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技术概论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5 16:46:1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信息科学技术概论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信息科学技术概论

篇(1)

关键词:

互动;平等;角色;空间

课堂教学过程本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新课程改革教学实践过程中,“互动”这一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互动式”课堂教学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很好地做到“互动式”教学,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课堂应以师生“平等”的方式进行

传统观念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已。传统信息课堂教学往往不注重学生文化素养培养,而把教师仅看成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转变以自己为权威的观念。将学生看做理性的人,理解与尊重学生,与学生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应该以“平等”的方式进行,教师要把自己当成学生学习的助手和引路人。让学生进入平等的对话氛围中,享有平等对话的权利,这是“互动式”教学的前提条件。互动过程中,对同一个任务或同一个问题,学生常常有不同理解,有时学生的理解是对立的,甚至是教师备课时没有想到的。此时教师应放弃“权威”的表决权,避免终止对话。及时抓住理解的不同,让真知在分析辩论中展现。如教学《探究操作系统》这节课时,因为教材中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XP,所以当我正说得兴起时,学生举手要求发言,于是请该学生起来发言,该学生说道:现在是2015年了,WindowsXP都要淘汰了,我家里电脑用的是Windows7,你教这个给我们也没有用。当时我听完其实内心是尴尬的,但是我带头为他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这种精神鼓掌,并让其他学生即兴发言展开对话,同时因势利导地指出虽然现在windowsXP系统过时了,但是系统具有共通性,学好了WindowsXP,windows7就会容易上手。体现信息技术课堂不是一言堂,让学生在平等氛围中成长。

二、课堂教学要随机而动

有的教师备课时喜欢设计好话题,让课堂教学顺着自己设计好的思路走下去,这样反而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同的学生对同一节课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预先设定固定模式,应有灵活多变的教学组织形式,鼓励师生即兴发挥,超越预先制定好的模式。也就是说教师可以不受教材、课本、课时的限制灵活授课。如上《话说信息技术应用》这节课时,“活动背景”里的“图1-1”有四幅图,学生看了第一幅图“苹果公司推出首款平板电脑”时立马开始讨论起来,讨论内容是乔布斯和苹果系列手机。我一看学生对乔布斯与他的苹果如此感兴趣,于是把教案与课本放在一边,和学生说起乔布斯的生平和他的苹果手机的发展史,同时引申到中国的华为,增强学生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光介绍这些就花去了整节课时间,完全超出了我预先设定的范围,但是这节课的效果非常好,很多学生喜欢上了信息课,为以后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课后还有学生专门找我说:“我很喜欢手机类知识,这节课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并且感触良多,同时希望以后多上些这样的课。”所以我决定以后上课不再限定课堂范围,随机应变。这样大大调动学生积极性,课堂气氛空前活跃。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积极。有的教师可能认为上课可以随时互动,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课堂上的互动并不是随性而为的,不仅起不到好的效果,反而起到反作用,教师必须抓住互动契机,适时互动。如遇到学生思维不清晰或者学生反映某个问题时,就要及时把握。如上《构筑信息安全屏障》这节课时,提到聊天工具是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这时有学生马上反应到QQ,说QQ上的信息很多都是骗人的,说明某些学生有过受骗经历,于是顺着学生的思路让该学生把自己的经历说给大家听,我利用这位同学的经历列举了很多学生受骗的新闻,让学生明白要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做好个人信息及资料的安全保密工作。注意防范网络上的不良分子,不要单独外出见网友。我就是利用这个契机以身边同学的实例给学生上了一节安全教育课。比平常给学生专门上安全教育课要有效果得多。只有在教学中把握契机适时互动,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信息技术教学中,人们容易走入“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教师是课堂的主人,对着教材照本宣科;然后学生照着做,两者都成了书本的奴隶。而“互动式”教学的实质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不管。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就像十字路口川流不息的车流,如果没有了红绿灯的指挥引导,就会左冲右突,发生事故。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组织者”、“引导者”这一角色,既要让车辆川流不息,又不让它发生事故。这样“互动式”教学就有了保障。我十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掌握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并解决问题的方法,变“配角”为“主角”。尽量多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让他们有更多自主学习、自我展示的机会,我只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如教学《感受电子表格魅力》这节课时先让学生看书本内容,并设计了这样一串问题:1.电子表格的由来?2.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后,可以进行哪些计算?3.怎样进行数据排序?4.如何建立图表及打印电子表格?学生在这串问题的刺激下很乐意去探讨,我把自己当做学生,让他们提问,小老师们的劲头更大了,一堂课就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度过了。用多种手段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发展学生自学能力,引导的目的就达到了。正如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所说的:“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

四、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互动交流空间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独立思考,又要合作交流,所以教师上课时要预留部分时间给学生用于交流。课堂交流形式可以是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也可以是师生交流。交流内容让学生自己掌握。有些学生其实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但是由于性格内向不敢在课堂上表达,这时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能更广泛地收集到更多学生的意见,以此调整课堂教学模式适应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更好地学习。交流可以让学生互相学习帮助,同样的操作任务不同学生掌握的步骤不同,同学间的交流恰好把各自不懂的地方互相补充完整,使大家都能完整掌握整体操作流程。而且不同学生的理解不同,有的学生理解更深刻,可以用更简便的方法解决问题,这就使完成任务的时间缩短了,课堂效率高了,教师教得也轻松。这是个双赢的结果。“互动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互动中丰富知识、增长见识、体现自我,成长为具有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合作精神的新世纪学生。让我们在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观下,运用更好的教学方式增进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实现课堂师生互动的新境界。

篇(2)

一、中职物流专业课程教学中现实状况

我国开设物流课程时间较晚,不少高校虽然增设了繁多的物流相关信息技术课程,但成效并不明显。中职学校是继高校开设物流专业后,为补充社会物流人才需求不足相继增加的物流专业,其物流专业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尚缺少规范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物流信息技术相关课程主要有《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网络技术》、《物流系统工程》等。设置这些课程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物流行业人才需求状况,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则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课程编排存在重复性,学生因为教学内容的重复,往往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现有的教材体系更新速度慢、理论知识与物流企业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不具有可操作性,不利于学生及时更新知识体系。

二、当前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形式单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

