,以农业科技带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最后,要站在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优势上思考问题,发展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特色农业,优化农业的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

2.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只有加快农业生产机械化进程,才能真正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通过对农业示范基地的研究分析,大力推广将农耕转为机耕、机种、机收等技术。由于临夏州地形复杂,所以要针对不同地形、不同作物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服务,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

3.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重点。要发展属于临夏州的特色农业,就应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将社会上的优势资源集聚于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为主,其他企业为辅的新型农业企业模式,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另外,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市场,所以应坚持市场的导向作用,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力推广农业产业化,优化农业整体布局,实行规模化、科学化、特色化的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4.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信息化建设在所有行业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在农业发展领域也应该被广泛应用。当地政府应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设备,以信息化技术推动农业经济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大力发展建设一批符合信息化建设下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多元化市场交流是目前农产品市场的发展潮流,并在此基础上,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经销组织等,从整体上完善农产品的流通体系,提高当地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动力。

5.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

三、临夏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模式

1.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过调查发现,临夏地区的马铃薯、玉米、双低油菜等特色产品发展迅速,效益较高,因此应重点做好这些农作物的发展,使用新科技,研究新品种,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而像花椒等这些特殊林果业的发展优势明显,应重点做好规模建设和提高产品的服务质量;要形成农业产业链,并延伸产业链条,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优化产业发展格局。

篇(8)

一、城市农业电子商务的概念

城市农业电子商务是指运用信息技术和商务手段将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直接与城市农副产品交易连为一体,以实现城市农副产品交易的电子化,实现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物流配送,电子支付等。

二、城市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积极意义

(一)对农业的意义

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调整,优化结构,促进农业发展转型。

有利于降低农产品交易的成本(如物流成本,中间商成本),提高收益。

有利于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和就业机会,实现业务扩展。

有利于促进农业新技术在农村的迅速传播。

(二)对电子商务的意义

将电子商务引入农村,可增大互联网的普及范围,提高我国信息化水平。

扩大我国电子商务服务领域,提高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水平。

有利于发掘电子商务人才,弥补我国在电子商务方面的人才缺陷。

(三)对城市的意义

有利于规范城市农产品交易市场,推出农产品交易市场新准则。

便利城市市民的日常生活,减轻生活负担,减少日常生活成本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对网上交易的企业进行审核,建立评价体系,可保证产品质量,减少假冒伪劣产品。

三、当前城市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一) b2c农业电子商务网站所占份额很少

我国历来是农业大国,农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作为第一产业一直备受关注。截止2010年底,我国涉及农业的网站达到两万家。目前,在我国范围内已出现许多影响力较大的农产品交易平台,如:中国农产品销售网,中国农产品交易网,乐农网,阿里巴巴专业农产品交易平台,新发地农产品交易网。网上经营的范围也由最初的粮食,化肥,扩展到牛羊肉,农药,土特产,花卉,园林,水产品,鲜果等。但是他们普遍都是b2b的交易平台,涉及到b2c的农产品交易平台还较少且影响力不够。

(二)农业信息化滞后,网站信息动态性针对性不强,未形成完整的运营体系

首先,由于我国农业信息收集没有形成整套的规范流程,也没有专门的机构或者部门负责专门的信息收集,信息资源极其匮乏,导致商家和消费者接收的信息较为零散而且时间不一致。

从而间接导致大多数网站的内容以生产信息,实用信息为主,而市场信息,供求信息和农村经济信息偏少,缺乏对主要农产品的生产,销售,贮存,加工的动态分析,监测和预警预报等。

(三)网站的市场认可度较低

这更多体现在网站的市场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市民虽然认为亲自去农产品交易市场购买农产品很麻烦,但也不愿意在网上购买。在对城市网民的调查中发现,75%的人群不了解或者不看好农产品线上零售。

(四)电子商务人才匮乏

我国城市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很大一部分要靠广大农民同胞,但我国农民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普及率普遍较低,且大多数年轻农民都在城市务工,而留守人员普遍年长,教育程度很低,现有人员所具备的素质根本不能满足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五)不健全的政策法规

我国目前关于农业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和扶植类政策还比较少,且我国目前并没有提出明确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方向和规划。

四、我国城市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分析

争对我国城市农产品的发展现状,有如下对策:

政府角度:

(一)积极引导各类农产品经营者因地制宜地开展电子商务活动。

加快城市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更多的要靠政府的引导。政府要适度出台各类有利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对城市农业电子商务进行投资建设,鼓励,组织,建立农产品的专门网站,引导农民多层次,多渠道地参与电子商务活动。

(二)政府要建立相关部门,开发和整合国际国内信息资源,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信息管理和协作机制,开辟稳定的信息交流渠道。

(三)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理论和技能培训,增强农民等从业人员对电子商务的了解和对电子商务交易的兴趣并传授其操作技能,培养更多适合城市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人才。

网站角度:

