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5 16:46:2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热病人护理措施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关键词】 体温过高 物理降温 护理
发热是由于各种原因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体温超过39摄氏度称高热。
1.资料:我科主要是以收治血液病人为主的科室,病人常因机体抵抗能力下降,感染等因素致体温超过37.5摄氏度以上,发热病员伴有头昏,头痛,畏寒,寒战,咽痛等不适,或持续高热造成病员焦虑,烦躁不安等,在通过冰枕降温,保暖等一系列对症处理和精心护理,都治疗好转出院。
2.护理 2.1发热病员每4小时测体温1次,绘制于体温单上,同时观察病员面色、神志、呼吸、脉搏、血压等一些伴随症状。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逐渐减少每日测量2次。
2.2 降温:过高温度会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并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危害,因此持续高热在38.5摄氏度以上应采用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后半小时复测体温,并绘制在体温单上。伴出血者禁止酒精擦浴,以防局部血管扩张进一步加重出血。
2.2.1 温水擦浴:用低于病人皮肤温度的温水,一般为32—34摄氏度,一般擦浴部位为四肢,颈部,背部,擦至掖窝,腹股沟,腘窝等血管丰富处,停留时间稍长,以助散热。全部擦浴时间约20分钟左右。
2.2.2 酒精擦浴:此法能使局部血管扩张,并利用酒精的蒸发作用带走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用作物理降温的酒精浓度为30%左右,具体配制方法为:95%的酒精100毫升加凉水200毫升。在待擦浴的部位下面铺上干净的厚毛巾,其余部位需要上床单。开始擦浴时,先上肢后下肢,一侧擦完再换另一侧,最后擦腰背部。一般每侧肢体擦5分钟,全部擦毕约30分钟,擦浴结束后,用干毛巾将全身擦干,出汗多者应及时更换衣裤,让病人感到凉爽和舒适。酒精擦浴时应注意动作轻柔,让被擦皮肤稍微发红为度。擦浴时酒精不要太多,薄薄的擦一层即可,这比擦很多酒精更易带走热量。擦浴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病人,如出现体温骤降,寒战,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等,应立即停止擦浴,并盖上被子保暖,喝一点糖水。降温勿过急过度,一般降至38.5摄氏度左右即可。不要擦腹部,以免腹部受刺激后产生疼痛与腹泻。皮肤有皮疹,出血点的人禁止酒精擦浴。
2.2.3冰枕或冰袋降温:一般用于前额,必要是可用冰盐水灌肠或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并于降温措施半小时后测量体温一次。降温后注意观察体温骤降,引起虚脱和急性循环障碍。如脉搏快而细弱,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发冷给予吸氧保暖。
2.2.4禁擦部位:枕后,耳廓,阴囊处,心前区,腹部,足底,这些部位对冷的刺激较敏感。冷刺激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腹泻等不良反应。对昏迷,感觉异常,年老体弱的病员尤其要注意烫伤或冻伤,擦浴过程中要注意给病人保暖,擦浴完毕后应给病人更换衣裤。
2.3 饮食护理:注意营养,加强水分的补充,可进食易消化吸收的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食物,以满足机体热量的需要。饭菜尽量做可口一些,令病人有食欲感,可少食多餐,鼓励病员多饮水。每天2500—3000毫升,必要是按医嘱静脉补充液体,还应鼓励病员多吃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2.4 口腔护理:持续高热病人口腔粘膜干燥,抵抗力下降易引起口腔炎,粘膜糜烂,应于晨起睡前饭后协助病员漱口,口腔干裂者应涂植物油,甘油或唇膏保护。
2.5 皮肤护理:高热病员在退热过程中出汗较多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但要防止受凉,长期高热卧床者应防止压疮。
2.6病室环境宜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各种护理应集中,避免干扰病员休息。
2.7安全护理:高热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当高热患者伴有躁动不安,谵妄应注意防止坠床,舌咬伤,可给予床挡保护,必要时给予约束带固定患者,松紧要适宜。
2.8心理护理:对高热患者应经常巡视病房,关心患者,耐心听取,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还应注意患者的心理反应。同时做好健康教育,如教会患者测量体温,如何进行物理降温。
小结发热的各个阶段由于出现的临床症状不同,患者有寒颤,面色苍白,头痛,出汗等不适,尤其是持续高热的患者{住院时间较长或经济负担较重}可使其情绪紧张,恐惧。我们应加倍关爱病人,注意其心理反应,指导病人或家属给予正确的物理降温方法,并创造安全舒适的病室环境,使病员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重型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脑肿瘤术后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中枢性高热,高热可加重脑组织损害,对疾病的预后产生严重不良影响[1]。如果抢救及时,降温治疗实施越早,脑保护作用越明显,效果越好,预后较好。我科对50例确诊为中枢性高热的病人采用物理降温、冰帽亚低温脑保护以及冰冻输液等降温方法配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疾病预后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病人,男23例,女27例;脑血管意外20例,脑肿瘤12例,重型颅脑损伤18例;其中经冷敷和温水擦浴降至37.5 ℃的病人26例,冷敷、温水擦浴效果不明显,再加用乙醇擦浴后降至37.5 ℃的病人24例,均采用冰帽亚低温脑保护。
