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税风险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5 16:46:2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企业财税风险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企业财税风险

篇(1)

通信企业是信息社会的核心产业,随着我国通信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其财税风险的合理避让和及时化解,已经成为通信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也是审计关注的重点。本文拟对通信企业常见的四种财税风险的主要表现及审计方法逐一论述。

一、风险一:收入确认风险

主要表现:收入核算不准确,根据预算完成情况人为调节收入;未经用户确认批量开通业务;未严格执行套餐分摊规定,将包月业务使用费计入月租费,或两种业务以上的业务包使用费不进行合理分摊;有价卡报废、退换、赠送管理不规范,随意利用折扣折让调节收入等。

审计方法:第一,检查各项收入核算是否准确,有无截留、转移、多计或少计收入;计费、账务和财务所反映的收入是否一致,差异原因何在;用户欠费的追缴是否及时、有效,长期无法回收的欠费是否核销及其档案管理是否完备;各项优惠的处理和核算是否正确。

第二,检查有无未经用户确认批量开通业务,或对机器卡等开通数据业务;有无人为调节套餐营销案分摊;有价卡的管理是否符合规定。

第三,检查是否及时核对银行存款对账单和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未达账项清理是否及时,资金流动是否异常,如大额资金频繁进出或在不正常的客户之间流动。

第四,分析余额较大、账龄较长的长期挂账,检查是否存在虚挂往来或利用应付账款虚列成本费用等现象;长期挂账且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是否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二、风险二:成本费用控制风险

主要表现:以高额酬金换取业务收入;租赁费、广告费等未在合同期内进行摊销;通过个人账户支付部分基站电费、房租费等;拆分合同,回避审批;未履行规定的审批手续对外支付;超范围列支渠道酬金,在社会渠道酬金中列支员工非酬金支出;在成本中列支应予以资本化的维修、装修费等。

审计方法:第一,检查支出合同订立和执行情况。各类合同订立依据是否明确、合同对方当事人的资质是否符合要求;合同审批程序是否规范;合同内容是否合法有效;是否存在补签合同、甚至制定虚假经济合同虚列成本支出的现象。

第二,检查广告、宣传费用开支情况。采购流程是否合规,广告、宣传事项是否真实发生;是否存在一次性列支跨会计年度的房屋租赁费、广告费、系统维护费等费用;对促销费、维修费等计提时,原始单据及审批签字是否齐全;促销产品数量统计和单价信息是否完备;维修合同及完成进度等支持性文件是否齐全。

第三,检查促销费用和客户服务费使用情况。促销费用支付手续是否完备,促销品出库、营销回馈程序是否符合规范;客户服务费开支是否符合相关程序,重点关注集团客户推介会、集团业务客户服务费用开支的合理性及原始单据的真实性。

第四,检查维修费、代维费用真实性。维修费、代维费用是否按规定执行考核,支付是否规范;费用计提是否准确,计提依据是否充分;供应商的选择是否符合公司招投标管理程序,有无运用过期招标结果选择应用商;重点关注是否存在将资本性支出费用化等情况,比较成本费用的同期变化,检查大额支出是否属于收益性支出。

第五,检查酬金支付情况。酬金标准是否过高,有无以高额酬金换取业务收入等情况,例如以超标准促销费、话费补贴、手机补贴等方式发展用户或业务,置换未来期间收入;检查酬金发放是否真实准确,是否存在以现金形式发放渠道酬金,以酬金方式变相发放营销激励等现象。

三、风险三:固定资产管理风险

主要表现: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不及时;资产管理不合规,已离网的资产未及时报废,资产记录与实际使用情况不符;同一工程项目的多项资产进行成本调整时,只是将调整金额打包分配至一项或几项资产,成本调整不准确;备品备件、工程余料等实物管理粗放,账外存放,账实不符等等。

审计方法:第一,检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是否合规,是否按投资计划和项目管理办法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工作。重点关注重大项目的审批是否符合公司管理及决策程序,有无超计划投资、无计划投资或不按设计批复进行工程建设等事项发生。

第二,检查固定资产和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是否规范,是否按照招投标管理办法进行,招投标的程序是否符合规定;特别注意房屋、大型通信设备、基本建设工程等重要固定资产的购置、大宗物资采购的程序是否合法,有无违规。

第三,检查工程支出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工程物资的出入库、盘点、报废流程是否符合相关要求;是否存在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没有按规定及时暂估入账的工程项目,或已经暂估入账,但未及时完成决算的项目;无合同无订单形象进度暂估是否符合规范,有无调节资本开支现象;是否存在长期挂账的暂估应付款未定期与经办部门进行确认并及时清理。

第四,检查折旧政策和方法是否符合会计制度规定。有无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未暂估入账并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分类是否准确,所采用的折旧政策是否恰当。

四、风险四:纳税风险

主要表现:所得税税前扣除事项依据不足;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存在漏缴现象;员工个人所得税未足额代扣代缴;以报销或实物方式发放福利、超额缴纳住房公积金;补充保险超限额部分未按规定计算扣缴税金等。

审计方法:第一,检查当期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计算的正确性,重点审计调整分录是否符合应纳税所得额调整表、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税负债登记簿等。编制应付税费余额表,分析当期应付税费明细余额和当期税费明细计提金额之间的差异,查明原因。

第二,检查所得税税前扣除计算是否准确,税前扣除事项的依据是否充分;公司员工个人所得税是否足额代扣代缴;是否存在以报销或实物方式发放福利;补充保险超限额部分是否按规定计算扣缴个税。

第三,检查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计算缴纳情况。从ERP系统中导出固定资产清单和土地使用权清单,检查计征期间房产原值的变动、土地使用及分级的变动情况。

第四,检查税务处理决定书、与税务机关往来函件等,检查期末未交税金与税务机关的认定数是否一致,查明差异原因。

参考文献

[1]李毅生.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策略与化解方法[J].审计与理财,2014(7).

[2]夏敏.财税计算机审计实践探索与体会[J].中国市场,2014(48).

[3]高乐坤,卢倩.浅议税务审计风险管控[J].财政监督,2014(21).

[4]张松,林虹.新三板上市策略及财税风险防范[J].财会月刊,2015(1).