目前,学校物流专业教师讲授物流信息技术课程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一些重要章节虽选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但教师因为缺乏物流企业相关的数据资料,导致多媒体教学也只是演示工具,缺乏实际案例的充分说明,限制了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因此,物流专业教师要改变以讲为主的教学形式,通过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发现问题、探索求知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教学内容空洞,教材编写周期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物流信息技术也在日新月异的深入发展。例如与《物流信息系统》有关的企业局域网技术已经从“有线”转向“无线”,WEB技术更强调移动。但是,物流教师因为自身专业素质的落后,深入企业实践的机会为零,导致教学内容空洞,没有生趣;为学生配置的专业教材中也很少涉及前沿技术问题,教材的编写周期较长,很难与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相匹配。只有在教材的使用和编写问题上找到新的出路,才能保持教材的前沿性和创新性发展。

3.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足

实践教学设置应以企业岗位需求和职业核心能力为本位的设计原则,倡导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是主角,参与是关键,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主持人。教师要通过选定物流信息技术相关实验项目、物流案例或课题,让学生明确学习物流信息技术的目标;学生要根据个人能力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课程理论知识,掌握物流信息,提高物流信息处理能力。教师要增加学生实践课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参观物流企业,学让生真正接触物流企业第一现场,掌握具体的管理流程,实现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综合目标。

4.专业师资缺乏

中职学校中,物流信息技术课程师资队伍缺乏学科带头人,教师水平差别大,专业素质水平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流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知识范围涉及了软件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程序设计技术、EDI技术、GIS技术、GPS技术、条形码技术、POS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等各个领域,范围广、内容多。虽然大部分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具有物流师资格证书,但缺少企业工作的实际经验,专业知识体系不够健全,导致实际教学效果明显不足。

5.实训设备水量少,使用频率低的

中职学校为满足物流信息技术的教学,新建了物流实训室,添置了诸如RFID设备、手持式条码扫描仪、固定式条码扫描仪等物流信息技术实训设备。但由于采购和维护成本昂贵往往采购数量很少,要想让每位同学在实习期间有充足的时间来操作机械设备,参与管理流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另外,信息技术设备更新换代速度快,折旧率高,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故障问题,与之对应的设备维修费用也相对较高。一旦出现故障问题,就会增加经费开支,耽误学生的实训时间,给教学管理带来了巨大成本。

三、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对策

1.更新教材内容,缩短教材建设周期

教材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必不可少的武器。教材选编和教材建设的周期对于信息技术发展速度而言明显偏长,这都不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知识。要想改变现状,学校在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选用上应给予教师更多的选择权,以出版市场的成熟教材为主,利用新兴的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资源共享平台获取更多前沿信息;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和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搜索引擎等途径获取物流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充实多媒体光盘内容,让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有更多的内容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更清晰的认识教学内容,更容易掌握知识。

2.加强“校企合作”,增加实践机会

物流企业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操作和管理的机会,帮助学生更直观的观察物流信息管理流程。学校要加强与物流企业,特别是物流信息系统利用率较高的物流企业间的深度合作,从企业经营活动中获得最新的物流信息系统案例,并从中发现问题,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增加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通过实践,学生可以熟练操作ERP(企业资源计划)仿真软件,熟练掌握企业信息化理论、电子商务、物流系统及ERP系统的实施和维护。

3.提高实践教学设备的利用率

如何提高学校实践教学设备使用效率,降低采购和维护保养成本,是学校亟须解决的问题。学校可以考虑租赁企业设备进行实践教学,或将实习地点从学校向物流企业倾斜的实践教学方式,这样其既可以满足物流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又能满足物流企业的部分日常工作需要。但如何鼓励物流企业帮助学校提供或者更新技术设备,以及降低物流企业接纳学生实习所带来的企业经营成本的增加是需要企业和学校共同面对的问题。

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要加强物流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的培养,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政策,积极引入企业物流信息管理人员、实践经验丰富的物流信息系统开发人员作为学校兼职教师,同时鼓励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到物流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着重培养高校教师在物流企业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小丽.《物流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8(10)

篇(3)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宗旨是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自主性,这就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造力,需要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要达到这个标准,信息技术教师要彻底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完成课堂教学中自身角色的转换,把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化为新型、适应新课程要求、更适合当地学生要求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科学整合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案例的选取,应当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且又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形成积极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通过教学活动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获取信息的方法与技巧,还能够根据问题确定信息的需求与来源,并选择适当的工具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同时也培养学生合法利用信息的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合理重组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力量的源泉,是学生能力培养与提高的基础。兴趣越大,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效果就越好。教师的教学内容如果只跟着课本的结构安排走,那么出现的问题是,学生的知识面窄,教学活动重复性多,学生对枯燥的内容很容易产生消极抵制的情绪,所以应该让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回归生活;这就要求教师要从生活和教学的实际出发,以校为本,来认识并理解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对教材进行有目的有意义的二次开发,使教材的教学内容和顺序得到重组和优化,把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中,使之与实际的形象直观的知识组合在一起,以利于学生从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来理解教材,激发兴趣,从而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

三、注重因材施教,努力实施分层次教学

由于信息技术课受条件的限制,使得高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操作能力参差不齐,接受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也有差异。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明白,“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分层次备课、教学、辅导、作业布置、讲评、测试是解决这种现状的最好方法。分层次教学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造了更好的环境,可以从更深层次上实现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更进一步实现课程目标。

四、案例教学,任务驱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围绕知识点多搜集一些相关资料,精心设计好每堂课要完成的任务,给予学生以明确的目标。这种目标、任务或作业要与一定的实际案例相联系。

每堂课给学生下达的任务应该是需要学生努力一下才能完成的。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案例,把学生学习的内容化成一些有意义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广泛参与,合作交流,积极探究。让学生充满兴趣、自觉自愿地去完成学习任务,实实在在地达到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目的,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五、注重科学评价,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教学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它不仅能检验学生一节课学习的效果,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以鼓励、信心,激发学生创新动机,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教学评价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使用较多,特别是在学生自由创作过程中,教师要精心审阅学生的作品并及时给出科学、合理、恰当的评价。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达到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作为高中信息技术课一线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静下心来研究课程标准,钻研教材,钻研教学之道,认真备课、上课,处处留心,时时注意,以校为本,使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加全面地提高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水平,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济良 李尚仁 主编 信息技术.高中技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第一编。

篇(4)