2 降温措施
2.1 物理降温:
2.1.1 冷敷降温:将冰块砸碎装入热水袋(热水袋大小可根据冷敷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型号),冰块装至1/2满时,加入少量凉水,以填充冰块空隙,排出袋内空气,拧紧袋口。检查无漏水后可放置在前额、头顶部、颈部两侧、双腋窝、双窝以及两侧腹股沟、肘窝等血管丰富处,每次放置时间不可超过20 min,以免局部冻伤。也可以用冷水毛巾敷这些大血管走行处,每3 min~5 min更换1次。在冷敷的同时,可置热水袋于足底,促进足底局部末梢血管扩张,有利于散热。
2.1.2 擦浴:用32 ℃~34 ℃的温水或是取30%~50%的乙醇250 mL,给病人全身拭浴,在擦拭四肢、颈部、窝、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时,应适当延长时间,以助散热。禁擦前胸、腹部、后项以及足底,因这些部位对冷刺激比较敏感,易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腹泻等不良反应。擦拭过程中注意为病人保暖,擦拭后为病人更换被服,半小时后测体温。在拭浴同时,置冰袋于头部,以助降温,为防止由于擦拭时全身皮肤血管收缩使脑血流量突然增多而引起不良反应,可置热水袋于足底。
2.1.3 冰帽亚低温脑保护:在物理降温的同时,应用冰帽进行亚低温脑保护效果更好。应用过程中达到检测体温的目的,直接降低脑局部温度,减慢脑细胞的代谢,减少脑的耗氧量,减轻脑细胞的缺氧。应用冰帽直至体温恢复正常范围3 d后撤掉。
3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3.1 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状态、瞳孔反应以及肢体活动情况,监测生命体征,若病人出现意识障碍加深,同时出现“两慢一高”,即呼吸、脉搏慢,血压升高,应及时通知医生。
3.2 加强口腔护理:高热病人由于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易引起口腔炎以及口腔黏膜糜烂。因此,必须做好口腔护理。清醒病人晨起、饭后、睡前协助其漱口,口唇干裂时,涂植物油或甘油;有溃疡时,口腔清洁完毕后涂1%甲紫;昏迷病人每日彻底做口腔护理,早晚各1次,用生理盐水棉球或根据病情选用相应的漱口液棉球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3 加强皮肤护理:退热期出汗较多,应随时揩干汗液,更换衣服和床单,防止受凉,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昏迷病人每1 h翻身、叩背1次,必要时30 min翻身叩背并且按摩骨突处,以防止发生坠积性肺炎和压疮,身体褶皱处清洁后涂爽身粉。
3.4 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与协助病人排痰,为昏迷病人及时吸痰,痰液黏稠不易排出者,给予定时雾化吸入,每天4次或5次[2]。利用超声波的声能将药液随呼吸送入呼吸道,增加纤毛活动能力,解除支气管痉挛,防止分泌物干涸结痂,有利于痰液的排出,起到化痰、解痉、抗感染作用。气管切开病人应置单人病室,有分泌物及时吸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吸痰1次更换1根吸痰管。保持气道湿化,可定时气道内滴入无菌生理盐水,每15 min~20 min 1次,每次滴入4滴或5滴。气管切开处覆盖湿润的无菌纱布,并每日换药2次,保持伤口局部干燥。
3.5 补充营养和水分:高热使机体代谢增加,热量消耗增大,水分排出增多,易发生脱水、营养不良,必须供给充足的水分和足够的营养物质。高热病人消化功能减退,故应给予易消化的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质、低脂肪饮食。不能经口进食时,采用鼻饲提供营养。采用的食物配方为牛奶、食盐、鱼汤、菜汤、新鲜果汁等。并做好鼻饲管道的护理。病人翻身、叩背、吸痰等操作完毕后,抬高床头30°~40°后再进行管饲,以防误吸。清醒病人鼓励其多饮水,以每日3 000 mL为宜,用来补充高热消耗的大量水分,并促进毒素和代谢产物的排出。
4 讨论
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重型颅脑损伤可致下丘脑损伤。脑血管意外、脑肿瘤手术等可导致脑代谢增高,加重脑缺血和脑水肿。正常情况下,机体处于相对恒温状态,体温不因外界气候改变而有显著差异,而中枢性高热病人因体温调节机能障碍,对外界冷热刺激不能随时调节,体温易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所以高热病人给予输注低温液体以及冰帽、冷敷等措施,均可降低脑和全身的基础代谢率,减少脑组织耗氧量,并减少脑组织乳酸堆积,防止细胞内酸中毒,抑制内源性毒性产物对脑细胞的损害作用,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保护血脑屏障,并且减少钙离子内流,阻断钙离子对神经元的毒性,减少细胞结构蛋白质的破坏,促进脑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恢复。另外,亚低温治疗可显著减少脑外伤后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程度[3]。温度每下降1 ℃脑耗氧量与血流量均降低6.7%,从而使整个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反应明显下降,保护了机体由于颅脑损伤引起的一系列损害。
参考文献