篇(2)

二、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比较研究的必要性

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因客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管理层主观经营决策所导致的财务成果与财务状况风险的不确定性,具体表现为投资风险、筹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四个方面。企业税务工作属于财务管理的一部分,企业在控制财务风险的过程中,也会引起相应的税务风险。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管理层往往更多地关注财务风险,而忽略了对财务活动所导致的税务风险的关注,须知这两种风险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具有内在联动性。通过比较分析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两者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企业树立全面的风险防范意识,达到对风险协同管理的目的。具体而言,财务风险和税务风险的比较研究具有以下三个层面的意义。

(一)有利于企业正确认识风险收益平衡规律

企业作为营利性组织,其目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根据风险收益原则,企业要想获得高收益,就必须面临高风险。激进的财务结构在为股东提供谋取更高收益可能性的同时,也使股东承担因决策失误所造成的高风险。无论是经营失败,还是财务结构不合理,最终都会反映在企业的财务风险上。与企业会计准则相比,税法规定更具刚性和强制性,管理层通过各种手段来操纵企业的财务报表,也会引发一系列的税务风险。因此,企业并不能在获取相同利益的同时完全规避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只能在收益与风险之间寻求平衡。

(二)有利于管理者树立更加全面的风险防范意识

内部控制体系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的对比研究,重点分析风险特征与动因,促进企业完善对风险因素的管理与控制,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将风险限制在可控范围内。与此同时,根据风险动因分析的结果,建立健全企业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完善企业风险分析、评价和管理制度,提高企业风险控制能力。

(三)有利于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

传统的“利润最大化”和“每股收益最大化”等财务管理目标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经营活动风险。高风险往往伴随着高收益,脱离对经营决策风险的分析,会导致企业偏向于选择高风险项目,而放弃最适合企业现状的项目。一旦投资失败,将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基于货币时间价值理论、风险收益理论和股东价值最大化理论,现代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管理层决策必须围绕有利于提升企业价值的目标来开展。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的风险,也是管理层决策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三、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的类型及特征

(一)企业财务风险类型与特征

资金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财务风险的重点就是资金运行的风险。按照资金在企业运行的状态,可以将企业资金活动分为筹集资金、投入资金、消耗资金、回收资金和分配资金五个方面,那么企业的财务风险则主要为资金的筹集风险(资金的筹集)和投资风险(资金的投入、消耗、回收与分配)。筹资风险主要是指企业筹集资金的实际情况与预期的差异,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企业自身盈利能力及资金结构期限等等。按照资金来源,企业所筹集的资金可分为自有资金(权益融资)和借入资金(债务融资),所引起的风险可分为债务融资风险和股权融资风险。企业筹集资金不合理会影响资金结构、资金成本与公司投资项目不匹配,进而影响资金偿还和投资收益率的实现。这说明企业的筹资风险与投资风险实质上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影响企业投资风险大小的因素主要有市场环境的变化、投资决策的失误等。财务风险是经营活动的结果,而企业经营活动不仅要受到内部经营因素的制约,还受到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企业财务风险既受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也有自身主观决策的因素,企业不可能完全消除财务风险,只能采取各种有效手段来尽可能规避财务风险,这体现了财务风险的客观性。企业财务风险体现在整个资金运动过程中,企业仅针对某项财务活动进行管理是达不到风险控制的目的的,这要求管理层从公司整体经营活动出发,一方面分析企业各项财务活动及其风险动因,另一方面要对企业风险活动进行全面管理,以点带面,协调统一管理。

(二)企业税务风险类型与特征

根据企业税务工作流程,可以将企业税务风险分为程序风险、申报风险及其他税务风险三大类。税务程序风险主要是指企业未按照国家税收法规的要求缴纳企业应当承担的税务成本,存在漏缴、少缴行为,或者因税务工作质量较差导致企业多缴税款。纳税申报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纳税申报过程中没有遵照我国税收法律的相关规定进行申报而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可能,主要包括:少申报纳税风险、多申报纳税风险及未及时纳税所导致的风险。其他风险指除纳税程序风险、纳税申报风险外出现的税务风险。税务风险往往与企业税务筹划活动相关联。作为盈利主体,企业管理层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与成本的最小化,其中包括税务成本的最小化。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对企业纳税行为进行了强制性规定,企业与税务部门的信息不对称滋生了管理层偷税漏税的动机,从而产生企业税务风险,这说明税务风险具有必然性。这一点与财务风险的客观性具有相似性。但是这种必然性与财务风险的客观性存在较大差别,税务风险是基于税法的相关规定和企业管理层偷税漏税动机决定的,具有较强的主观意愿,而财务风险由外部环境和经营决策两者共同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三)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的类型及特征比较

财务风险和税务风险同属于企业经营风险,具有风险的基本特征———不确定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这两种风险。同时,两种风险都属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所产生的,符合收益风险均衡的原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较高的财务风险和税务风险通常具有较高的收益率,较低的财务风险和税务风险,导致企业采取更稳健的财务政策,耗费更多的资源在纳税活动中,导致企业取得更少的收益。虽然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均客观存在,但产生税务风险的原因则更具主观性。财务风险是企业在市场环境中运营引发的资金运动风险,其客观性主要取决于社会环境、经济发展速度、市场竞争程度和竞争对手决策的不确定性以及企业经营投资决策的正确性。投资者并不能考虑所有的风险,即使考虑了所有风险也无法完全避免全部的风险,这导致企业必然要面临部分的财务风险。

四、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成因的关系

(一)企业财务风险成因

风险动因是指引发风险的根本因素。根据要素来源的不同,可以将企业财务风险动因分为外部动因与内部动因。外部动因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因素、社会政治因素及其他外部环境因素。根据制度经济学中交易成本理论,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组成部分,其经营活动与外部社会经济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社会经济是处在高速增长阶段,还是稳步发展或停滞收缩状态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外部社会经济环境为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也为企业筹集资金提供了渠道,社会经济的好坏必然影响企业的筹资与投资活动,从而影响企业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内部动因主要包括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其中决策失误、管理能力和内部控制体系都是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企业内部风险控制体系不健全,管理层风险意识淡薄都会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投资风险与筹资风险是企业财务风险的外在表现形式,其根本动因是企业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和内部控制体系。

(二)企业税务风险成因

企业税务风险来源与纳税环节、申报环节与筹划环节,受外部税务环境的影响非常明显,宏观纳税环境是企业税务风险存在的前提。税收法律法规规定了企业纳税程序和纳税依据,而企业的财务状况决定了企业应当缴纳税负的多少。一方面,外部税务环境是影响企业税务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企业的财务状况也会对企业纳税活动产生重大影响。企业财务状况越好,其规避税务风险的动机越强,对税务风险的容忍性越小。但企业经营状况较差时,企业会有更大的动力进行更有风险的税务筹划,甚至偷税漏税。此外,与财务会计准则相比,税法更具刚性和强制性,其与企业财务准则的差异越小,企业所面临的税务风险就会越小。与财务风险类似,企业税务风险也受到内部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企业经营纳税风险,税务筹划风险,人员素质因素以及公司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