一、深度学习教学模式

就信息技术而言,在新课改下,提倡深度学习、淡化技术,但这并不意味着轻视技术,恰恰相反是侧重技术方法和技术思想的学习。在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方面,要求将学生活动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加强学生收集、甄别、加工、运用信息能力的培养,要求淡化技术,并不意味着不讲技术,只是关注点不同而已。例如,关于word对象的插入与设置的学习、搜索引擎的学习等都属于深度学习的佐证。在课堂教学中,关于信息技术的深度学习主要体现在教学评价、课后总结等环节中,即备课、授课、习题、课后作业、考试等。比如备课,除了要领会课程标准外,还应对问题及活动任务设计格外留意。在准备教学资源时,提倡合理利用信息资源;讲课时要求时,要引导性教学而不是满堂灌;组织学生活动时,要求有科学的教学策略;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总结汇报时,要求教学评价具有多样性;在进行课后反思总结时,应注意反思与教学研究相结合。

二、回归生活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即教育来源于生活又要回归生活,而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模式正是源于此教育思想。随着新课改进程的加快,生活化教学模式日益融入信息技术课程中,如果忽略了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仅停滞在知识表面或技能学习表面的话,那么这门课的意义也就荡然无存了。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是实现教学内容从科学层面转向生活层面的关键所在。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学生的学习经验出发来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话题的设计要贴近生活,信息技术教材要有创新性。另外,要将“生活化”教学任务融入整个教学任务中,也就是说要贴近学生的生活需要和心理需要,这样既能巩固学生所学的科学知识,又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乐于学习,从学习中感受生活的乐趣。

新课改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问题和困难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努力学习和探索,以期重新认识它。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将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饱满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进取,大胆革新,为新课改的顺利开展献计出力。

篇(5)

以下为求学网为您编辑的:“计算机理论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如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敬请关注!!

计算机理论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如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计算机理论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如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篇(6)

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陈至立部长在去年10月25日的工作会议上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这是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目标与内容的一个基本的定义。

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所谓“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教师与学生借助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进行一种基于信息技术这种新的认知手段的全新的教学与学习过程,而这种全新的教学要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来驾御和支撑。美国著名的”2061计划”(Project2061)首先在更高层次上提出了信息技术应与各学科相整合的思想。这项计划的目标是要大力提升全体美国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按照该报告所给出的定义,“科学文化素质”特别强调应具有善于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结合在一起的思想与能力。为了着重培养这种能力素质的要求,“2061计划”将现行中小学12年应学会的科学文化知识重新归纳为“科学本质”、“数学本质”、“技术本质”、“自然环境”、“生活环境”、“人体结构”、“人类社会”、“技术世界”、“数学世界”、“科学史观”、“综合概念”、“智力技能”等12类。在这每一种新的学科分类中,都力图渗透上述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结合的思想,因而在这样的学科体系中,你看不到纯粹的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地理和历史这类传统的学科分类。

加拿大在这一领域也不甘落后,自90年代中期以来,各地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验不断增加,并取得了良好效果。①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合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使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便于学生掌握信息的收集、检索、分析、评价、转发和利用等技能;③不仅促进了班级内学生的合作交流,而且还促进了本校学生与全球性学习社区的合作交流,从而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即当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并明确提出“激励整合”概念,目的是把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激励学生去自主学习。

信息化社会延拓了传统教学的物理时空,信息化社会需求的人才不再是仅仅掌握一些既定的知识,更需要具备信息素养,具备一种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自主学习态度和学习思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Internet)等。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它们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整合,即与各学科的教学进程密切结合时,它们至少可以体现出以下特性,从而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1)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体现学习主体作用。

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没有的。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此外,这种交互性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而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在优秀的多媒体课件中,连教学策略也可以选择,-------可以用个别化教学策略,也可以用协商讨论的策略。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教学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按照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部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为了有效的认知,外部刺激是需要的,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所提供多种的主动参与活动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主体作用。

(2)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作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即人类获取信息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他还作了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

(3)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超文本(Hypertext)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用网状结构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事实上目前的几乎所有多媒体系统都是采用超文本方式对信息进行组织与管理。如果按超文本方式组织一本书,就和传统的文件或印刷的书籍完全不同,这时的正文(文章、段落、或一句话、一个词)都按相互间的联系被组织成正文网。这本书无所谓第一页和最后一页,从哪段正文开始阅读,以及接下来读什么都由读者的意愿来决定。选择下一段正文的依据不是顺序,也不是索引,而是正文之间的语义联系。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思维具有联想特征。人在阅读或思考问题过程中经常由于联想从一个概念或主题转移到另一个相关的概念或主题。所以按超文本的非线性、网状结构组织管理信息和按传统文本的线性、顺序结构组织管理信息相比较,更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和阅读习惯。

利用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例如:A、可按教学目标的要求,把包含不同媒体信息的各种教学内容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语文教学目标通常有“听、说、读、写”等四方面要求,相应的教学内容应包含文字、语音和视频等不同媒体的信息,但是在传统的印刷教材中,有关语音和活动影像的内容无法与文字内容组成一体化的教材,只能以教科书、录音带、录像带三者各自独立的形式,分别出版,既不便于教师的教,也不便于学生的学。与超文本方式组织的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采的一体化电子教材不可同日而语。B、可按教学内容的要求,把包含不同教学特征的各种教学资料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内容的每个单元均包含课文、练习、习题、测验、对测验的解答及相应的演示或实验等,把这些教学内容相关而教学特征不同的教学资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无疑对课堂教学、课外复习或自学都是大有好处的,利用超文本方式可以很自然而方便地实现这一点。但是若按传统的线性、顺序方式把这些不同特征的教学内容组合在一起则将成为杂乱无章的、让人无法阅读的大杂烩。C、可按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水平把相关学科的预备知识及开阔视野所需要的扩展知识组成有机的整体。因材施教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但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差异很大,要在传统印刷教材中同时满足基础较差学生、一般学生和优秀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不同需求是做不到的,而在多媒体电子教科书中这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只需利用超文本特性设置和预备知识有关的热键以及和扩展知识有关的热键即可。

(4)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支持个性化教学。

信息资源要有较强的可选择性,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主动求知的需要;满足教师因材施教对资源的需要。它支持教师经验的互动交流,支持教学系统内部已有和不断产生的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支持网上教研活动及其活动结果的资源化因而更好地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从受教者的角度来看:

(1)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

传统CAI只是强调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指导无疑是有好处的,但是随着认知学习理论研究的发展,人们发现只强调个别化是不够的,在学习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例如对疑难问题求解或是要求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的场合),采用协作(Collaboration)式教学策略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更能奏效。

网络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

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包括获取、分析、加工与利用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所需新型人材必需具备的两种重要的能力素质。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需要特定的、有较高要求的教学环境的支持,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正好可以为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环境。众所周知,因特网(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这样就为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与此同时,由于学生从小就有机会在Internet这样的信息海洋中自由地遨游、探索,并对所获取的大量信息进行分析、评价、优选和进一步的加工,然后再根据自身的需要加以充分的利用,显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将得到关于信息能力方面的最好的学习与锻炼,从而能较快地成长为既有高度创新精神、又有很强信息能力的符合21世纪需求的新型人材。

(2)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开放性教学。

开放性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改革;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协作学习和探讨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有利于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能力基础。所谓可视化教学,就是将学生置于多媒体动画、图片、图表、视频、音频等视听资料和计算机网络所创造的可视化时空之中,使其在“虚拟的真实”中探索、发现、理解、掌握、运用教学内容,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素质和能力的目的。可视化教学的素质与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感知”可视化

使学生对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事物得到形象化感知;使学生观察到事物存在和变化的实质性细节,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样可以大大缩短认知过程,减少由于学生经验和观察兴趣的差异所造成的“先天性”基础差距带来的学习疑难和教学困惑。

B、“想象”可视化

想象力的培养是创造性素质和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想象思维的基础对象是事物存在及其变化的时空特征,学生利用可视化的时空图像进行想象思维能力的训练是最有效的方法。

C、知识”可视化

知识是人对事物存在方式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它表现为概念、方法、规律等各种抽象形式。学生往往会死记硬背,或者是工于对知识内涵的逻辑性理解,而并不注重知识所描述的对象的真正行为。用大量凸显内涵要素的抽象或具体形态的外延表现内涵,是使学生真正理解、把握知识的最有效手段。

D、推理”可视化

推理是人借助概念、规律和形式逻辑从已知发现未知的思维过程。在推理过程中用可反馈的信息进行干预,是训练推理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E、“思想”可视化

这里指的思想是在具体学科中人们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认识论、方法论,具有普遍性,很抽象,不可能用简单的概念、公式、定律等形式对学生表达清楚。但学生掌握这些思想对学科学习至关重要,使思想形象化将对学生理解学科思想、培养学科素质产生巨大影响。

F、“观念”可视化

观念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基本出发点。建立认识一类事物的观念是认识事物最重要的过程。所有学科都建立在观念基础之上,学科的基础性发展也体现为观念的变化,突破观念束缚是创造性素质培养的核心。但一般学生对观念的理解很困难,将观念描绘成可视化的资料非常重要。

(3)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持互动化教学。

1)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实现知识挖掘。

隐性知识是人们已经认知但未能用各种媒体表达出来的知识。这类知识具有很强的活跃性、创造性。应当鼓励学生不要仅仅从书本上学习,还要学会从交流中、从信息资源中学习。隐性知识一般有两类,一是尚存于人脑中的知识,如经验、意识等等;二是隐藏于大量信息之中,需要经过智能系统对这些信息的筛选、分析方可挖掘出来的知识。显性化是指通过互动的教与学过程,将隐性知识转化为能够用媒体表达的显性知识的过程。

2)使隐性知识共享、互动,实现知识创新。

存在于人脑中的隐性知识的开发一般是在交流活动过程中完成的。创造交流环境使人们共享大家的隐性知识,在共享中相互碰撞,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进行集体创造的意识和能力。

信息技术整合让信息技术有计划地应用在各学科教学中,同时也各科教师在具备把握信息技术,自觉利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有意识、按步骤地给学生提供适当的训练机会,学会利用当前的信息环境获取知识。为此必须要求教师改变旧有的学科观念,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具备不断更新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同时,教师必须改变旧有的教材观,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当前的教材内容不可避免地要被不断丰富和更新。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废掉各模块间的阡陌,根据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以及学生的特点,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设置相关的课题内容,并且按照课题难度的大小安排学习顺序和课时;教师必须改变旧有的教学观,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学方式都必须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能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文件.教基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 ?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058-02

勿庸置疑,对于高年级本科生有必要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热点内容和发展动态,这对于他们将来无论从事研究类工作还是工程类工作都是大有裨益的。该课程属于进展类课程,如何开好该类课程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以电子信息类本科生为例,笔者在2007年首次在我校开设了《信号处理新技术概论》课程,这些课程内容涵盖了当前信号处理的热点,之所以加上“简介”这个词是因为每一部分所包括的内容都非常丰富,而在讲课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在本课程大纲修订时,参与讨论的老师们一致认为讲这门课程的起点高、难度大、内容广,应该重点介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例如神经网络部分我们介绍典型的BP神经网络。笔者第一次上课时对学生做了一下调查,主要了解一下他们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和认识,以及通过学习该课程他们最想得到什么。综合绝大多数同学的答案,希望学到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实践性、能在以后的生活中用到的知识。由此看出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性很强,很多同学希望将所学的内容亲自实践一下。笔者认为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在“授之以鱼”的同时,更要注重“授之以渔”,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素质。使学生学会掌握学习的方法并运用于实践中。本着这一基本思路,笔者认为讲好这门课程,要处理好以下几点。

一、注重演化理论和方法的再现,讲清楚其产生的来龙去脉

隋允康教授在文献[1]中指出,演示学科历史,构建具有创新性的逻辑体系。回复到科技成果发现时的逻辑,这就是逻辑对历史的模拟。我们介绍这本课程的每一部分内容时,首先介绍清楚理论与方法产生的主线,穿插介绍历史细节,让学生把握整体的思路。例如在现代滤波器部分,课程大纲主要包括维纳滤波与自适应滤波两部分内容。由经典滤波器至现代滤波器的主线发展是非常清楚的,经典滤波器只适合处理噪声与信号的频谱可分离的情况。如果不能分离,经典滤波器的方法无能为力,据此引出现代滤波器的概念。在介绍维纳滤波器时,穿插简介维纳的历史以及他在信号处理、控制论、数学等方面所取得的辉煌的成就。维纳滤波只适合平稳随机信号的情形,如果信号的统计特性是时变的,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自适应滤波。滤波器的参数随统计特性的改变而改变,此时引入反馈机制,通过算法来调整滤波器的权值。有了前面的铺垫,引出维纳滤波器的模型就维纳滤波器的数学模型并不复杂,有了随机信号分析的基础就够了,维纳滤波模型不过是随机信号所学知识的一个具体应用而已。这样使得同学们前面所学过的信号与系统、随机信号分析等课程联系起来,这部分内容并不难。这样一方面便于学生理解,另一方面也说明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促使学生跨学科进行学习,思路会更宽阔。