[1] 吴焕玲.重症颅脑损伤亚低温脑保护[J].广州医药,2005,36(1):78
1 资料与方法
1.2 病例分析 原因为过渡劳累,并且冷热交替太快,饮食失调至脾胃虚寒,中气不足,阴火内生,或脾虚不能化生阴血,阴血亏虚,无以敛阳而引发高热,病因机理是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应给予治疗通腑泻下。
1.3 用药以对因治疗方案及原理 根据上述病症选用藿香正气液,施以拔罐,刮痧,按摩针刺,加以心理治疗和饮食调理。藿香正气液的成分为藿香、茯苓、大腹皮、紫苏叶等,其功效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作用原理是:藿香有解热发汗的功效,并能增强食欲和消化机能,并对胃肠有解痉防腐之功效,白术有利尿的功效。
1.4 拔罐技术 是借助燃烧热力排出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中脘、神阙、关元等穴位。中脘穴位于胸骨剑突尖与脐连线之间的中点,主要治疗:腹胀、腹痛、呕吐、便秘、哮喘、正好解决病例的一些症状。神阙穴位于脐窝处。主要治疗:水肿、腹痛、中风、不省人事,即昏迷。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主要治疗是:腹痛、痢疾、尿频、产后腹痛、神经衰弱等。有辅的治疗作用。还有一方法是沿脊柱两侧督脉拔罐,每次15分钟,每天一次至数次,每次错开前次的部位为好。
1.6 按摩技术 也是达到上述的功效,但应注意动作要领,动作灵活,压力要均匀,频率要适度,要保证持久,柔和,有力,均匀。方法很多,在这一病例中我主张用推法和揉法,效果不错也很对症,供医学界借鉴,推法方法如下以掌根、大鱼际、小鱼际三者为着力点,作直线平行移动。
1.7 针刺技术 需有医生来操作完成,针刺内关,足三里,中脘等穴位。操作中要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同时给与开塞露通便,因高热体温未降,大便干结,基于体质虚弱不宜用泻药,只能局部用药达到同样效果,效果显著。
2 护理措施
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心理护理,避免情绪过度紧张而发生晕针现象,嘱患者放松情绪,在操作中放一些柔和的音乐来分散治疗,如发生晕针可先停针,让患者静卧,给予糖水,未能缓解还可采用西医急救技术,尤其在体温升高时病人会有恐惧、不安等心理,应安慰病人多关心病人,耐心解答病人的问题,尽量满足病人的需要。
2.1 加强饮食护理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食油腻、煎炸类食物,且不宜大补,避免过度冷硬食物减少辛辣刺激食物,多食水果、蔬菜等粗纤维食物,利于通便通气,注意食物的色香味鼓励少量多餐。
2.2 室内环境 要安静、清洁、舒适、安抚病人、避免烦躁。
2.3 加强病人的皮肤护理 病人大量出汗后,应勤换衣裤给与干净透气好的衣物。
2.4 加强口腔护理 发热病人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内食物残渣易于发酵,容易引起细菌繁殖,并且由于抵抗力低下,易引起口腔溃疡,炎症,口腔异味等。可影响患者食欲和与他人的正常交往。因此应加强口腔护理.鼓励多饮水,每日饮用2500-3000毫升为宜,以补充消耗的水分。
2 护理措施
2.1 物理降温。对于体温持续在39℃以上的患者,用温水持续在大血管处擦浴,或用30%酒精擦浴,使患者体温控制在38℃~38.5℃之间,另外,考虑发热病人代谢较快,消耗大,我们常规给予吸氧3升/分,以增加机体氧供量。同时密切观察患者体温(每四小时一次)、血压、脉搏、呼吸之变化,做好记录并做对比,发现异常及时向值班医生报告,尽快取得相应治疗。
2.2 饮食护理。给予清淡,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质蛋白,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并嘱患者少量多餐,鼓励多饮水,保证尿量在2500~3000ml,通过液体排出,带出体内过多热量,达到降低患者体温之目的。
2.3 口腔、皮肤护理。高热病人体液丧失过多,影响唾液腺分泌,病人口腔粘膜常常干燥,抵抗力往往下降,极易引起口腔炎或粘膜溃疡,为此,我们采取相应措施,如协助患者每日刷牙四次,并用1%呋喃西林含漱液漱口,尽可能减少口腔致病菌。口腔溃疡患者,根据其致病菌,做对应口腔护理,使其尽快痊愈,防止其成为感染源。高热患者体温下降时出汗较多,皮肤往往干燥,容易从汗腺途径诱发皮肤或其他部位感染,护士则协助患者每日用温水擦澡一次,并嘱其勤换内衣,同时保证患者病床整齐,清洁,柔软。尽可能减少皮肤感染。
2.4 心理护理。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向生物―社会―心理的转变,针对肾移植患者的心理特点,我院对患者成立了专门的护理小组。护理小组做出相应的举措,实施了系统化整体护理,良好的医、护、患关系已经在我院形成。对于肾移植术后并发上呼吸道感染病人,尤其应注意心理护理,因为他们由于社会,经济,家庭等方面的原因,往往心理问题较普通病人多。我们要常常站在病人的立场上,来对自身医疗行为进行评价,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努力洞察病人内心世界。用巧妙的办法与病人沟通,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关系,使患者了解自身病情,并使其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同时积极发挥我院在景观治疗方面的优势,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愉悦的心情,从而激发起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5 病房管理。对高热患者与其他病种进行隔离,限制探视人数及次数,防止交叉感染及其他病人感染上类似疾病,并且24小时紫外线消毒和循环消毒,尽可能使病人远离致病菌。
3 体会