(三)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成因的关系

企业经营活动和外部环境都会对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产生重大影响。这两种风险是企业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社会政治因素等都会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而这也会影响到企业税务活动。当宏观经济环境不好时,政府往往采取更严格的征税手段,加大了企业税务风险。对于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的内在动因方面,管理层风险防范意识、内部风险控制制度、财税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风险意识等因素对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财税人员是企业财务活动与税务活动的直接操作者,通过提高财税人员的专业能力、职业素质及法律法规意识,充分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程度地规避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与此同时,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还受到内部风险控制体系的影响,健全的风险控制体系能够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避免因人为因素所导致的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因此,企业应当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增强管理层的风险防范意识,通过建立相关制度使企业经营活动程序化、流程化、标准化,尽可能规避因人为因素所导致的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虽然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之间存在重要的联系,但是由于两者风险特征不同,在风险动因与风险管理方面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两者差异性主要体现在风险业务活动不同。财务风险主要是资金运行风险,包括资金筹集、资金使用、资金回收与资金分配等环节,而税务风险则主要体现在纳税程序、纳税申报及税务筹划等环节。企业在纳税过程中,未严格履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使企业丧失了原本可享受的税收收益,并可能因未严格遵照税法的相关规定而面临税收处罚。税务风险是企业违反税法规定的风险,而财务风险则是企业自身可持续经营风险,两者的性质存在较大不同。

五、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综合防控制度设计

(一)提高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的识别能力

基于风险的客观性特征,企业无法完全消除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在这一前提下,企业应当提高风险识别能力,提前确认风险因素,才能够提前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降低企业风险。基于风险管理理论,识别风险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两种。其中定性分析法主要包括专家会议法、头脑风暴法、特尔菲法。定量分析法则主要通过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分析与解读,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为发现风险因素提供数据支撑。对于报表分析,不仅要做静态的数字分析,还需要通过横向对比与纵向对比,通过各种指标来观察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搭建有效的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预警机制

风险预警机制是指对企业可能要面临的风险进行提前预判与报警,为企业防控风险提供时间。风险预警机制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供企业控制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的能力。为了使风险预警机制有效运行,首先应当建立完整的风险预警机构,具有完整的风险控制组织架构。企业风险预警组织应由熟悉企业内部流程与实际业务的管理层和技术骨干组成。通过建立风险预警制度,能够有效监控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提前评估和处理风险。在对风险进行预警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层应坚持重要性原则,将主要精力放在可能对企业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上来,提前做好控制措施。

(三)提高企业风险协同防范能力

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属于企业经营风险的一部分。在对风险进行协同防范之前,首先要对风险动因进行了解和分析,这要求企业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分析财务活动与税务活动的具体内容,明确风险点,评估风险对企业目标的影响,以及针对这些风险是否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企业税务活动往往受到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对于企业税务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同时,税务活动往往只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的一部分,在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防范时,应当考虑相关措施对税务风险的影响。提高企业管理层的风险防范意识,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帮助其提高业务素质,提高税务筹划涉税风险的可控性。

(四)完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

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直接结果。首先,应当建立合理的监督激励机制,确保企业管理层遵照股东意愿合理控制财务风险。其次,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投资决策机制,确保企业资源分配利用合理,尽量避免决策失误导致公司财务风险。建立有效的投资决策机制,一方面要有规范的投资决策程序,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运用科学的数据分析模型对项目进行定量决策,不可随意定性判断。再次,在决策过程中,要根据企业实际的资产状况合理配置投资资源,不仅要考虑投资机会和风险,还要考虑企业的发展目标、战略,同时要匹配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最后,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通过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机构、人员职责、风险管理程序等内容的规定,使企业通过制度来控制风险。

篇(3)

一、甲供材料定义、分类和产生原因

“甲供材料”大部分存在于建筑、工程领域,指的是建设单位(下称甲方)与承包方(下称乙方)约定,由建设单位(甲方)提供施工所需的材料。主要包括:1.一般建筑材料与设备。如钢筋、水泥、商品混凝土、防盗门等。2.装饰材料,如装饰玻璃、外墙面砖、涂料、装饰石材等。3.甲供设备,如电梯、中央空调等。

之所以产生甲方提供材料(即甲供材),主要在于建筑工程关系国计民生,如果出现重大质量事故对甲方来说有可能会面临灭顶之灾。同时工程造价金额巨大,动辄上亿,材料价格提高一两个百分点对甲方来说就意味着巨额损失。为有效避免乙方在材料采购中的以次充好、价格虚高及保证工程材料质量和降低成本的双重考虑,在工程中才产生了对一些关键材料和设备由甲方提供的现象。

二、甲供材料相关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六条(除本细则第七条规定外),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不含装饰劳务)的,其营业额应当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但不包括建设方提供的设备的价款。

根据财税「2006114号文的规定:“纳税人采用清包工形式提供的装饰劳务,按照其向客户实际收取的人工费、管理费和辅助材料费等收入(不含客户自行采购的材料价款和设备价款)确认计税营业额。所谓清包工指的是装饰公司只负责派出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施工,以及负责工地的管理,但是不负担材料的采购,全部材料均由业主自行采购。

三、甲乙双方甲供材料财税处理方法

如何对甲供材料进行会计处理,目前并无明确的相关规定。在实务中,开发企业甲供材料的实际操作主要有两种方式:即将甲供材直接计入开发成本(下称方法一)或者将甲供材与施工单位作为往来结算,抵作工程进度款(下称方法二)。

例:某开发企业委托施工企业建造一幢商品房,甲乙双方的承包合同约定,该工程的主要建筑材料(混凝土、钢筋)350万、装饰材料(外墙面砖、涂料)200万、电梯150万,三项合计700万元由甲供,其余材料乙方自行采购,建筑安装承包合同总造价(不含甲供材料)2300 万。

四、财务会计处理

方法一,甲方将甲供材直接计入开发成本。即以银行存款购入材料和设备时,根据采购发票和材料验收单、入库单。借:原材料700万 贷:银行存款700万;根据领用通知单领用材料时,借:开发成本700万 贷:原材料700万。乙方不需要进行帐务处理,仅对收料情况作备查登记即可。

方法二,甲方通过往来结算处理甲供材(发票抬头为甲方,非原票转交代购材料)。即以银行存款购入材料和设备时,借:原材料700万 贷:银行存款700万;根据付款通知和结算单与乙方结算付进度款时,借:预(应)付账款700万 贷:原材料700万。乙方的会计处理:根据甲方的结算单和验收单、入库单借:原材料700万贷:预收账款700万,领用材料设备时,根据领料单借:工程施工700万贷:原材料700万。

五、税务处理

方法一,甲方以增值税普通发票入账,不需要缴纳建筑工程营业税,甲供材料采购成本700万计入开发成本,通过销售开发产品后进行所得税前扣除。乙方以甲供一般建筑材料(混凝土、钢筋)款350万+建筑安装承包2300万=2650万元作为应税营业额计缴建筑工程营业税,装饰材料(外墙面砖、涂料)200万和电梯150万不需要作为计税依据计算营业税。由于乙方仅对收料情况作备查登记,且甲供材料的普通发票抬头为甲方并已经入到开发成本中,所以不能列支相关甲供材料成本。

方法二,甲方通过往来结算处理甲供材时,通过预(应)付账核算,其经济实质是甲方以外购材料抵账。因此,甲方的税务处理应该是给乙方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并按照小规模企业3%税率缴纳增值税,甲供材料应纳增值税税额为700*3%/(1+3%)=20.39万。乙方以甲供一般建筑材料(混凝土、钢筋)款350万+建筑安装承包2300万=2650万元作为应税营业额计缴建筑工程营业税,应纳营业税额为2650*3%=79.5万,装饰材料(外墙面砖、涂料)200万和电梯150万不需要作为计税依据计算营业税。同时乙方可根据甲方提供的材料发票列支相关甲供材成本并在税前扣除。