(四)加强网站资源收集,分析,管理。

相关农业电子商务网站要重视整合网站资源,建立相关部门体系,及时更新信息,对信息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与开发,将网站的资源与客户服务结合起来,最大程度的实现信息增值效应。

(五)扩大网站的宣传力度。

从事城市农业电子商务的各网站必须深入了解和分析我国城市农产品交易发展现状,了解目标客户的购买习惯,购买心理和购买偏好,在对市场详尽的分析之上,确定网站发展方向,不遗余力扩大网站宣传力度。

五、结束语

城市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以及城市化进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城市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不能急于求成,盲目发展,要结合我国城市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不断改进我国城市农业电子商务市场现有的发展模式。

相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和政府相关政策的不断推进,我国城市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

篇(9)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1 农业机械化现状

中国用占世界7 %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 %的人口,这是一很了不起的事,事实证明农业的机械化是农业平稳快速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中国农业机械化在不断向前发展,农业人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1我国机械化装备水平在不断提高,已取得显著的成效。1949 年,全国农业机械化装备总动力只有8101 万千瓦,农用拖拉机只有117 台,一些较为大型农业机械如联合收割机、棉花采摘机和农用挖掘机等许多机械基本上是空白。1959年11月,在亿万农民期盼的目光中,中国第一个拖拉机制造厂正式成功建成并投入生产。同年,同志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从这时起中国农机化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拖拉机工业也迅速的发展起来。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农业机械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数量增长了上千倍,拥有的品种增加到数万倍。预计在2012年全国农机总动力可以到10.2亿千瓦,同比增长了4.3%。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不断优化装备结构和布局。重点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大型化、复式化、配套化趋势明显,丘陵山区农机装备发展提速。

1.2机械化作业水平显著提高。2012年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达到57%。其中水稻机械种植水平预计超过30%,玉米机收水平预计超过40%,规模以上农机工业总产值预计达3100亿元,连续6年保持20%左右的增速。

1.3农机服务种类显著增多。农业机械化作业领域由种植业向养植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发展空间不断扩大。

1.4农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随着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对先进农业机械的需求不断增强,特别是优势农产品加工机械需求量急剧增长,栽插机械、收获机械、收获后处理机械、挖掘机、装载机和吊装设备等机械需求量成倍增长。保护性耕作支持政策使得保护性耕作机具得到快速发展,设施农业装备和节水设备在各地示范项目的带动下需求不断增长。

1.5与国际间的农机技术不断融合。近年来,国际上许多大型农机企业与中国有关部门和企业合作,在中国开拓事业,换取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推动国产农业机械化产品的质量和技能的快速提高。我国采取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并加大国产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力度。

2 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三个问题

2.1发展水平不均衡

由于我国地理条件与气候条件的不同,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过程体现出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发展特点。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步非常快,这是因为本地区有较高的农业生产水平和增长较快的农民收入,所以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购买数量较多。而在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就比较缓慢,这是因为农机拥有量少,农业生产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2.2存在结构不合理现象

一是存在老化严重的农业机械,没有能力进行更新换代。二是动力机械中分布不合理存在小型机械多,大中型机械少的现象。三是农机作业不能合理的进行配套,配套比率低。四是缺少适合本地区农业结构的机型。

2.3装备结构不合理

存在很多限制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如大中型机具较少,小型农机具较多,配套范围小,农机作业范围不广等等因素

3 农业机械化发展思路和重点

3.1发展思路

紧紧围绕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坚持提高效益与节约并重,以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建设现代农业为目标,以农业节本增效为中心,以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和企业改革为动力,以政策法制建设为保障,实施项目带动。通过机制创新和体制创新,不断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和农机作业水平,大力发展农机服务产业化,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农业机械化对国民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支撑和保障能力。

3.2发展重点

“十二五”期间,农业机械化发展要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条主线,推进农业区域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和服务社会化,不断提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点是主攻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保证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在粮食生产机械化上实现新的突破。

4 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建议

4.1健全农业机械化政策法规体系。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加快农业机械化法律法规建设,健全支持和保护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4.2加强农机监督管理体系建设

从政府改革入手,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使政府真正承担起经济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的职能。加强农业机械化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厂农机试验鉴定体系建设、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监督体系建设、农机安全生产监理体系建设,保障农机使用安全和农民的合法权益,净化农机市场。

4..3完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

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和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推广、使用、合作经营农业机械,提高农机利用率,促进农机服务社会化、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增强服务功能,打造农机社会化服务品牌,促进农民增收。

4.4加强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

围绕服务“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战略,加快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研究和开发,突出关键作物关键生产环节,着力解决农机科技创新滞后、技术供给不足问题。

5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5.1 建立技术开发和技术推广为主要内容的科技保障体系

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和农业生产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代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加强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建立行政驱动与市场引导相结合的新型运行机制。农业机械本身是现代工程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同时又是其他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方面大面积应用的有效载体。