10 例肝脓肿住院病人。其中, 男6例, 女4例;年龄40~88 岁, 平均60.5 岁;均经CT检查确诊。全部治愈出院。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多数病人,思想压力大,入院时都不同程度存在焦虑、紧张恐惧心理。焦虑是困扰肝脓肿患者的重要心理问题 。担心肝脏穿刺会导致肝脏出血、破裂, 担心穿刺后效果。和患者交谈要语言亲切,态度和蔼,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安慰病人。让病人安心,放下沉重的思想包袱。向病人及家属详细介绍病情, 阐明穿刺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必要是加用少量抗焦虑药物。
2.2术中观察与护理
此手术是在局麻下进行, 患者始终处于清醒状态。护士随时观察患者的表情, 主动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一方面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另一方面给患者心理支持, 使手术顺利进行。在穿刺过程中, 密切观察病人的血压、呼吸、面色及神志等方面的变化。并经常与病人沟通交流, 减轻病人紧张焦虑的情绪。
2.3术后护理
术后卧床休息24 h, 术后2h内,每15~30min 测血压、脉搏、呼吸1 次,稳定后每3h测一次,术后6h内严格平卧,制动。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是否出现脉搏快、血压下降,出冷汗、面色苍白等,应及时通知医师和积极配合抢救。密切观察患者意识、面色及穿刺处有无渗血、疼痛。每日测体温4次, 发热患者按发热护理, 鼓励患者多饮水,卧床休息, 每日护理口腔2~3 次。每日引流脓肿, 冲洗脓腔及局部用药, 观察引流的性质、气味和量的变化。
3饮食指导
肝脓肿属于消耗性疾病,由于长期发热、体质严重消耗;营养差, 因此应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必要时静脉补充白蛋白、血浆, 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促进康复。糖尿病并发肝脓肿的病人应控制饮食, 进低糖,高维生素C饮食。
4 高热病人护理
对高热病人,护士要注意观察病人意识,生命体征, 腹痛的变化, 特别是体温和腹痛情况。发热时应首选药物降温,如安痛定肌注,再辅以物理降温包括冰袋冷敷、酒精擦浴。降温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防止病人在降温过程中大量出汗,皮肤蒸发水分增多使体液丢失过多,致血容量不足、血压下降。保持衣着及盖被适中, 大量出汗后及时更换内衣。保持口腔、皮肤清洁, 预防口腔、皮肤感染。定时测量并记录体温, 观察、记录降温效果。
5讨论
肝脓肿在临床上是多发疾病,一般起病急,尤其近几年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多。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病例也呈增多趋势,严重时并发感染、休克,危及病人生命。因此,对这类病人更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肝脓肿是死亡率很高的重症疾病。目前全身应用抗生素联合经皮穿刺成为了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手段, CT引导下穿刺治疗肝脓肿是微创手术, 对组织有一定的创伤, 要保证穿刺治疗的成功, 首先要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2], 护理人员应及时与病人沟通, 了解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 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 保证穿刺的成功。与传统的手术相比, 穿刺置管应用得当可取代手术切开引流, 且有简便、安全、成功率高的优点, 患者痛苦小、易接受, 并发症少, 病程短, 病死率低; 对患者心理创伤小, 全身影响小, 避免了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总之,CT引导下穿刺治疗肝脓肿安全有效,无明显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但在CT引导下穿刺治疗肝脓治疗时要注意是否合并有其他疾病,包括术前仔细检查,术中进行活检并动态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现有合并症者应及早进行手术及其他病因治疗。
在学习一门新课程时,先要了解课程的考试大纲,根据大纲中每章的学习目的与要求,在教材的相应部位做不同标记。一般来说,要求“熟悉”和“掌握”的内容是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也是学习的重点。然后,通读教材,全面、系统地了解课程内容,并对重点内容进行理解、记忆,以达到真正地掌握和熟悉教材的基本知识的目的。纵观以往试卷可知,试题内容虽然突出重点,但仍涵盖了教材的大部分内容,故全面系统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其作用有:1.从总体上认识和了解课程的内容有助于适应试题覆盖面广的要求。以往试卷的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等,其中,以选择题的覆盖面最广,也最灵活。2.可以将课程前后内容进行有机的联系,便于理解和记忆。例如,在患者的清洁卫生一章中提到特殊口腔护理的对象有高热病人,在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一章中提到高热病人要进行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3.发现重点、难点,以便重点学习。学生只有深入地理解重点和难点问题,才能以点带面,带动对一般问题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融会贯通《护理学基础》的基本知识。