二、在讲解过程中注重数学公式的物理概念讲解

这门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例如高等数学、线性大数、计算方法、泛函分析等。有些课程在本科阶段并未开设,因此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尤其是时频分析部分的小波分析内容,被公认为是这门课程的难点。同时,受到课时与专业特点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去给学生补充大量的数学知识。如果硬性地让学生去记一些公式,这样容易增大学生学习的难度,但有些必要的定理和公式是需要介绍的。我们重视数学公式的物理概念讲解,采用类比的方法,这样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这些概念的数学表达式看起来较为复杂,但将其与高等数学中质心的概念类比,进而将时宽与带宽的概念同二阶矩的概念进行类比,基于物理学中的基于密度求质心的概念,就很容易理解这些概念。

三、理论联系实际,将实例和理论技术相结合

本课程尽可能不涉及复杂的数学理论,重点讲清楚信号处理新技术产生的来龙去脉,在课堂上采用理论方法同工程实际密切结合的方式,将深奥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实例相结合,这样使得学生能学以致用。例如在本课程讲义中,笔者设计了网络聊天软件在网络状况不好时的回声问题、飞行员同地面通话的回声消除问题、心电信号的噪声消除问题等,通过提出采用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能否解决?让他们思考现代信号处理同经典信号处理的区别。这样本课程内容同《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有机地联系起来。在介绍小波分析内容时,引入小波变换图像压缩前后对比的实例。为了增加课堂趣味性,在此引用胡国容《数字视频压缩及其标准》中的一段话:“如果不用压缩技术而用现有媒质和信道传播实用的视频图像序列,纵有‘倒拔杨柳’的力气和‘还看今朝’的气魄也要发出‘蜀道难’的叹惜”。事实证明,这些实例学生比较感兴趣,他们也期望知道和掌握解决这些问题的原理和方法,迫不及待的去做实验验证。笔者在介绍每一部分具体内容是给出相应的问题解决方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时我们设计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实验,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这样让感兴趣的同学进一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深刻领会和把握所学内容,不至于这些新内容在他们头脑中只是昙花一现。

四、设计不同类型、不同难度、丰富多彩的实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本课程属于进展类课程,进展类课程还需要实验吗?有的专家认为该课程只要介绍一下新技术和新方法,让学生懂得有这种技术和方法就够了,真正用到时再去深入学习就可以了。这种观点固然有一定道理,但笔者认为适当地做一些难度不太大的实验,一方面巩固所学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事实证明,这样做学生对所做实验比较有兴趣,同时收获较大。由于本课程课时较少,我们的实验都属于课外实验,设计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此课程中不涉及复杂的理论推导。设计多种类型的实验,供他们选做,让他们切身体会到学到的理论和方法应能够解决哪些实际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自适应滤波部分,我们设计了回声消除、心电信号噪声消除的实例,人工神经网络部分我们设计了手写字符识别、简单的车牌识别等神经网络进行噪声消除的题目;小波变换部分我们设计基于matlab的图像消噪、图像压缩等题目;混沌部分我们设计一个让学生发现混沌现象并利用混沌特征进行保密通信的实例。通过这些题目的训练,让他们初步体会到现代信号处理新技术的应用及其魅力所在。当然设计这样的实验是我们的初步尝试,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对学生的要求相对较高。笔者在网上看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尚志教授的《数学实验》课程设计的内容,得到了不少启发。在他的课程里面,实验内容事先学生并没有系统学习过,比如他让学生做一次祖冲之,去发现圆周率,体会一下前人的创新过程。类似的,在笔者所教的这门课程中,我能否让学生也做一次维纳、洛仑兹呢,去体会一下维纳滤波、混沌等内容的发现过程?笔者认为这样做是可以的。我们下一个努力方向是如何设计这类问题尽可能模拟前人的发现过程,让学生体会一次前人创新的过程。这样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增强他们学习本课程的兴趣。不过我们也认识到,这门课程的有些内容很难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但我们尽可能地去模拟前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任务。

信号处理新技术概论课程是对信号与系统、经典信号处理内容的扩展和延伸。高年级本科生开设进展类课程是非常必要的。虽然这类课程的一般特点是起点高、难度大、内容广,笔者认为在课堂上演示理论与方法的产生过程,尽可能重现前人创新的整个过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模拟这一过程,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不同的实验,让他们学有所获,从中真正体会到创新的乐趣,无疑这样做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隋允康.重视演示创新过程,重在实施能力培养——改进研究生教学质量的初探,地方高校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李尚志.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活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4,(3):34-35.

[3]李尚志.让抽象变得自然——建设国家精品课程的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06,(7):11-13.

篇(8)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个新学生观,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在现今社会,大力倡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学校方面却存在着“两种教育的矛盾依然难解”,“许多教育变革仍然停留在理念和口号上”的严重情祝,广大教师深刻理解、正确实践新学生观,已经成为实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必须面对的一个关键课题。

一、新学生观对语文课程改革的特殊意义

1.有助于语文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

教育观与学生观是学校教育的理论基础。前者是对学校角色性质的认定,后者是对学生角色性质的认定。实践证明,无论课程如何设计,不同的学生观决定并最终形成了不同的教育观,不同的教育又必然造就不同的学生,因而,要端正教育观必须先端正学生观。

旧课程,把学生看作“塑造”的对象。不仅无视学生的鲜活生命,不顾学生的人格尊严,还用种种预先设置的程序来束缚他们的手足。排斥其思想情感的参与。学生的这种被动处境,使一切教学改革黯然失色,最终使这个本来应该引领学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的学语言,学文化,学做人的教育,背离了初衷,蜕变为语文应试教育。