六、甲供材料面临涉税风险及相关风险对策

(一)面临的涉税风险

1.多计成本风险

在甲方将甲供材直接计入开发成本时,如果乙方将甲供材金额开到建安发票内并提供给甲方时,存在甲供材料重复计入成本,从而因所得税前重复列支成本面临税务调整和处罚。

2.漏缴增值税风险

在甲方通过往来结算处理甲供材时,发现甲供材计入预(应)付账时,存在不按照视同销售行为缴纳增值税,从而形成偷税风险。

3.多交建安营业税风险

甲供材料一般是乙方缴纳建安营业税并在与甲方进行建安工程结算时由甲方实际承担,根据有关规定,对装饰材料(外墙面砖、涂料)和电梯、中央空调等设备是不需要计算缴纳建安营业税的,如不引起注意,会存在多交税款的风险。

4.发票风险

如果甲方通过往来结算抵账处理甲供材时没有给乙方提供相关发票或者在将甲供材直接计入开发成本时没有取得合规发票,将不能列支有关成本费用并因违反发票管理有关规定面临税务机关处罚。

(二)相关风险对策

1.多计成本

站在甲方角度,个人倾向于采用将甲供材直接计入开发成本,鉴于税务机关对甲方供材关注建筑企业是否按照规定足额缴纳了营业税;开发企业是否重复列支成本,将材料发票重复列支。因此在与乙方结算和开票时,务必审核不应该结算甲供材料的成本,发票不应包含甲供材料金额。

对钢材、水泥等一般甲供材料在工程招投标阶段,应该向乙方明确甲供材料的种类、品名规格、数量、金额等事宜,工程总造价不应包括甲供材料。与乙方签订《工程承包合同》时,合同条款中应该明确约定:

(1)工程总造价不包括甲供材料金额;(2)甲方不再向乙方结算甲供材料价款抵作工程进度款;(3)甲供材料应该缴纳的营业税金及附加,由乙方缴纳,并包含在本合同的税金项目中由甲方承担;(4)乙方在结算工程款项时,应向甲方提供在甲方工程所在地地税主管税务机关开具建筑业发票,金额不能包括甲供材料。同时提供缴纳甲供材有关营业税费的复印件。

2.增值税涉税风险

甲方应尽量不采用通过往来以甲供材抵账的方式,或者采用取得甲供材发票时开具抬头为乙方,并原票转交乙方的代购形式,避免被国税机关认定为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的风险。

3.多交建安营业税

《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六条规定,甲供装饰材料、甲供建筑设备是可以不缴纳营业税的。因此,甲方在审查乙方的工程结算时,要审核是否包含了这一部分的营业税金及附加款。甲、乙双方在签订建筑业合同时,应该将装饰合同与其他建筑业施工合同分开签订,避免将装饰业劳务签成一般的建筑业施工合同,避免多交建安营业税的风险。签订装饰工程合同应注意:(1)合同名称:应该是“×××装饰工程施工合同”,而不能是“×××购销合同”“×××加工合同”(2)在进行招投标时,对承包方应要求其具有相应的装饰施工资质;(3)合同中应明确具体的包清工和甲供材料的金额和构成内容;(4)装修装饰业包括从事对建筑物的内、外装修和装饰的施工活动。从理论上讲,可以将门窗、粉刷、内部装修、屋面防水等都作为装饰工程范围。

4.发票风险

根据有关规定,未按规定取得的凭据,不得在税前扣除。因此甲方要加强发票管理,建立相应的企业内部发票管理规定,在将甲供材直接计入开发成本时严格按规定取得增值税普通发票,通过往来以甲供材抵账时应及时给乙方开具发票,杜绝收据、白条等不合格票据入账,避免因为发票风险。

篇(4)

一、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的概述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概述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财务活动有着较强不确定性。并且,市场变化越来越快伴随着这种不确定性和快速的变化,企业面临的风险相应增大。由于财务活动与企业日常管理经营的各个环节有着直接联系,系统工程的复杂性、繁琐性等都比较强,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比较大,不但会降低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债务偿还能力,还会加大预期收益和财务收益直接的差距,最终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和日常秩序。

(二)企业税务风险的概述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税务风险是企业没有依法纳税、存在违法行为和违背相关税法等引起的。这种行为不但会造成财务损失、损毁企业声誉等,还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通常情况下,企业必须注重研究相关税收法律法规、合理利用政府优惠政策,进行合法避税,才能减轻企业的纳税负担,进而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对于促进企业稳定、持续、高效地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二、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的特征比较分析

(一)特征存在的一致性

在企业的各种经营风险中,财务风险、税务风险的特征存在着一致性,即它们都有较强不确定性,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直接联系。由于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税务风险都是无法估量的,企业必须加强各种数据的管理和分析,才能提高企业风险预测的准确性、可靠性等。与此同时,财务风险、税务风险在特征上存在的一致性还指的是获得收益时的相对性。由于企业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在争取最大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必须抓住时机,承担相应的税务风险、财务风险等,以促进企业更好发展。因此,在企业想要获取最高效益的时候,企业面临的风险最大的,必须找准风险和收益的平衡点,才能避免企业损失惨重、破产等情况出现。

(二)特征之间的差异性

对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财务风险有着一定客观性,是企业日常经营中必须重视的一种风险。与其相比,税务风险有着较强主观性,通常是企业的管理人员作出的推测。因此,财务风险、税务风险的特征存在一定差异性,在企业的发展中产生的影响也不一样。在企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企业需要的发展资金越来越多。特别是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为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往往会采取高杠杆、高息贷款等方式进行融资,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所以,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与竞争对手的经营情况、社会经济水平、市场环境等多个方面有着直接联系,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会加大企业的资金运作难度。根据税务风险的分析来看,它是税法立法、税法行政等多个方面引起的,在我国税务法规还不够完善、继续修正和纳税人纳税意识还不够强、认识不够全面的情况下,税务机构起着重要引导作用,从而导致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呈现上升趋势。与此同时,企业和税务机关之间存在对税法细则和纳税实务理解不一样的情况。如果企业与税务征收、稽查执法部门的看法不一致,无法达成共识,则会导致双方沟通失效。最终按税务机构的理解处理涉税事项,增强了企业的税务负担,给企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三、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的成因比较分析

(一)成因具有的一致性

在企业税务风险、财务风险形成的过程中,各种外部因素、内部因素都可能带来极大影响,因此,两者在成因上具有一定一致性,其中,财务风险受到外部影响因素有经济、政治等多个方面,而税务风险受到的外部影响因素主要有税务环境、法律环境等多个方面。对上述两者受到内部因素进行分析来看,主要是指税务人员、财务人员能力、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其中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和业务能力发挥着主要作用。另外,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才能构建出一套可行、科学的财务、税务信息管理系统,以企业全面加强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前提下,实现风险的最有效控制,最终促进企业稳定、长远发展。