二、理论学习和实际生活相联系
《护理学基础》讲的许多内容都是和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联系生活来记忆。例如在铺床法中提到的卷筒式套被套和我们生活中缝被子的道理是一样的,都是将被套正面向内,平铺于床上,棉胎铺在被陶上,再将棉胎与被套一并自床头卷至床尾,自开口处翻转、拉平。又如在病区的物理环境温湿度的调节中讲到室温过高时用空调、风扇等调节,而室温过低时可采用取暖炉、火炉等;当室内湿度高于室外时,可开窗通风,湿度过低时可在地上洒水,冬天可在暖气上或火炉上放水壶等蒸发水汽来提高湿度等。这些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用到,在记忆的时候不用死记硬背,只要和实际联系起来就可以了。
三、充分利用临床见习课和实习课
充分利用临床见习课和实习课。我们能够获得临床感性认识,从而使课堂理论和临床实际相结合,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见习时我们通过接触病人,从教师示范到自己实际操作,能在实践中仔细观察,提出问题,再通过看书学习加以提高。这种由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再到理论的学习方法,比单纯课堂授课更生动、形象具体,学生可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动口、动手来观察病情、加强操作,获得课堂上得不到的知识和技能,扩大视野,激发求知欲望。
四、记忆与思考相结合
《护理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全书中操作的内容很多,对于操作的内容我们不要死记硬背,结合要点说明去理解记忆。有些人认为学医只要能背书就能考出好成绩,这是错误的。记忆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帮助记忆的方法有多种,其中积极的思考是最有效的。所以在学习的时候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例如为什么铺床时叠大单是左压右,而叠被套却是右压左?铺床时为何要翻转床垫?铺麻醉床时枕头为何要横立于床头?平车运送法中在推行中为何要小轮在前,在上下坡时为何患者头部为何要位于高处,学生只有理解了,才能很好地记忆和掌握这些知识。
五、巧妙利用比较法进行学习
比较法是近些年流行的一种研究方法,运用在学习上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通过对知识的比较,学生可以开阔视野,正确地推断、鉴定、验证知识,易于接受、理解和运用知识,这就是比较法。比较学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许多专门的学科,大量地运用在各种研究领域,为这些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途径和发展的前景。
在读书学习方面,比较法带给人们更多的学习、研究和深入发展的机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例如对于异常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的护理措施,我们就可以比较记忆,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几乎每项护理措施都有心理护理、休息的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对症护理、健康教育等,心理护理主要针对病人紧张不安、害怕等心理反应进行护理。在护理中应经常探视病人,耐心解答各种问题,尽量满足病人的需要,给予精神安慰。病人都需要好好休息,都需要整洁、安静、舒适的环境等。病情观察包括伴随症状、治疗效果的观察,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是相同的地方也有些许差异。体温异常的病人要定时测量体温,而血压异常的病人要密切观察血压等。脉搏异常则观察脉搏的脉率、节律、强弱等。呼吸异常者则需观察呼吸的频率、深度、节律、声音、形态有无异常;有无咳嗽、咳痰、咯血、发绀、呼吸困难及胸痛表现。饮食护理中高热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少量多餐,多饮水。异常血压患者则选易消化、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高维生素、富含纤维素的饮食。呼吸异常者则宜食易于咀嚼和吞咽的食物,避免食产气食物。关于对症护理,高热病人主要是降低体温,我们常用物理降温法或药物降温法;体温过低则给予保暖措施;呼吸异常者必要时则可给予氧气吸入。健康教育主要从教会患者自我监控,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六、不断复结,串联知识点
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知识点,把它们有机地串联起来,就像我们吃的葡萄,一拎一串。例如关于进针角度我们可以总结:皮内注射法是针头与皮肤成5度角,皮内注射法是针头与皮肤成30-40度角,静脉注射法是针头与皮肤成15-30度角,肌内注射是90度角进针,等等。不同浓度的酒精其用途也是不一样的:在给病人床上梳头时如遇长发或头发打结不易梳理时,可用30%乙醇湿润打结处,再慢慢梳理开;在给患者做背部按摩时则将两手掌蘸少许50%乙醇,以手掌的大小鱼际肌作按摩;消毒时我们常用70%的酒精;而燃烧消毒时我们则用95%的酒精。
总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要死记硬背,而要巧妙地运用学习方法来帮助记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02―0099一01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50例,男性40例,女性10例,年龄56―86岁.其中急性粟粒性结核2例,浸润性结核6例,肺结核并发慢性感染疾病7例,肺结核大咯血1例,干酪性肺炎18例,肺结核继发肺内细菌感染16例。