新学生观的确立,意味着新教育的本质就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只能以是否有利于学生为适应社会需求而主动’‘学习和发展”为唯一标准。由于“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而,新课标规定,“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由于“语文素养”是一个具有丰厚内涵和宽广外延的概念,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实践活动,内化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使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文化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进人一个新的境界的综合体现,既包含以语感为中心的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能力,又囊括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个性人格等人文素质。就广度看,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从深度看,是“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所以,新课程的这个定位,是正确的。既深刻揭示了语文教育的功用和意义,又恰当反映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要求。“领提而毛顺”,立足于此,语文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也就顺理成章了。

2.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实质改善

教师、学生是教学活动中两个最活跃的要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虽然,学习是学生通过读书、听课、实践、探索等方式以获取社会历史经验和生存发展本领的全部过程,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代表,其作用只是“外因”,但是,由于角色不同,师生之间各种差异的矛盾是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而,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先端正学生观。

旧课程,把学生看作“管教”的对象。一方面,“唯师为尊”,放任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以种种神圣的理由,大搞“教学专制”,另一方面,又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学生的唯一依据。不仅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发展潜能,而且,还给师生关系造成严重损害。它必然助长教师中心主义、管理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的滋生和泛滥,由此导致学生对教师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引起师生的冲突和对立。对于这种情况,虽然人们一直试图改变它,如提倡“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时间”的“六大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和订立“师德规范”、“实行教学民主”等,但是,由于学生观没有改变,师生矛盾一直未处理好。

新学生观的确立,意味着在新课程中,教师最适当的角色就是代表学校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好的服务。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合作、沟通、双向互动的社会交往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因此,学生必须一改“受管教”的态度,振作精神,做“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教师必须一改居高临下的作风,规范行为,做学生学习的向导、伙伴、榜样和顾问。建立了这样的关系,教学活动必然成为师生在特定情景中,为特定目的而进行的相互学习、共谋发展的过程,成为一段最能够激发生命活力、张扬个性和唤起对知识的愉悦和创造力的美好经历。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在这种情景中,师生之间还有什么矛盾不能化解呢?

3有助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彻底改造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两个关键要素。二者的品质及其在教学目的下契合的程度决定着教学活动的质量。由于二者的价值取向直接受学生观的影响和制约,因而,要把理想的教学目的变成现实的教学效果,必须先端正学生观。

旧课程,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学什么”,“怎么学”,全由课本定调,教师“主导”。加上材、统一要求的束缚和“应试教育”的影响,致使语文教学逐渐丧失了“人文性”和“语文味”,成为远离社会生活、不顾学科特点、排斥学生的多元反应与独特体验的“填鸭式的灌输”,异化为“教师辛苦,学生受苦”的“时间加汗水”的考试训练。

新学生观的确立,意味着新课程教学的基础就是“学习本位”。其教学内容,必须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教学方法,必须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由于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母语是民族的价值系统和思维系统,由于汉字具有表意性,汉语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综合性,祖国语文表达着人类尤其是中国人精微美妙的义理和感觉,而学习是无可替代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通过读书、听课、实践、探索等方式以获取社会历史经验和生存发展本领的全部过程,所以,合理的语文教学内容,决不是“考试范围”,或者“记问之学”,也不只是“听、说、读、写”和思维训练,而是要与生活相联系,以实践为基础,“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发挥好“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正确的语文教学方法,决不是教师“独白”式的“咬文嚼字,句读剖析”,或者“题海战术”,也不只是“读、问、议、讲、练、看”的随机组合,而是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语文课程就得以跳出课本和课堂教学的狭窄范围而进人生活与实践、学习与创新的广阔天地,为教师、学生个人聪明才智和生命潜能的尽情释放提供了大好时机。有了这种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机制,“教学就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方案),而更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叮过:程”。这样,“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进人教育的内核,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作为教学责任人,教师必然会在正确把握新课标的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全盘检讨和重建,并且,通过教育创造,使之成为更加完美的教育劳动形式,在每一次新的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从而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彻底改造。

4.有助于课程目标的最大实现

课程目标体现着课程的基本规格和基本要求,是实施和评价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由于其成效要由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状况来反映,既包括同一学生本学段的状况,和此前各学段状况的累积,又包括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所有学生的相应状况,而这又主要取决于学生整体的学习风气和学习质量,所以,要争取课程的最大效益,必须先端正学生观。

旧课程把学生看作考试的“工具”,不仅想方设法使课程目标与语文考试“接轨”,还用“定升学指标”、“分层次上课”、“按考分搞奖惩”等手段,逼着学校和教师把所有学生都往升学的“独木桥”上赶。结果,只能以牺牲多数学生的正常发展和社会的长远利益为代价。所培养的学生,即使优秀者,也难以全面发展。

新学生观的确立,意味着新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就是对每位学生负责。因此,“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由于课程改革是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体系的核心环节,是关乎国民素质提高和民族复兴的大业,而“语文课程的多重功用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所以,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就特别注重基础,讲求实效:一是实行.‘九年一贯整体设计”,体现了整体性和阶段性;二是使“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三是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了“阶段目标”和“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同时,注意“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为此,必须“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鼓励地方、学校和广大师生,根据教学情景的实际对课程建设的全面参与和自我调节。这样,既有利于摆脱“以课堂为中心”而造成的脱离实际、自我封闭,走向联系生活实践、自主创新,又有利于促进语文课程的民主化、现代化、适应性,建立语文课程健康运行、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这样,必然促使不同岗位的语文教师,努力提高职业素养,因地制宜地利用课程资源,使每一次教学活动都成为学校语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千方百计地辅助每位学生争取最大的学习收获,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异曲同工地满足“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的时代要求。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不只是些点缀风景的“大树”,而是壮丽的“森林”了。

二实践新学生观的现实策略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实行者。没有广大教师的正确实践,再理想的教育设计,只能是一纸空文。在现今教育’‘转轨”的过渡阶段,实践新学生观与实施语文新课标紧密关联,做教师的,主要宜采取以下策略。

1.强化角色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角色意识是个体在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作用与价值的认识上产生的一种直接影响角色行为的思维定势。实践新学生观,必须强化角色意识,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只有教师进人了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服务的角色,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主体地位的凸显,学生才可能轻松自如地做语文学习的主人;只有成功地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了每位学生主观意愿的自由倾吐和个人潜能的尽情释放,学生才可能正常发挥其主体作用。