5.2 具体来说农机化将重点提升质量水平,集中力量提升农业机械设施产品质量;集中力量提升农业机械设施作业质量;集中力量提升农业机械设施维修质量;集中力量提升农业机械设施服务质量。现阶段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加快实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既是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劳动率的重要措施,也是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水平的重要条件。对于巩固和发展我国农业基础地位,坚持和谐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前进具有重要意义。

6 结束语

今后发展有特色的主要农产品生产机械化,因地制宜地向经济作物、设施农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发展,进—步拓展农业机械化的作业和服务领域,满足农业生产多样化需求是我国农业机械的发展方向。推广保护性耕作,以节水、节肥、节种、节药、节油和资源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为重点,从而加快节约型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步伐。坚持总体与区域发展协调、质量和效益并重的原则,“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机械要突出综合性、节约性、高效性、适用性和安全性,增强农业机械化对国民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支撑和保障能力,为促进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支持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 陈金虎.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长江大学,2012.

[2] 冯启高,毛罕平.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机化研究,2010,(02).

篇(10)

1.1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近几年来,农民的收入一直受到关注,加上长期形成的城乡经济二元结构,以及种种原因的限制,比如农村道路交通问题、农村市场消费问题等,都影响农民对消费品的需求的充分发挥,同时,也会起到刺激国内需求,对产生农业经济推进作用。

1.2 农民收入将保持恢复性增长

农民收入增长需要有三个因素的刺激,一是农产品价格需要呈上升趋势、农民能从农产品出售中获得更多的收入。二是农产品区域化的格局不断强化和利用,对城乡收入低的居民具有便利条件,也将会得到这部分群众的关注,有助于农民销售农产品的增加。三是非农业户口的人员收入会持续增加。政府出台了很多有利于农民进城打工、增加收入、的政策措施。另外,全国范围内的政策扶持力度也大大加大。

2 了解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农业经济发展的可操作性建议

2.1 农业经济与投资相结合

发挥和引导以农户为主体,多渠道投资相结合的格局形成,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及各类股份合作企业。大力促进投资的有效利用,鼓励农民把资金集中起来,利用闲置资金最大限度地发展农业生产上,银行机构方面要放宽信贷政策,扩大信贷面以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投资。各级各部门引用资金或发展农业联营项目,向各种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倾斜,对主导农业产品和市场潜力大的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对农业型产业基地加大扶持力度。

2.2 农业经济离不开政策力度的支持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政策与体制创新,探索各种农业经营方式,寻找乡镇企业的优势,创造新条件,以优势龙头企业为核心,以本区域现有的品牌为基础,切实培养、组建和壮大符合经济规律的,加强乡镇企业的战略性,使发展较强的优势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2.3 提高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参加相关农业技术培训

农业部门更要支持建立更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农民成人教育体系,组织农民学习社会科学理论、现代科技知识和市场经营的能力培训,加大农业教育基础和体系建设,积极鼓励农村中青年群体抓住参加农大、夜大、电大等技术培训机构的学习机会,扩展教育、深入教育,培养具有现代农业生产与经营的新观念型农民,同时,应根据本地区农业特色,有针对性地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并开展多渠道形式的阶段性的技术与教育培训,培养出新一代具有当代先进科学技术与农业知识的新型高素质农民。

2.4 以市场为导向,加事农业产业化进程

加速农业产业化的进程,通过对农业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与调整,进行专业化生产,集多种经营方式于一体的经营方式,以市场为依托,带动农业基地生产,与基地农户联合,开成种植、养殖深加工产业,形成以生产、供应、销售为一体的经营管理模式和市场化企业运作机制。

2.5 加大“品牌“效应,大力发展农业经济

品牌赋予农产品一种与众不同的内涵,反映农产品的特性或功能,带入着农业文化情感,实现着与消费都的沟通,最终成为消费者最愿意接受、最可依赖的东西。农业产业的品牌意义,需要根据农产品的特性、消费都的心理及各种社会因素进行定义,如市场价格导向与文化传统等,塑一个与目标市场有头的品牌。目的在于如一提到蔬菜,消费都自然就会想到这个品牌的其它属性,如价格、品种、质量等。建立农民广泛参与一些各种合作组织或博览会,这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及巩固品牌形象有相当重要的熏陶作用,通过企业化的经营、管理,以农业人的身份人事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使农民职业化。这种模式是建立品牌声誉制度的有效方式,有利于促进农业向市场化和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2.6 做好农业技术的推广

农业科技机构应当通过转换机制和调整结构,建立相关的科研机构,建立高效、开放、协作的运行机制,以从事农业相关的病虫灾害规律与防治的研究,进行农作物高产、高效综合增产技术的开发和农业资源发生、发展的规律等研究,以达到农业技术推广的真正目的。同时,成立以各省市级农业组织为中心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进行试验示范和开发,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现代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完善技术咨询服务,全面落实其研究、开发、经营、服务等各项职能,积极开展第三产业的建设,以发展农业科技培训,信息技术服务为主。

2.7 提高土地的多种方式运用

上一篇: 中医的基本护理 下一篇: 网络安全条款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