2 热型分析
稽留热:体温一直高达39℃以上,而波动幅度很小,24h内体温相差不超过1℃。常见于急性粟粒性结核、干酪性肺炎。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温度可大于2℃~3℃,而最低温度始终高于正常。常见于干酪性肺炎。迁延性低热:指口腔温度在37.4℃~38"C。常见于浸润性肺结核、肺结核并发慢性感染。
3 护理方案
3.1根据病人的病情、病史、文化程度、生活习惯制订详细的护理计划。
3.2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体温在39度以上应每4小时测T、P、R一次,39度以下每日测4次.待体温恢复正常三日后,可改为每日测量二次。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3.3发热病人新陈代谢增快,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宜为患者提供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流食或半流食,以保证电解质平衡,还应提供多纤维食物,保证大便通常,避免用力排便引起呼吸困难。
3.4病人体温过高时可进行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冰袋冷敷等。酒精擦浴的溶液浓度为25%~35%,温度在27―37℃,以拍式在腋窝、腹股沟、胭窝等血管丰富部位擦浴。温水擦浴温度以32―34"C为宜,擦浴时间均在20分钟左右,在擦浴的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如发现病人呼吸急促、面色苍白、脉搏快速等,立即停止擦浴,给病人保温护理。
3.5病室环境宜安静、通风,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在50%~70%,每日进行空气消毒,痰液集中消毒处理,被褥应经常暴晒。病人汗湿的内衣要及时的更换,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冒及其他感染的发生。
3.6保持呼吸道通畅,有痰时鼓励患者咳嗽,将痰液排出,如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护理人员用手扣击患者背部帮助将痰液排出,或者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将痰排出。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利于痰液排出并补充水容量,每天饮水不少于3000ml,以免引起患者虚脱。
3.7发热病人氧消耗量增加,而老年肺结核病人的肺组织病损严重,摄氧能力降低,根据病人的缺氧程度,给予合理的氧流量,帮助病人减轻缺氧症状,缓解病情。有些患者错误的认为氧流量越大越好,常自行加大氧流量,从而引起呼吸道干燥、氧中毒、肺不张等副作用。向患者及家属宣教合理用氧及氧疗的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3.8心理护理,老年肺结核患者病程长,长期住院治疗容易产生消极、悲观情绪,又因发热导致病人增加恐惧、紧张、不安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尊重老年患者,多与患者沟通,增加下病房与病人交流的时间和机会,使病人增加对护士的信任感和安全感给予病人积极的心理支持,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引导患者增加乐观、向上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9药物降温,持续高热不退患者,遵医嘱药物降温应严密观察用药反应,护士应了解退热药物的成分、药理作用和禁忌证等,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还应注意用量不易过大,以免大量出汗引起虚脱。在治疗发热的同时,要坚持抗结核药物的应用。
1 高热开始期
由于体温上升,患者紧张不安,对疾病产生恐惧心理,迫切希望早日好转治愈。心理护理要点为①要安慰病人,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解除顾虑,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满足病人需要,解除痛苦,如果病人出现寒颤、出汗、头痛症状,就尽可能给予护理以解除痛苦③经常巡回看望、询问病情,给予精神安慰,减少患者的烦恼和孤独感,并及时做好有关病情的解释工作。
2 高热期
并请继续发展,体温持续升高,病员将出现关节酸痛、心跳呼吸加快、出汗口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软弱无力等症状,有的甚至出现精神症状,如头痛、嗜睡、谵妄等。儿童尚可出现抽搐。心理护理要点为:①先解除病人由于高热带来的痛苦,高热时要给于冷敷头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措施,以降低体温而保护脑、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并解除由于高热而出现的精神症状②给予补液以补充水分,保持电解质平衡,从而保证病员的安全③满足病员的合理要求,如由于大量出汗导致全身不适而烦躁,须给予温水擦浴、更换衣服被单等,对有精神症状的病员更须特殊照顾。
3 高热康复期
由于症状减轻,体温下降,病人感到周身轻松,往往急于好动,但身体虚弱应注意防止复发。心理护理要点为:①康复期须有安静、舒适、清洁卫生的环境条件,以满足病人的身心需要②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补充营养,加快身体复原③适当锻炼,使身体早日恢复健康。
4 饮食鼓励
病人进食营养丰富即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清淡流质、半流质饮食并少量多餐。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摄入量不少于3000ml,必要时按医嘱静脉补充液体。