一是要蹲下身子,让出位子。要坚决摈弃“唯师独尊”的观念,不在潜意识里视学生为“被管教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活动参与权、思想情感表达权、行为方式选择权、学习时间支配权和兴趣爱好发展权等学习自主权,放手让学生做语文教学活动的主人。

二是要启发良知,长善救失。启发良知,要从立志抓起,即启迪、激发学生“有志于学”的心理需要。要善于借助语文材料,通过正确认识人生、社会与“学习和发展”规律等途径,引导学生将自己正当的心理需要发展为坚定的成才志向,进而转换成一种为实现志向而不断反思和调整的自我教育机制,一种源源生长的自动力。长善救失,要贯穿师生交往的全过程。即不失时机地教导学生增长其优点,补救其不足。要时时处处关心每位学生的成长,对学生的现在负责,为学生的将来着想。要有长善救失的教育智慧和本领,达到“知其心”的程度和“细无声”的效果。

三是要正视差异,互教互学。要正确看待师生之间的差异。要明白,这种差异是自然的,也是变化的。从自然性看,“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不如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从变化性看,学无止境,人无完人,新陈代谢,后来居上。现今学生通过家庭、社会、同伴和书报、电视、网络等媒体所获得的知识,早就超过了语文课本,只有师生互教互学,教学活动才可能正常进行。

2.张扬学科优势,激励学生的成才志趣

语文蕴涵着丰富的人文营养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承传文明、启迪思维、浸润心灵、濡染世风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张扬这种优势,使之成为激励学生成才志趣的有效手段,是实践新学生观的重要途径。

一是“目标”激励。目标,是人们所想要达到的境地和标准。预定目标,是教学活动有效进行的重要措施。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渴望进步,憧憬未来,追求成功的心理,结合教学情景,适时提出诸如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以及品德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近期目标,激励学生产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锤炼学习本领的内趋力。

二是“信任”激励。相互信任,是师生交往的宝贵情感。教师的信任和赏识,对学生是一种最好激励。要让每一位学生都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他是十分关爱和信任的,他的每一点进步,都是教师真诚期盼和由衷赞赏的,从而产生尊重感、荣誉感、责任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三是“环境”激励。教学中的环境,特指由物质条件、精神状况、活动方式等形成的教育情景和氛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俱黑。”要善于利用有助于提升思想境界.培养奋发向上精神的语文材料,将学习语文的志趣,转化为提高语文素养、打好成才基础的优良学风。

四是“示范”激励。学生对语文的兴趣,直接受教师人格和教学示范影响。如果教师品格平庸、语文功底浅薄,将教学工作搞得枯燥呆板、死气沉沉,只能损害学生对语文的求知欲。相反,如果教师品格高尚、语文素养深厚,将教学工作搞得生动活泼、有滋有味,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语文的博大内涵和无穷魅力,体会到语文学习带来的愉悦的精神享受和特殊的价值功用,促使他们产生像追求幸福一样地向往着能够在这门功课上取得非凡成就的强烈欲望,那么,还有什么困难能够阻碍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呢?

3.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由于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终要通过学习能力来反映,而这也是学生继续学习和建设学习化社会的要求,因此,必须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一是要结合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力争收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实效。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组织语文游戏、演讲论辩、作文竞赛、调查访问、专题研讨、创新设计等活动,直接从实践与生活中获取语文学习的知识和本领,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是要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和交流、总结学习经验等途径,帮助学生将有效的学习方法逐步转变为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

由于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因多次重复相同或相似的有效做法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态势,是一种不用随时想起、永远不会忘记的学习能力,所以,教育家一致主张,凡是好的态度和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新课标也将“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列入了课程的“总目标”。

一是要讲究策略,循序渐进。推出某种习惯的养成活动,要做好计划,选准时机。宜先将其作为学习常规,继而在“实行—规范—再实行—再规范”的培训中,逐步习以为常。二是要持之以恒,吐故纳新。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的培养不可能一减而就,必须坚韧推行,方能成功。任何事物都在变化,学习习惯也需要不断完善,适时调整。

4.搞好创新教育,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创新,是信息时代人才重要的优秀品质,“是作为主体的人综合各方面信息,形成一定目标,进而控制或调节作为研究对象的客体产生出从未有过的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活动过程”。为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新课标特别将“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写入了“教学建议”。

由于语文富含人文性、审美性和思辨性,语文教学具有多元性、模糊性和体验性,由于新课程卸除了束缚教师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的种种栓桔,提供了能够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的创造空间,所以,强化创新教育,大有可为。

一是培养创新品质。着重培养充满自信的品质、广泛关注的品质、独立思考的品质、求是求真的品质、标新立异的品质、勇于探索的品质、敢为人先的品质、坚韧不拔的品质、自我控制的品质,为学生的自主创新莫定人格基础。

二是培养创新意识。着重培养科学意识、民主意识、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变革意识、审美意识、探究意识、合作意识、成功意识,为学生的自主创新树立精神支柱。

篇(9)

一、把握教材,精心备课,形成清晰的教学思路

教师只有吃透教材,弄清楚课文的重点、难点,才能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及时地调控师生的作用,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课堂教学焕发主动、自主、探索的活力。同时该准备的教具一定要准备,生动的教具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信息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其发展速度是非常惊人的,经常出现教材跟不上时代的现象,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在备课时,不能照本宣科,要适当调整、拓展教材的内容。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师在熟悉教材、研读教材的同时,逐渐地会产生一个如何教的完整的思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诱导即是教学思路,诱导的过程,即是教学思路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一般地说,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主要是循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的,因此教学思路就有了鲜明的实践性的特点。它不只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教案中,而必须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思路清晰,信息技术课就会呈现清晰,学生的思维也会渐渐清晰,从而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启迪。教师的个人思维品质集中地体现在教学思路上,又以非常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二、仔细研究学生、搞好学情分析

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之一。《信息技术指导意见》提出: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必须先了解学生对教材有多少认识,他们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什么地方需要重点评讲、仔细分析,哪些地方可以简单交代。好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层次感,研讨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点等都基于对学生的了解,好的构思和创意都有很强的针对性,都需要对学生有真切的了解。因此,要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应当对学生作出更为深入和具体的分析,为教师本人备课及实施所用。

学生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原有的基础,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进一步了解学生心理倾向和认知规律,了解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学生与信息技术、学生与课堂的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平等、融洽、开放、宽容的教学氛围,是保证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三、大胆放手,激发创造,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程度