(二)成因之间的差异性

在财务风险、税务风险形成的过程中,两者在成因上存在的差异性主要是指风险形式。财务风险主要是由融资、投资、资金使用和资金回收等产生的,如果资金使用不当、投资科学性较小等,则可以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与其相比,税务风险是在日常纳税、税务筹划等多个环节中产生的,如果企业不能正确理解纳税行为,不注重政府相关税收政策的合理运用,则会增加企业的税务风险,最终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效益等。

四、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注重内控机制的完善

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内控机制的有效完善,是企业降低各种风险的重要基础。因此,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科学、可行的财务制度、奖惩机制和考核制度。合理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管控程序等,才能全面掌握各种财务信息的基础上,保证各种风险防范措施的可靠性。与此同时,高度重视各种制度的全面落实,真正发挥企业内控机制在防范风险方面的的作用,不断增强企业员工的忠诚度、竞争意识和专业能力。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等有着重要影响。

(二)加大风险管控力度

在不断完善企业内控机制的情况下,加大风险管理力度,对风险管理目标、设置、人员等给予高度重视,才能真正发挥每个岗位的作用,从而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税务风险的有效控制。在实践过程中,对企业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税务风险进行科学预测和采取预先防范措施。全面贯彻到企业经营运行的各个环节中,才能为企业实现整体经营目标提供可靠保障,最终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提高投资决策可行性

对我国市场经济下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可知,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税务风险主要是企业投资失败造成的,是当前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因此,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和发展趋势等,提高企业各种投资决策的可行性,有效完善投资决策机制,注重投资程序的规范化发展,才能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先进设备等基础上,促进企业风险管控方法的多样化、多元化发展,对于降低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有着极大作用。

综上所述,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财务、税务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企业长远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对财务风险、税务风险给予高度重视,全面落实风险防范措施,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篇(5)

关键词:

企业;财务风险;税务风险;比较

一、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的概述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概述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财务活动有着较强不确定性。并且,市场变化越来越快伴随着这种不确定性和快速的变化,企业面临的风险相应增大。由于财务活动与企业日常管理经营的各个环节有着直接联系,系统工程的复杂性、繁琐性等都比较强,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比较大,不但会降低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债务偿还能力,还会加大预期收益和财务收益直接的差距,最终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和日常秩序。

(二)企业税务风险的概述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税务风险是企业没有依法纳税、存在违法行为和违背相关税法等引起的。这种行为不但会造成财务损失、损毁企业声誉等,还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通常情况下,企业必须注重研究相关税收法律法规、合理利用政府优惠政策,进行合法避税,才能减轻企业的纳税负担,进而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对于促进企业稳定、持续、高效地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二、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的特征比较分析

(一)特征存在的一致性

在企业的各种经营风险中,财务风险、税务风险的特征存在着一致性,即它们都有较强不确定性,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直接联系。由于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税务风险都是无法估量的,企业必须加强各种数据的管理和分析,才能提高企业风险预测的准确性、可靠性等。与此同时,财务风险、税务风险在特征上存在的一致性还指的是获得收益时的相对性。由于企业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在争取最大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必须抓住时机,承担相应的税务风险、财务风险等,以促进企业更好发展。因此,在企业想要获取最高效益的时候,企业面临的风险最大的,必须找准风险和收益的平衡点,才能避免企业损失惨重、破产等情况出现。

(二)特征之间的差异性

对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财务风险有着一定客观性,是企业日常经营中必须重视的一种风险。与其相比,税务风险有着较强主观性,通常是企业的管理人员作出的推测。因此,财务风险、税务风险的特征存在一定差异性,在企业的发展中产生的影响也不一样。在企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企业需要的发展资金越来越多。特别是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为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往往会采取高杠杆、高息贷款等方式进行融资,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所以,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与竞争对手的经营情况、社会经济水平、市场环境等多个方面有着直接联系,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会加大企业的资金运作难度。根据税务风险的分析来看,它是税法立法、税法行政等多个方面引起的,在我国税务法规还不够完善、继续修正和纳税人纳税意识还不够强、认识不够全面的情况下,税务机构起着重要引导作用,从而导致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呈现上升趋势。与此同时,企业和税务机关之间存在对税法细则和纳税实务理解不一样的情况。如果企业与税务征收、稽查执法部门的看法不一致,无法达成共识,则会导致双方沟通失效。最终按税务机构的理解处理涉税事项,增强了企业的税务负担,给企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三、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的成因比较分析

(一)成因具有的一致性

在企业税务风险、财务风险形成的过程中,各种外部因素、内部因素都可能带来极大影响,因此,两者在成因上具有一定一致性,其中,财务风险受到外部影响因素有经济、政治等多个方面,而税务风险受到的外部影响因素主要有税务环境、法律环境等多个方面。对上述两者受到内部因素进行分析来看,主要是指税务人员、财务人员能力、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其中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和业务能力发挥着主要作用。另外,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才能构建出一套可行、科学的财务、税务信息管理系统,以企业全面加强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前提下,实现风险的最有效控制,最终促进企业稳定、长远发展。

(二)成因之间的差异性

在财务风险、税务风险形成的过程中,两者在成因上存在的差异性主要是指风险形式。财务风险主要是由融资、投资、资金使用和资金回收等产生的,如果资金使用不当、投资科学性较小等,则可以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与其相比,税务风险是在日常纳税、税务筹划等多个环节中产生的,如果企业不能正确理解纳税行为,不注重政府相关税收政策的合理运用,则会增加企业的税务风险,最终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效益等。

四、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注重内控机制的完善

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内控机制的有效完善,是企业降低各种风险的重要基础。因此,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科学、可行的财务制度、奖惩机制和考核制度。合理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管控程序等,才能全面掌握各种财务信息的基础上,保证各种风险防范措施的可靠性。与此同时,高度重视各种制度的全面落实,真正发挥企业内控机制在防范风险方面的的作用,不断增强企业员工的忠诚度、竞争意识和专业能力。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等有着重要影响。

(二)加大风险管控力度

在不断完善企业内控机制的情况下,加大风险管理力度,对风险管理目标、设置、人员等给予高度重视,才能真正发挥每个岗位的作用,从而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税务风险的有效控制。在实践过程中,对企业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税务风险进行科学预测和采取预先防范措施。全面贯彻到企业经营运行的各个环节中,才能为企业实现整体经营目标提供可靠保障,最终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提高投资决策可行性

对我国市场经济下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可知,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税务风险主要是企业投资失败造成的,是当前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因此,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和发展趋势等,提高企业各种投资决策的可行性,有效完善投资决策机制,注重投资程序的规范化发展,才能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先进设备等基础上,促进企业风险管控方法的多样化、多元化发展,对于降低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有着极大作用。