5 安全护理
高热病人有时会躁动不安、谵安,应注意防止坠床、舌咬伤,必要时用床档、约束带固定患者。
6 心理护理
患者在发热期间会有寒战、面色苍白、头痛、出汗等导致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护士应经常巡视患者,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作好心理护理。对于长期高热的患者更应该注意其心理反应。
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属病毒引起的以啮齿类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发热、出血、球结膜水肿、休克、蛋白尿及急性肾功衰竭等为其特征性临床表现;典型病人的病程呈五期经过,依次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重症病人可有二期或三期重叠现象,病情发展变化快。目前本病尚无特异性病原治疗,采取综合疗法、预防性治疗。2008年1月到2010年10月我院共收治出血热病人37例,经过积极治疗和及时、有效的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我们对出血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到2010年10月我院共收治出血热病人37例;男29例、女8例;年龄19-61岁,平均45岁;农民26例、城镇居民8例、野外作业人员3例;轻型2例、中型27例、重型8例;住院23-45天,平均31天;经过治疗护理,全部康复出院。
2 护理
2.1发热期
2.1.1高热病人应以物理降温为主,可给予头部冷敷或大血管处放置冰袋,但不宜行酒精擦浴,以免加重小血管损伤,物理降温的同时要注意保暖。忌用大剂量发汗退热剂,以防血容量进一步下降。
2.1.2卧床休息至多尿后期,给予热量充足(不少于900卡/日)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对因恶心呕吐而难以进食者,应静脉滴注含电解质的葡萄糖溶液,以提供热量,补充电解质和能量消耗,对抗外渗,预防低血容量,减少肾脏损害。
2.1.3发热期病人出现头痛、眼眶痛、腰痛,称为三痛。应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注意观察疼痛的部位和性质,给病人摆好舒适,以减轻疼痛。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止痛剂。避免按摩肾区疼痛部位,以免发生肾破裂出血。
2.1.4密切观察体温、脉搏、血压、脉压差、神志、尿量及末梢循环情况。一般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血压一次,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尤其在发热末期体温下降时,应特别警惕低血压休克出现。注意观察皮肤出血情况及呕吐物、排泄物的量、颜色和性质,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抢救护理工作。
2.2低血压休克期
2.2.1病人取平卧位,切忌搬动,注意保暖,必要时给氧,供给足够热量。准备与抗休克有关的药物及器械,做好抢救准备工作。保持病房安静舒适,做好病人的心理支持和心理安慰,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2密切观察病情,每15-30分钟测血压一次,并注意病人的脉压差、神志、呼吸、心率、尿量、面色和末梢循环状况,准确记录出入量及呕吐物、排泄物的情况。
2.2.3扩充血容量是抗休克的根本疗法,强调早期、快速、适量。休克早期进行扩容治疗,补液量少而扩容效果好;快速补充有效血容量可使功能性细胞外液恢复,矫正组织灌注量,维持血压;适量补液可防止加重心脏负担。
因此,应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保证早期、快速、适量输液,遵医嘱及时、准确输入液体和扩容药物。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应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并做好记录,根据血压及时调整药物滴速,勿致血压过高或过低。
2.3少尿期
2.3.1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注意尿量、尿的颜色和性质,及时留取标本送验。严格控制输液量及输液速度,量出为入,24小时补液量应按计划分配输入,预防急性肺水肿及心衰的发生。
2.3.2少尿期应给予低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B、C、K的食物,少吃钾盐丰富的食物。氮质血症消失后可逐渐增加蛋白质和含钾丰富的食物。
2.3.3少尿期的主要表现是尿毒症、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可出现高血容量综合症,甚至使出血加重。因此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患者意识状态、消化道症状、出血倾向和呼吸的改变,密切观察可能发生的尿毒症、高血钾、高血容量综合症、心功能衰竭、肺水肿、脑水肿、出血及继发感染等并发症,并做好相应护理。明显的氮质血症、高血钾、高血容量综合症患者,可应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透析期间按透析常规进行护理。
2.4多尿期
2.4.1仔细做好出入液量的记录和相关化验检查,尽量鼓励病人进食进水,饮食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半流质和含钾食物,量出为入,不能进食者可静脉补液,保持水电解质平衡,谨防脱水而发生继发性休克。
2.4.2防止继发感染。由于免疫功能下降,多尿期病人易发生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因此需注意口腔卫生和泌尿道卫生,必要时做室内空气消毒,忌用肾毒性药物。