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喜欢把每一个内容讲得细细的。这种做法是要不得的。其弊有三:1.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容易被动学习。2.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思想容易被框死。3.课堂气氛不活跃,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难以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在书法中有飞白,那是意境;在绘画中有虚有实,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在教学中也应该留有让学生想象的空间,老师应大胆放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创建演示文稿》一课中让学生拟主题,按要求的同时有自己的思想设计为更好,结果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突破了难点,真是事半而功倍。所以说,大胆放手,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多种手段,巩固知识,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必修课,所以我们必须高效利用课堂的45钟。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提高信息技术的课堂效率。

(一)少讲多练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动手与动脑为一体的的课程。在教学中也发现,有些内容讲得越多学生越糊涂,讲了一节课不如操作10分钟。所以本人认为,在许多需要操作的课程中,应注重少讲多练,通过精心导入,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内容,然后新授学习内容和方法,最后巩固练习。其中,导入和新授的时间应该压缩在15分钟左右,留2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上机练习,最后5分钟进行总结、评价,以达到熟练、提高、巩固知识的目的。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巩固知识

这种手段主要是针对一些知识性课程。这一类课程的内容主要是一些微机的基础理论知识,比如《信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等。理论性较强,这些课程中知识的巩固,如果采取一般的方法,是单调的。但可以做成课件,如随堂测试、填空等练习形式,还有图片进行匹配,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巩固了知识,培养了学习兴趣。

篇(10)

北大是“常为新”的,特别是在信息科学这样一个引领着时代最前沿科技发展的学科领域里。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北京大学一批具有长远发展眼光的有识之士倡议建立一个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心,以数学系、无线电(电子学)系和计算机系为主,联合心理学、中文、遥感等共十个系所,宗旨是在信息科学领域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充分发挥北大的综合优势。中心的建立牢牢把握住了时展的方向,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很快,北大在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第一个国家实验室,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2年9月,在信息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北京大学智能科学系组建完成,并与次年并入北京大学最大的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翻开了发展进程中崭新的一页[1]。

智能科学系的诞生是改革和创新的产物,它的发展也是与时俱进的。智能科学与技术被认为是当今信息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创新点和增长点之一,它正在成为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稳定的新兴领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智能科学系的老师们深入调研,精心准备,于2003年向教育部申报“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并获得了教育部的批准,于次年开始招收本科生,这也开了全国智能科学本科教育的先河。目前,已经有4届智能科学系本科生顺利完成了他们的本科学业,迈入了新的人生阶段。我们也在不断探索和尝试中,初步建立了一套适合北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智能科学系本科生培养体系。

1北大智能科学系本科生培养体系概述

在培养智能科学系本科生的过程中,我们的老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多方面关注学生发展,把握智能科学技术的新兴前沿领域,面向国家建设重大需求,确立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多层次复合人才的培养格局。为了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我们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牢牢抓住招生、教学、育人这三个重点环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材施教,力争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行业领军人才,具体为具有原创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具有集成能力的工程型人才和具有组织能力的管理型人才。在我们的主要培养思路如下[2]。

1) 把好分流关,吸引真正对智能科学感兴趣的学生选择智能科学专业。

2) 创新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建立和完善智能科学技术学科体系。

3) 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加强课外引导,建立全方位的培养体系。

2智能科学专业分流

从2004年开始,在北京大学“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这一原则的指导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开始按照大类招生,即本科一年级学生在进入学校后不分具体专业,统一学习信息学科基础课程。在一年级下半学期期末,按照“计划指导,自愿优先,排名调剂,加强疏导”的方针,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

与学院其他3个老牌系(电子学系50 年历史、计算机和微电子系30年历史)相比,智能科学系创立时间短,基础条件薄弱,缺乏毕业生记录的宣传说明,所以,分流过程中并无优势可言。为了吸引优秀的学生选择智能科学系,我们充分利用学院在专业分流前期安排的宣传引导工作阶段,通过制作专业手册、举办专场讲座、举行网络讨论、安排导师专场指导等方式向大一学生宣传智能科学系;在学院统一的开放日里,我们将自己最引以为傲的科研成果通过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并且安排资深研究人员现场咨询,帮助同学们了解智能科学系的特点。通过这些扎扎实实的工作和细致有效的宣传,同学们逐渐领略到了智能科学的魅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智能科学。图1为智能科学系分流人数的趋势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2004级至2009级,信息学院大一学生中选择智能科学系的学生数量逐年上升。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2008年学院第一届智能科学本科生顺利毕业,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绩。2008届智能科学系本科生全班学习成绩在学校综合评估中优良率达到了93%,34名同学中有22名继续保送本校读研,4 名同学获得了大型国有企业和知名外企的工作机会,8 名同学获得出国深造机会,在欧、美一些名校攻读博士,其中有一名学生同时拿到了包括哈佛、MIT、CMU、UCLA在内的著名大学的全额奖学金(最后选择MIT)。表1所示为2004级―2006级智能科学系本科毕业生去向。

良好的成绩使智能科学系在学院内部和北大校园内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北大其他学院的优秀学生也开始申请转到智能科学系学习。2008年,北大最好的元培计划实验班有4名学生选择了智能科学专业,医学部和光华管理学院也有学生申请转入智能科学系。

但是,需要看到的是,2010级本科生分流时只有34名学生选择了智能科学系,相对前几年来讲是明显偏少的。在这一年,学院有一半的大一学生选择了计算机专业。学院针对专业分流的问卷统计显示,超过70%的学生在入学前对各个专业了解程度很低,即使经过一年的学习,绝大部分学生对于各个专业也只停留在基本了解的程度。同时在高考前已经考虑好专业选择的学生中有71%选择的专业是计算机专业,近60%的受访学生将兴趣作为选择专业的第一决定因素。从这样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作为信息技术的老牌专业,计算机专业在学生入学前的被认知程度远远高于智能科学。同样作为偏“软”的专业,智能科学由于建立时间短,被公众认知程度低,在专业分流时难免会有些“吃亏”。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对智能科学的宣传,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对信息科学有兴趣的学生了解智能科学的内涵和主要研究特点,以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到智能科学的研究队伍中来。

3本科生课程体系创新

3.1指导原则

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特别注重对学生的通识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学生广泛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学习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北大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可以归纳为“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

上一篇: 职业环境的认识 下一篇: 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