综上所述,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财务、税务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企业长远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对财务风险、税务风险给予高度重视,全面落实风险防范措施,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篇(6)

财务管理中的目标是企业在理财的活动中想要实现的结果,在一定的程度上也能够对企业中理财活动是不是合理、科学、标准的进行评价,因此确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是必要的。

(一)资金的筹资管理

资金的筹资管理是现代企业中通过一定的渠道获得经营中需要资金的一种的方式,不同的方式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风险,所以,企业在筹资资金的管理中尽量选择最佳的方式,从而来避免一定的风险,获取需要的资金。

(二)资金分配的管理

资金分配作为现代企业中自身经营的需要,在经营的过程中需要对收回的资金进行合理的配置,在应用到不一样的经营活动中。资金分配管理就需要选择合适、恰当的利润分配方案,在能够保障各个方面利益的同时,让现代企业中的财务状况有一定的改进和完善。

(三)资金运营的管理目标

所谓资金的运营管理是结合现代企业对资金投放来形成的,在对不同的资产进行一定的利用、调度和管理。因此在企业中资金运营管理在选择上应该注重合理、科学的资金配置方案,能够对各种资产进行最大限度的使用。

在现代企业中,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中四部分内容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前一部分内容和后一部分内容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这两者之间形成的是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这样也能够对不一样的财务行为的合理、有效进行保证,从而来让现代企业中的财务管理水平逐渐提升。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财务管理人员没有具备较强的风险意识

在财务管理的工作中,很多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都没有较强的风险意识,认为只是管理好资金就不会出现财务风险问题,没有较强的风险意识也是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之一。

1、务决策缺乏科学性

在财务管理中如果缺乏决策性就会导致决策失误,然而财务决策的失误也是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之一,为了减少财务决策中的失误,企业就需要合理的实现财务决策的科学化。就目前而言,在我国的现代企业中财务决策存在的普遍现象就是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这样就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财务决策的失误频繁发生,从而出现了财务风险。

2、企业内部的关系不稳定

在我国的现代企业中,企业内部和各个部门之间,在对资金管理和使用、利益分配等等方面存在着职责不明确的现象,管理也出现了混乱,这样就会造成资金的使用率较低、资金的流失比较严重,同时也不能保证奖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二)没有完善的财务制度体系

在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中,企业的财务管理作为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企业中的改革更加的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就需要加强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不断的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一个好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能够让企业有长远的发展,让企业中的经济运转能够正常的进行。所以一个企业应该注重生产管理和财务管理,在保证生产管理的基础上,做好财务管理,重视企业中关于财务制度的起草和对各种财务方法的选用,并对这些还需要引起重视和不断加强,来更好的完善企业中的采取制度体系。

(三)企业中的财务管理没有明确的目标

企业中的财务管理目标是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需要达到的目的。就目前现代企业中的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企业需要认识到如何有效的运用财务中的杠杆利益,运用好财务中的杠杆利益,这也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一个方法。

三、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财务管理需要参与投资的决策

企业中的财务管理需要参与到投资的决策中,来获取更大的投资效益。为了能够让企业中的生产经营顺利的进行,企业就需要将有限的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和使用,通过有效的措施来对财务进行统一管理,资金进行统一、有序的安排,严格的制定用款的计划。

(二)财务管理应该保证有效的偿债能力

企业中的财务管理应该保证有效的偿债能力,让企业树立更好的产业信誉。企业中的偿债能力主要指的是资产偿还长短期债务的相关能力,企业中是不是具有一定的支付现金能力和偿还债务的能力,是企业能够稳定、持续发展的关键。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标准是根据资产负债的单项指标,同时还应该和企业的净资产报酬率相互结合。

(三)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

内部的财务监控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系统,财务监控也能够对风险进行控制,同时也能在一定的程度是上发挥好相应的职能,因此企业一方面需要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另一方面还需要结合企业中自身具有的特点,来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内部财务监控制度,对企业中的财务行为做好监督和跟踪工作,从而来避免资金的流失和浪费现象,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更好的保证企业中的内部财务监控系统正常的工作。

(四)需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企业中,为了让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大幅度的提高,在一定的程度上就应该不断地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不断的培养财务人员对风险的防范意识,让管理人员能够对平常的财务工作做到更好。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和对风险处理的能力,这样才能让财务管理人员运用不一样的方法来避免财务管理风险的出现。

(五)明确财务管理部门之间的职能

篇(7)

二、企业所面临的税务风险分析

1.企业纳税人员素质偏低

国家对税收采取强制性措施,是因为税收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国家税收的前提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良好的财政政策可以促进国家的各项事业有序发展,而企业税务则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但现今却存在着一些企业对税收认识不足,税务人员素质偏低的现象,主要是指一些纳税人员虽然有的并没有偷税漏税的心理导向,却因为对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认识不足和把握不准确或者主观上没有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去运行而导致企业偷税漏税的行为产生,最终可能导致企业面临刑事惩罚的危险,从而潜在地增加了企业的税务风险成本。另一种是企业的纳税人为了个人利益降低税务成本,而从心理上就存在偷税漏税的想法并且善于钻法律的漏洞,存在侥幸心理,最终产生偷税漏税的行为。

2.对税务风险的应对重视不足

对企业税务风险的应对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是企业自身存在问题,没有一个健全的税务管理制约机制,导致税务风险发生时,不能够及时地进行补救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的税务风险成本。另一个方面是指税务机关对企业的税收管理重视不足的现象,现今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对于中小型的企业而言,其税收贡献较小,不能像大企业那样受到多方的制约和监督,并且对中小型企业的税务控制需要各区、县的税务机关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及精力和时间,导致一些区、县的税务机关对企业的税收控制力度不强。现今在区、县税务机关普遍存在着抓住大的税源可以明显见成效,而抓中小型企业的小税费时费力从而监管不到位的现象。

3.企业缺乏健全的税务管理机制

可以有效减少企业税务风险成本的措施就是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加强对税务管理的有效控制。现在的一些中小型企业普遍没有建立起有针对性的税务风险管理机制,并且缺乏专业的税务管理人员,导致企业不能从源头上对税务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另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由于企业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容易导致企业对税收情报的收集不全的现象,税收的信息情报可以有效展示国家在税收方面的相关税收政策,如果企业不能进行及时掌握则很容易造成企业的相关财务管理人员不能有效地将国家政策与税务管理进行挂钩,造成企业不能用好国家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而缴纳不必要的税务资金,最终给企业的整体利益造成损失。

三、如何有效加强企业的税务风险防范

1.构建税务管理规范机制

加强企业的税务风险防范需要企业建立健全税务管理机制,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应对过程和方法。首先需要建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企业税务风险的框架建立的核心是对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总体过程,实质上是对企业的内部的整体税务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框架的建立可以有效地保证税务风险的应急方案得到正确的执行。具体的内容有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风险的反映策略等。再者要制定一整套的企业风险防范策略,建立税务风险防范委员会,聘请专业的税务管理人员进行企业的税务管理,可以对企业的税务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源头,并提出相应的具体应对措施。健全相关的税务管理体制,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内外部产生税务风险的危险,从而有效减少企业的税务风险成本。