2.4.3指导患者逐步增加活动量,但应避免劳累。切勿麻痹大意,防止意外发生。
2.5恢复期 经多尿期后患者尿量逐渐恢复至每日2000毫升左右,肾脏浓缩功能好转,精神、食欲基本恢复,但少数患者可遗留高血压、肾功能障碍、心急劳损和垂体功能减退等症状,因此应嘱患者注意休息,一般1-3个月,补充营养,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和运动。定期复查营养状况、血压、肾浓缩功能等,并采取相应措施。
2.6健康教育 积极推广接种出血热疫苗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野外作业人员要注意保护皮肤、防止损伤,避免接触螨、鼠及其排泄物,积极开展防鼠灭鼠及防螨灭螨工作。
3 小结
体温调节中枢控制正常人的体温在一定范围且呈稳定状态,当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导致体温升高达39℃以上称为高热。持续高热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同时,损害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使机体消化功能减退.抵抗力降低,以致产生多种并发症。威胁病人的生命。因此.应积极采取及时有效降温护理是很重要的。而物理降温是高热患者首选的降温方法。近年来护理人员对物理降温的方法、部位、降温时机的选择及护理干预等进行了研究,现就其综述如下。
1物理降温的方法
1.1擦浴法擦浴降温法是临床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之一。擦浴降温的作用虽然不够持久,但在短时间内不失为效果明显的快速降温措施。护理人员对此项护理措施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指导社区农村地区家属及时处理高热患儿,以减少高热惊厥等并发症的发生。传统的方法有27-37 ℃温水擦浴法和常温25%-35%乙醇擦浴法。为探讨更有效的擦浴方法,对温水及酒精擦浴的温度进行观察、对比。
1.2温水擦浴王纯玲等[1]研究表明38-40 ℃的温水擦浴降温效果明显高于传统的27-37 ℃温水擦浴法。水温略高于体表温度,擦浴、按摩使血管扩张后,通过传到散热而达到降温目的。在发热的不同时相进行温水擦浴的效果也不同,温水擦浴在发热高峰期降温较快。38.5 ℃以下的发热温水擦浴效果更显著,手术吸收热应用温水擦浴,完全可达到降温目的。
1.3乙醇擦浴李子萍等[2]研究结果显示,采用41-43 ℃乙醇擦浴的降温效率明显优于28-32 ℃乙醇擦浴,由于乙醇的温度与患者皮肤温度较接近,擦浴时不会引起不适。但在用41-43 ℃乙醇进行儿童降温护理时,易造成血容量降低而导致虚脱,因此,主张擦浴前先饮热饮料。3岁以下婴幼儿一般不宜乙醇擦浴。
1.4中药液擦浴1)青蒿温水擦浴:用青蒿200g加3000ml水煎30min制成32-35 ℃青蒿液擦浴效果明显,切高于普通温水擦浴和冰敷。高热40 ℃以上者擦浴后取青蒿液纱布外加热水袋脐部暖敷30min,可达到良好的降温效果。2)冰袋降温法:传统的清水冰袋形状固定,不易与体表充分接触,容易滚动、脱落,不易固定。降温速度慢,低温状态不恒定。临床护理工作者经大量试验,对冰袋降温进行了研究,在低温的持续时间、冰袋的松软度和与身体体表的充分接触等方面有了很大改进。刁莲英等[4]研究结果显示,10%的盐水冰袋降温持续时间长,冰袋内为霜水状,与体表面积接触大,易于固定,用于高热患者降温效果优于清水冰块降温。3)医用冰毯降温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不断应用于临床。医用冰毯的问世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问观察其疗效,白丽莉[6]等对应用冰毯降温的21例中枢性高热患者进行了观察,发现其降温效果好,有效率达100%。4)灌肠法:除基础护理书中讲述的灌肠法外,无低血压、意识清楚的中枢高热病人可用冰生理盐水100ml灌肠。5)静脉降温法:将患者需常规输入的液体置于冰箱,待温度降为0―10 ℃时取出用棉套保温,每分钟30-40滴输入患者体内,冰液体的输入可吸收体内大量的热量,从而使体温下降。因静脉降温效果强烈,降温15min后即测量体温变化,根据体温下降程度,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量。体温下降至38.5 ℃左右时停止输入低温液体,防止体温降的过低。此法操作简单、方便,适合中枢性高热和超高热患者快速降温,也适合院外急救中的低温神经保护。
2降温时机的选择
降温时机应及时准确,当患者寒战时,全身表面及肌肉高度收缩,体温处于上升期,如果此时采取物理降温,便会产生对抗性刺激,导致体温继续上升,此期应给予保暖,让患者处于安静状态,待寒战消失,出现颜面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呼吸和脉搏加快、尿量减少等表现时属高峰期,再行物理降温,效果更佳。
3物理降温的注意事项
3.1对冷敏感的病人不宜用任何方法的物理降温,因各种冷刺激都会使病人出现寒战,使横纹肌产热增加而影响降温效果。
3.2不论采用何种降温方法的同时,都应在足心置热水袋,减轻脑组织充血,促进散热、增加舒适。尤其是冰敷头部应重视,降头温可增加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减少脑组织的耗氧量,降低机体代谢率。
3.4对有出血倾向皮疹,皮下出血点及伴有皮肤性的,病人禁用酒精擦浴,酒精擦浴法往往会导致出血症状加重。
3.5擦浴时,禁擦后背、胸前区、腹部和足底等处,以免引起不良反应。试浴时,以拍试方式进行。因摩擦方式易生热,试血管丰富处,要适当延长时间,以利增加散热。
3.6采用降温措施30分钟后测量体温,同时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及神态变化。
3.7使用冰块降温时,要经常更换冰袋部位,以防冻伤。腋下冰袋降温后,腋温的测量不宜在50分钟内进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