2.提高企业纳税人员的综合素质

有效提高企业涉税人员的整体素质是进行企业税务风险防范的基础,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来进一步加强企业涉税人员的整体素质。具体的方法是:首先企业应该开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应用和国家税收政策转变的专题报告或讲座,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纳税人员对税收政策的掌握水平,也能从整体上加强涉税人员按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规范开展工作的能力,从而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再者企业还应该加强对相关税务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们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也能从整体上把握企业所生产的相关产品产生的税务情况,还能及时的了解国家在税收政策上的调整,有效加强企业的综合税务风险防范策略。对专业的税务管理人员给予重用,让他们成为企业防范税务风险的中坚力量,从而有效减少企业的税务风险成本。

3.认识企业税务风险危机应对的重要性

我国的税收管理改革正在不断推进,未来各地的税务机关必然被各省局进行集中的统一管理,因此对于企业的税收风险管理也将成为企业需要不断重视的基础环节,而如何加强企业的危机处理是规避风险的有效途径。在风险危机爆发后企业应该从多方面去有效处理危机,具体来说:在风险危机前期管理中,企业应该从思想、态度、相关体制、物资等方面做好应对准备,制定风险防范的前期应对方案,建立风险危机的防范警报系统。在风险发生中时,要求企业对风险发生作出综合、细致的分析,对风险发生有一个真实的了解,然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有效处理税务风险,将风险的危害降低到最小化。在风险发生后,企业要针对风险的形成和处理做一个细致的总结,充分认识危机产生的原因,以便弥补今后再次发生税务风险的不足。

4.企业要进行定期纳税检查

企业进行定期的健康纳税检查可以有效地保证企业实现健康纳税,也有利于税务管理机关的征税安全,可以进一步实现企业的纳税风险最小化。具体做法是企业应该定期的进行一定的税务检查,这样可以及时的发现企业在税务管理上出现的问题。以便在发现问题之后可以及时的进行纠正,也可以聘请相关方面的专业税务审计师对其进行税务审查,可以从源头上消除企业的税务风险。

篇(8)

企业税务风险涉及到国家税务机关、国家法律法规、企业税务管理部门,对企业税务风险的掌握可以帮助企业合理把握正确的税务风险控制时间,能够减少税务法律法规变动中带来的风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方式在发展变化中要求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也要有相应的转变,国家税务机关和企业必须在税务管理工作中有新作为才能保证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因此,如何减少、避免企业税务风险,提高企业服务质量,目前在国家税务工作中和企业发展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一、企业税务风险概述

企业税务风险是企业在运行过程当中由于对税务法律法规没有依法实行或者对税务法律法规的变动没有及时掌握导致的企业利益风险,主要包括企业的纳税行为违反了税务法律法规和企业没有准确运用税法导致额外的税务成本负担[1]。

二、企业税务风险的特点

(一)主观性

企业税务风险关系到在国家税务单位和企业税务管理工作者,其中国家税务机关的税务政策和企业税务工作者对政策的认识、实践,企业自身的税务风险意识和企业税务工作者的素质,这些主观性因素增加了企业的税务风险。

(二)必然性

在我国国家税务机关对企业进行税收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的,具有强制性特征。企业生产运营的目的是创造最大经济利益,往往要减少、降低一切生产成本,导致在企业运营过程当中有逃税、漏税等不规范纳税行为出现。因此,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矛盾。

(三)预先性

企业中的财务管理部门符合国家标准的,与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有直接的联系,在财务审核工作者就已经产生了税务风险意识。因此,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是有预先性的。

三、企业税务风险原因

企业税务风险的原因一般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方面分析:外部原因是指国家税务部门缺少相关的税务法律法规或者国家税务部门较低的服务效率,造成企业的税务风险。内部原因是企业的税务防范不全面或者企业的税务意识不强造成的企业税务负担。

(一)企业税务人员素质较弱

企业运营过程中,企业的税务管理人员因为自身的税务管理知识、财务知识有所欠缺,以及过国家的税务法律法规没有掌握,或许本身并没有偷税漏税的想法,但是造成的结果就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有了偷税漏税行为,给企业增加了没必要的企业税务风险[2]。

(二)企业对税务风险认识不足

由于在企业处理税务工作中会产生很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会加大企业的经济负担,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税务管理体系不完善,导致企业对企业税务风险认识不深刻,或者企业运营过程中对税务管理工作的态度松懈,产生了一系列的企业税务风险问题。

(三)信息情报工作不到位

数据信息情报在国家税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企业可以通过很多渠道得到税务信息,但是,事实表明,企业对获取的信息并没有足够重视和应用,导致国家税务机关的税务信息没有实际有效运用。

四、企业对税务风险防范对策

(一)加强企业税务人员的素质

企业税务人员的税务风险防范意识和防范水平关系着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企业的税务人员可以通过企业讲座、企业培训提升自身的综合税务素质,保证自身可以在具备充足税务法律法规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帮助企业减少税务风险。

(二)强化企业风险应对意识

企业的税务风险意识要逐步加强,一定遵从税务管理单位。一旦企业的税务管理遵从度减弱,不仅增加企业自身的税务风险意识,也给国家税务单位带来税收风险和税收困难。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税务风险的预防工作也会出现疏漏,因此,企业应该按照周围的环境对企业税务风险进行检查、纠正,促进企业的正常的发展。虽然在解决企业税务风险问题时给企业增加成本负担,但是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三)进行企业纳税检查

企业应该定期进行财务数据审核、税务检查,对企业财务的各个环节清晰明了地掌握,做到健康有序地安全防范税负风险。在发现税务风险问题时要与专业的税务工作人员解决,及时解决[3]。如果发现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有税务风险问题存在,企业要受到处罚并且需要对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进行检查、修正,以免出现更大的税务风险。

(四)提高数据信息情报质量

必须要在专业的税务管理、实际中服从税务风险应对工作者,对于其更新的数据信息、数据需求准确、按时获取。税务风险应对工作者也应该在县城的新机具初上做好整合运用,加强财务在企业税务风险应对中的作用,切实了解企业的真实生产能力,进行企业各个环节的财务数据深刻,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企业的隐性的税务风险。

五、结论

企业税务风险的规避需要企业税务管理人员、国家税务机关的共同努力,其涉及的因素较多且过程比较繁琐,其中的关键还在于企业自身要健全税务管理工作机制,从内部解决税务风险的根本问题。本领域的研究者多年来也一直在积极探索、深入调查企业税务管理工作中的风险成本,期望能够研究发现可以运用在企业税务管理实践中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促进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周洲.我国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D].合肥:安徽财经大学,2014.

篇(9)

水电企业的主营业务一般是水电站的开发建设和利用。水电站是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综合工程设施,一般包括由挡水、泄水建筑物形成的水库和水电站引水系统、发电厂房、机电设备、输送电设施等。其特性是一般地处偏远,环境条件恶劣;地区分布范围广,管理难度大;项目投资额较大,资金需求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资金占用周期长。与此同时,水电作为清洁能源受到国家政策鼓励发展快,市场广阔。2012年年底我国水电装机达2.49亿kW,开发程度为46%,但远低于发达国家60%~70%的平均水平,跟一些发达国家90%以上的开发水平差距更大,因此开发潜力巨大,是当前资本市场追逐的热点领域之一。

2.水电企业的财务风险根源

影响水电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总体上看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因素。

(1)企业外部环境因素

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客观的宏观环境和其他企业及个人的道德风险。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金融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比如金融环境中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就会给企业带来不确定的财务风险。市场经济中的各种欺诈、违约、投机取巧等行为现象称为“道德风险”。道德风险对企业财务有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违约及债权债务关系严重扭曲,大量的赊销赊购使企业的偿债能力依附于其他企业的信用程度上。另外经济合同履约率低影响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营,增加商品存货的仓储成本,造成资金占用过量,加大企业财务风险。

(2)企业内部因素

企业内部因素包括企业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投资决策容易存在主观性及资金管理缺乏科学性等,这些都在水电企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由于控制财务偏差和处理突发危机事件的经验缺乏而导致财务风险加大。

二、水电企业防控财务风险应采取的措施

针对水电企业的特性和在当前市场中的地位,以及其所存在或将要面对的财务风险,应采用的防控措施包括:

1.加强筹资风险控制

水电企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已成为各大银行争相发放贷款的对象,虽然就目前而言大多数水电企业还没有达到资产负债率的警戒线,但竞争开发时期水电企业更要保持警醒,要通过多种方式保持企业资本结构科学合理。一是企业筹资方式要丰富、多样,除传统单一的银行贷款外,还要开辟新的筹融资渠道。如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下属的新疆新华、云南龙江公司等就通过资产租赁融资、结构化融资、短期融资融券等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公司的资金需求。二是筹资时要侧重资金运用与负债的合理期限搭配,按资金运用期限的长短来安排和筹集相应期限的负债资金。三是合理安排长期负债资金和股权资金的筹集比例,充分考虑两种资金的成本效益化原则,优化资本结构,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

2.建立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制度、措施和方法的总称,包括现金收支管理制度、投资决策审批制度、工程预算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制度、收益分配制度、应收账款及存货管理制度等,基本涵盖了企业财务活动的各个方面,是防控财务风险的体制机制保障。水电企业因为其行业的特殊性,重大项目开工前有很多审批文件,审批通过后才能正式开工建设,如果不经过审批仓促开工,一旦遭遇自然灾害或遭受政策影响,势必会造成投资浪费。新华水利控股集团公司的重大投资决策就规定必须要通过总经理办公会决议,这样就能集中有效地发挥集体领导的作用,减少决策失误,同时公司还成立了技术委员会,实行重大项目专家评议制度、稽查和后评价制度,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财务决策风险。针对水电工程使用资金多、占用时间长的特性,建立完整的企业预算体系非常必要,严格根据工程进度控制资金使用额度,可避免人为浪费。编制投资预算时要考虑编制的弹性及外部环境可能出现的变化情况,企业根据投资预算确定外部筹资额度,从而形成良好的资金来源和使用链。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一经确定不应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从而保持整个体系的稳定性,还要定期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以观察其是否有效执行,从而不断修改或调整有关控制环节和措施,促使内部控制日趋合理有效,从而达到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目的。

3.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针对水电站地域分布范围广、管理难度大的特点,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远程资金使用控制体系,建立实时信息系统进行财务风险预警,使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全面实现信息化,建立覆盖整个企业的网络系统。水电企业要对子公司进行实时的财务监控,首先必须保证各公司、部门及时传递相关财务信息,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监控。目前大多数水电企业已经实现了会计核算电算化,而且集中式财务管理软件或者网络财务软件正在得到大力推广,这些手段无疑加快了企业间信息传递的速度。水电企业应将异地子公司通过网络联结起来,实现财务信息的远程处理、数据的及时传递,帮助企业提高运作效率,同时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最终实现企业整体价值的最大化。

篇(10)

(1)业务程序控制:要定制业务运作流程,让全体员工均了解个人在办理业务的时侯所处的责任与地位,了解前后相关岗位与作业环节不但相互制约且相互配合。

(2)内部报告控制:应成立企业内部管辖报告体系,按时给予企业经济业务运作方面的主要信息材料,讲究针对性与时效性,表现出经管人员的责任,适应例外管理条件。

(3)风险规范控制:企业应针对税务风险控制点,成立有效的税务风险控制体系,实行规避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全的面防范。

(4)财产保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的方式都均有维护资产安全的效果,对企业固定实物资产直接维护。包括财产保险,定期盘点以及账实核对。

(5)电子信息技术控制:必须采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方法成立企业内部会计的控制体系统,消除与减少人为控制因素,办好信息数据处理、保管控制和文件储存、网络安全控制和系统设备、开发控制和维护等。

(6)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由个人担任,可能导致舞弊与错误便于遮盖其错弊举止的职务就是相容职务。采取不相容职务的分离控制,主要避免不相容职务的混乱。例如,稽核检查工作、财产保管工作和会计记录工作应当分开。

企业的业务主要包括筹资与投资在内的企业制造运作。因企业内部业务的更改,以致原来符合某些税务体制(表现形式为条文)的经济业务更换了适宜要求,要从头顺应其他种税收体制。因此企业税务就产生不稳定性,而出现税务风险。企业经济业务的更改是出现企业内部税务风险的实际要求。企业经济业务更换与税务体制改变两样。“改变”的相同效果,让企业出现了税务风险。与此同时两种“改变”之间互相制约。税无体制改变经过影响更换社会资金运作流向和企业财务内部成果,企业经常经过更改企业经济业务来顺应税务体制的改,以此实现赢利的目的;然而企业经济业务的改变,税务体制又经过改变来调整社会分配,确保国家财政收支状况。

税务是业务运作过程出现的,是企业财务部上缴的,但税务出现的重要根源在企业经营策略。企业要发展,规避风险,强化控制内部的税务管理制度,拟定些相关的管理方式施来制约各种经营运作,让之适应税法部门的规定。

1.强化财务工作者的培训。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训练的价值,是“上兵伐谋”的策略思维,而并非水来土淹、兵来将挡的危机处理技能,则培训工作对企业经营运作的久远发展意义重大。当代国家税务政策持续更换,财务工作者要不断学习才不至被剔除。因此只有加强自身的企业业务水平,才能胜任企业经营管理策中经济顾问的职位,才能对业务流程中的税务风险实行把控,以致更好地向企业的经营发展服务。企业应为财务工作者提供更好的学习空间与更多的培训机会,财务工作者也应应用各种方式与渠道,强化学习,勤奋强化自身工作的业务素质。

上一篇: 采购变更管理措施 下一篇: 高校危化品安全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